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二年级大鹿教学设计(优质15篇)

时间:2023-12-16 22:14:33 作者:飞雪

教学计划的合理安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利用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可以从这些教学计划范文中学习到很多教学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二年级人教新课标语文《骆驼和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观察、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4、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分层教学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尺(皮尺、卷尺、直尺等)、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工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长度单位。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个童话故事。

师:扶手到底有多长呢?在你们桌上每人都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请四人小组合作,选用盘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长。

同样长的扶手,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二、认识厘米。

1.认识厘米尺。

请大家使出真尺摸一摸,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数:(课件在尺子上出示0、1、2、3……数)。

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课件闪烁0刻度并板书。)。

刻度线长短不同。。

“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

2.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同学们,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请你们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同桌可以相互验证。

(关注个别学生,如没有从0刻度开始找1厘米的)。

你们再看看,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1厘米长的呢?

(注意个别指导)。

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举例说明。

3.认识几厘米。

6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

(师生游戏:问答,即5个1厘米是多少?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

三、用厘米量。

1.估几厘米。

请你们把蓝纸条举起来,咱们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

2.量几厘米。

纸条是几厘米长呢?咱们用尺子来验证一下。

(学生试着用尺子进行测量,量好了的同学可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量的,指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介绍量法,其他学生评价他量得怎么样。)。

四、巩固练习。

1、判断。新课标第一网。

(出示课件)画外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比以前更漂亮了,从那以后,蚂蚁们深深体会到了尺子的作用,更是蚂蚁王国举行了一个“测量大赛”。同学们,你们来当评委,如果你们认为选手量对了就举“对”牌,不对就举“错”牌。好,比赛开始了。

请1号选手,请评委亮牌。

请2号选手,请评委亮牌。

出示瓶子,现在瓶子的高度是不是正好6厘米?

那瓶口对着的刻度是更接近6厘米,还是更接近7厘米?(大约6厘米)。

最后咱们有请3号选手,请评委亮牌。

2、测量。

汇报自己的测量结果。

3.思考性练习。

五、布置课外练习。

师:同学们都特别能干,最后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个小知识: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尺子的时候,人们是用什么测量的呢?他们有时是用手和脚来量。(课件展示:一拃、一步图样)今天的课外练习,请大家量出自己一拃和一步分别有多长。

六、总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修改意见:

备注。

二年级人教新课标语文《骆驼和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小枣树春天来了也没有长出嫩叶,但是到了秋天它就长出又大又红的枣子。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生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充分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快乐地读、尽情地说;在合作交流、平等互助中体验情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深刻的道理,感受生命的价值。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课前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导学生齐唱《春天在哪里》)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有一首写柳树的诗谁知道?谁愿意把《咏柳》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诗,教师随机在黑板上画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简笔画或贴他们的图片)。

2、让学生说出黑板上两种树的名称(如果学生叫不出枣树的名称,教师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并相机板书:“小柳树和小枣树”,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枣”是平舌音)。

3、交流:你最喜欢黑板上的哪种树?说说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用学生会唱的歌曲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通过背古诗,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识字,探究感悟。

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标出小节、画出生字。

思考: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生字卡,学生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和句子读给大家听,分小组自。

学生字新词。

3、开火车认读生字。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

办法认字。

[设计意图]明确初读目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以简单的回答,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哪几节是写小柳树的?哪几节是写小枣树的?

