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说课稿(精选19篇)

时间:2023-11-28 08:23:48 作者:XY字客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指导教学活动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步骤。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范文,了解教案模板的编写要点和技巧,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爷爷和小树说课稿

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

本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用稻草做衣裳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用自己做伞为爷爷遮阳。人与小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呀!课文文字活泼,简洁优美。学生能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小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课时三维教学目标分别为:

知识和技能方面有三点:

1是在学习生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

2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学习语言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方面有:巩固识字的方法,体会朗读的方法,图文结合的方法,创意补白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我构思的是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是: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地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小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并能积累语言,激发说话兴趣,培养说话能力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分解朗读要求,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1、创设情境法。

2、以读促悟法。

3、图文结合法。

3、创意补白法。

多媒体课件

说说本案的设计特点,总结起来也有三点:

1、课堂是快乐的,学生是愉悦的。

2、文本是有弹性的,学生是有创意的。

3、知识是建构的,情感是互动的。

在各个环节安排上,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久不够的特点,努力做到有收有放,有静有动。

1.上课开始,课件一片绿色的树木便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小树们亲切的问候,似朋友般面对面的交流,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巩固生字中,我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巧妙的利用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用游戏的方法巩固、强化字词,使识字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4.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5.亲近文本,以读促悟。崔老师说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结合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教学中,要重点指导朗读第二段,我首先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冬天的寒冷,当学生观察到插图一的反映的季节是冬天时,我这样引导:是呀,寒冷的冬天来了,刺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钻进我们的领口,袖口,裤管里,真冷呀!冷得我们直打哆嗦呢!把你们的小脸小手小脚冻成什么样了?谁来说说看。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情感体验如果被教师启发性的语言激活了,就能说得真实而生动。学生也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小树的冷,从而进一步感受到爷爷的爱心,读好第二段也就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

接下来抓住本段暖和的衣裳这一短语积累语言,教师这样引导:冬天里,你还觉得什么也是暖和和的,也来用上暖和这个词吧,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再作引导: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后,心里可感激老爷爷了,睢,小树和爷爷在说悄悄话呢,说些什么呢?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快乐地表达,动情地朗读。最后师生总结这段说说读读演演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学第三段。

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生字、朗读课文。我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根据学生掌握生字较慢的实际情况,学生要学的生字也很多,一节课要学会认10个生字和5个偏旁,时间很紧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最后的环节有些紧张,在朗读指导方面,设计的朗读形式有的都没有用,在层次上的提高也不是太明显。

先复习生字词,再由图片导入新课,教师的范读对于刚上学不久的孩子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引导逐段学习课文时,运用电教媒体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的是什么。在和谐的气氛中讨论,在探究中求知。学完天冷时爷爷给小树裹上稻草与天热时小树用树荫给爷爷遮挡阳光这两小节,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受到了积极的情感熏陶。

指导读书有层次。首先要求学生把句子读通顺连贯,理解之后再读出真情实感。每一次读书教师都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了不同的目的。在读书的方式上,老师精心设计,形式多样:范读,集体的齐读,个人的自由读,有语气的朗读等。课上学生充分地读,书声朗朗,是取得语文教学良好效果的保证。

总之,教师合理充分得运用多媒体展示,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创设情景,用语言来描绘画面,把语言文字与文中插图有机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呈现了教学内容,避免了枯燥无味的呈现形式,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习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教学中,学生的想象会被教师一次次放飞,学生思维的火花会被教师一次次点燃,学生的表现欲望会被教师一次次激活唤醒。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课堂成为师生心灵沟通、共同成长的乐园!

