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通用16篇)

时间:2023-12-10 15:01:37 作者:文锋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反思与总结的过程,可以加深我们对自己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年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稳步推进石台县2个乡镇基本不使用化肥农药试点,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工作,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闭或搬迁任务。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完成秸秆还田面积40.47万亩,午季秸秆利总量13.2万吨,可收集量11.6万吨,综合利用量达10.39万吨,综合利用率89.75%。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体系建设,加大蔬菜农残定点监测(定性检测)工作力度,每日安排专人在翠柏路农贸市场进行蔬菜抽样并快速检测,共抽检样品667批,合格666批,合格率为99.85%。按照三年农残快检系统乡镇全覆盖、畜牧业和水产品快检系统实现重点乡镇全覆盖的要求,全市今年计划安排53快检系统,其中蔬菜快检系统20套、畜牧快检系12套统、水产快检系统5套、特色农产品快检系统16套,目前已完成集中招标工作。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今年以来出动农业综合执法人员167人次,检查农药经营网点220个,整顿种子市场12个(次),检查主要农作物品种93个,核查大宗农作物种子168批次、5700公斤。

上半年农委林业工作总结

按照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林业工作目标,我局以构建绿色任丘、生态任丘为中心,以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扎实工作,求真务实,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年上半年林业各项指标均按计划落实。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市共完成造林5000亩,农田林网控制面积4.4万亩,育苗105亩,四旁植树50万株。分别占全年任务的50%、146.7%、52.5%和100%。

二、主要工作。

1、广泛宣传发动,掀起造林高潮。

为增强广大群众的绿化意识,从3月9日到19日连续十天在任丘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之后,播放绿化宣传标语20余条;在裕华路悬挂林业宣传横幅10条;3月16日和18日,市四套班子的领导同志与市直87个单位的3800余名干部职工分别在青塔乡千里堤尚书段、辛中驿镇大石路和于村乡史庄村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现场共植树1余株,由此掀起了全市春季植树造林高潮。

2、出台优惠政策,促进林业发展。

我局以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使群众得实惠、林业得发展。

一是今春造林全部使用本地苗。近两年,我市苗木销路不畅,积压严重,给苗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经局班子会多次商讨,决定今春造林全部使用本地苗,从而解决了全市65万株杨树苗的销路问题。

二是为广大林果农提供无偿服务。为普及林果科技知识,我局技术人员带着自己的修剪工具,到莫州庞林河、西环路的白塔、四平公司和长丰金袁村等7个村的果园,义务为果农修剪12次,现场技术培训13次。春季造林结束后,我们抽调了12名技术骨干,组成4个技术服务小分队,分别由一名班子带队,分赴全市19个乡镇、办事处、开发区,对新植幼树进行技术指导,共开展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20余次。

三是为文明生态村绿化无偿供苗。为早日实现“绿色任丘、生态任丘、和谐任丘”的宏伟目标,今春我们对全市93个文明生态示范村的绿化无偿提供杨树苗和国槐苗2.8万株,并对示范村的绿化规划、绿化模式和在绿化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四是努力实现全市林业协调健康发展。为解决我市林业资源北强南弱的突出问题,今春对津保路沿线及以南的11个乡镇、办事处的绿化无偿提供杨树苗70万株,以大力推进该地区的绿化进程,逐步实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林业生产格局。

3、严格各项执法,巩固绿化成果。

林政方面,依法严格办理各种林业证件,加大林业案件查处力度,半年来,查处林业案件5起,办理采伐证49个、林权证23个、运输证51个。森防方面,对市区所有苗圃和外调苗木进行现场检疫,杜绝带疫苗木用于林业生产;建立林果病虫测报点15个;查缴“加拿大一枝黄花”186枝;杨树蛀干害虫发生率由原来的70%下降到现在的27%,天牛防治面积3.4万亩,防治率88%。种苗方面,宣传《种子法》和“两证一签”管理办法,印发宣传材料500余份。对全市所有苗圃进行实地调查,摸清了我市各个苗圃的杨树苗数量、品种,制定了供苗方案。果品方面,“五一”黄金周期间,成立了果品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组,对全市重点果园和果品市场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了节日期间果品食用安全。

4、发展果树生产,提高科技含量。一是引进川中岛桃、大果水晶梨、日本李王等果树新品种10余个,在做好试验的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二是采用果树高接换头技术,改造低产果园500亩,主要集中在柿庄、庞林河、长丰金袁村、议论堡、西环路的白塔等果园,改接的品种有黄金梨、早酥梨、冬枣、梨枣等;三是在全市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果品生产技术1000亩。

5、开展资源清查,制定科学规划。

为进一步摸清我市现有林木资源底数,合理制定林业生产长远规划,推进林木分类经营步伐。由18名技术骨干组成的资源调查小组,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兵分6路对全市林业资源进行逐村、逐渠、逐路、逐地块进行摸底调查。现正数据整理阶段。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今春造林实行无偿供苗,部分群众因无需自己掏钱,所以对树木管护重视不够,加之植树期间干旱少雨,造成新植幼树成活率偏低。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为确保林业各项指标顺利完成,下半年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努力争取明年的退耕还林匹配造林指标。

2、大力推广雨季和秋季造林。

3、加强林业案件查处力度,在麦收和秋收期间,加强林木防火工作,及时排查火灾隐患。

4、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做到早预测、早预报、早防治,积极争取杨树病虫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

5、加强对新植幼树和果树的秋冬季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活动,巩固绿化成果。

6、积极探索林地后续产业的开发利用途径,搞好林地种植百合等经济作物的试验推广,使林地得以充分利用,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农委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规模经营持续壮大。2020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56万亩,累计达41.12万亩,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22.9万亩。二是粮食生产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稳步开展。新增粮食绿色增产示范片5个4.5万亩,建设专用品牌小麦生产基地5万亩,全区夏粮生产保持稳定,预计小麦单产479公斤,总产23.39万吨左右,26万亩绿色食品小麦基地进一步完善巩固。三是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全区蔬菜播种面积7.5万亩,总产18万吨,总产值3.06亿元。正午、新华、插花、老庙等一批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四是标准化生态养殖有序推进。全区上半年存栏生猪22.50万头,出栏生猪22.5万头同比增长1.2%;存栏肉牛9164头同比增长1.2%,出栏牛4793头同比增长1.6%;存栏山羊16.5万只,出栏羊12.95万只同比增长1.5%、家禽存栏561.7万只,出栏肉禽1300万只同比稳中有升,肉类总产量30755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5%,禽蛋产量4758吨同比增长2.6%,畜牧业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1.6%。五是健康水产养殖加快发展。全区上半年水产养殖面积1290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901公顷,河沟围栏网养殖面积389公顷。泥鳅养殖发展方兴未艾,势头良好,上半年投放泥鳅种苗达到1.5亿尾。预计全区水产品产量3455吨,渔业产值达4552万元。六是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以xx食品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目前累计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56家,上半年实现产值近50亿元。全区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75.2亿元,同比增长15.8%。七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截至上半年,全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累计发展到1013家;新增家庭农场64家,累计发展到108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达到57家,其中安徽福润入选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21多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联合体14家。

