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学方法及应用论文(专业13篇)

时间:2023-12-07 15:54:02 作者:翰墨

范文范本通常具有清晰的结构和优秀的语言表达,它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借鉴和模仿对象。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指导。

体育小游戏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的应用论文

摘要: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育中的特殊方式,非常适合小学生体育教学,深受小学生喜爱。教育的目的更注重整体素质的发展,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需要从小培养其体育素质,本文探讨了体育小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引起家长与学校的关注,学生的体质情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囯小学体育仍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佳。全社会都关注的素质教育,要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把体育小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

医学教学方法应用研究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为适应时代要求都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发现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广泛认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定位,教师由主导转变为指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学活动,而教师在辅导学生学习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不再被动地等待知识的传授,而是主动从教材里汲取知识,培养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媒体也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方式和渠道而存在,增强知识获取的渠道和来源。显然,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在这种模式下,均改变了其定位和作用,组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结构形式,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web2.0的概念在信息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被提出仅短短几年时间,迅速成为互联网的主流技术。web2.0的最大特点就是集共享性、开放性、个性化和去中心化于一体,同时强调用户间交互合作。从个性化的角度来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web2.0模式都采用了共同理念———“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利用web2.0技术构建基于“自我学习理论”的学习环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一个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互动和分享的教育平台,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加强协同合作的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种结合将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90后大学生,接受和掌握信息的能力都很强,熟悉数字化终端,正迎合了web2.0时代的要求。因此,将web2.0技术结合医学教学,将是对现有医学教学方式的极大补充和完善,对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重要积极作用。

(一)教学blog系统。

blog,即网络日志。把blog作为一个学习工具是由博客中国的董事长方兴东刚提出来的,随后将blog应用于教学的思想便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国内一些著名高校的教授、学者把自己的研究经历放在b1og上,并与同行或学生进行广泛交流。blog使学术交流,知识探讨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地方,而是整个网络。这种“大范围”,“零距离”的交流模式促进了知识的发展,学科的进步。在教育教学领域,blog技术消除了过去在信息发布、信息传递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障碍,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b1og还可以将重要反馈、评论在第一时间返回给信息发布者,这些反馈和评论不仅可以来自教师、学生,甚至可以来自更广范围内的陌生人。例如现代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个blog主题为《外科学》中的某个手术,在博文中对该手术相关的技术和手术要点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引用经典病例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在阅读该博文时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其中的某些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提出疑问,而教师针对学生的见解或疑问及时进行回复,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blog形式打破了时间、地域等限制,增加了课堂外师生间的学习交流。blog的出现使信息不再单向地通过网络传递给用户,而是让每个用户成为信息传递网络的接收和发布点,都可以把自己的信息传递给网络公共平台或其他用户。这种形式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双向流动,如果将此应用于医学教学系统将为医学教学提供一个自由的、开放的、交流的平台,极大地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教学wiki系统。

维基(wiki),是web2.0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它是一种多人协作式写作的超文本系统。在医学教学维基系统中,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疑惑,等待其他学生为其提供相关医学信息或解决方案;如果某个学生对某个问题比较熟悉,也可以利用他的知识为其他同学答疑解惑,提供帮助。维基教学系统的实质就是师生或学生之间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共同构建一个共享的、开放的知识库平台。维基的开放、合作、中立的原则对于解决临床医学学习过程中知识量大、知识面广并且学科之间联系紧密等问题是起到积极作用的。维基的内容允许尽可能多的学生使用,提供资源、信息共享。同时,维基也鼓励、允许尽可能多的学生提出问题,并分享知识。维基技术若应用于教学系统,其本身就可以成为学生知识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例如,学校可以提供一个“教学wiki系统平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学术交流,而且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答案。而基于教学的“课程wiki系统”则可以构建成一个提问平台,在该平台上学生可以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答案可以由老师提供,也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去回答,既是通过讨论促进学习的好方法,也是鼓励学生间协作学习的好方式。当然,为最大限度地避免系统中出现错误信息而产生误导,教师应定期审核“课程wiki系统”中的信息条目,及时更正错误信息。

(三)基于ajax技术的“i桌面”应用。

ajax,也是web2.0的代表性技术之一。ajax在网页的显示和响应速度方面优势明显,能够实现页面的实时更新,且可以围绕学生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我们比较熟悉的百度个性化网页就是基于ajax技术“i桌面”应用的典型范例。用户在“i桌面”应用技术下可以依据自己的习惯来自定义网页显示内容及布局方式,强调了个性化的定制。“i桌面”应用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提倡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很好地迎合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随意增减、移动服务模块,而这些更改将保存在学生计算机的cookie中。ajax技术构造的基于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充分满足了学生的自我需求,同时培养了学生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营造了自主学习理论的学习情景。

国内外将web2.0技术应用在教学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多数研究仍停留在讨论web2.0技术中某一单独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效果上,针对将web2.0技术在一个平台中综合使用,或者针对特定学科领域如何配置使用才能达到效率效果最优化的研究却很少。而在医学院校中,若应用web2.0技术将病例、图谱、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整合到一个信息化平台上,为现代医学教学服务,无疑将使医学教学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形象,为成功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理论的教学平台应该具备以下功能:教师设计学习情景,包括如何使用图片,使用哪些经典病例,怎样引导学生讨论等;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知识的扩展等。教师在教学情景的设计模块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个性化的课程网页,动态网页技术和ajax技术可以支持该模块。利用ajax技术“i桌面”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进度要求添加各种病例、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课件;教师使用的医学课件内容要求描述语言简洁、准确,尤其是病例内容和治疗方式必须描述清楚,以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学习情景。blog技术可以应用于课程的消息发布,学生通过教师的blog及时了解最新的课程要求。关于师生交互、学生交流、答疑等可以由blog、维基系统(wiki)、在线即时交流技术等多种途径交织成一个综合信息平台,以实现无障碍、全方面的开展知识传递活动的目的,并可以完成知识的互补和完善,这种方式可以满足医学生对教学知识点掌握全面、准确的要求。如课程要求学生分组协作完成,可以由教师在blog之类的交流途径中完成分组。学生的分工协作可以通过维基系统(wiki)、在线即时交流等平台来进行,由此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下自主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另外,“i桌面”技术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发挥特长,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自主学习方式。(本文来自于《前沿》杂志。《前沿》杂志简介详见.)。

