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策略论文(专业19篇)

时间:2023-12-11 06:22:40 作者:笔砚

看范文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行文逻辑和结构的合理安排,帮助我们写出更有条理的文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农田水利建设新思路论文

东昌府区灌溉体系由位山引黄一、二、三干渠、分干(支渠)斗渠及田间工程组成。其中位山引黄一、二、三干渠区境内长度分别为3km、32.9km、41km,分干支渠56条,支斗渠600余条。自1970年引黄复灌以来,三条干渠平均年引水量2.36亿m3,黄河水已成为东昌府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1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现有的沟渠因为使用时间过长,引起了严重的淤积。

而配套的设施因为设计标准低,投资少,维护工作不达标等原因,淤积、损毁、老化较为严重,已经不能满足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了。

1.2输水渠道衬砌率低,配套程度差,渠系水渗漏损失大。

现在东昌府地区田地间绝大多数的灌溉输水渠道是土渠,在农田灌溉过程中有很严重的渗漏现象,有限的`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1.3东昌府区骨干工程面貌逐步改善,但各类工程发展不平衡。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不容乐观,危险状况突出。该区小于1m3/s的末级渠道基本上全部是土渠,同时渠系建筑物的匹配很差,对农民收入增加、粮食安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农田水利建设新思路论文

聊城市东昌府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位于东昌府区堂邑镇、张炉集镇、侯营镇和道口铺办事处,涉及99个行政村,控制耕地面积0.625万hm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以小型提水泵站工程、灌溉机井提水配套安装工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桥涵闸工程和排水沟治理工程为主,兼顾砂石路、素土路和林网建设。东昌府区三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9.38万亩,其中泵站提水管道输水灌溉面积6.22万亩,机井提水管道输水灌溉面积3.16万亩。项目区共建设引黄提水泵站33座,配套首部枢纽33套,恒压变频控制系统33套,新打配套机井156眼,配套的现有机井243眼,安装射频卡灌溉控制系统399套;项目区内共铺设输水管道740.8km,清淤排水沟33km,修建拱桥40座,水闸13座,进地涵330座;同时在项目区内配套建设田间道路、防护林网工程。2011-20东昌府区小型农田水利第一轮工程三年建设目标已经完成。

3.1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完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东昌府区在三年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系统化规划、规模化推进、高标准建设、新技术支撑、文明式发展、用水户参与”的建设思路,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所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均按照有关规程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可研报告及实施方案的编制,编制的文本需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评审组的认定,确保工程设计切实可行。经设计单位完成设计的工程项目,采用工程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确保长期使用。

3.2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2)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的加大。

(3)东昌府区区直各部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整合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主体较多,资金投入规模较大,国土、农业、水利、农综办、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都有专门支农资金,以项目资金来源的对应部门为建设主体,按照水利规划集中投入、规模发展,集中连片实施。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资金效益,避免造成重复建设。3.3着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进末级渠系与骨干工程同步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制定措施,有效地解决由末级渠系设施不配套引起的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促进节约用水,减少因输水造成的损失,节省农民不合理的水费支出;二是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和维护供水计量设施;三是创新机制,对于末级渠系和供水计量设施的建设采取“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的奖励机制,对于运行管理费用、农民用水协会启动资金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

农田水利建设策略论文

:农业的发展关键就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只有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跟得上农业整体水平,才能使我国的农业发展的更好,也只有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才能推进农田水利全面快速的发展。文章重点阐述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得以飞速发展,在农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农业技术、农田水利、机械设备等外在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农田水利。农作物生长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水,只有保障了农田水利,才能使农业发展得越快越好。但是,农田水利是一个大工程,它的建设和发展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文章对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述。

1.1农田水利工程中机制不完善。

新时期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的发展需要我国具备农机设备、农业技术、农田水利等各种外在条件,其中农田水利是最为基础的一个外在条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惠民工程,这个工程是以惠民为主要目的,以踏实,实干为主要路线,但这些都要以健全的建设机制为基础。健全的机制是工作的前提,是工作的指导方向,所以说,健全的机制才是基础,每项工作都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机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还缺乏一个健全的机制,这就阻碍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正常工作,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最初目的的实现。所以,为了尽快实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最初目的,首先要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机制。

1.2农田水利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能全面落实。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农田水利的工作人员。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构成了整个农田水利的机构,但在农田水利机构中,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财政工作人员,由于财政工作人员的工资固定,工资不高等,所以就导致大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并直接导致工作不能出色地完成,从而使农田水利工作出现漏洞,及农田水利工作机制的破坏等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会使农田水利工程瘫痪。所以,为了避免这个恶性循环的发生,一定要从工作人员着手,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把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

农田水利工程在性质上属于科技型的工作。比如农田的灌溉,有滴灌、漫灌等各种灌溉方式,不同的季节,对不同地区的土地实行不同的灌溉方式。但是,针对极热、极寒的特殊地质土地,目前还没有一个适合的灌溉方式,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科技,让科技解决这些问题,使农田水利建设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之初,由于条件等的各种限制,建立的各种机制只适合当初的经济状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在不断进步,当初制定的建设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现状了。所以,农田水利建设就出现了问题。为了让我国的农田水利工作能够跟得上发展的步伐,能够快速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最初目的,一定要建立不同的建设机制。只有符合时代发展的建设机制,才是适合的机制,才是好的机制。机制内容上,要包括每年的工作计划、工作预算等在内的全部农田水利工作。以健全的建设机制为主导,一定能够让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得到长足发展。

2.2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各种机械设备构成了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结构,而其中具有能动性的就是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若不积极,将导致农田水利的工作滞后。为了让我国的农田水利呈现良好的态势,一定要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能动性,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使农田水利工程得到良好的发展。

2.3大力发展科技,促进水利建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任何事物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农田水利所需的农机设备更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就目前阶段来看,我国的农田水利中需要科技,在这方面还有待改进,许多偏远、特殊的地区还没有被水利工程所覆盖。只有发展农田水利科技,才能使农田水利工程做得更好。

[1]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甘肃农业,2014,(16)。

[4]浅谈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农民致富之友,2013,(12)。

农田水利建设策略论文

我国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以来,很多地区的水利设施都形成了初步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管理、技术、资金等方面着手,提高水利建设质量和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讲,水利设施建设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方面,而我国一直以来是以小型农田生产为主,因此要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同时管理好灌溉工作,保证农业生产的稳产增产,推动农业生产进一步的现代化。

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不仅是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保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我国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以来,很多地区的水利设施都形成了初步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1]。大部分地区的水利设施由于缺乏普遍的标准而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建设的要求,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同时需要修葺的水利设施很多,严重阻碍了农业的生产发展。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质量,必须要根据当前我国水利建设的现实状况,着重分析存在的问题,调动各种农业生产资金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立增产稳产的长效机制,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2.1当前我国存在农田水利建设缺少规划,随意开发工程项目的现象。

由于长时间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导致很多地方政府在进行水利建设时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建设,各方权力部门为了获得建设资金,完成农业生产任务而盲目地申报水利建设项目,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政府资金,同时也造成水利设施工程达不到生产的标准,影响了农田生产。同时,由于很多地方缺乏先进的农田水利建设技术,导致许多水利设施建成后不能良好地用于农业生产,有些甚至建成后一直没有使用。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造成农田生产的困难,还占据了大量的资金和农田资源,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2]。