年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紧盯19904贫困人口脱贫、24个贫困村出列的年度目标任务,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把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关键措施来抓,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以绣花的功夫扎实落实精准脱贫各项举措。强化政策扶持,在去年制定24个配套文件的基础上,今年又制定出台了产业精准扶贫、创新小额信贷、落实健康脱贫“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等实施意见或办法,进一步促进政策落地生效。把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来抓,针对省第三方监测评估发现问题,全面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对所有扶贫对象的数据重新进行了采集录入。全力推进脱贫攻坚重点工程。围绕特色种养、经济林、光伏、乡村旅游、服务加工等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推广“三带一自”产业扶贫新模式。2020年以“三无”贫困户(无资源、无固定收入、无劳动能力)和残疾人贫困户为重点,开展1495户户用光伏电站建设,本月底将全部并网发电。抓好教育扶贫。截止今年4月份,已资助普通高中、中职、学前教育等建档立卡困难学生2996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今年全市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45人,目前7个集中安置区已全部开工,9月底前可搬迁入住。抓好健康扶贫。1-5月份,全市贫困人口医药费补偿6111人次,享受“三保障一兜底”补偿3213.56万元,补偿比例达82.52%。抓好金融扶贫。积极创新金融产品,着力推进“企业+农户”模式,截止5月底,全市已发放小额贷款11306万元,完成省下达任务的62.88%。同时实施了生态保护、安全饮水、“八小水利”、农村电网改造等一批扶贫重点工程建设,全面落实就业脱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脱贫等精准扶贫措施。

上半年农委林业工作总结

强化领导,建立工作机构,确保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1、成立“市农业物联网领导组”

2、成立“市农业物联网专业技术协作单位及技术专家组”

专业技术协作单位:农业科技中心,农业局,畜牧局,渔业局,植保站,土肥站。

专业技术专家组:

二、工程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建设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邀请专家论证,提高感性认知。

2、认真评估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

3、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和中标单位签订工程建设合同及后期维护合同,并严格按合同要求执行。

4、实行监理制,聘请监理公司进行工程施工的全程监理,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

三、建设内容。

1、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

2、农业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在市农委。

3、五个行业示范点应用系统:。

四、建设成效。

依据省农委对农业物联网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市2013年农业物联网建设工程已经结束。建设单位:。2014年1月已经投入正常运行。

(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1、实时监测的数据、拍摄的图像,以图表反映监测数据,并把监测的数据形成变动图像。

2、远程专家诊断服务,生产者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图像、文字等形式,上传专家系统,专家及时解答。

3、具有远程控制功能,能够自动报警,运用上网的电脑、手机等终端对生产设备进行远程自动控制。

4、建立质量追溯系统(未完善),通过二维码技术,能够追踪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交易、消费等环节信息。

5、及时提供生产预警,通过各种监测数据,及时提供给生产企业参考,进行生产决策,调整生产措施。

6、开展农业电子商务(未完善),具备网上宣传、推介、洽谈、交易、支付功能,实现网上经营。

7、培训农业专业技术,通过上网电脑、手机等终端,进行远程农业技术培训。

(二)、农业决策指挥调度中心。

1、围绕我市农业生产决策管理需求,集中建设市农业决策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农业“四情”、农产品质量等信息快速掌握,实施科学、高效的决策部署与监督管理。

2、专家利用采集、处理的数据,对水稻大田农业生产、疫病发生趋势、农产品质量等进行分析、会商、研判,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供政府决策指挥调度参考。

3、政府部门运用专家会商结论和建议,对农业生产进行决策指挥调度。

(三)、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五个示范点)。

1、设施大棚。在大通镇项永祥家庭农场对蔬菜设施大棚监测。

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co2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采集,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行远程控制。同时在温室现场布置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实时收集视频信号。用户通过电脑或3g手机,随时随地观察现场情况、查看现场监控数据和控制远程智能调节指定设备。

2、水产养殖。在镇牧水产良种繁殖场对水体溶解氧、ph值、水温、氨氮4个环境参数,数据实时采集,实行相关指标参数的监测,并分析处理所采集数据,结合专家系统,指导水产的精细化养殖,能够远程控制自动化设备。

3、农作物大田监测。在永丰镇的桥湾社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农业“苗情、墒情、病虫草情、灾情”信息采集以自动化采集和人工采集,为农业生产提供参数。

4、家禽良种繁育。在牧业对sps种鸡生产环节对养殖环境采集空气温度、湿度、光照,氨气、二氧化碳5个环境参数,实现种鸡养殖、生长环境、免疫、等因素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并通过控制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5、畜禽养殖。在大通镇周氏羊业对羊圈的氨气含量、空气温湿度、投饵情况等进行监测,优化山羊的生长环境,确保品质并建立质量追溯。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的维护,进一步完善各应用示范点的扩容和实际应用性能。优化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指挥调度中心的.服务功能,提高各应用示范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功能,实现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效益最大化。

2、适当增加新的应用示范点,选择具有代表性、规模大、管理精、意识强的企业加入。

3、深化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六、存在的问题。

1、新的应用点选点问题,要求涉农企业积极性强、思想意识重视,产业有特色,规模大、科学管理水平高、具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因此如何选择理想的示范点是难题。

2、企业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运用还属于新生事物,许多技术指标和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应用,企业专职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似懂非懂,因此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切实发挥并提高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

3、资金问题,农业物联网的后续运行维护、软件升级等费用尚未明确。增加新的应用示范点的建设费用短缺,企业完全承担示范点建设的全部费用难度较大,须由政府推动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区农委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聊城市委、市政府当前几项重要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向纵深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7月22日市农委召开半年工作总结会议。聊城市农委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各县(市、区)农业局局长、农办主任、蔬菜办(多办)主任、扶贫办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聊城市全面提升年活动半年工作会议精神、中共聊城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聊城市农委主任张世杰详细总结了上半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关于上半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张世杰主任说,我们以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为动力,借鉴现代工业的发展理念,抓项目促调整、抓产业促提升,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实践,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局面。1—6月份,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4。95亿元,同比增加3。7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789。59元,同比增长15。47%。战胜三十年一遇的严重旱情,夏粮喜获丰收,单产达到426。7公斤,增产1。5%;总产达到235。49万吨,增产1。6%,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产销两旺,效益显著提高,总产603万吨,同比增长20%;畜禽养殖稳中有增,牛、猪、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18万头、250万头、135万只、2。3亿只,肉、奶、禽蛋产量分别达到50万吨、7万吨和20万吨,分别增长3。14%、7。86%、1。47%;渔业生产实现了较快增长,鱼类产量3。24万吨、产值3。63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2。8%和16。7%。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10个方面的提升:

(一)狠抓政策落实,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上半年,我们不折不扣地落实了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弱苗补助资金等补贴政策,下发资金6。09亿元;完成了733万元的扶贫项目、1。4亿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实了农民减负政策,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农民负担;落实了土地政策,换发补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23。22万份,指导全市土地流转面积27。3万亩。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的落实,打牢了农业发展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狠抓项目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带动能力。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共规划实施各类农业项目325个,今年实施116个,目前正在实施。通过与省直对口部门对接,新争取农业项目近30个已经落户聊城。千方百计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建设项目,为提升农业产业素质发挥了应有作用。

(三)狠抓资金落实,提升农业产业投入规模水平。三年计划投资10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3亿元。我们多渠道筹集资金,4月中旬以来已经完成投入7。3亿元,占全面投入的31。7%,农业产业投入的大幅增加,创造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的良好开局。

(四)狠抓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专业村达到180个,专业乡镇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21家,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131处,乡村农资经营服务网点3258个,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庄稼医院107处。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分别为3家、17家和198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14家。全市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健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狠抓科技进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动力。今年以来,面对春季长期低温天气灾害,开展了万名科技人员下乡促春管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推广了配方施肥、生化防控、一喷三防等技术,为小麦生产迎来第八个丰收年发挥了关键作用。畜牧、水产开展了科技兴牧、科技兴渔活动,农机部门积极普及机收机播,全市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调整振兴的路子逐步走开。

