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水(通用17篇)

时间:2023-12-15 14:07:12 作者:雨中梧

优秀作文在结构上合理布局,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开头,清晰的中间段落和精彩的结尾。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它们的行文流畅,观点独到,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古诗词中的爱情名句

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无1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古诗词中的声色形

1、自矜胡骝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

2、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3、乞人抢夺人食人,旱极西湖乾见底。

4、二十年前旧诗卷,十人酬和九人无。

5、如我饱暖者,百人无一人。

6、一人女婿万人怜,一夜调疏抵百年。

7、着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8、筑城去,千人万人齐抱杵。

9、自是东西客,逢人又送人。

10、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13、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14、一人荒乐万人愁。

15、惆怅八科残四在,两人荣闹两人闲。

16、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归。

17、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

18、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

19、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

20、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诗经中古诗词

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3、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4、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5、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7、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0、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古诗词中的名言名句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古诗词中的声色形

诗词中对时令节气的更替,更是描绘得惟妙惟肖:“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在一问一答中情趣盎然。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代叶绍翁诗。春潮如涌,万木竞秀,百花怒放,不拘人为阻隔,穿墙而出。后人也用来影射人间世事,凡事强求得不来,硬压挡不住。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晚唐诗人王驾的诗作。暮春,春城无处不飞花,人皆有恋春惜春意,此处借蜂蝶行踪来描绘春尽难留。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处处蛙。”宋代曹豳诗。春莺已老无力啼鸣,青蛙正值繁殖季节,处处聒噪而已,一派初夏景象,宛然在目。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杨万里诗。正当六月盛夏,西湖中满湖莲叶,远接蓝天,荷花贴水面映日,分外红艳。这一绿一红间,荷风送香,别有丰韵。“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宋代刘翰诗。乳鸦,夏初孵出的小鸦能飞翔,揭示已到秋凉时节,所以像扇来凉风到枕边。秋风凋零,桐叶最先,因此,虽未闻风声,桐叶满阶,以示秋深也。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是入冬寒凝,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代卢楷坡诗。揭示冬尽春又回,一派生机盎然,雪中之梅更妖娆,梅雪映衬,迷人!

一年四季色彩缤纷,诗歌吟咏无尽,在诗海中浏览,趣味无穷!

古诗词中的名言名句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2.《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4.《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5.《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

从《诗经》起,燕子就作为人们偏爱的对象广为歌咏。及至宋代,燕子意象被赋予了比前代更加丰富的文化及审美内涵。

一、燕子意象及其与宋词之关系。

自古以来,燕子就是华夏民族偏爱的歌咏对象。早在《诗经·燕燕》中,古人对燕就有了很细腻的描写,“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燕燕于飞,上下其音。”然而在熟知的鸟类中,人们为什么偏偏钟爱燕子?这一方面与燕子的自然属性、生活习性相关,另一方面也与上古的神话传说有关。古人曾将两种常见鸟类黄雀与燕子作对比,得出燕子更惹人怜爱的原因:“黄雀之为物也,日游于庭,日亲于人,而常畏人,而人常扰之。元鸟(燕子)之为物也,时游于户,时亲于人,而不畏人,而人不扰之。”燕子与人为友而又不受制于人,习性中流露出的对人的信任也让人们对它肃然起敬。因而在神话传说中,燕子也多作为正面形象出现。据《琅嬛记》记载,“昔有燕飞入人家,化为一小女子,长仅三寸,自言天女,能先知吉凶。故至今名燕天女。”李时珍《本草纲目之禽部·第四十八卷》中记载燕子“鹰鹞食之则死,能制海东青鹘,故有鸷鸟之称。能兴波祈雨,故有游波之号。”由此可见小小的燕子在人们眼中还真有非凡的力量。千百年来人们在燕子身上倾注了太多的情感,使之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燕子之于中国文人就好比夜莺之于外国文人。文学作品中的燕子形象已慢慢融入到民族血液之中,遗留下了某种独特的情调和观感。而这其中尤以宋词中的燕子意象最为丰满生动,惹人喜爱。词这种文体,以其自身特有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俘获了多少读者的心。而燕子作为构成“绘画美”不可或缺的元素,更加受到词人的偏爱。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中将词不同于诗的特点概括为“文小”“质轻”“径狭”“境隐”。而关于“质轻”他这样解释道:“词中所用,尤必取其轻灵细巧者。言天象则微雨淡云,疏星淡月……言鸟兽则流莺凉蝉,双燕孤雁。”可以说燕子意象使宋词这种文体更加轻盈灵秀,而宋词也将燕子最为丰富的审美内涵展现出来。燕子意象与宋词可谓相得益彰又相映成趣。

