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三本书(通用16篇)

时间:2023-12-10 18:26:31 作者:笔砚

人生是一段旋律,每个总结都是让我们在旋律中找到节奏和和谐的音符。接下来是一些普通人的人生总结,他们的经历可能会给你带来启发。

作文:人生是一本书

看如同看书,人的外表,就是书的封面,二人的内心就是内容,例如有的人,封面虽然不起眼,可是内容精彩无比,有的人,封面装饰得如金似玉,课内容丑陋无比,也可以理解为:封面不起眼的人,比一定内容也不起眼,可封面如金似玉的人,不一定内容也如金似玉。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面页就有一缕缕鲜花的芳香扑鼻而来坏人自然是一本坏书,你还没揭开封页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这人可以做好人,也可以做坏人,例如,遗臭万年的败类,就可以教育我们不能向败类学习;而可歌可泣的成功者,就又告诉我们要想他们学习。

做人如写书,一定不能怪妈妈们没有给我们制作出票亮的封面,我们有知道,漂亮的封面是没有用的,朱有的是精彩的内容,而精彩的内容是靠自己写成的——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顽强的毅力,用自己的心血和汗珠......

可是,有好多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的这本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巨著。但决不能因此而荒废一生,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美好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我们为自己奋斗吧!

文档为doc格式。

人生是一本书作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是高尔基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说的。书是一杯美酒,是一支奇葩,是一首优美的曲子,令人痴迷、令人向往。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书,就算是傻子,也会时不时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的品味着。不信的话,就随便找个书店看看,保证挤得你喘不过气来!人人都离不开书的。

我长这么大,看的书自然有很多。比如说:小时候睡前听的365夜童话故事,妈妈专门买来让我背的三字经…等等。看的书多了,懂的`知识自然也会多。

小时候,语文考试偶尔几次会考课外的知识,每次我都答对了。看着试卷上的分数,我得意地笑了。那一刻,我对自己说书“书是个好玩意儿啊!”从那以后,我更认真读书,成绩越来越好了。是书的功劳!

又有一次,妈妈带我去逛街,我突然看见前方一堆人围在那儿,出于好奇,我也凑了上去,眼前一幕让我惊呆了!只见一位叔叔骑着自行车撞了一位年迈的老奶奶,不但不道歉还对她破口大骂,我见状,顿时火冒三丈、怒发冲冠。这时,我又发现,全场那么多人,竟没一个打电话叫救护车!

真是太没良心了。此刻,我冲上去就用书中的知识训了他们一顿,并让老妈打电话叫救护车,那位老奶奶微笑着望着我,旁边的“观众”点了点头,都散开了。我还听到一些人说:多懂事啊!”妈妈望着我,也笑了,我们都笑了。是书,带来的快乐,让我学会了,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还有一次,我买了一本新书,一回到家就躲在房间看了起来,突然妈妈一声河东狮吼,把我从书的海洋钓了出来,我抽了张纸,塞进了耳朵里,继续看我那心爱的书。直至妈妈那放着绿光的眼睛狠狠地盯着我,我才依依不舍得放下书。

……。

作文:人生是一本书

人的外表和内心就是那本书的封面和内容。

有的人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的人是金相玉质,还有的人封面与内容是同样庸俗。

好人的一生就是一本高雅的好书,只要你翻开来,就可以闻到那股迷人的清香。一个坏人的一生,就是一本粗俗底下的坏书,当你打开时,闻到的是一股刺鼻的坏臭气。

当然,一个为国为民流尽汗,流尽血的壮士,就是一本令人赞美的英雄史诗;而一个人平平淡淡的一生,就是一本散文集;那一个有着感情丰富的一生,就是一本抒情诗;那令人责备而遗臭万年的叛徒就是一本反面教材。是的,人的一生就是一本自己着作的书。

也许你没有漂亮的封面和插图,只要你伸出双手,拿上纸笔,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奋,才能和智慧,同样能绘出绚丽的图画和美丽的人生。

加油,努力去打造你那精彩而完美的着作。

人生这本书作文

总渴望有那么一个人,看见我的眼睛便明白我心里所想,可是在渴望这个懂我的人出现的时候,却总是划出一道界限、划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将自己的心封锁在那里,如同坚守自己领地的狼一般,仇视所有试图靠近的人,露出锋利的狼牙,一副随时与侵略者决一死战的样子。

