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与偶的应用教案(模板17篇)

时间:2023-12-17 22:39:09 作者:LZ文人

使用教案模板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混乱和冗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比的应用教案

1.地位和作用:

滤镜在ps处理图像过程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技术,利用滤镜可以制作出多种美轮美奂图像效果。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感受滤镜对于增强图像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2、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掌握两种以上的滤镜使用方法。

3、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滤镜制作图像效果。

1.教学手段:

本节课就课本上的知识来说相对比较简单,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滤镜在图像处理方面的强大作用是关键。学生的自主实践是关键,辅以老师的点拨、引导。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学情分析: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学生特点分析:现在的学生对一些流行元素感兴趣,在导入时我紧紧抓住这一点,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障碍:本节课操作简单,但是如何能让学生将操作简单化、操作方法多样化一直是课堂上比较难实现的。所以,要不断的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讲解操作的一般化程序,从而不断的强化学生的意识。

4.教学程序及设想:

(1)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运用图层样式命令制作艺术字可以丰富图像的内容,怎样能够制作一些唯美的图像特效进一步丰富图像内容呢,转入本节课滤镜的学习。并且进一步用ppt播放了一些经过滤镜处理前后对比图像,让学生感受这种技术的强大功能和效果,并且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2)实践操作:带着憧憬,学生根据课本的操作提示自己动手实践,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共性、可提升的问题,以使学生能够优化自己的操作。

(3)巩固提升:主要想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思考、实践、探索制作一些图像特效,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5)总结反思:将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技巧、误区加以归纳总结。

滤镜是photoshop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利用它不仅可以改善图像的质量,还可以创造出神奇的效果。而对于我们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滤镜,实践内容相对简单,但是怎样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滤镜的兴趣,促进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兴趣是关键。

在导入环节,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流行明星入手,演示经过滤镜处理前后对比图像,让学生感受滤镜在制作图像特效时的强大功能,但是怎样能让这种新鲜感延续下去,在这一方面思考的较少。接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完成课本上的实践操作,内容相对简单,大部分学生完成较好,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对于这些我认为应该给学生讲出来,可能学生一开始的操作都不是很明确,想的少,可能下一次也走了那样的弯路。所以,我认为操作之后的讲解也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有时间想明白其中的道理。掌握了滤镜的使用,鼓励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创作一些图像特效,我认为在这一部分没能给学生一些有效的引导,学生做得没有兴趣,没有成就感,因此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也没有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最后和学生共同复习总结本课知识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创作。

总体来说大多数学生完成了基础操作,但是没能实现能力的提升,这说明教师课堂指引以及铺垫还有待改善。特别对于photoshop这样的技能课,如一味的模仿教师的操作,就显得只为技术而学,为完成任务而完成,部分学生学完以后不知道其有何用途。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这方面自己在今后教学中还应多下功夫。

比的应用教案

1、能正确的判断应用题中涉及到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能正确的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正确的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能根据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让学生说说“每组人数、组数和总人数”这三个量的关系,每组人数、组数成什么比例关系。

(3)、全班有48人,像他们这样站可以站成几组,或者每组可以站几人?

(4)你是怎样算的,可以列出式子吗?

1、指导分析,理解题意。

2、学生自己想办法解答。

3、师生探究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a、这道题中涉及到的量有哪些?

b、哪种量一定(不变)?从哪里知道的?

c、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小时和140千米相对应,5小时和x千米相对应,即可以列出比例:

140:2=x :5

e、学生列式并解答。

f、说说怎样检验我们的计算结果呢?

4、如果把例1中的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交换,又该怎样来解答呢?

学生自己解答,老师及时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1、引导分析,理解题意,找到相关的量。

2、准确判断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

3、学生解答,及时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比较例1、例2的异同。

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要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准确的判断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解答。

比的应用教案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反思、总结。

小黑板

一、基本练习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

二、变式练习

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

教学反思:

提高练习的灵活度,以及练习的形式。

比的应用教案

知识目标:

1、知道离心运动及其产生的原因.。

2、知道离心现象的一些应用和可能带来的危害.。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法建议。

学习离心运动的概念时,通过充分讨论,让学生明确几点:

关于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可引导同学讨论完成.。

--方案。

离心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离心运动产生的条件。

教学主要设计:

一、离心运动。

(二)展示“魔盘”娱乐设施的动画资料。

(三)用提供的力与需要的向心力的关系角度解释上述现象,得到离心运动的条件和概念.(配合课件1)。

二、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如:

(2)在公路转弯处,为什么车辆行驶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速度?