(六)狠抓改革开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活力。5月底,全市组织了17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0余种产品参加了山东农产品及食品深圳展示订货会。签订销售合同近7000万元,达成招商引资意向协议2500万元。走出去、引进来,农业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七)狠抓生态建设,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今年以来,全市完成春季造林13。16万亩,义务植树1560万株,新建和完善林网43万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100余万亩,新增绿色食品9个,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26。43万亩;扶持了46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展,改造标准化鱼塘6000亩,培育休闲渔业典型4处。同时,农业系统开展了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农资饲料打假专项治理等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打造聊城生态农业品牌、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成为聊城农业发展的新特征。

农委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绿色产出成效明显。全区“三品一标”认证面积27.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5.3%,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40万头家畜、2000万只家禽通过绿色或无公害基地认证,18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产品认证,普惠公司等5个蔬菜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填补了我区有机食品的空白;枣庄镇“新河湾”黄淮白山羊通过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口孜大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二是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多次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交会、上海农交会等大型会展,拓展市场;依托阜阳瓦大公司建立“农商1号”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农业企业发展线上销售,目前全区农村电子商务网点发展到175家,瓦大电商、岳家老铺、光正食品等本土“农字”品牌初步形成。三是质量监管有效保障。建立健全区、乡、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开展食用农产品二维码等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上半年,抽检蔬菜样品580个次,畜产品抽检样品2600余个次,检测合格率均为100%,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上半年农委林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农委的大力指导下,我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工作主题,按照年初工作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核心,以“建设和发展高效都市农业”为方式,全力开展各项农业工作,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格局,现将20xx年工作情况和20xx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回顾。

(一)农业综合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今年我区年种植业总产值达3亿元,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平均亩产455公斤;油菜万亩,午季产量亩均产量151公斤;小麦万亩,午季均亩均产量390公斤;蔬菜复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2%和%;全年渔牧业生产也呈平稳增长态势:肉类总产量xx000吨,畜禽出栏量为生猪万头、家禽45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为18000亩,其中精养池塘面积xx000亩,龙虾养殖面积为40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9000吨;全区共繁育各类淡水鱼苗8xx0万尾,投放各类鱼种1600吨。

(二)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及“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年新发展莲藕6000亩、露地菜7800亩、设施大棚180亩,减少粮油种植面积万亩(其中水稻减少万亩,油菜减少万亩),如今已逐渐形成“村村有特色,村村有新品”的`现代农业种植格局。如大圩镇新民、晓南,淝河镇卫乡等村的种植品种在我市已小有名气,市民一提起葡萄就会想起大圩葡萄,一说起番茄就会联想到卫乡番茄,各镇各村都渐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区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环境保障和奖励政策。烟墩镇今年成功引进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驻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首批流转土地达亩。义城镇塘西村也引进合肥银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包了400多亩流转土地开发大棚蔬菜和设施农业。大圩镇也将全镇14个村中的xx个村,分片规划,引导发展,广招农业项目。目前已有xx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外地能人成功进驻,如:华泰集团在磨滩村承包500多亩土地发展苗木花卉,合肥战友农业开发公司在磨滩村承包200多亩土地发展双孢菇,合肥佳佳龙虾养殖有限公司在沈福村承包xx多亩土地从事龙虾生产,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在慈云、圩西村承包200多亩土地试种蓝莓。这些企业在建设项目同时,又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使得周边土地已流转的农户除了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外,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月收入近千元,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打工收入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目前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0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5个)。

(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含量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我委坚持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以及重点项目的实施工作,且重点在“转变农民传统习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上”下工夫,拟通过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和项目实施来提升全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全年共邀请省、市农业专家、教授授课十余次,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60多期,田间课堂xx00多场,培训农民达xx000多人次。今年共实施重点技术项目四个:一是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淮平原秸秆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机械收割时,对油菜秸秆的碾压和撕裂处理,使秸秆体积减少、硬度降低,待机械收割后将田块注水,再进行巡耕,使秸秆与土壤结合,土中腐解,最后实施机械插秧,从而实现整个生产循环的机械化,此种方法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还能使每亩增收节支50元以上。在今年秸秆禁烧期间,吴市长还专门调研了该项目,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全区五个镇(街)共50个行政村的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完成土样、植株样化验标本2xx0个;在大圩镇磨滩、新河、新民、圩西等村建立白菜、油菜、葡萄等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田3万亩;确定了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和肥东县磷肥厂2家企业作为我区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并在大圩镇圩西、义城镇集贸市场、烟墩镇集贸市场建立了配方肥销售网络,使全区使用配方肥面积普及率80%,配方肥使用量达4000吨。经测产,今年的蔬菜、西甜瓜、葡萄及油菜普遍增收,全区总节本增效达1xx0万元以上,让广大农民得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实惠。三是蔬菜营养泥炭块育苗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位于包河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圩镇圩西村、晓南村的三个蔬菜生产基地内。共有示范品种13个、培育营养泥炭块秧苗20万棵、示范栽培面积达60亩,平均亩产较常规育苗增收1605元。

区农委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1、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我们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具体管理,积极开展政策咨询、宣传培训、登记备案、建设指导等服务工作,帮助合作社完善组织机构、制定规范章程、完善管理制度,解决实际困难。上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九华香葱培育种植专业社、三六八畜牧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元峰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新增社员23户,带动农户400多户。组织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参加市财政局、农委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知识培训。并进一步做好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监测分析工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填报各项统计表格,并对填报数据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建立健全了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档案。

2、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4月8日至9日,对全区三个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检查村级财务管理具体事项和财务公开。从检查结果看,全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总体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继续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农业部和省、市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村级资金管理制度,帐务、物资、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及操作规程,从体制上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促进财务公开,要求乡(镇)按期对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和收益分配情况等财务活动公布明细。

3、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促进土地流转。

截止目前,全区共流转了各类土地面积8605亩(包括山林、水面)。

4、狠抓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减负惠农政策越来越多,我区认真抓好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强化责任,确保减负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不断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加强监管,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利用“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印发资料宣传惠农政策。上半年,全区共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2万份。

5、加强农业“三资”引进和服务工作。

继续组织编制一批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以“项目落实年”和“企业帮扶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提升农业项目质量。积极编制财政支农项目,并抓好项目服务。落实好为项目服务的各项措施,重点推进姚家寨、春盛农业生态园、茂林园艺、三联葡萄种植园等农业“三资”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区共引进“三资”投入农业4300万元。

积极做好对我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工作,完成市产业化科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配合市农委完成龙头企业调研工作,了解全区龙头企业的现状、今年的发展计划、目前存在的困难,上半年全区龙头企业运营正常。

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完成了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些工作没做到位,我们将在下半年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到更好。下面对下半年的工作做出如下的打算:

1、继续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2、认真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推动我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3、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减轻农民负担不反弹。

4、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管理和培训培育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下半年再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

5、搞好“三资”农业服务工作,完成今年招商引资的8000万工作任务。

上半年农委林业工作总结

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带领全体农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本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以提高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建设绿色农业为发展方向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契机围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试验示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体工作如下:

1、“三区一田”建设在全市15个乡镇进行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高产攻关田建设,全年累计建设“三区一田”124.07万亩,较项目实施前三年增收粮食产量8.92万吨,增加经济效益2.2亿元,项目区全面增产增收。

