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夜天读后感(实用16篇)

时间:2023-12-02 19:19:39 作者:MJ笔神

读后感是一个实践和提升自我的过程,写作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观点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文学素养有所提升。

山河之书读后感

读罢《山河之书》,每次闭上双眼,总有一个身影在我脑海中浮现。他或行走于茫茫大漠,亦或是流连于淳朴苗寨。从南向北,由山川到湖泊,他的足迹遍布山河之间。在旅途路上,总有人问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关系如何?”他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他,就是余秋雨。在《山河之书》这本散文集里,他领着我探寻古迹,问道山河,纵览古今。这些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瑰宝,在他的足下、笔尖,以其独特的文化地位,深厚的文化底蕴绽放出绚烂光芒。这是历史的写照,是中华文化的凝集,是民族的自豪。

山河为书,细读,方能品其滋味。别样面孔更令人心醉。

跟随余秋雨走入书中,以山河为媒,一个个似乎遥远的人物,陌生的民族,都在向我走近。

我看到康熙皇帝围猎时的矫健身姿,勃发生气,他认真学习西方科学,汉族传统文化的谦逊。如此的身体强键和精神强健又对比中国历史上那些病恹恹的皇帝,怎能不令人称赞?又有多少自认是民族正统的皇帝要自惭形秽。我看到西江苗寨的苗族女孩嫣然一笑,说:“我们是蚩尤的后代。”那份平静,却使我惊心动魄。那个微笑,那么美丽,改变了横亘于全部历史文本之间的胜败逻辑。我看到苏东坡在“乌台诗案”后被难言的孤独彻底去了人生的喧闹,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历经辉煌和凄苦后真正走向成熟,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由此奏响。

山河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一方土地上,无声地向世人讲述。山河常在,然世人知她惜她者甚少。孰不知,那一沙一石,一砖一树正是他们苦苦追寻的,中华文明最好的诠释。

《山河之书》读后感

读史使人睿智,余秋雨的山河之书,是一本文学书,也是一本历史书。余秋雨是我所知道的为数不多能把所学用于实践的作家,他带着书上的理论去亲自游历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他笔下,祖国的山河都有了灵性,他所看到的风景,所触摸的建筑,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单一的存在,而是几千年历史文化所积累下来的一部恢宏的电影,他能读懂山河的思想。他将古人的生活与今人的生活重叠对比,让它们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出其不意的发出让人心服首肯的感叹。那些感叹看似在意料之外,细品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中豁然开朗。

书中描述的一个山庄的背影,让我为一个朝代的兴盛衰败所感叹,为一代文学巨匠王国维对生死的选择所敬佩,我伫立在都江堰的岸边,看江水滚滚,惊叹李冰父子治水能力的精湛,我来到杭州,看苏轼不是在吟诗作赋而是在修湖造田,甚至带我到史上并不存在的宁古塔,去聆听被贬流放在这里的朝廷重臣们的心声,体会他们的心路历程。

对于历史我一直认为它距我们现代生活很遥远,可看了山河之书我才恍然发觉,原来历史就蕴含在眼前的山河之中,千百年来经历风吹雨打,它依旧在那,不曾褪色。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你的心胸变得更加宽阔,头脑更加睿智。

《山河之书》读后感

余秋雨先生常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余秋雨的《山河之书》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从文章的题目中便可见一斑。譬如“《莫高窟》、《都江堰》、《三峡》”等,众所周知,这些著名景点作为一种人文构建,既可以使人从视觉的角度来感受其宏伟、高大之美,也可以使人从文化的角度来感受到洪厚、庄严之美。这些人文景观以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和实用性为世人所瞩目,它们是独具特色的景观,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一种豪放的雄伟、是一种奔腾的力量。他们可因其“大”而振奋人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余秋雨的散文是情与景的交融,灵与肉的碰撞,而使得艺术审美者在体味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的同时,也会明显的受到他思想的浸润与牵制,你会一起和他感同身受到好与恶、荣与辱,血与泪的情感宣泄,这是一种共鸣现象,这期间除了倾听到作者的痛苦,激荡、欣喜的心声之外,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荡感。而这些情感的波动也正源于对崇高的体验。这是美的升华。

在《道士塔》中,我们一方面为道士王圆篆因愚昧和贪婪而使莫高窟中的经文、锦帛流失海外而对其切齿。一方面又因清朝官吏只注重贪图个人享受而对莫高窟不管不顾、听之任知,而对其痛恨有加。直面历史百感交集,然而在痛定思痛后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被空前强化了,崇高的历史使命感袭上心头,以至于使艺术的审美者脸红心跳、热血沸腾,这时在其意识形态当中个人的得失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升腾了民族大义、民族气节。

《山河之书》读后感

读罢《山河之书》,每次闭上双眼,总有一个身影在我脑海中浮现。他或行走于茫茫大漠,亦或是流连于淳朴苗寨。从南向北,由山川到湖泊,他的足迹遍布山河之间。在旅途路上,总有人问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关系如何?”他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他,就是余秋雨。在《山河之书》这本散文集里,他领着我探寻古迹,问道山河,纵览古今。这些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瑰宝,在他的足下、笔尖,以其独特的文化地位,深厚的文化底蕴绽放出绚烂光芒。这是历史的写照,是中华文化的凝集,是民族的自豪。

山河为书,细读,方能品其滋味。别样面孔更令人心醉。

跟随余秋雨走入书中,以山河为媒,一个个似乎遥远的人物,陌生的民族,都在向我走近。

我看到康熙皇帝围猎时的矫健身姿,勃发生气,他认真学习西方科学,汉族传统文化的谦逊。如此的身体强键和精神强健又对比中国历史上那些病恹恹的皇帝,怎能不令人称赞?又有多少自认是民族正统的皇帝要自惭形秽。我看到西江苗寨的苗族女孩嫣然一笑,说:“我们是蚩尤的后代。”那份平静,却使我惊心动魄。那个微笑,那么美丽,改变了横亘于全部历史文本之间的胜败逻辑。我看到苏东坡在“乌台诗案”后被难言的孤独彻底去了人生的喧闹,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历经辉煌和凄苦后真正走向成熟,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由此奏响。

《山河之书》告诉我,路就是书,山河就是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唯一的见证者,只有山河。山河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一方土地上,无声地向世人讲述。山河常在,然世人知她惜她者甚少。孰不知,那一沙一石,一砖一树正是他们苦苦追寻的,中华文明最好的诠释。

《山河之书》读后感

余秋雨先生常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毫不保留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余秋雨的《山河之书》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

举个例子,《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能让我360°无死角地了解这些闻名于世的建筑。

山河之书读后感

总有人在路边问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这是余秋雨先生《山河之书》中开卷之《我的文化山河》的一段对话。