浅谈体育课教学中提问教学方法的应用论文

摘要: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认识地球上各种动植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章主要探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生物教学;应用;教学质量。

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了更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更注重学生的知识应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生物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具有贴近生活、知识点多、探究性强的特点,在生物学科中开展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学的优势。因此,教师要针对教材中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生物的乐趣。这样,学生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综合能力。

一、通过启发式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促进学习的主要动力。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可以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大幅提高学习效率。生物是一门理科学科,其知识和理论具有抽象性,加上高中生物知识多、逻辑性不强,需要掌握和理解的内容比较多,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难度。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就课本内容精心组织问题,先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铺垫,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慢慢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分析原因,归纳总结共性,在学生理解和接受了以后,再引出抽象的知识概念,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和理解,充分体验生物学的魅力。例如,在讲“植物的激素调节”之前,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为什么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被连根拔起的小草,过了几天后,为什么又开始弯曲向上生长,而根又扎进了土地?是什么导致了小草这样的结果呢?这时,学生之间会相互讨论和研究。有些学生以前可能知道一些植物的习性,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许多植物的根都具有向下生长的特性,而植物的芽具有向上、向光生长的特性,是什么控制着植物各个部位的不同生长?接着教师引出植物激素的概念,并告诉学生:植物的生长是靠植物激素进行调节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进行知识应用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对生物学习充满兴趣。

二、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知识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和推演出来的。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对生物的知识原理和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教材内容也有更深的理解。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课本内容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启发学生的实验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讲解“分子与细胞”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做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在材料选择上选用深色的紫色洋葱的外表皮。当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取干燥的洋葱表皮可以吗?如果蔗糖浓度高一些实验会有什么现象?换成其他(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呢?”这样,能让学生在实验的时候进行思考,对提问进行推演,分组验证,并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分析和探究实验现象,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多媒体在启发式教学中的作用。

生物学科有很多知识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实验条件要求比较苛刻,而且生物知识本身又比较抽象,这就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和吃透,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生物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内容,拉近生物理论知识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和过程,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知识。比如,在学习“神经传导”的'时候,由于知识内容比较微观、抽象,通过语言叙述基本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探究了。这就需要生物教师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找一些具体描述神经传导的课件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神经传导时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接受、神经内外膜的电位变化,体验生命的奥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神经传导的特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让学生就身体受到冷热或是打击时的反应理解神经传导的实际意义,进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同时,启发式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耀慧.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05).

[2]李秀鸿.启发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6(05).

作者:陶久悦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

体育小游戏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的应用论文

体育教学活动中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要注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学习,因此,老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了解学生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保证在体育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体育小游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要求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加入赛跑、角色类游戏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更好开展沟通合作,并使学生主动对体育知识进行探索,学生自发的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听取学生的建议,设计学生喜爱的游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运动器材,游戏伙伴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2符合教学规定的负荷要求。

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强度,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给予人体的生理负荷,它会引起身体机能反应,体育游戏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小学生身体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初级阶段,不能进行非常激烈的运动,需要老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合理游戏,使每次游戏运动负荷非常合理。

2.3注意运动质量。

体育小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片面追求游戏乐趣,忽视对动作练习的质量要求。因此,需要老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注重学生完成的质量,加入一些制约条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一些技术运动对运动负荷大小有一定影响,因此,教师在安排进行难度较大的动作练习时,也要事先安排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充分掌握运动时间,保证运动质量。

2.4针对性原则。

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体现学生兴趣,针对性体现体育知识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体育技能知识是不断变化的,在游戏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对这些变化开展游戏,确保这些小游戏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育知识技能相符合。

2.5多样性原则。

在加入体育小游戏不能一层不变,注意游戏的多样性,在各类游戏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比如:乒乓球单打体现个人技巧,双打就可体现两个人的合作能力,因此,多种多样的游戏才能引起学生的更多兴趣,培养多方面能力。

体育游戏能帮助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游戏引入是重要环节,要求老师能采用多样化的组织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比如:在进行跑步的活动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跑步技能与注意事项,在引入游戏之前,听取学生的意见想法,选取学生意见可取的部分来引入游戏,老师可用生动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取奖励制度来激发学生潜能,从而有效的引入游戏。

游戏化教学体验是对体育知识技能作出实践的环节。学生想要熟练掌握知识技能,需要反复体验,需要老师对学生技术动作进行指导,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知道自己存在的缺陷,继续完善自己。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小游戏,有计划地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创新途径。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同时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游戏活动具有针对性,有效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浅谈体育课教学中提问教学方法的应用论文

摘要:作为高中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成为教师以及学生探索的问题。很多学生会因为高中物理极强的逻辑思维以及抽象的理论知识对物理“望而却步”,导致很多学生对物理失去学习兴趣。在高中课堂上,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方式,促进学生提高物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成为教师教学中应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高中物理知识特点,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进行有效的提问。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提问,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自主探究落实教学目标。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师的提问技能以及问题提出的时间,通过恰当的提问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使课堂气氛得到改善。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充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过程,对学生起到综合能力提升的作用。

一、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是丰富课堂内容的重要手段。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并且可以在此种良性循环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除此之外,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进行提问,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可以增加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且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二、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原则。第一、有效性原则,教师不能盲目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要使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并且在问题的设置上应注意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复杂,可能会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带来困难,打击学生积极性,降低问题的有效性。第二、问题的设置应遵循科学性,教师应该对教材极为熟悉,在教材内容以及整体掌握上都有一定的深度,进而使问题的设置不仅紧扣本节课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时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督促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第三、启发性原则,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对于学生的思维的拓展以及能力的提升应具有启发性,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综合能力的逐步提升,逐渐地提升问题的深度,增加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第四、针对性原则,高中物理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应具有针对性,不能普遍化。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学生能力的欠缺,才能针对学生情况,设计出最有效的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

