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汇总19篇)

时间:2023-12-04 13:41:45 作者:LZ文人

范文范本是一种可以供参考和借鉴的写作素材,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总结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灵感。

浅析管理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

近年,我国教育部组织了三十五所本科高校,深入剖析了欧洲实体经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模式,并对我国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转型方向和方式做出了规划和指导。教育部指出,高校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倡导学分制和模块化教学模式;提倡企业直接参与高校课程编撰,且课程中真实案例的教学要百分百落实;不仅如此,在主要专业课程中,企业的也要百分百参与其中。

1、1949年——1980年。在当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理工科学生才配备实验室,文科学生的实践场所是社会,在校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在企业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

2、1980年——。在这个阶段中,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当时观念开始认为文科学生也需要拥有实验室,应具有建立文科实验教学部门的资格。学生实习的主要途经为毕业企业实习,学生可以受学校安排或自行寻找企业进行专业实习。

3、20——。此阶段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转变,用人单位和学生在时间需求上存在出入、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期望不协调,因此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并不真正的接纳实习学生,在此之下学生难以在用人单位掌握真正有用的专业技能。由于企业实习环境愈发严峻,各类高校开始开始设立基于例如vbse等综合实训软件的综合实训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在高校内实现模拟实习。尽管能解燃眉之急,但模拟实习始终是模拟,用人单位和高校的人才对接根本问题仍旧得不到解决。

4、20至今。在此阶段,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层出不穷,经管专业实践教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单纯的`校内模拟实习已经远远跟不上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重新重视起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用企业订单式培训模式,培养更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是财经类大学定位特色缺乏、专业设置严重雷同,人才培养缺乏个性和特异性。财经类高校招生规模多、招生专业广;专业设置严重雷同,人才培养缺乏个性和特异性;学校学科发展和地方产业对接存在问题;学科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与社会实践无法衔接。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开展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根据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以及相关课程教学标准开展的课程教学,对于人才培养过程中牵涉到的运作方式以及组织模式都是建立在人才培养制度下开展的。本文通过多个层面的分析,论述了校企合作、产业链接轨、创新模式的方面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1、以校地、校企合作深化作为突破口。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转型的需要以及区域经济的影响,其教学体系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达成校企合作获取的实际效益,且培养方案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达成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学校需要构建产学合作、校企深化的方式达成培养目标。

2、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为试金石。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学生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意识,而不仅仅依靠创业技术达成创业的目标,高校需要将其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尤其是需要建立多样化的经管类专业的高校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大规模开设创新创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创业基金,并且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人才作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导师,通过教师的领导,让学生能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

3、以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建立为落脚点。根据目前地方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需要全面结合社会发展的情况,建立多个新型的多样化专业技能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让学生在迈入社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

4、以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加速器。实习实训基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尤其是对于有创业需求的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够通过教学研究相互促进的方式,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5、以“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竞争力。经管类人专业人才的就业大部分在毕业后都进入企业工作,如何让企业专业性人才能够加入到高校教学模式制定过程中是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核心点。“双师型”教师在聘任的制度上需要进一步优化,设定专业性的考核方式,严格把控教师的工作门槛,其必须具有先进的管理能力以及专业化的知识,并且在后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安排其进入实训中心进行实践,从而使得其具有培养学生获取行业职业证照的能力,帮助学生毕业。

四、结语。

从文章分析的经管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程不难看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尽早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产学合作、校企深化;大规模开设创新创业基地,建立新型的创业基金;建立多个新型的多样化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复合型人才;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等方式,培养真正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2]徐晓亮,陶加强,陈时高。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j]。经济研究导刊,,32:128—129+136。

浅析管理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属于管理类专业人才,是社会人才需求最多的专业性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双创时代,要求各大高校能够完善和改进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此培养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出众的人才。

2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概念。

应用型本科指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对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结合的深层次探索。应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研究性人才不同的是,应用型人才一方面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素养,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时,必须遵循本科专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需求作为指导原则,并且强调职业性与岗位性,保证所培养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知识涵盖范围广泛,做到既专又精[1]。

浅析管理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建构在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的同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大体有以下一些。

其一,必须考虑学生现行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长周济同志曾指出“要把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来,在招生、教学、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各个环节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随机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0%的学生认为他们来大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都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紧贴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必须加强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而变化。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也经常更换职业岗位。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的具体知识技能要求,而且也要关注其日后择业所需。不仅应使学生获得当前就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且应获得继续学习与提高的能力。

其二,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充分考虑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及时了解人才发展趋势。从调查资料来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约为60%,而外贸职业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约为70~90%,有的甚至到达100%。而且,有些高等院校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工作,但是到职业学校获得技能证书(如外销员、报关员、单证员)后就容易找到工作。根据近百家进出口企业的网上招聘要求来看,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国际贸易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约有76%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这说明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极为重要。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应教给学生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还应当加强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态度的教育,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其三,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其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和技术持续迅猛发展,这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技术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

中国目前正处于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中国加入wto及国家对个人从事外贸业务的管制放开,对外贸易获得迅速发展,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1.6万亿美元,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在迅速扩大的同时,岗位结构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高职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

摘要:当前国家提倡供给侧改革,自此之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应响应国家的号召,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高校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同时企业也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在这样的人才需求和供应状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尽早的转变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剖析了经管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程;探讨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探究了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旨在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析管理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

摘要:文章以新工科专业建设为契机,结合新工科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引入工程认证教育理念,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多方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考核体系、实践基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介绍了新工科下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工科;应用型人才;软件工程。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发展,人才创新能力代表了国际竞争能力,而学校的工程教育与行业发展紧密相关,it产业的快速发展要靠创新型人才的支撑,为了适应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的需求,高等教育必须适应新工科专业教育的要求,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专业,改造和提升传统工程专业,加强工程教育支撑、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到来,将深刻变革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技术创新也对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有强烈需求[1-3]。

(一)重理论、轻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

通过对软件行业人才需求和软件企业招聘信息的调研发现,我国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水平偏低、结构失衡。出现了学生找不到工作,软件企业招不到人的现象,这种现状要求高校改革和完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等。

(二)实践条件缺乏,学生实践能力需要加强。

兰州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软件工程专业近几年的实验和实训条件得到很大提高。实验环节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但实训基地尚不能满足需求,所开设的实践项目范围偏窄,模拟项目较多,实战项目少,缺少真实的工作场景。

(三)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偏低,难以支撑新工科专业建设的需求。

软件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以高学历、高职称为主,教师学术能力强,但是,专业实践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却相对缺乏,“双师型”和“双能型”教师较少,不能适应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当前的培养方案和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特色不明显。

高校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接触不到最新的开发工具和工程技术知识,同时,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积累不够,学生成材比率不高。

(五)学生团队意识不强,沟通能力差。

学生实验和课程设计都是以单个学生为单位,培养过程中缺少团队项目的训练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且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沟通能力比较差。

(一)构建“四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软件学院成立了由企业高级技术专家和企业高管组成的校企联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和定期修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和新工科的教学体系,即深入企业及各用人单位,确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的工作范围;采用专业行业分析方法,进行软件工程领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确定,撰写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表,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软件专业的专业培养计划;建立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及专业实习课程等构成的“四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及专业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确保学生学会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安排实践教学,使人才培养过程最大限度贴近企业需求。

