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论文(专业18篇)

时间:2023-12-21 17:55:45 作者:笔尘

范文范本是一种学习的资源,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如何激发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论文

摘要:绘本是早期阅读的首选。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将会让幼儿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终身受益。幼儿经典绘本应该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本书”。因为,优秀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愉悦和幸福感,从小班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来看,良好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有效阅读的有利途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能为他们今后良好阅读能力乃至学习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绘本;早期阅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环境。

一、正确认识绘本作用,科学用好绘本。

绘本是用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图画与少量简易的文字交织的形式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幼儿读本。绘本近年来由于其按照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和需要发展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用好绘本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经验,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绘本的使用、购买都存在着较多的不科学性,如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选择绘本时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差异重视不够,有的教师不够关注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兴趣和认知需要,有的教师在使用绘本时创造性“加工”意识不强,还有的教师将绘本阅读活动看成是“看图说话”,忽略了绘本的真正内涵。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渴求弄明白阅读中感兴趣的事物,极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因此很多时候他们对读物的理解是粗浅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合逻辑的。况且他们尚缺乏必要的阅读经验,因而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得到教师的必要指导,他们才能与绘本展开有效互动,从而充分汲取蕴藏在绘本中丰富“营养”。显然,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阅读活动是科学利用绘本的必然途径。

如果按照以前幼儿园老套路的阅读活动,无非是老师说、幼儿听等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早已经不适应现代师生间要尊重、平等,教学互动等教育理念,而如今的孩子更加愿意表达内心的意愿,充满个性,这也要求我们要注重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一)针对幼儿不同个性,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内容的绘本故事。

以新《纲要》精神为指导,遵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为原则选择合适的绘本,以幼儿乐于阅读的方式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

小班幼儿面对新奇的世界,好奇的天性促使他们乐于去探索,这时候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开发出来,又养成一定的学习好习惯,那学习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因此,在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他们。例如,给孩子讲故事需要老师用丰富夸张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引起他们倾听的兴趣,开学后班里有些幼儿的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哭闹不止,为了缓解他们的焦虑、不适应,我连忙选择了一些适合小班年龄孩子听的绘本故事,并运用手指偶、布袋偶、动物毛绒玩具,边讲边演示绘本故事里的不同角色的语气、表情、心情,尽可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儿果然被深深吸引,渐渐停止了哭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又在视频仪上出示图片给孩子们欣赏,同时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细节,例如图片上角色的表情、动作,图片的背景、时间、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一个个问题和幼儿一起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发展,吸引幼儿认真倾听,体会阅读的乐趣。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并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和绘本形成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学生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学生周围的环境应当对他有所诱导,有所启示。”因此创设适合幼儿阅读的环境、氛围是极其重要的,在我班的阅读区合理地摆放桌子和椅子,在四周还有绘画制作的图示,提醒大家阅读区应该遵守的常规,营造出安静的阅读氛围。这样的一种环境氛围,隐性地、温馨地提醒每一个来阅读区的孩子进行阅读活动时要养成的好习惯,更加专心于阅读活动。在创设教室环境的过程中,丰富班级阅读区的图书也是主要的方面。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例如一起装饰阅读区的墙饰,制作阅读习惯的图示卡,打扮图书架,建立图书修补区,看见破损图书帮老师一起修补等活动,让幼儿从小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让他们自动自发地愿意丰富阅读区的图书,这样的过程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我们班每月都会让孩子们带一些书和小朋友们分享。并让他们知道书更多了,这样大家就能看到各种各样好看的书了,他们和同伴交换看书,懂得了分享的快乐。

这时,我总是在集体面前及时鼓励、表扬这个孩子,请他为大家讲讲这本书的大致内容,让孩子们都能分享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新知识、新乐趣,而这个孩子也体会到了和同伴分享的快乐。

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确实,良好的习惯不仅能让孩子懂得阅读,懂得关注书中的`细节描写、人物情感、故事内容,更能使阅读伴随他的终生,在阅读中获得最大、最多、最好的发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当他们对书产生了兴趣之后最迫切的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班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爱护图书;会整理图书,看完后会把书放回原处;认真看书,一页一页地从封面开始看;初步学会倾听,能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读书。

小班幼儿是以成人的言行为参照物,而白天陪伴他们共同生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平时,我时刻注意要求自己也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有时候,当我们发现有些幼儿把书卷了起来,就马上说:“你这样,小书要疼的。”在拟人化的语气下,孩子善良的天性得到发挥,他们就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孩子开心地翻看着一本新书,把书拿反了却不自知,我发现之后指导他认识书的封面,知道了看书时封面要朝上,这个孩子以后还会做小老师指导别的孩子别拿反书。在观察中他们也发现并了解了每本书的封面上都有几个大字,那是书的名字。为了引导孩子将不同的书整齐摆放,我们给每一种书按照封面的大小分成几组,用点卡做了小标记,贴在图书角相应的位置。孩子们知道了每种书都有自己的家,看完书的时候要让书放回去,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在放书的时候就特别留意小标记,自然就将书放得整齐了。在阅读区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看书时的状态,当发现有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要及时指出,并提醒他们正确的做法。有时也可以激发幼儿互相监督,让一起看书的朋友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这一群小班的孩子才刚开始接触阅读,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的挚友。”,因此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引导、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今后我们要始终关注、研究的主题。面对今天各种绘本充斥的市场,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理智的头脑,善于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去选择最为合适的绘本,使早期阅读活动真正能引发幼儿不竭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论文

激发孩子的早期阅读兴趣。

1.要提供适合幼儿的阅读材料。选择画面简单,主角鲜明,背景不复杂的书籍进行阅读,要求故事情节变化比较简单、线索比较单一的作品,发展的过程还不能太长,主要是能引起幼儿看书的兴趣。

2.在读书过程中,注意要用“为什么”“怎么办”“后来呢”等问题向孩子提问,以发展孩子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故事书,让孩子在阅读中欣赏文字,给孩子留下文字的痕迹,而且有图片对照,更容易使孩子印象深刻。

3.通过书籍启蒙孩子,帮助他们获得一些简单的道理,让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如充满人生真谛的《三字经》《弟子规》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结合平时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循序渐进地指导幼儿,他们学会以后,给予适当的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不断增强读书的兴趣。

设立适当的阅读环境。

在学校,建立起一个小的读书区,其中有孩子专用的书架,有属于每个孩子自己的图书。根据书籍内容,老师和孩子一起制作表演道具,鼓励孩子将阅读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使他们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学会选择,享受个性自由的快乐。

在家中,可以摆满各种有趣的书籍,让孩子可以顺手拿来翻看与欣赏;在桌椅门窗、各种物品上,悬挂或张贴文字卡片和小故事,使孩子一一对应;父母经常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利用晚餐后或其他空闲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使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

1.保证每天阅读的时间:在学校每天设立阅读课,固定阅读时间;在家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己计划好每天阅读的时间或内容,如,每天半个小时阅读或每天看一本书、讲一个故事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结合孩子的.兴趣慢慢增加,不要强求,否则会使孩子对阅读丧失兴趣与信心。

2.与孩子共同阅读:父母老师要尽可能与孩子共同阅读,可适当进行一些排图活动,为孩子提供一套图片,鼓励孩子在看懂每幅图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图片按序排列。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加深孩子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启迪思维,积累语言,维护孩子良好的阅读心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3.要有耐心: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好,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去激励孩子。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每幅图要让孩子多看几遍,一个故事可以多讲几遍,孩子往往看到“旧”的画面会有一种喜悦与兴奋感,因为这些是“老朋友”,从而增强幼儿的阅读信念。

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阅读习惯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早早进入纯洁美妙的图书世界,让他们在阅读中收获知识,体验幸福。

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小班幼儿虽有看图书的兴趣,却没有阅读图书的经验,他们最为明显的特点是不识字,不能独立进行阅读活动。另外,由于幼儿年龄小,身心发育不完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经验少,因此,在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应做到:

1、图书的色彩要鲜艳,画面生动,故事简短,图文并茂。

2、提供图书的种类应丰富。

3、根据孩子的行为特点选择一些纸张较厚的撕不坏图书。

好的环境是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前提,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1、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

2、创设先期的问题情境。

在组织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活动的时候,应掌握灵活多变、层层深入的原则,不能以固有的模式让幼儿进行阅读活动,这样不但使幼儿对阅读活动失去兴趣,而且还会产生厌倦与抵触情绪。因此,在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应以幼儿的特定出发,把游戏过程化,如谁的便便的故事:是谁拉的便便?为什么便便是不一样的?引导幼儿关注图书,让幼儿自己翻书,寻求答案,阅读内容,这样孩子的兴趣被激发了,体验到了看书的`趣味。

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是互相渗透再机结合的,所以我们可以将早期阅读活动有机地渗透到各项教育活动中,让孩子们在进行教育活动的同时能够进行阅读活动,如在主题活动甜甜蜜蜜中,让幼儿感知各种水果的同时,把自己最喜欢的瓜果画下来,剪贴在墙上,并贴上他们的名字,使孩子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加深了印象。

美国教育家杰姆斯米里斯认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要从小开始,向父母来诱发,所以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现在,大多家长有了早教的意识,常常希望孩子早些看书,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经验,常常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因此,家长在进行亲子活动时应注意阅读的形式:共读一本书,各读各的书。在共读时,家长可以读孩子听,也可以让孩子读给家长听,家长要多提问,让孩子多多回答,促进双方面的交流,能时时牵挂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在各自读书的过程中,家长给予孩子充分地自由,在阅读的时间上要随机把握好。

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有一句话说得好:"几乎所有的习惯,都开始于兴趣。"。

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水边,但你无法让它喝水;你可以逼迫孩子每天、每月坐到书桌前,但他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如果他对对所读的东西不感兴趣的话。

几乎所有的习惯,都开始于兴趣。

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书,他才会愿意去阅读,并且容易在内心里打开情感闸门,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几乎所有的习惯,都需要重复。

孩子在阅读中有这份快乐作为收获,就愿意去反复阅读各种各样的书。明智而聪明的父母,常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点,找到诱导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这比一千遍一万遍的说教更加有效。一旦把理性的目标结合进来,读书就成为孩子主动选择的习惯。

儿子一生下来,对我写的书法字很感兴趣,每次抱着他,他总爱仰着头看着墙上的黑字。儿子没讲话之前,我们常唱儿歌给儿子听,儿子除了笑,不会跟我们发一个字音。儿子两岁半了,妻子买回一叠无图的生字卡,教儿子读。儿子不出声,只是睁大眼睛认真地看,感觉他也在竖着耳朵听。教了两三遍,妻子把字撒在地上,让他"拣"回指定的字,儿子可以全部"拣"对;让他把指定的字送给谁,他也绝对不会"选"错字,也绝对不会送错人!