2.2水利工程建设时没有系统性,区域间没有良好的协调,分散性较为严重。

由于水利设施的建设必须靠近水源,这就涉及到整个河流的区域调配问题。往往情况是许多不同的行政区域在建设水利工程时没有考虑到上下游水系的行政区域的水利建设,导致建成后相互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些区域的水利工程对其他区域的供水用水产生了阻碍,同时缺乏协调工作,造成利益上的冲突。这样往往会造成各个区域争相建设水利工程,重复建设的问题较为严重。而且某些区域为了尽快建成都草率的进行,技术指标和管理体系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存在安全隐患。

2.3很多区域的水利工程设施缺乏先进的管理体系和标准。

这一问题非常普遍,主要表现在部分水利工程缺乏足够的管理资金和技术,导致建设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而且建成后维修力度不足,工程质量低劣,不能满足农田灌溉和抵抗灾害的要求。同时,要重新建设新的水利工程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一是建设资金不足,二是管理体制不完善,三是权责界限模糊。这些问题导致很多区域的水利设施既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有没有得到良好的维修,同时拆除困难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1我国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力度。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和技术,积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转。这是当前我国要改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的首要措施。这包括管理和技术两大方面,从管理的角度来讲,要配备相应的优秀管理人才,减少水利设施运作的成本,提高工程效率。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畅通人才吸收渠道,积极引进具有良好管理素质和管理经验的人才。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当地政府要引进专业基础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技术人才。通过这两方面的人才构建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质量和技术水平。

3.2各级政府要做好财政扶持工作。

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农业生产资金用于维修和重建水利工程设施。这要求我国财政部门能够积极调配更多的资金用于水利设施建设,同时制定更多有利于水利建设的优惠建设,调动社会力量为水利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与此同时,政府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力度,坚决抵制胡乱申报工程项目的行为。另外,政府要广泛地吸收各种社会资金,调动当地人民积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可以引进地方企业的资源来管理农田水利设施。

3.3政府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区域间的协调工作。

避免地方上的利益冲突,同时加强各个区域的联合,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率和效益。为此,政府需要积极加强各方合作,通过沟通协商的形式来共同开发水利建设项目,互相给予对方信息、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实现良好的合作。

本文首先说明了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同时说明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实现高质量水利建设工作管理的建议。我国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力度,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和技术,积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转,另外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区域间的协调工作,避免地方上的利益冲突,同时加强各个区域的联合,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率和效益。

[1]郭宏江。小农水大成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综述[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12).

[2]陈利剑。关于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问题的分析[j].吉林农业,2014,(24).

农田水利建设施工管理的思考论文

1.1河南省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所修建。

由于年代久远,失修情况频繁,再加上设施配套不完善、建筑基础低以及管理制度维修力度不强等原因,水利设施老化现象日益加剧。现阶段多数农田水利设施功能衰退,达到几近破坏的边缘。通过水利部门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目前河南省正在建设的与水利灌溉地域相关的工程的百分比低于70%,而在这其中能顺利圆满竣工的还不到50%,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工程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事实上,能真正发挥骨干作用的仅有30%。由于河南省目前的农业灌溉区域的缺水/盐碱问题愈演愈烈,而中低产地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加强河南农田水利建设对河南省目前的现状来说迫在眉睫。在这方面,小型农田中的水利建设工程问题是最严重的。为了解决耕地灌溉和村民饮水,这些小型灌区,小型水库,以及塘坝和中小型的泵站,有一部分是由乡镇和村委共同投资并参与建设的,而其他部分则是在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贷款或者国债资金的帮助下建成的。在早期,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为之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但由于这些工程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工程技术不过关,过度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效益的下降诸多问题。我们要在意识到新时期河南省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暴露的弊端和问题的前提下,先从小型农田开始,积极探索改进的方法,为实现河南省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而努力。

以往来说,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都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比例投入,但由于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的财政情况都不容乐观,基本的财政收入无法保证,所以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也就无法做到全额投入,导致许多本已计划并预算好的工程难以开工。而已经开建的工程项目也由于资金的供给不足开始降低施工的成本,从而也就使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国家作出取消农村义务工和积累工这两种工种的决定后,导致河南省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难以开展,农民们把对此的不满转移到工作上,开始消极怠工。这也加剧了河南农田水利建设上的落后局面,并直接影响到河南省农业整体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以及粮食食品安全的'质量保证。

1.3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设计以及水利工程的年久失修情况严重。

由于现阶段河南省的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历史都比较悠久,所以在最初的建设中,大都是靠农民们纯手工简单的劳动力进行修建的,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在时间的磨砺下都渐渐表露出老化的问题,再加上不齐全的且劣质的相关设施,都是造成大部分老化的设施无法再利用的原因。新的税收政策虽已实施,但其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使得农村机构用于维护基础设施的费用失去了稳定来源。当问题出现再去筹集资金却已是为时已晚,亡羊补牢。

1.4不完善的工程建设制度和低劣的工程质量。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制度不健全,监管措施及检测方法不能与时俱进,在基层的水利部门中缺乏完整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也缺乏强有力的质量监管措施,种种因素都促成了低质的豆腐渣农田水利工程,即便是有监管的行动,有关部门也只是停留在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目测上,仅凭主观或直观印象就轻易下结论,这也与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的缺乏,高水平的监控人才的极度匮乏有关,这样,有关部门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就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

在水资源供应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努力实现对水资源的可循环持续利用,建设和谐的健全的农田水利综合管理体系。加大在农业用水方面的节约力度、降低灌溉用水造成的水资源损失,在满足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前提下,提高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和供水能力,为农业排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实现农田水利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了解河南省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条件和目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搜集各方资料,进行科学缜密的规划,在政府的科学地组织下,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带领全民参与农田水利的建设活动中。

2.2加强对水利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基层水利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人力资源的素质,对现有水利技术人才进行科学合理地分工,指出不同的人的业务主攻方向。有目的、按计划地选拔人才去水利技术发达的地方进行学习,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鼓励在职员工学习先进的水利知识,提高基层水利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

2.3加快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与保证体系的建立。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加强水利工作人员高质量意识,提高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以及工程勘测设计的规程规章、技术规范的标准,对设计过程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健全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批制度。组织专家在工程立项时进行相关且重大的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将安全和质量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在施工期间,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约束参与建设各方,保证水利工程高质量完成。

3结语。

总而言之,河南省的农田水利建设是河南省农业的支柱与基础,它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促进实现河南省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号文件的出台使得河南省农田水利建设有了强有力的可靠保障,给河南省地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项目的相关人员带来了福音。有关单位应抓住这一机遇,提出切实可行措施,以促进河南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相关机制的健全完善,缩小河南省与发达地区在水利建设上的差距,使河南省农业发展最终进入现代化水平。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分析论文

直到2010年底,互助县共建成水利工程18类752项,固定资产高达9.58亿元。水利工程控制有效灌溉面积22.37万亩,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28.02万人、29.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6座,小(二)型水库34座,涝池50座,治沟骨干工程45座,淤地坝41座,电灌站87座,水轮泵站3座,灌溉机井48座,喷灌工程6处,小水电站8座,万亩灌区10条,民营渠道121条,人畜饮水自流工程235项,人畜饮水机井3项,人饮小高抽10项,人饮人工井22项,集雨利用工程1项,其他21项。