一年级《爷爷和小树》说课稿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5课,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

二,依据理念说教材。

本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用稻草做衣裳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用自己做伞为爷爷遮阳。人与小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呀!课文文字活泼,简洁优美。学生能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小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过程】。

(一)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齐读。

3课件出示;我家门口有(______________)。练习说话。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

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四)读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并背诵。

1指名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文档为doc格式。

《爷爷和小树》语文说课稿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5课,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

本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用稻草做衣裳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用自己做伞为爷爷遮阳。人与小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呀!课文文字活泼,简洁优美。学生能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小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

1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齐读。

3课件出示;我家门口有(______________)。练习说话。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

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1指名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说课稿

《爷爷和小树》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充满诗情画意、童趣盎然,让学生从诗、文、画中感悟到自然美景,了解自然美景及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单元的整体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根据本单元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课文的兴趣。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了人和树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课文内容简短,层次清晰。从冬天和夏天两个方面写了小树与爷爷的关系,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活泼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所以在教学中,应切实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准确地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课文,既充满好奇心,又害怕困难,因此教学中要充分鼓励和肯定他们的行为,如朗读中的稚嫩的感受,让他们在宽松、活泼、愉悦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并受到美的熏陶,为今后的阅读教学打下基础。同时要结合朗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由于课文简短,内容通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注重学生对课文整体感悟,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努力做到学生读的形式多,读的时间长,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时,引导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朗读课文,认真观察两幅图,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看图,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什么,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习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积累词语,通过讨论、交流搜集的资料,懂得树是人类的好朋友,可以遮阳,可以提供氧气,可以美化环境。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读,要耐心地纠正学生的字音,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再现课文的情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渗透读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同时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突破了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中感悟,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准备:

课件、收集有关树木为人类做贡献,人类为保护树林做了哪些事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复习生字词语、偏旁。

2、检查课文朗读。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练习说话:什么地方有什么?

2、出示课件,画面为: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北风一阵阵刮过,地上有许多树叶。

小树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呢?

3、课件画面:课文第一幅插图。

说说爷爷在做什么?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理解暖和的衣裳。

启发想象: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他会对爷爷说什么呢?

4、课件画面:夏天到了,小树长得很茂盛。

指名读课文。

你知道小树为爷爷做了什么吗?什么是绿色的小伞?

理解词语,再读课文这部分内容。

你想夸夸小树吗?(朗读感悟这一部分的设计我想体现几点:坚持从读中悟,自读自悟的原则。注重过程的趣味性。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5、讨论:小树为什么能长得那么好?

三、扩展活动,宣传环保。

1、课件出示:小树干旱、缺乏养料、有人伤害等画面。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树?

2、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树木为人类做贡献的资料。使学生明白: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一棵小树要长成大树可并不容易,需要人帮助还不能受到伤害,你们想一想,我们可以帮小树做什么呢?适度扩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3、让我们用彩笔画一棵美丽、可爱的小树,好吗?

(环境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必备意识之一,本课的安排目的之一即培养学生爱护树木花草的环境意识,这个环节是为了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深化,形成初步环境意识而安排的。)。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2、比赛读。

五、巩固练习。

1、指名说。

2、挑选你喜欢一个,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六、交流总结。

学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环节的处理:

1、让学生看看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理解文中暖和的衣裳是指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是用来防止小树受冻的。绿色的小伞是指枝叶茂密的树冠,可以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

2、让学生看插图(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观察),读课文,说说想到了什么。如冬天老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会冻死,夏天老爷爷在树下乘凉;小树给爷爷挡太阳是在报答老爷爷通过观察插图和朗读课文,感受老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

3、课文是用孩子的口吻写的,学生朗读起来不会感到困难,可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体会怎样读好暖和、不冷等词语。朗读课文时,要表达出人和树互相关心的温馨之情。

4、课后读读说说练习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的练习。可让学生先读读左边的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左边的例子把短语补充完整。既要积累词语,又要恰当运用。可先同桌或四人小组练说,再全班交流。

5、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

爷爷和小树说课稿

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

本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用稻草做衣裳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用自己做伞为爷爷遮阳。人与小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呀!课文文字活泼,简洁优美。学生能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小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课时三维教学目标分别为:

知识和技能方面有三点:1是认识10个生字和4个偏旁:刂、冫、人、灬,在学习生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2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学习语言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方面有:巩固识字的方法,体会朗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我构思的是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相比,教学重难点是:识字学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能积累语言.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情境,设计游戏,分解朗读要求,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1.创设情境法。

