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优秀13篇)

时间:2023-12-02 22:03:41 作者:琴心月

范文范本是学习和模仿的对象,通过分析和借鉴范文的优点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参考范例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素材积累。

新时期下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纸质档案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大量由计算机直接生成的文字、数据档案,以及用计算机扫描的图形、图像档案材料成为现代档案数字化的存在形式。

关键词:电力信息;数字化;信息技术。

一、引言。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纸质档案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大量由计算机直接生成的文字、数据档案,以及用计算机扫描的图形、图像档案材料成为现代档案数字化的存在形式。

从成本管理角度,档案数字化工作是由成本和收益组成的,在推动江苏省电力行业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成本控制成为苏源信息面临的一大难题。为规范我公司档案数字化项目实施的管理,提高项目实施进度,节约项目成本,公司从制度管理、工资指标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本文根据苏源信息在推动档案数字化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讨电力系统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为我国档案数字化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二、成本控制的制度规定。

(一)员工工资考核制度。

1、所有参与人员采用“按件计酬”的考核制度,无基本工资及各项补贴,体现多劳多得。

2、单个项目产值的30%作为该项目组人员总工资额。单个项目在现场产生的住宿费、餐饮费按以下公式测算:

住宿费用=1.2。

就餐费用=1.2。

注:10人参与项目,1.2表示浮动系数,含交通费用,并考虑项目进场出场时间。

5000页表示三台高速文档扫描仪日工作量。

3、员工最终工资额按单个项目结项后,以实际完成的工作量统一计算总工资额支付,公司每月将会预支一定生活费给员工。

(二)成本控制激励措施。

1、激励对象为公司数据处理项目组长和现场负责人,项目组内部的分配和激励体制由该现场负责人自行讨论制定。

2、单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现场时间的控制措施。

例如某项目扫描页数为10万页,现场两台高速文档扫描仪,以日扫描量5000页/两台作为计算标准,现场需要20天的时间,其中拆分、装订等环节贯穿其中一并完成。

若项目组a通过优化流程,发扬团队合作精神,15天就完成现场工作,公司将结余费用的10%作为奖励给项目组a;反之,若项目组b用25天完成现场工作,公司将从项目组b人员总工资中扣除超出费用的10%,作为惩罚。(这一部分可归入员工责任一块)。

3、项目组长及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公司制定的计划,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档案数字化项目实施的数量。若按时完成目标,公司将给予项目组长和现场负责人一定金额的'奖励;若未完成计划,公司将给予项目组长和现场负责人一定金额的处罚或者更换项目组长和现场负责人。

(三)项目组长岗位责任。

1、根据部门经理的安排,组织建立项目执行团队,根据项目总体计划合理安排项目进度,做好项目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2、项目执行过程中与省公司、市、县供电公司以及公司其它部门建立沟通渠道,组织协调各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项目组人员进场前,项目组长需将工作场地、住宿、就餐等问题落实到位。

4、定期了解和分析各项目小组工作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数字化交流工作。

5、定期安排相关培训,了解现场组员的表现,并及时向部门经理汇报项目进度及突发情况和问题。

6、负责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在项目验收通过后,统一归档。

(四)现场负责人岗位职责。

1、在部门经理和数据项目组长的领导下,严格按照部门管理规范,负责对所实施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

2、人员进场后,请业务单位授权档案管理系统的登录权限,并将工作所需的全引目录及工程图纸办理借出手续。

3、协调项目组成员的关系,合理安排各成员的工作,最大限度的调动项目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4、做好项目组人员的计件工作,确保计件数量的真实性,工作质量的准确性,并在月底负责向部门提供项目组成员的考核数据。

5、定期向项目组长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一)所有参与人员(含现场负责人)采用“按件计酬”的考核制度,无基本收入及各项补贴,体现多劳多得。单个项目产值的27%作为该项目组人员收入总额。结合员工激励措施,员工收入考核的公式如下:

员工收入总额=单个项目产值7%+结余费用(注:实际完成天数少于考核天数)。

或员工收入总额=单个项目产值7%-超出费用(注:实际完成天数多于考核天数)。

单个项目产值=项目实际工作量附《档案数字化处理费用结算单》。

收入指工资+出差补贴。

n:根据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在10~50之间浮动。

(二)项目总成本测算公式如下:

总成本费用=1.35悼扫描总页000页)。

注:1.35表示浮动系数,考虑项目进出场时间,含交通费、餐饮费。

5000页为两台高速文档扫描仪日(每日8小时)测算工作量;。

10人参与项目,2人一间标准间,共5间;。

住宿费标准根据项目实际开展的地区不同,由部门考察确定。

(三)现场负责人收入的考核需与单个项目的完成质量、客户满意度及安全保密情况等因素挂钩,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现场负责人收入=(1.3~1.5)祝)。

注:质量系数:通过项目验收――系数1,未通过项目验收――系数0.5。

满意度系数:满意――系数1,不满意――系数0.8。

安全保密系数:一级事故――系数0.3,二级事故――系数0.5,三级事故――系数0.7,无事故――系数1。

(1.3~1.5)浮动系数由项目组长根据考核确定。

(四)项目组长收入的考核需与全年项目完成数,每个项目完成质量、客户满意度及安全保密情况等因素挂钩。综合考虑,项目组长收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考核收入,考核依据是每个项目完成质量、客户满意度及安全保密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项目组长考核收入=0.5项目组a现场负责人+项目组b现场负责人)0.7~1.5)。

第二部分为奖励收入额,主要依据全年完成项目总数的情况。若完成项目数多于计划完成数,则给予奖励。

注:(0.7~1.5)浮动系数由部门经理根据考核确定。

(五)条目录入人员收入的考核主要依据其完成的录入总条数,计算公式如下:

条目录入人员收入=录入单价录入总条。

注:录入单价每年发布一次。

条目管理人员收入的考核主要采用固定收入,并根据其工作表现进行上下浮动,计算公式如下:

条目管理人员收入=(0.7~1.5)800(标准数)。

注:(0.7~1.5)浮动系数由部门经理及组长根据考核确定。

(六)员工最终收入额按单个项目结项后,以实际完成的工作量统一计算收入支付总额。要求财务部对每个项目单独立项与核算,每月前三个工作日之内提交项目成本报表交数据处理中心。每月8号之前数据处理中心提交所有人员的工资发放表到综管部。

(七)工资考核系统。

苏源信息从事档案数字化项目工资考核系统如图:

四、典型案例分析。

溧水供电公司档案数字化处理10人参与,项目产值124092元,扫描总页数127389页,以日扫描工作量5000页为标准,录入总条目65283条。

(一)以现拟定的成本控制管理规定测算。

1、成本总费用。

住宿费用127389/500032=17160元。

餐饮费用100=4500元。

交通费用10=800元(南京郊县内交通费相比其他地市交通费用便宜)。

得出成本总费用=17160+4500+800=22460元。

注:公式中数值,如132是溧水、六合、高淳、浦口四县住宿标准的平均值;15是员工每天就餐标准;30是控制一个项目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完成;20是南京至溧水一趟交通费用。

2、人员工资额:1240927%=33505元。

3、条目录入费用:65283.12祝?-26%)=5797元。

4、条目录入管理人员:1800+1800=3600元。

合计支出总费用:22460+33505+5797+3600=65362元。

(二)项目开展过程中实际发生费用。

1、成本总费用。

住宿总费用33120元,(住宿标准180元/标准间,现场工作38天)。

餐饮费用6173元。

设备搬运费800+800=1600元。

其他费用(临时办公用品:装订线、酒精、棉花)165元。

得出成本总费用=33120+6173+1600=165=41058元。

2、人员总工资额43595+出差补贴18050=61645元。

合计支出总费用:41058+61645=102703元。

参考文献:

[1]钱菊.电力系统档案数字化的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0).

[2]陈少杰.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与档案管理[j].财经界,,(5).

[3]孙博,李丽,张.成本核算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4).

新时期下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并且已经应用到各个行业。微课就是已经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学形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主要以“微课”的优势作为切入点,对其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推动高职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我国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高职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学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高职语文教师对于相关的教学工作不够重视,使得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微课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职语文教学工作的改革发展。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现阶段来说,我国高职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学一直被学校忽视,使得语文教学地位教学低下,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语文功底较差,长此已久,就会使得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另外,在相关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不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以及技巧性,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高职教师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的教学资源较为薄弱,导致教学内容不够新颖,相应的教学设施不够完善,使得高职院校不能及时的进行资源共享,导致了相关的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二、微课教学的优势。

1.微课时间较短、内容精致。

在微课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学视频是微课教学开展的根本。通常来说,微课视频的长度一般为5-8min。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的应用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做到主题明确。同时,还能反映出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对教学重点进行特别对待,从而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2.使用较为方便。

通常来说,微视频容量都在100m以内,时间大约在5-8min,主要是这样便于教师以及学生对资源下载,实现资源的共享。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的视频格式能够支持rm,wmv,flv等多种格式,使得教学和学生能够享用相应的教学资源,同时,还可以将其保存到终端设备,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电脑进行移动学习。

3.教学资源多样化。

微课教学视频能够融合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相关内容,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效的学习环境,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在相关资源应用过程中,微课主要是以视频短片作为基础,对相关的课堂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变的课堂教学主题资源包。教师以及学生通过对资源包的利用,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4.课堂反馈及时。

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良好的课堂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微课的应用能够使得学生即时学习即时反馈,从而能够保证教学反馈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使得教师能够依据实际的课堂情况及时的对相应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微课”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1.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的课堂讲解效率。

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积极的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是教学质量的根本,教师只有对相应的教学流程进行合理安排,才能保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微课的应用,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正确的引导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对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的难点进行讲解,并且还能及时的对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思维方式进行拓展,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能够有效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在高职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将学生快速引进课堂教学中。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任务,做好预习工作,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其次,教师还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从而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微课的应用,教师应该积极掌握微微课教学特点,将学习任务清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启发学生,保证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准确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打破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能够满足不同生的需求。

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这也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微课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此种现象。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对相应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学生都能够接受微课教学。另外,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微课教学紧密结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教学还能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明确了相应的学习任务以后,就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微课进行相应的学习,从而能够保证良好的预习质量。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一些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拓展,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加强对其基础知识的训练,能够提高整体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4.能够提高语文学习趣味性。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在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对其进行整理,能够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并且还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

三、

综上所述,微课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只有从课堂的实际状况出发,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新时期下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档案数字化涉及档案馆内部许多部门,因此,加强组织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过实际的调研和论证,运用科学方法预测,制定科学配置各种资源进行档案数字化的总体规划和年度专项计划。通过计划谋求管理系统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决策目标三者在动态上的平衡,实现制定的各项目标。

实施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档。

案数字化建设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技术含量高,涉及到许多因素,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实施特别强调解决问题的及时性,通过创新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相互作用的新机制,实施有效的组织、指挥、协调、激励工作,保证档案数字化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则档案数字化的指导思想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利用为目的,充分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和数字化加工设备能力,保护馆藏档案原件完好,保证数字化档案真实准确,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

重要档案数字化的价值性、常用档案数字化的实用性、开放档案数字化的开放性、褪迹档案数字化的抢救性、解密档案数字化的及时性、目录数字化与全文数字化分步的时效性、档案数字化加工与利用同步的一致性等原则。

