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汇总13篇)

时间:2023-11-29 10:55:09 作者:HT书生

作文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表达,优秀作文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激发你的写作灵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排头兵,是引导学生航向的导航员,一个班级的班风如何,学生的处事态度,学习习惯等,都与班主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班主任一贯做事一丝不苟,积极进取,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那么,学生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也就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下面,我就把自己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严格的要求。

首先,我觉得班主任应严格管理班级,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学生各方面,都应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用来约束那些自制力、自觉性差的学生,在制定制度时,既要考虑到规范后进生的行为,又要考虑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要宽严适度。

以下是我们班的班级管理细则:

(一)学习方面:

1、成绩最高分每次加3分,达95分(语文90)以上每次2加分,达平均加1分,后进生比上次提高几分就加几分。

2、作业完成情况:一次不完成扣5分,抄袭与被抄袭扣10分。

3、写字认真,进步大每次加3分。

4、一周五天都发言的加5分,几天没发言扣几分或课堂上违纪者扣5分。

(二)纪律方面:

被学校文明岗扣分的一次扣10分,有其他违纪情况的,酌情扣分。

(三)卫生劳动方面:

1、个人卫生不干净,如书桌乱,指甲长,周围地面脏等每次扣3分。

2、无故不值日或值日不到位,有一次扣3分,加值日一天。

(四)其他奖励加分:

1、工作特别负责的,每周加10分。

2、各项比赛获奖的,按市区校20、15、10加分。

3、承担大型活动的,如升旗等根据表现加分。

4、主动帮老师想事的,每次加3分。

在我们班级,班干部采用干部轮换制,以上综合得分为评选班干部、值日班长等的依据,择优改选,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以此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人人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一)要求学生每天主动把作业交到指定地点或小组长处。

(二)对于学生上课的发言问题,大多数老师都挺头疼的。初一时情况还比较乐观,他们都很乐于表现自己。不管对错,都敢讲。可到了初二年级,由于年龄上特点,碍于面子。就怕说错了,很多学生变得沉默寡言了。看到这种情况,老师们满腔的热情顿时大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深入分析学生不爱发言的原因。

1、预习不充分。(严格检查布置的预习作业)。

2、不会预习。(教会学生如何预习)。

3、在备课上应多下功夫,要想让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课,得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力争使自己的课上得生动,能感染学生。

4、教师应有饱满的热情和激情,一进课堂,就应有兴奋感,充满活力,我觉得首先教师应先进入教材所呈现的情景当中,这样,学生才能与你的情感产生共鸣。我平时对学生较严厉,但一到课堂上,马上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面带微笑,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5、对学生的发言,要分层次提出要求,刚开始,对那些总不发言的学生,只要敢开口讲,无论对错,无论语言多少,都表扬,这样一来,大多数人都敢发言了。简单的问题,尽量找差生来回答,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消除它们的畏惧心理。

6、多种评价方式,激励为主,使学生想学。

对于胆子小,缺乏自信的学生要多鼓励,哪怕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如同给蔫瘪的气球重新打气,给学生无穷的动力。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四季寒。老师激励的话语,如同一支强心剂,给学生以轻松的活力。当学生举棋不定,不敢发言时,我就鼓励他们“凡事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培养自信”。

7、对于那些“顽固派”软的不好用时,也得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于是我就针对课堂发言制定了考核细则:每节课对发言进行记载(课堂发言情况记录表)。如全班分成八小组,哪组发言的人数多,全组人加1分,每节课上至少发1遍言,达不到的扣1分,全周都发言的加5分,一次没发言的扣5分,对于好学生发言质量高的一次奖励三分,这样一来,使那些优等生有了更高的追求目标,已不满足于原来那样用一两句话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了,这样,日久天长,就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了。不过,我们班,在语言表达方面与老师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有待于今后扎扎实实的进行训练。

(三)利用班会课认真学习课堂学习基本规范和优秀生学习的五个基本环节,要求学生经常自查并互相监督。

三、注意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沟通。

1、朋友式的谈话。发现学生思想上、学习上有波动,及时谈心,这种谈心,很少用批评的口气,多是推心置腹的,能让对方心悦诚服的,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朋友的真情去打动他。

2、悄悄话传递。及时了解班中存在问题,以及班中的好人好事,或为学生排忧解难,发现问题只讲事,不提名,或个别谈话,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通过与学生及部分家长的交谈,我发现很多学生竞争意识相对薄弱。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有一颗积极进取心,是取得进步的源动力。我认为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突破口,给学生灌输“永不言败”的思想。接下来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还请大家支招。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课堂上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中考取消了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考核,导致初中阶段很多学校停开了信息技术这门课,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通常也是让学生自己在机房玩,教师很少去讲解内容,从而导致了高中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也使学生降低了对信息技术课的期待和热情。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硬性地按照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进行教学,会导致学生除了高一刚开始的前几节课和对搜索引擎教学内容感兴趣外,其他时间大部分学生好像已经失去了学习的热情,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持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呢?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精心准备高一学生的开学第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刚踏入高中的大门,对于第一节课,每位学生都充满了期待,他们想了解这门学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相较初中的内容,高中的学习内容有哪些新颖和不同之处?因此,上好第一节课至关重要,通过精心准备的第一节的教学必定会激发起同学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使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并同时告诉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每位同学在老师的眼里都是平等的,没有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的学生。充分尊重每位学生,使学生立即对老师产生好感。由此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产生好感。

