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的融合的研究论文(精选17篇)

时间:2023-12-06 16:56:46 作者:笔砚

会计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践科学,它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下面是一些精选的会计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在会计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被看成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个不同分支,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别,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发展方向上存在着趋同现象,是可以相互融合的。本文通过分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探讨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而提出企业在二者融合过程中需要采取的策略、注意事项等,促进二者融合具有现实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很多新事物、新业务被催生出来,会计系统也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财务会计对外,管理会计对内”成为了企业管理者们的共识。财务会计在企业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指导下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属于对外服务会计,主要负责对外部提供信息和解释信息,通常理解其为报账型会计;管理会计根据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通过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或程序,不仅反映企业过去、现在的情况,还预测未来企业发展前景,为了满足企业管理中的特殊信息要求,提供财务报告之外的各种财务信息或非财务信息,管理会计属于企业内部服务会计,通常理解为经营型会计。然而,尽管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别,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企业创新的不断发展,二者之间的边界正在逐渐淡化,正在走向逐步趋同,逐步融合。

第一,工作目的不同。财务会计工作的目的主要在于从企业运行情况入手,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精准核算企业中的各个事项,编制报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情况;管理会计工作的目的是在已有的财务数据基础上进行监管,做出对资金使用有用的决策,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

第二,工作主体不同。企业财务会计在工作中一般是以整个企业为主体的,管理会计则涉及较多的部门和流程,从班组到企业,都可以成为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

第三,计量单位不同。企业的财务会计不管是对企业经济情況的总结和核算,还是对外提供财务报表,都是以货币信息为计量单位的;而管理会计主要以变动成本法为依据,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出发,准确、全面地预算、分析企业的财务信息。

第四,工作时间性不同。财务会计的工作多是记录企业日常的资金流动情况,主要体现过去的时间点;管理会计则是对企业目前所处环境及未来发展状况进行考虑。

第一,同属于企业管理活动。企业会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企业管理服务。从本质来看,企业的会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管理活动,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经济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指导、组织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在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财务会计侧重于记录、总结实际运行状态财务数据,管理会计则利用经济数据通过运用不同方法协助管理者做出决策,进而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虽然二者在工作方式上存在差别,但都同属于企业的管理活动,为企业的管理目标服务。

第二,基本信息来源相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本信息来源一致,都是来源于直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管理会计站在企业管理角度,能够为企业的管理者出谋划策,其重要原因就是其取得的相关资料主要还是来源于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即财务会计通过固定的方法和程序记录的账簿和编制的报表。

第三,都具有控制与考核的职能。核算与监督是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监督实质上就是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进行成本考核,考核企业的经营状况与预定目标是否相符,若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则需要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管理会计主要是实现对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预算,控制企业的成本,以及考核企业的人员情况。这样看来,不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其监督、考核的职能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

(一)外部因素。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发展历程中的必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是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交易方式的不断创新,也使得企业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外部宏观环境,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单纯依靠财务会计管理企业就会显得格格不入。财务会计在面对新事物时,依然采用按照规范准则等进行处理,可能会由于规范的陈旧而使得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很难准确、全面地反映经济事项;而管理会计能够适应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采用最新的会计处理手段,借鉴多方面经验知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和相关性。但是,二者之间仍然是紧密相关的,管理会计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企业的日常财务核算为管理会计提供基础数据,二者紧密依存,相互融合。

(二)内部因素。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以往各个部门之间界限清晰不同,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相互依赖,在这种背景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例如,企业的不同部门需要了解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进行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企业的管理人员也需要根据投资决策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等,而管理会计的一系列活动又以财务会计日常核算信息为基础。另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知识、技术、人力资源等所占地位越来越高,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等,但是这些信息是无法通过财务会计进行反映的,这就突出了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会计观。树立正确的会计观,首先是对会计职能的认识,要转变曾经的将会计定位为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层次,应当将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工具及助手,突出会计的管理职能;其次是对会计人员的认识,也要转变会计人员作为一个“记账员”的观念,拓宽会计人员的知识面,让其掌握一些企业决策必需的技能,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化队伍。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财务工作亦是如此。要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相当重要,首先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明确会计人员的工作规范、具体流程等,明确会计人员应有的管理权限、工作职能等;其次还应当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调用资源,将二者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三)合理构建确认基础和计量模式。传统的财务会计一般以货币信息为计量基础,要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应当在计量模式上有所突破,将现金流量加以考虑,构建一个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流量相结合的会计确认基础。而且财务会计还需要将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净现值、可变现价值等多种计量模式相配合,扩展到应用不同的计量基础,才能有利于二者的进一步融合。

(四)稳步推进二者的融合。稳步推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要使二者的融合是“渐进”的,而不是“跃进”的。企业的管理者、财务人员在促进二者的融合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在财务会计基础上平稳地实现企业的会计体系的整合和完善。企业完善的财务会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求急,需要从企业的会计体制、组织机构、人才建设、数据处理、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实现每两个环节之间都能够完美地无缝对接,才能为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结语。

总之,促进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虽说二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别,但二者又是紧密相关的。二者的融合必然将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企业应当根据实际经营需要,逐渐推进二者的融合。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管理会计是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方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管理科学的广泛运用而从传统的会计中分离出来的,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它在某些方面与财务会计有一些相通之处,但与财务会计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者服务的。

财务会计是根据会计法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外部关系人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管理会计则是运用数量统计的方法,应内部管理者的要求,对取得的财务会计资料、内部统计资料等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帮助他们对未来的经济活动做出正确的决策。由此可见,两者的服务对象是不相同的,财务会计是为企业外部关系人服务的,而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服务的。

财务会计必须按照复式记账的方法,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的每笔经济业务进行原始凭证审核、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程序,定期地编制财务报告。也就是说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核算依据以及提供会计资料的样式和时间等都是固定的,不能因为内部管理者的要求而发生改变。但管理会计在对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规划时,可以使用多种计量单位,如实物、金额、比率、图示等;可以使用多种分析的方法,如盈亏平衡分析、概率分析、边际分析等;并且它所提供的会计资料的样式可以多种多样,这完全取决于管理者的需要。

一般来说,财务会计是对过去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的记录和总结,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状况,不能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而管理会计它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都是企业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预算的编制、决策的制定,为企业管理者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或提供解决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方案。可见,由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着眼点不同,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更具指导性和实用性,对于企业内部管理者来说,他们会更加青睐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资料。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者都具有控制与考核的职能。

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财务会计的监督其实质就是对企业实践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成本进行考核、检查,主要是考核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与所制定的目标、成本预算是否相符,如果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要找出原因,并想出有效的办法进行解决。而管理会计主要是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预算的控制、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以及对企业人员进行考核评价。在这一点上,其与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本质上是一致的。

2.二者的基本信息来源一致。

管理会计之所以能为企业内部管理者谋划企业未来提供有效帮助,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它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取得很多相关资料,但其中最重要的资料还是会计核算资料,也就是财务会计通过固定的方法和程序记录的账簿和编制的报表。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虽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两个分支,但它们最基本的信息来源不可能也脱离不了那些直接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也就是说它们的基本信息来源是一致的。

尽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管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看,两者的相互整合将是会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

会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财务会计比较注重对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的整体记录与总结;而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是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他们在管理的过程中虽充当不同的角色,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国传统的会计管理工作主要重视资金的管理,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过于注重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往往忽视了对支配与决定这些因素的人以及其行为的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型会计体系逐步完善,会计个体认识与改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模式应在传统的以财务资本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向以知识资本管理为主要组成部分进行转变。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当前的对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物质管理范围,其还应与物质流、资金往来流程、信息传播与流动之间紧密相连,从而体现出各利益相关者经济关系的产权流。总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对象是相同的,二者都是以价值运动与物资运动为主,以信息运动为桥梁,充分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从实际运用角度而言,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如果这两者之间相互融合,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财务信息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应从管理会计的要求方面充分考虑,逐渐扩大信息的范围度;管理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应按照相关财务会计的准则和制度进行规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会计是由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耦合而成的开放系统。财务会计在确认、记录、计量、报告以及分类过程中,管理会计的调节控制职能自始至终都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因此,这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传统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向外界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而新型管理会计是对传统财务会计的进一步扩展,其更加注重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这两者之间的服务始终是围绕着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力与利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实际角度而言,这两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正是由于二者的有机结合,才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两分支,虽然依据的规范、服务的对象以及工作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但由于终极目标即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的一致性,使他们在工作中是没有办法严格区分开来的,并且随着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要求的'同一性,二者在实际工作中整合性运用只会越来越多,二者的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现用我们单位的工作实际来谈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性运用的情况。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本论文所要探究的就是在当代社会经济的体制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对正在写财务会计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理论作为现代化管理的手段也发生了科学性的技术改革,带动了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下,我国的会计体系也从开始发展到逐渐完善,由当初单一的会计理论体系到现在逐渐形成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这两大理论体系。

