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案八年级必修(优秀20篇)

时间:2023-11-28 13:23:09 作者:ZS文王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一段时间内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它对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了吧。各位教师在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了解一种合理的安排方式。

《雁门太守行》教案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诗风慷慨悲壮,不同于李贺诗歌中幽冷诡艳的主流风格,展现了一个壮志满怀的李贺,极有教育意义。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为汉乐府旧题,本写汉代洛阳令王焕少年好任侠,晚而折节读书的始末,至梁简文帝时始言边塞征戍之事。历来以此题作诗者甚多,而李贺的这首远迈前人,李贺也因此诗而名震一时。

李贺自幼体弱多病,成年后仕途不畅,漂泊无依,志不获伸,终于在二十七岁的英年郁郁而终。李贺给大多数人的感觉往往就是一个文弱不遇的书生。但这毕竟不是一个真实的李贺。李贺身为唐诸王孙,希望能为大唐建立不朽功业。李贺的时代中央与地方藩镇之间的斗争连绵不休。李贺时时也跃跃欲试,希望通过建立战功来改变命运,报效国家。因此,在他的诗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高唱战歌、慷慨激昂的李贺。《雁门太守行》就是李贺这种诗风的代表。

开篇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让人感觉到极度的心理压抑,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个战事紧张生死一线的战场,万重黑云围裹着塞上那座孤城。黑云压城,城不可摧,这黑云似乎还可暗指那漫天遍野前来围城的外敌,在汉民族关于边塞作战的叙事想象中,北方剽悍的强敌往往与北方严酷的天气融为一体,严酷的气候是似乎就是残酷的外敌的自然凭藉。李华的《吊古战场文》中就这样描写:“当此苦害,天假强胡,凭陵杀气,以相翦屠。”这座孤城在这万重的黑云杀气中摇摇欲坠,让人为之紧张,想着这座城的命运。紧接着的一句“甲光向日金鳞开”却一扫上句的沉重的阴霾,给人以鲜亮明朗的感觉。虽然此时黑云压城,却也有阳光,阳光正透过黑云的缝隙照耀着战士们的铁甲,铠甲上的鳞片在日光下熠熠发亮。此时的阳光正好可以烘托着守城将士冲天的斗志。这两句连在一起,渲染出战地紧张的气氛,“黑云”与“金鳞”的前后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给人以剧烈的心理刺激,正在为孤城守军不测的命运而担忧的心灵又被他们高昂的斗志所鼓舞。

三、四两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将读者的注意从激战中的孤城转移到更加辽阔的环境中。在清凉肃杀的秋色中,鼓角声正漫天响起,一场激烈的战斗似乎正在展开。鼓角声历来是战争的象征,在这里更是战斗力与意志力的展现。接下来的“塞上燕脂凝夜紫”,诗人实现了从听觉到视觉的转换,注意力的焦点也从天上转移到地上,时间也从白天变换到夜晚。这塞上的紫土在夜光中显得多么的凝重,其中该有多少勇士们的鲜血和壮志啊。

五六句正面描写大军行动表现战事的激烈,按照王琦的.解释,这是“中夜出兵,乘间夜捣之事”、“冒寒将战之景”。大军半卷着红旗,进临昔日燕丹送别荆轲的易水,一千年前这里曾经上演着壮士远去慷慨赴死的大戏,此时大军的进军同样延续着前人的英勇果敢。简单的“易水”二字,似乎已经将此时的将士与千年前的荆轲紧紧地联在一起,一起分享着这份悲壮与荣誉,而“霜重鼓寒”写气候的严寒,此时的天气越是严寒就越能反衬去行军中将士们的果敢。也是衬托写天寒地冻中的将士的勇敢。不同与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中的高歌猛进,此时的唐王朝已经走向衰落,盛唐时代的豪迈意气已经一去不复返。虽然报国的心志与盛唐无异,但衰弱的国力使将士们已不能信心满怀,惟有尽力而为、以死报国而已。明白了这层意味,以下的两句也就不难理解。结句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将诗人在上面反复渲染的悲壮气氛推到了极致,卒章显志,把将士们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通过诗人之口直接地表现出来。前面紧张的战斗,无畏的进军的精神动力都来源于这样的报国情怀。

李贺的这首《雁门太守行》气氛悲壮,眩人心魄,刚健有力,感染力极强,细细去品味,竟有一种亲临战场,去和诗中的将士们同生共死的感觉。这种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来源于李贺超凡的艺术构思,更来源于蕴藏在李贺本人心中的那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壮志豪情。李贺虽然身体羸弱,虽被压抑,却有着如钢铁一般坚强的生命力。《雁门太守行》正是李贺这种坚韧的生命力的剧烈喷发,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贺。

《雁门太守行》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味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领悟诗歌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同学从小学到现在一定学了不少的诗词,今天就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诗句接龙的游戏。我读上句,同学们接下句。(教师诵读一些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句)板书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

二、解题。

指名解释标题。雁门,古郡名。太守,古代官职,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三、诵读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2、学生范读,学生听读。

