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六年级大全(23篇)

时间:2023-12-01 22:35:05 作者:MJ笔神

教案的要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活动和评价等内容。参考这些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和内容。

神奇的音箱温建霞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仙人掌生命力的顽强的。学会赞赏和学习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存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3.分类的说明方法以及过渡段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去寻找仙人掌,认真观察,最好能自己栽种。

2.搜集关于仙人掌的各种资料。

3.教师:最好能把仙人掌实物带到课堂上。

教材简析。

课文一开头就生动地描绘了烈日的炙烤、恼人的炎热、难耐的干渴,把我们带入了酷热干旱的沙漠之中,这就是仙人掌的生存环境。作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这灼热的沙漠之中,仙人掌却傲然存活。它这么顽强的生命力是怎样赢得的呢?课文接着从仙人掌的自身结构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向我们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通过对仙人掌独特的根、茎、叶结构功能的介绍,我们知道,仙人掌有着令人惊叹的顽强的生命力。

作者不仅高度赞赏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还告诉我们仙人掌的许多用途。它能防止水土流失,能供人观赏,能作食物、饲料,能做染料、燃料,还能做建筑材料。这些介绍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见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在这两个部分之间,作者用了一个过渡段来承上启下,说明仙人掌是一个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典范。这在写作上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拿它和其他树木花草做比较,赞扬它能适应艰苦环境而生存,具有坚忍顽强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上升为一种独特的美丽。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人文内涵,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好好体味,认真落实。

建议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文章第1段是对仙人掌生存环境的生动描写,用了许多词语。如:炙烤、灼目的光晕、恼人的炎热、难耐的干渴、灼热的沙漠……让学生自己把这些词找出来作上记号,读一读,再根据这些词语在自己头脑中展开想象,体会仙人掌生存环境的恶劣,生存的不容易。

*第2段是一个总起的段落,作者以一个设问句开头,然后自问自答,原因是仙人掌独特的自身结构和生活方式。为后面的具体介绍作了概括性的提示。

*第3段介绍了仙人掌的根系,它的根系既发达又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这在第7段中也提到,“根须又长又发达”。如果在教学时能够有实物观察,那就更好了,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仙人掌为什么这么耐旱。

*第4段写的是仙人掌的茎。仙人掌的茎肉质化,有很强的吸水能力,能够储存水分,在缺水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整个植株的生存需要。更为神奇的是,它还能供沙漠中旅人口渴时解渴用。植*第5段介绍了仙人掌的叶子为了适应沙漠的干旱环境而严重退化。由它的茎来进行光合作用。按以往的说法,仙人掌的叶子退化为刺。(近年,也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说退化了的叶子和刺是两回事。这是一个在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在课堂上不作探究)。课文告诉我们,仙人掌甚至在缺水6年的情况下照样存活,这真令人惊叹不已。

*第6段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总结了上面的内容:仙人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开启下面的内容:仙人掌的用途非常广泛。“奉献”与“索取”是一对反义词,在这儿是赋予仙人掌人的品性。典范:典型、模范。

*第7段有两层意思,第1层介绍仙人掌的品种多达一千多种,第2层意思是介绍仙人掌的用途:防止水土流失和供观赏。在这一段里有对仙人掌根须的描写,可以与前面第3段介绍仙人掌的根系结合起来学。关于仙人掌的品种不要求掌握,只要了解到品种繁多就行了。

*第8段介绍仙人掌的果实以及它的用途。我国大陆的仙人掌一般看不到果实,即使有果实也很难作为水果来食用。在亚热带或热带的仙人掌果实又大又甜,还可以炼糖和酿酒。椭圆形:长圆形。炼糖:用加热的方法从某些植物中提炼食糖。酿酒:利用发酵作用制造酒。

*第9段介绍仙人掌的广泛作用,可以用来做饲料、染料、燃料和建筑材料。发酵:一般指细菌或酵母等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如酒精发酵、乳酸发酵等。

*第10段第1句对仙人掌进行总结: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在艰苦的环境中生长着;给人们贡献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第2句用其他树木和花草与仙人掌作比,突出仙人掌的坚忍顽强和默默奉献的精神,称赞它这种独特的美。这里是以人喻物,具有丰富的内涵。

*本课生字的读音要注意“贮”的声母是“”,而不是“”;“酵”的读音是“”,而不是“”;“胭”的读音是“”,而不是“”。字形要注意“椭”字的三个部分不要把部件的位置弄错了。

*课后第1题是让学生在了解分类说明的基础上归纳相关内容。

*第2题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写“热”的词语有:

烈日炙烤灼目炎热灼热。

炎热干燥酷热干旱。

教学设计参考。

一、自由谈话,引入课题。

1.仙人掌大家都很熟悉,根据课前准备布置的任务,谈一谈自己所了解的仙人掌。

2.老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了解的仙人掌的知识还有局限性,课文会告诉我们更多关于仙人掌的事情。

二、自读课文,勾画批注。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读自想,把每一段标上番号后,再想一想,每一段讲的什么内容。

株:植物整体。

3.想一想,哪几段是介绍仙人掌的自身结构和生活方式特别能适应干旱环境的特征。

三、深入学习,抓住要点。

1.学习第1~5段,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仙人掌的生命力旺盛的。

2.自己在书上批注勾画。

3.与同桌讨论一下。

4.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交流,讨论。

5.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总结出根、茎、叶三个方面的特点。

四、承上启下,体会过渡。

1.学习第6段,自己思考一下,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2.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本段写仙人掌生命力顽强和用途广泛这两层意思。

3.教师帮助学生领会这样写的好处。

4.让学生自己再在别的地方找一找这样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进一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五、分板块学习,明确用途。

1.学习文章的第2个层次,第7~9段。

2.了解仙人掌的各种用途,作上批注。

3.学生板书仙人掌的用途,可以互动评价补充。

六、反复咀嚼,领会精神。

1.认真阅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一段又写了几层意思。

2.第一句是第一层,总结仙人掌的顽强生命力和为人们作出的贡献,与前面相呼应。

3.第2句把仙人掌与其他植物相比,对它进行热情的赞美。

4.尊重学生各自不同的理解和体会,老师适当作价值取向的引导。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读出自己对仙人掌的喜爱之情。

6.可以让孩子们给仙人掌写上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情。

七、积累词语,学习应用。

1.根据课后选做题的要求,找一找,写一写。

2.还可以稍微扩大一点范围,在全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积累。

(祝升)。

参考资料。

仙人掌科植物是个大家族,它的成员至少在两千种以上。它的故乡在美洲,其中尤以墨西哥素有“仙人掌王国”之称。当地有个美丽的传说:一只巨大的山鹰叼着一条蛇,为寻找栖身之地,到处飞翔。当山鹰落到一丛开满黄花的仙人掌上后,再也不愿离开。从此,墨西哥人便在这个富有生机的地方建起自己的家园--墨西哥城。墨西哥国徽上的图案就是以这个传说为依据的。

墨西哥:在拉丁美洲(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的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北临美国。北部与西部气候干燥,适宜生长仙人掌等耐旱植物。

胭脂虫:昆虫纲,半翅目。母体成熟后僵化,是制造胭脂的原料,原产墨西哥。胭脂虫在仙人掌上繁殖,每年可收获两次。用干燥的雌性胭脂虫经由纯碱、明矾、酒石酸等处理沉淀而得的染料,可作食品和化妆品着色用。

积累与运用三

1.读句子。

2.想一想,这几个夸张句子是为了突出事物的什么特点。

3.想一想,通过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4.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夸张,既可以夸大,也可以夸小,作用都是一样的。

5.试着和同桌说一说夸张的句子。

二、语海拾贝。

1.自读词语。

2.想一想,这些词语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了描写。

3.试着将这些词语分类。

4.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与同学交流一下。

5.自由组合,表演一下有的词语。

三、互动平台。

1.自己读这一段话,把认为重要的内容勾画出来。

2.回顾本单元精彩的场面描写。

3.独自将精彩文段与“互动平台”的内容结合起来看。

4.与同学一起找一找《提灯女神》里的场面描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将老师的话做上记号,读一读。

6.老师对这种表达方法进行总结,并且进行作文指导。

7.可以进行一个场面描写的片段练习。

四、自主阅读园地。

1.自读阅读提示,带着问题读文章。

2.用自己习惯的方式阅读本文。

3.边读边思考,按提示要求在页面的右边批写自己的感受。

4.根据自己的需要,勾画圈点,积累好词佳句。

5.与同学交流,分享阅读的乐趣。

五、口语交际。

1.教学目标。

(1)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能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述。