财务会计的融合的研究论文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前是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分离,现在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又进行融合,这些都变化是随着社会及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改变。在当前的社会经济中,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会计工作,就需要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有机融合,使会计工作参与到事业单位管理中,从而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促进单位的稳定长久发展。

(一)外部条件。

在会计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是会计行业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产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行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关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会计工作当中,并且由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就给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极大的外部条件。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利用灵活管理会计提高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样,利用严谨真实的财务会计给管理会计在管理工作中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支持,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内部条件。

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单位内部各部门不断做出合理的调整,使得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传统的管理中,对各部门的职责有明确的划分,但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各部门的`职责界线越来越模糊,甚至有些部门之间的职责出现交叉的情况,从而也促进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一)二者都是事业单位管理活动。

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从一开始就是为单位管理提供服务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会计工作仅限于财务业务上。但是从会计工作的本质上说,其本身就是就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是单位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通过对经济信息的采集、分析以及利用,从而组织、把控和指导经济活动,使相关管理人员权衡利弊,讲求实效的开展管理活动的有效手段。在这种管理活动中,财务会计注重记录和总结实际的运行状态和结果,而管理会计则是注重对过程的把控,利用对经济数据分析帮助事业单位管理层做出决策,从而完成对单位自身的管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虽然是事业单位会计的两个分支,但都是为单位管理提供相应的服务。

(二)二者都具有控制和考核的职能。

管理会计的职责主要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预算和成本费用实现把控,以及对单位人员的考核评价。而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对资金的核算与监督,财务会计在对资金的监督从本质上讲就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预算和成本费用的检查和考核,考核的内容就是考察单位的实际运转情况与单位制定的目标和成本预算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找到造成不一致的原因,然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行解决。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监督这一方面是一致的,本质上,二者都是对单位资源交易和产权变更的确定以及控制。但是由于不同的分工,其侧重点也是不同的。财务会计就是对单位生产金经营状况的管理,而管理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的把控,从而对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组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对单位利益的维护。

(三)二者基本信息来源一致。

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管理会计给管理者提供管理依据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可以从各个方面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在这些资料中最重要的就是会计核算资料,也就是财务会计对单位资金制作的报表。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虽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它的分支,但是它们资料的来源基本上都是反应生产经营的最真实的材料,所以说,它们在工作中所用到的基本信息的来源渠道是一致的。

(一)树立正确的会计思想观念。

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在过程中必须要求有正确、科学的会计思想观念。从当前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发现,一些单位其还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重要性一必要性,还认为会计工作仅是单纯的资金管理,这样的思想观念导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不能很好地进行与发展。为了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的融合,事业单位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会计思想观念。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不仅是资金业务,还具有很重要的管理职能;其次,还要重新对会计人员进行定位和认识,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业务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相关的知识面。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大对会计人员培养的力度,可以将外部引进与单位内部培养相结合,使单位会计队伍更强大,从而有效地提高事业单位整体会计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循序渐进,逐步推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以后才可以进行融合,对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要有明确的了解,从而慢慢寻找到有效的融合方法,但是这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事业单位要在当前的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对会计体系进行完善及整合,要确保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不仅不会给单位造成损失,还可以保证单位财务会计还具有原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第二,加强对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优化完善,使其与财务会计的差距缩小,从而使二者实现更有效的融合。第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一项比较严谨有序的工作,在融合的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所以更要重视每个环节的落实情况,以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差错,从而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成功融合。

(三)完善会计制度体系。

在任何工作开展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制度,所以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否则两者很难顺利完成融合。因此,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一方面要明确规定出会计的相关职责,明确会计人员的责任与权限,给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完善会计的监督制度,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从而保证工作质量,使会计信息更准确真实。

(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信息的共享。

在目前的事业单位管理中,各部门在工作中较为突出且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互不配合、互补协作,这样就致使各部门之间信息很难实现共享,从而给会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这样也不利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机融合。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各信息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速,且传播的速度也更快。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不仅可以使会计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确保工作质量;还可以让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促进相关信息的交流,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实现更好地融合。四、结语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事业单位在推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同时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推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从而使单位会计的作用更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最终促进单位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鹏飞.浅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中国商论,2018(6).

[2]蔡静宜.当前环境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探究[j].中国商论,2018(4).

[3]吴涵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探讨[j].中国商论,2017(23).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前是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分离,现在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又进行融合,这些都变化是随着社会及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改变。在当前的社会经济中,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会计工作,就需要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有机融合,使会计工作参与到事业单位管理中,从而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促进单位的稳定长久发展。

(一)外部条件。

在会计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是会计行业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产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行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关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会计工作当中,并且由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就给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极大的外部条件。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利用灵活管理会计提高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样,利用严谨真实的财务会计给管理会计在管理工作中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支持,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内部条件。

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单位内部各部门不断做出合理的调整,使得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传统的管理中,对各部门的职责有明确的划分,但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各部门的`职责界线越来越模糊,甚至有些部门之间的职责出现交叉的情况,从而也促进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一)二者都是事业单位管理活动。

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从一开始就是为单位管理提供服务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会计工作仅限于财务业务上。但是从会计工作的本质上说,其本身就是就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是单位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通过对经济信息的采集、分析以及利用,从而组织、把控和指导经济活动,使相关管理人员权衡利弊,讲求实效的开展管理活动的有效手段。在这种管理活动中,财务会计注重记录和总结实际的运行状态和结果,而管理会计则是注重对过程的把控,利用对经济数据分析帮助事业单位管理层做出决策,从而完成对单位自身的管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虽然是事业单位会计的两个分支,但都是为单位管理提供相应的服务。

(二)二者都具有控制和考核的职能。

管理会计的职责主要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预算和成本费用实现把控,以及对单位人员的考核评价。而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对资金的核算与监督,财务会计在对资金的监督从本质上讲就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预算和成本费用的检查和考核,考核的内容就是考察单位的实际运转情况与单位制定的目标和成本预算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找到造成不一致的原因,然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行解决。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监督这一方面是一致的,本质上,二者都是对单位资源交易和产权变更的确定以及控制。但是由于不同的分工,其侧重点也是不同的。财务会计就是对单位生产金经营状况的管理,而管理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的把控,从而对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组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对单位利益的维护。

(三)二者基本信息来源一致。

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管理会计给管理者提供管理依据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可以从各个方面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在这些资料中最重要的就是会计核算资料,也就是财务会计对单位资金制作的报表。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虽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它的分支,但是它们资料的来源基本上都是反应生产经营的最真实的材料,所以说,它们在工作中所用到的基本信息的来源渠道是一致的。

(一)树立正确的会计思想观念。

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在过程中必须要求有正确、科学的会计思想观念。从当前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发现,一些单位其还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重要性一必要性,还认为会计工作仅是单纯的资金管理,这样的思想观念导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不能很好地进行与发展。为了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的融合,事业单位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会计思想观念。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不仅是资金业务,还具有很重要的管理职能;其次,还要重新对会计人员进行定位和认识,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业务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相关的知识面。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大对会计人员培养的力度,可以将外部引进与单位内部培养相结合,使单位会计队伍更强大,从而有效地提高事业单位整体会计队伍的综合素质。

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以后才可以进行融合,对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要有明确的了解,从而慢慢寻找到有效的融合方法,但是这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事业单位要在当前的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对会计体系进行完善及整合,要确保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不仅不会给单位造成损失,还可以保证单位财务会计还具有原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第二,加强对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优化完善,使其与财务会计的差距缩小,从而使二者实现更有效的融合。第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一项比较严谨有序的工作,在融合的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所以更要重视每个环节的落实情况,以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差错,从而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成功融合。

(三)完善会计制度体系。

在任何工作开展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制度,所以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否则两者很难顺利完成融合。因此,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一方面要明确规定出会计的相关职责,明确会计人员的责任与权限,给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完善会计的监督制度,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从而保证工作质量,使会计信息更准确真实。