2.趣味识字法。

3.以读促悟法。

1.本课要认识的四个偏旁、构成合体字的部件。

2.小树和爷爷的头饰图。

1.课堂是快乐的,学生是愉悦的。

2.识字是轻松的,识字是主动的。

3.知识是建构的,情感是互动的。

第(一)环节: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想认识吗,睁大眼睛看好了,贴小树嗨,大家好,我是小树,想和我做朋友吗,介始介始自己吧!”学生与小树快乐地问候之后,教师过渡引导:“聪明的小朋友,我可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我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引导:“小树能给人类带来很多很多的好处,那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小树呢?有一位爷爷做得特别好,让我们一起向他问声好吧!”贴爷爷上课伊始,小树、爷爷和小树之间亲切的问候,似朋友般面对面的交流,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爷爷为什么要爱护小树的道理在课堂之初也得到了明示和呼应。

第(二)环节是:走进文本,趣味识字。

1.首先是课件范读课文,学生思考:爷爷喜欢小树吗?小树喜欢爷爷吗?借此问题把握课文的感情脉落。在此学生与文本第一次亲密接触。

2.接着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找出生字自学。“课文里藏着好多生字宝宝呢,让我们用摇篮把生字装起来,再想个好办法记住它吧!”这一活动伴随着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过程,这也是学生与文本第二次亲密接触。

3.再接着就是集中识字。集中识字过程以做”口腔体操”的情境创设开始,嗨,让我们来做口腔体操吧,请位小老师带着大家拼读音节,看谁的口形最标准?接着,让我们来认识几个新偏旁吧,把教具发给学生,让它们一一对应,找上朋友,组成新字。再接着就是“看图片猜棵、穿、伞三个字”的游戏,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识字游戏中,应该能乘上快乐的“情趣直通车”,愉快地奔跑在“识字高速公路”上。通过趣味识字,学生也能进一步积累到“形象记字”“想象记字”的识字方法。

第(三)环节是:亲近文本,以读促悟。

崔老师说“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结合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教学中,要重点指导朗读第二段,我首先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冬天的寒冷,当学生观察到插图一的反映的季节是冬天时,我这样引导:是呀,寒冷的冬天来了,刺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钻进我们的领口,袖口,裤管里,真冷呀!冷得我们直打哆嗦呢!把你们的小脸小手小脚冻成什么样了?谁来说说看。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情感体验如果被教师启发性的语言激活了,就能说得真实而生动。学生也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小树的冷,从而进一步感受到爷爷的爱心,读好第二段也就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

接下来抓住本段“暖和的衣裳”这一短语积累语言,教师这样引导:冬天里,你还觉得什么也是暖和和的,也来用上“暖和”这个词吧,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再作引导: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后,心里可感激老爷爷了,睢,小树和爷爷在说悄悄话呢,说些什么呢?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快乐地表达,动情地朗读,再接着让学生带上头饰大胆演一演。最后师生总结这段“说说读读演演”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学第三段。

第(四)环节是:回读全文,读后畅想。

学生在音乐声中读完全文后,教师引导提问:你最喜欢爷爷还是小树?为什么?这里,无论学生作何选择,都证明幼小纯真的心灵受到了文本的感染。教师顺势再作引导:“你有爷爷一样的爱心吗?你能做点什么呢?”在此,教师围绕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将文中所悟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最后在一首儿歌中结束本课时教学,让儿歌与环保意识一起融化在学生纯洁的童心里:小免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说课稿

1、课堂是快乐的,学生是愉悦的。

2、识字是轻松的,识字是主动的。

3、知识是建构的,情感是互动的。

八、从以下四个环节说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小树、爷爷和小树之间亲切的问候,似朋友般面对面的交流,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爷爷为什么要爱护小树的道理在课堂之初也得到了明示和呼应。

《爷爷和小树》评课稿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7至8岁的儿童持续集中注意只有20分钟,而小学一节课是40分钟,课堂上学生常常走神,容易幵小差。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不断地用新鲜事物吸引孩子。两位老师在这点上都做得非常出色,采用了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意气奋发。

