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夜天读后感(优秀14篇)

时间:2023-12-14 15:39:44 作者:曼珠

读后感是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等后对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触动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表达方式。读完这些读后感范文后,你可以尝试写一篇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山河之书》读后感

山河常在,然知她惜她者少,惺惺相惜,举杯共月,唯有山河之书;历史长存,却怨她忘她者多,灯火阑珊,形影相吊,只得千年一叹。

最初认识余秋雨是因为朋友赠的书——《文化苦旅》,一看书名,文化,便先入为主,觉得肯定是博大精深,条条是道,一本正经地说一堆道理,立马与自己划清了界限,此等高深莫测之书,不适合我读。然一日,实在闲来无事,仔细翻阅,便爱不释手,也便有了这次与《山河之书》的自然相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没有两者。路,就是书。对于我来说,没有资金行万里路,四处瞎转悠,路确实就是书。品读一本本书籍,听作者的故事,作者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作者的心得与经验,可不就是踏着他们铺成的路一步步走向更成熟,更独立的自己吗?而成熟又是什么?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我以为,山河只是山河而已,她还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属于自己的历史,属于自己的眷恋,属于自己的无奈。她的确是养育了我们,丰富了我们。她的静,岿然不动,既伟岸,又渺小,她的动,源远流长,既气势恢宏,又默默无声。她的无奈,是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被掠夺的无奈,是废井冷眼的无奈,是宁古塔里苦难的无奈,她也有骄傲,她的骄傲,是造福了一代又一代子孙都江堰,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的惊骇,是孕育的千秋万代的我们。

山河也确实只是山河而已,动与不动,她都在那儿,以她千百年的阅历,以她洞晓一切的姿态,以她慈爱母亲的身份,注视着她的孩子。我们喧闹,我们改造,我们怀念,我们在随着时代改变,为迎合他人或自己而改变,而山河一直不变。

山河是山河,故乡是故乡。

山河之书读后感

总有人在路边问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这是余秋雨先生《山河之书》中开卷之《我的文化山河》的一段对话。

渴望读书的年代,读不了很多书;期盼行走的时候,无法跨越山水阻隔,这是悲哀。而文字风行天下时,却找不到多少能值得阅读的书籍,或是没有多少人看书;山川大洋再不成为阻碍的今天,却难以去亲近大地和历史文化,又是另外一种悲哀。

而余秋雨先生说:没有两者,路就是书。秋雨先生有这样回答的底气。于他,书读的多了,书就变成了行走于历史和文化的捷径;路行的远了,路就变成了胸中无数的巍峨高山,滔滔大河。以足迹为笔,以学识为墨,以大地为纸,以江河为砚,余秋雨先生是文化学者,也是文化行者。作为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著作等身,《余秋雨书系》凡十八卷,本本厚重,分量十足。作为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曾行走欧洲、西亚、南亚、北非等数十个国家,探寻对话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一本《千年一叹》,道尽古今中外文明兴衰;一本《行者无疆》,让人贴身感受欧洲文明的古典和现代。这两本书,是余秋雨先生文化学者和文化行者两种身份的完美体现。没有对古今中外文化的深度研究,便谈不上对这些文化的对比、探索,这是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而没有对数十个国家的行走体会,就不可能有对这些文化和文明的切身感悟,这是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

正如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十万里,历经磨难九死不悔;徐霞客探索名山大川,几经生死以身殉道,余秋雨先生无论是文化学者还是文化行者的身份,都不是轻易得来。在神州曾经举国疯狂蔑视文化的年代,他隐居山中,研读中华文化经典。在上海冬天寒冷夏天闷热的小屋子里,他足不出户,醉心读书。多年的读书生涯,成为他深厚学识的基础。而在行走西亚、北非、南亚,对话多种失落的文明创作《千年一叹》的日子里,余秋雨先生行程万里,也经历了被武装分子枪口相对的场面。但正是艰辛的付出,才有丰厚收获。余秋雨先生的著作等身,的的确确不光是读万卷书得来,也是行万里路得来。有人不服余秋雨先生,但无人能否认他的学识;余秋雨先生《行者无疆》之后,无数人以行者自居,但无人能象他那样在行程万里之后,著作等身。当代中国,文化学者有之,文化行者有之,但两者而兼一身者,论学识深厚,论行走之远,论著作之丰,余秋雨先生当为第一。

自古文人自嘲,有学书学剑两不成的说法。而余秋雨先生,行成行者,学成学者,令人敬佩。

《山河之书》读后感

《山河之书》的作者是余秋雨,他曾经获得许多荣誉称号。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考察并阐释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重要遗址,这些遗址由此受到保护和弘扬。他也被公认为当代中国重新梳理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

刚刚接触这本书时,觉得里面的文字枯燥乏味,但通过后来的阅读,才发现这本书的字字句句都十分哲理、经典。

我们人类就是蚂蚁。

我们再渺小,也算拥有了生命。生命,有它的本性。本性之一是聚集,本性之二是延续。对于智能高于蚂蚁的人类而言,就会因为聚集和延续,呼应前后左右,既自我安慰,又互相安慰。

人类的自我安慰和互相安慰,主要办法是寻找“意义”。生存的意义,生命的意义,聚集的意义,延续的意义……这在早期比较容易,只要有聪明人站出来,一说“意义”,大家就相信,一到现代就难了,既然大家从小已经知道了银河系和地球的一点点真相,那就很难再从根本上信任各种“意义”。所以,现代智者特别苦恼,必须把知道了的一切当做并不知道。这种情景,就像哈维尔所说的那样,在汪洋大海里寻找一个“意义的岛屿”。

“意义的岛屿”可以令人类忘记无边无际的茫茫,忘了惊涛骇浪,产生精神上的安全感,从而居住下来。这,便是文化。

当天灾降临个人、家庭、村落、乡镇、城市几乎都无法自救。若能够延续生命、保存文明,必然是互相救助的结果。那么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成为全人类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我想应该与一次次灭顶之灾中的守望救助有关。据资料显示,亚洲别国好几个天灾现场,美国遭遇飓风的一个灾区,救援情况都远不如中国。

在“自然暴力”面前,人类确实微不足道,但是,即使毁灭降临,在毁灭前一刻的互相救助,也可能会成为人类到地球的一次最终安慰,或是人类各个文明之间的最后比赛。这种善良互助在平日里很可能被掩埋,掩埋得连自己也不知道;一旦天灾降临,却“震”出了集体本性,这便是文化自醒。

