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大全(19篇)

时间:2023-12-03 06:48:04 作者:ZS文王

通过学习范本,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请大家注意,下面的范文仅供参考,写作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

高职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被誉为“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对药学人才需求的数量也随之增长;此外,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医药行业的大力整顿以及制药企业gmp认证管理的深入推进,对药学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的药学方面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对实现我国医药业现代化、振兴医药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要培养出符合行业需要的应用型药学人才,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紧紧围绕职业岗位定能力,围绕能力设课程,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根据这一思路,我们追踪进行了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实习生拟就业岗位调查,企业缺岗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目前药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应为适应发展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合理使用中西药的理论和知识、药品储存保养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药品检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药物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关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基本知识、医药市场营销和营销心理等从事药品营销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市场调研与预测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力结构应为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初步的管理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良好的就业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独立审核和调配处方的能力、运用药理学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使用仪器对药品进行检验分析的能力、药品保管的能力、药品经营销售的能力、一定的市场调查分析和预测的能力;素质结构应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良好的文化修养、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公共关系、严谨勤奋的工作作风。以上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是实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医学、医药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处方调配、合理用药指导、药品检验、经营、销售及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的保证。

根据培养目标,结合药学教学模式由化学—药学教育模式向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教育模式和化学—生物学—心理—社会—医学—社会—药学教育模式的转化,我们将课程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括“两课”、英语、计算机基础、医药工作应用文、体育、形势与政策、就业与创业指导等。

2.化学模块:包括基础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

3.生物医学模块:包括人体结构与功能、病理学、微生物及免疫、临床疾病概要等。

4.药学模块:包括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学、生物化学及生化药品等。

5.经营管理模块:包括药事管理与法规、营销心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医药市场营销学等。

6.选修模块:包括临床药理、化妆品化学、美容中药、生物制药、管理文秘、演讲与口才、职业礼仪、会计学等选修课程。

7.隐性课程:渗透在其它各模块之中,主要包括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校园环境,以实施对学生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通过课间见习、假期社会实践、集中演练、毕业实习等多个环节来集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毕业实习分2个大方向,前半年在医院中西药房、药库、临床用药或科研所(药检所)等事业单位轮转,后半年在医药企业的制药、药检、后勤仓管、验收开票、业务员、药店营业员等岗位轮转,同学们通过不同岗位的锻炼,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增加了就业时的竞争力。

由于我们的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培养的学生具有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岗位广的特点,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应届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到了100%。今后,我们将继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让更多具有较强应用性的药学人才早日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2]张永敬.高等药学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j].药学教育,,(3):2004,(3):7-11.

论计算机科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急速增加,其中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炙手可热。随着对人才需求的增加,各大院校几乎都开始创建和完善计算机应用型学科,直到现在,计算机学科专业已经成为我国专业点数首位。教育部等五部委在二零零四年联合发布了一则报告,称如今的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一百万左右,然而实际上在二零零五年全国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率相较于上一年度却下降了超过百分之五,其实际就业率完全不如上一年。因此,从我国实际上缺少的计算机人才以及有能力能进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并不相符,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就如何满足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做相关研究,争取培养出适合国家发展、有能力帮助发展的相关人才。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我们应当从各个方向努力实践及积极探索,争取寻找到一条适合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道路。

1加大力度培养专业课程。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教学中,应当根据院校学科原则设置相应教学计划,根据实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素养来使得学生们有更强的专业知识。相对来说,培养学生专业课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

(1)专业课方向。专业课实际上分为基础专业知识以及相对专业知识,在学生努力学好基础专业知识的时候进行专业方向选择,如果学生能力较强,可以根据其兴趣方向进行一定的专业选修从而增强优秀人才的培养能力。

(2)公共课方向。公共课是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思想素质一级基础道德品质的方面课程,学生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相对的思想交流,学生们通过交流思想使得其对生活、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其自身素质都能够有相应的影响,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避免出现负面情绪传播的情况,努力宣导正面思想是必不可少的。

(3)学科基础方向。为了能够进行更好的实际专业知识学习以及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构建一个良好的学科基础方向必不可少,学科基础实际上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个良好平台,通过学科基础模式的建立,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

(4)延伸学习方向。在学生们学习完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之后,应当从素质和专业方向提出相关课程延伸学习,这两方面的学习属于选修学习,实际意义是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个时候的复习及延伸学习,能够将前面所学的知识更好的进行消化从而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5)实际方向。在专业技术应用型方向上,实际运用必不可少,通过实际方面的课程指引和实践操作,能够让会的学生们拥有一个更好的操作实践与加强专业技术能力。对于不会的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指引作用,也许会通过实践学习弥补以前理论课的学习不足,而实践也正是能够和理论知识教导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2加强师资力量。

教学过程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以通过高薪聘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将这样的高薪人才合理分配到教学队伍里,一方面这些专业人才能在计算机教学中起到领导带头教学作用;另一方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都能在反应给教师之后得到迅速解决并从中学习到一些知识。同时,针对院校内的老师可以进行一定的制度考核,同时根据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能力进行定期培训以及国外进修,在各方面能够大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从而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良好的高品质教学。

3加强考核方式的改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际上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专业,不论是其课程上的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需要学生们有一定的了解运用能力。为了能够检验学生们在学习之后是否拥有这些能力,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考核。许多院校的考核模式相对来说并不能完全满足考核需求,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或者过于注重实际操作,从而使得学生们在学习方向上并没有将二者结合,倒是实际运用中或许是操作能力不强,或者是操作能力强但是没有理论性知识为基础导致出现操作失误情况发生。在学生背诵理论和概论的时候,应当适当的加入实践性考核,通过试卷以及上机操作来进行双向考核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分开考核,争取做到考核结果有效。

4加强与企业及政府的合作联系。

长久以来,许多大城市院校的计算机学科教学会得到相关企业与政府的扶持与合作,这样的扶持合作能够使得各大院校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良好的教学,同时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得学校解决一些难题,比如教学设备不完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等。然而有些院校却没有这样的扶持,不仅院校所在当地没有企业支持,而且相关政府单位也没有出台引导政策以及相关指示,导致许多院校在与社会和政府接壤过程中出现合作困难,发展困难,以及相关合作发展形势困难等问题出现。出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不正常的,其出现的原因归根结底实际上是因为产学研合作没有任何动力,使得企业政府并没有关心这方面的合作,企业如果得不到利益,国家如果不重视,合作自然也是不可能的。那么,为了解决当下出现的重大问题,如何促使校企双方互赢、促使相关政府单位加大重视,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为了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合变化,在实践中探索发展寻找适合自身的办学模式和特色。更多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树杉.地方本科院校在21世纪的新任务[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1):。

[2]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文档为doc格式。

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摘要: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酒店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基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转型试点的经验,提出“三点两线一面”的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分析酒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并总结了人才培养改革的成效。

1引言。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当前我国酒店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不断涌现出新的酒店业态,这对酒店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反观目前国内的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对口率低、就业层次低、岗位适应性差、后续发展差”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甚至出现了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在于酒店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错位,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未与日益蓬勃发展的酒店业相对称。针对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教育部在2013年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开始走上了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探索之路。酒店管理专业于2013年底被评为学校首批转型试点专业,开始了酒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成效显著。

论计算机科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对于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强,各个高校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化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人才,也开始了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众所周知,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往往是通过学科的设置来进行的,现阶段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组织机构越来越繁杂,核心的专业基础知识内容也越来越多。高校和学生面对如此庞杂的学科体系,往往难以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难以正确选择,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局面,现阶段的学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外延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必须根据市场社会的需求,转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向内涵模式发展,利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养,深化学科知识体系内涵。

