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加法和减几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精选16篇)

时间:2023-12-11 09:47:05 作者:翰墨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工具,它为教师提供了组织课堂教学的框架。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备受好评的一年级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6的加法和6减几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有序地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3.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及自制课件、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方块图、小棒、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复习旧知。

3.出现数字“6”:这个数字娃娃你认识吗?是几呀?今天我们就来和它作朋友,学习6的认识.(板书课题:6的认识)。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认识6的基数含义.。

(2)及时巩固.。

(电脑演示)6朵花上飞有6只蜜蜂,请同学们数一数.。

(3)从不同事物中抽象出“6”.。

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6来表示?

(4)计数器演示.。

学生动手操作具体学会5添上1就是6.。

2.认识6以内数的顺序.。

(2)学生在直尺上找一找,6应该排在哪里?

请学生把0~6这些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读一读.。

(3)练习.。

3.比较5与6的大小.。

(2)巩固练习.。

6○45○66○30○62○66○6。

4.掌握6的组成.。

(3)巩固练习数的组成.(花图)。

先让学生看图填空,然后动手操作填空,最后脱离图独立填空.。

5.教学6的序数意义.。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3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

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0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学具盒、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1.出示小猴正准备吃盘子里的2个桃子的投影片。

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放了两个桃子。(板书:2)。

小猴正准备干什么?(小猴正准备吃桃子。)。

2.出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的投影片。

图上小猴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板书:1)。

3.出示小猴吃桃的第三幅影片。

小猴又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又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有的学生会说吃了0个桃子。)。

教师小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您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看谁说得最好。讨论后,指明4~5人说说。

二、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

2.出示直尺放大图。

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齐读:0~5,5~0。

三、教学0的书写。

教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成椭圆行。(学生书空写0三遍,注意笔顺。学生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四、有关0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0是一个数,所以它也像其他数一样可以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小猴看见盘里有2个桃,他吃了一个,还剩几个?算式是:2-1。

吃2个呢?算式是:2-2=得几?为什么?

看小鸟图列式计算。为什么?

练习4-4=2-2=5-5=1-1=。

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2.一个数加0。

出示青蛙图。看图你知道了些什么?

一共有几只青蛙?你怎么知道的?

算式是:4+0=得几?为什么?

练习2+0=3+0=5+0=。

从以上算式你知道了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想一想0+4、0+3、0+5等于几?

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数,还得那个数。)。

想一想0+0等于几?

(3)一个数减去0。

想一想5-0等于几?(……)。

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

板书:5-0=5。

4-0、3-0、2-0、l-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几?

五、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六、课后小记:0的书写是一个难点,教学是要示范指导,学生有的写得很生硬,有的象画圈。

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学过的。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3幅图(图片)。

2、生观察图,同桌互相说图意。

3、独立列式计算。

4、同桌讨论:找出3幅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体会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5、生汇报。

二、练习。

1、独立看图列式,说说你的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计算比赛。

6+12+43+43+3。

3、游戏:摘苹果。

学生做摘苹果的游戏,请你认真地算一算。

4、做5题。

(1)请你观察图,小猴子涂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涂上颜色,列式计算。

(2)请你自己涂色列式计算。

5、思考题:

把1、2、3、4、5、6分别填入内,使算式成立。

+=7+=7+=7。

三、作业:

做数学课堂练习册。

四、课堂小结: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学生不理解题意,就不会填空。

加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

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范读课文,把握要义,补充课题。

1、你们喜欢故事吗?

2、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板书课题),你们认真听,想想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3、读课题,思考:课文讲了司马光做了什么?你觉得司马光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指导分小组学习,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

(1)、标出自然段番号。(2)、圈生字、画出带有生字的词。(3)、交流认识这些字的好办法。(4)、组长检查。(5)、读通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检查巩固生字,理解词语,读喜欢的段落。

1、开火车读生字。

2、说说你们小组用了哪些识字的好办法。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读读说说”,男女同学比赛组词语。可板书部分词语。

4、用“缸、块、劲、砸、救”做猜字游戏。

5、读课文。喜欢读哪段就站起来读。

(四)、读读看看想想。

1、(多媒体演示):上面是一个大花园,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装满水的大水缸。

(1)、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是什么地方?这地方有什么?谁能用书上的话告诉大家?