历史文化是山河铸造出来的,连山河都可以随脚而过,那历史就更不在话下了。地球的寿命是任何一个人无法估计的,人间的祸福也是无法预测的,却希望有更多的人走在路上。中国该去的地方不少,年轻的行走者们应该先去感受渗透了文化的美丽山河,感受可爱的中国文化,必定会有一些新的体验。

《山河之书》读后感

余秋雨先生常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毫不保留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余秋雨的《山河之书》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

举个例子,《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能让我360°无死角地了解这些闻名于世的建筑。

山河之书读后感

茫茫山河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根,一个栖息地,那是故乡。

从一般意义上讲,故乡是从小长大的地方,是你户口本上写着的`地方,是有年少回忆的地方。我生在广州,在广州长大,由此看来,好像广州便是我的故乡。不仅仅如此,我不会湖南方言,不曾融入过湖湘文化,去那岳麓书院,看那爱晚亭。而语言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同时也是一方文化对于人的记号,这些我都没有。

可广州呢?在那里触之可及的只是表层化,物质化,肤浅化的碎片文化,以及喧嚣于上的物质。在那里没有对灵魂的追问,没有对自己存在价值的探寻,每个人过得庸庸碌碌,不曾探寻过文化,也不曾对中华文化的去处有过丝毫的追寻。对于广州我只是一个过客,一个来去匆匆的游子罢了,对这片土地来说是陌生的,是暂驻的。

我要找的故乡,应该是精神故乡,或者文化故乡。文化对于人的塑造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我要追寻那些文化,去见一见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交融的状况,原始文化与封建文化碰撞的激烈,那些古文明,黄河流域的朴素富有生命力以及长江流域的精致。文化故乡是你一生追寻的地方,是你灵魂的居所,纵使他只是一片荒远闭塞的边远之地,但是只要踏上便会有血脉相融的熟悉感。

这些是在余秋雨先生的书里的。直到我知晓了先生的“大散文”,我才对中华文化有过深刻的思考,在如今这个物质代替一切精神空虚已经极其普遍的时代,我们的空虚只能依靠文化来填充,才能体现现代精神的价值,形成了大散文,具有一股力量不同于寻常的散文,那是对如今文人日渐堕落的痛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追问,对于如今世俗化、物质化的愤怒。先生的彷徨是对如今文人命运的彷徨,先生的呐喊,是对中华文化如此的呐喊。

那是一本山河之书,一本血脉之书,那是中华母亲的血脉,中华文化的传承。无论是那边远的苗寨里的对于自己祖先的深刻记忆,还是侗族人民动听的歌声所折射的文化荼毒以及对原生态文化的疏远,又或是的是那飘摇在风雨中数百年的藏书阁――天一阁,里面的书都是对中华文化的追忆。

我们需要一个文化故乡,记录着我们文化的起点以及我们该拥有的厚度,在如今这个文化人已经不具有文化特性的时代,中华传统文化日渐斑驳,杂碎的年代,文化传承就愈发显得重要珍贵。

就像《诗经》那样以诗为经,这不仅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终点。

物质的高度并不能决定文化的高度,在千年之前,生产工具极端落后的时代,劳动人民依旧能够用最朴素的语言写成诗经。而这种精神高度却是如今的我们依旧难以企及的。

我们与古人相差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还有精神高度。对于自己灵魂的追问,当你面对那些千年数千年以前的遗迹的时候,你会发现在时间的面前,自己是如此的渺小。

这是我们的文化山河。

山河之书读后感

读罢《山河之书》,每次闭上双眼,总有一个身影在我脑海中浮现。他或行走于茫茫大漠,亦或是流连于淳朴苗寨。从南向北,由山川到湖泊,他的足迹遍布山河之间。在旅途路上,总有人问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关系如何?”他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他,就是余秋雨。在《山河之书》这本散文集里,他领着我探寻古迹,问道山河,纵览古今。这些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瑰宝,在他的足下、笔尖,以其独特的文化地位,深厚的文化底蕴绽放出绚烂光芒。这是历史的写照,是中华文化的凝集,是民族的自豪。

山河为书,细读,方能品其滋味。别样面孔更令人心醉。

跟随余秋雨走入书中,以山河为媒,一个个似乎遥远的人物,陌生的民族,都在向我走近。

我看到康熙皇帝围猎时的矫健身姿,勃发生气,他认真学习西方科学,汉族传统文化的谦逊。如此的身体强键和精神强健又对比中国历史上那些病恹恹的皇帝,怎能不令人称赞?又有多少自认是民族正统的皇帝要自惭形秽。我看到西江苗寨的苗族女孩嫣然一笑,说:“我们是蚩尤的后代。”那份平静,却使我惊心动魄。那个微笑,那么美丽,改变了横亘于全部历史文本之间的胜败逻辑。我看到苏东坡在“乌台诗案”后被难言的孤独彻底去了人生的喧闹,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历经辉煌和凄苦后真正走向成熟,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由此奏响。

山河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一方土地上,无声地向世人讲述。山河常在,然世人知她惜她者甚少。孰不知,那一沙一石,一砖一树正是他们苦苦追寻的,中华文明最好的诠释。

《山河不夜天》读后感

徜徉在美丽的山河中,看着此情此景,盛世太平,相必也是一届书生内心的心愿。这位博士带着心底这样的心愿,穿越而来,成为一届书生,然而书生并不文弱。作者笔下的书生,心思缜密,在步步惊心,令人叹为观止的宫廷中游刃有余。

一个普通的博士生唐慎穿越后遇到恩师自缢,故事接下来的主线便是是男主查寻师傅自缢死因,带着心中所愿一步步走向仕途。这一路的艰辛,便从男主与王子丰相遇,跟着王子丰学习开始。男主运用现代人穿越的身份,不断在古代官场中铤而走险。古代的官场和现代的职场真的不乏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对于古代的历史人文也有着颇深的认知,书中有不少描绘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大大小小的考试不胜其数。作者对人物的描绘刻画,也是深有经验,人物的描绘很是丰富,形象塑造有力,鲜明的人物性格,也是这本书值得推荐的必要条件。

古代的官场更是血雨腥风,比起当今职场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不留神,即是一败涂地。步步为营,步步艰辛也是古代职场的真实写照,景则与王子丰后续在官场上的配合真的令人充满惊喜。果然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牵动着景则与王子丰,甚至是作者的心。

便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初心。官场职场人生国家,息息相关,缺一不可。景则的高智商,让他过五关斩六将,在官场中屡屡脱颖而出,最终获得皇帝的认可欣赏。景则与王子丰浓浓的兄弟情也在书中尽情演绎,可谓出神入化,最终辅佐皇帝建立一个开国盛世,同时景则运用自己的高智商,开拓了琉璃时代,运用琉璃经商的方式,帮助这个朝代进行商业化建设,可谓聪明绝顶,开辟一条全新的商业化道路。