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的“调皮捣蛋”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在学习上缺的成功,都希望自己的进步能够得到老师的赞扬。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已经对自尊心有一定的自我认识,有时还会表现出强烈的争强好胜心。作为老师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在日常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创新,培养他们敢攀高峰的坚强意志。

在信息技术课上,鼓励学生提一些关于计算机的任何问题,利用网络为学生解答这些问题,允许学生修改和“破坏”计算机系统,只要能从中学到一点东西,计算机系统或者一个程序出错了都是值得的,因为学生在“破坏”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了。在收获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对于信息技术科的学习热情。

三、精心为每节课准备一个计算机小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往往都能主动学习,听讲时全神贯注,也积极参加动手实践的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则是被动应付,精神涣散,参与性不高。

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时设计一个由学生轮流介绍一条计算机应用技巧或心得的教学在课程教学时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个学生为了能让自己的计算机“招数”赢得大家佩服的目光,学生们不但课上勇于亲自探索尝试,甚至课下还经常浏览各类计算机书籍,到各大论坛切磋探讨,以获取更多更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学生收集到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时连我这个计算机专业毕业从教5年的信息技术教师也不得不为之惊讶,感觉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四、使每位学生学习上都有成就感。

在讲解文字处理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为班级做一个黑板报,做好后让全体同学作为评委进行评价,自行设立各种特色奖项进行评比。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给同学,家长,朋友运用学习到的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电子贺卡等等。设计网页制作的教学内容时,可以让每个同学做一个介绍自己的'小网站发布到学校的校园网上。这样通过各种与我们实际联系的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也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五、充分尊重学生,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无论是自己的学生时代的亲身体验还是和其他同仁的交流,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学生喜欢那个任课老师,那么他对这么学科就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如何让一个学生喜欢自己呢?首先当然要“学高为师”,自己的知识要全面,学生任何时候求知的欲望都能满足,他将会对老师产生敬意。其次,对待学生要平等,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在学习上要多鼓励,平时上课回答问题后正确的就多夸奖,错误的也要鼓励,比如:“不错,非常好”“这个想法有想象力”多用这些煽动、鼓励性的语言学生一定会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从而对自主学习和这门课产生热情。

总之,让学生在鼓励与赞美声中尝试成功,学生渴求知识,热爱学习的激情就会提高并持之以恒。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确需要广大教师的苦心探讨与摸索。总的说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方法不是单一的,枯燥的,而是多向性的,趣味性的,只要教师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注意变换多样性的方法,课堂气氛一定会鲜活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会得到充分的调动与舒张。

《如何调动女生的积极性》教学反思

这个学期我接手初二(7)(8)两个平行班。其实,接手之前,我已经得到了有关这两个班级学生表现的许多负面消息。不管言说如何,在还没有亲自接触前都是没有真切体会的,正如水的冷暖,鱼才知道。

新学期的第一天,我风平浪静地上完了8班的课,毕竟我是陌生面孔,学生不知我的底细,第一天还新鲜,所以大家都正襟危坐,十分认真。我想,孩子毕竟是孩子,有其纯真可爱之处。然而,7班的第一节课,我就遭到了挫折。我先作自我介绍,然后给他们讲暑假去西安的趣闻。以我的经验,学生肯定会饶有兴味地倾听的,第一节课成功了,我就有了良好的开始。然而,整个过程中,讲话的讲话,笑的笑,坐没坐相,由我话中的'谐音引出各种不堪入耳的脏话。我的“西安趣闻”戛然而止,代之以声色俱厉的训话。这样的课堂大概持续了三四周。期间,我大多采用“暴风骤雨”式的行动,拍案,斥责,静坐,留办公室等,加上班主任的鼎力支持,课堂基本稳定下来,脏话已绝迹,大部分同学上课开始认真。家长会上,我诚恳地对家长说,自己与全班学生经历了一个磨合期,现在已基本上彼此适应。

平行班的许多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开小差,随意讲话,“失魂落魄”,拒绝作业……大海上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只有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神秘地潜浮于水下。透过学生的这些表面现象,其实,我们口中所谓的“差生”大多是些弱者,更需要老师去悉心引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我们老师忠诚于教师职业,就是忠诚于学生,忠诚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忠诚于任何组织或个人。8班有一位男生,作业不交,催促他时又侧目而视,后来我了解到了他的家庭情况,对他的表现也就释怀了。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由姑母监护,姑母同时也要抚养自己的孩子,姑父不久前去世。这样的变故压在一个孩子的身上非常残酷,当然也不能因为怜悯而对他放任。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平行班的学生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品性养成方面的重视,真正的人文关怀,而不是仅仅“逼迫”他们拿出一个分数。我觉得对这两个班的学生,我亏欠他们的太多了。

