综合应用总复习教案(优秀12篇)

时间:2023-12-19 07:54:01 作者:影墨

情感是人类情感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考与行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3.渗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两种解题方法,选择最佳解题方案.。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说一说.。

学生甲98-48=50(米)学生乙48+45=93(米)。

50-45=5(米)98-93=5(米)。

学生解答后,教师可请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设疑激发兴趣.。

经过认真思考审题后,大部分学生第一道题选择第一种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个)80-38=42(个)。

答:还剩42元.。

第二道题选择第二种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50-30=20(元)。

答:应该找回20元.。

为了提高学生识别能力,教师可再出一组题让学生独立选择方法做.。

3.王老师买口琴用了48元,买笛子用了36元,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4.河里有40只鸭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这时河里有多少只鸭子?

三、巩固发展.。

1.食堂有38筐萝卜.午饭吃了9筐,晚饭吃的萝卜的筐数跟午饭同样多,还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

请同学们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分别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如:学生可能做出如下几种解法.。

同学们可能做出以下几种方法:

四、比较沟通联系.。

五、试着做一做.。

1.一支铅笔4角钱,一块橡皮2角钱,小华买了2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

综合应用总复习教案

1.阅读分析教材提供的材料,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关数据。

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比,增强节水意识。

通过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件。

第四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起思考。

1.播放20xx年5月太湖水污染,无锡自来水变质,市民抢购纯。

净水的场景。

2.播放我国北方干旱的场景。

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揭示课题——《保护水资源》。

二、阅读资料,了解国情。

阅读教材提供的这段资料后,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说说资料中有关分数和百分数的实际含义,再让学生说说相关的感想:重点要使学生体会到: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而且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

三、合作实验,完成图表。

从下面任意选择一项实验,先小组合作获得数据,再通过计算完成统计图表。

实验一、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在一段时间里流失的水量。

实验二、比较刷牙、洗脸时连续放水或用容器盛水的用水量。

实验三、比较用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时的用水量。

小组分工合作,老师分头指导。

做滴水龙头在一段时间内流失水量的实验时,一要为每组学生准备好量杯和计时工具;二要提醒学生每隔半分钟作一次记录。推算1小时、1天、1年流失的水量时,先要根据实验数据算出平均每分钟流失的水量,再用这个数据依次乘60、(60×24)、(60×24×365)。要提醒学生使用计算器,并注意单位的换算。

先记录一个同学用流水刷牙、洗脸的时间,再把相同时间流出的水收集起来,并量出有多少升。

做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时的用水量实验时,可用容器直接接住流水,并用量杯量出有多少升。推算全班一年共可节约多少吨水时,可以先算出全班同学1天能节约多少升,再用算出的结果乘365天,最后根据1升水重1千克算出一年节约的水有多少千克,并换算成以“吨”作单位的数。

四、分析数据,畅谈体会。

通过实验和计算,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观察口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想想哪些节约用水用水的办法,在全班交流。

五、顺势引领,课外延伸。

节水、护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课后每人写一条节水、护水的广告词。

人教必修4模块综合复习教案

复习课。【教学目标】。

1.自行复习课文;

重点知识投影讲解订正。【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课前自读,分发《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练习。

二、回收批改练习,收集薄弱知识点订正讲解。

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知识点(投影讲解)。

(三)多义词1.负。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乃使其从者衣褐.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五)文言句式及翻译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自读《苏武传》并完成复习练习。【板书设计】。

见投影内容。

第二课时。

一、布置课前自读,分发《苏武传》复习练习。

二、回收批改练习,收集薄弱知识点订正讲解。

苏武传重点知识点(投影讲解)。

(一)通假字。

(三)多义词1.发。

方欲发使送武等.恐前语发.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2.坐。

(五)文言句式及翻译。

自读《张衡传》并完成复习练习。【板书设计】见投影内容。

第三课时。

一、布置课前自读,分发《苏武传》复习练习。

二、回收批改练习,收集薄弱知识点订正讲解。

张衡传重点知识点(投影讲解)。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观。

其牙机巧制.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四)词类活用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2.妙尽璇机之正.。

(五)文言句式及翻译。

完成印发的巩固练习。【板书设计】。

见投影内容。

【教学反思】。

文言文复习中,教学的重点除开教会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知道语文包含多少东西,要让学生自己去多读一些东西,多想一些问题。总之,文言文的复习中,也要讲究循序渐进,老师要陪着学生走到到达语文世界的大道上,把学生引到到达知识彼岸渡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他们,把他们丢失了的能力重新找回来。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强对这类应用题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

