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楼上读后感范文(15篇)

时间:2023-12-07 00:00:55 作者:JQ文豪

读后感是通过文字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思考整理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递读物的含义。通过欣赏以下这些读后感,希望可以鼓励大家阅读更多不同类型的作品,开阔思维和文化视野。

在酒楼上教学设计

今天再次读了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总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只读一次很难辄穷其意,必须多次阅读、细细揣摩。《在酒楼上》篇幅虽短小,意蕴却无穷,读罢之后总感觉一团团乌云笼罩在心头,让人实在觉得压抑、沉重。这就是鲁迅啊,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字字见血,他的笔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在心头,让人直面淋漓的鲜血,深切地感受到切肤之痛。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原是辛亥革命时期振臂一呼、力求改革的热血青年,在屡遭现实打击后变得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教着他曾经最厌恶的“子曰诗云”。他对待现实态度极其消极,“敷敷衍衍”“模模胡胡”,作者是将其归为封建思想加以批判的。与鲁迅先生以往的小说不同,作者所批判的对象不再是麻木的未觉醒的老一代中国儿女,而是觉醒了的新一代人。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些觉醒者,他们非但没有人性获得自由的欢愉,反而产生了那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更加深刻的悲剧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倍感压抑、沉重。

人要生存,就必须与外部社会打交道,觉醒者亦是如此。觉醒者首先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否则难以立足。吕纬甫为了糊口度日就不能不教“子日诗云”,否则连每个月二十元的生活费用也无法得到,他也就无法生存。但是,教“子曰诗云”又意味着向现实屈服,走向自我毁灭。这是一种两难境地:要实现自我,与现实对立,就无法生存;要生存,就得向现实妥协、毁灭自我。二者中任何一种都意味着人的毁灭,这蕴含无穷的悲剧感。

文档为doc格式。

阁楼上的光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阁楼上的光》这本书,这本书写得全是小诗,小诗有幽默的、又搞笑的……搞笑的有:体检、友谊……友谊的全文是:

我找到一条妙计,他能保持我们的友谊——。

尽管它本身并不稀奇。

我只管发号施令,

干活受累的都是你!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面对朋友不要自主决定,要征求朋友的意见,不要太自私。

体检的全文是:

我到医生那里体检,

他把手伸进我的嗓子眼儿,

拽出来一只鞋子。

和一只小玩具船,

揪出一只冰刀,

外加一个车坐垫。

他说:“你吃饭的时候。

一定要小心一点儿。”

通过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吃饭的时候,手里不要拿东西,以免吞下去,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通过这两个文章大家可以看出这本书很好,觉得很好的人,一起来看一下这本书吧!

《在酒楼上》读后感

《在酒楼上》从叙述形式上观察,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人物“我”在讲述故事,在人物“我”的见、闻中,引出吕纬甫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次要人物叙事的叙述方位,但是,吕纬甫的故事并不是由人物“我”看到的,人物“我”的“见”只限于引出吕纬甫和介绍吕纬甫的肖像神态,吕纬甫登场后,即以第一人称主角人物的叙述方位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在吕纬甫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人物“我”只充当一个听众。这样,这篇小说中出现了两个人物叙述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这篇小说阐释中必须讨论的问题。

当吕纬甫以人物“我”的方位叙述时,又引进过另一位叙述者的叙述——老发奶奶叙述顺姑之死,这段叙述也是直接引语。从叙述形式看,这篇小说包括了主叙述、次叙述和次次叙述三个层次的叙述。主叙述:第一人称“我——在s城一石居酒楼偶遇十年前的朋友吕纬甫。次叙述:吕纬甫向人物“我”讲述十年来的人生经验。次次叙述:老发奶奶向吕纬甫讲述顺姑之死。

首先研究老发奶奶的叙述。老发奶奶是顺姑的邻居,顺姑一家的日常生活她当然常有机会看到和听到,但是,在小说中,从老发奶奶的叙述看,有些内容并不是亲身的见、闻而来,比如“有时还整夜的哭,哭得长富也忍不住生气,骂她年纪大了,发了疯。”“整夜的哭”、“忍不住”显然已经超越了老发奶奶见闻的权力范围,是一种全知视角了。再如“直到咽气的前几天,才肯对长富说……有一夜,她的伯伯长庚又来硬借钱,——这是常有的事,——她不给,长庚就冷笑着说:你不要骄气,你的男人比我还不如!她从此就发了愁,又怕羞,不好问,只好哭。”这一段,也没有权力自限。在是否有权力自限这一点上,老发奶奶的叙述与吕纬甫和人物“我”的叙述都不同,老发奶奶只是充当了一个交待顺姑结局并加以评论的说书人。老发奶奶的全知特权,正是吕纬甫叙述的权力自限的补充。

没有老发奶奶的无所不知,这个外在于吕纬甫经验的事件也就不能如此利落地予以了结,这是老发奶奶叙述的功能之一。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替作者设想:如果要利落地了结顺姑的故事,也大可不必再引出一个老发奶奶,完全可以让已经提到的人物阿昭或者“那小子”(顺姑的弟弟)或详或略地或感伤或木然地向吕纬甫叙述,为什么别生枝节地引出老发奶奶这个叙事者?如果考虑到吕纬甫叙述的基调,这个问题是可以解释的。吕纬甫挂在口边上的是“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也还是为了无聊的事”、“也就做了一件无聊事”,他的叙述语调是“无聊的。但是我们就谈谈吧。”