渴望读书的年代,读不了很多书;期盼行走的时候,无法跨越山水阻隔,这是悲哀。而文字风行天下时,却找不到多少能值得阅读的书籍,或是没有多少人看书;山川大洋再不成为阻碍的今天,却难以去亲近大地和历史文化,又是另外一种悲哀。

而余秋雨先生说:没有两者,路就是书。秋雨先生有这样回答的底气。于他,书读的多了,书就变成了行走于历史和文化的捷径;路行的远了,路就变成了胸中无数的巍峨高山,滔滔大河。以足迹为笔,以学识为墨,以大地为纸,以江河为砚,余秋雨先生是文化学者,也是文化行者。作为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著作等身,《余秋雨书系》凡十八卷,本本厚重,分量十足。作为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曾行走欧洲、西亚、南亚、北非等数十个国家,探寻对话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一本《千年一叹》,道尽古今中外文明兴衰;一本《行者无疆》,让人贴身感受欧洲文明的古典和现代。这两本书,是余秋雨先生文化学者和文化行者两种身份的完美体现。没有对古今中外文化的深度研究,便谈不上对这些文化的对比、探索,这是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而没有对数十个国家的行走体会,就不可能有对这些文化和文明的切身感悟,这是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

正如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十万里,历经磨难九死不悔;徐霞客探索名山大川,几经生死以身殉道,余秋雨先生无论是文化学者还是文化行者的身份,都不是轻易得来。在神州曾经举国疯狂蔑视文化的年代,他隐居山中,研读中华文化经典。在上海冬天寒冷夏天闷热的小屋子里,他足不出户,醉心读书。多年的读书生涯,成为他深厚学识的基础。而在行走西亚、北非、南亚,对话多种失落的文明创作《千年一叹》的日子里,余秋雨先生行程万里,也经历了被武装分子枪口相对的场面。但正是艰辛的付出,才有丰厚收获。余秋雨先生的著作等身,的的确确不光是读万卷书得来,也是行万里路得来。有人不服余秋雨先生,但无人能否认他的学识;余秋雨先生《行者无疆》之后,无数人以行者自居,但无人能象他那样在行程万里之后,著作等身。当代中国,文化学者有之,文化行者有之,但两者而兼一身者,论学识深厚,论行走之远,论著作之丰,余秋雨先生当为第一。

自古文人自嘲,有学书学剑两不成的说法。而余秋雨先生,行成行者,学成学者,令人敬佩。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

徐霞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第一部当中,徐霞客跋山涉水,智斗虚无僧,凭借自己的过人智慧与超强胆识,为太子朱常洛寻来了洪武大帝时期玄铁制造的传国玉玺,狠狠地打压了福王一党。

本书《徐霞客山河异志:大明暗卫2》则同样精彩。前半本重点讲述汤显祖谨记师父教诲,用尽毕生精力,寻找山河五脉。重聚首,为大明的繁荣昌盛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当书中描写汤显祖终于找齐五脉之后,激动的痛哭流涕时,我也不禁为他的忠心而感动。

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有趣的地方,值得我细细道来。本书对京城的繁华也是描写的栩栩如生,还有各地有名的小吃,也是描写的非常生动。

像书中开头的老鼠送钱,祭拜鼠将军庙,便很是神奇。初读时还莫名其妙,但是等慢慢深入后,才明白作者所作的铺垫之重要。再到后来的村子里的轮桨车船,还有振之和小知了在悬崖上试验的“无虞伞”,能够让自己飞起来的伞,这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热气球吧。振之真的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呢,(练武除外)。

用许婵的话来说就是:“振之哥明明是一个非常手巧的人,可是在练武这方面却一言难尽”。

本书对山河五脉之人描写的也非常细致,他们的功夫各有千秋。有九江水寨总舵主,水脉龙魁——俞百川;有在火器方面非常精通的炎尊赵士桢,有金脉一族玄铁锤马千乘,也有木脉玄铁刃许学夷。

本书中还有一个最神奇的人就是汤显祖,他武艺超群,侠肝义胆,古道热肠,知天晓地,通晓古今。

在五脉重聚之后,一直笔耕不辍,完成了《紫耕记》《邯郸记》《南柯记》,最有名的还属那《牡丹亭还魂记》。再说以后,许婵的身世也将揭晓,还有后来的女真努尔哈赤的打斗,与蒙古人虎墩兔的相识。再到后来的风起云涌,险象环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经历重重曲折,读王也终于乖乖就藩,殊不知,还有更大的阴谋在背后,“兄终弟及”。

总的来说,本书是一部很棒的旅行悬疑类小说,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听书《徐霞客山河异志》还有第三部?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

自古牵扯到皇位之争,莫不是踏着鲜血和森森白骨。因此,在《徐霞客山河异志》的第一部,无意功名的徐霞客和妻子许婵在弄清楚父亲的死因,并帮助当朝太子朱常洛找回玉玺,稳固储君之位后,便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然而,五脉已现,身为土脉后人的徐霞客,又如何能够置身之外,令生活重归于平静呢?随着神秘老者汤显祖的到来,一场聚会势在必行,这就是悬疑小说作家茶炫《徐霞客山河异志2.大明暗卫》里的故事。

暮色四合,残阳如血,谁能想到那个写就了《牡丹亭》的一代戏剧作家——汤显祖竟是不修边幅的邋遢道士模样。他风尘仆仆地行走在路上,仅仅是打算歇歇脚,就被一只会飞的鼠类偷了粮食,还被穷乡僻壤的村民扑倒在地,甚至连鞋子也弄丢了一只。

这幅景象大概只有“狼狈”二字可以形容了。不过,若是没有这番遭遇,恐怕也见不到那让人惊异的一幕:一群老鼠居然在村民的叩拜下,送来了众多钱财。虽说“神鼠送财”可以一解旱灾的燃眉之急,让村民们有口饭吃,但是这一番变故总归来得蹊跷。

场景切换,徐霞客和妻子许婵回到家的日子过得十分惬意。当然,他们都是闲不住的性子,这不一心研究起能够从高处平安落地的“无虞伞”来。而汤显祖的意外到访和太子朱常洛的深夜来临,无疑将这种宁静的日子打破了。

先是一波三折的五脉聚首,后是隐藏多年的许婵身份被揭开,再加上徐霞客夫妇与蒙古可汗虎墩兔憨的奇妙相遇。一场针对五脉的阴谋突然而至,至此还尚未所作为的大明暗卫一时间分崩离析。

这一切自然离不开朝堂的影子,说到底在当权者眼中,再忠诚的将军不过是一个下属罢了,就算是被陷害致死,还会有其他人顶上,没有什么区别。在皇权至上的时代,这样的牺牲品又何止是少数!

