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位数教案(模板20篇)

时间:2023-12-09 14:38:16 作者:LZ文人

小学教案多为教师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编写,以便达到教学目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教案范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教学设计和组织的启示。

小学数学教案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3、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难点: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一、创设情景。

我们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它能清楚地比较两个数量。

我们想知道蒜苗生长的趋势该用什么办法?

二、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1、先在格子图中描点。

2、然后连线。

三、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折线统计图,你能发现哪几天蒜苗生长得比较快?

2、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3、估计蒜苗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4、把你栽的蒜苗生长情况在付页5的格子纸中制成折线统计图,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四、完成练习。

练一练1、2、3。

着重于说明变化趋势的原因。

五、课堂。

你学了什么?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小数的加减法(有进位后退位)。

1、小数加减法(有进位后退位)。

2、培养估算意识。

1、出示菜单:

(1)买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要多少元?

(2)买一份青菜和一份炒蛋,要多少元?

(3)一份肉片比一份炒蛋贵多少元?

(4)买一份饭,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共要多少元?

(5)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1)出示课本情境图。

(2)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3)列出算式。

(4)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邮资?

(5)探索计算方法。

1)让学生自己探索方法:

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第二种:按不同单位分别相加。

第三种:列竖式计算。

(1)题:2包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

(1)列式:12.4—1.6=(元)。

(2)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列竖式)。

(3)交流计算方法、过程。

1)处理退位问题。

2)小数点对齐。反省自己在计算中是否注意到这些问题。

3)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己小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有进位或退位)的方法,及计算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要求他们在解答过程中,要自我提醒必须注意的问题。

3、小黑板作业。

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1题。(独立例竖式完成,提醒注意的问题。)。

2)选用作业。

1、列竖式计算。

2、可乐的单价是1.8元.

果汁的单价是10.5元.

(1)两种饮料各买一瓶,要多少元?

(2)买一瓶果汁比买一听可乐贵多少元?

(3)买2听可乐,一瓶果汁,15元够吗?

寄书。

一共需要多少元?

算式:1.6+12.4=(元)。

列竖式计算: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教案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师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胶带、标签纸等。

学生按小组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标签纸等。

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老师的身高是1米72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估计)。

谈话: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地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启发:(指拉开的绸带)这段绸带的长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可以用尺量一量)。

2.认识1米。

出示米尺。

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提问:看一看、数一数米尺上的刻度,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3.用米尺量。

谈话: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绸带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谁来试一试?

指名量出一根1米的绸带,再让每个小组照样子量出1米长的绸带。

提问:张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呢?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

讨论:标签离地面都是1米,为什么贴的位置各不一样呢?

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提问:你能用两手比画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比画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请每个小组在教室里任意选一样东西,量一量,看从哪儿到哪儿的长正好是1米。

小组活动后,交流汇报。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3)谈话: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睁开眼睛,伸出双手,比画一下1米的长度。

(4)提问:知道1米有多长了吧?如果不用米尺量,你能剪出一根1米长的绸带吗?

学生活动后,用尺量一量量剪出的绸带是不是1米长。

小学数学教案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一、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6÷3=2(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15÷3=5(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9÷3=3(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9题。

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的同学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也可交换着玩。

四、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省略。

六年级数学教案:中位数

正比例是刻画某一现实背景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常量到变量,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次重大飞跃。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过去学过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初步学会从变量的角度来认识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函数的思想方法。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号这一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中位数》教案

1、掌握中位数代表的概念,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

2、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

3、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避免机械的、片面的解释。

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

难点: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判断。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课件显示:问题1:数据误导:

某次数学考试,婷婷得到78分。全班共30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0分,以及一个2分和一个10分。

婷婷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分,所以婷婷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师:婷婷有欺骗妈妈吗?

师:你对此有何评价?