(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信息的共享。

在目前的事业单位管理中,各部门在工作中较为突出且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互不配合、互补协作,这样就致使各部门之间信息很难实现共享,从而给会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这样也不利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机融合。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各信息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速,且传播的速度也更快。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不仅可以使会计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确保工作质量;还可以让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促进相关信息的交流,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实现更好地融合。四、结语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事业单位在推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同时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推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从而使单位会计的作用更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最终促进单位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作为会计的两大分支已经被企业完全分割开来,现在看上去二者已经成为两个没有联系的学科领域,分别拥有自己的核算发放,并且两套数据之间很难实现信息共享,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重复劳动,实际上同时存在两个独立的系统是没有必要的,二者之间的融合很有必要。文章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在一起,使二者互为补充,互相配合,进而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财务会计主要是指针对企业中已经完成的资金活动展开系统的、全面的核算和监督,从而更好地为外部和企业存在利害经济关系的债权人、投资人等部门提供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的经济信息,以此为主要目标而展开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会计主要是指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利用一系列专门手段和财务会计资料进行加工与报告,进而使管理人员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的一个会计分支。目前,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在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的融合上始终没有摸索到具体的操作方法,也没有在企业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管理工作上展开细致、深入的落实,二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比较少,同时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也不充分,更重要的是领导对企业成员之间的协调工作做得也不够好,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是很默契。上述因素的存在为管理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融合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因此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不能得到落实成为一种必然。

(一)二者融合的理论基础。

在企业中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这一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提供财务信息,设立会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从理论角度来看,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的内涵是相同的,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会计的设计可以提供更多的财务信息,会计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信息的目的就是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共同参与到企业经营决策中,二者本质上存在同一性,这是二者融合的重要原因。

(二)二者融合的客观条件。

从客观角度上来看,管理会计是基于财务会计前提下的一种拓展和延伸,二者在工作上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从这个角度来看,管理会计并不是独立的学科。在很多西方先进国家,会计领域总已经要求企业管理会计将信息披露,目前我国始终在这方面努力着,现阶段已经要求上市公司对相关信息进行对外披露。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想战略决策制定得更加科学、合理,就要对企业的内部与外部信息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使内外部信息在使用上趋于一致,这样管理会计也可以将其应有的价值更好地突出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强大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从而为企业中相关人员的使用提供便利。

(三)二者之间的联系。

1.服务对象上的联系。

财务会计主要负责外部服务,同时也为内部服务,而管理会计主要针对内部进行服务,同时也有外部服务的工作。财务会计提供资金、利润、成本等多方面的财务成本指标,可以为企业管理者的经济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企业的债权人、投资人等也需要了解管理会计领域的很多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对总的目标、计划进行制定,这时他们进行投资之前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虽然在“为谁服务”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也存在共通之处。

2.资料来源上的联系。

管理会计的工作对于企业管理者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与控制非常有利,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得到多种形式的信息和资料,其中可能会包括统计核算资料、会计核算资料等,但是会计核算资料始终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虽然管理会计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系统,但是它与其他财务会计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它不需要会计账簿进行设置,取得会计凭证,并对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汇总,这些工作需要由财务会计来完成。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

3.智能目标上的联系。

财务会计的职能实际上就是针对企业过去的经营进行事后监督,其目的在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改善,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管理会计职能主要是针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事前计划与控制,二者在不同层面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二者的目标是相通的,都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服务。其中财务会计职能目标在于为企业外部的债权人、投资人等部门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而服务,管理会计职能目标在于为企业内部决策者和管理者制定决策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经营的咨询服务,二者都会对企业正在进行以及未来将会进行的活动产生某种影响。

(一)基础数据采集是二者融合的保证。

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构成的研究论文

会计学专业的一个重要课程是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比较难学,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高级财务会计的以往教学方式主要就是老师讲,偏重教的方面,从而忽视了同学们的“学”,这样对同学们在理解繁琐的知识点上没有帮助。所以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手段上去改变,让同学们解答问题以及实施能力得到提升。

1、改革教学手段。

会计的专业知识制约了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所以对理论知识的需求量大,尽管现在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利用多媒体,从而导致很少使用其它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这样一来,不仅不能调动同学们的学习乐趣,而且对教学成果也没多大帮助。由于科技在不断发展,信息量不但大而且更新换代迅速,所以内容的传达途径以及接收方式也要随之改变,应该加大高科技教育工具的实行及运用,并引起重视,力求符合现代化人才的需要。

2、改革考核方式。

现在一些学科的考查方式基本上由平日表现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合,平日表现成绩通常是上课考勤以及平日里做作业情况,它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四十,剩下的比例是期末考试的,考试的模式是开卷或闭卷,因为只看考勤及做作业情况不能完全反映出同学们对知识掌握了多少,也不能反映出同学们的学习能力,所以导致同学们只是来考勤,通常最多有50%的学生认真听讲,其他的注意力分散,然而一到期末考试时,就会有部分同学们习惯临时抱佛脚等方式,出来的成绩肯定不一定好,所以要想提升同学们的学习效果的方法就是改变考核方式。3、教学方法不是很合理现在大部分的高级财务会计还是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因为其教学知识点很多并且又难,课时有限,所以课堂教学很多都是使用以往的填鸭式来进行传授理论知识,导致同学们难以吸收知识点,从而让教学变得很乏味,教师也没了热情,阻碍了同学们锻炼学习的技能,因此出现栽培出来的会计专业同学们不具备较高的会计素质。这样一来,不仅同学们的应聘和求职受到制约,而且也使得招聘公司不中意他们。

二、会计教学改革方法。

1、优化课程设置。

由于教学方式及知识在不断发生变化,改变教学体系的方法之一就是去优化高级财务会计的课程安排。为了顺应会计科目课程的应变性以及较强的实施性等,让教学层次变得多元化,所以老师可以试着从以下几点去优化它的课程安排。第一,特别强调专业必修课程。把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纳为专业课,让它拥有基础性科目的位置,加大它的学习时间以及学分,引起同学们的注重。第二,添加一些选修课程。比如把一些中小型企业财务以及国际财务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来供同学们选择,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去抉择。这样不仅能开阔同学们的知识范围及会计思维,帮助同学们创建适合自身的会计知识系统,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其内容。第三,加入一些实验课程。因为会计学需要较强操作能力,不能只依靠理论内容,需要做一些试验模拟练习。实际是制订一个详细的会计主体以及真正的会计交易,然后叫同学们自己思索,剖析,执掌账务,老师引导同学们做完这个任务,从填写记账到登记会计账簿再到做财务报表。这样一来,不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乐趣,而且同学们的理论知识跟实际相结合的技能得到提高,增强了同学们操作理论内容的能力。

高职院校课岗证赛融合研究论文

以人为本的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技术型人才的输出地之一,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人为本。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备受国家重视的大事,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的重要性得以显现。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管理制度较为传统,缺乏改革和进步,其弊端逐渐显露。一是对于学生管理工作采取了较为僵化的模式,不够灵活多变,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二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在如今的社会转型期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较为单一,没有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规范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必须与时俱进,认识到现有的问题。

二、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实现自身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的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培养“社会化”的人才,以此来适应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适应学生灵活多变的想法,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可以解除一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的束缚,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学生提供最大的自由,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对于社会而言,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为社会输出有个性、多样化、能创新的新型人才,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利用青年活跃的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自身而言,可以减轻学生青春期逆反心理引起的抵抗,使得学校工作高校有序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矛盾的发生。因此以人为本的进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当代教育汇总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进行思考。

三、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想法。

1、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创建人文管理氛围。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作为工作核心,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人文的管理氛围要求高职院校创建和谐、友爱的校园,尊重每一个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相处,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而非高高在上的管教;尊重学生的想法,接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根据学生的想法做好反馈,让学生来做校园的主人;尊重学生的创新,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创新,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还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信任学生不是说完全放手不管,而是在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允许学生有犯错的机会,以良师益友的角度与学生平等交流,引导学生自主的规划管理学习生活方方面面,与学校管理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创建人文管理氛围还应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一是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师与学生和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真正学到技能,拥有在社会立足的资本。二是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和部门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三是关心学生的思想情况,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不让学生在思想上“跑偏”。四是关心学生的家庭情况,建立学生基本家庭情况档案,特别关注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资助,可以通过助学贷款、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减免学费等方式来实现。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一定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机会、承担风险,让学生可以放心的实现自己的想法。

2、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不同特质。

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进行学生管理工作,要求学校转变思路,主动去适应学生的要求,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要求。以人为本,在高职院校中就是“以生为本”,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判断标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背景、习惯、兴趣、爱好。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要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特质,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完善独立人格,改正自身缺点,发挥自身长处,把学校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发展结合起来,以确保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可以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推动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朝着民主化、多样化、立体化发展。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即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还能够进行自我培养,不断适应社会的要求。这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不断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多少,自己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二是实现全面发展,包括情感的认知、三观的形成等。三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不断发展完善自我。

3、改善校园条件,全方位服务学生。

校园条件包括硬件条件和软件实力。在硬件上要建设优美校园,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做好教学设备的配置,引进新的机械器械,建设实验室和操作室,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在软件上要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邀请专家、名人进行讲座,丰富学生生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如心理咨询室、就业指导中心等。只有硬件软件一起抓,才能够真正全方位的服务学生,做到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好的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从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2]金素英.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43):8-9,10.