对于熟人,总是滔滔不绝,爱笑好动;对于陌生人,沉默寡言,甚至连笑容都吝啬地舍不得。总是喜欢塞上耳机,将音量调到最大,唯有这样,才可以隔绝外界,才可以安心地呆在自己的世界里,惊涛骇浪或者平静如水。听的歌曲,有伤感哀怨的曲调,也有豪放激情的呐喊,就如90的自己,有时候觉得世间一切都不过如此的感叹,有时候独自静静的为某些人某些事而暗自伤神,有时候又有舍我其谁的豪情,说着“志在四方,路在脚下”的壮志。江湖侠士的'义薄云天,一身正气,把酒言欢的场面,总能触动心底某个地方。那时候很喜欢多管闲事,看不惯男生欺负女生便与男孩子大打出手是家常便饭,回想起来,总是喜忧参半,叹息曾经高兴时会毫不掩饰拍案称绝,生气时破口开骂砸东西,行为粗鲁脾气火爆,却也率真可爱。儿时的倔强,斗气中有可爱、幼稚总藏真诚;长大后的倔强,往往是令人心痛的无奈。

彼此不相识的人,在偶然间相逢相识相知,然后转身离别。我不喜欢与朋友过于亲密,我总是认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友谊才会长存,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人对身边熟悉的东西总是不懂得珍惜,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厌倦,既然这样,还不如用偶尔的重逢来联系着彼此的情谊。与朋友在一起,我喜欢热热闹闹,因为见面机会不多,所以在有限的相聚时间里,我们彼此有聊不完的话题,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忧愁,看着彼此一点一滴的改变;我们或笑,或哭,或疯疯癫癫的彼此打趣,然后回到各自的生活中,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可是,我也爱极了独处的乐趣,我固执的认为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是放松自己的最好的方式,若然生活没有那么一个可以与自己的心对话的地方,我只能逃离。

一路走来,试问自己,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些什么。我,到底是谁?谁,才是真正的我?我试图剖析内心,希望能得到一个答案。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就像看着一本书,一本仅仅只有简单的场景描写的书一样,看着别人激动自己却连眼皮也懒得动一下,甚至觉得连呼吸都是多余。我喜欢戴上耳机,漫无目的的一直行走,脑袋里或许想了很多很多,或许什么都没有想,后知后觉竟发现那段时间的记忆空白一片,世界似乎与我无关,我就如同站在世界边沿的旁观者,面无表情的看着行色匆匆的世人,一脸疑惑。人生这本书,越翻越薄,再厚的书,它总有最后一页,当翻到最后一页时,我将彻底与这个世界告别,无需多停留一刻。我只期待,后面的故事不再平淡无奇,至少,给我个精彩,然后痛苦结束吧。

人生是一本书作文

洒脱飘逸的人生,像是一本散文集。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是辛苦,是忧伤,是苦闷,亦或是快乐,像散文一样,用优美的文字记录着,记录着生活中那些支离破碎但却藕断丝连的,与你息息相关的生活片段。你所渴望的:成功、喜悦、幸福,在不断上演。你所厌恶的:失败、愤怒、惆怅却也在一个个地紧跟着走上舞台。

你有《春》一般的希望,《朝花夕拾》的回想。但,这本书是你自己的。

作文:人生是一本书

漫漫人生路,有欢乐与悲伤,有成功与失败,它宛如一本含意深刻,图文并茂,让人不得不细读的书。

人生如一本充满困难的书时间在流逝,我们在长大,以前有父母的双手搀扶,现在却要靠自己在一次女子1500米比赛中,我主动报了名,但比赛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即将到达终点的那一刻,体力严重透支,我想放弃,但是我不甘心这样失败,咬紧牙关奋力向前,虽然领奖台没有我,但是我深深体会到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敢于迎接的人才有机会走向成功。

人生是一本充满温馨的书。妈妈繁琐的唠叨声,爸爸严厉的批评声,同学亲切的鼓励声,朋友忠恳的告诫声……让我走的更加从容、自信。尤其是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记得为了迎接全县中学生球类运动会,披着清晨的'星光,傍晚的红霞,我们艰苦的训练,汗水湿透了衣衫。可是,我受伤了,不能去参赛,那天失落的心情让我这个“假小子”泪流满面。老师和同学一直陪在我身边安慰我,看到他们亲手制作的小卡片上那一句句鼓励的话语,我的天空一下变得明朗。