这个学期,在完成作文方面,我采取的措施有较好的效果,除了请病假的学生,每个人都坚持写完并上交。(一)作文的前一天,我先布置题目,让他们先思考,也是预先打个招呼,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免得第二天作文本子发下去时不满情绪太强。(二)首次作文定下规矩,一究到底。一定要写完交上来,否则不能回家。当天有六个人被我“请”进班公室写作。有学生抱怨说站在窗台前写作脚都站疼了,我扬起脚上的高跟鞋对他说,陪他站了那么久早就疼得受不了。一次追查到底后,以后作文上交的情况就好转了。(三)作文批改打高分,并在课堂上大加鼓励。评语多鼓励,多赞许,这样本子发下去写时他们急着看评语,继而喜上眉梢,不再反感作文。(四)尝试多种写法。如念一个故事,让他们记下来,有能力的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扩写、改写等。总之,平行班教学要一手铁律,一手温情;两手都做到位,那就问心无愧了。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课堂上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课堂上要尽量调动学生发言兴趣吕芝辉的工作室教学反思课堂要尽调动学生发言兴趣。

我觉得,引导学生上课积极发言,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落落大方的.性格。因此,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敢于发言积极发言的习惯。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也提高了课堂效果。

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设计说话训练时段,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畅所欲言。同时,分层次要求学生,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求稍低一些,可以说几句话或两三段内容,只要把中心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讲话要有条有理,层次要分明。学生之间交流时,我鼓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敢于发言,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多鼓励、引导,让他们反复去练习。这样,学生们上课的情绪会调动起来,发言也会踊跃。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课堂上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微课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目前,大部分教师应该开始在教学中应用微课,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探索能力和理解能力。微课仅仅是对一两个知识点进行讲授,没有较为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设置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从表面上来看,微课呈现的是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实质上微课是针对一定的目标人群,并且微课自身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全面性。

一、微课的概念。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已经离不开网络。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最前沿的信息,这很好地扩大了人们的知识面。近些年,移动电子设备得到了普及,人们的学习与沟通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微课,是运用信息技术按照一定的认知规律,碎片化地呈现学习内容及过程,以此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出现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需求,微课在高中信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使得信息教学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

(一)有利于教学形式的创新。在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采取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传统,通常为信息技术教师照搬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长此以往,高中生难免觉得信息技术课程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高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微课的核心内容为教学视频,其时长通常控制在5到8分钟。而传统的教学课时一般为40或45分钟,与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相比较,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例如,信息技术教师在讲“word修饰文章”时,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将相关的基础知识制作成结构图,利用视频直观地呈现给高中生,以此促使高中生充分了解word基本结构,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这样可以使高中生在以后的微课学习中更具有目的性。微课结束后,信息技术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加深高中生对word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利于高中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有利于拓宽教学手段。微课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效地满足了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望[1]。微课是对一两个知识点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讲解。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高中生可以对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进行查漏补缺,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以此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微课的应用通常是针对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某一知识要点、难点、易混点及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某一环节而展开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得到了普及,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促使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信息技术学习成绩。而微课的应用,则侧重于教会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运用方法,并非是为了应付考试,提高学习成绩而进行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高中生自身的知识水平,还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

(三)有利于缩短高中生之间的差异。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有效的更新和补充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并不是完全的替代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这就充分体现了微课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高中阶段,高中生面对较大的升学压力,缺乏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重视,高中生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微课的出现,使得高中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高中生可以通过移动电子设备,在线学习信息科技内容或者下载学习。微课可以将信息技术知识按照知识结构进行分解,以此开展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微课教学[2]。另外,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分享到网络中,便于高中生自主进行选择,这样既有利于缩短教学时间,又有利于高中生整体构建完整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以此缩短高中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实现高中生整体信息技术知识水平的提升。

(一)课前教授。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前,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教授学生熟悉并掌握微课学习的方法,教师可以将制作完成的微课上传至班级学习交流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学生可以自行下载微课并进行学习。

(二)课堂自主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等观7月看微视频,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根据微课提示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小组自主探索学习,并共同探讨不明白的操作问题。假设还有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讲解,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再对照微课,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理解,并完成微课资源中的专项练习题。

(三)课后巩固练习。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制作能突出重点问题的微课,供学生在课下继续巩固学习。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学习情况,有选择性地下载并进行学习,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发展空间,提高学生水平。