(2)、这时发生什么事了?你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4、继续出示图画:司马光。观察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谁来读一读?

5、结果怎样?这时,你的心情怎样?全班一齐读书告诉老师。

(五)、写字。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字,说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提示:我们学的哪些字有双耳旁?左双耳和右双耳的字分开板书。

2、记住哪些字有困难?哪些字容易出错?说说你的好办法。

3、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4、示范“那”、“都”的写法。

5、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六)、自由练习。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我该怎样读、怎样讲、怎样演这个故事。

(七)、拓展性学习。

把自己当成司马光,想想自己会怎样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登山游戏。

1、登山游戏。

(1)、画出山的简易图,贴上词语卡片,请小朋友读一读。

(2)、分组比赛读,读正确了的在山顶画上小红旗。

2、这节课你想怎样学课文?

(二)、学重点段:勾画词句,读读演演,细心体会。

你觉得课文最精彩的是哪些自然段?

1、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给“慌了”打上点。

(1)、从哪些表现看出他们“都慌了”?用横线勾出。

(2)、怎样读才能读出小朋友的“慌”?试一试。个别范例指导。

2、司马光表现怎样?给“没有慌”打上勾。

(1)、从哪些表现看出他“没有慌”用波浪线勾出。

(2)、你想怎样表现他“没有慌”?试一试。

(3)、司马光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

3、领读“别的孩子都慌了--”;“司马光没有慌――”

4、你觉得司马光的办法怎样?你想怎样夸一夸他?

5、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三)、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课文:朗读、表演、讲故事愿意怎样来表现这个故事?

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读故事、演故事、讲故事的三部分,第部分学生找自己喜欢的伙伴共同学习。为每部分学生提出要求。

板书:读:心情语气快慢轻重演:读想演讲:读圈讲。

(四)、背诵:有情有味,熟读成诵。

1、喜欢朗读故事的小朋友,把这篇课文有感情地读读,让大家欣赏,好吗?大家觉得怎样?像他们这样读读。

2、这个故事多么生动啊!谁能把它背下来呢?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背一背吧。

3、谁背得快?来领着大家背。说说你为什么背得这样快的。

4、互相背一背。

(五)、教学效果测评。

1、读第一句,想想该填上什么词,再读读,看看填对没有。读第二句,看看和第一句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然后说一说。2、比一比,“那里”和“哪里”有什么不一样。你怎样分清它们。读句子,想想句子的意思,再填空。检查一下,写对没有。

(六)、拓展性学习。

1、可以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怎样查到资料,再动手查。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问一问。

2、回忆跟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发生的事,有顺序地讲出来,如果能讲得生动一点更好。

七、作业设计。

想想看,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缸里的小朋友?

八、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没有慌。

(举起、使劲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有的……有的……。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一年级加法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教学从得数是6、7的加法开始由过去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重视学生对加法含义的认识及内在联系的体会。教材安排了两组算式作为例题,其余一些得数是6或7的加法,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等方法去探索,学会计算,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并感受方法与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和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的学习,体会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直观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两个算式。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主题图,黄圆片4个,红圆片2个,2个邮箱贴图,7个辣椒图片。学生:黄圆片4个,红圆片5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

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合成,下面我们来开开小火车。

师:出示卡片6(生:依次说出6的合成);出示卡片7(生:依次说出7的合成)。

同学们可真棒,今天我们就在学习了6.7的合成的基础上,一起来学习《得数是6、7的加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打下基础,简洁明了。]。

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

(一)、创设情境。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阳光小队的队员又出发了,你们瞧!(教师出示主题图)。

[设计意图:从植树这个生活情境入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他们在干什么呀?(植树)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

2.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

(二)学习5+1和1+5。

1、师: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5+1=6)。

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原来有5个小朋友);1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一个);那6呢?(一共有6个小朋友)。

师:我们知道了每个数字的意思,那谁能合起来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呢?

