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灯闹元宵(实用18篇)

时间:2023-12-09 15:19:37 作者:雁落霞

优秀作文是一种艺术,需要作者用精准凝练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备受赞赏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

元宵节习俗:耍龙灯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龙灯闹元宵作文

今天,我正在写作业,突然听见一阵响声,我以为是什么呢,便跑出去看看。

啊,原来是龙灯呀,我便跑出去去看龙灯了。好长的龙灯呀!我数了数,这龙灯一共有22节,每节差不多长20厘米,头上长着棕色的.角,红色的龙须,金色的爪子。龙灯下面有人扛着,旁边的人在敲乐器。两条龙走到一幢房子旁,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两条龙又开始走了。我便边跑边看龙灯。龙灯转了个弯,,又停下了。我便向妈妈要手机。妈妈拿出钥匙,对我说:“快去楼上拿照相机”我接过了钥匙,便马上跑上楼,去拿照相机,拿了照相机,我顺手拿了个苹果,就下楼了。到了楼下,我拿出照相机,开了机,对准龙灯,照了一张。过了一会,龙灯停了下来。这真是让我拍的好机会,我便换个角度不停的拍。又过了一会,龙灯开始走了,我只好一路上停停走走地拍。我一会儿跑到龙尾拍,一会儿跑到龙身子去拍,一会儿到龙头拍。我见拍的差不多了,便跑回家去了。

元宵节日记:看耍龙灯作文

今天,我去夫子庙看花灯。

荷花灯、狮子灯、兔子灯、虾子灯,飞机灯、喜羊羊灯、哆啦a梦灯,虎年当然少不了虎灯,六朝古都南京当然也少不了辟邪灯。扎纸的,光电的,传统与现代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美丽的花灯吸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客人。宝宝们骑在爸爸的脖子上,“高人一头”;年轻人手拉着手,从这个灯铺逛到那个灯铺,不时地拍照留念;老年人则专注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花灯。一位中年人一口气买了好几盏花灯,拎在手上,快乐地“招摇过市”。四个“老外”左瞧瞧右摸摸,对每一盏花灯都爱不释手。

节日的夫子庙,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元宵节舞龙灯的寓意

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因此,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人们舞起用竹、铁结扎,外用绸缎或布匹制作的彩龙取乐,表现欢快的心情,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制造,到现在“耍龙灯”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自居。龙是五瑞兽之首,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文化。自古以来,有关龙的传说浩如烟海,龙也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舞龙灯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歌颂祖国、礼赞幸福生活的隆重热烈的艺术活动。

龙灯也叫“龙舞”。身长20米左右,直径60—70公分,内用铁丝做成圆形,安上灯泡或蜡烛,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1人在前用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

龙灯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灯彩。流行于。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因此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均为单数。其形象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火龙”、“青龙”。“白龙”、“黄龙”,每节内能燃烧烛的.称“龙灯”。新春佳节,在我国广大城镇,有“耍龙灯”的习惯。

“耍龙灯”也叫“舞龙”,又称“龙灯舞”,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

元宵节节日起源一:明帝敬佛

源于佛教说。元宵节这种说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编的《社会风俗三百题》中:“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无量寿经》有‘无量火焰,照耀无极’说法。在佛教教义中,灯一直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经典中反复宣传:‘百千灯明忏悔罪’(《菩萨藏经》),‘为世灯明最福田’(《无量寿经》)。逢遇佛教盛会都要大明灯火。在佛教传说中,于正月十五张灯有关系的是有关佛祖神变的事迹。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行燃灯法会。东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教,汉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自此以后,元宵灯便蔚然成风。”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此种观点站不住脚,认为佛教只是在这一天利用人们的节庆气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元宵节节日起源二: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节日起源三:火把节

元宵节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节日起源四:“三元说”

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上元节要燃灯。

1、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吃食。不过,元宵是北方食品,它是将做好的馅料切成块,沾上水,放入装有糯米粉的容器中滚出来的,与南方的汤圆有一定的区别。

2、汤圆

南汤圆,北元宵。与北方不同,南方人过元宵节是要吃汤圆的,寓意团团圆圆。汤圆的做法较元宵简单,与包饺子类似,是将糯米粉加水和成团,放置1小时,揪一小团面捏成片,包入馅料搓圆即可。

3、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4、元宵茶

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5、油茶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叫面茶。

6、油锤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7、饺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8、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9、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梁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10、面灯

说起元宵节的习俗,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然而还有一种习俗是从汉朝就流传下来的,那就是正月十五点豆面灯。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豆面灯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阖家幸福,家业兴旺。

11、豆面团

昆明人喜欢吃豆面团,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后磨面,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错。