师:类似的受平均数误导例子还是很多的。婷婷的爸爸的公司在一次招聘时就出现了如下的情景。

问题2:阿冲应聘。

(先请一位同学给画面编一段话。然后提问:略)。

(二)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三)梳理概括,形成结构。

(四)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我们自己也试着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六)变式练习,扩展新知。

(结合课件)议一议: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都有哪些自己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平均数:充分利用数据所提供信息,应用最为广泛,但…。

中位数: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影响较小,但…。

众数:当一组数据中有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尤为关心的一个量、

下面由我们自己去收集一组生活中的数据,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来说明本组数据的特征。

(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活动报告单》,深入到学生活动中,适当答疑)。

(教师视课堂具体的时间的情况选择是否讲解:假如你是一名厂长……)。

(五)反馈评价,提示作业。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有所长,也各有其短。请你分别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自的现实意义。

总结:今天我们都学到哪些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圆规,所以用圆规画圆是难点,掌握圆的特征是重点。

教学过程:

(产生疑问,引起争议,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想画一个比较标准的大圆,可以怎么画?(指名回答)。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用绳子画圆)先取一段绳子,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另一端套在石头和棍棒上,然后拉紧绳子,绕着这个固定的点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老师刚才画圆时,中间的点怎么样?(中间的点不动。)。

我们把这个不动的点叫定点。(板书:定点)。

粉笔画出的线为什么能首尾相接呢?

应该说圆上任意一点到定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我们把这段相等的距离叫定长。(板书:定长)。

如果我们在本上画圆,用我们刚才画圆的方法方便吗?(不方便)那可以怎么画?

(出示圆规)这是我们画圆的工具圆规。圆规有两个脚,一脚带尖,另一脚带笔。认真看老师怎样用圆规画圆。画圆时,先定好一点,然后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的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这点上,把带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老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你们会用圆规画圆吗?

请你在本上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边画边想,画圆时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

画圆时,要先定点,再定长,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时哪是定点?哪是定长?

(先让学生动手画圆,边画边体会出哪是定点,哪是定长。先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

定点,用数学语言说叫圆心。(板书:圆心)。

什么叫圆心?(指名回答)。

哪儿是定长?老师在圆上画出这段定长,观察这条线段两端在什么地方?这条线段叫半径。(板书:半径)。

谁说说什么叫半径?(指名回答)。

(老师再在圆上画出直径。)老师边画你们边观察,这条线段通过哪儿?两端在哪儿?

像这样,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板书:直径)。

谁再说说什么叫直径?(指名回答)。

(学生补充: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用字母r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

(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出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这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再通过看书,使总结出的结论更准确,更完善。)。

老师想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概念。

练一练。

(1)判断这几条线段中哪一条是半径?

(2)判断哪条线段画的是直径?

2.研究圆的特征。

(学生分小组讨论。)。

(老师再在幻灯上演示一遍,提问讨论结果。)。

(板书)无数条相等。

甲圆直径是乙圆直径的2倍吗?

那么圆在什么情况下才存在这些特征?(板书:同一圆里)。

练一练(正确画,错误画。)。

(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3)在同一圆里,半径是4厘米,直径一定是2厘米。()。

(4)圆心在圆上。()。

同学们判断得都很正确。老师想让同学们用直径、半径的倍数关系来计算下面几道题。

同学们对于半径、直径的倍数关系掌握得很好,如果老师给出半径和直径的数据,你们会画圆吗?小组讨论一下,半径2厘米的圆怎么画?直径6厘米的圆怎么画?(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把半径2厘米的圆画在本上,要求标圆心、半径。边画边想,什么决定圆的位置?什么决定圆的大小?直径6厘米的圆请同学们回家画在本上。

刚才同学们画了半径是2厘米的圆,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的?圆的大小呢?

(板书)位置大小。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画圆时要先点圆心。

如果这个圆画在黑板上或本子上忘了点圆心,怎么找到它的圆心呢?

(指导学生说出用直尺在圆面上从下往上推,推到最长的一段,就是直径。)。

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能用我们刚学的圆的知识来解答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世界上的车轮子都是圆的吗?(指名回答,前后呼应,用刚学的圆的知识来回答刚才上课时提出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认识圆心、半径、直径。通过演示用绳子在黑板上画圆,使学生体会到:画一个圆必须要有定点、定长。定点用数学语言说叫圆心,定长就叫半径。并引出直径的概念。通过判断半径、直径的练习,巩固其概念。

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六年级数学教案:中位数

(一)以“平均数”为参照物,体会“中位数”的意义。

“用什么数来表示7个同学身高的情况更合适呢?你能选一个数吗?”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寻找到的这个“合适”的数正是――中位数。如此的教学设计学生没有排斥、否定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而是能站在更高层次分析数据,从而体会中位数的合理性。我想这也是新教材安排学习的中位数的`目的吧!