1.精心设计课程内容。首先,对于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高校应当通过广泛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筛选,积极借鉴和学习优秀的课程设计内容和模式,调整不恰当的主干课程设置。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过于繁杂,枯燥乏味,理论过深,内容不直观,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要求,往往在教学时难以让学生直观、深刻的理解,教学质量差。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当立足于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现有的专业水平,积极向着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方向培养,使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体系。比如减少冗余的课程内容,针对学科独有的特点,以“精讲”重点专业知识为主,同时增加实践操作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践环节,改革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2.分层次安排教学计划。以本科专业层次学生培养为例,第一学年应当以公共的理论课程为主,第二学年要以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开展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共知识的基础上,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为学生专业发展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从第三学年开始,应当对学生的层次水平进行合理的划分,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及实践技能水平,遵循个人的意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首先,对于高层次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深化其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应当以基础理论为主,通过加强其英语水平、高等数学等文化的辅导,促进其专业深造,比如考研的指导,或者是高层次的计算机系统的研发和设计;其次,对于倾向于技术类别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当积极培养其专业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将其培养成为软硬件的应用、管理、维护为一体的技术专业人才,提高其对计算机技能的全方位应用,为其就业做足充分的保障,使其迅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比如注重学生数据库、多媒体、网络应用、程序设计等能力的培养;再次,对于师范类别,有意向从事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学生,应当在积极培养其计算机的实践教学、开发、应用和管理的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培训,以计算机应用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3.强化实践环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还不高,往往只有一个月的实践时间给到学生。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当加强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时间,比如通过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学生们接触社会,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并能帮助学生找准自身的就业发展定位。对于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题,使得所设计的课题能够与实际相结合,并提高其应用价值。此外,高校应当积极组织一些实践教学活动,比如计算机专业软件开发大赛,计算机知识培训讲座,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并通过一些国家认证的考试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相关的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学生向着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方向发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个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还应当积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是教学计划的直接践行者,只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有效的实施。高校要积极通过组织各种计算机专业培训或者是开展教师教学技巧的讲座,建立相应的人才考评机制,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必要时可以选拔优秀的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帮助教师学习企业的先进的经验,有效开展教学科研,为人才培养模式做好人才保障。

论计算机科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普及,从而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来推动计算机的更好发展。对于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和改革,将为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和帮助。

计算机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发明,它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更好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计算机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开始得到了发展,并且着力于该行业的人才培养。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开始慢慢兴起,并且迅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专业。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用以为该行业培养专业的人才。随着行业人才培养过剩,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等情况的出现,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更好进行。

2.1专业发展与就业之间不平衡状况明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培养计算机人才的摇篮,在人才的培养上面,不仅对于学生的理论水平、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有要求,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还需要学生具备大量的数字编程的理念。当前,我国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上面,出现了专业发展和就业之间的不平衡的现象。首先该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数量都是比较庞大的,但是真正能被社会所吸纳的人才只有五分之一,究其原因,在于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完全的符合社会的需求,使得不平衡现象更加严重。

2.2实践操作能力薄弱。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很多高校都较为注重理论的学习,在教学模式上面也偏重于理论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还是较为缺乏的。随着计算机专业的人才的培养不断地向社会进行输入,相应的问题也就出现了。这些人才出现了严重的实际操作能力低下的现象,不能更好地处理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使得人才不能更好地得到社会的认可。

2.3专业发展滞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应该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否则就难以推动it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在该专业的发展上,存在着滞后的现象,没有很好地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进行内容、模式上的更新,因而造成了对人才培养的滞后。

论计算机科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不仅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融入,还需要拓宽学习的领域,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和提升。在人才培养上,除了要求学生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还应该组织他们学习各方面的综合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在学习的内容上,除了专业知识,还应该加入职业道德的培训、公共科目的学习等等,促进内容之间的融会贯通,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帮助。

3.2与时俱进,推动课程的改革。

课程的改革是高校推动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更好进行一个有效途径和必走之路,在课程的改革方面,高校要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勇于改革,敢于转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科建设到师资队伍的建设,都要进行相应的革新。同时,要注重关注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对人才的需求,保障课程的改革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帮助。

3.3加强教学和实验的融通与结合。

计算机行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有理论的学习,更应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教学和实验的融合与结合。因此,在高校的教学方面,应该在学生的实验课上下功夫,让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的一个平台。实验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促进教学和实验的融通结合是必须的,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所在。

3.4重视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注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要凸显出人才培养的精良化,提升人才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丰富基础知识的建设的同时加强专业化的建设,使得人才凸显出专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加强对某一方面的专注钻研,打造专业型的人才。

4结语。

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计算机行业人才培养的进行,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对于计算机行业而言,人才的培养要与现状进行结合,从而结合实际的情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更好地改革和创新,使得人才的培养模式能真正推动人才培养的进行,推动社会发展的进行。

引用:。

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是难点,专任教师是痛点,校企合作是支点,但所有改革措施都应该始终面向学生的综合发展,将其作为整个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转型试点以来,基于“三点两线一面”的人才培养理念,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全新的突破和成效。

4.1学生职业证书岗位通过率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全部参加了各项职业技能鉴定,100%的学生都获得至少1项职业资格证书(“前厅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茶艺师”、“调酒师”)和至少1项饭店主管岗位职务培训证书。

4.2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成绩显著学生专业技能突出,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在2015年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获得2个单项一等奖、1个单项二等奖、1个单项三等奖和团体奖;2017年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3个单项一等奖、1个单项二等奖,团体总分位居本科组第一名。这样的专业技能竞赛成绩在重庆及西部高校中首屈一指,在全国本科酒店院校中也遥遥领先。

4.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转型试点以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项,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全权负责的经营性酒吧“来吧”开业三年多以来,学生通过策划、宣传、组织,开展大型活动50余项,累计接待客人300余人次,学生的服务、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5成果及推广。

酒店管理专业转型试点以来,不仅面向学生发展取得了直接的成效,也在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间接的成效。

5.1专业建设成绩突出围绕“三点两线一面”的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酒店管理专业开展了一系列专业建设的改革与研究,成效突出。转型试点以来,建成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视频课1门、全国性慕课1门;建成本科教学团队1个;成功立项市级教改项目4项、级教改项目3项;专任教师主编教材8部;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0项、校级科研课题12项、横向科研课题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5.2服务地方经济效果明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任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专任教师中有8人获得酒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6人获得饭店总经理资格证书,3位教师受邀担任全国及重庆市饭店服务技能大赛评委。凭借专业资质,专任教师先后为重庆渝州宾馆、重庆雾都宾馆等高星级酒店进行了前厅、客房、餐饮、营销、礼仪等服务与管理方面的全员培训;为武隆县、酉阳县、石柱农家乐业主及从业人员进行了礼仪、餐饮、客房等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培训。

5.3成果示范推广效应凸显基于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已有多所兄弟院校先后来校交流人才培养经验,并对该成果加以推广应用。基于我校在人才培养和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方面的突出成绩,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在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举办十周年之际进行了纪念短片的拍摄活动,在全国选取了18所院校进行视频录制以展示专业风采,我校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重庆市唯一一家受邀单位参与拍摄。这样的荣誉和地位,充分肯定了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大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聚焦四大重点[eb/ol].。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改革的论文