2、自由默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柳树外形特点。

的词句,用横线画出描写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比较两种树的外形有何不同。

3、感悟小柳树的美。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一找写小柳树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交流反馈,并进行朗读指导。

a、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课件出示句子,抽生读,

评议。指导怎样读好这句话。)。

用这个词说句话吗?)。

(3)、出示穿着浅绿色外衣、刚刚吐芽的小柳树图片。让学生对小柳树说一。

句赞美的话,可以用书本里的语言。(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4)、过渡提问:多了些日子,小柳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变得怎样了呢?

a、出示: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读句子,用“又。

细又长”说话。)。

b、小朋友,你们看,小柳树长得更美了,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指。

导朗读,读出得意的神情。)。

(5)、你知道小柳树在得意什么吗?(学生各抒己见)让我们再一次一起。

来感受小柳树的美,齐读这三句话。

4、小柳树长得这么美,可是小枣树呢。

(1)、找一找课文是怎么写小枣树的?(自由读1--4自然段)。

(2)、交流:

a、小柳树看着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b、他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3)、提问:这两句话的哪几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小枣树的特点?把他们划出来。

a、理解“弯弯曲曲”、“光秃秃”

b、说出几个aabb和abb式的词语。

c、分男女生把描写小柳树外形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欢比赛的特点,培养团结合作和竞争意识。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培养他们资助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鼓励学生参与读书评价,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读读、找找、画画、圈圈、说说、评评,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

四、自主选择、品读欣赏。

1、选择1--4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读出美感。

2、指名读、挑战读、表演读。

交流:小柳树和小枣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3、选择书中的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什么样的。

春天,小柳树                 ,真美啊!小枣树                ,多难看呀!

[设计意图]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在理解和积累的基础上,加大语言训练的力度,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加深理解、促进积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两个字“怎、思”认读,口头组词。

2、认真观察生字再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这两个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提醒写字的姿势。

5、展示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

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重点。写字的教学注意引导孩子们自己观察,自己发现,适当地展示优秀作品,能激发孩子们写字的积极性。

六、总结作业,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书写写字课堂。

七、板书设计。

15 小柳树和小枣树。

()的小柳树()的小枣树。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我为你骄傲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学设计

我为你骄傲》是一个常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讲述“我”怎样由“打破玻璃”到“攒钱赔偿”以及最终得到老奶奶巧妙地宽容与鼓励的经过。故事情节生动,亲切真实、心理描写细致感人。相信通过阅读,学生一定会从孩子纯真、悔过的表现和老奶奶博大胸怀中受到深刻地教育和启迪。

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对学生有着较强的教育意义。建议教学本课在揭题时让学生提问,“我为谁骄傲”“为什么我为你骄傲”等等问题。让学生从读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和富有个性的表达。引导学生在体验人物心理,评价人物表现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同时,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学生的个性体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鼓励学生拿出勇气去面对错误,承认错误。同时也要学会宽容,学会感动。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知道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释题引入:

课件出示“骄傲”。同学们,你们知道骄傲是什么意思吗?教师借助课件演示画面:a、展示骄傲的贬义意思(如骄傲的公鸡);b、展示骄傲的褒义意思(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金牌)引导学生观察体会“骄傲”的不同含义。你们喜欢哪个意思的“骄傲”?教师相机引出课文。(板题)。

(通过观察比较,引发思考,丰富学生的体验和语言积累,激发了学生的学文兴趣。)。

2、挖掘体验:

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有过“闯祸”的经历吗?当时你们是怎样想的?后来的结果如何?由此引入课文内容,板书课题。

(联系学生生活,启发学生谈话,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对话平台。

一、质疑。

2、简略读文,交流自读发现,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从课题进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读文的热情,增强了读书活动的目的性。)。

二、识字。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再次读课文,(如:轻声读、默读、小组读、同桌一起读),遇到有生字的地方,作上标记,并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些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课件出示生字词语,你还认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拿出自己的卡片,组内交流。

3、汇报识字方法,教师强调难点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

4、游戏识字:说偏旁猜字、开火车扩词等。

(在读书中,在生活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在与同学的相互交流中识字,记字,丰富了学生的识字经验。多种形式的巩固,促进了学生的识记,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三、统读。

1、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小组推荐组员读。

2、学生自主评价朗读情况,正音。

3、你读懂了些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有读懂?

