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日本读后感(专业13篇)

时间:2023-12-02 16:23:06 作者:ZS文王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观察与书中的内容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以下是一些优秀学生写的读后感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日本名著读后感

一种从头至尾的安静与祥和,我喜欢这样的平淡,这个不应当叫做乏味,是一种生活的真正体现,其实平常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太多波澜,很平静的。对于写作的手法,我一直强调,我很喜欢村上的文字,或者说是林少华先生的翻译,有一种阡陌的诗意,感觉似曾相识,又感觉似乎有些陌生,骨子里还有一点吊儿郎当,一副玩世不恭的气息。读过所有村上的文字,就是只有《挪威的森林》才最具有生活的味道,其中弥漫着我们日常的缩影,感觉在文字中可以找到自己,可以感受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乃至未来。

渡边对于直子的回忆是痛苦的,记得以前曾经提及过,对于过往的回忆,无非有三种:第一,对于美好事物的回忆,因为美好,希望经常回味,从中能感受到幸福和快乐;第二,因为过往中有着经验可以琢磨,需要时常回顾,需求更多的真知;第三,过往中有莫名的苦痛经历,弃之不舍,但是回忆起来又有点隐隐作痛。然而很多人还是不断的回忆,无论得到的是什么,只是不断地回忆。

《重新发现日本》读后感字

为什么要重新发现日本?日本是现成存在,早已被发现的。一个退役的球星觉得还远远不够。

2009年4月,中田英寿开启“重新发现日本”项目,宣传支持日本传统文化及工艺,也就有了《重新发现日本》这本书。

1、中田英寿认为一些“活”的信息,在网络上搜索是行不通的。这个道理只有经常去实地体验的人才能正真切地感受到。他宣称发现了真正的日本,“连日本人都不了解的日本”。我们可以试着咂一下这句话。

第一,网络搜索只能得到热点。网络以好奇为标签筛选,注定得不到“普通”的信息,真正的日常性是不会被网络发现的。网络看到的日常生活,都是已经被媒体修饰过的日常。哲学始于好奇,网络热点也是如此,但显然两者没有可比性。

第三,网络搜寻不到网络无法体验的东西。一句屁话,人肯定没法抓着头发让自己双脚离地。但环顾四周,满大街人都低头刷手机,搜索代替冒险,虚拟代替生活。那些需要实地、花费时间来完成的体验,我们一直尝试通过网络得到。

发现之旅却长达20万公里。他敲开了2000多扇门,走访热门的手作、料理、旅馆、酒和特产手艺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他绝不在同一张床上度过两个夜晚,他重新发现了什么呢?

他看到了更好的吃穿用度,还有它们背后的道理。

比如,他忽然说“日本审美意识的原点在于洁净”。

翻完书后,再看看眼下的生活,是不是托尔斯泰警告的自动化生活呢?它们不值得过吗?它们是一眼看到底的,可以计算出来的,点缀着土味的娱乐吗?回头看看那些年我们大概的确什么也没做,但我们却无法享受什么都不做的奢侈。无意间度过的日常时刻,还没有一丝变成幸福的迹象。如何重建我们的生活呢?这应该是这本书之外,我们应该去想的另一本书吧。

4、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只是一个编造给中年人的日本小清新梦。

《日本沉没》读后感

草草读完这本书,并没有令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情节,回过头再次翻看时,才感受到作者在谋篇布局时的精妙和宏大格局。

对于这本书的评价,也许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小说本身缺少一个焦点人物,缺少严谨的故事线。更多的篇幅、描写都侧重于宏观的构建和表达,其结果就是书读起来非常的枯燥。

我们看惯了以“救世主”的视角来刻画灾难的科幻故事,导致我们思维定势,《日本沉没》就是以一个宏观视角对灾难进行叙述的,书里非常多的篇幅并不是用来讲故事,而是作者大段的直抒胸臆,让人很难找到阅读的焦点,很难跟着故事线追逐故事发展的经过。

