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手拉手教学教案设计(优质18篇)

时间:2023-12-04 13:43:15 作者:影墨

四年级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了帮助四年级的语文教师更好地备课,这里整理了一些实用的教案范本。

四年级数学《手拉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人口与环保”的有关信息提出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3、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小数乘法、小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一个位希望小学的同学提供帮助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情境,再算算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

二、尝试解决问题。

(1)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汇报做题的方法。

方法一:12.8×3=38.4(元)。

7.2×3=21.6(元)。

38.4+21.6=60(元)。

方法二:(12.8+7.2)×3。

=20×3。

=60(元)。

方法三:12.8×3+7.2×3。

=38.4+21.6。

=60(元)。

(3)教师引导说运算顺序,说明其运算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

(4)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试一试。

学生尝试练习,能简算的进行简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最后,进行集体订正。

四、练一练:。

第1题:要求学生脱式计算小数的混合运算,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第2题:提供的题材是有关环保的内容,通过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试用一次性筷子要浪费很多木材,而大树可以用来净化环境,使学生在练习小数乘法的同时,受到环保教育。

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手拉手。

方法一:12.8×3=38.4(元)。

7.2×3=21.6(元)。

38.4+21.6=60(元)。

方法二:(12.8+7.2)×3。

=20×3。

=60(元)。

方法三:12.8×3+7.2×3。

=38.4+21.6。

=60(元)。

学生板演练习。

教学反思:。

第7课时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8页“试一试”、第49页的“练一练”。

教学目标:。

体会至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教学重难点:。

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教学设计:。

一、旧知铺垫。

1、口算。

0.4×3=0.02×8=0.12×4=1.5×2=。

1.8×3=0.4×0.3=0.25×4=12.5×8=。

2、整数运算定律。

(1)填一填。

(a+b)×c=。

a×b×c=。

(2)算一算。

26×34+26×2625×13×4。

125×7×8(10+4)×25。

二、探索新知。

1、导入谈话。

以上复习的内容是整数的简便计算,猜一猜,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中是否适用?

2、尝试练习。

(1)4.7×2.5×4。

1)学生独立解决,尝试探索简便计算。

2)同伴交流。

3)全班反馈。

4.7×2.5×44.7×2.5×4。

=11.75×4=4.7×(2.5×4)。

=47=4.7×10。

=47。

(2)7.25×43+7.25×57。

=7.25×(43+57)。

=7.25×100。

=725。

3、课堂小结。

三、课堂练习。

课本48页“试一试”

49页“练一练”,让学生板演。

四、布置作业:。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教案设计

一、计算题(共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40÷6=。

120÷30=。

24×5=。

90÷18=。

560÷70=。

6×15=。

2、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10分)。

627÷33=。

224÷28=。

720÷68=。

966÷42=。

3、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2)38×(480÷16)。

(3)130+70×16。

(4)(240+760)÷40。

二、填空题(共18分)。

1、754÷63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

2、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

3、一个数除以16,商是20,余数是10,这个数是()。

4、40×□161,□最大填()。

5、15商是(),商是最大的()位数。

6、一个数除以5,商是12,有余数,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7、()÷40=14……39。

483÷()=9……6。

文档为doc格式。

四年级数学《手拉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手拉手》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内容,这一课呈现了两个小朋友为希望小学的同学提供帮助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验到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态度观,同时也让学生受到一定的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根据“手拉手”中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与过程:

1.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使学生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以及乘法分配律在小数混合运算中的迁移应用。

【教学关键】在比较归纳中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在本节课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法:

1.情境创设法。

这节课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把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比较、迁移、归纳法。

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将整数混合运算、简算与小数的进行比较,通过观察比较、迁移类推,使学生顺理成章的归纳得出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也适用。

3.练习巩固、拓展延伸法。

数学的教学,精讲多练是根本。因而我在新课学习后,精心设计了一部分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延伸。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遵循这一主旨,我在本节课中,着重以下学法的指导:

1.敢于质疑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所以,在出示生活情境后,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

2.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法。

学习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想在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怎么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有自己独特的'思路,他们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法。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合作交流学习中才有想法可说。因而课上我留给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使他们在独立思考与解决中得到逐步锻炼和成长!