3、师生评价后,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4、学生谈读后对这首诗的整体印象。

5、结合文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如有困难小组内讨论交流。

6、解疑释惑。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7、男女生配合诵读。(女生读前四句,男生读后四句。)。

四、赏析探讨。

1.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动笔写一写,再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2、赏析诗中精炼、准确、传神的遣词用字。

3、分析主题。教师出示作者及写作背景,让学生结合课文归纳主题。(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主题。)。

4、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五、课堂检测。

1、学生背诵课文,同桌检查互背,男女生赛背。

2、默写。

六、拓展延伸。

出示课外有关描写边塞战争的诗词,学生朗读,并试着背诵。

七、小结。

板书:

《雁门太守行》教案

复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行”的文体。

2、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力。

3、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4、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复习重点: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把握诗词主题及感情?

复习难点:赏析本诗艺术特色,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

复习方法:导学互动。

复习时间: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提纲导学:

(一)、激情导入:

1、导入:我们这次要欣赏的两首诗或以旧题写当时战事,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或写人世间诀别,表达对山河沦丧的无限悲愤,对家乡亲人无限依恋和抗战到底的坚定信念。两首诗很巧合,作者都是两个十七岁的少年。看他们在十七岁的年龄写出了什么样的诗,先来学习《雁门太守行》。

(二)出示导纲:

1、说说作者简介。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并赏析这两句话。

(出示复习目标,然后先让学生根据复习目标自主设纲,然后老师点拨充实导纲)。

(三)、自学设疑:

学生结合师生共同设计的导纲自主复习本首诗,书面回答导纲中的并几个问题,对导纲中未预设的问题,书面列出来,完善导纲,老师在教室里巡视,督促学生自学,接受个别学生质疑问难。

二、合作互动:

(一)、小组讨论:

学生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自学难以解决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要求学生站立交流)。

(二)、展示评价:

1、展示评价分工:

题号展示评价123452、展示(主要书面展示)。

在学生小组讨论即将结束时将展示分工列在黑板上,展示时,几名学生同时登台书面展示。非展示同学继续完善导纲,或结合同学的展示内容及时记录、提问补充。

展示要求:

(1).书面展示要字迹规范、整洁,书写迅速。

(2).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3).非展示同学要结合展示来点评,迅速记录,认真的纠错和补充。

(评分标准:扣住要点,表述简洁4分、书写认真,干净清晰1分)。

3、评价。

《三峡》教案八年级必修学案设计

学习。

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掌握“轩榭、嶙峋……”等词语;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特点;

4、理清行文思路,明确说明顺序,;

情感与价值目标:5、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重点:目标1、3、4。

难点:目标3、4。

学习过程订正栏。

(第一课时)。

一.字词排障。

1、加拼音:。

轩榭()丘壑()雕镂()嶙峋()。

池沼()模()样斟酌()庸俗()。

鉴赏:

因地制宜:

斟酌:

2.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

伤美的败笔。

(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

四季不感到寂寞。

(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

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二.问题探究。

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3、以第4段为例,说说其说明顺序。

课堂整理。

同学们回忆一下,前两日我们明确了学习说明文的方法,那么。

是什么呢?

当堂练习。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

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排比。

的.句子的次序能不能任意调换?为什么?

(第二课时)。

检查预习。

1、写出说明方法的种类及作用,填表。

说明方法特点作用。

问题探究。

1、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如:1)“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2)“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

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4)“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5)“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2、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体会说明中揉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的特点。

1)…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把句中加点的字换成别的你认为合适的字,再比较原句和改句的不同的表达效果。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

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课堂整理。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当堂盘点。

在叶圣陶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周游了苏州的著名园林,领略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同时掌握了一些说明文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以所学知识介绍一下自己的居室或我们的学校。要求运用空间顺序,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温暖。

大道之行也教案八年级必修

〔创意说明〕孔子的大同社会是。

中国最早的理想社会,之后“天下为公”就成为历代中国人追求的最高治国标准。认识了解孔子“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相当一次“寻根”,所以本课的教学就立足于“大同”二字,和学生一道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这种理想的社会。从教学的思路来说,这是一种“向心”式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入。由孙中山先生陵墓。

“天下为公”四字导入,简介《礼记》及孔子的礼学思想。

二、译读。结合注释,了解全文大意。

三、变读。变换角度,从社会学学者的角度看待孔子笔下的大同社会。

1.老师帮助学生从社会学学者的角度确定研究的角度并提供一些术语。如社会制度、生产资料的分配等等。

2.小组内模拟“时空连线”方式做“专家访谈”。

3.各组推选优秀者全班展示。

“大同”社会的理想境界,旨在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这“大同”的基本意义就是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四、比读。和《桃花源记》比较阅读,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有分,女有归五、联读。介绍孔子关于“小康”社会的文字,让学生自读。

六、收束全课。

【资料整合平台】。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雁门太守行》教案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雁门太守行》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诗意。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他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代表作品:《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

自主学习:

翻译句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三峡》教案八年级必修学案设计

知识和能力: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

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大道之行也》教案八年级选修教案设计

1.掌握相关文言词语,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全文大意,积累词语。

2.领会文章的内涵。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齐背《桃花源记》……文中的桃花生活是历代文人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但早在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关于人类美好生活的构想,我们的先哲们把这种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种社会是怎样的。

2.作品与背景简介。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新课学习。

1.检查预习情况(重点字词的注音与解释)。

2.听录音,注意难读字。

3.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5.自读课文,对课文的字词句进行解释。

6.学生翻译全文。

8.分析文章的结构。

9.学生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拓展练习。

1、发挥你的想像,把大同社会的场景进行形象的描绘。

2、“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3、你如何看待我们政府今天提倡的和谐社会和这个大同社会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练习(字词句释为主,具体内容略)。

背影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藤萝形象。

2.探究主题,理解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悲愤之情。

2.领会文章深邃内涵。

教学过程:

一、预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片。(投影)怎么样?再看几幅。(投影)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幕幕悲剧。这几幅图片是否能启发你,什么是悲剧呢?--悲剧是美的毁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学者季羡林的一篇散文《幽径悲剧》。一条幽径之上发生了什么悲剧呢?让我们一起探讨吧。

二、预习反馈,教师点评。

1.说说你们预习的收获。

积累的词语:字形、字音要注意的地方。

有关作者;

有关课文:思路,藤萝的形象,作者的情感,自己的感悟等等。

预设点评:我真高兴,我发现我们大家越来越细心了,读文章越来越用心了。

2.预习时有那些疑惑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去研读课文,相信你一定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三、研读探究,学生互学。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幽径上一株古藤萝被毁灭的悲剧,那么这是一株怎样的藤萝呢?合上书本,说说自己的印象。(可以用一个词或短语,可以用文中的短语,也可以自己概括)。

老师板书:

美:顽强,生机,和睦,增添美丽……。

惨:凄惨,无辜,不幸,可怜……。

师:美的东西是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的。请大家细读课文,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你所感悟到的藤萝的美丽。

小组交流,合作展示。

谢谢你们带给大家如此美的享受。

能够发现这样的美丽的心灵一定也是美丽的、细腻的、丰富的。

齐读第8节。

这株藤萝美在它的形、色、香,美在它的与人和睦相处,美在它的善良与奉献,然而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有一天无端被人给毁了,永远消逝了。作者是怎样描写藤萝被毁之后的惨状的呢?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小组合作展示。

齐读第11节的一个片断。

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惨状,作者内心的悲哀和痛苦,难以抑制,情不自禁地宣泄了出来,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悲情。

我感觉你走进了作者的内心。

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一下藤萝被毁灭后的悲惨情形。

四、探究主题,教师导学。

小组讨论,自主展示。

老师总结: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想起了读过的英国诗人弥尔顿的.一段话:“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他为我,也为你。弥尔顿”这个谁,包括一棵小草,一只不知道名字的小鸟,一片绿叶……原来,作者是为人类的愚昧而悲哀;是为经过了十年内乱后这么多年我们身边仍存在着愚氓灭美的现象而悲哀;是为整个社会对愚氓灭美的现象仍没有足够的重视而悲哀。

我们一齐读一读这句话。

五、拓展延伸,感悟升华。

读到这儿,我真的理解了这句话:“季老是一座山,近之,愈觉其高;季老是一部书,读之,愈觉其深……”我相信大家一定和我一样,真切感受到了一颗高贵的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深深为老人那悲天悯人、关爱一切的伟大胸怀而震撼。那么,请拿起你的笔,抒写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悟吧。你可以化身为那株古藤萝,代它倾诉内心的痛楚;你可以和季老交流,给他一份心灵的慰藉;你可以谴责那些愚氓,让他们不再制造悲剧。

学生写,然后展示。

七、结束语。

被称为乡村哲学家的刘亮程在他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中写到:“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只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是啊,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它们创造了世界的美丽。爱它们,就是爱我们自己。智慧的人们创造美丽的世界,愚昧的人们制造一幕幕悲剧。让我们一起珍爱自然,善待生命,使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丽和谐。让幽径悲剧永远不再发生,让紫藤萝的微笑永远绽放!

八、板书设计:

幽径悲剧。

季羡林。

美惨。

顽强生机毁灭凄惨无辜。

和睦增添美不幸可怜。

痛苦悲愤呼吁。

胡亚红。

大道之行也八年级语文教案

还有一个成语:夜不闭户。两成语打一电影《天下无贼》,引出孔子“大同社会”。

二、师范读,学生划重音停顿。

投影:注意音义:1、先贤与()能2、讲信修睦()3、故人不独亲()其亲4、幼有所长()。

5、矜()、寡、孤、独6、男有分()7、货恶()其弃于地也。

生读,师指导停顿重音。再齐读。

三、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生读一句,全班翻译一句。师校正,生再读。

四、大道、大同的意思理解。

哪些话概括“大道”?哪些话概括“大同”?请一女生大声朗读。

生找句子。第一句话后三个小分句。最后一句前是“大同”,解释两词。学生试背。一总纲二总结。

看中间部分具体内容。两句话。男女轮读。第一句人人受到关爱。学生试背此句。

轮读男有分女有归。我们这社会超过这阶段,女孩子不仅只有归,也当有职业。

再看最后一句。财货是大家的。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再读中间部分。

五、延读再读全文,向往的语气。请谈一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7、尽职尽责8、没有穷富之分。