(3)为什么砂轮、飞轮等都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转速?等等。

探究活动。

观察并思考:

1、汽车、自行车等在水平面上转弯时,为什么速度不能过大?

2、滑冰运动员及摩托车运动员在弯道处的姿势,并分析其受力情况?

比的应用教案

转基因动物是指转入了外源基因的动物。

我的发现:

2.分析说明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与伦理。

探究发现:(1)导入基因的稳定高效表达。

导入的方法、使用的受体细胞等都会影响到基因导入的效率和基因的表达,因此在基因工程操作时要进行筛选和培养。骨髓作为受体细胞使用的最多,对它进行细胞培养、干细胞分化、使用造血因子等方法可增加基因的稳定高效表达。

(2)导入基因的安全性。

导入的基因是否引起重要基因的失活或更严重地激活一个原癌基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因此要重视基因的安全性问题。

(3)基因治疗与社会伦理道德。

体细胞基因治疗是符合伦理道德的,但试图纠正生殖细胞遗传缺陷或通过遗传工程手段来改变正常人的遗传特征却引起争议。

我的发现:

3.利用微生物生产药物有何优越性?

探究发现:所谓利用微生物生产蛋白质类药物,是指将人们需要的某种蛋白质基因,导入微生物,然后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蛋白质类药物。与传统的制药相比有以下优越性:

(1)利用活细胞作为表达系统,表达效率高,无需大型装置和大面积厂房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药品。

(2)可以解决传统制药中原料的不足。例如,传统的胰岛素生产方式是从猪和羊的胰腺中提取,获得1g胰岛素大约需要100g的猪胰脏,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但利用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即能大量生产(1000l大肠杆菌发酵液可得到100g胰岛素),又不需要从动物或人体上获取原料。

(3)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

比的应用教案

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按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各部分量的新方法。

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各部分量之间应该按怎样的比例来分配。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引导学生将比转化成分数、份数,指导学生试算

学生课前作调查;

一、导入

1、看题目:“比的应用”,你想知道什么?

2、小小调查员:前几天,我已经请同学们去作了课外调查,看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识。下面,请汇报一下你调查到的信息。

二、新课

1、配置奶茶

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来了一位客人。刚巧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亲自招待这位王叔叔。

师:请客人坐下后,一般要干什么?(泡茶)对,这是待客的基本礼仪。小明打算亲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浓的奶茶,招待王叔叔。

(1)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2:9。看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2)小明想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

(a)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b)请你先独立计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4)评价

(a)请你谈谈你对这些不同解法的看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解法,为什么?

(b)其实,这些方法都很好。不过,第(b)种解法是我们今天所学到的一种新方法。它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按比例分配”。(显示课题,齐读)

2、 计算电费

(1) 刚才小明就按大家计算的结果给王叔叔配制了一份奶茶。王叔叔在小明家坐了一会儿,刚巧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张电费的清单。原来,“小明家和另外两户居民合用一个总电表。九月份共应付电费60元。”(显示)王叔叔想看小明这个小主人合不合格,就问小明:“你们家上个月交了多少元电费?”

(a) 你觉得小明家应付多少元电费?你是怎么想的?

(b) 你为什么不同意他的想法?(不公平)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按比例分配”,你有什么收获?

比的应用教案

教学内容:

科书第107页的“用数学”及“做一做”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口头表达能力。

3.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收集解决问题的数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关键: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口算卡:

8+3=9+4=9+5=8+3=。

9+6=8+7=10+8=7+5=。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同学们,你们家养了什么动物?(学生说:小狗、小猫、小马、牛、兔等)。今天老师把我们最好的朋友小兔子请来了。出示课件1。它们是带着问题来的。请同学们读题。“一共有多少只兔?”

2.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4人一组,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教室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流看法,给予点拨。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1)请各组代表发言。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出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

(a)点数出小兔的总只数。1,2,3,……;一共15只。

(b)按左右两群记数,用加法算。列出算式8+7=____(只),然后算出得数。

(c)如果学生没有按颜色把小兔分成两类,再计算。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小兔?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把小兔分成两部分?使学生明白:可以把小兔分成白兔和灰兔两部分。

教师板书:

10+5=15。

4.小结。

让学生评议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

教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小兔按群分成两部分,用8+7计算出结果,按白色、灰色分成两部分可以用10+5解决问题。显然,这两种算法比较好。同学们你们真的太聪明了,你们真棒!要学生明白,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同学们,你们还愿意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吗?(学生:愿意)。出示课件2。图中有小鸟、小松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道题比较难,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做完指名说题意和算法。学生评价谁说得清楚、合理、正确。