3.合作、交流、探究法。

有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作为前提,合作、交流、与探究在学习中更必不可少。这其中不仅培养的是一种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交流与探讨中可以了解别人的思考方式、体验多方位思考的学习观。这节课中,我适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体验探究、比较归纳,使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标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身于实施的生活背景中,为他们提供实现的机会。根据这一理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了五个大环节: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旧知。

1.让学生感知贫困山区的学生学习条件的恶劣,从而向学生发起手拉手爱心捐赠的号召,渗透爱心教育。随机板书课题:手拉手。

2.课件出示情境图,激发学生思考。

三、尝试解决,交流总结。

1.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问题情境,独立思考后尝试计算解答。

2.指名说说自己的解答方法,教师出示课件列举。

3.引导学生观察小结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

4.教师出示12.8x3+7.2x3=(12.8+7.2)x3。

5.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归纳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也适用。

四、应用新知,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脱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交流并指导纠正。

五、拓展延伸,升华教育。课件出示拓展延伸问题:

(1)学生分小组合作计算。

(2)组间交流计算结果及从这道题中受到什么教育。

(3)师生交流计算结果。

(4)指名说说从中得到什么教育?(渗透环保教育)。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手拉手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不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并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地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地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希望工程”吗?谁知道“希望工程”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每人每天节约1元钱,1年节约的钱就能资助一名西部失学儿童重新返回校园学习一年的学费呢。

我刚看到这组数据的时候,心底为之一颤,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会有许多和你们同龄的孩子受益。因此,老师计划我们班也将参与一次援助失学儿童的手拉手活动。(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生成新知。

生提问题,教师适时板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一共要花多少钱?

生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方法。

3、生估算,说明估算的方法。

总结:小数估算的方法与整数估算的方法相似,也可以采用四舍五入法。

4、师:这几名同学估算的到底准不准呢?与正确结果究竟相差多些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在座位上用计算的方法,独立验证正确结果是多少?注意提倡算法多样化,看谁用的方法多!(生笔算)。

5、指生到黑板板演算式,并说明算式的含义。

6、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其中有两个分步,两个综合,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从运算顺序看: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相同的。

从运算过程看,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7、出示各种运算律的统计表。

三、强化练习、拓展提高。

1、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5+8)×0.49×5+9×1.6。

4.6×19+5.4×195×0.4+8×0.4。

9×(5+1.6)(4.6+5.4)×19。

3.6×4×2.53.6×(4×2.5)。

0.2×1.25×5×8=(×)×(×)。

9.63×2.5+9.63×7.5=()。

()×0.8+5×()=(+39.2)×5。

0.63×99+0.63=()×()。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3.8×0.4)7.69×101。

8.36-2.48-3.5246×0.33+54×0.33。

0.25×39+0.250.125×72。

4、选一选:24.6×4.6+246×0.44+24.6用简便方法计算应该是()。

(1)24.6×(4.6+0.44+1)(2)24.6×(4.6+4.4+1)。

(3)24.6×(4.6+4.4)。

四:知识整理。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吗?谁愿来试一试。

教学反思:

1、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能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研究方法,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年级数学手拉手教学教案设计

1、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不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并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地简便计算。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地简便计算。

师:同学们听说过“希望工程”吗?谁知道“希望工程”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每人每天节约1元钱,1年节约的钱就能资助一名西部失学儿童重新返回校园学习一年的学费呢。

我刚看到这组数据的时候,心底为之一颤,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会有许多和你们同龄的孩子受益。因此,老师计划我们班也将参与一次援助失学儿童的手拉手活动。(板书课题)。

生提问题,教师适时板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一共要花多少钱?