六、背诵全文先提示背,再齐背。

八年级《枣核》教案八年级必修

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

2、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抓住线索梳理内容,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咬文嚼字,揣摩人物内心世界,品味简洁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饱含深情地语言,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以具体事物为线索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传统的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以自己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即使身在异国他乡,也时时刻刻惦记着祖国,想念着故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萧乾写的《枣核》一文,看看客居美国的游子是怎样思念祖国,怀念家乡的。

二、初读枣核。

朗读课文(生齐读同窗的话,其余师读,配乐)。

要求:。

1、划出文中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

2、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里试种一下的事。)。

3、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请用横线画出文中含有“枣核”或“枣树”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围绕“枣核”展开故事情节的。

1、(学法指导)如在第一自然段中“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去几颗生枣核”下划线,将此情节概括为“索枣核”

2、请生围绕“枣核”来概括全文的结构:(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议)枣核。

3、课文中多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四、品味枣核,体悟情感。

(这位友人想在自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2)从哪些描写中可看出他思乡呢?齐读第七段后找关键句。(出示幻灯片)。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

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

2、作者想借枣核表达怎样的中心呢?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

(学生勾画、批注)“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教师: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有必要,种枣人已是风烛残年,她种枣核并不是为了等枣树长大后吃枣,而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思想爱国之情。这样,见到枣树,就如同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以慰思乡之苦。

(1)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2)从结构上看,枣核是本文叙事线索。

(3)从写法上看,是以小见大。

师小结: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思考;反映生活,要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要学习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

六、学习写法。

1、从写法上看,是以小见大。

2、结构精巧。以具体事物为线索,设置悬念。

七、拓展延伸。

积累抒写游子思乡情怀的古诗句,吟哦讽诵,感悟民族情感。

八、作业:风烛残年的美籍华人要了几颗枣核,想把它们种在自己的花园里,以解思乡之情。我们相信它们一定会茁壮地成长。试想一下,在这些枣树下将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发挥想象,以《枣树下的故事》为题,写一篇300字的作文。

【板书设计】枣核。

萧乾。

索枣核--用途蹊跷(设置悬念)。

枣核见枣核--如获至宝(加深悬念)。

(线索)话枣核--为解乡愁(解开悬念)。

议枣核--民族之情(点明主题)。

皇亚莉。

[枣核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窗》教学设计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展开想象,品味桃源胜境。

3、联系背景,感悟作者思想。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记》,走进陶渊明笔下的那方世外桃源。

二、了解作者: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三、读文感知。

1、初读课文。

(1)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可以结合注释跟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出示字词检测)。

(2)随机抽查学生初读的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2、配乐范读: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魅力。

3、再读课文:学生自读,结合注释、工具书自行翻译,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

四、品读赏析:

屏显“桃源访谈”: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以村民的方式回答)。

五、合作探究。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为什么?请到文中找出根据。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

六、总结全文。

结合现在社会安宁的局面,适当点。

八年级语文《大道之行也》评课稿

文言文好教又不好教。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文言知识积累,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呢?梅老师在教学《大道之行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大道之行也》是一篇传统课文,现行的资料和课例都很多,如何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这是首先要考虑的。梅老师按照文言的规律解读本课,以诵读贯穿全课,深入浅出,给刚上八年级的孩子提供有效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纵观全课,梅老师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课堂上以读带学,以读促学,体现了语文课的本色。

语文课,要想上出语文味儿,必须要有朗朗的读书声。中国诗文欣赏的传统,就是“因声求气”。梅老师运用这种文言文教学的朗读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末,很难得。文气儿,不是两三次朗读就能读出来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梅老师在组织学生朗读时经历了四个层次,先是自读课文,采用的是默读的方式解决字词读音,然后又组织学生自由朗读,抽生个人朗读,男女pk朗读的方式读出节奏,接着再通过范读,学生齐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确诗文内容,读出感情。最后通过背诵的方式巩固新知。整整一堂课,光学生朗读的时间就有20多分钟的时间。熟读诗文三百遍,不会吟来也会诌。梅老师在朗读这一环节,不断朗读,体现差异与层次,课堂真实而有效,给学生一键学习文言文真实而有用的`法宝。

二、因言寻意,避免了文言文教学的呆板和枯燥。

文言文教学,绝大部分的情形是“言”的地位高于文。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把文言词的积累、文言句的翻译放在了首位。脱离了课文,离开了具体的语言情境,字词的理解显得那么枯燥乏味。梅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以两个问题为引领,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字词,也背诵了相关的语句,一举两得。