这点发现,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们乐极了,常常陪儿子玩各种花样的识字游戏。儿子学得很带劲,很轻松。不久,儿子终于开"金口"了,更是可爱,带他去大街上,只要看到有字,他就会停下来认字,读字,不会的字就问。这样,儿子认的字多了。当孩子认识的字到800个常用字了,这个时候的父母就可以陪孩子一起读一些简单的书了。

接着,我们就开始正式地和儿子一起读故事书。慢慢地,越读越多。儿子认识的字也多,到了四、五岁时,我经常从书店买回许多图文并茂,字很大的那种小人书。像《武松打虎》、《哪咤闹海》、《狼和小羊》、《小红帽》……,最好是一个故事一本书的那种,这些书籍很适合儿子看,每天我和妻子总要抽出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或者把书中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孩子听。读完和看完一本,就告诉孩子,我们又读完一本书喽,孩子感到很自豪!然后又从故事中抽出三五个字,又玩识字游戏。有时,因为识了一些字,儿子也会捧着书,一个人读一读。

后来,慢慢过度到读故事。很多时候,我会抱着儿子坐在腿上,用手指着书上的字慢慢读给儿子听。读的故事多了,儿子无意中认识的字也多了。于是我们又用"随文识字"的方式教儿子认字。

随着儿子的识字量慢慢的增大,可以自己读一些简单的儿童故事了,但我们并没有放弃和儿子一起读书的乐趣。很多时候,我会和儿子坐在一起,我伸出一只手,儿子伸出一只手,共同拿起一本书。我读一段,儿子读一段,我读一段,儿子读两段。同时,我又从音像店买来很多的故事磁带给儿子听。我记得我买的各种故事磁带有几十本,比如:《康拉德》、《多立德医生历险记》、《奇妙的绿宝石城》、《宝莲灯》……都是那种只有声音的,没有图象的,这主要是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把握语言美!而且故意把声音开小一点,让孩子尖起耳朵听。所以我孩子从小专注力很好,因为他想扣清楚,所以必须集中注意力听,听完后,再从书店里找到有一样故事的书籍给儿子看,儿子很喜欢这种方式。

"人是环境之子。"对于孩子来讲,书店就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好地方。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那么"常在书店逛,哪有不沾书香"的。书店就像一个"气场",孩子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产生了"场效应"。因为在书店里看书的孩子也很多,或坐或趴,都在翻看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儿子到这样的环境中逛逛,自然而然地加固了他看书的习惯。

两年来,我和儿子逛遍了衡阳市区大大小小十几个书店。渐渐地,逛书店成了我和儿子的共同爱好。最初去书店,我还要经常跟着儿子,观察儿子在看哪些书,必要的时候给予一些引导。后来,我俩一进书店就"分道扬镳"各看各的书去了。

对于儿子选择的书籍,我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度。在我看来,在孩子还没真正喜欢上阅读的时候,首要的任务应是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阅读兴趣,而不是用诸如应该读什么、不应该读什么、什么书读了要没收,这样的"禁令"来扼杀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认为,凡是书店里的书,只要孩子乐意看,就让他尽情地看,我基本上不干涉。至于买书,我则给儿子立了一条规矩:漫画书可以在书店看,但不买。理由是漫画书字少,一本书有时不到半小时就看完了,买了划不来。其余的书,只要儿子喜欢就买。

当然,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往往与家长们的愿望很大程度上是合不上拍的。现在经常在网上和书上看到教育专家和学者为小学生和中学生开出的必读书目。许多家长就照着这些"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去给孩子们买书。还有的家长更厉害,要求孩子必须看作文书,买教辅书,而孩子们对这些书并不感兴趣。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和家长在不知道孩子兴趣的前提下,不要硬性给孩子开出书目,使孩子失去了阅读兴趣。"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有一次,我和儿子在书店看书,旁边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一个小女孩到书店买书。小女孩看到书店里有那么精美的好书,非常高兴,精挑细选了几本故事书和童话书。没想到年轻的妈妈看到了,气不打一处来,一把夺过小女孩手中的故事书,拉长着脸说:"就知道买这些书。看这些闲书有什么用,对你写作文又没有什么帮助。你怎么不去买几本作文书呀,也好学学别人怎么写作文呀。"结果,那小女孩兴致全无,一脸的无奈。不用说,家长把读书看成是考学,为了提高成绩。此时的小姑娘呢,她已视"读书"为一种负担。

还有一次在书店,年轻的妈妈带了一个读一二年级的孩子来买课外书。看到孩子又去翻看《机器猫》、《虹猫蓝兔》等漫画书,妈妈气不打一处来,妈妈从书架上搬来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塞给孩子,对孩子说:"整天只知道看些没用的书,就不能看看这些书?"。这个妈妈的心太急了,她不知道从《机器猫》到《红楼梦》需要有个过渡,孩子是不可能一下子对那些名著产生兴趣的。

为了进一步激发儿子看书的兴趣,我专门为儿子设计了一张读书表,并为这张表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做个快乐的啃书虫。儿子每看完一本课外书,我都会让儿子把书名填在表上。每看完15本课外书,我们就会给儿子一点小小的奖励。然后是30本、45本、60本、80本、最后是100本,儿子每完成一个阶梯的小目标,都很高兴。当然精神方面的奖励更多,我经常当着亲朋好友的面,表扬儿子书看得多。每次有朋友到我家来玩,我都有意让他们欣赏儿子的那张阅读登记表。朋友们赞不绝口时,儿子心里更高兴了。

我还对儿子说,哪天当你看完一百本书,我和妈妈一定要好好给你庆*,完成你一个大的心愿。在这个目标的激发下,儿子更喜欢看课外书了,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都会自觉地抽出20分钟或者半个小时看一会书。渐渐地,儿子读书的习惯养成了,到现在儿子已经看完100本书了,现在儿子渐渐开始对历史书感兴趣了,比如现在就在看《资治通鉴》、《三十六计》,最近在看大人的`书《恰同学少年》。

而且,最近这两周,儿子在书店看名著,我故意逗儿子,比如看《雾都孤儿》、《多立德医生的马戏团》、《列那狐的故事》、《会飞的教室》等书,看起来这本书有100多页,实际上因为字比较大,又有拼音,还有很多插图,所以实际上内容含量并不大,一本书标价10元,我就对儿子说:"你看书速度快,干脆就坐书店看得了,还能替老爸省钱。"儿子就真的坐在书店看,一本书半个小时就看完了,然后再看一本,这样坐在书店一个小时多一点,就看了两本,然后很高兴、很自豪地对我说:"老爸,我今天替你省了二十块钱呢!"。

然后下个礼拜,又到书店来,再抓紧时间看几本,然后又会跟我说:"我又替你省了多少钱。"这样逼得儿子注意力高度集中,阅读的速度更快了!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读无用书,或者读有害的书,不如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好"舵手",要学会引导孩子们看有益的书。

有一段时间,受同学影响,我的孩子也喜欢看各种各样的《漫画书》、《脑筋急转弯》和《冒险小虎队》系列。孩子们大多是眉飞色舞,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这类书,我并没有制止儿子不准看。我知道,越制止,可能孩子越会看。你不让他看,他可以背着你在学校看。我要做的有以下两点:

1、跟孩子讲清看这些书不好的原因,教育孩子少看,最好不看。

2、最应该做的,也是最应该花精力的,是积极引导儿子把看书的兴趣转移到好书上面来。

例如:为了引导儿子看自然方面的书,我可动了不少脑筋。我利用晚上的时间,给儿子讲一两个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故事,如:"百慕大之谜"、"金字塔的故事"以及关于飞碟方面的许多奇闻。结果那一段时间,儿子对于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儿子保持这方面的兴趣,我还从音像店买来了《探索》这一套dvd碟,选择里面感兴趣的内容和儿子一起看,比如有关"航空舰"方面的、"地震"方面的、"火山爆发"方面的……,还陪着孩子在网上看电影大片《百慕大三角》、《第三类接触》等等,陪着孩子一起了解飞碟、外星人的知识,就这样,儿子开始对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产生了兴趣。到了书店,就嚷嚷着要求买关于"宇宙天体"、"地理之谜"方面的书看。

为了让儿子对历史方面的书籍感兴趣。我在书店精心挑选了一套少儿版的《中国历史》书(一套四本,刘兴诗主编),里面都是一些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故事。每天晚上坐在床头,我都会给儿子讲上一两个历史故事。如:荆轲刺秦王、孟姜女哭长城、徐福出海、赵高指鹿为马、楚汉之争、鸿门宴等,孙膑与庞娟的故事(百担榆柴、围魏救赵、田岂塞马、马陵之战)、成也萧何、改也萧何……一边讲一边和儿子讨论。有时,我也会有意识地租一些历史题材方面的电影和儿子一起看,如:《破釜沉舟》(胡军主演)、《鸿门宴》(胡军主演)、《长征》(唐国强主演)、《大国崛起》等等。有时带儿子到外面旅游,看到名胜古迹,就适时地与儿子讲与当地名胜古迹有关的历史方面的故事,或者带儿子到博物馆参观历史方面的图片展览。就这样,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儿子渐渐喜欢看一点历史方面的书了,也开始关心历史了,看漫画书就渐渐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论文

早期阅读中,读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而是幼儿凭借色彩、图象和成人的言语来理解,以图为主的较小的读物的内容过程。幼儿不识字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读物不可能是白纸黑字的文体,而是以图画为主,图文并茂的故事情节来引导幼儿早期阅读,运用儿童影视片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最佳途径之一,因为影视片能将声音、色彩、动画融为一体,使他们获得感性经验。幼儿通过对影视片、美术动画形象来感知把握画面的人物、景象,并发现人物的关系及其动作、表情和背景的画面的变化,在此基础对动画的内容进行分析。例如:小班幼儿在理解“恶狠狠”这个词语时,我们播放了《狼和小羊》的剪裁影片,大灰狼凶恶的形象以动感的画面展示在幼儿面前,真正让幼儿理解了“恶狠狠”的含义。中大班在理解故事角色的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时,我们通过播放影片,以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具有较强感染力的画面让幼儿理解故事内涵,并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把平面的图画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幼儿,课件生动形象的画面一下子就可以吸引所有的孩子。美丽的动画展现了童话世界的情境,孩子们仿佛如临其境。通过音像感知了故事内容,激发他们对故事的想象。通过观察动感的画面,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想象。通过观察动感的画面,幼儿对故事情节有了初步的了解,幼儿在自己阅读时,他能通过观察认知、接触到的画面,对该故事进行大胆讲述,充实了幼儿的词汇,从而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1、摆放幼儿喜爱的图书,满足幼儿的阅读要求。

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为他们选择适宜的图书。例如:2~3岁的幼儿年龄小,这一时期的幼儿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重复一个故事,那我们就为他们选择画面生动,色彩鲜艳,语言简单、准确,内容短小、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图书。如:《婴儿画报》、《认识蔬菜》、《认识水果》等作为阅读材料;另外,2~3岁的幼儿正是爱学说的年龄,所以摆放图书、阅读材料时,要考虑不同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摆放图书。如:识字卡。让幼儿学习发音,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念叠音词,这样就会让幼儿得到更多的满足。幼儿一旦学会后,他会自己阅读,并会十分快乐地带领幼儿一同学,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有大大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

2、教师经常用生动的语言给幼儿讲故事,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喜欢听故事,如果你讲的故事像读书一样,那幼儿会觉得图书里的故事对他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反之,如果你用生动的语气和丰富的表情为幼儿讲述故事,那样你会发现幼儿们都被你的故事带入到神奇的童话世界。例如:一次区域活动是,我带领孩子们在图书区进行阅读工作,我们今天要阅读的内容是《小兔乖乖》,在讲这个故事时,我为幼儿展示的小兔就是声音清脆,活泼可爱的神情;大灰狼则声音低沉,一副恶狠狠的模样,两者之间对比鲜明,孩子们在听故事时,一听到小白兔就马上扮演起小兔的形象来,当听到大灰狼扮成兔妈妈的模样敲小兔家的门时,都激动地叫起来:“小兔别开门,它不是你的妈妈,是大灰狼。”最后,当听到大灰狼被兔妈妈打跑时,孩子们立刻欢呼地跳起来。故事听完后,孩子们只要一看到《小兔乖乖》这本书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拿起书边看边讲,由于对图画和内容很熟悉,他们在阅读时会有成功的体验,他们会愿意在大家面前说:“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乖乖》。”这种成功的体验直接影响到了幼儿的阅读兴起。

3、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他们喜爱的图书。

要想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关键就是适时适量的更换图书。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孩子们的兴趣转移很快,他们这几天喜欢看动物之类的图书,过几天又喜欢看别的内容的书。但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往往会在一个阶段内喜欢某一类的内容。例如:童话、古诗、科学知识等等,教师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应多关注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变化带来的兴趣转移,尽量满足孩子们对新内容,新图书的要求。当孩子看别的内容的书时,不要盲目地指责孩子,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阅读内容是多变的,所以图书区的读物要丰富。本学期,我班决定让幼儿将自己喜爱的图书带到幼儿园来,和大家共享这么广大的资源,这样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图书区,而且让孩子学会了怎样管理自己的图书,更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到图书的乐趣。

三、尝试制作小书,让阅读真正容入孩子的生活之中。

想让孩子喜欢阅读,就要让孩子认为,图书就像一个红苹果,越看越爱想吃。其实看书就和吃东西一样,当看到好吃的就越看越想吃。看书也一样,当看到一本喜爱的书,你会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书和我们的生活、游戏是密不可分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带领幼儿制作简单的小书,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例如:1:在图书区,我们将幼儿熟悉的儿歌和古诗配上相应的图画,制成了一本本图书,并配上相对应的汉字。如将古诗《悯农》书中的禾苗翻起,背面就是“禾苗”二字。孩子们可以在阅读这样的图书时,边念古诗边看汉字,通过古诗和文字幼儿就可以猜出文字的意义。2美工区:我们将平时纸工作业的制作步骤,用图画的形式将每个步骤按序画下来,把折纸的方法画成一本书。每次的绘画作品我都要求孩子好好保存,最后将作品装订成一本五彩的图书,孩子在阅读自制的小书时,兴趣特浓厚。这样既教会了幼儿整理物品的能力,又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要。3语言区:将平时幼儿认识的蔬菜、水果、交通工具等用绘画的形式画下来,在图画的下方写上相对应的汉字,并按其类别分类一一制成小书,孩子们只要一看图,就知道下面是什么字,这样孩子即认识了许多汉字,有增加了幼儿对书的依赖,进一不提高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像这样的小书我们可以制作许多,大部分可以请幼儿亲自动手制作,有了这些小小的自制书,孩子们读书的兴趣高了,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书的实际作用,使书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进而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孩子阅读兴趣的形式首先要受家长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带头做好一个热爱读书的好榜样。不要一味地认为孩子小,有不识字,讲给他听又听不懂,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家长应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适时的向孩子朗诵并耐心解释,提高幼儿对文字的兴趣,继而转为自己的阅读兴趣。