(在识字的基础上统读全文,既检验了识字和读文的情况,同时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为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和感情奠定了基础。)。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玻璃、破碎、继续、报、拾”。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抓住这些字的特点。如:三个词语,都是由偏旁相同的两个字组成;两个单字的偏旁一致;“玻”“与“破”的右边都是“皮”等。

3、教师范写难点字。重点强调:“碎”字的右半部分“卒”下面是“十“字,竖要出头;“继”字当中的“米”与“米”字的书写有一定的变化。

4、学生书写,师生评议。优秀作品展示。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树立独立人格,充分舒展个性创造必要条件。本篇课文篇幅不长,内容生动,是一篇孩子易于接受也乐意阅读的童话故事,但其中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我认为,读完课文孩子们悟出什么,明白什么,启发多少,甚至对故事角色有何种情感,都应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教师不应刻意追求教材书中的唯一标准答案。我想,尊重我们眼中每一个成长的生命,首先就要学会尊重一千个读者眼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设计特色。

尊重学生个性,将教学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抒真情、悟实感的过程。

三、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揭题入文,整体感知。

多媒体课件演示一对邻居狐狸和乌鸦的动画,让学生根据已有认识或阅读课外书中所获信息,谈谈自己对狐狸和乌鸦的了解。然后通读全文,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直奔重点。

1、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下来。

2、讨论:狐狸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三进入情景,自由感悟。

1、你可以找出哪些理由来说明并非出自真心实意而讲这些话的?除了课文第三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直接写到的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去说。如:从狐狸话的本身进行分析。教师演示课件,让学生看看麻雀的羽毛,听听乌鸦的叫声。进而体会狐狸一次比一次更讨好乌鸦,目的就是为了那片肉。用羽毛不美甚至可以称得上丑的.麻雀与其比美,来恭维乌鸦,更体现了狐狸的奸诈狡猾与虚伪。两者的性格特点也形成鲜明对比。

2、你能揣摩每次狐狸说话前后及乌鸦听话时它们各自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神态吗?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通过自由感悟角色情来领会文章思想内容。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发言适时点拨、纠正、鼓励与小结。朗读训练随机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领悟认为当时情景中角色会用什么样的语气与神态说,就怎么读。)。

四角色朗读,加深理解。

1、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分旁白、狐狸和乌鸦练习朗读课文。

2、合作伙伴再自由合并成几个活动小组,将文中的故事编一编、演一演。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

一、检查生字词。

1、读生字词。

乌鸦叼(要注意哪里)肉狐狸抬关馋(写时要注意什么)。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把上面的词语连起来说说。

(可以调换词语顺序说)。

二、提问题。

1、课文是围绕“骗”字写的,围绕“骗”字可以提什么问题?

2、结果乌鸦有没有上当?可以提什么问题?

三、学习课文。

1、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听课文录音。

2、狐狸为什么骗乌鸦的肉?

3、看图说说乌鸦的嘴馋。

4、课文中哪句话是写狐狸嘴馋的?

读课文中的.句子。(指名读,评价,齐读)。

5、这时候狐狸是怎样想的?

6、狐狸到底是想什么办法使乌鸦的嘴巴张开?自由读4—7自然段。

(1)狐狸说了几句话?指名读第一句话,评价。这句话读时特别要注意哪些词?再指名朗读。

(2)指名读第二句话,问:你特别要注意哪些词,为什么?

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读第三句话,同桌同学讨论读时应注意哪些词。指导朗读。

7、狐狸为什么要说三次话,看课文找答案。

(1)第一、二次狐狸有什么表现?

(2)第三次狐狸为什么张开嘴巴?

(3)师:狐狸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好听),所以,我们读时也要一次比一次……(好听)。

(4)学生练读。

(5)指名读,分角色朗读。

8、课件演示肉从乌鸦嘴巴掉下来。

用“刚……就……”练习说话,并写下来。

四、想象说话。

1、乌鸦看着狐狸叼起肉,心里怎样,怎么想?