三、学法指导具体可行,学生学习时有法可依,降低了学习文言文的难度。

梅老师上课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每节课都有具体的学法指导,细致到每个问题,每一次活动任务。学生在学习时不再盲目,并且在自主学习时快速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真正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梅老师的课还有很多优点,诸如上课语言精练,教态自如。普通话纯正悦耳。每节课都是有缺憾的,梅老师的课也不可能十全十美,还有略微的不足提出来以共勉。

一、文言文教学,教师不可重言轻文。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大瑰宝,她的文学价值远远大于他的语言价值。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喜欢把字词梳理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脱离了具体的语言情境,文言也失去了她本身的魅力了。我国教育家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时,特别重视因文解字,他上的《愚公移山》等很多文言文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这点。把字词放到文中去学习,去理解,再积累,比单纯地从文中剥离出来记背要容易得多。

二、上课细节还要改进。

例如在节奏划分时,有一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应该在“其”的后面停顿,梅老师在课件展示时却弄成了在“弃”的后面停顿,这是明显的错误,会给学生以误导。还有“恶”字读音学生屡次出现错误时,教师就不能只叫他们正确读音,还要结合“恶”字在文中的意思来引导学生理解强调。这样,学生的知道其读音的来源,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总之,梅老师的这节课上的是原汁原味,有声有色。,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更多的优点值得我学习!也祝福他能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走的更远!

《雪》教案八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把握文章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4当堂成诵。

教学理念:1以读带讲2有法可依。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美丽的西湖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足迹!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在一个雨天来游……而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几人哉!”今天咱们有幸认识一位能真正领山水之绝的人,他就是《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

二出示作者简介。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出示文言小品五步读书法:

1初读文章,掌握字词2细读文章,把握内容。

3品读文章,赏析语言4悟读文章,体会情感。

5诵读文章,牢记心间。

(一)初读文章,掌握字词(以作预习要求)。

1教师范读(正音,句读)。

2学生自读并准备字词。

3检测预习情况,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二)细读文章,把握内容。

带着问题去读文章,通过填空练习翻译句子,把握文章内容。

(三)品读文章,赏析语言。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并小组交流感受。

2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感受,教师点拨。

3出示交流重点,巩固赏析成果。

(四)悟读文章,体会情感。

1“痴”如何理解?你会对舟子说些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总结。

(五)诵读文章,牢记心间。

减字背诵法(一共四遍,难度递增)。

五拓展延伸。

练笔: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一段景物描写,让读者能从中品出你的情感来。(50字左右)。

六小结。

八年级《枣核》教案八年级必修

1.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2.了解本文以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饱含深情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

2、难点:思乡之情的具体化。

三、教学时数。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背影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纪念白求恩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把握分析议论文的方法。

(2)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

(3)理解并背诵经典名句。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合作和探究,感知课文内容,分析议论文三要素,感受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理解纪念白求恩的意义;

2、难点:掌握议论文的要素;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一名医生,一个加拿大的共产党员,本着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远涉重洋,帮助与他毫无关系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并为之牺牲。他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么?毛泽东的这篇《纪念白求恩》会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2、介绍白求恩生平事迹。

白求恩(1890一1939),国际主义战土。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3、扫清障碍:

a.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派遣()以身殉()职纯粹()鄙薄()。

狭隘()热忱()晋察冀()。

b.解释下列词语。

派遣:

狭隘:

热忱:

麻木不仁:

微不足道:

纯粹:

漠不关心:

拈轻怕重: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议论文的概念及三要素?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呢?

2.自读课文,勾画出重要的语句,归纳各段要点。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纪念么?找到文中标明作者目的或观点的语句。

思考:白求恩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

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各段要点。

全文共四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三)讨论交流,问题探究。

(教师提示赏析方法:含义、修辞、传神词语、美妙的字等)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由教师提炼出重点句子在全班赏析:

(四)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讨论:白求恩精神给了你什么启示?或用文中成语说一段话表达对生活的看法。

(五)作业:

a.学案与测评基础练习与拓展提高。

b.背诵最后一段。

《雪》教案八年级必修

电子教案(首页)。

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授课教师:李宏艳授课时间:10.13。

教学。

内容3、蜡烛。

标知识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

重点。

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

准备多媒体。

课时。

安排2。

母亲的眼泪戴黑色的围巾。

老妇人。

儿子的英勇用结婚的喜烛。

红军战士体现血肉情深。

电子教案(副页)。

第课时数课时。

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一、导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学生讲)。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后感单击此处输入教后感。

电子教案(副页)。

第课时数课时。

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二、整体感知。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教后感这是一篇简单好懂的文章。其中的感情最打动学生的心。

《窗》教学设计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正音练习(幻灯出示,见附一)。

教师对这些词领读两遍。

3、朗读。

1、2段一组同学读,3、4段二组同学读,5段全班同学读,6段三组同学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初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再去补已经很难有成效,心理学认为人发展某种能力具有关键期,朗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就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根据学生实际,初一第一学期朗读要求为正确,对一些学生读不准的词语,采用英语学习中学单词的方法,教师进行领读。)。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3、词汇积累--课堂练习二。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理解记叙要素)。

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3)文中一共写了几个背影?