为了找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方向,我们首先需要对当前的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教育方案的优化与改革。经过对各个院校的调查,我们发现:总体来看,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基本上符合该专业特点与发展要求,课程设置与安排方面也较为合理,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1]。首先,当前设置的理论课程较多,而一些自主学习以及创新性的实验安排较少,尤其是在学生毕业实习以及论文答辩中表现更为显著。这就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其次,一些学校该专业的教学缺乏系统性,学生往往上了好几门专业课程之后,还没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这就导致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十分混乱,并且易造成知识点的遗漏,各课程之间得不到有效衔接;另外,一些基础课程所占课时还是相对较多,在课时分配上没有明显地偏重于专业课程,这就使得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时间不够充裕,专业知识掌握得并不扎实。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论文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改存在惯性。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的重要任务。转型前,地方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特征界定比较模糊,培养方式单一。如专业设置未能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不能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出现培养目标的同一化和服务面向同一化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都在摸索课程教学与地方经济对接的问题,尝试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如在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中,针对学校转型发展需求,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设置上都做了一些改变,使之服务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落实过程中存在新瓶装老酒的问题,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性按照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而忽视新的培养方案设定的培养目标。

(二)刚性的管理制度难以充分调动教师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积极性。

为了管理的规范性、增强教学效果,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常常是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在培养“多出口”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时,为了满足教学管理的需要,教师通常用“最标准”的教学规范培养学生,而限制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这样的管理制度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过程中,通常只考虑过程的规范性,而忽视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诉求。这样的管理制度缺乏聆听机制,不利于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研究和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实践。因此应加入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机制,并设定一定的条件,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从而服务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

(三)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方法没有针对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针对性转变。

课程设置是与人才知识结构直接相关的重要因素,由于技术应用型大学更多的是根据当地经济结构和市场导向确定相应的课程设置,因此不应沿用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体系,必须以新的理念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方法。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在调整过程中,应该对基础和应用两个方面给予重视。国内有人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多方向”的课程设计思路,而国外的课程设置也强调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重要性。可见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两个很重要方向:一个是厚基础,一个是重应用。厚基础体现在人才塑造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而重应用则可以引导学生与企业接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二、解决方案研究。

(一)重视基础知识学习。

高校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和进阶教育,与之前通识教育相比,其教育内容更加集中和深入。学生由通识教育转入专业教育,往往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感,会带着以往学习习惯进入专业教育领域,即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漠视课程体系之外的专业知识,往往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和陈旧,与社会要求脱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基础培养阶段可以改变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方法,区别于通识教育阶段的教育方法,从多方面改革基础培育阶段的教学方法。

为了增强课程设置效果,应改变一刀切的课程设置方法,采取灵活多变的课程组织形式。如将学科(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必修课相结合,通过内容切分,改变理论和实践分离的做法。原有理论课附带有一部分实践操作内容,但非常少,改革以后的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以实践操作总结理论知识,采取以理论为核心、以实践为支撑的做法,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的同时可以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巩固理论。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院校组织精兵强将,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梳理,需要与兄弟院校合作展开教学研究,更需要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行方案。只有多方配合且灵活调整,依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课程才能实现优化的目标。

(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对于专业必修课程,可提升应用实践在课程中的地位,在课程评分上加大课程设计所占分数,部分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可以完全使用课程设计作为唯一评分标准,以此引导学生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同时鼓励学生在课程设计选题上注重创新性和团队合作性,并制定相应标准。对于专业选修课,通过师资力量的加强和企业外聘教师的引入,改变当前固定学期选修课的开课做法,采取按选修人数开课的方法,当选修该门课程的人数达到开课标准即可开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学习。同时可以与当前各高校工作室机制相结合,学生在工作室中参与各项应用实践活动,在实践操作中发现自己需要某一方面知识时,根据自愿和导师推荐的方法报名对应的选修课程学习,这样可以实现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的双向结合,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校企合作等其他课程的应用实践形式可以采用这种以应用为导向的课程学习方法。

(三)锻炼和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自控能力、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中自控能力属于学生个体的自身能力,其形成较为复杂,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断吸取有益经验予以调整,外力难以影响。自控能力较强的学生专业能力较好,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成就。能力提高的基础出发点是学生,以学生自身为主的学习方案对其能力提高是任何别的学习方案不能替代的。传统以教师为主的学习模式重视的是知识传授,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才是其能力养成的重要教育模式,因此日常教学中的能力养成阶段,需要引入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鼓励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顾问和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合作者,同时学校应做好各种支撑服务,如场地支持、经费支持、应用成果转化等,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学习风气。

(四)培养艺术思维。

在拥有了良好的艺术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后,学生已经对艺术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面对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引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从各个角度对其解析,分析该作品的艺术闪光点和设计的合理性。到这一步,虽然,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专业基础知识,但形成自己的艺术思维还有较远的距离。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样回归于生活,各类艺术流派中的闪光点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并反映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因此,在对各类艺术流派进行深入学习后,需要回归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灵魂,通过思维的碰撞和灵魂的雕刻,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学应体现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展开作品讨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同一件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主题作品设计,在指定主题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选择艺术风格,进行设计创作并展开讨论;指定艺术流派但不限主题的作品设计,学生在该流派风格的指引下设计作品,充分体会该艺术流派的艺术思维,等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的展开,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让学生体会带着镣铐跳舞的感觉,当他能够在各种限制条件下设计出满足设计要求的作品时,一旦去掉镣铐,艺术灵感将喷涌而出,从而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能力。

三、总结。

本文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人才培养方式强调艺术类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即重视学生对艺术类知识的入门培养,重视学生养成艺术自觉,让艺术设计类学生知道什么是优秀的设计,好的设计作品为什么值得欣赏。经过这一阶段培养后,即开始培养应用动手能力,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分析现有培养方案,可以发现在基础能力和动手能力之间的思维能力培养有着明显缺失,一个只会听歌和唱歌的人是不能称之为歌唱家的,优秀的歌唱家需要在艺术灵感的滋润下设计和创造承载自己思维的作品。一个艺术设计类学生,如果要培养成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在前人基础上激发自己的灵感,养成独特的艺术细胞,并在此基础上创造符合自己艺术理念的艺术作品。因此,如何激发艺术灵感,并在此灵感的激励下创造出自己的设计作品,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从重视基础理论、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综合素质培养、重视艺术思维培养等角度出发,综合论述培养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可以采用的一些方法。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改革的论文

摘要: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课程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教学的方法手段及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效率都有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验教学实际,提出了“互联网+”实验平台、虚实结合、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为高校培育出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合格人才。

关键词:高校;实验教学;新模式。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途径,并且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教育中的实验教学。205月19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在大连召开。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教授们以“新工科建设”、“虚拟仿真”、“创新创业教育”等主题作了系列报告讲座。虽然,从国家到高校对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视,但实验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本文分析了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了“互联网+”实验系统平台、虚实结合、校企融合的llvs教学新模式。

1实验教学现状。

1.1对实验课程重视仍有不足。

近年来,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到目前已小有成果,实验课时比重由原来的20%~30%,调整到现在的近50%。虽然课时量有明显增加,但实验课程的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实验课程的内容仍旧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只能严格按照老师的计划步骤机械的完成课程实验。实验质量不高,缺乏对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1.2缺乏系统的管理,教与学存在鸿沟。

课前学生对实验任务了解不足,没有可供学生学习和测评的系统平台,无法及时获取教学课件、学习视频等教学资源。老师也对学生的了解仅限于实验课的几十分钟,实验前后缺乏沟通,缺乏对学生的考核与考查。急需建立有效的教学服务平台,促进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1.3部分实验受到条件制约,难以满足课程需求。

机械电器、化学生物等高损耗、危险性大的实验,及仪器、耗材须特殊处理,对实验条件较高、难度大,受到实验条件制约。部分学生在课内实验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课后开放性实验又难以执行,也将导致实验质量下降[1]。同时,由于大学门槛不段放宽,扩大招生等原因,大学学生数量增加,但实验室建设有限,资金投入不足、实验设备缺乏[2]。学生人均实验用时不足,更缺乏自由使用实验室的条件,实验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