三、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高中物理中若想使课堂上的提问进一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完善,而不成为课堂设计中多余的部分,充分发挥其功能,除了遵循上述四个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在问题的设计中要具有针对性,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提问,但是在问题设计过程中又不能忽略其与整体教学内容的关系,以点概面,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其次,问题设计应该由易到难,既照顾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物理进一步了解,又考虑到程度较好的同学进行能力的提升,达到物理成绩整体提高。然后在问题的设计中应该注意题目的丰富性,避免无限重复对不对、是不是等问题,使学生对物理课堂感到乏味。最后问题设计的数量也应仔细斟酌,不应过多,也不应过少。过多显得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堆问题的罗列,而问题过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竞赛式提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将所有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而对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由小组讨论,进行竞赛式抢答。此种课堂提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与小组合作模式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在问题回答过程中,若有同学对抢到的问题描述不准确,还可以首先由组内成员进行补充,最后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在此过程中,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课堂提问中,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

2、情景式提问。

教学情境的营造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物理不再感到陌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而在情境营造过程中,融入教学问题,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思考,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简化物理知识的逻辑性,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可以进一步熟练的掌握,增加物理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拓展式问题提问。

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课堂提问可以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相结合。教师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可以以某一问题为中心点,辐射出多种相关的物理知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提问,对知识进行深度解读。在此过程中,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并且进一步地提出问题,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总结。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问题的设计,注意变换问题提问的手法,以及问题设置的多少和问题难易程度,增加课堂活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并且将多种教学手法与问题设计相结合。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提高学生的物理专业素质,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晓迎,于子森.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技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

[3]盛春林.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成功(教育),,20:158.

主体性教学方法及应用论文

中医学是世界上现存的医学流派中最古老的一门传统医学,其内容抽象,理论深奥,文献繁多,因此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并运用中医理论。教师要合理处理好教材,教学方法得当,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来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此浅谈几点:

1明确培养宗旨和教学目的。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长期同疾病作斗争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卫生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我国的历史还是世界各国的实践,均雄辩地说明:中医是科学的,中医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医教学既要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又要创立我国的新医药学,以便更好地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服务。

要让学生明确每个章节、每次课程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根据具体教学目的的相关要求,对重点、难点要讲透,使学生对此有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掌握教材的精华部分,同时能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课堂上反复强调,用案例来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及时给与补充说明。通过对教学目的认真分析,对相关内容的讲解,让学生能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内容的理解及应用。

2合理处理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突出。

中医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笔者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应讲授的教学时数,突出重点,突出实用,主要讲授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中医基础理论,介绍中医的理论知识,分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诊法、辨证、治则与治法等,为学习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部分的辨证内容中,穿插讲授中药、方剂及临床的有关内容。第二部分扼要介绍深受基层医务人员欢迎的针灸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如针刺法、经络腧穴、灸法及拔火罐、常见病的针灸治疗等内容。因本课程理论学时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处理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对次要内容则引导或督促学生自学。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包含丰富的知识和哲理,奥妙无穷,而学生思辨能力不足,所以要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要了解其知识结构,扎实地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此在教学中,以讲为主,突出重点,难点,疑点。因为学时的限制,无法面面俱到,要分清主次。

学习中医,最终还是要辨证论治,而辨证又是论治的前提和基础,辨证的理论基础就是脏腑的生理病理,脏腑生理在整个中医教学中的地位就显得十分突出。然而教材中各脏腑的生理功能,无非就是几条抽象的条文,学生难以理解,如脾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脾主统血,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等。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都是由脾主运化功能衍生出来的;临床上的病变多表现为运化功能失常,如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等。所以脾的功能中脾主运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只有将这个功能讲深讲透,让学生理解脾主运化,脾与其他方面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才能推断出脾的病理变化。再如“证”的概念,很多学生对这个概念比较模糊,易与“症”相混淆,而中医病因、诊断和治疗都围绕着“证”,所以必须把“证”的概念讲清楚,并与“症”、“病”区分开来,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辨证。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填鸭式的教学,满堂灌,照本宣科,方法单一,而中医内容相对枯燥,学生难以理解,以至于在课堂上学生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学习厌烦,弃学等不良现象,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定目标。而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一切教学过程都围绕学生展开,充分利用纲目法、归纳法、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力求提高教学效果。

3.1纲目法。

纲,即是每科的绪论和每一章节的概述,讲好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于深入学习非常重要。例如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代表药为麻黄、桂枝、荆芥等,这类中药性味多辛、温,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功效是发散风寒,辛温解表,这是共性内容。不同点有:麻黄还能利水消肿,宣肺平喘,而桂枝还能通阳化气等,只需记药物属于哪一类的中药,结合其不同点、主要功效、主治等,自然就掌握了各种药物,方剂也可按照同样的方法去掌握。

3.2归纳法。

笔者不仅教案、板书采用归纳法书写,每次下课前或者每章节也运用归纳法进行总结,并将前后、纵横有联系的内容综合整理,归纳对比。这种归纳总结可以由学生进行,也可以教师提出要点,让学生加以发挥,最后教师作出总结。中医知识内在的相互关联,用简单的文字概括繁杂内容,难以记忆可通过归纳使它容易记忆,便于理解。如脾气虚的辨证要点是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和气虚证,脾气虚的临床表现即是纳呆,腹胀、便溏,少气懒言,疲倦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心血虚的辨证要点是心的病变特点和血虚证,心血虚的临床表现即是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发麻,眩晕,舌淡、脉细。归纳学过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3案例教学法。

中医案例式教学法是中医教学的特点之一,在中医基础和临床教学中都被广泛使用,能有效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但是相对传统的中医案例式教学法仍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得不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笔者采用多媒体视频临床资料采集’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进行动态式案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4互动式教学法。

