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汇报(优质18篇)

时间:2023-12-07 10:48:06 作者:纸韵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一领域中,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的样本文章或作品,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的参考和指导。下面是一些优秀范文的展示,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汇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扶贫开发战略,坚持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坚强领导、坚持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与乡村振兴相统筹、坚持与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认真落实自治区、市、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统筹任务、统筹规划,层层压实责任,以突破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为着力点,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同心镇辖区面积139.3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7587户,26932人,“十三五”贫困村5个。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755户3144人,其中2016年脱贫98户394人,沙村摘帽;2017年脱贫114户507人,平顶村摘帽。2018年脱贫144户,630人,力冲村摘帽。全镇现剩余222户851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3.45%。其中2020年预脱贫135户,567人。预脱贫2个村(大梳村、凤阁村)。2020年预脱贫户脱贫后全镇贫困发生率为1.15%,凤阁村为1.65%,大梳村为1.12%。

(一)2020年“九有一低于”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1.有特色产业。

(1)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755户,全镇发展“5+2”特色产业的贫困户615户,家庭全部劳动力均长期外出务工或自主创业的贫困户5户,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的贫困户135户,“5+2”特色产业覆盖率99.19%。

(2)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有5个,已有9个。

(3)5个贫困村都有3-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每个致富带头人都带动了3-5户贫困户。

2.有住房保障。

(1)全镇农业人口7174户,已做住房安全认定7174户,有住房保障达标率98.86%。未达标83户,其中人均不足13平方米14户,无房5户,c类27户,d类37户,其他未达标0户。今年计划危改16户,维修加固1户,购置0户,扩建2户,易地扶贫搬迁1户。

(2)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755户,已达标719户,达标率95.23%。未达标36户,其中人均不足13平方米4户,无房2户,c类5户,d类25户,其他未达标0户。今年计划新建14户,维修加固1户,购置0户,扩建2户。2020年9月底前全部完工,并达到入住标准,搬迁入住后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达标率为97.48%。

(3)全镇非贫困户6419户,已达标6373户,达标率99.28%。未达标47户,其中人均不足13平方米10户,无房3户,c类22户,d类12户,其他未达标0户。今年计划新建3户,维修加固0户,购置0户,扩建0户。

(4)家庭成员全部长期外出居住或长期稳定租房居住且户主承诺在攻坚期内暂不考虑建新房的有2户。

3.有基本医疗保障。

(1)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44人,在建档立卡人口中现役军人和应作为家庭成员自然减少0人,应参保3144人,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144人,参保率100%。

(2)全镇农业人口26343人,全镇现役军人和应作为家庭成员自然减少4132人,应参保22211人,已参保21854人,参加其他同类保险0人,参保率98.39%,未参保361人。

(3)已办慢病证200人,待办慢病证44人。

(4)贫困户100%签约了家庭医生,对特殊群体每季度上门走访1次以上。

4.有义务教育保障。

(1)全镇6-16岁适龄儿童少年4568人,其中在本县内就读3612人,县外就读900人,办理了缓(免)学手续4人,五种特殊情形学生6人(重度智障3人、有自残或暴力倾向0人、怀孕0人、经司法劝返无效0人、失踪失联3人),疑似失辍学50人。除去五种特殊情形外,就读率98.90%。

(2)全镇建档立卡户6-16岁适龄儿童少年738人,办理了缓(免)学手续2人,五种特殊情形学生1人(重度智障1人、有自残或暴力倾向0人、怀孕0人、经司法劝返无效0人、失踪失联0人),失辍学0人,除去五种特殊情形外,建档立卡就读率100%。

(3)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6-16岁适龄儿童少年中符合享受教育政策的学生301人(其中幼儿园62人,初中239人),小学没有寄宿生,故没有寄宿生补助。

5.有安全饮水。

全镇农户通过打井、引用山泉水等方式解决饮水问题且达到安全用水标准。

6.有路通村屯。

9个行政村村委会或行政村中心学校所在地就近连接上级路网或其他乡镇路网,通行政村的道路达到硬化要求。

7.有电用。

(1)全镇农户家中都接通生活用电,有电用达标率100%。

(2)全镇贫困村5个,实现通动力电的贫困村5个。

8.有基本公共服务。

9个行政村村委会均有办公场所、宣传栏。9个行政村内均有篮球场,有文化室(农家书屋)或戏台等。9个行政村村委会或行政村中心学校所在地均通有线或无线网络宽带。全镇有电视机的农户有6129户,有电脑的农户有713户,有智能手机的农户有6047户。达标率100%。

9.有社会保障。

(1)全镇符合低保条件并纳入低保范围的有745户2529人。

(2)全镇具有广西户籍、年满16周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01人;其中现役军人、在校学生、参加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应作家庭成员自然减少的人员这几类人数为221人。符合参保条件应录入2080人,已录入2070人,录入率99.52%,未录入10人;应参保2080人,已参保1810人,参保率87.02%,未参保270人。

(3)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已发放养老金430人;符合领取待遇条件430人。

10.农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

2018年底建档立卡未脱贫户222户851人,贫困发生率3.45%。2020年预脱贫135户,567人。2020年脱贫后贫困发生率为1.15%。2014年底农业户籍人口数24643人。

(二)2020年预脱贫户“八有一超”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精准脱贫摘帽标准、考核要求及我镇实际情况,2020年预脱贫135户567人,截至目前,“八有一超”指标任务全部达标104户。以下为全镇预脱贫户“八有一超”指标任务完成具体情况:

1.有收入来源。135户预脱贫户都可以靠家庭种养及外出务工、产业覆盖等解决生活,达标率100%。

2.有住房保障。目前135户预脱贫户中有127户有稳固住房且人均达到13平方米以上,达标率94.07%。未达标8户:其中需要通过危改6户(1.大梳村程海源户,已挖地基。2.同心村黄惠强户,已倒地梁。3.同心村陈威宇户,已倒楼面。4.同心村黄惠壮户,已倒地梁。5.力冲村韦国振户,已倒柱。6.真胜村潘展强户,已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户(森塘村程石金户,已倒桩)。扩建1户(沙村陈少欣户)。

3.有基本医疗保障。135户567人预脱贫户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参保费用财政补贴政策,参保率100%。

4.有义务教育保障。135户预脱贫户中无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学或辍学,都享受到义务教育阶段相应的教育扶贫政策,达标率100%。

5.有路通村屯。9个村都有路通村屯,达标率100%。

6.有饮用水。9个村的所有贫困户通过打井、引用山泉水、自来水等不同方式已解决了饮水问题,达标率100%。

7.有电用。9个村的所有贫困户100%有电用,达标率100%。

8.有电视看。9个村的预脱贫户家庭都能通过电视、智能手机等收看到中央或广西电视频道,达标率100%。

9.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截至目前,135户预脱贫户中有112户有劳动力,可以通过转移就业、产业扶持、技能培训等获得稳定的收入3700元以上,达标率82.96%。未达标23户,对于未达标贫困户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对不能长期外出务工的引导其在城镇内的扶贫车间、餐饮业、保洁员、发展种养等增加收入。对可以短期离开家的引导其在陶瓷厂等企业务工,确保年底收入能达到4000元以上。(1.同心村李荣越户,2.同心村李金连户,3.同心村李宗鸿户,4.同心村李永健户,5.同心村李锦永户,6.同心村蔡乾雄户,7.同心村李培宜户,8.大梳村程秀元户,9.凤阁村龚定留户,10.凤阁村龚绪基户,11.凤阁村蔡健州户,12.真胜村黄业忠户,13.真胜村潘展强户,14.真胜村覃孔德户,15.真胜村卢尚洁户,16.真胜村梁剑明户,17.真胜村覃显华户,18.真胜村覃竞燕户,19.平顶村唐燕丽户,20.平顶村霍鸿飞户,21.力冲村韦国振户,22.力冲村韦善良户,23.力冲村谭永森户)。

(三)2020年预脱贫村“十一有一低于”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1.有特色产业。

凤阁村有贫困户111户,“3+1”特色产业为水稻、沙塘橘、猪和花生,有80户发展“3+1”特色产业,31户属全户无劳力或全户外出务工类型,覆盖贫困户比例100%;有6名(龚坚、李桂文、周柱芳、龚勇宇、龚柱荣、龚炳朝)创业致富带头人。当前凤阁村成立了龚勇宇砂糖桔专业合作社,覆盖了23户贫困户,带动他们发展,以增收脱贫致富。

大梳村有贫困户97户,大梳村的“3+1”特色产业为猪、优质稻、砂糖桔和鸡,75户发展特色产业,22户属于全户无劳动力或全户外出务工,产业覆盖率为100%,培育了3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大梳村有2个专业合作社,通过技术指导、雇佣用工等方式覆盖了20户贫困户,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比例为21%。

2.有住房保障。

凤阁村共有711户2733人,其中有住房保障708户,未达标户3户,达标率99.48%。

大梳村共有544户1867人,其中有住房保障535户,未达标户9户,达标率98.34%。

3.有基本医疗保障。

凤阁村共有713户2786人,应参保2349人,截至目前已参保2312人,参保率为98.42%。

大梳村共有552户1921人,应参保1779人,截至目前已参保1747人,参保率为98.20%。

4.有义务教育保障。

凤阁村有适龄儿童少年450人,在校445人,辍学5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少年106人,行政村内无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情况,且在校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到义务教育阶段相应的教育扶贫政策。

大梳村有适龄儿童少年345人,在校34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少年93人,行政村内无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情况,且在校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到义务教育阶段相应的教育扶贫政策,达标率100%。

5.有安全饮用水。

2个预脱贫村共有农户1255户,1255户农户通过引用山泉水方式解决饮水问题且达到安全用水标准,达标率100%。

6.有路通村屯。

2个预脱贫村村委会所在地已通水泥硬化道路。道路路基宽5米,路面宽3.5米。20户以上(含)的自然村(屯)10个,全部通水泥硬化道路以上,达标率100%。

7.有电用。

2个村共有农户1255户,其中家中接通生活用电1255户,达标率100%。

8.有公共服务设施。

2个预脱贫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比较齐备,都建有村委会办公楼、宣传栏、卫生室、篮球场、农家书屋、戏台等,村委会和学校所在地已接通光纤网络宽带,达标率100%。

9.有电视看。

2个预脱贫村共有农户1255户,有1255户农户有电视看或有电脑上网或智能手机,能收看中央和广西电视频道或上网,了解中央和自治区方式政策、新闻信息等,达标率100%。

10.有村集体经济收入。

凤阁村: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6.3万元(其中入股周柱芳养猪场利息0.1万元、清理不规范合同收入5万元、卖集体山林收入1.2万元),已达标。到年末,入股周君洪、龚绪基、龚似基、龚龚健、龚伟合作社,分红计划收入1.2万元;入股森茂公司分红0.8万元,养鱼计划收入0.5万元;预计年底收益合计8.8万元。下一步预在黄田种植30亩油茶(预计3年后产生收益,每年2000元/亩)。

大梳村: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2.49万元(其中2.4万来源于入股分工,0.09万元来源于出租山林租金)未达标。计划入股藤县城投公司入股20万元,预计分红1.6万元。

11.有好的“两委”班子。

2个村的“两委”班子都能较好地履行职责,积极参加村级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大力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无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情形,达标率100%。

12.贫困发生率。

凤阁村2786人,2018年底有34户,137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5.39%(贫困发生率按2014年底县公安系统导出人口数2541人计算)。2020年预脱贫户脱贫后凤阁村贫困发生率为1.65%。