1、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应声请并茂的朗读。许多家长认为一个故事完整地念给孩子听了,就算是完了,殊不知讲故事也有许多讲究。讲故事并不是像说话一样,它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语气,呈现不同的表情、让幼儿从故事里体会到每个主人公的不同特征。在讲故事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应适宜的为孩子排忧解难,从而让他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

家长应经常参与到孩子的集体活动中去。例如在每天的放学活动中,我们都会请两位不同的家长到图书区带领一部分幼儿看图书讲故事。自从开展了这个活动后,孩子看图书的兴趣提高了,而且他们也很期待每天的放学,因为他们都希望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来园为小朋友讲故事,他们会自豪的说:“这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会显得格外大方、大胆的到小朋友前面去表演讲故事。通过开展以上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各个孩子的不同需要,而且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早期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激发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引领学生走进阅读天地,从中吸取新的知识、陶冶性情、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语言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载体。因此,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进行情感熏陶、智力训练的有效工具;汉语言教学,是根植于心性与精神的精神之学。阅读,能让学生接受语言文化的浸染和熏陶,能让学生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倍受重视。

顺应课程标准“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少做题,多读书”的要求,两年来,我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读物的选择、目标的制订、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由听到讲——激发读书欲望。

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小学低年段,每天可安排5至10分钟让学生听一段录音故事,或读一篇美文,或由老师亲自为学生讲一个故事。

例如,女生喜欢的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男生喜欢的武松打虎、神奇的机器人,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爱国故事等,一天一个,每天坚持。当学生津津有味地听完这些精彩的故事,还想继续往下探求时,老师可以告诉他们这则故事的由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多,看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会纷纷找来不同的故事书,收集故事、讲故事、听故事就会在班里蔚然成风。别人的故事听完了,就从书上找,慢慢地,学生就会喜欢上看书。讲故事、听故事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而且激发了他们的读书欲望。

二、设读书角——拓宽阅读领域。

读书贵在有读书的氛围,贵在坚持。当学生懂得自己去寻找阅读材料时,老师需要做的,是为他们营造读书的氛围,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实践中,我以课堂为依托,立足读书活动,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读书角”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当学生爱上看书后,精神食粮需求增大,自己的课外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了。

为此,我发动学生在班上设立了一个“读书角”,教室后面一个不起眼的小柜子就有许多书,这些书都是学生在“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理念倡导下自愿捐来的,三本、五本、十本……童话故事、名人传记、书报杂志、文学名著……班级还定期补充新的读书资源。为了方便学生借阅,我还设置了读书专栏,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在包罗万象的书目中,不仅有古代经典的四大名著,还有风靡一时的《哈利·波特》;既有儿童文学作家的优秀作品,又有充满想象的科普读物。推荐书目为学生打开了一道通向智慧的大门。有了“读书角”,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他们阅读的领域。

三、立展示台——丰富读书活动。

学生爱看书,有时也会一味地沉迷于书海,把学习丢在一边,造成本末倒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根据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每天给学生安排30至40分钟的阅读时间。每周一和周三课外活动时间定为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尽情看书,那些平时不爱看书的学生受爱读书的学生的影响和熏陶,也加入到了读书的行列中来。在这个时间段中,我定期安排读书分享、新书介绍、美文朗读展示,通过一系列阅读活动,学生看书的热情高涨,老师在阅读中带来的“精彩点击”会成为学生在阅读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为了让学生读上好作品,老师在课堂上讲到某个故事中的某个动人情节时,把学生都吸引住之后见好就收,此时,学生意犹未尽,老师再引导学生去找原著来看。学生的“美文朗读”也能为阅读活动添色不少。为了读好一篇美文,学生一字一字咀嚼,一句一句品味,声情并茂,投入情感,展示了自己的朗读才华。

四、用摘抄本——积累语言材料。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笔记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副产品,然而,部分学生喜欢读书笔记,又惧怕读书笔记,他们会认为摘抄好词好句有点烦。

针对这一现象,我决定把读书笔记作为个性化作业,让他们自由发挥,或分类收集,或写故事梗概,或写随感等,体裁不限,形式多样。这一改变,许多学生对读书笔记又有了兴趣。每逢周末,他们都会用心去“耕耘”自己的“田地”,把读书笔记视为一件快乐的事。其次,在班级开展接力日记,这样的写作,没有字数、内容的规定,学生非常喜欢。班级日记开始由简到繁,由刚开始的两三行字到后来的洋洋洒洒几百近千言,由开始没人敢尝试到后来抢着写,点点滴滴记录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印迹。日积月累,学生在写作时病句减少了,用词准确了,参与率提高了。摘抄读书笔记和班级接力日记,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丰厚了文化底蕴。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走进书的海洋,在书海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更应该让阅读为学生营造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让幸福常驻学生的心灵。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在经历灵魂洗礼的同时,学生学会了学习,提高了语文素养。读书,让学生成长。

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是指孩子以前不认识字,或者认识极少量的字,为了达到让孩子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孩子想像力的目的,年轻父母每天利用睡前,或者白天某时间段,陪伴孩子进行阅读。阅读时以父母读为主,以孩子听为辅,有时还可以进行随机互动,父母编故事讲给孩子,或者让孩子带着想像力编故事讲出来。

自主阅读。

是指孩子在识字量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从简单的文章或者段落入手,自己去结合图片和文字,去尝试做有限猜测和摸索式的阅读。自主阅读是一种不再依赖父母始终陪伴,孩子带着阅读的兴趣去独立尝试的过程。开始阶段孩子可能像囫囵吞枣,并不能真正读懂,但随着孩子识字量的扩大,会有一个由最初看不懂到循序渐进能看懂的过程。当孩子从自主阅读中感受到书籍所带来的乐趣时,会慢慢养成下意识关注阅读内容,不断扩大阅读的领域。

两种阅读方式从主体来看有着明显的不同,陪伴阅读是依赖于年轻父母辅助孩子进行,后者是父母引导孩子自主进行。从陪伴阅读向自主阅读过渡的过程中,需要年轻父母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做好孩子兴趣的培养,激发孩子主动关注阅读内容意识。

最初的过渡要从一句话,一幅图入手,年轻父母引导孩子自己去读,把一句话的大概意思弄明白,如果孩子识字量少,可以让孩子先挑认识的字读出来,然后父母把不认识的字读给孩子,再领读几遍,让孩子能达到通读一句话,最后再给孩子解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当孩子可以自己读出一句话时,这时就可以让孩子描述这句话的意思,以锻炼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对于读图也一样,由于图中的内容,有些孩子可能会看懂,有些看不懂,年轻父母需要给孩子讲解图的人、物、事,让孩子通过观察理解所包含的意思,然后再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话把图中的意思说出来。

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会让孩子把以前认识的字得到巩固,把熟悉的字结合一句话进一步理解其意思。对于图片的阅读也一样,孩子会慢慢弄清楚图片中所包含丰富内容。在两种阅读过渡的过程中,需要年轻父母经常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让孩子阅读的自信心不断得到加强,最终为独立自主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年轻父母在孩子识字兴趣培养阶段给予足够的重视,平时又把陪伴式阅读每天都做好坚持,绝大多数孩子在一年半以后,也就是在五周岁半左右,能够把常用的汉字认识很多(幼儿记忆力非常惊人,只要带着兴趣专注地去识认字,有时两三遍就可能记住一个字,这主要源于孩子注意力比较专注,心无杂念,这点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至于具体识字量则因人而异,因为识字兴趣培养的过程中,孩子从不同环境中接触到的字可能会有不同,有些是简单的字,有些则涉及到复杂的字。但不管怎么说,这都为自主阅读提供了兴趣上的帮助。

也许有些年轻父母会过多为何时孩子能进入完全独立阅读状态做考虑,你大可不必担心,阅读和积累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因为我们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并且汉语又是母语,这为孩子建立自主阅读兴趣提供了良好保障。同时,我们可以回头看一下,孩子现在已经在口语表达方面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如果你细分析会发现孩子说出的话,很多是符合汉字语法规则的。这样一来,孩子在自主阅读的时候,只要一句话有一半以上认识的字,结合口语方面的表达习惯,孩子就可以猜测出一句话大概是什么意思。

我通过对孩子进行自主阅读兴趣的培养观察发现,只要年轻父母非常重视孩子识字兴趣和阅读兴趣培养,通过两到三年时间的坚持,绝大孩子基本上都可以进入独立阅读的状态。但综合很多家庭对孩子进行阅读兴趣培养来看,由于年轻父母忽视对孩子进行识字兴趣培养,更不懂如何去培养孩子自主阅读兴趣,这就让孩子在学前错失了对识字兴趣和自主阅读兴趣的敏感期。直到孩子进入小学后,由于每天疲于应付课外作业,还要参加一些兴趣班的学习,就使很多孩子最终没有进入阅读兴趣的实质性培养阶段。

我一直不赞同有些年轻父母过早让孩子进入一年级,这主要源于孩子认知和理解能力还有很大的不足。认知和理解能力从哪里来?一是与年轻父母平时通过亲子沟通的教育和引导得来;二是孩子从电视、网络、交流和玩耍等渠道中得来;三是从阅读理解中得来。而三种渠道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过程,如果年轻父母过早把孩子送入小学,那就意味着让孩子进入单一的课堂学习,失去很多提高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时机。

当然有些年轻父母可能会认为,孩子上了一年级,老师课堂上会教知识啊,会认识很多字啊,但这种课堂式的学习,学习渠道范围相对比较狭窄,对孩子的阅读能力的拓展非常有限,并不利于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这就是我们常见很多一年级孩子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不能独立读题,需要父母花很多时间去陪伴孩子学习,最终让孩子养成很强的心理依赖性,为独立学习埋下了隐患。

但如果年轻父母从孩子在幼儿园中班(大班)开始就培养孩子识字兴趣,通过持续的识字兴趣培养,孩子进入一年级后,识字量就很大了,有些字是课本中有,有些字则是二三年级以后才学的。这样一来,孩子在读题,解题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可以独立完成了。当孩子通过阅读兴趣培养,使认知和理解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时,课堂上听的会非常轻松,理解的会更透彻,课后完成作业时也就更容易,自然就不难取得好成绩了。所以,良好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将会对孩子学习兴趣培养的巩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必须要根据孩子的喜爱进行。选择的原则:一定要结合孩子的生活进行。否则,你机械地给孩子买来一大堆书籍,孩子可能理也不理,看也不看,或者你递给孩子一本书,他(她)看一眼索然无味,便随手扔到一边去了。经常有年轻父母让我推荐一些书目,我都委婉地拒绝了,因为对孩子而言,个体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孩子可能喜欢读童话类的书籍,有的喜欢看一些图片类的漫画书籍,有则喜欢游戏类的书籍,有的喜欢看自然类的书籍。孩子喜欢哪一类,或者哪几类书籍,是需要父母做教育和引导的。只有孩子从自己选择的书籍中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才会愿意主动每天接触书籍,喜欢上阅读这件事。

孩子每天都会看动画片,有些动画片就有相应的图书,像《大耳朵图图》、《海绵宝宝》、《蓝猫系列》、《西游记》(儿童版)、《恐龙世界》等等。当孩子在看动画片之余,年轻父母就可以带孩子去书店引导孩子选择此类书籍。结合动画片引导孩子选择和阅读书籍,很容易让孩子把看动画片的浓厚兴趣得到及时的拓展,让看动画片的视觉和形像思维,与看书时的文字图片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大脑中有形像,理解上有内容,很容易让孩子进入阅读兴趣状态。