4)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

5)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

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

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

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

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重点讨论解决2、5)。

(尝试练习的设计的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次要的目标。提问5的设计可视作是对此课的总结)。

四、作业布置。

1、将预习提示中的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表面上看较为机械,但对低年级学生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课后练习七(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书本上)。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教学要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理清本文的层次与结构体会中心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比较阅读训练。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是整体感知课文,那么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点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第一课时的铺垫,第二课时是发展。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重点研读第五段(朗读、讨论)。

1、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一共写了四个背影,那么作者写得最详细的是那一个?朗读这一段,注意其中的一些词语,等一下要求大家写出来。

引导学生研究删后补出的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拔。

a、两个“黑”字。

b、三个“布”字。

c、“蹒跚”“肥胖”

d、“两手”“两脚”

e、不要“向左”两字行不行,为什么?

3、父亲为什么“扑扑身上的泥士,感到很轻松似的”,“似的”二字去掉可不可以?

4、作者为什么看到这个背景“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又为什么赶紧拭干了泪?

5、这一次流泪与第一次流泪有什么不同。与第三次、第四次呢?

三、关键语句的品味。

引导学生分析以下句子,并进行点拔。

a、第二段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b、第三段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送我去。

c、他嘱我路上要小心。

2、作者是否一开始就体会了父亲的这种朴实的疼爱之情呢?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那些语句是互相呼应的?

练习:完成课后练习五。

四、总结讨论。

1、文章的标题改为“我的父亲”“浦口别父”好不好,为什么?

2、讨论上节课课后练习2、教师板书总结。

3、讨论中心与段落的关系。

a、2、3两段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b、第四段为什么不详写作者在南京与朋友的游逛?

五、比较阅读训练:见附四。

六、小结。

七、作业布置。

1、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请你叙述一次让你让你最为感动的事。

2、背诵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一节文字。

(着眼于迁移与巩固)。

附一:课堂练习一(幻灯出示)。

选择正确的读音。

差使交卸。

奔丧迂腐。

琐屑栅栏。

举箸。

附二:课堂练习二。

根据教师所说的意思默写出该词语。

1)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2)奔赴亲人的丧事。

3)乱七八糟的样子。

4)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

5)凄惨暗淡,不景气。

6)有了空闲的时间,指失业在家。

7)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8)精神不振作。

9)细小而繁多的事。

10)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附三:课堂练习三。

不看书凭记忆补充下面这段文字中删去的词语。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在上面,再向上缩;他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附四:阅读课后练习八的文段,完成下列练习。

1、这个文段中所描写背影的语句是,从文中划出来。这一背影与朱自清在课文中描写的背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朱文通过父亲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自己的疼爱,最后表达的是一种对父亲的思念和老境不好的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此文的结尾两段表现的是作者对自己的负疚的心情。

附五、板书设计一。

背影。

朱自清。

圈点批注字词、名句、段落层次、疑问。

见面的背景祸不单行祖母死了,回家奔丧。

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失业)家中光景惨淡。

开头。

四个背影去买橘子时。

告别时。

泪光中的。

三次流泪第一次见父亲,睹家境,想起祖母悲哀。

第二次见背影感动。

第三次别父亲。

第四次想背影。

附六、板书设计二。

难忘背影--点题。

父家境:祸不单行父亲疼爱儿子。

子描写背影别前:细心关照儿子怜爱父亲。

情买橘子:体贴周到。

深再现背影--思念。

诗词曲八年级必修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诗的炼字和初步体味诗的句法。

2.背诵这三首诗词曲。

3.进一步学一点诗的韵律。

二、教学过程设计。

《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一、导入:

复习送别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仙李白的送别诗《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板书:课题、作者)。

二、课前热身:

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他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性格豪放浪漫。传说“铁杵磨成针”就是他小时候的故事。他的诗语言朴素,感情激荡,韵味深长,形成独特的“纵逸”豪放的风格。杜甫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李太白集》。

解题:所以这首诗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谢i楼:在今安徽宣州,又名北楼、谢公楼,是南朝齐谢i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也是谢i高斋地。他曾在此送友,后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谢i,是李白很佩服的南朝齐代杰出诗人。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饯别诗,但诗中并无惜别之语。诗人李白才高志远,但他的一生却很不得意。唐玄宗天宝初年,他由道士吴筠推荐,应诏入京,供奉翰林院。但由于权贵排挤,不到两年便被玄宗“赐金还山”。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使他长期陷于苦闷之中。诗人在饯别族叔李云时,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有壮志难酬的忧愤和掩抑不住的郁闷与不平。这首诗抒写的就是诗人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

体裁:因此这是一首借饯别以咏怀的七言古诗。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全诗。同学整体感知诗文。

明确:弃我而去的是不可留的昨天;乱我心绪的是诸多烦忧的今日。秋日的天空是那么辽阔,万里长风也赶来助兴,坐在他所饮佩的谢i楼上,面对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李云,真可以开怀畅饮了。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我的文章也象谢i一样清新秀发。两人(诗人们)都怀有超迈的意兴和雄心壮志,想要摘下天上的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难以如意,倒不如第二天早晨,散发驾小舟泛游于江湖之上,隐遁江湖。