(2)能组织语言当众介绍自己,并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能进行比较思考。

(3)能热情大方地与人交流。

2.教学准备。

(1)提前考虑自己的特点,与家人讨论自己最明显的特点。

(2)搜集一些能够用在自己身上的比较准确的词语。

3.教学过程。

(1)教师作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大家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根据要求,自己独立思考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

(4)组织语言,向同学介绍自己。

(5)老师做评价、引导。

(6)同学自由评议,他自己的介绍与大家眼中的他有没有什么不同。

(7)请同学代表集中小组意见,当众进行评议。

(8)由自我介绍的同学再次反馈意见,对同学的评议发表意见和看法。

(9)老师适时进行引导总结。

六、习作百花园。

1.教学目标。

(1)能有顺序地记叙一件自己亲身参与过的活动。

(2)能选择较典型的场面进行描写。

(3)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有具体的人和事。

2.教学重、难点。

(1)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2)一个场面的细致描写。

3.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本次习作。

(2)学生在校内或校外的活动中仔细观察,选择材料。

4.教学过程。

(1)老师告诉学生,写事的作文和写活动的作文有什么不同。

(2)老师可以将二者不同之处板书在黑板上。(见“解读与提示”)。

(3)学生自己决定是否抄笔记。

(4)口头回忆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同桌交流。

(5)请同学将自己认为精彩的活动讲给大家听。

(6)老师和同学一起评价口述的活动是否条理清楚,经过部分是否具体,是否有具体的人物和事件。

(7)重点评价学生的口述是否有场面的描述。

(8)经过老师的评价指导后,再请同学口头讲述。

(9)学生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对这些口述进行评价。

(10)自己动笔,写下自己心里想写的内容。

(11)同桌交流,按照老师评价的要求进行互相修改。

(12)认真阅读和思考同学给自己修改的文章,想一想,自己满意不满意,为什么?

(13)自愿将修改后的作文念给大家听。

《烂漫的点地梅》

小学六年级教科书第131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知道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

感受不确定现象,讨论比较简单的用一个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具准备。

课件、乒乓球和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1、玩小魔术,激趣。

2、玩真的:一个小纸团,任意放在一只手中,可能在哪一只手中,(可能在左手,也有可能在右手)也就是说有两种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是多少?(能回答给予鼓励)。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大小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可能性大小)。

3、检测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判断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三天后下雨。()。

太阳从西边升起。()。

小方吃饭时用左手拿筷子。()。

小明的年龄比他爸爸小。()。

4、过渡语: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得非常好,相信这节课会合作愉快,轻松学会、掌握新知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摸乒乓球游戏(教学例1):出示课件。

(2)猜一猜(四人小组内合作议一议)。

学生:可能摸出1号球、2号球或3号球。

有3种可能的结果。

1号1/3,2号1/3,3号1/3(引导或鼓励会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了)。

教师:也就是说,摸出三号球的可能性相同,都是1/3。

(3)试一试(摸一摸)。两个同学上台(一个同学摸,一个同学或全班记----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摸、记、放回再摸,连续3--15次):验证每个号球出现的可能性。

(4)反馈明确:(摸出每个号球的次数接近;如果继续摸下去,摸的次数越多,摸出每个号球的次数越接近),这说明从袋中摸出每个号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摸出三号球的可能性都是(1/3)。

2、摸卡片游戏(课堂活动第1题):(出示课件)。

生:齐读游戏规则。

师: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同桌交流后汇报(公平,共10张,1和0各5张,各占一半,可能性是1/2)。

师:也就是说,可能性相同的情况下,游戏规则具有公平性。

分左右两组,各选两位代表上台,一人摸一人记录,全班同学监督:先摸3次,得分相差多少?再摸3次,......

明确:取的次数越多,得分就越接近,胜的可能性就越接近,获胜可能性是1/2。

教师小结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游戏规则中各方可能性相同的情况下,游戏规则才具有公平性。

过渡语: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赚钱,设计了一些不公平的游戏。希望同学们要高度警觉,不要中了这些人的圈套,上当受骗。

3.教学例2。

转盘游戏:出示一个大的转盘(上面有三个区域,红色区域占整个圆盘1/2,黄色和蓝色区域各占整个圆盘1/4)。

(1)游戏(方案)公平吗?为什么?

生:不公平,……。

师:也就是说,红色区域的面积大,占了整个圆面积的1/2;黄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面积小,各占整个圆面积的1/4;所以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同时也说明,面积越大,可能性越大。

(2)怎样设计这个转盘才公平。

同桌交流后汇报:

平均分成三份,三种颜色各选择其中一种,三人的可能性都是1/3。

平均分成四份,四种颜色各选择其中一种,三人的可能性都是1/4。

(3)计算:指针停在四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各是多少?(1/4)。

如果转动指针10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是停在红色区(100*1/4=25)。

4.抽牌游戏:1、2、3、4四张牌,抽出小于3的甲胜,大于3的乙胜。

这样约定公平吗?为什么?

小于3的有1和2,占四张中的二张,可能性是1/2。

大于3的只有4,占四张中的一张,可能性是1/4。

你愿意是甲,还是乙?(甲--选择可能性大的)。

师:这说明了什么?(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练习:练习二十六第2--3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互议,最后集体反馈、评价。

四、学生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附板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

2号---------1/3黄区-------1/4。

可能性相同--------公平面积越大,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积累与运用三

1.体会可以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出相同的逻辑关系。

2.积累表示时间流逝的四字词语。

3.了解说明文也可以写得形象、生动,进一步掌握说明方法。

4.能作简单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锻炼语文综合能力。

5.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寻找材料进行习作。

教学准备。

教师:若干用不同的关联词表达相同的逻辑关系的句子。

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作好相关准备。

教学课时。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读一读这些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在哪里见过。

2.再读一读这些句子中的关联词语。

3.这些关联词语都表示什么关系?(假设)自己体会一下假设关系。

4.还有没有表示假设关系的其他关联词语?

5.选择其中的关联词语造句。

二、语海拾贝。

1.读这些词语。

2.不理解的同桌互相说一说,或者查一查工具书。

3.选自己喜欢的背一背。

4.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让学生归类得出这些词语都是与时间变换有关的,便于积累。

5.还有哪些跟时间变换有关的成语,让学生说一说。

6.选自己感兴趣的练习说话。

三、互动平台。

1.自己读一读三位同学的对话。

2.勾出对话中关于说明文方法的词句。

3.在本单元说明文中找出使用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的地方。

4.议一议《数字图书馆》在写法上的特点(用了拟人的方法)。

5.讨论:怎样把说明文写得形象生动?

四、综合性学习--环境调查。

1.确定活动目标。

(1)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关注生态环境。

(2)学习初步的调查方法,学会与人合作。

(3)能简单地记录调查报告。

2.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搜集身边自然生态或生活环境的有关资料。

(2)教师搜集调查报告的例子供学生参考。

3.活动设计。

(1)根据当地的环境,找出污染源,确定调查的方向,准备相关的材料。

(2)自愿组合,交流分工。以调查小组为单位,确定调查内容,交流讨论后形成统一意见。

(3)各小组开展调查活动,做好记录,交流达成共识,形成书面报告。

(4)教师根据掌握的资料,提出有实效的建议。

(5)交流汇报,评价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各组的调查报告进行评价,表扬整理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6)为下一堂课作好铺垫。

由于本单元的习作题目中就有环境调查报告,让学生整理调查报告,为下一堂课作铺垫。

五、习作百花园。

1.读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在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习作。

2.如果选择第一个题目的,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环境调查报告来写。

3.选择第二个题目的,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寻找材料。

4.全班交流写作内容。

5.教师进行指导。

6.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7.同桌互改,班内交流。

8.对改得好的进行表扬。

六、自主阅读园地。

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2.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多读两遍。

3.交流: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讨论:怎样科学用脑?应该养成哪些好的学习习惯?