1.4企业等用人单位参与不够,实验教学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

高校一切按照国家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培养学生,缺乏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沟通,对企业的人才需求了解不够。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偏差或滞后,这就导致了毕业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所需人才的矛盾存在。

2实验教学新模式。

2.1“互联网+”实验教学系统服务平台。

基于互联网的实验教学服务系统建立后,教师把各阶段实验大纲、实验任务内容、实验过程相关视频和学习材料上传到系统平台。并在系统中设置相关内容进行阶段考核。学生可随时通过网络终端用自己的学号登录系统,查看与自己相关的实验任务资料[3]。在线学习相关文件、视频等内容。完成本项目理论部分测试。教师通过系统了解学生对本项目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后期实际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出强调和预警。实验后,教师登录系统评阅学生递交的实验报告等材料,给出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撰写实验课程小结,实验电子材料存档、备份等[4]。基于“互联网+”的实验教学系统服务平台,学生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自主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琐碎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2实验教学虚实结合。

现阶段虚拟技术比较成熟,也不乏一些单位正在研究如何将虚拟技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如虚拟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课程实验中的应用。虚拟技术的融入可降低风险节约成本,也便于及时的技术更新。

2.2.1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电子电路及通信技术类实验可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国内很多教学平台开发单位都在着力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开发,且技术较成熟。虚拟仿真可为电子电路类虚拟实验提供充足的元件库、设备库,如多功能数字万用表,数字逻辑分析仪、数字示波器、波特图测试仪等。可模拟微控制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实验。虚拟仿真实验能为学校节省实验室资源,为学生实验节省大量的时间,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5]。同时,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对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学科新技术解决现有问题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在虚拟实验的基础上再进入实验室完成课程实验,效果会更好。既可以解决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及设备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又可辅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验。

2.2.2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r)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机械制造、生物化学等有一定危险性实验方向有着极大的前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虚拟出和实验实训室一样的环境来完成实验项目,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达到了训练效果。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让参与实验项目者有一个身临其境的实验体验,还可以解决设备陈旧、师资不足、项目经费紧张、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无论是实验器材还是实验设备,更新换代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非所有学校都有能力做到每一代设备的'更新和使用,通常是需要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才更一代。通常实验设备的换代,很难赶上相关领域技术更新。但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应用型人才需求,必须让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完成实验没有耗材损耗,没有太多的危险性,学生可以跟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虚拟实验,可以节省大量的师资力量。利用虚拟技术完成实验练习,再完成实体实验,虚实结合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不出门即可进入“实验室”参与将要完成的项目。有利于学生熟悉项目的具体情况、掌握要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为顺利完成真实的实验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2.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对人才的的培养永远不只是学校的责任老师的事情,更是每一个社会主体的责任与任务。特别是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企业生产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离不开企业的参与。

2.3.1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双方共建实验室,学校提供实验室建设场地,以及科研团队和技术支持。企业负责设备的采购及后期维护。实验室的管理运作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等属学校,企业对成果有优先使用权。学校可将科研过程及相关知识直接用于培育学生,如将相关知识撰写教材等。企业可以从实验项目中培育和储备自己的技术人才。

2.3.2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学生进入共建实验室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开发,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生在实验室按企业的项目开发过程系统的学习,把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利的结合,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帮助和引导学生由一个合格大学生到一名高素质的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型[6]。

3结束语。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变革,最根本的目的是培育出满足社会需求、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各类人才。本文提出llvs实验教学新模式,正是出于在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条件下,充分结合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充分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实验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国家培育人才是每个高校的使命,培育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更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2]张书彬,杨明伦,杨祖彬.包装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问题探讨[j].科技风,(17):192.

[5]戚依.基于云平台的虚拟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改革的论文

由于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各大高校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适当增加一些专业性知识的教育,以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原则。例如,在保证基础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课程的课时进行适当的压缩,增加一些类似于化工原理、化工催化等这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表1为某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对课时进行调整后发生的一些变化[2]。由该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以及时间环节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这样就能够有效满足该课程所需的教学深度,该方案下培养出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会更加深入,从而有利于其毕业后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应用中,进而可以快速地适应其所在岗位,为所处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2对知识点进行模块化教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会涉及到有机化学、無机化学等各个领域,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原理也非常烦琐。但是,只要认真归纳总结,这些知识点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性与共通性的。因此,在当前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当中,我们有必要对这些琐碎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梳理,并将其归纳为几个模块,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我们可以将其包含的所有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几个模块,如表2所示,同时详细地制定各模块的能力要求与培养目标[3]。然后,我们就可以充分按照这些模块设计,对原有的课程进行调整与优化,按照各部分内容的关联性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从而构建起系统化、模块化的课程教学体系。这样就可以使得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教学能够层层推进、逐步加深,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化地掌握所有知识点,避免了知识点的遗漏。只有知识掌握得更为全面,才能够深入挖掘其内在的东西,最终将其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

3.3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学校应当参照人才培养方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涉及到的所有实验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与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对实验课程的安排应当遵循“保证基础、强调综合”的原则,即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基础实验的操作以及基础设备的使用,同时,还要能够自主完成甚至是设计各种综合性较强的实验[4]。为此,学校可以将实验分为基础训练、专业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开放性设计实验等多种类型,并按照各类型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實验教学,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3.4增加学生实践、实习的机会。

学校需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学习,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可以请企业内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现场讲授与指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或者干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或实习,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另外,学校应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与人力投入,建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室以及实习基地,并请专业人事前来指导,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此外,学校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借助企业以及社会的力量,多方共同合作,构建起更为专业、大型的实习基地,例如,大型的石油基地、精细化工公司等,让学生在各种类型的公司进行实习,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真正的技术。

4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当前的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并不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原则,因此,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是极为关键的。教学方案的改革,应当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同时也需要学校、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现代化工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探析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的类型、层次以及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等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用过去精英教育时代的质量观及其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已不合适。探讨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和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观。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质量内涵的理解不一样。质量的定义经过了一个从“符合规格”、到“适用性”、再到“满足需要”的演变[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质量所下的定义为: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据此,我们可以将教育质量界定为教育满足个体和社会需求的特性总和。

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多样化的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确立各类高等学校的质量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其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办学条件等的特殊性。从质量概念、质量观的演变和测量学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1、符合标准的质量观。

符合标准的质量观认为,质量就是符合预先设定的规格或目标,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由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不同,因此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也应该有差异。同层次、同类型院校的教育质量具有可比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的教育质量是不可比的。

从理论上讲,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应该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但实际操作时,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标准是可以预先设定的、数量化的、可测量的特点不同,人才质量标准是一组难以量化的特性,这导致了对人才培养质量测量和评价的困难。与此同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也会随之变化。

2、个体发展的质量观。

英国学者富雷哲认为,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指学生的发展质量,即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中所学的“东西”——所知、所能及其态度的程度。学生在认知、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益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核心标准。个体发展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所受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及所形成的习惯等是其发展的起点,适应其发展水平和特点的教育将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不是学生最终水平的高低,而是学生各方面所表现出的发展变化。有学者将其称为“价值增殖”[2],价值增殖越多,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就越好。但是学生起点和提高幅度的测量和确定是一大难题。

3、满足需要的质量观。

高等教育的顾客是多元的,与工商企业的生产和服务相比,学校教育的顾客要复杂得多,其直接顾客是学生,但最终顾客却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且这些顾客的需要是不一样的`,满足这几类顾客需求的程度是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即使是同一专业,所培养的学生的水平、特点也是有明显差异的,但若能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就是高质量的。持这种质量观,办学者就会坚持“以顾客需求为关注焦点”的质量原则,时刻关注各类顾客的满意度,并将顾客的反馈信息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