2、拼拼读读乌鸦留给我们的话。(课后练习)。

我为你骄傲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个小故事,是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来描写的。先是扔石头“很开心”;再是砸碎玻璃“很害怕”然后是见到老奶奶“很不自在”;最后是用自己积攒的钱赔偿给老奶奶感到“一阵轻松”。教语文,也是教做人。教学时应该紧紧的抓住这个线索,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发现,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学习老奶奶宽宏博大的胸怀。同时还要以文为载体,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品析、积累、运用词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徐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教师先发挥了导学的作用,然后是以学定教,顺学而教。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教学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这个变化在教学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但由于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教学中也出现了自主异化为自流,合作学习变成自由活动的苗头,这不是课改期望中的自主学习。课程标准强调,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教”的方式决定“学”的方式。因此,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教师起着关键的导航、定向的作用。

这节课,执教者先是从文题中引发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读书,概括要义。接着又提出一个整体性的能牵动全篇的有价值的问题--小男孩和老奶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并且又提出了学习方式和方法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方法、要求走进文本。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学功能,避免了学生盲目的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合作、交流以后,教师采取的策略是顺学而教。

例如,一个学生说:“我知道小男孩在玩时是怎么做的?”,老师问:“你想读一读吗?”

学生说:“想读。”学生读后,教师再问:“读得怎么样?”其他学生参与评价。一学生抓住“开心”这个词来体会,教师就引导说:“那你就开心的读一读吧!”又如,学生读课文时,发现有一句话表达了小男孩“不自在”的心情。

老师顺势而导:“不自在是什么感觉?‘从不自在’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带着不自在的情感读一读吗?”在这样的学习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怎么学的,教师就怎么教。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合作、对话、交流。课堂教学既没有失控于学生,又没有教师的牵强附会。

二、注意多元的理解,实现文本价值。

培养什么样的个性?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个性。“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母雷特”,但是,以教育为目的的阅读,不同于自由式的阅读。以教育为目的的阅读,首先要考虑文本价值的实现,文本的价值是旗帜,是航帆,是路灯。那么,我们又如何理解“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呢?我的想法是,尽量发挥学生的个性见解和创新的思想,然后在多元的理解中,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通过研讨、反思、辩论,达成理性的认识。当然不一定统一,只要他们说的有道理,我们就尊重他们。

可能有人问:“什么样叫有道理?”这就在于教师智慧的把握。

这节课,徐教师注重了学生多元的理解。

例如:老师问,不自在是什么感觉?

学生:不舒服、心里不是滋味……。有如:你认为老奶奶是怎样的人?

学生:高兴、激动、内疚……。

二年级人教新课标语文《骆驼和羊》教学设计

2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小学二年级的内容,主要学习课文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老牛的话,体会要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培养学生养成以别人之长补自身之短.本文出现的生字新词,也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学习者分析。

要求流利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能力,并能够识记和书写生字,生字组词,简单的造句。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读4个字。

2、会朗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能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培养学生养成以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习惯。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能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培养学生养成以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和解决措施。

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能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养成以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习惯。

3、解决的措施:通过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引导,分析课文等措施,使学生熟悉课文的中心思想,以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

1、复习生字词,谈话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主要是通过课件展示图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顺理成章的导入新课。

2、再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感悟语言,在教师的讲解和帮助下,仔细体会课文,让学生分别来演骆驼和羊,并理解老牛的话。

3、回顾总结,通过教师的提问,巩固学习过的内容。

4、布置作业。

依据的理论。

本课主要讲骆驼和羊争执自己的长处,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教师利用课件和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的提问贯穿教学的始终,起到了重要,积极的引导作用。

能流利的读出出示的生字词,读出指定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师出示课件,复习生字词,并看图理解课文内容.最后根据课件复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

课堂教学。

课件复习生字词。

有趣的提问导入课文。

课件板书课题出示图。

学生观察指名说教师引导观察图。

学生读课文,思考高好还是矮好?