(原来的5个小朋友和后来的1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6个小朋友。)。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1=6吗?(注意:加法与合成有关)。

(5和1可以合成6。)。

师: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1+5=6)。

那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啊?(后来的一个小朋友和原来的5个小朋友合起来是6个小朋友。)你又是怎样算的呢?(1和5可以合成6。)。

师:谁有和他不同的算法?

生:看到5+1=6,想到1+5=6.

3.师:这个算法又快又好,你真聪明!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即可以用原来5个小朋友加上后来的1个小朋友,也可以用后来的1个小朋友加上原来5个小朋友,结果都是6个小朋友。所以呀5+1=6和1+5=6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只是“=”前的两个数左右位置交换了,以后我们看到1+5=6,马上就能想到5+1=6。

4.练习:(想想做做第一题)。

下面又到了动手摆一摆的时候了,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小圆片,跟着老师一起摆一摆。师先左边摆4个黄色,再右边摆2个红色。

生跟着摆圆片。

提问:看着自己摆的小圆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呀?

生: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

师:很好,求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算式。(4+2=6)。

师:你的列式表示什么意思啊?

(左边的4个黄圆片和右边的2个红圆片合起来一共是6个圆片。)。

师:哦---你们同意吗?(生:同意)还有小朋友和他想的不同吗?

(2+4=6)。

师:你的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啊?

(右边的2个红圆片和左边的4个黄圆片合起来一共是6个圆片。)。

生:能,因为它们是好朋友。

师:你们说的真好啊!给自己鼓励一下吧!

生:棒!棒!我真棒!

(三)学习3+4和4+3。

1、师:(摆出小辣椒图片)你们看。谁来拉?

生:小辣椒。

师;谁会看图说三句话?(左边有3个绿圆片,右边有4个红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

2、师:同桌说一说,根据信息求“一共有几朵花?”能列出几个算式?先学生自己说一说,再提问。

生:3+4=7(师:你是怎么算的?)3和4可以合成7;。

生:4+3=7(师:你是怎么想的?)看到了3+4=7就想到了4+3=7。

3、学生实际操作。

看了一个式子就想到了它的好朋友,你真灵活!下面啊,老师要看看小朋友是不是都很灵活哦。拿出小圆片,听好老师的指示,自己摆一摆。先左边摆2个黄圆片,再右边摆5个红圆片。

生跟着指示摆圆片。

师:看图同桌互相说说,“求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并请同桌的两个同学来说一说(2+5=75+2=7)。

恩,你们同桌说的真好,和他们一样的把小手举起来(全班举手)。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全答对了。

4、小结:现在我们看到一幅图,就能写出2道加法算式了。

三、巩固应用,运用新知。

1想一想,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师:这道题没有图了,怎样能很快的算出这些题的答案?(引导学生用合成及好朋友来思考)。

6+1=7(6和1可以合成7)1+6=7(看见6+1=7就想到1+6=7)3+3=6(3和3可以合成6,注意它没有好朋友)。

师:你最喜欢哪只小青蛙?(生:2+5的小青蛙)那我们就先一起帮这只小青蛙找一找回家的路。(师示范连线)。

学生独立连线,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有序从一个方向连线。再交流汇报。

3找规律——“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第一组算式。

让学生观察讨论,猜测出小规律。

(加号前面的数不变,加号后面的数慢慢变大,得数也慢慢变大。)。

(2)学生独立完成,验证猜想。

(3)运用规律,独立完成剩下的两组算式。交流汇报。

4小游戏。

师:邮递员叔叔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信,把不同的信放到相应的邮箱里,谁来做做小邮递员?(“信”就是加法算式)。

请小朋友上讲台贴算式,我再将算式有序的排好(一个算式,一个好朋友的形式)。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得数是6、7的加法》,你知道了哪些小本领呀?