二、本级为主,分步实施。

1、本级为主。根据档案馆职能分工和档案来源原则,各级地方档案馆永久档案绝大多数是本级机关形成的,这部分档案自然是当地档案馆数字化的重点。同时,地方档案馆都保管着大量的上级档案文件,馆际之间上级档案文件重复是必要的,这些纸质文件来源一般都是上级机关统一印制的。地方档案馆坚持本级为主的原则,根据需要和可能适时、适量地进行利用频繁政策性上级档案文件的全文数字化,以满足当前工作的急需,尽量减少档案馆多层的重复劳动。

不可能一步到位,而且档案室进馆范围档案陆续进馆,进馆范围档案实施档案数字化馆室共建、共赢、共享的策略非常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建设是最基础性的工作,是第一位需要建全的。专题数据库建设,是根据现实需要而适时建立。全文数据库建设,是满足信息检索需要而必须加快建设的数据库。

1、在建数据库的设立。在建数据库是为了数字化加工所设立的动态库,是数据不断变化的数据库,完成的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则是成果库。但是,在鉴定及全文数字化加工过程中,它又成为全文数字化加工在建数据库。

2、成果数据库的使用。成果数据库只分配使用权限,只有特殊需要时经批准,才分配数据改变的操作权限。

用后即刻收回;给予单位领导和相关中层干部全部数据的查看权。

四、数字化档案利用服务。

数字化档案利用服务工程是以搞活数字化档案利用为目的,以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为平台,通过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运行制度和具有法律责任的网管、数据管理员、数字化加工人员、提供利用人员连锁责任制,环环相扣,从措施上保证数字化档案的准确。通过防火墙、ca认证、数字水印、电子签章、权限控制等计算机新技术,从技术上保证数据的安全,利用网络实现档案的法律效力,实现远程为利用者提供快捷、准确数字化档案的目标。

新时期下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计算机与互联网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为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崭新的网络环境.计算机网络通讯已经从辅助性的工具发展成为一种信息化工作环境.伴随着网络环境的.普及化与工作方式的数字化,大量电子文件与有用的数字信息,应运而生.这就给高校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冯瑾作者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刊名:档案时空pku英文刊名:archivesspace年,卷(期):“”(10)分类号:g47关键词:

新时期下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社会经济已经处在了高速发展阶段,会计管理可以看成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成分,甚至可以说成是事业单位管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会计管理的重要性,会计管理是科学管理事业单位的重要方式,也是监督事业单位所有工作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在进行计划的制定以及政策的调整时,会计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依据。会计管理关系着事业单位的整体经营质量,与事业单位的全局性发展也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会计管理是一个体系,它的整体运行决定着事业单位管理是否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会计管理可以说是事业单位的基础管理工作,我们要不断提高会计管理的实效性,才能明显改善事业单位的管理效果。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会计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管理工具,不仅反映了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还通过预算、监督和参与决策等方方面面参加到事业单位管理的过程之中,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来使用。如果会计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那么就会势必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扩大。由此可见,会计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和巩固会计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以便事业单位更完美的壮大和更长久的发展。

二、以绩效管理为基础的会计管理分析。

事业单位管理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就是会计管理,而绩效管理可以看成是事业单位科学管理的灵魂,这两种管理方式在事业单位管理经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绩效管理又算是会计管理的基础组成成分,绩效管理的效率也直接作用并影响会计管理的效率。绩效管理实施中会产生一定的财务标准,而这个标准需要得到会计管理的肯定,要让每一种跟事业单位资金链条挂钩的考核指标拥有正确的、合理的、公平的科学依据。如果绩效管理脱离了会计管理,那么绩效管理的实施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相反的,对于会计管理来讲,会计管理的工作也不仅是依靠会计管理人员的服务就可以顺利开展的,因为会计管理只能做到发现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得到绩效管理在工作上的权利配合。绩效管理和会计管理是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两大重要内容,在事业单位运行中实现绩效管理与会计管理的有机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事业单位经营效率,还可以增强事业单位管理的活力。我们要以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目标为基础,在绩效管理的计划制定和监控考察等相关环节中,会计管理都发挥着相应的十分重要的功能作用。我们要科学合理的对绩效管理以及财务管理进行规范,让它们扮演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还要在促进会计管理作用的同时不断的提升绩效管理效率,促进事业单位发展。

三、总结。

如何使事业单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事业单位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根据实践证明,要想使事业单位管理趋于规范化,使事业单位快速健康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绩效管理。我们要努力通过会计管理形式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记录反映实际经济态势,从而做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把绩效管理作为会计管理的基础,两者合理的有机地结合可以为事业单位创造效益的最大化,还可以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和绩效管理成为了事业单位在更好运作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事业单位的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与绩效管理之间相互制约,因此,事业单位只有更加合理地规范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才可以强化会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功能。

新时期下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技术教育,它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一批批社会需求的服务于社会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高层次人才。为契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语文教学中,要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实施针对性教育教学。本文从培养职业道德、关注语文素养、改革教学方式、组织实践活动这几个方面,探讨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

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职业道德、合作能力差、缺乏责任意识,或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等,导致学生就业困难。为此,高职语文教学时,应该反思教学理念、方法与目标,通过树立以专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思路,做好高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保障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职业道德,融入职业理想教育。

职业道德是一个人从业必须具备的素质,职业理想又是一个人在职业岗位上能不喑沙ず徒步的关键因素。高职语文教学中,有必要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的教育。要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与训练,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理想。让学生认识到一切职业岗位都是平等而光荣的,都是建设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自由激情塑微软》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微软的企业文化、人才选用启示等方面出发,分析微软带给员工的福利――轻松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著名企业微软的文化,让学生树立自身的职业理想,什么样的企业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企业?如何为进入并在这样的企业获得人生发展而努力?又如《训俭示康》学习时,应重视对学生崇尚节俭、不讲究排场行为习惯的培养。或从《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材中,引导学生学习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帮助树立职业理想,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关注语文素养,加强职业能力训练。

为了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不能舍本逐末,需要从强化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入手,对学生加强职业能力训练,也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企业要求员工需要有较好的写作能力、策划能力、表达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需要强化对学生应用型素质的培养,基于市场实际需求,做好“订单”导向下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