近几年来,互助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集雨利用、坡改梯、盐碱地治理,发展到灌区改造、人畜饮水、防汛抗旱、病险水库加固等多个领域,从单一治理发展到综合治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随着国家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对农民投工投劳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互助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农村人饮解困取得显著成就。经过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和受益群众的艰苦努力,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各类人畜饮水项目271项,解决了28.02万人、29.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群众的卫生条件,减少了水介疾病的发生,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健康状况;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树立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2.抗旱能力显著增强。针对每年年初的旱情,各级政府多方筹资,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抢修农田水利工程;并宣传和发放“fa”旱地龙,春耕期间群众使用水务部门贮备的水泵和群众自备的水泵,利用小泉、小水进行提灌,面积达5千亩,有效减少了干旱灾害损失。

3.灌区续建配套稳步推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降低了灌溉用水量。截止目前,全县共建农灌工程382项,工程控制有效灌溉面积22.37万亩。各项工程的建设,有效的改善了部分灌区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减少了水损失和水浪费。

4.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进展顺利。“十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全县共完成除险加固病险水库7座[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6座],这些项目的完成,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有效库容增加了845万立方米,同时改善了水库的运行状况,水库的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改善库区小气候等综合效益得到了全面提高;防洪标准提高了,消除了安全隐患,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提高了水库下游沿河两岸抵御洪水的'能力,减少了下游洪涝灾害,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下游灌区效益及时得到正常发挥;并且通过补充和完善水库运行管理必要的监测设施,为水库管理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数据,也为水利工程规范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水利管理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在全体水利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形成了县、乡、村、社四级管理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水利管理运行体制和有效机制,保证了各类水利工程发挥正常效益及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充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水利保障,为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农业生产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层层建立责任制,切实加强对项目的领导。一是县、乡两级政府签定了责任书;二是县、乡两级政府同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对完成水利工程建设的任务、时间、质量、责任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县、乡二级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负责协调和具体工作。

2.全面落实四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对投资规模万元以上的水利工程,全部落实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合同制和专职技术人员质量终身负责制。

3.项目建设资金的措筹和管理办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实行以国家投入为主,群众适当投劳为辅的原则,以国家投资和群众自筹为基础,采取专款专用,公开账务,群众监督,确保资金发挥效益。

4.各部门密切合作,保证服务到位。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步调一致,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5.加强建后管理,保证了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为确保水利工程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保证农民群众长期受益,建后管理工作由县水利管理队主管,由工程涉及到的乡镇水利水保站具体负责管理,按管理范围及权限,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办法,加强管理,管理单位定岗定员,将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密切结合起来,有计划的培训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管理水平,使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农田水利建设新思路论文

基层政府部门一定要本着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力度。其次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农民,使他们对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有一个更科学的认识。总之各级政府领导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建设、管护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加强宣传力度,普及建设、管护水利设施的意义,全方位提升农户防洪抗灾意识,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共同建设良好的环境。

4.2改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能力。

当下主要我国主要由中央及省级财政供给作为建设、管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主要财政来源。而县级政府尚处于勉强维持状态之中,换言之即在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县乡政府尚无法做到主动供给。当然了相较而言县乡政府更加了解区域内农民的实际需求、以及建设、管护农田水利设施的条件、因此非常有必要强化县、乡极的财政供给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中央、省级政府非常有必要逐渐转移支付能力,使县乡基层政府拥有更多的财政权,提升其财政供给能力,为建设、管护农田水利设施奠定基础。

4.3政府要加大适时引导、宏观调控等作用。

毋庸置疑政府是否支持,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有着很大的影响。由此是要充分抓住当下国家加大水利设施投入这一机会,强化建设、管理力度,适时引导、调控,鼓励更多的资金融入到建设、管护水利设施等相关工作之中。耐心向村民普及、讲解与农田水利设施的相关事宜。应该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合理调整规划,尤其是要加大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制定各类优惠措施,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投入到这一民生事业之中。

4.4创新管护机制,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

首先要从意识上认识到做好管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客观上说只有改变认识,改变过去仅强调建设水利工程设施,而忽视管理意识,才能从行动上切实做好管护工作。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领导要审时度势,敢于摒弃过去传统的观念,充分意识到建设、管护农田水利设施同等作用。

5结语。

综上说述,充分说明了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换言之即是否是否切实做好建设、管护等相关工作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当地政府首先要从观念上意识到建设、管护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其次加大宣传,充分结合各种策略,培育农民建设、管护水利工程的责任感、积极性,同时妥善解决实际管护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满杰.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下旬,(5):61~62.

[2]尹利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85.

农田水利建设新思路论文

摘要:我国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农业国家,虽然现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向工业化国家过渡,但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脚步从未停止。因此要想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水利建设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我国农村农田水利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和策略。

1引言。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也从传统的手工模式逐步专项现代化农业模式,那么就农田水利建设而言,也是随着现代化技术与时俱进。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是投资农业水利的力度加大,积极推进小型水库的加固,全面改进抗旱水源工程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搞好农村水利工作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人口的逐年增加增加了粮食生产的压力,而粮食压力就是农业生产的压力。我国的水资源十分有限,而农业生产中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水资源之所以珍贵,因为水是生命之源,而且不可替代。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充分循环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很多水资源受到了工业污染,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珍贵。农田水利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保证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另外,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加强农田水利建和,确保农业生产的稳步提升才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也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而这些都是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上涨的根本,因此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可以至关重要。

虽然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成绩是明显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的关键因素。

3.1抗自然灾害能力薄弱。

我国农田水利的建设在抵抗自然灾害方面的能力较弱,总体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农田建设相比差距还较大,尤其是设施建设和技术方面。我国目前很多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建设标准较低,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工程,设施老化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排灌标准低下,综合利用率不够合理,灌区的塔防现象频现。有些水利工程已经报废等。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农田灌溉能力的减弱,影响了那你工业综合生产能力。全球气候的变化更是导致了旱灾洪灾的频发,这对于原有的农田防洪排涝工程更是雪上加霜。

3.2水资源污染严重。

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却导致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这些污染水资源继而导致了土地的重金属及其他物质的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我国城市及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工厂产生的废弃物,在不经过处理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土壤,造成了土壤的严重污染。土壤中的有害金属物质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土壤的质量下降,进而污染和破坏了农作物、地下水及地表,最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损害人体的健康甚至生命。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是因为农村人口较多,近年来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建设,但依然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求。投资不足引发了很多后续问题,例如水利设施建设之后的维护及保养欠缺,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另外,投建补贴力度低,也影响了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4解决策略和建议。

4.1增加政府投入力度。

要想使得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化,政府必须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增加农民农田水利建设补贴,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在投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时,要对这块内容进行重点投资,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向粮食主产区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倾斜,落实土地出让金使用政策,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支持。另外,农田水利建设要统一规划,合理安排,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利用,以及建设后的维护和保养。

4.2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农田水利建设是有利于农民的工程建设,农民是这项工程建设的主体,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以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组织协调、技术服务和各项优惠政策来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要加强农田水利的立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进当前存在的农田水利无法可依的局面,保障农田水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5结束语。

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灌溉排水和农村供水系统的建设。这些工程的投资和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节约灌溉水源,加固现有病险水库,进行大中型节水工程的改造。众所周知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全球变暖造成的降水不均,旱灾和洪灾的频发不仅造成了人民经济和财产的损失,同时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将,加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农田节水灌溉是现代化农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只有有效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将我国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利用,提高粮食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2]杨永志.浅谈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j].才智,(23):272.。