得数是6、7的加法。

6

7

1+5=65+1=61+6=76+1=7。

2+4=64+2=62+5=75+2=7。

3+3=63+4=74+3=7。

0+6=66+0=60+7=77+0=7。

加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二)使学生认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三)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

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一)教具:小女孩拿气球图、小鸡、小燕子图.2本画册、3支铅笔、2个皮球.。

(二)学具:小圆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3的组成:

出示小黑板:

2.看卡片口算,并说计算方法:

1+1=2+1=1+2=。

(二)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老师演示,学生回答.。

老师手里拿着几本画册?(2本)。

老师送给同学几本?(1本)。

还剩几本?(1本)。

(1)出示小女孩拿气球图:

引导学生看第一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

小女孩手里拿着几个气球?(2个)。

再看第二图,提问:

想一想,这幅图是什么意思?(1个气球从手中飞起,女孩手里还剩1个气球)。

请2~3名同学把两幅图完整地说一遍.(女孩手里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2)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师边指图边说:从2个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几个?就是要从2里面减去1,用算式表示是2-l-1.(板书)。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减法的初步认识”.老师板书课题.。

师指算式中的减号说:这个符号叫减号(板书一减号)。

这个算式读作:2减1等于1.(齐读)。

(3)讲减法的含义:

提问:2,1和1在算式里各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提问:这1个气球是从哪个数里飞出的?

表示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指名(2~3人)把算式的意义说一说.。

2.教学3-1=2.。

(1)出示小鸡图:

提问:图上有几只小鸡?(有3只)。

老师在1只小鸡外面画上虚线圈.。

提问:这叫虚线圈,它表示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3只小鸡,跑了1只,还剩几只?

(2)练习说图意:

师说: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用三句话表达出来.(有3只小鸡,跑了1只,还剩2只)。

自己小声练习说、两人一组说、指名说.。

(3)用算式表示;

师说:大家能用三句话把图意说清楚.那用算式怎么表示呢?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

3-1=2。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师说:你们说得对!有3只小鸡,跑了1只,求还剩几只,就要从3只里面减去1只,(边说边指板书)所以用减法计算.还剩几只呢?(还剩2只)。

指虚线圈问:这个虚线圈表示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

3.教学3-2=1.。

(1)出示小燕子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然后启发学生看图列算式.。

师问:你们能看图列一道算式吗?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3-2=1.。

师问:你为什么这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要多叫几个学生说,对说得好的要给予表扬.。

师问:原来有3只小燕子,飞走了2只,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

提问:我们不看图,能求出2-1=3-1=3-2=这几道题的得数吗?

老师引导看数的组成:

指名说,怎么想的?

(三)巩固反馈。

1.摆一摆,算一算.。

(1)摆出3朵花,拿走2朵,还剩几朵?

指名说算式:3-2=1.。

(2)摆出3个圆片,拿走1个,还剩几个?

指名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老师用实物演示,学生用数字卡片摆算式.。

(1)老师拿出3支铅笔,发给同学1支,还剩几支?学生摆出:3-1=2.。

(2)老师手拿2个皮球,送给同学1个,还剩几个?学生摆出:2-1=1.。

3.看图说图意.。

提问:图中的虚线圈表示什么?

5.做拍手游戏:

老师口述算式,全班拍手表示得数.。

2+1=2-1=3-2=。

3-1=1+1=。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减法的开始,在本单元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减法打下基础.课堂设计的安排是:

板书设计。

8加几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2.掌握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3.能正确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会口述答话.。

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读懂题意,正确地分析解答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投影片.。

学生准备10个圆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8+3=9-7=8+5=10-8=10+5=。

9+4=10-7=7+7=7-4=10-5=。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以表格的形式出示例4的内容.。

指名读题.引导学生分析,这道题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

教师把表格去掉,把条件和问题连接起来成为例4.同时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板书:应用题)。

2.教学例4.。

(1)引导学生读题,找已知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羊,应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回答,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羊?就是把草地上的8只羊和又来的3只羊合起来,也就是把8和3合起来,用加法算,列式为8+3=11.(教师板书)。

(3)学写单位名称并口述答话.。

算式中的8、3和11分别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8表示草地上有8只羊,3表示又来了3只羊,11表示一共有11只羊.。

教师说明,为了看清楚算出的是羊的只数,我们要在得数11的后边写上“只”字并且把“只”字用括号括起来,表示求出的一共有11只羊.这个“只”字叫做“单位名称”.(教师板书)。

请同学们一起口述答话,

(4)请同学们读一读例4的算式,说出单位名称,并且口述答话.。

3.反馈学习.。

山上有8只猴,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

4.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校里有9个足球,借走7个,还剩多少个?