(二)提供适度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上我继续利用这组数据,提出: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中等个),中位数是多少?让学生自己尝试找中位数,体验求中位数的方法,学会计算一组数据中数据个数分别是奇数或偶数时中位数的值。

总之,本节课,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真正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在现实素材中,在自主探究中,在讨论交流中,感悟中位数的统计意义,探索中位数的计算方法。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建构知识,主动发展。

小学数学教案

有关10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比较重要,它是10以上数的认识和10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本节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1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和相应的.减法。

2能用得数是10的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

10的组合和分成。

直观演示法。

学具,一盒乒乓球,10个一角硬币。

2、把10和其他几个数字进行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3、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藏着10。(例如10个手指头;一盒乒乓球有十个;一元钱有10个一角等。

4、揭示课题:生活中有那么多10,今天我们就用10来分苹果。

出示课题:分苹果。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10个苹果,想把它分成两堆,该怎样分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分分看。

(1)师生共同参与分苹果,例如1个和9个。看到这两堆苹果,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1+9=10/9+1=10)。

(2)还可以怎样分?同桌一起分一分,摆一摆,其中一同学把发现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

(3)全班交流找到的数学问题,并把问题呈现在黑板上。

(4)看到这些加法题,小朋友们能想到相应的减法题吗?开动脑筋,我们一起写一写。

2、小朋友还记得手指头游戏吗?老师出“1”,小朋友出?可以组成10?现在同桌互相考一考,玩一玩,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小机灵,做的又对又快。

1、现在打开书本40页,我们来连一连。

(第1题: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2、爬台阶。

(1)同桌互相完整说一说,带上自己的描述性语言。

(2)刚才你的同桌是怎样说的?

3、说一说,填一填。

(1)师:小朋友看到右边的表格没,你会填吗?

(2)同桌互相检查。

(3)你能用像“机灵狗爬台阶”这样的故事来说一说小猫钓鱼吗?回去向你的同学、爸爸妈妈说一说。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生活中你用的上吗?

练一练第2题。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并亲手将学习成果展现出来,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建立学习自信心。

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10的加减法。

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倾听和叙述。

小学数学教案

教材第106页体积计算和练一练,练习二十第5一14题,练习二十后的思考题。

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了解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

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如文具盒、橡皮、粉笔盒等;练习二十第13题的长方体(用橡皮泥做成)。

1.口算。

让学生口算练习二十第5题。

2.引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更加清楚这样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

1.复习体积的意义。

2.复习体积的计算。

(2)归纳柱体体积公式。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说明: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它们上、下底面是完全一样的。像这样从上到下一样大小的直直的形体,一般都叫做柱体。从上面统一的公式可以看出,这样形体的体积,都用底面积乘高计算。

3.学生练习.

(1)做练一练第l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计算体积一般按体积计算公式进行。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追问:求容积是按什么来计算的?要注意什么?指出;计算容积按计算体积的方法进行,要注意应从容器里面测量长度,结果一般用容积单位。

1.做练习二十第6题。

让学生先在课本上判断。指名学生口答,错误的说法要求说明理由。

2.讨论练习二十第7、8题.

3.做练习二十第11、12题。

4.做练习二十第13题。

出示橡皮泥长方体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怎样把它截成两个正方体?用刀把长方体切成两个正方体。谁来说说,增加的表面积部分在哪里?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5.口答练习二十第15题。

让学生在小组里先估计,解释估计的方法。讨论后让学生交流,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让学生说明题意,按题意画出示意图。提问:求这个梯形面积要知道哪些条件?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与正方形哪个条件有关?梯形的一条底比另一条底长多少厘米?你有办法根据题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求出原来正方形的边长吗?请大家课后想一想,试一试。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更加明确了哪些内容?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79题,第11和12题里自己未做的一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第10题。