积累与运用三

1.了解省略号的多种作用。

2.积累有特色的对联,感受其中的趣味。

3.学习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4.能互助、合作开展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能采用书信的正确格式和得体的表达方式,并能在书信中抒发真情实感。

6.自主阅读短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一、温故知新。

1.读三句话,体会当中省略号的作用。

2.同桌交流。

3.小组讨论:你知道省略号还有哪些作用吗?请举出例子。

4.全班交流。

5.教师总结。

二、语海拾贝。

1.读两组对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与同桌一起探讨如何断句。

3.采用自读、对读等方式充分朗读对联。

4.全班交流搜集到的其他趣味对联。

三、互动平台。

1.读对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概括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3.交流在《韦德的心愿》中应抓哪部分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以其他课文为例,谈对此方法的理解。

四、综合性学习。

1.读题,思考本次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有哪些。

2.审题。

3.小组设计活动方案。

4.开展活动。

5.班上针对活动进行总结、交流。

6.评议最佳活动小组。

五、习作百花园。

1.复习导入。

2.阅读要求,审题。

3.拓展思路。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5.选择几篇优秀习作讲评,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6.誊写。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由读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从诗歌中感悟到些什么。

3.同桌练读,体会诗中情感。

4.表演朗读。

《烂漫的点地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点地梅的生长习性以及青藏铁路的有关资料、cai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青藏高原恶劣环境和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青藏高原》,导入新课。

3.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却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点地梅。(出示课件一大片点地梅的图,)这,就是点地梅。它主要分布在北极高寒地区和西藏海拔4200米以上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青藏高原,走进这一丛丛--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4.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那谁能说一说“烂漫”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课文哪些段写了点地梅?哪些段写了筑路兵呢?

3.文章中的哪一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点地梅和筑路兵的感情?

4.读了这句话,你最想知道什么?

三、精读课文,体会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

1.默读课文1到13段,想想点地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一)精读1-13段,感悟点地梅的顽强。

1.重点体会“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

(1)齐读。

(2)从这句话的哪些词语体会到点地梅的顽强?

(5)把我们体会到的顽强不屈的点地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抽读。

(6)生齐读。师引读。

2.体会“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叶子。”

(1)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想象一下,当他见到这草袋下的幼苗,除了惊讶还会有怎样的心情?

(3)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出点地梅的顽强!

(二)精读第15自然段,体会点地梅的美丽。

1.(课件出示第15自然段)生齐读15自然段。

2.师范读。体会儿化音的妙处。

3.生练习读。

4.抽读。

5.齐读。

6.引读: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三)总结学法。

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学习了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这一部分?

四、精读课文,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

1.第一件事:“一个战友曾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豪言壮语:.....”

(1)指导生读第一件事的句子。

(2)生齐读。

2.第二件事:“一位战友的妈妈去世了......”

还有哪件事让你感动?为什么?

3.第三件事:“一名年轻战友的妻子,在老家分娩时......”

(1)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这段话,看看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理解“心急如焚”。

(3)这位战士为什么会“心急如焚”?

(4)此时此刻,“心急如焚”的他又在做些什么呢?.

(5)从这心急如焚的等待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6)谁来读一读这种心急如焚的感受?抽生读。

(7)引读“我送你一束美丽的点地梅。”

(8)理解战士送点地梅给妻子的深刻含义。

(9)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来体会体会。

(播放天路视频)。

(10)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坐在这列开往拉萨的列车上,你最想对高原筑路兵说点什么?请拿起笔,写下来吧!

五、回归整体,深化主题。

(一)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1.引读:“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生读)。

2.回到课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到底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二)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在我们学过的课文当中有没有类似的文章?以后我们还会在学习中接触更多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几篇,同学们下去以后可以找来读一读。

(三)回扣课题,总结全文。

1.理解课题中“烂漫”的深刻含义。

2.再读课题。

板书设计:

点地梅借物喻人高原筑路兵。

《刻骨铭心的国耻》是一篇选学课文,描述了1937年12月发生在南京的惨案。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体会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滔天罪行及险恶用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学生毋忘国耻,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全文的一条情感主线就是对灭绝人性的日寇的仇恨,所以很适合学生的感情朗读。但这对于不善朗读的我是一个挑战。从课后其他教师的点评和自己对录象的再次回顾中,自己发现了很多问题值得自己深思。

课的导入部分,我尝试通过声情并茂地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事实,而且通过史实图片的放映,并配《辛德勒的名单》电影悲壮的主题音乐,让学生较快地融入这个情境,把学生带入那个辛酸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心中产生了憎恨之情。在观看图片后让学生说说心中的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心中的悲愤,可惜这个环节中,学生站起来说的并不多,而且能说的也只是寥寥数语。可能学生感受还不够深刻,如果能用影片的方式呈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效果会更好些。

学生初读课文第一段后,对文本的感受是浅显的。我抓住了中心句“40多天,在南京沦陷后的短短40多天内,这30多万人竟被侵华日军全部屠杀了。”进行教学,通过比较,理解被字句的作用。于是进入第二次的阅读,读之前,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课文中哪些场面令你刻骨铭心?这个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个板块式的问题。然后学生就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但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发言者屈指可数,而且读的没有自己的感受。究其原因,我归纳了以下几点:

1,学生个体的朗读时间得不到保证。语文课堂上,琅琅的书声最美,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更多一点的时间去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与文本一次次的朗读中不断加深理解,只有多读,才能让静止的文字表达它的情感,让文字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教师在必要时的范读是很重要的,可惜自己的性格所致,一直不敢尝试去读,所以造成了班级中学生的朗读水平低下。

2,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到位。相当多的学生能读通顺,但读不出感情。只一味的让学生一遍一遍按自己的意思去读,不考虑文本的价值,不做具体的引导,点拨,也是徒劳的。这里就要求教师先要吃透教材,沉入语言深处,努力让学生成为文中的人。必要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让学生对“情”了然于心,否则,很难达到极佳的朗读效果。

3,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也不够肯定。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老师应该指出该同学读得好的地方,然后让大家都来学学,齐读一遍的话,效果会事半功倍。当然对大部分的中差生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的评价。

在结课时,由于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所以大部分是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感悟,这也是不妥的。因为在课的设计上我是准备一课时结束的,从中也可以看出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还不够。其实后面还有几个细节,如“一把军刀”“下关草鞋峡惨案”等,可以在课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毕竟这是一篇选学课文,教师本不必面面俱到。教学时,感情从单一的“恨”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之间的深化,教师的过渡还显生硬。

文档为doc格式。

神奇的音箱温建霞

1.了解南丁格尔的生平及她的事迹,知道“白衣天使”的含义及来历。

2.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对于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南丁格尔的有关资料。

2.了解你所知道的关于护士的工作情况。

一、课题入手,了解背景。

1.自读课题,然后读课文。

2.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了解南丁格尔。

二、通读课文,找出重点。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地方最能说明南丁格尔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护士的楷模。

2.找出并勾画出表现南丁格尔思想动力的部分。

3.结合课后2题第1句,读一读,抄一抄。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三、重点学习,了解人物事迹。

1.有感情地朗读第6、7段。

2.找出描写战争时期医疗卫生条件恶劣的地方。

3.勾画出南丁格尔克服困难改善医疗条件和护理工作的部分,想一想,南丁格尔这样做的艰辛。

四、理解“提灯女神”和“白衣天使”的来历。

1.自读课文,找出能说明这两个称呼来历的地方。

2.结合课后第2题第(2)句话,理解“提灯女神”的含义。

3.读课后第2题第(2)句话,并抄写这段话。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4.找到能说明“白衣天使”来历的地方,勾画出来,读一读。

5.说一说你对这一称呼的理解。

6.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关于“白衣天使”的事情。

五、适度拓展,加深理解。

1.理解“提灯女神”和“白衣天使”这两个美称。

2.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其他类似的美称没有。

3.对同学提出的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类美称的理解。

4.读与这两个美称相关的句子。

5.讨论学习这课的感受和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美极了与糟透了》

1、体会两种不同角度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两种评价都是爱。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方法。

讲解、研讨。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读出不同的语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字的标出来,读不好的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正音,说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受两种不同的评价。

1、对巴迪的这首诗,妈妈的评价是什么,谁能找出来给大家读一读。(板书诗、美极了)妈妈是说的吗?她为什么会嚷?谁能兴奋的嚷嚷这句话。

(3、4、5、6自然段)。

预设:兴奋的心情,急切的心情,想把自己骄傲的东西与爸爸一起分享,想得到爸爸的表扬……(板书:高兴)。

能体会兴奋心情的词语:充分、等啊等、好不容易、重新抄写……。

3、于是,对于写诗巴迪的内心充满了――他感觉写诗并不难,原来他也可以成为诗人。

4、是啊,我们可爱的巴迪,内心充满了期待,他多么期待着当作家的爸爸也能这么评价呀!可爸爸是怎么评价的呢,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5、听了这样的评价,巴迪的表现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语句。(10、13自然段)。

6、这时巴迪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读出他的心情吗?(板书:痛苦)。

四、升华感情,表达不同的爱。

1、那么这首诗究竟是美极了还是糟透了呢?谁能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板书:事实)。

3、咱们看一看这两个自然段,他们的结构有一个相同点,谁能看出来?(两边是说的话,说话人在中间。)。

4、谁能按照这个结构写两段话。拿出联系本。

5、面对母亲的责难,父亲却仍坚持己见,我们齐读一下父亲的话。

6、那父亲不知道孩子需要鼓励吗,他为什么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呢?是不是爸爸有意这么说的呢。我注意到了父亲在读巴迪写的诗时有一个细节,谁能给读一下。(9自然段)。

7、为什么只有十行诗,作为作家的爸爸却读了很长时间?请大家拿出练习本试着填填。

诗只有短短十行,但爸爸似乎读了好几个小时。他思索着――。

预设:我该怎么说呢,如果说美极了,孩子是不是会骄傲呀。

我不能欺骗他,事实就是事实,不能欺骗孩子呀!