二、社燕与春。

远古时代,燕子作为部族的图腾具有其神性的一面。随着文明的推演和时代的变迁,宋代词人在文学意象上已极少将燕子作为神鸟和图腾的象征,而更多地从天然习性的实态出发。如宋词中出现的社燕与春。社,即春社,此节在立春后清明前,也是燕子自南方归来之日。《广雅》云:“巢于梁间,春社来,秋社去,故谓之社燕。”因此民间多视燕子为春之信使。“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都是借燕子意象传递春满人间的喜悦,巧妙而不失趣味。基于燕子与春的联系,其也常常被词人拿来抒发惜春伤春之感。如晏殊《清平乐》“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贺铸《寒松叹》中的“伤春燕归洞户,更悲秋,月皎回廊。”秦观的“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吴文英的“帘外余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相将占得雕梁,似约韶光留住。”这些都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韶光易逝的敏锐洞察力和多愁善感的精神气质。

三、旧燕与“王谢堂前燕”

燕子作为候鸟,因其年年岁岁情不变,常被词人描写成孤寂时的'忠实伙伴。晏几道《虞美人》中“可怜蝴蝶易纷飞,只有杏帘双燕每来归。”辛弃疾《定**》中“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逢夕阳中。”在他们笔下,燕子化作了孤独灵魂的一缕慰藉,似与词人达成某种默契,与旧燕相逢不亚于与旧友重逢的喜悦。到了吴文英笔下,燕子又成为可爱的倾诉者“多少呢喃意绪,尽日向流莺分诉。还过短墙,谁回万千言语?”燕子的幽栖低唱如喁喁私语,给寂寥的庭院带来几分生气。当然最经典的旧燕形象当属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富贵生活的单调与烦腻使晏殊急切想找寻心灵上的替换和补充,正在这时燕子飞来填补了他怅然若失的心。燕子是晏殊极为钟爱的意象,他的许多佳句都由燕而生,诸如“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柳丝无力燕飞忙。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晏殊将自身淡雅平和的情趣以及对生活细腻的感触赋予燕子身上,燕子仿佛成了词人的另一个自我。

宋代内忧外患的政局使得文人常怀昔盛今衰之感。故地重游的无奈感与无力感常常借燕子之口娓娓道来。“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这种燕子依旧,盛世难再的感慨又以周邦彦的《金陵怀古》最有代表性“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尽管宋词中的怀古燕意象大多化用刘禹锡《乌衣巷》名句,但结合宋词这种文体和宋代词人的切身之感,燕子似乎承载了比唐代更多的真实而悲怆的情感。

许多宋代文人在经历了仕宦之难,党争之祸,颠沛流离之苦后,心态上偏于沉郁悲观,随之表现在作品中,则是对命运的困惑和怀疑。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有言“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因而受时代环境影响,宋代词人对燕子意象的剪裁偏于感伤和沧桑。吴文英以“燕辞归,客尚淹留”发出落魄风尘,人不如燕的感慨。周邦彦也写下“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来抒发居无定所,寄人篱下的无奈之情。燕子在这时承载的是文人骚客因壮志难酬而产生的黯然神伤之感,其形象也由轻盈变得沉重。燕子这一意象由历史沧桑的见证者转变为文人身世之悲的承载者,这是宋词中燕子意象的一大突破。文人自身生命体验的融入,使燕子这一形象具有了更加充实和厚重的内蕴。

四、双飞燕。

在宋词中燕子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审美象征,即恩爱的夫妻或情侣。这与燕子“一夫一妻”的自然习性密切相关。每当它们成双成对地呢喃于画梁之上,翻飞于帘幕之间,其行其止都似情侣般恩爱幸福。早在南唐,冯延巳的《长命女》:“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就表达了相爱男女愿如双燕般恩爱的美好期愿。在难舍难分和相思境遇下,燕子更成为寄情的对象,如“学双燕,同栖还并翅,我合著你,难分离。”“别来双燕又西飞,无端不寄相思字。”而以燕子的双宿双飞衬托人的形单影只,则更令人伤怀。如晏殊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小晏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双飞的燕子打破了斯人独憔悴的静默,勾起词人内心中多少离愁别绪。对双燕描写最出色的当属史达祖的《双双燕·咏燕》,这首词是他自度曲,摹写双燕春归,入幕出幕之状,极为生动形象。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评价道“仆每读史邦卿咏燕词:‘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又‘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以为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对这首词颇为赞赏,认为“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咏杨花为最工,邦卿《双双燕》次之。”这篇咏燕词,不仅工于状物,其以闺妇忧怨形象做结尾,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五、结论。