北魏农田水利建设分析论文

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我国在古代就有了显著的成果,早在夏商时代,人们就将灌溉渠道分布到经过规律划分的农田之中,宋朝时人们建设了太湖圩田,可以有效治理农田中的洪涝和干旱,到了清朝时期人们在珠江三角洲建设了基围,可以有效防御水涝的威胁。这些都是我国早期的水利建设工程,并且为我国后来出现的一系列现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农田中或周边的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井、水窖、田间灌溉工程、排水工程等小型技术工程,这些建筑工程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田地的灌溉、排涝以及农村中人畜饮水等问题,它可以有效提高农田作物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成效益,为农业及农民带来极大的帮助。我国在建国以后,开始修建近代的农田水利工程,并在其后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许多农村中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并不完善,有些地区甚至问题频出,例如水利工程配套设施不全,农田划分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等等,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率,从而影响了农田的作物产量,导致农民的经济效益下滑,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因此,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的建设,是当前事关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农业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乎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改善农业的发展状况,提高农业的发展质量,应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建立和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首先就需要得到政府相应的资金投入[2]。而又因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以农民劳力投入为辅的状况。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成立专项的资助资金,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更需要政府在具体事项中的有力引导。农民对水利建设工程的专业化知识了解较少,如果只是单纯依靠农民自己家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意见不统一、建设随心化、建设混乱化等问题,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引导则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规划进行引导。县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对各村中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情况、所出现的问题、设施设备的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记录,然后针对相应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对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和补全。在解决完当前的问题以后,政府应制定出详细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包括具体的建设目标、内容和任务等。其次,政府应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程序作出明确规定[3]。例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申报和资格审查、专项资金的申报和审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后的维护程式与资金使用等等,所有的相关规定必须明文下发至农民手中,使其充分了解规定的详细内容,从而在政府的引导下,有序地进行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在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宣传程度,使农民充分了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益处,充分激发出农民对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热情,从而投身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去。在这个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对比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前后农业作物的收成情况,使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优点得到充分的认识,从而使农民在心里真正接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制定有关的扶持政策,例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奖励条例、补助条例等等,从政策中吸引农民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去。

农民是农业的主力军,是对农田直接的操作者,也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直接使用者。政府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时应该让农民充分参与进来,使他们了解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基本状况,例如施工中的具体事宜、资金使用事宜、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方式等都应该使农民参与并充分了解其中的具体情况[4]。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规划完成后,向上级递交工程建设申请前,应先交给村委会组织或其他的农民相关组织进行复核,如果农民审查后,一致认为存在较大问题,则政府部门应充分征求和倾听农民的意见进行修改,经村委会一致认同后,再向上级部门进行递交申请。

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通过审核以后,其建设的全过程也应该让农民积极参与进来,只有农民真正地参与到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全过程中,才能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得到切实充分的了解,对其之后的操作和使用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中一些专业技术含量较低的施工项目,可以由农民进行有偿承担,对于一些专业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可以由农民自己选择他们心中的优秀专业团队进行建设[5]。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充分投身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去,使他们充分了解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周期问题、技术问题、资金使用情况等问题,对建设完成后工程的使用和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就是工程的用水问题,除了要完善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应该对农民较关心的工程用水问题对农民进行透明化。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用水的价格制定上,需要农民的参与,农民可以在水利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国家有关水费的管理情况对水费制定的合理性进行充分地了解。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用水管理,使其了解用水的来源,以及引水的设备和工程状况,方便其在以后的操作使用中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进行全程的维护和维修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大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想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首先就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相关机制,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机制建设,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运行机制。

互助县农田水利建设现状探析论文

聊城市东昌府区2011-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位于东昌府区堂邑镇、张炉集镇、侯营镇和道口铺办事处,涉及99个行政村,控制耕地面积0.625万hm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以小型提水泵站工程、灌溉机井提水配套安装工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桥涵闸工程和排水沟治理工程为主,兼顾砂石路、素土路和林网建设。东昌府区三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9.38万亩,其中泵站提水管道输水灌溉面积6.22万亩,机井提水管道输水灌溉面积3.16万亩。项目区共建设引黄提水泵站33座,配套首部枢纽33套,恒压变频控制系统33套,新打配套机井156眼,配套的现有机井243眼,安装射频卡灌溉控制系统399套;项目区内共铺设输水管道740.8km,清淤排水沟33km,修建拱桥40座,水闸13座,进地涵330座;同时在项目区内配套建设田间道路、防护林网工程。2011-2013年东昌府区小型农田水利第一轮工程三年建设目标已经完成。

3.1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完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东昌府区在三年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系统化规划、规模化推进、高标准建设、新技术支撑、文明式发展、用水户参与”的建设思路,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所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均按照有关规程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可研报告及实施方案的编制,编制的文本需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评审组的认定,确保工程设计切实可行。经设计单位完成设计的工程项目,采用工程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确保长期使用。

3.2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2)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的加大。

(3)东昌府区区直各部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整合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主体较多,资金投入规模较大,国土、农业、水利、农综办、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都有专门支农资金,以项目资金来源的对应部门为建设主体,按照水利规划集中投入、规模发展,集中连片实施。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资金效益,避免造成重复建设。3.3着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进末级渠系与骨干工程同步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制定措施,有效地解决由末级渠系设施不配套引起的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促进节约用水,减少因输水造成的损失,节省农民不合理的水费支出;二是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和维护供水计量设施;三是创新机制,对于末级渠系和供水计量设施的建设采取“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的奖励机制,对于运行管理费用、农民用水协会启动资金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研究论文

3.1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完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东昌府区在三年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系统化规划、规模化推进、高标准建设、新技术支撑、文明式发展、用水户参与”的建设思路,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所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均按照有关规程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可研报告及实施方案的编制,编制的文本需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评审组的认定,确保工程设计切实可行。经设计单位完成设计的工程项目,采用工程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确保长期使用。

3.2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1)在稳定中央政府水利资金对东昌府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争取中央政府更多资金的投入(2)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的加大(3)东昌府区区直各部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整合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主体较多,资金投入规模较大,国土、农业、水利、农综办、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都有专门支农资金,以项目资金来源的对应部门为建设主体,按照水利规划集中投入、规模发展,集中连片实施。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资金效益,避免造成重复建设。

3.3着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进末级渠系与骨干工程同步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制定措施,有效地解决由末级渠系设施不配套引起的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促进节约用水,减少因输水造成的损失,节省农民不合理的水费支出;二是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和维护供水计量设施;三是创新机制,对于末级渠系和供水计量设施的建设采取“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的奖励机制,对于运行管理费用、农民用水协会启动资金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

2011年至2013年三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增供水能力468.98万m3,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625万hm2,共改善灌溉面积0.625万hm2,改善排涝面积0.625万hm2,新增节水能力468.98万m3,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33万t,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53万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互助县农田水利建设现状探析论文

直到底,互助县共建成水利工程18类752项,固定资产高达9.58亿元。水利工程控制有效灌溉面积22.37万亩,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28.02万人、29.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6座,小(二)型水库34座,涝池50座,治沟骨干工程45座,淤地坝41座,电灌站87座,水轮泵站3座,灌溉机井48座,喷灌工程6处,小水电站8座,万亩灌区10条,民营渠道121条,人畜饮水自流工程235项,人畜饮水机井3项,人饮小高抽10项,人饮人工井22项,集雨利用工程1项,其他21项。