大梳村1924人,2018年底有16户,43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2.42%(贫困发生率按2014年底县公安系统导出人口数1778人计算)。2020年预脱贫户大梳村贫困发生率为1.12%。

(一)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村摘帽计划制定工作。根据上级工作部署,我镇于1月初开展第一次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村摘帽计划制定,经组织各村摸底排查,确定全镇计划脱贫567人,凤阁村、大梳村脱贫摘帽。根据“一下”的指导意见及镇村的再次深入排查,确定二上计划脱贫567人,凤阁村、大梳村脱贫摘帽。

(二)中央巡视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按照上级整改要求,根据我镇实际,印发了同心镇落实中央第二巡视组对广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压实各方责任,并督促各村各有关单位强化落实整改。

(三)扶贫屯级道路建设工作。今年第一批扶贫屯级道路1条共0.85公里,36.55万元,已完工。第二批计划建设2条1.045公里,44.935万元。

(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并积极利用好上级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确保各村集体有稳定收入。同时鼓励设立村民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实现“造血”功能,助力集体经济稳定增长,确保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

(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镇有1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目前已倒地基,要求9月底前完工,并搬迁入住。

(六)严抓线上线下数据核对工作。根据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要求,我镇结合遍访贫困户活动、扶贫工作日等切实开展好“一户一册一卡”、数据清洗工作,确保线上和线下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有效提升了我镇扶贫数据的整体质量。

(七)及时宣传雨露计划,落实教育政策。我镇落实专人负责,对建档立卡户中所有贫困生信息进行比对,将应享受2020年春学期雨露计划补助的贫困生名单发到各村,由各包村镇干部、第一书记组织帮扶联系人联系贫困生,协助提交相关申请材料。截止目前,我镇符合享受条件的121名贫困生申请了雨露计划补助。

(八)广泛宣传以奖代补政策。我镇于4月12日召开以奖代补工作培训会,同时,各村也召开了政策宣讲会,向帮扶联系人和贫困户宣传产业奖补政策。通过镇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包村领导具体落实、工作队和帮扶联系人入户宣传方式,广泛宣传该项政策,确保贫困户户户知晓政策。目前已完成375户验收,计划奖补金额70多万元。

经过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

(一)住房保障方面。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多数房屋属c/d级危房、人均不足13平方的情况,要他们对房屋进行新建、维修扩建、加固等存在很大的难度。一是贫困户家庭经济条件差,无法筹集资金建房。二是地理位置影响,难找到合适的建房基地。三是危改补助资金过低,贫困户申请危改积极性不高。

(二)基本医疗保障方面。一是面上户参加医疗保险积极性不高,大部分为在外务工或长期不在家,很难联系上户主,给宣传、发动带来困难。二是收集长期外出务工人员缴交凭证存在难度。

(三)集体经济方面。当前发展集体经济相对薄弱,主要以投资入股经营模式为主,缺少自身发展模式。一是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缺乏。二是农户的土地流转意识不强。村内的耕地、林地已分田到户,土地流转困难。

(四)部分帮扶联系人责任心不强。部分帮扶联系人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悉,不按要求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

(一)因户施策,确保住房保障达标。根据摸排到的住房不达标户情况,积极宣传发动,坚持自身发展为主,通过危房改造、维修加固、扩建、新建等措施解决住房问题,确保全镇住房保障达标。

(二)进一步加强医保、养老参保工作。进村入户进一步动员、宣传应参保人员积极参保,做到应保尽保。

(三)多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案。一是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组织保障。二是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搭建新平台。三是多项产业齐发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强劲发展。

(四)切实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严格执行上级的控辍保学标准,继续组织全镇各中小学教师、镇村干部和帮扶联系人进村入户做好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监测、劝返复学工作,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制度,确保不让贫困学生因贫辍学。

(五)加强培训。一是加强帮扶干部的培训,要求各帮扶人利用平时走访入户和扶贫工作日入户时间,加强与贫困户之间的沟通,摸清贫困户的底数,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帮扶意识的提升,扎实开展帮扶工作,认真填写好“一户一册一卡”基本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二是提升村级信息员业务知识水平,做好国扶系统、数据大平台的运用与操作,确保线上线下一致。

(六)抓好中央第二巡视组对广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及广西2018年扶贫成效考核整改工作,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实效。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中部、咸阳北部,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2014年,全县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13532户49054人。2019年5月7日,省政府公告**正式脱贫摘帽。2015—2017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a级县,2016年被评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2017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名列第一方阵,2018年进入中国扶贫效率“百高贫困县”前10名,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好等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优秀,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咸阳市第一。**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步良好,开局顺利。

(一)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县委理论中心组平台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安排意见》《关于扎实做好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县级领导、牵头部门目标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继续推行“总队长负责制”“联席会议”“报账制工作法”等制度,以完善的责任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抓帮扶责任落实。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选强配强村级班子,从严管理四支队伍,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从严管理“四支队伍”。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日报告制度”,采取现场检查、随机暗访、查阅资料、考勤系统抽查、电话查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四支队伍到岗履职情况开展4次专项检查。从优选强村级班子。突出“双好双强”,围绕忠诚担当好头雁、务实重行好班子、风清气正好氛围、干事创业好环境、高质发展好动力“五好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3月11日至13日,在马栏干部学院举办了新一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党史、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封闭培训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紧盯政策落实不断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强化措施、细化任务,确保主要帮扶政策不中止、不断档、不留空白。

一是做实产业扶贫夯基础。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原则,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中锋养殖、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坚持支持到户产业,促进脱贫人口产业健康发展。围绕冬春季果园管理、畜牧养殖等重点工作,组织邀请专家、教授、种养殖能手,开展适时管用的技术培训。完成2021年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和三产融合发展。截止目前,拨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2614万元,重点扶持以苹果、生猪、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玉米、中药材、羊、鸡、兔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发展。

二是做实稳岗就业促增收。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举办线上招聘会6次,线下招聘会3次,达成用工意向72人,成功转移就业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人。开展“点对点”行前服务、组织返岗运输、做好抵达地交接等农民工返岗复工保障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节后先后4车次“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23人。组织开展“提供至少3次以上职业培训信息、推送至少1次培训政策咨询、推荐至少1个适合培训项目”的送技能优质服务,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月份,共组织开展稳岗留工培训650人。

三是做实教育扶贫促攻坚。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夯实“七长”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深入推进“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继续组织教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建立完善全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不断筑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

四是做实健康扶贫防返贫。县域内各医疗机构继续严格落实了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缓解脱贫住院患者垫付压力和费用负担。将2021年脱贫人口签约服务时间、频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有机结合,继续将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继续组织对30种大病患者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大病摸底台账,确保大病患者各类信息准确性。充分发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监测预警模块功能,对系统标注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脱贫人口,认真核实、精准帮扶。

为有产业基础、劳动能力、有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产业扶持。同时,落实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做到搬迁政策不脱钩,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继续落实农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发现一户危房改造一户,确保农户住房安全不出问题。

六是做实生态扶贫促双赢。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切实抓好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全县502名生态护林员月考核制,按月兑付护林员补助43.7万元,已发放至2月底。

保障农村低保5378户16786人,发放资金652.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2户,发放资金15.7万元。

积极开展帮扶单位助销、工会福利直销、“八进”对接承销、社会力量带销、“三专”建设专销、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借助“扶贫832”、公益中国、陕西扶贫消费采购等平台,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推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480万元。四是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强化人才交流,两地互派挂职干部7人,泰兴选派援旬专业技术人才12人。正在积极争取江苏3家企业来旬落地投产。截止目前,陕扶贫协作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671.1万元。

(四)紧盯执纪监督不缺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联动查处机制。进一步运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县扶贫、财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农业等职能部门按月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台账,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上报工作,形成从线索受理到查处再到统计管理的联动机制。运用案件复核复查机制,对批转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为初核了结的由县纪委监委启动复核机制,对核查出违纪违法问题的从严追究初核人员责任,夯实案件查办责任。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有奖举报投诉电话,重点受理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的举报投诉。搭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快速交办。目前,开展全员培训2期,情景模拟1期,干部夜校3期,督导检查5次,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件,实施第一种形态4人次。三是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实行问题线索办理领导包抓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压力传导,压实压紧责任,采取“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发督办函、现场跟进督办的模式,快速办结,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时限要求办结,清零见底。规范线索处置,对扶贫领域线索留存处置不过夜,并建立了扶贫领域案件线索台账,案件监督管理室及时跟进督办案件,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在1个月内办结。对查处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举一反三,在所涉及领域开展专项排查。严查违纪违法问题,聚焦产业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严查项目审批、资金监管、政策落实中欺上瞒下、优亲厚友、弄虚作假,以及扶贫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行为,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还不扎实。领导干部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深入扎实学习,学思践悟,但是一般干部学习不够扎实,对“三新”的丰富内涵掌握不够全面,干事创新的热情不够高涨。二是个别工作推进不够平衡。由于今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加之恰逢各级扶贫部门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相关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职责正在进一步明确,导致个别工作进展不够快。三是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强。我县作为脱贫摘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在中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前,依靠县级财政难以保障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所需资金投入。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地处渭北旱塬,自然条件差,农业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交大。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落实落细,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二是全面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防返贫致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做到精准识别、应救尽救。四是完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按照“资金清、项目清、底数清”的思路,稳妥有序做好扶贫资产确权、移交、运营管护等工作。建立健全各行业主管部门资产管护制度,强化资金、人员、制度“三重保障”。五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马栏红”苹果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中蜂养殖、玉米、中药材、烤烟、食用菌、油料、杂粮、花椒等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体系,多渠道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六是大力促进稳岗就业。坚持就业实名制台账管理,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推动人岗对接,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统筹用好生态护林员、护路员、护水员等各类公益岗位,促进就近就业。七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1+7”后续帮扶政策,加强16个搬迁安置点周边产业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工厂,确保搬迁群众每户都有产业扶持项目,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八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大对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全面加快农村通讯、电力、供热、燃气、水利、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室等镇村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建设宜居家园。九是提升教育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教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继续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倾斜保障措施。十是持续推进全民教育和扶志扶智工作。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把“扶志、扶智、扶德、扶技、扶勤”教育贯穿巩固拓展工作全过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十一是进一步拓展消费帮扶工作。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发挥好“三专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产品展销、直播带货等活动,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十二是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乡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政策,认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扶贫项目:

一、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拓宽贫困户增收途径。一是在发展特色养殖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参与发展百村产业基地格x产业项目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各贫困村为建设主体,通过“一事一议”和“民办公助”,全乡六个贫困村及一个非贫困村以“统筹自建”的方式,投入资金x万元。(资金来源:政府扶持资金x万元,自筹资金x万元)分别负责一栋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左右的单体建筑,目前,所有招商引资工作已结束,七栋建筑全部完成招商。百村产业基地格x产业项目的实施,我乡各村每年集体经济预计增收近x万元,人均增收x余元。

二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生产扶贫一批。重点扶持集体小牧场建设项目,目前全乡共有集体小牧场x个,项目总投资x.x万元,县级财政资金投入x万元,群众自养牦牛折价入股x.x万元,牧场筹建时共有x头牦牛,现牦牛存栏x头,牧场牦牛出栏销售收入x.x万元,获利x.x万元,人均分配利润每年x.x元。