[4]张岩伟.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解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6):208.

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构成的研究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会面临一些特殊的经济业务和事项,也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行业,原有的会计假设和核算方法不能满足经济业务核算的需要,高级财务会计就是对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已掌握的方法的基础进行补充、拓展和延伸。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课,其内容具有理论难度大,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构建具有专业差异性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评价的多元化体系。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具有理论性强,视角新颖,难以理解,复杂多元,专题性等特点,现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填鸭式的理论讲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教学过程僵化,不利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传统教学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通篇讲授,辅之以习题,呈现出一种“老师说,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的枯燥教学模式,令学生和老师感到倦怠,学习效果不佳。高级财务会计内容相对难理解,学生往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只能勉强跟上教师进度,基本没有时间思考,几乎很少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内容。

(二)考核方式一刀切,不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全面考量。现有的高财课程的考核模式只注重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受限于及格率的限制,不能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大部分学校的高财课程的考核由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其中卷面成绩考核范围有限,学生通常在考前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复习,平时成绩基本上是对学生平时表现的一种体现。这种综合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的备考状态,体现不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优劣,因此需要在考核方式上寻求更大突破。

(三)学习渠道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目前大多数教师对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仍然是讲授为主,学生一旦在课堂上有没有理解透彻的知识点很难百分百还原老师讲课的过程。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课余利用计算机和手机辅助学习,在其他学科以及会计学的部分课程中已经出现相关的学习软件和模拟考试软件,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这种方式也可以为本课程借鉴。但是目前学校几乎没有完全针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进行开发的教学软件,市场应用软件也几乎空白。

(一)立体化的教学过程。一是对每个知识点都要设计案例,通过案例导入新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前有具体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向往。对案例的设计要注意发散性和开放性,充分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而不是对问题进行对错的判断。例如,高财课程中外币折算这一章通常是开篇章节,这一章内容讲授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热情,而传统的讲授+练习十分枯燥,效果不好。可以引入相关案例,比如出国旅游或留学,汇率变动导致成本变动等等,简单而生活化的案例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学过程可以进行情境模拟。高级财务会计虽然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但相关理论可以在设计好的情境中模拟进行,更能充分吸收理论知识。例如,破产清算这部分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扮演企业清算中的股东、债务人、债权人、职工等相关角色,在模拟情境中掌握本章内容。三是多媒体的运用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这里的多媒体教学指的不仅仅是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ppt的文字,而是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丰富内容的课件形式,甚至是能够开发出师生、形成互动的专门服务于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软件,增强学生学习的渠道和兴趣。四是再好的学习方式离不开认真与勤勉,充分的备课,严格的督促,是任何教学方法中基础和保障。

(二)立体化的考核过程。多年笔者一直在力求颠覆现有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考试形式,力求一种全新的、能真正反映学生掌握层次的考核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实践+论文+平时+卷面”的综合考查方式,各部分分别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25%。一是调查问卷+专题论文的考核方式。大部分高校在大三开设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大三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会计专业课的课程体系,也即将面临着毕业论文写作和就业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企业,基于高财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调查问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形成课程论文,为毕业论文设计做好前期工作,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平时成绩的考核。具体方法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约5人,每组设置一名负责人。每个专题讲完之后,布置相关任务,并在规定时间进行上交。教师对每组上交成果进行评定给出小组的平时分,然后由小组负责人根据小组成员在小组任务中的贡献度给出高低不等的成绩,这样,既避免了教师在不了解每个学生平时表现的基础上给平时分的盲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三是任何实践能力的获得与提高都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因此,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也必不可少,为避免出现“老师考什么,学生背什么”和考前学生突击复习的现象,建议减少题量,试卷多样性,考查内容具有代表性。

(三)立体化的学习渠道。建议专业间协同合作,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帮助,建立起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高校长期从事高级财务会计教学的优秀教师们可以在该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将教学大纲、教案、习题集、试题集、实验指导、课件、授课录像上传供学生学习下载各类资源。进而开发出更简便的手机app,实现随时随地学习,考试。当然,一门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靠某一人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靠的是坚持和合作,探索出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专业化、实践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课岗证赛融合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之生源、教学技术等问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有学者提出通过岗课证赛融合的课堂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文章也尝试通过岗课证赛融合,对高职纳税课程进行课堂创新,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提升其职业能力,提高考证通过率。

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已给高校会计专业的传统教学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作为培养未来会计人才的摇篮———高校,必须进行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纳税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是全国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如何上好纳税课程,使学生既能通过理论学习,顺利取得初级会计师资格,又可通过实践训练,具备纳税申报、纳税筹划等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纳税课程教学亟待考虑的问题。通过岗课证赛高度融合的课堂创新,有利于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推动课程的建设,更有利于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高职纳税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岗脱节,影响学生就业。

目前,高职纳税课程的教学大都仍停留在理论化教学,教学重心依旧放在教会学生如何计算各税种的应纳税额及账务处理上,较少涉及涉税业务的网上操作。尽管也有不少高职院校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改革,但形式化的实践教学并未对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起到真正的作用。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毕业后不能较快地适应岗位,会影响其就业;对于就业企业来说,需要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技能培训,造成了时间和成本的浪费。

(二)课证脱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取消,全国初级会计师资格已成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槛。出于对自己职业发展的需要,考取全国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已被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认为是一条必经之路。在现实中,仍有部分高职院校在设计纳税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并没有将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中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得有考证需求的学生丧失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为了考证,只能参加社会上的考证培训班,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参加校外考证辅导挤占正常上课时间,无论对学校还是对学生都是得不偿失。

(三)课赛缺乏有机整合,整体教学质量出现下滑。

为了检验各个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引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方向,每年教育部会联合其他部门举办各类技能竞赛。各个高职院校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名次,会对参加竞赛的学生单独地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辅导准备竞赛。这样做有可能会使学校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但会导致教育的短期性和功利性;从长远来看,由于忽视对大部分未参加比赛学生的教学,会使整体教学质量下滑。

所谓课岗融合是将纳税课程定位为以企业涉税人员工作岗位,根据涉税岗位的内容和能力要求,构建融岗位工作要求及学生职业发展要求于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课证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职业资格证书的理论考核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帮助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课赛融合是将各个技能竞赛嵌入课程教学之中,以竞赛内容作为教学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三、岗课证赛融合的纳税课程课堂创新的具体实施。

(一)岗课证融合,整合教学内容。

基于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调研,并听取企业专业人士的建议,我们明确了与纳税课程相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岗位要求.我们将涉税岗位的工作内容分解成: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纳税申报、涉税业务的账务处理、纳税筹划四项典型工作任务。由于各个企业的经营项目和经营范围不同,涉及的税种也不同,我们又将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他税种作为主要涉税工作领域,并将四项典型工作任务嵌入主要涉税工作领域中。而这五个主要涉税工作领域既是经济法基础考试的重点内容,又是考试的难点。所以,我们在重构课程内容时,以企业涉税人员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同时考虑到考证需求,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职业技能操作内容相结合,实现融“岗”入“课”和融“证”入“课”。此外,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大都进行了财税信息化建设,这就要财务人员掌握互联网、金税工程三期和数据交换等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引入税友集团开发的税务实训平台,让学生利用实训平台进行网上开票、税种计算、网上报税等仿真实训任务,以期强化财税信息化技能的培养,实现毕业后的“零距离”上岗。