这是一本描绘初心的穿越小说,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这样一份初心,国家好,家庭好,我们好,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世界人民和平有爱,团结一致。

山河之书读后感

中国哪里美女最多?我没有做过认真比较。但是,那次去贵州省雷江县的西江苗寨,实在被一种拥挤的美丽镇住了。那天正好是这里的“吃新节”,夏收刚刚结束,新米已经上灶,大家远远近近走在一起庆祝好年成。长廊上摆着一长溜看不到头的矮桌,村民们坐在两边吃吃喝喝,长廊外面的广场上已经载歌载舞。这本是寻常的村寨节日,但总觉得眼前有一种不寻常的光华在飘浮,定睛一看,那一长溜矮桌边上已经是数不清的美艳笑容,而广场上的歌舞者和观看者更是美不胜收。

西江苗寨很大,一千多户,四五千人,因此这种美丽很成规模。

西江苗寨的女孩子知道自己长得好,以微笑来感激别人欣赏的眼神。她们喜欢这个青山环抱的空间,不愿意让自己的美丽孤零零地到外面去流浪,因此仪态一派平和。与她们相比,外面城市里很多远不如她们美丽的女孩子成天揽镜弄影、装娇扮酷,真是折腾得太烦人了。

不少中原人士未到这些地区之前,总以为少数民族女孩子的美属于山野之美、边远之美、奇冶之美。其实不然,西江苗寨女孩子美得端正朗润,反而更接近中华文明的主流淑女形象。如果不是那套银饰叮当的民族服装,她们似乎刚从长安梨园或扬州豪宅中走出。

这使我惊讶,而更让我惊讶的是,问起她们的家史血缘,她们都会嫣然一笑,说自己是蚩尤的后代。

实在无法把这番美丽与“蚩尤”这两个字连在一起。

蚩尤是中华文明史上第一轮大战的主要失败者。打败他的,就是我们的共同祖先黄帝。因此,蚩尤成了最早的一个“反面人物”。蚩尤有时又被通指一个部落,那么这个部落也就成了一个“反面族群”。

胜利者在拥有绝对话语权之后,总会尽力把失败了的对手妖魔化。蚩尤就是被妖魔化的第一典型。

这些妖魔化的.言辞,被《史记正义》、《太平御览》、《广博物志》、《古今注》、《初学记》等重要著作引述,影响广远。

更严重的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用两个贬斥性的文字给这个已经妖魔化了的失败者命名,那就是“蚩尤”。有学者检索了一系列最权威的汉语词典,发现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外乎悖、逆、惑、谬、乱、异、劣、笨、陋、贱,认为其间浇铸了太多的仇恨和敌意。蚩尤是蒙受文字“恶谥”的第一人。

直到现在,我看到一些最新出版的历史书籍里还把蚩尤说成是远古时代“横行霸道”、“蠢蠢欲动”的力量。虽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却承接了一种横贯数千年的强大舆论。

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祖归宗、确认自己是黄帝子孙的今天,这种千年舆论更加难以动摇。

因此,当我听到西江苗寨的这些女孩子轻轻说出一声“我们是蚩尤的后代”,简直惊心动魄。

她们却在平静地微笑。这种表情,能不能对我们的思维惯性带来一点启发?

天下的笑容没有年代。那么,就让我们随着这些女孩子的笑容,再一次回到中华文明的起点。

记得我早年在遇到一次家破人亡的大灾难时曾躲避到家乡半山的一个废弃的藏书楼里读书,不合时宜地猜想过黄帝的时代。猜想黄帝必然会随之猜想他的对手炎帝和蚩尤。但奇怪的是,同是军事上的死敌,黄帝的后代愿意把炎帝合称为华夏祖先,自认为“炎黄子孙”,却怎么也不愿意把另一个对手蚩尤也纳入其中。我想,最大的可能是,在那场与蚩尤的战争中,黄帝实在打得太艰难了。

根据一些零零落落的记载,黄帝击败炎帝只是“三战”而已,而后来平定天下也只经历了“五十二战”;但与蚩尤作战,连打“七十一战”仍然无法胜利。黄帝慌了,求告九天玄女:“小子欲万战万胜,万隐万匿,首当从何起?”

这个求告既考虑到了战胜一途,也考虑到了隐匿一途,可见是不大有信心了。据说是九天玄女给黄帝颁下了一道制胜神符,也有一种说法是九天玄女派出“女魃”来改变战场的气候帮助了黄帝,还有一种说法是黄帝最终靠指南车战胜了蚩尤。

总之,这场战争打得惨烈无比、千钧一发。极有可能是蚩尤获胜,那么中华历史就要全面改写。正因为如此,黄帝及其史官必须把蚩尤说成是妖魔,一来可以为黄帝的久攻不克辩解,二来可以把正义拉到自己一边,杜绝后人设想万一蚩尤胜利的另一种前途。

杜绝后人设想万一蚩尤胜利的另一种前途,这个意图很现实,因为蚩尤的部族很大。他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生活在今天山东西南部、江苏北部以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流域,人口众多,当然是诛杀不尽的。因此黄帝只能向他们宣告,他们以前的首领是妖魔,现在应该归附新的统治者。

黄帝这样做并没有错,他采取的是让华夏大地归于统一的必然步骤。如果是由炎帝或蚩尤来统一,也有可能实行差不多的策略。但是,当我们切实地想一想那个戴满恶名的蚩尤的真实下场,仍然未免心动。因为他也是黄河文明的伟大创建者。

据《黄帝内传》记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而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这里所说的里程数当然不无夸张,难以定为史实,但那场战争规模极大、地域极广、驰骋极远,则是可以想见的。

蚩尤终于战败,被擒被杀。

据《山海经·大荒南经》及郑玄注,蚩尤被黄帝擒获后戴上了木质刑具桎梏(锁脚的部分叫桎,锁手的部分叫梏),长途示众。

蚩尤被杀后,桎梏被行刑者取下弃之山野。这副桎梏本来已在长途押解中渗满血迹,此刻更是鲜血淋漓。它很快就在弃落的山野间生根了,长成一片枫树,如血似火。

从此开始,更多壮美的传说出现了。

蚩尤倒下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湖泊,湖水有血色,又有咸味。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有记:

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即便仅仅是一种因巧合而产生的传说,也是气壮山河。

当然,也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长途示众、异地处决的说法并不可靠。

《皇览·冢墓记》有记载,“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由此开始,连天象学中也有了“蚩尤旗”的名称,特指一种上黄下白的云。《吕氏春秋》中就有这项记录。