2.同学们,还想做吗?接着出示课件3。树上有9只小猴,又跑来了3只。现在有几只?先让学生提出问题,自己解答。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评价。

3.同学们还想做。出示课件4。是一道减法题。先看有()条鱼,再看游走了几只,问还剩几只?指名汇报,想法、做法。其他学生评价。

4.同学们还想做呀?出示课件5鸡图。上面有公鸡和母鸡,有白鸡和红鸡。是根据所学知识来安排的。看学生能不能根据所学例题的方法,找出本题的不同解法。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解答。学生评价方法是否合理。

5.同学们想一想你在实际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数学了?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上的非常好,我们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都是用什么知识?(生: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出示课题:用数学)数学知识可重要了呀!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好它。

比的应用教案

1、能说出搜集有关应用磁铁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信息资料的方法。

2、能通过观察和测试,找出哪些日常生活用品中使用了磁铁。

1、愿意关注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2、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有关磁铁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实例。

1、能列举我国古代人们利用磁铁的实例。

2、能说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能举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磁铁和磁性材料的实例。

教具准备:小电机、小喇叭、耳机、话筒、大头针、图片资料。

知识点课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认识磁的应用磁的应用一、教学引入。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司南。在现代社会中,磁在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说说人们利用磁能做什么?

2、讨论:磁具有广泛的用途,我们还知道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磁?

1、想办法检验一下,音箱、话筒等物体中有没有磁铁?

2、下面这台机器中装有磁铁,让我们来找一找。给这台机器起个名字吧!

3、在哪些家用电器中还用到了磁铁?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说一说。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出磁的应用,并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举出实例。

小组合作检查,找出磁铁。并把发现全班交流。

起名:垃圾分类机。

学生举例加深对磁的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磁的用途真多!

认识磁的作用。

加深对磁的认识。

知识点课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1、引导学生看图。

讨论: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的什么性质设计而成的?与一般列车相比,有哪些优点?

2、感受一下磁悬浮的力量吧?

3、学习科学在线。

1、你知道吗?磁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录音机就是用磁带记录声音的,计算机磁盘也是用磁来储存信息的。

2、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

学生看图。

学生回答:根据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设计而成的。

优点:速度快、噪音小。

比的应用教案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按比例分配应用维他命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思路,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相关应用题。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应用比的知识解答相关应用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1、说出下面每个比表示的具体含义。

苹果和梨的重量比是2∶3;

电视机和收音机的台数比是5∶2;

学校老师与学生的人数比是1∶25。

2、口答

练习136;说说是怎样想的?

3、揭示课题

1、练习137

找一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两道题里的40棵各与比里哪个份数相对应?

这两道题,哪一道是按比例分配问题,哪一道不是?为什么?

按比和分数的关系想一想,这两道题会解答吗?

上下练习;

2、题组练习

(1)学校饲养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只数的比是5∶4。白兔有15只,黑兔有多少只?

(2)学校饲养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只数的比是5∶4。黑兔有12只,白兔有多少只?

说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这两道题与按比例分配问题相同吗?有什么不同?

3、补充练习

出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

,女生有多少人?

1)学生说说上面比的具体含义。

2)口头补充成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3)口头补充成已知一个数量,求另一个数量的应用题,并口头列式。

练习139

课后感受

同学们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相关应用题。

比的应用教案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按比例分配应用维他命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思路,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相关应用题。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应用比的知识解答相关应用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应用题练习。

三、

四、作业。

1、说出下面每个比表示的具体含义。

苹果和梨的重量比是2∶3;

电视机和收音机的台数比是5∶2;

学校老师与学生的人数比是1∶25。

2、口答。

练习136;说说是怎样想的?

3、揭示课题。

1、练习137。

找一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两道题里的40棵各与比里哪个份数相对应?

这两道题,哪一道是按比例分配问题,哪一道不是?为什么?

按比和分数的关系想一想,这两道题会解答吗?

上下练习;

2、题组练习。

(1)学校饲养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只数的比是5∶4。白兔有15只,黑兔有多少只?

(2)学校饲养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只数的比是5∶4。黑兔有12只,白兔有多少只?

说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这两道题与按比例分配问题相同吗?有什么不同?

3、补充练习。

出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

女生有多少人?

1)学生说说上面比的具体含义。

2)口头补充成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3)口头补充成已知一个数量,求另一个数量的应用题,并口头列式。

练习139。

课后感受。

同学们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相关应用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比的应用教案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1.理解题意

(1)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置的?