(二)多方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

学院聘请企业高管和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优秀毕业生、行业内资深专家、国外专家等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双师型”和“双能型”师资队伍。将软件工程领域最新知识引入课堂。如在java语言教学中引入了美国州立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教授比尔克雷尼克(billkrynek)和基普.欧文(kipirvine)。

(三)构建新型考核体系。

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国内流行以期末一次性笔试作为一门课程的成绩,这种方式往往使学生突击学习,是造成学生基础不扎实、应用能力弱、实践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学院应构建新型考核体系,加强过程学习、实践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考核力度,把期末笔试变为全过程的考核,课程成绩由阶段测验、实验、上机操作、项目作业、课程设计等方面组成。

(四)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发展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机制,构建特色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基地。加强校企联合培养,以产研促进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3+0.5+0.5”的培养模式,拓宽学生知识和工程应用领域,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学校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实行“3+0.5+0.5”培养。

(五)以项目和科研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软件工程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建立了学生创新研究基金,利用研究生培养的`资源优势,鼓励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技创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科研实践培养和科研思维熏陶,以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创新能力。实行“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如图2所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提供科学发明、知识成果转换的空间。软件工程专业参与竞赛学生比例达到70.0%以上。

(六)师资队伍建设。

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高度重视“双师型”和“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特色师资建设与培养。为每位教师制定培养计划,分类培训,通过出国访问、攻读学位、国内进修、公司实习、人才引进、师资交换等方式,使每位教师都具有教学、科研、工程等方面的特长,在此培养模式下,教师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践。通过实际项目,使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从开始面向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轮的实施、反馈、总结、调整,该培养模式已趋于完善。从学生、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整体反映,教学质量有显著提升,学生能力与企业要求的符合度明显提高,面向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一,学生在软件行业的就业率明显提高。毕业生在国内外知名it企业就业比例达到58.3%。第二,毕业生支持率和就业满意度提高。学院每年对多方协同育人模式进行全面调查,三届毕业生对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支持率均达95.0%以上,就业满意率均达98.0%以上。第三,用人单位对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迅速提高。毕业生在软件工程领域就业数量快速增长,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逐年提高,满意率达93.0%。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面向新工科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以新工科为背景,确立了“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行了大学“四年不断线”的校企深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目标为准绳,构建新的“四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培养体系。以工程素质教育为目标,提升了学生“专业知识+行业认知+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浅析管理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

培养目标的建构。正确定位国际贸易专业(报关)培养目标是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学生现行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贸行业岗位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可以将国际贸易专业(报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形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贸行业第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也可以简要概括为:基本知识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就业竞争力强,直接从事国际商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可以把国际贸易专业(报关)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为:一德、二基、三能、四证。所谓“一德”即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需的良好职业道德,“二基”即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应用技能,“三能”即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指适应外贸业务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各种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

开放办学。利用国内资源开放办学。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现在已经和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合作,在实现学校学生成绩互认的基础上互派交流生,丰富学生的第二校园生活,使学生感受不同的校园文化与教学方式,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学校之间还可以实现教师的互动交流学习,以学习对方的先进教学与管理经验,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互动中得到提高。通过联合办学,不仅可以培养大批受社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而且经常与之进行学术交流与调研活动,可以学习这些学院的办学经验,逐步实现本院与兄弟院校先进教学方式的接轨。另外。联合办学也具有极大的广告效应,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吸引更多的生源,丰富学校的资金来源,这将对学校的长期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浅析管理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

摘要:当前国家提倡供给侧改革,自此之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应响应国家的号召,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高校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同时企业也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在这样的人才需求和供应状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尽早的转变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剖析了经管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程;探讨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探究了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旨在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探究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目前,为促进广西物联网产业发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梧州学院等大部分广西工科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积极培养广西物联网专业人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虽然广西很多高校就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随着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以及学校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物联网专业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等很多环节仍需不断优化调整。另外,国家大力提倡应用型本科专业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个高校与企业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总体来说,“产教融合”还不够深入,其教学的课程体系、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融合度还不够强,其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需要加强。

2.2师资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1)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工科专业,是年教育部审批通过的1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中的一个,与传统的其他工科专业相比,其教学师资、科研团队实力还不够,高学历和高水平的教师非常少,无法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比较少,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科研开发能力和学科专业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2)“双师双能”型师资缺乏,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企业专家、技术员任教比例较低,这对于实现培养物联网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目标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差距。

2.3教学改革需进一步加强。

(1)课程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大部分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脱节,教材的内容更新也不够及时,达不到应用型人才教育目标,跟不上行业技术进步;同时,也存在某些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不足,高质量的精品课件有待开发,多媒体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达不到服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的。

(2)课堂教学方式相对落后。课堂教学还按照过去的教学方式进行,一些教师未能转变教学方式,与应用型本科教学和工程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教学改革研究更偏重理论研究,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不高、推广难度较大。

(3)课程考核评价方法需改进。现行的课程考核评价仍然沿用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比例折算的方法,很少关注学生的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情况,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探究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依托桂林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借助“桂林物联网技术创新中心”的资源优势,立足电子信息、仪器仪表、汽车工业等区域经济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成立广西首个物联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思科-桂航物联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探索基于校企深度互嵌的校企合作机制内涵建设。

以协同育人基地为依托,结合物联网专业优势,与思科公司共同开发物联网应用能力标准,并联合制定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立基于校企深度互嵌的物联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产业应用对接,促进产业应用人才培养规范化;建立由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校友代表等组成的物联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思科-桂航物联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为抓手,建立“系-专业”二级校企合作架构,以桂林市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确人才服务对象,明晰人才培养规格,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拓展校企合作领域,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3.2构建“应用型岗位”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并重,本着“立足产业发展、校企深度融通、工学密切结合”原则,依据物联网岗位工作环境,通过社会调研,聘请企业专家共同研讨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应用能力需求,提炼出典型的工程应用工作任务,构建“应用型岗位”的系统化课程体系,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互相渗透、密切结合,通过项目导向、生产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过程置身于“工作应用过程”中,完成应用训练。其核心课程体系如下。

(1)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为:电路分析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rfid原理及应用、物联网与智慧思维、计算机网络、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数据结构、物联网通信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与设计、物联网定位技术、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

(2)桂林市作为国际旅游胜地,年就入选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目前以打造“旅游”和“智慧城市”为契机,在物联网人才培养中,专业核心选修课程设置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分为两个方向,分别为:旅游方向和智慧城市方向.该课程体系教学重点明确,注重物联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衔接。通过本核心课程体系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物联网行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同时具备较强的物联网技术的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并且还能够为部分技术革新提供智力支持。

3.3实施“以赛促学、以证促改”全方位实践教学模式。

以应用为导向,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物联网专业多种相关竞赛,同时开展职业认证,工学结合,全面促进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在进行物联网应用竞赛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开展具有针对性、逼真性的专业知识理论教学、设计操作训练、实际能力演练考核等举措,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理性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

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职业院校应用大赛等竞赛,引入国际数码及嵌入式技术认证机构(idetco)的国际物联网资格认证和全国物联网技术人才培养认证(iott)等项目,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将国际物联网认证的教学课程和内容引入到培养学生过程中,并开展系统的专业认证和人才实训工作,全面提升物联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达到物联网中级职业资格。