近几年来,互助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集雨利用、坡改梯、盐碱地治理,发展到灌区改造、人畜饮水、防汛抗旱、病险水库加固等多个领域,从单一治理发展到综合治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随着国家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对农民投工投劳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互助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农村人饮解困取得显著成就。经过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和受益群众的艰苦努力,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各类人畜饮水项目271项,解决了28.02万人、29.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群众的卫生条件,减少了水介疾病的发生,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健康状况;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树立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2.抗旱能力显著增强。针对每年年初的旱情,各级政府多方筹资,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抢修农田水利工程;并宣传和发放“fa”旱地龙,春耕期间群众使用水务部门贮备的水泵和群众自备的水泵,利用小泉、小水进行提灌,面积达5千亩,有效减少了干旱灾害损失。

3.灌区续建配套稳步推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降低了灌溉用水量。截止目前,全县共建农灌工程382项,工程控制有效灌溉面积22.37万亩。各项工程的建设,有效的改善了部分灌区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减少了水损失和水浪费。

4.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进展顺利。“十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全县共完成除险加固病险水库7座[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6座],这些项目的完成,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有效库容增加了845万立方米,同时改善了水库的运行状况,水库的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改善库区小气候等综合效益得到了全面提高;防洪标准提高了,消除了安全隐患,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提高了水库下游沿河两岸抵御洪水的'能力,减少了下游洪涝灾害,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下游灌区效益及时得到正常发挥;并且通过补充和完善水库运行管理必要的监测设施,为水库管理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数据,也为水利工程规范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水利管理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在全体水利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形成了县、乡、村、社四级管理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水利管理运行体制和有效机制,保证了各类水利工程发挥正常效益及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充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水利保障,为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农业生产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层层建立责任制,切实加强对项目的领导。一是县、乡两级政府签定了责任书;二是县、乡两级政府同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对完成水利工程建设的任务、时间、质量、责任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县、乡二级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负责协调和具体工作。

2.全面落实四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对投资规模万元以上的水利工程,全部落实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合同制和专职技术人员质量终身负责制。

3.项目建设资金的措筹和管理办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实行以国家投入为主,群众适当投劳为辅的原则,以国家投资和群众自筹为基础,采取专款专用,公开账务,群众监督,确保资金发挥效益。

4.各部门密切合作,保证服务到位。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步调一致,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5.加强建后管理,保证了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为确保水利工程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保证农民群众长期受益,建后管理工作由县水利管理队主管,由工程涉及到的乡镇水利水保站具体负责管理,按管理范围及权限,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办法,加强管理,管理单位定岗定员,将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密切结合起来,有计划的培训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管理水平,使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北魏农田水利建设分析论文

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中,各种资源是开展建设的基础,如果能科学利用各种资源,会促进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发展。

第一,科学利用水资源。

近年来,农村农田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缺乏问题,因此,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中,必须要首先科学利用水资源。对此,可以对水资源进行水利规划,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好基础准备工作。一方面,要科学普查现有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了解水资源运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以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建立水资源开发的总体方案,按照方案的设计进行科学开发、运用水资源。另外,还要确保不过度采用地下水、不污染水资源。

第二,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中,资金是动力,往往一些工程项目因为缺乏资金而不能很好的完成。因此,要建设工作有基本的资金保障。一方面,要节约资金,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另一方面,还要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不仅要依靠国家财政和当地政府的投资,更重要的是要大胆鼓励当地经济人投资。总之,确保资金来源渠道畅通,为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二、加强领导组织建设,为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提供坚强的后盾。

领导组织建设是确保农村农田水利建设重要的后盾,有了坚强的领导组织,就会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一,强化政府职能,依法管理各项工作。

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调节各项政策,为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做好政策准备。协调各方关系,特别是协调好水利建设与其他方面建设之间的关系等。加强法制领导,打击在水利建设中出现的各种违法现象。政府只有充分发挥了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就会有效的保障农村农田水利建设。

这一组织是确保农村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具有坚强的领导核心的基础。这一小组的成员一般由当地政府指派具备水利学科背景,有丰富的水利建设经验的专家组成。同时,要强化领导小组的责任心,在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要认真把关,从技术上、资金运行上、项目投资上、项目评估上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第三,建立完善各种有关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制度。

从目前我国的相关制度来看,有关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制度规范明显不足以满足“三农”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制度。这一工作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根据“三农”问题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民主管理已经成为一个组织、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中,依然需要发挥出民主管理的重要作用。对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

长期以来,当地群众虽然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但是由于知识的缺乏,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如何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水利工程。因此,需要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宣传,一方面,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让广大群众深刻意识到水利建设对于“三农”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使得他们在思想上重视,进而在行动上维护。另一方面,要加强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让广大群众掌握正确的运用、管理、维护水利设施的基础知识,并把已经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二是加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是动力,也是激活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动力。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中,要对工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首先要明确管理权,让管理者真正的发挥出工程建设中的管理功能。其次要明确使用权,让广大群众自觉支持水利工程的建设。再次,要放开建设权,积极组织有能力、有实力的施工单位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总之,通过各种形式的改革,进一步激活水利工程建设的活力,为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现代科技条件为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因此,要充分现代科技条件,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充实强有力的活力。

第一,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水资源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资源,如果不能合理的运用水资源,即便是工程建设好了,也会因为水资源缺乏而不能发挥出工程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就显的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搞好典型示范,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榜样,使得节水技术被广大人民群众使用。

第二,进行科技研发。

科技研发是活力,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中,只有不断的加强科技研发才能解决各种问题。因此,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可以组织技术人员或者与高校、科研部门合作,共同进行科技研发,并把研发的技术运用到水利建设中。

北魏农田水利建设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隆化县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现状的调查,对该县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隆化县属于山地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抗灾能力弱。截止目前,我县有塘坝2座,堰闸67处,灌溉泵站6处,机井703眼,水池水窖38个,灌溉渠系续建配套改造总长度172.2km,低压管道灌溉面积0.92万hm2。

实行项目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执行招投标制、法人制、监理制和合同制,为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提供有力保障。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效益,增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我县在几年前就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处,移交一处,确保工程有效运行。我县正在落实水利产权改革,争取底完成。1.3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情况隆化县根据流域共建基层水利流域站4个。各流域站负责本流域内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实施和施工技术指导。为更好的服务基层,成立抗旱供水服务站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

经调查发现,一是项目建设对农业产业发展无法及时跟进配套,项目的.申报,审批,管理程序复杂,周期过长。我们认为在我们山区水利项目应对本地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如:设施农业、重点果产业等进行优先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使工程建的好,有人用,有人管。但有些产业项目建成后,水利配套项目还未批复,导致水利设施配套跟不上,致使投资者抱怨。此外,一些要求急需水利配套的项目,往往又没有项目扶持。先干后补、以奖代补又不符合现行项目管理规定。二是上级要求上报的项目,要符中连片要求,但现实是农民用地散户多,土地流转的规模也不是很大,工程实施起来难度大,不利于工程项目的开展实施,建议上级领导考虑我县实际情况,有需要水利配套的项目,由投资者或受益村打申请,由县水务局上报,请求上级及时批复,使项目的申报、批复更灵活。

2.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行承包、拍卖后,由于合同规定事项不周全、缺乏对经营人必要的限制性措施,操作程序不规范;有的只注重经营管理,不重视工程管理,工程运用不合理,管护工作不到位,项目管护资金不足等,造成了工程管理跟不上等问题。

3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群众认识不足,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不愿意投资投劳搞建设,同时也因为大部分需要建水利工程的果园等高效作物种植区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管理制度跟不上,很难集中统一规划建设管理,造成工程无人管护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2)上级项目安排上多数按平原区包装谋划项目,较少考虑我们承德山区的特点,本地水利基础簿弱,但部分项目在山区不太适用。建议多实施“五小”类型的水利项目,更符合当地群众需求。3)工程重建轻管现象还很严重,一是工程建成交付使用后大家都用,但很少有人专心管理。二是没有后期投入专门用于工程维护保养。