小学数学教案

课本p15页例2,及练习四的6—10。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

辨析两次判断单位“1”有什么不同。

一、基本练习。

1、先说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1)香蕉的筐数是苹果的。

2)香蕉的筐数的和苹果的筐数相等。

3)黄牛只数的等于水牛的只数。4)水牛的只数相当于黄牛的。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例2。

2、读题,分析题意。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明确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图。

4、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计算。

1)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思路: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5/6,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5/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

2)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思路同上。注意认清单位“1”

5、指导列综合算式解答。

6、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和昨天的异同。

7、练习。

1)完成课本p15页下的“做一做”。

2)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确定计算方法的。

三、新课小结。

1、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p16练习四6、7。

五、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8—10题。

小学数学教案

1、通过复习和整理,我能够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能熟练掌握小数意义,正确、迅速地计算。

2、我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巩固前三单元所学知识。

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归纳总结法。

小黑板。

3课时。

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分类整理。(自学)。

呈现目标。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小结、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揭示课题。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复习、整理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复习、整理认识图形。

3、复习、整理小学乘法。

(二)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然后通过表格、网络图或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完成课本p50页第1题。

2、教材p50页第2题。

当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被乘数。

当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被乘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完成学案中的课内巩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做。

1、教材p50页第3题。

(1)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教材p50页第4题。

两个相邻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

教材第50页的第6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众数与中位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初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中位数,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特征。

2、使学生能在初步理解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感受与同学交流的意义和乐趣,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有关数据的特征。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一、新授。

1、将例题改为7个教师跳绳数据,分别是:238、107、105、102、100、95、93。

问:观察这组数据,说说自己的看法。

追问:你认为3号教师的成绩在这组教师中处于什么位置?

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有哪些办法?

可以算出平均数,用3号教师的成绩与平均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把这组教师的成绩重新排一排,看3号教师的成绩是第几名。

指出:为了更好的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我们需要认识一种新的统计量----中位数。(板书课题)。

2、提出要求:你能把这组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一排吗?

学生按要求各自排一排。

指出:这组数据正中间的一个数是102,102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进一步指出: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统计量。它们都可以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

提问:把3号教师的成绩与中位数比较,你觉得这位老师的成绩怎么样?

3、比较:中位数102和平均数120谁更具有代表性。

(2)比120多10下或少10下的有几人?(没有),那么比102多10下或少10下的有几人?(6人)。

提问:所以用哪个数代表7位老师的普遍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追问:你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会比中位数高得多吗?

仔细观察这7个数据,哪个数据显得特别?

小结:一般情况下,如果一组数据中出现了一些极端数据,这时考虑用众数或中位数来说明整体水平比较合适,而一组数据中的数据如果都比较接近,没有极端数据出现,这时用平均数来表示整体水平比较合适。

6、介绍运动比赛中,跳远的成绩不用平均数,也不用中位数,一般采用取最高成绩的方法来评判谁的成绩最好。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

提出要求:你会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讨论后指出:正中间有两个数的,中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平均数。

2、组织讨论:同中位数比,10号女生的成绩怎么样?其他女生呢?

三、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独立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组织讨论:用哪个统计量代表这组同学家庭住房的整体水平比较合适?

学生讨论后小结:因为低于平均数只有两个数据,而高于平均数的却有7个数据,所以平均数不能代表大多数数据的水平,也就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3、启发思考: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会比中位数低得多?

学生讨论后,小结:因为这组数据中有两个数远远小于其他的数,所以造成平均数比中位数低得多。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2题。

(1)让学生分别求出表中八架飞机飞行时间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讨论:用哪个数据代表这八架飞机的飞机时间比较合适?

(3)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第(3)题,学生完成后组织讨论。

2、做练习十六第3题。

先让学生分别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再组织学生讨论第(2)题中的问题。

补充练习:

1、某厂生产一批男衬衫,经过抽样调查70名中年男子,得知所需衬衫不同型号的人数如下表所示。

型号(单位:cm)。

70。

72。

74。

76。

78。

人数。

8

12。

15。

26。

9

回答下面的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1)哪种型号衬衫的需要量最少?有人认为可以不生产这种型号?

(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有人认为可以按这个型号生产?