(二)课赛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各类技能竞赛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参加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从技能竞赛反馈情况看,参与竞赛的学生不但在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还掌握了行业的最新技术。前面也提及,代表学校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为了让竞赛的成效惠及面更广,本课程将技能竞赛的内容及机制引入教学中。首先,我们把参与校内税务知识大赛和税友衡信杯税务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作为常规教学项目。其次,除挑选优秀学生参与院级税务知识大赛和税友衡信杯税务技能大赛外,还安排非参赛选手观摩比赛,从而实现参赛学生通过比赛提高了其职业技能,而非参赛选手通过观摩比赛,达到激励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其学习效果的目标。

1.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各种涉税业务场景,例如开具发票、纳税申报等,以及涉税工作过程中各种常见问题,进行相应的模拟训练。学生可自由组合成一个团队,在团队中每位成员都有各自的岗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业务的操作,最终由教师点评学生的成果。这样可使学生掌握纳税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为将来从事纳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师生共建共享微视频库。在纳税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师生共建共享微视频的教学方法.先由教师确定拍摄内容;再由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拍摄任务,自由组合成团队拍微视频;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修改、完善微视频,并上传至课程网站,作为学习资源供学生分享及自主学习使用。在这一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任务是将教学中的基本知识点,与实际纳税工作任务相结合,设计拍摄内容,并鼓励学生分组拍摄微视频。对于拍摄微视频的任务,学生会感觉既新鲜又刺激,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到目前,师生已共建了“手机红包需纳税吗?”“知法纳税”“微商也要纳税”等微视频,并已在教学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引“赛场”入课堂。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佳,实训效率低、上课玩手机等问题,在岗课证赛融合教学模式中,将课堂过渡到“赛场”。将课堂打造成技能竞赛的现场,打造比赛氛围和比赛环境,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团队,每组一个组长负责组内分工与协调。各个团队轮流扮演参赛队伍、专家评审组、企业观摩组、赛事组织组等角色,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一项课堂模拟竞赛,让他们参与比赛、享受比赛,实现“人人都比、人人能比、共同提高”。

(四)岗课证赛融合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手段。

以往的课程考核大都以理论考试为主,普遍存在考试前学生临时抱佛脚现象,不能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借鉴了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后,将岗课证赛的要求融入课程的.考评中,确定考核成绩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平时成绩、分段成绩、竞赛成绩、校内外实训和期末考试成绩,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1.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从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外自主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2.分阶段考核,将不同税种的讲授活动分为不同阶段,当每一阶段讲授完毕后,学生即可参加阶段测试,每次阶段测试的成绩将按比例计入总评成绩。3.在学期中期,利用税务实训平台组织学生参与模拟“税务+会计”的职业技能竞赛,将竞赛成绩直接计入总评。4.学生可选择在校内进行实训,也可选择在校外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工作效率、职业道德素养等给出考评结果。5.将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改革,为学生创业服务。教育部不仅要求高职院校开设创业的相关课程,也鼓励各个教师将创新、创业的思想融入各个课程中,帮助学生自主创业。因此,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史,即创办一个新企业,进行税务登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进行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涉税业务处理,让学生了解现实经营中的涉税情况,为学生今后自主创业出谋划策。

为了保证岗课证赛融合的纳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实施过程中要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

众所周知,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纳税课程的知识点既繁又杂,需要教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与相关涉税工作岗位内容对接。这就要求教师熟悉相关岗位要求、工作内容、企业内部控制等事项,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参与各项竞赛,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体系,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也不能对学生在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竞赛等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因此,可采用多种方式,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素质,从而组建成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二)教学资源的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应将岗课证赛的要点融入教学资源的建设中。以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涉税工作任务为引领,邀请企业共同撰写教材、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共建案例资源库等,构建一个集教学、实践、考证、竞赛资源的教学资源库。

(三)实训平台的建设。

实践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训平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加强实训平台的建设是保障课程改革的基石。因此,既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更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构建“职业技能-任务模块-能力训练项目”集基本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为一体的实训平台。

五、结语。

岗课证赛融合的纳税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了课程与职业岗位、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教学任务模块与职业技能竞赛的完美融合,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丹.岗课证融通导向下的纳税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0).

[2]韩艳丽,贾君,曹正,李静,徐银.“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04).

[3]梁婧,汪刘伟.国际商务单证课程课、证、赛融合教学模式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2).

[4]何玉玲,李辉.信息环境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课证赛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6,(18).

[5]王宏兰,谢楠.导游服务课程岗课证赛融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09).

[6]王峰声.高职会计专业“岗课证赛”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商业会计,2015,(04).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浅析论文

一般认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析对象与反应对象是一致的。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以企业内、外部信息为载体,以企业资金运转情况为基础,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管。

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先进的会计技术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有力条件和技术支持平台。

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实施使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工作更加轻松、容易。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运用使得会计工作更加合理化,简化了传统会计工作方法的繁琐性,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结果的质量,最终达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完美融合的目的。

(二)融合的理论基础。

随着现代会计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会计理念正逐步完善,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结合提供有力条件。

实际会计工作中,会计管理体系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会计的管理职能,也就是全面展开管理会计的工作。

而财务会计是会计管理的前提和会计数据记载系统,为管理会计做基础工作;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延续,利用财务会计的工作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整理,进而实现全面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

二者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健全完整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发挥会计系统的管理职能,为企业全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和未来经营方向的决策。

(三)融合的人才基础。

人才,是现代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关键词,是企业取得长远、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随着我国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会计人才的成长已经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级学府开设了专门的会计学科,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和管理人才。

高素质人才不仅掌握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会计管理理念,还兼具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使我国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化,为我国会计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的结合提供了人才保障,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建设了良好的环境。

(一)构建融合体系。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相互融合是会计发展的一项突破,进一步完善了会计体制。

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过程中,二者互通有无,优势互补。

企业经营管理者要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性,并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会计人员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素质,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队伍。

另外,财务会计要跟进时代步伐,及时改进工作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可靠的为管理会计提供高质量的、准确的、有效的会计信息。

与此同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要细化工作,优质完成工作,进一步强化二者之间的融合质量,为企业发展做出科学、合理、正确的预测与决策。

(二)构建计量模式和确认基础。

要完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完美融合,不仅要建立健全会计体制,还完善对计量模式与确认基础进行建设。

为协调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确认基础,同时满足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的需要,降低管理会计工作负担,财务会计在确认基础是充分考虑现金流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打破单一权责发生制的模式,建立符合会计行业发展的多元化模式。

另外,财务会计要随着新型金融工具的不断更新,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有单一计量基础想计量基础多元化转变,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现行市价和现净值等计量模式互相配合。

(三)有效衔接的途径。

在财务会计的工作中,使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会使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更加融洽。

这是由于变动成本法为每种产品提供了变动成本资料,为准确确认各产品的贡献毛利率提供便利条件。

所以,以此为基础,可以实现准确对生产成本进行管理,并提供有价值的会计资料,对管理会计中的盈亏界限进行合理、准确的分析。

与此同时,还有利于变动成本和标准成本、责任会计、弹性核算的直接结合,使其在计划和日常控制的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运用变动变动成本法进行财务会计更便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沟通与衔接。

三、小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和灵活性、相关性越来越高。

为使会计系统的工作效率提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形式,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必须完美结合,以满足企业内、外部各部门利益关系的需要。

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本质上看,二者存在较多一致性,但是还存在诸多差异,要想完美实现二者的融合,会计工作者还有继续努力。

金融学与经济学融合教学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有着很大的差异,经济学中所涉及的西方经济学内容,对我国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经济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际教学中,着重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主要探讨了经济学教学中价值观导向的现状、原因,并着重分析了如何在经济学教学中进行价值观引导。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价值观导向。

当前我国高校经济学类的教材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等。经济学最先在西方得到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我们可以从西方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中得到启发,但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西方的经济理论在中国也有其不适用的方面。况且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西方经济的一些理论观点难以让我们所接受,这就要求当代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能把书本当作神圣的事物,辩证看待经济学理论,正确的认识经济学中所包含的优缺点。当前的经济学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的讲授,忽视了经济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提高价值观的培养,需要教师能够重视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加大价值观引导的力度。