(一)微课的制作。1.准备阶段。在制作信息技术微课的准备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制定一个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将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讲的每句话进行认真的推敲,并转换成文字的形式,语句要合理、通顺,以教学设计为重要依据,准备好微课录制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在选择录制信息技术微课的地点时,应该选择一些较为安静的地方,以此保障在录制信息技术微课的过程中不被外界因素所影响。2.制作阶段。在信息技术微课课件的制作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将全部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大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师采用ppt课件进行教学演示,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都需要注重设计课件的精美,排版需要整齐,合理选择文字的大小,教学课件的模板,以及画面的风格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总而言之应该做到最大化地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学课件设计的亮点。3.录制阶段。在信息技术微课的录制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录播教室进行录制,也可以利用一些软件进行录制,录制画面必须清晰、稳定,吐字需要清晰,语言表达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教师讲解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必须与课件的画面保持一致,对于知识要点与难点要做出一定的提示,微课录制接受后,对于其中存在的瑕疵进行后期剪辑处理。

(二)微课的使用。微课的主要呈现形式是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的使用阶段,高中学校需要具备计算机和网络平台等教学资源[3]。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其教学是在计算机房进行的。因此,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进行使用。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不同,部分微课是在教学前或者教学完成后进行使用的,因此,就需要具有联网功能。目前,我国部分高中学校已经建立了网络空间站、电子阅览室及视听多媒体教室,全天开放,并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只需要在本校局域网内发布微课,高中生就可以进行使用。高中生在放假休息期间,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聊天软件共享信息技术微课视频,促使每一名高中生都能够看得到,也可以在一些视频网站上进行发布。

(一)加强微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政府应该加强高中学校微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以此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针对教师录制微课过程中存在的拍摄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并且加强对专业录播教室的`建设,同时为信息技术教师微课课件的制作提供一些专业的协助人员。

(二)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微课培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微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对微课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这部分教师未能够对微课进行深入了解。因此,高中学校需要加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微课培训,其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微课的制作方法及各种设备的使用,尽量采用实例演示,具体的规范讲解过程,清晰的明确演示过程,具体化微课步骤等。

(三)提高微课的质量。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应用的选题阶段,并不是信息技术教材中全部的知识点都能够制作并录制微课。而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部分重要知识点和难点、易错点。微课的使用有效地扩展了知识面,高中生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师的讲解才能够充分地掌握相关知识。

(四)及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教学结束后,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针对微课的使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一方面,对信息技术教师课程讲解中的顺畅性及高中生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完成,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高中生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调查;另一方面,针对高中生是否充分地掌握了信息技术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难点,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些方面的问题,教师都可以通过随堂练习和课后感的阐述来充分了解。

综上所述,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微课这项全新的教学手段被提出,现阶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并积极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还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同时,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利于教学形式的创新、拓宽教学、缩短高中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微课的运用,通过加强微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微课培训、提高微课质量等多种有效的途径来实现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3]王甲云.微课: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浅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11):5.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课堂上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由于各种原因,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至今没有明确具体的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目前的依据是什么呢?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比较简单笼统,时间上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之前,不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中关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描述不够清晰具体,难以对新课程实施给出有效指导。面对新课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发出了“其它学科都有课程标准,我们的地位还不如体音美学科”的感慨。在今年暑假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活动中,我们仔细分析了其它学科高中、初中课程标准之间的共同点,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以下简称《课标》)的相关理念、方法指导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工作,取得了大家都比较认同、满意的效果。

一、《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实践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础。

高中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的基本理念方面应该是一致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印证: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有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并没有区分高中、初中、小学,这说明各学段的主要任务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分析其它学科高中、初中课程标准有关课程基本理念部分的描述,其核心思想也是相同的。因此,评价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我们以《课标》的五条基本理念为指导,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是看教学目标是否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是否精心创设了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环境,是否实施了有效的分层教学,是否引导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是否开展了真实的合作与交流。清晰明确的标准,成为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努力方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手中既有了“本”(教材),又有了“纲”。

二、《课标》对当前初中教学中一些热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指导意义。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然会遇到一些突出的、对教学活动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是,有些是课程目标和要求方面的问题,是国家对该门课程的要求。《课标》对解决此类问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例如,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如何进行教学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分层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理论、方法的指导,一些教师总怀疑分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总是习惯于按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结果教学效果和预设相差甚远。《课标》对此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建议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设计分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特点的学生,都能够作出符合自己学习的选择。”《课标》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并没有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发展到某种程度”,关注的是相对的提高,这就为我们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指导性建议,为教学目标分层提供了方向。

三、《课标》“实施建议”对初中教学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具体途径。

教学活动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根本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实施新课程就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充分考虑学生、教材、环境等背景因素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师生组成的共同体中,通过师生交往为主的活动过程,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总目标的教学活动。《课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具体途径。譬如,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否在信息技术课中应用等,是摆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面前的迫切课题。《课标》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借鉴其它学科中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借鉴已有的经验,最容易取得教学成功;二是强调了适合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两种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成为信息技术教学首选的教学模式;三是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需要加强探索和积累,信息技术学科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源泉。