(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有人认为这种型号的衬衫产量要占第一位。

(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有人认为这种型号的衬衫产量要占第一位。

2、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两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表。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

甲组。

2

5

10。

13。

14。

6

乙组。

4

6

16。

2

12。

12。

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判断这两个组在这次竞赛中的优劣,说明理由。

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微视频、微练习。

1、将《平移与旋转》微视屏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

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视频练习题。

一、导入。

1、根据微练习1、2、3小题的讲评复习图形的运动—平移。

2、导入语:图形的运动除了前面学的平移,还有一种图形的运动—旋转。

3、出示课题:旋转。

二、新课学习。

1、在观看微视频,观察图中的物体运动。

2、小组探究:和昨天的知识对比,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三、提升训练。

1、寻找身边的平移和旋转。

孩子们,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生说。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

2、孩子们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师也找到了一些,你能准确地判断出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吗?(课件展示)。

4、课间小活动。

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师。拿出准备的学具,线和纽扣。小组合作,设计纽扣的运动方式。

四、课堂作业。

通过学习,谈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寻找身边的平移与旋转事例,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平移与旋转。

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小学数学教案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描述情境中的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3杯饮料,量的多少不同,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体验“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四个词的含义。

教师出示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新知。

1、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2、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

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

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谁比谁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

还有差不多等概念。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差不多”的概念。

如:一(6)班男生有38个,女生有36个,我们就可以说他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差不多。

3、想一想:初步运用所学知识。

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

88人()、12人()、76人()。

三、巩固反馈。

1、小红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红多一些。小女孩比小红多得多。

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画钩)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画钩)。

35428542885。

()()()()()()。

2、第2和3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认真思考后,再独立选择答案。选择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选择的道理。

猜数。

同桌合作,

方法:一人猜数,另一人语言提示。

例如:

甲:我想了一个两位数。

乙:是20吗?

甲:不是,比20多得多。

乙:是70吧。

甲:比70少一些。

……。

四、课堂总结。

这堂课上,你感觉最快乐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复习旧知.。

(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投影)。

问:是几个?是几个?是几个?

(2)填空。

是4个是是个是个.。

(3)口算并说明计算理由.。

30+28056+6139+20。

1.导入新授.。

这样的分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

2.教学例1.【演示课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出示例1。

一张长方形纸,做纸花用去,做小旗用去,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想呢?(演示动画分数加法例1)。

是2个,是1个,2个加上1个是3个,就是.因此。

(板书:)。

(3)计算并说出思考过程。

3.教学例2.【演示课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演示动画分数加法例2)。

提问:怎样列式?

(板书:)。

思考: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教师出示图片,板书。

(3)再让学生说的思考过程.。

4.练习.。

(1)口答:

(2)计算并说思考过程.。

提问:1用分数怎样表示?(可表示为、、、)。

小结: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写成分子、分母相同的任意分数.。

众数与中位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初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中位数,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特征。

2、使学生能在初步理解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感受与同学交流的意义和乐趣,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有关数据的特征。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一、教学例3。

1、出示例3。

问:观察这组数据,说说自己的看法。

追问:你认为7号男生的成绩在这组同学中处于什么位置?

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有哪些办法?

可以算出平均数,用7号男生的成绩与平均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把这组男生的成绩重新排一排,看7号男生的成绩是第几名。

指出:为了更好的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我们需要认识一种新的统计量----中位数。(板书课题)。

2、提出要求:你能把这组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一排吗?

学生按要求各自排一排。

指出:这组数据正中间的一个数是102,102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进一步指出: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统计量。它们都可以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

提问:把7号男生的成绩与中位数比较,你觉得该生的成绩怎么样?

3、启发:现在你认为是用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特征合适,还是用平均数表示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后小结:因为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据的水平高于平均数,而有7个数据的水平低于平均数,平均数明显偏离这组数据的中心位置,所以平均数不能代表大多数据的水平,因而是不合适的。

追问:你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会比中位数高得多吗?

仔细观察这9个数据,哪个数据显得特别?

小结:平均数之所以远远高于中位数,是因为9个数据中有两个数远远大于其他的数。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

提出要求:你会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讨论后指出:正中间有两个数的,中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平均数。

2、组织讨论:同中位数比,10号女生的成绩怎么样?其他女生呢?