4、关注全程的质量观。

只关心结果,而无视教育条件和教育过程,是难以达成高质量的教育目标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认为,教育质量是在一个完整有序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一过程包括了输入、过程和输出三个最基本的阶段,并不只是涉及到教育的产出,更不是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种产出所能替代的。输出质量是由输入质量和过程质量所决定的,从质量建设或质量保障的角度来讲,改进质量其实质是改进输入质量和过程质量。

教育质量观对质量标准的确立有重要的影响。教育质量观不同,所确立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也不同。持符合标准的质量观,就会重视客观质量标准的确立和符合规定标准的检测;持个体发展的质量观,就会关注学生的起点和提高幅度;持满足需要的质量观,就会重点关注学生、用人单位等顾客的满意度;持全程质量观,就会不仅关注结果,而且还会关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育教学过程、生源质量、办学条件等条件和过程的质量。科学的质量标准的确立和度量,应是几种教育质量观综合作用的结果。

确定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要充分考虑这类院校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方面。

1、办学定位。

5月,在上海召开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代表们一致认为,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既有别于“研究型”大学,也有别于我国传统的“学术型”普通本科院校,而是指将发展目标定位于为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工程应用性人才服务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3]。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以“地方性、区域性或行业性、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培养目标多定位于“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培养运用科学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具有在某一领域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素质(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为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办学资源。

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办学积淀较少,办学资源短缺,师资队伍力量不强,校园建设等任务艰巨。

3、生源质量。

新建本科院校的本科招生以二本线学生为主,也招收少量的三本线学生,学生总体总分相对较低,偏科学生比例相对较高且学习习惯相对较差。这种生源质量的现状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的。

根据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和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殊实际,我们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应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在知识、能力、素质及其结构方面应有自身的特点。研究人员徐理勤、顾建民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指出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一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和高职专科人才不同的新型人才类型,具有行业性、应用性、社会性三大特点[4]。应用型人才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3]。综合学者们的研究,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有体现其特色的质量标准。

1、基本能力标准。

(1)在通识教育方面要达到高等教育的一般要求,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2)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形成适应终身学习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3)具有适应职业需要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理工类、文科类和艺体类专业应有不同的能力标准,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外语基础学生的需求,如强化涉外专业的听说教学等。(4)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的基础知识,养成文明的生活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专业能力标准。

“重应用、重实践、重解决实际问题”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特征,其相应的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区别于学术型本科人才的根本标准。

(1)在专业基础方面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不强调掌握完整性与系统性的本学科知识体系,要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专业口径应该比高职专科更宽泛,专业基础理论则应该更深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

(2)在专业技能方面要达到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目标,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具备较强的解决生产和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性不仅应是继承性应用,而且应是创造性应用;不仅应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应用,而且应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4)具有初步的研发、设计等应用研究能力。理工类、文科类和艺体类专业应区别对待,应有不同的要求和衡量标准。

如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根据专业,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的模式、要求和标准。文科类专业可以做社会调查、作品创作等;理工科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艺术类专业可以做毕业设计(创作),如作品创作或舞台表演等;体育类学生可做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体育教学与训练和重大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等。

3、综合素质标准。

有调查显示,除了专业技能以外,职业素养是距离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的方面之一。有的学生不愿意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有的学生缺乏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等。较强的社会能力和扎根基层的不畏艰苦的精神等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标准。

(1)具有较强的社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等等,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2)具有根植于社会、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具有扎根基层、安心第一线工作的思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程国平.质量管理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2.

[2]赵婷婷.从精英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j].江苏高教,(1).

[3]本刊记者.探索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7-8a).

[4]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

高校动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分析论文

2014年9月,京津冀三地商务部门共同签署了《关于落实京津冀共同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合作框架协议商务行动方案》,京津冀三地将联手推动市场一体化发展合作,加强外贸部门的沟通,探索合作机制模式,促进外贸合作发展。据保定市海关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年,保定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省内第三位,居唐山、石家庄之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走出了高速增长的趋势,进入了规模增长、增速放缓、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为特征的新常态。为适应外贸形势发展的新常态,保定市借势京津,置身一体化大格局下,全面促进对外贸易向更深层次和广度发展;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进产业升级;稳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竞争优势,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中小微进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改革红利覆盖范围,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在新形势下,保定市外贸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外贸人才。构建合理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科学的外贸人才教育路径、培养优秀的外贸人才,已成为保定市各高校共同的责任。在今后的培养模式中,如何根据京津冀外贸合作的新背景,研究新形势下保定市对外贸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因此,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保定市高等教育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需要。

二、当前保定市外贸人才现状及不足。

随着京津冀外贸区域合作不断加强和我市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市外贸专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外贸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保定市外贸专业高等教育必须适应这种需要,积极探索外贸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合格人才。然而,就适应京津冀外贸区域合作发展需求来审视,当前保定市外贸人才培养存在着许多不足。第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符合外贸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保定市高校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宽泛、模糊,没有明确突出在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服务的要求特点,究其原因,在于对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原则的全面认识不够清楚,缺乏对适应京津冀外贸一体化需求的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的认识。外贸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不明确,必然会导致课程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造成人才培养方案在逻辑结构上不严谨、不科学,不能支撑保定市外贸经济的发展,不符合京津冀外贸区域合作的发展要求。第二,课程体系和教材不能满足职业人才培养要求目前,保定市绝大多数外贸专业课程体系都是以学科体系为主,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教学目标仍然侧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专业课程设置仍比较传统保守,遵循全国高校“大统一”,没有更多体现服务外贸新常态和京津冀外贸一体化的特色课程。在课程结构上,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上,重典型、轻变化,从而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均衡,难以满足外贸新常态形势下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贸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实训教材和实训软件更新速度慢,无法满足外贸行业需求,导致部分在校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仍然无法开展外贸实践工作。第三,师资队伍无法胜任外贸人才培养重任目前,保定市外贸专业教学团队基本上以校内教师为主,校内专业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高校毕业生,缺乏实际外贸工作经验,而真正有外贸工作经验的教师非常少。虽然我市各高校也开始强调培养双师型教师,但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机会和时间较少,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非常有限。虽然个别高校聘请一些公司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但他们不能保证授课时间,通常只是做两个讲座,不能充分体现“双师型教师”的价值,无法胜任培养外贸人才的职责。

立足保定市现阶段的经济环境,对保定市外贸人才的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力图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以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并实现人才培养无缝衔接。第一,明确外贸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完善专业培养体系基于近年来保定市外贸专业就业岗位的调查和外贸从业人员结构的分析,结合我市外贸行业发展的新常态,联系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我们将保定市外贸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为:培养适应京津冀外贸一体化发展需要、符合行业和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外贸人才,学生能够掌握外贸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外贸领域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技能,这样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外贸工作。第二,构建适应外贸新常态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构建适应保定市外贸新常态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是驻保定高校外贸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而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构建与之相符合的课程体系。适应外贸新常态发展需要和京津冀外贸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结构,应能体现“厚基础、强能力、强就业”的人才标准,服务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要求,构建“双体系、双平台”的课程体系。双平台课程的设置,突破了外贸人才培养局限于校内培养模式的瓶颈,构建以专业为依托、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更好地保证外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与企业需求接轨、与学生就业接轨。第三,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我市外贸专业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适合保定市外贸发展新常态需要的外贸人才的关键所在。保定市各高校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科学管理机制,尝试建立实践教学与职称晋升的关联机制,创新职称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认证机制等,打通高校和行业企业人才流通渠道,促使“双师型”教师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此外,应建立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密切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无缝对接。

四、总结。

保定市高校找准外贸人才培养的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式,能够有效地缩短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出的人才的差距;可以推进保定市外贸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有利于多层次外贸人才体系的构建,培养更符合企业要求的新型人才,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我市高校外贸人才培养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培养出优秀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外贸人才解决了企业对外贸人才需求的相对缺口;也在一定程度了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有助于推动保定市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2]丁玉梅.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2).