……。

8、是啊,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美极了也好,糟透了也罢,这些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板书:爱)于是,巴迪感到庆幸――齐读16自然段“我感到庆幸――到课文结束。”

9、这样一首小诗,却饱含着父母那深深的情,浓浓的爱。这爱也如一首催人奋进的诗,让作者在人生的道路上顺利前行。(出示幻灯)。

我感到庆幸――。

我从孩提时代起,就既有爱说“美极了”的母亲,又有爱说“糟透了”的父亲。

他们都是出于对我的爱。

是他们教会了我。

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

首先。

我得不惧怕批评,不管这些否定意见。

来自何方,也不管这样宣判。

多么令人心碎,我决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

而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

而另一方面,

我又得在一片赞扬声中。

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

“美极了!”……。

“糟透了!”……。

这些似乎完全对立。

又相辅相成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

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

它们就像。

两股方向相反的风――。

我得竭尽全力。

在这两股风中。

驾稳。

我的帆。

10、如果老师去掉其中一部分,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能够背着填上。(去掉一小部分。)。

11、老师如果再去掉其中一大部分,咱们再试一试呀!有信心挑战自己吗?(去掉一大部分。)。

12、真棒!谁能用关联词语把美极了、糟透了、和爱连接起来呢!

预设无论……都……。

《烂漫的点地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点地梅的生长习性以及青藏铁路的有关资料、cai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青藏高原恶劣环境和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青藏高原》,导入新课。

3、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却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点地梅。(出示课件一大片点地梅的图,)这,就是点地梅。它主要分布在北极高寒地区和西藏海拔4200米以上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青藏高原,走进这一丛丛――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4、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那谁能说一说“烂漫”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课文哪些段写了点地梅?哪些段写了筑路兵呢?

3、文章中的哪一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点地梅和筑路兵的感情?

4、读了这句话,你最想知道什么?

三、精读课文,体会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

1、默读课文1到13段,想想点地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一)精读1―13段,感悟点地梅的顽强。

1、重点体会“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

(1)齐读。

(2)从这句话的哪些词语体会到点地梅的顽强?

(5)把我们体会到的顽强不屈的点地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抽读。

(6)生齐读。师引读。

2、体会“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叶子。”

(1)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想象一下,当他见到这草袋下的幼苗,除了惊讶还会有怎样的心情?

(3)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出点地梅的顽强!

(二)精读第15自然段,体会点地梅的美丽。

1、(课件出示第15自然段)生齐读15自然段。

2、师范读。体会儿化音的妙处。

3、生练习读。

4、抽读。

5、齐读。

6、引读: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三)总结学法。

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学习了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这一部分?

四、精读课文,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

1、第一件事:“一个战友曾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豪言壮语:――”

(1)指导生读第一件事的.句子。

(2)生齐读。

2、第二件事:“一位战友的妈妈去世了――”

还有哪件事让你感动?为什么?

3、第三件事:“一名年轻战友的妻子,在老家分娩时――”

(1)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这段话,看看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理解“心急如焚”。

(3)这位战士为什么会“心急如焚”?

(4)此时此刻,“心急如焚”的他又在做些什么呢?

(5)从这心急如焚的等待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6)谁来读一读这种心急如焚的感受?抽生读。

(7)引读“我送你一束美丽的点地梅。”

(8)理解战士送点地梅给妻子的深刻含义。

(9)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来体会体会。

(10)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坐在这列开往拉萨的列车上,你最想对高原筑路兵说点什么?请拿起笔,写下来吧!

五、回归整体,深化主题。

(一)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1、引读:“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生读)。

2、回到课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到底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二)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在我们学过的课文当中有没有类似的文章?以后我们还会在学习中接触更多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几篇,同学们下去以后可以找来读一读。

(三)回扣课题,总结全文。

1、理解课题中“烂漫”的深刻含义。

2、再读课题。

板书设计:

点地梅借物喻人高原筑路兵。

顽强、美丽。

《烂漫的点地梅》

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接着让他们自己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总结出题目跟内容有点“文不对题”,写了点地梅,也写了高原筑路兵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这个题目下要写高原筑路兵,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在他们充满疑问的时候,趁热打铁,给他们听了韩红的《天路》,简单介绍这首歌的背景,让孩子们知道这条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的建成给青藏两地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那我们的青藏铁路的建成就是一朝一夕的事吗?学生齐读第1段,给学生补充“生命禁区”“冻土封固”的资料,孩子们自己总结出雪域高原的恶劣的生存条件,为下文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艰苦奋斗和顽强的.精神打了基础在6至12段中,作者详细介绍了点地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点地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5段中,通过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高原筑路兵的感人故事,唤起他们心底最柔软的感动16段,引导学生找点地梅与筑路兵的共同点17段,引导学生谈谈对这段的理解,体会作者对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这篇课文难在学生不知道修筑青藏铁路的历史,教材中的故事是发生青藏铁路二期工程的修筑过程中修筑这条铁路所面临的三大世界性难题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这个背景有必要跟学生讲讲,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高原筑路兵筑路中的困难,从而更好的体会他们的艰苦奋斗和顽强的精神。

认识倒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倒数的意义,掌握找倒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景,引入概念。

出示例1的一组算式,开展小组活动:算一算,找一找,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小组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发现了每组算式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所以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分数叫做“倒数”。

让学生读一读:“倒数”。

出示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二、探究讨论,深入理解。

让学生说说对倒数意义的理解。

提问:“互为”是什么意思?

判断下面的句子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叙述。

因为3/4×4/3=1,所以3/4是倒数,4/3也是倒数。

三、运用概念,探讨方法。

出示例2,找一找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汇报找的结果,并说说怎样找的?

1、看两个分数的乘积是不是1;

2、看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是否分别颠倒了位置。

讨论一下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比较快?

通过具体实例总结归纳找倒数的方法。

(1)找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

例:

(2)找整数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例:

四、出示特例,深入理解。

看一看,例2中的哪些数据没有找到倒数?

提问:1和0有没有倒数?如果有,是多少?

小组讨论、汇报。

1、关于1的倒数。

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也可以这样推导:

1的倒数是1。

2、关于0的倒数。

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也可以这样推导:

分母不能为0,所以0没有倒数。

五、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练习六第3题。

用多媒体或投影逐题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3、同桌进行互说倒数活动。

六、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什么叫倒数?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倒数?

六年级教学设计教案

生:我在这里度过了童年的时光,我特别喜欢校园。

师:喜欢校园的哪些方面呢?

生:校园里绿化得很美,有很多果树,还有四季常青的松柏树,特别是夏天和秋天,校园里有各种鲜花。

生:我喜欢校园里很多体育设施。如:联合器械架,攀登架,单、双杠等等。我可爱在这儿活动了。

师:除了以上同学们说的喜欢校园的环境和设施,最让你们留恋的是什么?

生:在校园里我们搞了许多有意义、有趣的活动,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师:是的,我们都热爱这座校园,在作文中就要表达出这种情感,也就是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板书:一、中心思想)。

师:我们描述校园必须按一定的顺序,你们是怎么思考的?

生:我以进校的路线来写校园的各个地方。如:进了校门走上甬道,来到操场,然后进入教学楼。

师:思路很清楚。

生:老师,我按校园的各个方面分类写行吗?