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联系曾经接触过的、学过的知识,提出一些相关知识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例如讲解病因中风邪的致病特点时,就可用引导式的发问:为什么感冒时最常出现的症状是头痛呢?为什么平时出现的.病症最多的就是感冒呢?学生可能有很多种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风邪的致病特点去考虑。学生就可以纷纷发言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各种各样的答案得出要掌握的内容:感冒的主要病因就是风,因为风是阳邪,侵犯阳位,所以最常出现的是头痛。而一年四季都有风,所以平时出现的病症最多的就是感冒了。例如运动后出汗多就应该要避风来预防感冒。通过诸如此类的层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联系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3.5其他教法。

趣味记忆法(趣味方歌)掌握方剂的组成,如枳实导滞丸,主要包括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这些药物,如果单纯这样记忆,就很容易忘记,但如果采用趣味方歌的话,“三黄猪(术)只(枳)谢(泻)神灵(苓)”,这就容易得多,而且很难忘记了。还有重复记忆法记忆中药的功效,等等。

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学好理论基础的同时,应更注重实践的培养,四诊资料的搜集,病案的分析及临床见习等实践教学等。总之,要把握学生的特点,中医学的要求,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学好中医学。

浅析新课程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中小学新课改的实施,新教材的应用,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传授给学生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融洽、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新型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实行,对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新的教材的使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又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使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

一、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中心思想就是从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向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转移,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首先,教师要认清课堂中的主体,改变这种“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辅导者和指导者。这一观念的转变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应该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其次,就是尊重学生主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这样学生对一些问题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大家一起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尊重主体就是全面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爱好不同,因材施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所谓的因材施教就是在提问、作业和考核中都是有层次性的,这样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加强教学的生动性。

语文课的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课内容比较生动具有故事性。研究表明,启发思维和好奇心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能够熟练地驾驭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应该提高教学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并且乐于去学习。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同教师及时探讨,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三、教师要做到两个转变。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即转变语文学科等人文学科不重视现代化教学的思想。现代化教学已经在教育领域实现全面运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都有了颠覆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教与学的理论,从而使整个教学体制发生变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新课程标准里面重点推崇的。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不改变教学模式只是对教学内容、手段的改进,就好比医生口中“治标不治本”一样,是无法在语文课堂上体现素质教育的。现如今许多教师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了一些先进的教学软件,但是这只是方便了教师如何授课,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如何去学习,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去探求知识的问题。这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病,不改变这种现状,“师讲生听”的问题就不能解决。所以,教师要充分学习研究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并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互动性强、共享性好的优点,使用教师主导学生学习,二者相互结合的教学软件,建立全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四、建立新型的语文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

学习者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监督,学生自己确定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制定课程进度,对本学期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寻找薄弱点。这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内在动力支持自己,改变了从前逼迫学习的方式,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二)协作学习。

协作的目的是为了信息与资源的共同分享,经过沟通,增大处理问题的角度。协作亦为一种“主动”的学习方法,一种扩展了的、几人参加的、自己的“、外向”主动学习方法。协作学习,需要科学地分配学习小组,按照学生的独特区别,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特长,科学地实施分组。其中,小组长应该轮替担当,使每个学生均获得锻炼,让学生互相启迪、互相弥补、一起提升,使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积极参加,积极探究,使学生于快乐轻松中学习语文知识。

五、结语。

如今的教育不只是传授学生知识,更关键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技能与创新研究的精神。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尽可能多地展现学生的主导作用,传授给学生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融洽、民主的学习气氛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清.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2).

[2]姜秀艳.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3).

读议讲练四段一体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一)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

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指出,学习目标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确定,这样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不同学习程度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一点符合新课程改革中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相吻合。

(二)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

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所提出的问题不给答案,由学生自己讨论得出,教师作课后补记。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作为基本理念,只提出教学要求而没有明确必学的内容,更没有详细的知识点,更加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对提高整体素质的作用。在非指示性教学模式中的“四自”也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强调学生的终身学习。

(四)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开放式地理课堂的构建,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关系。

下面以“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为例来说明“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确定辅助情境。

地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一系列的困扰人们生活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住房困难等等),然后根据之前学过的有关城市化的知识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看哪些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一阶段一般在师生交谈中进行,地理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同时,地理教师要事先组织好若干有关城市环境问题的话语,以限定学生表达情感的范围,明确交谈中对共同关注的问题取得一致意见的目标。

(二)探索问题。

在此阶段,教师要在鼓励学生表达消极和积极的情感的基础上,澄清和明辨学生的情感。究竟在第一阶段提出的问题是否属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呢,在这一阶段就要让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地辨析。

(三)发展学生洞察力。

日常生活中,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所带来的麻烦也不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意识到一些。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的看法,教师启发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使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发展。

(四)规划和决策。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有关问题做作出计划和决策。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诸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的问题,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做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规划和策略。教师在此阶段要引导学生做出与自己的期望相一致的决策,并引导学生开始积极的行动。

(五)整合。

即学生汇报他采取的行动,进一步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规划日益完善的积极的行动。

(一)强调主体地位的凸显。

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教学过程应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助产士”和“催化剂”。在非指导性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情感发展的促进者,是受学生信赖、同学生之间不存在任何防御的顾问。非指导的含义是尽可能少地用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等形式,更多的运用间接的、不命令的、启发性的等形式。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备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全面地预设出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答方式,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二)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由学生和教师设定。评价注重过程,不但是为了评定绩效,也是为了做出决定,所以评价是回溯的,也是前瞻的。研究性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其创造潜能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突破了中学教育课程体系以学科课程独立性、学术性为主的课程模式,根据学生及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特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才能。

(三)注重地理教材的运用。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兼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大领域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应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进行地理教学时注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并不是每个章节每节课都能适用,这就要教师仔细斟酌、推敲、研究教材,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将非指导性教学方式用得恰到好处。

(四)重视研讨情境的创设。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到自信、轻松和安全,这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前提。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和动员学生走出地理课堂,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进行自主的、创新的学习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创新素材,让学生通过设计方案、查找资料、动手实践等方式,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张熙.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和主导主体思想[j].教育研究,,(2).