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有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下才会发现各种问题。因此,我们通过建设课程网站,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实时直播教学视频、课件等,并且让学生和老师在网络上进行实时、快捷地课堂交互,学生的问题能及时和老师沟通,并得以解决,从而顺利完成实验内容。

3.4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依托“1-2-3-6”模式,通过培养、引进、聘请等途径,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所谓“1-2-3-6”模式是指: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参加物联网高端技术培训,学习物联网项目开发新技术,积极参与企业物联网相关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引进2名企业“双师型”教师,依据其物联网应用项目实施管理经验,参与课程标准制订、教材编写、实训指导等建设工作;培养3名“双师型”教师,通过物联网专业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等多种形式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实践锻炼,通过到企业挂职,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增强把握专业发展方向能力,提高实践教学和项目开发能力;聘请6名来自企业一线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专业顾问,充分利用思科公司等知名企业的行业技术优势,聘请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制订课程建设标准等,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并且在制度上要求兼职教师和专业顾问每年在校工作时间不低于3个月,充分保证其工作时间。

3.5完善专业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1)实施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开展物联网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稳步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学校确立校系两级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并建立教学工作考核评估制度和教师教学工作年度考核制度,将评估结果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内容,并与评奖评优、职称晋升挂钩,强化教师教学质量意识。

(2)建立管理质量标准。依据物联网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完整规范、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质量标准。通过开展常规教学检查和专项检查,依据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对教学建设、运行、保障、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问题,保证各环节顺利运行,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学生教学信息员信息反馈、常规教学检查、领导听课,学生网上评教、期中期末学生座谈会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6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

为了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达到专业与产业对接的目的,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学生在校期间与毕业后的水平。在校期间,每学年结束后,由家长、在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三方一起对学生应用水平进行评价;学生毕业后,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评价,建立信息资源库,对毕业生情况进行不少于3年追踪调查,同时,邀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评价,并进行收集、调研和数据分析,形成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设置优化、教学质量管理、课程调整创新、教学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高职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被誉为“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对药学人才需求的数量也随之增长;此外,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医药行业的大力整顿以及制药企业gmp认证管理的深入推进,对药学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的药学方面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对实现我国医药业现代化、振兴医药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要培养出符合行业需要的应用型药学人才,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紧紧围绕职业岗位定能力,围绕能力设课程,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根据这一思路,我们追踪进行了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实习生拟就业岗位调查,企业缺岗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目前药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应为适应发展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合理使用中西药的理论和知识、药品储存保养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药品检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药物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关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基本知识、医药市场营销和营销心理等从事药品营销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市场调研与预测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力结构应为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初步的管理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良好的就业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独立审核和调配处方的能力、运用药理学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使用仪器对药品进行检验分析的能力、药品保管的能力、药品经营销售的能力、一定的市场调查分析和预测的能力;素质结构应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良好的文化修养、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公共关系、严谨勤奋的工作作风。以上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是实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医学、医药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处方调配、合理用药指导、药品检验、经营、销售及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的保证。

根据培养目标,结合药学教学模式由化学—药学教育模式向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教育模式和化学—生物学—心理—社会—医学—社会—药学教育模式的转化,我们将课程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括“两课”、英语、计算机基础、医药工作应用文、体育、形势与政策、就业与创业指导等。

2.化学模块:包括基础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

3.生物医学模块:包括人体结构与功能、病理学、微生物及免疫、临床疾病概要等。

4.药学模块:包括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学、生物化学及生化药品等。

5.经营管理模块:包括药事管理与法规、营销心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医药市场营销学等。

6.选修模块:包括临床药理、化妆品化学、美容中药、生物制药、管理文秘、演讲与口才、职业礼仪、会计学等选修课程。

7.隐性课程:渗透在其它各模块之中,主要包括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校园环境,以实施对学生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通过课间见习、假期社会实践、集中演练、毕业实习等多个环节来集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毕业实习分2个大方向,前半年在医院中西药房、药库、临床用药或科研所(药检所)等事业单位轮转,后半年在医药企业的制药、药检、后勤仓管、验收开票、业务员、药店营业员等岗位轮转,同学们通过不同岗位的锻炼,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增加了就业时的竞争力。

由于我们的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培养的学生具有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岗位广的特点,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应届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到了100%。今后,我们将继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让更多具有较强应用性的药学人才早日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2]张永敬.高等药学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j].药学教育,,(3):2004,(3):7-11.

浅析管理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较为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就是这一发展的最直观体现。但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向来是其工作的难点所在,而为了最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正是本文就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在本文就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展开的研究中,笔者将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划分为制订专业培养目标、规划并组织专业教学过程、专业教学评价和专业技能鉴定等三个阶段,希望这一人才培养阶段的划分能够为我国相关院校教学工作的更好展开带来一定启发。

1.制订专业培养目标。

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这一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阶段中,其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培养目标的专业制定,可以说这一培养阶段主要是为了明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教学的方向与目的。对于应用型经济管理的专业教学来说,其本身属于较为复杂的人才培养与训练过程,这就使得一般高等院校想要真正较高质量的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必须保证自身拥有科学、完善的实践性教学计划,这一计划需要包括规划性、可实施性的教学指导文件,并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与细分化,这样才能够较好的满足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2.规划并组织专业教学过程。

在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为了保证第一阶段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培养目标能够得到较好的执行。具体来说,在这一规划并组织专业教学过程阶段中,相关高等院校需要提供专业教师与教学条件,并依据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开展高质量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相关教学,这一教学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较好互动,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相关学生的职业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中,相关高职院校必须结合相关计划,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真正达成第一阶段设置的教学目标。

3.专业教学评价和专业技能鉴定。

在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教学评价和技能鉴定,其主要是为了验证上两个阶段的真实发挥效果。对于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再好的计划与策略,也需要通过验证才能够确定其有效性,所以相关高等院校就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学效果考察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较好的实现较高质量的教学评价;而在学生的专业技能鉴定中,相关院校可以采用专业岗位操作技能验证的方式,对学生在真实岗位中专业技能的发挥情况进行鉴定,这样自然就能够较好的实现这一阶段的任务要求,保证相关高等院校真正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结合上文内容,我们对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划分产生了较为直观的认知,而结合这一认知与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将在下文中对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这一论述能够为相关高等院校带来一定启发。

1.教学过程整体设计。

在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整体设计中,相关高等院校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相结合,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得到经济管理专业知识针对性、应用性和超前性的支持。由于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两部分,所以笔者建议相关高等院校建立集中与分散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循环教学培养模式,这一循环教学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对学生开展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应用的循环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身所学经济管理专业相关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自然就能够较好的保证这一教学的整体效果。

2.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除了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外,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也是这一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部分笔者建议相关高等院校采用浓缩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技能、身心教育并重的设计理念。具体来说,在浓缩理论教学这样设计理念的影响下,高等院校必须对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理论课程进行恰当而有效的压缩,这一压缩需要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教学课程数量与课时数量的显著降低,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教训内容的重复;而在强化实践技能这一教学课程体系的的设计理念影响下,相关高等院校需要增加自身实践课程,并同时增加专业能力培养课程,这样才能够较好的保证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在身心教育并重这一教学课程体系设计的设计理念影响下,高等院校必须将育人放到与教书并重的地位,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对于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教学方式设计。