这种构建方式吃力却不一定讨好,这也是对这本书有人评价极好,有人却看不下去的原因。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从一开始读者就不是抱着看灾难片的阅读快感去的话,是完全可以接受这种全景式描写的。反过头来这本书,会发现这种全景式的叙述方式,恰恰是最能够支撑这个题材最好的手法,恰恰是能够担得起如此大的主题的唯一方式。

作者的创作意图本身就是以社会批判为主,而不是单纯的想给读者带来简单的阅读快感。另一方面,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底。从火山爆发地震场面的描写,还是政治中的勾心斗角,海底风景的描写,科学知识介绍等等,可谓是面面俱到,毫无偏颇。

描写功底深厚,而且知识面十分广阔。从地理到政治,炫起来有理有据,并不是无谓的纸上谈兵,使人读起来会有一种“就应该是这样”的感觉。

“直面超出意识的危机,人们才会渐渐明白它的恐怖。”

日本人的危机意识使我印象深刻,书的最后一章就是在描写日本的民族精神和情感,虽然把日本比作龙这个比喻令人不爽,但是里面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确实令人钦佩与警惕。

说不出具体是什么,但畅读这本书,能够给人带来深思。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么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也许这一秒钟还繁花似锦,下一秒也许就会一无所有。人需要保持这种紧张感,来提醒自己,不要太满足,不要太安逸,居安思危才会让我有更多前进的动力。

这就是《日本沉没》带给我们的思考,在这疫情肆虐全球,灾难片走进现实的2020年,这样一本能够带给人思考的科幻小说,确实是值得一读的。

《日本第一》读后感

这本书写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期。当时日本作为一个弹丸之地,几乎没有任何矿物资源和能源的小国,能迅速从二战脱身发展经济,可谓是一个奇迹。本书并非阐述日本的确是第一,而是想从它的优势来谈谈美国能从此学到什么。

我花了三天左右的时间迅速阅读完这部作品,作为一部四十年之前的作品,它的某些观点和预测也的确已经过时,也有一些观点被历史认证过了。这是一部美国人写给美国人关于日本的参考书籍,在谈及日本的种种制度和文化的时候,都是在和美国的制度做对比,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意见。

但是很显然,四十年过去了,傅作义在书中提出的两国各有部分问题,美国依然没有更改,日本也没有更改,因而在阅读的时候,我们还是少有不熟悉的感觉。这本书脱胎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制的眼光来描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当今中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他们当初观察日本的视角与如今观察中国的视角或许有着很多的共同点,所以很值得我们探讨一二。

书籍里面提到的日本人对于集体的忠诚性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日本的企业大多采取终身雇佣制,这并非只是由于企业文化所影响,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共同影响的结果。书中说道:“它成功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在日本民族中隐含着的那种神秘的集体忠诚,而是因为这种组织给予个人以归属感和自尊心,使个人觉悟到自己的前途只有靠企业的成功才能得到保障。”

我想这对于当今社会中频繁发生的跳槽、辞职现象有着很大的启发。这种是整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要素都应该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并非是90后00后群体们的弊病,这是时代赋予的特性,大势所趋而已。

大体是我觉得他和费正清的某些书没得比,但也有可看之处,一分钟一页的速度的话,也能对日本有些许的了解。

《日本沉没》读后感字

拿到小松左京的这本盛名之作的时候有点难以名状的欣喜和忐忑。纵观小松左京的创作生涯,《日本沉没》的地位不言而喻。自《在无尽长河的尽头》使得小松左京声名大噪之后,《日本沉没》的成功更让他一举拿下被公认为日本科幻界最权威的奖项——第五届日本科幻文学星云奖,以及第27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众多赞誉背后,《日本沉没》不止是“沉没”故事。

《日本沉没》作为科幻灾难的经典,全书的故事的情节反而很简单,简单到书名“日本沉没”四字仿佛已经能全然概括梗概,仿佛一个自然的高浓度缩句。大概就是一九七几年的一个夏天,小笠原诸岛北部一座无名小岛一夜沉没,物理学者田所雄介带领一支小分队前去调查却得出一个惊人发现——日本列岛即将沉没。正当此结论备受质疑时,地震频发、灾难连连,各种现实似乎默默地在印证此项结论。倒计时十个月的恐慌,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举国远走……故事简单却宏大,没有英雄主义的力挽狂澜,没有故作神秘的高深,灾难前的人性刻画、政治博弈、人情冷暖才是小说的浓墨重彩之处,脱离小说,情感本身,才足够深刻。