师:当然可以,你说说看。

生:我常常站在四楼窗口俯瞰校园。我按这样的顺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操场的景物和同学们活动的情况,再写校园的花草树木春夏秋冬都那么生机勃勃,有特色,最后写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及师生的关系。

师:很好,无论按怎样的顺序,都要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

(板书:二、叙述要有条理)。

师:文章的思路有了条理,是不是这些内容平均使用笔墨?还要考虑什么问题?

生:应该考虑详写和略写的问题。

师:是的。文章中要有一两处细致描写,其它方面略写,文章就既完整又详细得当了。下面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详写部分。

生:重点描述的地方也要有一定的顺序。

师:很好。首先要确定“立足点”,也就是观察点,然后按方位描述景物,并在字里行间表达自己的情感。

现在每个同学练写一个详写片断。

〔板书:三、详细描写(重点段落)。

(一)确定立足点。

(二)按方位描述。

(三)表达真情实感〕。

生:写片断后谈:我走出教学楼,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楼旁左侧的参天的古槐。夏天,那茂密的枝叶遮住了阳光,我们在树荫下跳皮筋,做游戏。再往前走,有几棵石榴树,结的石榴又红又大,真想摘下一个尝尝鲜。不,那是集体的财富。接待室的两侧的柿子树更引人注目,在这金秋季节,深绿色的叶子中透着红,红中闪着亮,远远看去像火焰一般。走近一看,一个个熟透的柿子,坠在树上,把树枝都压弯了。这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多美呀!

生:教学楼里有几个专用教室,我特别喜欢四楼的计算机教室。这里全是先进设备。地上铺着木纹地板革,看上去是那么柔和、舒服。抬头望去,嗬,一盏盏圆形花纹吊灯,镶嵌在屋顶。平视教室,数十台中华学习机和“310”机整整齐齐地排成两列长队。瞧,正中的那台就是我用的。雪白的外壳,红色的键盘,打开显示器发出了“嘟嘟”的响声。在这里上课真是一种享受。

教师总结:几位同学写的内容都较具体。在完成全篇作文时,不仅写景物,还要写出人的生活,要有生活气息。

访兰西师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

2、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感受作者借物喻人的方法,明白做人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明白做人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3、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一、引入质疑。

1、这节课我们一同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

2、学文要有收获,你想从文章中了解到些什么?(作者眼中的兰花与其他的兰花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们要去访兰?明明是观赏,作者为什么说“访兰”?)。

二、初读感知。

1、带着你想了解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音,读顺句。

2、检查预习。(相信仔细读书的你们一定能读准这几个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3、文章写作者与父亲访兰,那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几种类型的兰花呢?(家兰、野兰)。

三、细读感悟。

1、默读课文,用不同的记号勾出描写家兰和野兰的句子。

2、交流。

(1)谁先来交流一下你找到的描写家兰的句子。

a、(12段)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叶嫩花繁)。

b、(13段)样子似乎更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甜、媚、俗)。

c、(7段)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直接进行比较,写家兰美、好看;野兰清爽)。

d、(1段)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

(间接描写,通过观赏的人多,感受家兰美)。

此处若学生没有办法找到就引导:还有其他地方能感受到家兰的样子吗?好好读一读第一段。

(2)野兰呢?你找了哪些描写野兰的句子?

a、(2段)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香气浓烈)。

b、(7段)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野兰:清爽)。

c、(11段)兰草是空谷的幽物,野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生长环境,姿态优美,集天地之灵气,山野之风韵)。

d、(15段)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点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高雅,纯朴,有灵性)。

3、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呢?

(香味不同)就是香味不同吗?更多的是它们内在的品质。(家兰:甜、媚、俗,野兰:清爽,纯朴,有灵性)。

4、是呀!父亲的眼中,家兰虽美,但甜、媚、俗,而野兰却清爽、纯朴、有灵性。这也就是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那父亲不远千里带我访兰仅仅是为了让我知道家兰与野兰的区别吗?不是,还有什么?(让我了解野兰的品质,学习野兰的品质)(让我明白的道理)。

5、哪里集中的反映了野兰的品质。(读句子)从中你能读出些什么?(野兰高雅、不俗,我们也不能失去自己的真性,为自己的特色而活,为自己的价植而活……)。

6、这篇文章在选进教材是有所改动,原文后面还有这样一段话,出示句子: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

这段话真正诠释了父亲带我此行的目的,他要借野兰的“高雅与不俗,借野兰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来告诉我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

7、你读了课文后,说说你的感受或体会。

四、深化认识。

1、欣赏完别具一样的野兰,作者内心的情感也发生了变化,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到这儿,你是否知道作者为什么课题用“访兰”,而不用“赏兰”呢?

课后反思:

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初,我初读了文章,感觉文章蕴含哲理,读后发人深省,应该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但是在提笔拟定教案之时,我才发现原来文章是那样的深奥,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如何透过文字领会野兰花那种独特的灵性和它不为被人欣赏而存在的品质是一个难点。经过反复深入地解读文本后,我发现整篇文章中“对比”运用较为充分,有家兰和野兰的对比,作者前后感情变化的对比以及“两个味儿”的对比。于是我紧紧抓住这一点,来重组教材,从作者笔下描写家兰和野兰的句子入手,找去它们之间的区别,并通过这一区别来领会“两个味儿”和野兰的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有效挖掘语文教学资源,组织教学。

教学后,我发现,整个教学过程因为对于文本的解读比较合理,所以较好地选择了教材,合理的将教学聚焦到一点上,就是“对比”上,这样就有效地将“教路、学路、文路”统一在了一起;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挖掘语文知识点,如: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环境衬托“等等;还在尊重文本的同时,超越文本,引用大量的与之相关的阅读练习,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了学生的认知,合理做到将厚书读薄,薄书读厚。

虽然在教学前有效地解读文本,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不少的瑕疵,如:对学生的放心程度不够,没有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沉入文字去思考和交流;对文章整体的结构处理上显得有些逊色,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将野兰花的品质写出来的,优势怎样让我们从野兰的身上悟出人生哲理的等等。

执教《访兰》一课,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应合理的利用教材,重组教材,选择切入点,带活整篇文的同时,还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聪慧的心,这样就能更好地发现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并将这一个个生成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为教学服务。

访兰西师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19《访兰》。

教材简析:

课文写了父亲养兰、赏兰,“我”随父亲放山中之兰的一段亲身经历,一种真切感受。文章或写景,或抒情,或问答,丝丝入扣,娓娓叙来。作者把“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的空谷之兰的底蕴和神采,和盘托出。这些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它不俗,叶纯,开的花纯,有灵性,”原因在于“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作者借父亲之口,赞美了兰花的不俗,直透人生的真谛,切入生活的本质,让人读来可思,思之有悟。

课文以兰喻人,探寻做人处事之理,行文如风行水上,极为自然。全文以“访兰”为线索,结构谨严,层次清晰。以“我”和父亲访兰过程中的对话为重点,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对比,揭示了父亲约“我”赏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尤其通过“家兰”和“野兰”的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旨。文中写野兰的生存环境,尤见功力,只觉扑朔迷离,别有洞天,风光旖旎,极为感人,为下文议论铺了有力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家兰”的“甜、媚、俗”与“野兰”的“清爽、纯朴、有灵性”比较,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从中悟出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学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句、图片等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课型:精讲课。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出示兰花图片。

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是呀,兰花的确很美,人们把它和“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幽静韵高,诗人常以它为题材写了不少诗篇。

3、生交流搜集到的写兰的诗句。

如: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4、揭题。

兰花形态绰约多姿,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板书课题:访兰)。

5、交流对作者的了解。(师作补充)。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美丽的图片先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本节课充满了期待,随后鼓励学生把搜集到的诗句进行展示,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二、初读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扫清字词障碍。

2、指名分节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读书及预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出示生字,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

4、默读课文,要求:理清条理。

提示: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

(设计意图: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此环节,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三、探究质疑。

1、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思,看有什么疑问?