有一项关于那场战争的记载更让我心动不已。那天,黄帝的军队包围住蚩尤,把他从马上拉下来,锁上桎梏,蚩尤也就最后一次放开了自己战马的缰绳。这是一员战将与自己真正战友的告别。据《帝王世纪》记载,这个地方从此就有了一个豪壮的地名,叫“绝辔之野”。我曾在台湾的《历史学刊》上读到历史学者宋霖先生就这个地名写下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出现在历史论文中似乎有点突兀,但我非常理解宋霖先生难以压抑的心情。他是这样写的:

绝辔,割断缰绳,一任曾经驮载蚩尤纵横天下的剽悍战马,在溅满鲜血积满尸体的殷红荒原上踽踽踯躅,在铜青色天幕映照下,伴着清冷残血的旷野中长啸悲鸣。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场大战,就此落幕。

面对着远古的浩荡之气,再严谨的学者也不得不动用浩荡之笔。在那绛红的荒昧天际,历史、传说和文学,还分不清界限。

我问西江苗寨的两位年轻姑娘:“你们说是蚩尤的后代,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这是一个逗乐的问题,本来不期待回答;而且我想,她们也回答不了。

没想到她们竟然回答了:“打了败仗,一路逃呗。从黄河流域逃到长江流域,再逃到这里。朝廷的官兵在追杀,我们的人越逃越少,就这样啰。”

说完又是一阵笑声。用那么轻松的表情讲述那么残酷的历史,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就进一步问:“正规的史书里可没有记载蚩尤后裔向这里迁徙的确切史实,你们能提供一点证据吗?”

“有啊。”她们还是那么快乐,“我们这里有一部传唱的苗族史诗叫《枫树歌》,说我们苗族的祖先姜央就是从枫树中生出来的。我们这里世世代代崇拜枫树,不准砍伐。你知道枫树就是蚩尤的桎梏吗?”

我听了一震,连说“知道”,心中立即浮现出黄河近旁那个由桎梏化为枫树的动人场景。

她们还在说:“朝廷没追上我们,写不出来;苗族没有文字,记不下来。我们只要记住枫树就可以了,那就是历史。”

与她们分手后,我在西江苗寨的石阶路上边走边想:我们所熟悉的文本历史,实在是遗落了太多重要的内容。你看,连中华文明最早的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历史,也只留下了一小半。

从影影绰绰的记述中可以看到,蚩尤失败后,他的部属九黎族被黄帝做了一次大范围的整编,大致被分为善、恶两类。“善类”迁移到邹鲁之地,也就是今天山东省的南部,后来这里产生了孔子、孟子;“恶类”被流放到北方,据说与后来的匈奴有关。不管“善类”、“恶类”,都记住了自己是九黎之后,是“黎民”。我们后来习称“黎民百姓”,也与此有关。

由此可知,蚩尤的部属并不都是南逃了,而是有很大一部分被收编进了黄帝的主流文明。而且,黄帝的后裔还与蚩尤的后裔有通婚之举,黄帝的后裔是男方,蚩尤的后裔是女方,可见蚩尤不仅不是妖魔,而且有俊美的基因。黄帝的后裔夏后氏,是后来夏朝的创立者。

但是,蚩尤的部属中,确实也有不屈的一群。他们保持着失败者后裔的傲岸,背负着祭祀先祖的使命,不惜与当权者征战。历史上那个与尧的队伍战斗在丹江的“三苗”部落,就自称是蚩尤的“九黎之后”,这有可能是苗族的祖先。

三苗打不过尧,曾经被尧收编,却又时时反抗,尧就把他们流放到现在敦煌的三危山,这就是《史记?五帝本纪》所记的“迁三苗于三危”。三苗的首领兜则被流放到崇山,即今天湖南大庸市的西南,已属武陵山区。

后来,禹又与三苗打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仗,三苗大败,从此不见于史册。

不见于史册的族群,活动得更加神秘。苏雪林教授认为,屈原所写的《国殇》,就是在描写祭祀无头的战神蚩尤。我虽然觉得还缺少更多的资料佐证,但想起来也觉得热血沸腾。

这一彪不屈的男女,当然不能见容于任何朝廷。如果真如上文所说,九黎族中果真有一批人被流放到北方汇入了匈奴的行列,那么,长期与匈奴为敌的汉王朝,也许寻找到了自己的对手与蚩尤之间的某种关系,因此更进一步贬斥蚩尤形象,追逐南逃匈奴。南逃匈奴与落脚湖南的三苗有没有会合?我们不知道,但大体可以判断,就在汉代,三苗的一部分人进入了贵州、云南一带。

历史学家章太炎、吕思勉先生曾经认为,古代的三苗未必是现在的苗族。我知道他们也是因为没有找见足够的文字记录。但是,对于一个长期没有文字的族群而言,要找到这种记录实在是太难了。我想,如果章太炎、吕思勉先生到西江苗寨走走,听听代代相传的史诗,看看奉若神明的枫树,也许会改变一点看法。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年轻人对于自己祖先的坦然确认。

这等于是确认几千年的沉重恶名,确认几万里的步步落败。

这样的确认也是一种承担,承担多少鄙视和嘲笑,承担多少防范和窥测!

这种确认和承担对他们来说早已是一种代代相续的历史遗嘱。他们不能书之典册、藏之名山,只有一环不缺地确认、一丝不断地承担,才能维持到今天。不管在草泽荒路,还是在血泊沙场,他们都会在紧要时刻念一句:“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

这是无数黑夜的生命密语。他们根本忘了什么是委屈,也不知道需要向什么人为自己的祖先辩护。全部辩护就在这句话里,只是为了自己族群的延续生存。

终于,黑夜过去了,密语已经可以公之于光天化日之下。

经过千年蒸馏,不再有愤恨的印痕,不再有寻仇的火气,不再有诉苦的兴致,不再有抱怨的理由。

完全出乎意料的是,光天化日之下的蚩尤后代居然那么美丽。

几千年的黑夜逃奔不就是为了维持生存吗?最后得到的,不是“维持生存”,而是“美丽生存”。

耳边又响起了那句话,却是用欢快的嗓音歌唱般传来:“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我想,蚩尤在此刻是大大胜利了,胜利在西江苗寨女孩子的唇齿间。

这种胜利,彻底改变了横亘于全部历史文本之间的胜败逻辑。

她们用美丽回答了一切。

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叹,留在已知历史之外的未知历史实在是太多了。因此,任何一种台面上的文明,即使看上去很显赫,也不要太得意、太自恋、太张狂。现在被过于热闹地称为“国学”的汉族主流文明,也同样如此。

有位当地学人告诉我,这些古字碑曾被一位汉族的前辈学人称之为“孔明碑”,因为据传说诸葛亮“七擒孟获”时曾到过这里。我想,这位前辈学人完全是站在世俗汉人的立场上把诸葛亮可能来过这儿的传说当做了大事,因此连仅留的不可识文字也似乎只有他才能刻写。其实,比之于黄帝及其对手蚩尤的伟大抗争,诸葛亮参与过的三国打斗只是一场没有什么意义和结果的小阵仗而已。蚩尤的后代好不容易在这雷声轰鸣的山谷中找到了一个奇美无比的家园,千万不要让诸葛亮不合时宜地露脸了。那古字碑,一定与他无关。

我说,不要再叫“孔明碑”了,就叫“古字碑”吧。是不是苗文,也不要轻易论定。

正说着,两个只有七八岁的苗族小女孩奔跑到我跟前,一把拉住了我的手。其中一个仰头对我说:“伯伯,我们的老师说,您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人。您能不能告诉我,文化人是做什么的?”