生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方法。

3、生估算,说明估算的方法。

总结:小数估算的方法与整数估算的方法相似,也可以采用四舍五入法。

4、师:这几名同学估算的到底准不准呢?与正确结果究竟相差多些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在座位上用计算的方法,独立验证正确结果是多少?注意提倡算法多样化,看谁用的方法多!(生笔算)。

5、指生到黑板板演算式,并说明算式的含义。

6、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其中有两个分步,两个综合,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从运算顺序看: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相同的。

从运算过程看,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7、出示各种运算律的统计表。

1、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5+8)×0.49×5+9×1.6。

4.6×19+5.4×195×0.4+8×0.4。

9×(5+1.6)(4.6+5.4)×19。

3.6×4×2.53.6×(4×2.5)。

0.2×1.25×5×8=(×)×(×)。

9.63×2.5+9.63×7.5=()。

()×0.8+5×()=(+39.2)×5。

0.63×99+0.63=()×()。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3.8×0.4)7.69×101。

8.36-2.48-3.5246×0.33+54×0.33。

0.25×39+0.250.125×72。

4、选一选:24.6×4.6+246×0.44+24.6用简便方法计算应该是()。

(1)24.6×(4.6+0.44+1)(2)24.6×(4.6+4.4+1)。

(3)24.6×(4.6+4.4)。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吗?谁愿来试一试。

1、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能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研究方法,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年级数学《手拉手》教学设计

1、使学生能根据手拉手中的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交流、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任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掌握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知识,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这位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目标课件页码。

1、课件播放希望小学的`学习条件的图片。

看到以上情境,你有什么感想?

2、同学们都很有爱心,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某班同学们也和我们班同学一样有爱心,他们帮希望小学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

出示教材第44页情境图。

你知道他们都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了那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吗?

学生观察,看图畅谈感想。

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看情境图后回答。

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1,2。

2、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肯定做得好的小组,你们同意以上做法吗?谁能说一说原因。

笑笑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

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的运算定律和运算顺序吗?

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活动:有的用分步算式解决,有的用综合算式解决,

小组汇报结果。

学生说明理由。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回顾整数的运算顺序和定律。

学生举例验证。

使学生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设计理念: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我设计教学时重视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耳、口、眼、手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思考、解释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以前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知识的教学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本单元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对周围失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特征的愿望不断增强,具备了一定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会在三角形三条边上画高。

教法:

情景教学法、归纳总结法、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

三角尺、四边形、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学校建筑工地,看看图中有哪些平面图形?其中哪一种图形最多?

2.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三角形于现实生活,同时引出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画三角形。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你们会画三角形吗?那现在我们就进行一场画三角形比赛,请你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看谁画得又快又好。画完的同学以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2.展示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去观察、思考互相评价,唤起学生对三角形的感知,初步体验三角形特征,为抽象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做好准备。

(二)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1.给自己三角形起名字。

(1)你的概括能力真强,那这是谁画的三角形?那怎样区分是谁画的呢?能像同学们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那我们也给自己三角形起个名字吧!

(2)请同学们给自己的三角形起个名字,三位同学上黑板前来给自己三角形起名字。

(3)请你说一说你的三角形叫什么名字?同学们都给自己三角形起了一个名字,但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用三个英文大写字母abc来表示。这个三角形就叫做三角形abc。

2.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1)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分别叫做三角形的边,这条边叫做ab边,三角形还有边吗?

(3)三角形内两条边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角,这三个角分别是角a…..

(5)想一想,三角形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

(三)概括三角形概念。

那谁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自己画的三角形,去思考、探索、交流,抽象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四)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4)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和相应的三个底。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利用知识迁移学习新知。

三、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同学们很快就接受了新知识,老师现在就想考考你,你敢接受挑战吗?

1.填一填:

2判一判:下面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

3说一说:说说下面哪幅图画出了三角形的高?

4.修一修:围篱笆。

5.画一画:怎样给下面三角形画不同类型的高?

