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做班主任读后感(优质19篇)

时间:2023-12-09 15:43:23 作者:飞雪

读后感能够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它们联系到我们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

《今天怎样做班主任》读后感

罗曼。罗兰说:要散步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我愿意用爱心营造阳光,让我的学生在灿烂的日子里健康成长。我愿意慢慢等待每朵花绽放出不同的美丽,我愿意静静地聆听花开的声音。

青岛杭州路小学陈。

这段时间有幸的读到了王晓春老师的《今天怎样做班主任――点评100个典型案例》这本书,在这本书中王老师通过他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总结从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的心态、班主任与学校的管理、以及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等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简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王老师平实朴素而又深刻务实的语言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真正的班主任工作,是踏踏实实地去寻求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发展。整本书读下来,让人掩卷深思。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身作则,做一个学生尊敬的班主任。

二、站在学生的视角,做一个学生喜欢的班主任。

因为我们的工作是辛苦而琐碎的,所以,我们必须及时调试自己的心情,让自己每天拥有一个快乐的好心情。因为你哭或者笑都得面对同样多的工作,那为什么不能选择快乐面对呢?常常看到一些富有经验的优秀班主任,对于班级出现的违纪同学,不仅仅只是严厉的批评和斥责,有时候只是轻描淡写地宽容一笑,甚至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提醒学生今后要注意。因为他们深知伤人伤己的道理,发一顿火的结果难受的不仅是学生,更是我们自己,让自己的心情一团糟的结果可能将影响到后续工作,如此恶性循环,多么可怕!有时候,我们适当地换一种方式,教育的效果可能更好,不是吗?班主任工作需要常常反思,同样的事件屡屡发生的话,那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老师的问题。我们应该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着一颗向上向善向真的心的,只是有时候那颗美丽的心灵蒙了一点尘埃而已。()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想办法让每颗心向着你向往的方向飞翔,不是吗?当你看到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时候,你就在享受幸福,你就会拥有阳光的心态。这样的一种心态会直接影响你每天的工作生活。所以,各位班主任老师,笑一笑吧,不要吝啬您的真诚赞美,学会悦纳,学会欣赏,当你感觉“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时,你会发现,其实孩子们真的都很可爱!其实我们的工作真的很幸福!

今天的学生和我们那时候完全不一样,《今天怎样做班主任》中今天的比重尤为重要。原来苦行僧似的老师已经不能够胜任今天的班主任工作。今天的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应该“真”.要真心实意的对学生,不是千篇一律的溺爱和迁就,也不是不明就里的批评指责,有的放矢的爱才是真爱,班主任应爱在细微处,爱在威严中。今天的班主任应该是多才多艺的,一个真正让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应该是靠自己的各种魅力去征服学生,用道理让学生心甘情愿的做,这样就对我们老师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其实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培养学生,更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正如王晓春老师所说,老师真正的价值所在不仅仅是培养优秀的学生,也是不断地优化自己。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老师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自己的一切,实际上不是这样,一个教师的成长不仅仅是表现在学生身上,更多的是自我的成长,我们老师的幸福感不仅仅是来自于学生的成绩,更来自于自我价值的提高,在“一切为了孩子”口号下不要忘了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高。

今天怎样做班主任?是王老师在这本书中探讨的一个首要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在于“今天”两字,今天的学生,今天的家长,今天的老师和学校其实和我们上学时是完全不一样的,不一样是必然的,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做到敏锐的观察出这种不一样,积极地调整自我,积极地学习,那么班主任工作不再是繁琐的,而是对学生对自我的成长有意义有价值的。

《今天怎样做德育》读后感

暑假中,我认真阅读了《今天怎样做德育――点评88个情景故事》这本书,这本书是张万祥老师用了十几年的心血,从收集的五六百条德育案例中,精心挑选了88个情景故事汇编而成的。“今天”一词突出了这些德育案例的时效性、与时俱进性。

这本书一共分成了5大块,“宽容是一剂良药”“尊重是教育的前提”“用智慧打开学生心门”“用心接纳每个学生”“师爱不言放弃”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或几个故事,这些故事都证明和体现出宽容给人生带来的是美好。

最简单的讲,我读这本书后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白了宽容是一种最高贵的品德。宽容是人性之间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宽容的体现。懂得退让,懂得宽恕他人,可以少了一份责骂,那是没必要的。面对任何事,都要学会宽容地看待一切,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简单起来,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更美丽的,就算是别人的侵犯还是过错,都需要学会宽容。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宽容是一种没用的表现,向别人屈服,只能让我们退让和忍受;宽容应该是相互的,如果我对他宽容,他对我却不宽容,岂不是自己吃了大亏?抱有这种认识和思想的人,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宽容了,他们理解的宽容是片面的,极端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更要宽容。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育不能没有宽容,教育尤其需要宽容。班中有位孩子刚入校时,他的父母就对我说:“我们这个孩子比较调皮,以后老师你肯定经常要为孩子找我们谈话。”一个刚入小学校门的孩子刚掀开自己崭新一页的时候,作为孩子的父母竟说出这些话令我吃惊。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又会做些什么事情呢?果然,一次下课时间,就有学生向我报告出大事了,班中有位孩子的玩具被盗了,结果在他的.书包里找到了,这时我联想起这阶段班中常有东西丢失的现象,或许也和他有关系吧。只是凭空猜测,起不到什么作用,而对于他只是严厉批评,未必就能起到教育作用,一定要谨慎处之。孩子的父母来了,说儿子不争气并要当场打他。我马上制止了他母亲的举动,告诉孩子父母,孩子只是羡慕别人有玩具,而这个玩具是那孩子订了书刊以后赠送的,下个学期你也可以帮他订一本,至于打孩子犯不着,跟孩子多谈谈心,教育他以后别拿别人的东西就行了。整个过程,孩子字字都听在心里,结果,他不仅没吃到皮肉之苦,而且在老师、父母对他的宽容中,在忐忑不安的思想斗争中明白了自己行为的错误,明确了正确的方向。