一、经济学教学中价值观引导的现状。

(一)教师的思想上不重视中国当前的教育主要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注意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于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观导向并未引起重视[1]。一些教师认为,经济学教学中无需进行价值观的培养,经济学和价值观无多大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是可有可无的,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意识到了价值观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但为了节省上课时间,教师采用一笔带过的方式,虽有提到,但并未做深入分析。(二)教师未认识到经济学中所含有的价值观很多教师并未认识到经济学中的伦理道德价值观。经济学中包含着大量的经济道德和价值判断标准,在经济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十分重要。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经济学的理论和各种思维的培养,但并未认识到经济学中所含有的伦理道德等。例如,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资本主义需要自由竞争,无需政府干预,个人只用考虑自身的利益,可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2]。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通过交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这交换和分配中,由于分配的不公平使很多人的利益受到伤害。教师在讲授“看不见的手”这一理论时,更为注重的是该理论是如何提出、主要的内容、如何发展、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是否还使用等问题,并未意识到该理论存在的道德价值观———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可能会侵犯他人的利益。(三)学生自身缺乏理性思考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虽然素质教育在逐渐普及,但传统的教育方式仍然难以改变,当前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独立思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都较弱,大多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虽明确了方向,但却是粗糙不系统的;还有一小部分的人生价值观还是迷茫不清晰的。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主要来自思想品德等相关的课本知识和学校所规范的道德标准,而自身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虽然在课堂上能很好的接受知识,但由于自身独立思考能力不够,学生缺乏内化意识,学生对所接受的知识只是纯粹的接受,并未经过自身的加工内化[3]。当前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都为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宠爱,可能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在社会生活中,更为注重自身的利益。因此,在学生的培养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掌握能力,还要加强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

二、经济学教学中进行价值观引导的原因。

首先,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大多是与经济利益相关的理论知识,长期的知识灌输和运用,各种利益观点不断得到强化,使学生在生活中更注重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人生价值观念混乱[4]。若此时教学只注重学生知识接受和掌握程度,不及时的对学生的价值道德进行引导,那么会造成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将会损害学生的一生。其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心理素质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其学习能力较强,而金钱更能使学生受到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面对经济利益的时候可能会更贪婪自私,而经济利益更容易引发社会道德问题。基于此,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物质充沛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从小生活优越,其道德水平让人堪忧,为改变当前的社会现状,不仅需要教师在经济学教学中带领学生辩证的学习经济学内容、分析相关的社会问题,还要加大价值观导向的力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再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多违背道德的行为。比如,做、假账、非法股票交易等等,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有能力的人才,还需要高材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而德才兼备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所追求的。若仅有能力而个人素养低下,那么社会的发展将难以推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走的十分艰难。最后,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大学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人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培养,防止学生出现极端主义,为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经济学教学中进行价值观引导的策略。

经济学并不是独立的存在,经济学的内容反映着价值观,经济学和价值观两者相互交融[5]。经济发达的.美国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认识到,要十分重视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作为资本主义发达、社会自由竞争的国家,受社会和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都存在利己主义的思想。针对这种现象,美国在不断的讨论和实践中,对经济学类的学生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即采用整合的解决办法,将伦理道德教育融入到相关的经济学类课程之中。将社会道德价值观与经济学相结合,这种方式避免了重新开设新的伦理道德教育课程,使学生节约了时间、学校避免了不必要的经费开支,同时还能够更直观的使学生认识到在某种经济利益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美国将道德价值观教育融入经济学教育中的方式值得我国高等学校在具体的教育中所借鉴。(一)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改变教学观念首先,要想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首先需要教师自己能够认识到经济学教学中对学生价值观引导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够将价值道德伦理合理融合到经济学教学中。因此,经济学教师应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多参加教科研活动和相关的研究会议,认识到自身的教学理念的落后,不断学习吸收外界的先进思想,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知识的引导者和价值观的向导。其次,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教案设计,使整个课堂内容丰富而有趣,将价值观内容有效的融合在经济学的知识点中,教学设计能够给学生一定的道德启发,领会其中的相关哲理,避免因准备不足而达不到价值观导向的效果。(二)明确价值观目标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培养的课程主要是公共理论课,大多为思想政治教育等。虽然开始了道德价值观培养的相关课程,但纯粹的理论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上课并未认真学习,学生对于书上的内容缺乏自我认同感,仅在考试的前几天翻开书本,抓抓重点,使得思想道德教育并未达到实际的效果。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在经济学教学中,在经济学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学,对学生的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学生能快速的认同原有的道德理论,还能将经济学内容与自身相结合,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托马斯[6]认为“如果不能把这种课程利用为培养价值观和伦理意识的手段,我们就在浪费一个大好机会。”因此,在经济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观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教师将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经济学课程中,更能够使学生接受和认可,教师通过认真分析经济学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深刻批判极端利己、拜金、功利主义思想,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经济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做出努力。(三)区分研究和教育的差别我国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师大多具有一定的科研任务,在经济学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分清研究和教育之间的差别。研究科研避开社会道德伦理问题,仅对具体的经济问题做出相关的假设和讨论。有些研究结果还并未发生在社会现实中,它只是对未来的经济发展的一个预测,又或者是对当前经济规律的一个总结,研究可以避开社会伦理道德而展开讨论,但教学却不能如此。教学是为了培养社会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当前价值体系还不完善、缺少社会经验、道德认识薄弱的大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价值观问题,要注重批判极端的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对经济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学生的不良价值观扼杀在摇篮期。(四)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首先,要加强对教材的改革。传统经济学教材已经不适用当前的人才培养计划,传统的教材的知识点不够新颖,很多知识点在当前社会已不再适用,仅能够作为补充知识进行了解。在选购教材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新的研究成果的书籍。其次,学校要优化课程结构。传统的课程更为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大多数的专业课程主要用来给学生传授理论基础知识,而价值观问题的摄入却极少,造成了学生的知识面仅停留在专业知识方面。因此,教师要注重优化授课内容,注重授课内容的趣味性,除了阐述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入相关的价值观方面的道德伦理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有分析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前因后果,而不能笼统的一笔带过。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认识经济学中的阶级问题,对经济学中的带有西方色彩的资产阶级内容应该要客观辩证的学习和对待。最后,要注重学生对经济思想的内化和理解。学生学习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接受所学的经济理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使之与自身原有的知识内容进行融合。学生通过了解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及政策提出的时代背景等,对经济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不轻易受经济理论中的价值观的影响。(五)改革教学方式最后,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一旦明确了教学培养目标,教师应该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导向作用,需要教师在加强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学习,鼓励学生去质疑问题、分析探索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述而不评的现象发生,纯粹的描述并不能使学生获得多大的收益。为了提高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可以采用既述又评的方式,课堂中将述和评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能了解到经济学理论知识,又能从中分辨理论中的合理部分和需要批判的部分,能够使学生客观辩证的学习经济学理论,正确的构建自身的价值观。

四、结束语。

经济学理论不仅包含着经济学知识,还包含着价值伦理道德的思想。在经济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还要求学生自身能够将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因此,在经济学教学中,价值观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佳勇.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观引导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08:215-216.

[2]李丹.西方经济学理论假设前提反思与教学中的价值观引导[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03:61-63.

[3]乔洪武,郭亮,叶雨晴.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经济伦理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79-84.

[4]江秀辉,李伟.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重视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j].科学大众,2008,12:140+142.

[5]江秀辉,李伟.强化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基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1,10:169-170.

[6]贺红权.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浅析———基于科学价值观引导的视角[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172-174.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会计系统主要包括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分支,然而现在这两分支却慢慢相融合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篇论文吧。

摘要:

会计系统是信息生成与利用的系统,主要包括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分支,企业管理者在长期工作中形成了“管理会计对内,财务会计对外”的共识,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界限正在不断消失,二者的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应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二者之间的融合体系进行积极的构建,并对确认基础和计量模式进行合理构建,这样才能促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得到迅速的融合。基于以上背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针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展开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

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构成的研究论文

《高级财务会计》是长春税务学院会计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初级财务会计》及《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主要讲述会计学领域的“三大难题”——合并报表、物价变动、外币折算会计以及其他较深入的问题。该课程以会计假设的'松动和会计原则的延伸为前提,就财务会计领域中的新的、特殊的会计问题进行阐述,是对《中级财务会计》的突破和扩展,本课程是为会计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高级财务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财务会计的完整体系。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浅析论文

摘要:伴随着“十三五”规划的进一步落实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此形势下,我国的企业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较为突出的是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这两者成为中国乃至西方会计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并且对国内以及国际的企业的发展及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两者在“十三五”规划的中,在国内国际新形势下的相互融合成为了一种必然的流行趋势。

两者的相互融合,只有这样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才能为企业体现出更大的作用及价值。

前言:

在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国内市场经济的互相作用下,我国的经济在“十三五”规划的目标的催动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国内企业为此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与此相关,国际以及国内的会计学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将会计学中的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这个措施将对企业在新形势下构建正确的会计管理体系有着一定程度的帮助,使得企业为国际国内经济发挥出更大程度的作用。

管理会计的基本含义是指企业内部专门会计人员对为企业未发生的与其他企业相互关联的资金往来活动的预期,并且还要对企业或公司肯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评估以及具体处理办法。

管理会计一般来说是为企业或公司内部的管理层而服务的,出现为决策者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管理会计是由西方经济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以及相关条件成熟下,伴随着西方经济发展而来。

对企业,公司未来发展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做出正确预期,对企业,公司之后的相关经济性的活动做出正确的判断与估算。

由此可见,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公司的上层领导者以及决策者服务的,在最大的程度上为企业,公司提供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

财务会计的自身的特点主要是计量为主要工具以及是手段,以日产工作报告作为工作的主要方法,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方法是将所得的材料以及信息和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并且将所得材料、信息以及数据进行加工,财务会计必须遵循会计准则,并自必须真实地如是反映企业、公司的营运状况。

管理会计不需要按照财务会计那样必须按照复式记账的方法,企业的每一单业务都进行加工以及对所得材料进行数据处理,相反,相对来说管理会计具有很强的灵活能动性。

就单方面从所得信息以及材料对其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加工来说,管理会计可以使用财务会计不可使用的多种计量单位,并且还可以使用财务会计不允许使用的多种分析的方法,例如图示;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

管理会计对企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财务会计对企业的现实指导性则逊色许多。

管理会计是为公司或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服务的,具有公司管理层的意识与意图,对公司或企业以后可能出现的状况要做出相应的判断,最大程度上的为企业预期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或者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处理企业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方案,例如预算编制;决策的制定等等。

而财务会计一般来说是对企业已经发生过的与相关企业发生经济往来的每一单经济业务都要进行记录并且对所得数据和材料进行处理和分析,并且做出最后总结。

由此可见,财务会计只能反映企业过去的,已经发生过的生产经营状况,由于财务会计没有相关的指导性,所以并不能对企业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正确的预期。

虽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处理方法以及各自特点方面有许多不同处,但是两者不论是在理论方面或是在实践方面,两者的相互合作,相互关联都将成为今后国内乃至国际会计工作发展的新潮流,新方向。

就特点来说,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都是企业的管理活动,基本职能都是核算与监督,这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目标基础。

就具体职能来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为企业的材料以及数据做出分析以及数据处理,基本任务都是数据分析,这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功能基础。

就理论方面来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主要是投资决策在现金流动的会计法之下,更加的科学化,毕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需要的数据或材料都源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数据和资料,这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在“互联网+”的新模式下,这是国内以及国内的流行趋势,会计学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顺势则兴,逆势则衰。

由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组成了一个新的开放系统。

财务会计在运行过程中,管理会计的现实指导性从一开始到运行结束都在发挥着自身积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管理跨级以及财务会计之间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

传统财务会计的主基本职能是向利益相关者以及有关工商部门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而融合之后的管理会计是对传统财务会计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新管理会计在功能方面的运行将更加注重企业财务的管理职能。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的运行将始终,一尘不变地为维护相关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力与利益而发挥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最大程度上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两者的相互融合使得双方会计人员均能受益。

3.1完善人才引进制度。

人才的引进对企业的管理力度的提升起着很大程度上的作用,我国的会计管理学从无到有,由简至繁,这与人才的引进是分不开的。

就目前中国的企业来看,有不少的企业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或者没有与此相关的部门。

部分企业有管理会计的部门,但是由于缺少相关专业的人才,使得企业的利益受损,不能是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不能对未来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及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得企业的利益受损,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3.2应建立数据共享的基本运行机制。

财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与相关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往来业务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算,重点在于已经完成的相关活动数据:而管理会计主要是企业与相关企业在将要的资金往来中所获取的数据中进行处理运作,重点在于未完成的相关活动数据。

完全可以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数据建立共享机制,使得管理会计在分析为下一个数据的时候,借鉴上次的财务会计处理的数据,从而使管理会计在为企业分析资金活动的时候能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财务会计在对已完成的数据分析时,可以参考管理会计的数据处理结果,使得财务会计在下一个即将分析的数据中能更有效率的运行。

3.3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培训。

在现行制度下,我国不少会计人员存在投机取巧的行为,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变成为了一个较为迫切的话题。

而如何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上好课也成了一个难题。

企业应当请相关法律部门的部分人员来到企业为企业会计人员细讲不遵守相关会计基本原则的危害以及近期相关案例,使会计人员将会计基本原则牢记于心。

企业还应创立奖惩制度,多劳多得,让工作业绩来说话。

职位提升制度也因更加的完善,使得会计人员工作的更加有动力,更加有信心。

3.4加强预算管理。

企业应当注重新市场的开拓,将成本费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要尽最大可能地实现企业管理层的所定下的目标,使得相关利益人的利益最大化。

并且在年初确定企业或公司的奋斗目标之后,要讲这个总的,大的目标进行分割,分割成较小的小目标,再将小目标分割,分割成最小的目标,将小目标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使得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许压力,激发出各自的最大动力。

并且还应对各项成本费用每月编制考核报表,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对超出预算的部分部分进行分析、查找原因,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并且积极改正。

会计人员的工作,必然工作的内容受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二者只有相互渗透、互帮互助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结论:

在“十三五”规划的新形势的开局之下,在“互联网+”新模式的运行之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之间的融合,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顺势则兴,逆势则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增强,企业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之间的融合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两者融合之后,企业的发张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才能更大地创造经济效益。

两者相互融合之后的全新方式,使得企业的生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新模式下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会计学的紧密结合,不仅促进了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新兴行业的发展,也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为传统行业提供的新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周文辉.王海默.有关企业会计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14)。

[2]鲁丽佳.当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中小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田.2013.(10)。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摘要: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同属于会计学的两个分支,两者虽有着较大交集,但在很多层面上均有着一定差异。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二者的基本概念,继而就两者的融合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深入地探讨采取何种有效措施,能够有效促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企业发展迅猛,现阶段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个企业必须切实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对企业自身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重视,促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有效结合。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和财务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了越发显著的作用,企业自身的经营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会计工作的影响,而二者的融合同样和企业经济效益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一)基本概念。

管理会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会计核算、统计,其二是管理控制,在具体的使用当中,还综合应用了多个学科,比如现代管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等,由此来完成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预测、控制,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进行服务。

财务会计按照会计计量准则,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各项信息进行准确的反映,由此为企业管理提供相应的财务数据参考,方便企业管理层人员更好地把握各项经济信息,由此做出正确的决策。

财务会计活动各项财务数据对于真实性具有很高的要求,为此财务会计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工作原则进行。

(二)二者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二者是不同的,但是这两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互相推动。

财务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企业自身各项财务活动,但是以往财务会计活动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形势。

当前经济市场环境风云变幻,加之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财务会计自身的弊端日益暴露。

现阶段,财务会计以往的活动方式也在逐渐改善,但是这一转变和适应必然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财务会计的不足必然会严重影响企业将来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企业必须积极地研究和实践,加快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二者的融合和发展,更好地应对时代发展的需要。

从多个层面讲,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二者都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企业的结构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基于这一发展形势,二者的融合已经成为非常明显的发展趋势。

(一)外部因素。

根据对会计发展史的分析,企业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二者必然会发生分离。

但是当前社会条件下,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更多更新的交易形式不断涌现,由此出现了很多新的经营业务,在此情况下,企业经营当中涉及的信息量必然会骤然上涨,类型也纷繁复杂,企业以往所采取的财务会计已经难以很好的处理这一问题,其弊端日益暴露。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财务会计对企业信息的处理工作更多地局限于原有的标准和规范,而企业信息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会计规范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优化和改变。

管理会计自身的灵活性则相对较强,在实施过程中,可以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新颖的信息手段和方式,从而更加高效的对企业财务信息予以更为准确的分析,极大地提升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及时性。

然而管理会计各项工作必须建立在财务核算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实行管理会计时必须实施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必须切实发挥其基础性保障作用。

(二)内部因素。

经济形势的改变,企业内部经营也在随之调整,各个经营环节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往根据职能划分界限也逐渐淡化,职能和业务慢慢交叉在一起,这也充分反映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融合的一个趋势。