三、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独立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组织讨论:用哪个统计量代表这组同学家庭住房的整体水平比较合适?

学生讨论后小结:因为低于平均数只有两个数据,而高于平均数的却有7个数据,所以平均数不能代表大多数数据的水平,也就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3、启发思考: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会比中位数低得多?

学生讨论后,小结:因为这组数据中有两个数远远小于其他的数,所以造成平均数比中位数低得多。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2题。

(1)让学生分别求出表中八架飞机飞行时间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讨论:用哪个数据代表这八架飞机的飞机时间比较合适?

(3)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第(3)题,学生完成后组织讨论。

2、做练习十六第3题。

先让学生分别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再组织学生讨论第(2)题中的问题。

四、小结。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课前思考:

4月25日在苏州听到一节课,现将有关与教材有改动或变化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

1、将例题改为7个教师跳绳数据,分别是:238、107、105、102、100、95、93。

2、在得到中位数后让学生体会中位数102和平均数120谁更具有代表性,教师是这样引导的:观察图表,(1)比120多5下或少5下的有几人?(没有),那么比102多5下或少5下的有几人?(4人);(2)比120多10下或少10下的有几人?(没有),那么比102多10下或少10下的有几人?(6人)所以用哪个数代表7位老师的普遍数据更具有代表性?从而得出:在数据比较少,且有极端数据的情况下,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比较大,用中位数代表这组数据的普遍情况更合适。

5、介绍了运动比赛中,跳远的成绩不用平均数,也不用中位数,一般采用取最高成绩的方法来评判谁的成绩最好。

课前思考:

这一内容的教学最大难点就是让学如何明确什么时候用中位数说明一组数据的整体的水平。

要弄清,什么时候用中位数,往往是一组数据中出现一两个相当高的数或一二两个相当低数是而让平均数发生偏离中心,这时可以用中位数来代替分析数据。当然为了更合理一点,我们应以平均数为依据,当平均数明显偏离中心时(也就是,看平均数在一组中的位置,是明显靠前了,还是靠后了)我们就可考虑用中位数来代替数据的分析。

课后反思:

对于中位数这一概念学生应该很好理解,在教学例2的过程中,在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之后,我指出正中间的那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时,就有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如果正中间正好有两个数怎么办?”有学生说就求这两个数的平均数啊。令我有些意外,其实有些学生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平时一直低估了他们。考虑了一下,还是按照教学设计进行下去,就对学生说接下去我们就马上研究这个问题。

在算出中位数之后,也可以适当的总结一下,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中位数就是正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求中位数的方法学生基本都能掌握。

但在实际过程中让学生判断用哪个统计量最具代表性的话,很多学生都会有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比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整体一组数据有何差距。通常情况下,看平均数是否具有代表性,主要看它是否代表大部分数据的水平;看中位数是否具有代表性,看它两侧的数据大小是否均衡。

课后反思:

例题根据高教导提供的内容进行了修改。调大或调小(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后,平均数一般会变化。中位数、众数也可能发生变化,我们有时先去掉一两个不合理的数据——就如练习十六的第2题的最后一问,去掉a再计算看用这个平均数合适表示整个的水平合适吗?这样的问题有必要,像一些比赛的打分为了合理,都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平均分的。第2题只是去掉了一个最低的,算得的平均数与原来的中位数就很接近了,这时的平均分数很合理。有时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比较合理的情况也是有的,当然主要还是当平均数明显偏离中心时,我们就考虑到用众数或中位数。

课后反思:

因为正在上课之前学习了高教导写的“课前思考”,很受启发。我也采用了高教导提供的例题进行了中位数的教学,这一组数据中因为出现了两个极端数据,所以在计算平均数后发现平均数是120,而7人中有6人低于平均数,所以学生们都感到这时用平均数来表示7位教师跳绳的平均水平不合适。这样就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愿望,揭示了中位数后我再次让学生思考7个数据中哪些数据接近中位数,结果学生们发现有6个数据很接近中位数,所以一致认为用中位数比较合适。随后,也借鉴高教导补充的问题我把极端数据再改大和改小让学生计算平均数和中位数。这时,学生们发现平均数很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而中位数不会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接着我再向学生做了补充说明:一般情况下,如果一组数据中出现了一些极端数据,这时考虑用众数或中位数来说明整体水平比较合适,而一组数据中的数据如果都比较接近,没有极端数据出现,这时用平均数来表示整体水平比较合适。