如可以模拟现场招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招聘问答,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可以组织口语交际训练“即席发言”,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让学生基于一定主题与内容,展开即兴发言与互动交流。或基于教材中关于语言应用训练中应用文写作主题,展开“求职信和简历”写作的学习和训练,并结合学生的专业,让学生准备一份求职用的真正的简历。或组织“评说喜欢的文学人物”活动,通过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结合自身的喜好,将思想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以此强化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创新思维。

新时期应有新的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来说,新时期下的高职语文教学,应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互动交流、创新思维、合作实践的学习模式下,挖掘自身潜力,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方法的学习和运用。由此,需要改革教学方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方式,应该契合时代需求,凸显高职教学的应用性。

如可以组织辩论赛活动,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辩论活动一般由小组合作展开,分为正方和反方。每一方的成员需要相互配合,交换思想和意见,并分工协作,每个人担任好自己的角色。辩论活动是很好地将个体创新思维集合起来,形成集体力量的学习活动。可以选择这样的主题“能力与机遇哪个更重要”“专才与全才哪个的社会竞争力更强”“高职学生打工的利与弊”等。通过辩论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还可以将语文学习与实验分析、社会调查等结合起来,提升学生探索意识,在动手与动脑结合中,提升职业能力。

四、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高职语文教学应该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展开语文的深化学习与应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基于语文教学素材、学生校内生活及校外社会生活,展开契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如以环保为主题,组织学生参与“低碳生活”主题实践活动。借助信息技术资源获取信息,强化学生信息筛选能力,并结合生活实际,探索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方法与实施策略,鼓励学生从自己出发,从身边的简单行为出发,做好低碳生活与环保措施。低碳策略制定后,鼓励学生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关爱环境低碳生活,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素质。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参观游览,完成后写导游词,或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写产品说明书、生产流程说明文等,以此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职业素养。

五、结语。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契合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有助于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高职语文教学需要紧密契合社会实际,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时俱进,改革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此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思考论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应运而生,而“互联网+”对历史档案的管理工作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经过多年观察发现,目前的历史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将针对目前历史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互联网+形势下历史档案管理的新思考。

互联网+;历史档案;新思考。

新技术新设备广泛的应用于历史档案管理的工作之中,为历史档案管理提供了诸多便利,不但创新了管理方式,而且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着历史档案管理的发展,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工作能力较差、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态度消极、档案管理工作创新不足且设备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到,历史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历史档案管理工作迎来了全新的挑战,档案管理人员能否尽快适应全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已经成为历史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难题。

1、历史档案是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历史档案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首先,历史档案是依据史实进行整理编辑而成的,并非后人凭空想象捏造出来的,这为后人客观的评价历史行为提供了主要依据;第二,历史档案之中包含了很多历史人物的真迹手笔,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一些文件性质的资料,如契约、合同等文件,具有非常明显的凭证作用。

2、档案为生活的宣传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各档案馆都全面改革了历史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同时创新了工作思路和理念,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工作扎实推进,档案在为社会各方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1、历史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读者对于档案馆已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对于人性化的服务方面有了更高的标准。但是,大部分历史档案管理的管理人员依然使用传统的服务理念用于日常工作之中,经常会看到被动工作、消极工作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读者对于档案馆的印象。

2、档案馆的管理者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尽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的历史档案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也为历史档案管理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严重妨碍了历史档案管理的继续发展,成为了一块不折不扣的绊脚石。但是各档案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对于历史档案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没有对历史档案管理进行工作创新的想法。例如,现在国内各行业已经充分利用云服务进行信息存储工作,利用网络进行资源管理,但是在历史档案的管理方面还没有统一的管理网络。因此,历史档案管理的发展已经停滞不前了。

3、设备更新不及时“互联网+”的背景下,不但要求对于历史档案管理要引入全新的工作理念,更要及时的引入全新的科学技术设备。科技的发展已经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是部分档案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对档案馆内部的陈旧设施进行全面更新,对于现代化技术为历史档案管理提供的各种便利更是熟视无睹,已经严重限制了历史档案管理发展。

4、历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能力较差历史档案管理除了提供档案资料以外,更主要的是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但是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服务的意识是十分淡薄的,同时,从事历史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数专业知识浅薄,无法为读者提高更为专业化的建议,这些都导致了读者对于阅读体验十分不满。

1、提高历史档案管理有关部门的服务水平各地方历史档案管要向国家级历史档案馆学习,汲取其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管理理念,尤其是要学习国家历史档案馆的服务水平。目前,大部分历史档案馆无法对外公开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历史资料十分珍贵,唯恐向外借阅时发生破损的情况,造成意料之外的损失;第二,历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于资料分布情况不甚了解,无法准确的提供资料。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改变历史资料的管理方式,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在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和开发利用方面下功夫[2]。第二,在历史档案方面的管理中,必须要充分的利用网络这一便利条件,将历史方面珍贵档案形成电子档案,建立相关的云服务系统,方便人们调取与阅读,同时不损坏档案自身。第三,要加强历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要不断加强其服务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2、建立健全历史档案管理制度制度建设是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优化档案管理的模式,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3]。目前,国内历史档案管理的工作制度十分混乱,各档案馆应及时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档案管理制度,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制定出一套符合自身工作需要的管理制度。例如,建立网络电子历史档案,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对于纸质档案的损坏,更加方便人们的管理。现代电脑软件都十分发达,人们可以利用软件帮助其做档案的日常管理。

尽管在互联网+形势下历史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但是为了实现历史档案管理的发展和总体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下定决心、克服困难、超越自我,要摆脱传统观念对于历史档案管理的束缚,适时的引入全新的管理理念,为历史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鲜活力。同时,要充分利用新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历史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提高工作的效率。此外,要提高对于历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灌输其服务意识,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准和工作能力,以便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从本质上提高历史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党燕荣单位:西安市西铁一中。