幸而,仁义两全的君子也是有的,那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斩龙袍”就是最好的证明。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

在我们的印象中,徐霞客游记是开创了中国旅游史的鼻祖。而他仅存的这一部游记里记录了许多我国壮丽的山河美景。初看《徐霞客山河异志》这本书,以为是和游记相关的故事,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充满悬疑以及武侠情怀的故事。

在读完第1本之后,我就被这个故事吸引了,作者大开脑洞,把徐霞客的故事和经历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创作成了不一样的故事。而故事的重点并不在于徐霞客游历中国山水,而是他如何足智多谋,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太子惩奸除恶。虽说故事上升到了宫中权贵的争斗,但也融合了很多江湖气息。

在第二本的故事里是讲述了五脉聚集,都找到了传人。五脉本为皇室所有,几百年来散落各地,此次在汤显祖的寻找下重新回归。在开篇就是以汤显祖,在乡村遇到奇事之后,收拢人心进入五脉,帮助徐霞客成为土脉香主。故事中不仅有行侠仗义,惩奸除恶,还有非常有趣的故事和片段,在我看来比第一部精彩许多。而故事的后半段又牵涉到了太子朱常洛。原来徐霞客之妻是朱常洛亲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也使得徐霞客一行人真正成为朱常洛之人。

而福王与贵妃的诡计,也被徐霞客等人识破。但令人惋惜的是马千乘遭福王等人陷害,惨遭杀害。为平息事端,皇帝不得已以斩龙袍,安抚民心。最后也将辅王贬入封地。看似结局得到了完美,但实际上福王与贵妃之事也为后文埋下伏笔。

作者在创造这个故事的时候,不仅运用了徐霞客本身的一些人物故事,也加入了自己,很多想象,把这样一个故事写得惊心动魄,又非常的吸引人。但我个人觉得有几处需要修改。其一是在徐霞客面圣之时,称皇上为“皇上你“这一点似乎有种大不敬的感觉。不知是作者刻意为之还是小小的失误。不过总而言之,故事还是十分精彩的。

一部比一部更精彩。虽然不知道整个系列有多少本。但读到此处,我已对故事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国破山河在读后感

《国破山河在》是作者萨苏根据在日本搜集整理的大量日军侵华时的历史资料,还原展现的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系列真实历史事件。书中描写的很多史实令人感触良多。

以前,通过电影,我们了解了敌后抗日武装曾经利用地雷打击日伪军,“天女散花”、“头发丝儿雷”还有“土化学雷”曾给幼年的我留下深刻的映像。而本书当中,作者专门列出篇幅来描写当时地雷战的实际情况。原来那个时候敌后斗争条件非常恶劣,正规铁质地雷很少,作战时使用的大多是填充黑火药的石质地雷,爆炸威力有限,往往炸不死鬼子。

敌后抗日武装为了增加杀伤力,想出了在地雷中添加“狼毒”、“乌头”甚至粪尿的方法,给鬼子士兵极大的杀伤。八路军兵工厂曾经用山炮炮弹改装成反坦克雷,一举击毁日军坦克。这些史实让我对我党我军的聪明才智敬佩万分。

然而,对抗着武装到牙齿的日军,中国军队常常根本占不到什么宜。

文中转述的一段话深深打动了我:“孙光瑞(八路军指挥员)的部队打鬼子,八路军招兵,招五百人,同时就要二百五十口棺材。一仗下来,村里各家不是军属就是烈属。可再招兵,还是招多少有多少!”

我们的武器不如人,训练不如人,可我们仍然要保家卫国,此时,民族的尊严需要生命来捍卫!

徐州会战中,日军依靠强大火力突破了中国军队在淮北某地的顽强抵抗,占领了阵地。阵地上,他们看到中国军队的重机枪旁边,倒着一具少年士兵的遗体,竟是用铁索绑在机枪的支架上。见到这样的情景,日军马上叫来战地记者拍照写文,意图对此加以炒作,说明中国士兵作战是怎样被迫的,来打击中国军队士气,并彰显“皇军”的正义。

然而,之后调查出的事实真相是,这支与日军抗衡的部队,是地地道道的两淮子弟,而这个少年士兵,是一名“机枪班长”,他的家就在阵地后面!他用铁索把自己索在机枪支架上,并将钥匙扔进河里。直到他力战而死,都未曾在家乡父老面前后退一步!

“抗战,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第一次对外敌入侵取得全面胜利的战争,也是中国军民付出代价最为惨重的一战。”

1937年以后,无数的中国人,放下手中的工作,投入到抵抗日寇的战争当中去。他们大多数人根本就来不及接受什么正规的军事训练,更谈不上装备先进的武器,他们只有一种简单的信念,就是保家为国。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大多数人牺牲了。

29军在南苑与日军战斗,北平城内的大学生踊跃参战,损失惨重,与日军的伤亡比超过10:1。用当时的十个大学生的性命换一个日军士兵的性命,这种代价是巨大的,但是,对日斗争却是必须坚持下去的。这完全是国家意志的较量!本书的人物传记篇里,特意提及蒋百里先生的那句话:“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他讲和!”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宁死不屈,与日寇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

《国破山河在》比较真实客观的还原了那段历史中的一些事迹,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和艺术加工的成分。我想这实际上反映了我们普通人对待那段历史的态度。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战争的危险离我们越来越远。正是先辈们的浴血奋战,为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打下了基础。

我们不想再打仗了,但是国家的尊严必须维护,先辈的功绩更不应该被忘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普通人,在看到这段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史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水平去说太多,但我们至少应该牢记这段历史,因为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战争,距离现在确实有七十多年了。记忆,在不知不觉中流失。而我们怎么能没有这样的记忆呢?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记忆、家族的记忆、地方的记忆,更是国家的记忆,民族的记忆。感谢萨苏,给了我们这样好的文字,在萨苏的妙笔之下,这些片断变成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也恰恰就在于它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才承载了更形象而鲜活的记忆。这是目下我们缺少但不该被忘却的记忆,承载的既是民族的痛苦和光荣,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每一个人在掩卷之余,感觉到的责任,帮助我们能铭记这样的故事。

山河之书读后感

中国哪里美女最多?我没有做过认真比较。但是,那次去贵州省雷江县的西江苗寨,实在被一种拥挤的美丽镇住了。那天正好是这里的“吃新节”,夏收刚刚结束,新米已经上灶,大家远远近近走在一起庆祝好年成。长廊上摆着一长溜看不到头的矮桌,村民们坐在两边吃吃喝喝,长廊外面的广场上已经载歌载舞。这本是寻常的村寨节日,但总觉得眼前有一种不寻常的光华在飘浮,定睛一看,那一长溜矮桌边上已经是数不清的美艳笑容,而广场上的歌舞者和观看者更是美不胜收。