在识字兴趣培养的过程中,我曾经提过利用玩具包装和说明书引导孩子识字,在阅读兴趣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可以使用,所不同的是,孩子现在识字量上去了,可以引导孩子通读说明书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当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年轻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帮助以排除生字关,还可以给孩子讲一讲,每句话什么意思,让孩子逐渐对说明书产生兴趣。当孩子逐渐能自己读懂说明书时,年轻父母便可以放开手,再给孩子买玩具时,就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先读说明书,了解玩具的装配和操作方法,这样就会让孩子自己带着对玩具的应用兴趣,去主动阅读说明书,从而使阅读与实践应用得到有机的结合。

以前的章节中我曾经讲过,阶段性买一种小动物回家,交由孩子来饲养和照料,让孩子在付出爱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孩子的责任感。

每个家庭里都会养一些花草,平时都要给花草浇水、松土和剪枝,阶段性还要给花换土、施肥和灭虫。有些花喜阴,有些花喜阳。这些基本的种养知识不能不让孩子知道,在带领孩子一起做基本工作时,就可以教孩子。教过几次之后,可以问孩子:“宝贝,你知道妈妈为什么懂这么多知识吗?”孩子或者会有答案,也可能没有答案,这时你可以说:“宝贝,这些知道都是妈妈从书中学到的,如果你想把花种的更好,让花儿开的更美丽,是必须要通过平时的阅读积累才能做到的。如果你想获取这些知识,我们不妨去书店选购相关的书籍,然后回来阅读,这样既可以掌握养花的技能,还可以丰富你的知识,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当孩子带着想把花种的更好的想法时,自然阅读时的注意力就会格外专注。同时还可引导孩子拓展阅读其他花草植物类的书目,相信你的孩子会从书中赏心悦目的图片中获得感官上的愉悦,会从丰富的自然知识中获取阅读的浓厚的兴趣。

教育专家认为,0~3岁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

从孩子出生到1岁时,培养其良好阅读习惯的惟一重要途径就是每天为孩子朗读。这个阶段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听懂所读的内容,而是让孩子熟悉父母的声音,习惯看到书,抚摸书,产生对书的兴趣,形成阅读的自然习惯。

在孩子1~2岁期间,父母可以为孩子读故事情节简单的图画书,扩大其词汇量到250个左右,发展其情感。朗读时用手指指着所念的文字,让孩子理解每个文字都代表着一定的意义。

在孩子2~3岁期间,扩大其词汇量到1000个左右,使其能理解简单的语句。朗读时可不时停下,鼓励孩子猜猜下面的情节,或针对故事情节提问,让孩子回答。还可以利用画面教孩子识别颜色,学习计数,认识简单的文字。

下面就有十个小方法,可以让孩子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不妨来看一下!

1、练习分享阅读分享阅读是一个让孩子对书籍感兴趣的很好的方法。你读过多少书和你的孩子读多少书将取决于孩子的意愿。例如,让孩子读一段文章,然后妈妈再读一段。某个孩子的妈妈茱莉说:“孩子他们读一页,然后我读了一页”。

3、去参加新书签售会詹妮弗建议让孩子对书的作者感兴趣。她经常带她的女儿去参加一些儿童作家的签售会,帮助孩子们理解写作的过程。她的女儿也是如此接受阅读启发的,她甚至会自己写书然后跟同学们分享!

4、建立一个家庭读书俱乐部从图书馆里选出一本书,然后每个晚上读一两章。在第二天晚上吃晚餐时,全家人一起讨论他们读到的内容。

5、建立一个亲子读书俱乐部你可以和朋友及她们的女儿一起建立一个亲子读书俱乐部,然后谈论各自喜欢或不喜欢的书。

6、让孩子读一些他能听懂笑话当我最大的孩子刚开始独立阅读时,首先引起他注意的是一本巨大的笑话书。如果笑话书能让他们学会阅读,那就让他们看吧!漫画书也可以。

7、先看电影可以让孩子将看电影作为培养阅读兴趣的出发点。带孩子去书店,让他选择关于他最喜欢的电影或人物的书籍。

8、让孩子帮助你研究项目主题一位孩子的妈妈,玛丽,让她的孩子来帮助她研究各种项目主题。由于她的孩子认为这项研究是为妈妈做的而不是为他们(尽管玛丽会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课题),所以孩子们会更愿意阅读项目的主题。

9、读书第一当一部电影是以书籍改编而成时,如果孩子想看这部电影,那么必须先把书看完。

10、满足孩子的兴趣妈妈们常常忘记一件事,就是阅读非小说类的书仍然是阅读。有时候,让孩子们阅读他们最感兴趣的书籍往往也是在帮助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当幼儿开始喃喃自语的时候,其实他是在练习和欣赏语言和控制发音。说话的技能和听音,发音及理解有关。一个孩子的理解水平常常高出他阅读水平很多,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孩子听的书读给他听,不仅对幼儿的听音,发音乃至理解都会有所帮助,还可以培养他对书的兴趣及供给他精神营养,直到他可以自己阅读。

从幼儿两三岁开始,父母应该经常带着孩子到附近的图书馆或者阅览室,让孩子观察阅读者的表情。父母也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喜爱的书,然后再去购买作为送给他的礼物。让他体会挑选书籍的的快乐。或者当幼儿想家长提问而家长又难以回答的时候,家长不妨引导幼儿去书中寻找答案,是幼儿明白书能够开启人的智慧。此外,在家中,家长应为幼儿准备一个小书架专门摆放幼儿的图书,这样可以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

“成就感”永远是孩子最大的支持力,为了让孩子时刻保持阅读的兴趣,家长就应该经常提供一些方式,让孩子体验成功。例如,父母先把一篇小故事分成几个角色,在讲完故事之后,和孩子一道进行角色对话,在家庭里演绎一台“小话剧”。这样不仅孩子的兴趣浓,也加深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再例如,引导孩子把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讲给小朋友听。孩子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印象,更能在小朋友的赞美、羡慕中得到满足,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更加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成年人认为美丽可爱的图书,对孩子来说可能未必有吸引力,许多幼儿偏爱描绘他们周围世界事物的图书,和讲述像他们一样年纪的孩子的美丽故事书。因而父母在为幼儿挑选图书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一点。幼儿对图书的反应是他的理解水平的一种指示。一本配合了他智力水平发展的书,他将会要求您一再读给他听,并会十分专注。当然一些浅白押韵的儿歌,也会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

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

书,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是我们获取知识,伴随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生存在终身学习时代的孩子,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和价值多元的观念,需要通过阅读与书不断对话,逐渐学习独立思考。因此,阅读是他们学习的基础。

一、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幼儿期的孩子对生活环境中的一事一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常以好奇的心态去发现疑难问题,寻找答案,不断地对成人加以穷究、发问。面对这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家长应耐心地解答孩子的疑问,切不该粗暴地加以制止或敷衍了事,平时,家长也可陪同孩子一起去书中查阅资料,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书的兴趣和阅读欲望。由于幼儿期正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的感性经验,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书上的相关知识。因此,家长平时应注意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生活,丰富其直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阅读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给幼儿讲《猴子捞月亮》这一故事前,先引导孩子获得有关倒影的浅显知识,那他在听故事时就很容易理解其内容了。

二、认真做好“讲、看、听、引”四个方面

“讲”包括家长讲和幼儿讲。每天,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地为幼儿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讲给幼儿听,也可根据幼儿的阅读水平,让幼儿来穿插故事内容或续编故事,这样,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还使孩子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看”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大量的色彩鲜艳的低幼读物,还应引导幼儿观看一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多媒体材料,如:动画片等;也可教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与符号,或在逛街时带幼儿认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商店名称、马路路名等等,通过大量的视觉刺激达到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的目的。

“听”孩子故事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慢慢地就有了自编故事的欲望。这时家长应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他的小故事,而且也别忘了对他进步的肯定。有时,家长讲完一个故事后,也可同孩子交流一下读后感。交流时家长要注意倾听,及时帮助孩子引导话题,使之紧紧围绕主题,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家长应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自由地去阅读书籍,并适当地进行复述故事。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还要根据实际阅读情况,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背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等手段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闲暇时,家长应多带幼儿去图书馆或书店,诱导幼儿喜阅读的环境。

三、 从“趣”入手,指导幼儿的图书阅读活动

1、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这主要是指在读物内容与幼儿求知心理之间,通过问题的创设来制造一定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如“宝宝想睡觉了,可是他只能睡在玩具箱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书)吧!”“小象出门去旅行,回来后,却怎么也走不进原来的房子,这是怎么回事?”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问题小而具体,有趣或特别,以吸引幼儿倾听教师讲述书中的故事。

2、把阅读过程变成一种游戏。

对孩子来说,阅读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更像一种游戏。因此,在让幼儿手拿书本翻阅时,从幼儿的特点出发,我们把过程游戏化。如“拔萝卜”的故事:“老公公种了一个大萝卜,萝卜越长越大,大得不得了,老公公就去吧萝卜,怎么也拔不动,怎么办呢?(思索、交流,翻一页)谁来了?老婆婆和老公公还是拔不动?怎么办呢?还有谁来了?(继续翻阅)……“引导幼儿关注图书,让幼儿自己翻书,寻求答案,阅读内容。这是一个游戏过程,孩子是寻宝者或者发现者,而书中的角色和剧情就是宝藏。这样孩子的兴趣被激发了,体验到了看书的趣味。

四、从多种角度看图书,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幼儿图书并非单一的文学作品园地,有许多幼儿画册是带有智力开发内容的,家长不但应充分利用现成的智力题,同时还应注意发掘图书内容隐藏的各种资源,比如画面结构、色彩、线条、形象、物的数量等等。可以提问:“小汽车的轱辘是什么形状的?小猫的头是什么样子的?图中有几个小动物?这些花都是什么颜色的?”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仔细寻找,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着许多教育孩子的素材,可以培养孩子数、形、空间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家长还可同幼儿一起合作,将幼儿自编的故事制成一本图书,幼儿绘画,家长配文字,这样不仅使孩子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发展,而且也使幼儿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

《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浅谈如何激发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课内阅读和课外有指导的阅读,其总量一般在100万字以上。”同时指出:“这样的阅读量是实现实验教学目标的保证。”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阅读任务,又不影响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还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呢?下面针对低年级阅读教学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产生了阅读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儿童入学后,在对其进行拼音基本内容教学的同时,我就开始对学生进行阅读音节、词语、句子的训练。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我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进行练习。如游戏“开火车”,活动中我出示音节词语卡片,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认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声音响亮。活动时他们全神贯注,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训练了直呼音节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大量阅读打下了基础。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进行阅读课文教学时,我根据课文内容的形式特点,有时绘声绘色朗读课文,有时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有时介绍文章梗概,有时讲述课文开头或结尾,有时让学生表演故事的主要情节……同时还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如“读书报告会”、“朗读接力赛”、“故事会”等。通过训练,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培养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着眼点和最后归宿。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我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理解课题,初探内容。

一般的文章从题目就可以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读书要从题目开始。如教学《一定要争气》时,出示课题后,我提问:“‘争气’是什么意思?‘一定’说明了什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就能答出:“‘争气’是下决心努力去做,不甘落后。‘一定’说明决心很大。我还想知道:谁一定要争气?为什么要争气?怎样争气?结果怎样?”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抓住课题就能探知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经过阅读就能得到验证。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课文主要是写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等。学生读了《一定要争气》后就能说出:“课文主要是写生物学家童第周在中学读书为自己争气,在外国留学为中国人争气的事。”经过训练,学生能很快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细读课文,透彻理解。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各段内容,并把语句的意思弄懂。如教学《松鼠》时,让学生思考:“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每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学生边读边思考,说出:“课文共五个自然段,叙述了松鼠的外形、活动、搭窝、用处。从外形(第1自然段)、生活习性(第2-4自然段)、用处(第5自然段)三个方面来介绍松鼠。”然后再着重从字词方面理解课文的内容。

4.总结全文,举一反三。

教师可通过总结全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读写训练和基础知识练习,以此来达到一篇带多篇的效果。如读懂《松鼠》后让学生再次齐读课文,结合板书总结出松鼠的生活习性,知道松鼠是一种美丽、机灵、讨人喜欢的小动物,对人类用处很大。但不能去捕捉它,要保护野生动物。接着让学生自填课后练习。