1、媒体激趣,营造多彩的课堂:

对形象的偏爱是儿童的天性。在课堂上,两位老师很好地利用了多媒体,使原本单一、平白的课堂变得“彩色、立体”,使课堂充满了生气,这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爱上语文。

像陈老师把小树作为一个有灵性,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带到了学生面前,看着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看着爷爷给小树空上暖和的衣服,小树笑了,其实孩子的心也在随小树欢笑。再看刘老师,她创设了一个小树不断成长的过程,看春天小树发芽,树叶回家,夏天小树枝繁叶茂,学生像亲眼看到小树成长一样,很有亲切感。在捡落叶中复习生字,在知了的嘈杂声中回忆夏天的热,从而感受老爷爷在大树绿荫下的怡然自得等。陈老师把课文編作儿歌,做做课中操,得到了休息,又扩充了知识。复习生字时,创设种小树的情境,渗透爱绿、护绿教育。她们整堂课是一个大情境,每一个环节是一个小情境,老师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情境中去感悟、去活动,去创造。

2、语言激趣,闪耀人性的关辉:

两位老师的语言很有儿童化,闪耀人性的光辉。新课标指出语文緼涵着丰富的人文性。语文课堂是一个老师、学生、课本之间多维交叉,相互作用的对话网络。她们编织的这个网络折射着人生的.光辉。她们活化了教材,付于了教材以生命。陈老师导入时,让学生与老爷爷打声招呼,充满了人情味,让学生带着一份关切走近文本。刘老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换位,想想小树会怎么想,老爷爷会怎么想,学生说得很好,“小树和爷爷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从而让学生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老师的语言非常亲切,非常真诚,他们真诚地敞亮自己,彼此欣赏,相互悦纳,学生感受自由、尊重和理解,这种人文关怀使课堂处处充满温情。

二、给学生一个促进发展的课堂。

1、在生活中学语文:

新课标提倡“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儿童的学习,大多必须以其生活体验为基础,我们应该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小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大课堂。语言文字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两位老师这点做得很好,他们活化了插图,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看看图,读读文,读读文,看看图,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

“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就更加证明了这一点。陈老师在复习生字时,让学生想想你在哪里看到过或用到过这些字。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这些字,学生说得很好,“我在和爷爷说话的时候要用到爷。”“我在开门、开窗的时候要用到开。”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生字,更在生活中运用了这些生字。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尝到了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孩子们也在这寻找、记忆、交流中得到了发展。

2、关注学生地可能性反应: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与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改变“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生命的活力,有发展的潜能,在对话时,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有意或无意。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就应具备一定的应变性,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联系自己的教案,随时调整,随时整理,让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点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如陈老师在复习生字,认识偏旁“人”字头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说是“入”,这时老师若能马上随机出示“人”和“入”进行比较,学生就会自己发现,这肯定比教师直接说效果更好。如刘老师,年轻比较紧张,急于把自己准备好的优美的语言展示给学生,展示给听课的老师,而忽略了来自学生的精彩回答,有些过渡语设计得太长,太繁琐,不够简练、明白。

教学是一门令人永远有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我们有能力减少遗憾,争取更好。

《爷爷和小树》的说课稿

《爷爷和小树》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了人和树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课文内容简短,层次清晰。从冬天和夏天两个方面写了小树与爷爷的关系,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本课有2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

四、说教法。

导入新课后,教师出示本课要学习的`10个生字,借助拼音扫清生字,给生字找偏旁,组词来识记生字,老师引导学生边看图边学习课文,从而达到识字、理解文意的目的。比如:通过看图,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什么,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习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了送字识生字的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识字兴趣,还用质疑、提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五、说学法。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学习生字,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质疑、提问的方法,结合实际生活边看图边学习课文,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及懂得“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的思想。

《爷爷和小树》评课稿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流畅。

先复习生字词,再由图片导入新课,教师的范读对于刚上学不久的孩子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引导逐段学习课文时,运用电教媒体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的是什么。在和谐的气氛中讨论,在探究中求知。学完天冷时爷爷给小树裹上稻草与天热时小树用树荫给爷爷遮挡阳光这两小节,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受到了积极的情感熏陶。