人生如一本书,亲情是封面,挫折是书页,其中内容需要自己认真撰写,无论欢乐悲伤,成功失败,它记录着一个人的成长。

作文:人生是一本书

有人说,人生如棋,你我均是棋盘上的一粒棋子;有人说,人生如梦,缘尽梦醒,皆由天意;也有人说,人生如戏,每个人都在演绎着自己的角色。在这里,我想说:人生就是一本书。

当你在产房里开始了第一声啼哭,这本书就宣告出版了。但是,你无权为这本书题名,你也不必大费周折请人作序。因为你的父母和亲友已屡你准备了响亮的名字和动听的序言。

人生就像一本书。奇怪的是,这本书的目录却在最后一页。如果你没有把前面的白纸都填满,你将永远无法看到这个目录。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脚印去填写着这本书。

童年时代是充满幻想的。一个个的童话故事印在你的脑海中。

少年时代是五彩斑斓的,一串串玲珑的小散文在书中跳跃。

青年时代是斗志昂扬的,一首首充满激情的诗歌深深地烙在你的书上。它们之中,有的如“水中月,镜中花”,有的恰似“长江之水”奔流到海而一去不复返。

胸有成竹的少年时代,一篇篇以你为主人公的小说脱颖而出。它们记录下你抓住机遇时,脸上洋溢的欢乐;记录下你遇到困难挫折时,在月光下徘徊的身影;记录下了你如何应对生命中各种各样的人物。你奋力拼搏,你追求成功的脚步,为这本书写下了最精彩的部分。

当你的黑发开始变白,当你开始厌烦城市生活,你便开始了你那缓慢而又执着的步伐,开始了美文创作。

人生就是一本书,有的人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永的经典名著;有的人给我们留下了一本平淡的人生纪实。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将会怎么谱写自己的“人生之本”呢?从此刻起,让我们每个人用生命的步伐去谱写它,使它变得更加美丽!

人生是一本书作文

跌宕起伏的人生,像是一部韵味悠长的.小说。人生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局。情节之中,充满了戏剧的色彩,但更多的是命运的浮沉。

你有《围城》中的悲苦惆怅,你有《水浒传》中的铁血豪情。但,这本书是你自己的。

人生是一本书,有喜有忧,有欢有愁。有精彩有暗光,有成功有绝望。但,这本书是你自己的,自己的人生篇章。惟愿自己能在这本书上,书写不一样的辉煌!

人生是本书抒情散文

世故是什么,一直在听人说起,也许因为自己本来就是很随性的人,所以没有什么体会。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自己本来就是属于扔在人堆里找不到的人,何必较真呢,给我什么世界我就融入到那个世界里。不知道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还是接触的事情日渐复杂起来,我逐渐地感到了世故的真正内涵。

曾经听人说,国人20%靠自己的努力,80%在世故中流转,运作得顺利者便在人世中呼风唤雨,反之,则寸步难行。我终于慢慢地感慨了这句话的真理性。

没有谁强迫你干什么,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确切地说在你自己的`圈子里,大部分时候你无法决定自己该干什么或者不该干什么。因为自己的身世,你无法选择父母给与你的决定,无论十几岁的你是多么的优秀。你随时要压制着自己,既不能太高兴,免得他人非议;也不能太郁闷,免得招来异样的目光。既不能比他人聪明落得显摆张扬的名声,也不能比别人愚钝让人不屑。既不能话语太多,祸从口出不是,也不能默默无语,让人猜测你的城府。

你深切地感慨道:这个世界活着真累!这世故人生谁又能读懂?