这样,顺姑的悲剧性的死在叙述出来时就必须“扯淡”,年轻的又是亲人的阿昭姊弟都不适合担任这样的叙述者,老发奶奶恰是合适的。“但这也不能去怪谁,只能怪顺姑自己没有这一份好福气”——这是老发奶奶的评论与慨叹,可谓将顺姑之死的悲剧性扯得淡之又淡。将这一具体的人生悲剧纳入一个流行了几百年的陈腐公式,乃是将触目惊心的生离死别化作街谈巷议的一叹,在语调上与吕纬甫的叙述保持了一致性。这是老发奶奶叙述的第二个功能。顺姑之死主因是肺病,次要因素是长庚的诳语,但是相比之下,以当时s城的医疗水平而论,顺姑既已得了肺结核之类的病,无异宣判了死刑,长庚的诳语,对顺姑之死并没有直接影响,顺姑之死,真如老发奶奶所说,“这也不能去怪谁”,生了这样的病,死了,在老发奶奶们的观念中,是非常正常的,至多有点婉惜——“没有福气”。

但是老发奶奶淡然的主观叙述中实际包含着顺姑的悲剧,一个现代读者自会在老发奶奶的叙述中,自然地读出。这是因为顺姑作为一个普通的年轻姑娘,不仅美丽、善良、诚挚,而且能干(这在吕纬甫吃荞麦粉的叙述中已有交代),又有如此不幸的遭遇,以至她带着以为自己的男人还“比不上一个偷鸡贼”的心灵创伤死去。这一悲剧性一旦与吕纬甫送花的意向相联系,就具有了对吕纬甫产生影响的力量。

精选小学暑假读后感:在酒楼上读后感

今天看了鲁迅的《在酒楼上》对吕纬甫这句话感触良多啊!

他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就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或是少年时,伏案有本小箴言本——《每天进步一点点》,对其中这段倍受感动:成功就是每一个小小的进步积累起来的成果,归纳聪明人的法则,每天进步一点点,让平凡的你变得卓越。

二十年或是三十年以后,再看蜂子或蝇子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呢?

在酒楼上读后感【精选】

时代就像一个大熔炉,一个人代表了一种化学物质,当许许多多化学物质相遇而产生反应时,你或许早已不是你自己了。

起初的时候,他是一位英姿战士,而屡遭挫折之后却一蹶不振,浑浑噩噩地度日,甚至为了糊口而不得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去教孩子们《女儿经》之类的东西,他是鲁迅笔下《在酒楼上》笔下的吕纬甫。

鲁迅先生是以吕纬甫的朋友身份出现在文中的,开篇鲁迅先生便写道:‘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问了我的家乡,就到了s城’,他忽而想起吕纬甫,先前吕纬甫是一个很有革命热情的青年,他和他的同学曾到城隍庙去拔过神像的胡子,还因为激烈地争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

此时的吕纬甫像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远游。他是想拯救陷入险地的民族的知识分子,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是敢于对抗旧习俗但同时又想法过于天真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可周遭的乡民将他视为义务,并且村里开始有谣言,说吕纬甫是疯子,否则怎么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谣言猛于虎,在思想保守封建的小乡村,谣言一下子就传遍了,并且越传越夸张。

于是他被谣言压垮了。

当再见吕纬甫时,他的面貌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我与鲁迅先生一样,起初很以为奇,接着有些悲伤,特别是他的那番话:‘我在少年时,看见峰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去了,但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点,便以为这是在很可笑,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饶了一点小圈子。’他讲得很坦诚,以及对于自己的改变的嘲讽,痛心与无奈。

从上可以看出,吕纬甫思想十分清醒,但却浑浑噩噩地度日,并且使自己陷入无力自救的境界。我仿佛感受到鲁迅先生力透纸背想传达的思想—对这种悲剧人生的严峻批评。此时,我想,唯有坚信自己的信仰,才能对得起仅有的一次生命。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懂得思索以及思考。

吕纬甫又黑又浓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去了精采,但当他缓缓的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射人的光来,大概他是想起了年轻时双方彼此有好感的女孩—阿顺,她想拥有剪绒花,而最后女孩却嫁给他人。

在尴尬的相处气氛中,掌倌送上账来,交给“我”,他也不像初到时候的谦虚了,只是向我看了一眼。读到此处,忽然有一种失望,他已从本质里开始变了,因拮据的日子和现实的考验失去了基本的待客之道,多年的圣贤书的教导早已在这个小动作里而烟消云散,在我面前的,不是一个知识分子,反而像一个无赖。

就像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里所说:金子,只要有一点儿,就可以把黑变成白,丑变成美,错变成对,卑贱变成高贵,懦夫变成勇士,老朽变成朝气勃勃!啊!这个闪闪发光的骗子手。

“我们一同走出店门,他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相反,就在门口分别了。”其实预示着鲁迅先生亦和他走上不同的思想道路,纬甫在他的人生道路中丢失了信仰,但鲁迅仍继续勇往直前。

往更深层面想,他何尝没有反抗过。改变他的,除了金钱,还有拒绝接纳新思想的固执乡民,这些乡民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他们从父辈那里接受了保守的小农思想,而他们的父辈又是从他们的父辈继承这些思想的,而这些思想,只是统治者为了更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所实行的愚民政策罢了。

《阁楼上的光》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阁楼上的光》这本书,这本书写得全是小诗,小诗有幽默的、又搞笑的……搞笑的有:体检、友谊……友谊的全文是:

我找到一条妙计,他能保持我们的友谊——。

尽管它本身并不稀奇。

我只管发号施令,

干活受累的都是你!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面对朋友不要自主决定,要征求朋友的意见,不要太自私。

体检的全文是:

我到医生那里体检,

他把手伸进我的嗓子眼儿,

拽出来一只鞋子。

和一只小玩具船,

揪出一只冰刀,

外加一个车坐垫。

他说:“你吃饭的时候。

一定要小心一点儿。”

通过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吃饭的时候,手里不要拿东西,以免吞下去,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

通过这两个文章大家可以看出这本书很好,觉得很好的人,一起来看一下这本书吧!!!