我笑了,心想这么一个大问题该怎么回答呢?我的左手和右手,分别握着这两个小女孩肉乎乎的小手。过了片刻我弯下腰去,说:“听着,文化人做的事情是,热爱全人类和自己的民族,并且因为自己,使它们更美丽。”

我要她们重复一遍。第一遍她们都没有说顺,第二遍都说顺了。

我把手从她们的小手中抽出来,轻轻地拍拍她们的脸,然后与“鼓藏头”告别,踏上了归途。

到了坡上回头一看,西江苗寨已在黄昏的山色中模糊,很快就要找不到它了。

那就赶快记住:西江苗寨,在东经108°10′与北纬26°30′的交会处。

……。

国破山河在读后感

《国破山河在》是作者萨苏根据在日本搜集整理的大量日军侵华时的历史资料,还原展现的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系列真实历史事件。书中描写的很多史实令人感触良多。

以前,通过电影,我们了解了敌后抗日武装曾经利用地雷打击日伪军,“天女散花”、“头发丝儿雷”还有“土化学雷”曾给幼年的我留下深刻的映像。而本书当中,作者专门列出篇幅来描写当时地雷战的实际情况。原来那个时候敌后斗争条件非常恶劣,正规铁质地雷很少,作战时使用的大多是填充黑火药的石质地雷,爆炸威力有限,往往炸不死鬼子。

敌后抗日武装为了增加杀伤力,想出了在地雷中添加“狼毒”、“乌头”甚至粪尿的方法,给鬼子士兵极大的杀伤。八路军兵工厂曾经用山炮炮弹改装成反坦克雷,一举击毁日军坦克。这些史实让我对我党我军的聪明才智敬佩万分。

然而,对抗着武装到牙齿的日军,中国军队常常根本占不到什么宜。

文中转述的一段话深深打动了我:“孙光瑞(八路军指挥员)的部队打鬼子,八路军招兵,招五百人,同时就要二百五十口棺材。一仗下来,村里各家不是军属就是烈属。可再招兵,还是招多少有多少!”

我们的武器不如人,训练不如人,可我们仍然要保家卫国,此时,民族的尊严需要生命来捍卫!

徐州会战中,日军依靠强大火力突破了中国军队在淮北某地的顽强抵抗,占领了阵地。阵地上,他们看到中国军队的重机枪旁边,倒着一具少年士兵的遗体,竟是用铁索绑在机枪的支架上。见到这样的情景,日军马上叫来战地记者拍照写文,意图对此加以炒作,说明中国士兵作战是怎样被迫的,来打击中国军队士气,并彰显“皇军”的正义。

然而,之后调查出的事实真相是,这支与日军抗衡的部队,是地地道道的两淮子弟,而这个少年士兵,是一名“机枪班长”,他的家就在阵地后面!他用铁索把自己索在机枪支架上,并将钥匙扔进河里。直到他力战而死,都未曾在家乡父老面前后退一步!

“抗战,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第一次对外敌入侵取得全面胜利的战争,也是中国军民付出代价最为惨重的一战。”

1937年以后,无数的中国人,放下手中的工作,投入到抵抗日寇的战争当中去。他们大多数人根本就来不及接受什么正规的军事训练,更谈不上装备先进的武器,他们只有一种简单的信念,就是保家为国。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大多数人牺牲了。

29军在南苑与日军战斗,北平城内的大学生踊跃参战,损失惨重,与日军的伤亡比超过10:1。用当时的十个大学生的性命换一个日军士兵的性命,这种代价是巨大的,但是,对日斗争却是必须坚持下去的。这完全是国家意志的较量!本书的人物传记篇里,特意提及蒋百里先生的那句话:“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他讲和!”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宁死不屈,与日寇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

《国破山河在》比较真实客观的还原了那段历史中的一些事迹,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和艺术加工的成分。我想这实际上反映了我们普通人对待那段历史的态度。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战争的危险离我们越来越远。正是先辈们的浴血奋战,为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打下了基础。

我们不想再打仗了,但是国家的尊严必须维护,先辈的功绩更不应该被忘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普通人,在看到这段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史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水平去说太多,但我们至少应该牢记这段历史,因为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战争,距离现在确实有七十多年了。记忆,在不知不觉中流失。而我们怎么能没有这样的记忆呢?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记忆、家族的记忆、地方的记忆,更是国家的记忆,民族的记忆。感谢萨苏,给了我们这样好的文字,在萨苏的妙笔之下,这些片断变成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也恰恰就在于它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才承载了更形象而鲜活的记忆。这是目下我们缺少但不该被忘却的记忆,承载的既是民族的痛苦和光荣,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每一个人在掩卷之余,感觉到的责任,帮助我们能铭记这样的故事。

国破山河在读后感

拿到这本书有些沉重,没有看书就在想关于战争的各种残忍和无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想更应该好好重温历史,回忆先驱们的勇敢和爱国精神。更应该让我们牢记住这段不堪的历史。在外寇入侵,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民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这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日本的资料中挖掘出大量不为国内所知的抗日史实。中国的抗战,以最简陋的武器对抗凶残而装备精良的侵略军,很多时候战至最后一刻、最后一人,众多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反而因此湮没于血与火中。而在敌方的史料中,虽然纪录的目的不同,却也保存了许多中国人为国死难的可歌可泣的事例。

这本书不是为了呼唤战争,不是为了呼唤仇恨,而是唤醒我们对这些脊梁的回忆。然我们记住,在那样艰苦不堪的年代,依然有那些为了祖国付出生命,付出鲜血,甚至付出自己一生的人,那些为国家义无返顾的人,他们是养育我们的人。