引导学生读题,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想一想,要求还剩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

(3)引导学生写出单位名称和答话.。

算式中的9、7、2各表示什么?单位名称是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9表示有9个足球,7表示借走了7个足球,得数2表示还剩下2个足球,单位名称是“个”.(板书:个)。

指定2~3名同学口述答话.。

5.反馈练习.。

小华有10本练习本,用了8本,还剩多少本?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6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是学生基本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对于整十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会相对容易些。新授内容的计算方法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运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学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奠定扎实基础。

教学问题诊断:

可能会有教师提出:对于单元主题图在第一课时是否有必要进行认识,分析?

单元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提供一条主线下的各种情境图,为各课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现,体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也有知识间层次推进,从编排上来看:(发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写大字)两位数加、减;(剪五角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都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单元主题图的认识是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兴激发探究欲望。整体情境内容与第一课时关联不大。放在第一课时进行认识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撑,也为后面课时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找准生长点。

(课件出示)。

(一)说一说。

1.10、20、30、()、

2.8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5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拨一拨。

1.拨出8,1个1个地拨,拨到10,再10个10个地拨,拨到40.。

2.先拨出20,再20个20个拨,拨到80。

3.先拨到60,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子是几十,再拨去一个是几十。

(三)算一算。(让学生做在练习卡上)。

3+5=2+7=5+4。

30+5=20+7=50+4=。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汇报结果,教师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

三道复习题,对数的组成,数数、拨数、计算等知识的回顾,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对本课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中计数单位“十”的强化。计算题的复习则是通过计算比较,发现数位不相同两个数,计算时方法有所变化的意识。

aieiui

2、感受: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外面去寻找阳光、感觉阳光的温暖好吗?(带领学生到室外,指导学生寻找,哪里有阳光?阳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回到课内交流,揭示课题,认识新字:阳,左右结构。左边是“阝”,右边是“日”字,代表太阳。

二、初读课文。

1、听师范读(配乐),听了后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自读。

三、学习生字。

1、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2、我们要认识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读生字,认识几个就读几个)。

3、师示生字卡片,练习“开火车”认读生字。

四、朗读指导。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读:指名读,组内读。

3、接力读:每人读一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

4、选择读: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五、写字指导。

1、认识新笔画竖提和竖折,进行区分,书写。

1、出示生字“也、长、山、出”指导认读,用“也”练习说话。

2、小组讨论: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这两些字的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汇报:提示:“长”字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竖提”是新笔画,注意区别它和“竖勾”有什么不同;“山”字第一笔是“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出”第三笔是长竖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也应写在竖中线上。

4、教师范写。

5、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临写,想些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尽量让自己满意。(教师个别指导)。

6、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组内评议。

7、展示学生作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游戏:找朋友。(给生字宝宝找到它的拼音朋友)。

2、开火车读全文。

二、披文入情,合作探究。

1、引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金子”该怎样读?

2、太阳出来了,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说)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都有哪些变化呢?(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1)汇报。

(2)从“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这几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几个词该怎样读?

(3)你见过锦缎吗?(出示课件和锦缎,让学生说说感觉。)。

(4)男女生赛读第二自然段。

4、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闭眼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觉。

5、阳光这么可爱,请你捉点阳光保存下来。(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为什么捉不住阳光,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6、朗读指导。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当小老师读等)。

(2)配乐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7、背诵指导。

(1)闭上眼睛想象课文的情景和阳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觉,边想象边练习背诵。

(2)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带动作表演。(配乐)。

8、小结: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一定要懂得珍惜时间、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的成长!

9、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自由练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口头组词。

(3)你还认识哪些“日”字旁的字?