浅谈如何激发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论文

阅读对于推动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让其智力、知识、个性以及语言能力实现提升均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前,进行早期阅读的幼儿在年龄上越来越小,可是有些幼儿园以及父母对于早期阅读却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将早期的阅读看做是识字、认字教育,要求幼儿识字、认字;将成人在阅读方面的兴趣强加给幼儿,没有注重幼儿本身对于阅读的兴趣;仅注重阅读的量而没有注重阅读兴趣、方式的培育,最终造成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能够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早期自主阅读指的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其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丰富自由想象,关键在于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主要包括审美能力、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文学兴趣、自制力、社会公德意识、懂得珍惜爱护劳动成果等。因此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自主阅读习惯培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下面我结合自身教育体会,对如何激发幼儿早期自主阅读兴趣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供多样的阅读材料,选择适宜书籍。

幼儿的阅读书内容应该广泛和多样,不仅要有儿歌、故事,还要有童谣、传记、诗歌和散文这类形式不同的文体,并且要以不同的方式呈献给幼儿。在教室里专门开辟幼儿阅读区域,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幼儿读物。每天给幼儿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按照个人兴趣自主阅读。

作为幼儿人生发展的启蒙教师,我们在培养幼儿对于阅读的兴趣之前,自身要热爱读书。课堂上、游戏中,教师要适时给幼儿讲述故事,并利用早读的时间,帮助幼儿选择一些经典的书籍来阅读,并经常有重点地给幼儿阅读和朗诵。也可以在班级建图书角,让他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图书。需要注意的是,图书角放置的图书应根据其年龄特点,尽量选择色彩丰富鲜艳、人物形象生动的图书,这样才会使幼儿产生阅读兴趣。可以为小班幼儿选择一些内容比较简单,并且画面比较大,具有较为强烈的色彩感的认知型图书(包括动、植物,以及交通工具等),抑或是故事情节较为简单的画册。可以为中大班的那些幼儿选择一些连环画册,主要内容为生活故事以及童话故事,在故事情节上一定要健康完整,并且具有趣味性。比如说《小蝌蚪找妈妈》,以及《白雪公主》,还有《好习惯故事》都比较好。同时,也可为幼儿配备一些能够大量拆拼的图片,也可以安排手工制作材料,提倡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创造性地自制图书。

二、加强家园间密切配合,形成阅读氛围。

仅仅依赖幼儿园来培养孩子形成阅读兴趣并不够,家长也要积极地配合,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因此,教师需要在家长当中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提倡家长积极配合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对家长进行有效的幼儿早期阅读指导,帮助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为幼儿挑选恰当的读物,积极地开展亲子共读,专门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引导幼儿逐渐过渡到习惯性阅读。教师可以设置家园联系本,记录幼儿在家中所阅读的图书名字,分享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方面是对幼儿在家阅读的肯定和鼓舞,另一方面是对其他幼儿的启发和学习。教师也能够在联系本上记录一些杰出的幼儿读物,推荐给家长。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幼儿园积极组织类型不同且形式多元化的幼儿阅读活动,如阅读周活动,就是将家长以及幼儿组织起来,在特定时间内展开各类阅读活动,其中,包含父母讲述故事、古诗大赛、儿歌诵读等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举办以“大家一起来阅读”为主题的活动。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幼儿将自身最感兴趣的故事在班上讲述出来,其他小朋友则认真倾听,对于讲述好的幼儿,教师需要给予奖励,并在班上进行表扬。通过阅读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热情,使其纷纷想要在大家面前展现自我,想将自己喜欢的故事讲述给他人听。这时,教师需要向幼儿说道:“今后还会举办很多相类似的活动,希望你们平时要加强阅读,善于积累,到时候就能够将自己喜欢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听,好吗?”此时,幼儿则大声喊道“好”。自此之后,幼儿则会更加喜欢阅读,并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四、讲究指导幼儿阅读的.技巧,增强阅读效果。

科技促进发展,技巧提高效率。就幼儿教育而言,同样如此。在幼儿早起阅读期间,教师以及家长需要从旁协助,注重指导幼儿阅读的技巧,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方式,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每日阅读。其实,在幼儿阅读之前,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幼儿观察书籍封面、故事画面等内容,重点放在画面下方的数字上,要让其明确知晓,即便是图画,也存在一定顺序,然后再引导其阅读书籍内容。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幼儿阅读习惯,培养其阅读能力,了解图画的中心内容,并让其通过大至小,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由中心向四周等方式进行了解,如此一来,则会提高幼儿的阅读效果。

此外,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注重指导幼儿阅读的技巧,还能增强幼儿的观察意识,培养幼儿看图阅读的观察能力。

综上所述,如果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活动,就可对其今后的发展形成非常有利的影响。因为自主阅读是幼儿获取各种信息知识的主要来源,并为其今后的书面语言学习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激发出幼儿的阅读兴趣,并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达到此项教育的最大效果。

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论文

早期阅读中,读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而是幼儿凭借色彩、图象和成人的言语来理解,以图为主的较小的读物的内容过程。幼儿不识字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读物不可能是白纸黑字的文体,而是以图画为主,图文并茂的故事情节来引导幼儿早期阅读,运用儿童影视片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最佳途径之一,因为影视片能将声音、色彩、动画融为一体,使他们获得感性经验。幼儿通过对影视片、美术动画形象来感知把握画面的人物、景象,并发现人物的关系及其动作、表情和背景的画面的变化,在此基础对动画的内容进行分析。例如:小班幼儿在理解“恶狠狠”这个词语时,我们播放了《狼和小羊》的剪裁影片,大灰狼凶恶的形象以动感的画面展示在幼儿面前,真正让幼儿理解了“恶狠狠”的含义。中大班在理解故事角色的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时,我们通过播放影片,以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具有较强感染力的画面让幼儿理解故事内涵,并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把平面的图画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幼儿,课件生动形象的画面一下子就可以吸引所有的孩子。美丽的动画展现了童话世界的情境,孩子们仿佛如临其境。通过音像感知了故事内容,激发他们对故事的想象。通过观察动感的画面,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想象。通过观察动感的画面,幼儿对故事情节有了初步的了解,幼儿在自己阅读时,他能通过观察认知、接触到的画面,对该故事进行大胆讲述,充实了幼儿的词汇,从而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1、摆放幼儿喜爱的图书,满足幼儿的阅读要求。

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为他们选择适宜的图书。例如:2~3岁的幼儿年龄小,这一时期的幼儿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重复一个故事,那我们就为他们选择画面生动,色彩鲜艳,语言简单、准确,内容短小、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图书。如:《婴儿画报》、《认识蔬菜》、《认识水果》等作为阅读材料;另外,2~3岁的幼儿正是爱学说的年龄,所以摆放图书、阅读材料时,要考虑不同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摆放图书。如:识字卡。让幼儿学习发音,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念叠音词,这样就会让幼儿得到更多的满足。幼儿一旦学会后,他会自己阅读,并会十分快乐地带领幼儿一同学,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有大大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

2、教师经常用生动的语言给幼儿讲故事,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喜欢听故事,如果你讲的故事像读书一样,那幼儿会觉得图书里的故事对他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反之,如果你用生动的语气和丰富的表情为幼儿讲述故事,那样你会发现幼儿们都被你的故事带入到神奇的童话世界。例如:一次区域活动是,我带领孩子们在图书区进行阅读工作,我们今天要阅读的内容是《小兔乖乖》,在讲这个故事时,我为幼儿展示的小兔就是声音清脆,活泼可爱的神情;大灰狼则声音低沉,一副恶狠狠的模样,两者之间对比鲜明,孩子们在听故事时,一听到小白兔就马上扮演起小兔的形象来,当听到大灰狼扮成兔妈妈的模样敲小兔家的门时,都激动地叫起来:“小兔别开门,它不是你的妈妈,是大灰狼。”最后,当听到大灰狼被兔妈妈打跑时,孩子们立刻欢呼地跳起来。故事听完后,孩子们只要一看到《小兔乖乖》这本书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拿起书边看边讲,由于对图画和内容很熟悉,他们在阅读时会有成功的体验,他们会愿意在大家面前说:“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乖乖》。”这种成功的体验直接影响到了幼儿的阅读兴起。

3、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他们喜爱的图书。

要想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关键就是适时适量的更换图书。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孩子们的兴趣转移很快,他们这几天喜欢看动物之类的图书,过几天又喜欢看别的内容的书。但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往往会在一个阶段内喜欢某一类的内容。例如:童话、古诗、科学知识等等,教师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应多关注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变化带来的兴趣转移,尽量满足孩子们对新内容,新图书的要求。当孩子看别的内容的书时,不要盲目地指责孩子,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阅读内容是多变的,所以图书区的读物要丰富。本学期,我班决定让幼儿将自己喜爱的图书带到幼儿园来,和大家共享这么广大的资源,这样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图书区,而且让孩子学会了怎样管理自己的图书,更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到图书的乐趣。

三、尝试制作小书,让阅读真正容入孩子的生活之中。

想让孩子喜欢阅读,就要让孩子认为,图书就像一个红苹果,越看越爱想吃。其实看书就和吃东西一样,当看到好吃的就越看越想吃。看书也一样,当看到一本喜爱的书,你会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书和我们的生活、游戏是密不可分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带领幼儿制作简单的小书,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例如:1:在图书区,我们将幼儿熟悉的儿歌和古诗配上相应的图画,制成了一本本图书,并配上相对应的汉字。如将古诗《悯农》书中的禾苗翻起,背面就是“禾苗”二字。孩子们可以在阅读这样的图书时,边念古诗边看汉字,通过古诗和文字幼儿就可以猜出文字的意义。2美工区:我们将平时纸工作业的制作步骤,用图画的形式将每个步骤按序画下来,把折纸的方法画成一本书。每次的绘画作品我都要求孩子好好保存,最后将作品装订成一本五彩的图书,孩子在阅读自制的小书时,兴趣特浓厚。这样既教会了幼儿整理物品的能力,又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要。3语言区:将平时幼儿认识的蔬菜、水果、交通工具等用绘画的形式画下来,在图画的下方写上相对应的汉字,并按其类别分类一一制成小书,孩子们只要一看图,就知道下面是什么字,这样孩子即认识了许多汉字,有增加了幼儿对书的依赖,进一不提高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像这样的小书我们可以制作许多,大部分可以请幼儿亲自动手制作,有了这些小小的自制书,孩子们读书的兴趣高了,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书的实际作用,使书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进而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孩子阅读兴趣的形式首先要受家长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带头做好一个热爱读书的好榜样。不要一味地认为孩子小,有不识字,讲给他听又听不懂,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家长应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适时的向孩子朗诵并耐心解释,提高幼儿对文字的兴趣,继而转为自己的阅读兴趣。

1、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应声请并茂的朗读。许多家长认为一个故事完整地念给孩子听了,就算是完了,殊不知讲故事也有许多讲究。讲故事并不是像说话一样,它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语气,呈现不同的表情、让幼儿从故事里体会到每个主人公的不同特征。在讲故事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应适宜的为孩子排忧解难,从而让他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

家长应经常参与到孩子的集体活动中去。例如在每天的放学活动中,我们都会请两位不同的家长到图书区带领一部分幼儿看图书讲故事。自从开展了这个活动后,孩子看图书的兴趣提高了,而且他们也很期待每天的放学,因为他们都希望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来园为小朋友讲故事,他们会自豪的说:“这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会显得格外大方、大胆的到小朋友前面去表演讲故事。通过开展以上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各个孩子的不同需要,而且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早期阅读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阅读能力论文

福州市连江县凤城中心幼儿园  苏松莺。

一、创设支持性的自主阅读环境,为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保障。

提供足够丰富的自主阅读材料,对大班幼儿显得很重要。教师应重视创设感知积累和主动探索汉字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文字无所不在。活动室里的桌椅门窗、活动区的物品(钢琴、消毒柜、毛巾架、作品栏、玩具柜等)、自然角的植物、动物,都可用电脑打印成文字卡片悬挂或张贴于物品材料上,字与图、字与实物一一对应,睡床、床上用品、幼儿用的书本等也贴上幼儿的名字、墙面上及阅读区角把阅读活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及在生活中的常见汉字,也制成卡片图文对照,让幼儿在空余时间随意翻玩、辨认。老师还可引导幼儿共同商量设置班级的区角标识,引导幼儿给区角取名称,如语言区“我是小小主持人”、音乐区“小音符之歌”、表演区“酷酷大舞台”、美术区“小手真灵巧”等,将设计好的图文并茂的区角标识悬挂在活动室内。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通过与环境的对话,激发了感知认识汉字的积极性、敏感性和主动探索汉字的欲望。活动室内阅读区还提供大量适应大班幼儿阅读的材料。除幼儿熟知的《恐龙家族》、《彩图幼儿故事100集》,《好儿童》、《娃娃画报》外、还有益智类书如《蓝猫淘气三千问》、《十万个为什么》,中外文学名著《西游记》、《安徒生童话》,趣味性强的如《趣味迷宫》,等等,将这些书摆放在敞开式图书架上,积极鼓励幼儿在来园、自由活动、点心后、离园前等时间段自由选择阅读。此外,还向幼儿提供随手可取的铅笔、彩笔、纸张等供幼儿绘画、书写的.材料,黑板、粉笔也向幼儿开放,提高他们书写的积极性。