观察图并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指名答。

完成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到骆驼和羊争论的是什么?

双方分别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用重点词语进行辩论。

骆驼方阐述观点羊方阐述观点教师板书。

双方感情朗读课文,表明自己的观点。

为了更能充分说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来演一演。

课件老牛来评理的内容。

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好处。

理解词语“长处”“短处”,

指导朗读老牛的话。

质疑,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回顾总结。

布置作业。

《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5到7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千”,掌握千以内的数位顺序几各数位之间的进率。

2、会正确地读、写、数1000以内的数,直到数的组成。

3、通过估计、体验等具体活动感受1000的大小,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千以内的数位顺序及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并数数。

教学难点:

正确地数出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和体会位值制“满十进一”,具体感知一千的大小。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已学的数:100。

师:一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100”,关于100,你知道了什么?

生可能:10个十、100个一等。

2、说一说比100大的数。

二、认识千和千以内的数。

1、课件出示两条信息:

师:我这里也收集了两条信息,请看:

(1)海龟的最长寿命可达152年。

(2)萧江五小一共有三百十五个学生。

让学生读数、写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对比:这两个数中都有“5”,它表示的意思一样?(课件出示两个计数器)。

2、巩固练习。

师读要求,请学生说说有几个要求。再带着这3个问题完成练习单。

(1)126。

师:课件出示和学生校对,再说说数的组成,请学生一个一个往后数5个数。

师:129后面是多少?

生:130。

师:130是怎么想出来的?(课件演示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再让学生写数。

师小结末尾的0不读但要写。

(2)304。

师:第二个数是多少?

生:304。

师:老师也写了一个,写对的和老师微笑一下。为什么中间这里要写0啊?

生:因为十位没有?

师:那读呢?

生:要读。

师:原来中间的0不仅要写而且要读出来。

师:谁来介绍一下304的组成。

师:请你从304数到299。

师:刚才你们说300前面是多少?生:299、

师:299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课件演示)。

(3)949。

师:请你说说他的组成。

师:949十个十个数从949到999,请你在练习纸上打五个小括号写一写。

师:十个十个往后数,哪个数位上的数有变化?

生:十位上的数。

师:999这三个“9”表示的数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999往后再数一个是多少?

生:1000。

师:那怎么得到1000的呢?我们来请计数器来帮帮忙。

学生拨好以后,老师(课件演示)。

师:这么小小的1个珠子为什么能表示1000呢?生::因为在千位上。

师:1000怎么写呢?1写在哪位(课件演示)。

(4)揭题。

三、感知1千的大小。

(1)正方体。

师:10个百是多少?1千(板书)。

师:说得真好,像刚才这样的数数过程在咱们的三字经里就出现过了:一而是,十而百,百而千。(课件出示)。

课件演示:一个大正方体,拿走1个百、2个百、3个百、5个百。

师:几个5百是1000、

课件演示:拿走1个十、2个十、3个十。10个十。

师:有这样的100个十是多少?板书:100个十时一千。

课件演示:拿走1个、2个、3个等。

师:1000里面有一个一个有几个?板书:1000个一是一千。

(2)1000张纸。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000个正方体有多大,那请你估计一下1000张纸有多厚呢?

先出示1包500张,再出示1000张。有多厚,用我们学过的什么长度单位表示呢?

(3)数轴。

(1)师:这是一节0到1000的尺子,孩子们,你看到了哪些数?

生:100到1000、

师:那你能找到400吗?你怎么知道的?