现阶段企业的竞争更多倾向于人才、技术等层面的较量,技术和人才等因素在企业经营和决策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因素无法通过财务会计很好地展现出来,必须由管理会计提供相关因素的信息资源。

(一)增强先进的会计观念。

要想实现二者的融合,首先要求会计工作者必须端正自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观念。

科学的会计观念是实现二者融合的基础,如果企业内部人员建立了相应的会计观念,则可以极大地促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有效融合。

现在一些企业自身的.财务会计活动非常简单,仅仅局限于经济信息认定、记录、报告等内容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的作用。

所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积极的转变对会计活动的认识,带领企业走出误区,充分重视会计工作对于管理的重要促进作用。

长久以来,对于会计人员的工作存在很大的误解,甚至简单认为他们是记账员,企业同样也没有对其提出过多严格的要求,只是希望他们进行熟练记账、算账即可。

很多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也不高,对会计知识的掌握不全面,业务能力不足,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价值不高,对于企业决策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甚至会对决策活动造成误导。

因此,企业必须对会计工作引起十二分的重视,一方面从外部着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内部会计人员的培养,促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显著提升。

(二)融合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二者的融合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保障融合质量,防止相关问题的发生。

在完成二者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首先明确二者的概念及其内涵,由此更好地了解两项工作,有效的组织二者的融合,促使两项活动的作用更加充分发挥。

然而,企业对于二者的融合不能急于求成,过于冒进,需要基于企业以往财会系统合理整合企业自身的会计体系。

管理会计在国内起步较晚,发展基础较为单薄,企业如果想要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在二者融合时,必须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出现任何问题,因为一旦任何环节发生故障,必然会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融合过程中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夯实每个基础,确保稳步走好融合之路,最终有效完成各个环节对接活动。

(三)建立完备的会计制度。

对企业会计制度的建立,可以参考各项财务准则。

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各项财务准则,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会计制度进行完善。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财会制度,然而缺乏相应的管理会计制度。

因此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管理会计制度,规定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更好的服务企业经营活动。

(四)积极使用信息技术。

两项会计工作所统计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出入,但是数据来源是统一的,同时管理会计数据是依赖于财务会计而存在的。

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合理地分享二者的信息,由此来实现融合目的。

详细的讲,可以从下面两点着手做起:首先,建立一个共同的信息目录,对两者信息予以系统全面地整合,尽可能将相关数据囊括在其中。

其次,基于信息目录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系统,继而完成系统和企业erp系统的融合,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便捷化,由此完成对会计账簿和凭证设计优化和改善。

(五)组织机构优化升级。

现在国内很多企业中都不存在独立的管理会计部门,通常在财务会计中涉及较多的管理会计活动,这不仅加重了财务会计负担,同时也使得管理会计非常混乱,影响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所以应当先完成二者的有效分离,进一步组织二者的融合。

四、结束语。

综上,时代在变化,经济在发展,企业结构液发生了转变。

在新的形势下,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进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

在明确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夯实会计基础,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完成二者的融合,否则融合工作难以推进,同时还会对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造成负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宣传研究论文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不得不加快自己前进的步伐,开始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相互融合,这种多元化媒介相融合是目前媒介发展的整体趋势。这种媒介相融合的优势是多功能、一体化。在信息量强大的今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来自不同媒介的讯息,而不再受传统媒介单一性的制约。此外,人们接收讯息不仅有即时性,还具有选择性。传统媒介的可看性较为单一,媒介相融合后,视频、图片、音频、文本等多元化的信息方式可供受众选择,并且增添了接收讯息的趣味性。此外,受众也可参与到节目中去,这种互动性也是传统媒体没有的。媒介的相互融合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单一性格局,并且也增强了传播的时效性和可看性,使传播效能更加优化。媒介融合的趋势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有了新的改变和影响,同时给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是和中国电视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也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中国电视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媒介融合的趋势,不仅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也给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对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我们应以全新的视角来考量怎样去迎合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并重新思考本专业的发展、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和新的定位。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时代逐步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它让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从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转变。媒介融合的发展一方面为媒体的发展形成了外部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培养新型的媒体人提供了无限鲜活丰富的内容。这些条件的变化促进了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需要不断的优化。当然这种优化的实现,最终还要在播音主持的人才培养上起作用。具体来说,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传统媒介的制式,传统的更新,使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更具即时性,传播媒介更多,从而呈现出传播人员职业化、受众需求多元化、传播技术数字化、媒体运作市场化、沟通方式更加平民化和具有时效性等等。这一切又使得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践教学等都要进行重新思考。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信息来源更加地丰富,信息的数量也越来越大,传播的速度也在加快,节目多元化呈现,播放方式也在增多,与受众的交流更加敏捷,这也就导致媒体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伴随着大的环境和条件,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以及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都在媒介融合这一趋势下发生着变化。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对播音主持人才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的`趋势使传播过程中信息受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更加频繁了,因此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被动变得更为主动,也让受众有了更多可以表达自己的权力。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络的普遍,这些新媒体盛行,使得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单一性日益显著,目前许多传统媒体的节目开始改变以往的节目形态,与新媒体结合,增加了节目的可看元素和受众的互动性,创新模式,从而保证收视或收听率。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主持人的能力及素质的要求则更加严苛,播音主持的人才应不断加强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及素养,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首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在媒介相融合的趋势下,信息的公开性和即时性是传统媒介无法企及的,因此作为播音员或主持人,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素养。因此不可随意传播不好的言论和不好的行为举止。手机媒体的盛行,使得自媒体成为一种趋势,而这也就成就了普通受众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参与者,因此在信息公开化的今天,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着喉舌作用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是要能够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准确传播给受众,并让受众感受到和谐社会的正能量和美好。而这些都是以播音员、主持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基础的。同时播音员、主持人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还应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面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适应不同类型舞台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其次,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增强专业素养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媒体,主持人、播音员在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对整个节目的掌控和引导,因此,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但要有专业化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和舞台经验。比如著名节目主持人汪涵,他在主持《我是歌手3》节目时,当中出现了一个突发性状况,主持人凭借稳定的心态和台风,用具有朴实且理性的语言化解了尴尬的局面,这代表着主持人不仅要有良好的主持经验,更重要的是稳定的心态、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主持人是以通俗的语言为广大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及对节目本身的感同身受,才能体现出主持人的专业性以及驾驭节目的能力。在信息高速化的现在,节目、受众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也给主持人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播音员、主持人专业化的程度也代表了其是否职业化的体现。在当今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播技术越先进,规范化要求就越高;产业化的媒体管理方式以及媒体的市场化,也同样要求规范化。因此,规范化就决定了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化。规范化要求越高,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化要求也就越高。只有在保证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达到职业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传媒领域中取得一席之地。当然,规范性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作为一个新闻媒体的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语言的规范化等等。最后,播音主持人才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个性素质。媒介融合使得节目的可看性增强,受众的参与和互动性也增强,因此,这也就需要主持人不能墨守陈规,要创新主持模式。这也就要求播音主持人才要有个性化的主持和播报的风格。只有提升自身的个性魅力,才能更好地为节目服务并被受众接受和认可。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主持人的个性素质也要不断地加强。

在媒体融合趋势下,节目的风格和形式也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播音主持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思考。首先,可借助新媒体,将新媒体融入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中去。媒介相互融合后,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信息的元素更加丰富了,能够以新媒体为平台有效地实施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自成媒体,也做信息的主动创造者。现如今,已经有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开始借助新媒体平台来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和互动性。比如借助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和受众进行即时的互动交流。其次,加强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实践性。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这种实践要与时俱进,打破传统实践教学的单一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媒介融合后节目的丰富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在不断发展的媒介中节目的创新更需要主持人的能力的不断提升。播音主持专业要尽可能健全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环境,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对自身能力以及专业得到锻炼。因此,加强实践训练,是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有效方式。最后,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或主持人,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水准,也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所以这就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不同学科间的融合,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源进行课程间的教学融合。比如将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写作、文化创意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与播音主持专业融合在一起,加大新闻采访、摄影摄像、新闻写作等与新媒体息息相关的课程学习。让学生不仅掌握本专业的相关课程,也学习到更加多元化的知识,并锻炼其实践技能。不仅做到“采、编、播”一体化,更要做到有丰富的知识面和底蕴,从而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能够适应竞争激烈的媒体行业。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来应对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对于人才的需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播音与主持专业需要重新思考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定位。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使播音主持专业具有自己的优势,从而为传媒领域不断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