“国破山河在”最早出自于杜甫的是——《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作者并不是从这首诗里找到的灵感,而是从《血染的风采》一歌中的歌词——“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作者的本意是为了纪念那些在战争中奋起抵触,宁死不屈的中国军人。所以中国的山河都被赋予了不屈的灵魂。敌军可以打败我的政府,霸占我的城市,但却永远无法征服我的心。

书中的故事,有的看的我热血沸腾,有的看的我捧腹大笑。比如说在淞沪会战中击伤日本亲王的中国炮兵队,区区几枚炮弹,却战法奇特,神出鬼没,成了日本人最头疼的敌人,让我看得热血沸腾。

比如说一个不吃猪肉的日本兵,一个善良、未经世事的城市兵——桥本,为了杀一头猪,而丢掉了象征着日本人尊严的刺刀,为了追回刺刀,被共产党活捉,成了共产党,后来又被国民党游击队捉住,稀里糊涂的又成了国民党,这一事例在日本兵里可是绝无仅有的。哎!都是猪惹下的祸,桥本至今见到猪都怕,从此在也不敢吃猪肉了。

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承载的是更为形象和鲜活的记忆,这是目下不该缺少而被忘却的记忆,承载的既是民族的痛苦和光荣,更加是一种责任,让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到的责任!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

徐霞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第一部当中,徐霞客跋山涉水,智斗虚无僧,凭借自己的过人智慧与超强胆识,为太子朱常洛寻来了洪武大帝时期玄铁制造的传国玉玺,狠狠地打压了福王一党。

本书《徐霞客山河异志:大明暗卫2》则同样精彩。前半本重点讲述汤显祖谨记师父教诲,用尽毕生精力,寻找山河五脉。重聚首,为大明的繁荣昌盛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当书中描写汤显祖终于找齐五脉之后,激动的痛哭流涕时,我也不禁为他的忠心而感动。

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有趣的地方,值得我细细道来。本书对京城的繁华也是描写的栩栩如生,还有各地有名的小吃,也是描写的非常生动。

像书中开头的老鼠送钱,祭拜鼠将军庙,便很是神奇。初读时还莫名其妙,但是等慢慢深入后,才明白作者所作的铺垫之重要。再到后来的村子里的轮桨车船,还有振之和小知了在悬崖上试验的“无虞伞”,能够让自己飞起来的伞,这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热气球吧。振之真的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呢,(练武除外)。

用许婵的话来说就是:“振之哥明明是一个非常手巧的人,可是在练武这方面却一言难尽”。

本书对山河五脉之人描写的也非常细致,他们的功夫各有千秋。有九江水寨总舵主,水脉龙魁——俞百川;有在火器方面非常精通的炎尊赵士桢,有金脉一族玄铁锤马千乘,也有木脉玄铁刃许学夷。

本书中还有一个最神奇的人就是汤显祖,他武艺超群,侠肝义胆,古道热肠,知天晓地,通晓古今。

在五脉重聚之后,一直笔耕不辍,完成了《紫耕记》《邯郸记》《南柯记》,最有名的还属那《牡丹亭还魂记》。再说以后,许婵的身世也将揭晓,还有后来的女真努尔哈赤的打斗,与蒙古人虎墩兔的相识。再到后来的风起云涌,险象环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经历重重曲折,读王也终于乖乖就藩,殊不知,还有更大的阴谋在背后,“兄终弟及”。

总的来说,本书是一部很棒的旅行悬疑类小说,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听书《徐霞客山河异志》还有第三部?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山河袈裟》读后感

前几天,得空读了摘登在《新华文摘》(20xx年第20期)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李修文的散文集《山河袈裟》中的散文,感觉很触心、走心、舒心。

说实话,没有完完全全的读懂悟透,但却有着深深浅浅的爪痕印记,只是哪些感受无法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而已,直到他所述及的情由出现才似乎恍然有些觉悟。

在文章“羞于说话之时”,他写到,在十几年前一个雪天,他乘火车从东京去北海道,途径札幌,已是黄昏,车窗外琼花愈发纷飞,稍后,月亮升起,月色铺撒,此时四周好像被无边无际的幽蓝之光包裹,仿佛置身景虚幻境,这景象震惊了他,也震惊了坐在对面的一对老年夫妇。老妇人的脸紧紧贴着玻璃向外看,看着看着,泪自涌流,良久后她对自己的丈夫,甚至也是对她自己说:“这景色真是让人害羞,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多余得连话都不想说出来了。”他说,老妇人这句话他一直记着,记了十几年。它提醒他,当造化、奇境和难以想象的机缘在眼前展开时,不要喧嚷,不要占据,要做的是安静注视,是沉默;不要在沉默中爆发,而要在沉默中继续沉默。

读过此文,我想这是怎样一种体验?!怎样一种关照?!经年的`时光似乎有,似乎一时又忆不起来,那种情境或许是不自觉的吧!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同身受吧!

11月4日,也就是上上周末,大概是心念的一种映照,居然就出现了这种“羞于言说”境像。午餐后,大好的晴天,阳光布施,树静止于风柔,温暖裹满周身,如果不是高高石岸上落叶枝条的提醒,哪里会感觉到季节已进入立冬的编程,阳光是在晚秋与初冬的边界上徘徊?!

这些都是心里想到的,现在写到的,苍白不及其一。而当时给我的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震颤,倏时无语,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无聊的,此景此情能做的只剩下安静的仰望,让人害羞的仰望。恰当其时,一个人经过这里,步经身边时,听到他轻轻的一句:“这天真蓝!”就打住了,没了下文。想必他同样被这眼前的瓦蓝、澄明、纯净惊着了,觉得一切话语都是多余的,旋即缄口。

无独有偶,又一个境像再一次惊到我。一位年长者,可能是来南京务工的,想他来这里做工已有多日了。那天午饭后,或是不想来回跑路,或是居家离这里远,就在这里就着阳光歇息。他身体微仰,坐在置放院子里的露天条椅北一端,一腿搭在二腿上,一双典型粗糙的手。右手食指、中指间点燃一根纸烟,就那样慢悠悠的坐着,节奏平缓的吞吐这烟雾,目光安详而自由散漫。这时,日光自他卡蓝色布面帽檐倾泻下来,身体、脸部有了明暗的起伏变化,犹如一尊雕像。想想上午灰头土脸的劳作,在此时此地作片刻的休憩,何等舒坦自在,甚至自足幸福。这样的画面,你需要去打搅吗?需要去表达吗?这和他的贫富、出身、职业、地位又有什么关联呢?!