每个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正在接受教育的小学生!他们正在成长之中,偶尔犯点错误在所难免。我们要用孩子的眼光看他们,宽容他们的过错,让孩子在一次次的犯错、一次次的修正中渐渐长大、走向成熟。

我一直清晰地记得台湾张晓风的一篇文章《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的一句话: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对此,我要响亮地说,我会赏识、宽容你的孩子,让他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风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今天怎样当教师》读后感

闲暇之余,看了王春晓老师的著作《今天怎样当教师》,书中体现了所有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教师?书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要当好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对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学会理性的思考进行分析。下面对书中的一则案例发表自己的感触:下面对书中的一则关于教师的爱的案例发表自己的感触:

案例中讲的是一名老师帮助一个学习成绩差且没有兴趣的孩子培养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案例,案例中,那名老师的耐性让人佩服,他真的是倾注了自己的爱给学生。感动之余不仅想到,如果有人问我:“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在没有看书之前,我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爱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职责。这不正是经常教导我们的思想吗?要全身心的.把爱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孩子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正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吗?我们的教师行为是否与说的相一致?面对案例中的学生,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师那样耐心呢?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成绩优秀同学那一字不差的作业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绩较差同学那满是狼籍的作业时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爱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细细品位王老师的点评,不禁让我感触颇深,她说:“要区分职业的爱和私人的爱”,书中说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因为任何一个人爱的付出,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博爱”不仅会把人累死,更把教师的职责范围扩大。是啊,职业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私人的爱是无法强求的。教师就必须用教师的职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孩子有困难时,在孩子做错事时,在孩子得到进步时,作为教师才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教师的爱就是渗透在平时的点滴中,贯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简单的几句话让我豁然开朗。

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个极端的教育谎言像枷锁一样天天束缚着我,使我常常生活在自责和愧疚之中,使我天天怀疑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我真的就认为我就是那个不会教的教师,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不会学习呢。今天通过学习我才知道,它只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宣传鼓励口号,而绝不是评价教师工作的客观标准。

老师们,让我们轻松上阵,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吧!

《今天怎样当教师》读后感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踏上讲台的兴奋与激动。时光匆匆,今年是我来校的第4个年头。4年来对于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同时也有了更多的疑问。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认真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著作《今天怎样当教师》,虽然书中的100个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学校园,然而却关系到所有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教师?书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我常抱怨没有时间,每天必须做的备课、上课、家庭、生活、学生、训练……占据了全部的时间,应接不暇。真正静下来充实自己的文化、专业素养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真的很是遗憾。虽然这次也是如此的匆忙,但是总算把书给磨完了。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优秀教师,课堂上总是那么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不管学生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他们都能巧妙引导,让课堂充满闪光点,博得喝彩。反思自己的课堂,虽然做了精心准备,精心设计,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语言贫乏,往往会被学生的突发状况而搞得手忙脚乱,有时不能处理就把学生的状况放在一边、置之不理,结果我教得费力学生听的吃力。

我这才明白,优秀教师是平时的点点积累,在日常工作中提练,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用一辈子来备课,而我只用课前的几天或者几小时来备课,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学效果当然有差距。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到:“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应当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是呀,多么精辟的言语呀!为什么我以前总是做不了呢?我开始回思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了。我该努力去学点好东西了,学会看书。

苏霍姆林斯基还有很多经验,如“你如果想教头脑迟钝的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把他们带到思维的源泉那里去,让他们观察一系列现象,从而了解其因果关系。”“要在很长的时期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了,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等等……这些经验对我都是非常宝贵和有指导意义的。这是所谓的后进生,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为良师者,必须具备一颗博爱心、平淡心、细心、耐心、恒心!