二、全力推进易地搬迁项目,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一是落实政策、完善配套,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进一步集中力量,积极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切实将住房困难,自然条件恶劣,居住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的三村、然洛村共计x户x人,通过“挪穷窝”的方式,于x年、x由县上统规统划,搬迁至吉绒隆沟新村点,采取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和方法摆脱贫困。

二是推进搬迁户创业就业,增加搬迁群众家庭经济收入。易地搬迁是手段,脱贫致富是目的。住上好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我乡对搬迁点群众在解决就业安置等方面持续跟进,通过发展特色养殖、格x产业的基础上积极鼓励、规划、推进劳务输出,按照“党建引领强推进、狠抓落实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牧民自愿的原则,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化零为整,拓展县内市场,提高输出质量,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地组织在县内各餐饮、建筑及格x产业基地提供劳务输出,重点在培育市场,强化服务上下功夫,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新路子。乡党委、政府把输前组织、输中服务、输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层层落实工作任务,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由群众自发外出务工向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转变,由劳动力盲目外出务工向政府指导、安全、有序的劳务输出转变,由劳动力零散外出务工向大规模劳务输出转变,由季节性输出向常年性输出转变”。

三是落实“x”工作法,统领后续发展管理工作。为更好的服务搬迁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切实解决搬迁过来的各种问题,我乡落实了吉绒隆沟安置点“x”工作法:“x”即成立一个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及然洛村、三村、扎科乡村民小组。“x”即组建邻里互助队、文艺宣传队、环卫清洁队。“x”即实现村里环境美、房子文化美、屋子舒适美、院子整洁美、村民行为美。通过建立“支部+村民小组+服务队”的全方位、多渠道共管模式,有效推进吉绒隆沟安置点各项服务工作。与此同时,强力落实安置点群众“五洗一清扫”(洗头、洗脸、洗手、洗衣服、洗澡、打扫庭院),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栓心留人的生活环境,让搬迁群众安心发展生产,早日致富。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汇报材料

20xx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了做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平稳转型、统筹纳入,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的精神;。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切入点,科学设施过渡期,整体部署,一体推进;。

以调整脱贫攻坚“特惠”政策为抓手,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以强化工作队伍和人才支撑为举措,构建新型乡村振兴帮扶机制;。

以脱贫攻坚考核监督机制为借鉴,完善乡村振兴监测考核体系。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建立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衔接体制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五个转变”

坚持将脱贫攻坚针对性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整体性政策,将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政策,将聚焦个体发展转变为支持多元主体合作发展,将日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民生政策,将福利性政策转变为提升乡村能力的发展性政策。

2、做好“五个衔接”

规划衔接、政策衔接、帮扶队伍的衔接、考核监督衔接、领导体制机制衔接。

3、进行“九个调整”

调整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等九大政策。

(三)重点任务。

1、设立脱贫攻坚的过渡期。

20xx-20xx年为脱贫攻坚的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搞急刹车。20xx年以后,进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期,把扶贫工作全面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体部署、一体推进。全县脱贫攻坚的九大工程牵头单位要及时进行系统梳理,做好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安排。

2、分类调整脱贫攻坚政策。

全面梳理现行脱贫攻坚政策,对政策的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估,按照“接续保留一批、调整完善一批、转换退出一批”的思路,分类做好政策统筹衔接,推动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政策。

3、重建脱贫攻坚考核体系。

在过渡期内,以考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主。20xx年后,将解决相对贫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乡村振兴实绩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

建立乡村振兴常态化督查问效机制,加强日常调度,定期予以通报,压实工作责任;。

对在农村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4、统筹对接乡村振兴规划。

统筹规划过渡期和20xx年后的乡村振兴。编制20xx-20xx年脱贫攻坚过渡期的发展规划,与20xx年后的乡村振兴规划保持衔接;。

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按照村庄类型划分要求,将脱贫村纳入乡村振兴村庄类型统一划定。统筹考虑乡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以村为单位制定村庄规划图,一村一图,一户一张,入室张贴,作为农民建设与生产的乡村振兴指南;。

确定县域内城镇化区、聚集区、永久现代化农村区域等发展结构空间、结构框架与职能定位;。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弹性增长边界控制线,刚性增长边界控制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

(一)政策衔接。

正在实施的脱贫攻坚x大工程的xx个项目,按照“接续保留一批、调整完善一批、转换退出一批”的思路进行衔接。其中:代缴养老保险,代缴新农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五保、低保、电费、高龄津贴,残疾补贴,教育扶贫,金融扶贫,计生补贴等x项,纳入调整完善类;。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电商扶贫,就业扶贫,交通扶贫,农村安全饮水等x项,纳入接续保留类;。

危房改造扶贫,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健康扶贫,光伏发电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扶贫等x项,纳入转换退出类。

1、产业扶贫政策的衔接。

产业扶贫政策包括县农业农村局承担的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项目、县扶贫局承担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县商务粮食局承担的电商扶贫项目、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承担的旅游扶贫项目。一是取消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项目。将每年xxxx万元左右的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资金转换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和深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三个方面,同时取消县财政每年安排的xxxx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二是取消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由县扶贫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三是接续保留电商扶贫项目(由县商务粮食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四是取消旅游扶贫项目(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

2、就业扶贫政策衔接。

就业扶持政策继续保留并进一步完善。(由县人社局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3、生态扶贫政策衔接。

对于生态扶贫的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生态补偿、生态护林员等政策,予以保留延续,提高政策普惠性(由县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4、智力扶贫政策衔接。

保留延续困难学生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智力扶贫政策,以城乡均等化为目标,逐步扩大政策覆盖面(由县教育局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5、社保兜底政策衔接。

延续现行贫困群众兜底保障政策,将其并入乡村振兴政策的民生领域,形成乡村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政策,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由县民政局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6、健康扶贫政策衔接。

保留延续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稳步扩大制度覆盖范围,防止“悬崖效应”(由县卫健委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7、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政策衔接。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落后,是城乡差距最直观的一个表现,也是农民反映强烈的一个民生痛点。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振兴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延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交通、水利和人居环境,对脱贫攻坚中未完成的建设项目加力推进、加快见效,不能因脱贫摘帽而擅自终止或调整;。

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要推动提标提档、互联互通,让已建设施发挥最大效用;。

加快完善管护机制,推动以建为主转到建管并重(由县民生办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8、金融扶贫政策衔接。

取消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将其调整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由县金融办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

9、社会扶贫政策衔接。

借鉴社会扶贫的思路,保留和拓展相关帮扶协作机制,充分调动组织、科技、市场、人才等力量,进一步汇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由县工商联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二)帮扶队伍衔接。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相比,任务更重,更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更需要强化工作队伍和人才支撑。因此,乡村振兴阶段,保留县域结对帮扶、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政策制度和工作机制;。

保留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制度,继续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工作力量。一是过渡期内帮扶力量不撤,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二是构建乡村振兴帮扶机制。借鉴脱贫攻坚“县域结对帮扶、定点扶贫、社会扶贫”的经验做法,建立乡村振兴县域结对帮扶、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的工作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合力。三是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继续选派优秀干部到县乡挂职任职,持续向相对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在选派人员上,可以选派退居二线有丰富工作经验且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同志。在派驻时间上,以2—3年为宜,对确需更长时间帮扶的村,可通过连续派驻解决。

(三)考核监督机制衔接。

借鉴脱贫攻坚的考核监督机制,完善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考核监督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一是做好考核衔接。过渡期内,以考核巩固脱贫成果为主。20xx年后,将解决相对贫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办法的要求,将乡村振兴实绩作为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三是加强督查调度。建立乡村振兴常态化督查问效机制,加强日常调度,定期予以通报,夯实工作责任。四是建立容错纠错和关爱激励机制。

(四)领导体制机制衔接。

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全面加强乡村振兴领导体制机制建设。将脱贫攻坚建立起来的成熟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延用到乡村振兴,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和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无缝对接,形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明确具体领导机制,从研究部署、精力投入、基层调研等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约束性和可量化的要求,强化组织保障和动员能力。二是加强乡村振兴工作部门建设。配齐配强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力量,发挥好乡村振兴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职能。三是建立“一懂两爱”的“三农”干部表彰机制。对于在乡村振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懂两爱”干部、农民和企业家,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规划衔接。

一是精准对接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二是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协调发展。三是加快完善村庄规划。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成立以县乡村三级书记主抓,脱贫攻坚牵头单位为成员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领导小组”,协调各方,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性供给,完善政策性保障。通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向乡村振兴聚集,形成全县上下、社会各方,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二)深入调研,实现无缝对接。

九大工程的牵头单位要深入开展调研,分析“十三五”期间的部门投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口上联,确定政策调整的方向、内容、操作要点等。部门“子方案”要在干部群众中反复讨论,反复征求意见,对口把关,争取不“打补丁”或少“打补丁”。

(三)创新思维,探索振兴之路。

——在产业发展上。

积极构建以一产为主导,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xxx”模式;。

以二产加工为主导,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xxx”模式;。

以三产加工为主导,一二产业融合发展的“xxx”模式。

——在生态宜居上。

提升基础设施,美化村景,亮化夜景,塑造现代化乡村之“形”;。

深入挖掘乡村特色历史文化,结合农业节庆乡村庙会、乡村艺演,促进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保护,塑造现代化乡村之“神”;。

以“最原味”的生活,“最闲适”的体验,“最绿色”的人居,“最人性”的治理,塑造现代化乡村之“魂”。

——在治理模式上。

探索建立“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村务监督”治理模式;。

探索建立以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助推乡村治理。

——在融资渠道上。

依托银行贷款,探索建立“银行+政府+担保机构”、“银行+政府+保险”、“银行+政府”、“银行+企业”、“两权抵押”的乡村振兴投资模式;。

依托小额信贷,探索建立“只贷不存,活化民间金融资本”的投资模式;。

依托互联网金融。探索建立“电商平台+金融”、“大型农业服务商+金融”、“信用贷款+p2p网贷”互联网金融模式;。

依托融资租赁,探索建立“先租后买”的投资模式;。

依托众筹,将城市投资人在技术、理念、需求等方面的优势,有效融入到乡村振兴。

县乡村振兴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今年以来,xx县乡村振兴局在省、市乡村振兴局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领会xxx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考察x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扣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聚焦“三落实一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全力推进“五大衔接”,年度衔接工作取得良好开局。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地处xx,全县总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xx万人,其中农村人口xx万,辖xx个乡镇,xx个省级经济开发区、xx个省级自然保护区、xx个省级森林公园、xx个村(居),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正常推进区。20xx年、20xx、20xx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及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连续3年被评为“好”等次和优秀单位。目前,系统内脱贫人口xx户xx人,已消除风险边缘易致贫人口xx户xx人,已消除风险脱贫不稳定人口xx户xx人,新识别监测对象xx户xx人,脱贫村xx个,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xx个。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突出“两类群体”,确保致贫风险“防得准”。深化“五防”工作机制,分类做好存量和增量风险点化解。一是持续加强脱贫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后续帮扶。继续把脱贫人口,特别是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x万元的脱贫户作为衔接期间重点工作对象,脱贫户户均帮扶措施xx条。对符合条件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人员,依规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落实临时救助等相关政策。20xx年脱贫人口收入比20xx年增长xx%。二是开展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和帮扶工作。牵头构建县级平台数据共享机制,已形成xx家部门xx项数据月交换制度,截至去年,累计发布监测信息xx条。建立完善县乡村组“四级网格”监测体系,xx名网格员对全县xx户农户进行全覆盖监测。对确需进一步落实帮扶措施的xx户农户逐户逐人制定帮扶措施。共新识别监测对象xx户xx人,已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xx条,其中已实施xx条、正在实施xx条。