[2]李毅.“以人为本”对教育发展的启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探索浅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6(2).

[3]王涛.非指示性教学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文教资料[j].文教资料,,(30).

[4]向海英.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论及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山东教育科研,,(1).

[5]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0(1).

中医学多元教学方法的应用的论文中医教学课程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凝结了我国古代先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与智慧。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对职业学校的中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提高职业院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质量。

中医事业取得了不断的进步,社会对于职业学校的中医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诉求。革新卫生职业学校中的《中医学基础》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中医学基础》教学的质量和促进学生中医学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意义重大。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对高素质人才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如何优化卫生职业院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促进中医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职业学校在《中医学基础》课堂教学的开展并不理想。许多教师在《中医学基础》的课堂,习惯将自己当作课堂的主角,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进行中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年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失去了新鲜感,学习积极性不高。职业学校中《中医学基础》的课堂教学,表面上部分教师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教学方法脱离了《中医学基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华而不实,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1]。

上述情况的存在,不利于学生对《中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把握,阻碍了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影响了中医临床各学科的学习和提高。因此,如何改善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现代年轻人对于中医的认识和接触都比较少,中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西医是西方从医者对治病的经验积累,但各有所长。而现代人思维方式都以西方思维方式为主,因此,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我们采用中西医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同时,吸取西医的长处,取长补短[2]。

以“脏腑学说”为例,中医学中提到心主血脉,且与神志相关联。这样的内容偏于抽象,这时我们可以结合西方的解剖学对心脏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进行补充,同时以换心手术后病人的性格变化来印证心主神志的功能,这样一来,可以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对于脏腑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把握。

2、尊重学生主体性,开展合作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惯用“一言堂”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学习兴趣,在中医学基础课堂上昏昏欲睡[3]。

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在《中医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遵循“教必须以学为立足点”的教育理念,开展合作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如“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主要方法,医者通过收集病患资料,进而分析患者的病因病机。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某种“病情”,模拟诊病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模拟合作强化对中医医理、药理的理解,提高诊断、分析病情、开药方的技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通过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让小组开展课题讨论与研究,更加深了同学们学习与探究中医的热情。

3、提问式教学法,建立互动课堂。

在《中医学基础》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提问式的教学方法,以此建立起《中医学基础》的互动课堂。一方面,可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的形式,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学生提问学生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4]。

以“气”的学习为例,在学习正课之前,我先向学生提问:我们在看武侠小说或者武打影片时,经常会看到“元气大伤”的字眼,那么究竟气是指什么?元气又指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功效?如此一来,学生在预习时就有了一定的目标,对于“气”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有了一个初步的把握。

4、利用多媒体等教具进行教学。

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不习惯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医中涉及许多抽象的知识点,还有人体中诸如穴位、静脉等的构造,仅仅凭教师的讲授、观看教材上的配图,难以充分地把握这些内容,阻碍了《中医学基础》教学效率的提高,也造成了教育技术资源的浪费[5]。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比如利用人体经络模型进行讲解,直观的学习经络的分布。更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多种角度绘制的'人体经脉和穴位图形图像甚至气血延着经络穴位的动态运行,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动态的观察经络分布情况和各自的功能。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中医相关的记录片,让学生了解中医的前世今生,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学基础》的兴趣。

5、以人为本,培养自我养生观念,增强学习兴趣。

医学以实用为上。鼓励学生以自己为实验品,通过《中医学基础》的学习,学会养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天人合一。在此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革新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对于中医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中医专业素养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医学快速发展的推动之下,对于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在《中医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中西医对比教学法,扎实中医知识,补充中医不足;采用合作教学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采用提问式教学法,建立互动课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进而不断提高卫生职业院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中医人才。

应用型法学人才法律英语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学生是学习主体,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认知过程,一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必须依赖于学习主体的个性心理体验来完成。我上课时很少单讲独白,总是想尽办法组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的眼、耳、口、脑各感管都活动起来。比如我在讲“earningthreedollarshonestly”时,让一个学生扮演成马克吐温,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文中的第一段的内容,让另一个学生在一旁解说,就象中国的双簧-----一个说一个表演,且说的内容和做的内容要一致,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增添了许多学习乐趣,变苦学为乐学,很受学生的欢迎。

为了使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我又开展了“老师的小助手”活动.具体做法是:让基础较差和基础一般的.学生先挑选出自己信赖的可以帮助他们取得进步的同学,再以被选出的这个同学为中心,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而且这个被选出的同学就成为“老师的小助手。”每次讲新课前一天,把“小助”手召集到一起,用20分钟的时间,带他们读生词,预习课文,并把有关的学习资料交给他们,再让他们组织本小组的同学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学生们就很容易掌握新课内容,变“难学”为“易学”,变“难懂”为“易懂”,上课的时侯,他们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不至于一个人唱“独角戏”,有问有答,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此外,“小助手”还是本小组同学的身边“小老师”,负责督促本小组同学完成作业,带领他们取得进步。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多项评比活动,比如作业完成情况评比,最佳“小助手”评选,纪律模范小组评选……这样,学生的纪律好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