当然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内涵,要比我挂一漏万的理解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就像他文中所言,我们所见的惯常与微小,也是一切事物的总和,除过单向美好之外,让我们害羞的,不能言语的还有生老病死祸福,八千里路风和月,生离死别两茫茫。“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即便天上降下了灾难,地下横生了屈辱,但在半空之中,到底还是会存在一丝微弱的光亮。

我不能过度的思考作者的深意,这是阅历不够,智识有限,能力不及而没有办法的事。但我却忠于我所理解接受的部分,或以外的部分:时光清浅,向爱而生,止于止,行于行,一路朝圣!!

《山河袈裟》读后感

本书是作者近十年在奔忙途中的所见所闻,那些“山林与小镇,寺院与片场,小旅馆与长途火车”,在李修文的眼中是为他的山河,在山河中行走,在生涯中自省,那些在生命中遭逢的境遇和人事物都是命定的指引和近在眼前的救赎。李修文说在奔波的生涯里:“唯有写作,是困顿里的正信,也是游方时的袈裟。”我想,对于我们没有能力去写作的人来说,阅读也是正信,也是袈裟,爱读书的人,心中自有山河壮阔,不曾经历的风景往往读过某本书后,心中也便有了。在众多的畅销书作者里我心里认同有两个善于讲述别人故事的人,除了大冰另一个便是刘修文,在众多散文杂文作者里有两个善于发现文字之美的人,除了余秋雨另一个仍然是李修文。读过《山河袈裟》以后,即使《捆绑上天堂》和《滴泪痣》这两本代表作还未阅读,我便迫不及待的成了李修文的忠实拥趸者。

对于这本书,苏童评价说他志于激发汉语之美。我不会评价,但觉得读来确实是一种享受,那些作者对旅途中所见事物的描写之精准,文笔之隽永无不让人由衷升出惊艳之感,对于世人皆苦的众生相,李修文平淡的讲述中不经意一笔带出的人生感悟,总是在平凡中发现真善美,又常常于无声出处响惊雷。凡此种种,让这本书就像一处不为人知的风景,当你想要将它推荐给朋友的时候,很难用语言说尽它的神奇景致,只能尝试着去形容它带给你的感受。所以这是一本不必急于读完,读过之后也不必束之高阁的书,哪怕已经通读过一次,也仍然适合放在离书桌最近的位置,想起时便拾起来翻看。

恰好昨天看完了电影《无名之辈》,对于那些“门卫和小贩,快递员和清洁工,房产经纪和销售代表”,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在许多时候,他们也是失败,是穷愁病苦,我曾以为我不是他们,但实际上,我从来就是他们。”是啊,众生皆苦,在人间争渡的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唯有心怀正信,于所见中时时自省,方不愧生而为人走这一遭。

已经很久没有因为一本杂文或散文类的书感动过,毕竟这类文章多是抒发情感,没有小说类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方便读者获得代入感,但是读这本书时,我着实感动了,而且不只一处,可能是因为时常能和作者产生某种情绪上的共鸣吧。在生活中,我常常恨自己语言匮乏,总是有太多的情感不能准确表述,而读《山河袈裟》会让你感觉那些你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情感,那个和你有过同样感触的人,轻而易举的就描述出来了,是灵魂寻到悸动,是“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当然,这本书中很多篇章我未能读的通透,但这仍然不妨碍我因这偶然得来的共鸣觉得感动和欣喜。

书内的一篇文章《羞于说话之时》,作者开篇讲述了旅居日本时,曾坐火车从东京去北海道,路过礼幌时因车窗外雪大,让火车放佛驶向一个太虚国度的神奇景色,而坐在作者对面的老妇人在见此奇景后竟然流出泪来,对自己的丈夫说:“这景色真是让人害羞,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多余得连话都不好意思说出来了。”还有在越南河内街上观过的一场法事:夕阳映照,微风吹佛,梵音吟诵,当法事结束时,一切都静止了,“在场人足足有二十分钟全部都默不作声,就好像释迦牟尼刚刚来过,又刚刚离开,但就在这短暂的聚散之间,地上的可怜人接受了他的锤炼。”以上情境,语言有用吗?答案是无用。想起去年冬天和家人从明水开车回阿尔山,走的老乌阿线。路过牛汾台时下车休息,姐姐和姐夫在车上没有下来,彼时路上没有往来的车辆,路边就是大山,隔着松林压着斑驳的雪,四周静的没有一点声响,我站在车后竟突然被这万籁俱寂的景色惊得说不出话来,片刻间仰望大山和来路,竟放佛感觉到大地和群山的脉动,莫名的感动让人周身战栗想要哭泣,却又不知这感动因何而来。当时怕他人笑话,从未曾和人讲过这段经历和感受,现在看了这篇文章,才知原来我可能也觉得那时天地间的自己,是多余的吧。读到这篇文章的当天,我在文章后面记下过当时的想法:生活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和感知的,不然便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天地间有那么多让人惊艳的景色,生活里有那么多触及心灵的场景,用作者的话说“亲爱的,如果它们都不能让你羞于说话,那么,你是可耻的。”

还有一篇《长安陌上无穷树》,也是开篇一句话便让人忍不住摘抄下来:“在这城乡结合部,贫困的生计,连日的阴雨,喝了过多的酒,都可以成为打架的理由。无论是谁,总要找到一种行径,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可能是喝酒,恋爱,也可能就是纯粹的暴力。”寥寥几句,把城乡结合部的生存状态描写的入骨三分,却又不乏共情和谅解。本篇讲述的是医院内淳朴的江西清洁工小伙子被街上混混殴打欺辱后的歇斯底里以及清洁工老妇人哭泣的救赎,是病房内患病的语文老师和小病号“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的机缘与相逢,别离与反抗。受到欺辱后的小伙子想要“复仇”却被老妇人制止后只是哭泣,“哭泣虽然丢脸,但却是度过丢脸之时唯一的办法。”同小病号告别后的语文老师也只是沉默哭泣,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但人活着就真是任由命运安排么?不是,在命运的编排下,人起码有留下反抗痕迹的自由和选择。清洁工认了母子,病号们际会一场师徒,人生在世总是有着点点滴滴的感动,“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