开展送教上门xx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失学辍学问题。二是落实健康保障。脱贫人口基本居民医保“应保尽保”,脱贫人口住院实际补偿比xx%,慢性病医疗费用实际平均补偿比xx%。累计签约脱贫人口xx人,累计完成履约服务项目xx万项。三是落实住房安全保障。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及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回头看”行动,将xx户困难群体纳入危房改造,已全部竣工。四是落实农村供水保障。总投资xx万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项目xx南岸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帮助xx个行政村、xx万居民饮用城区自来水。

资金支出xx万元、支出进度为xx%。坚持“应贷尽贷”,今年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xx户xx万元,存量贷款xx户xx万元,总量处于全省前列。全县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人数为xx人,占2021年底的xx%,超全省平均水平。持续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托底安置脱贫人口及监测人口就业xx人,占比xx%。三是脱贫不摘帮扶。继续对xx个行政村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xx名省直选派干部、xx名市直选派干部、xx名县直选派干部已全部派驻至xx个行政村开展工作。全县xx余名帮扶责任人坚持开展常态化走访帮扶。四是脱贫不摘监管。针对中央巡视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对照认领的xx个具体问题制定xx条整改措施,全部整改到位。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对照查摆xx个问题制定xx条整改措施,全部整改到位。xx月份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及“回头看”行动,发现的xx个方面xx个问题均已全部整改到位。xx月份省督查暗访共反馈xx个问题,制定了xx条整改措施,均已整改到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和纪检监察重要事项,确保工作落实。

(四)紧扣“五大衔接”,确保乡村振兴“接得好”。一是紧扣产业衔接。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和农业产业化“12345”工程,全县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总数达xx家,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xx家。实施xx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优质小麦种植基地xx万亩。新增“三品一标”认证xx个品种,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xx个,拥有xx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打造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xx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xx个。创成xx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园,建设秸秆仓储中心xx个,面积约xx万平方米。二是紧扣生态衔接。全面完成20xx年度xx个省市县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xx乡创成xx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xx万户。全域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xx%。全面实施“五清一改”,累计评选产生“美丽庭院”县级示范户xx户,镇级示范户xx户。三是紧扣文化衔接。全县国家级文明村xx个、省级文明村xx个,完成xx个乡镇文明实践所和xx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示范点建设工作。按照“xxxx”标准,推动美丽乡村中心村同步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四是紧扣治理衔接。xx个村荣获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围绕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选优配强乡镇党委班子、落实村“两委”干部四项机制、加强选派工作管理。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换届业务培训xx余场次,培训工作骨干xx余人次。五是紧扣增收衔接。新增城镇就业xx人。立足增强农村居民增收成效,保持“政策、机制、服务”要素匹配连贯性,通过衔接资金项目带动、稳岗就业推动、保障政策促动,助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2021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元、增长xx%。

三、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

(一)引进龙头企业巩固脱贫成果,着力解决当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难题。xx县以双招双引为抓手,先后引进多家国家级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一是引进xx奶牛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xx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xx亿元,占地xx亩,存栏奶牛规模xx万头,年产优质鲜奶xx万吨。通过带动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原本土地种植xxxx,亩均净收益xx元,通过大规模土地流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保证了牧场的饲草需求,土地收益也随之提高。同时,引导周边镇村种植优质小麦、玉米青贮,面积达xx万余亩,每亩收益达xx元左右。农户土地全部流转后,不再受土地束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可以放心在本地就业,安心外出务工,实现土地分红与务工收入“双丰收”。带动农户直接参与产业发展。企业在用工上优先录用脱贫户,帮助脱贫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周边农户就业xx余人,其中脱贫户xx人,月均收入xx余元。二是引进全球单体最大的xx生产基地项目——xx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xx亿元,占地xx余亩。每年可生产xx万吨食用菌、xx万吨菌类深加工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xx亿元。此外,该项目年利用小麦秸秆xx万吨、鸡粪xx万吨、年产菌渣xx万吨(生物肥的优质原料),实现了秸秆综合高效利用。企业现已带动就业xx余人,其中吸纳脱贫户xx人,有效增加了农户的工资收入。

(二)突出敢闯敢试敢干,着力破解乡村振兴先行示范难题。xx县成功申报全省唯一的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坚持划定片区、整体推进,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选取环xx周边集中连片的xx个乡镇、共xx个行政村作为试点试验区域,重点打造xx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项目总投资xx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xx亿元,县级配套和筹集社会资本xx亿元。计划用xx年时间在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数字乡村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4个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加快乡村振兴产业聚集区建设,科学谋划“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

此外,在县特困人员养护院基础上,将xx镇xx村、xx乡xx家敬老院升级改造为乡镇区域性失能半失能养护中心。目前,全县特困人员养护机构共养护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xx人,定点医治特困人员xx余人次,县特困人员养护院入选xx省第xx批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机构。二是探索购买住院护理保险,破解特困人员住院照护难题。在分散供养方面,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增强社会救助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政府购买住院护理保险,与xx公司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采取“护理补贴+等值服务+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方式,为全县xx多名特困人员住院提供照护服务,有效地破解了特困人员住院无人照护的难题。为确保照护服务质量,在照护服务过程中,保险公司通过“定期随访+不定期巡查”方式,进行照护服务质量巡检。县财政安排xx万元用于购买特困供养人员住院护理保险,截至目前,保险理赔xx万余元。

四、面临形势和困难问题。

二是乡村治理长效机制不健全,数字化治理水平不够。

五、下一步打算及建议。

一是高标准谋划好衔接规划编制。完善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对照国家和省衔接期间xx项政策,迅速启动推进,做好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双基建设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同时,提前高质量推进好2022年衔接资金项目工作。

二是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深入推进省“五个一批”建设,做强粮食、牛奶、生猪、蔬菜和水产等优势农产品,推进xx、xx农业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加工示范基地,争创省农产品加工xx强县和xx强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做好“xx螃蟹”“xx鱼”全国名特优新产品申报工作。

三是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县乡道路提档、危桥改造、农村电网升级和城镇燃气管道项目建设,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标准。持续开展xx河水系洼地治理,实施水系连通、沟塘清淤和堤坝升级工程,提高水资源调配和管控能力。完成2021年xx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立农厕管护长效机制,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和生活污水设施运维水平。加强乡村振兴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践行“两个维护”,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推进整改。今年,是建党xxx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问题整改工作意义重大。我县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省委巡视、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问题统筹起来一体整改,把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做到一体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一条一条细化整改措施、一件一件明确整改目标,全力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落细、见责见效。一是强化领导,高位推动。为进一步传导压力和压实责任,我县先后多次召开整改调度会,对整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及时掌握整改工作进度,积极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x月xx至xx日,县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根据整改工作开展情况,适时开展了调研督导,督促指导解决问题,倒逼脱贫攻坚和问题整改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二是制定方案,认真查摆。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坚持从本级抓起,以下看上查问题、列清单,以上率下定措施、抓推进,形成县、乡、村上下联动、各部门左右衔接的工作格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进整改。针对省委巡视涉及的x个问题,中央、省成效考核反馈的xx个问题,逐一确定责任单位,逐项细化整改措施,逐个确定责任人,共细化为xx条整改措施。三是从实整改,销号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落实整改。

报告。

对账销号制度,县乡(镇)整改办分别对本级整改问题负责销号管理。截止目前,省委巡视涉及的x个问题,xx个整改子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我省问题以及省对市县考核发现xx个问题,共计xx条整改措施,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二)坚持细化举措,构建返贫监测防线。一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县实施“扫码申报,帮扶无忧”、“干部摸排,包村到户”、“筛查预警,合力监测”和“跟踪记录,巩固成果”四项举措,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二是全面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对全县xx户xxx人边缘易致贫户和x户xx人脱贫不稳定户根据主要风险原因因户施策、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并发放《南城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监测登记证》,跟踪记录“两类人群”每个季度政策落实、帮扶举措、“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收支等情况,既突出帮扶,又强调监测,做到及时发现监测对象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两类人员风险是否可以消除,帮扶措施是否到位。截止目前,筛查预警和入户调查共完成四期xxxx人;全县摸排监测现有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x人,今年纳入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还有x户xx人正在走纳入程序准予纳入。

(三)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后续巩固文章。一是做好稳岗就业帮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就业扶贫长效机制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指导意见》,定期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务工情况监测,摸清就业需求,实施就业信息动态监测,并将就业信息,就业需求等信息录入就业监测系统,截止当前,现有脱贫户劳力xxxx人,已外出务工xxxx人,占比xxxx年xxx.x%。同时加强扶贫车间运行监测认定和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今年新增认定扶贫车间两处,全县累计开发脱贫人口公益性岗位xxx个。二是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今年以来,我县不断将消费帮扶行动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激励全县各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不断加大帮扶产品采购力度,帮扶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加宽,交易金额持续增加,截至x月x日,全县累计采购帮扶产品xxx万元。全县通过消费扶贫工作系统认定帮扶产品xx个,共上架x馆帮扶产品xx个。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我县xxxx年规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xx个,投入扶持资金xxxx万元,截至当前开工率达到xx%,竣工率达到xx%,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均达到xx%以上,近期主汛期过后,我县将加大压实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确保扶持资金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建设、确保资金发挥应有扶持效益。四是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组织乡村干部、扶贫干部、驻村干部,配合农业农村、卫健部门开展农村改厕入户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开办农村改厕系统录入培训班两期,确保排查无盲区、统计无错漏,截至当前全县已完成xxxxx户改厕信息录入工作。

我县虽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区有较大差距,还有许多不足和短板。一是农村高素质人才不够多。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下农村尤其山区,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年龄不断老化、素质不断降低,经营主体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农村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普遍缺乏。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实现乡村振兴,实在是“小牛拉大车”,力不从心。农村人力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二是扶贫产业、扶贫车间带动性不够强。市场主体与贫困户两者之间缺乏对接的有效平台,“企业需要什么”与“贫困户发展什么”无法链接,导致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也不明显。三是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普遍不够强。部分村集体主要依靠政策性、补偿性收入,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下一步,我县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按照会议部署和要求,深刻分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艰巨任务,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持续帮扶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增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再创新的业绩。

一是持续开展返贫预警监测。充分运用防返贫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开展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这“三类人员”的重点监测,持续跟踪“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监测收入变化,对存在致贫风险的农户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大力培育引进农村人才。围绕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好职业技术学院作用,开展种养技术、经营管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高素质农民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扎根农村、从事农业、服务农民的致富带头人。畅通优秀人才返乡下乡渠道,鼓励高端人才在农村创新创业,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

三是大力推进增收路径步伐。把扶贫车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扶贫产业,确保扶贫车间不断档、扶贫产业不停步。

四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丰富村级集体经济业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服务、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形成收入持续增长的良性机制,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过xx万元,培育一批过xxx万元的经济强村。我县一些集体经济强村如五里庄村账面上有很多资金因投资风险等原因闲置着,闲置的资金是无法钱生钱的。要探索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由县财政部门牵头,工创投、农业农村局及各乡镇协助,把全县各村闲置的可利用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县工创投公司,在县工业园区投资兴建厂房形成固定资产出租,按照各村出资比例,给予租金分红。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汇报范文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步良好,开局顺利。