2、生交流。

问题预设:

(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

(2)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上述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此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围绕重点段落,主要问题展开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自读与交流中,把握重点、加深理解,为后面的研读文本做好铺垫。)。

四、快乐温故。

1、抄写生字词。

2、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家长听,并请家长提提意见。

(设计意图: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及时的复习不仅可以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新知,还可以在复习中有新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设疑激趣。

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父亲种植的兰花很美,家兰虽然很美丽,可是作者为何还是更钟情于野兰呢?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文中,到文中去找寻答案吧。

(设计意图: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让学生对阅读充满了期待,激起了探究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

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认真读课文,看“我”随父亲去山中访兰,我们交谈些什么?找出有关的语句。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体现语文教学中由整体到部分的教学原则。)。

三、品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看从“我”和父亲的对话中,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后交流。

3、问题预设。

问题一: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野兰:清妙、清爽,“兰草是空谷的幽物……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

家兰:叶更嫩、花更繁更大,美,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重点研读句子:(出示)。

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

1、指导学生读出源自自然的美。

2、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

(出示)。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1、野兰的不俗还表现在哪里?(不为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

2、相对而言,我们可以推测作者认为家兰的俗是什么?(为别人的欣赏而生长,丢失了自己的本色,丧失了自我。)。

问题二:“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

(从兰的香味和品格引导)。

问题三:“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作者要挖到不敢挖,可以看我由对兰赏玩的初衷发展到了敬仰的情感。)。

问题四: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和父亲去深山访兰,然后就野生的兰草与家养的兰草的区别发生对话,自然引出父亲希望儿子达到的一种做人的境界:保持真性,不媚俗。)。

(喜爱、敬佩野兰;人生态度:做人要不失自己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不低头。)。

5、再读课题,知道课题为什么不是“赏兰”,而是“访兰”了吗?(“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父亲与“我”对兰草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访”字,把兰草人格化,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一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升华情感。

是呀,作者赞美野兰的不俗,更赞美具有野兰秉性的人们,尤其是父亲的话更令我们深思。

(设计意图:在学生逐层深入情感的铺垫下,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水到渠成,可谓是情动而辞发,学生倾吐的欲望从心底涌出,内化为语文素养,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五、拓展延伸。

1、孩子们,贾平凹先生作为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作品《秦腔》获第七届矛盾文学奖,很多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传播,多次在国际上获得大奖。课下我们可以走进贾平凹先生的其它作品,跟这位大师进行心灵的交流。

2、搜集赞美兰花的诗篇,并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这一环节,通过向课外延伸,既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厚了文化底蕴,打下了文学功底,可谓是一举多得。)。

板书设计:

访兰。

得天地自然原气。

空谷幽物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长山野水畔趣姿。

六年级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写出童年的趣味。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点字,全班成语。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成语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成语背诵者。

二、欣赏、背诵《四字成语》。

1、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与成语相关的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默写。

5、检查。

一、师生以童真为话题讨论童年趣事。

1、你能回忆童年趣事?

2、怎样才能从童年中寻找趣味?

3、在游戏、锻炼中寻找乐趣。

二、阅读短文《大雪之后》。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我家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2)说说为别家孩子不能玩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我要让孩子不怕冷,去雪地玩雪?

3、学生自由讨论小孩子的乐趣。

组织这次辩论活动,大体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明确要求,确定辩题。

1.为了使这次辩论活动有充分的准备,切合学生实际,教师应在进行辩论活动的前两三天,安排学生阅读“积累·运用六”口语交际提示,使学生明确这次辩论活动的任务和要求。

2.辩论会进行前,先让学生推荐各自准备好的辩论题,教师也可以推荐,大家共同商量确定辩论题目。选择辩题要充分考虑:问题与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密切相关,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将其辩论清楚,有助于提高思想认识和统一行为规范。

3.请推选一名学生当辩论会的主持人。

第二步,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辩题选定后,针对辩题提出完全不同的两种观点。例如,“赞成小学生多看电视”和“反对小学生多看电视”。肯定意见为“正方”观点,否定意见为“反方”观点。

2.根据每个学生赞同“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3.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如,理论观点方面的论据——国家各级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名言、警句;事实论据——成功者的经验、做法,公认的事实。每个主辩人要认真做记录,以便集中全组同学意见,作为证明观点的材料。

第三步,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六年级教学设计教案

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dore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历史发展中的乐谱,人类记录音乐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记普法。力图准确地记录下来音乐的'各种要素。

师弹琴向生问好。

生听向师问好。

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1、师介绍影片《音乐之声》。

2、请生说说影片《音乐之声》的感想,并谈谈对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播放《音乐之声》插曲————《doremi》。

4、师弹琴,生唱。

1、听师介绍影片《音乐之声》的背景。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聆听《音乐之声》插曲————《doremi》。

4、生听琴哼唱。

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dore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师弹琴向生再见。

生听琴向师再见。

情感交流。

准备下课。

老师弹琴向学生问好。

学生听向老师问好。

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1、播放《doremi》。

2、师弹琴。

3、师生同唱歌谱。

4、师弹琴。

5、播放歌曲录音伴奏。

1、聆听歌曲《doremi》。

2、生听琴试唱歌谱。

3、师生同唱歌谱。

4、

a唱中文。

b唱英文。

5、跟录音伴奏唱。

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dore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师弹琴向生再见。

生听琴向师再见。

情感交流。

准备下课。

访兰西师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20《天窗》。

教材简析:

《天窗》是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30年代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课文叙述的是一个小孩子借助他家的那一方天窗,观看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达了他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的强烈愿望。作者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利用丰富的想象,把天窗下的孩子描写得活灵活现。全文结构清楚,充满童真童趣,可以说,小小的天窗是那么神奇,它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了乡下孩子的心灵。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到世界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抄写下来。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孩子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世界的强烈愿望。

2、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孩子们从天窗里看到的和想到的。

2、难点:理解语句“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课型:阅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

1、同学们,喜欢玩吗?是呀,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想象也是孩子们特有的优势,即使一方小小的天窗,也会成为孩子们的一个好玩的世界。这就是著名作家茅盾的《天窗》一文要告诉我们的。

2、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教学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抓题眼质疑,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课堂,又为顺利打开学生心智的大门配了一把金钥匙,使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指名分段读,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设计意图:此环节,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自读、感悟的空间。)。

二、对中心质疑。

1、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2、“慰藉”什么意思?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慰藉。

(设计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又深受学生欢迎,于无形中教会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达到了“润物细无声”之效。为学习文本奠定了基础。)。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2、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交流,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3、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

(1)出示最后一段。

(2)为什么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孩子看到什么,想象到什么的”的句子,再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启发,帮助解疑。在反复读的基础上,体会“天窗”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认识由抽象变为具体,使难点化难为易。)。

4、感情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设计意图:著名教学家陶行知先说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一环节,在学生理解文本时,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味,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五、拓展延伸。

1、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事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什么小玩具……。

2、激励。

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学生能说会写。这一环节,鼓励学生把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真正落实了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统一。)。

六、温故知新。

1、文中的孩子是如何想象的。

课文中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会写得那么具体?

板书:仔细观察。

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从数量上展开想象,从形状上展开想象。

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文章根据看到是事物想到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多彩。

板书:合理想象。

4、大家来想象一下。

看窗外,仔细观察,想象一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说一段话。

(设计意图:针对教材结构特点,以概括总结的方式提升学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式的感悟,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七、我的地盘我做主。

1、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2、把自己说的一段话写下来。

3、阅读茅盾先生的其它作品。

针对自己实际自选作业。

(设计意图:课外作业有助于巩固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此环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板书设计:

天窗。

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看(仔细观察)。

想(合理想象)。

六年级教学设计教案

:帮助学生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记忆技巧背诵文章。

: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

:掌握学习的记忆技巧,了解不同的背诵方法。

教师说明:同学们,小杰、李明两个人在聊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小小剧场”的内容吧!

1.请学生将学生用书翻至第1页,阅读“小小剧场”的内容。

2.请学生说一说,看完“小小剧场”后,了解到什么。

3.请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自己的情形像李明还是像小杰。

教师小结:在个人的学习过程中,只有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背书就有很多方法。

第一关。

教师说明:同学们,小杰请李明背诵一段短文,你也来背背看吧!