在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设计中,笔者建议相关高等院校采用“方法训练、能力培养和科研指导”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设计理念,而根据这一设计理念,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教学就能够较好的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这自然也就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在方法训练这一理念下,高等院校需要通过不同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技能以及思维方法进行培养;而在能力培养理念下,高等院校需要设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发展能力;而在科研理念下,高等院校需要使学生接触经济管理专业相关的最前沿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够较好的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4.实践性教学设计。

上文中笔者曾提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两部分,所以高等院校必须对这一教学的实践性教学部分进行较好的设计,这里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将实践教学设计为专业技能初步应用、实践应用能力的深化、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等三个教学环节。(1)专业技能初步应用在专业技能初步应用这一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设计第一环节中,这一环节学生经济管理相关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课本上的知识实现,而在对学生进行的专业技能教学中,相关高等院校需要实现从理论课程开始与从实际应用需求结合的教学形式。在从理论课程开始的专业技能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而从实际应用需求开始的技能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经济管理相关技能,这两方面教学的结合,就能够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初步实现自身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自然就实现了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初步应用这一目标。(2)实践中应用能力的深化在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中,这一环节需要实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深化,而为了能够真正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高等院校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模拟实习、应用实习和综合实验。具体来说,相关高等院校在这一教学环节除了开展具体的主干课程教学外,还可以有目的的组织各类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活动,其中灵活结合实验教学平台开展的仿真实训教学能够在这一时期发挥较好的应用效果,这点需要相关高等院校予以重视。(3)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在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第三个环节中,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管理相关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使其能够满足社会中各类企业的需求。具体来说,在这一实践应用能力提高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高等院校需要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专业技能复合、拓展和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毕业前掌握较为扎实的经济管理相关实践技能。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相关高等院校需要较高质量的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案例分析”课程、“顾客关系管理”课程,通过这一系列实践相关的教学课程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学生就能够较好的掌握经济管理相关实践技能,而高等院校也就真正实现了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环节中高等院校采用感知认知、体验实践、应用创新的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过程,能够更好的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在本文就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划分、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结合这一论述我们能够了解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于相关高等院校的重要性,希望这一内容能够为相关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相关教学的更好展开带来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3]何京蓉,冉建宇,陈梅.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创新[a].华中师范大学.

[6]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论文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改存在惯性。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的重要任务。转型前,地方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特征界定比较模糊,培养方式单一。如专业设置未能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不能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出现培养目标的同一化和服务面向同一化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都在摸索课程教学与地方经济对接的问题,尝试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如在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中,针对学校转型发展需求,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设置上都做了一些改变,使之服务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落实过程中存在新瓶装老酒的问题,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性按照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而忽视新的培养方案设定的培养目标。

(二)刚性的管理制度难以充分调动教师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积极性。

为了管理的规范性、增强教学效果,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常常是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在培养“多出口”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时,为了满足教学管理的需要,教师通常用“最标准”的教学规范培养学生,而限制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这样的管理制度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过程中,通常只考虑过程的规范性,而忽视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诉求。这样的管理制度缺乏聆听机制,不利于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研究和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实践。因此应加入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机制,并设定一定的条件,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从而服务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

(三)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方法没有针对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针对性转变。

课程设置是与人才知识结构直接相关的重要因素,由于技术应用型大学更多的是根据当地经济结构和市场导向确定相应的课程设置,因此不应沿用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体系,必须以新的理念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方法。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在调整过程中,应该对基础和应用两个方面给予重视。国内有人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多方向”的课程设计思路,而国外的课程设置也强调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重要性。可见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两个很重要方向:一个是厚基础,一个是重应用。厚基础体现在人才塑造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而重应用则可以引导学生与企业接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二、解决方案研究。

(一)重视基础知识学习。

高校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和进阶教育,与之前通识教育相比,其教育内容更加集中和深入。学生由通识教育转入专业教育,往往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感,会带着以往学习习惯进入专业教育领域,即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漠视课程体系之外的专业知识,往往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和陈旧,与社会要求脱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基础培养阶段可以改变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方法,区别于通识教育阶段的教育方法,从多方面改革基础培育阶段的教学方法。

为了增强课程设置效果,应改变一刀切的课程设置方法,采取灵活多变的课程组织形式。如将学科(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必修课相结合,通过内容切分,改变理论和实践分离的做法。原有理论课附带有一部分实践操作内容,但非常少,改革以后的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以实践操作总结理论知识,采取以理论为核心、以实践为支撑的做法,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的同时可以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巩固理论。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院校组织精兵强将,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梳理,需要与兄弟院校合作展开教学研究,更需要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行方案。只有多方配合且灵活调整,依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课程才能实现优化的目标。

(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对于专业必修课程,可提升应用实践在课程中的地位,在课程评分上加大课程设计所占分数,部分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可以完全使用课程设计作为唯一评分标准,以此引导学生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同时鼓励学生在课程设计选题上注重创新性和团队合作性,并制定相应标准。对于专业选修课,通过师资力量的加强和企业外聘教师的引入,改变当前固定学期选修课的开课做法,采取按选修人数开课的方法,当选修该门课程的人数达到开课标准即可开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学习。同时可以与当前各高校工作室机制相结合,学生在工作室中参与各项应用实践活动,在实践操作中发现自己需要某一方面知识时,根据自愿和导师推荐的方法报名对应的选修课程学习,这样可以实现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的双向结合,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校企合作等其他课程的应用实践形式可以采用这种以应用为导向的课程学习方法。

(三)锻炼和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自控能力、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中自控能力属于学生个体的自身能力,其形成较为复杂,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断吸取有益经验予以调整,外力难以影响。自控能力较强的学生专业能力较好,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成就。能力提高的基础出发点是学生,以学生自身为主的学习方案对其能力提高是任何别的学习方案不能替代的。传统以教师为主的学习模式重视的是知识传授,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才是其能力养成的重要教育模式,因此日常教学中的能力养成阶段,需要引入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鼓励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顾问和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合作者,同时学校应做好各种支撑服务,如场地支持、经费支持、应用成果转化等,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学习风气。

(四)培养艺术思维。

在拥有了良好的艺术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后,学生已经对艺术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面对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引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从各个角度对其解析,分析该作品的艺术闪光点和设计的合理性。到这一步,虽然,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专业基础知识,但形成自己的艺术思维还有较远的距离。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样回归于生活,各类艺术流派中的闪光点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并反映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因此,在对各类艺术流派进行深入学习后,需要回归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灵魂,通过思维的碰撞和灵魂的雕刻,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学应体现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展开作品讨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同一件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主题作品设计,在指定主题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选择艺术风格,进行设计创作并展开讨论;指定艺术流派但不限主题的作品设计,学生在该流派风格的指引下设计作品,充分体会该艺术流派的艺术思维,等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的展开,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让学生体会带着镣铐跳舞的感觉,当他能够在各种限制条件下设计出满足设计要求的作品时,一旦去掉镣铐,艺术灵感将喷涌而出,从而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能力。