(一)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县委理论中心组平台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安排意见》《关于扎实做好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县级领导、牵头部门目标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继续推行“总队长负责制”“联席会议”“报账制工作法”等制度,以完善的责任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抓帮扶责任落实。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选强配强村级班子,从严管理四支队伍,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从严管理“四支队伍”。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日报告制度”,采取现场检查、随机暗访、查阅资料、考勤系统抽查、电话查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四支队伍到岗履职情况开展4次专项检查。从优选强村级班子。突出“双好双强”,围绕忠诚担当好头雁、务实重行好班子、风清气正好氛围、干事创业好环境、高质发展好动力“五好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3月11日至13日,在马栏干部学院举办了新一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党史、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封闭培训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紧盯政策落实不断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强化措施、细化任务,确保主要帮扶政策不中止、不断档、不留空白。

一是做实产业扶贫夯基础。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原则,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中锋养殖、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坚持支持到户产业,促进脱贫人口产业健康发展。围绕冬春季果园管理、畜牧养殖等重点工作,组织邀请专家、教授、种养殖能手,开展适时管用的技术培训。完成2021年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和三产融合发展。截止目前,拨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2614万元,重点扶持以苹果、生猪、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玉米、中药材、羊、鸡、兔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发展。

二是做实稳岗就业促增收。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举办线上招聘会6次,线下招聘会3次,达成用工意向72人,成功转移就业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人。开展“点对点”行前服务、组织返岗运输、做好抵达地交接等农民工返岗复工保障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节后先后4车次“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23人。组织开展“提供至少3次以上职业培训信息、推送至少1次培训政策咨询、推荐至少1个适合培训项目”的送技能优质服务,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月份,共组织开展稳岗留工培训650人。

三是做实教育扶贫促攻坚。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夯实“七长”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深入推进“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继续组织教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建立完善全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不断筑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

四是做实健康扶贫防返贫。县域内各医疗机构继续严格落实了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缓解脱贫住院患者垫付压力和费用负担。将2021年脱贫人口签约服务时间、频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有机结合,继续将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继续组织对30种大病患者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大病摸底台账,确保大病患者各类信息准确性。充分发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监测预警模块功能,对系统标注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脱贫人口,认真核实、精准帮扶。

为有产业基础、劳动能力、有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产业扶持。同时,落实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做到搬迁政策不脱钩,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继续落实农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发现一户危房改造一户,确保农户住房安全不出问题。

六是做实生态扶贫促双赢。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切实抓好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全县502名生态护林员月考核制,按月兑付护林员补助43.7万元,已发放至2月底。

保障农村低保5378户16786人,发放资金652.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2户,发放资金15.7万元。

积极开展帮扶单位助销、工会福利直销、“八进”对接承销、社会力量带销、“三专”建设专销、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借助“扶贫832”、公益中国、陕西扶贫消费采购等平台,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推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480万元。四是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强化人才交流,两地互派挂职干部7人,泰兴选派援旬专业技术人才12人。正在积极争取江苏3家企业来旬落地投产。截止目前,陕扶贫协作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671.1万元。

(四)紧盯执纪监督不缺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联动查处机制。进一步运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县扶贫、财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农业等职能部门按月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台账,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上报工作,形成从线索受理到查处再到统计管理的联动机制。运用案件复核复查机制,对批转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为初核了结的由县纪委监委启动复核机制,对核查出违纪违法问题的从严追究初核人员责任,夯实案件查办责任。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有奖举报投诉电话,重点受理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的举报投诉。搭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快速交办。目前,开展全员培训2期,情景模拟1期,干部夜校3期,督导检查5次,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件,实施第一种形态4人次。三是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实行问题线索办理领导包抓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压力传导,压实压紧责任,采取“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发督办函、现场跟进督办的模式,快速办结,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时限要求办结,清零见底。规范线索处置,对扶贫领域线索留存处置不过夜,并建立了扶贫领域案件线索台账,案件监督管理室及时跟进督办案件,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在1个月内办结。对查处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举一反三,在所涉及领域开展专项排查。严查违纪违法问题,聚焦产业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严查项目审批、资金监管、政策落实中欺上瞒下、优亲厚友、弄虚作假,以及扶贫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行为,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

虽然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还不扎实。领导干部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深入扎实学习,学思践悟,但是一般干部学习不够扎实,对“三新”的丰富内涵掌握不够全面,干事创新的热情不够高涨。二是个别工作推进不够平衡。由于今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加之恰逢各级扶贫部门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相关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职责正在进一步明确,导致个别工作进展不够快。三是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强。我县作为脱贫摘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在中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前,依靠县级财政难以保障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所需资金投入。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地处渭北旱塬,自然条件差,农业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交大。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落实落细,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二是全面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防返贫致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做到精准识别、应救尽救。四是完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按照“资金清、项目清、底数清”的思路,稳妥有序做好扶贫资产确权、移交、运营管护等工作。建立健全各行业主管部门资产管护制度,强化资金、人员、制度“三重保障”。五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马栏红”苹果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中蜂养殖、玉米、中药材、烤烟、食用菌、油料、杂粮、花椒等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体系,多渠道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六是大力促进稳岗就业。坚持就业实名制台账管理,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推动人岗对接,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统筹用好生态护林员、护路员、护水员等各类公益岗位,促进就近就业。七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1+7”后续帮扶政策,加强16个搬迁安置点周边产业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工厂,确保搬迁群众每户都有产业扶持项目,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八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大对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全面加快农村通讯、电力、供热、燃气、水利、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室等镇村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建设宜居家园。九是提升教育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教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继续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倾斜保障措施。十是持续推进全民教育和扶志扶智工作。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把“扶志、扶智、扶德、扶技、扶勤”教育贯穿巩固拓展工作全过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十一是进一步拓展消费帮扶工作。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发挥好“三专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产品展销、直播带货等活动,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十二是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汇报材料

今年来,x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压力不减、力度不减、热情不减的精神状态自我加压,乘势而上,一以贯之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决做到过渡期内,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坚守防返贫底线,确保脱贫成果“守得住”

(一)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聚焦防止返贫致贫,制定下发《xx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方案》,针对低收入、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家庭,综合考虑家庭收入、存在的各类风险、“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发性刚性支出等各类因素,通过村委会及驻村工作队入户核查,民政、住建、医保等部门预警推送等方式,全面核查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经核实、审核、确认等程序,一旦发现符合条件人员,及时开展针对性帮扶措施,形成“对象发现、风险预警、及时纳入、动态帮扶、问题消除”过程的全闭环管理,有效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现象。截至目前,全区“两类人员”共xx户xx人,其中脱贫监测户xx户xx人、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人。通过产业扶持、公益性岗位安置、低保兜底、临时救助等分类帮扶措施,xx户xx人已全部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xx户xx人均为无劳动力户,持续进行跟踪监测,严防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二)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举办xx场线下招聘会,共xx家企业提供岗位xx个,与用工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xx人。多途径开发就业渠道,新开发公益性岗位xx人,设立光伏公益性岗xx个,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边缘户纳入公益性岗位中,及时发放工资,为脱贫群众增收。持续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xx名(其中脱贫群众xx人)群众赴无锡务工。开展农家乐、烹饪等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xx人次。截至目前,xx年脱贫劳动力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已实现就业xx人。安全饮水方面:以供水工程、管网改造工程、水质提升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启动农村规模化供水老化渗漏、村庄村内外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xx人饮安全提升工程,开工建设xx人饮安全提升工程。

二、把握重点环节,确保乡村振兴“能落户”

(一)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立足村情实际、找准短板弱项,明确目标责任,下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通知》,向xx个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乡村振兴重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共派驻xx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扎实推动工作向纵深迈进。

(二)注重产业发展,筑牢脱贫根基。

一是充分利用各类专项扶贫资金,继续推进脱贫产业提升扩面,补齐扶贫产业发展短板,2021年到位资金xx亿元。目前已安排中央、区级财政衔接资金xx万元,实施了xx等项目。二是借助xx线上销售平台,以市场需求、供给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搭建特色产品展销平台,打造特色品牌。鼓励引导社会各界消费扶贫产品,实现产销双赢。截至目前,已完成销售额xx万元。三是发挥示范建设引领作用,积极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2021年xx获批乡村振兴示范乡镇xx个、乡村振兴示范村xx个、乡村旅游示范村xx个。各示范村积极谋划发展产业、提升村容村貌等项目,目前,前期调研和xx个村级实施方案已完成。

(三)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家园。

一是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美丽乡村打造力度。开展春季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扎实推进南北山绿化。二是努力把xx打造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高品质避暑康养基地,着力提升xx国有林场品质升级和等级提升。同时,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为契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林下经济助推全区乡村振兴,以森林产业引导生态旅游。三是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启动实施了以“清六乱、保清洁、美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程,确定了“先净、后美、边整治边巩固、再提档升级”的工作思路。四是实施“送气接污”工程,推广使用天然气清洁能源,在xx、xx、xx流域沿线村庄梯次实施天然气和污水管网铺设及入户工程,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有效改善乡村基础条件。今年计划在xx、xx、xx、xx等乡镇新建农村生活垃圾回收焚烧处理项目xx个,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总量,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改善人居环境奠定基础。五是在各乡镇合理布局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终端处理设施建设,配齐了垃圾清运车、垃圾斗、垃圾箱等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等环卫设施。六是制定出台《xx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市场化运行工作方案》,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xx年在全区全面推行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运行模式,突出乡村公共区域保洁、河道水库管护、乡村道路保洁、乡村绿化管护、农村公厕管护、开展专项整治、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收集和资源回收再利用及集中整治等xx个方面的整治重点,进一步明确标准和要求,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保洁、全处理,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和成效的目标。

(四)聚力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以一号文件宣讲、“四下乡”、寺院法制宣传月、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为契机,抽调人员组成宣讲组进村入寺,采取宣讲会、座谈会、宣传栏等形式向广大信教群众全面开展《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宗教事务条例》《xx移风易俗促进条例》《xx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并将《xx移风易俗促进条例》列为法治培训班重点授课内容,对xx进行培训。目前,已举办民族宗教领域培训班xx期。二是通过手机微信群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的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移风易俗与xx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深挖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点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爱国爱教、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

三、存在的问题困难。

下一步,x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个振兴”内涵,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按照xx战略部署,聚焦关键环节,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切实推动“三农”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工作条例》、《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强化资金、项目、人员等要素的支持保障,重点投向、集中攻坚、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扎实推动xx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迈进。

二是产业项目资金下拨后,及时督促项目开工、资金拨付,按时间节点在项目期内保质保量完成工期。配合xx安排的第三方确权工作,切实保障受益群众对扶贫项目资产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坚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以建设高原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以垃圾污水、厕所粪污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强化措施、持续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巩固提升长效管理水平,实现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四是继续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微信工作平台等宣传载体,大力开展乡风文明树林文明乡风宣传,曝光红白事大操大办等反面典型,增加信教群众对推动乡风文明的认知认同。

五是继续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统筹发展,抓好水、电、路、房等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六是加快乡村人才振兴,今年将开展短期技能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中共***委***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周办字【2021】3号)文件精神和县扶贫办相关要求,现就我委主要任务工作开展情况。

报告。

如下:

(一)积极做好制度建设。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规划引领全局的总基调牵头制定了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同时按照省市苏陕协作和易地。

扶贫。

搬迁后续扶持相关工作要求,拟定并印发了我县《2021年苏陕协作工作要点》和《易地。

扶贫。

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点》,两个要点中分别明确了各职能部门任务,夯实各项主体责任。目前正在积极编制《***“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县乡村振兴防止返贫规划(2021-2025年)》,现已经完成讨论稿,待县委县政府审定后下发,做到规划引领、制度先行。