西江苗寨很大,一千多户,四五千人,因此这种美丽很成规模。

西江苗寨的女孩子知道自己长得好,以微笑来感激别人欣赏的眼神。她们喜欢这个青山环抱的空间,不愿意让自己的美丽孤零零地到外面去流浪,因此仪态一派平和。与她们相比,外面城市里很多远不如她们美丽的女孩子成天揽镜弄影、装娇扮酷,真是折腾得太烦人了。

不少中原人士未到这些地区之前,总以为少数民族女孩子的美属于山野之美、边远之美、奇冶之美。其实不然,西江苗寨女孩子美得端正朗润,反而更接近中华文明的主流淑女形象。如果不是那套银饰叮当的民族服装,她们似乎刚从长安梨园或扬州豪宅中走出。

这使我惊讶,而更让我惊讶的是,问起她们的家史血缘,她们都会嫣然一笑,说自己是蚩尤的后代。

实在无法把这番美丽与“蚩尤”这两个字连在一起。

蚩尤是中华文明史上第一轮大战的主要失败者。打败他的,就是我们的共同祖先黄帝。因此,蚩尤成了最早的一个“反面人物”。蚩尤有时又被通指一个部落,那么这个部落也就成了一个“反面族群”。

胜利者在拥有绝对话语权之后,总会尽力把失败了的对手妖魔化。蚩尤就是被妖魔化的第一典型。

这些妖魔化的.言辞,被《史记正义》、《太平御览》、《广博物志》、《古今注》、《初学记》等重要著作引述,影响广远。

更严重的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用两个贬斥性的文字给这个已经妖魔化了的失败者命名,那就是“蚩尤”。有学者检索了一系列最权威的汉语词典,发现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外乎悖、逆、惑、谬、乱、异、劣、笨、陋、贱,认为其间浇铸了太多的仇恨和敌意。蚩尤是蒙受文字“恶谥”的第一人。

直到现在,我看到一些最新出版的历史书籍里还把蚩尤说成是远古时代“横行霸道”、“蠢蠢欲动”的力量。虽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却承接了一种横贯数千年的强大舆论。

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祖归宗、确认自己是黄帝子孙的今天,这种千年舆论更加难以动摇。

因此,当我听到西江苗寨的这些女孩子轻轻说出一声“我们是蚩尤的后代”,简直惊心动魄。

她们却在平静地微笑。这种表情,能不能对我们的思维惯性带来一点启发?

天下的笑容没有年代。那么,就让我们随着这些女孩子的笑容,再一次回到中华文明的起点。

记得我早年在遇到一次家破人亡的大灾难时曾躲避到家乡半山的一个废弃的藏书楼里读书,不合时宜地猜想过黄帝的时代。猜想黄帝必然会随之猜想他的对手炎帝和蚩尤。但奇怪的是,同是军事上的死敌,黄帝的后代愿意把炎帝合称为华夏祖先,自认为“炎黄子孙”,却怎么也不愿意把另一个对手蚩尤也纳入其中。我想,最大的可能是,在那场与蚩尤的战争中,黄帝实在打得太艰难了。

根据一些零零落落的记载,黄帝击败炎帝只是“三战”而已,而后来平定天下也只经历了“五十二战”;但与蚩尤作战,连打“七十一战”仍然无法胜利。黄帝慌了,求告九天玄女:“小子欲万战万胜,万隐万匿,首当从何起?”

这个求告既考虑到了战胜一途,也考虑到了隐匿一途,可见是不大有信心了。据说是九天玄女给黄帝颁下了一道制胜神符,也有一种说法是九天玄女派出“女魃”来改变战场的气候帮助了黄帝,还有一种说法是黄帝最终靠指南车战胜了蚩尤。

总之,这场战争打得惨烈无比、千钧一发。极有可能是蚩尤获胜,那么中华历史就要全面改写。正因为如此,黄帝及其史官必须把蚩尤说成是妖魔,一来可以为黄帝的久攻不克辩解,二来可以把正义拉到自己一边,杜绝后人设想万一蚩尤胜利的另一种前途。

杜绝后人设想万一蚩尤胜利的另一种前途,这个意图很现实,因为蚩尤的部族很大。他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生活在今天山东西南部、江苏北部以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流域,人口众多,当然是诛杀不尽的。因此黄帝只能向他们宣告,他们以前的首领是妖魔,现在应该归附新的统治者。

黄帝这样做并没有错,他采取的是让华夏大地归于统一的必然步骤。如果是由炎帝或蚩尤来统一,也有可能实行差不多的策略。但是,当我们切实地想一想那个戴满恶名的蚩尤的真实下场,仍然未免心动。因为他也是黄河文明的伟大创建者。

据《黄帝内传》记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而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这里所说的里程数当然不无夸张,难以定为史实,但那场战争规模极大、地域极广、驰骋极远,则是可以想见的。

蚩尤终于战败,被擒被杀。

据《山海经·大荒南经》及郑玄注,蚩尤被黄帝擒获后戴上了木质刑具桎梏(锁脚的部分叫桎,锁手的部分叫梏),长途示众。

蚩尤被杀后,桎梏被行刑者取下弃之山野。这副桎梏本来已在长途押解中渗满血迹,此刻更是鲜血淋漓。它很快就在弃落的山野间生根了,长成一片枫树,如血似火。

从此开始,更多壮美的传说出现了。

蚩尤倒下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湖泊,湖水有血色,又有咸味。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有记:

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即便仅仅是一种因巧合而产生的传说,也是气壮山河。

当然,也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长途示众、异地处决的说法并不可靠。

《皇览·冢墓记》有记载,“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由此开始,连天象学中也有了“蚩尤旗”的名称,特指一种上黄下白的云。《吕氏春秋》中就有这项记录。

有一项关于那场战争的记载更让我心动不已。那天,黄帝的军队包围住蚩尤,把他从马上拉下来,锁上桎梏,蚩尤也就最后一次放开了自己战马的缰绳。这是一员战将与自己真正战友的告别。据《帝王世纪》记载,这个地方从此就有了一个豪壮的地名,叫“绝辔之野”。我曾在台湾的《历史学刊》上读到历史学者宋霖先生就这个地名写下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出现在历史论文中似乎有点突兀,但我非常理解宋霖先生难以压抑的心情。他是这样写的:

绝辔,割断缰绳,一任曾经驮载蚩尤纵横天下的剽悍战马,在溅满鲜血积满尸体的殷红荒原上踽踽踯躅,在铜青色天幕映照下,伴着清冷残血的旷野中长啸悲鸣。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场大战,就此落幕。

面对着远古的浩荡之气,再严谨的学者也不得不动用浩荡之笔。在那绛红的荒昧天际,历史、传说和文学,还分不清界限。

我问西江苗寨的两位年轻姑娘:“你们说是蚩尤的后代,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这是一个逗乐的问题,本来不期待回答;而且我想,她们也回答不了。

没想到她们竟然回答了:“打了败仗,一路逃呗。从黄河流域逃到长江流域,再逃到这里。朝廷的官兵在追杀,我们的人越逃越少,就这样啰。”

说完又是一阵笑声。用那么轻松的表情讲述那么残酷的历史,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就进一步问:“正规的史书里可没有记载蚩尤后裔向这里迁徙的确切史实,你们能提供一点证据吗?”