【设计意图】通过反馈练习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抽象的知识落实到具体的问题中,可对知识的认识有质的飞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四、反思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顶点。

三个角三条高。

四年级数学《手拉手》教学设计

1.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拉手,好朋友”的主题引导其学习设计连续纹样。

2.提出“如何用简便的方法剪出手拉手的人”问题,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切入到探究当中来。

(二)教学分析之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造型能力已经有了相对的基础,特别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手工制作活动使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三)教学分析之教学环境分析。

本课将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美术学科的特殊性,需要给孩子们提供直观形象的动画效果,有利于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图片信息,有利于开拓思维,提升审美情趣。

(一)知识与技能: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探索,启发学生正确折叠纸张,设计、制作出有趣的连续纹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剪纸制作手拉手的好朋友,学生感受友情的温暖。

(一)教学重点:

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用折、剪、添画的方法制作一组手拉手的好朋友。

(二)教学难点:

能用正确的方法折叠纸张,使剪出的事物是连在一起的。

1.课件出示儿歌《找朋友》。

(设计意图: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谣形式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小朋友们跟着唱一唱,和同学们手拉手,为本课做好情感铺垫。)。

2.与小朋友交流:平时如何与好朋友相处的。

1.游戏“寻找秘密”。

(1)寻找秘密一。

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老师的四个小纸人,问学生“谁能帮助老师把他们变成手拉手的好朋友”

(出示“妙妙”工具箱,选择其中的工具,教师示范粘贴好。)。

(2)寻找秘密二。

问学生“老师的这四个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谁知道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呢?”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示范剪出纸人。

教师故意出错,剪出来的纸人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直接连接起来的,问学生“哪种方法简单,想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吗?”

出示课件:找到三幅图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教师点动鼠标,画面动起来后呈现出作品,再请学生探究出不同之处的原因,然后及时让学生动手剪出一组简单的手拉手的小朋友。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是能让学生主动探究的课堂,通过寻找秘密的游戏,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能力。根据二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在这里借助ppt,用直观的形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动探究,找出问题所在,从而更清晰地掌握教学难点。)。

2.交流剪纸心得。

教师请一个剪得较好的学生口述自己的剪纸过程,说说为什么剪出来就手拉手的。师生交流手拉手的秘诀:在选择的时候,要选小朋友的'两只手都是伸出去的,这样剪出来的小朋友就都能手拉手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到台上为大家重复口述制作方法,找出“要让每个纸人都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要注意什么?”学生经过自主探究,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本环节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3.欣赏作品,拓展思维。

(1)出示ppt,学生欣赏作品一、二、三,学生观察并思考这跟刚刚动手剪出的手拉手纸人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教师在学生们讨论后,带领学生共同总结,同时教师指导添画的基本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递进式地欣赏作品,教授了学生如何进行添画,轻松提升了“手拉手纸人”的制作难度,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到能够“手拉手”的,不仅可以是小朋友,还可以是其他种类的事物。)。

(3)学生讨论“你想表现的好朋友是谁或者是什么,如何添画,如何解决拉手问题?”

3.动手实践,尝试体验。

(1)鼓励学生用折、剪、添画的方法制作一组手拉手的好朋友。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创设情境,请小朋友主动地表达自己的作品,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件作品,为什么喜欢?哪里值得自己学习?

1.搜集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图片,下一课时与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

2.德育渗透。

教师总结:不仅学会了做“手拉手,好朋友”的剪纸作品,还懂得了好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四年级数学《手拉手》教学设计

1、通过主题队会活动,使队员了解个人成长和党的关系犹如花朵与太阳一样密不可分,从小热爱党,崇敬党。

2、通过活动让队员们真切地体会到一份真挚的友谊,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及情感体验。