三、总结。

本文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人才培养方式强调艺术类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即重视学生对艺术类知识的入门培养,重视学生养成艺术自觉,让艺术设计类学生知道什么是优秀的设计,好的设计作品为什么值得欣赏。经过这一阶段培养后,即开始培养应用动手能力,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分析现有培养方案,可以发现在基础能力和动手能力之间的思维能力培养有着明显缺失,一个只会听歌和唱歌的人是不能称之为歌唱家的,优秀的歌唱家需要在艺术灵感的滋润下设计和创造承载自己思维的作品。一个艺术设计类学生,如果要培养成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在前人基础上激发自己的灵感,养成独特的艺术细胞,并在此基础上创造符合自己艺术理念的艺术作品。因此,如何激发艺术灵感,并在此灵感的激励下创造出自己的设计作品,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从重视基础理论、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综合素质培养、重视艺术思维培养等角度出发,综合论述培养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可以采用的一些方法。

试析以赛促学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阐述了“工学四合”的提出以及产生过程,并对“工学四合”提出以后在校内和校外产生的变化及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证明“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论文关键词: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教改。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我国唯一的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便位于其中,得天独厚的行业背景和地域优势,为学院在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创造了重要条件。

学院从与国家航空基地关系、与航空企业的联系、教学领域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校办工厂发展五个方面入手在比较借鉴国内外工学结合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贯穿了哲学思想的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工学四合”的系统化模式。其中“工学四合”是指“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

二、“工学四合”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一)“工学四合”模式在示范院校建设中引发的思想观念的解放。

“工学四合”是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的是系统思想、系统方法以及系统原则。在对“学院示范院校建设”认识的变化中,这一思想体现得尤其明显。按照示范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学院共设计了七个专业、三大社会服务平台和工学结合模式创新研究等11个重点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重点项目有具体的指标要求,大家往往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重点项目上,容易用重点建设项目“代替”整体推进,由此在工作中会产生一些不协调现象。示范院校建设工作中发生的这种偏颇,随着对工学四合认识的不断深化,学院都会及时调整并予以纠正,并明确提出了“项目带动,整体推进,系统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卓有成效地解决了示范建设工作的协调运行问题。

(二)“工学四合”模式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引发的革故鼎新的改革。

1.在教育教学领域,基于对工学四合的认识,掀起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系统推动教学改革的浪潮。“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打开学校大门,实现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就业的结合。在开放办学过程中,学院发现内部教学与企业技术进步、生产岗位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教学工作中滞后的、制约的东西很多,许多方面感到了“不适应”,如果不尽快改变现状,学院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因此,尽快转变观念,推动教学领域改革,已经成为全院教职工的共识。

在专业建设上,学院按照工学四合的.模式,根据国家航空资源的战略重组和产业化发展的实际,确定了建设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软件技术、航空服务七个重点专业。并以七个重点专业的发展为基础,带动飞机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36个相关专业的整体发展,形成七大专业群的共同发展。

在课程改革方面,重点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如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飞机铆接与装配技术》课就成为课程改革的首选。为了保证课程改革取得实效,学院成立了由企业科技人员、学院教研人员联合组成课程开发小组,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法,结合生产岗位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具体针对飞机制造厂、修理厂的铆接装配和机体修理岗位,组划了10个项目、18个任务,进行普通铆接、密封铆接、干涉配合铆接、特种铆接、螺栓铆接、部件对接等方面的教学,培养飞机装配、机体修理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和工艺技术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飞机铆接与装配技术》被批为国家精品课程,取得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突破。

此外,学院还引进国外优质课程,重新构建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如通过cdio方法,以教学计划、实施、评估、调控的过程管理为主线,吸纳生产技术人员全程介入,落实各个教学环节,完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督导体系,相应推动教学领域以及教学管理领域的改革。

2.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院按照“工学四合”模式,内外兼顾,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成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多样化体系。基于“工学四合”思想的影响,学院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整个教学基地建设呈现多样化趋势。从数量上来说,目前,学院共有校内外实训基地近80家。从种类上来说,有数控加工、普通机械加工、电工电子多种类型。从运行模式上来说,有学院自主建设管理的,有合作办学的、共同管理的,也有独立二级法人单位单独管理的等多种运行模式。其中现有数控设备不但能够承办全国数控大赛,而且还承接了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的印刷机配套件生产任务。独立二级法人单位单独管理的校办工厂,产品远销13个省市,其中为中国重型机械总公司生产的真空抬包产品,出口至塔吉克斯坦。

3.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着力完善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奖励、考核等制度,促进“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稳步进行。从产业界、科技界、教育界聘请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研究学院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咨询,开展教学指导,推动教学改革;以校企结合为导向,充分利用航空产业基地航空高技术人才密集的优势,聘用来自于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先进的职业理念,他们的加入使学院建成了一支独具特色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定优惠政策,加大专任老师的培训力度,改变专任教师的能力结构,提高专任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学院重视抓好各个层级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对于新入校的教师,重视抓好岗前培训;对于中青年教师,鼓励带工资攻读高一级学历和学位,报销学习期间的相关费用;对于专业课教师,每年暑假期间,都有计划地选派一批骨干教师深入大型企业参加相关专业的生产实践,提高他们的双师素质;近两年内,学院先后组织近50名教师奔赴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学习交流,并派100多名教师前往深圳、西安、北京、咸阳机场等地区的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实习单位涉及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管理等诸多行业;通过修订和完善学院专业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学习进修管理办法、分配制度、“三师”(名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评定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系部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如航空维修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的教学团队共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企业工作经历超过以上者有7人,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双师结构合理,能够满足高职教学要求。

目前,一支数量稳定、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新型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4.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坚持高职院校文化创新,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基于“工学四合”思想的影响,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注重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与衔接。有机整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为核心理念的航空文化和当代大学教育文化,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实施cis战略,从物态(vi)、制度(bi)、观念(mi)三个层面构建航空特色高职文化的视觉系统、行为系统和理念系统,特别是把“航空报国、追求第一”核心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职生职业素质拓展有机融合,深层次推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营造航空特色的文化气氛,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和育人功能,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归属感,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持和不懈动力。这方面的经验已在教育部组织的百所示范院校“文化与发展”论坛上交流。近日,学院《实施cis战略,推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陕西省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这说明,学院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航空特色文化建设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试析以赛促学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索。将“企业全程介入”校企合作理念渗透到高校教育中,并提出与企业合作的内容与方式。该模式强调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全程合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全程介入高职教育。

一、高职教育使命以及存在的问题。

衡量一个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产品数量和产量,更重要的是质量。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很窘困的问题是:“中国制造”何时能成为“中国创造”。由此引发了中国产品如何由“低端”向“高端”升级的思索。这不仅是企业面临的困境,也是高校培养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中流砥柱。但不得不承认,高校在培养高质量人才过程中陷入了两极分化的误区:一种是把学生当机器人培养,按照实际操作步骤要求学生一步一步学会操作,结果是学生只学会操作技能,没有全面的知识储备,失去思考能力,更提不上创新。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也会遇到学生总是问老师,这个步骤怎么做,而不是问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考虑;另一种则是盲目地套用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实践的土壤,学生发现不了问题,同样产生不了创新的种子。

教育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人才,应该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同时,教育不仅是高校的责任,而且是社会和企业的责任。教育必须与企业合作,为师资的培养、学生实习锻炼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也同样需要依靠学校培养的人才来为企业服务。高校不仅要结合企业需求更新教学理念,更要在教学大纲的制订、教学环节的把握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和企业携起手来,共同打造有实力的高职毕业生。只有加强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达到共赢,共同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题的目的。

校企合作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想法来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创新性、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炙手可热。为培养这类学生,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思索和探讨教育制度改革,并陆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使高校、企业双方共同承担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法律责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形式多样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的cbe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f模式。