所以你每天该怎么样去面对你该面对的一切问来问去也不知道答案的时候,干脆说一声“随它去”。

随它去,也许会好受些,因为这样你就不用计划你的日程里的行为,不用计较他人的言辞。“谁人背后不被说”。

随它去,也许你会从中获益,一点点的惊喜,因为你的从来没有奢望而变得更加可爱。

随它去,也许你会以愉悦的心情看待已发生的和未发生的一切,这样的你会从容些。

随它去,不用管什么世故不世故,人云亦云呗,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你的失误天又不会塌陷。

随它去,多点时间干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是更好吗?还记得自己青春时的梦想吗?重拾起来慢慢去实现它,也许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了。

复杂的时候简单化,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和郁闷了。

世故是人定的,但是总有你的路可走。

人生必读的十本书_最影响人生的十本书【】

第1部《科学管理原理》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美国1856—1915)。

第2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马克思·韦伯(德国1864—1920)。

第3部《经理人员的职能》切斯特·巴纳德(美国1886—1961)。

第5部《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埃尔顿·梅奥(美国1880—1949)。

第6部《企业中人的方面》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美国1906—1964)。

第7部《个性与组织》克里斯·阿吉里斯(美国1923—)。

第8部《如何选样领导模式》罗伯特·坦南鲍姆(美国1915—2003)。

第9部《管理决策新科学》赫伯特·西蒙(美国1916—2001)。

第10部《伟大的组织者》欧内斯特·戴尔(美国1914—)。

第11部《管理的新模式》伦西斯·利克特(美国1903—1981)。

第12部《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美国1931—)。

第13部《让工作适合管理者》弗雷德·菲德勒(美国1922—)。

第14部《组织效能评价标准》斯坦利·e·西肖尔(美国1915—1999)。

第15部《再论如何激励员工》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国1923—2000)。

第16部《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1924—)。

第17部《经理工作的性质》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1939—)。

第18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彼得·杜拉克(美国1909—)。

第19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哈罗德·孔茨(美国1908—1984)。

第20部《杰克·韦尔奇自传》杰克·韦尔奇(美国1935—)。

第21部《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美国1947—)。

第22部《z理论》威廉·大内(美国1943—)。

第23部《转危为安》爱德华兹·戴明(美国1900—1993)。

第24部《总经理》约翰·科特(美国1947—)。

第25部《追求卓越》托马斯·彼得斯(美国1942—)。

第26部《领导者:成功谋略》沃伦·本尼斯(美国1925—)。

第27部《巨人学舞》罗莎贝丝·摩丝·坎特(美国1943—)。

第28部《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美国1947—)。

第29部《企业再造》迈克尔·汉默(美国1948—)。

第30部《基业长青》詹姆斯·柯林斯(美国1958—)。

人生是本书作文

这是一个相对天真的年龄,我还能在与小伙伴吵架后,躲到我的书架边,找一本我能看懂的小人书,慢慢地阅览。那时,我的书架上基本上全是这些童话故事的书,或者是漫画书。我特别喜欢看《海的女儿》,书中她是那么的美丽动人。我仇恨那个夺走“海的女儿”的幸福的女人,我也曾把插图上的她画成老太婆。那时的我开始与书为友,那时的我不想看到任何不完美的东西,但我却无能为力。

十岁——。

我的书架上开始多了一些只有文字而没有漂亮插图的书,我试着去阅读鲁迅、老舍、冰心的文字,虽然有时会琢磨不清其中的道理,但我仍喜欢去阅读。一次不经意间,让我又发现了那本带有拼音的《海的女儿》,我开始重新阅读。我开始对故事的结局产生看法,“海的女儿”应该与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那个会骗人的公主应该失去所有的幸福。于是,我在故事的结尾重新添加了一个结局,一个足够让我不再难过的结局,一个属于幸福的结局。那时的我仍与书为友,那时的我试着去改变生活中的不完美的地方。

十五岁——。

现在,我喜欢自己在空闲的时间里去寻找我喜欢的书。我开始在韩寒的叛逆中,郭敬明的忧愁中,饶雪漫的浪漫中寻找属于我自己的一片天空,去抓抓青春的尾巴。无意间,我又发现了那本《海的女儿》,我再一次打开它、浏览她。看见了那张被我涂黑了的“坏”女人,和故事最后用幼稚的字体书写的结局,我笑了。现在的我尝试着在书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其实海的女儿的命运并不悲惨,她为自己心爱的付出了生命,她是幸福的。而那个抢走王子的女人也并不是恶毒的,她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懈努力,她并没有错。其实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对与错,好与坏,换一个不同的角度,对事物也就会有不同的见解。