3、团结力量大;互相促动,共同进步。

诗歌朗诵,讲故事,谈感想等形式。

1、排练我爱我班的歌曲及诗歌朗诵。

2、排练舞蹈《快乐的同桌》。

3、童话故事《骄傲的桃花》和歌曲《爱的奉献》的视频及相关资料。

1、队活动的仪式整理队伍、清点人数。

2、长出队整队: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

3、出旗、敬礼(鼓号齐奏出旗曲,中队旗手执旗,护旗手敬礼,全体队员行队礼时目送队旗前进)礼毕。

4、唱队歌(指挥和伴奏)。全体请坐。

小鸟为我们歌唱,小树对我们点头,小草向我们招手,花儿对我们微笑,当我们背着书包来到学校和班级,见到老师,见到同学,我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汉中市实验小学二年级()班次开发。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班集体带给我们的温暖和关怀,也感受着它的变化。大家每天都在各自的`班级小岗位上为大家服务。有的擦窗台,有的排桌椅,有的整理卫生角,有的督促同学做好课前准备。全班同学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有了快乐,我们共同分享,有了困难,我们一起解决。他撞了我一下,说声对不起!我踩了他的脚,他说没关系。白云爱蓝天,因为蓝天是白云的家。小树爱森林,因为森林是小树的家。花朵爱田野,因为田野是花朵的家。浪花爱大海,因为大海是浪花的家。我们都爱这温暖的班集体,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大家庭更美丽。

(二)表彰先进。

主持人甲:汉中市实验小学,一个让我们骄傲的名字!

代表发言:好人好事(助人、拾金不昧事例)。

(三)童话故事《骄傲的桃花》。

主持人甲:在大家的团结努力下,我们渐渐地长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傲的成绩。美丽的花儿离不开滋润它成长的大树。

春天来了,微微轻风,绵绵细雨,大地上万物复苏,到处都可以见到生机勃勃的景象。花开的最茂盛、美丽的就是桃花了,每当人们看到这棵桃树,总是赞赏到:“多美啊!”忍不住去闻一闻,“多香啊!”在一次一次的称赞声中,有一朵花有些骄傲了,她想:“在这棵桃树,就数我最香了。我不跟那些花在一起,就一定会更突出。”旁边的那些花纷纷劝到:“你可不要单独行动呀!那是危险的事啊!”可是那朵骄傲的小花却说:“我的危险与你们不相干!”她又想:我如果离开这,人们一看到我,一定会给我更多的赞美,而且我还能得到自由。不一会儿,风来了,这多花借着风的力量,使劲挣脱了出去。谁知,太阳马上晒干了这多花,她使劲的喊“救命啊,救命啊!”,可是她再也不能回到树上去了,后来她终于凋谢了。

(四)舞蹈《快乐的同桌》。

主持人甲:三个好朋友,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相亲相爱不分手。多么令人感动的友谊啊!

主持人乙:你和我,我和他,一个班,一个家,一颗一颗小甜瓜,阳光照耀,快乐长大。

主持人乙:我们是汉中市实验小学二年级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员,我们为此感到自豪、感到骄傲。队员们,你们爱这个大家庭吗?(爱)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为班级争光,为学校添彩呢?(队员自由发言)。

(五)大合唱《爱的奉献》。

带着不同的个性,我们聚合在一起,为了共同的愿望,我们走到了一起,68双求索的眼睛都闪烁着光芒,我们努力,我们求实,我们探索!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相亲相爱,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会更美好!明天更灿烂!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主题班队会,让我们深深地感到,同学们只要手拉手,心连心,团结起来,互相促动,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队会一系列的活动,让队员们在体验中成长,在活动中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友爱,引导队员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团结起来,互相促动,共同进步,促进学生良好文明素质的养成。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l、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

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学生准备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人。

2.课件出示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

3.导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自己喜爱的三角形。并小组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几个角?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课件展示)。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不能用自己。

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三角形。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5.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应用课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展示得出以下结论。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课件展示如何画高。

(4)学生练习画高。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三角形有着广泛的运用,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2.实验解疑。

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学生拉一拉,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四年级数学《手拉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深情优美的歌声演唱《手拉手,地球村》,表达小朋友们对保护地球的强烈愿望。

2、能理解“地球村”的含义,意识到地球环境的危机。

3、能在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按节奏做律动。

教学重点:

1、学生能用深情优美的歌声演唱《手拉手,地球村》。

2、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歌曲合唱部分的整齐和谐。

教学过程:

一、苦难的地球(欣赏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美丽的村庄,充满了绿色、充满了生机。但是,由于人们长时间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地球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有可能濒临毁灭。

(播放课件,观看地球遭到破坏的图片。)。

二、手拉手,保护地球(演唱歌曲)。

师: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我们神圣的使命。地球很大很大,但是现在随着交通、通讯工具的现代化及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地球也仿佛变小了,人们把它称为“地球村”。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和全世界小朋友手拉手,保护地球村。

1、欣赏歌曲。

第一遍:歌曲能分为几个部分?(歌曲第一部分运用了很多八分休止符,显得轻快活泼。第二部分有很多长音,比较舒展优美。)。

第二遍:在第三和第六小节“××”和“×××”处拍手。

2、学习歌词:

(师先读,再带学生读。)。

x0x0x0|x.xxxx|xxx|。

弯弯腰捡回一个希望,

x0x0x0|x.xxxx|xxxx|。

手拉手捡出一个太阳。

xxxx|x0x.xx|xxx|。

希望的太阳就是我们,

xxxxx|x0xxx|x.xxx|xxxx||。

我们把地球村,打扮得漂漂亮亮。

4、学唱旋律:(课件出示曲谱)。

(1)师:我也想加入保护地球村的行列,我来唱一唱好吗?(师范唱)。

(2)请同学们跟琴用“la”模唱歌曲旋律。

师弹一句,学生模唱一句。

(3)一起模唱歌曲旋律,在节奏处拍手。

(4)跟琴唱歌词。

(5)歌曲处理:第一乐段轻快活泼,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二乐段应该用舒展优美的声音来表现小朋友们热爱地球的那种真挚的情感。

6、请同学们用你最好的声音、最好的表情、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

(在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按固定节奏做律动。)。

“0xx”或“0xxx”。学生自由选择,空拍拍腿,其它拍手或拍肩。

7、学习歌曲第二声部,并有感情演唱。

三、心中美丽的地球村(拓展)。

1、环保宣言。

师:同学们,让我们就像校园里标语上说的: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都来做保护地球的小卫士吧!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希望的太阳就是我们”,与全世界的小朋友一起“把地球村打扮的漂漂亮亮”。我相信,我们的地球村会更加美丽,更加和谐!!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我的心情。

把完好的地球留给明天。

——写在世界地球日。

山紧连着海,海紧连着山,五大洲各国山水相连。

同踩一个地球,同顶一片天,六十亿人口命运相关。

塘里的青蛙,堂前的紫燕,决定亿万亩良田的丰欠。

南极的臭氧,北极的冰川,关乎千万种生命的危安。

看宇宙茫茫,数繁星点点,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你保护环境,我节约资源,把完好的地球留给明天。

3、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心中美丽的地球村画下来,可以跟同学交流一下你所画的地球村美在哪里。

四年级数学《手拉手》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理解世界人民相互依存的关系,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

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教材范例去搜集整理资料,并从中归纳概括出有价值的信息。

知识: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到世界各国在各方面相互依赖的关系,知道世界各国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充满幻想,他们有广泛的兴趣,求知欲很强,对于本课的学习内容会充满着期待,因为他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那些新鲜的来自外界的信息会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限于生活范围,大部分的学生对“外面的世界”不太了解,有关知识相对缺乏。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储备,想让学生理解世界人民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不容易的,进而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国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更是一件难事。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世界各国在各个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理解世界人民相互依存的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世界各国人们面临一些共同问题时的反应以及通力合作的案例。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国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应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从身边事入手,并给学生大量的有价值的相关信息,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看,自己的心去感受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彼此紧密联系,相互依存。采取交流、讨论、模拟体验、看课件等多种学习方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通过距离“缩短”了,交往增加了,联系紧密了,文化沟通了系列活动让学生逐步感受“我们更近了”;通过禽流感、非典、南极科考等国际重大事件,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国在各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共同发展;通过瑞恩的故事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的关爱和初步的全球意识。