12、糟羹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13、馒头、麦饼

浙江浦江一带在元宵节有吃馒头、麦饼的习俗。据说原因是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14、面条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元宵节耍龙灯作文

我的家乡在莆田华亭,我最喜欢在家乡过元宵节,因为家乡元宵节的游灯场面别提有多热闹了。

元宵节这一天,村道两边挂满了盏盏大红灯笼,一路上村民们熙熙攘攘,欢歌笑语。夜幕一降临,村中各处的烟花就竞相怒放,小孩子们奔跑着、欢笑着,忽然,“嗖”的一下,一条火舌像颗炮弹似的射向空中,插入云霄,在空中爆炸,放射出五彩的花朵给天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七点左右,家家户户提着点亮蜡烛的小灯笼来到宫庙前集合,随着一阵阵锣鼓声,游龙灯的队伍从宫庙前的农田出发,在威风凛凛的“龙头”牵引下,开始绕全村游行。数百串灯笼连在一起,组成一条近千米长通体发光的“巨龙”,每一盏“龙身”上的灯都代表着一户人家。举着“龙身”游灯的人们还要保证这条“长龙”的连续和完整,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小心地配合着“长龙”前进,可不能太快也不能慢吞吞哦!

“巨龙”所到之处,家家烟花爆竹声震天,这意味着喜庆和吉祥。在场的人们随着礼花的绽放而轰动,夜空被装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游龙灯的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真令人难忘!

元宵节耍龙灯作文

今天是龙年的元宵佳节,妈妈带我去郊区行政中心的广场看期待已久的舞龙灯。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听妈妈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唐王李世民,所以唐王向群臣问计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有元宵节耍龙灯之习。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我们三时十分就来到了广场,天还下着小雨,可广场上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随着一阵鞭炮声、锣鼓声,来了两条板龙灯。你瞧,那龙的胡须很长,龙头的嘴巴张得很大,好像在向人们问好,嘴里还含着一颗珠子。龙头五彩斑斓,栩栩如生。龙身上密密麻麻的龙鳞像拼图一样装点着龙身,惟妙惟肖。龙身上还有许多一面面小旗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条板龙,三条近百米的板龙一起舞动起来,时而在空中飞舞,时而绕着地面盘旋,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前忽后,我仿佛看到三条真龙在飞翔。场面非常壮观,顿时全场沸腾了,人们兴奋地叫着、喊着,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锣鼓声渐渐变轻,龙渐渐停了下来,人群中立刻响起了阵阵掌声。听说钻龙头、拔龙须是很吉利,小孩们都争先恐后得去钻龙头、拔龙须,我也急着去钻龙头,并抓了一把龙须,心里乐开了花。心想:今年一定是平安幸福美好的一年啊!

今天的舞龙灯结束了,虽然龙灯渐渐走远了。但龙的精神会激发着我们向上、进取。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祝愿我们的家乡铜陵也像龙一样腾飞!祝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龙灯闹元宵作文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是这一天的传统的来历。

容我先介绍一下元宵节的习俗和来历吧!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天夜里叫“元宵”,它是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的夜晚。月圆有大团圆的含义,所以应该全家人相聚,共同“闹元宵。”在这天晚上,家家都要点花灯、吃元宵。元宵节放花灯起源于汉代的永平年间,当时是为表示对佛教的崇敬,吃元宵的风俗起源于宋代。在南方,元宵又叫汤圆,也寓意团圆。这就是元宵的习俗和来历,知道吧!

晚上,我和妈妈坐车前往中山公园,一路上,我看见许多店家门前都挂着大红灯笼,有些还挂着形态各异的花灯,灯壁上的图案被灯光照得闪闪发光,给人感觉那是一盏价值连城的花灯,那种美感实在难以用言语表达。车上的人越来越多,恐怕是去看花灯的吧!到,快下车!我拉着妈妈的手一下车就直奔向公园,到正门,远远望去,到处是灯光,到处是人影,熙熙攘攘的,热闹极,看来我是不虚此行啊!走进正门,一个大蓬映入眼帘,蓬顶布满霓虹灯,一进去,到处流光溢彩,如同置身于光彩隧道一样。向右走,两边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它们就像一个个窈窕淑女,可谓是“娇美动人”啊!咦,那是什么呀?我满脑打着问号,走进一看,是动画之城里的动画明星啊,他们一个个都是那么可爱,把我带进童年时代看的动画片中!又走一段路,瞧,那是一条巨龙,看它的龙须多长,从头到尾,一股英气感染我,再看它那挺拔的身躯,真帅!而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真棒!欣赏一段,这时湖边聚满许多人,我挤进去,是它们,你们猜猜?提示一下,跟我们的20__奥运会有关,猜对吗?那就是——奥运吉祥物五福娃,它们摆着引人的姿势站在灯上,正向我们招手呢!