寒假里宋老师推荐我们看了一本由美国作家谢尔·希尔费斯坦写的书《阁楼上的光》,这是一本充满着童趣和智慧的书。里面一首首幽默而富有想象力的诗歌让我不时地开怀大笑。

下面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叫《作业机》。你也来读一读吧!

作业机,哦,作业机,

世界上最完美的作业机。

只要把作业放进去,再投进一角硬币,

按下按钮,等上十秒钟,

你的作业就会出来,

又干净,又整齐。

来看看——“9+4=?”答案是“3”。

哦,我的天!

看来它没有我想的那么神奇。

是不是很好玩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很怕那永远都做不完的作业,有时也会幻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够替我们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那该有多好啊!可是,这样的作业机你要吗?哈哈!反正我是不敢要。

我想,作者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很多事情是别人无法代劳的,最终还是得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的,比如知识的学习。

这本书里有很多这样的富有哲理的诗歌,有空你也看看吧!

精选二年级读后感作文:在酒楼上读后感

今天读鲁迅的《在酒楼上》一文,其中一段话让我不禁反思:

“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这一段本身就很巧妙,通过“我”说的话来批判的正是“我”。

鲁迅写这段话本意是讽刺和批判那些原本支持革命,后来在革命受到重重阻力时,便对革命产生动摇,甚至走上和原有旧势力妥协的道路。

读完这段时,我突然想我是不是也如同那蜂子或蝇子一样呢?往往一件事情开始的时候有目标,有想法,也去付诸实际行动了,可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就迷茫了,悲观了,失望了,最后很容易就放弃了,选择倒退回去,回到一个明知不对的起点。“很可笑,也可怜”。多深刻,又多刺骨的。

评语。

鲁迅的笔确实是把锋利的刀,是最有力的武器他直指人心的最深处,他拨开层层云雾,他大声疾呼——别再迷茫!震聋发聩!

如果一个理念,一个方向没有错,就应当始终坚定信心。

看到眼前的困难时,更应该看看长远的发展。

历史或许会倒退,但人的精神不能倒退。

在酒楼上读后感【精选】

《在酒楼上》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24年5月10日的《小说月报》上,后收录在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

《在酒楼上》以“我”的角度讲述了“我”与吕纬甫的故事。

这里的“我”并不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不只是一个旁观的叙述者,而是参与到故事中的人物。

故事中的“我”和吕纬甫具有许多共同点“我们”曾是一起去城隍庙拔掉神像胡子的新青年;是议会讨论“改革中国”的方法道路而打起来、激情澎湃的青年。

“我们”虽然曾经都拥有激情澎湃的理想,如今却因为革命的失败以及生活的无奈而落入沮丧和彷徨中的中年人。不同的是“我”和吕纬甫同样面对生活的无聊和寂寞,他们的选择却不同。“我”坚持在寂寞和彷徨中前进、反抗,而吕纬甫却选择放弃前进,回归到世俗生活当中。

《在酒楼上》读书笔记

今天中午重新读了下过去就感受很深的鲁迅的文章《在酒楼上》。有两段文字让我有所想:

“我一回来,就想到我可笑。”他一手擎着烟卷,一只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的向我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

我忽而看见他眼圈微红了,但立即知道是有了酒意。他总不很吃菜,单是把酒不停的喝,早喝了一斤多,神情和举动都活泼起来,渐近于先前所见的吕纬甫了。

我有时候见过去的朋友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心里想的是过去愉快的事情,可是就是怎么也不能和眼前的人对上号。可能别人看我也是一样,敷敷衍衍,模模胡胡。可我就是这样啊。

我也是一个怀旧的人,我无论如何都会认过去的朋友,这似乎是不用强调的,但……。

《在酒楼上》读书笔记

《在酒楼上》从叙述形式上观察,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人物“我”在讲述故事,在人物“我”的见、闻中,引出吕纬甫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次要人物叙事的叙述方位,但是,吕纬甫的故事并不是由人物“我”看到的,人物“我”的“见”只限于引出吕纬甫和介绍吕纬甫的肖像神态,吕纬甫登场后,即以第一人称主角人物的叙述方位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在吕纬甫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人物“我”只充当一个听众。这样,这篇小说中出现了两个人物叙述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这篇小说阐释中必须讨论的问题。

当吕纬甫以人物“我”的方位叙述时,又引进过另一位叙述者的叙述——老发奶奶叙述顺姑之死,这段叙述也是直接引语。从叙述形式看,这篇小说包括了主叙述、次叙述和次次叙述三个层次的叙述。主叙述:第一人称“我——在s城一石居酒楼偶遇十年前的朋友吕纬甫。次叙述:吕纬甫向人物“我”讲述十年来的人生经验。次次叙述:老发奶奶向吕纬甫讲述顺姑之死。