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馆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档案中不仅包含档案馆人员管理制度,更包括人才管理、经济活动等重要内容,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单位的发展和进步,由此可见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人们传统意识上存在偏差,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相对不规范,存在档案丢失、存放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实用性,制约着单位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相关领导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档案承载着一个单位发展过程中的全部内容,是一个单位历史的记录与见证,专业人员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同时借鉴档案内容,能够有效做好业务工作。为了使档案能够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使单位领导能够及时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就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而为单位发展提供更有利的证据。合理利用档案能够使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包括人才管理、成本管理、活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单位能够在发现问题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为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工作人员首先就应该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掌握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自身的本质工作,更是促进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证。

在上文的分析中,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为了使档案管理工作更适应发展状态,在新形势下实现规范化管理,下面提出三点档案管理工作策略。

(一)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了使其满足社会的要求,档案管理部门首先应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制定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时,档案馆应该联系到自身档案管理现状和自身档案的重要内容,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档案内容相对繁多且复杂,涉及到的既有人员管理方面内容,也有经济活动内容,还有一些与其他单位的活动内容,增加了管理难度,因此,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其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形势。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需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根据档案内容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分配;2.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3.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4.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奖惩制度;5.对档案管理相关设施的管理办法。

(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很多行业和工作都实现了信息化,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适应时代发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就要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要积极引入一些档案管理软件,通过管理人员的使用,找出最适合单位使用的管理软件。在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通常是由人工进行记录工作,管理人员利用纸、笔等实现档案的记录工作,纸质记录不仅容易丢失,而且时间较长的记录会发生模糊看不清等问题,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仅能够减少管理工作中人为处理档案的工作,使计算机发挥出更大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更加清晰地做好档案管理记录工作,当单位需要哪年哪类档案时,可以通过查找信息管理软件快速地找到档案存储位置,这样档案管理工作者就能够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档案收集与处理工作上,保证档案管理的全面性。

(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管理能力。工作人员是档案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只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才能不断规范其工作方法,做好管理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就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为管理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档案馆可以通过邀请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为本单位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到更加规范的管理技巧,同时不同单位之间还可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交流会,使工作人员能够在交流会中更好地沟通工作方法,找到解决自身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办法,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二是档案馆要明确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同时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监督,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在制度的约束下,规范自身的工作方法和流程,在新形势下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总而言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十分重要,随着社会发展状态的变化,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观看法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都发生了改变,在此基础上,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不仅能够提升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保证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更能够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当需要档案时,能够及时找出所需档案,为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经济活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为档案管理工作开创一个新局面,为社会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

[1]连红宇.探究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5(07).

[2]顾雅丽.浅析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j].经营管理者.2015(07).

[3]黄喆.浅析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07).

新时期林业档案管理的思考论文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极大便利了社会生活及工作的开展。但就现今的林业档案管理工作来看,在工作中还有很多工作人员都沿用了以往的方式,这不仅使得档案管理效率难以得到提升,也无法对档案资料信息进行及时更新。[2]另外,档案管理人员自身水平也不是很高,对待信息技术无法在工作中准确全面应用导致档案信息的分享及交流出现问题,限制林业部门信息的流通,对给单位工作效率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

(二)档案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现今的林业部门内开展档案心理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是由行政人员或文员兼任,这类人员本身不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因而,其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对档案进行整理记录,而不能真正实现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另外,由于管理人员缺乏较高的工作能力,导致他们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影响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及效率,同时对其他部门的工作开展也产生较大限制。

(二)充分应用信息技术。

在林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可对信息技术的跨越时空性以及便捷性充分应用,使得林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在时代进步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极大的作用。因此,在林业档案管理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也是现今林业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在其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仅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要求。因此,在开展林业档案管理工作时,势必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林业部门办公的自动化。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升林业部门办公自动化水平,更好地开展林业档案管理工作,就需要依据自身情况开发研究与档案管理工作相符合的工作软件,并将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应用,使得管理质量及效率都得到提升。

(三)培养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

由于很多林业部门在开展档案管理时采用的都是兼任制,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很难得到切实提升。因此,林业部门应重視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对档案管理工作足够重视,聘用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才。[4]另外,结合档案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单位应注重对这些人员档案管理技能的培养及水平的提升,保证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保持较高水平。林业部门可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讲解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强化对自身管理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得工作人员更加积极、更加专心地投身部门档案管理工作中。

三、结语。

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完善是现今时期林业部门寻求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现阶段林业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出现的问题,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融入先进技术,并使得工作人员管理能力及水平得到强化培养,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促进我国林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水平与管理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曾春华.基层林业文书档案管理[j].河南农业,2016(14).

[4]李瑞平,王洪静,罗文娟,韩春梅.林业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2013(01).

新时期林业档案管理的思考论文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且气候环境多样化的国家,在此情形下,也使得我国林业资源分布呈现多样化状态。我国的林业系统承担着我国广阔的林业资源开发管理利用及其保护的重要任务。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林业资源管理仍旧处于粗放型的管理阶段,其资源明显被过度开发利用、乱砍滥伐,这些都严重阻碍着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较为明显的是,许多地区居民为了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将原有的林业资源进行砍伐,再种植生长周期较短的经济型林木,严重破坏大自然的环境,所以说加强林业管理工作势在必行。而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皆需依赖于有效的林业系统财务会计工作的实施。