一时之间,石油价格飞速增长,供需呈现极度倾斜状态。而日本由于先天地理条件的限制,石油一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依赖进口,更是遭受重创。石油是工业的生命支柱,石油供应的极速压缩,使得日本经济开始唱衰,物价飞涨,电力短缺,每个人都有隐隐的担忧,以至于世界末日的传言给整个日本更添一层末世氛围。

同年12月,小松左京原作《日本沉没》的同名电影上映,就此开启了日本电影院的灾难片盛行时代,地质调查、海底勘探、开会决策充分显露了原作者扎实的地理、物理知识。绵密的科学考证、硬派的故事内容丝毫没有降低观众的观影热情,观众更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了《日本沉没》原作中日本灭亡、举国流亡的真实,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日本沉没》作为经典中的经典,想要传达的不止于未雨绸缪的思考,也不是跌宕离奇的英雄主义冒险,故事中的人物、群体抉择、呈现出的“人”的简单与复杂、情感的割裂与坚守,似乎更为内核,也更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禅与日本文化》读后感

禅宗思想对日本的文化影响很大。禅宗思想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印度思想,佛教的核心是智慧与仁爱,智慧就是超越事物表象看清事物实质的智慧,洞察生命与世界的根本意义,这样也不会因个人而痛苦而烦恼。

仁爱就是不受个人的羁绊,沐浴和恩泽万物。在这样的实践与修行中,不论自身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精神生活是能够依靠自我存在,自由存在。作者把知识分为三类,一类是只需要记住的知识,好像他人为我们准备好的地图一样,一类是经过科学验证的知识,一类是来自直觉,精神自觉的知识,可以应对突然的变化。

禅所唤醒的就是第三类知识,就是自身处于本人状态时,能够发现隐藏在普遍视野之下的各种价值,那是一个来自于直观经验,充满惊奇和奇迹的能够自由创造的世界,像艺术家一样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通过概念或理智去抓住现实的、真理的或者难以琢磨的事物,创造、填补和赋予事物未被发现的价值。对禅宗的鉴赏,来自于与大自然的亲近,品味不加标识的质朴单纯,在淳朴自然当中有心的发现或灵性的生命。

日本名著读后感

很可惜时光上没有这部1987年的剧场版《源氏物语》,古风意境浓厚,人物举止优美大气,色彩考究唯美,对白简练诗意,在原著磅礴的故事背景下用近乎魔幻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多情公子的风流传说,情欲弥漫在谜一般的樱花花瓣里,既叫人心碎又让人感到无力,真正达到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境界。唯一的缺点就是所有人物长得实在太相像了,几乎就是同一张脸彼此复制,对于没有读过原著的我来说要分清光源氏的众多女人实在为难。

原著中的光源氏因其美貌而在众多女人中游走自如,以宫廷生活为背景的宏观叙事让《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在这部动画中的重点并未放在历史角度上,而是放在了光源氏的内心世界当中。光源对每个女人的情感需求和他对待情欲的迷惘渴望交织成了濒临死亡的魔幻感,在极致欢愉中饮下恐惧和疑问,直至随着樱花飘落。

光源的爱既甜蜜又粗暴,这样的高颜值文艺男人放在现代即便扣上“渣男”的帽子也别有一番风情。他对每个爱人有着不同的诉求和期盼,和她们度过的每个日夜都记忆犹新,时而像个孩子似地在女人怀中撒娇激起她们的母爱保护欲,时而泰迪附身月夜狂奔撕扯掉女人的衣服为求温存。但我独独喜爱他在似樱的雪影中高楼之上一人独舞,白衣白扇,好似这场雪从他的心里飘落到红尘,冰凉却不会冷清。