《今天怎样做教师》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郑杰老师的《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时,受益非浅。读罢此书,我仿佛经受了一次“专业的洗礼”切切实实认识到要想当好一名教师,仅有“爱心”远远不够,仅有“严厉”也远远不够,要有一种研究的意识,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的智慧含量,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

读完这本书,总体的感觉就是“专业”。他直面教育的现实,从活生生的教育案例中来,不尚空谈理,而是给予具体的指导,操作性强,让我们在对案例分的分析中逐渐接受一些教育理论的浸润。让我们澄清了认识,摆正了方向,进而找到正确的方法。新的时代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研究,让自己的工作有科学的指导,使自己成为一名充满智慧的教师,才能告别过去那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得不偿失的工作状态,真正拥有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

本书中提到狄德罗提出:“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不允许漠视学生的情感,因为教师的漠视就是一种摧残,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感是绝对的蠢事。我们当以自勉——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都说人没当母亲之前看学生是一种心态,当了母亲之后又是一种心态,以我的理解,可能当了母亲,有了自己的孩子,对待学生便有了孩子自己母亲的心境。不管听话的、不听话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聪明的或是不聪明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都是有无数优点的。

我们常说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我想,如果有了母爱之心,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这种“闪光点”无处不在。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学生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那些自己认为“可爱”的孩子,而应该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和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包括“差生”。并且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

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必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爱。同时,这种爱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容,如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对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怀着一颗关怀之心……这些爱是成为最好老师的基础。作为班主任的我,要从“喜欢学生”向“爱学生”发展!要为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对于怀着“做最好的自己”心愿的老师们,为达成所愿“做最好的教师”,还应该把这些爱化作“润物细无声”的“爱心之雨”通过教学实践“洒向”所教授的所有学生。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书中所提到的教育家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因此,只有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始终如一地把对学生的爱进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教师”。

《今天怎样当教师》读后感

教师教育名著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如约而至,利用两个午休一翻整理之后,是该静下来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籍阅读的时候了,在这三百九十本教育名著中,《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一下子就让我眼前一亮,于是我选择把它当成“教师阅读年”活动中,我的第一本阅读书籍。仅用一天的时间我便初略地浏览了全书。这本书是由全国各地的38位优秀老师共同编写的,篇篇文章都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每一个故事中都折射着一种智慧,蕴含着一种道理,让我从这些生动的故事中明白了许多,读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书中有多位老师提到:“每天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中,一句话也不愿意多说,女儿兴奋地和我说东道西的时候,竟然很心烦,恨不得她立即闭嘴。我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可我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吗?”读完之后,觉得这是对我的真实写照。一直以来,我都苦闷于自己做为一个老师家长,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一直生活在愧疚之中,没经常女儿一起游戏,没经常和女儿一起交流,没经常和女儿一起外出亲近大自然,也没能倾心于和女儿每天睡觉前的阅读……就如书中所说:“走进学校时生龙活虎,走回家如大病初愈”,女儿兴高采烈述说着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可做为妈妈却觉回到家太累了,不想说话,也不想听孩子说话,或者说在学校和孩子打了一天的交道,回到家想清净会儿。

“在家庭教育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注意避免把自己的职业倦怠带到家庭中,要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生命,关注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样,才能不出现常有人说的那种现象‘种了别人的地,却荒了自家的田’”是啊,我们每天在设计着我们的课堂,关注着我们的'学生,思考着我们的教育。我们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性格发展,我们也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品德修养,因为我们是老师,我们的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人。有多少人羡慕我们,羡慕一个家里有教师的家庭。可“研究教育学的人,很可能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是常有的事。我整天看教育学的书,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解教育的秘密。可是,我并不怎么理睬我的孩子。不理睬孩子当然有我的理由,比如太忙。”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做为教师的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在家里,我们是孩子的妈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分一些给我们的孩子,陪孩子聊聊天,说说话,听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不要把学校的事情和情绪带回家,我们孩子相处的时间应该是轻松的、自由的、快乐的,这样的我们才是孩子心目中的妈妈形象。

做为教师的爸爸妈妈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平常的心态,把孩子当作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学生来教育,让我们不再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今天怎样做教师》读后感

继《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我又阅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忍不住想写点儿什么,引用王老师的一句话:“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这句话在你的心灵深处会有一种冲击感,它让我认识到当好一名教师,一个正确看待问题的心态和意识是多么的重要。下面我把自己读后的一点点感受写下,愿与同事们共勉。

首先我想说的是:怎样做教师换言之怎样做最好的教师?我觉得必须要了解和研究学生。书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言论: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要了解和研究自己学生的方方面面,并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职业的爱和尊重,如此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都是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这就好比世界不存在一片相同的树叶,也不存在相同的一个人。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渴望得到同学、老师、家长及社会的认同。书中好多案例都证明,自尊心是推动学生不断上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将会促使他们努力地学习,力争上游,自觉主动地约束自己,为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记得上届有个学生叫陈某,父母离异,平时照管他的人较忙,导致孩子行为习惯很差,直接地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

上学迟到,上课走神,作业常不能按时完成,成绩一直稳定在最后一名,而且还是全校最后一名。作为他的班主任老师我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他改变现状,为此我叫来了他爸爸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了解和沟通,谈了很多,也了解到了很多,孩子现在的学习成绩差并不是内在因素而是外在因素,这孩子自从爸爸妈妈分开后对他在心理上造成了一些阴影,孩子开始变的消极,懒惰,甚至还有一些自卑,在了解了这些后,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特别的关注他,一有时间,我就会和他坐下来了解他内心所想,及时地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慢慢孩子变的主动了起来,当他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我就表扬他的进步,肯定他的改变。时间长了他就慢慢的有了自信心,学习也有了动力,成绩也不再是最后一名,后来中考成绩他自己都不相信他能考到400多分。现在回想,如果当时我能更好的更灵活的运用书中的这些建议的话,也许他会更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今天怎样管学生读后感