学生个体间差异较大,在英语教学中,这些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智力差异和兴趣差异上,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好,喜欢学习英语,而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跟本不感兴趣,上课时你讲你的,他忙他的,跟本就不听你的。针对这一状况,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努力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了解到基础好的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考试能及格就很满足,针对以上情况,我把授课内容和教学评价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子划分成几个层次。下面我就以《英语》(提高版)第一册中unit7smokingisnotallowedhere这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首先,把单词部分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单词全部会读,并会默写其中重要的18个,包括allow,harm,harmful,area,daily,habit,fashion,cause,force,breather,public,pass,law,nowadays等.第二个层次,要求学生会读上面重要的18个单词,并会默写其中的13个单词,包括:allow,harm,harmful,area,daily,habit等。第三个层次,要求学生会读上面的13个单词,并会默写其中重要的8个单词,包括:allow,harm,harmful,area,daily等。第四个层次,要求会读上面的8个单词,并会默写其中的三个单词,包括:allow,harm,harmful。其次,把课文部分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能够熟读课文,复述课文,熟练掌握全部语言点,并能用自己的话谈一谈吸烟的危害。第二个层次,能够熟读并且复述课文第二,第三和第四段,熟练掌握80%的语言点。第三个层次,能够熟读并且复述课文第二和第三段,熟练掌握50%的语言点。第四个层次,能够熟读并且复述课文第三段,熟练掌握20%的语言点。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学生达到第一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90-100分;达到第二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80-90分;达到第三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70-80分;达到第四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60-70分。而且学生要达到哪个层次,得多少分,完全由自己决定,老师决不干涉。此外,我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疯狂英语900句》,把课本中的会话部分,一句一句地列下来,编成《中专英语300句》,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并且也分了四个层次,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取得明显地进步。一向贪玩爱闹的学生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小助手”们忙了起来,因为前来问问题同学多了。

这样的分层次教学收到了立杆见影的授课效果,期末考试中,会计02班60个人中有20多人90分以上,20人80分以上,没有一个不及格的,很受学生的欢迎与好评。

三、正确对待学生错误,树立学生学英语的信心。

有很多教师教学的过程好像就是一个找错误的过程,全神贯注找错误,全力以赴批错误,全心全意背错误。本来学生进入课堂,对英语很有兴趣,经过几次课堂的批错误,学生对英语就没有兴趣了。我们对待错误应该怎么办,是不是见到错误就批呢,这里面是有科学性的。我认为在没有表扬学生前一定慎用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认可前,一定掌握好批评的分寸与尺度,以免引起学生反感,而使其放弃英语学习。一定尽力运用赏识教育,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得到表扬,让学生去体味成功的甘甜,并且设法让学生尝试成功,觉得英语并不难,使学生活生生地看到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潜力,增强自信心。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还应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最初的幸福人生。在我任教的一个班有个男生叫徐楠楠,上课睡觉,同学叫也不醒。我利用学校领导来听课的机会,让他回答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他自然回答的很好,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从此上课很专心,成绩很快就上去了。

所谓“教无定法”,以上三点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而已。我想,只要我们教师用心研究教法,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就一定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把调皮爱玩儿的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读议讲练四段一体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殖健康及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妇产科护理教学也随着现代护理学发展趋势而发展。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资源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科学地组织课程教学,树立整体护理理念,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高教学效果。运用所学护理程序等知识、科学管理方法为护理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活动,为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妇产科护理岗位需求,从事护理专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教学法;体会。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完整的护理及相关理论体系,它是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女性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随着人们对生殖健康和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以及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妇产科护理更加引起广泛重视。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为学生未来从事护理专业打下良好基础,为护理对象提供科学有效、令人满意的护理服务。因此,《妇产科护理学》在护理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动手能力,所面对的学生是高职护理,相对于本科学生来说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上课时有些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听课。再加上手机的普及,课堂玩手机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气氛的调节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应用适当的教学技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双方的沟通,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体现教育理念,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1]。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有效的策略,教授学生丰富的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笔者就近年来在妇产科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体会总结如下。

1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受时间、空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是最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未来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可以把相关护理操作采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结合起来,把抽象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和直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尤其对一些动态变化和连贯动作的知识,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讲授到分娩机制及正常分娩时,由于分娩机制是比较抽象的,可以采用动态的三维动画展示整个分娩过程,还可辅助应用教具骨盆和胎儿模型进行动态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讲解分娩期三个产程时,先给学生播放产程观察及接产的视频,然后再对接产过程中如会阴冲洗、保护会阴、接产、脐带结扎等分步进行讲解以加深印象,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尽快进入角色打好基础。同时多媒体教学又节约了教师板书、擦黑板的时间和减少粉笔使用量,实现了绿色教学,使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变得容易,优化了教学过程。

2情景模拟教学法。

“平铺直叙”教学法对学生吸引力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在课堂上容易产生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在讲到异位妊娠、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内容时,笔者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课前1周布置学习任务,设计1个典型的临床病例,学生积极参加预习,认真阅读课本、参考资料及搜索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精心编写剧本。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又由同学推荐或自荐4人以上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还可增加辅助科室医生实施情景教学。先由一名同学表演“病人”的临床表现,第二名同学扮演“医生”对“病人”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然后开具相应的检查单,另外一名同学作为“辅助科室医生”出具相应的检查报告单,最后根据全面的病例资料做出临床诊断及护理诊断,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每组各抽两名同学作为评委进行评分,最后评出一、二、三名次,对获得不同名次的同学适当加分,通过增加他们的平时成绩来鼓励同学积极参与,同时也培养了她们的`竞争意识。在角色扮演中突出“以病人为中心”,锻炼“护—患”之间、“护—护”之间沟通能力,培养了整体护理理念及临床思维能力,锤炼了专业素质的修养,展现了护士的专业形象。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进行健康教育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深受同学们欢迎,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注意力集中,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培养护生的基本途径,情景模拟模式正是结合理论和实践的方法之一[2]。

3病例讨论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和中心,缺乏教与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课堂枯燥乏味,对于抽象的理论护生无法应用到具体的病例当中去,无法将理论知识升华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3]。在病案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如在讲到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内容时,在前一次课末给出1份详细完整的典型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发生发展、治疗经过及实验室检查等。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导学生课前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仔细阅读和查找相关病案资料,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实际病案的讨论和分析,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整个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可以锻炼学生应变能力、口头表达、临床思维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病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能活跃课堂气氛,既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诱导式教学的转化,使学生自觉、主动、创造性的学习[4]。

4应用模型。

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用模型也不容忽视,图像效果是无法与模型的直观效果相比的。使用教学模型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想像空间,能缩短学生的理论知识到临床知识的距离,使抽象性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如在讲解生殖系统解剖中的骨盆组成、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分娩机制、影响分娩因素的骨产道及狭窄骨盆等均可借助于骨盆、胎儿模型进行演示。如进行产前检查中的骨盆外测量,应用骨盆模型找到骨性标志,分别对每条径线进行展示,更直观且学生理解更透彻,同时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骨盆测量是否有异常,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觉得课程生动而有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对于老师来说,这种模型的使用也使得他们在上课时可以稍微的轻松一些,因为很多的内容是很难通过语言来描述清楚的。总之,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授他们丰富的妇产科护理学知识,使教学具有新鲜感,通过整合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更优秀的妇产科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3]杨再兰.案例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疗前沿,,5(9):81,91.