我还看见人群中的一幕幕:有的买荧光棒或者荧光球,到处玩耍呢;有的在长椅上休息,一边赏灯,一边吃东西、玩乐;有的在大型的花灯前拍照,我想是要留个纪念吧!

一路观赏完,我和妈妈到海景好又多买东西。出来时,好又多办一个猜灯谜活动。我上前看一张,上面写着:土,打一数学用词。我想一会儿,是……加减法(十加一等于土);又看一张,“黄绒毛,包似弓,打一食物。”我略加思索,我想到,你猜猜?是饺子!找服务员一查对,可惜没买够68元,没能领到奖品。但我的心比吃蜜还甜!

啊,这真是一个既有趣又愉快的元宵夜晚啊,你有兴趣吗?下一次,也来参加吧!

前两天的灯谜会,正让我有一点难忘。

一大早,踏进校园,便感到了元宵节的气氛。校园里张灯结彩,一棵棵高大而挺拔的树上,挂着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红灯笼,灯笼下面挂着一张张精致的灯谜卡;教室里,同学们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的讨论着,直到讨论够了才停住。这时,校长在广播里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后,欢度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开始了。

我首先来到201班,他们班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在人群中窜来窜去,忽然,一张灯谜印入我的眼帘:伞兵。(打一成语。)我想了想:伞兵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应该就是从天而降吧!我伸出手,正准备要去拿时。一双胖胖的小手伸了过来,将灯谜卡取走。

半晌,我还没反应过来。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身高和我差不多的小胖墩儿。他看见我,笑了笑,对我吐吐舌头,做了一个鬼脸。顿时,一股无名之火在我心中升起。还是算了吧!我又开始寻找别的目标了。“咦?”一张灯谜卡吸引了我,谜题为:金格格,银格格。几瓣儿坐在橱柜里。

我心想:是西瓜吗?不对,西瓜没有分成几瓣,再说了,它也不是金色和银色的呀!是石榴吗?果实里面的核是金灿灿的,果肉是透明的,接近银色。一层层薄皮把它们分成了一瓣一瓣的。想起来让人谗言欲滴。我迅速撕下灯谜卡,飞快的跑到领奖处,大声说出了答案。就这样,我顺利的拿到了我的第一个“战利品”。

参观完高年级的猜灯谜,当然少不了参加低年级的猜灯谜。

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新教学楼。我在这儿逛逛,又在那儿逛逛。最后,我锁定了一个“目标”。“一年四季都是春。(打一城市名。)”我见了,从容的撕下了灯谜卡。“小朋友,你会吗?”一个温柔的声音在我背后响起。原来是一位慈祥的老师。

我见了,撇撇嘴,说“:还不容易,不就是昆明吗?”只见那位老师笑了笑,从我手中拿过灯谜卡。说:“小朋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想明白再去做。”我听了,面红耳赤,害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静下心来:我国的城市名一般都是有两个字组成的。

而“一年四季都是春。”用两个字代替便是常春,对了!常春不就是长春的谐音吗?我迅速撕下灯谜卡。走到领奖处,只见那位老师仍然微笑着说:“小朋友,你想好了?”我狠狠的点了几下头,大声说出:“答案是长春。”只见那位老师又笑笑,接过灯谜卡,递给了我一个棒棒糖。我仿佛一下子掉进了蜜罐里——甜呆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不肯久留,一个短暂的上午娱乐猜灯谜的活动结束了。

这次活动既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又让我们增长了知识。真希望下一个元宵节——猜灯谜早日来到。

“猜灯谜”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活动,每年的元宵节全国上下都沉浸在挂灯笼、猜灯谜的热闹喜庆的气氛当中。

今天下午我们班也举行了这样一个猜灯谜的大型活动,由于天气的原因,活动定在学校的东三楼会议室举行。

当我们全班同学进入灯谜会场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在老师和家长的精心布置下,整个会场变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五颜六色的灯笼看的我眼花缭乱,一下子不知从何猜起。

首先,我选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容易的灯谜开始猜,只见上面写着:说唱表演。我灵机一动,这不是呓吗?因为说是嘴巴,所以是口,表演的是艺术,所以是艺。我连忙叫来旁边的阿姨,“猜对了,你可以去领奖处领奖了”阿姨说。我听了喜滋滋的,马上去领奖处领了一只漂亮的钢笔。接下来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灯笼上挂了这样一个谜语:雨天没有晴天有,田里没有堤上有,云南没有贵阳有。这是什么呢?我喃喃自语道:怎么这么难。我苦思冥想,也没想出来,它就像拦路虎一样,拦在我的前面。不行,不能被困难,我又仔细思考了一会,唉!想起来了,这不是“日”吗晴、堤、阳这三个字中都有阳字,旁边的阿姨,赞许的点点头。