4本地推进建设与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

1)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确保项目编报的科学性。在项目规划设计上,通过招标选定具备资质业绩好的设计单位对项目区进行详细勘察、规划和设计,让工程规划设计既符合建设标准又切合群众的需要,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2)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由广大村民提出,通过村、组向乡镇提出建设申请,乡镇经过筛选汇总后再上报县水务局。县水务局根据规划和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实施该项目。同意实施,水务局将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建设地点进行勘察,确定建设方案并核定工程量,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施工,同时把好工程质量关。

5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5.1要切实明确责任。

进一步理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实行“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工程由各村负责组织管护,乡镇督促落实,切实解决管护缺位问题。

5.2加快产权改革。

以促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关系明晰化,利益关系直接化,责任主体具体化,在产权转让的过程中明确防汛责任、保安责任、汛期蓄水限制和水资源不受污染等强制性的要求,让农民参与并主导产权交易。

5.3强化资金整合力度。

将财政、水利、农业、扶贫、国土、农业开发等多个部门的涉水资金在地方财政进行整合,采取“集中力量、统筹安排、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原则,成规模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

5.4完善建管机制。

一方面应完善传统的建管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负则”的原则,在强化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农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管护。深入探索“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模式,发挥农民自建、自管、自用的优势作用。

参考文献。

北魏农田水利建设分析论文

新型农田水利建设应该以现代化为主线。禄劝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生存状况,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一项以治水为中心内容的综合整治活动。禄劝现代化新型农田水利应该充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经济体制转轨的具体要求,通过科技的创新,并且结合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利用综合手段,完成农田水利设施的全面建设。现代的含义是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契合。新型的含义是用正确的、科学的方式去解决人水关系的辩证关系,用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观完善的解决农田水利的问题。

二、应该坚持原则。

(一)人与自然和谐。

禄劝在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时候,不仅仅要避免水对农业的伤害,更应该减少人对水的污染。减轻人对水的伤害要求农田水利工作者,在重视水资源开发的同时,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也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不能仅仅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一味的去深挖沟,高筑堤,出现人与水争地的情况;改变过去过度开发的做法,没有任何节制的开发水资源;改变过去饮鸩止渴的做法,坚决避免随意排污的做法,把优质的水资源留给后代。

(二)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禄劝的农村的水利建设要对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动力,并且与此同时农业的发展也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不能因为水资源的充足就随意的浪费水资源,应该根据水资源状况,努力的调整农业结构,更新生产力的布局以及农业生产结构。

三、落实几项措施。

提高思想认识,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民是基础,领导是关键。各级政府应该把农田水利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全面的研究,认真决策,全面部署。不出现大灾大干,小灾小干,无灾不干的情况;积极的利用各种宣传机会,让各界和农民更加深刻的了解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增强水的忧患意识,改变落后的用水观念以及习惯,推广科学用水的观念,新型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监督,在全社会培养合理用水,减少水污染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

(二)加强领导,建立新型管理体制。

禄劝要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必须要加强领导实施责任制。建立起一套包括各级单位的目标责任制,并且完善奖罚制度,把农田水利的工作任务具体到每个人,从而实现层层落实,并且定期的组织农田水利建设的评比工作,并且作为政绩考核中一个非常重要依据。第二,各个部门必须进行团结协作。农田水利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一项复杂的需要长期坚持的社会系统工程,这项工程涉及很多的部门,每个部门都应该积极的参与进来,各负其责,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合力。第三,改变组织的方式,优化工作方法,从前政府直接用行政手段帮助农民搞农田水利的方式应该改变,变成重点抓权属管理、同意管理,积极宣传,同时进行资金扶持,把单纯的行政命令变成教育,法制和科学相结合的做法,改变过去的组织推动,改为政策引导,同时通过典型示范,实行分类指导,推广先进方法的路子。

(三)做好各项重大水利项目的建设工作。

禄劝水利局主持完成翠华镇优质饲料粮基地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在该项目中修建了:修建坝塘沟,长1030米;浇灌耕地300亩;修建山背后沟,长1220米,浇灌耕地200亩;修复和平水库配套沟,长500米,浇灌耕地1350亩;修建以它地水库配套沟,长3300米,浇灌耕地1200亩;修建渣拉机耕路左、右边沟各长1134米,浇灌田地1200亩;修建者广沟,长907米(其中1号沟长487米,2号沟长420米),浇灌耕地150亩;修建渣拉机耕路1条,长1134米,主要解决机耕路两侧1200亩田地的机耕作业、粮食、肥料运输及项目区部分群众通行问题。禄劝水利局在这项工程中,狠抓工程质量,为粮食基地的建设保驾护航。

四、结语。

禄劝农业水利的建设是禄劝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要予以重视,首先思想上要绷紧一根弦,始终不松懈,同时更加应该用先进的科学武装自己,建设更加好的农业水利设施,对于关乎民生和国家利益的大型项目更加应该投入精力,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动力。

北魏农田水利建设分析论文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我国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新时期,深入的研究分析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战略,对于改善我国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山东省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为研究点,分析其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兴修水利工程,消除水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重要的建设内容。山东省是一个频繁发生水旱灾害的省区,其保持先进的经济和文化水平不改变的重要手段就是搞好水利建设,保证其农业发展不受水灾影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其农田水利的建设更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本文就其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

自新中国成立,山东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的成就。初步建立起来以防洪除涝、水土保持和农业灌溉为主的3大农业水利工程体系架构,形成了县级以上的农田水利国有资产约为300亿元,各项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灌溉的年供水能力达到了270多亿/m2,截止到去年,山东省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大约投入了500多亿元的资金、160多亿个工作日、搬动了土石方大约340亿/m2。同时,山东省先后对省内48条大中型的河道进行了初步的治水,兴建了169座大中型的水库、5399座小型的水库,已经建成了202座大中型的拦河闸、731座小型的拦河闸、在平原中建立了105座水库。建成了大约760处面积在万亩以上的灌溉区,其中,面积在2万hm2以上的灌溉区有65处。另外,目前山东省农田水利工程水库的有效灌溉面积已经达到了近5万hm2,是新中国初期的20倍;近3a消除旱涝的农田面积已经达到了近3000hm2,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近80倍;山东省的农业用水已经实现了零增长的态势;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也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在此方面,山东省主要河道的防洪标准都在20a以上,其中,大部分的大中型水库都已经经过了除险和加固,一些大型水库防洪的标准建设已经达到了千年一遇。在我国,鲁中南地区胶东的丘陵区和山区主要的防洪除涝工程建设体系为“上蓄下泄、配套建设、库河结合、联合调度”,通过此种系统的治理,使得其河道的防洪除涝体系建设十分的完整[1]。另外,山东省鲁西南和西北的黄泛平原区水库体系的建设比较完整,并且,通过山东省相关部门对水库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对原有河道的不断治理,使得其水库体系的建设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提升了水库在农田灌溉和泄洪防涝的方面的能力。