我向来不喜欢那些站在理论高度高谈阔论的书。那种书往往描述教师们的美好愿望,有很多东西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没有可操作性。我也不喜欢那种用几十万字反复讲一个道理的书。那些道理分明可以浓缩成一篇文章,何必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读完整整一本书呢?《今天怎样“管学生”》不属于以上两类,书里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涉及纪律管理、奖惩措施、课堂冲突、评价方式、班会组织、家校合作、作业布置等方面。它就是教师们的教学百宝箱。当你面对班里一群闹哄哄的小孩手足无措时你可以翻翻它,当你看到学生那鬼画符似的作业头疼不已时你可以翻翻它。总之,百宝箱总是会给你答案。而我,也曾从百宝箱里找到了答案。

事例一:开学初,我已经和孩子们讲清楚课前准备的要求了。当我来到教室的时候,应该看到全班安静地静心等待,桌子的左上方放好课本、练习册和文具。一开始还好,随着越来越接近期末,孩子们的课前准备越来越不佳。有的听到预备铃响了还在说话,有的是做练习的时候到处找笔,有的甚至连练习册都没有带。那时课时又比较紧张,我就没有花太多时间在整顿课前准备上。

而百宝箱在对“规则的七大常见误解及正解”中告诉我: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们破坏规矩只不过是试一试水,看看教师的容忍度有多大,以及你对规则的执行尺度是怎样的。规则是教出来的,必须在一学年中经常跟学生系统地复习规则。

所以我的正确做法应该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反复和学生强调课前准备的重要性。有学生没做好课前准备时,不应该着急上课,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学生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样,他们才会长期且自觉地遵守规则。

事例二:在我的英语课堂上,常常会有小组评比,赢的小组会获得贴纸。学生集齐十个贴纸就可以换表扬信,集齐三封表扬信就可以抽奖。可是我发现抽奖的.来来回回的都是那几个学生,而且他们对尺子、本子等奖品的兴趣也没想象中那么大。思来想去,觉得原因如下:1.学生们已经三年级了,这些奖品对他们而言平日里唾手可得,吸引力没有那么大。2.有的学生平时表现一般,比较难集得表扬信,这么高的目标让他们失去了信心,失去了集表扬信的动力。3.平时较少在全班面前让学生抽奖,而是私底下抽,这样抽奖的学生没有感受到获得荣誉的成就感,其他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榜样。

是时候改进我的奖励措施了,百宝箱在“奖励学生的24种策略”,“积分奖励品”和“针对全班的奖励”等文章中给了我更多的选择。我可以给他们surprise(将单词写黑板上,违反纪律扣,表现好加,课堂结束时完整有惊喜),可以采取免考奖励(满分抽免考学生),可以利用计时器(当学生违反纪律时开始计时,每过一个月,把所有记录下的时间加在一起,用15分钟减去,剩余的时间是奖励给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奖品方面除了物质奖励还可以让学生排队站在最前面,随时可以喝水,选本书让老师读,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老师打电话给家长报喜,做老师的小助手等等。

《后会无期》里有一句台词“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令我印象深刻。因为在生活中,总有“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教不好书”的情况。其原因不止是目前书的质量良莠不齐,还有我们读了却没有用它。现在,我把这百宝箱放在床头,每天睡前,总要翻几页,每天的教学,也总会有新的收获。

今天怎样管学生读后感

“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追求人格完美时要做到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短处。”这是中国教师形象代言人、优秀教师于漪在回答”今天怎样做教师“这个问题时所作的回答。只有教师自己拥有完美的人格,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必须准备好这”两把尺子“,时时刻刻把自己与其他教师进行测量,找差距,想办法,改进自己的方方面面,这时给学生的爱才不是笼统的糊涂的爱。

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热爱学生表现在要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发现和发扬学生们的优点,能够接受来自学生的正确意见,对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等。

热爱学生更要表现在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要对学生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正确对待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动上的正确引导,使他们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偏爱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偏爱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所谓偏爱,只是给差生关注多一点而已,情感靠近差生一点而已。他们渴望被喜欢、被注意、被关爱。

其实爱的作用是相互的。给学生爱的同时,他们也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关心,让我们很感动。一名好教师,一名爱学生的教师,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就会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一项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具有以下特点:

1、真心诚意地关心爱护学生,体贴理解学生;

2、平等地对待学生,每天能用微笑面对学生;

3、能督促学生抓紧时间;

4、经常给学生鼓励,不打击、不训斥学生;

5、不说套话,布置工作有重点;

6、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学生心理指导;

7、能把学生的意见反映到学校领导那里去;

8、能融入学生之中,有号召力,凝聚力,能带动班级活跃气氛;

9、能如实公布班级的没一点进步和退步;

10、博学多才,幽默风趣,性格好,易相处;

11、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

12、小事糊涂,大事清楚,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不管;

13、经常开展有益于学生才能发挥的活动;

14、教诲学生怎么样才能做好,而不是一味讲道理;

15、经常和学生聊一些社会动态方面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

16、不拿扣分来约束学生。

然而,班主任仅有爱心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把对学生的爱定在合理的位置。我们爱学生,更重要的是爱的方式。我们不能以爱为理由,让学生背负沉重的负担;不能以爱为筹码,让学生感到天平的失衡;不能以爱为条件,让学生陷入功利的误区。正如李镇西所说:“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真正的爱是爱所有的学生,爱身边所有的人。”