这个版本的动画美在画风和意境上,但论剧情而言相当薄弱,且隐喻和心理描写过多,赏之男女欢爱甚至有清爽舒适的美感,尤其是在追求自己的后母藤壶一场戏里达到高潮:先是将光源氏细细描眉精心装扮的姿态展现出来,是夜,找到独自一人的藤壶,粗暴的推倒阻隔二人视线的屏风,俊美少年焦虑的面庞和急喘的气息为昏暗的烛火平添一份暧昧,而此时一边挣扎一边为难的藤壶周身衣裳已被光源扒了个干净。下一个镜头则是窗外漫天的樱雪,女子的娇喘偶尔羞涩响起,两人十指相扣的手掌在樱雪中一闪而过。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再论乱伦罪。

片中六条夫人因为嫉妒而化作名为“般若”的鬼怪加害怀有光源氏孩子的正妻葵姬,这个故事在“般若”鬼怪历史中极为有名,般若的本体是活人,但是因为强烈的嫉妒情绪,而导致生灵出窍(生灵指活人的灵魂暂时脱离肉体),化为厉鬼去害人,甚至这种过程连她本人都不知道,只是下意识觉得这样只是梦境。这种由女人的妒念化作的恶灵还曾出现在日本1964年的恐怖片《鬼婆》里,现在还有“般若”面具出售。

然而这种过于强烈的妒念甚至可以化作怨灵,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只是欺骗、压抑女性的一种方法和形式,所灌输的无非是对男性有利对女性遏制的观念:妒念会化作恶灵害人,所以女人面对不忠的丈夫或爱人必须大方谅解;面对爱人的不忠,女子无权擅自选择离开或另择爱人,唯有默默忍受。如果放在武则天时代这种鬼怪恐怕就是男人专属了,女子掌势有权利也有意识选择自己的生活,国家支持社会噤声,哪里还有有这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鬼怪传说。

樱花树下葬樱花,生不见母心念她。崩裂的樱花树裂出了女子阴户的形状,沉沦其中的光源氏却责问其为何引诱他至此,将性爱的罪恶感推卸个一干二净。这一生成也色欲,败也色欲,风流无忌,光源也算是人生赢家了。

《来自日本的信》读后感

鲁山人说这本小书最起码引人来到玄关,至于玄关里面的奥妙要亲自找寻。先说说日本味道,讲究食材、食器以及料理之法,食材讲究自然当季,生食抑或最简调理便能充分溢出天然鲜美之味,鲁山人最推崇的是河豚之无味之味。讲求食器之美则是对饮食艺术的追求,他想要做的是美化日常生活,美化每日家庭料理,精心挑选食材,下功夫装盘以最接近自然,他说想过美好的生活就不能只重视特别的时候,每日每时每件事都不能忘记应该创造出美,凡事都追求雅致精美。

再来看看他作为京都人对东京人的嘲笑,作为日本人对美国人的嘲笑。

东京人的舌头,说句不好听的话,简直就是杜撰的假货,要想品味沉稳的味道、寂静的味道、淡雅的味道的话,未免过于粗野。所以说东京人的嗜容易流于粗俗。比如容易喜欢上浓厚的味道、油腻的味道、粗野的味道、速成的味道、浅薄慌乱的味道、甜腻的`味道等。事实胜于雄辩,东京人现在还喜欢天妇罗,而且是蘸着甜腻的汁吃!喜欢吃鳗鱼,而且喜欢超过中串的大串。喜欢黄鳍金枪鱼,而且喜欢油腻的toro(脂肪含量高的腹部肉)。金枪鱼、天妇罗、鳗鱼等料理,本来作为下酒菜是非常不合适的。可是东京人却兴高采烈地就着这些料理喝酒。还喜欢牛肉寿喜烧。都是简单速成的味道,不论女人还是小孩,甚或书生都喜欢。而自我满足地把这些与日常生活硬是扯在一起的就是大部分的江户人,也就是东京人。由此,我说东京人的舌头是杜撰的假货,并不是毫无道理。