三、梳理拓展,总结延伸。

通过《阳光》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对阳光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请同学们回去画一幅。

画,用自己的彩笔描绘阳光,表现阳光的美好。

《天地人》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

铃声响,坐坐好。

腰挺直,脚放平。

手放好,头摆正。

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

2.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天地人。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学习汉字“天”。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2.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

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3.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从“人”出发,引出“我”。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师生对话,引出“你、他”。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他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

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如一名学生说:

“我是××,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

“你喜欢踢足球吗?”

“他是你的同学吗?”

小组练习,轮流说话。

一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兴旺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导入课题。

二、揭示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多音字和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先学后教流程。

(一)字词学习。

1.自学导航:a、自由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时间三分钟左右)。

2.自学(或者合作学)。

a.学生自由读b.小组合作读。

3.反馈点拨。

a.抽读生字卡片。

b、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c.口头组词、扩词。

(二)初读课文。

1.自学导航。

a、自由读课文三遍,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漏字。

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

(时间三分钟左右)。

2.自学(或者合作学)。

3.反馈点拨。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b、师生比赛读课文。

(三)生字教学。

1.自学导航。

读一读,认一认,想一想,下列生字(寒,还,尽,挨,片)该怎么记住,怎样写才好看。

(时间3分钟,完成任务不说话请举手。)。

2.自学(或者合作学)。

3.反馈点拨。

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5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四)学习小结(对照目标)。

四、当堂训练(本课重点巩固,可以使用配套练习册相关题)。

1、组词。

空()不()尺()。

寒()还()尽()。

2、说话。

用“欢乐”说一句话。

一年级加法教案

(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一年级加法教案

本课教学是学生基本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对于整十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会相对容易些。新授内容的计算方法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运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学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奠定扎实基础。

《天地人》教案教学设计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第一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这6个生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

铃声响,坐坐好。

腰挺直,脚放平。

手放好,头摆正。

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

这是第一节识字课,将学前常规教育融于语文课。

2.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天地人。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将国画与汉字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内涵。

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学习汉字“天”。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2.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3.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利用图片,联系生活,帮助学生识记和正音。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从“人”出发,引出“我”。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师生对话,引出“你、他”。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他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如一名学生说:“我是××,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你喜欢踢足球吗?”“他是你的同学吗?”小组练习,轮流说话。

创设生活场景,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帮助学生认读、理解生字。

一、识字。

本课6个生字以三字一组分两行的方式呈现,易于学生朗读、记忆。针对课文编排的特点,建议教学时以3个字为一组进行教学。第一组可以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在看图说话中引出“天地人”3个字。第二组可以通过师生对话引出“你我他”,把识字和日常表达结合起来,充分借助日常用语进行听读、正音。

本课要认的6个生字中,“人”的声母是卷舌音,“你、我”是第三声,单个字读要注意读到位。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建议借助图片、听读、创设情境交流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1)图片示范正音。可以依次出示一组相关图片,如“老人、年轻人、男人、女人”,教师手举对应的生字“人”示范读,学生跟读,理解字义。

(2)场景听读正音。如,借助生活场景认读“地”,教师可以用枚举法展示各种生活场景:铺满土的叫土地;铺满沙的是沙地;长满草的是草地;铺满雪花的是雪地。教师手举生字卡片“地”,听学生的发音,并及时正音。

(3)日常交流正音。“你我他”是日常交流用语,可以衔接入学教育的内容,创设交流氛围。如教师一手举生字“你”,问“你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你”递交给学生;一手举生字“我”,说“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出示生字“他”,指学生问“他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他”递给这名学生。在交流递送生字卡片的过程中正音识记生字。

本课要求识记6个生字。“天、人”结构较简单,“地、我”结构相对复杂,“你、他”带有相同的部件。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动作、生活场景等,形象化地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1)生活语境识字。

本课6个生字都是常用字,我们可以呈现各种生活中带有生字的图片,通过不同语境帮助学生识记、认读生字。

(2)比较识字。比较“地”和“他”,说说不同在哪里。

(3)动作猜字。辨认“天”和“人”,可以根据字形请学生上台演示动作,其他同学猜汉字。

学有余力的话,可以结合生活,积累“天地、他人”等词语。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朗读课文,因此读正确是本次朗读教学的主要内容。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要重视正确示范和听音纠正。教师示范朗读时,要把声调读清楚,特别注意“你、我”的声调都是第三声,三字连读时,“你”要读成半上,与第二声相似,“我”的声调要读完整。