四双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围绕鄂尔多斯的产业特色,根据毕业生岗位需求以及行业企业职业标准,依托与当地化工企业的深度合作,实行双证书教育、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对接化工企业需求。结合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特点,经调研和专家论证,将毕业生就业方向确定为从事生产技术、设备维护管理、化工过程装备的操作、安装与维修,以及车间或工段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工作,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了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四双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以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突出人才的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有机结合,把单一的学校教育转变为校企合作育人,强化教学内容和生产过程的相结合。同时将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与本专业专任教师结合起来组成最佳的教学团队,共同参与教学的各个方面,使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其相应的作用。通过岗位角色的转变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形成学习内容选取和工作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职业能力将从一个初学者的水平逐级递增为一名娴熟的操作工,进而满足企业岗位(群)的工作需求,实现“四双三递进”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完成学生到企业员工身份的顺利转变。三年的学习全过程划分为三个学习阶段。第1个学习阶段(第一学期),以培养文化基本素养为主,旨在加强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第2个学习阶段,以培养职业基本能力为主,按“基于工作过程”所建立的工学结合课程实施教学,并完成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取证;第3个学习阶段(第六学期),以培养职业综合技能为主,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最终完成顶岗实习。通过三年的学习,完成从岗位基本技能形成到专项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提升的逐级递进,进而实现主干专业链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双链”对接、学校育人和校企育人的“双教”融合、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就业、企业岗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双赢”互助。“四双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中,三递进是核心,四双是目标,明确了从入学到就业各个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理论和技能)、学习目标、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的要求,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的办学特色,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地方高校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论文

王学鹏(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摘要: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征,应着重强调“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师资结构的优化配置、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室建设以及教学方式改革方案,探索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较“老”专业,地方性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培养国际经贸人才方面应该依靠自身的办学条件,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积极探索与研究型大学不同的发展思路。因此,全面深入研究地方性高校国贸专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系统措施进行改革,对于促进地方性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应用脱节。

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理念强调理论教学和基础知识学习,对于专业教育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之间的整合关系却未给予关注,以至于出现了大量将这些方面进行对立或者只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倾向性。这种专业教育导向必然影响到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而且将进一步导致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传统的专业教育理念也是导致多数学生陷入所谓“专业学习漂流”的主要原因。这种“专业学习漂流”引至学生多种形式的专业学习障碍,而正是这些专业学习障碍成为大多数学生陷入专业学习精神颓废的根源,其直接结果是专业应用能力陷入“空泛”。主要表现为高理论低应用、技能短缺。

(二)专业学校培养与专业社会需求脱节。

尽管以严格的教育程序为导向,具有周密的教学计划和完善的教学大纲,但这种教育模式仍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其课程建构、教学体系、教学资源配置无疑立于授者之愿而悖于受者之用,即所谓“教,无以致学;学,无以致用”。

人才培养计划是一个学校在完成教学过程中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也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基本体现,学生在几年的学习中,是这个理念的贯彻者和最终受益者。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后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学模式单一化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引导学生死读书;主要以考试分数定学生的优劣等,这些都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安徽科技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中,要求与学校的办学定位一致,突出应用型的基本特色。因此,在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突出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强调“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培养。

要求学生在学好外贸专业课程的同时,选修商品学、材料学、机电学以及食品工艺学等工科类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动手要重操作和应用相结合。旨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建议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把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突破口,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环节包括:专题讲座、课程设计、校内实习实训、校外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等,且实践环节从第一学期到第七学期都应该有安排。其中,专题讲座可以安排在第一学期末;课程设计共4门,建议分别在第三到第七学期在校内进行;校内实习实训和校外社会实践在第三到七学期都有安排,做到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最后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使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实习实训包括“两课”社会实践、军训、专业实习、校内实训、毕业实习。课内实践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课程设计包括课程设计、专题、讲座和学年论。

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师资结构的优化配置。截至l2月底,安徽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共有13名专业教师,其中3名副教授,占专业教师数的23%;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共有10名,占专业教师数的77%;硕士以上学位的有13名,占专业教师数的100%。师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年轻教师居多,学科梯队基本形成。

在保证教学质量和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前提下,每个教师必须按照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主要研究方向,在相应的课程类型上实行定向定位,在每一个知识结构类型内,至少应有1―2名教师从事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同时,为了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注重引进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并鼓励现有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通过他们自己开设公司或担任企事业单位顾问等方式积累自身的实践经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做了以下探索:一是开设课程讲座,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进入课堂,为学生讲授企业的实战情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二是聘请具有一定经验的企业家或企业经理担任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讲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动态和企业实际操作方面的具体情况。从实践情况来看,效果良好。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安徽科技学院加强了对学生课程设计、外贸软件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的指导工作,从总体上形成“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三类实习,层层深入,效果递进。第一,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在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后自己动手,或者到企业调研,加强对所学理论的认识。第二,通过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进一步提升外贸软件实训效果。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拥有较为完备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学院实验中心已有电子商务实验室、erp实验室和会计实验室,建议学院加紧设立外贸模拟(仿真)实验室,这样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与单据等课程都可以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第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提供大批量、集中式的实习模式。,管理学院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以本科合格评估为契机,加强实验室建设。

月,国家教育部对安徽科技学院进行了本科合格评估,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在过去的几年中,为了迎接这次评估,学院做了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改进。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专业技能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开展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习。因此,学院加强了国际贸易商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购买了外贸实习软件,在学校实验中心服务器上构建了“外贸实习的平台”、“外贸单证实习的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外贸实务教学系统”、“进出口实务操作题库”等平台,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参与各种实践模拟操作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学生反映良好,希望都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教学实践。

(三)应用型人才教学方式改革方案。

1.建议按照实践技能及技术的难易程度,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实践内容进行分类,分别设立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再将基础实践分为公共基础实践和公共基础综合实践;将专业实践分为学科专业实践和学科专业综合实践。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编写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和实践指导书。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指导书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依据。安徽科技学院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专业,全国该专业的实践教材比较少见,因此,编写适用于学院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指导书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徽科技学院在总结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兄弟院校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计划组织教师编写了《外贸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践教材。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文化、教育、旅游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进一步构建和优化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因此,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以我国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为基础,提出了具体的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全域旅游;人才培养;培养路径。

全域旅游是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个新兴词汇,一般意义上的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固定社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行业支撑的,通过对该固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和整合,进而实现旅游、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地方法规等整体、全面、系统的优化和提升,最终实现该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树立以旅游业为中心的新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协调发展理念。各行各业、各部门、民众需要共同参与到全域旅游之中,充分利用旅游地的各种人力、财力等资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进而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一、新环境下全域旅游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