初步认识到世界各国在各个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理解世界人民相互依存的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世界各国人们面临一些共同问题时的反应以及通力合作的案例。

认识到世界各国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教学所需的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材料。

学生准备:查找禽流感危害及相关资料;查找全球合作、共同攻关的事例;关注国际上重大事件。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我们更近了”“商品无国界”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携手合作”“关爱世界”的教材内容。

1.[播放课件:新旧不同版本《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小结:那个时候人们在生活中很少看到外国人,更别说接触了。偶尔看见一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就会觉得特别新奇!要知道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于是难免会出现小朋友围上去看稀奇,甚至看不够跟着人家跑的现象,这对外宾多不礼貌啊!所以,那个时代的小学生规范里就有了这么一条。但是现在我们与外国交往增多了,联系增多了,也没有围观或尾随现象发生了。(板书:交往——增加)。

2.[播放动画:感受地球村时代的生活]。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感受到这种紧密的'联系?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如交通的便捷、沟通与交流方式的进步;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享有同样的物质生活;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享有同样的精神生活;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关注同一件事情,表达着同样的感受等。

小结:新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不断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特别是通信卫星和网络的出现,更使人感受到彼此跳动的脉搏。我们不再陌生,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将人们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我们更近了;距离——“缩短”)。

[播放动画:商品无国界]。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从这两个案例中发现了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食品和日用品的品牌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你家里所购买的物品,其中有哪些是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品牌?并在教材中的世界地图上标出来,并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了,往往一个国家的产品会在其他国家加工制造,然后再销往全球。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就不难发现这样的产品。(板书:联系——紧密商品无国界)。

【设计意图:了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表现,体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小结:我们应认识到,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问题往往会成为许多国家,甚至是全球的共同问题。

2.[播放视频:携手合作]。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合作解决?

小结:在现今开放的国际社会,许多问题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世界人民已意识到携手合作攻克难题的重大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只有打破地域界限进行交流与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板书:共同面对携手合作)。

【设计意图:感受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

[播放动画:瑞恩的井(一)]。

[播放动画:瑞恩的井(二)]。

学生自荐作为瑞恩的代言人或瑞恩妈妈的代言人,开展“和瑞恩面对面”的活动。其他同学可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和瑞恩及其妈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小结:一个加拿大的孩子与打造30口非洲的井,两者之间似乎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是瑞恩的执著让它成为了现实。我们看到了一个奇迹,更看到了瑞恩以及自己肩上对世界应负的责任。(板书:关爱世界人人有责)。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教学用具:四则运算运算顺序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1)42+6×(12-4)(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大家来总结一下?(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p12/做一做1、2p14/4(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p14—15/2、3、5—7。

板书设计:四则运算。

(1)42+6×(12-4)(2)42+6×12-4。

=42+6×8=42+72-4。

=42+48=114-4。

=90=110。

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学生回答:塔吊上有许多三角形。

谈话:为什么饱经风雨的宏伟建筑和结实的塔吊最基本的构造都是三角形呢?

学生回答:具稳定性、牢固。

谈话:三角形到底有什么魅力,使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深入生活,感知特性。

引导学生观察边和角的数量。

分别拉一拉,比比看,两个框架有什么变化。

学生操作实验并回答发现:三角形框架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多边形形状变了。

谈话: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三角形有三条边把它的形状固定住了,所以怎么拉它也不会变形,而四边形不具稳定性,轻轻一拉就变形了。

学生回答:加斜杠,只有构成三角形,凳子才不摇,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谈话:看这两幅图中,哪里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课件出示这些物体的图片)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学生举例)。

谈话: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体现无处不在,请看(电脑出示)建筑上的斜拉桥、铁塔、自行车架、照相机三角支架、电线杆、房屋的金字架、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吊车的长臂、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晒衣架,太阳能架、大广告牌后面三角支架,相框后三角支架,固定小树用三角形,铁栏杆里外每隔一段有一支斜的铁杆,构成三角形。细心观察你还会发现更多呢!