6.4+3.60.48÷166.3+2.45+3.7。

32×2.57.3-0.982.5×6-2.5。

7.5÷153.6÷1.80.15×7×4。

二、课堂练习。

1、揭示课题:相遇问题练习课。

指名读题。

指导画线段图。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思考方法。

(2)议题:甲车先开出1小时后乙车才开出,再经过3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该怎样画线段图。

怎样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两辆汽车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相背开出,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画线段图。

要求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就是求什么?

(4)把题1改成已知两车速度和两地距离,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学生列式,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2、练习(做在作业本上)。

(1)改编p62第10题。

(2)条件稍有变化p63第11题。

(3)行程方向变化,实质一样p62第12题。

(4)行程方向一致,速度不同,需作图帮助理解p64第13题。

以上四题,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如有困难可先作提示,再按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画一下图,想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辅导差生。

3、综合练习。

p64第14、15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辅导。

三、小结。

今天我们进行了解答应用题的练习。大家要注意,无论是解答什么样的应用题,一定要在弄清题意、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解答。当题目比较复杂,可以画出线段图来帮助思考。

四、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9题。

五、板书设计:

六、教后感:

小学应用文复习教案

格式:先顶格写向谁请假,并在后面写上冒号。再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写谁请假、请假的原因和请假多少时间。最后,在右下方写上请假人的姓名和日期。

二、借条、收条和领条。

格式:借条、收条和领条,是借用或收(领)到钱物时,写给对方作为凭证的条子,内容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第一行中间写“标题”借条、收条、领条)”。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今借(收、领)到什么东西,数量多少。数字要大写。常用大写数字有: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借条上一般还应写明物品什么时候归还。最后,写上借(收、领)。

还有一种格式是把正文的前三个字作为标题,如用“今借到”等作标题,正文就从第二行顶格处接着往下写。

三、写日记。

写日记有一定的格式。一般在第一行中间写明几月几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从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要记的内容。

四、留言条。

五、写通知。

六、写信。

不带姓。如果是给单位或组织写信,姓名要写齐全。。5、署名下面写上写信日期。6、如果信已经写好,但是还有一些话没有说完,可以写在信的后面。先写一个“附”字,后面加上冒号,写完补充的话以后,再加上“又及”二字,“又及”后面加句号。

七、写信封。

1、信封的左上角画着六个方格,填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写地名要由省、市、县,一直写到区、街和门牌号码。如果是给农村写信,还要写上乡名和村名。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可以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后面写“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处要避免写称谓,如,不宜写“爷爷收”。

3、信封的第三行写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信封的右下角有六个小方格,应在这里填上寄信人的邮政编码。信件万一出现投递困难的情况,邮局可以凭借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还给寄信人。

八、写启事。

启事的内容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九、写板报稿。

板报稿是准备刊登在学校或班级里板报上的稿子,不能写得太长。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标题,二是正文。标题要醒目,要能概括出这篇报道的主要内容。正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开头一句概括全文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2、事情的经过。介绍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这件事,情景的经过和结果怎样。一般不用形容和描写,也较少用对话。3、事情的意义。可以简单地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十、写感谢信。

感谢信是一种专用书信,人们用它来表达对关心、帮助过自己的部门和个人的感谢之情。

感谢信通常有标题、称谓、正文、结尾和落款五部分构成。

1、标题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单独由文种名称组成。如“感谢信”。(2)由感谢对象和文种名称共同组成。如“致某某剧院的感谢信”。

(3)由感谢双方和文种名称组成。如“××街道致××剧院的感谢信”。

2、称呼。写在开头顶格处,要求写明被感谢的机关、单位、团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然后加上冒号。

3、正文。从称呼下移一行空两格开始写,要求写上感谢的内容和感谢的心情。感谢对方的原因要写明白,叙事要求简洁明白。

4、结尾。写上敬意的话、感谢的话。祝颂语与一般书信不同,必须紧紧扣住感谢来写,写出真情实感。如“致以诚挚的敬意”等。

5、落款。署上发文单位名称或发文者的姓名,并且署上成文日期。

十一、毕业赠言:

一般分三部分。

1、增与的对象。

2、赠言内容。要求写出对方的特点来。多用鼓励的,健康的语言。还要注意语言的文学性。

3、落款。即写者姓名或称谓。如(好友**或者直接写姓名)。

小学应用文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课本第111-112页的例4以和“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的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能把稍复杂的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有关知识系统化。

2、数学考虑:能牢固掌握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解决问题: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同学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培养同学认真审题和学会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复习梳理,再现知识。

1、复习一类应用题。

(1)复习巩固。

屏幕出示两条信息,生根据这两条信息自身提出问题,自身解决问题。

水彩画50幅;蜡笔画80幅。

(2)合作交流。

在小组中相互说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3)讨论梳理。

比较归纳各题的相同点。

板书:找出单位“1”

2、复习二、三类应用题。

(1)复习巩固。

屏幕出示如下信息:

a、蜡笔画有80幅b、水彩画有50幅。

35。

c、水彩画比蜡笔画少―d、水彩画是蜡笔画的―。

88。

让同学从以上信息中任选两条,自身提出问题,自身解决问题。

(2)交流研讨。

屏幕出示四种情况。(略)。

(3)总结梳理。

以上各题的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弄清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解答。(后两条板书)。

(4)类推延伸。

教师点拨:

假如把以上几道应用题分率句中的分数改为百分数,你会做吗?这说明什么?

小结:

在一般情况下,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应先找出分率句中的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术或方程来解答。

文档为doc格式。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教科书第95页的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6、7、8、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建立联系。

出示下面文字题,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分析的思路。

(1)42乘5,再加上36,和是多少?

(2)75与25的和乘78,积是多少?

二、探索知识,领悟方法。

1、学习例4,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如果学生中既有分步解答,又有用综合算式解答的,教师就让列综合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解答这样的两步应用题,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解答,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解答。

小组汇报:一个小组汇报,其他组做出补充或提出合理的建议。最后教师小结:要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实际上就是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首先要弄清先算什么。

2、独立思考: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和解答两步文字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练习。

让学生独立解答“做一做”中的题目,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应用知识,掌握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6、7、8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法。

2、正确理解解题思路。

3、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理解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会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回忆解一步应用题的步骤。

二、教学新课。

板书课题。

关于问题的两个已知条件有一个已经知道,有一个还不知道。

在解应用题的`时候要先求出不知道的已知条件,再求问题,解答。

出示。

幼儿园买来12千克水果糖,13千克奶糖。分给小朋友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读题。

求问题要知道哪几个条件?

(一共有多少千克糖和分了多少千克糖)。

哪个条件已经知道,哪个不知道?

一共多少千克糖不知道。

所以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

生动手解答。

指名板演。

1一共有多少千克糖?

12+13=25(千克)。

2还剩多少千克?

答:还剩10千克。

出示例2。

幼儿园买来25千克糖果。分给小班7千克,分给大班8千克,还剩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读题。

问题是什么?要知道还剩多少千克就要知道一共多少千克和分了多少千克。

分了几次?

引导学生明确连续分两次的可以一次一次分,也可以两次和起来再一起分。

生动手解答。

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

三、练习。

1、出示。

商店运来800根竹竿。上午卖出147根,下午又卖出85根,还剩多少根?

生自己按步骤解答应用题。

师巡视。

个别指导。

集体订正。

2、出示。

停车厂原来停有小轿车37辆,面包车25辆,开走了16辆,还剩多少辆?

生独立解答。

四、总结。

总结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明确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思路。

五、作业。

《综合性学习》复习教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学目的要求:

一、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二、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意境很美,语言很美,可以采用视听手段(出示相关画面,配乐朗诵),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

二、通过学生的充分阅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形成具体的感受、认识,并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同学们的发现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文章抒发的思想感情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花卉引导同学回顾思考有关荷花的诗文,以及人赋予它的特定文化内涵(出示幻灯片),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1、引导同学回顾朱自清先生的有关信息,并出示幻灯片总结。

2、简介写作背景。

三、研讨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一)、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感受和认识,并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同时教师可提供以问题供同学思考:

1、文中所写的景物有哪一些?

2、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一些?