四、《课标》提供了丰富的活动主题和标准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贯穿于各个实践活动之中。《课标》在“内容标准”部分,针对每一个内容主题,都给予了具体的活动建议。譬如,在“多媒体信息表达与加工部分”,活动建议“设计并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例如‘可爱的家乡’‘保护水资源’等等。采用小组合作方式确定主题、规划内容、选择媒体、策划创意、设计信息呈现方式,完成作品。在班级或年级内展示,相互交流,共同欣赏。”在初中“用pow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借鉴和运用,同时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活动主题开阔了思路。《课标》在“案例”部分提供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案例和案例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充分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比较容易地进行教学设计,并付诸教学实践中。

五、《课标》“评价建议”可以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依据。

《课标》“评价建议”从评价原则、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评价的组织实施三方面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评价给出了系统、具体、明晰的建议,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最权威的论述。“评价建议”中大部分描述是关于整个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高中学段。因此“评价建议”也可以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师可以根据其精神,结合初中学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评价量表,进行有效的评价、合理地应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进教学效果。

在培训活动中,我们和教师一起学习和研究《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中有关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论述,结合新课程通识培训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专题教学案例研究,对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实施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转变教学方式,有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思路和体会。在秋季开展的优质课和说课评比活动中,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培训效果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魏雄鹰主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语文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心得

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就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二、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强化学习兴趣和信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满足。

1.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

2.正确评价学生。

[1][2][3]。

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

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成绩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害怕写”为“喜欢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反之,如果学生缺乏这种作文的心理需要,心理欲望,再好的指导方法也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针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偏向,要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调动作文的积极性,我们可采取这样一些方法。

一、把握标准,不吝啬分数。

作文经常得低分,这是影响学生作文积极性的原因之一。不少教师批改作文时,“分”抠得很紧,学生辛辛苦苦写过一篇文章,能得个七十分就了不起,有的学生甚至一学期都没有作文能得60分。经常低分,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失去自信心,最终引起回避和退缩的反应,失去作文兴趣,形成畏难消极的心理。是不是学生作文实际水平只有评个低分?我们不能否认有一部分学生作文确实很差,但对多数学生来说,之所以低分,主要还是教师作文批改时,把握标准存在误区:一是把学生的作文当文学作品看待;二是用成人文章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三是把大纲中小学生作文的总体要求最终目的作为统一标准去评价不同年级学生的作文,从而导致在教师的眼睛中,学生的作文很差很粗糙的定势心理。因此,教师应抛弃这种片面认识,正确把握小学生作文的评分标准,认识到小学生作文只是一种练习作业,一种学习过程。要根据大纲中对不同年级的不同作文要求,按照小学生作文有个逐步提高,逐渐达标过程的规律来确定标准考虑评分。不要吝啬分数,只要达到了本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好作文,就要给较高的分,以帮助学生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表扬强化,使后进生增强信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学生正确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讲,是很稚嫩、粗糙的,真正优秀的,符合文章要求的还比较少。教师的目光不能只盯住学生作文中的缺点,不能成天只对学生讲这里写得不行,那儿写得不好,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作文难和怕作文的心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表扬强化的重要作用,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优点和微小进步,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用得合适的词语,一项新鲜的材料……及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继续发扬。只要作文有了好的方面,就进行表扬鼓励,这样不断强化使优点巩固坚持,缺点就会相应减少,不仅使学生逐渐掌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为写好作文提供巨大的动力。

四、讲究批评艺术,多用鼓励性评语。

在作文批改中,有的教师看见一些差的作文心中就厌烦,随意给一个低分,连评语也不写,或者气呼呼地写上一些批评、挖苦、斥责的话,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不会改正缺点,还会产生逆反心时理,由怕作文到厌烦作文,有的干脆拖欠不写,或胡乱抄几句应付了事,因此,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有一颗爱心,满腔热情。评语要用鼓励性语言,既要肯定点滴优点,又要诚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还要介绍一些修改的具体方法。要用谈心式、讨论式的语气,让学生从教师评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和一片爱心。事实证明,以情育人,表扬比斥责批评效果更好。

五、组织活动,丰富作文材料。

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学生作文难的又一原因。经验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语文教师要抛弃那些组织学生搞活动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影响考试成绩的片面认识。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你成天在课堂讲怎样写作文,学生还是无事可写;要写,也是胡编乱造,缺乏真实感。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积极主动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思想政治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还要舍得花一些语文课的教学时间精心组织一些与作文紧密联系的活动。生活丰富多彩作文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也就不会一拿起笔来就感到无处下手了。

六、乐中求学,训练形式多样有趣。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讲究趣味性,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就喜欢去做,积极去做。

作文要多写多练,但形式单一,老是老师出题,学生照题写也会厌倦乏味。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各种愉快活泼、新颖有趣的训练形式,使学生感到作文不仅是一种练习作业,还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把活动与作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为班上同学进行肖像描写、性格描写,然后进行有奖竞猜。谁写的人物被别人猜得又快又对,谁就获奖。又如:用录音机把事先录好的各种声音放给同学听,让学生分辨是什么声音,用词句摹写,并进行想象推断,巧妙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写成一篇文章。