今天怎样管学生读后感

当我看到《今天怎样管学生》这本书时,如获至宝,认真读了重要章节,自感获益匪浅。不仅给我以深深的启迪,更多的是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这本书提炼和总结了西方优秀老师的教育艺术,从课堂纪律到作业的管理,将各种充满智慧的管理方法娓娓道来,细致而真诚,缜密而智慧,使教育理念得以轻松落实。作者把对学生的爱与责任,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用最为妥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教育观点与追求,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成长。其中许多的方法是值得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尝试的。以下就是我感触最深的地方。

对于课堂纪律管理方面,我有很大的收获。第一点:铃声一响,学生就开始学习。这要求老师事先布置好任务。现在,在正式上课前,我们都要读古诗三首,已经成为习惯。这样,铃声一响,学生就已经进入了学习状态。

第二点:要明确这堂课的教学任务,如果学生能顺利完成所布置的教学任务,则有所相应的奖励。

第三点:如果教师在讲话期间有学生在私下偷偷讲话,则教师停顿下来,在所有学生都完全安静下来之后,在停顿三五秒钟,才开始用低于平时的音调讲课。讲课语气温和的教师的课堂,通常比嗓门大的教师的更加安静。

第四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在教室四处走动,巡回检查学生的接受知识的情况。善意提醒不在状态的学生。比如学生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看看学生的完成情况,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辅导,若发现了共性的问题,应及时进行集体辅导。()。

第五点:低调处理课堂中的纪律问题。教师的干预尽量低调,尽量把问题解决在悄无声息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有经验的教师会在自己的讲课中把学生的名字带进去,被叫到名字的学生自然会得到提醒,而其他学生可能不会觉出问题来。这个方法我已经在用了,效果不错,例如有一次,王一名在课堂上走神了,我是这样说的:“大家把书翻到25页,都翻到了吗,王一名?”他马上跟上来了。第六点:教师面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时,可以向学生明确说出该怎么做。可以说:“我希望你……”或“你需要……”等正面信息,而不应该说“我希望你不要……”。第七点:对于经常出纪律问题的学生也不要吝惜你的表扬。要努力去喜欢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关心学生,及时对他们的进步给与表扬,增强下学生的自信心及对学习的热情。

《今天怎样当教师》读后感

在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42篇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后,感觉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善于体会和领悟,更主要的是善于思考。

书中说“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因此要提高教学法的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个人的思考和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联系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来,我们在学习别的教师经验的时候,看到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于是乎不假思索生硬地用于自己的课堂中,取得的效果却背道而驰。寻求原因正是因为这位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了一份思考和探究的精神。正如书中讲的“学习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可见学习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种教学方法适合这位学生,也许却不适合那位学生。每一种结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于上十种、上百种乍看起来跟所研究、观察、探索的对象相距很远的,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决定的。这就意味着:要理解一件事取决于哪些条件。否则,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学到别人的经验。

还有学习别的教师经验不能盲从,要有目标,学习前应充分思考好从哪里入手,不要忽视细节。往往我们的新教师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听课汲取经验。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42篇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中建议我们先看看所有低年级教师的学生的练习本。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里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这样,你就到这个班的教师那里去听课吧。你不要只听写字课。练习本里包含着全部教育过程的成果。字写得好坏。既取决于儿童阅读得怎样,也取决于他们阅读的数量。可见值得学习的东西,有时候并不明显的呈现出来,它需要我们带有一种热忱,善于思考和发现。

今天怎样管学生读后感

案例中讲的是一名老师帮助一个学习成绩差且没有兴趣的孩子培养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事例。案例中,那名老师的耐性让人佩服,他真的是倾注了自己的爱给学生,感动之余不禁想到,如果有人问我:“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在没有看书之前,我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会!但是,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真的是如此吗?面对案例中的学生,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师那样耐心呢?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学习认真、行径乖巧的同学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调皮好动的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时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爱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细细品王老师的点评,不禁让我感触颇深,她说:“要区分职业的爱和私人的爱”。书中说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因为任何一个人爱的付出,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博爱”不仅会把人累死,更把教师的职责范围扩大。在这些语句中,让我感受到了清新与自然,诚恳与真实,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对“爱”的理解。

是啊,教师要爱每一个孩子,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作为教师不可避免的会有私人的情感选择倾向。私人的爱是无法强求的,但教师必须用教师的职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孩子有困难时,在孩子做错事时,在孩子得到进步时,作为教师才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教师的爱就是渗透在平时的点滴中,贯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简单的几句话让我豁然开朗。

书中王晓春老师那些酣畅淋漓的名言警句,无时无处不体现了王老师的睿智和深邃,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所欠缺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教师?书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教学之余,我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感受颇深。觉得这是一本既能给一线教师指明方向,又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的好书。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

其次,此书能够用独特的眼光看教育,以负责的态度提建议。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是许多人都在探索的问题。是啊,在当前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确实是挺不容易的。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我认为教师的成就感--“桃李满天下”的幸福,也是无人能及的,教师的价值是永恒的。那么,那么站在21世纪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我们理想中的教师应该是怎样的呢?在我们的心中应该建立起什么样的教师形象呢?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给我很多启示。