(二)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按照《**省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方案。

》的要求,及时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任务,针对反馈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召开专题会,下发排查整改通知,深入实地现场督导等形式扎实推进反馈问题的整改。截止目前2020年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协作方面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统筹考虑区域整体资源优势,通过“县域一盘棋”统筹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引导“业态相近、地域相邻”的村庄实现集聚发展。抢抓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机遇,成功申报陕西省猕猴桃产业集群,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000万元。申报省级**协作资金1640万元。为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积极争取中省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和县级涉农整合资金,今年申报的**县沙河湿地公园七号坝涵洞桥工程争取到中省资金420万元,申报的**社区工厂二期项目争取到县级涉农整合资金552万元,各类资金的争取到位为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协作方面:按照省市县**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积极谋划2021年苏陕协作项目,项目征集主要聚焦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项目申报条件,主要从备案、土地、环评等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利益联结机制是否稳定、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等多个方面把关,规范项目申报程序。目前征集的24个苏陕项目已联合县财政局、扶贫办进行了联评联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加快推进**社区工厂二期项目、**社区工厂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手续,力争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吸纳移民搬迁户就近就业,增加搬迁户工资性收入。

(五)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县人社局组织8户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赴各移民社区安置点,积极引导具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户赴东部结对地区、省内及其他地区稳岗就业。举办3场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其中面向50周岁以上的大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个),发放各类招聘简章和政策宣传单1200多份,提供务工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100多人次,16人达成了就业意向,25人登记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意向。

(六)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后续扶持有关政策,起草了《致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一封信》,就户籍迁移政策及户籍迁出后的产权、林权、合疗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说明,打消群众心中疑虑。整理出了户籍迁移所需的资料清单和办理流程,方便群众迁移户籍。

(一)社区服务仍有短板。前期我们着力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但从目前社区管理和群众诉求来看,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浓厚,社区精神文明等软环境建设仍有待提升。因资金原因,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社区党建活动场所匮乏,3个社区都没有文化大礼堂等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

(二)社区管理难度较大。搬迁群众来自很多镇村,受地域、习俗等影响,融合需要一个过程。群众户籍意识淡薄,认为迁不迁户籍无所谓,迁了还可能对原已享受的林权、地权造成一定影响,迟迟不愿将户籍迁入居住地,同时搬迁群众都属于县域内搬迁,按照公安机关有关规定,不予办理居住证,给社区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三)**项目实施任务重。省市6月上旬才下达了**协作资金计划,按照计划要求,11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不低于90%,因项目必须完成相关确定程序后下达投资计划。且开工建设前必须履行相关程序,苏陕协作项目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来看时间紧迫,任务重。

(一)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为切入点,逐步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协调民政局、文体局等部门,加大对社区便民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社区功能设置和配套设施,科学合理设置办事窗口,方便群众办事,丰富文化生活。计划组织社区干部到示范社区参观,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安富园社区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是我县后续扶持工作的重点,下一步将加强部门协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安富园社区打造成全市“十三五”后续扶持工作的亮点。

(二)强化群众内生动力。协调人社部门,逐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站,系统性收集就业创业及培训意愿,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宣传。利用好高新区集贤园及各社区工厂,主动搭建平台,促进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鼓励搬迁群众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发展壮大产业,完善造血功能,确保搬迁群众“逐步能致富。”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督促相关镇(主管部门)积极协调解决苏陕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资料,扎实做细前期工作,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加快推进专家评审、报政府常务会研究、公示公告等程序,及时下达投资计划,推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同时,加快**社区工厂二期建设,协助项目单位办理前期手续,及时下达投资计划,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围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等重点领域,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加大与省、市对口部门对接力度,积极申报项目,引导各行业领域专项资金、政策向移民社区倾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汇报

朱阳关镇位于卢氏县东南,距县城65公里,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耕地7299亩,原辖13个行政村,2018年行政区划调整合并为现在9个行政村、122个居民组、5326户16975人,是卢氏第二大盆地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涵养区、天然林保护区、革命老苏区重点乡镇和扶贫开发重点乡镇。自全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朱阳关镇党委、政府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扛牢肩上责任,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产生,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全镇共有贫困村8个,截止2019年年底,全镇8个贫困村均实现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达标,退出贫困村序列。常住居民共有5326户16975人,精准识别之初贫困人口就有1086户4217人,贫困发生率24.8%,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社会各界大力帮扶下,贫困人口逐年递减,尤其是2020年攻克难中之难,实现剩余72户136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全镇目前共有“两类人群”65户190人(边缘易致贫32户88人,脱贫不稳定户33户102人),其中2020年底前共识别“两类人群”45户132人(边缘易致贫户19户52人,脱贫不稳定户26户80人),通过强化帮扶,目前返贫致贫风险已经全部消除。在2021年1月份至今的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中,通过“两发现”、“两核实”共新识别“两类人群”20户58人(边缘易致贫户13户36人,脱贫不稳定户7户22人)。为加强帮扶力量,对两类人权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因户施策,一户一帮扶。

计划。

帮扶措施及时跟进将“两帮扶”落到了实处后期将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收入持续增收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返贫致贫风险及时消除。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领会中央 2021年1号文件、省委2021年1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会议精神。镇领导班子每月至少一次召开研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认真梳理2021年工作要点,积极推进重点项目进度,指导各行政村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有序开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一是主动作为,早发现早纳入。发挥党员联户作用,乡镇、村组干部开展经常性走访,及时掌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情况,对于发现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人口,按“四议”识别程序及时纳入“两类人群”。早到早发现早纳入,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做到精准识别。结合县民政、残联、医保、教育、应急管理等行业部门每月反馈的信息监测预警名单,建立预警监测台账,安排包村干部、村两委工作人员逐户上门核实,确认脱贫户是否存在返贫风险、非贫困户各类特殊困难群体是否存在致贫风险。三是及时跟进帮扶措施,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于新识别纳入的20户58人“两类人群”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一户一。

计划。

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主要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扶志扶智等措施,帮助增强发展动力;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目前享受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扶持等就业帮扶政策的两类人群有14户20人,产业帮扶的有12 户45人,低保五保等兜底政策的有20户29人,合作医疗参保签约家庭医生等健康扶贫均实现全覆盖。尽锐出战帮扶力量帮扶力度持续加强,确保致贫返贫风险及时消除,坚决防止致贫返贫现象出现。

(二)狠抓问题整改,补齐短板弱项。一是集中精力统筹整改。根据卢氏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卢氏县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卢脱贫办〔2021〕5号文件要求,立即制定《朱阳关镇关于对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及时下发各镇直部门、各行政村,按照反馈问题清单,在全镇范围内举一反三,自查整改,截止目前共自查问题*条,已建立自查整改台账,确保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二是问题整改“回头看”。对2016年以来的国家及省市县反馈的问题整改结果进行“回头看”,一看资料是否齐全,二看整改是否真实,针对历次整改列入台账中的问题,逐村逐户逐人逐项目现场进行查看了解整改落实情况,坚决防止因问题整改不到位而出现反弹、引发事件,确保排查出的问题整改彻底、结果真实。做到所有问题真整改、出实效。以问题整改促进工作作风转变,促进工作质量提高,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强发展动力。

(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重要指标,守牢脱贫底线。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稳定住、巩固好“三保障”成果。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确保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持续加强控辍保学,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辍学;各类教育补助资金按时发放到位。实施教育扶贫,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保障。医疗保障方面:2021年全镇贫困人口、“两类人群”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配备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率均达到100%;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意外伤害补充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脱贫群众及低保群众合作医疗参保补助及时发放到位。住房保障方面:开展农村危房动态监测,对2016年以来实施危房改造的435座房屋开展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确保质量达标;对一般农户的住房情况进行排查鉴定。目前全镇农户住房安全均已得到保障。安全饮水方面: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护为重点,明确管水员、水费收缴标准,对全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末梢水全面检测,确保群众饮水水质安全放心。全镇所有居民安全饮水均已达到安全饮水标准,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易地搬迁后续管理方面:一是加强组织保障。镇朝阳社区通过选举,成立3人组成的党支部委员会,3人组成的居委会,成立6个居民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搬迁群众自主管理,“一站式”服务;二是认真做好户籍迁移工作。为全镇十三五期间386户易地搬迁完成户籍迁移,保障群众权益,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三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成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幼儿园1座,方便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四是加大搬迁人口就业产业发展力度,社区成立金融服务部1个,便利群众利用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村组干部通过逐楼逐户加大宣传务工信息,鼓励群众就近发展食用菌等方式,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四)加强扶贫资产管护,确保效益持续发挥。

一是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在确定权属基础上,由镇产业办、扶贫办对各行政村2016年以来所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台账,实地查看扶贫资产,完善扶贫资产确权台账内容,确保所有扶贫资产应确尽确、应登尽登。二是建立健全扶贫资产后续管护制度。对于确权移交到村的扶贫资产项目,督促指导各村建立项目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人员,不定期对项目运营、管护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扶贫项目能够充分发挥效应,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三是突出抓好资产收益扶贫。坚持因地制宜探索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收益分配,完善减贫带贫机制,鼓励村级集体的扶贫资产收益实行二次分配,用于失能弱能贫困人口的补助、增设益贫岗位、发展和维护小型公益事业、扶持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等带动贫困户等。带动贫困户、边缘户参与产业发展并通过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完善巩固脱贫长效机制。

(一)续好脱贫攻坚曲,保持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做好帮扶机制落实。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现有的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各级定点帮扶和帮扶责任人继续做好帮扶对接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驻村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教育、培训与管理。确保在新政策出台实施前,原有政策不退、帮扶队伍不撤、帮扶力度不减。

(二)绘好项目建设画,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效果如期发挥。

2021年全镇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达1.5亿元左右。为加快推进醒目建设进度,如期实现项目建设目标,早日发挥项目效益,一是倒排工期,细化施工任务。按照施工量、完工时间,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分解,制定施工计划,细化到每一季度,每一月。按照施工任务表,稳步高效推进项目进度。预计2021年10月底项目竣工率可达70%以上,12月底所有项目均可竣工。二是抽调精干力量,专人专班推进。实行重点项目领导班子亲自负责制,由领导班子成员亲自牵头,抽调镇直部门精干人员组成项目推进组。及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施工问题,保障项目建设高质高量如期完成,确保重点项目效益早日发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三)下好产业发展棋,力促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围绕全镇“一镇一业一带”总体布局,一是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实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生产。规划建设食用菌菌棒生产、菌种生产、食用菌分拣等食用菌生产加工工厂,形成香菇产业从产品制棒到产品加工、销售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菇农收入。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依托产业扶持政策,鼓励菇农积极参与合作社生产,实现食用菌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提高本镇食用菌市场地位。二是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实现“百花齐放”。在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连翘等中药材产业,猕猴桃、蓝莓、大樱桃、玉露香梨等种植产业。实现多种产业同台竞秀、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已经形成,产业振兴也将为乡村振兴夯实坚定基础。