该工程体系的建设主要针对山东省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没有河水来源,其使用的水资源主要为降水,多年以来,这些地区采用的都是以节约、拦蓄和补源为主的'治水方针。在拦蓄水利工程体系建设方面,烟台市是山东省该体系建设最有代表性的城市,烟台市在此方面投资了大约6700万元,并修建了全亚洲蓄水量最大的“黄水河地下水库”,该水库地下坝全长约6000m,水库整体的平均深度为26.1m,水库总的库容量约在5359万/m2[2]。该水库完工后,每年平均为烟台市增加了3000多万/m2的可利用水资源。另外,莱州市也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投资了1.52亿元,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王河进行开发和治理,建成了较多的地下水库工程。

3.1农田水利工程常年失修,工程功能退化。

水利农田建设主要是为了防洪除涝,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市场竞争条件,虽然山东省自20世纪以来就加大了对水库工程建设的相关投入[3]。但是,由于该省大中型的水库工程体系较多,并且大部分的工程体系都是在上世纪建设的,已经历经了30~40a的运营时间,导致这水库工程已经存在了一定程度的问题,使得其在水利灌溉方面的功能逐渐的弱化,有些甚至丧失了基本的储水、泄洪功能。

3.2水库工程建设规模不完善。

目前,山东省的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体系虽然形成了规模,但还不是很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健全,特别是灌溉区的水库工程建设。当前山东省书库灌溉区的面积太小,其相应的排水体系还存在着一些没有打通的瓶颈部分,水库的流域体系应该进一步的调整和治理,以满足当地农业用水的需要。

4结论。

农田水利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成果的好坏。山东省农田水利的建设,还处于以工程建设为主要手段的初级阶段,大部分都是采用以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来保证其社会经济发展的,还处于农田水利建设由传统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时期。

参考文献。

[1]刘肖军.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

[3]宋超群.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

北魏农田水利建设分析论文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众多人口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地区已经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改善农田水利灌溉环境作为工作的重点。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格局已经形成,高效农业,示范农业、休闲农业已在推广,灌溉设施及灌水技术已逐步成熟,高效节水项目已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示范作用,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使农业得到了发展,农民达到了增收。从基层县区的调研中可以看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较为理想的发展前景和发掘潜力,我国农田的灌溉工程有许多可以改良的方面,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能够使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得到切实提高,这些工作对我国农业的增产增收至关重要。

2.1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最大硬伤。

近年来我国水旱灾害频发,导致农作物受灾较重,农民损失较大。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蓄洪补枯”的调节功能弱化,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维护管理欠缺。就农田水利设施现状而言,遍布田间的沟渠、塘坝、井灌、闸站等,被称为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然而正是这“最后一公里”,或梗阻,或跑冒,或通而不畅,直接影响农业的稳定发展。水利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灌溉排水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普遍存在标准低、不配套、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全国约40%的大型灌区、50%~60%的中小型灌区、50%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大型灌排泵站设备完好率不足60%。一方面是30多年的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另一方面是缺少水利设施,“望天田”普遍存在,难抗天灾。来自水利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37亿亩,仅占耕地面积的51.5%,还有近半数的耕地是“望天田”,缺少基本灌溉条件。

2.2水利工程的投资渠道过于简单。

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渠道逐渐变得多元,市场经济规律成为了主导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的主要规律,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来源依然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社会资本力量进入水利工程的机会依然较少[3]。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田水利工程涉及到水资源这一重要公共资源,而我国的公共资源制度成为了社会资本进入农田的最主要障碍。另外,一些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较低,无法起到吸引社会及民间资本的作用,因此,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只能简单的依靠政府的财政资金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欠缺多渠道的资金支持。

2.3农田水利新技术和新材料运用情况不理想。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有较多的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能够对水利设施进行改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但是,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依然使用传统的灌溉技术和灌溉材料,没有对最新技术研发情况和材料更新情况进行了解,使得农田水利灌溉的水平得不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低,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中的成本。例如,我国一些农田水利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依然是传统的木质材料,并没有使用新型钢筋混凝土材质作为水利工程的主体材质,有些水利工程虽然使用了新材料,却没有采用最新技术,导致混凝土由于缺乏必要的'振捣程序而达不到足够的坚硬度,无法保证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

3.1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各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必须认识到水利工程对农业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便提高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财政支持[4]。政府主要领导人要亲临水利工程建设一线进行实地考察,并将考察工作制度化,以便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的了解。政府要着重关注当前我国很多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认真调查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设计规划的科学性,不能仅仅按照设计人员的施工方案进行工程效果的考察,要确保每一个单元项目发挥其应有的效益[5]。另外,要加强对中央财政拨付的监督,避免资金拨付过程中出现截留问题,切实保证项目建设拥有足够的资金。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团队要加强对投资渠道的重视,充分认识到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拓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渠道的重要意义,尽快转变完全依赖政府的财政拨款的状态,争取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工程建设当中。首先,要从法律法规方面加强完善,将农田水利灌溉所需用水的开发与使用价格进行详细的规定,使水利工程施工团队有法可依,另外,政府要为水利工程施工团队提供与社会资本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施工团队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与社会各界的资本力量进行沟通合作,既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能够从社会上充分吸收资本,调动社会资本价值,使水利施工企业能够获得足够的施工资金。

3.3提高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水平。

各地农田水利灌溉机构要加强对我国最新农田灌溉技术的重视,及时引进最新灌溉技术,提高同农田水利工程科研机构的联系,以便对最新灌溉技术和最新水利工程建设材料具备足够的了解。要组建专门机构负责新技术的统计运用和新材料的管理,切实提高技术管理与材料管理的效率,促进农田灌溉设备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要采用新型水利工程材料改良传统的水利工程设施。例如,为缓解水资源紧缺与农业灌溉日益突出的矛盾,我国眉县自以来逐年大面积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近几年,眉县在发展喷、滴灌为代表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加大了力度,将传统的大水漫灌式灌溉转变为根据作物类型需要进行供水的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方式,这一举动加快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农民增收和县域农田水利发展奠定了基础。眉县原灌溉方式为大水漫灌,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巨大了人力资源成本,这种现象在用水高峰期和水源紧张时表现尤为突出。据统计,长期以来,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每户灌溉时,清理渠道需投用1~2个工日,巡渠需投用1个工日,浇地需投用1~2个工日,这种灌溉方式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灌溉的人力投入,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减少了清理和巡渠用工,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另外,项目实施后,亩均灌溉用水量由现状的74m3/亩减少到管灌42m3/亩和微喷灌的23m3/亩,节水效果十分显著,这将使项目区内农田灌溉用水量大幅减少,缩短灌溉周期,提高灌溉保证率,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彻底解决项目区农田灌溉用水供需矛盾。新型灌溉项目建成以后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非常明显。该区域地形开阔,光照充足,宜于粮食作物生长,尤其适宜猕猴桃生长。然而,由于田间设施不配套,灌溉保证率低下等问题,灌区发展一直受到制约。项目实施后,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供水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灌溉保证率得到明显提高,保证了农作物能够适时灌溉,促进了灌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为灌区用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将田间灌溉设施改为低压暗管和微喷灌,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土地资源,实施暗管输水和微喷灌项目后,工程占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参照有关资料,该项目可节地223亩;另外,这一项目具有显著节水效益,灌溉水利用系数得到提高,年可节水171万m3;此外,劳动力成本得到了节约,工程建成后,省去了巡渠和看水所需劳动力,经对比分析和测算,每年可节约劳动力1.02万个工日。通过项目的实施,全面促进和带动了项目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进步。通过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灌溉用水问题,同时,微喷灌工程的实施缓解了高温气候下猕猴桃的“日烧”问题,解决了田间灌溉均匀度不易控制等影响猕猴桃生长和果品品质提高的制约因素,对壮大眉县猕猴桃品牌效应,促进项目区种植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4结束语。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保证我国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性工作,目前,我国很多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投资效率较低,影响着我国水利灌溉的质量。深入的分析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魏农田水利建设分析论文