就这样,我接二连三的猜对了四个谜语,也领到了我想要的奖品。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再回头看着同学们,个个都聚精会神的猜着,你一言我一语,还有的因为一个谜底不一致而争论着。

猜灯谜进入部分,李老师突然宣布她在台上出谜面,我们大家抢答谜底。李老师说一个谜面,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抢答。答对的奖励一张小奖状,得到奖状的同学脸都乐开了花,没有抢到的同学也不甘示弱,都绞尽脑汁的想。

随着时间的流逝,剩下的灯谜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猜了。我们无论怎样想,绞尽脑汁也猜不出来。于是李老师请家长们也进来和我们一起猜。经过大家一个多小时的共同猜想,剩下的谜语很快被猜完了,活动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同学们都带着各自的奖品,个个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

我喜欢这项有趣的猜灯谜活动。

中国有很多古老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每个节日都充满喜庆,富有特色,在这些节日中,最令我感到开心的就是元宵节。

每年的正月十五宵是元节。在元宵节即将到来的前几天,人们就把各种各样的彩灯挂到了树上,元宵节那天树上的彩灯都亮了起来。街边的大树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树干被设计师叔叔用彩灯勾勒出许多小动物或是祝福人们节日快乐的话语。树枝上也五彩缤纷,流光溢彩。瞧!杨树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元宝灯,好像一棵棵金色的摇钱树;柳树挂着红色的花状灯,看起来就像初开的梅;松树挂满了一串串莲子灯,就好像一棵棵圣诞树。还有的树上挂着彩色的荧光棒。一束束色彩斑斓的光从上滑到下,在黑暗的映衬下,仿佛一道道流星从这里划过!放眼望去,真是玉树琼枝,美不胜收。不光树上挂满了灯,连房屋也被彩色的灯装点成了琼楼玉宇,有些高楼用金黄色的灯围起来,从远处看就像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体育场了,一进体育场就看见一对美丽的孔雀。定睛一看,一只低头梳理自己的羽毛。另一只依偎在同伴的身旁窃窃私语,围观的人群越聚越多,突然,这对孔雀展开了它们美丽的羽毛,仿佛要和观灯的人比美。不远处是一个活灵活现的“锣鼓队”,它们正伴随着音乐做着滑稽有趣的动作,栩栩如生。这时,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青年车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除了观灯,还有民间杂耍。有九莲灯、舞龙灯、舞狮等好多节目呢。舞龙灯是由很多人举着一条长长的龙在举绣球的人的带领下跑来跑去,忽而左右穿梭,忽而腾空飞跃,尽显中国龙的精神。舞狮更是精彩,每年狮子都由两位功夫很棒的叔叔舞动着,两头威猛的狮子表演得活灵活现,它们站在又大又圆的球上不停地踩球,球在它们脚下不停地旋转着,人们为它们欢呼,为它们喝彩。人群中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漆黑的夜晚变得灯火通明,宁静的城市变成了喧闹的世界,元宵节融在了灯火辉煌之中……。

昨天是元宵节,可热闹了!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龙灯闹元宵作文

知道吗?小溪有条大龙头今天要开眼了!中午我就吵着妈妈要到小溪去看大龙头。

一到晚上,我就迫不及待的约上好朋友跟家里人一起去看了。车开到黄碧街我吓了一跳,到处都是鞭炮声,人山人海,两旁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车,啊!真热闹!

不一会儿,我看见远处有一闪一闪的灯光一直慢慢地向我移过来,“靠近了,就看到了”我的心一直在叫,啊呀!真大,真高,真威武啊!一个高7米,宽2.5米的大龙头显现在我的眼前,两只栩栩如生的龙角,睁着两只炯炯有神的双眼,长着美丽的胡须,吐着龙焰,大龙头高昂着头一直向着前方,气势非凡。

迎龙灯,闹元宵作文

“新年到!新年到!”一阵阵欢笑把新年推向了高潮,今天是农历正月初十,是我外婆家新年迎龙灯的日子。

当我走进大礼堂,看见里面摆满了蜡烛,一个龙头坐在正中间。龙头的样子很特别: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注视着前方,两条粉红色的龙须,张着大口,口里仿佛含着个夜明珠,闪闪发亮!