七、鼓励创新,允许模仿。

作文可不可以模仿?我认为可以。当然,我们首先要鼓励学生的作文要写得有新意有特色,但也允许适当地模仿别人的作文。写字,画画都有临贴、临摹这个阶段,作文也会有个先模仿的阶段,尤其是小学生,尤其是刚开始作文起步的中低年级小学生。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或学生习作,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这样,可以降低作文难度,先“扶”再“放”,不至于一开始就产生作文难的心理。

八、因人施教,分类指导。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不平是一种正常现象。“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使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和消极行为。教师要因人施教,按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作文目的、作文要求、作文任务,分类进行指导。对好的学生,可适当提高要求,培养爱好,从作文的技巧、艺术性上提出要求和进行指导,组织他们参加课外写作小组,参加各种作文竞赛,积极向报刊投稿,以满足他们自我提高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设计坡度减少难度,分步实现作文目的,使他们能经过自己的努力每次作文达到一个小目标,有一点小进步,从而培养写作兴趣,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数学教学如何发散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年龄小,感性认识少,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在进行抽象思维的时候,还得依靠形象思维来帮助。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具体形象思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特征和认识规律,搞好直观教学,以使学生学号数学知识。根据这一思维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我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利用直观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激发情趣,自我发现规律。

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时,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进行释疑,先将用铁丝围成的长方形打开拉直让学生思考:拉直的这段铁丝的长是长方形的什么?长方形的周长是几条边长度的和?应怎样计算?然后,我又取出另一相同的长方形铁丝圈,从一组相对的顶点处剪开,并问大家:这时长方形的周长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怎样求,周长怎样计算?然后请大家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在计算上更简便?第二种方法中括号里求出来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2?通过这样演示、议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难点,把学生的感性知识转化为了理性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导入时巧妙设疑,诱发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学习上会变得主动,在数学教学中,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适当设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因为出于对某一问题的好奇,想急于求得解决,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雷的求知欲望,起到良好的诱导作用。

如我在教数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时采用了猜数法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开始上课,我要求学生画一个三角形,再量出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学生分别报出自己所量的这个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我猜第三个角的度数,结果我一一猜中,这时恰当设疑:“我是怎样猜出来的呢?你们也想掌握这个本领吗?”这样就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所在,从而以高度的积极性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

2数学思维方法。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思维。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认识结构的形成发展并得以巩固和神话,不是仅靠短时间的讲解就能奏效,必须通过一定质量的联系。它可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精心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除内容的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外,还必须注意形成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注意做到了练习的科学性、系统性、典型性、启发性,使学生能练一题,议一组、会一串。

求异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简单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组织恰当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使学生在寻求不同的过程中思维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中“三角形的分解”的相关知识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些三角形进行分类,找出不同三角形的特点,并进行总结和概括。比如,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90°等。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对每个三角形进行分析,找出三角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和不同,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求异性思维的形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3数学思维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要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密切联系起来。

人们的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心理学认为,借助语言人们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还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而教师要了解学生这些思维活动的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注意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结果学生思维能力有较快的提高。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使学生都有用语言表达他们思维的训练机会,可以把指名发言、集体讨论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教师还应有意识有计划地注意帮助差生,鼓励差生发言,推动他们积极思维,以便促使他们的数学成绩和思维能力都取得较大的进步。

创设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个性思维能力。

学生的个体不同,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合作探究,齐心协力,共同研讨解决问题,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不可能都去寻找一个合适的伙伴来共同探讨商量解决,更多的是要靠我们自己独立去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然后可以去征询别人的意见来印证调整自己的思路。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通过材料产生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比如我们在教学计算中的简便运算时,在学生获得数据信息后不要忙着让学生动笔计算,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独立分析、思考,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锻炼和发挥。

4数学思维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发散思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当一个人对事物充满兴趣时,就会拥有无比充足的动力去主动深入其中,探索其奥妙。学生学习也不列外,只有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他们才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科学设计教学程序,认真组织课堂语言,注重诱导和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多方法地主动深入问题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运用发散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角形模板,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由学生任意报出两个角的度数,教师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是多少。经过几次试验后,大家强烈的好奇心被“猜角游戏”所激发,并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学习知识上来。这样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知识。

运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的现象要充满热情地评价。因此,在教学中应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手势等。

如:当学生答对问题时要及时表扬。说一句:你回答的真好!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充满鼓励性的话语。即使学生回答的不正确也不应去批评他,而是给予鼓励。对他说:“不要紧,再想想”;“其实你讲的快接近正确答案了”等等。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解题思维的发散,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心得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搞好班集体工作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间,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首先,给每个学生提供做班干部的`机会。