燕子这一形象在宋词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与宋代注重写意的文学风格息息相关,同时也离不开文人创作的自觉意识。文化心态的日臻成熟使燕子意象经历了由神性到自然性再到人性的过渡。宋词中的燕子是可爱的春之使者,是不忘旧情的老友,是历史兴亡的见证者,更是恩爱夫妻的典范。它于绝望中带给我们希望,于悲观中带给我们乐观。小小的燕子已在我们心灵的天空自在地飞舞了千百年,然而它带给人们的温暖与感动至今还润泽着我们那颗多愁善感的心。

古诗词中的情人节

8、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9、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1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1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12、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3、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14、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15、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16、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17、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史清《溪佚题》

18、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然而君。——卢仝《有所思》

19、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其一》

2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26、然而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27、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古诗词中的名胜古迹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前赤壁赋》。

宋·苏轼。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4、《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6、《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1、《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2、《题杭州灵隐寺》。

唐·张祜。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

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13、《杭州观潮》。

唐·姚合。

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

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

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

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

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

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

14、《中秋夜杭州玩月》。

唐·张祜。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

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

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

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

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槛循环看,长堤蹋阵行。

殷勤未归客,烟水夜来情。

15、《登杭州城》。

唐·郑谷。

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

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

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16、《观浙江涛》。

唐·徐凝。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17、《渡浙江》。

唐·卢纶。

前船后船未相及,五两头平北风急。

飞沙卷地日色昏,一半征帆浪花湿。

18、《夜宿浙江》。

唐·孙逖。

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

富春渚上潮未还,天姥岑边月初落。

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

洛阳城阙何时见,西北浮云朝暝深。

古诗词中的水作文

揭开《诗经》的封面,你会看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水色河光;翻开《楚辞》的篇章,你会看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湖波江浪。

水性是温柔的,它能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古时候,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是船,所以渡口,也就成了友人或恋人依依惜别的地方,而水在此时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是一首送别词,诗人以眼波喻水,以蹙眉喻山,因为有了对水的奇想,使得这首词没有离别的感伤,才脱离了送别词的俗套。

水与爱情的关系,似乎比水与友情的`关系更密切,翻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能找到证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蒹葭》)作者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就在这百草凋零的清秋时节犯起了相思,她在什么地方呢?她“在水一方”,又“宛在水中央”,心上人若隐若现,朦朦胧胧,让作者魂牵梦萦,写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简单的水,多么神奇啊!

水因为富于变化,灵动活泼,也能引发出诗人们对人生的感悟和思索。“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苏轼对人生的乐观豁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后主绵长的愁绪;“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李太白的壮志豪情;“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对政权与人民的关系的比喻,给后世留了一个深刻的警醒;而孙子从水中悟出了克敌制胜之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

水是有灵性的,它可以传递人间难舍离情,可以寄托相思之情,可以抒发迁客骚人对人生的愤懑之情。愿我国的古诗词借着水的魔力能流得更远,更远。

张兴武从悠远的《诗经》《离骚》中的水起笔,水由此便具有一种穿越时空的美丽。由水性的温柔延伸至水与爱情的亲密,进而展示水的灵动活泼,水的深刻智慧。文采中透露出理性的光彩,很不错。

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書,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

如果说历史历史是久经沧桑的焦土,那么历史上的古。

诗词。

则是焦土之外的一片世外桃园的花丛,漫步其中,信手拈一束兰草赠你,殊不知,里面沉淀了太多的离情别绪。

写到这儿,不禁想到王勃的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然而离别总是伤感的。李白正因为太了解这一点才留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感叹,因为友情的珍贵,离别也就多了几分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于王昌龄来说,辛渐的返乡,也使他增添了一层重重的思乡之情,所以他叹道:“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桃花潭前,李白自己准备乘船归去,王伦仍在苦苦挽留,李白生性豪爽的诗仙被感动了,作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名句。