(一)财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

首先,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执行规定》要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每年不得少于24小时的培训时间,而中高级会计人员则不得少于20学时,然而许多会计人员甚至都无法达到这个要求。此外,当前大多数会计人员的培训学时都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去学习培训知识内容,在进行继续教育时,许多会计人员只是空挂继续教育的名号,为了完成继续教育的任务,甚至是出钱让其他人代为培训和考试,使继续教育培训完全形式化。其次,大多数会计人员并没有正确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部分林业财会人员甚至将继续教育作为可有可无的任务,并不参与到培训当中,且这些人员对于新的会计规章制度也不甚了解,其思想仍旧停留于旧的会计准则,导致部分林业的专项资金有所流失。此外,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由于岗位不同,层次不同的财会人员往往接受的继续教育内容也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的管理部门都会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来实施统一的教育内容,这就使得林业财会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过于单一化,不能够妥善考虑到其内容的实用性和层次性。

(二)会计核算体系问题。

一方面,林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林业经营单位保全资本问题。作为维持林业再生产的育林基金,对于林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当前的状况来看,该资金只有在提取后财政部门才会着手安排使用,也没有做好计划预算,这种调配方式使林业经营单位不能够很好的维护林业再生产,更不用说实现资本保全。除此之外,当前的林业经营单位对于林木资产仍旧采取历史成本计价,将其资产成本划分成管理费用及其造抚成本两个部分,待多年之后,若是采伐林木,再根据一定的方法将这两个部分分别计入到林木生产成本当中。这种计价方法通常只将初始投资成本的回收作为主要考虑目标,却忽视了在长时间内货币资金价值所产生的变化,这种忽视极易致使林业经营单位不能够做好资本保全。另一方面,林业会计核算的对象并不全面。就当前的林业财会工作来看,林业财会工作主要计算收益大都局限于市场上能够进行交换的货币收益计算,却没有很好的反映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可能会产生的社会生态效益。此外,相关的林业生产成本也大都考虑经济成本状况,却忽视林业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环境资源、质量的计算。如此计算方法只会导致各林业经营单位及其个别成本收益不能够与社会成本效益相统一,使得本就有着些许地域、资源差异的各林业经营单位之间出现了分配不公的问题。

(三)会计监督体系问题。

一方面,林业会计监督体系中披露会计信息失真。大多数的林业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高质量的企业信息系统,仍旧采取手工操作方式来进行信息披露,不仅加大了人为因素影响企业内控效果的几率,更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林业会计监督体系中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当前,许多林业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并不全面,只将行政管理便捷作为首要考虑目标,对于林业企业内部的财会部门等职责权限缺乏科学划分,使得林业企业内部存在着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不高且管理层次较多等问题的产生。在林业会计监督体系当中,内部监管力度尤为不足。虽然我国的相关会计法律制度已明确的指出每个会计人员及其机构对于本单位所组织的经济活动皆有合法的会计监督职能职责所在,然而,实际上仍有部分单位缺乏自觉监督监管,甚至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监管制度,而一些企业虽然有建立内部监管制度,但也没有将其落实到实处,完全形式化。

(一)加强林业财会人员的专业培训。

首先,应当加大对林业财会人员的组织培养宣传力度。为财会人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使其充分意识到加强会计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林业企业还应善于利用竞争机制或危机感激发林业财会人员对于会计培训的热情;其次,应当尽快加强林业财会人才队伍的建设。林业企业可定期聘请外部专业人士对内部人员进行讲座交流,以少带多,使其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林业企业还可根据实际的发展状况,聘请资历较深的财会人员,来为培训者编写实用有效的教材,并适当的进行实务辅导,以便提高培训人员的专业素养;最后,林业企业应完善财会人员素质培训的组织管理体系。为了有效保障财会人员综合工作能力技术的提高,在实际的培训中,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加强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是以审查人员的培训资格为主,以此编制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最终对财会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合理评价的一个过程,也就是所谓的绩效评价,这对于财会人员工作热情度的提升有其益处。

(二)健全完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

首先,针对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所规定的应当严格执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的要求,林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林业会计分类核算体系,并根据其政策所划分出的商品林和公益林这两者林业资源,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置相应的林业会计核算方法,以便构建好一套完善且高效的林业会计核算框架体系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体系结构应与当前实际的林业经营状况相适应;其次,对于林业会计信息披露应当加强,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发生。为此,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林业企业还应注意不应将货币计量作为主要的财务性信息披露,还要兼顾林业所引发的生态经济效益等信息,全面、公开、公正的反映出实际的林业企业生态环境及其经营状况。

(三)完善林业财会监督体系。

首先,林业企业应当加强会计制度建设工作。只有逐步规范其会计核算及其会计规章制度的建设,才能使其林业财会监督体系趋向完善;其次,健全林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若想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林业企业财会监督体系在建设内控管理制度时,就必须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要建设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于国有资产的购置、领用、维修机器报废等方面的管理应逐步规范完善,避免林业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或者产生不必要的浪费。第二,建立起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合理分配企业资金,科学理财。第三,完善林业企业的内部监管机制,对内部财务及其审查的检查工作应当逐步加强,使内部监管工作能够贯穿于整个林业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过程当中,减少内部人员“坐支”等违规违法现象的发生率。

三、结束语。

新时期的林业财务会计工作对于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往后的林业财会工作当中,只有不断的进行经验累积和实践操作,加强对林业财会人才队伍的建设、会计核算体系及其内部监管机制的健全完善,才能使林业财务会计工作顺利开展。如此,也可坚信未来的林业财务会计工作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最终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忠.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林业财务会计工作[j].经济管理,(5).

[2]陈国清.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林业财务会计工作[j].经济视野,(9).

[3]王伟.论如何做好新时期林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研究[j].赤子,2014(2).