二、激发阅读兴趣,为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强大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强大的推动力”。幼儿有了阅读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促进在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图书等阅读材料选择上的激趣。教师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数量充足,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阅读的图书、故事光碟、录像等,阅读材料中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深深吸引着幼儿。(二)阅读技能指导上的激趣。教师着重指导大班幼儿从人物的动作神态来理解心理的发展变化,学习归纳主题及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阅读前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需要,有意识地阅读图书,阅读后鼓励幼儿大胆提出尚未理解的内容进行讨论,质疑,并根据幼儿个体的不同差异,因人而异地进行适度的指导,使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三)阅读提问上的激趣。首先,设计提问时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使不同能力的幼儿经过努力“摘到果子”。其次,问题设计兼顾的“面”尽可能大些,使幼儿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回答,如:“这幅画讲了些什么”?幼儿可以从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及背景等角度观察讲述。再次,提问要由浅入深,诱导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此外,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图书中故事的重点,提出各种问题或假设,引导幼儿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鼓励每个幼儿大胆地讲自己的想法,在集体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它们,好在哪里,什么地方还不足。阅读活动后,教师还可问幼儿:“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朋友和老师”?通过幼儿七嘴八舌的提问讲述,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教师对幼儿阅读现状也有了进一步了解。(四)表达方式上的激趣。幼儿表达自我和彼此沟通的手段,不应只是人类特有的语言符号,还应包括动作、手势、姿态、表情、绘画等,瑞吉欧“百种语言”的教育理念指出:把文字、动作、图像、绘画、建筑、构造、雕像、皮影、戏剧、音乐……等都作为儿童语言。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地通过整合的阅读活动为幼儿创设操作的条件,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百种语言”来表达表现。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口。在每一次集体阅读后,教师都可提供时间和条件让幼儿自由选择表达表现的“语言”,让幼儿将阅读中接收到的语言信息再现到相应的活动中:

(1)、鼓励幼儿把自己听到或创编的故事画成一幅一幅的画,装订成册,讲给老师、同伴听,或投放到图书角里,供大家阅读、欣赏。

(2)、鼓励幼儿自己制作头饰结伴扮演角色在“小舞台”中表演。如让幼儿观看《金鸡冠的公鸡》后,引导幼儿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引导幼儿有表情地学说角色间的对话。也可让幼儿戴上手指木偶、布偶或桌面玩具在木偶台上或桌面上表演。

(3)、引导把自己想说的事画成一页一页的画,或发动幼儿从废旧图书、图片、画报上剪下自己需要的动物、植物来重新组合,贴在一张张白纸上,发挥想象画上背景,最后创编故事,由幼儿口述教师或家长帮忙配上文字,加上封底、封面,装订成册,同伴间相互介绍、交流自己的作品。

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主要在语言领域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还交叉、融合于其它领域的活动中。如在艺术领域中,每一次的绘画作品都是孩子的心灵写真,作品中都孕育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孩子也很想介绍给别人听,利用这一点,鼓励孩子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所创造的作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讲出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如幼儿画完一张画后,启发他们讲述画面中的故事,教师(或家长)帮助幼儿记录,布置于活动室中。通过画与话相结合,孩子自主阅读的空间扩大了。如散步、参观、游玩时好看的风景,有趣的事件都可变成定格的画面,成为幼儿讲述的材料,每天教师可利用三、五分钟的时间,开展“想到什么就说”、“看到什么就讲”的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总之,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家园配合逐步培养起来的,这要求教师和家长要做个“有心人”,在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中,提供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主动学习,乐于用“百种语言”表达,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孩子一生受益。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阅读能力论文

1.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园时期是在幼儿初期语言发展阶段非常重要,早期阅读为幼儿口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式。在阅读中,幼儿往往需要观看画面,倾听故事,大胆想象与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倾听,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能从中学会一定的表达词语和句式,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有效引导,幼儿能从画面中获取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会欣赏和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敢于说,有话说,喜欢说。

2.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书本是幼儿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不认识字,但能从画面上获得有效信息,在成人的引导下提高认知水平,正是因为幼儿不识字,所以更关注画面,根据画面大胆想象、猜测,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理解力、概括力、判断力和想象力,锻炼了幼儿的逻辑思维,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有利于幼儿情感和个性、社会性的培养。

在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幼儿可以在家长与老师的陪同之下欣赏图书以及听有趣的故事,这样做可以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和满足幼儿的新鲜感,幼儿能够感受到被关注、重视、接纳和了解,对于幼儿情感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阅读书中渗透的情感元素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体验和感受,比如从绘本《我爸爸》、《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绘本中感受浓浓的亲子之爱,从图画书《小刺猬》中感受小动物们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学前期是幼儿个性形成的初步阶段,在这一时期幼儿逐渐开始形成最初的一些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倾向、道德倾向、性格倾向等。通过早期阅读对生动有趣的故事,幼儿可以通过这个阶段传承一些基本的道德价值。幼儿在早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一些平日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人际与社会关系的情境,从而在阅读中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

二、“读什么?”---试论早期阅读的阅读内容。

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教育活动。所以我们认为一切有利于幼儿书面语言获得的文字、标记、符号等都是幼儿早期阅读的对象。

幼儿的阅读主要是观察画面,从画面中获取有效信息,理解画面内容,通过相互关联的画面,再加上自己的推理和逻辑了解画面的关联,获得故事情节,最后感受故事或绘本背后的含义,或是浓浓的爱意,或是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是一个小小的生活启示。

三、“怎么读?”---试论早期阅读的指导。

(1)营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将有助于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首先要给幼儿提供充足的、适合年龄特点的书籍、图画书,并适时的进行调整和更换。为幼儿提供一个专门放书的地方,如设立图书角、图书架等,专门存放幼儿的书籍,以便幼儿随时翻阅。除了集体阅读活动外,教师还可以给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让幼儿按照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阅读材料自主阅读。其次要保证幼儿每天的自由阅读时间。只有时常进行阅读,才会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同时要创设温馨平等并有积极回应的精神环境。可以允许幼儿与同伴分享、交流书中的情节,在相互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可能会激发幼儿新的思维的火花,也是幼儿再次学习的机会。

(2)选择适宜的阅读内容。选择适宜的阅读内容是幼儿园幼儿早期阅读的基础,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幼儿选择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种类丰富、有积极意义的阅读材料,并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

(3)家园共育。一方面,父母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喜欢读书,幼儿也会对书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亲子共度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

反复阅读能够加强幼儿对事物产生兴趣,提高幼儿的感知与记忆能力,是幼儿对阅读材料的初步加工。家长和老师的指导能够帮助幼儿对同一故事产生阅读兴趣,有助于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可以按照幼儿自己的主观来理解这些故事。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能多种活动,使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在阅读活动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阅读喜欢,包括爱护图书,一页一页地翻书;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安静地看书;看完书把书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等。

总之,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早期阅读,正确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逐渐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成长,收获快乐。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阅读能力论文

摘要: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发展的接班人。因此应改加强重视幼儿教学。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即将进入小学阶段,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前阅读的能力,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将为他们顺利迈入小学及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幼儿教学阶段中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进行相应的探讨。

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基础的条件,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首先应该是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专业机构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未来的学习成绩有着紧密的联系,孩子的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以后各个方面的学习。从而为大班幼儿顺利迈人小学及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培养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一些方法浅谈:

一、培养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基本条件是引发学生兴趣从3-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和年龄特点来看,幼儿对新颖、有趣、具有活动性、参与程度高的事物更感兴趣,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必要条件。由此可以看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把阅读学习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面,这是教导阅读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创设生动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幼儿园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阅读特点,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选材和构思,多功能、多形式地最大限度的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增加意志力的磨练在早期阅读的学习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的水平,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具有明确意义的、生动的、形象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这样就可以供儿童自由的选择。另外,还可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比较针对性的为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比如说有的孩子比较淘气、自私、自闭没有自信等等。我们就可以为期选择“尊重别人”“我是最棒的”之类的内容,这样有针对性的选择阅读材料才能使不同孩子都得到发展。给幼儿创设符合他们特点的、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学会选择,享受个性自由快乐的阅读学习。

三、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提供孩子阅读画面的内容健康、生动、活泼、等别是颜色和图案,为大班幼儿选择合适的书籍要考虑这些孩子的特点。带有奇特、夸张、梦幻的、趣味的图书更能激发大班幼儿对阅读的兴趣。针对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幼儿准备的图书也要符合他自己本身。

四、循序渐进,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一)学习按顺序读书。

要教会幼儿书是由什么内容组成的。大班幼儿园的小朋友已经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因此可以教会引导小朋友们去按照书籍的页码去翻阅图书。教会小朋友们正确的看书方式,看书的时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看,只有仔细认真的连贯起来阅读,才能知道书中内容。

教会幼儿学会观察书中的人物、动物、表情、色彩以及一些小的细节,理解前后的联系,知道书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老师要通过针对性的.提问,来引导幼儿对书里内容的关注,并帮助幼儿理解认识。

五、培养大班幼儿的朗读水平孩子的语言智能的发展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来认识的,所以大班幼儿的年龄虽小,但是仍然可以用轻松、简单的方式提升他的语言技能。比如:反复的为大班幼儿朗读,可以让他们对句子的结构加深理解,促进语言的发展。也加深了小朋友对个别字的字义理解。

总之,幼儿期是语言思维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我们老师要抓紧从幼儿的身心特点,个性特点出发,在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上更深入的进行研究探索。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兴趣和语言的英语能力,提高和推动幼儿的阅读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创建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

要为幼儿小朋友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大班幼儿教育中,要想使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就必须为大班幼儿创建优良外部环境,应在班级中设立专用的阅读角落。阅读的空间不需要太大,但需要整洁.并在墙边设市书架供孩子们随时取阅,通过设立阅读一角,可以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训练空间,同时还要保证每周都有充足的时间来供幼儿轮流进行课外阅读。

同时还要注意幼儿的阅读刊物要定期更换。积极的引导幼儿大胆的将自己所读的书籍内容通过实际表演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向大家介绍,这样一来,不但可以锻炼大班幼儿的胆量。还能加深孩子们对所浏览的内容的印象,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地开拓,阅读积极性得到大步的提升,从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完成阅读能力的训练。

七、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观察,培养幼儿语言的应用表达能力。引导幼儿观察、提高幼儿观察能力,也是教育中的重点。有了幼儿的仔细、独特的观察,就会有个性的语言表述,更加丰富语言传达。利用视频、图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视频、网络对幼儿进行认识教育,培养幼儿的智力和语言能力,并且把视频、图片观察能力和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相结合起来。利用想象,培养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喜欢想象、爱幻想是幼儿的天性。它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兴趣。引领孩子走进心目中的童话世界。

八、总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认为在当今社会教育中必须从启蒙教育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的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这样不但可以使幼儿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同时也会让以后的生活工作中终身受用的。作为一线的教师一定要结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为基础,进而全方位的关注。制定符合不同特点的幼儿的阅读教育。同时增强老师的训练意识,实事求是。耐心的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更好的引导孩子从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知识。有效的实现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的论文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是老师教育孩子的第一课。有了兴趣孩子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因此对于老师来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他向上的积极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新《纲要》中较多的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语,这既突出了对幼儿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发展的重视,也体现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理念。《纲要》第五部分“评价”这中又指出:“应尊重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理解儿童内在感受和表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即要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更应注重儿童的发展潜能,注重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关键词]:兴趣鼓励引导尊重。

一,鼓励孩子多动手。

(1)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喜欢拆这拆那,碰到这种情况,老师首先不应立即加以制止,这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愿望,老师要加以引导,要向孩子说明哪些东西可以拆,哪些东西不能拆;同时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可拆装的东西,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引导他思考为什么,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除了让孩子拆装一些东西外,还可以让孩子动手进行一些小制作,如运用橡皮泥制作面条等、纸张制作一些飞机等,这些活动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大有收益的。