加拿大、美国合作教育cbe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的学术要求确定学制和安排教学的教育教学体系,重点强调的是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掌握和运用。其中,应用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创新奠定了基础。其核心是从市场的需要出发,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根据企业知识需求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设置能力培养相关能力的课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最后按需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英国的“三明治”教育认为学生在学习课程时,还应获取一些工作经验,于是产生了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工作训练的教学模式。德国“双元制”是校企合作模式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也是德国工业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是由澳大利亚政府直接经营和管理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提供全国性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该模式已发展成为教育体系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国际高职办学理念,加强校企合作,使工学结合成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强调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也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开展企业需要的职业培训,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一方面使企业分享学校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进而形成校企合作培养创新的人才模式。

这些国际国内的办学理念都给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方向,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校企合作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如果企业在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配合、教学方法合作、人才共享等方面全程介入学校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

三、“企业全程介入”高职办学理念的渗透。

“企业全程介入”高职办学理念是指高校吸引企业将职工培养教育阶段移至高校阶段,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成果的评价等阶段全程介入,建立深度产学合作平台,形成联合培养格局,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夯实理论基础,参加实践锻炼,培养创新意识,真正缩短学生从“学生”到“工程师”角色的转变过程。这样,学校培养了社会需要的人才,企业得到了技术发展和更新的`人才,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空间,真正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赢。

按照培训计划要求,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草拟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公司依据企业岗位需求派专人对教学计划、教师的授课内容与课时安排进行审订,并对主干课程教学课时的安排、选用的教材、讲授的重点等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使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既符合学生毕业的一般要求,又能满足企业的特殊要求。校企双方认可后,再严格据此组织教学。

2.合作建设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的重点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课程体系;同时,加强专业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密不可分,应该两者兼顾,整体设计。企业应该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来,包括企业人员的介入、企业标准的引进、职业证书的融合等。

3.师资配备共享。

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到学校讲授实践课程,学校教师也能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教师在为企业员工做培训的同时,可以获得企业最新的动态、最新的资讯、最新的要求。

4.人才共享。

学生在企业实践阶段将会有四大收获:第一,通过参与真实的项目,充分检验在校期间的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项目应用能力;第二,更加深入地了解项目完成流程和规范,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加强岗前训练;第三,公司将指派资深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并推荐学生参加企业创新大赛。如果学生的作品能为企业所用,企业也将对其进行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这些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将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企业获得需要的技术创新,高校得到人才培养的口碑,学生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实施实例。

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秉承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与华德液压、北京意欧替起重机等企业建立长期、友好、深入的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把企业实际需求以及需要技术革新的领域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共同研发,学生也参与进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得到逐步提高,教师申请并获得专利两项,学生获专利一项。真正形成了校、企、学生三方全赢的局面。

五、结论。

根据以上的研究探索,“企业全程介入”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来说,能得到更多技术熟练且有创新能力的职员;对高校来说,不仅降低了办学成本,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解决了上学的目的――就业问题。高校、社会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合作链,才能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与劳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超.高职动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方黛春.高职“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梅亚萍.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培养无锡地区制造业技能型人才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从职业教育的大背景出发,分析建筑工程人才供求现状,从完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和实施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专业技能训练为突破口、以创新培养模式”为目的的高职建筑类“1+1+1”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深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工学结合为重点,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建筑业来说,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对现阶段人才需求、办学条件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校企联合办学,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及建筑类专业高职教育的新模式,笔者提出基于“1+1+1”模式的高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重新安排高职三年的总体教学安排,即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方式,从完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等方面入手,开拓一条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道路。

一、“1+1+1”模式提出的原因。

以往“在校学习+基地实训+企业顶岗”的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专业课教学课堂上,老师们苦于学生没有实际经验甚至没有任何感性认识,难以理解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而许多高职院校校内没有理想的认知场所,去施工现场参观又不可能与教学内容保持同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学生一旦出去顶岗实习,虽然动手机会多了、学习实践技能方便了,但是普遍反映专业理论知识跟不上,基础训练不扎实,懊悔没有珍惜学校学习时间,纷纷表达出再回学校补习的强烈愿望。

二、“1+1+1”模式的内涵。

“1+1+1”模式是指:第一年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基本专业技能训练,第二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工作,第三年再回到学校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理论。

“1+1+1”模式打破了传统的“2+1”模式,就是将在校期间前两年分为两个独立时间段,本着“理论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原则,着重进行专业技能实训,加大专业技能实训课时量,并通过专业技能实训不断完善专业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1+1+1”模式不是第一年在校学基础和理论,第二年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训练专业技能,第三年在企业实际顶岗实习的模式。

“1+1+1”模式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好的教学和实训资源、更多的实践工作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一学年基于“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为第二学年顶岗实习打好基础。通过第二学年的专业技能实训,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接触到与企业相同的生产工作过程,加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更好地进行工学结合。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工作,在企业文化中体验,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这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养成至关重要。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年当中,对职业有了较为深刻的体验,得到了现场磨炼,学生还未毕业即开始与企业全面接触,使得学生毕业后起点较高,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中,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第三年返校学习,学生能够带着更加具体的问题去听课、再训练,其主动性大大加强,学习效果也会成倍提高。

三、“1+1+1”模式的改革内容。

(一)重新调整总体三年教学计划。以往传统的“2+1”或者“2.5+0.5”模式下,三年教学计划都是按部就班、环环相扣,从基础课到专业课、拓展专业课的老思路设计的。在新的“1+1+1”模式下,必须打破常规,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历程,设计的教学计划必须体现“两个体系、两个层次”的思路。

“两个体系”,即建立入学第一年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毕业前一年的较复杂专业课体系。基础理论课程体系要求尽量做到面面俱到,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常识、通晓基本理论和方法;较复杂专业课体系要求尽量做到精简、有针对性,老师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必须更加用心。

“两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和专业理论层次。两者既区别明显又有密切联系,各自目标明确,任务清晰,两个层次必须互相呼应,既有传承又有提高和针对性。必须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场经验,在教学手段上要更加丰富一些,可以把更多的专业知识重新组织,通过具体工程案例进行讲解。

(二)真正落实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有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顶岗实习实际效率不高,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新模式下,老师在安排实习计划、实习内容、实习任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做到简单、有效,让学生真正深入实习岗位环境即可。例如,资料员岗位,学生只需要完成一个项目工作过程、了解本岗位最常用技能就行,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培养的良好时机,为第三学年进一步学习和毕业后真正上岗打下基础。

(三)夯实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高职教育的局限性,在校期间无法实现大面积的专业理论知识讲授,无法涉及更多的工作岗位具体基础理论。学生在企业遇到了某些专业知识,脑子里一片空白,极大地影响了其工作开展。以建筑施工技术为例,涵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太多,老师只能教授基本的、重要的、常用的知识点,某些“四新”技术根本无法跟上施工现场的步伐,特别是装饰装修工程的工艺更多、发展更快。因此,作为高职建筑专业教师,只能进一步将现有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优化、提炼,使之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四)强化缺失的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必须不断加大力度。学生通过中间一年在企业的实际锻炼,普遍感到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不仅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匮乏,而且岗位技能也存在缺失。以cad绘图为例,生产一线的要求更加严格,涉及的专业图纸内容更加宽泛,对学生的基本技能是一项挑战,会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压力,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进一步强化缺失的技能训练特别重要,从日常cad绘图教学手段方法入手,大胆引入工程实际图纸,从简到繁;特别是第三学年,必须加大练习力度。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深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工学结合为重点,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建筑业来说,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对现阶段人才需求、办学条件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校企联合办学,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及建筑类专业高职教育的新模式,笔者提出基于“1+1+1”模式的高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重新安排高职三年的总体教学安排,即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方式,从完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等方面入手,开拓一条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道路。