[4]李宇.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林业财务会计工作[j].企业导报,(12).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论文

事业单位的档案中包括许多珍贵的资料,不仅记录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包括事业单位工作执行的法则,对促进事业单位健康良好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水平。因此,相关人员要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加强重视,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解决,进而有效的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由此可见,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路径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缺乏重视。

管理人员的意识匮乏是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普遍具有重效益、轻管理的传统观念,认为档案管理无法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在档案管理上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在对档案进行管理时,认为只要确保档案的完整性,没有发生遗漏就可以,这种观念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1]。除此之外,我国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在工作中普遍具有拿固定工资的传统观念,并且在工作中缺乏专业知识,对档案收集、分类与整理缺乏正确的认知,而一些管理人员虽然掌握了基础知识,但是对目录号、宗号等具体环节的编写上缺乏了解,进而在整理过程中编码经常出现错误,进而无法对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降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使用价值。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并没有制定严格的档案管理条例,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时,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使档案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得到彻底的贯彻与执行。除此之外,缺乏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也无法对档案管理的具体职责进行划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常会因为责任划分不清而发生纠纷。另外,我国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也就无法建立健全的档案资料编制体系,在进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要按照制度对档案资料进行编制,目前我国在档案资料编制时,通常使用的纸张为a4,这种纸张其实并不适用档案的归档与修剪,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缺乏相关的档案资料编制标准,给管理人员带来了不便,影响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2]。

(三)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中硬件设施不够齐全,在管理工作中仍然沿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这种管理模式不仅会加大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会影响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造成档案信息的失真。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工作人员要在传统的纸质文档的基础上建立电子文档,避免因时间流失,出现字迹淡化的现象。在应用电子档案时,常会发生一些网络安全风险,为了提高电子档案的安全性能,要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监管。

完善的档案管理监督体系是确保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监督管理部门受到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影响,并不能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这就无法发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变化[3]。另外,事业单位在执行档案管理制度时,相关的监管部门也没有进行随时的跟踪和调查,并没有及时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执行方面的内容,由于缺乏健全的档案管理监督体系,管理人员经常会出现懒惰、散漫等现象,进而对档案缺乏有效的管理。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路径。

(一)培养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理念。

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首要措施就是培养相关的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观念,只有管理人员具有正确档案管理观念,才会改变传统重效益、轻管理的思想,对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事业单位应该定期对单位的成员进行培训,加强成员对档案管理制度的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敷衍、应付的态度,并且在培训之后,事业单位也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培训结果进行检验,并且事业单位也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一些管理意识强的人员进行薪资、额外假期等奖励,对一些不具有管理意识的管理人员要给予批评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来约束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进而树立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4]。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是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使档案管理变得有法可依,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档案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需要具有合规性,所以要以国家准则为基础进行完善。在完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时,要对其具体职责进行划分,将具体的职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人员,避免工作人员以及部门责任划分不清而出现纠纷、业务拖沓的`情况,进而对事业单位的档案进行系统化的管理[5]。以档案资料的管理为例,在档案资料的管理上,需要健全查阅流程与系统保管制度,而档案资料管理的具体职责则包括归档要求、材料移交等,其中在进行材料移交这一环节时,要对档案资料的清单进行检查,以此来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以免在事后出现问题而发生责任纠纷。

(三)积极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式处理档案数据的方式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现阶段事业单位需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的共享,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对公司的档案进行共同的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准确率。事业单位在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大资产的投放力度,完善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例如,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并对这些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从而高效的完成档案记载、存储、查阅等流程,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档案管理的运作体制[6]。

(四)健全档案管理监管系统。

完善档案管理的监管系统可以避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出现形式化的现象,对档案管理的监管系统进行完善,首先,要检查档案管理部门是否按照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规定对档案进行整理和收集,并且也应对档案资料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错误,要及时对档案资料进行修改,并且事业单位也可以借助外界的力量,进行社会监督,从而对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加强控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首先要对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采取培养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理念、健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健全档案管理监管系统等措施来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进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3]刘殿强.浅谈如何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j].卷宗,2018(21):86.

[6]王红玉.关于医疗机构档案编研工作几个问题的探讨[j].卷宗,2018(21):61.

新时期林业档案管理的思考论文

管理手段落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从目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建设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高校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财力及人力投入不足,档案工作空间狭小,工作环境较差,设备老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还停留在原始的人工操作阶段,限制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使之与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无法适应,使干部人事档案在高校管理与改革中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

1.更新工作理念,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一是从单位领导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要跟上时代步伐,更新观念,切实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干部人事管理的基础工作狠抓落实。二是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冲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立足于干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干部人事档案的作用。三是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2.创新工作机制,规范档案资料归档。

一是做好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是确保档案齐全、完整、准确、系统的基础。完善档案材料收集的长效机制,并把普通收集与定向收集、长期性收集与及时性收集结合起来,科学、合理、有效地收集档案。二是处理好档案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全员档案意识,实现全方位的有效管理,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三是拓展干部人事档案资料的来源渠道,力求材料来源的全面、真实、准确。

3.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对人事档案实现网络化管理。在规定相应使用权限的情况下,部分信息对部门和个人开放,建立公开、透明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为单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奠定信息基础。

4.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的价值。

立足实际、面向未来,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服务化、开放性上下大力气,建立管理科学、反应敏捷、运行灵活的管理机制,改变“重保管、轻利用”的做法,将重点放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部门和学校职能部门对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和需求,针对性开展信息服务工作。积极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平台,提高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的效率,实现全面、动态化的管理。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构建吸纳、留住优秀人才的工作激励机制,同时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与现代化档案工作要求相适应。

作者:荣增峰单位:青海大学。

文档为doc格式。

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论文

作为医院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技术,为了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必须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符合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需求,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稳步进行。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规范自己的思想和态度,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了解档案管理的每一步工作,保持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加强对档案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不断改进档案管理方式,使医院各个部门都能共享到工作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提高档案消息的时效性和使用率,作为现代的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坚持创新理念,运用科学化的信息管理制度,在档案中纳入医院内部人员的考核资料,调动医务人员的管理积极性。

3.2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的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制度和信息技术不够完善,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投入力度,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以身作则,不惜一切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硬件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健全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保障信息化管理能够顺利开展。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也非常重要,信息技术属于一种新型技术,很多医疗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够了解,医院管理者要敢于创新,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信息技术,并培养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让他们了解这项新技术,并勇敢尝试。