师:那其他的整百数咱们也给他找出来。

(2)师:除了这些整百数,像这样的150你们能不能很快找出来。

生:在100和200之间。

师:像这样的一个尺子里面其实还藏着所有1000以内的数,那1000后面的数是不是还藏着其他的数呢?课后去找找。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等学了1千以内的数,我们知道数是用来表示生活中物体的量,那么《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这是一本有趣的数学绘本,回去大家可以去买过来看一看。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狐狸和乌鸦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种动物什么样?它们的特点。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板书课题:狐狸和乌鸦。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自学。

回忆学习的步骤:(用投影列出)。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鸦洞肉站流亲漂麻雀极。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肉:第五笔是“撇”

漂:熟字“飘”去掉风字旁,换上三点水,就是漂亮的漂。

流:左右结构,右边第四笔是点。

亲:上下结构,下面是一横加一个小字。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用投影罗列出来)。

叼漂亮亲爱流口水不做声。

4、朗读。

(1)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学生进行朗读,全班评议。

(4)自己读课文,提出问题。

三、练习巩固。

1、看拼音填空。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及()()。

()()。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朗读课文,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二年级人教新课标语文《骆驼和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颐和园》一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及图片。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先来聊会天。

一、交流导入,进入学习。

师:同学们,颐和园是北京的一处旅游景点,那里历史悠久,景色怡人,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注意看老师板书课题。强调颐的书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你对颐和园有哪些了解?

二、检查预习。

课件:1长廊柱子横槛。

2佛香阁排云殿画舫堤岸。

师:先指读,佛是个多音字,谁知道它的另外一个读音?让我们一起读。

三、朗读感知理清顺序。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中告诉我们走的顺序,走的路线的句子有很多,比如:“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再读读书,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划下来。

交流画的句子,课件出示齐读体会一下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游览顺序。

师:作者都到了哪些地方?

师:作者先到了哪,又到了哪,最后到了哪呢?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四、深入感知,品读文本。

1、长廊。

师:说说吧。他觉得是长廊的长让它出了名。你觉得呢?你呢?

(你也有相同的感受,课文里是怎样写的,a你能来读读吗?

画多师:你能告诉大家横槛上画着什么吗?

师:你觉得长廊内还可能画什么?

景美师: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透过这个满字,(课件)你能感受到什么?

师:a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

师:七百多米的长廊啊,两旁都栽满了花木,可见花真的不少,所以作者说,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6生接读,(生只答另一种)。

a你能通过读也让我们感受到吗?

师:长廊看似平常,但却用它的长,它的画表现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美,这就是它的有名所在。让我们合作着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老师读蓝色部分,找同学读黑色部分。红色部分我们一起读。

2、昆明湖。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正前面。谁来读读这句话。课件。

师: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那么轻,那么慢,说明它们?

a能不能来读一读呢?

b感受到他们的想法了,但没那么强烈,谁再来?

c他们滑得那么轻,那么慢,说明它们不想?请你来读读吧。

d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有谁忍心打破它呀,谁再来?

师:难怪乾隆皇帝曾这样称赞它:师课件“何处燕山最畅情,无边风月属昆明”

3、桥。

师: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看!这就是十七孔桥,古老的栏杆,整齐的桥洞,在这座汉白玉石桥上,还有544只小狮子呢。

师:你们看,它们有的?这只是我们看到的几只小狮子,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呢?齐读。

师:作者还告诉我们,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岸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里的桥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

师:你觉得这里的桥有什么特点?

师:这些桥几乎汇集了中国古典桥梁的所有形式,单看桥就这么引人入胜了,更不用说其他景色了,难怪作者会说课件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师:说到底就是要告诉我们:课件开始说到底还是想告诉我们:课件结束。

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大家看看这两个句子都在课文的什么位置?

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看看这两句话里都用了一个什么词?板书美丽。

师:这种方法即可以突出事物特点,又可以加深印象,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着用上它。

四、畅游园林,延伸作业。

师:品读着静静的文字,感悟着作者的写法,我们一起游览了颐和园。课下,希望同学们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

《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看老师展板上是什么?