2、开展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科技中心将技术成果在项目区全面推广应用,将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地区稻茬麦亩产超千斤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在示范片上推广应用并开展了4项高产商效栽培展示;继续开展以超级稻为主的超高产攻关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开展了4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展示。通过高产高效技术研究集成和良种良法配套研究,促进了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3、完成专题试验研究围绕小麦生长播期、播量、肥料合理运筹进行探讨,针对稻茬麦恶性杂草进行封闭性试验,累计共开展省小麦产业体系联合鉴定品种(系)对比试验、麦田除草剂土壤封闭对比试验、轮迁22不同播种量比较试验、肥料“3414”试验方案、稻麦种植制度下秸杆机械粉碎还田及配套耕整地技术研究和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专题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了一批高产优质品种,掌握了高产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同时生产中赤霉病防治、秸秆还田、土壤封闭除草药剂筛选等关键技术取得积极进展。水稻上针对育秧方式,肥料,播期等开展了10项试验,分别为:杂交中籼稻机插盘育秧化控秧龄弹性试验、杂交中籼水稻机插育秧化控与落谷密度组合试验、机插杂交中籼稻肥料运筹技术试验、杂交中籼稻品种及肥料水平对比试验、杂交中籼稻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基本苗试验、机插取秧量及种植密度对两系杂交稻产量影响试验、杂交中籼稻优新品种对比试验、大撮少穴前控后促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单季稻机插秧高效肥水运筹试验、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模式研究。通过开展专题试验研究,积累稻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进项目进一步实施。

二、积极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

根据省发改委以皖发改投资660号《关于下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下达项目指标,对我市乡镇农技站进行了新建或改建。到目前为止,共新建完成了农技站、农技站,改建完成了了农技站。在建设过程中的新建站有,在建的改扩建站汊涧农技站。

对新建的农技站,每个站计划安排50万元左右项目资金,委托所在地镇政府进行规划设计,公开招标建设,建设全程由所在地镇政府和农委共同监督,由所在地镇政府组织验收。

改建的农技站每个站安排12万元资金,由农委组织人员按议标程序确定施工单位,建设过程由所在地农技站、农委共同监督。对已改建完成的农技站,农委纪检部门组织人员多次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对农技站在建设过程中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及时督促要求整改。项目完工以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请建筑中介对项目决算进行现场重新决算,通过决算,压缩项目水分,强化了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了项目建设公平公正。

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安排领导下,农委组织人员还对农技站办公培训设备进招标采购,按照招标采购的相关程序,通过招标局公开招标,在农委纪检部门监督下,先后为十五个农技站采购了个人办公用电脑,打印复印机,培训用手提电脑、投影仪、音响麦克风、照相机等,并分别送到各个镇街农技站。对建成或改建完成的农技站,农委还利用项目资金,进行招标采购办公桌椅空调等设备,改善农技站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市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做强做优的暂行办法》的通知,“鼓励支持各镇街建标准化农技站,土地由各镇街政府协调解决,对通过省级验收的,市财政补助每站20万元”

为进一步明析产权、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农委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技站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制定了《市农业技术推广系列制度和部分岗位职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农技站,加强管理。

为进一步做好农技推广宣传报道工作,年科技中心对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成员进行了调整,增强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协调性;完善政务公开各项规章制度,组织人员参加政务公开工作的学习交流,提高了政务工作能力;积极组织信息源,严格审核,确保每条信息发布及时、内容专业。截止十月底,科技中心共发布各类工作动态、农情信息、政策法规等计275篇,其中地级网站录用42篇,省级网站录用28篇。及时有效的宣传报道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熟悉我单位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方式和途径,积极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参予,了解最新农情农技动态。

四、工作初步计划。

1、20为“十二五”最后一年,在实施好现有项目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新成果、新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2、继续做好基层农技体系建设工作。3、加大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计划农民培训1万人次以上,入户指导7000次以上。4、扶持龙头企业,全市实施订单面积10万亩以上。5、加强水稻机插秧示范,全市机插秧推广面积达20万亩以上。6、继续开展稻麦试验5项目。7、继续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8、进一步做好农技宣传报道工作。

县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1,参试品种:

2013年共有18个小麦新品种参加了展示,分别是皖垦的扬麦18;全球丰的皖垦076;天科的宁麦16;棉种场的生选6号;天裕公司的丰庆188、华麦5号、镇麦168、镇麦8号;富源种业的宁麦13、南农0686;良种场的扬麦19、皖0686;扬辐麦5号;新禾种业的扬麦15、扬麦20;天丰的宁麦15;阳光的苏麦188;乐农的丰庆518。

2,试验地点:

镇村曾尖村民组,土壤肥力中上等,土质为粘壤土,排灌方便,田块平整,供肥水平均匀一致,交通便利。前茬口为杂交水稻。

3,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统一播种期,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根据各个品种的成熟时间,分批考种计算理论产量,并与最后成熟时分小区单收单打,计算实际产量。

试验于2012年10月25日播种,采用手扶拖拉机旋耕灭茬,按墒定量人工撒播,每个小区播种子7.2公斤,折合亩播种量为16公斤,播后条播机盖籽,开沟机开沟。

基肥:每亩施45%素复合肥40公斤;尿素12.5公斤;多效微肥1公斤。

播种后由于墒情较好,小麦出苗整齐,基本苗达到28-30万,达到了偏高程度。2012年12月18日每亩用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除草剂20克,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一次。2013年2月2日追返青肥,每亩尿素10公斤。2013年3月5日每亩用氯氟吡氧乙酸60毫升,防治阔叶杂草。2013年3月11日追拔节肥,每亩尿素12.5公斤。2013年4月2日和2012年4月24日,防治纹枯病、赤霉病各一次,每亩每次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克加“爱苗”20毫升加“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40公斤喷雾。

上半年工作总结_上半年工作总结

我从某某工地调入某某工业园,回顾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半年来的学习与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半年多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

1、结构部分。

5)基储柱子、现浇面采用薄膜和草袋覆盖并蓄水养护。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良好,被某某市质量监督站评为济南市优良。

2、建筑部分。

4)砖砌体的拉结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同时做好隐蔽记录;。

5)本工程建筑部分施工时间自20__年_月至20__年_月,施工过程中我方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变更及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施工,其中建筑砌筑、外墙抹灰、楼地面抹灰、门窗安装、建筑装饰、屋面及卫生间防水等工程均按照设计图纸以及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整体工程质量良好。

二、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认真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三、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

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公司及部门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总结近一年多来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为适应建筑市场环境的发展大趋势,加大对现场生产管理、技术质量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管理力度,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把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与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立的技术优势。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上半年工作总结_上半年工作总结

20_年,桓台县盐业公司在省、市盐业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以盐业可持续发展总揽全局,紧紧围绕省、市盐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方案,以抓好食盐专营、拓展经营、统筹规划布局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截止目前公司各项工作都有较好增长。现将20_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盐产品业务购销总量稳定增长,

今年上半年,共购进盐产品2859吨。其中食盐完成1374吨,占年计划的56.07%;小包装食盐完成917吨,占年计划的63.22%;多品种营养盐完成527吨,占年计划的321.34%;其他工业盐完成_85吨,占年计划的70.05%。

二、非盐业务工作较快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公司认真落实省、市盐业工作会议精神,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加强市场调研,提升市场运作能力。并抓住了送销网络的优势环节,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1-6月份,非盐产品销售额共计70.39万元,其中郎酒销售1001件,销售额20万元;杀虫剂销售905件,销售额20.48万元;洗化日化产品销售1889件,销售额16.75万元;味精销售842箱,销售额9.65万元;健力宝饮料销售1050件,销售额3.51万元。

三、其他工作情况。

(一)积极做好食盐销售服务和食盐专营宣传工作。

1、持续抓好食盐配送工作,确保食盐安全。今年我单位继续通过调整内部机构,创建精干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建立与市场化要求相适应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完善了对食盐零售网点的管理,增加了配送车辆、完善配送服务,使食盐送销服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低钠盐和绿色食盐的推广工作。