(一)全域旅游背景下发展现代旅游的新战略。

现阶段,全域旅游业的总目标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固定区域旅游业的全域景观、环境、生态、服务、市场秩序、基础设施服务一体化和精细化,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固定区域内全域旅游的交通便捷、酒店服务、医疗服务、环境优化、综合信息完善、人才储备体系健全等一体化服务,实现综合性较强的全域旅游模式。逐步实现全域旅游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基础设施逐步实现的过程,这就包括体制机制建设、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完善和优化基础设施以及逐步优化产业布局等一系列的基础工作,而在这些工作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现阶段我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总体发展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总体服务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基于全域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对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部分省市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翻一倍。以我国旅游大省海南省为例,到2020年,海南省对旅游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达到8.1万人,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达到7.6万人,对旅游专业服务人员的需求量将达到33.7万人,全域旅游将进一步解决海南省200多万人的就业岗位。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对专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发展全域旅游应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此解决全域旅游背景下对专业旅游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所谓专业旅游管理人才是指旅游管理人才、旅游服务人才、高级旅游企业管理人才以及旅游服务人才。众所周知,旅游这一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其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变化。在全域旅游的大时代背景下,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定义也逐渐发生变化,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其外延和内涵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而扩大。由此可见,针对全域旅游背景来培养专业性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只有大力培养和发展管理、技术、服务、指导乃至设计和销售等方面和领域的人才,才能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全域旅游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虽然,当前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值得鼓励,但是基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这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旅游培养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后发现,我国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下存在着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传统,缺乏创新的现状。比如,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设定、专业核心课程设定、课程体系规划等专业培育模块的设置存在单一、静态、传统等不足,缺乏创新性和现实指导性。在很多情况下,因为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出现趋同的现象。在旅游专业性人才培育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国外先进的“双元制”或者“洛桑模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较弱的“倾斜式”人才培养和发展模式。

(二)旅游业人才管理和培育方式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我国当前存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到旅游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后,进入旅游管理等专业相关的旅游公司,但是旅游公司在对人才管理、培训等方面缺乏相关的系统性、专业性指导。当今社会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加强旅游业业内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管理和培育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中,旅游业在就业现状中存在就业人员流动性加大的发展趋势,而且很多旅游企业的主管认为,专业的旅游技能、礼仪和社交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虽然可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工作水平,但是却不能改变旅游业专业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现状。从我国当前旅游专业人才的管理和培育情况来看,缺乏稀缺性和专业性的培育机制,因此,在今后的旅游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要加强对旅游业校企之间的合作,完善旅游专业人才管理和培育方式的`管理模式。

(三)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一片“大火”,但是这种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的却是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的现实问题。我国全域旅游和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起步晚、基础弱的现实问题,而且政府对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障碍。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旅游高级经理人和资本运作人、前景发展规划、市场风险评估等方面都存在缺乏专业性人才的现象,而这个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现实问题。

随着全域背景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结合各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寻求和探索符合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是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需要。只有构建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精管理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出一批高素质、有理论、有实践、能创新的专业旅游管理人才,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培育旅游专业管理和服务专业人才。

全域旅游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时代精神的旅游经济运行模式。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在传统的由单个景区景点到整个景区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旅游模式,即由点及面、由面及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新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无论是对旅游管理部门还是对旅游专业的从业人员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全域旅游工程的开展,必须全民参与,以建立全民参与的旅游管理人才的新模式,树立以市民为培养对象的全员参与的全民旅游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和技能意识。在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的过程中,必须树立高度的全民参与意识,要让市民具有服务意识和技能意识。这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旅游管理部门、教育界、学术界以及旅游业”等四部门联合培养全民参与的旅游管理人才模式。这四个部门中,对教育界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该固定旅游区域内的高职院校以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的人才管理技术,把握有利的软、硬件设施和资源优势,鼓励、支持和引导旅游从业人员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学习旅游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开设远程教学,打破传统教学中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多样、方便的教学模式。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向学校“定制”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人才,学校向企业输送专业性、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人才。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旅游管理相关的成人教育专业,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第四,突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课程的专业性,高职院校在进行旅游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根据院校所在区域的旅游资源对课程开展进一步细化,以突出旅游课程的专业性。在旅游课程教学方式上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外出实训等形式开展。旅游管理专业除了要进行导游服务技能教学外,还需要重视学生酒店服务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情况下,我们要立足于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和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培育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具有国际化标准的、专业水平较高的全域旅游专业性人才,就要以与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状况相符合的,并符合国际旅游和国际教育发展方向的现代化旅游专业教育课程,以全域旅游专业课程建设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第一,在高职院校开展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国际化专业课程,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旅游管理理念。第二,加强与国外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结合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开设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第三,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增设国际教育的相关课程,重视对外语的教学与考核。第四,注重“知行合一”,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实现我国全域旅游的国际旅游管理水平,为推进我国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第五,采用现代学徒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充分展现了旅游企业与高职院校双元主体的办学理念、能力与知识融合的旅游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教师与旅游企业经验丰富人员的双师教育机制。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在教育部门的引导下全面合作,以此来改善旅游企业招聘人才难、旅游人才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现实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全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寻求新发展、突破新境遇、打破发展瓶颈的重要形式,因此,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所谓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是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并在新的融合过程中实现新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旅游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与活力。在产业升级和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注重对旅游业市场拉动力和融合力的运用,为相关产业、相关人员提供不同领域的就业岗位和服务平台。比如,在“旅游+城镇化”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发展模式下,进一步推动景区的城镇化水平,以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为支撑,积极引导和鼓励特色旅游业对景区城镇化水平的建设。通过对“旅游+新型工业化”的复合型人才的建设,以地方旅游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品、产业,以旅游业带动本地工业和手工制造业。另外,大力发展“旅游+新型农业化”的复合型人才的建设机制,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休闲农业的转变和发展。由此而见,进一步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今后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人才培育、发展的新趋势。总而言之,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固定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应该加强对全域旅游背景下人才的培养。首先,旅游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全域旅游的宣传,利用多维度全方面的宣传,呼吁全民参与。其次,在传统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再次,进一步加强对西方国家先进经验的学习与借鉴,并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制度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专业核心课程。最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符合时代精神的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培养一支专业素质强、管理能力过硬、操作能力较强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对于我国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四双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职业岗位群调研,以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四双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制订和实施化工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的过程中,分析该专业领域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任务,然后归纳整合出完整的、有代表性的化工动设备、静设备运行操作、维护与检修等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了《化工机械安装维修》、《化工设备基础》、《化工机器》及《化工腐蚀与防护》等工学结合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制订出理实一体的职业课程体系,以典型设备的操作、维修和维护为载体来实施工作导向的课程方案。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开发。

根据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理念支撑及开发程序,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专业建设小组通过对化工企业用人单位、现场技术人员、技术专家和毕业生的调查,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与企业专家一起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请现场实践专家确定化工设备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并进行分析,从职业综合能力入手进行分析归类,形成职业能力和行动领域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进行学习任务归纳,打破原有学科体系,精心开发了《化工机械安装修理》、《化工设备基础》和《化工机器》等3门专业核心课程,增加了5门职业技能拓展课程和服务于核心课程的3门职业技能课和8门专业基础课程,科学合理构建基于化工设备运行、维修工作过程的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三)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3],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组织者、参与者、与协调者,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以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把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融为一体,企业现场和校内课堂融为一体,以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技术能力、职业(行业)标准、社会服务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职业操作技能,从而形成自己的操作经验和知识体系。

(四)打破传统考核评价方式,进行多元考核评价。

遵循职业教育性质的特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认证考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体现工学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方法。在考核内容上,突出多重性,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的相结合;在考核方式上,加强多样性,如试卷、实操、口试、提问、论文等形式的相结合;在考核主体上,注重多元性,做到教师评价、个人评价、小组评价、企业评价等多种形式[4]。注重理论考试向实操考核的转变,在教师过程评价的基础上,加大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力度,将职业标准引入到学习评价过程中,即从校内教师评价、企业技术人员评价和职业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校内教师评价主要从课堂出勤、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实训操作及期末考试等方面进行考核;企业技术人员评价则是由来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的专家进行技能现场考核[4]。