首先研究老发奶奶的叙述。老发奶奶是顺姑的邻居,顺姑一家的日常生活她当然常有机会看到和听到,但是,在小说中,从老发奶奶的叙述看,有些内容并不是亲身的见、闻而来,比如“有时还整夜的哭,哭得长富也忍不住生气,骂她年纪大了,发了疯。”“整夜的哭”、“忍不住”显然已经超越了老发奶奶见闻的权力范围,是一种全知视角了。再如“直到咽气的前几天,才肯对长富说……有一夜,她的伯伯长庚又来硬借钱,——这是常有的事,——她不给,长庚就冷笑着说:你不要骄气,你的男人比我还不如!她从此就发了愁,又怕羞,不好问,只好哭。……”这一段,也没有权力自限。在是否有权力自限这一点上,老发奶奶的叙述与吕纬甫和人物“我”的叙述都不同,老发奶奶只是充当了一个交待顺姑结局并加以评论的说书人。老发奶奶的全知特权,正是吕纬甫叙述的权力自限的补充。没有老发奶奶的无所不知,这个外在于吕纬甫经验的事件也就不能如此利落地予以了结,这是老发奶奶叙述的功能之一。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替作者设想:如果要利落地了结顺姑的故事,也大可不必再引出一个老发奶奶,完全可以让已经提到的人物阿昭或者“那小子”(顺姑的弟弟)或详或略地或感伤或木然地向吕纬甫叙述,为什么别生枝节地引出老发奶奶这个叙事者?如果考虑到吕纬甫叙述的基调,这个问题是可以解释的。吕纬甫挂在口边上的是“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也还是为了无聊的事”、“也就做了一件无聊事”,他的叙述语调是“无聊的。——但是我们就谈谈吧。”这样,顺姑的悲剧性的死在叙述出来时就必须“扯淡”,年轻的又是亲人的阿昭姊弟都不适合担任这样的叙述者,老发奶奶恰是合适的。“但这也不能去怪谁,只能怪顺姑自己没有这一份好福气”——这是老发奶奶的评论与慨叹,可谓将顺姑之死的悲剧性扯得淡之又淡。将这一具体的人生悲剧纳入一个流行了几百年的陈腐公式,乃是将触目惊心的生离死别化作街谈巷议的一叹,在语调上与吕纬甫的叙述保持了一致性。这是老发奶奶叙述的第二个功能。顺姑之死主因是肺病,次要因素是长庚的诳语,但是相比之下,以当时s城的医疗水平而论,顺姑既已得了肺结核之类的病,无异宣判了死刑,长庚的诳语,对顺姑之死并没有直接影响,顺姑之死,真如老发奶奶所说,“这也不能去怪谁”,生了这样的病,死了,在老发奶奶们的观念中,是非常正常的,至多有点婉惜——“没有福气”。但是老发奶奶淡然的主观叙述中实际包含着顺姑的悲剧,一个现代读者自会在老发奶奶的叙述中,自然地读出。这是因为顺姑作为一个普通的年轻姑娘,不仅美丽、善良、诚挚,而且能干(这在吕纬甫吃荞麦粉的叙述中已有交代),又有如此不幸的遭遇,以至她带着以为自己的男人还“比不上一个偷鸡贼”的心灵创伤死去。这一悲剧性一旦与吕纬甫送花的意向相联系,就具有了对吕纬甫产生影响的力量。这实质上的悲剧性与老发奶奶“扯淡”的叙述构成一种反讽,实际上是吕纬甫心理张力的动力之一(此点在下文分析)。这是老发奶奶叙述的功能之三。从时间关系上说,老发奶奶的叙述,发生在吕纬甫到一石居喝酒之前,从空间关系说,发生在顺姑家斜对门,通过吕纬甫的口将老发奶奶的话转述,避免了地点的分散,保证了小说形式上的集中;而吕纬甫的叙述,是对自己十年以来在不同时空的人生经验的追述,这就保证了小说整体上的对于三一律的遵循。

现在研究吕纬甫的叙述。有一种倾向,即在分析吕纬甫时,根据吕纬甫自己的言语论定其形象及意义。比如通行的文学史着作中这样写道:

吕纬甫本来是一个敏捷精悍、热心改革的青年,经过多次辗转流离,感到青年时代的梦没有一件实现,便敷敷衍衍的教点“子曰诗云”,随波逐流地做些“无聊的事”,以满足别人和抚慰自己。他既没有能力自拔于这样的生活,屯没有能力自拔于这样的思想。他对自己的生活道路作了如下的概括:像一只苍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

这样,吕纬甫也就是一个辛亥革命后彷徨、颠簸以至没落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了。

上述对吕纬甫形象的分析,为一般文学史采用,这种结论,是建立在吕纬甫对自己的评价的基础上的,这从王瑶的论文中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来。在《谈(〈呐喊〉与〈彷徨〉》中,作者写道:

……他本来是个很敏捷精悍的人,青年时候为了破除迷信,曾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辛亥革命以后,他经过多年地辗转流离,生活的打击,意志便慢慢地消沉下来。青年时代的理想消灭了,现在生活里一点目标也没有,只是“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地过日子。他原来提倡科学,反对封建文化,后来竟教起“子曰诗云”之类的封建的东西。生活逼得他走投无路,只能做些无聊的事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也不满,但又无力自拔,鲁迅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种生活,像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了。当时很多知识分子都经历了这种苍蝇似的悲剧。小说里写了两个细节,一个是吕纬甫给三岁上死掉的小兄弟迁葬;一个是他给一个叫阿顺的女孩子送去两朵剪绒花。这两个细节选择得非常精当,都是毫无意义的事情,然而他都做了,深刻地表现了他只做了些无聊的事,等于什么也没有做的那种空虚的精神世界。鲁迅写他们在酒楼上喝酒的情景非常凄凉。作者对吕纬甫的态度有同情的一面,也有批判的一面。小说的结尾写他们一同走出店门,然后朝相反的方向各自走去了。这是一种批判。