四、“1+1+1”模式的改革手段。

为使基于“1+1+1”模式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专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对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做出大胆的.改革。

(一)适应新模式的教学管理改革。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校企教学管理领导小组,由企业方负责跟踪、监督人才培养全过程,参与教学质量的管理。特别是企业的师傅参与到教学管理当中,可以有助于更加真实地评判学生学习效果。

就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来说,必须重新建立一套相应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控制好第一学年的基础教学环节、第二学年的校外实践环节、第三学年的提升教学环节三个部分,协调好内部各教学部门的工作,协调好与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

就专业教研室管理来说,在教学任务分配、专业教材选择、各类教学资料,以及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的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必须重新做出相应的规划调整。

(二)新课程体系下的课程建设创新。积极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需要来整合理论及实践知识,重点围绕满足企业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来设置核心课程,压缩及精简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时量,将传统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验证性实验实践课程,转换为实际应用的技能技术操作训练课程,突出“理论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原则,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课程设计上,可以打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从案例提出入手,大胆分解课程内容,围绕工程实际任务去重新组合,进一步完善项目教学法。这样既教授了理论知识点又有机融入工程运用,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去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

在课程深度上,可以分前后阶段,即一门课可以分为基础部分和深化运用部分,前者安排在第一学年,后者安排在第三学年,便于学生上手快以及毕业前的专业知识提升,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三)更高要求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对专业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因此一方面可以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在企业进行长期的工作实习实践,轮流到企业进行半年至一年的挂职锻炼,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经营管理和课题研究等,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校内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技能练兵活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采用以老带新、互帮互助等手段,培养出一批专门技能型实训教师,以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满足“1+1+1”模式的“职业性”要求。

把专业技能放到岗位考核重要的地位,与个人待遇挂钩,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激发每一位专业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综上,“1+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想把握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趋势,适应了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合理调配了教育教学资源,强化了专业内涵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体现了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课桌即岗位、学习即素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的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当然,实施和推广这一创新模式,还需要学校、企业、社会予以大力支持,国家给予相应政策。“1+1+1”模式是一种有益而大胆的尝试,一定会推动建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向更层次发展。

试析以赛促学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视角出发,构建既符合财经类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所构建的“二三四四五”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体现了财经类高职院校的财贸特色,有助于推动首都经济的发展。

进行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正在成为财经类高职教育发展的热点和关键点。人们最为关注的是,财经类高职教育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视角出发,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创新,构建既符合财经类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为高素质的财贸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全国财经类高职院校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出发,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解决高素质财贸人才短缺的现实问题。但从实践过程看,人才培养模式在其内涵、结构、功能和运行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财经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教育部文件指出,应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能财会商”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具有财贸特色的“二三四四五”人才培养模式。其具体内容是:育人两系统、毕业三证书、课程四类型、职业能力培养四形式、财贸素质教育五板块。“两系统”是指实施教育、教学两个系统合力培养人才的育人模式;“三证书”是指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能够取得毕业证书,还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财贸素质证书;“四类型”是指设置财贸人才培养四种类型的课程――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职业能力课及财贸素质课;“四形式”是指财贸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四种形式――专业技能训练、岗位业务模拟、一条街岗位体验及企业顶岗实习;“五板块”是指财贸素质教育设置的“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五个板块。

“二三四四五”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首都服务业的行业特性,满足了首都服务业对高素质财贸人才的需求,使“能财会商”成为财贸人才进入首都服务业的“品牌”。目前,在就业成为社会难题之际,我院以98%以上的高就业率验证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

浅析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论文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是为了满足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集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实践型复合专业人才。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往往是侧重于某一点,导致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知识面较窄,不符合市场的要求,难以满足电子商务行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2]。

这种不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脱离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实际需求,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企业的人才需求,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就业,企业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影响了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没有掌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向。

很多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优势,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一些电子商务高职院校就侧重于学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廖卫红生的应用能力,这些学校的问题都在于盲目的开展教学活动,没有结合市场需求,对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各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还处于摸索阶段,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都不完善,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不可能完全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不能很好地把握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3、缺乏应用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应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专业所需的项目实施、网络营销、商务策划、计算机科学技术等都需要学生具有熟练的应用实践能力[3],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学,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

另外还有一些学校有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但是实验室的专业设施落后,学生多是在电子商务的模拟软件上进行操作练习,但是,这种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和实际的电子商务环境相差甚远,对于学生的专业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实质意义的帮助,缺乏系统的应用实践教学,阻碍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良好的发展。

高职院校想要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实践型职业技术人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积极推行电子商务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和企业建立深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电子商务专业优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和企业深入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在高职学校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后,明确企业所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标准,学校根据这样的人才标准和企业共同制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使学校的电子商务教学目标和企业的需求高度一致,保证学生就业标准,促进高质量就业。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企业根据自己的人才需求对高职院校下了“人才订单”,学校根据“订单”的标准和要求来制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企业所需求的人才,最后把学生直接输送到“订单”企业,完美地完成就业接轨。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省去了学生选专业到就业之间的很多环节,高效地促成就业。

通过在岗的职业技能实践,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践应用能力,综合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互补,进行教与学,学与做相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实践型电子商务职业技术人才的教学目标[4]。

这种“2+1”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分段培养,两年在学校接受电子商务基础教育,一年在企业进行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

校内教育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学生在企业的一年在岗实习,主要结合企业生产工作,通过实践提高职业技能,根据在岗的实际工作内容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在企业和老师的共同帮助和指导下,最终完成毕业设计。

“2+1”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院校通常采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实践型电子商务职业技术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人才模式。

通常高职院校缺乏资金和技术,很难独立建设高标准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对于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目标的保障。

通过企业投资来建立拥有先进科技,设备齐全,功能完备,并且和企业准确对接的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能为学校解决资金问题,提高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规模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践应用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顺利促进就业。

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可以采用学校提供电子商务实训场地和教师资源,企业投资先进的设备和提供电子商务专业指导人员的方式,通过这个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职业素质,满足企业所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标准,解决企业招募电子商务职业技术人才困难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使企业更加积极性地向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学校也以培养企业所需求的优秀人才作为对于企业的回报。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各高校要积极创新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推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文化、教育、旅游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进一步构建和优化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因此,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以我国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为基础,提出了具体的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全域旅游;人才培养;培养路径。

全域旅游是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个新兴词汇,一般意义上的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固定社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行业支撑的,通过对该固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和整合,进而实现旅游、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地方法规等整体、全面、系统的优化和提升,最终实现该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树立以旅游业为中心的新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协调发展理念。各行各业、各部门、民众需要共同参与到全域旅游之中,充分利用旅游地的各种人力、财力等资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进而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一、新环境下全域旅游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