指导读书有层次。首先要求学生把句子读通顺连贯,理解之后再读出真情实感。每一次读书教师都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了不同的目的。在读书的方式上,老师精心设计,形式多样:范读,集体的齐读,个人的自由读,有语气的朗读等。课上学生充分地读,书声朗朗,是取得语文教学良好效果的保证。

读、说、练结合。例如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说说小树还可以穿什么衣裳过冬。又如在学习第三自然段以后,老师捕捉信息,让学生说说,树对人类的好处。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说树能挡风沙和洪水,有的说树可以造纸、做家具,还有的'说树的叶子可以给人们提供新鲜的氧气,经常看绿色的叶子,能保护我们的眼睛等。这样,不仅锻炼了说的能力,而且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拓展了课文内容,开阔了视野。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将课后练习融进课堂,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减轻了学生课后的负担。

爷爷和小树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竖弯和立刀、两点水、人字头、四点水4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难点:

小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好。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7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复习背诵儿歌《轻轻地》。

提问: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花草树木的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读好爷爷。

提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勾出的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相抽读,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3、教师抽读,提示易读错的字音。(给;穿、伞的平翘区分;暖、冷的边鼻音区分。)。

4、出示文中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

《爷爷和小树》评课稿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极富童趣的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其中蕴涵了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黄老师的教学设计本着“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年龄及心理特点”的原则,通过不同方式创设情境,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力求本课的教与学在情境中互动、生成和发展。听了黄老师的课后,我的感触很多,她的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寓教于乐,趣味识字。

在学词识字部分,教师通过利用形象的图片,自然的情景以及适当的小游戏,引导学生识词识字。一年级的小朋友,识字时往往会出现“假会”现象,一起读时会,自己读时不会,课文里会读,单认不会读。张老师在本环节设计了多方式、多层次的认读方法,循序渐进,既使学生掌握了要认的字及偏旁,也适当的渗透了一些识字方法,为日后自主识字创造条件。

二、回归常态,当教必教。

《课程标准》提出: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张老师在课堂上力求自己的教学回归常态,该导则导,当教必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朗读句子尤其是长句子是个难点。教参中也明确地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要重视指导朗读,遇到长句子和不容易读好的地方,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张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一句时,用了一种最简单、朴素的画线的方法教小朋友连词成句的读。

此处训练真实朴实,学习效果明显。这样教,也渗透了学法指导,学生再读长句子时,就不会有问题了。“在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最好能读出感情来”,这也是教参中提出的`具体的要求,因此,张老师在指导学生将这个长句子读正确、通顺后,又在“暖和的衣裳”和“不冷了”两处,适时地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源于教材,适当拓展。

本课教材虽内容浅显,但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在课中拍手歌和课尾歌曲的设计上,都选取了与本课教材密切相关的内容。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引导学生懂得,人与大自然万物是朋友,应和谐相处!

另外,张老师在课堂上也能时刻关注学生,较为适宜的进行一些课堂常规训练;也能抓住一些细微处,进行听说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认识事物。这对于刚入学不到两个月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爷爷和小树教案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学习生字、词语。

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一、激趣,揭题。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1)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习第一段

1、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2、学生自己练习读。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

5、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6、再读课文第一段。

《爷爷和小树》教案

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3、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1、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生活环境中的树木,把喜欢的树画下来,准备张贴。

结合自己的观察,向爸爸妈妈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教师: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以及人类保护树木的各种方法。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学生朗诵表演《轻轻地》。问:小朋友还记得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吗?一起朗诵。

2、出示课题。谈话:大家这么爱护小草,又是怎样对待树木的,齐读课题。

3、启发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穿、暖、冷、伞、热".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朗读。

(1)认识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教师通过范读或领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轻声词语。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自然段的停顿。

5、齐读课文。

(三)、认记生字。

1复习"木、日、、穴"4个偏旁。(指名认读)。

2指导认识"、、、、"5个新偏旁。

3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不、开"。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不、开"的笔顺,按笔顺先描写,再独立写两个。