《在酒楼上》读书笔记

《在酒楼上》是鲁迅1924年发表在上海《小说月报》上的一篇小说,也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章,充满有着浓浓的“鲁迅味”。整篇文章恰似只有吕纬甫在絮叨着他的遭遇,往事,实际却把鲁迅先生的观点淋漓尽致的全都表现了出来。

1924年,离五四运动爆发已过去五年之久。五年的时间改变了许多,改变最大的就是吕纬甫对革命的心态,五四运动期间的吕纬甫是充满了斗志、意气风发的。可是五四落潮期的吕纬甫对待事情的态度却是“敷敷衍衍,模模糊糊”。虽然吕纬甫的思想鲁迅先生是极力批判的,但在这其中也掺杂着鲁迅本身的思想,说是吕纬甫的心态,还不如说是鲁迅自己的想法,故事中的“我”代表着的就是鲁迅的另一种想法。而吕纬甫和“我”的一番对话,实际上代表着鲁迅的两种思想的激烈碰撞!在故事的结尾,鲁迅安排两人分道扬镳,吹着寒风却感觉很爽快,这昭示着鲁迅先生两种思想碰撞后的结果是代表着积极的一面战胜了。

看鲁迅的文章,带给我的感觉总觉得意犹未尽,看完了以后,也总觉得自己有很多话要说。他的文字,他的故事,似乎都在讲述一些很平淡的事,但是在我们看完了他的文字后,总会激发很多我们自己的想法。就像这篇《在酒楼上》,整篇故事平淡的乏味,无非就是吕纬甫的唠叨,但是在看完了整篇文章后,我们很明显的就看出了五四前后革命前辈们的思想变化,吕纬甫也许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着的是当时那个时代许多革命人的想法。

鲁迅的文章,犀利的文字总让我们感觉得像是一把匕首,无情的解剖人们的思想,毫不留情的披露一些腐败的、堕落的、消极的思想。但我佩服的还是鲁迅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了很多遍都不会厌倦,在他的笔下,平凡的事物,都会被寄予了特别的意蕴。如《在酒楼上》中的那段:“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山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一幅平凡的冬景图,但在鲁迅的笔下,这雪、这叶、这鸟,似乎都已经超出了他们本身的存在。抒发的感情也是复杂的,在这寒冷的天气里,黄昏将近,小鸟也归巢了,但是自己仍在漂泊,虽然回到了直接的故乡,但仍是是一位过客。周遭的一切也变得陌生。不管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自己都不是归人。这段环境描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抒发了鲁迅的离乡背井的惆怅之情。

在酒楼上赏析

吕纬甫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这是一个曾有过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热情,现在却变得意志消沉的“文人”。

【吕纬甫形象深刻的认识意义】。

(1)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落潮的时代烙印;

(2)反映了五四运动落潮时期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3)反映了实际生活中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4)客观上提出了“知识分子问题”。

【鲁迅塑造吕纬甫形象的方法】。

(1)让人物自述;

(2)叙述和描写相互配合;

(3)以景物烘托气氛和主题;

(4)注重刻画人物灵魂。

【艺术特色】。

(1)独特的题材:知识分子。

(2)独特的视角:关注“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吕纬甫——在颓唐消沉中无辜消磨生命。

(3)独特的小说结构模式:归乡——表现了无家可归、无可附着的漂泊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躁动与安宁”、“创新与守旧”两极间摇摆的生存困境。在这背后,隐藏着鲁迅内心的绝望与荒凉。

(4)“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鲁迅自觉借鉴西方小说的形式,通过自己的转化、发挥,以及个人的独立创造,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甚多,其中尤以描写他们因婚恋不能自主的痛苦者为众,也有不少是反映他们失学、失业以及在社会上处处碰壁和苦闷的;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主要却是着眼于他们和封建制度的关系来展示社会生活的,并包蕴着对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的深邃思考,在以初具民主主义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那些篇章中,这个特点尤为鲜明、突出。读《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等作品,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鲁迅是多么热情地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而对于他们的妥协、消沉、落荒则深为惋惜、感叹,并作出了严肃的针砭。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当初曾以战士的英姿现身,但在屡遭挫折后却变得一蹶不振了。小说对吕纬甫的命运遭际,一方面寄予深切的同情,另一方面又尖锐地批评了他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态度对待现实的消极情绪。鲁迅是将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作为彻底反封建的对立物来加以针砭的。在这种针砭中,正寄托着鲁迅对于知识分子作为一种革命力量的殷切期待。1925年,也就是《在酒楼上》发表后的第二年,鲁迅在一封信中对友人说:虽然辛亥之后已多年,但民众还在关心着“皇帝何在,太妃安否”,在这种情况下,要谈改革“只好从知识阶级……一面先行设法,民众俟将来再谈”(《华盖集?通讯》)。显然,他是把知识分子视为革命的重要力量。从《在酒楼上》的艺术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从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要求出发的对于知识分子的热望。在鲁迅看来,吕纬甫在新旧之争中,不再坚持鲜明的反封建立场,人生态度变得颓唐,那实在太令人失望,也实在太不足为训了。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自然是吕纬甫,。他在小说中,是被作为一个悲剧人物来描写的。吕纬甫的悲剧,是一个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自己的灵魂的悲剧。这自然是令人痛心的。