特别是对于刚成立的新班集体来说,学生们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行动上,不难看出大都积极要求上进,想被老师看上、同学看起,想为自己打开一个新局面。于是,在决定班干部的工作上,我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定期任小组长。为那些自治力差,工作能力低的学生创造一个提高的机会,他们无论能力大小都能尽职尽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还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第二,一些课目的课代表要定期调换。

比如,学校组织的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揭晓后,各课代表随之改换成绩最好的。这就促使学生在平时刻苦学习,产生竞争意识,使他们多少受到改革开放热朝的影响。让学生知道,没有真才实学,不努力上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第三,每次大考过后,总分排在前几名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不妨碍其他同学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座位。

以这些学生受到优惠的典型事例来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多种多样激励学生的方法后,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明显的提高,心理素质也会提高,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他们不愿落后,都能将自己与班集体融为一体,珍惜班集体的荣誉,从而产生“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思想,班里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实践说明,如果班主任老师对班集体工作能统筹安排,看准时机,及时、合理地处理班务工作,班集体将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班集体。

《如何调动女生的积极性》教学反思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充满激情,要把教学内容跟自己的情感融合到一起。要利用丰富的形体语言来讲授教材内容,同时把学生情绪也纳入自己的激情中。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通过提前做好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西沙群岛的优美景色和丰富海产,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他们想象假如到了海底,看到的珊瑚是什么样的?海参、龙虾等都是什么样的?学生看完课件后,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

二、采用疑问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忽视提问环节;或者提出的问题琐碎、繁杂,缺乏思考价值,不足以发挥提问教学的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提问要目标明确。如:在教学《称象》时,可以提出问题:“如果让你来称象,你会想到什么办法呢?课文中曹丕想到了怎样的方法呢?”这一问题将文章重点牵引出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三、利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形成了一种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底下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积极性,形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效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喜好和想法,然后根据学生的想法准备材料,并作为一个引导者去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究,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如:学习《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时,我将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先自己了解张家界,然后以讨论的方式将自己了解的知识互相分享,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最后将准备的材料和知识拿到课堂和学生一起讨论,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着自卑、厌烦、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

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成绩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害怕写为喜欢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反之,如果学生缺乏这种作文的心理需要,心理欲望,再好的指导方法也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针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偏向,要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调动作文的积极性,我们可采取这样一些方法。

一、把握标准,不吝啬分数。

作文经常得低分,这是影响学生作文积极性的原因之一。不少教师批改作文时,分抠得很紧,学生辛辛苦苦写过一篇文章,能得个七十分就了不起,有的学生甚至一学期都没有作文能得60分。经常低分,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失去自信心,最终引起回避和退缩的反应,失去作文兴趣,形成畏难消极的心理。是不是学生作文实际水平只有评个低分?我们不能否认有一部分学生作文确实很差,但对多数学生来说,之所以低分,主要还是教师作文批改时,把握标准存在误区:一是把学生的作文当文学作品看待;二是用成人文章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三是把大纲中小学生作文的总体要求最终目的作为统一标准去评价不同年级学生的作文,从而导致在教师的眼睛中,学生的作文很差很粗糙的定势心理。因此,教师应抛弃这种片面认识,正确把握小学生作文的评分标准,认识到小学生作文只是一种练习作业,一种学习过程。要根据大纲中对不同年级的不同作文要求,按照小学生作文有个逐步提高,逐渐达标过程的规律来确定标准考虑评分。不要吝啬分数,只要达到了本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好作文,就要给较高的分,以帮助学生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表扬强化,使后进生增强信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学生正确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讲,是很稚嫩、粗糙的,真正优秀的,符合文章要求的还比较少。教师的目光不能只盯住学生作文中的缺点,不能成天只对学生讲这里写得不行,那儿写得不好,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作文难和怕作文的心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表扬强化的重要作用,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优点和微小进步,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用得合适的词语,一项新鲜的材料及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继续发扬。只要作文有了好的方面,就进行表扬鼓励,这样不断强化使优点巩固坚持,缺点就会相应减少,不仅使学生逐渐掌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为写好作文提供巨大的动力。

四、讲究批评艺术,多用鼓励性评语。

在作文批改中,有的教师看见一些差的作文心中就厌烦,随意给一个低分,连评语也不写,或者气呼呼地写上一些批评、挖苦、斥责的话,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不会改正缺点,还会产生逆反心时理,由怕作文到厌烦作文,有的干脆拖欠不写,或胡乱抄几句应付了事,因此,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有一颗爱心,满腔热情。评语要用鼓励性语言,既要肯定点滴优点,又要诚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还要介绍一些修改的具体方法。要用谈心式、讨论式的语气,让学生从教师评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和一片爱心。事实证明,以情育人,表扬比斥责批评效果更好。