傍晚天还没暗下来,迎龙灯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鞭炮声,人群的欢笑声混成了一片,烟花也在空中荡开了笑脸。

在路上,前一扭后一摆,整整有49节,每节上写着:“平安健康,幸福快乐,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等美好祝愿。龙身旁还有许多“卫士”守着,龙头走到那里,他们跟到那里;龙头又好像是个千金大小姐,后面跟着很多仆人似的。龙在弯弯曲曲的小巷里穿梭着,鞭炮声震耳欲聋,人群熙熙攘攘跟随着。迎龙灯队伍每经过一家,那户人家主人都要放鞭炮祝贺;如果那家在那年有小孩出生,他们就会准备很多馒头分给大家吃;如果刚结婚的年轻夫妇想要来年生个白胖儿子,他们就会拜请一个挂在龙头上的彩球回去,挂在床沿,据说很灵的。由于要走遍每家每户,迎龙灯要等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结束,所以外婆家那天几乎整夜都沉静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度过的。

迎龙灯有趣吧!有兴趣的话,下次到我这里报名吧!

龙灯闹元宵作文

哎,真是困死我了!刚刚才从婶婶家那边看完龙灯回来,才休息了一会儿,妈妈就硬逼着我写日记,真是太说句实话,前几天的龙灯我都还没看呢,今天看了真是太过瘾了。龙灯还没来,周围就响起了鞭炮的声音,紧接着,五彩缤纷的烟花开满了天空。它们把原本宁静的.夜晚弄得格外热闹和美丽。四周的商店都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再看看我的身边,黑压压的一片,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两旁的街道更不用说了,人们都踮着脚,昂着头,向龙灯来的方向张望。我们也同样在一旁焦急又耐心的等待着。

龙灯闹元宵作文

今天着一阵锣鼓声,我和妈妈走到了建委大院。

原来是玩龙灯的。首先是龙灯给大家拜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龙灯随着锣鼓激烈的敲打声,在空中飞舞着就像一条真龙在林检飞舞。玩龙灯还有很多的,有划旱船、赶毛驴、打腰鼓、唱歌的、踩高跷等等很多种。非常好看,他们都跟着锣鼓的声音很有节奏感,我们看了非常高兴,每一场演完后,大家都恋恋不舍得离开了大院,期待下一场的表演。

龙灯是我国的民族的传统文化。现在玩龙灯的越来越少了,我们应该保护它,爱护它,并发扬它。

山东济南历城区王舍人实验小学四年级:路炜。

龙灯闹元宵作文

每年的正月十三,大魏湾的龙灯就到我们湾。

男女老幼出门看龙灯,鞭炮震天响,烟花满地冲,整个湾子沉浸在盛大的节日里。我看每年的365天,要数这一天湾子里最热闹,家家门前不晒衣物,打扫得干干净净,当龙灯穿过门前,堂屋必须点蜡烛,点香,燃放鞭炮迎接龙灯。

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魏湾继承习俗,玩龙灯,唱灯戏,给周围乡亲们过春节带来了喜庆,带来了欢乐。

去年正月十三,我们组在省道边摆香案。今年我们组在公园的停车场摆的香案,花了20xx多元钱,包括烟、鞭炮、烧纸、烟花、红包等。三条金黄的长龙是上午9点来湾子的,男男女女,黑压压的人头,前呼后拥,比看大戏还要热闹!玩龙灯,唱采莲,敲腰鼓,一派喜庆景象!

据说,玩龙灯让大家的心情爽快,家运昌盛,乡亲团结,经济腾飞。看表面,信神意识严重,浪费金钱突出,其实有钱就花,花了再去赚,只要风调雨顺,不愁那点香火钱。

我们社区不到3000人,有两个湾子玩龙灯,年年热闹,吸引四方宾客。

正月十二龙灯出行,正月十五晚上灿灯,历时四天,让家乡的春节过得有滋有味,让人难忘!

我看玩龙灯,爱到龙灯前面看稀奇,用相机拍下难忘的情景。此时我常想:我们是龙的传人,要有龙的精神,团结一心,热爱祖国,让华夏永远繁荣强大!

敲腰鼓的妇女们,身着华丽的时装,像明星一样吸引着大家的眼球,满脸微笑,精神飒爽。划采莲船的大伯,出口赞美好时代,一串唱词振奋人心,里面的新娘子满面红光,喜气洋洋。玩龙灯的小伙子,个个身强力壮,舞动龙灯,翻云吐雾,像蛟龙翻山倒海,个个有吃苦的劲头。

年年玩龙灯,岁岁庆丰收。生活真幸福,吃穿不用愁。

看着家乡玩龙灯的场面,我的心醉了。

迎龙灯,闹元宵作文

昨天晚上,伯伯开车带我们去看龙灯,一路上我们都盼望着快快到达,好好看看这一年一度的活动,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开到了目的地,我兴奋地跳下车,向前跑去。我跟着伯伯来到龙灯的最前面,我看到了装扮的特别漂亮的龙头,它是用五颜六色的小灯笼组成的,看上去特别威武,龙的身体是用红色灯笼和木板组成的,许许多多的板子连在一起蜿蜒着伸向远方,看上去眼花缭乱,非常壮观。