1.请学生打开学生用书第2页。

2.请学生背诵《微笑》整篇短文。

3背诵结束的同学请举手示意,待半数学生举手后,全班暂停背诵。

4.在自愿的前提下,请几个同学背诵一遍短文,并说明自己所使用的背诵方法。

5.教师整理归纳。

(二)第二关。

6.请学生看学生用书第2页。

7.教师按课文顺序,说明复诵法的意义和实际操作方法。

(三)第三关。

8.请学生说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种复诵法及原因,并将其填在学生用书第3页的横线上。

9.请学生看短文《灯塔》,师生共同讨论分段方式。

10.请学生以自己比较喜欢的复诵法练习背诵。

11.教师以在黑板上计时的方式帮助学生计算自己所用的时间;学生将背诵时间记录在学生用书第3页。

12.请学生说一说使用复诵法背课文的速度与效果是否优于以前所使用的背诵法。

13.请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复诵方法,并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小结:只要多学习、灵活运用各种背诵的方法,每名同学都能大大提高背诵的能力。

1.请学生说一说本课学习的感受。

2.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学习“利用多重感官的学习方法”,视觉、听觉和触觉三管齐下,可以增加学习效果与记忆的深度、广度。

四、活动评估: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生用书第4页的评估表,要求学生根据活动情况进行个别评估和团体评估,在自己认为较符合的标识上涂颜色。

认识倒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倒数的意义,掌握找倒数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景,引入概念。

出示例1的一组算式,开展小组活动:算一算,找一找,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小组汇报交流。(通过计算,发现每组算式的乘积都是1.通过观察发现相乘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是颠倒的)。

师:同学们发现了每组算式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所以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分数就做倒数。

让学生读一读:倒数。

出示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二、探究讨论,深入理解。

让学生说说对到数意义的理解。

提问: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判断下面的句子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叙述?

因为3/44/3=1,所以四分之三是倒数,三分之四也是倒数。

三、运用概念,探讨方法。

出示例2,找一找那两个数互为倒数?

汇报找的结果,并说一说怎样找到的?

1,看两个分数的乘积是不是1;

2,看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是否分别颠倒了位置。

讨论一下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比较快?(第二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得到。)。

通过具体实例总结归纳找倒数的方法。

找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例:3/55∕33∕5的倒数是5∕3。

(2)找倒数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例:6=1∕66的倒数是1∕6.

四、出示特例,深入理解。

看一看。例2中的那些数据没有找到倒数?(1,0)。

提问:1和0有没有倒数?如果有,是多少?

小组讨论、汇报。

1、关于1的倒数。

也可以这样推导:1=1∕1=1,1的倒数是1.

2、关于0的倒数。

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也可以这样推导:0=0∕11∕0,分母不能为0,所以0没有倒数。

五、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练习六第3题。

用多媒体或投影逐题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3、同桌进行互说倒数活动(练习六第2题)。

六、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什么叫倒数?怎样找到一个数的倒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访兰西师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一、学习活动目标。

1.通过整体阅读,体味文本所表达的人生启迪;

2.赏析美词佳句,了解人生的真谛,;

二、学习活动重点:

赏析美词佳句,了解人生的真谛,;

三、学习活动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活动流程设计。

课前屏显兰草花图片。

(一)导入语:

同学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的名句,它告诉我们不施雕饰、自然纯洁是最动人的美。“千教万教,教人成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的名句,它告诉我们,做人要真诚,要有一颗纯洁的心。是啊,生活在滚滚红尘中,人们都习惯了用华丽而虚假的面具装扮自己,将可贵的真性情藏在心里最深处,虚假,媚俗,失却个性……因此,保持本真,诚实待人,应是我们长久的道德追求;自然随性,不媚尘俗,应是我们不懈的人格保健。

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方面的佳作。屏显课题:访兰--贾平凹。

(用时2-3分钟)。

(二)活动组织。

【活动1】与文本对话。

1.速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哪两种兰草?父亲和我对这些兰草各是怎样的态度?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发表意见后明确:文中写了这样两种兰草:(1)经父亲培育在自家院落里的兰草(2)自然状态下生长在山野的野兰草。

父亲对自己培育的兰草并没有特别的喜爱,倒是对自然状态下生长在山野的野兰草特别珍惜。

我起初对父亲培育的兰草很得意,虽也觉得野兰草好,但却以为父亲培育的才是仙品;后在父亲启发下对野兰草充满敬意。

2.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我们俩对两种兰草的情感不同是因为什么?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段。

学生发言,明确相关语段。(3-15)。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几段文字。试着归纳这两种兰草本质上的不同。

学生发表意见,然后屏显归纳:

培育的兰草:好看,太甜,太媚,太格调俗--不够好。

山野的兰草:清妙,清爽,不俗,有特色,有性灵--好。

学生再读一读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3.野兰草自有它的真“味”,你觉得是因为什么呢?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并体味其中的含义。

学生回答后明确:父亲的两句话:“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老师提问:同学们,这是颇具意味的两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学生就这两句话自由交流心得。然后教师总结:野兰草采撷自然精华,成就自身灵气,保持那份属于自己的真性;长于空谷僻野,只为自己存活,不显扬,不媚俗。这样的品行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4.同学们觉得文章中哪一语段升华了主旨?想一想文章是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主题的。

学生回答问题后明确:

文章第17段。学生读一读本段中父亲的话,体味体味,互相交流交流。老师适当点拨。

文章是运用借物寓意的手法来表达主题的。

老师总结:借物寓意是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现在我们就来了解这种表现手法。

屏显语文小知识:借物寓意。

借物寓意:指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进行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自然界某些事物秉性特殊,容易触发人对某些意念的联想;二是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他们不能直抒胸臆,故而用借物寓意之法。

运用这种手法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见景生情,托物寄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挖掘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意蕴,揭示事物寓偶然于必然的主题;要注意寻找托事与寓意之间的某些共同点,以显示出两者之间的一致性。

预留一点时间,让学生结合具体内容,想想本文是怎样借物寓意的。老师也可做些引导。

【活动2】探究天地。

同学们在解读文章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可以是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是一时不能解决的疑问,提出来与周围同学交流。

预设问题:

1.文章的父亲对兰草的认识也有个逐渐加深的过程,你能看出来吗?试着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后明确:先前父亲爱兰只是图它表面的雅和人们通过对兰的赞美而对父亲的赞美。因为看的人多,所以又免不了热闹。其实,兰是孤高的,可以说那时的父亲还不能真正地懂得兰。从“以后又进山去,就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并带我走进山里,要与我一道“访兰”,可见父亲对兰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兰的尊重与深刻的理解了。在对兰的认识和理解上,父亲经历了两次不断深化的过程。

2.想想课题为什么不是“赏兰”,而是“访兰”。

学生回答问题后明确:“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父亲与“我”对兰草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访”字,把兰草人格化,从而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3.文章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同学们找出这段文字读一读,体会体会。

明确: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

4.“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是包含着作者强烈感情的一句话。你能从“不敢”“悲叹”等词语中揣摩到此时“我”的心理吗?试着说说。

明确:我对野兰草充满着无限的景仰与敬意,对自己以前没有能真正读懂野兰草感到内疚、痛惜。

【活动3】拓展阅读。

1.读一读古诗《兰花》,体味与本文主旨及手法上的异同。屏显这首诗。

兰花(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学生齐读。自由发表意见,教师适时点评。

2.读一读09年“恒源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作品《动心的燕子》,体味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课前打印成讲义发给学生)。

动心的燕子。

这是一个春天的周末。听多了自家阳台上燕窝里新燕的呢喃,看惯了进进出出燕子的翩跹起舞,我向爸爸提议晚饭后去楼下街上转转。

街道上华灯初上,满眼繁华。五颜六色的霓虹以一成不变的姿态缠绕在建筑物上,迷蒙了望月的眼;鲜丽的小彩灯挂在树枝上,纤弱的叶片折射出炫目的色彩;水泥塑造的小树刷上了油绿的漆,树上的果实闪着莹莹的光,却无法掩饰它的冷涩。

目睹身边的一切,我心一紧: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什么感到寒冷越来越逼近?很多东西都可以是假的,甚至感情也可以。为什么可以一眼看出路边的小树是假的?为什么蝴蝶从不在人造鲜花上停留?是什么永远不会把远方的霓虹当成星星?它们实在太美了,完美无暇的身躯,永不衰败的艳丽,但却美得虚无,华丽的外表背后生机全无,它们永远不能成为真的。

一路光晕的尽头,有几棵树在支撑,暗暗的月色下,它们呈现的是悠然的绿色。它们不够笔挺,但在风的伴奏下,它们能唱出最纯朴的民歌;它们不够光滑,但触摸到那粗糙而实在的肌肤时,我感到踏实:它们没有夺目的光彩,但那一身自然的绿色,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纯朴和周身的活力。

“钢筋水泥搭筑的城市,幸而还有那么几棵树。”我想到这一点,心里多少有一些安慰。

爸爸看出我怔怔的神情,关切地询问我:“怎么哪?”当我将心里所想告诉他时,他也陷入了深深的沉默,随后意味深长地说:“当一个公园里的草地树木被凉如冰的滑梯、挂满彩灯的假山代替时,那个公园我就不会再去了。”

我们的游兴大减,伫立在春夜风中,想着各自的心思。不知何时,有两个小孩出现在近处的街边草坪旁,用微湿的泥土做玩具。他们的“作品”根本谈不上成形,但他们却是无所顾忌地随意搓捏,嘴里不住地念叨:“这是汽车”,“这是火车”……我的心禁不住温暖起来:有生命的东西总是充满活气,而不是只徒华丽的外表,这样毫无掩饰的真实表白是此刻最为美丽的风景。我慢慢凑上去,动情地欣赏这难得的一景。

虽则是春寒料峭,但风中终究少不了怡人的柔和。两个小孩只一会儿便跑开了,丢下他们的“作品”真实地呈现在我面前。我站在原处,觉得自己很幸运,庆幸我在这满眼虚假的环境里能与真实相遇,就如同我的日子里有真切的亲情、真诚的友情,家里还有呢喃细语的燕子,他们较之这冰凉的水泥、死寂的霓虹更入我心。

一直在旁思考的爸爸慢慢地踱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还想走走吗?”