有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有一群平均年龄为17岁的游客,他们正准备去漂流,如果你是他们的导游,你觉得可以吗?让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揭示游客的实际年龄:6岁、6岁、7岁、8岁、10岁、12岁、70岁。我想这个较为特殊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有时会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有时不能很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时就需要研究众数和中位数。能解释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实际意义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应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结合练习十六的第3题的教学,我们可以重点组织学生讨论第2小题,让学生理解因为这组数据中,低于平均数的有7个数据,所以平均数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而中位数两侧的数据大小也不够均衡,所以用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比较合适。补充这样两题:1.某厂生产一批男衬衫,经过抽样调查70名中年男子,得知所需衬衫不同型号的人数如下表所示。

型号(单位:cm)7072747678人数81215269。

回答下面的问题,说说你的看法:(1)哪种型号衬衫的需要量最少?有人认为可以不生产这种型号?(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有人认为可以按这个型号生产?(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有人认为这种型号的衬衫产量要占第一位。(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有人认为这种型号的衬衫产量要占第一位。2.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两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表。

分数5060708090100人数甲组251013146乙组461621212。

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判断这两个组在这次竞赛中的优劣,说明理由。

众数与中位数数学教案

1.知识目标: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并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中位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与概括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与意识。

3.思想教育目标: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

4.经验目标:在已有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统计量知识的基础上,对比认识中位数并了解中位数的优点。

小学数学教案

1、 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2、 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和表述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的带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1、我们已学过了哪些分数加减法?(板书:分数加减法)

(学生回答:同分母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1减真分数)

2、根据你的学习经验想一想:接下去我们还会研究哪些分数加减法?

(学生叙述,教师调控)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通过复习旧知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带分数的加减法。(补充课题:带分数加减法)

1、 你能举几个带分数吗?这几个数能组成哪些加减法算式?

(学生举例,教师板演,注意分类。黑板上应有一道同分母的加法、一道同分母减法、一道异分母加法、与一道异分母减法)

2、请大家从这四题中选一道加法与一道减法进行计算,边算边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是怎样计算带分数加减法的?

(2)能找到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教师巡视,让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3、组织学生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让学生说清楚算法与算理,对板演的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得出优化的方法;注意发现有没有将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的方法出现,如有的话,也可集体认识、辨析一下这样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这个提倡和促进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环节,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虚心的倾听别人的学习经验中有了针对自己针对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的收获,而教师充分参与活动,做活动中学生们的支持者、参与者。

4、 那么你觉得带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呢?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1、计算。

2、生活应用。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概念,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遗漏和不足,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学了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小学数学教案

本节课我按照游戏操作引入――产生问题――猜想――验证――推广运用这一主线组织教学的。让学生在行动中生问题,由问题生猜想,由猜想生价值。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自主探索过程,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一些课后的练习不能在这堂课中解决,但是我认为是很值得的,我们不光是获得结论,更应该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和初步的探究能力、思维得到发展。

本节课我比较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以问题为中心,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形成师生互动,同时还注重用激励式的语言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3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3―35页中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其相关简便运算后学习的。我主要是从下面几个环节展开教学的。

1、复习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共同回忆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实际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它们的基本原理一样,只是所处的运算不同。我在教学中,就充分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自主探究出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还进行了诸如“2×5,25×4,125×8,20×5,……”这样的口算题训练,其目的之一是通过这组口算题的练习,明确这些题目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乘法运算,而且积是整十或整百或整千数,为后面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奠定了基础,其目的之二是通过这一组乘法口算,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

2、探究新知环节,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探究解决“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和“一共要浇多少桶水?”这两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在此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归纳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随后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刚刚学到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巩固练习主要穿插在各个知识点的教学之后,及时反馈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注重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过程的.同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如。

1、在推导规律的过程中,导课比较快主观上是时间紧张,可课后想想,实际上是引导不到位,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结合律。结果,有个别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

2、教学语言还要注意精炼,有时还是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

3、要注意多媒体运用和板书的有机结合。

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学习优秀教师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