吕纬甫曾经是一个很激进的青年,他在求学时和同学们同到城隍庙去拔过神像的胡子,还因为激烈地争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然而。中国是一个“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坟?娜拉走后怎样》)的国度,封建势力异常顽固、异常强大,吕纬甫由于“心死”而背弃了高尚的人生境界,便得苟且偷安,混混噩噩,甚至为了糊口而不得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去教给孩子们充满了封建毒素的《女儿经》之类的东西。这无疑是非常可悲的事。他由一个激进者而退化为一个落荒者了,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当年在与同学争论改革中国方法时,他若不是对自己的主张十分自信,是不至于与同学打起来的,而这“打起来”,正表明了他的激情升腾到了何等狂热的程度,及至悲叹“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他也就自然分外失望。过分的失意使他堕入颓唐。

象吕纬甫这样由狂热而失望,由激进而消沉、落荒,在当时的青年中并不罕见,鲁迅坦然诚认,他自己也曾一度颓唐,因而这种情况引起了他的深思。在《两地书?二九》中他对此作了精当的剖析:“中国青年中,有些很有太‘急’的毛病……因此,就难以耐久(因为开首太猛,易将力气用完),也容易碰钉子,吃亏而发脾气,此不佞所再三申说者也。”他因而主张改革者“要缓而韧,不要急而猛。”在吕纬甫的悲剧中正蕴含着他对忽而狂热、忽而消沉的青年们的针砭。

吕纬甫虽然浑浑噩噩地度日而无力自拔,但他在思想上却是十分清醒的,并且怀着难耐的隐痛,充满着自责。他说:“……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到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他甚至颇为尖刻地讽刺自己:“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他说的很坦诚,很符合实际,却也很痛心。他显然是不满于这样的人生的,但他的人生却确实是一种蜂子或苍蝇飞旋似的悲剧,然而他又不得不像蜂子或苍蝇似的盘旋回来。正是由于他的头脑很清醒,对于自己这种可悲的人生有着深切的认识,这就更加深了他心灵的痛楚。小说在对吕纬甫的悲剧人生的严峻批判中,晓示当时的知识分子,不可重蹈他的覆辙。

可以说,吕纬甫的人生悲剧是当时相当一部分新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的真实写照。鲁迅在《非革命的革命急进论者》(见《二心集》)中曾指出过,在革命的进程中发生分化是很自然的事,难免“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在酒楼上》所描写的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吕纬甫便是在辛亥革命的风浪过后的一个落荒者。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反顾了吕纬甫由满腔革命热情到意志消沉的历史过程,以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出,许多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之后并没有寻找到正确的道路,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个人奋斗无济于事,而正确的道路还需要继续探寻。《彷徨》扉页上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题辞,这篇小说的题旨正与这样的题辞相互应。

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它动人地展示了主人公吕纬甫的感情世界。它的主要内容与情节是在“我”与吕纬甫的对话中展开的。这样的艺术构思,便于表现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又由于叙事中夹带者抒情意味浓重的议论,感情也就袒露得更为分明。

“我”同吕纬甫在酒楼上不期而遇。旧友相聚,不免反顾往事,互通长短。吕纬甫还向“我”细细地讲述了两件小事:他说,这次他来s城的目的,一件是奉母命为三岁时夭亡的小兄弟迁葬,另一件是,母亲要他给旧时的邻家姑娘阿顺送两朵剪绒花去。两件事他都办得不如意。小兄弟的墓找到了,但谁知掘开墓来一看,墓穴里连尸骨的影子也没有,连最难腐烂的头发也不见踪影了,但他还是迁了点原处的土去埋在父亲的坟地上。母亲叫吕纬甫给阿顺姑娘送剪绒花去的原因是,阿顺小时候曾因为羡慕别的孩子头上戴着剪绒花,“自己也想有一朵,弄不到,哭了。哭了小半夜;就挨了他父亲的一顿打,后来眼眶还红肿了两三天的缘故。然而这次吕纬甫带着从外省特意买来的剪绒花来找她时,她却早已不在人间,吕纬甫便把剪绒花送给了阿顺的妹妹阿昭(虽然他“实在不愿意送她”)为的是回家后好对母亲说“阿顺见了喜欢的了不得。”这两件事都是很无聊的,“等于什么也没有做”,但他却都做得很尽兴。

那么,吕纬甫为什么要尽心于这种“等于什么也没有做”的事呢?作者又为什么对吕纬甫在做这两件小事时心态加以描写呢?不错,吕纬甫已在政治上变得颓唐了,但从他做这两件小事的情况来看,他毕竟还是一个具有善良之心、且为人诚恳实在的人。在迁葬的过程中,辛辛苦苦地在雪地里忙碌了大半天,如果仅仅是为了骗骗母亲,他是无须这般一丝不苟的,看来还是出于兄弟之情、母子之情,不这样尽职地完成“迁葬”,他会过意不去,会留下感情的负累。送剪绒花的事亦复如此:一是为母亲,这是母亲的一个心愿;二是为阿顺,如他自己所言:“为阿顺,我实在还有些愿意出力的意思的”因为往昔邻里之间亲亲热热的温馨的记忆,吕纬甫是不能忘怀的,而且他希望这次送去剪绒花对阿顺少年时代爱美之心受到打击能有所补偿。吕纬甫的心地善良、真诚待人的品质,在处理这两件小事的过程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良知未泯的知识分子,却在大事上变得浑浑噩噩了,他对于改革社会已失去了信心,也不再追求了,他对于教《女儿经》这样的事也采取“无乎不可”的态度了。在讲完剪绒花的事之后,吕纬甫说:“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模模糊糊。模模糊糊的过了新年,仍旧教我的‘子曰诗去’去。“我”批评他之后,他诉说了自己的不得已:“……连算学也不教,不是我不教,他们不要教。……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然而同时也就满脸通红,“眼光却又消沉下去了。”他感到悲哀,感到惭愧,心中有着一种无可排遣的苦楚。正因为他是一个品质很好的青年,他的由激进变为消极,颓唐,放弃了改革社会的高尚目标落荒而去才更令人感到惋惜。