作者:罗银碧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读议讲练四段一体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的主要能力之一,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而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不仅是地理课程还是这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许多高中地理内容可以开展探究式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形成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一、演示式探究――化“抽象”为“具体”

演示式探究是指教师运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演示手段,向学生展示感性材料,引导学生把未知知识与所学知识联系,化“抽象”为“具体”的探究方法。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原理和规律,尤其是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前教材“宇宙中的地球”)。演示式探究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演示过程中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引导学生发现演示所包含的原理或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二、假设式探究――化“复杂”为“简单”

某些地理问题,通过设计虚拟的逆向思维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以大气环流的形成为例说明此类探究步骤。第一步: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而且地球不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在复习热力环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近地面、高空气压的高低,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假设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引导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分析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形成原因上的不同。第三步:进一步假设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让学生探究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周期性的季节移动规律,进一步探究南半球冬、夏季移动规律,进而归纳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第四步:进一步假设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探究亚欧大陆、太平洋气压中心的变化,带状分布的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再分析东亚冬、夏季盛行风向的改变,讨论性质、影响。

三、观测、实验式探究――化“理论”为“实践”

地理原理和规律常以简洁的语句、理想化的图式来表示。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适当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讨论,在轻松的氛围里使地理原理真正让学生理解。讲授“地方时东早西晚”时,准备一个地球仪,用醒目的金属线制成大圆,作为晨昏线。让学生选择某一纬线上两点,演示自转,观察东边的地点是否先经过晨昏线。可让学生进一步探究自转方向改变的影响。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是必修1第一章的难点,也是高考重要知识点。可设计观测实验来化“理论”为“实践”。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在二分二至日测得旗杆不同时间的影长,影子最短的时候即为正午,根据此刻北京时间计算学校的经度;根据学校的纬度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并同测量结果比较。

可作进一步引申探究:在不同北京时间旗杆影子的方向;经长期观测后绘制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提高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可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指导学生用手表和太阳定向,培养野外定向能力。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用手表与太阳定向的两种方法运用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收集其它野外定向方法,思考包含的地理原理。拓展探究:本地新城市规划如何充分利用光照资源;本城市有大气污染工业企业的布局。

四、观察式探究――化“感性”为“理性”

运用世界及分区地图进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分析,利用区域地图进行地理区域的定位和区域综合分析,是中学地理学习中常遇的课题,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宜采用观察式探究教学,活化图象,让学生掌握观察式探究学习的方法。

1、运用世界及分区地图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培养。

具体措施:选择对世界地理区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的经纬线(如0°经线、30°e、60°e、90°e、120°e、180°、120°w、70°w、60°w、0°纬线、23°26′n、40°n、60°n、23°26′s、66°34′s)为线索,沿着经线方向和纬线方向,分别通过运用世界地形图、世界政区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等指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首先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并想像其自转起来,明确线与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及与晨昏线的动态关系;第二步,在复习大洲、大洋的基础上,让学生脑海中想像,上述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地形区,气候区等;第三步,在复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丰富沿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城市、交通点、地形区界线、交通线、工业区、农业区等地理点、线、面。还可进一步探究某些经纬线所构成的区域及其特征。

2、利用区域地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定位、区域综合分析。

具体程序是:(1)设置从高考试卷、高考模拟试卷、互联网中选取的有关区域地图的例题,以及自制有关区域地图的例题。(2)让学生观察区域地图,解读相关信息。(3)提取有效信息,思考如何利用图中的经纬度、各种界线定位。应联想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联想重要国家、地区、中国重点地区的经纬网分布情况,注意界线地理事物、典型地理事物相对位置的关系,再使用推理、比较、排除等思维方法正确定位。(4)思考本区域的区位,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探讨现状,分析发展及发展的影响。(5)对比探究,分析相关区域的区位、现状、发展。(6)可分组进行,组内分工合作,探究结论,派代表相互交流和阐释观点,其它组可提出疑问,提出不同的解释。

地理空间思维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启发”式为方法论的指导思想。实施上述探究教学方法时,离不开空间想象和空间联系,还常辅以比较分析法、发现质疑法、发散探究法等多种方法。教师应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会合作交流,学会发现与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医学多元教学方法的应用的论文中医教学课程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学术思想。

现就本人在《内经选读》课教学过程中的体会简述如下:

一、多角度完善教学内容。

1.篇名的解析。《内经选读》课的原文往往节选自《内经》的某一章节,只有把这段原文放在这一章节的大背景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把《内经》此章节篇名的含义加以解释。《内经》篇名有一定的命名规律,有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还有的以示该篇与他篇的区别,如《素问・五脏别论》,还有的是说明该篇在《内经》成编时的流传方式。而大多篇名是概括原文所论内容,篇名往往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涵,是对文章内涵的高度概括,了解篇名的主要内涵对理解所节选的原文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帮助。例如第四单元血气精神中第一段原文选自《灵枢・本神》篇,本神是本于神的意思,即是讲解“人之神”的,那么在未读原文之前我们内心就会对原文有一些初浅的认识,对本段原文的渊源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起来也会更有的放矢。