简述规划缘由、依据、报告编制的一些基本情况,突出强调农田水利综合规划在农田基础建设中的统一指导作用。

1.综合说明。

综合归纳各章节内容,按各章节顺序精简概述整个规划报告。

2.基本概况。

2.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

2.1.1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地理位置――所属、东经?北纬?,四周接壤;行政区划――土地总面积,乡镇、村组)。

2.1.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2)土壤、植被3)水文气象4)河流水系。

2.1.3社会经济。

本县社会经济、农业生产等基本情况:包括人口、资源、国民生产总值、县级财政收入、县级财政农村水利投入占县级财政支出的比重,农民纯收入等。并对情况进行预测。

2.1.4农业生产条件。

从土地资源、灌溉情况、水资源、劳动力、气候等方面结合农田。

水利工程现状,说明农业生产条件。

2.2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2.1全县水资源总量。

全县水资源总量(由河川地表径流量、外部流入、地下水资源不重复计算量等组成)。

2.2.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从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现状总供水能力概述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包括现有水利设施、排灌机械保有量等。

2.2.3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从区域、季节、城乡缺水、用水浪费、农村生态环境、水质、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概述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3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3.1全县土地资源总量。

分析该县土地资源概况,从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方面概述该县土地资源总量。

2.3.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从土地资源现状,特点和变化趋势等包括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结构,各地类的利用程度,概述该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说明耕地状况、基本农田状况及发展潜力,农作物种植结构、复种指数、播种面积、产量等。

2.3.3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间题,包括土地资源的约束、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利用问题。

2.3.4农田基本情况。

主要从灌溉与排水方面进行,以乡为单位汇总统计。

2.4与农田水利相关各部门规划编制情况。

全县包括水利、农业、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护贫等所有涉及农田水利的规划,主要是“十五”及“十一五”期间规划。

包括大、中、小型灌区,节水灌溉,排涝体系,小型河道、水源工程等等。

主要是农田水利工程状况、配套程度、管理使用情况、效益衰减情况以及对农业生产制约情况等。

农田水利工作历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保证和提高现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总体需要;

2)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农村“三农”问题的需要;

3)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4)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区域生态环境的需要;

5)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4.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统一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统筹使用农村各类涉水资金,以规划为龙头,把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专项中用于农田水利的资金相对集中,整合使用,按照“统一规划、项目管理、渠道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以规划整合项目、项目整合资金,提高涉水资金的使用效率。推进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水利用效率与效益,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4.2规划原则。

5)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度等方面的改发挥小型水利基础设施。

4.3规划依据。

2.政策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国办发[]50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和机制意见的通知》((湘政)45号)。

3.各相关技术规程规范。

4.各部门相关专项规划。

4.4规划水平年。

规划基准年为,规划水平年为20。

4.5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以大型灌输区末级渠系、中型灌区及灌溉面积小于一万亩的小型灌区、分散灌概片,排水区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为主,包括水源工程(新建的容积小于100万m3)、灌排渠道、涵闻和小型泵站改造(1000kw以下)、为灌区灌溉排水服务的农村小型河道(集雨面积小于100km2)治理等。

4.6规划目标与任务。

4.6.1规划目标。

通过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确保灌溉面积稳步增长,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増加农民收入。同时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性质和特点,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有效的投入机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调动受益农户投工投劳的积极性,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持绩健康发展,满足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4.6.2规划任务。

根据保障粮食安全和増加农民收入等需求、农田水利工程在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从实际出发,依据当地农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粮食生产目标,分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总体需求,根据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复核,进而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提出到年应实施改造的蘿溉面积、工程建设内容、节水量、增产效益、管理体制改革等指标;提出应增加的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的规模形式及新增的蘿概面积;提出规划期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额筹资方案和效益分析。

北魏农田水利建设分析论文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农业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对实现农作物的稳定高产有着积极的影响力,减少乃至避免自然灾害对粮食作物造成的损失,调整当地的农业种植结构[1],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我国水利建设工程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的质量日益衰减。针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不良影响因素,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正确的引导,推进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我国经济的基础。农业从古至今在我国经济结构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政府部门为大力扶植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并制定出一系列的落实措施,其中农田水利建设就是急需解决的难题。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的支持,对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繁荣,实现农业进一步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央的一号文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经济投入,并制定出长期增加投入的管理机制,建立严格水利建设管理制度,实行区域与流域管理相结合的农田水利管理制度[2],转变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战略。

1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1.1实现粮食产量的稳产、高产。

我国的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存在地区间的差异,社会生活水平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状态,农民的经济收入存在地区分布不均的现象、在我国一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的种植。农田水利建设是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基本保障[3],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对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促进作用。

1.2减轻洪涝灾害对农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农业经济的发展深受旱灾、涝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严重限制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一些水利工程缺乏的地区,洪涝灾害对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计的,威胁着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及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经济发展落后的边远偏僻的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能够为农作物提供种植生长过程中所必须的水资源,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把自然灾害对农业的损失减到最低。

1.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将改变现有的农业种植结构[4],改变以往因自然条件的限制只种植传统耐旱的农作物的局面,为农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发展生机。在保证可以提供充足水源的前提条件下,调整农作物品种的种植结构,实现农村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在使用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自主集资与部分政府投资建立的。早期的农田水利工程本身就存在着设备不配套、工程质量低等质量缺陷[5],而且现在这些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比较长,部分已经超出了水利工程本身的使用年限。因年久老化失修导致的水利工程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农业发展需求,导致农作物因缺少水资源的灌溉而减产,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2缺乏资金的投入。

农田水利建设属于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工作财产支出中属于重要支出的一部分,国家的财政支持是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是在农村实行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有所下降,无法满足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需要。没有了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支持,使水利工程需要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限制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没有将责任明确到人,产权结构的划分不清晰,使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落实起来非常的困难。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由农民进行管理和负责,农民受收入水平的影响,无法负担目前高额的用水用电费用,使得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停滞不前。

2.4农民就业结构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现有的农民工就业环境,增加了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为增加经济收入,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导致从事农业种植的强壮劳动力越来越少。进程务工的收益远远高于农业种植收入,种植农作物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使得农民工从事农业种植工作的积极性比较低。

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农田水利工程曾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这些水利工程设备已经老化,且不具备配套的设施、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提高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关注度[6],能够树立农民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思想,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导致农田水利建设滞后,设施、设备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支持不到位。因此,要确保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保证政府及时对农田水利工程注入资金,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为确保对水利建设的资金及时到位,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在依靠政府拨款的同时,引进其他形式的社会资本,降低因资金不足导致农田水利工程无法正常进行的局面。政府部门需要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指导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避免水利建设过程中出现政府无为的现象,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管理方案,监督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状况。

4结语。

新时期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着许多弊端,导致我国现在的水利工程建设陷入困境。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有很多不利隐患没有消除,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对此进行高度的关注,制定出有效地改进管理方案,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农田水利建设关系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和管理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及时的解决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完善的发展管理机制,从而使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孟娜.浅谈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12).

[2]王冠军,陈献.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村水利,,(5).

[3]张春园,李代鑫.关于加强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9).

[4]乔娜.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3).

[5]赵伟,徐建涛.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j].科技展望,,(21).

[6]肖波.探究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福建农业,2014,(21).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