纽约最初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美国人旺盛的食欲以及吃饭整个就像应付差事。

鲁山人对洁净的强调。

首先严格要求打扫干净隐蔽的地方。锅也要洗净擦干。水池洗干净了,流下去的垃圾看着也干净。我还不厌其烦地说,不能把垃圾箱当做扔垃圾的地方,要用对待食器的感觉对待垃圾箱。

还有,比什么都重要的是我很重视料理人的个性,尊重他们的人格,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不这样就不可能做出好的料理来。我要创造清洁的环境,在清洁的环境中孕育美丽的人格,然后使料理人以美丽之心创作优美的料理。所以料理人在我这里不过一年,都会发生变化。眼神都会发生变化。

食物是创造自己肉体和精神的根本问题,追求自由的本质的生活。

早睡迟起,喜欢午睡,每天至少睡八个小时以上,甚至十二个小时。醒来后却做常人几倍的事情。每天第一个泡进自家的浴盆,从浴盆出来马上痛饮几小瓶啤酒。住在近乎无人的山间别墅中。映入眼中的是没有虚饰的原汁原味的自然山野,家中到处都是近乎最高水平的古董。其他就是家犬、老猫,还有鸡鸭。野鸟悠闲地觅食。你看,本人周围没有一个对本人健康有害的东西。本人的健康,也许就是从这些地方练出来的。

当然,没有父母,也没有子女、妻室,是一种孤独的生活。这可能也是世上少见的。本人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就是因为没有任何能束缚本人的东西。如果有了父母姊妹妻子儿女,那就免不了要过妥协的生活。

最后,像山鸟那样自在。

我希望能像山鸟那样朴素自然地生活,就像山鸟日出而醒,日落而眠那样……。

《日本四季》读后感字

因为近在身侧又本出同源,许多中国人看邻国日本,总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的固执己见。偏见禁锢视野,以至于我们再看待许多日本文化的时候,总骄傲地摆出一副,“这些原来都是中国的。”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不屑。

《日本四季》的作者是中国人,在中国台湾长大,之后在美国纽约生活,然后因为丈夫工作的原因,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携家带口地在日本小镇上生活的经历。如同序言里所言:这是一本能够轻松阅读,却又能时时带来新知和惊喜的书。通过作者温情又敏锐,善良和纯净的文字,更多地去理解生活在那篇土地上的人。

书里虽然分了春、夏、秋、冬四个部分,但并不是按照线性的时间顺序来记录一年里的种种日常。作者把她客居日本的五六年间的见闻和记忆,分散到了四个季节的点滴氛围之中。时令至于生活,也是构成日本文化细节的基调所在。

作者的身份是特别的,让她的视角里多了我们熟悉的那些敏感所在。作为一个在战后台湾长大的女孩,祖辈曾经历过战争之苦,对日本本身就怀有天然的抗拒和敌意。但是生活在台湾,日本文化早就不经意地融和在本地,以至于多年之后她在他乡找到了童年的熟悉场景。生活在纽约,也代表了她开放和前卫的视野与格局,从纽约再移居日本,中国人的属性被削弱,而是以一个纽约人的身份进入了那个国家,被身边的人所认知。也是因为这个身份,所以反而能够稍微抽离开来中日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更加客观冷静地去描绘一些事实。

作者从一个只会说阿里嘎多和撒哟娜娜的外国人,到可以熟练的用日语跟人交流,期间发生了各种有趣的好玩的困惑的感动的事情。

看到大冬天里大人都裹得严严实实,而小朋友们都光着腿,因为日本人觉得小孩子是“风之子”,是不怕风不怕冷的,也得要禁得住这样的天气,才能健健康康也坚坚强强的长大。难怪我们看到日本影视作品里,小朋友的校服一年四季可都是短裤短裙。

作者的孩子转入了日本的幼儿园,于是作者本人也不得不去接触日本的教育,以及接触日本的教育方式。当然有敌视与困惑,当作者只身一人坐在日本公开课的教室里,听着老师给孩子们上课是,脑子里回忆的都是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文明交融与战争冲突的历史。