五、组织活动,丰富作文材料。

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学生作文难的又一原因。经验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语文教师要抛弃那些组织学生搞活动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影响考试成绩的片面认识。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你成天在课堂讲怎样写作文,学生还是无事可写;要写,也是胡编乱造,缺乏真实感。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积极主动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思想政治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还要舍得花一些语文课的教学时间精心组织一些与作文紧密联系的活动。生活丰富多彩作文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也就不会一拿起笔来就感到无处下手了。

六、乐中求学,训练形式多样有趣。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讲究趣味性,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就喜欢去做,积极去做。

作文要多写多练,但形式单一,老是老师出题,学生照题写也会厌倦乏味。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各种愉快活泼、新颖有趣的训练形式,使学生感到作文不仅是一种练习作业,还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把活动与作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为班上同学进行肖像描写、性格描写,然后进行有奖竞猜。谁写的人物被别人猜得又快又对,谁就获奖。又如:用录音机把事先录好的各种声音放给同学听,让学生分辨是什么声音,用词句摹写,并进行想象推断,巧妙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写成一篇文章。

七、鼓励创新,允许模仿。

作文可不可以模仿?我认为可以。当然,我们首先要鼓励学生的作文要写得有新意有特色,但也允许适当地模仿别人的作文。写字,画画都有临贴、临摹这个阶段,作文也会有个先模仿的阶段,尤其是小学生,尤其是刚开始作文起步的中低年级小学生。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或学生习作,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这样,可以降低作文难度,先扶再放,不至于一开始就产生作文难的心理。

八、因人施教,分类指导。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不平是一种正常现象。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使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和消极行为。教师要因人施教,按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作文目的、作文要求、作文任务,分类进行指导。对好的学生,可适当提高要求,培养爱好,从作文的技巧、艺术性上提出要求和进行指导,组织他们参加课外写作小组,参加各种作文竞赛,积极向报刊投稿,以满足他们自我提高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设计坡度减少难度,分步实现作文目的,使他们能经过自己的努力每次作文达到一个小目标,有一点小进步,从而培养写作兴趣,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语文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心得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提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也是新课标的要求。那么如何将它落到实处,取得实际效果呢?我认为用该从以下几个问题来探讨: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目标并理解其意义,知道确定的目标依据和实现的措施。这样师生双方就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的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否则学生就不会参与进来。只有当学生认同目标时,老师才能通过启发、说明等手段将之转化为学生的追求,从而实现需要上的一致,认识上的一致和感情上的共鸣。

其次要设计好的策略,共同配合。为了实现目标,教师设计一定的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方法步骤等,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参观研讨,无论是教学过程的编排,还是教学手段的谋划,都应精心务之。但是,所有这些都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起来。这种配合越协调越默契,教学的效果越好。所以,组织策略,必须有针对性、可行性,要顺应学生的实际状况,有利于学生的活动表现,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参与的实效性。否则,教师有再好的策划到头来仍是纸上谈兵,无法实现。

二、探索实施办法。

1、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更多的学会把学生当成朋友,而不是低于自己的晚辈,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我们教师观念的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如今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接受信息广,老一套的封建家长式的教学早已不适应了。据此两点,我们就要敢于且必须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也只有允许学生在说错、写错、思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叛逆思维。我在不多的两年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创造此种情景,例如: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无话不谈,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敢于说“不”、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样地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迎合了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因此,我在两年的教学中,学生不但觉得学的轻松,而且学的愉快,学的主动。

2、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

高中的学生正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大人”,因此,面对批评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此时,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听到一些带有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正是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方面的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比如:高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作文的,上课前老师先问“你们感觉语文中最难学的是什么?”学生一般会回答“作文”,这是老师用希望激励学生,“你们信不信,今天我们学了这堂课之后,人人都写的出好作文,你们愿不愿试一试?”——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希望。不仅如此,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也都用“你真棒”“你真行”“你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悟性最高的一个”等表扬性语言。即使回答错误,我也会告诉他“再思考一下,我相信你一定会思考正确的”等激励性语言。而不是用鄙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而且,我一再激励学生不要把面对问题当成困难,而应看作挑战,这样,学生就会充满信心的去克服它、战胜它。这样学生就会勇于去克服困难,勇于挑战困难。

3、激发学生的兴趣。

只是一味表扬也并不能完全调动学生,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把学习当做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的选择性。兴趣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好奇心强、兴趣浓厚,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这主要靠老师的正确指导和教法的改进。因此,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最通俗但又宝贵的教育经验,一些老师却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点。比如教学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时,因作者表达感情非常到位,所以我“标新立异”,老师不讲,而我让同学们做个小书评家,发挥他们的评论水平,给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加以评论。这样学生兴趣大大增加,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不用老师口干舌燥来讲,学生自能领悟其中的佳句和作者传达的感情。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位着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你给他多大的空间,他就有多大的施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热情的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去开拓、去创新,让学生去做感兴趣的事,从兴趣中发现兴趣。不要让学生老是顺着老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开展这样的活动的目的是使语文课堂活起来,不要局限于上、下课的形式,应该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让学生学会在娱乐中获得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终目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