“有啊。”她们还是那么快乐,“我们这里有一部传唱的苗族史诗叫《枫树歌》,说我们苗族的祖先姜央就是从枫树中生出来的。我们这里世世代代崇拜枫树,不准砍伐。你知道枫树就是蚩尤的桎梏吗?”

我听了一震,连说“知道”,心中立即浮现出黄河近旁那个由桎梏化为枫树的动人场景。

她们还在说:“朝廷没追上我们,写不出来;苗族没有文字,记不下来。我们只要记住枫树就可以了,那就是历史。”

与她们分手后,我在西江苗寨的石阶路上边走边想:我们所熟悉的文本历史,实在是遗落了太多重要的内容。你看,连中华文明最早的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历史,也只留下了一小半。

从影影绰绰的记述中可以看到,蚩尤失败后,他的部属九黎族被黄帝做了一次大范围的整编,大致被分为善、恶两类。“善类”迁移到邹鲁之地,也就是今天山东省的南部,后来这里产生了孔子、孟子;“恶类”被流放到北方,据说与后来的匈奴有关。不管“善类”、“恶类”,都记住了自己是九黎之后,是“黎民”。我们后来习称“黎民百姓”,也与此有关。

由此可知,蚩尤的部属并不都是南逃了,而是有很大一部分被收编进了黄帝的主流文明。而且,黄帝的后裔还与蚩尤的后裔有通婚之举,黄帝的后裔是男方,蚩尤的后裔是女方,可见蚩尤不仅不是妖魔,而且有俊美的基因。黄帝的后裔夏后氏,是后来夏朝的创立者。

但是,蚩尤的部属中,确实也有不屈的一群。他们保持着失败者后裔的傲岸,背负着祭祀先祖的使命,不惜与当权者征战。历史上那个与尧的队伍战斗在丹江的“三苗”部落,就自称是蚩尤的“九黎之后”,这有可能是苗族的祖先。

三苗打不过尧,曾经被尧收编,却又时时反抗,尧就把他们流放到现在敦煌的三危山,这就是《史记?五帝本纪》所记的“迁三苗于三危”。三苗的首领兜则被流放到崇山,即今天湖南大庸市的西南,已属武陵山区。

后来,禹又与三苗打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仗,三苗大败,从此不见于史册。

不见于史册的族群,活动得更加神秘。苏雪林教授认为,屈原所写的《国殇》,就是在描写祭祀无头的战神蚩尤。我虽然觉得还缺少更多的资料佐证,但想起来也觉得热血沸腾。

这一彪不屈的男女,当然不能见容于任何朝廷。如果真如上文所说,九黎族中果真有一批人被流放到北方汇入了匈奴的行列,那么,长期与匈奴为敌的汉王朝,也许寻找到了自己的对手与蚩尤之间的某种关系,因此更进一步贬斥蚩尤形象,追逐南逃匈奴。南逃匈奴与落脚湖南的三苗有没有会合?我们不知道,但大体可以判断,就在汉代,三苗的一部分人进入了贵州、云南一带。

历史学家章太炎、吕思勉先生曾经认为,古代的三苗未必是现在的苗族。我知道他们也是因为没有找见足够的文字记录。但是,对于一个长期没有文字的族群而言,要找到这种记录实在是太难了。我想,如果章太炎、吕思勉先生到西江苗寨走走,听听代代相传的史诗,看看奉若神明的枫树,也许会改变一点看法。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年轻人对于自己祖先的坦然确认。

这等于是确认几千年的沉重恶名,确认几万里的步步落败。

这样的确认也是一种承担,承担多少鄙视和嘲笑,承担多少防范和窥测!

这种确认和承担对他们来说早已是一种代代相续的历史遗嘱。他们不能书之典册、藏之名山,只有一环不缺地确认、一丝不断地承担,才能维持到今天。不管在草泽荒路,还是在血泊沙场,他们都会在紧要时刻念一句:“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

这是无数黑夜的生命密语。他们根本忘了什么是委屈,也不知道需要向什么人为自己的祖先辩护。全部辩护就在这句话里,只是为了自己族群的延续生存。

终于,黑夜过去了,密语已经可以公之于光天化日之下。

经过千年蒸馏,不再有愤恨的印痕,不再有寻仇的火气,不再有诉苦的兴致,不再有抱怨的理由。

完全出乎意料的是,光天化日之下的蚩尤后代居然那么美丽。

几千年的黑夜逃奔不就是为了维持生存吗?最后得到的,不是“维持生存”,而是“美丽生存”。

耳边又响起了那句话,却是用欢快的嗓音歌唱般传来:“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我想,蚩尤在此刻是大大胜利了,胜利在西江苗寨女孩子的唇齿间。

这种胜利,彻底改变了横亘于全部历史文本之间的胜败逻辑。

她们用美丽回答了一切。

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叹,留在已知历史之外的未知历史实在是太多了。因此,任何一种台面上的文明,即使看上去很显赫,也不要太得意、太自恋、太张狂。现在被过于热闹地称为“国学”的汉族主流文明,也同样如此。

有位当地学人告诉我,这些古字碑曾被一位汉族的前辈学人称之为“孔明碑”,因为据传说诸葛亮“七擒孟获”时曾到过这里。我想,这位前辈学人完全是站在世俗汉人的立场上把诸葛亮可能来过这儿的传说当做了大事,因此连仅留的不可识文字也似乎只有他才能刻写。其实,比之于黄帝及其对手蚩尤的伟大抗争,诸葛亮参与过的三国打斗只是一场没有什么意义和结果的小阵仗而已。蚩尤的后代好不容易在这雷声轰鸣的山谷中找到了一个奇美无比的家园,千万不要让诸葛亮不合时宜地露脸了。那古字碑,一定与他无关。

我说,不要再叫“孔明碑”了,就叫“古字碑”吧。是不是苗文,也不要轻易论定。

正说着,两个只有七八岁的苗族小女孩奔跑到我跟前,一把拉住了我的手。其中一个仰头对我说:“伯伯,我们的老师说,您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人。您能不能告诉我,文化人是做什么的?”