2、展评:学生自查字纠。

五、作业布置:把"不、开"每个字。

六、板书设计:不、开。

七、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2、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做"开火车"游戏,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2、听写生字"不、开".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2、讨论第二段。

(5)指导朗读,师范读,学生模仿。

3、学习第三段。

(2)讨论过渡:小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那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

(3)四人小组自读第三段。看图体会爷爷和"我"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

4、朗读全文。指名分段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生字"四、五"。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认识"四"中的新笔画"竖弯",知道"五"的第二笔"竖"。

要斜一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书空笔画笔顺,先描红再独立写。

3、展评:学生自查自纠。

(四)、扩展活动。

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五、作业布置:把"四、五"每个字带拼音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四、五。

七、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四、五"。

2、朗读课文比赛。

(二)、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组: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漂亮的衣服、雪白的云朵。指名读,并用这些词组练习说话。

(2)出示"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语,完成词语搭配。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暖和的()。问:还有什么是暖和的?

四人小组补充完成"绿色的()。漂亮的()。雪白的()"。

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练习说话。

(3)扩展练习。

完成词语搭配:清清的高大的。

弯弯的可爱的。

四人小组练说"什么样的什么"形式的词组。

四人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在全班表演。

挑选几名"小记者"在班中自由采访,教师巡视点拨。

挑选几对在班中展示采访过程,引导学生评价。

(三)、练习。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两个。

—()人—()。

—()父—()。

—()。

2、写出反义词。

冷—()关(guan)—()。

3、组词。

爷()棵()穿()。

爸()课()窗()。

五、作业布置:练习说话:人与自然。

六、板书设计:和谐。

《爷爷和小树》说课稿

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

本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用稻草做衣裳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用自己做伞为爷爷遮阳。人与小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呀!课文文字活泼,简洁优美。学生能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小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课时三维教学目标分别为:

知识和技能方面有三点:1是认识10个生字和4个偏旁:刂、冫、人、灬,在学习生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2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学习语言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方面有:巩固识字的方法,体会朗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我构思的是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相比,教学重难点是:识字学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能积累语言.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情境,设计游戏,分解朗读要求,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1、创设情境法。

2、趣味识字法。

3、以读促悟法。

1、本课要认识的四个偏旁、构成合体字的部件。

2、小树和爷爷的头饰图。

1、课堂是快乐的,学生是愉悦的。

2、识字是轻松的,识字是主动的。

3、知识是建构的,情感是互动的。

第(一)环节: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小树、爷爷和小树之间亲切的问候,似朋友般面对面的交流,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爷爷为什么要爱护小树的道理在课堂之初也得到了明示和呼应。

第(二)环节是:走进文本,趣味识字。

1、首先是课件范读课文,学生思考:爷爷喜欢小树吗?小树喜欢爷爷吗?借此问题把握课文的感情脉落。在此学生与文本第一次亲密接触。

2、接着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找出生字自学。“课文里藏着好多生字宝宝呢,让我们用摇篮把生字装起来,再想个好办法记住它吧!”这一活动伴随着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过程,这也是学生与文本第二次亲密接触。

3、再接着就是集中识字。集中识字过程以做”口腔体操”的情境创设开始,嗨,让我们来做口腔体操吧,请位小老师带着大家拼读音节,看谁的口形最标准?接着,让我们来认识几个新偏旁吧,把教具发给学生,让它们一一对应,找上朋友,组成新字。再接着就是“看图片猜棵、穿、伞三个字”的游戏,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识字游戏中,应该能乘上快乐的“情趣直通车”,愉快地奔跑在“识字高速公路”上。通过趣味识字,学生也能进一步积累到“形象记字”“想象记字”的识字方法。