后来,我看到他们把龙头、龙身和龙尾放在了地上,我们向前奔去,看到一户人家在放烟花,烟花让整个天空变成了花的世界,烟花变成了不同的形状,像仙女拿着各色花朵撒向人间,漂亮极了。

外婆告诉我,迎龙灯是一种古老的民俗习惯,它象征着来年风调雨顺,消灾降福。我听了连连点头。

明年我一定还要来这里看迎龙灯,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吉祥。

公众号:校园文苑。

龙灯闹元宵作文

每年元宵节前后,老家仰义都有舞龙灯的习俗。

初十这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老家看龙灯。我发现奶奶家所在的整条街上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摆上烟火、鞭炮,还有一个稻草垛。我们要在门口等龙灯过来,等的时候我们玩起了小烟火棒,燃放的烟火就像一朵开放的蒲公英,在手上一点一点地消失,紧接着燃放下一朵。在我们嬉戏的笑声中龙灯来了。龙灯一来,家家户户都把烟火、鞭炮点燃,把稻草垛烧得旺旺的,整条街都变得热闹非凡。

龙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那是一条霸气、威风凛凛的.龙”。它的头和尾巴都是用纸做的,身体是一条长长的彩布,绘上了栩栩如生的龙鳞。龙张开大嘴,口里含着一颗龙珠,龙珠有八个面,上面描绘着八仙的图案。咦,真奇怪?这个龙头闪闪发光,是为什么呢?只见两个伯伯打开龙头上的一个个小盖子,把里面快要燃尽的蜡烛拿出来,再把新蜡烛小心翼翼的放进去。听妈妈说,龙灯里的蜡烛每到一个祭祀点就要换一次。

我们跟着龙灯走进祭祀的祠堂里。我看见一张长长的桌子,上面摆着许多祭品。呀!有一个看着有点恐怖的猪头,吓了我一跳。旁边还有烤熟的鸡、鸭,叠放整齐的年糕,包得严严实实的粽子,各种水果,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几个大人举起龙灯走到祠堂外的空地上开始舞起龙灯。这龙”似乎活了,它蜿蜒盘旋,忽上忽下,追逐一位叔叔手中擎着的火球”。奶奶说,这是龙”在祈求这一方的百姓生活幸福呢!大人们微笑着,小孩们欢呼着,在大家的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送走了龙灯。

家乡的龙灯真有意思!

龙灯闹元宵作文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妈妈带我去老街看龙灯。妈妈说,温州民间最热闹的活动,就是“正月灯”了。

我们到了老街,龙灯还没到,但是家家户户都准备好了彩灯、鞭炮和贡品,以迎接龙灯队伍祈福平安。没过多久,我们听到打起号。龙灯队伍在一片鞭炮声中徐徐而来。我和妈妈随着人群跑去探看。打头站来,他们是一对背着回避牌、牌灯的人,他们穿着统一的红色衣服,头戴红色帽子,看着就喜庆。打头站的人一走过去,便是“圣王”大龙灯抬来,原来大龙是纸做的,很大很魁梧,大龙身上放满了小灯,一闪一闪的,很漂亮!紧跟着是“滚龙”,还有“军乐对”“腰鼓对”作兴,最后是长长的骑马队,他们一身“唱大戏”的行头,还化了妆,很神气!我对妈妈说,等我长大了,我也要骑!

龙灯多漂亮啊,多赏心悦目!

龙灯闹元宵作文

每个地方过年都有它自己的地方特色,我的故乡江西吉安也不例外,吉安除了过年吃兰花根、晒酱油肉、捣年糕、祭灶神、贴春联、拜年等等一系列标志性的过年活动外,还有舞龙灯活动,这是我最喜欢的过年活动。

今年爸爸妈妈带着我到爷爷家过年,正月初二,我看了精彩绝伦的“舞龙灯”活动,热情的老乡还让我举了龙头,令我心潮澎湃,兴奋不已。“舞龙灯”也叫舞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故乡的“龙灯”属于“布龙”,龙身是黄红相间的彩色灯被,前为龙头,后为龙尾,每距五尺置一个灯笼,并拴一个灯把,共有九个灯把。“舞龙灯”是一种完美的艺术表演,那活灵活现的蛟龙舞起来,飞腾跳跃,忽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像入海破浪,蜿蜒腾挪,煞是好看。

故乡的舞龙都在白天进行,舞龙灯的“龙”平常供奉在祠堂里,舞龙灯当天村民会敲锣打鼓地把龙从祠堂请出来。令人期待的舞龙开始时,鞭炮噼里啪啦的放个不停。舞龙队由村头舞到村尾,家家燃放喜炮迎接。整个村子里在锣鼓声、鞭炮声中,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舞龙灯”能振奋民族精神,也能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大家都喜爱的民俗活动。我衷心地祝愿故乡的龙灯队万古长青,愿故乡的龙灯文化,溪水长流,代代有传人!