相比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人与故乡的离别更是伤感。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每逢重阳,在外羁旅的王维总会思念他的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外的游子哪怕能得到个报平安的机会,都会无比珍惜。就像岑参《逢入京时》所写的那样:“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明月是最能勾起游子的思乡之物,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一首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相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更是将所代表的思乡之情发挥到了极致。

我心中的古诗词作文

如果说生活是一本书,那么古诗则是一支笔,用五彩的颜料,描绘着人生,叙写着精彩。

儿时的我,每晚只有听着妈妈吟诵的古诗才会安静入睡,兴许是古诗的功劳,现在的我不但身体康健,还对古诗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诵读已经不能满足我对古诗的需求,我开始在古诗的意境里遨游:

我喜欢王维的清新淡远,喜欢李白的豪放飘逸,更喜欢高适的雄浑质朴。

我曾在梦里与李白把酒问青天,与李商隐花间策马寻诗,与贾岛月下推敲诗词。

我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读懂了诗人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从“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中读懂了诗人那颗孤独寂寞的心;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读懂了李清照堪比男儿的英勇气魄;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读懂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从;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读到了一股振奋人心的前进力量。

《游子吟》是一首简短的小诗,却为我清晰勾勒了这样一幅画面:夜深人静,天上寒星点点,低矮的小屋里闪烁着莹莹灯光,只见屋里灯前正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拿着针线,她凑着微弱的烛光在为将要外出求学的儿女赶制衣服。她眼已有些花,但她还是细致认真地缝着。那布满厚茧的手正一手捏针、一手拿线,一针一线努力地缝着,她缝的是多么认真啊!她不是用针线在缝,她是用自己满腔的疼爱与千万的不舍在缝呀!生活中,我也有这样一位好妈妈,她不辞辛劳、默默无语,却用自己瘦弱的双肩为我撑起了一片晴天,使我如雨后春笋般健康茁壮的成长。真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不但使我明理,更教会了我做人,我相信,古诗会一直伴我走向明天!

浅析古诗词中的端午

北宋诗人梅尧臣《五月五日》写端午悼屈原,感人至深:“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北宋诗人张耒《和端午》祭奠忠魂,赞美《离骚》:“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较之以诗,词更显抒情。古人写端午的词,欧阳修的《渔家傲》写得清澈柔美:“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樽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苏轼的《浣溪沙》则写得清新温婉:“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此词写端阳,写风光,赞美女,情景交融,妙笔生花。

最喜欢读的,却是宋人刘克庄的《贺新郎》:“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宋代词人杨无咎《齐天乐》里的端午风情,如诗如画,令人沉醉:“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饮雄黄酒、插艾叶也是端午习俗,宋人戴复古的《扬州端午呈赵师》诗就是写此:“榴花角黍斗新时,今日谁家不酒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

明人边贡的《午日观竞渡》诗,把龙舟竞渡的景况和内心对屈原的景仰联系起来,堪称情深意切:“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明代汤显祖在《午日处州禁竞渡》一诗中写龙舟竞渡则别具一格,表达了封建官吏难得的亲民情感:“独写菖蒲竹叶杯,莲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诗人刚饮罢菖蒲泡过的美酒,从莲城踏青归来,看到了龙舟竞渡的浩大场面。不由慨叹,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瓯江,何必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如此奢华的龙舟来凭吊古人在端午之际以多种形式缅怀和凭吊屈原,竞渡是其中之一。在这里,诗人不是对屈原不敬,也不是反对凭吊屈原,而是凸显了朴素的爱民情怀,与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感其实是相通的。

清人钱琦的《端午竹枝词》写得也好:“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清人李静山《端阳》诗描写的端午情景,却很有些幽默诙谐的意味:“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古诗词中的人生境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一个常常在进行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的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战斗。

材料二:奥巴马访华期间,复旦大学周元天向奥巴马请教:如何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奥巴马的答案是:我有一个忠告,就是说我最敬仰的那些成功的人士,他们不但考虑自己,他们同时还考虑超越自己的事情,他们希望对世界作出贡献,他们希望对他们的国家做出贡献,对他们的城市做出贡献。有时候我们会忙于挣钱、买好车、买大房子,但是那些真正在青史留名的人是因为他们有更大的向往,看如何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吃饱饭,如何能够让更多的儿童受到教育,如何能够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等等。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诗经中古诗词

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9、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1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9、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1、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3、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4、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古诗词中的励志名言警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石玉昆。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0)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1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4)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

15)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