我笑了,心想这么一个大问题该怎么回答呢?我的左手和右手,分别握着这两个小女孩肉乎乎的小手。过了片刻我弯下腰去,说:“听着,文化人做的事情是,热爱全人类和自己的民族,并且因为自己,使它们更美丽。”

我要她们重复一遍。第一遍她们都没有说顺,第二遍都说顺了。

我把手从她们的小手中抽出来,轻轻地拍拍她们的脸,然后与“鼓藏头”告别,踏上了归途。

到了坡上回头一看,西江苗寨已在黄昏的山色中模糊,很快就要找不到它了。

那就赶快记住:西江苗寨,在东经108°10′与北纬26°30′的交会处。

……。

《徐霞客山河异志》读后感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教导儿子,唯有脚踏实地践行,才能获得真知。

在瀚如烟海的历史中,“千古奇人”徐霞客,虽是一介布衣,却穷尽一生,用足迹丈量山川湖海,历人所未历之险、见人所未见之观,亲身涉险,考察长江源头,纠正古书典籍的错误记载之处。

徐霞客旅行30多年,3次遇强盗、4次断食绝粮、徒步行经21省、上百次出生入死……所历艰难险阻不一而足,仅为后世留下一部六十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这本载述他生平旅行经历的地理名著,被称为“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千古奇书”,于后世而言,价值匪浅。

著名悬疑作家茶弦,以“游圣”徐霞客的历史记载为基础,结合《徐霞客游记》、明朝末年风云诡谲的朝堂争斗,创作出长篇历史悬疑小说《徐霞客山河异志》。作者以鲜活老练的笔调,辅以严谨的考证,还原了徐霞客一路行山踏水的所见所闻,写遍大明疆域的山河大地、风土人情,还将徐霞客放进明末的权谋争斗中,赋予其更为远大的历史使命。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徐霞客山河异志》这本小说里,作者借《鬼母揭钵图》、嘉定大佛这两个关键线索,将探险书生徐振之(号霞客)卷入以明朝太子朱常洛为核心的权谋争斗之中。而《鬼母揭钵图》、嘉定大佛这两个文化意象的呈现,也在无形中预示了徐振之与朱常洛两人迥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身负绝世武功的徐有勉,深夜闯入开国皇帝朱洪武的陵墓,盗走一卷陪葬的《鬼母揭钵图》,不久后却离奇身亡,只剩一具残尸被送回江阴老家。徐有勉膝下有三子,唯有次子徐振之,眉宇间有烟霞之气,继承其父衣钵。三年间,徐振之遍寻线索,却一无所得,无法破解父亲的死亡之谜。就在新婚之夜,一张神秘纸条的出现,让徐振之踏上了前往京城寻找真相的道路,一步步指引徐振之,找到父亲生前盗来的《鬼母揭钵图》,破解图中奥秘。

《鬼母揭钵图》,其实是取自《宝积经》里鬼子母的典故。鬼子母,梵音名诃梨帝母,是护法二十诸天之一。鬼子母的诞生,与一桩人间悲剧不无关系。为庆贺独觉佛出世,王舍城中举行宏大的庆祝盛会,参会者有500人之多。在前往王舍城途中,他们偶遇一位怀孕的女子,于是邀请女子一同赴会。没想到,女子在半路不慎流产,众人抛下她离去。愤怒的女子发下毒誓,来生要投生王舍城,食尽城中小儿。

后来,她果然投生成为王舍城里一个药叉的女儿,名为诃利底。长大后,她嫁给鬼神王般若迦,生有五百鬼子。鬼子母自恃强力傍身,暴虐成性,天天捕食城中小儿。王舍城中失踪小儿越来越多,佛尊听闻后,规劝鬼子母无果,于是用琉璃钵罩住鬼子母最疼爱的小儿子宾伽罗。

鬼子母率领众妖魔赶来,眼见被困的斌伽罗痛苦地呼救,心急如焚,令众妖魔支起木架,企图利用绳索与横杆,将琉璃钵拉起。但不管他们怎么努力,琉璃钵纹丝不动。鬼子母救子心切,只能向佛尊求饶。

佛尊劝诫道,你有500个孩子,丢失一个尚且如此难过,世人大多只有一两个孩子,你将他们的孩子夺走,他们岂不是心碎欲绝?鬼子母幡然醒悟,发誓永不再杀人夺子,甘愿皈依佛门,护佑世间小儿、救助产难,幼子宾伽罗才得以从琉璃钵下被放出。

鬼子母揭钵的故事逐渐成为佛教绘画领域常见的主要题材。《徐霞客山河异志》这本小说里,大明国宝藏身之所绘在一副《鬼母揭钵图》里,以“朱家儿郎朱家孙,有缘方登九五尊。寻分鬼母揭钵卷,再数训蒙千字文”四句诗引导后人前去寻获。

而之所以选取《鬼母揭钵图》作为藏宝线索,或许不仅仅有九宫易数上的考量。作为婆罗门教中的恶神,鬼子母夺人子、伤其命,犯下的罪行当真可用罄竹难书形容。天生强力,确实能够帮鬼子母复仇,但是,在困住宾伽罗的琉璃钵前却没有用武之地。力量,是鬼子母复仇的筹码,也是最后击溃她心理防线的一记绝杀。

与鬼子母相仿,小说里的太子朱常洛,在复杂的朝堂争斗中长大。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他的保命符,也是他的催命符。兄弟朱常洵和其母亲郑贵妃为夺权,使尽明枪暗箭,父亲万历皇帝偏爱小儿子,对他百般挑剔、无端怀疑。

长久以来的仇恨,让朱常洛变得偏执、城府极深,更加渴望得到皇位和权势。虽然在大家眼中,朱常洛外表温和有礼,行事大方得体,但内里心思缜密、无法相信任何人。他善于利用人心、人性,步步设局,引人入彀,将权谋、朝堂玩弄于鼓掌之间;即便是一起出生入死过的朋友,他也从未真正地信任过。

在小说结尾,朱常洛在争权夺利的道路上仍然没有丝毫回头的迹象。他将真心帮助他的徐振之视为不安因素;提防着一直辅佐他的忠心侍卫郭鲸、薛鳄。小说里,相面的说书先生庄糊涂曾经说,此人“眉断唇薄,一副短命相”。从历史上看,朱常洛的下场并不好,他所追求的权势最终断送了他的性命。

天大的仇恨都可以消解,唯独对权力的执迷,即便舍去性命,也无法消解。

徐振之一番研究,在“寻分鬼母揭钵卷,再数训蒙千字文”的引导下,终于破解《鬼母揭钵图》里的机密。这副《鬼母揭钵图》将徐振之引向千里之遥的嘉定,那里地形地貌复杂,高山险峻、江水湍急,而且气候复杂,雷公岭一带频频电闪雷鸣。虽然旅途凶险,但徐振之一行人有惊无险,顺利找到了嘉定大佛。