作。进一步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科学用盐的重要性。

(二)做好市场监管工作,确保我县食盐安全。

今年以来通过深入开展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工作,加大了行政执法力度,同时对全县的食盐零售网点及用盐单位、饲料加工、禽畜养殖、学校机关、民工企业食堂、饭店等进行不定期的宣传工作,走访检查,进一步净化了盐业市场。

(三)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

今年,单位通过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并成立了“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王军任组长,于强、程玉华任副组长,张连国、张丽荣、姚志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此次单位班子成员与各科室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抓班子带队伍、抓业务促发展、抓管理上水平,充分突出了活动重点,认真查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听取职工群众合理化建议,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明确业务发展和管理目标,确保公司年度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形成职工群众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良好发展氛围。

四、今后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在积极完成省、市盐业工作下达的指令性计划。的同时将工作重点进一步转移到非盐业务的发展,逐步扩大公司经营范围,充分提高单位整体经济效益,为盐业可持续发展打好攻坚战。

区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裕安区农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致力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区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实现33亿元,夏粮产量11.6万吨,比上年增产0.5万吨,油料3.9万吨,收获六安瓜片春茶3080吨。圆满完成了第一届六安茶谷开茶节及其系列活动的筹办工作。全区68万亩水稻栽插完毕,目前长势普遍良好。

(二)工作举措。

1、春耕生产及三夏工作扎实开展。联合质监、工商等部门及时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立案查处违规经营案件1起,保障了春耕农资市场的安全。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了各类农业生产技术培训28期,受训种粮大户及农民达5200人次。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工作受到省农委表彰。积极落实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实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面积16万亩。通过改善生产、科技支撑、政策扶持等多种措施,实现小麦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502.2公斤,比全区大面积小麦361.2公斤增产141公斤,增幅39%。全区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率达80%,夏收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区实现秸杆禁烧。水稻、玉米、豆类、薯类等夏种夏管工作同步展开。

2、茶谷建设迅速推进。一是完善了一本规划。从不同角度,对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六安茶谷裕安段概念性规划进行完善。该《规划》经过3次现场踏勘,5次座谈评审,历时4个多月时间完成,为推进茶谷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宏观指导依据。二是整治了一片环境。区委书记、区长先后十余次带领区直相关部门及茶谷沿线乡镇主要负责人现场办公,督查调度环境整治工作,拆除违建和危旧房屋约15000m2,补植绿化树木近20000株,墙体刷白达50000m2,搭建竹栅栏近20xxm,独山至龙门冲公路配套了反光镜、警示桩、边线边沟,茶谷沿线环境效果大增。三是建设了一批重点工程。市茶谷建设指挥部下达的17项建设项目,除有2项因客观原因无法动工外,其余茶主题公园、茶博馆、百家冲茶园主干道及园内循环路等15项重要节点已按质按期完成。五是助兴了一方产业。新辟茶园基地2400亩,改造老茶园4000亩;茶谷沿线的齐头山茶业等7家茶叶龙头企业完成清洁化生产升级改造;徽六品牌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徽六茶业电商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位居安徽茶企首位;六安篮茶得到恢复发展,填补了六安黑茶类空白。

3、首届六安茶谷开茶节成功举办。4月28日,备受关注的第一届六安茶谷开茶节在我区独山六发瓜片主题公园盛大启幕,为丰富内容,同时举办了六安瓜片首届网购节、六安瓜片采摘高手挑战赛、六安瓜片非物质文化传承加工技艺演示、赏春品茗摄影、茶谷自驾游、蒿子粑粑旅游美食文化节及银企对接会议,开幕式及其系列活动无论在园区建设、场馆布置、交通安保,还是节目编排、氛围营造、产业推介等方面,均受到了国内外嘉宾和媒体的一致好评。有效提高了六安瓜片品牌知名度,提升了裕安对外影响力,充分展示了我区推进茶谷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成就。

4、农业产业化持续加快。新建立龙头企业生产基地0.3万亩,新增毛桃、油桃、葡萄等经果林面积0.5万亩,全区经果林面积达5.3万亩,实现产值5亿元,无公害、绿色等农产品认证工作得到加强,打造农业物联网示范点3个,农业标准化管理有效推行。以“六安茶谷”为载体的城效休闲观光农业得到迅猛发展,启动“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谋划了江家店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林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六安茶谷、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规模化大型秸杆沼气集中供气等36个项目。

5、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开展。在做好试点乡镇石板冲乡资料建档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启动实施20个乡镇街和开发区130万亩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止目前,我区已完成组织建立、宣传发动、业务培训、经费安排及摸底调查工作,等待测绘单位的进驻。全区共分为8个标段,根据测绘工作进度需要,每个投标单位最多只能中标一个标段,将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从省农委推荐的专业测绘公司中优选8家测绘单位,成立测绘组,进驻乡镇。现已有32家测绘单位报名,现正在实施投标、定标工作。

6、农村经营机制保障有力。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工作步入规范化。印发农民负担监督卡22万份,减负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22万亩,土地流转率达29.3%,500亩以上规模经营总面积达到12.8万亩。全区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名、优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日益增强。积极开展家庭农场发调研,规范家庭农场认证管理,优化家庭农场发展环境,全区已经登记家庭农场63家,家庭农场趋向规范化发展。

7、林寨现代农业示范区初具规模。该示范区的总体规划已编制完善,示范区通过不同层次中心服务地的培育和交通系统的完善,形成了“一心一园三区”的空间结构,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的空间格局。一心:以永裕现代农业生态园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园。一园:以石婆湖生态农业园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园。三区:高效种植示范区(高效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低碳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区(休闲农业)。

一是农业投入欠缺,农技推广经费不足,农业科技应用广度深度不够;二是受体制影响,粮食实际产量得不到认定,影响到产粮大县的申报和奖励;三是农技人员匮乏,自20xx年乡镇机构改革以来,由于老技术员陆续退休,部分乡镇甚至没有农技人员,加之现有农技人员职称长期得不到聘任,年轻人才留不住,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试验示范受到严重影响。

1、推进农业园区建设。抓紧建立健全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加快以江家店镇林寨村为核心区、辐射面积达12万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大项目整合和招商引资力度,入园企业3-5家,实现核心区初具规模。

2、狠抓粮食生产。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积极推广良种良法,继续扩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争取资金投入,巩固拓展土地流转面积,精心打造5个绿色增产示范片、示范村及示范农场,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进一步落实水稻、小麦高产攻关技术措施,力争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跨入粮食产量大县(区)行列。

3、做强六安瓜片茶产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财政支持现代茶产业项目实施,突破良种繁育瓶颈,加强行业自律;全力推进“六安茶谷”建设,整合项目资金,集中人力物力,争取把六安茶谷裕安段打造成为全市亮点;规范六安瓜片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扩大营销宣传,争创中国驰名茶叶商标2个,国家级茶产业龙头企业1家,实现茶农普遍增收。

4、提升农业产业化。制订实施《裕安区农业产业化“三年突破”行动计划》,整合项目资金,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重点扶持六安瓜片茶产业、皖西白鹅、蔬菜产业、浀茶产业,支持重点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5、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按照省委省人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力推进土地测绘、现场指界入内页录入工作。以确权登记成果为基础,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档案,建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与此同时,全力参与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并就其前期调研及筹备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大农村沼气、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等项目工作,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全力突破休闲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稳定、农民增收。