《在酒楼上》有较多的景物描写。“我”来到“一石居”时,正值严寒季节,然而从窗口看废园,那里“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血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这不正是“我”高洁的情怀和坚贞不屈的意志的象征性写照吗!在吕纬甫叙述自己故事的间隙,小说中又穿插了一段生动的废园景色描绘:“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在这里,正隐隐地透出了“我”的一种希冀,“我”是多么希望老友重新像这株红山茶那样挺立起来啊!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并非仅仅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存在,这是一些融情入景的画面,含蓄地展示着“我”的感情世界,有助于深化小说的题旨。

鲁迅探索将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在酒楼上》的叙述者“我”与吕纬甫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全篇小说具有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

“老梅”一段描写的精妙之处也在于此。

在酒楼上精彩点评

他又掏出一支烟卷来,衔在嘴里,点了火(我读大学的时候,看吕纬埔说的这些话,也很同情的说,说不定俺们五六年后也会变这样,这样讨论过,过了五六年后呢?果然是这样!所以才知道鲁迅了不起,很厉害)。

“看你的神情,你似乎还有些期望我,--我现在自然麻木得多了,但是有些事也还看得出。这使我很感激,然而也使我很不安:怕我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我怀着好意的老朋友。……”他忽而停住了,吸几口烟,才又慢慢的说,“正在今天,刚在我到这一石居来之前,也就做了一件无聊事,然而也是我自己愿意做的(一个事你愿意去做,对于你自己来说也就不全是无聊的,对于他自己来说是充实的,下面又讲了另外一件事。他到这里,我们是否可以估计到,这个小说是否就这样写下去了,中间是两个人的对话,吕纬浦絮絮叨叨的讲下去,就这样可以构成一篇小说的,这个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在鲁迅那个时候开创的,为什么后人评价鲁迅的小说,说鲁迅的小说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他这样写了,别人知道这样可以写小说。)。我先前的东边的邻居叫长富,是一个船户。他有一个女儿叫阿顺,你那时到我家里来,也许见过的,但你一定没有留心,因为那时她还小。后来她也长得并不好看,不过是平常的瘦瘦的瓜子脸,黄脸皮;独有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长,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的就没有那么明净了(他也好像对北方评价特别高,说北方的晴天更明净,用这来形容他邻居家的女儿,他说的女儿并不是特别好看,竟然用这样美丽的词来形容他。)。她很能干,十多岁没了母亲,招呼两个小弟妹都靠她,又得服侍父亲,事事都周到;也经济,家计倒渐渐的稳当起来了。邻居几乎没有一个不夸奖她,连长富也时常说些感激的活。这一次我动身回来的时候,我的母亲又记得她了,老年人记性真长久。她说她曾经知道顺姑因为看见谁的头上戴着红的剪绒花,自己也想有一朵,弄不到,哭了,哭了小半夜,就挨了她父亲的一顿打,后来眼眶还红肿了两三天。这种剪绒花是外省的东西,s城里尚且买不出,她那里想得到手呢?趁我这一次回南的便,便叫我买两朵去送她(写的比刚才那两件事还要琐屑,就说我们邻居家有一个女儿想要两朵花,他却把它写的这么细,这是叙述家长里短姑嫂之间的对话,他就这么写)。

“我对于这差使倒并不以为烦厌,反而很喜欢;为阿顺,我实在还有些愿意出力的意思的。前年,我回来接我母亲的时候,有一天,长富正在家,不知怎的我和他闲谈起来了。他便要请我吃点心,荞麦粉,并且告诉我所加的是白糖(这是好吃的,对劳动人民来说)。你想,家里能有白糖的船户,可见决不是一个穷船户了,所以他也吃得很阔绰(“吃的阔绰”这个词用的很好,档次很高了)。我被劝不过,答应了,但要求只要用小碗。他也很识世故,便嘱咐阿顺说,‘他们文人,是不会吃东西的。你就用小碗,多加糖!’然而等到调好端来的时候,仍然使我吃一吓,是一大碗,足够我吃一天。但是和长富吃的一碗比起来,我的也确乎算小碗(人和人之间的隔膜是很大的,不知大家有没有从农村来的同学或到农村去过,到用大碗吃饭的地方去过,确实差距很大,对我们城里人来说是很恐怖的。我小的时候饭量已经很大了,回到我山东老家的时候用像盆一样的大碗,然后给我吃饺子,上尖的一大碗饺子,这个尖还没有吃下去后面一勺子又飞快的补上来了!真是恐怖,不吃又不行,所以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非常有感觉。)。我生平没有吃过荞麦粉,这回一尝,实在不可口,却是非常甜。我漫然的吃了几口,就想不吃了,然而无意中,忽然间看见阿顺远远的站在屋角里,就使我立刻消失了放下碗筷的勇气。我看她的神情,是害怕而且希望,大约怕自己调得不好,愿我们吃得有味(非常善解人意),我知道如果剩下大半碗来,一定要使她很失望,而且很抱歉。我于是同时决心,放开喉咙灌下去了(他灌下去了,不是吃下去了,等于装进去了。这里我们看到了吕纬埔的另一面,他一面说自己无聊,得确过的也无聊,你觉得这已经不是一个五四青年了,但我们今天不用五四青年的标准去看,就是普通的知识分子,他仍然是非常善良的,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一个知识分子,他做违心的事是为了别人,只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我们做一些对自己没有太大害处的事情,为了就是不让别人失望,我觉得这个就是道德比较高尚的,不要把自己要求太高,学雷锋不要起点太高,这样可以学雷锋的,不一定要牺牲自己去给别人做好事,就是差不多。比如说你跟别人一块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别人热情的给你介绍坐这一路汽车很好,但是你心里清楚坐这一路并不好,坐另一路正好到北大门口下,坐这路还差半站呢,但是那个人介绍的那么热情,你多走半站不要紧,要成全别人的热情,人的善良应该从一些细节做起的。我的一个叔叔坐火车的时候跟对面一个小姑娘聊天,聊得很热烈,那个小姑娘说“叔叔,您是蒙古人吧?”叔叔说“对对对!你真聪明,我就是蒙古人”,下车之后我就问,你怎么说你是蒙古人呢?你也不是蒙古人呢!”但是叔叔这时候说人家好不容易猜出来了。这个话对我教育非常大,因为我知道在火车上萍水相逢,你是哪族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好不容易猜出来了,这才是重要的。