(五)建设具有职业化高水平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为探索和实践“四双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依托地方合作企业及校内实训基地,构建了“工程师、车间主任、操作工”兼职教学团队,通过聘用、引进等多种方式,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形成了一支专业素养高、专业背景广、职称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有力地确保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六)校企共建多功能生产性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职业能力和提升职业意识的摇篮,是推进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学改革的保障,是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基地。依托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与合作企业共同推进校内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建设了化工单元操作、管路拆装、仿真工厂等30余个校内实训场所,实验实训教学设备已达到300余台(套),不仅具有教学功能,还具有科研和培训功能,服务于技能大赛,其综合实力处于鄂尔多斯领先水平,保障了学校育人和校企育人的“双教”融合。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实现学习内容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的重要教学平台[5],同时也是安排学生认识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场所的重要保障。在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输送优秀毕业生的契机,按照集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就业于一体的思路进行校企共建,同时抓住顶岗实习这个重要环节,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实行双导师管理。目前,我院已与鄂尔多斯周边地区多家化工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保证了企业岗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双赢”互助。

(七)融入产业链,符合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特色。

鄂尔多斯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构建了煤炭、电、化工及下游产品循环四大产业,引进了世界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间接液化生产线、合成氨、尿素大化肥生产线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项目,同时支持企业形成下游产品有序链接循环发展的关系,形成了煤矸石制水泥,天然气制甲醇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确保了主干专业链和地方经济产业的“双链”对接。此外,我院是鄂尔多斯市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是国家统一鉴定报名培训机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可以考取化工相应工种的中级或高级工,为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就业提供了保障。四对“四双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的评价为验证“四双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在合作企业、用人单位及毕业生中开展了广泛的调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做到:

(1)课程体系设置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和实用性,能满足企业生产综合能力的要求。

(2)可以使“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又具有适应企业不同要求的灵活性。

(3)在企业顶岗实习,可直接参与设备运行、维修、检修过程,较好的完成了岗前培训,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零距离”的对接。

(4)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实行“双证”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率。调研全面了解了企业对生产一线操作人员的技术需求,论证了“四双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为方案的进一步实施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今后,将与合作企业、用人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加大在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师资队伍的培养、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的研讨和创新,继续实施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四双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改工作。

参考文献:。

探究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目前,为促进广西物联网产业发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梧州学院等大部分广西工科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积极培养广西物联网专业人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虽然广西很多高校就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随着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以及学校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物联网专业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等很多环节仍需不断优化调整。另外,国家大力提倡应用型本科专业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个高校与企业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总体来说,“产教融合”还不够深入,其教学的课程体系、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融合度还不够强,其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需要加强。

2.2师资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1)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工科专业,是年教育部审批通过的1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中的一个,与传统的其他工科专业相比,其教学师资、科研团队实力还不够,高学历和高水平的教师非常少,无法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比较少,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科研开发能力和学科专业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2)“双师双能”型师资缺乏,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企业专家、技术员任教比例较低,这对于实现培养物联网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目标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差距。

2.3教学改革需进一步加强。

(1)课程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大部分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脱节,教材的内容更新也不够及时,达不到应用型人才教育目标,跟不上行业技术进步;同时,也存在某些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不足,高质量的精品课件有待开发,多媒体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达不到服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的。

(2)课堂教学方式相对落后。课堂教学还按照过去的教学方式进行,一些教师未能转变教学方式,与应用型本科教学和工程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教学改革研究更偏重理论研究,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不高、推广难度较大。

(3)课程考核评价方法需改进。现行的课程考核评价仍然沿用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比例折算的方法,很少关注学生的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情况,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在“十一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旅游专业发展迅猛,旅游经济总量呈现出不断上升态势,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品日益丰富。但是,目前仍然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为促进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要抓住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加快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现阶段高校旅游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满足旅游产业国际化对人才的需求。

在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高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时,在追求量的基础上,还要保证人才的能力与素质要与国际竞争需求相符。高校要主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改善教学方法,有目的性的培养能力、素质、知识都能满足国际经济竞争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要重视培养具备较强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为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人才保障。

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过程中,必须为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人才保障,促进经济的发展。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合理制定培养的规格与结构,在课程设置、专业设置以及技能培训等方面,要及时进行改革与调整,为社会经济各阶段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个人就业要求。

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与改革深化过程中,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各旅游企业、乡镇旅游企业、私营旅游企业、跨国旅游企业集团以及各类旅游市场提高了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要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市场营销学、酒店管理概率、管理学概率以及旅游学概论等。并且在重视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细化,设置饮食保健、景区规划与开发、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会展管理、餐饮管理以及酒店管理等不同方向的课程,让学生能够从自身兴趣爱好、成长环境出发进行选择,指导学生明确择业方向,做出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主动思考与学习能力、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得到培养。

(二)加强校企合作,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高校具备丰富的人才资源,在整合现有的办学设施的同时,要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实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让信息与资源得到共享。在合作关系中校方具备办学资源与人才,能够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管理诊断以及产品开发等服务,这样在提升校方教学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也让学术更具实用性,这是其转换成生产力的关键内容。而企业能够为校方提供实习场所、实习物资以及动态的市场信息,并获得员工培训、企业诊断与产品开发等服务,具体有以下三点:。

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设计与执行,让人才更具实用性。企业参与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执行,能够保证高校人才培养与旅游行业需求步调一致,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型与实用性。可以成立由旅游行业专家、校内专业学者与企业管理者共同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企业岗位人才在技能水平、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的要求进行分析,找出传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缺陷,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与完善,培养新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企业参与学生定岗实习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对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必须对实践课程予以重视,相比于其他很多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更要重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定岗实习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部分。企业参与学生定岗实习的指导,要定期邀请旅游行业相关专家为定岗实习的学生做专家报告,让学生定岗实习的技术含量得到提升,这样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极为有利。

3.企业参与实验基地的指导与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建设实验基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实验基地,能够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应用理论知识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让学生学习企业软件使用技巧、导游讲解技巧、旅行社经营管理技巧、酒店服务管理技巧等有了基本的活动空间与设施,能让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为学生快速适用岗位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文化修养、较强应变能力与职业技能,以及较强的亲和力与较好的服务态度。这里面职业道德尤为重要,是学生为人处事的基础准则,并且也是企业员工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端正学生择业价值观。

当然,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很难找到对口的管理岗位,存在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不愿从事企业基层工作,并认为基层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导致在工作中很难提起热情。因此,高校要重视引导学生找到自我价值认识与定位,了解自身劣势与优势,端正学生从基层做起的心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基层岗位锻炼与学习之后,才能掌握企业的运用与操作的方法,这是做好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五)实行专业课课堂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外语沟通能力是其最基本的职业技能素养要求。对于国际化人才市场的需求,高校要支持双语教学,增设外语选修课,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这样才能跟得上旅游业国际化的步伐,实现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4]。另外,对于专业课程设置而言,不仅要开设普通高等教育必修的大学英语课程,还要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各就业方向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英语课程,比如商务英语、旅游酒店英语等。

(六)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师资力量。

只有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才能更好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在高校整体教学水平的评估中,师资力量是其重要的标准之一,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对教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所以高校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必须对教师的实践经验与挂职经历加以重视,或者是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旅游企业中聘请专业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为学生进行授课。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让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就要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尽快培养出与旅游行业需求相符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抓住机遇,努力摆脱专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因此,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改革过程中,要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尝试,在增强学生毕业后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满足社会发展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变化。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