第(三)环节是:亲近文本,以读促悟。

崔老师说“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结合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教学中,要重点指导朗读第二段,我首先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冬天的寒冷,当学生观察到插图一的.反映的季节是冬天时,我这样引导:是呀,寒冷的冬天来了,刺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钻进我们的领口,袖口,裤管里,真冷呀!冷得我们直打哆嗦呢!把你们的小脸小手小脚冻成什么样了?谁来说说看。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情感体验如果被教师启发性的语言激活了,就能说得真实而生动。学生也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小树的冷,从而进一步感受到爷爷的爱心,读好第二段也就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

接下来抓住本段“暖和的衣裳”这一短语积累语言,教师这样引导:冬天里,你还觉得什么也是暖和和的,也来用上“暖和”这个词吧,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再作引导: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后,心里可感激老爷爷了,睢,小树和爷爷在说悄悄话呢,说些什么呢?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快乐地表达,动情地朗读,再接着让学生带上头饰大胆演一演。最后师生总结这段“说说读读演演”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学第三段。

第(四)环节是:回读全文,读后畅想。

学生在音乐声中读完全文后,教师引导提问:你最喜欢爷爷还是小树?为什么?这里,无论学生作何选择,都证明幼小纯真的心灵受到了文本的感染。教师顺势再作引导:“你有爷爷一样的爱心吗?你能做点什么呢?”在此,教师围绕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将文中所悟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最后在一首儿歌中结束本课时教学,让儿歌与环保意识一起融化在学生纯洁的童心里:小免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爷爷和小树》教案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应该爱护小树,初步懂得一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参加讨论并且发言。知道“衣裳”、“绿伞”在句子里指的是什么;知道“爷爷真好”、“小树真好”的原因。

能够积极参加讨论并且发言。知道“爷爷真好”,“小树真好”的原因。

一、看――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出示多媒体课件:

1、爷爷给小树“穿衣服”的活动画面,孙子好奇地问爷爷什么。

2、爷爷在树下摇扇乘凉的活动画面,孙子高兴地在树下边跑边叫。

二、读――弄懂课文,培养读书能力。

1、图文对照,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把本课生字和要求认识的字在文中画出,并多读几遍。

3、检查读书情况

(1)说说小树在哪里。

(2)天冷了,谁帮谁做了什么?指导学生怀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3)图文对照,自学第2自然段。

天热了,谁帮谁做了什么?

“绿伞”指的上什么?并用“绿”练习说话。

朗读提示:图上的爷爷和孙子心情怎样?该怎样读好这段话?

(4)齐读第3段

三、演――深化理解,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四、议――发散思维,增强环保意识

1、小树和爷爷的关系怎样?

2、如果没有人的帮助,小树会怎样?村木会给人带来什么好处?

3、你帮树木做过什么?今后打算帮助树木做点什么?

《爷爷和小树》说课稿

《爷爷和小树》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用稻草做衣裳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用自己做伞为爷爷遮阳。人与小树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课文文字活泼,简洁优美。学生能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小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教学本课用两课时,我构思的是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有三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在学习生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

2、初读课文。

3、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学习语言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方面有:体会朗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说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情境,课件件设计直观形象,分散识字难点,采用多读的形式,在课堂中写字,小比赛。

说教法。

教学中我通过多引导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以读为主线,读中感悟,努力做到学生读的形式多,读的时间长,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感。重视对字的认读,反复多练。读写结合。

教学时,引导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朗读课文。通过看图,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习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会写“不”。

2、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知道课文中的“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

4、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知道课文中的“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

3、感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难点。

1、会读7个生字。

2、知道课文中的“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

3、感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看图导入课题。

看图,是一位老爷爷,注意读准“爷爷”一词,跟老师读。第二幅图,是小树。爷爷、小树中间用一个和字联系起来,就是今天所要学的课文,我们来读课文。

第二环节:初读,小组合作识字。

1、初读课文,让学生小组合作,不会读的字在组内解决,让学生积极学习。

2、然后检查读的情况,小组内开火车读、随意指读。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开火车读。

3、练习组词。

4、游戏,摘苹果。

第三环节:学写“不”。学生自己写,组内互查。

第四环节: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指名读课文。

(二)联系实际,冬天来了,我们觉得非常冷,小树也非常的冷,它也需要温暖。提出问题:爷爷看到了,爷爷做了什么?主要是我找出重点词:冷穿衣不冷,并板书。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指出小树穿的衣裳在哪儿,指导读第二段。