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提高医院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会减去大量的人工操作部分,转变为用计算机计算、整理资料,所以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非常重要,不能随意泄露档案资料,提前检查计算机的安全性。因为有些档案资料中涉及到病人的隐私和某项现金的医疗成果,其中牵扯的经济利益比较大,所以在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时,加强安全控制,通过指纹、声音等身份认证来获取访问权限,对档案资料及时进行备份,以防丢失,经常扫描计算机病毒和漏洞,确保计算机信息的可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实际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强化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提高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4]刘晓华.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19(2):183.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论文

摘要:随着电子计算机、电子载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要实行“三个转变”:一是服务内容的创新,从档案数量要求向质量要求转变;二是服务方式的创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三是服务手段的创新,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已进入一个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新时代,以电子信息为核心的高科技突飞猛进并日益深入地影响到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档案事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迅速、有效地提供档案材料,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管理等项工作服务,充分发挥学校档案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因此,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已是势在必行。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决定了服务创新的必然性。

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录、知识的载体之一,汇集着大量的信息,且是最原始、最可靠的信息,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利用价值。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高校作为国家科研的重要基地、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并成为高校档案部门保存的数量最大、最丰富的馆藏档案。这些档案资源只有开发利用起来,才能体现它们应有的价值。

高校档案形成于高校各个时期、各个方面,是反映学校历史面貌和发展变化的真实记录。实践证明,高校档案对于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管理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工作效率、维护学校权益、展示学校辉煌业绩等具有重要作用。档案工作是办好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高校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建设的整体风貌。档案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科学地管理档案,有的放矢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学校各类人员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然而,目前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在高校仍占主导地位,各高校的档案利用率仍很低,多数珍贵的档案资料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阶段,掩埋在历史的灰尘之下。

高校档案作为一种客观实体,它的作用发挥并不是主动的,而是潜在的,需要通过人的劳动,通过一定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来管理、开发才能发挥出来。为此,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以新时期高度发展的电子科技为依托,实现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从社会需要、学校需要的角度出发,以学校内外的利用者为服务对象,以库藏档案信息为服务内容,以多种服务方式为手段,为档案的开发利用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电子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是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档案的手工操作速度慢,不能适应人们的要求。当今时代,计算机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档案工作中,计算机的介入改变了档案工作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历史,大量简单、重复的手工劳动逐渐由计算机取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网络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激光扫描技术也为档案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是新的电子载体(材料)的出现和应用。纸张在一段时间里几乎是档案工作唯一的载体,录音带、录像带只是凤毛麟角。20世纪80年代后,新型载体大量出现,如磁带、磁盘、激光视盘、电子文件以及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数据等。电子载体的应用使档案管理的手段从纸质走向电子媒介,过去的一些纸质资料被现代的计算机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所替代。充分发挥计算机存储量大、处理速度快、输出形式多样的强大功能,使档案信息服务更完善、更便捷。

三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校的优势在于具有完善的校园网,校园网的产生使档案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改传统的手工操作为电子文件,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利用先进的设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档案信息管理和利用的效率。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相比,电子时代的高校档案工作者不再始终面对档案本身实施一系列管理活动,而是直接运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电子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输,真正体现“信息数字化、传输网络化、馆藏超时空化、服务有线化”,利用者足不出户便可查阅有关的目录、索引和全文,既方便又快捷,实现了档案信息的共享。

服务内容创新,从档案数量要求向质量要求转变。档案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高校档案工作者不能只是将档案收集起来便万事大吉,而是要充分挖掘自身潜能,通过不断完善、丰富、创新工作内容,推动服务工作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档案工作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档案工作从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方式向全面的档案信息管理和档案信息服务方向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档案的价值在于被利用,高校的档案资源就像一座宝库。高校档案工作者要实现服务模式的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以利用为中心”的档案工作指导方针,加大档案编研的工作力度。档案编研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以服务方式的主动性、提供信息的系统性、编研成果的创造性等优势在经济建设中的很多领域发挥了突出作用。档案编研工作就是充分挖掘和发挥档案资源作用,适时把相关的信息转化成编研成果,直接为高校的中心工作服务,从而使编研成果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服务方式创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新时期高校档案部门应立足馆藏、面向未来,大胆改革现有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服务化、开放性上下大力气,建立管理科学、反应敏捷、运行灵活的管理体制,改变“重保管、轻利用”的做法,将重点放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努力实现服务方式的社会化、多元化、优质高效化。档案管理者要强化参与意识,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的重大活动,及时了解、掌握学校发展动态,经常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熟悉教研业务工作的流程和具体内容,了解和掌握教职工对档案信息的利用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同时,在档案主管部门的协调下,加强高校档案馆和地方综合档案馆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广泛开展联机检索等业务,互通信息,促进交流,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优化档案信息资源配置,联合搞好信息资源开发,实现资源共享。

服务手段创新,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服务手段的创新是档案服务工作创新的载体,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加速融合发展,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是21世纪档案业务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必须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去,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模式,实现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人员要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对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形式的信息统一进行处理、存储,实现同一事物的多种形式表现,从而改变传统的档案信息利用只能着眼于纸张文字材料的单一表现方式,将更加丰富多彩的编研形式呈现给读者。同时,加强档案馆信息网络建设,在因特网上建立档案信息主页,搞好网络化服务,让“死档案”变成“活资源”,为利用者提供丰富鲜活的档案信息;按照信息化标准建成的档案馆,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这种档案馆信息网络能把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存储管理和查询集成在一起,使这些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改变过去那种信息量少、传播速度慢、覆盖面窄、信息利用局限于资料发放围墙之内的不利状况。

参考文献:

[1]卢慧军。浅谈数字化时代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3)。

[2]李华。对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

[3]邱晓威。数字档案馆及其建设模式[j]。中国档案,,(10)。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