一、教师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首先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孩子就需要与孩子沟通,与家长沟通。其次,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第三,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二、教师要把强烈的责任意识放在首位。

教师要忠实地履行职责,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如重庆市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在两次突如其来的灾害中,不顾个人和家庭的安危,全力保护和抢救学生,他们在做这种选择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老师。”“我是老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但它掷地有声!“我是老师”反映了一名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表明教师形成了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养,这是新时期师德的一个核心内容。

三、教师要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生活。

魏书生说: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生活之中。今天,我们教师要充满爱,爱人生的每一段时间,爱生活的每一个空间,爱他的职业,爱他的事业。让我们的爱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我们的教育工作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我们的爱不断发展自己,以完善我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用我们的爱到笑对人生的境遇,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总之,我认为学习是永恒的主题,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能拥有教育的智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严格要求我自己,积极进取,尽早地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今天怎样当教师》读后感

记得小时候初涉图书馆时候,我毫不犹豫地从书架上选择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果断选择很大程度上因为此书名的大气磅礴,无形中给人以精神力量,吸引着年少的自己去静心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广大有志青年的励志著作、一份精神食粮,作者用荡气回肠的气韵去刻画了一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成长过程,是一首英雄的赞歌。

作为当时无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不竭奋斗战士的代表,作者着力塑造保尔·柯察金这个中心人物,成功地塑造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他是在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的影响下从自发战斗走向自觉战斗的。在战斗中他懂得了不平等生活的社会根源,懂得了要想推翻旧世界必须成为“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和“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在积极投身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中,他认识到,一个人只有和祖国联系在一起时,才会创造出奇迹。他曾说:“我赞成那种认为个人的事情丝毫不能与集体的事业相比的革命者。”

然而在这块坚硬的钢铁炼成之前,在这成熟的精神领悟背后,保尔所经历的磨练困苦是一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必须的成长过程。从十二,三岁主人公保尔被母亲送进学堂到最后因故被教堂开除,是保尔坚强性格的侧面写照,在极其贫困的家庭背景下,母亲做女佣,父亲早逝,哥哥做电工,也许在那时对于保尔来说,进入教堂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被黑暗污噬的教书先生对学生极不公平,面对教书先生的百般刁难,保尔在感到愤恨的同时,也做出一系列的报复行为。很快,被学堂开除了。也许这样的结果对于性格倔强的保尔是个必然。而后,由于生活的无奈,他被送到一个饭馆做伙计。在那里,他工作了一年多,也是在那里,他看到了这个社会的黑暗,这个社会的最低层。那儿简直就是人间的地狱。非常的社会阶构,铸就了一位不甘迂腐于黑暗势力的有志青年。以后的电厂经历使他认识了水兵朱赫来。在他那儿,保尔接触到了一连串的新鲜事物,关于团组织,党组织以及革命,这是他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开始。参加革命后的八年,他都热衷于光荣的革命事业。虽然只是八年,对于生命来说,太微不足道了。但是,与某些人的生命比起来,这八年比别人活了三辈子还要珍贵。一次又一次的病魔缠绕着他,他也一次又一次的忍受着、克服着。后来,由于神经遭受破害,导致自己下肢瘫痪,双目失明。但他还是用他仅有的一点点儿生命写成了一部中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对于保尔来说,能写成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因为他只读过三年书。以前写文章,总有几十处修辞有问题,但经过几年的大量阅读书籍,完成了一个对于他来说的奇迹。著作发表以后,重新燃烧起了他敢于面对生活的希望之火。

就如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在人生的长河中,挫折让我们在曲折的路途中练就了一种宝贵的意志品质—坚毅。坚毅是一种有信念支撑的韧劲,是厚积薄发,是日积月累,是锲而不舍。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毅性格的培养,少不了磨练打击,少不了执著地追求。风雨中,保尔完成了在劳动、战斗、工作各方面刻苦学习任务;血腥的沙场,保尔被砍数刀依旧大义凛然、大难不死,是坚毅的性格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正如本书精魂“人最宝贵的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时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所言,是什么使保尔面对其突变的命运不屈不挠,奋勇前进?是其心中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坚强的信念。就如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先生所言:“人类的生活,必须时时刻刻拿最大的努力,向最高的理想扩张传衍,流转无穷,把那陈旧的组织、腐滞的机能一一的扫荡摧清,别开一种新局面。”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就如本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我在自已的'一生中也曾经历过被遗弃和背叛的痛苦。可是有一种东西却救了我;我的生活永远是有目的、有意义的,这就是为社会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最高超的爱情。如果人的个人问题占很大的地位,社会的问题占的地位很小,那么个人生活的失败就几乎是完全破产。那时这个人就会怀疑了,人为什么活着?战士面前永远不会发生这种问题。”的确,在保尔的生涯中,无论什么境遇,作为一名坚强的战士,在他眼里,没有“人为什么活着”的疑问,因为在他心中永远铭记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我们新时期的青年有着与战争年代不同的信仰,但和平年代也有不测的风云,理想始终支撑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去不断应对变幻的挑战。尽管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允许选择,我向往平安的生活,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相信苦难始终是多彩人生的必含内容,遭遇苦难,不要逃避。因为依据我们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借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想起周国平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是的,即使我们安逸的生活中,也不免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艰难困苦。选择逃避,就是不敢直面苦难,就永远的不到这笔精神财富;选择应对,我们就会在波折中创造和体验、在苦难不平中成长、成熟。