2.原文的朗读与背诵。《内经》是一篇篇内涵深刻的美文,其不仅富有深刻的医理,而且行文流畅,文采飞扬,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因为其时代久远,所以一些字词的读音与现代有所差异,读音不同则含义不同,所以首先要读对、读准,课上朗读原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例如《内经》中一字多音多义的现象很多,一个“能”字除原有“能够”、“才能”等词义外,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夏不能冬”句中作“耐”解,读作“耐”;在“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句中与“态”同义,读作“态”等等。《内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一些篇章所包含的医理和哲理值得我们一生回味。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次的诵读能够增加对原文内涵的理解。简单的学习根本不能领会《内经》原文深刻的内涵,所以要求学生对一些经典原文进行背诵是非常必要的。

3.字、词的含义。学习《内经》必须弄懂文理和医理,而弄懂文理和医理则必须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常有不同的含义,只有明确字词的含义才能理解原文的主要内涵。例如“卒”字,《灵枢・玉版》“土卒无白刃之难”句中作“士兵”解;在《素问・评热病论》“愿卒闻之”句中作“详尽”解;在《素问・征四失论》“卒持寸口”句中作副词“只”解;在《灵枢・口问》“大惊卒恐”句中通“猝”。而且,《内经》中有许多“通假字”、“古今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古今字是由于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在《内经》课本中通假字常用“通”来表示,而古今字常用“同”来表示,在讲述过程中必须对字词的含义和读音进行强调,否则学生不加以重视则容易读错,并造成词义的曲解。

4.修辞手法。《内经》还贯用一些修辞手法,而达到行文流畅的目的。例如《内经》原文中常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如《素问・举痛论》“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意思是:客于脉外血少、气亦少,客于脉中气不通、血亦不通,其中气和血互文,完善其含义则是“客于脉外则气血少,客于脉中则气血不通”,这样显然有些重复累赘,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缺陷。另外,还有一种修辞手法也较常用,称“举偶”,即举一反三之义,如《灵枢・口问》“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句中以“寒暑”赅六淫,以“喜怒”以赅七情。

5.注家的解释。《内经》的注家及其注本,是古代医家研究《内经》的经验结晶,是我们学习《内经》的重要借鉴。但由于历代注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具有的知识结构和临床经验的差异,所以对同一问题往往会出现多种分歧。所以,我们在讲解某一段原文时,可以参考多个注家的见解,进行分析对比,然后总结分析,有选择性地进行解释,从而弄懂其文理和医理。对于某些重要条文的理解,则需要对不同注家的观点进行对比,丰富原文的内涵。例如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不同的注家有不同的论述,马莳、高世拭等认为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王冰认为养即制也。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热以抑其盛阴,张介宾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张志聪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通过对不同注家观点的解析,使同学对原文内涵的理解更为丰富和深刻。

6.联系上下文对原文进行分析。《内经》课本往往只是从原文中节选某一段落,但其段落的含义必须在全文的语境下进行理解。所以,在学习讲解时需联系上下文,才能更好地抓住其本质内涵。《内经》是古典文化的结晶,学习《内经》和学习古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首先要弄懂文理,能够掌握段落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涵,所不同的是,《内经》毕竟是医学专著,所以还要结合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弄懂它的医理。例如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治病必求于本。”联系上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我们就可以理解“本”是指“阴阳”,因为阴阳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法则和规律。

1.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是以案例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模拟性地导入临床病案,实施较为容易,同时可以弥补我们临床课教学缺少课间实习的不足,又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我院的素质教育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首先从《古今医案按》、《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二续名医类案》等经典医案著作,把与《内经》教材的经典理论条文相符合的病案进行摘录,与经典条文理论相匹配,形成教材参考资料,在条文讲解时引入运用。在运用过程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修订医案内容。在这里强调的是,案例教学法虽然被运用到中医学的各门学科,每个学科有其独特性,需要经过必要的教学改革研究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案例教学方案和医案参考资料。医案参考资料并非在《内经》理论之后医案的简单罗列,而是经过调研和总结研究形成的一套成熟的、具有理论价值的.经典医案与理论资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按照不同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初期,以讲述为主插入案例分析;在教学中期,以问题为主导入案例分析;在教学后期,以案例为中心组织小组讨论。并在学生和教学督导中进行问卷调研,不断总结完善,形成适合《内经》课自身特点的案例教学方法[1]。

2.自主学习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是以引导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对某一些较易理解的篇章,让学生查阅资料自学,而后对中心思想进行把握。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足之处是在有限的学时内,课堂自学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使讲授时间远远不足;而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往往有部分学生不能完成自学,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3.角色转换教学法。角色转换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对某一些篇章进行全面地查阅资料准备,让学生上讲台讲课,承担教师的角色。一个问题只有弄明白,才能讲明白,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以讲授者的态度去学习,而且讲明白还需要旁征博引,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查阅和整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角色转换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对课堂进行一定的组织,对学生进行提前分组,需要发现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做提前的布置,以免耽误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角色转换教学法只能针对少数的学生来承担教师的角色,会影响其他同学的积极性,没有承担教师角色的同学也不能有更深的体会。

三、多方面应用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内经》是经典课程,文字的东西多,而图片资料少,不能更好地显示多媒体在《内经》课的应用优势。但是,多媒体以其容量大、直观的特点,仍然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内经》多媒体应用应具有如下特点:字迹清晰、版面优美、内容丰富,而且适当地可配合一些图片资料或语音朗读资料等等,使其更加生动活泼。对于一些原文的注解可以用链接的方式显现,尤其是注家的解释为古文注解,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用多媒体的方式显示在画面上则更为清晰,容易理解。

2.板书的应用。板书虽然在现时代显得有些古旧,但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板书,可以舒缓教师的情绪,还可以给学生和教师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板书像故事插曲一样,对于不适于在多媒体中表现的、讲解,但又较难理解的内容,需要书写时则可以配合板书。板书要整洁大方,注意在书写时勿进行讲解。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力求更好地提高《内经》课的教学质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