(二)四边互动(师生互动)。

第一、二句:连用十一字长句,喷涌出郁结抑塞之气。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表现出他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既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有着一泻千里之势,可谓奇矣。

第三、四句:借景抒情。上两句的壮志难酬而时不我待的苦闷之气吐出后,李白的心情为之一弛。第三句忽作转折,接以即席所见之景,第四句连类而下,始落到题面。目接风送秋雁之景,“秋”字点明饯别的季节,精神为之一振,烦忧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的舒畅,于是“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点明了饯别的地点和方式。此:指上句所写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高楼:在高楼上开怀畅饮。酣,畅饮;高楼,谢i楼。

第五、六句:接下来赞美李云的文章可上追两汉,有建安风骨;自己的文章,可与谢i媲美。蓬莱文章:指汉代文学作品。蓬莱,传说中的海中仙山,藏有仙家典籍。东汉中央校书处东观,藏书很多,被称为“道家蓬莱山”。周代的藏室、汉代的东观和唐代的秘书省,都是国家的藏书机构。唐人则多以蓬莱山,蓬莱阁指秘书省,李云任秘书省校书郎,故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东汉末年,以曹操父子为首的作家,文章刚健清新,辞情慷慨,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把这一时期的文学风格称为“建安风骨”。建安,汉献帝的年号。骨,比喻文学作品刚健遒劲的诗文风格。故诗中用“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指从建安(东汉末年,汉魏)到唐代之间的南朝。小谢:世称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为“大谢”,南朝齐代谢i为“小谢”。清发:清新秀发,指谢i的诗风。因李白非常推崇南朝诗人谢i,这次又是以谢i楼上饮酒,所以,他自喻小谢,显得非常自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负。

第七、八句:主客双方谈古论今,喝酒谈诗,豪放的李白情绪不禁高涨,雄心勃发,连天上的明月也想摘下来。俱怀:两人都怀有(也可包括汉代作家、小谢)。逸兴:豪迈高雅的超越凡欲的兴致。壮思:雄心壮志。览:同“揽”,摘取。

小结:可见,五到八句写了对才能的自负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在第八句中十分形象地表现出来,豪情达到极点。然而这不过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而已,当他从幻想回到现实,低头却见楼下宛溪水长流不断,就会更加强烈地感到理想与现实难以统一的苦闷无以排遣。这种无以排遣的苦闷诗人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以下四句就表达了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慨。

第九、十句:是本诗的又一大转折,也是本诗的名句。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溪水如带绕城而过,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极易产生阳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第九句借用生活中的现象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这一比喻源于眼前景,合乎心中情,因此读来感到自然天成。李白一生借酒浇愁,原想解脱,结果是愁上加愁。第十句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与开头“多烦忧”呼应,道出了不得志的苦闷之深。诗人长期陷于一种“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种超脱方式,即“散发弄扁舟”。

第十一、十二句:不称意:不如意;散发:古人束发戴冠,而散发就是不束发、不戴冠,有不受拘束、狂放不羁和隐逸不仕两重意思。明朝:第二天早晨。弄扁舟:驾小舟泛游于江湖之上。扁舟,小船。这里有泛游江湖、归隐江湖之意。

小结: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跳跃,语言明朗朴素,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豪放与悲愤共存,天真与苦闷统一,形成太白独特的“纵逸”风格,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也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另外,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一致。

《渔家傲》。

范仲淹。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反映边塞军旅征战生活的诗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齐背“黑云压城城欲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这首词通过对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景的描写,表现词人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板书:课题、作者)。

二、课前热身:

提到词,大家已不陌生了。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例如这首词的词牌就叫“渔家傲”。

背景:宋仁宗宝元三年(1040),西夏攻延州(今陕西延安),范仲淹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并兼知延州,守卫西北边疆,遏止了西夏的侵扰。当时边境民谣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庆历元年(1041)四月调知耀州(今陕西耀县),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死后谥号“文正”,他的文章诗词风格豪放,语言简练,有《范文正公集》,其中诗歌268首,词传世仅五首,这首《渔家傲》写得慷慨悲壮,最为脍炙人口,散文代表作《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影响深远。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全词,同学整体感知。

明确:秋天的西北边疆风景非常奇特。大雁向衡阳南飞,对西北的荒凉之地毫不留恋。边塞之地,傍晚时分,四面八方北疆特有的悲凉之声随着城头的号角而起。在重重叠叠像屏障一样的山峰包围中,漫无边际的暮霭、血红的夕阳,衬托、映照着紧闭的孤城。一杯浊酒让人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但敌兵未溃,功业未成,边境未安,尚不能归还。笛声悠远,寒霜满地。将士们深夜不寐,将军愁白了头发,征夫落泪。

(二)四边互动(师生互动)。

连南飞的大雁都毫无留恋之意,何况是离乡戍边的将士呢?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文,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古代传说,秋季雁南飞避寒,到衡阳即止。衡阳:今湖南省地名,旧城南有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这一句烘托出荒凉,极写感受:雁去而人不得去。