(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

(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

(2) 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给同位讲解吗?

(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小组展讲

小结: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填空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c,长与宽的比是5:2,长与宽各是多少c?

4.一个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全班有多少人?

比的应用教案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1.理解题意

(1)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置的?

(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

(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

(2) 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给同位讲解吗?

(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小组展讲

小结: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填空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cm,长与宽的比是5:2,长与宽各是多少cm?

4.一个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全班有多少人?

应用题教案

1、使学生学会根据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计算。

2、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过程,并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理解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

确定选择加法还是减法。

:情景图的光盘。

1、口算。

2、6、7、8、9的组成。

1、分步出示小鹿情景图。

(1)先出示大括号,下面写9只。

师:谁能说出它的意思?

(2)再出示跑走的3只。

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再让学生把两句话合起来说一遍。

(3)出示问题部分。

师:看图你知道了什么?问题要求的是什么?

师:谁能根据图编一道题?并列算式。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3=6。

1、蘑菇图方法同上。

1、做一做。

让学生先说图意,后列算式。

2、综合练习。

应用题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加、减法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差关系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各类应用题的分析、解题的思路,能正确地解答三类不同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能力。

一、计算练习。

做练习十二第8题后两题(加和减)。

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作业本上。

2、集体订正,让学生重点说一说计算过程。

1、看图列式。

(1)示线段图。(用线段图分别表示蓝墨水28瓶,红墨水20瓶,求蓝墨水比红墨水多几瓶)。

请小朋友说说图上是什么意思?

(2)在图上改变已知数和问题,成为求蓝墨水瓶数的题。

让学生说说现在图里的意思?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3)谁能改变和问题,成为求红墨水瓶数的题?(根据改变两个条件和问题)怎样列式?

2、针对性练习。

现在,说说第一句中是哪种数量多,它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1)小猴子比大猴子多几只?

(2)公鸡比母鸡少几只?

(3)松树比杨树少10棵。

(4)红金鱼比黄金鱼多5条。

师:我们分清了谁多、谁少,就可以根据题目的意思来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

3、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先做第一题,做完后提问: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提?

想一想,这道题里有哪三个数量?(张芳养17只,徐军养26只,徐军比张芳多养9只)。

根据三个数量,还可以编成另外两道应用题。

做第(2)(3)题。

做完后指出:虽然每道题里的'三个数量都一样,但由于条件和问题不同,所以解答的方法和算式也不一样。因此,解答应用题先要分清条件和问题,然后根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确定用什么方法算。

4、做练习十二第10题。

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和绿旗面数都是与哪种旗比的。为什么解题的方法一样?

三、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8题前4道计算题,第11题、12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练习十二第13~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和解答。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加、减法简单应用题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培养初步的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题练习。

1、做练习十二第13题。

(1)读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口答算式,每一题分别提问为什么这样做。

3、口答列式。

(1)明明看40页书,东东看46页,东东比明明多看多少页?

(2)明明看40页书,东东比明明多看6页,东东看了多少页?

(3)东东看46页书,明明比东东少看6页,明明看了多少页?

刚才,我们已经练习了相差关系的三类应用题。现在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这些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是怎样联系的。

1、完成练习十二第14题。

(1)用小黑板出示第14题,说明要求。

(2)请小朋友读第一组条件。哪种鱼的条数多?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后面什么问题?为什么能求这个问题?现在把这两个条件与问题“大鱼有多少条”连起来。

(3)让学生完成余下的题目。

2、做练习十二第15题。

(1)小黑板出示,明确要求。

(3)这两个条件还能求出什么问题?

(4)指出:这道题已经知道这两个数,既可以提这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用减法来算,还可以提这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的问题,用加法算。

(5)第(2)题已知什么条件和什么问题?知道了蓖麻25棵,要求向日葵多少棵,发补怎样的条件?这个条件里谁的棵数多?请小朋友把这道题连起来读一读。

提问:这里补成了几道应用题?