传奇的一生,是保尔用执着、坚毅、顽强谱写了这本书的灵魂;光荣的事业,是保尔用实践、鲜血、青春诠释了共产主义理想的精魂;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用保尔的后续精神去谱画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

今天怎样管学生读后感

面对现在个性多样的学生,面对学生们所处的不同环境,如何做一个老师,如何做好一个现代的教师?是一个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寒假中有幸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今天怎样做老师》一书,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书中以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为我们如何做好今天的教师,提供了很多有见解的意见。很值得我认真捧读,并且自感获益非浅。

我想,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王老师的书,表达他对现代的新老师成长的期望的话,那就是,希望现代的新老师能够分析具体问题,用灵活的方式,以轻松的心态,从事教育教学这个专业。

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外两种:一是直接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和认识;一是从前人的经验和见识中去求取。后者多以读书的方式来实现。而要得到系统的缜密的知识,则少不了学校这种形式。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学者,无不仰仗师徒之间薪火传递的方式,承前启后,从而链接起愈来愈夺目的人类知识长廊。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无疑承担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点燃的火把越亮,这个民族的前途就越光明灿烂。

《今天怎样做老师》一书通过与一些很有理想,对教育有思考,有反思的老师的网上交流形式的案例,真实的反映了现在一些老师经常遇到的问题,触及到一些中小学老师的真实的生存状态,提出反对以牺牲教师的健康,家庭,亲情换来的悲壮的教育,提倡自主提高专业能力,快乐、阳光、人性化的教育。确实,老师没有活力,学生如何生机勃勃?我们做教师的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外,更重要地要拥有一颗爱心。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之心,一颗关爱学生成长的仁爱之心。像陶行之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打心底把教师工作视为一份崇高的事业来追求,每时每刻都对这份事业打心底倾注我们对它的爱,那么,教育――这座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文明大厦,就一定会建造得更加宏伟、壮观。

王老师在书中还有许多酣畅淋漓的名言警句,无时无处不体现了王老师的睿智和深邃。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说欠缺的。

读王晓春老师的《今天怎样做老师》后,我得到了很多处理这些新问题的参考方法。我将根据自己的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多思考,多总结,努力寻找适合我的学生和我自己的适当的灵活的方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严格的要求我自己,尽早的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努力做个轻松好老师。

《今天怎样当教师》读后感

教学之余,我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感受颇深。觉得这是一本既能给一线教师指明方向,又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的好书。

其次,此书能够用独特的眼光看教育,以负责的态度提建议。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是许多人都在探索的问题。是啊,在当前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确实是挺不容易的。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我认为教师的成就感--“桃李满天下”的幸福,也是无人能及的,教师的价值是永恒的。那么,那么站在21世纪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我们理想中的教师应该是怎样的呢?在我们的心中应该建立起什么样的教师形象呢?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给我很多启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首先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孩子就需要与孩子沟通,与家长沟通。其次,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第三,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教师要忠实地履行职责,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如重庆市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在两次突如其来的灾害中,不顾个人和家庭的安危,全力保护和抢救学生,他们在做这种选择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老师。”“我是老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但它掷地有声!“我是老师”反映了一名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表明教师形成了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养,这是新时期师德的一个核心内容。

魏书生说: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生活之中。今天,我们教师要充满爱,爱人生的每一段时间,爱生活的每一个空间,爱他的职业,爱他的事业。让我们的爱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我们的教育工作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我们的爱不断发展自己,以完善我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用我们的爱到笑对人生的境遇,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总之,我认为学习是永恒的主题,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能拥有教育的智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严格要求我自己,积极进取,尽早地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今天怎样当教师》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郑杰老师的《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时,受益匪浅。读罢此书,我仿佛经受了一次“专业的洗礼”切切实实认识到要想当好一名教师,仅有“爱心”远远不够,仅有“严厉”也远远不够,要有一种研究的意识,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的智慧含量,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

读完这本书,总体的感觉就是“专业”。他直面教育的现实,从活生生的教育案例中来,不尚空谈理,而是给予具体的指导,操作性强,让我们在对案例分的分析中逐渐接受一些教育理论的浸润。让我们澄清了认识,摆正了方向,进而找到正确的方法。新的时代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研究,让自己的工作有科学的指导,使自己成为一名充满智慧的教师,才能告别过去那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得不偿失的工作状态,真正拥有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

本书中提到狄德罗提出:“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不允许漠视学生的情感,因为教师的漠视就是一种摧残,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感是绝对的蠢事。我们当以自勉——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都说人没当母亲之前看学生是一种心态,当了母亲之后又是一种心态,以我的理解,可能当了母亲,有了自己的孩子,对待学生便有了孩子自己母亲的心境。不管听话的、不听话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聪明的或是不聪明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都是有无数优点的.。

我们常说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我想,如果有了母爱之心,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这种“闪光点”无处不在。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学生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那些自己认为“可爱”的孩子,而应该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和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包括“差生”。并且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