上半年工作总结_上半年工作总结

公司会定时的给予一定的部门活动经费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和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20xx年x月x日,技术转化部和美工部组织了一次联谊活动——溜冰、聚餐及唱k。目的是为了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增进理解与沟通,努力培育协作向上的团队精神。在统一安排下,大家盼望已久的部门活动在我们的欢笑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

在这次活动当中,大家就是朋友,忘乎所以地玩乐在一起,发挥出强有力的团队精神。如:溜冰时,大家手牵手帮助没有溜冰经验的同事或者有同事跌倒大家都来帮忙拉起来;大家一起玩,一起学习各自的动作及样式,总之大家是玩得酣畅淋漓,大呼痛快,意犹未尽。

真真正正的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通过此次活动,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身心充分放松,彻底缓解工作压力,促进并加深了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重要的是营造了全体员工团结凝聚、活跃、奋进的氛围。

虽然这次活动顺利进行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

1、由于天气原因我们临时更换了活动的内容及地点,时间仓促,准备不够充分。

2、由于没有提前通知所有人需要穿长袜子,导致有的人脚被溜冰鞋弄伤。

对于以上的不足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将策划做到尽可能的详细,将旅途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详细传达,让大家了解活动前一天要保证休息充足,以及天气的查询。

本次活动能够圆满的成功,是大家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得益于各部门负责人恪尽职守、尽职尽责。这也是公司整体良好风貌的体现!

县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我县被认定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第一批安徽省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小辛集乡城西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乐土镇双龙村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01元增长9.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平均增长8.9%)。20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87元位居全市第二位增速9.9%,位居全市第三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年上半年,农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战略目标,牢固树立绿色兴农、质量兴农理念,以党建为统领,定计划,拿方案,细化任务,挂图作战,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较好。第一季度,全县一产增加值9.946亿元,同比增速5.5%,上报预计第二季度增速达4.5%以上。一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3元,位居全市第二,增速10.4%,位居全市第三。

一、工作进展情况。

1、出台有关文件,引领指导产业发展。农委牵头,先后起草出台了《蒙城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蒙发[2018]17号)、《蒙城县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蒙发[2018]18号)、《蒙城县2018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蒙办[2018]32号)、《蒙城县特色种养业扶贫奖补办法》(蒙政办秘[2018]57号)、《蒙城县扶贫专项资金参股分红型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蒙政办秘[2018]58号)等文件,为农业工作指明了方向、目标和措施,推进了农委工作有力有据顺利开展。

2、调整优化结构,推进种植业提质增效。近年来共引进、示范、推广主要农作物新优品种108个,其中小麦36个、玉米34个、大豆5个、红芋4个,其它作物6个。小麦良种覆盖率达100%;瓜果蔬菜主要推广马铃薯、包菜、茄果类名优蔬菜及瓜类良种,推广面积25万亩。建设粮食绿色增产示范点15个,优质粮食生产面积达到60万亩,强筋小麦订单生产25万亩,今年午季小麦面积189.7万亩,据调查队提供,全县小麦平均单产为505.2公斤,较去年518.6公斤减少13.4公斤,减产2.6%。完成蔬菜面积32.3万亩,总产量88.8万吨,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3.2万亩,新增水果0.42万亩,其中设施水果0.25万亩;中药材种植9.87万亩,其中午季新增3.67万亩;发展虾稻共作达4.6万亩。同时,认真开展作物苗情、病虫情、土壤墒情及灾情等“四情”监测工作,及时发布田管技术意见,农委成立8个技术指导组,深入乡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组织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开展包村联户服务,推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发展,重点推广了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氮肥后移技术、“一喷三防技术”、玉米机械化科学播种技术、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防灾减灾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主推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特别是今年小麦赤霉病防控,推行两次施药,使赤霉病发生率控制在1.47%以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促进了种植业优质高效生产。

3、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农业经营活力。(1)完善“三权分置”,加强成果运用方面。截至目前,按照省确权办要求,我县已配置符合县级土地承包经营信息管理应用平台运行的涉密单机及硬件设备,下步由省招标技术服务单位,构建县级数据库软件系统。同时依托县菜篮子办网站搭建了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1-6月份发布土地流转供求信息12条,实现土地流转面积0.89万亩。

(2)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清产核资。我县去年已完成145个村清产核资,16个村股权改革试点。今年1-6月份,对已完成清产核资的村补充完善45个村,余下村的清产核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5个股改村正在按照序时进度开展。其中,立仓、乐土、双涧、庄周等乡镇进展较快。(3)积极推进“三变”改革。除城关街道外,余下16个乡镇、街道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均已确定上报。5月25日县委办牵头组织县委组织部、县农委、县财政局等单位负责人、业务骨干、乡镇农综站站长、安泰普信、苏州瑞恒会计事务所负责人等赴天长市考察学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农村“三变”改革,强力推进此项工作。(4)探索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6月份,全县新增规模土地流转面积1.8万亩,累计达118.82万亩,其中,立仓镇黎明村新增虾稻共作1万余亩,前胡村新增虾稻共作0.35万亩;小辛集乡白庙村新增规模种植桃树700余亩;漆园镇六里王等村新增流转面积3000余亩。全县新增家庭农场145家,新增合作社133家(依据工商部门注册)开展省、市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创建活动。新增市级示范合作社2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组织推荐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3家,省级示范家庭4家。

4、注重招商引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半年,全县农业招商新引进农业项目25个,协议总投资额26亿,到位资金5.1亿。目前新落地建设的项目4个:一是安徽流溪食品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花生油项目,总投资5000万,落地在食品产业园区;二是宏桥生物质沼气发电生物质有机肥循环利用生产项目,项目由徐州宏桥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68亿元,占地104亩,建设6mw生物质沼气发电生物有机肥循环利用生产项目,落地在马集镇田桥社区;三是多彩多肉植物园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0.8亿元,项目建设位于乐土镇双龙村,目前已流转土地140余亩,建设一期工程:标准化智能连栋大棚;四是强英鸭业有限公司,种鸭二厂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0.2亿元,项目位于蒙城县王集乡两杂制种厂境内,目前建设用地租赁合同已签订,租赁用地204亩,土地租赁费用已支付。另外,正在洽谈的安徽昊元生物质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1.4亿元,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餐桌、果盘、花盆等产品;中化集团投资建立中化农业蒙城map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项目。

2018年1-6月,全县规模以上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企业78家,同比增速-9.2%;全县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24家,同比增速-8%。入驻食品产业园共企业17家,其中,新引进企业3家(安徽流溪食品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花生油项目,项目总投资0.5亿元,项目由安徽流溪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6万吨花生油;上海心中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4000吨干果坚果杂粮系列产品项目,项目总投资0.8亿元;中国寿叶堂国际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寿叶堂生物制药生产研发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签订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企业1家(福建好彩头食品股份公司拟在我县投资建设休闲食品总部及食品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6.5亿元,食品生产基地项目投资1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10亿元,休闲食品总部项目投资不低于1.5亿元);全县共创建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42家(其中,省级9家,县级33家),联合了15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61家家庭农场(养殖场);重点培育蒙城金冠面粉公司、安徽东升食品公司创建中国驰名商标;支持安徽省蒙城县恒瑞面粉有限公司、蒙城于氏德霖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蒙城宏健食品有限公司创建安徽名牌产品;组织海龙菊花、广志玫瑰等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安徽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组织9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参加2018年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农业发展新动能。采取“政府支持,社会投资,市场运作,自主经营”的模式,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县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45个,其中,国家级蔬菜标准园4个、省级蔬菜标准园5个,正在创建省市级绿色果蔬标准园4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县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19个;小辛集乡城西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乐土镇双龙村、小辛集李大塘村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漆园花园村大棚蔬菜、板桥和平村杜仲等8个村为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拟推报蒙城县岳坊镇九龙湾休闲农庄、蒙城县楚村镇京辉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已推报蒙城县双锁山庄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月亮湾、鹏济山庄、国亿山庄、龙盘山庄等4个被评为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已在市农委网站公示;已组织15家新型经营主体申报第三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认定。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范集韩寨樱花节、篱笆梨花节、立仓荷花龙虾节和龙虾美食节,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了农业质量和效益提高。如,虾稻共作产业面积4.6万亩,涉及立仓、楚村等乡镇,平均亩产小龙虾150公斤以上,收入可达6000元左右,亩产水稻500公斤左右,因水稻品质优良,价格显著高于普通大米价格,亩水稻收入达2500元左右,合计亩收入近8500元,全县虾稻共作年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增收近亿元。实现了一田两季、一季双收、一水两用、高产高效、绿色发展的目标。