(2)在孩子玩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有意识的给孩子更多的环境刺激,让孩子在游戏中借助玩具表现活动内容,反映孩子的情感和意愿。如:一根小棍子,可以启发孩子想出多种多样的玩法,如当金箍棒、当钓鱼竿、船桨等等。这样一物多用,即激发了孩子玩的兴趣,也开阔了孩子的思路,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另外,老师还可以用废旧材料和孩子一起自制玩具。如:用废布料做的小娃娃,用各种纸盒做的汽车、家用电器等等。孩子通过制作的整个过程发展了注意力、动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美的感受。

(3)兴趣是学习知识的最大动力,一个孩子如果对一种活动感兴趣,毫无疑问,他一定会学的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如果像是一个孩子对某一门课程产生兴趣,老师应充分调动孩子的求知欲望,使孩子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变为“我要学”。有时候,在和孩子学习时,涉及一个小小的“游戏”,在“玩”中就能激发孩子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孩子是童真的,要问他们最喜欢做些什么?我想: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回答“玩”,玩是孩子的天性,能够在玩中得到学习,得到帮助,得到知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时候,幼儿的探索欲望受到了我们的限制。幼儿时期,是一个好奇、好问的时期,他们会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如:“太阳是从哪儿升起来的?”“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等等,因为他们对这些事物感兴趣,所以问的也多。

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老师则会显得不耐烦。然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求知的萌芽。孩子爱提问是受好奇心的驱使,是兴趣爱好的标志,也是其智力活跃的行为特征。老师应以十分认真的态度关注孩子的提问,并耐心启发、解答、保护孩子的这种求知和探索精神,帮助他们解决“为什么”,认识“是什么”,并从孩子的发问中,仔细揣摩孩子的兴趣方向,发现孩子的爱好。

二、扩展视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他们很难对外界产生兴趣,父母也就可能很难找出孩子的兴趣。因此,父母应该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比如:

(1)当发现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双眼发光的事物时,这种兴趣就值得培养,父母应该鼓励他们去探索,而不是因为某些原因去回避这些问题,或者转移话题,这样似乎剥夺了幼儿好奇的权利。当他们感兴趣、好奇的时候权利受到了限制,以至于失去了兴趣。

其实在生活中,老师应该对孩子多进行鼓励,在他们对一件事物很认真时,在他们取得了一点点儿的小进步时,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认可。(2)有很多小孩子,在刚刚进入幼儿园小班时,在吃午饭时,都不会自己进餐,可是突然有一天他跑到你面前告诉你“老师,今天是我自己吃完饭的”这时老师的反映应该是很高兴,然后给予这个小孩肯定和鼓励的的眼神以及话语,那么我相信,在接下去的时间里,这个小孩将会越来越能干;因为他的努力,他的进步,得到了认可;恰恰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在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经常被老师所忽视,对他的进步视而不见,那么这一孩子将对这些事物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也许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提不起那种兴致,慢慢的学习落后与其他的孩子。

三:引导孩子,找到自信。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是我们还是孩子,身边都有美丽的色彩存在,只是看我们怎么去看待,是把这一色彩看成是黑白的色儿还是彩色的了。被看成是黑白环绕在身边的,那么就如缺乏自信心的人,觉得反正自己做什么都是一个失败者,一但产生这样的想法,做什么都没那么精神去做,他们只有一个想法:“做和不做都是一样,观察不观察也是一样,想与不想还是一样。”被看成是彩色环绕在身边的,那么就如那些对事物都有着浓厚兴趣,都有一颗努力探索与研究的精神在里面,告诉自己“只要肯努力,铁棒也能磨成针”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童真,很单纯;其实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简短的话语,就可以培养起他们做一些事情的态度与看法。他们就愿意试着去改变,他们便开始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从而进行摸索。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纲要》中的这一精神以及关于社会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有助于我们反思当前的规则教育。规则教育从属于社会教育,是社会教育中关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合作意识、初步的责任感和帮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方面的教育。

四、尊重孩子,聆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很多家长常常把孩子在暑假期间报名参加很多的所谓兴趣班。可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孩子是否喜欢这样的兴趣班。他们只是认为,孩子学的越多,那么就越能跟得上社会、不会落后与他人。他们往往忽视了“兴趣班,兴趣班,“兴趣”的所在”他们在报名的同时忽视了孩子们的意见,往往没有去尊重孩子们的思想。

(1)其实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想去接触的事物,在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就应该去聆听他们的内心世界,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少家长把“兴趣”和“爱好”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发现孩子爱好某一事物时,就认为他对其产生了兴趣。

(2)所谓的爱好并不一定就是兴趣。

其实在这两个概念中,“爱好”的范围很广,所含感性因素偏多,而兴趣是人们对某一事物高层次的需求。就比如有些幼儿喜欢看电视,这只能说他爱好看电视,而非兴趣。所以,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要多样化,但不能太滥,要让孩子专心致志地集中到一两门主要兴趣上,而把其他的兴趣作为一般爱好就行。老师和家长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把它们区分开来,才能有效地对孩子兴趣加以引导和培养”

(3)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老师也许常常会依据新的儿童观告诉自己:幼儿是主动学习者。但是,当幼儿表现出“退缩”“萎靡”或者情绪和行为“失控”时,老师又又不得不这样说服自己:“幼儿是不成熟的,不够懂事”的学习者;或干脆按照心理治疗来安慰自己;老师往往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幼儿在另外一些集体教学活动中又表现出“进取”“热情”或“专注”的状态呢?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而是受兴趣和环境的影响变化发展的。

如有一次我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选材应注意幼儿的可接受性、可接纳性。不同的音乐会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受。在音乐活动中,我让幼儿欣赏《秋天》这首曲子,幼儿都说很好听,是树叶飞来了,而且立刻做出了树叶飞的动作,动作优美,当男孩子在乱蹦乱跳时,有的女孩就会说:“不能这样,树叶要飞的还漂亮的,要轻轻的”;于是我和幼儿们一起参与到树叶飞的动作;当我放到热情奔放的音乐时,幼儿个个扭头扭腰,跳起了欢快的动作,而且还在大声说笑,尽情发泄,就连平时不怎么言语的小朋友也在活动室中间蹦跳起来……。在让他们听《两只老虎》中,他们还模仿着老虎的动作和叫声,虽然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在他们的动作、表情中完全能感受到他们对音乐性质的理解和表现。当然,音乐的选材是很重要的,要能吸引幼儿,老师的参与性也很重要。

有一次在游戏时间,我让幼儿听一首钢琴曲,幼儿在刚听到钢琴曲时表现出了好奇,但没过一会儿就表现出了不感兴趣,因此只顾做自己的事,对音乐置之不理。可见,音乐的选材必要贴近幼儿生活,能让幼儿有切身的体验,他们才能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

一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幼儿园教师在谈到规则教育时,多次用“双刃剑”这一词感慨规则教育的利与弊。

在她看来,成人在借助规则教育这把利剑斩去人性的弱点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同时,似乎也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如一些幼儿变得听话了,但是似乎不再那么亲近教师,甚至也没有以前那么活泼而富有灵性了。规则性教育还包括一个导航性的目标,即《纲要》总则中提到的“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背离了这一重要目标,便会在客观上引发规则教育与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之间的矛盾。

所谓的适应性规则的教育应该充分体现《纲要》总则中指出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这两个原则,做到“可变”与“不变”的和谐统一。

(4)信任孩子,为孩子自豪。

在一次实习当中,执教老师提了一个有点难度的问题,一时没人敢举手回答。活动现场很安静,老师有点紧张,她试问:哪个小朋友能回答这个问题?答错了也没关系。勇敢的举起手好吗?“在老师的鼓励下,一个小女孩胆怯的举起手来,但是这位老师并没有马上让她回答,而是又说了一遍:“哪个小朋友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小女孩着急了,把手举的更高,老师只好让她回答了。可是小女孩回答得结结巴巴,老师听的心不在焉,没等小女孩说完就迫不及待地请另一个并未举手的孩子回答。小女孩坐下后明显觉得很不开心,很是失落。后来,老师又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孩子们都踊跃回答,气氛非常活跃,只有那个原先举手的小女孩像做错了事一样始终低着头,再也没举过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学习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这个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

我想:如果在小女孩回答问题后,这位老师能针对她的回答作适当点评,对她的勇敢精神给予表扬,那么小女孩后面的表现肯定会不一样。如果老师能更细心一点,体会到小女孩那一刻的感觉;帮助她获得成功感,那么她对学习必定会更加充满信心。遗憾的是,老师没有那么做。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比让孩子掌握知识更重要。老师不应以让孩子说出标准的答案和目标,而应重视孩子是否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当孩子勇敢地举起小手时,老师们一定要给予关注和鼓励,呵护和支持,因为这往往是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好时机。

参考文献:

书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出版时间:8月第6次印刷。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书名:《给教师的建议》。

出版时间:1月版。

书名::《幼儿教育》。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阅读能力论文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作为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自我评价的发展对幼儿的良好个性的形成,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及生活适应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学家柯里就指出:“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识有很大作用。人们经常会把自己看作是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优越的、能干的人。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但是,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这样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自己以及他人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遇到社会挫折,产生苦闷。”

国内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评价能力产生于学龄前期。学前儿童在自己的活动中听到成人对别人和对自己的评价,并从这些评价中获得肯定的或否定的情绪体验,进而模仿成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最后才逐渐形成自我评价能力。一般来说,幼儿自我评价的能力一般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

一般讲,个体对自己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评价不可能做到各方面都恰如其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是从不全面到全面,从不正确到正确,何况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那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因为除了认知因素外,还会受到其动机、需要、愿望等其它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往往容易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从我园大3班幼儿的情况调查来看,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通病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事事都要我第一、我最好。也有些教师、家长对幼儿要求过高,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便加以责怪和埋怨,久而久之孩子也失去了信心,造成孤僻和自卑。另外,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常常看到大3班幼儿在力所能及的事情面前退缩,常听到幼儿对会做、能做的事说“我不会,我不能”。很多幼儿不会或不敢主动实践,这些现象折射出幼儿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会或不能正确估量、评价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让幼儿学习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帮助幼儿建立真正的自信,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是非能力的评判,以及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研究对象。

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课题研究的实验班为大3班。

三、研究目标。

1.制订幼儿自我评价量表和现状分析表,了解幼儿对自我评价能力的实际情况以及原因分析,并从幼儿园主体出发,寻求促进大班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发展幼儿自我评价的客观正确性、独立性、多面性等能力。

2.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幼儿学会初步地评价自己,帮助幼儿认识自我。特别是教师通过分析研究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生活中的自我评价行为,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自我评价的能力。

3.家长是孩子发展自我评价的关键因素。通过指导家长参与幼儿评价,引导家长以正面评价为主,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系统。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研究初期我对大3班35名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具体问题和结果统计如下:

1、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能干的好孩子(5人);不怎么好(15人);别人不喜欢的坏孩子(15)。

2、你是怎么知道自己的能力如何?

父母说的(18人);老师说的(16人);自己认为(6人)。

3、你对“现在的你”满意吗?为什么?