嘉定大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根据《乐山县志》记载:“有沙门海通者,作大佛像”。当时开始修建这尊大佛像的人,正是嘉州凌云寺的僧人海通和尚。

凌云山上有座凌云寺,寺里住持法号海通。每逢洪汛时期,三江汇聚之地水流湍急,常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惨剧。海通不忍百姓受苦难,便发下宏愿,开凿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像,“夺天险以慈力,易暴浪为安流”。

海通和尚行遍天下,募集修建大佛的资金,历经千辛万苦,筹集一批银两与工匠,得以临江修建大佛。嘉州郡守听闻海通和尚筹集善款的事情,非但没有帮忙,反而前来索取贿赂,海通和尚断然拒绝。嘉州郡守仍不死心,屡次恫吓威胁,海通和尚狠心挖出一只眼睛,放在铜盘里,端到郡守面前:“自目可剜,佛财难得!”目睹海通和尚自剜一眼的行为,嘉州郡守幡然悔悟。

只可惜,佛像尚未完工,仅仅修到大佛肩膀处,海通和尚就圆寂了。随后,朝廷陆续出资修建,直到德宗贞元十九年,嘉定大佛才得以竣工。在《徐霞客山河异志》里,徐振之一行人历经重重艰难险阻,甩掉跟踪的对手,最终到达藏宝之地——嘉定大佛。恢弘壮观的佛像,海通和尚舍身渡人的事迹,令徐振之等人心生敬畏。

小说里徐振之的父亲徐有勉,其实就是一个与海通和尚类似的人物。徐家先祖蒙受皇恩,持神兵镇厄,护卫大明江山。徐有勉作为地脉领袖,身负绝世武功,精通堪舆风水之术。面对东厂提督“佛爷”陈矩提出盗图的请求,徐有勉从未推辞,以残躯独闯皇陵,最终因此丧命。

徐有勉本可以置身事外,毕竟时过境迁,先祖已逝,即便拒绝陈矩的请求,也无可厚非。但徐有勉仍然跛着一脚,孤身涉险,不惜身死也要护陈矩与王恭妃安全撤退。在追寻父亲死亡真相的道路上,徐振之一路走过父亲闯荡过的地方,完成父亲未竟之业,同样也继承了父亲舍生忘死的侠义之心。他甘愿帮助朱常洛,不是为名,更不是为利,而是为了道义。

在《徐霞客山河异志》里,说书人庄糊涂曾说,“写书编文老夫可绝不含糊。好故事要字斟句酌、耗费心血,岂能信口开河、胡编乱造?”与其说这是为塑造庄糊涂写书严谨的人物特点,倒不如说是作者借人物之口传达的创作态度。

正所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鬼母恃强复仇,虽然十恶不赦,但幡然悔悟后又能成为世人尊崇的护法神;倘若朱常洛汲汲于权力,不惜以牺牲朋友、亲人为代价,最终必将葬身于权力争斗之中。不同于一意孤行的朱常洛,徐振之在寻宝时逐渐重构起父亲的形象,从父亲走过的路、帮过的人、留下的字迹和神兵中,体悟到人生的真谛,成长为一个像父亲那样顶天立地的大人物。

作者将《鬼母揭钵图》、嘉定大佛作为破解藏宝之谜的关键线索,除却九宫易数上的考量,更多的或许是取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投射在两位主角的人生轨迹上,以预示人物未来命运走向。

山河之书读后感

余秋雨代表作《山河之书》,余秋雨教授花费五年时间,特地重新修订、增补该书,并按照时间顺序重新做了编排了人们所熟知的`文章,使全书更系统、更完美,展现给读者展现最震撼的中国文化山河。

余秋雨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拥有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那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经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三条线比较复杂,在前两条的北方,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就是区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线。他这些年来的文化考察,主要就是对这三条天地之线的漫长踩踏。

余秋雨教授常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第一、从文章的题目中便可见一斑。譬如“《莫高窟》、《都江堰》、《三峡》”等,众所周知,这些著名景点作为一种人文构建,既可以使人从视觉的角度来感受其宏伟、高大之美,也可以使人从文化的角度来感受到洪厚、庄严之美。这些人文景观以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和实用性为世人所瞩目,它们是独具特色的景观,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一种豪放的雄伟、是一种奔腾的力量。他们可因其“大”而振奋人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第二,余秋雨的散文是情与景的交融,灵与肉的碰撞,而使得艺术审美者在体味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的同时,也会明显的受到他思想的浸润与牵制,你会一起和他感同身受到好与恶、荣与辱,血与泪的情感宣泄,这是一种共鸣现象,这期间除了倾听到作者的痛苦,激荡、欣喜的心声之外,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荡感。而这些情感的波动也正源于对崇高的体验。这是美的升华。在《道士塔》中,我们一方面为道士王圆篆因愚昧和贪婪而使莫高窟中的经文、锦帛流失海外而对其切齿。一方面又因清朝官吏只注重贪图个人享受而对莫高窟不管不顾、听之任知,而对其痛恨有加。现实丑已成为即定的历史,任何人也回天乏力。直面历史百感交集,然而在痛定思痛后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被空前强化了,崇高的历史使命感袭上心头,以至于使艺术的审美者脸红心跳、热血沸腾,这时在其意识形态当中个人的得失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升腾了民族大义、民族气节。

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余秋雨的散文集于史学、哲学、美学于一身,把高深的历史文化问题融入世俗,开辟了中国文化的新纪元。

《徐霞客山河异志》读后感字

惊心动魄的户外旅行,掩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对于户外旅行者说,最牛最为喜欢的就是徐霞客,他可以说是一名非常成功的户外旅行者。他的旅行跨越千山和万水,34年的旅行,被后人终汇成《徐霞客游记》。

这位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笔下祖的大好河山、地貌地质全都呈现在作品里。可是在那个年代,户外旅行并不简单,往往会遇见很多危险,而徐霞客多年坚持旅行,同样是一个未解之谜。而现在茶弦这本《徐霞客山河异志》,就带我们重新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另一种解读徐霞客旅行。

小说以夜晚的孝陵拉开序幕。作者笔下“夜雾弥漫开来,冉冉涌罩四野”既写出这个普通的夜晚看似不普通,又暗示着朝中局势与民间势力暗流涌动,同样也预示人与人之间无法辩明是敌是友。

身手不凡的孝陵卫千户与独闯孝陵的黑衣人之战,一招一式,高手过招,片刻就能见分晓。从千户的“厉声”到“冷笑”,从“暗忖”再至“心头一紧”,可以看出千户对黑衣人的实力,不断地有了更新的认识。