二)、分组交流讨论各自的认识及相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参与交流讨论。

(三)、教师主导,师生互答。(视具体情况,就讨论未决的问题在更大范围之内展开讨论,仍以学生为主。)。

主导问题:

1、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四、局部研讨,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一)、幻灯片出示荷花的`画面,形象直观领略其神态情韵,并与课文做比较。

(二)、教师配乐范读,然后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

(三)、鉴赏文章第四、五段。学习课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其中用词及修辞方法运用的妙处。

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情怀。景物描写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

文章的抒情性主要是通过精妙的用词和恰切的修辞方法实现的,如叠音词、动词,比喻句等。

以上内容应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把握,教师相机点拨,然后由教师视情况加以归纳总结。

五、再次出示有关荷花的幻灯片,强化学生的感受,进一步体味文章的意境。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两段。

2、学习本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文档为doc格式。

六年级数学教案之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使学生初步学会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分析应用题,依题意列出综合算式。

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使用小括号。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一、复习沟通,建立联系

出示下面文字题,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分析的思路。

(1)42乘5,再加上36,和是多少?

(2)75与25的和乘78,积是多少?

二、探索知识,领悟方法

1、学习例4,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如果学生中既有分步解答,又有用综合算式解答的`,教师就让列综合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解答这样的两步应用题,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解答,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解答。

小组汇报:一个小组汇报,其他组做出补充或提出合理的建议。最后教师小结:要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实际上就是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首先要弄清先算什么。

2、独立思考: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和解答两步文字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练习

让学生独立解答做一做中的题目,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应用知识,掌握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6、7、8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师生交流,突出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1203=40(棵)=1203

=40(棵)

答:平均每次要浇40棵。

用不同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抓住解题关键进行熟练准确的判断,从而找准题中的等量关系。

通过与算术方法解答相比较,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能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师:谁能够说说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下题中各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指导学习题例。

让学生独立解答例7。

在弄清题意后,把例5未完成的部分写完整然后比较这两种解答方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抓住商一定来建立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比例式解答的。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直接设所求问题为x。

第二种解法是间接设,即解出x后,还要用x减3才是所求问题。

师:除了这两种方法解答外,还能用其它方法吗?请用算术方法解答例7。

学习例6。

师:请同学们在教材上完成例6后,再用算术方法解答。说说用比例解例6的关键。

对比小结。

比较例5例6有什么不同?分别是根据什么关系来解答的?

(强调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关键是判断题中的数量成什么比例,再根据题中比例关系找准等量关系,把其中未知数量用x代替,列出方程解答)。

算术解法和比例解法的比较和联系。

观察算式(例5)。

练习巩固。

笔答题:教材117页1~3题。

全课总结(略)。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师说:刚才我们一起学会了例1,在学例1时,第一要认真读题,最少读3遍,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第二要找出已知、求,认真在题上标出。第三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最后再正确解答。要想正确解答两步应用题,这四步一步不能少,而且还离不开认真二字,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看谁做题认真,解答正确。同时板书。

(1)读题。(2)找已知、求。(3)分析数量关系。(4)正确解答。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同学们做了20个泥人,老师做了8个泥人。送给幼儿园25个。还剩多少个泥人?按四步指导学生完成此题。

(1)默读3遍题。

(2)在题上标出已知、求,指名说一说。

(3)互相讨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独立解答,指名上黑板板演。

20+8=28(个)。

28-25=3(个)。

答:还剩3个泥人。

2.独立解答。

(2)商店里有蓝书包40个,绿书包30个。卖出37个,还剩多少个?

根据做题情况,进行指导。

3.比较练习。

(1)学校里有14盒粉笔,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2)学校里原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认真读题后,问:这两题哪相同?哪不同?(都是求现在有多少盒粉笔,已知条件不同,第(1)题有两个已知条件,是一步应用题,第(2)题有三个已知条件,是两步应用题)。

4.总结。

今天学的两步应用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先加再减,先减再加)。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出数量关系比较容易分析的。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它们的计算方法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解题思路相近,就是要求剩下多少或者一共有多少,必须先求出原有的数。

两步应用题是由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的,所以在复习准过程中,安排了补问题、补已知条件和一步应用题,以此巩固一步应用题的结构,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由此引出其中一个已知不直接给出,而换成另外两个条件,就不能用一步解答,引出新课: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在学习新课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按照(1)认真读题;(2)找准已知、求;(3)分析数量关系;(4)正确解答这四步指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明确找准中间问题是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关键。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先完成做一做,引导学生按四步完成此题,并通过追问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然后独立完成两题,接着再通过一组应用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