6、强化农业执法,确保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了《蒙城县2018年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实施方案》、《蒙城县2018年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2018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春季行动的通知》、《蒙城县2018年春季禁渔工作方案》、《关于加强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生猪屠宰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2018年第一季度兽药饲料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先后印发了《科学购种提醒》、《如何选购放心种子》、《严厉打击农资忽悠团》等不干胶张贴画、宣传单0余份;县农委与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了《蒙城县2018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并多次采取联合执法行动。今年上半年,共查处违法案件23起、立案23起,其中肥料案件5件、农药案件8件、生猪屠宰案件3件、种子7件,目前结案16件,罚款7.85万元,其余案件正在进行中;有效查处“农资忽悠团”8起。

开展农产品例行检测,截至目前,共抽检蔬菜样品6721个、畜产品1172个、水产品489个,合格率均达100%;开展畜禽产品安全抽检,截至6月底,检查生产经营390余家,产地检疫生猪16万头、鸡180万只、鸭1400万只、牛羊0.3万只;检疫屠宰环节生猪11万头,开展“瘦肉精”集中监测1次,共检测养殖环节0.8万头,屠宰环节0.6万头。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0.7万头,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500余头;开展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水产品抽样检测,未检出氯霉素、孔雀石绿等药物残留,检测结果均合格。

加强对生产经营主体的监控,落实红黑名单制度。已把蒙城县乐双家庭农场、蒙城县龙派坊种植专业合作社、蒙城县陆吉明家庭农场、蒙城县席田浩鹏种植专业合作社、蒙城县易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蒙城县三杰家庭农场、蒙城县长景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列入“红榜”名单。同时对农产品县级检测三次以上不合格或出现安全问题的列入黑名单,并予以公示。

稳步推进“三品一标”奖补和认证工作,新增2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蒙城县龙派坊种植专业合作社,安徽精益诚食品有限公司;禾兴蔬菜专业合作社、乐惠家庭农场等7家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认证企业证书已印发。15家“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奖补已兑现.

7、推行多种模式,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稳步开展。通过认真谋划和反复审核、筛选,建立了2018-产业扶贫项目库,共纳入产业扶贫项目332个,其中参股分红项目255个(2018年实施的54个、实施124个、20实施77个);万吨高大平房仓5个;特色种养业奖补51个项目(每年17个);烘干塔项目21个;落实贫困户特色种养业奖补政策,目前,对我县6727个自我发展型贫困户打卡发放奖补资金1383.35万元;做好规划促进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在贫困村原产业规划的基础上,招聘安徽农业大学对我县60个贫困村每村制定一个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目前正在进行规划前期的资料搜集,近期到村实地调研规划。截止目前,全县60个贫困村每村发展1项以上特色产业,每村建立了1个以上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其中16个村达到“一村一品”专业村标准;全县特色种养业达标户达到9989户,占有劳动能力贫困户9200户(省任务基数)的108%;实施项目的贫困户17830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25026户(省任务基数)的71.2%;全县园区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16367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25026户(省任务基数)的65.4%;财政投入10200万元,户均4075元,其中支持村的烘干塔项目21个3000万元、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参股分红)项目54个2500万元;支持贫困户的林业奖补项目17830个4700万元;全县有2个贫困村的主导产品实现了绿色食品认证,分别是小辛集乡辛集社区和郭湖村.

8、狠抓综合防控,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今年午季,坚持“标本兼治、堵疏结合、属地管理、源头控制”原则,突出“三抢”(抢时、抢收、抢种),推行“以种促禁,以用促禁”。全县16个乡镇268个行政村全部开展了农机作业托管服务工作,建立托管管理网格3500个,参与托管的农机合作社251家,农机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托管作业合同236253份,托管面积189.7万亩,托管率100%,3天时间完成夏收、6天时间完成夏种任务。同时,完善秸秆收储体系。全县秸秆堆放点、收储加工利用点申报52家,经县安监局初验合格的有44个,畜牧饲料化利用收储点申报33个,经县畜牧水产局初验合格的`有23个,总计收储小麦秸秆20万吨。午季秸秆还田利用率77.2%、离田利用率22.8%,综合利用率100%,确保了禁烧“零”火点工作目标。同时,指导耕地保护、监测和修复180余万亩。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85%左右,提高化肥利用率1-2个百分点;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涉及耕地面积近4万亩,减少化肥施用量,亩减少化肥施用量8%左右;全县设置有害垃圾乡镇收集点17个,村级回收点290个,村级无害化垃圾卫生填埋点285个。将残膜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控制在3%以内;全县规模养殖场573家,200家建立了污染治理设施,其它养殖场治污减排设施正在有序建设。

9、统筹部署安排,推进其他重点工作扎实开展。(1)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划定方案制定、任务分解,第三方技术支撑单位招标,目前正在实施,地块信息采集、图斑制作任务已全部完成;(2)做大虾稻产业,完成虾稻共作产业奖补验收,正在汇总上报;(3)实施玉米改大豆行动。涉及的8个乡镇已全部签订承诺书,协议书签订及到户清册登记完成95%,已落实大豆扩种计划,受到农业部大豆扩种项目督导组的充分肯定;(4)为全县24.18万农户落实1.79亿元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亩均83.74元;(5)年千亿斤粮食项目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千亿斤粮食项目建设下周可以挂网招标;农产品电商园正在加快招标。(6)开展“四送一服”,组织农委干部职工每人联系1-2家农业产业化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营造“四最”迎商环境。(7)实施农业信用担保“劝耕完成13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发放6823万元。

二、党的建设情况。

今年上半年,农委党组(党委)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以加强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农委上下,团结协作,作风扎实,工作主动,风清气正,未出现违反党纪国法现象。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成立了以机关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成员、纪检组长任副组长,机关支部委员为成员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是全委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定了《蒙城县农业委员会党委2018年党建工作要点》,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支部,按照党建“一岗双责”的要求,把党建工作与农业农村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确保我委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制度,强化学习,全面了提高党员思想素质。建立健全支部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和廉政学习制度等各项制度。每周一、三、五集中学习时间,定期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积极组织全委党员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抓好廉政教育。学习《廉政准则》和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抓好机关支部“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查问题、抓典型,确保“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教育活动,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按照中央、省、市、县的统一部署,以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为载体,把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新时代系列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央四个长效机制等相关资料,利用每月的党员主题活动日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点对点帮扶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服务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不褪色。

4、按照县委要求做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农委系统各党支部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工作,真正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各项工作之中,使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党员干部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当前工作存在问题与困难。

1、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推广后劲不足。农技人员特别是乡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专业结构单一、知识老化、年龄结构老龄化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突显出农技知识储备不够,与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主动更新意识不强。