这个黑衣人从孝陵窃走《鬼母揭钵图》,正交与王恭妃、陈佛爷时,神秘的诡僧杀来,浴血奋战,黑衣人杀死这些人,而他也重伤身亡,所幸另外二人携此物安全离去。

这个黑衣人正是徐二公子的父亲徐有勉,而徐二公子正是徐振之,也就是徐霞客。三年后徐二公子大婚,作者借来喝喜酒的人之口,向我们展示了这么一个徐振之:能看天象,识得水文地理,发洪水前救了乡亲;能上山采药,熬药救得瘟疫人;识文断字,是个文书生。

茶弦选取了徐霞客为主要人物,将明代真实历史作为讲述故事的大背景,在惊心动魄的徐振之寻找真相的故事中,讲述仁义情侠。

茶弦不仅将人物和人性展现在读者面前,还在剧情发展中变得更加丰满起来。这些人物身上都有独自的闪光点。

比如徐有勉,通过二场战斗,将他的重信守义表现出来,通过陈佛爷口述,将他的忠侠义胆表现出来;比如许蝉,作者通过描写她路上“采草摘花,扑蜂追蝶”,把一个刚刚远离父母出门看什么都新鲜的感觉表达出来,同时把她很重的好奇心也描述了出来。而当在眠月山庄遇到危险时,却能自己挺身而出,让徐振之带人赶紧离开。恰好展现了她有担当,又勇敢的一面。

《徐霞客山河异志》是一部非常有趣的旅行悬疑小说,这里有江湖,有朝廷,有怨,有恩,有情,有义。无论是打斗场面,还是人物对话,或是人物服饰,都让人有种进入书,融于故事之中的感觉。

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永远存在着秘密。

《山河袈裟》读后感

7月25日收到了梅梓祥老师寄来的《情漫山河》这本书。梅老师很用心,用黄色牛皮纸包裹好,生怕风吹雨淋。而我不想辜负老师的这份细心与信任。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慢慢地读完这本书。

《情漫山河》全书共有56篇文章,是一部反映铁道兵战斗历程的散文、报告文学集。内容从大漠深处到长城内外,时间和空间跨度都很大,文字读起来很深情。老实说,这本书的读后感很难写,我迟迟不敢下笔,是因为它的内容太厚重,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用自己的双脚行走在筑路的路上,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一个年轻的筑路人,我怕自己写不好而对不起前辈。

60多名作者笔端触纸写下一篇篇感人的文字,表达了广大筑路人对祖国、对人民和对人民军队的一往深情。跟随作者们的足迹,你可以领略从白山黑水到戈壁荒漠、从南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祖国的奇山异水、风土人情,以及那些或悲壮、或有趣、或感动的故事。

作者戚广和与战士们一起迎着凛冽的寒风,情绪激昂地唱着战歌,出发去抢修塘沽至天津的铁路。可是这一路并不平坦、顺利,“轰”数不清的地雷,在他们身边爆炸;敌机从头顶一架架飞过,时不时的轰炸,可是战士们一如继往的前行,无所畏惧。冬天抢修铁路,一镐下去,战士们把虎口震破了,鲜血冻在镐把上,但是听不见一个同志叫苦。一年来就是凭着一把铁锹,一把钉道锤,把铁路从松花江修到了天津,扫除前进路上的障碍。

在樟河,战士们三天没有睡上十个钟头,可一个个还兴奋地唱着自编的小调:北风滋溜溜吹,吹来个二支队,修路修到樟河桥,个个情绪高……看到这里时,让我想起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画面和这里的文字一模一样,铁道兵战士沐雨栉风,保家为国,为人民的.解放事情铺就了一条通向胜利之路。同时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曾一起在军旗下集结、歌唱、战斗、冲锋,一起把足迹嵌在共和国的北国南疆、雪域高原,走到哪里就把幸福和欢笑带到哪里,骄傲、自豪、勇敢的铁道兵。

《扬子江上》则是讲述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了。战士们在长江大桥二号墩和洪水搏斗的一天。雨大水凶,船只摇晃不定,战士们的雨衣已经淋得透湿了,雨水不留情地从头上一直灌到全身。然而再大的风浪也不在他们眼里,一次次冲锋、一次次向前,终于赶到洪水前面,拔起钢板,船只通过,在场所有的人挥帽欢呼,拥抱庆祝。

还有《战斗在碧河线上》、《四百五十个昼夜》、《没有新娘的婚礼》等等,每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如歌如泣、感天动地。我一次次被感动、一次次流泪,突然觉得自己太过渺小、太过平凡,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太多了,学习先辈身上奋勇向前,志在四方为精神;学习他们永不言败、永不放弃、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铁道兵前无险阻,铁道兵前无困难”.解放战争时期,转战南北,奋勇抢修;和平时期,风餐露宿,沐雨栉风、为发展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更是为适应新时期祖国建设的需要,脱下军装集体转入地方,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情漫山河》这部作品满怀激情、深情,文笔清新、有力,有着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不仅赞美祖国山河,还讴歌劳动美、心灵美,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值得我们深读、收藏。

最后,感谢梅梓祥老师倾情推荐与赠送。

山河之书读后感

余秋雨代表作《山河之书》,余秋雨教授花费五年时间,特地重新修订、增补该书,并按照时间顺序重新做了编排了人们所熟知的文章,使全书更系统、更完美,展现给读者展现最震撼的中国文化山河。

余秋雨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拥有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那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经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三条线比较复杂,在前两条的北方,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就是区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线。他这些年来的文化考察,主要就是对这三条天地之线的漫长踩踏。

余秋雨教授常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他还首度给年轻人列出一个行走名单:长江三峡;黄河壶口;长白山天池;安阳殷墟;三星堆;曲阜孔林;都江堰;泰山;兵马俑;万里长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库车千佛洞;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法门寺;西夏王陵;杭州西湖;南京紫金山;承德避暑山庄;峨眉山;黄山;庐山;九寨沟;桂林漓江;普洱茶山;黔东南村寨。

《山河之书》从宏观上通述了中国山河的空间意义,读起来让人极为震撼。在核心篇目之后,即是余秋雨教授二十余年考察中国文化现场的脚印。散文吞吐古今,驰骋万里,仿佛他作品里的“三叠泉”,裹夹着自然的冲击力,雷霆海啸般翻卷而来,带给人审美的强力震撼,仿佛长河落日的圆融气派,又仿佛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令人荡气回肠,从精神上为之一振。从微观上,理性与抒情结合,诗化的语言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他说:“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客观地说,从写作手法上,秋雨散文的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有机融合,使文章的议论灵动起来,富有情趣,如《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这些典雅抒情又充满睿智的文字描写,使读者在理性的思考上获得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从心底反思:中国文化的历史定位是什么?中国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可以说,余秋雨散文中的亮点不是生动细腻或大气磅礴的场面描写,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和议论。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