(一)扛牢政治责任,坚决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措施和帮扶机制,坚持通过“两发现”、“两核实”、“两帮扶”“一消除”“两类人群”工作法及早发现、及早识别、及早纳入、及早帮扶、及早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时刻绷紧防止返贫致贫这根弦,坚守工作底线,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出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全县、全镇发展全局谋划本镇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以朱阳关村、岭东村作为朱阳关镇乡村振兴试点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积累乡村振兴宝贵经验,为全面深入推进全镇乡村振兴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三)持续扩大招商,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立足全镇实际,发挥县西南中心乡镇的区位优势和独特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带动全镇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旗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提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尊敬的x组长,各位考评组领导: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十四五”规划良好开局、乡村振兴顺利开启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年过渡期的第一年,也是国家首次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过渡期的第一次“国考”,面对“国考”,x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盟委、行署工作安排,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聚焦聚力目标定位,从细从实做好准备,不折不扣落实任务,以“开好新局、首战必胜”的信心,强化责任,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切实增强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真正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成果,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在后评估考核中交出一份“好”的答卷。按照考核评估工作要求,现将x旗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x沙地北端,是x最南端的一个旗,也是x盟唯一的畜牧业旗。北与科右前旗、突泉县为邻,东与吉林省x县、x市接壤,南与x旗相连,西与x旗、x市以及x毗邻。境域呈狭长状,南北长x公里,东西宽x公里,总土地面积x平方公里(合x万亩),全旗辖x个苏木镇,x个嘎查、464个艾里,总人口x万,其中农牧户x户、x人口,由x个民族构成,其中x族人口占总人口的x%,是全区x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

x旗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2011年被纳入到x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现由中宣部、x个自治区厅局级单位、x个盟直部门定点帮扶,x市x区结对帮扶,是自治区省级领导联系的贫困旗县之一。经过五年多的奋力攻坚,201x年x月,x旗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全旗x个重点贫困嘎查全部出列,x户、x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实现整体脱贫摘帽。2021年全旗预计实现生产总值x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x元、x元,脱贫攻坚助力旗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良好开局。

二、工作落实情况。

“五个振兴”相关部门,制定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所有旗直部门包联1—2个嘎查,与苏木镇党委政府任务同担、奖惩同步。四是持续增强驻村工作。制定印发《乡村振兴中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方案》《调整帮扶点和选派驻村干部的通知》等文件,选准配强驻村队伍,在基层一线锻炼培养干部,对全旗x个嘎查重新调整了帮扶单位,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和苏木镇联络员x人。先后召开专题培训会4期,累计培训2100余人次,不断提升驻村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立足一个导向,聚焦政策落实,确保“高质量”。始终以强化兜底保障,普惠民生福祉为导向,全面做好政策落实衔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一是确保倾斜支持政策落实到位。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总体要求,过渡期内确保项目资金、“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各项政策连续和总体稳定。2021年,全旗整合各类资金x亿元,京蒙帮扶资金x亿元,中宣部定点帮扶协调项目和资金x亿元,统筹用于全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任务衔接。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将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二是确保各类保障政策总体稳定。教育保障方面,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保障和资助政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上得起学,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今年以来,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共发放各类资助金x万元,受益学生近x万名,为全旗x名应往届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x万元。中宣部帮助协调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专业讲师为我旗x余名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开展集中培训,促进本地教育质量内涵提升。医疗保障方面,坚决落实医保兜底保障政策、基本医疗保障便民措施,优化医疗保障服务,全旗各苏木镇卫生院、嘎查卫生室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由旗级公立医院骨干医生、苏木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和嘎查卫生室乡村医生三级医疗机构为主体的签约服务团队x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x万人。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增强贫困户就医获得感,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截止目前,累计结算x人次。借助海淀医疗资源帮扶优势,协调海淀区航天中心医院、中关村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与我旗人民医院、蒙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建立结对关系,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住房安全方面,持续开展农村牧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健全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对六类重点对象(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其他脱贫户、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危房及时纳入年度改造计划,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方面,按照饮水安全指标和评价标准,对贫困户饮水安全开展逐户排查,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全面提升用水质量,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今年以来,共排查出x个取水点设施损坏并已全部完成整改。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推进2021年度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维修项目,对21处集中供水工程进行了维修,受益人口x万人。完成全旗x个苏木镇、x个嘎查、x个艾里的水质检测工作,出具检测报告x份,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兜底保障方面,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摸底排查及救助帮扶工作,加强农村低保动态人口与“三类人员”常态化检测,及时足额发放保障资金,有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目前,全旗城乡低保x户x人,发放保障资金x万元,发放供养金x万元,发放救助金x万元。三是确保产业、就业政策有效衔接。坚持产业发展优先,整合各类资金优先用于持续增收的产业发展项目,进一步提高整合资金用于产业项目占比,持续优化完善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充分结合地方特色优势解决就近就地就业问题,通过发展肉牛全产业链、农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带动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今年,通过京蒙帮扶协作,以搭建用工对接平台、京蒙帮扶车间用工、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x人,其中帮助脱贫人口实现就业x人,全面完成x年京蒙协作协议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脱贫人口就业指标任务。

(三)扭住一个核心,聚焦工作落实,确保“零死角”。始终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持续跟踪帮扶管理为核心,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后续帮扶零死角全覆盖。一是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严格落实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加强监测预警,完善申报程序,推进数据共享比对机制,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员开展动态管理和定期核查,截止目前,全旗现有监测“三类人员”x户、x人,其中2021年新识别x户x人。全面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今年,“防贫保”救助x户x人口,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发放x万元。二是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做好移民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和发展工作,将后续扶持工作与安置住房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三是抓好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做牛文章”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包括繁育、育肥、改良、饲草、交易、加工在内的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促进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有效衔接,带动养殖户增收致富。截止目前,全旗肉牛存栏达到x万头,较比2020年的x万头,增加x%。肉牛养殖户x万户,肉牛养殖合作社x家,带动建档立卡脱贫户x户,户均肉牛存栏x头。围绕“念文旅经”发展思路,深化“文旅活旗”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数字农牧场、田园综合体和农家乐牧家游等特色小镇旅游示范点,实现带动农牧户x万人,年均增收x元以上。加大推进旅游景区和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住宿、餐饮、特色产品销售,对贫困户进行就业帮扶,帮助实现旅游业就业,截止目前,已在各大景区景点安置贫困户就业x余人。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光伏扶贫,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带动x个嘎查,平均集体经济增收x万元,众多建档立卡贫困户保持稳定收益。截止目前,享受光伏收益脱贫户x人,实现人均增收x元以上。四是抓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结合地方特色刺绣产业优势,建立刺绣产业基地,创办刺绣扶贫车间、蒙古族刺绣文化博物馆,形成“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打造特色产业带动扶贫就业典型,截止目前,参与刺绣产业农牧户x万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人,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刺绣脱贫产业带动人x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多措并举解决劳务输出难题。通过推送就业岗位、就业技能培训、打工直通车等方式劳务输出x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x人。以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导向,开发公益性岗位助推就业扶贫,今年共开发护林员岗位x人、保洁员岗位x人。五是抓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全面启动乡村振兴规划工作,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全旗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在内的x个专项规划,同时对x个自治区级示范嘎查进行系统规划。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制定印发《x旗农村牧区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拉网式、全方位大排查,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紧紧围绕集中整治的总体目标,深入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集中行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康洁公司,推动农村牧区环境卫生市场化运营,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六是抓好帮扶资金和资产管理。紧盯资金项目管理,从资金安排、资金使用、项目库建设、项目推进、公示公告等方面,全面加强扶贫项目管理,提升使用效益。今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涉牧资金x亿元,安排项目x个,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开工,项目资金拨付率达100%。全面核查扶贫资产,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和监督,在旗、苏木镇、嘎查层面建立了扶贫资产“三本账”,通过摸清底数、明晰产权、规范管理,实现扶贫项目资产底数清、权属清、管护清、责任清。截止目前,累计核查各类扶贫资金x亿元,已清查出形成资产资金规模x亿元,其中公益类资产x亿元,经营类资产x亿元,到户类资产x亿元。七是抓好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按照主动排查、主动发现、主动纳入的工作方针,对我旗动态识别长期监测的易致贫边缘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脱贫不稳定户主动排查核实,对所有未纳入兜底保障的困难群众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作用,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一般困难户、易致贫边缘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脱贫不稳定户等困难群众给予临时救助。继续执行已脱贫低保人口中“四类人员”提高补助水平的政策,对已脱贫低保人口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残、重病人员执行在原有补助标准的基础上给予提高一档。八是抓好督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制定印发《中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查调研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导调研发现问题整改方案》,逐条对照检查,建立整改清单,层层压实责任,全面推进中办督察、国家、自治区督导调研指出的问题整改工作。截至目前,2020年度国家、自治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对标查摆出的x个问题、国家乡村振兴局暗访反馈对标查摆出的x个问题、自治区督导调研自查认领的x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中办督查提出的x项问题整改任务,已完成x项问题整改,剩余x项正在有序推进。

农牧民消费支出x元,增长3.3%;

家庭经营收入人均达x元,较去年人均增加x元。二是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继续加大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的“三农”工作投入,切实抓好安居工程和富民工程,持续跟踪脱贫地区、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保障的普惠性政策,持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升百姓生活质量。三是防范化解因灾返贫致贫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提前采取干预措施,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乡村振兴、应急管理、民政、住建、水利、气象等部门协调联动,及时开展风险排查,摸清灾害对农牧户特别是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等重点人员“三保障及安全饮水”、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及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未出现因灾导致返贫致贫现象,无因灾情产生安全饮水及危房问题。四是农牧民群众认可度满意度不断提升。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抓好各项民生实事,制定7类党史学习教育任务清单,确定47项旗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走基层、送服务走访慰问、农牧民素质提升等活动,逐村逐户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切实提高了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把惠民各项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坚持扶贫扶志相结合,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庭院环境进一步改善,文明素质持续提升,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三大思路”带动“五大振兴”发展不断深入。吃好“生态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抓好“三禁”力度,厚植生态优势,让良好生态成为“稳巩固、促振兴”的基础,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金山银山。目前,全旗沙化土地有效恢复比例达到x%以上,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大幅提升,分别从2017年的x%和x%,提高到x%和x%。今年,在中央宣传部的积极协调下,我旗被成功列入2022年度水利部和财政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为巩固拓展生态建设成果提供了强大支撑。做好“牛文章”。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优势主导产业,在中央宣传部的积极协调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盟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与山东阳信县架起了产业扶持的桥梁,在引进企业、协调贷款、争取项目上做足功夫、做好文章,先后争取自治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园、中小养殖场提升改造、粮改饲补助、肉牛保险试点地区等多项倾斜政策,项目总资金达到x余万元,有力推动了肉牛全产业链建设。今年,我旗被列入全国肉牛全产业链典型县。念好“文旅经”。充分发挥“一旗九乡五非遗”和“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优势,做好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吸引更多优质文化企业、影视平台、剧组落地x旗。今年,在中央宣传部定点帮扶协调下,中央宣传部先后选派x名挂职干部,直接安排扶贫资金x余万元,协调项目资金超过x亿元,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成功举办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兴安盟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国摄影报社、兴安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科尔沁右翼中旗委员会宣传部承办的中国兴安盟五角枫摄影大展,x旗“枫林马镇”名片更加响亮。与华侨城集团、中影集团、中青旅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构建1个旅游核心区和3条精品旅游线路的全域旅游格局,我旗被评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摆脱贫困之后推进乡村振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迎来的既是充满挑战的五年,也是充满机遇的五年,更是充满希望的五年。下一步,x旗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始终坚持“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发展思路,按照“生态立旗、农牧稳旗、产业强旗、文旅活旗、科教兴旗”的战略定位,聚焦“三农”事业、聚力乡村振兴,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努力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奋力擘画“十四五”开局新画卷、不断谱写x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汇报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薄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培训力度不够,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维意识不强,发展的大局观念不强,发展的长远眼光不足,不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续乏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一、基本情况。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二、脱贫攻坚情况。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按照中共***委***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周办字【2021】3号)文件精神和县扶贫办相关要求,现就我委主要任务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做好制度建设。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规划引领全局的总基调牵头制定了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同时按照省市苏陕协作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工作要求,拟定并印发了我县《2021年苏陕协作工作要点》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点》,两个要点中分别明确了各职能部门任务,夯实各项主体责任。目前正在积极编制《***“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县乡村振兴防止返贫规划(2021-2025年)》,现已经完成讨论稿,待县委县政府审定后下发,做到规划引领、制度先行。