我醒过神来,拉着爸爸的手说:“不玩了,回家。明早起来看燕子。”

(三)活动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跟随作家贾平凹的思想脚步探讨人性,明白了人要保持真性情的道理。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虚假永远无聊乏味,令人生厌。”就如同盆景中的兰草,虽花开耀眼,叶茂醉人,却难掩从人意愿的痕迹,到头来,让人觉得缺少自然美趣,再美也难动人。愿我们也做真实的自我,永保心灵的纯洁。

屏显:曲意奉迎终是假。

学生自由对句,教师及时评点。(预设下句:永保自我才是真)。

(四)下课。

四.活动反思。

认识倒数

学习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准确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在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能力。

3、激情投入,挑战自我。

教学重点: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1和0倒数的问题。

教学过程:

离上课还有一点时间,咱们先聊一会吧。同学们,我给你们代数学课多长时间了?(一年)一年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我觉得我们之间已经互相成为了朋友,你有这种感觉吗?该怎样表述我们之间的朋友关系呢?(你是我的朋友,我是你的朋友,互相应该是双方面的。)就先聊到这儿吧?好,上课!

一、导入:

生:上下两部分调换了位置,变成了另一个字。

师:对了,把其中任一个字上下两部分倒过来,就变成了另一个字,这个现象很有趣很奇妙吧!

二、合作探究:

(一)揭示倒数的意义。

1.(出示例题课件)请看大屏幕,先计算,再观察这些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自学,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

请同学们按照要求逐一完成,看谁是认真仔细的人,既能准确的计算,又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师:同学们,在以前我们看来非常简单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研究起来有如此大的发现,那么,像符合这种规律的两个数叫什么数呢?谁能给这种数取个名字?(生取名字)。

师:那么根据刚才的计算结果与发现的规律你能说出什么叫倒数吗?(生答)。

师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你认为哪些字或词比较重要?你是如何理解“互为”的?你能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吗?(生答)。

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倒数的意义,知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且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就像课前我们聊得话题,老师和你互相成为了好朋友,就是说“老师是你的朋友”,“你是老师的朋友”,我们俩是双方面的。

(二)小组探究求一个倒数的方法。

1.出示例题2课件: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倒数,那你能找出一个数的倒数吗?那好,请完成这道题。

出示课件,请看这里,哪两个数互为倒数?(生找)(生说教师演示)。

提问:你用什么好办法这么快就找出了这三组数的倒数?(同桌互相说说看)(找几名学生汇报)。

师板书:求倒数的方法:分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同学们想出了找倒数的好方法,那就是分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你们把老师想说的都说出来了,太棒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在这三组数里哪一组不同于其它两组?对,6是整数,像6这样的整数找倒数的方法可以先把整数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找倒数。

2.师提问:再次出示连线题的课件,本题中的还有哪些数据没有找到倒数?它们有没有倒数?如果有,又是多少呢?同桌讨论说说你的发现。

3.出示课件想一想。

我的发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师提问:(1)为什么1的倒数是1?

生答:(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为什么0没有倒数?

生答:(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而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4.探讨带分数、小数的倒数的求法。

师:看来像这样的分数与整数它的倒数求法很简单,可是我们学过的不仅仅是分数、整数,还有呢?这些数的倒数又该怎样求呢?请同桌的同学讨论一下,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填在表格上。(课件出示)。

你们有结果了吗?谁愿意到这里把你们组的讨论结果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师切换实物投影),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学生自己用投影展示讨论结果并说明。

(师切换投影):老师也把求这一类数的倒数的方法写出来了,一起看看我们想的是否一样呢?(出示课件5)。

当你给带分数、小于1的小数、大于1的小数找出倒数后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请你对照大屏幕说说自己的发现:。

发现1:带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本身;。

发现2:比1小的小数的倒数都(大于)本身,并且都(大于)1。

发现3:比1大的小数的倒数都(小于)本身,并且都(小于)1。

(三)学以致用:

师:探究到这里,大家肯定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休息一下,休息时想一想什么是倒数?再想一想求倒数的方法是什么?让学生再次记忆找倒数的方法。

1.想不想检验一下自己学的怎么样?

请打开课本24页完成做一做和25页练习六的第4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并找学生口答做一做的题。练习六的第4题连线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2.(课件出示)请你以打手势的形式告诉老师你的答案。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我们一起回顾总结出来好吗?

什么叫倒数?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倒数?

认识倒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计算、观察、概括,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方法,并能发现一些规律。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

倒数的意义和求法,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熟练正确的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发现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一些特征。1.0的倒数,小数的倒数。

教学准备:

写有数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组字:杏–呆,吴–吞。

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能说说你们的发现吗?小组内说一说。然后让学生个别说。同学们给予评价。

学生:我们发现这两组字都是由相同的字构成的,都是上下结构。上下两部份交换位置就成了另一个新字。

学生:有,是分数,上面部份是分子,下面部份是分母。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能成一个新的分数。比如:2/3和3/2、6/5和5/6。

师:这样的两个数我们给它们取个名叫互为倒数。(板书:倒数的认识)。

二、新知探究。

(一)小组验证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

师:那好,我们就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我给大家30秒的时间,请你写出分子与分母交换了位置的两个数,看谁写得多。

师:你们刚才写的所有算式都有怎样的共同点?

学生:我们写的每组数的分子与分母的位置是调换了的。

师:请第一组用加、第二组用减、第三组和第四组用乘的方法验证刚才2/3和3/2、6/5和5/6,能发现什么规律?(分小组活动)。

板书:第一组:3/2+2/3=9/6﹢4/6=13/6。

6/5+5/6=36/30+25/30=61/30。

第二组:3/2-2/3=9/6-4/6=5/6。

6/5-5/6=36/30-25/30=11/30。

第三组和第四组:3/2×2/3=16/5×5/6=1。

师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加、相减、相乘有何特点?

学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加的和不相等,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减的差也不相等,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乘的结果都是1。

师: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倒数的概念)。

2、试下面数的倒数。

2的倒数是0.2的倒数是0.25的倒数是。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用什么方法能快速求出来?(引导学生把小数化成分数:0.2=1/5,想:0.2=1/5,1/5的倒数是5,所以0.2的倒数是5。0.25=1/4……然后再求它们的倒数)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说它们是怎么互为倒数的。

明确:互为倒数的两个的分子分母互相颠倒,这样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1。

(二)课堂练习:求一个数的倒数。

1、质疑: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谁能举例说明什么是互为倒数。

2、师:完成教材p45“填一填”

5/87/462/310。8(补充)。

让学生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知道求小数的倒数需先把小数化成分数。

3、讨论:0有倒数吗?学生交流。

板书:0和任何数相乘都不能得到1,所以0没有倒数。

4、完成p47课堂活动的对口令。

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谁是谁的倒数。

(小结:刚才我们就学习了倒数的意义,知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且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

5、出示判断:

(1)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因为9/4×4/9=1,所以9/4和4/9都是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一定是1。()。

(4)因为1/3+2/3=1,所以1/3和2/3互为倒数。()。

(5)a是1/a的倒数,1/a是a的倒数。()。

(6)a/b是b/a的倒数,b/a是a/b的倒数。()。

6、探索求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倒数的特点。

学生分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本子上,然后小组让代表汇报。

师生共同小结: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是假分数。假分数(1除外)的倒数一定是真分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