《在酒楼上》读书笔记

今天再次读了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总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只读一次很难辄穷其意,必须多次阅读、细细揣摩。《在酒楼上》篇幅虽短小,意蕴却无穷,读罢之后总感觉一团团乌云笼罩在心头,让人实在觉得压抑、沉重。这就是鲁迅啊,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字字见血,他的笔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在心头,让人直面淋漓的鲜血,深切地感受到切肤之痛。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原是辛亥革命时期振臂一呼、力求改革的热血青年,在屡遭现实打击后变得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教着他曾经最厌恶的“子曰诗云”。他对待现实态度极其消极,“敷敷衍衍”“模模胡胡”,作者是将其归为封建思想加以批判的。与鲁迅先生以往的小说不同,作者所批判的对象不再是麻木的未觉醒的老一代中国儿女,而是觉醒了的新一代人。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些觉醒者,他们非但没有人性获得自由的欢愉,反而产生了那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更加深刻的悲剧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倍感压抑、沉重。

人要生存,就必须与外部社会打交道,觉醒者亦是如此。觉醒者首先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否则难以立足。吕纬甫为了糊口度日就不能不教“子日诗云”,否则连每个月二十元的生活费用也无法得到,他也就无法生存。但是,教“子曰诗云”又意味着向现实屈服,走向自我毁灭。这是一种两难境地:要实现自我,与现实对立,就无法生存;要生存,就得向现实妥协、毁灭自我。二者中任何一种都意味着人的毁灭,这蕴含无穷的悲剧感。

选修语文《在酒楼上》教案

从《呐喊自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铁屋子”的“万难破毁”报有“确信”,绝望于“铁屋”中人的前途;他又从自身经验范围的有限性出发,认识到他之必无希望的证明不能折服别人之所谓可有,至少逻辑上不能抹杀希望存在的可能性,从而产生了“听将令”“遵命”呐喊的动力。待到他的“彷徨”时期,新文化运动已经退潮,阵营已经分化,原初的启蒙者的“将令”已无形中被消解,再加上社会政治环境的`恶劣、婚姻方面的压抑、兄弟失和等因素,使得此时鲁迅陷入了巨大的精神困惑和思想痛苦之中。比之《呐喊》,《彷徨》淡化了“听将令”的色彩,而走向启蒙话语的边缘。《呐喊》中受到挤压的作者的“确信”和绝望,虽显得黑暗和虚无,但作为鲁迅此时期心理真实的一面终于在《彷徨》中得到较为充分的展示;与此相映照的是,鲁迅又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直面人生的勇气,在否定希望的同时,又和绝望抗争。“反抗绝望”是此时期鲁迅思想探索的依归。鲁迅最终超越了希望和绝望,也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我们可以在《彷徨》中摸索到一条“反抗绝望”的思想斗争、探索的脉络,而《彷徨》本身就可视为鲁迅的“绝望”和“反抗绝望”两种意向和选择进行搏杀的战场。

《野草》和《彷徨》一样,都映射出二十年代中期鲁迅的内心矛盾和斗争,前者作为象征世界更清楚完整地熔炼进了鲁迅此时期的人格心理状态。作为基本上产生于同一时期的作品,《野草》和《彷徨》具有生命体验上的密切联系,从而为我们进行彼此间的往返映证提供了基本依据。这样的往返映证,无疑对深入理解两者具体篇章大有裨益。

研究者们在分析《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的形象时,对他身份的界定往往出乎意料的明确,大多认定他是一位前“五四时代反封建激进的战士”或民国初年的一位对辛亥革命失望的颓唐者。关于吕纬甫颓唐情绪的由来,有不能抵挡新文化运动落潮后封建势力“卷土重来”和“对辛亥革命失望”两种解释。与此相应,在小说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问题上,便有了“五四高潮至落潮期”和“辛亥革命之后”的不同意见。两种结论虽相距甚远,却都不免有脱离作品实际之嫌――它们并不能从对小说的文本解读中得出。实际上,《在酒楼上》中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模糊的,小说文本并未向我们透露任何导致吕纬甫消沉、颓唐的具体历史事件的端倪。之所以得出迥然相异的两种结论,症结在于对外部社会印证式解读模式进行的粗糙操作。把这些结论强加给小说中的人物,作下确定不二的“解释”,不仅有胶柱鼓瑟之嫌,也大违作者本意。而这种粗糙的社会印证,只能妨碍对吕纬甫形象的精神实质的准确把握。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