2、经费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慢。鉴于经费、人力、物力等客观原因,一些成功的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在生产上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3、种粮比较效益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积极性不高。由于粮食生产效益低,面积逐年减少,项目实施难度正在逐步加大。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种植业的多为中老年人,整体素质偏低,难以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

4、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上半年我县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下滑严重,增速为负,主要原因在于我县有部分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行业代码更改,调整出农产品加工类,不在统计范围内,规模企业总数量由97家下降到77家,9家本月产值为零(其中有5家处于停产状态)35家负增长,再加上一季度是生产和销售淡季,规上企业数和产值不理想。

5、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农业招商引资的项目数量不够多,投资规模都不大,落地建设的只有1家,意向项目也不多,签约、落地的更少。

6、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力度不够。乡镇重视力度不高,截至目前,清产核资任务乡镇除双涧、乐土、立仓、庄周与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完成对接,同步开展了启动培训会外,其他乡镇均无进展;群众参与度较低,大部分群众不了解产权制度改革及“三变”改革,改革积极性不高。

7、特色产业扶贫基础薄弱。个别承担参股分红项目的经营主体,受到市场因素及自然灾害影响,经营状况不太好,带动能力不强,难以兑现或足额兑现分红资金;个别贫困村特色产业规模偏小,标准偏低,效益不明显;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有的户特色产业发展缺乏持续性。

8、农业执法力度不强。一是工作经费不足,执法设施、设备落后,并且全年监测经费目前已用完;二是监管面大,执法人员严重不足;三是执法服装无法统一,影响执法力度;四是执法技巧、执法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半年,农委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战略目标,继续向农业优质化、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生产聚集发力,深入推进年初提出的“十大工程”。

1、种植业提质增效工程。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顺利通过上级验收;按照“稳粮食产能、增经济作物”的思路,落实好6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47万亩蔬菜、3.6万亩水果、12万亩中药材种植任务;加强秋季作物田间管理,确保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实现秋季丰产丰收。配合县城投公司采取“租-建-租”方式,建设标准化虾稻共作基地,带动发展稻虾共作和小龙虾养殖。

2、养殖业转型升级工程。协调配合县畜牧水产局,继续服务好强英鸭业、襄大生猪全产业链和牧原生猪养殖做大做强。推行低碳健康发展,全面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积极开展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实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实施好全国畜牧绿色发展示范县项目,新增绿色低碳健康养殖示范场15家。抓好水产增值放流。推进规模养殖场治污全覆盖。

3、农业示范园区提升工程。积极争取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实施园区建设“330”工程,即:建设漆园道桂园、立仓“十里莲花坞”、小辛集李大塘3个田园综合体,巩固提升现有的30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4、农业产业化发展工程。认真做好“四送一服”,努力培育规上企业,打造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提高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速幅度。一是积极发展小微农产品加工业,对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鼓励他们积极申报规模以上企业;积极督促已达到规上企业标准而未申报的企业积极申报规上企业。二是全力服务好落地项目,力争新增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支持强英鸭业申报省级龙头企业。新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对蔬菜、中药材、粮食等冷冻、保鲜、烘干等初加工给予扶持。四是大力发展通过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集产业链接、要素链接、利益链接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五是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完成农产品电商园建设,引进一批电商企业入驻;支持保堂集团建设小龙虾交易市场。六是紧盯招商项目。在谈的中石化麦可飞绿色防控精准植保项目。重点在立仓、楚村稻虾共作区和全县玉米后期开展绿色防控托管;中化蒙城农业服务中心项目,争取早日落地,建设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中国农信通集团农业信息服务项目;10mw生物质沼气发电项目,解决我县襄大、强英两大养殖企业养殖场的粪污综合利用问题;昊元5000吨植物纤维环保制品项目。七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借鉴安徽黟县塔川、浙江安吉鲁家村、江苏鲁直等地经验,谋划建设立仓湿地田园综合体,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八是组织参加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宣传推介蒙城优质农产品,积极参加展会招商活动。

5、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一是扎实推进农机作业托管服务,集成推广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培肥地力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耕地质量。二是全力以赴,全面深入实施秋季秸秆禁烧,重点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提升民生工程,确保省市督查和卫星监测“零火点”。三是继续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快高效缓释肥料、水溶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加强农膜等废弃物回收处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

6、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建立健全品牌创建激励保护机制,积极申报“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一批区域公共品牌。一是重点支持“蒙城红薯”、“蒙城葡萄”、“蒙城小龙虾”等创名牌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二是加大品牌创建奖补力度,争取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上有大的突破。三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创建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力争实现“零突破”;组织企业(种植大户)积极申报“三品”认证,与认证单位对接。目前已摸排10家单位申报“三品”认证,预计年底可完成“三品”认证产地10家,15个产品。

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一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重点培育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加强规范化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示范带动能力。完成2018年新增县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50家、示范家庭农场40家任务。二是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重点培育各类产业协会、植保等农事服务组织,紧盯中石化(麦飞科技公司),建设蒙城精准植保等现代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平台;扩大农机全程作业托管范围,实现适宜农机作业托管服务全覆盖。三是建立100亩以上流转主体数据库,实行合同签订、备案制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8、实施产业扶贫工程。一是加快推进各种产业扶贫项目。7月底前,全部完成烘干塔项目建设,8月底前把第二批贫困户特色种养业奖补资金兑现到位,9月底前完成高大平房仓项目建设;二是对参股分红项目调整受益率并进行绩效考评。对2018年新实施的参股分红项目保底受益率由原来的10%调整为6-8%。对-2017年89个参股分红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对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带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退出制;对符合要求的重新签订合同,并执行6-8%新的保底分红标准。三是继续做好贫困村特色种养业发展。对特色种养业规模偏小,效益偏低的贫困村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确保全县60个贫困村特色种养业发展都达到省规定标准。四是继续把各种项目落实到村到户。紧盯项目不放松,对没有全部拨付到村、到户的项目资金抓紧落实到村、到户,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五是继续抓好“四带一自”工作。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抓好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进一步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比例。同时,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从事1项特色种养业或至少1人就业。

9、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发挥新成立的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作用。一是实施秋季农资打假工作、全国渔业执法亮剑行动、生猪私屠滥宰专项行动、兽药经营企业“二维码”追溯监管等。二是建设并使用好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信息平台,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三是在市级以上果蔬示范园、规模养殖场率先推行标准化生产试点。四是做好县乡两级农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例行快检工作,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强化生猪定点屠宰监管,确保市场“放心肉”供应。五是积极申报省级农产品安全示范乡镇。

十、改革创新驱动工程。一是加大督查力度,强化考核。由县农委牵头,县财政局、县国土局等部门配合,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对各乡镇改革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一周一通报,对后进乡镇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同时将通报结果纳入乡镇年终考评。二是营造宣传氛围,普及政策。各乡镇要充分动员村、组干部进行改革工作的宣传,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村级广播播放专家政策解读,召开群众大会,积极向群众宣传改革内容,使改革政策深入人心。三是积极协调省农委加紧加快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运行平台,完善相关数据信息,实现确权平台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完成双涧镇赵巷村、小辛集李大唐等5个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指导乡村做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工作,2018年争取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不低于30万元。协同配合调查队做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监测工作,确保增速10%以上。积极配合金融部门推进“劝耕贷”和农业保险提标扩面。

总之,我们将全面加强党建和队伍建设,通过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党员活动日主题活动、党的政治理论学习交流活动以及县委组织部和县直工委安排的其他党建工作和学教活动,积极打造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扎实苦干、优质服务的农业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