二十岁——。

……。

仍与书为友。

二十五岁——。

……。

仍与书为友。

……。

……。

故事不断发展着,我们与书一起成长着……。

人生是本书作文

要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要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就应当认真阅读三本书,活到老学到老。

三本什么书呢?一本是关于知识的有文本形式的书,一本是关于社会的没有文本形式的活生生的书,一本是关于自己人生的这本活书。人生应当认真读这三本书。这三本书不容易读好,但一定要认真阅读。

关于知识的书不是从小学发蒙就开始学吗?从小学到大学,学的.知识愈多,对人生就愈有益。读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知识,丰富人生,追求真理,掌握规律。一个人没有知识,没有一技之长,能过好人生吗?人的一技之长很重要,有了它,人就走谝天下也不怕;没有它,就矮人一截,人生艰难。人的一技之长是在长期努力过程中磨练出来的。人生处事,要遵循规律,不能一味主观霸蛮,自以为是。能把握住天时地利人和,成事就易;否则,一事难成。学会处事靠智慧。智慧从哪里来?靠学哲学,哲学就是智慧学。

为什么要向社会学习?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人不仅要与天地自然打交道,而且要与社会人群打交道,处理好你我他之间的关系。每一个人都处在社会的恰当的位置之中,摆不正其位置,就会处处不顺。例如,如果把自己摆在一切人之上,就会骄傲自满,目无他人。这样的人怎么能与周围的人共事呢?相反,一个人如果自信心不强,就会悲观失望,低声下气,这怎能成事?人活着,应当不亢不卑,落落大方,有自己的风度和气概!人与人相处,应当注重诚信和友谊。有诚信和友谊,就会赢得人心。彼此之间不应勾心斗角,口是心非;也不必吹吹拍拍,唯唯诺诺。人的这些品德是在长期向社会学习的过程中修炼出来的。

自己人生这本书也值得好好读,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一般来说,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或挫折。但是,人能吃一堑长一智,所谓失败为成功之母。温室里培育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培育出真人才。成功人士的人生就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

这是我在一次友人座谈会上得到的人生感悟,写出来与诸君切磋。

人生是本书作文

毋庸讳言,我们必须读好有字之书,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但是倘若把学习转变成没完没了的测验,变成对分数盲目的顶礼膜拜,与书本以外的世界隔离开,这对于我们青少年是极为不利的。相反,多参加社会实践,多锻炼身体,多领略大自然的风采,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纵观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志士就是受到了生活这本无字之书的熏陶才会有所成就。

唐代诗人李白就因为在平时生活中善于观察才写出了“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它道出了八月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这一道理,这都是因为他善于运用生活这本无字之书所产生的结果。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那不仅不能起得应得的效果反而还会适得其反,只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是最好的例子。

赵括从小就开始学习兵法,善于谈兵。后来,赵王让他代替廉颇成为长平之战的主将,但是他只会把兵法生搬硬套,根本不会结合当时的地理环境在战争中灵活运用,致使长平之战惨败。这正说明了生活这本无字之书的重要性。

其实何止纸上谈兵的赵括,现实生活中的莘莘学子又何尝不是呢?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节作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写牛,但每个人都写得不伦不类,于是老师把学生们带到乡村看牛,一位学生看见了正在水里洗澡的牛,以为牛溺水了,于是大声喊道:“救救牛。”此声一出,顿时引来乡村孩子们的大笑。虽然这事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恰恰反映了我们当代学生不重视生活实践,只懂得埋头于书海中的现实。

人生必看的10本书

《史记》这一部书,很多人都认为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个人同意这个看法。平常所称的《二十四史》中,尽管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哪一部也不能望《史记》之项背。

2《世说新语》。

这不是一部史书,也不是某一个文学家和诗人的总集,而只是一部由许多颇短的小故事编纂而成的奇书。有些篇只有短短几句话,连小故事也算不上。每一篇几乎都有几句或一句隽语,表面简单淳朴,内容却深奥异常,令人回味无穷。六朝和稍前的一个时期内,社会**,出了许多看来脾气相当古怪的人物,外似放诞,内实怀忧。他们的举动与常人不同。此书记录了他们的言行,短短几句话,而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3陶渊明的诗。