三、自制图形,引导归纳。

学生观察讨论:由三条边按顺序围起来(强调解释重点字眼:围成)。

谈话:谁能来试着总结一下什么叫三角形?

学生总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

谈话:三角形除了有三条边,还有什么?你能再试着找找吗?(教学三个角、三个顶点)。

四、观察分析,按角分类。

1、新授。

谈话:每个小组的学具袋里都放着许多三角形,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看起来好象各不相同,可细心的人发现有一些三角形放在一起还有不少共同点呢。请大家仔细观察三角形中各角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将学具袋里的.三角形分分类,抓住主要特征为这类三角形起个名字。

(学生操作)。

谈话:谁来把你们组的分类结果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学生分类)。

谈话:能给你们分的这几类三角形分别起个名字吗?

学生:三个都是锐角,叫锐角三角形。

一个直角,两个锐角,叫直角三角形教师板书。

一个钝角,两个锐角,叫钝角三角形。

2、巩固。

谈话:认识三种三角形,你能根据各自的特征把他们画下来吗?打开书第44页,完成自主练习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五、观察三边,按边分类。

学生:三条边都不相等:不等边三角形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有时我们把等边三角形看成是等腰三角形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谈话: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也有名称,请打开书第42页自学。(学生自读了解)请同学介绍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小结:我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了解到三角形如果按角分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三边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老师这里有许多三角形,你能试着给它们找找家吗?请打开书44页,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反馈、订正)。

六、结合已知,教学底、高。

谈话: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如何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还记得怎样画吗?谁来示范一个?(学生板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p2~3: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互逆关系。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笔算。

3、导入。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或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

(4)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800=450+3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6.练习“做一做”

四、总结。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

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814+1142=1956加数+加数=和。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p9:例4“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

出示例4:96÷12+4×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6×2。

=12。

3、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96÷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96÷[(12+4)×2]。

=96÷[16×2]。

=96÷32=3。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掌握算理。

提高口算正确率。

口算卡片。

1、口算。

450÷96000÷6100÷10。

39÷372÷480÷5。

120+48。

2、估算。

387÷5426÷8218÷4。

142÷5135÷7320÷6。

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集体列式计算。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题意。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

(1)读题。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2、出示课件。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阅读所给信息。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81632()。

24381279()。

25112347()。

824123618()。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特性(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l、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难点: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教学过程:

1、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三角形,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在图上找到三角形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2、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让学生说一说。生:红领巾、标志牌……。

3、导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自己喜爱的三角形。并同桌互相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老师也画一个。

出示学生画的三角形。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学生回答: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谁来补充一下?

(2)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相机出示图形,学生发现不一定能组成三角形。

(3)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三角形。

请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讨论:怎样说更准确?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

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教师用准备好的三条线段的教具在黑板上摆放帮助理解关键词:三条线段、围成。学生发现: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准确无误地围成三角形。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老师手上拿着平行四边形说:平行四边形有高,那么三角形有高吗?

生:有。

师:把准备好相应的三角形学具试着让学生指一指它们的高。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准备在黑板上示范作高)。

(1)看书自学。

师:谁来说一说?

生: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刚才的三角形中画出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

(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用字母a、b、c表示,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在三角形中标上字母abc。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高。

和同桌说一说刚才画的高是以哪条边为底画的?

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发放课前教师准备的三角形,让学生按要求小组之间合作画高。展示学生作品,展示时学生互评互议,总结画高的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谈谈画高时的感想与收获。

出示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作底),你能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吗?

学生试画,画后发现高是另一条直角边。

出示另两条底边,学生在答题纸上画出对应的高。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同学们,在生活中三角形有着广泛的运用,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1、2、3题。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你还想了解和三角形有关的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直接经验,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这里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恰当把握教学要求。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过。此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为此,还出示了一组含正、反例的图形让学生辨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角形概念。此处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边画边想、组织交流、引导概括三角形的特征,从而有效地落实了本节课重点的教学。)。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