(一)全域旅游背景下发展现代旅游的新战略。

现阶段,全域旅游业的总目标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固定区域旅游业的全域景观、环境、生态、服务、市场秩序、基础设施服务一体化和精细化,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固定区域内全域旅游的交通便捷、酒店服务、医疗服务、环境优化、综合信息完善、人才储备体系健全等一体化服务,实现综合性较强的全域旅游模式。逐步实现全域旅游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基础设施逐步实现的过程,这就包括体制机制建设、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完善和优化基础设施以及逐步优化产业布局等一系列的基础工作,而在这些工作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现阶段我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总体发展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总体服务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基于全域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对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部分省市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翻一倍。以我国旅游大省海南省为例,到2020年,海南省对旅游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达到8.1万人,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达到7.6万人,对旅游专业服务人员的需求量将达到33.7万人,全域旅游将进一步解决海南省200多万人的就业岗位。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对专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发展全域旅游应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此解决全域旅游背景下对专业旅游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所谓专业旅游管理人才是指旅游管理人才、旅游服务人才、高级旅游企业管理人才以及旅游服务人才。众所周知,旅游这一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其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变化。在全域旅游的大时代背景下,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定义也逐渐发生变化,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其外延和内涵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而扩大。由此可见,针对全域旅游背景来培养专业性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只有大力培养和发展管理、技术、服务、指导乃至设计和销售等方面和领域的人才,才能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全域旅游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虽然,当前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值得鼓励,但是基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这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旅游培养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后发现,我国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下存在着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传统,缺乏创新的现状。比如,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设定、专业核心课程设定、课程体系规划等专业培育模块的设置存在单一、静态、传统等不足,缺乏创新性和现实指导性。在很多情况下,因为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出现趋同的现象。在旅游专业性人才培育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国外先进的“双元制”或者“洛桑模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较弱的“倾斜式”人才培养和发展模式。

(二)旅游业人才管理和培育方式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我国当前存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到旅游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后,进入旅游管理等专业相关的旅游公司,但是旅游公司在对人才管理、培训等方面缺乏相关的系统性、专业性指导。当今社会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加强旅游业业内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管理和培育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中,旅游业在就业现状中存在就业人员流动性加大的发展趋势,而且很多旅游企业的主管认为,专业的旅游技能、礼仪和社交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虽然可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工作水平,但是却不能改变旅游业专业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现状。从我国当前旅游专业人才的管理和培育情况来看,缺乏稀缺性和专业性的培育机制,因此,在今后的旅游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要加强对旅游业校企之间的合作,完善旅游专业人才管理和培育方式的`管理模式。

(三)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一片“大火”,但是这种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的却是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的现实问题。我国全域旅游和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起步晚、基础弱的现实问题,而且政府对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障碍。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旅游高级经理人和资本运作人、前景发展规划、市场风险评估等方面都存在缺乏专业性人才的现象,而这个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现实问题。

随着全域背景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结合各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寻求和探索符合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是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需要。只有构建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精管理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出一批高素质、有理论、有实践、能创新的专业旅游管理人才,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培育旅游专业管理和服务专业人才。

全域旅游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时代精神的旅游经济运行模式。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在传统的由单个景区景点到整个景区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旅游模式,即由点及面、由面及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新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无论是对旅游管理部门还是对旅游专业的从业人员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全域旅游工程的开展,必须全民参与,以建立全民参与的旅游管理人才的新模式,树立以市民为培养对象的全员参与的全民旅游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和技能意识。在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的过程中,必须树立高度的全民参与意识,要让市民具有服务意识和技能意识。这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旅游管理部门、教育界、学术界以及旅游业”等四部门联合培养全民参与的旅游管理人才模式。这四个部门中,对教育界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该固定旅游区域内的高职院校以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的人才管理技术,把握有利的软、硬件设施和资源优势,鼓励、支持和引导旅游从业人员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学习旅游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开设远程教学,打破传统教学中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多样、方便的教学模式。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向学校“定制”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人才,学校向企业输送专业性、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人才。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旅游管理相关的成人教育专业,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第四,突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课程的专业性,高职院校在进行旅游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根据院校所在区域的旅游资源对课程开展进一步细化,以突出旅游课程的专业性。在旅游课程教学方式上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外出实训等形式开展。旅游管理专业除了要进行导游服务技能教学外,还需要重视学生酒店服务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情况下,我们要立足于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和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培育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具有国际化标准的、专业水平较高的全域旅游专业性人才,就要以与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状况相符合的,并符合国际旅游和国际教育发展方向的现代化旅游专业教育课程,以全域旅游专业课程建设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第一,在高职院校开展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国际化专业课程,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旅游管理理念。第二,加强与国外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结合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开设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第三,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增设国际教育的相关课程,重视对外语的教学与考核。第四,注重“知行合一”,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实现我国全域旅游的国际旅游管理水平,为推进我国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第五,采用现代学徒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充分展现了旅游企业与高职院校双元主体的办学理念、能力与知识融合的旅游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教师与旅游企业经验丰富人员的双师教育机制。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在教育部门的引导下全面合作,以此来改善旅游企业招聘人才难、旅游人才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现实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全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寻求新发展、突破新境遇、打破发展瓶颈的重要形式,因此,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所谓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是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并在新的融合过程中实现新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旅游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与活力。在产业升级和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注重对旅游业市场拉动力和融合力的运用,为相关产业、相关人员提供不同领域的就业岗位和服务平台。比如,在“旅游+城镇化”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发展模式下,进一步推动景区的城镇化水平,以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为支撑,积极引导和鼓励特色旅游业对景区城镇化水平的建设。通过对“旅游+新型工业化”的复合型人才的建设,以地方旅游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品、产业,以旅游业带动本地工业和手工制造业。另外,大力发展“旅游+新型农业化”的复合型人才的建设机制,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休闲农业的转变和发展。由此而见,进一步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今后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人才培育、发展的新趋势。总而言之,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固定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应该加强对全域旅游背景下人才的培养。首先,旅游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全域旅游的宣传,利用多维度全方面的宣传,呼吁全民参与。其次,在传统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再次,进一步加强对西方国家先进经验的学习与借鉴,并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制度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专业核心课程。最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符合时代精神的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培养一支专业素质强、管理能力过硬、操作能力较强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对于我国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试析以赛促学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育论文

摘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思想和企业用人需求。文章从“双主体”育人机制、双线交织课程体系、“双导师”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评价机制五个方面着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种可行的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框架和实施要素进行了阐述。经试行,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以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与产业脱节等现实问题,为当下高职人才培养提供一种可行的参考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高职教育。

0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技能培训融入现代学校教育,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授课,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新模式[1],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模式,也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大力推行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符合职业教育思想,它的推行是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就业的重要举措[2]。本文的研究旨在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校企融合的可行性做法与经验。

1国内外现状。

国内人才培养困境:当前,我国行业企业急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众多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矛盾日益凸显。其根源在于现行的众多人才培养模式已造成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与产业脱节的现实困境[3]。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要改革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国外研究现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方各国纷纷开展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改革,产生了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模式、瑞士的“三元制”和美国“合作教育”等模式[4]。这些教育模式共同的特征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例如,产生的工学交替、订单式等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奠定了坚实基础[5],但尚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本课题源于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17xjy01)。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已被批准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并且已经与新大陆科技集团公司达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校企双方已经开始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正在进一步摸索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双赢的具体做法。本文将就我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的做法与经验进行探讨与介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