迎龙灯,闹元宵作文

昨天我又看了一次龙灯。

你认为今年和去年差不多,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今年和去年可大有不同,不信?我就慢慢讲给你听。

今年不仅有龙灯,还有鱼灯、狮子灯、虾子灯。而且走到哪烟花放到哪儿,简直是一片花的海洋。许多人都跟着灯跑,我也想钻进人群,可是,我挤都挤不进去,好不容易钻进去,又被挤了出来。

今年看龙灯的人可真多,而且玩灯的人都是统一的服装,他们玩起来非常卖力。巨大的龙灯在他们的手上变得灵活起来。他们不停地变换着各种姿势。

听妈妈说,以往年年都玩龙灯。而且从初一玩到十五,可现在我们很少看到了,真希望有更多的人玩龙灯,让更多人看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龙灯闹元宵作文

在元宵节这一天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代表全家人团团圆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元宵,那气氛是热闹而欢乐的。看,奶奶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无比开心;爸爸和老叔推杯换盏,喝的兴致正浓;小妹高兴地不知所措;妈妈和老婶也忘记了做饭的疲劳,沉浸在了欢乐之中;我也望着一家人那兴奋、欢乐的表情,我也笑了。

在元宵节的夜晚,人们吃完饭,纷纷都出来看花灯、放烟花、炮竹、一起赏月,在大街上人非常的多,人上人海的。在大街小巷上,满是花灯,各种各样的灯聚在一起五彩缤纷的。在看灯是,又有许多人在前照相,留下了纪念,把一盏盏花灯耳朵特点留在了自己的照片中。

再仰天一看,天上满是烟花,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有五颜六色合在一起的,还有紫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多种多样的烟花,有些人出来再远处看烟花是非常漂亮、美丽的,如果在近处看烟花又会有你不一样的景象,是非常壮观的,非常完美的。还有一些在放烟花的,“轰隆”一声一个五彩缤纷的烟花飞上了天空,“扑通”一下开了花,好像一朵花迅速地盛开,又迅速地凋谢一般。在大街上,还有许多商贩在卖东西,有卖烟花、爆竹的;有卖糖葫芦、烧烤的;还有卖各种款式灯笼的,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人们都聚在一起,脸上都绽放着笑容。

看完灯之后,人们都回家了。在家里看元宵晚会,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晚会,一家人子啊一起讨论着哪个节目好,哪个节目不好,还在一起聊天,有愉快地不愉快地,全都说出来,其乐融融。

元宵节之夜是那么地美好,那么地愉快,那么地其乐融融,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地都快乐啊!

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闹元宵,看灯会。

下午,奶奶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只凳子上,叫我帮助她去拿住脸盆的边沿,不让脸盆动。我答应了一声,就帮奶奶把脸盆扶住了。然后,奶奶就拿来了一碗开水倒进了脸盆里,接着,她用双手用力地和起来。米粉很快就被奶奶和成了一团,脸盆边上的干粉还有许多,奶奶叫我再去拿一点水来倒进脸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团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来。不一会儿,奶奶就把一个粉团和好了。她还把脸盆边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团上面,再和了一下。

现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汤圆了。

等到吃汤圆前半个小时,奶奶开始动手做了起来。我看到她从粉团上面抓了一团粉,用手搓成了一个圆柱形,然后,在中间挖了一个孔,边挖边转,那个孔渐渐变大了。接着,奶奶把剁好的肉泥放了一点进去。然后,她就把这一个汤圆收口了。

我看着奶奶做的样子觉得自己也心动了,也想亲手去做汤圆。我立刻跟奶奶说了一声就动手做了起来。我像奶奶一样做着。我觉得没有自己做得没有奶奶那样容易,但是也把一个汤圆做好了。奶奶看了看说:“嗯,第一个能够做得这么好,已经不错了。”接着我又跟着奶奶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就把汤圆全部做好了。

接着,就是煮汤圆了。奶奶把水浇开,就放了一半汤圆下去。这时,锅子里的热气冒了起来,人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烧了几分钟,奶奶倒了两次冷水,才揭开锅盖说:“好了,现在可以盛起来吃了。”这时,我看到汤圆已经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动手盛汤圆。他先给我盛了一碗。我却把第一碗端给了奶奶,让奶奶先吃。这时,奶奶笑得连眼睛都看不见了。然后,我接过爸爸递给我的汤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啊,今天的汤圆真好吃,我比平时整整多吃了一倍。

看!——。

自打我记事起,每到正月十五,这样的景象就开始上演了,就热闹起来了。像刚苏醒的样子,处处红红火火,张灯结彩!