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必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爱。同时,这种爱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容,如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对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怀着一颗关怀之心……这些爱是成为最好老师的基础。作为班主任的我,要从“喜欢学生”向“爱学生”发展!要为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对于怀着“做最好的自己”心愿的老师们,为达成所愿“做最好的教师”,还应该把这些爱化作“润物细无声”的“爱心之雨”通过教学实践“洒向”所教授的所有学生。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书中所提到的教育家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因此,只有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始终如一地把对学生的爱进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教师”。

《今天怎样当教师》读后感

捧着《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本书,我一口气读了一遍。总觉得每位教师的话似乎都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细细品来,每一篇文章又都有其过人之处;每一篇文章都渗透着浓浓的爱;每一篇文章都渗透了深深的情。提笔与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你的作业做好了吗?”这是我们既为人师又为人母常说的'一句话,同时也是许多家长经常问孩子的一句话。对于这点我就感触颇深,去年从一年级包班开始,为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我不断进行尝试。因为“作业”历来是刚上学的孩子们面临的难题,而我又坚信“不陪才能养成好习惯;不管才是最好的管!”为此,如何培养孩子自觉地学习习惯我是绞尽脑汁:每天的作业能少则少,尽量布置孩子们容易做的,让每个孩子均能独立完成的。但我的要求是:一回家就写作业,每个孩子都必须做到,家长签字也主要是这一点。

我想,这也得益于老师的教育理念吧,先一点点来,再多一点点,这样,让孩子们养成习惯后就不会觉得做作业是一件痛苦的事了!几个学期过去了,我发现,就算不提醒,孩子们非常自然的认为,放了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晚上已经不再想看电视了,做完作业,吃完饭,我们就读书!现在,众多的孩子随身都带着小本子,把作业记到本子上,虽然只是一些符号,第几页到第几页,但这也是一个进步,知道要自己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了!

所以,我每天还是要问“你的作业做好了吗?”“做好了”那就是不仅仅完成作业,而且努力做好了这些作业。今后,我还要努力培养孩子向“做好了”的方向发展。我希望听到每一个孩子自信的声音:“我做好了”。

今天怎样管学生读后感

苏霍姆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扭转尴尬局面,灵活机敏地有效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其实,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有不少学生的行为不能让教师满意,如果我们把每一件事都当成是对教师权威的挑战,是对教师的不尊重,那么我们就会气急败坏,以致一节课就因一个学生的调皮而以失败结束。可是,如果我们平心静气地看,换位思考,正确处理事情,就不会输掉整堂课。对学生的课堂不良表现提出批评是必要的,但态度和策略很重要,尽量做到事情轻轻地来了,就让它悄悄地走。

一同学违反了课堂纪律我批评了他,并随手用课本拍了他的手,当时他就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我继续讲课,他也装着继续听课。等我回过神来重新审视他时,他是一脸的认真严肃,但从他眼神中我读出这种严肃不是对老师的挑衅,而是充满与老师沟通的渴望!下课后,我们聊了很多,让我更加理解了课堂上被老师批评时他们的心境,理解了他们那个年龄拥有的叛逆心态,也更加走近了他们那一颗颗善良纯洁的心灵,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有自尊感的人,他也是最善于矫正自己行为的.人。这次的经历让我更加明白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自尊意识,他们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都希望得到平等尊重。“尊重是相互的”,老师在课堂上处理突发事件时尊重了解学生,多用情,少用气,那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尊重老师,从而达到一种师生和谐、问题解决的双重效果。

在班级里,总会为了鸡毛蒜皮的事而发生争执甚至碰撞的同学,我会给他们讲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钉子数量减少。他发现控制自已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已的脾气的时候,就把出一根钉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了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会令人无法承受。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已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已看到更完整的天空。听完故事的孩子们总能真诚地握手言和。

遇到班上麻烦制造者,要把握教学的大原则,不要由于个别人的违纪或特特殊情况而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尽量和风细雨地化干戈为玉帛,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效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是对教师这一能力最好的体现和检验。学生的心灵如同一棵刚发芽的幼苗,非常的脆弱,时刻需要教师予以悉心的呵护。身为人师,我处处站在学生的处境去想,为学生提供“下台”的垫脚石,使学生迅速摆脱尴尬的局面,从容地走下台去。孙云晓教授说“好的关系胜过很多教育”.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是高度考验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耐心的,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局面。

有句话说:教师要做一个慈善的“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我们应以“尊重、爱护、理解、体贴学生”的原则来谨慎、恰当地处理,并把焦点尽量转移,反其道而行之,挖掘事件中隐性的闪光点,做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总之,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利用这些突发事件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前提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切忌急噪。“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以情感人,心平气和。对不同的学生平等相待,在情感上给予积极的期望。一面多棱镜,在太阳的光辉下可以反射不同的光芒,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它可以是一个引起课堂秩序混乱的一处败笔,它可以是引起师生冲突的导火线,但它也可以为你的教学增添几许意外的生机和活力,可以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良好时机,课堂突发性事件更像树根,对于智者来说,它即将成为一件艺术品;对于愚者来说它就是树桩、毫无价值。而智与愚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一颗爱心、一颗宽容的心!

今天怎样做德育?我不断在探索,也不断在学习……。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