(三)春天温暖,许多花都开了,到了夏天,非常的热,小树也变样了。观察插图,小树的叶子多吗?爷爷坐在树下喝茶,引导学生说说,板书:热撑伞,不热。看图说一说,“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练读课文。

第五环节:总结拓展。

欣赏美景,问学生觉得怎么样?对比看大自然受破坏的图片,问学生又觉得怎样?需要我们去保护大自然,云南省就有一位爷爷,他叫杨善州,他退休以后,用的时间种了好多好多的树,使原来的荒山变成绿色的大山,并捐给了国家。

《爷爷和小树》教案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读一遍谁听出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板书课题。谈话:爷爷是人小树是植物为什么把小树和人物写在一起呢?学习新课后同学们就知道了。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1、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暖、穿、冷、伞热”。并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1、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开火车读。再让学生找出写爷爷保护小树的句子。(2)爷爷为什么这样做?“暖和的衣服”指的是什么?(3)启发想象:冬天太冷了,爷爷帮助了小树小树不冷了,小树的心情怎样?,(4)指导朗读第二段话。

3、学习第三自然段。(1)引导学生看图说话。(2)小组讨论,小树会有怎样的变化?(3)小结。4、练习朗读。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再书空。

2、展评:学生自查。

《爷爷和小树》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5课。

《爷爷和小树》一课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结构清晰,着重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的含义。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吸纳的学习过程,了解爷爷是怎样为小树御寒,小树又怎样为爷爷遮阳。让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并感悟人与树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1.学生朗读表演《轻轻地》。

让学生们回忆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再让学生朗读表演《轻轻地》。

2.出示课题。

大家那么爱护小草,又是怎么对待树木的呢?我们来学习第5课。(板书:爷爷和小树)请学生把课题读两遍。

3.启发学生质疑。师问: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从以前学的儿歌导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再开“火车”读。(电脑显示生字)。

(2)去掉拼音读字:爷、棵、到、给、冷、穿、暖、开、伞、热。

(3)想办法怎么记住它们。

3.检查朗读。

(1)认识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3)男女生分段赛读。

(4)小组汇报朗读,评出“朗读小能手”。

4.齐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学生看看课文插图,再读读课文,交流“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一棵小树”。)。

(2)指导朗读。

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掉光叶子的小树”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

(3)启发想象:如果小树会说话,会对爷爷说什么。

(4)指导朗读,读时要强调突出“暖和的”与“不冷了”两词。师范读,生模仿。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枝叶繁茂的小树”图,让学生看图说话。(提示: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绿色的小伞”。思考:小树怎样帮助爷爷呢?

(3)四人小组自读第三自然段,再派代表说说读懂了什么,是怎么读懂的。

(4)指导学生看图理解“绿色的小伞”。

(5)指名分段朗读,分男、女生读。

(6)朗读全文,体会心情。

想一想为什么冬天小树不冷,夏天爷爷不热呢?

1、学生通读课文。

2、回答上述问题。

3、不明白的地方小组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有所回顾,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认读“不、开、四、五”四个字。

2、重点指导“不、开、四、五”四个字书写。

3、老师板书:指导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识笔画“乚”,写时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师巡视指导。

5、口头组词。

课本剧:指导学生加上爷爷和小树的动作、对话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们做了哪些事。

[注重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

《爷爷和小树》说课稿

《爷爷和小树》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了人和树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课文内容简短,层次清晰。从冬天和夏天两个方面写了小树与爷爷的关系,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本课有2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后,教师出示本课要学习的10个生字,借助拼音扫清生字,给生字找偏旁,组词来识记生字,老师引导学生边看图边学习课文,从而达到识字、理解文意的目的。比如:通过看图,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什么,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习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了送字识生字的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识字兴趣,还用质疑、提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学习生字,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质疑、提问的方法,结合实际生活边看图边学习课文,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及懂得“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的思想。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