本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仅呈现了6个汉字,中间没有标点符号。朗读时,教师应结合内容理解,引导学生一组三字连贯读,要避免6个汉字一字一顿地读。

2.理解运用。

在语境中理解运用。“天地人”的教学在借助插图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语境带学生读一读,在新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字义。如:

晴天、阴天、雨天。

草地、菜地、雪地。

男人、女人、老人。

“你我他”的教学可以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拿着生字卡片进行自我介绍、询问他人的方式,在交流中巩固生字,如,“我叫李小明。”“你叫什么名字?”“他是你的同桌同学吗?”

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你我他”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的形式,但要重在生字的识记、认读,避免将这一实践活动变成口语交际。教学时,可以为三人小组准备一套“你我他”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以选生字、递送卡片的方式促进对生字的识记认读和理解运用。

1.国画《一望大江开》。

配合课文,用一幅画家傅抱石的国画作品作为铺底。画面近景是岩石松枝,龚半千和费密同游,吟诗唱和,眺望远处。中间大片留白,远处空旷无垠,咫尺之间似有万里之遥,让人可以充分感受天地之广袤。取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意。

2.“天地人”三才之道。

“天地人”来源于《周易说卦》,天地人被视为宇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才”是指本质,“三才”是三方面具有实质的内容,在《周易》中具体指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天道、地道和人道了。“天道”是阴和阳,“地道”是柔和刚,“人道”是仁和义。“三才之道”的探讨和论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广泛,在古人启蒙读物《三字经》中也有“三才者,天地人”的说法。民间春联也有:“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由此可见,“天地人”三才之道在我国经几千年而流传不衰,对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难点】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一年级数学加法教案

教科书第44页的例,第44~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是6、7的加法。(出示课题:和是6、7的加法)。

1、操作学具。

2、教学例1。

电脑演示学生植树的动画,让学生说说动画的意思。

提问: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教师左手拿2支笔站在学生中,分别叫前后的学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2+5=7,5+2=7)。

提问:从这两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3、教学例2。

电脑出示例2图:3个青辣椒,4个红辣椒,再出示括线和问号,告诉学生:这是括线和问号。

让学生猜括线和问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请学生互相说一说整个图的意思,再指名说。

4、“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

让同桌学生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再指名说,然后把算式写在书上。

5、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提问: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来整理一下?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整理。

叙述:小朋友表现很好,老师带你们到动物世界去轻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吗?

1、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2、学会通过数的分合来学习新知识。

3、对于利用加法求减法,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利用。

4、计算的时间太长,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快的反应出来。

《菜园里》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9个词语和一个笔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积累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设计意图:

1、在游戏中、活动中自主识字,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

2、教学形式多样化。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互助等形式,在多种教学形式下,学生能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3、让学生扮演蔬菜进行自我介绍,积累语言,在口语交际中感悟和体会。

4、指导写字时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学准备:有关课件、词语卡片、相关蔬菜头饰和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小朋友都跟爸爸妈妈去过菜市场,请大家互相说说,菜市场里些什么蔬菜呀?

2、这些蔬菜长在哪里呢?(板书课题:菜园里)。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兴趣十足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

二、走进菜园,学习字词。

1、学词。

指名带读课题:谁能带大家拼一拼课题里的两个生字宝宝?(学生带读,老师点评)小朋友们读得可真好听!我们一起去菜园看看都有哪些蔬菜?(展示蔬菜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把你知道的蔬菜名说出来吧。(出示课件蔬菜图片和名称)这些蔬菜都有自己的名片!

(1)出示带图片的词语,自由读,同桌互听。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词语读流利。同桌相互纠错。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互助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发现他人优、缺点的能力。

(2)去掉图片出示词语,指名小老师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这些词语中的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吗?