接下来从听觉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指各种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如边塞的风声、草声、马嘶声、驼羊悲鸣声、牧人的吟啸声、胡茄羌笛声等。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边塞之地,傍晚时分,四面八方北疆特有的悲凉之声随着城头的号角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进一步为下阕的抒情蓄势。

千嶂:像屏障一样的群山。在重峦叠嶂的山峰包围中,漫无边际的暮霭、血红的`夕阳,衬托、映照着紧闭的孤城。这一句从听觉转入视觉,尽括了悲凉苍茫的气象,展现了悲凉壮阔的北国风光。“孤城闭”三个字透露出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为下阕做铺垫。

小结:可见词人笔下西北边境的秋景,是多么得悲凉奇异!也显示出边地生活的艰辛和军事形势的严重。

下阕: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情。又抒发什么样的情呢?浊酒:古人以米酿酒,乳白色,故称“浊酒”。“一杯”与“万里”造语悬殊,暗衬乡愁。这一句紧承“孤城闭”而来。词人身在荒僻的边境孤城,夜晚难免会起乡关之思,于是借酒消愁。但一杯浊酒哪能消得了浓重的愁思!何时才能返回家乡呢?可是尚未破敌立功,回乡之计从何谈起?燕然未勒:是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东汉的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勒,在碑上刻字记功。这个典故道出了词人守边御敌,不胜不归的决心。这两句是本词的名句。

羌: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五胡”之一。笛本出于羌中,故称“羌管”。笛声悠远,寒霜满地。这一句是写景句,从时间上看是“长烟落日”的延续,可见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以及因“归无计”而“人不寐”的哀伤,表现出边地之苦。这里的“人”指谁?既指词人自己,也包括戍边士卒。而结句“将军白发征夫泪”最能引发读者的同情和思考:将军为什么深夜不寐,愁白了头发?征夫为什么落泪?显然都是因“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可见,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构成了守边将士复杂的心态。

小结:全词写景抒情完美结合,将爱国情怀、思乡之苦和建功立业的渴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苍凉悲壮的情调。并将视野扩展到塞下孤城、千嶂万壑,着墨于军旅生活,与盛唐边塞诗相近,以悲景苍莽的意境体现出崇高的壮美感,风格苍凉悲壮,开宋代苏辛豪放词派的先声,在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当推唐诗宋词元曲,唐诗宋词大家都已知相当熟悉,那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元代的曲这种文学样式。今天我们欣赏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板书:课题、作者)。

二、课前热身:

元代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那就是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是以曲辞为主的一种综合艺术。元代出现了最杰出的大戏剧家关汉卿,其代表作《窦娥冤》,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马致远的《汉宫秋》。散曲在元代是韵文的主体,包括小令和散套两类。小令一般指一支曲子(也就是一个曲牌);散套由两支以上以至数十支同一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首尾一韵到底。马致远的散曲成就居全元之首,他的散套《夜行船秋思》是其名世代表作,另一首写景小令《天净沙秋思》以28个字刻划出一幅动人的天涯行象照象图,堪称“千古绝唱”,是其小令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被称为“秋思之祖”,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曾任浙江行省官吏。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后世把他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同学整体感知。

明确: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缓慢前行。傍晚的太阳向西坠落,悲痛到极点的游子,飘泊在天边极远极远的地方。

(二)四边互动(师生互动)。

明确:每句都是三个名词性的短语排在一起,短语之间、句子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让读者根据前后连贯的几个画面意会“秋思”的主题。

2:能说出都有哪些并列的短语吗?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根据这些写景的短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所特有的景色呢?

明确:深秋傍晚。昏:黄昏;西风:即秋风(东风,春风)。

4:这些景色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何以见得?

明确:萧瑟、苍凉、沮丧…树是老的,藤是枯的,显得毫无生气;而傍晚时栖息树上的乌鸦却能引起旅人思归之念。“小桥流水人家”本来是恬静明丽的景物,在境界上似乎与上下句所描写的景象截然异趣,其实不然。因为旅人在荒郊野外见此安适的人家,只会引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愁绪。第三句更给人以苍凉之感。一个“古”字唤起人们对古往今来多少过客的不尽联想。古道: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即秋风,既点明季节,又增添悲凉气氛;而旅途劳顿的“瘦马”,更使整个画面带有令人沮丧的感情色彩。

明确: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缓慢前行。

6:在这幅图画中,有人吗?是谁?

明确:有,“断肠人”(断肠:形容悲痛到了极点),末两句不仅写景(夕阳西下:傍晚的太阳向西坠落),而且写人。

7:哪位同学能根据曲中的意境,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是个什么样的断肠人?

明确: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来。悲痛到极点的游子,飘泊在天边极远极远的地方。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由此可见,前面一系列景物的渲染,为末句“断肠人”作了铺垫。末两句是本曲的名句,也是本曲的主旨句,面对此景,不由得让人肝肠寸断,凄然泪下。

8:大家想一想,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

小结:这支曲子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