有人称陶渊明为“田园诗人”。笼统言之,这个称号是恰当的。他的诗确实与田园有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名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从思想内容上来看,陶渊明颇近道家,中心是纯任自然。从文体上来看,他的诗简易淳朴,毫无雕饰,与当时流行的镂金错彩的骈文迥异其趣。因此,在当时以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对他的诗的评价并不高,在《诗品》中,仅列为中品。但是,时间越后,评价越高,最终成为中国伟大诗人之一。

4李白的诗。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这一点是谁都承认的。杜甫对他的诗给予了最高的评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的诗风飘逸豪放。根据我个人的感受,读他的诗,只要一开始,你就很难停住,必须读下去。原因我认为是,李白的诗一气流转,这一股“气”不可抗御,让你非把诗读完不行。这在别的诗人作品中,是很难遇到的现象。在唐代,以及以后的一千多年中,对李白的诗几乎只有赞誉,而无批评。

5杜甫的诗。

杜甫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千余年来,李杜并称。但是二人的创作风格却迥乎不同:李是飘逸豪放,而杜则是沉郁顿挫。从使用的格律上,也可以看出二人的不同。七律在李白集中比较少见,而在杜甫集中则颇多。摆脱七律的束缚,李白是没有枷锁跳舞;杜甫善于使用七律,则是带着枷锁跳舞,二人的舞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文学批评史上,杜甫颇受到一些人的指摘,而对李白则绝无仅有。

6李煜的词。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传留下来的仅有三十多首,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仍在江南当小皇帝,后期则已降宋。后期词不多,但是篇篇都是杰作,纯用白描,不作雕饰,一个典故也不用,话几乎都是平常的白话,老妪能解;然而意境却哀婉凄凉,千百年来打动了千百万人的心。在词史上巍然成一大家,受到了文艺批评家的赞赏。但是,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美后主有佛祖的胸怀,我却至今尚不能解。

7苏轼的诗词文。

中国古代赞誉文人有三绝之说。三绝者,诗、书、画三个方画皆能达到极高水平之谓也,苏轼至少可以说已达到了五绝:诗、书、画、文、词。因此,我们可以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论诗,他为宋代一大家。论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笔墨凝重,大气磅礴。论书,他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论词,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

8纳兰性德的词。

宋代以后,中国词的创作到了清代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名家辈出,风格不同,又都能各极其妙,实属难能可贵。在这群灿若列星的词家中,我独独喜爱纳兰性德。他是大学士明珠的儿子,生长于荣华富贵中,然而却胸怀愁思,流溢于楮墨之间。这一点我至今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释。从艺术性方面来看,他的词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9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胡适之先生给予《儒林外史》极高的评价。诗人冯至也酷爱此书。我自己也是极为喜爱《儒林外史》的。

此书的思想内容是反科举制度,昭然可见,用不着细说,它的特点在艺术性上。吴敬梓惜墨如金,从不作冗长的描述。书中人物众多,各有特性,作者只讲一个小故事,或用短短几句话,活脱脱一个人就仿佛站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这种特技极为罕见。

10曹雪芹《红楼梦》。

在古今中外众多的长篇小说中,《红楼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状元。中国其他长篇小说都没能成为“学”,而“红学”则是显学。《红楼梦》描述的是一个大家族的衰微的过程。本书特异之处也在它的艺术性上。书中人物众多,男女老幼,主子奴才,五行八作,应有尽有。作者有时只用寥寥数语而人物就活灵活现,让读者永远难忘。读这样一部书,主要是欣赏它的高超的艺术手法。那些把它政治化的无稽之谈,都是不可取的。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1911.8.2~.7.11),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着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羡林精通9国语言,即汉语、南斯拉夫语、印度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8月2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1929年,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其国文老师董秋芳是鲁迅的朋友,还是著名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旧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学术成就。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个方面:

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

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2万余颂,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季羡林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东方文化研究:从80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500余,800余册,预计完成。

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0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80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代表着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化研究》《禅与东方文化》《东西文化议论集》《世界文化史知识》等。

《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泰戈尔名作欣赏》《人生絮语》《天竺心影》《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榻杂记》《忆往述怀》《留德十年》《新纪元文存》等。

评价。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分子历程的反映。”