设计意图:用当小老师的方法巧妙地兼顾了不同程度的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蔬菜,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做课堂的主人。

2、学字。

(1)启发学生识字:小朋友们学词语学得真快!那么你们看屏幕上的生字宝宝,你们能想办法记住他们吗?先小组讨论一下。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我们班的小老师可真棒!下面让我们班的“小火车”开起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记忆生字的方法。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渗透识字方法。

三、学习儿歌。

1、师:有一位叔叔把这些可爱的蔬菜写进了一首儿歌,想读读它吗?

2、师:请一名小朋友读儿歌,其他小朋友找一找儿歌中写了哪些蔬菜?

3、指名说蔬菜名,师相机贴出蔬菜卡片。

4、师:请大家再读读儿歌,你最喜欢哪种蔬菜,就把描写它的句子多读几遍。

(指名说自己喜欢的蔬菜,学生说到哪种蔬菜就学习描写它的句子)。

(1)(出示豆角图)。

师:看着图,谁给大家介绍一下豆角?(指名说)。

师:儿歌中是怎样写豆角的呢?(出示相关句子)(指名读)。

师:儿歌写了豆角哪些方面的特点?(指名说)(颜色:青青形状:细又长)。

指导朗读。

(2)(出示黄瓜图)。

师:黄瓜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蔬菜,谁来说说它?(指名说)。

师:黄瓜的皮是绿色的,所以儿歌中说--(出示相关句子)。

师:平时谁穿衣服?儿歌把黄瓜当作可爱的小朋友来写,说它穿着绿衣裳,让我们感觉到黄瓜像小朋友一样漂亮、可爱。

指导朗读。

(3)(出示茄子图)。

师:喜欢吃茄子吗?茄子是什么样的?

师:茄子长在枝上,紫紫的、亮亮的,像一个个的小灯笼,漂亮吗?

师:一起读读吧。

(4)师:冬天到了,妈妈是不是经常提醒你要多吃些萝卜?

(出示萝卜地)师:我们就一起到萝卜地里看看吧!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我们只看到绿绿的叶子。)。

师:萝卜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快找找,萝卜在哪呢?(指名说萝卜藏在地下)。

师:萝卜真是一群可爱的小朋友,谁来读读?(出示相关句子)。

(5)(出示辣椒图)。

师:我们看看辣椒长在什么地方?说说它的样子吧!(指名说)。

师: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特别丰富,我看谁和它们交上了朋友?(指名读)。

(6)师:同学们,平时你看到的南瓜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师:想知道它是怎么长大的吗?(出示南瓜生长图)。

师:所以儿歌中说(出示相关句子)读--。

师:谁也能用“越……越……”说一句话?(指名说)。

(7)师:同学们,当你走进菜园,看到这么多蔬菜,你想说些什么?能夸夸菜园吗?

师:儿歌中是怎么夸菜园的?(出示“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一片好风光”)。

师:菜园不仅好看,这么多蔬菜成熟了,说明农民伯伯丰收了。你就是农民伯伯,高兴吗?读读吧!(齐读“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一片好风光”))。

师:你抬着南瓜,看看满园的蔬菜,你高兴的说--(齐读“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一片好风光”)。

师:你边摘着茄子,边欣赏着满园的蔬菜,你高兴地说--(齐读“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一片好风光”)。

(8)齐读儿歌,师生合作读儿歌,加动作表演读儿歌。

四、拓展练习。

1、师:同学们,菜园里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蔬菜,它们的颜色、形状、味道各不相同,我们也学着课文的样子,夸夸它们吧。(出示蘑菇、土豆、西红柿、蒜苗、苦瓜、卷心菜图,以及句式:“()青青细又长()地下捉迷藏()高高打灯笼()身穿绿衣裳”帮助学生说话)(指名说)。

2、画画连连(课件出示)。

五、总结、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在菜园里认识了很多的蔬菜朋友,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千万不要挑食。因为蔬菜里有我们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能让我们快高长大。今天回家把你最喜欢的蔬菜画一幅画送给你的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在菜园里的成果吧。

附:板书设计。

豆角细又长。

黄瓜绿又长。

茄子打灯笼。

萝卜黄,红捉迷藏。

辣椒红、青尖尖嘴。

南瓜越老皮越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