生:玉米粒。

师:那你们可以估一下大概有多少吗?你是怎么估的。

生:......。

现在大家看大屏幕上的玉米粒比刚才的玉米粒怎么样?(多得多),那比100粒怎么样?(多得多)那用我们以前学的100以内的数还能表示有多少吗?所以今天我们就学习比100更大的数。(锻炼学生的估数意识)。

二、新授知识。

(一)、同学们刚才做的那么棒,小方块也来了,我们一起数数吧!

看课件一起数: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数小正方体,感悟到数数方式的多样性: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数更大的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建立“千”的直观模型。)。

(二)拿出计数器,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身体验在计数器上拨出数,更深刻地感受10个一,要向十位进一,10个十,向百位进一,10个一百,向千位进一。

师:小组长拿出计数器。

现在小组之间先探讨一个,计数器上的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什么数位。

师板书:百十个。

生:因为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师:同样的道理,如果十位满十了,怎么办?

生: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那拨完计数器,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让学生自主发现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三、知识应用。

(一)、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一个同学数数,另一同学在计数器上拨数)。

1、一个一个地拨,从一百起到一百二十。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拨,数到二百零三。

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四、巩固练习。

以上是学生运用计数器数数,接着让学生抽象地数,锻炼空间思考能力。

(一)、同学们,刚才我们正着数了数,现在我们来倒着数,看同学们表现怎么样?1、从十,一个一个地倒着数,数到一2、从三百零二,一个一个地倒着数到二百九十七3、从一千,一个一个地倒着数到九百九十六4、从四百二十,一十一十地倒着数,数到三百六十(二)、我们玩报数游戏,老师指定一位同学从,开始,一排的同学接着数。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出一个数字,让后边的同学接着数。

课后作业:

作业:第79页练习十六,第1~3题。

板书设计: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

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课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比方说:100以内的数,毕竟这些数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地感知到。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存在,并能相应的感受到一些大数的相对数量。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能力点: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正确判断镜子里的样子。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镜子、图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师:是的这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学习镜面对称。(板书:镜面对称)。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3的图片。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

2、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

3、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先想像一下,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然后再用镜子验证一下。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是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2、出示半个蝴蝶、雪花、天坛,问:这些是什么?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3、回家后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

4、开放题;小明在镜子里看到他去公园的时间是9时,你知道实际时间是几时吗?

《观察物体》说课稿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学设计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位置及左右等关系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教材先从情境入手,组织学生观察长方体讲桌,感悟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发展空间观念。然后通过各种认面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上面,进而学会辨认物体的形状,为今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与依据。

《课程标准》为这部分内容设定的目标是:“辨认从正面、侧画、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依据这一目标,在深入挖掘教材,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为:

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在同一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发展空间观念;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上面,能正确辨认从三个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通过探索与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猜测和空间想象能力。3、在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与简单的评价,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此外,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活动也将作为一项教学重点。

三、教材处理。

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思想,我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安排了其他观察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四、教法、学法及教学媒介的使用。

本节课我将采取“引导-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并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优化教学。为此,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玩具狗、长方体纸箱等。

五、教学流程预案。

我为这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生动有趣的情境十分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导入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首先与学生聊一聊过生日的新鲜有趣的事情,然后播放观察一只布绒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后思考:它们观察的是同一只布绒狗,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呢?借机引出课题。

二、观察交流,探索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这一环节我预设为三项活动。

1、观察机灵狗,体会“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的结果不同”。

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承接导入时的情境,我准备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本位观察机灵狗活动,各自说一说面前的机灵狗长的什么样,并指出屏幕上相同样子的照片儿;然后再以顺时针的方向交换座位观察,把每次观察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和第一次看到的是否相同,是哪一张照片儿;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换位之后每次看到机灵狗的样子一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汇报后,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收获。相信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一定能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从而顺利的解决教学重点之一。