总之,读过这本书,收获的更像是一次复杂情感体验的旅程。书中的每一个篇章都像是旅途中的一站。这一站,是《夜路十五里》中的挣扎和怯懦,当你习惯了逃避,当你活成了无能本身,当你面对那些抓不住的人事物,除了流泪竟然别无救赎。下一站,是《苦水菩萨》里的自我明悟与解脱,世事皆有因果,“你且继续端坐于此,我则要求赶火车,走夜路,先活过那条哀鸣的狗,再回来认我的命。”又一站,是《看苹果的下午》里牛贩子的荒诞与悲苦;是《在人间赶路》中祖父的执拗和朋友的逃离,“因为近在眼前的死,我的祖父正在手忙脚乱地生”因为“这世上最让人绝望的,总是漫无边际的好东西”;是《把信写给艾米莉》,总有一本书,是你的灵魂伴侣;是《别长春》中再打一场注定失败的仗,是接受落荒而逃也是离别的姿态,是接纳命运收获安宁;是《堆雪人》中温驯的驯鹿,这美丽的生灵和纯洁的灵魂带给人的感动;是《一个母亲》的穷苦病苦让人唏嘘和《穷亲戚》的远方与囚笼;是《紫灯记》里异国遇同胞的约定和《义结金兰记》中猴子宋公明的奇幻与英雄气。还有那篇《旷野上的祭文》,“在这满目的世界,有用的东西太多了,无用便理当存在,应该让那些微小的无用,像刀刃和火焰一样生出幽光,仅存一息,也要在绵延不绝的有用里说上一句:我们一直都在。”

书读完了,宛如一次旅行结束,竟然有怅然若失的感觉,写下一些感受,同时感恩作者。借用一句网红句收尾:所有人都祝你快乐,我只愿你,遍历山河,觉得人间值得。

《徐霞客山河异志》读后感字

说起徐霞客之名可谓家喻户晓,一本《徐霞客游记》更是兼具地理学和文学上的重要价值,可谓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这本书虽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做了详细记录,却并未提及徐霞客之所以跋山涉水的原因。

虽说他游历全国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倒也不假,但多少却让人觉得有些无趣,毕竟并非所有人都会对那些地理知识感到有趣。于是乎,茶弦另辟蹊径,巧妙地将徐霞客的旅游历程与紧张刺激的打斗、悬念重生的解谜相结合,并将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融入其中,最终诞生了《徐霞客山河异志》这本集武侠、解谜、旅游于一身的佳作。

从三年前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为了保护《鬼母揭钵图》与红珠僧的殊死一战,到三年后徐霞客所遭遇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打斗,《徐霞客山河异志》中高手过招的场景皆十分精彩,无论是善用秋水剑的许蝉,还是神秘莫测的汤显祖,亦或是深藏不漏的陈矩,以及马千乘、秦良玉这对伉俪,薛鳄、郭鲸、常鲤,皆是在武功方面极为出众之人,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明星,令人印象深刻。

若是将徐霞客化身为一名侠客跻身于这些人之中,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可以,只不过多少会觉得缺乏新鲜感。于是,作者给予了徐霞客“一个不会武功的书生”这样的设定,使之因“属性”不同而凸显出来;同时又为其增加了新的“技能”——善于制造各种求生工具,令他瞬间化为了能与那些大侠剑客并肩而行的高人。特别是徐霞客巧妙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和智慧巧妙化解危机的剧情,令人不由得感到啧啧称奇,仿佛他才是隐藏于武林高手之中的王者。

除了借由奇思妙想制造制敌利器,徐霞客的在解谜方面的突出才华也让读者叹为观止。

所谓的《鬼母揭钵图》之谜无疑展现出了徐霞客密码破译技术的高超,加密者为了隐藏明文可谓煞费苦心,首先是利用千字文将明文转化成数字,再借由八卦将数字转化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的卦象,又将这卦象一分为二,巧妙地运用各种天兵天将、妖魔鬼怪的形象代替,最终以《鬼母揭钵图》的形式形成了所有人都该不清楚状况的密文。

而最为有趣的是,徐有勉在死前有将破解之法告知陈矩,只可惜除了徐霞客,所有人终究没能参透那暗藏在字里行间的奥秘,在凌云大佛破解海师洞草席下的密文亦是如此,看来徐有勉写的东西,都只有儿子徐霞客才能看得懂呀,这等“血脉优势”,想必是其他人羡慕不来的。

至于徐霞客一行人在凌云大佛密洞发现并破解青铜玉玺的过程,则是改编自益智游戏“点灯游戏”,即在多行多列并排多盏灯的格子里,任意点击一个灯都会将自己及周围的灯的亮暗状态发生变化,当灯全部要点亮后即赢了。只不过作者在“灯全部点亮”的基础上,加了个显示“王”的设定罢了。

如果你觉得作者所设的谜团不过如此,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作者在此巧妙地融入了一个设定系的诡计——玉玺不仅能显示出“王”还能显示出“卍”。只不过被这个诡计愚弄的不是读者,而是福王,成功地在皇上面前啪啪打脸。

正因如此,《徐霞客山河异志》一书呈现出了薛鳄、郭鲸、常鲤乃武斗担当,许蝉、汤显祖为搞笑担当,而徐霞客则是智慧担当的局面,众人皆有不足,却同时也不可取代,犹如大鼎的三足,使得整部作品呈现出了一种极为均衡的态势。

不过话说回来,有太子这样一个对手,福王其实挺不幸的。无论是编造自己在集市上被太子欺负被立即戳穿,还是去抓与陈矩密谋的太子被对方成功陷害,亦或是在文武百官面前被认定为偷东西的凶手,可以说是各种花式作死打脸。而郑妃的那些所谓用心险恶的心机,也似乎最终全都报应到了自己儿子身上,这样看来,他们母子俩似乎是本书中最悲催的一对反派角色。

作者对于故事结构的把握,以及社会权利纷争的取舍显得尤为重要。不难发现,本书在叙述故事时主要采用的还是单线模式,相比双线故事结构,这无疑使得整个故事更为流畅,恍若一幅行云流水的狂草,一气呵成。

同时,有意弱化大历史背景下朝臣之间的权利纷争,以及不可避免的内忧外患,将主要的矛盾集中在两名皇子之间的皇位继承问题是,这对于不喜欢过多历史政治元素的读者而言,无疑是非常友好的。

确实,那些立足于当下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作品确实具有一定的深度,但是这同时也是让不少读者望而却步的原因,茶弦无疑借由《徐霞客山河异志》一书向读者展现出了一个依托历史却不过分渲染的作品,同样能极为优秀。

最后说说有关旅游的那些事,毕竟徐霞客再怎么说也是中国游行鼻祖,《徐霞客山河异志》一书自然也有不少“游玩”的桥段。不难发现,当你伴随着徐霞客的脚步行走其中时,你会觉得他们所看见的景色似乎十分有趣;而这种有趣的根源,或许景色确实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徐霞客一路的解说,使得读者得以了解其背后的有趣之处。

所以所谓的旅游,要想有趣,就更应注重对其背后的自然知识、文化底蕴进行挖掘,而这时你便会发现,即便是破旧的房子,不起眼的石雕,也会别有一番乐趣。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