但是,不怪日本人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他们从小的团体主义教育模式里,传递给他们的就是日本是好礼信佛之邦,是文化文明古国,觉得日本的国家历史和文化都是值得骄傲的,也是教育使然。往日里,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去职责反击别人的立场,大家不过都是被从小耳濡目染的教育灌输的理念,都是在自说自话而已,没人知道世界真正的真相。个体在大的国家民族面前,大多是被培养成了标准的“量产化产品”,以方便蓄势与管理,但是每个个体在日常生活里,其实也就是普通的怀揣着再寻常不过的七情六欲的普通人而已。

也是从这本书里,第一次知道了关于日本姓氏的一些趣事。之前只觉得很奇怪,明明都是汉字文化圈,日本的形式就不如中国和韩国,多是奇怪绕口的复字。原来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平民是没有姓氏的,突然明治天皇要推行户籍加强百姓的管理,于是人人都需要有个姓。日人格本许多人的姓就是那时候开始起的,怎么起的呢,住在松树下的那户人家,就叫松下吧。

住在小池塘边上的那户,就叫小池吧。住在旧房子里的,就叫古屋吧……如果不是带着地理信息,就是带着职业信息,当然也有一些随机组合的洒脱不羁,看到这里的时候,再去看日本人的姓氏,突然觉得非常的可爱。

也是看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我们在现代科学和社会学里运用到的许多汉字词汇:“人口”“人格”“主义”“社会”“反射”“文化”“文明”“自然”“知识”“消费”“动力”“经济”……等等等近500个汉字词汇,原来都是从日文传过来。日本比中国先一步明治维新,接受西方的文化和思想,那个时候,他们已经用汉字转译了一部分西方的思想和学术语言,然后再经由去日本留日学习的中国人,带回中国来。是不是不可思议,我们嘴边上的中文,竟然是从日本进口的,看到这里,我不能不对自己的无知和狭隘感到汗颜了。

书里当然写了许多的日常,有新奇也有热闹,读下来有治愈的温暖。因为许多是我们熟悉的日本风俗,读起来倒也亲切,像是吃了习惯的甜品,每一口都很满足。但是这些非同寻常的知识点,在这本清新的小书里给我带来的震撼不小,所以才在读完之后想重点记录和分享。总之,这实在是一本名字看似平平无奇,内容却充盈丰沛的书。

比起外在的科技的颠覆发展,人心是生长进化的相当缓慢的。外部的世界和内心的感知,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磁场里,经历着完全不同的维度流转。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阅读许多产于许多年前,甚至世世代代之前的文字,能找到安宁与欢笑。因为那些敏感和温柔所在,幸福和快乐之源,从没有变过。生而为人,哪怕是文化迥异,肤色发色皆不相同,在格式不同的皮囊之下,包裹着的是相同的率真和激情。

《来自日本的信》读后感

暑假时看了一本轻松有趣的书,名叫《字解日本,衣食住行》。书的作者茂吕美耶是中日混血儿,她将该书分为衣食住行四个主题,挑选了38个关键字,以字为经、故事为纬,娓娓道来日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门道,带我们领略日本文化的精髓。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一壶浊酒喜相逢”中浊酒的含义,知道了日本男学生制服的第二颗扣子是定情信物,明白了日本进入不同居室为何要换拖鞋,还了解到日本艺伎的脸为何涂成白色……书在介绍日本衣食住行的小事时,涉及到许多小典故,十分有趣。书中引用的中国诗词与精美插图相搭配,给人以诗意与美感的享受。

读完书,我意识到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书中提到现代日本大学毕业典礼时女生依然会租用传统校服即和服参加典礼,而西方的方形帽和披风则少见。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也是西化得厉害的,而如今还是回归到自家传统文化。中国大陆现在在毕业礼服方面已经完全西化,是否可以考虑在毕业礼服上增加中国元素,如汉服元素呢?同时,书中介绍的许多日本传统节日最早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这些节日或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或传达着某种精神,日本人过得津津有味,而我们中国则反应冷淡甚至不过这些节日了。节日是一国文化的体现,体现了民族习俗和民族信仰,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方法,我们应当保护好那些优秀传统文化与节日。

“日本人对细节美的坚持”也让我感到佩服。美丽精致的和子看起来十分诱人,那是因为制作者像雕琢美玉般细心制作。爱妻的便当如此美味,不仅因为食物本身好吃,()更是因为妻子在便当外观上作了细节处理,倾注满满的爱。音姬是以前日本女厕的必备设备,这也体现了日本人对细节的坚持。相比之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未免显得粗糙些?!