4、你希望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大多幼儿希望自己是个聪明的孩子或者好孩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看出,一是有很大一部分幼儿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存在自负和自卑的心理居多;二是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混淆,孩子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往往对自己在认知活动中的熟视无睹,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不是基于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而是基于他们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用“理想的人”代替现实生活中我,用教师的要求达到的我来代替现实中的我;三是评价比较笼统、抽象,幼儿的评价语言贫乏,对自己的评价显得笼统抽象如好的、不好的,至于如何好无法做出具体的解释;四是简单重复成人的评价,幼儿对自己的评价往往用成人的话当作自己的评价,从第二个问题回答结果看出,大多幼儿说是老师或爸爸妈妈告诉他的。

究其原因,由于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娇生惯养,受父母权威影响较大,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评价模式。再者传统评价中,教育评价主要定位在选拔作用上。在幼儿园中,教师会把孩子分成优秀、一般、差等级别。这样的评价理念是选拔孩子。这种评价削弱了孩子的自我发展动机,是相当数量的孩子长期遭受挫折和羞辱。另外,在以往的评价工作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和家长往往掌握评价的指挥棒,幼儿作为被评价者,受控于成人的主观评价。

根据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现状,我们开展了研讨活动,制定了一些培养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并进行了有效地实施。

1、为幼儿搭建展示的舞台,诱导幼儿正确评价自己。

教师通过活动创设,让孩子在认知学习、活动、实践探索过程中内省、感受、体验。这种体验和感受既有对自己知识、能力、人生世界的认识,也有对自己情感、意志、自我价值的认识。在评价中还伙伴评价、伙伴合作互助的快乐,努力、失败的反思,有助于学习的自信心、学习的意志力等良好习惯的形成。

(1)小小评论员。

在每天谈话时间里,请某个幼儿把当天发生的事在大家面前说一说,然后让当事幼儿陈述自己的想法,评一评自己的行为表现。刚开展活动时,由教师当主持人,围绕事件对当事幼儿进行采访式的引导提问,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自我评价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在提问时,要求要逐步提升:可以一组问题为基础,根据幼儿的情况提出辅助提问或浓缩提问,使幼儿最终能独立进行自我评价,如“小朋友说你做了一件什么事?你是怎样做的吗?那时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那样做?)小朋友对你的做法满意吗?为什么?你自己觉得要那样做对吗?为什么?”。待幼儿形成初步的能力后,逐渐放手让幼儿当主持人,请当事幼儿园针对事件进行自我评价。该活动不仅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表现自我的机会,还可以提高幼儿根据行为为准则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在讲讲评评中渐渐克服自我评价时的情绪情,促进幼儿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步深入到内心品质的评价。

(2)“我能……”

这是全班幼儿互相交流的活动。让每个幼儿向同伴介绍、展示自己能干什么,内容可能包括讲故事、唱歌、做手工、守纪律、做游戏、画图画、看书,甚至拍照片时表情很好等各个方面,使幼儿进一步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也可以让幼儿就某一内容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和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能力或掌握水平,并提出努力方向。该活动可以让幼儿了解自己的优缺点,逐渐懂得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

(3)混龄活动。

如混龄合唱活动,让大班的幼儿(实验组幼儿)与中班的幼儿一起学唱歌,一起来做某种指定的游戏,大班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一般情况下年龄与能力的关系,就可以避免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使幼儿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

(4)小小画展。

我经常或特意为全班幼儿举办画展,组织全体幼儿参观。参观过程中引导幼儿分别针对绘画的各个要素对自己的能力加以评价。这样既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多面情自我评价,逐渐克服依从性和个别性自我评价,又可以避免因图画的总体效果欠佳而埋没具有优秀的单项能力的幼儿,使幼儿不致于失去自信,而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除了“小小画展”之外,还可以举办很多类似的活动,如“故事大王”、“谜语专家”、“班中小百灵”等,让幼儿在各个方面都能获得正确的自我评价。

(5)今天我是小班长。

教师每天轮流安排幼儿担任小班长,给他们挂上标志,要求他们承担班长的职责,如分发整理物品、给小朋友讲故事、表扬好人好事、维持纪律等。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与同伴交流时会有相应的心理体验,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处事能力等进行评价,这样就可以促进幼儿自觉模仿成人,从社会意义上去自我评价,同时培养幼儿自我评价的独立性。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客观地评价幼儿。

教师努力为幼儿创造一种关怀、信任、宽松、和谐和氛围,满足幼儿的正当需要;以具体评价为主;在幼儿同伴面前慎重评价幼儿;与家长沟通时回避幼儿;活动时使幼儿明确自己的特点、本领,掌握评价的方法,并时常给予幼儿客观、正确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与鼓励;使幼儿能获得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为幼儿创设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的环境与条件。

3、指导家长正确评价孩子,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系统。

父母是孩子发展自我评价的比较关键的因素,能影响孩子发展出积极的或消极的自我评价。因此,我们对指导家长对孩子的评估工作也做了一些尝试。首先,帮助家长了解、认识孩子的能力。开展了切实可行的家园互动活动,如利用家访、“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联系栏、发放每月幼儿发展评估表等,向家长了解和交流个别孩子的行为特点和差异,使家长对的孩子的个性特点行为和孩子在园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沟通达成共识,更好地评估孩子能力的发展。其次,指导家长观察、记录评估孩子的能力。为了全面深刻的了解孩子家长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孩子,获得关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各种真实材料,并加以记录,为分析和评估孩子提供重要的依据。再次,帮助家长分析和评价孩子。我们在指导提高家长评价孩子能力时鼓励家长注意:全面分析孩子,正确判断孩子,科学评价孩子,纵向比较孩子,真正有效地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

4、建立幼儿自我评价版块。老师设计一个大评价版块,每个孩子在上面都拥有一个写有自己名字的可以装东西的小盒子或着透明的袋子。当孩子担任值日生时,上面会插有值日生的标志,当他喝完水或完成某项工作后可以自己插根小棒、贴朵小花来表示。大家可以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来了解他们的活动,评价他们的活动质量、效率。这是培养孩子自主性和任务意识的不错的一个办法。孩子还可以通过图案示意来表示自己做了些什么以及完成的质量,如以幼儿看得懂的图形(如星星的个数、不同表情的脸谱)来记录,使幼儿在没有成人的指导下,仍能看懂评价结果。

五、讨论与思考。

通过一年的实践活动,明显增强了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能够比较全面客观、细致地进行自我评价了,能从轻信成人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从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内心品质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向比较细致的评价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家园联系,提高了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力与教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在下阶段研究中还要继续探索寻求提高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有效地策略和方法,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师资培训工作。由于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观念上的差异较大。有些教师自我评价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这样又如何能指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呢?所以教师还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进一步丰富幼儿评价语言。

一定词语储备是幼儿自我评价丰富多样的基础。通过幼儿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活动来发展幼儿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也是自我反思能力发展的表现。让幼儿努力在自我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形成自我概念、树立自信心,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

(三)自我评价形式要多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用的是运用观察式、记录式的自我评价方式,形式比较单一,今后要进一步探索和运用情景式、对话式、结队小组式等自我评价方式,有效地培养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如帮助幼儿结成配对评价分享小组,让能力弱和强的孩子在一起围绕认知活动的某个片段或整个过程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幼儿尝试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同时聆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人对他人的评价。在这种聆听、碰撞和协商中,幼儿会对自己有更合理、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培养幼儿自我评价能力。

(四)重视个别指导,克服不健康的心理。

部分孩子还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存在自负和自卑等不健康心理。例如班上有个别幼儿,因自己的某方面比较“能干”而常常受老师表扬,就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不愿意与他人一起玩。对此,教师要进一步通过故事、谈话等活动进行教育疏导,指导幼儿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帮助幼儿理解:人各有各的本领,只有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才能使各人的本领得到最好地发挥。同时教师对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引导孩子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而要不断使自己“扬长避短”。同时教师应提供给孩子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安排一些适合他们特点、爱好和能力的活动,让他们把事情做好,从而提高自信心。

总之,通过研究,我们从幼儿自身、家长、教师三方面达成了共识,取得了明显地效果。当然,我们的课题还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寻求有效地策略和方法,促进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有待于今后不断的探索和进一步研究。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阅读能力论文

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听说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但若想再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进一步增强语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包括阅读各类短文、小说以及各类报刊、杂志等。只有这样通过长期不断的积累,外语水平才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就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我们的多数学生恰恰缺乏此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培养快速阅读能力在欧美一些国家早已受到普遍重视,而我国只在大学开设英语快速阅读训练,并且多仅限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小学则更少进行。况且由于汉字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一字一字的阅读方式,不管什么文章,都喜欢逐字逐句地理解,并把这种习惯带到阅读英语文章中,因此,多数中国学生看英语也就一字字读,逐字逐句地理解,其阅读能力都比较差。如此就造成这样一种事实:在国外大学里,当教授布置给学生去阅读若干的参考书后,外国的学生已读完十几本,而中国的不少留学生才读完四、五本。中国学生的仔细认真精神可佳,但在科学技术、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显然是跟不上了。因而培养我们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已是迫在眉睫。

首先,我们教师应尽快转换思想,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精读,精读固然重要,但我们也应该重视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培养这种速读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避免边看边读。我们的许多学生都有边看边读的不良习惯,无论在看什么,脑子始终在“念”英语。这种方式直接影响阅读速度,并且极易疲劳。因而要想加快阅读速度,首先要改掉边看边读的阅读方式。阅读时只靠眼睛,即只是视觉阅读,在头脑中不要有发音的过程,克服一字一句默读的坏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指出这种视觉阅读的重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能力,从而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其次,还要尽量避免重复阅读。不少学生经常重复阅读刚刚看过的单词、词组及句子,总怕没看懂,复视的次数还相当频繁,即使一个熟悉的词也要复视,这也严重影响着阅读的速度。因此在阅读时要尽量避免复视,减少复视的次数。一直往下看方能加快阅读速度。

二、学会浏览。

浏览是进行大量、广泛阅读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社会的各类信息是在飞速增长,为适应这种新形式,只靠精读是不够的,因此需要学会浏览。浏览的目的是要求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文章的大意,它不要求记住文章的每个细节,不要求对文章有全面的理解。熟练而有效地掌握和运用浏览技巧并不难。不少人在阅读时已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它,只是熟练的程度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训练。除一些阅读材料外,还可经常浏览一些报刊、杂志,如多浏览《中国日报》、《二十一世界报》,简单的也可以快速浏览《上海学生英文报》等,这样时间一长,浏览速度自然就会提高。

学会浏览的关键还在于迅速抓住文章的重点,即主题或称中心思想。我们在上语文阅读课时就经常听老师讲其重要性。英语文章也一样,也需要抓主题,抓大意。往往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每一段的`第一句也经常展现出文章的主题。因此在阅读文章时,先浏览一下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对文章大体先有个了解,可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同时也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

三、扩大阅读视野,学会跳跃式阅读。

一个学生在看文章时如果一眼只能看一个甚至不到一个单词,其阅读速度肯定很慢。而一眼能看三个甚至更多的单词,其阅读视野就比较宽,阅读能力就较强,阅读速度肯定比前者快得多。阅读视野的宽与否,也影响着阅读能力的高低。扩大阅读视野可通过训练锻炼出来。如教师可用投影仪给学生训练。第一次给学生先打出一个单词,再到完整的一句话甚至多句,一直训练到让学生一眼能记住多个单句,乃至一句或多句话。就像足球场上一个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一定具有宽阔的视野,踢起球来就会游刃有余,其重要性就确立起来。因此扩大阅读视野,一眼多看一些单词是非常重要的。

跳跃式阅读是更快速的阅读方式。其目的是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它是有选择、有目的阅读,不必逐字逐句地阅读和理解。当你要查一条信息,诸如时间、地点、数据、人名、著作、事件等等,就可采用跳读的方式迅速获得。跳读不能从头至尾、按部就班地阅读。你可以每行读半句,斜着读,竖着读都可以,也可以采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跳读,达到目的即可。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可看做浏览、扩大视野、跳跃式阅读的有机结合。

另外,学习者在阅读时还会经常碰到生词,解决的方法之一是扩大词汇量。

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有时因一些关键词不认识,严重妨碍了读者的读速和理解程度。同时词汇量的大小,往往也决定着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因此扩大词汇量是非常必要的,要尽可能地以多种方式记单词,扩大词汇量。再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猜词义。初学英语时,老师就经常讲要学会猜词义,不要一碰到生词就想查字典,考试中也不可能让你查字典。猜词义始终适合于各种水平的读者。一般情况下,多是根据上下文来猜测出生词的意思。有时也可根据前、后缀猜测生词的含义。当实在猜不出时就可跳过去,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抓住文章主题,并不一定非抓住每一个细节。经过不断的锻炼,猜词的本领就能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当然,以上观点并不是说只强调速度而忽视理解。在阅读训练中,阅读文章后做题的正确率应达到70%~80%。如果你答题的正确率达到90%,甚至100%,证明你读慢了,还应适当加快。若你答题的正确率在70%以下,说明你读快了,理解太少,应适当减慢速度。

可通过计时来判断读速的提高。此外,还可多看一些浅易的英语读物以锻炼提高读速。如上外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牛津英语简易读物,共分五级,都是一些世界名著,每篇小说、甚至每个章节后都配有练习,适合初二到高三学生,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阅读时要加快速度,避免边看边读,避免复视,能看懂多少算多少。如果学习者能坚持采用以上方法多读多练,相信不久阅读能力就会提高上来。

做为老师要给予学生阅读方面的指导,课上课下要结合起来。课堂上老师要介绍阅读方法和一些阅读技巧,并在课堂上实践,可以限时阅读。课下再布置给学生去读,并注意检查。要告诉学生阅读时注意意群,不能一字字看,快速看、重点看相结合,倾向“一目十行”。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不能只顾讲课本,讲语法,也不能只重听说,而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只要我们重视,不断给予学生指导、训练,我们的广大学生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才能不逊于欧美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也才能为更快、更好地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