4、做练习十二第16题。让学生说说题意,弄清小军、小虎都是和谁比的。

三、堂作业:练习十二第15题第(2)题。

应用题教案

大班幼儿已经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和看图列算式。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灵活性,考虑到孩子对减法应用题理解有难度,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一次自编减法应用题。首先运用了挂图让幼儿学习自编应用题方法,然后让幼儿结合图片练习自编应用题。再过渡到联想生活实际编应用题,最后让幼儿根据图片,编题、说题、写题,由浅入深,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

(1)教幼儿初步学习自编减法应用题。

(2)根据数字或算式进行仿编、创编减法应用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图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图

一、巩固复习加法应用题,以问答形式回答所提问题。

二、学习看图自编减法应用题。

情景导入:

(2) 提问,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请一名幼儿把算式写出来,刚才老师让小朋友根据挂图完整的吧这幅图复述出来,这种形式就是减法应用题,应用题有他必然条件,一件事,两个数字一个问题,这是应用题的基本结构,那么老师让小朋友根据老师给你们讲的上述条件请小朋友们看图编一编减法应用题。

(3) 出示小鸟图片,请幼儿根据图片仿编应用题,并把算式写出来

三 尝试用数学创编减法应用题

四 探索用减法算式创编应用题

进一步加深巩固,让幼儿根据减法算式进行创编 如9-3=?

五 自由发挥编减法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六 游戏操作练习:

七 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带着礼物回家给爸妈编应用题

应用题教案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且初步理解并掌握了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些都为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教材编入这一部分内容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本课题内容是两步以上应用题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把解应用题的水平提高一步。

本课题教材有层次地显示了"连乘应用题"的知识结构。例题之后,教材引导学生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第一种思路:知道有5箱热水瓶,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每箱热水瓶多少元?

第二种思路:知道每个热水瓶卖11元,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5箱共有多少个热水瓶。通过这个分析过程,使学生明白分析这种问题的关键是弄清要算出题中要求的钱数,先选哪个作为已知条件,哪个条件是未知的,需要先算出来。分步列式后,教材又引导学生分别列出综合算式。然后说明:如果解答正确,那么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应该相同。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查。再通过"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中1-3题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最后通过第4题补充条件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连乘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

本课内容这样有层次地呈示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建立连乘应用题的认知结构。

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会用两种方法解答,知道用一种解法可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

2.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

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用两种方法解答的思路。

弄清要算出"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先选哪个作为已知条件,哪个条件是未知的。

1.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

2.运用直观性原则,采用线段图展示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创设思维环境,引导学生有序地思维,鼓励学生用语言准确、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1.,5箱热水瓶多少元?

2.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

3.一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通过上面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步应用题结构和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1.学习例题,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理解题意。出示例

1,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说一说有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再想一想例1与复习题有什么关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暗示了思考方向。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要边提问题边画。(图略)问题:

(1)5箱怎样表示?

(2)每箱12个怎样表示?

(3)每个11元用哪条线段表示?

(4)问题怎样表示?这一步使学生知道怎样理解题意,为分析数量关系打下基矗第二层次,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提出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做法。方法之一:方法之二: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每箱多少元有几箱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每个多少元有几个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种分析思路,每箱多少元,有几箱,这两个条件中哪个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明白之后,再引导学生讨论第二种分析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三层次,确定算法。引导学生结合分析结果,确定怎样列式计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分步列式计算之后,教师要指出,我们采用不同的思路就得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今后学习应用题,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遇到问题,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然后,要求学生将两种解法分别列出综合算式,再比较两种算法的差别,并说明理由。

2.反馈校正。指导学生做教科书99页上的"做一做",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给以适当的提示。做完后指名说说思考过程,集体订正。如有问题,及时校正。

3.小结。指出两种解答方法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一种解法的结果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并要求学生阅读99页例题下面的一段话。

1.做练习二十二第1题,审题之后提示学生想一想与例题有什么类似的地方,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时要先看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表明列式或计算有错误,要及时检查。同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以帮助和指导。

2.做第2题,要求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做第4题。读题后提问,题中有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能不能解答?还需要补充什么条件?(学生在补充条件时,只要不是非常脱离实际,就要采用。)集体订正时,教师让两个补充条件不一样的学生分别说出做题过程,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100页第3题

比的应用教案

使学生加深对比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比的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加深认识不同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并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一、基本训练

二、应用题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练习1310

一本书,已看页数和剩下页数的比是2∶1。

苹果筐数和橘子筐数的比是3∶4

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3

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4∶9

要求说出各占几份,再说出每个数量各占总数量的几份之几和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或几倍。

合唱组人数是美术组的3倍。

大米袋数是面粉的1.5倍。

公牛头数是母牛的1/3

摩托车辆数是自行车的2/5。

上下练习;

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是什么应用题?关键是什么?

问:4∶1是哪两个数量的比?长和宽对应的总长度是40米吗?为什么?

要下求什么,再求长和宽?

上下练习。

明确题意后指出:能根据数量与比之间的对应关系把它改编成分数应用题吗?

学生口述后解答。说想法。

能把(2)改编成分数应用题吗?

练习131213

同学们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