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家庭成员。

1929年,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彭德华她自幼丧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发过脾气。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

同年,季羡林在经济濒于破产时获得一个到德国去留学的机会。季羡林这一走就是十一年。这十一年当中,季羡林的老祖(季羡林的婶母)苦苦挣扎,摆过小摊,卖过破烂,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季羡林他婶母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学会了一套治病的手段。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耽误了出嫁的黄金时刻,成了“老姑娘”。年近四十才嫁给季羡林的叔父做续弦。

1995年,季羡林父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了,并最终决裂,不曾相见。13年后,双方终于冰释前嫌。,季老住进301医院前,他想见季老很方便。在20后,他再想见季老时,确实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挠。终于在,季承见到了已经97岁的父亲,并一直陪在父亲左右。

季羡林的家庭成员,除了人以外,还有几只猫。季家所养的第一只猫,名叫虎子。虎子的脾气像老虎般暴烈,但是对季家三口人却十分温顺,晚上经常睡在季羡林的被子上。

人生是本书作文

草草的吃完早饭后,家里停电了,我百般无聊的坐在那里。

也许是太寂寞了,我大声的问着在厨房里的老妈:“妈妈,你用过以前用手拨转的电话么?”“用过啊!”妈妈不知我脑子里想什么,停顿了一下,说:“怎么了?”“没什么,只是随便问问而已。”忽然,脑子里又想到了什么问:“那种电话好玩么?”妈妈轻声哼了一下,“当然不好玩了,要是想拨个电话,都得费好几分钟哪能像现在这么快。”

接着,她顿了一下,走到客厅里来,拿着抹布边擦边说:“现在那种电话都可以放在博物馆里了。”手上的动作依然没停,又接着说:“唉,想想社会发展真是太快了,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你姥姥照顾我们姐弟三个,那时是正当长身体时,我们姐弟仨用提锅吃饭,多么小,还不如炒瓢大,”说着,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弯着的腰站了起来,用手给我比划着,“大约这么大吧!唉,那时炖上点白菜,吃的可香了,到最后,根本没有你姥姥吃的。”

她一边讲,一边抬起头来看着我,“你姥爷不是煤矿工人么,他回家时,我们拿着盛满馒头的书包,馋的直流口水,有时没拿馒头来还抢着去闻闻他的空书包,可香了。”我用手托着脑袋,聚精会神的听着,对老妈的过去感到新鲜不已。

妈妈的口像开了闸子的流水,滔滔不绝,端着那吃饭剩下的菜,边走边说:“那时上学可辛苦了,步行大约三十分钟才到校,回来又饿得不行,你姥姥还说,看,和小猪似的,直到俺姥爷教我们做锅饼,卖锅饼这才吃上了面。

说到这,她把剩菜放入冰箱里,关好冰箱门,干完了这些,她才一步一步走来,坐下,喝了一口水说:“上学时,我们是用一层薄薄的布做的书包,那包是背在一个肩上的。”说着做了一个背包的姿态,“我都背的那布一绺一绺的。”

半响,她催促我说:“快去做作业,明天还得去你姥爷家”我伸了一个懒腰,不情愿的回房间,想起了妈妈的过去,顿时,感觉妈妈真不容易。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人生亦是一本书,这本书的精彩与否,取决于写作它的主人是否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人生之如一本书

我的一生就像是在书写一本书,从我降临的那一刻我的哪一本书就开始写上我的点点滴滴。我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书的下一页会写上我怎样的事,但我只希望到我年迈时看到它会是幸福的,会是让人回味无穷的一本书。

可能我的著作不会像童话中的故事,有那样美好的情节,但也绝不是枯燥无味的。人生就是一条曲折不定的心电图,有点图的最低点,那是我偶与挫折的时候,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不敢面对而原路返回的人,那样与站在原地等候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那还不如勇敢去面对,有点累,怕什么。有些事实你不必遮掩那或许是你为下文的成功埋下的伏笔。重新生活,翻开新的一页书写新的一天。

不懂自我的人,是因为停不下繁忙生活的脚步。不理解自我的人,是因为不认识内心的最真的自我。

你知道吗,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所以当你觉得很累时你就正在走着上坡路。上初中就像是小说的高潮前记就如春夏之交际。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