日本人是一个聪明的民族,他们吸收外来文化,又将它加以改造并发扬光大。“改造从中国传去的汉字、汉服”“明治维新时对西方文化的吸收”这些都体现了日本民族的聪明智慧。

日本人礼貌谦让、负责认真、热爱环保在书中也有体现。读完书,真的觉得日本人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正如作者所说:我们应减轻并放下“仇日”心理,用客观的眼光看待这个一水之隔的邻国。我衷心希望中日和平友好,类似钓鱼岛的事件快快和平解决。

大国崛起之日本读后感

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升值,热钱流入,日本实业转移,国内空心化,房地产泡沫严重,日本政府想干预,但是一旦日元贬值,就被欧美金融狙击,热钱快速流出。在升值也不回来了。其实还是生产相对过剩导致的资本主义危机,只不过是局限于日本。

人民币如果现在贬值,估计热钱也会流出,但是欧美日现在情况还不是很乐观,所以中国还会‘繁荣’一阵子。而且毕竟中国够大,沿海空心化,还有内地,但是现在内地泡沫也多,所以一旦美国回暖或者中国遇见危机,不管是社会还是自然危机,中国基本也会遭受日本所遭受的,甚至更糟。

《日本的世界观》读后感

我们一直类比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遗憾于戊戌变法的失败让中国丧失了和平过渡到君主立宪制的机会。但其实如果考量中国与英国的历史积累和社会各势力、传统观点等等因素,中国是不可能建立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的。那么是否有可能建立日本那样的君主立宪呢?这本书分三个阶段简述了日本世界观从儒学为主过渡到西学为主的过程。

日本和中国的区别在于无论是儒学还是西学,都是外来的,本土的文化基础是神道教,但却无法独立支撑起一个政治制度,所以,寻找一个更高级的文化引进本就是日本的共识。而中国从来都不认为我们需要向蛮夷些什么,特别是文化,所以戊戌变法的失败也许就是注定的。

即便架子搭起来,也未必玩的转。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医学部分就已经不断接受荷兰的影响,科学思想也在佩里扣关前就慢慢渗透,在看到中国被西洋欺负时,这个转变对他们也不是太难。

《一幅画看日本》读后感

最喜欢介绍德川家康三方原战役画像和名所江户百景这两章。

佩服德川家康特意让人画下这幅皱眉败像,置于身旁以戒终生的气度,直面失败,正视惨状的胆识。同时这章中还探讨了肖像画会被人物的相关知识左右,观者会根据已有认识对画像产生不同的看法,脑补一些并不是单纯从画面获得的感受,以及被画者接受画家如实表现自己“陋容”是何等坦然。看这章时,正好群里在讨论问题“摄影发明之前,对于绘画来说是好看重要还是真实重要”,肖像画不可避免会加入些许修饰,对于我来说,更感兴趣那些气宇非凡之外的能看到情绪个性的真实。

介绍歌川广重的名所江户百景的这一章,从四谷内藤新宿独特马屁股视角入手,介绍了景深与纵构图,引申到日本动漫打动人心的秘密。把观者放在大近景“人”与“物”的近旁,让观者以大近景为出发点,观看指向的远景,更能从心理上接近图中人物,引发情感共鸣,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还写到对于西方人来说,高鼻子是不可忽略的,所以西方绘画中,大多会从斜前方选角来画人物的脸部,但对于脸部扁平、鼻子不高的东方人来说,完全可以接受正面画脸。大多日本人的兴趣点并不在于画中人物是否有个性,而更喜欢把自己的主观情绪移入画中,所以会出现这些将观者视线从近景引向远方的作品,并不是单纯的俯瞰,而类似电影吊车推进拍摄,能够带着观者追随画面,视觉与思绪一同飞向远方,有意思。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