2、观察纸箱,体会“同一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在初步掌握观察方法的基础上,我将出示一个六个面颜色各异的长方体纸箱,引导学生猜测:站在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这个纸箱的几个面?然后请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验证的结果,最后通过小组汇报、集体评议的方式明确:站在同一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教学中,学生可能因为移动了头或目光,觉得可能会看到4个面,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这一活动的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猜想、验证、交流中发现并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教学重点之二。

3、认识正画、上面、右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活动中,首先我与学生交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我们看到的物体的三个面都有自己的名字。”然后大胆放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寻找答案;接着通过指认长方体纸箱、讲桌及班级中可能有的长方体物品的三个面加以理解,最后变换某一物品的摆放方向,请学生再次指认各面,使学生明白所谓的“正面、右面、上面”是会发生变化的。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重视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针对这一原则,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一组梯度式练习题:巩固深化题。教材26页的“连一连”、27页“练一练”中的1、3题;实际应用题。看图猜物、小小摄影师;课外延伸题。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一件物体,试着把看到的形状画下来,结合着画为家长讲一讲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四、畅谈感受,交流收获。

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将采取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方式进行。同时,通过欣赏古诗《题西林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科间的联系。

六、板书设计。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组织观察实践活动,因此,板书为简写知识点,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记忆。

七、教学效果预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笑笑”、“淘气”、“机灵狗”这三个学生喜欢的数学小伙伴,创设了完整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探究知识,交流体会。我想:由于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上,同学们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思考,乐于实践,乐于交流,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以上就是我对教学本节课的一些预想,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您的宝贵意见,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谢谢!

二年级人教新课标语文《骆驼和羊》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美丽的秋天。

授课内容         识 字 一课型新  授。

教材解析。

本课共由12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组成,这些词语描绘了秋色美丽和丰收景象。词语分三组,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正确地朗读词语。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媒体使用课件课时安排        1/2。

教 学 过 程设 计 意 图。

一、切入举偶。

1、  谈话: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秋天吧!

2、  演示:播放课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呈现三组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谈感受。

二、对话平台。

自读。

1、凭借插图和拼音引导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找学习伙伴互助读词语,互相正音。

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自主认读。

指读。

1、教师范读。边演示课件边范读,学生边听边欣赏。

2、 分组练读,引导学生正确读词。(让学生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3、多种形式汇报读。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忆生字的。

朗读。

1、学生自由练读。要读得正确、读出美感。

2、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配上《秋日的私语》的钢琴曲,引导学生体会意境,谈感受。

3、小组练读,点评。

5、  汇报读。看谁读得最美、最有感情。评为“金色童音奖”。

教师富有感情地渲染,将学生带入美妙的秋天世界,激发学生了解秋天的热情,乐于参与。

凭借辅助手段,营造轻松氛围,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识字热情,突出主体作用。

教师范读让学生学会欣赏。多形式的练读,在复现过程中加深记忆。识字方法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互助识字,加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

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有助于加深理解,形成个性化的感悟,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

[识字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人教新课标语文《骆驼和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要求:

・・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     2、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     二、教学重难点:

・・     理解老牛的`话。

・・     三、教具准备:

・・     课件、动物头饰。

・・     四、教学设计:

・・     (一)谜语揭题。

・・     师:同学们,动物王国今天出大事儿了!你看,动物法官牛伯伯家门口围着一大群动物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是牛伯伯在给两只发生争论的动物评理呢!

・・     生:老师,到底是谁在争论呢?

・・     师:这个呀,老师也不知道啊!不过,牛伯伯给大家出了两则谜语,大家猜一猜就知道了!

・・     课件:谜面1――?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管见到谁,开口叫妈妈。

・・     谜底――(图片)山羊。

・・     谜面2――?沙漠一只船,船上两座山,个子高又大,耐暑顶呱呱。

・・     谜底――(图片)骆驼。

・・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两只发生争论的动物就是:(板书)。

・・     骆驼和羊。

・・     (二)整体感知课文。

・・     课件: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他俩到底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论呢?

・・     (三)学习课文。

・・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nb。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