好一个元宵节!

好一个元宵节!

好一个舞龙!

愈舞愈烈!热情、奔放、豪迈和潇洒都融入这支队伍,人和声成了茫茫的一片……。

看这场龙艺使人深深体会到平和龙艺的震撼,龙艺在这里传承了许多个元宵节。它不仅是一种习俗,也不仅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更是平和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

一座繁忙的平和小城内。

一舞起来就忘情了,发恨了!上百上千个人组成的队伍。长龙一样,是盘旋的阵式;战争一样,是繁杂的场面;打雷一样,是响彻的鼓点;浪花一样,是舞动的氛围。小溪城内,一支多么豪放、多么闪耀的队伍呀——龙艺。

又是一个正月十五,我穿梭于茫茫人海之中,观看着龙艺表演一阵阵潮起潮落,烟花四溢,鞭炮声不断,最让我期待的龙艺队伍来了!

大家像一群马蜂,都情不自禁地往里头挤,小孩子大多坐上了家人的肩头,年轻人们举好了手机准备拍照。舞龙“腾云驾雾”地来了,大大小小的鞭炮一齐炮发,声音响得都要震破了耳朵。尽管如此,大家还尽情地放着,难得潇洒一回!

愈舞愈烈!金龙像飘动的丝带,忽而围转成圈,忽而顶着彩球跑,忽而又钻进一家铺……。

愈舞愈烈!舞龙小伙伴把热情投入龙的传奇中。

好一场舞龙!好一个元宵节!

好一条龙艺!好一个元宵节。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最先让我想起的是那美味可口的汤圆,还有美丽的灯会。

元宵节那天,妈妈做了汤圆,我吃了好多,吃完之后姐姐说:“我们去看灯会吧。”

说罢,我们全家便去了,去的路上我非常兴奋。到了那里早已聚集了很多人。我看到五彩缤纷的灯,更加兴奋了。

进去,门上挂着漂亮的灯,门前有几棵树。树上也挂着各色的灯。公园里的人非常多,人山人海,只要一个不小心,就会和大人走散。

我看到一个很大很大的财神,身穿一件红红的衣裳,又戴了一顶帽子,手里还拿着个金闪闪的大金元宝。有好多人都拿出手机拍照,妈妈叫我也拍。再往前走,我看到了十二生肖。我的生肖是猪,我跑到最后一个生肖面前,瞅了瞅,更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两只大大的耳朵,还有那可笑的大鼻子,颜色是粉红的,不过再看看,长得还是很可爱。

前面还有好多,我们边走边欣赏。在到了公园的另一边,有一座充满梦幻的桥。桥的边上挂着长长的蓝蓝的灯,从上面走下来,如神仙下凡一般。再往前走,我看见了一片粉色的美丽的花海。哟,那不是花海,那是一串串一色的彩灯挂在树上,恰如一片桃花林,美丽极了。

那些灯把漆黑的天空照的红黄一片,眼见得不早了,可是我不得不与眼前的一切道别了,我多想再多看一眼那美丽的星空,那璀璨的世界。这次的灯会我玩的很开心,我喜欢无比难忘又美丽的元宵节。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春节过后,最热闹的节日就数正月十五元“宵节”了。

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每家每户都走出家门,全家人一起来欣赏花灯、看花炮。我和爸爸妈妈自然也不例外。只瞧见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到处是灯火通明,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而今天的主角—花灯,更是让人们“大饱眼福”。瞧,这花灯的造型真特别:它像是个拱形桥洞般,在远处看,霓红灯一闪一闪得发亮,一会儿红,一会儿蓝,让人眼花缭乱。走进了,看那上面盘延着的不正是四条威严无比的金龙吗?它们睁着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嘴边也不觉浮出一丝微笑呢!再到洞里面看,又是别有一番洞天。五彩的灯光照在人们身上,变幻莫测,一会儿是弯弯曲曲的优美线条,一会儿又成了多种颜色组成的花朵了,这真是奇妙无比,妙不可言呀!

再看那边,一朵巨大的莲花映衬着夜幕绽放了。看那莹莹宝光洒向大地,再映衬着皎洁的圆月,呀!是多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仙子呀!看它那娇嫩的花瓣层层叠叠,花骨朵在内若隐若现,一开一合的,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般惹人怜爱。可那高贵的气质却更动人三分。再看,那“宝塔”上的岁寒三友,亦真亦假,仿佛那松在漫雪尽下,唯它留一片青;好像那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好像那竹,青翠如它,生命如它。

烟花放起来了,从一面,接着从两面,再接着从四面八方,它渲染着天空中的繁星,也渲染着人们心中的美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