(二)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按照《**省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任务,针对反馈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召开专题会,下发排查整改通知,深入实地现场督导等形式扎实推进反馈问题的整改。截止目前2020年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协作方面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统筹考虑区域整体资源优势,通过“县域一盘棋”统筹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引导“业态相近、地域相邻”的村庄实现集聚发展。抢抓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机遇,成功申报陕西省猕猴桃产业集群,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000万元。申报省级**协作资金1640万元。为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积极争取中省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和县级涉农整合资金,今年申报的**县沙河湿地公园七号坝涵洞桥工程争取到中省资金420万元,申报的**社区工厂二期项目争取到县级涉农整合资金552万元,各类资金的争取到位为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协作方面:按照省市县**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积极谋划2021年苏陕协作项目,项目征集主要聚焦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项目申报条件,主要从备案、土地、环评等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利益联结机制是否稳定、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等多个方面把关,规范项目申报程序。目前征集的24个苏陕项目已联合县财政局、扶贫办进行了联评联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加快推进**社区工厂二期项目、**社区工厂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手续,力争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吸纳移民搬迁户就近就业,增加搬迁户工资性收入。

(五)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县人社局组织8户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赴各移民社区安置点,积极引导具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户赴东部结对地区、省内及其他地区稳岗就业。举办3场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其中面向50周岁以上的大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个),发放各类招聘简章和政策宣传单1200多份,提供务工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100多人次,16人达成了就业意向,25人登记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意向。

(六)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后续扶持有关政策,起草了《致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一封信》,就户籍迁移政策及户籍迁出后的产权、林权、合疗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说明,打消群众心中疑虑。整理出了户籍迁移所需的资料清单和办理流程,方便群众迁移户籍。

(一)社区服务仍有短板。前期我们着力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但从目前社区管理和群众诉求来看,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浓厚,社区精神文明等软环境建设仍有待提升。因资金原因,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社区党建活动场所匮乏,3个社区都没有文化大礼堂等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

(二)社区管理难度较大。搬迁群众来自很多镇村,受地域、习俗等影响,融合需要一个过程。群众户籍意识淡薄,认为迁不迁户籍无所谓,迁了还可能对原已享受的林权、地权造成一定影响,迟迟不愿将户籍迁入居住地,同时搬迁群众都属于县域内搬迁,按照公安机关有关规定,不予办理居住证,给社区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三)**项目实施任务重。省市6月上旬才下达了**协作资金计划,按照计划要求,11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不低于90%,因项目必须完成相关确定程序后下达投资计划。且开工建设前必须履行相关程序,苏陕协作项目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来看时间紧迫,任务重。

(一)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为切入点,逐步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协调民政局、文体局等部门,加大对社区便民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社区功能设置和配套设施,科学合理设置办事窗口,方便群众办事,丰富文化生活。计划组织社区干部到示范社区参观,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安富园社区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是我县后续扶持工作的重点,下一步将加强部门协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安富园社区打造成全市“十三五”后续扶持工作的亮点。

(二)强化群众内生动力。协调人社部门,逐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站,系统性收集就业创业及培训意愿,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宣传。利用好高新区集贤园及各社区工厂,主动搭建平台,促进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鼓励搬迁群众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发展壮大产业,完善造血功能,确保搬迁群众“逐步能致富。”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督促相关镇(主管部门)积极协调解决苏陕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资料,扎实做细前期工作,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加快推进专家评审、报政府常务会研究、公示公告等程序,及时下达投资计划,推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同时,加快**社区工厂二期建设,协助项目单位办理前期手续,及时下达投资计划,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围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等重点领域,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加大与省、市对口部门对接力度,积极申报项目,引导各行业领域专项资金、政策向移民社区倾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xx村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落实“四不摘”要求,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践行“两个维护”,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xx村为圩镇所在村,省定“十三五”重点贫困村,辖区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面积xx亩),山地面积xx亩。全村共有x个自然村,x个村民小组。全村户籍总人口x户x人,常住人口x人。脱贫户x户x人,监测户x户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低保户xxx户xxx人、五保户x户x人。全村共xx名党员。有村定补干部x名,聘用干部x名。村民收入以柑橘脐橙产业及外出务工为主,特色产业主要有脐橙、蜜桔、猕猴桃、红薯等。20xx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为xx万元(含光伏收入xx万元)。

(一)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扫码申报,帮扶无忧”、“干部摸排,包村到户”、“筛查预警,合力监测”和“跟踪记录,巩固成果”四项举措,对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群”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二是全面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对识别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x人,已脱贫户全面落实“四不摘”政策措施,坚持现有的各项帮扶措施不动摇,保持帮扶工作力度不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更加注重分类施策、补短板强弱项,帮助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扶上马”后再“送一程”。

(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推进整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实整改,销号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落实对账销号制度,截止目前,涉及上级督查及自查问题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三)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后续巩固文章。一是做好稳岗就业帮扶。定期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务工情况监测,摸清就业需求,实施就业信息动态监测。二是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今年以来,不断将消费帮扶行动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激励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不断加大帮扶产品采购力度,帮扶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加宽。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20xx以来,共投入资金xxxx万元,实施扶贫项目xx个,其中,安排住房安全保障项目xx个,投入xxx万元;安排改厕项目x个,投入xx万元。我们将加大压实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确保扶持资金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建设、确保资金发挥应有扶持效益。四是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组织乡村干部、扶贫干部、驻村干部,配合农业农村、卫健部门开展农村改厕入户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确保排查无盲区、统计无错漏。

1.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虽然脱贫攻坚时期新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但前仍存在一些短板,如澄江中心校至澄江卫生院路段水沟破损、唇咀头小组村主干道道路被雨水掏空等问题。

2.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薄弱。目前村民收入以果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有待加强。xxx族村村集体产业主要依靠光伏、xx林补助、土地租赁等,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较单一。

1.持续开展返贫预警监测。强化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监测对象动态监测管理,及时准确掌握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和变化趋势,主动干预,落实针对性工作措施。

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丰富村级集体经济业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服务、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形成收入持续增长的良性机制,今年争取村集体经济收入过35万元。

3.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把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入到乡村振兴大局中来,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产业、组织、文化、人才、生态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践行“两个维护”,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推进整改。今年,是建党xxx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问题整改工作意义重大。我县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省委巡视、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问题统筹起来一体整改,把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做到一体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一条一条细化整改措施、一件一件明确整改目标,全力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落细、见责见效。一是强化领导,高位推动。为进一步传导压力和压实责任,我县先后多次召开整改调度会,对整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及时掌握整改工作进度,积极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x月xx至xx日,县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根据整改工作开展情况,适时开展了调研督导,督促指导解决问题,倒逼脱贫攻坚和问题整改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二是制定方案,认真查摆。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坚持从本级抓起,以下看上查问题、列清单,以上率下定措施、抓推进,形成县、乡、村上下联动、各部门左右衔接的工作格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进整改。针对省委巡视涉及的x个问题,中央、省成效考核反馈的xx个问题,逐一确定责任单位,逐项细化整改措施,逐个确定责任人,共细化为xx条整改措施。三是从实整改,销号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落实整改报告、对账销号制度,县、乡(镇)整改办分别对本级整改问题负责销号管理。截止目前,省委巡视涉及的x个问题,xx个整改子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我省问题以及省对市县考核发现xx个问题,共计xx条整改措施,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年X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评估专题汇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国家和省将开展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是把前几年的第三方评估和交际考核结合起来,在总体要求、结果运用等方面与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差别不大,是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硬性考核。我们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像对待脱贫攻坚考核一样来对待此次后评估工作,紧紧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成果巩固4个方面10项指标(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落实“四个不摘”、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就业稳岗、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产业发展、收入支出变化、巩固脱贫成果认可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今年底后评估工作不出问题。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各位委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我们如何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下面我就围绕巩固脱贫攻坚的成绩成效,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谈几点感想,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自20xx年首次提出精准脱贫,x年多来,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脱贫,全部贫困村出列,xxx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xx作为贫困县之一,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按时实现全面脱贫目标。

1.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实现。近年来,全县干部职工通过努力,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xx年底的xx%降到了零。贫困群众全部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建立健全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含中职)、大学(含高职)教育全学龄段资助体系,切实减轻了贫困家庭教育负担;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四重医疗保障体系,资助贫困人口100%参保史。

2.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升级。全面改造农村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建设大提升,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畅通了交通运输最后1公里。完成小水电供区全面移交,扎实推进农网改造,农村生活用电和日常生产用电得到保障。在边远山区也实现村村通光纤宽带、通移动网络,户户通广播电视,村村建起标准的文化室、卫生室等公共公益设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土地增减挂钩、危旧房改造等农民住房改造项目,建聚居点,并配套建设完善交通、饮水、供电、垃圾及污水收集处理等公共公益设施,农村居民住居环境显著改善。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广水冲式厕所,新建和改造房屋均配套卫生厕所。持续开展乡村环境整治行动,清扫室内外垃圾,治理白色污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群众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坚持扶贫先扶志(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从被动适应“扶着走”到主动发展“带头跑”。切实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做到不让1名学生因贫困辍学,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持续开展就业创业培训,通过强化道德讲堂、农民夜校等平台,提高贫困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5.党群干群关系得到重塑。2013年脱贫攻坚以来,全县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建工作专班,逐个击破推进难、整改难、落实难等坚冰难题,从县、乡(镇)、村三级层层压实责任、明确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同频共振,发扬“四拼”精神,凝聚强大脱贫攻坚合力,铆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交好一张卷,以“全部脱贫摘帽”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国家、省、市的验收。全县干部职工本着为民、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在摸着“泥沙为过河”中闯出了路径、取得了实效、形成了经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获得了群众广泛的认可和满意。

6.农村工作“生力军”得到充实。通过建立驻村工作队,开展结对帮扶等方式,大量机关干部深入农村,走近农民,了解农业,丰富农村工作经验,转变工作作风。一批年轻干部深入一线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深入“大课堂”,进入“大熔炉”,投身“大战场”,在实践中锤炼了本领、增长了才干,也增进了与群众感情,实现从大学生到机关干部再到农村工作生力军的华丽接蜕变。同时,机关干部下沉到农村一线,为村级班子注入新鲜血液,带去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带动村社干部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引领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7.特色支柱产业得到支持。脱贫离不开增收致富产业,乡村振兴更需要产业振兴。脱贫攻坚工作中,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持“一村一品”,全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进良种化、机械化、规模化和生态化,坚持集中连线成片,一批产业投产见效。贫困户规划落实“四小产业”,让群众钱袋子不断鼓起来,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虽然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效,但这只是“三农”工作的新起点,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还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1.工作重心转移问题。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延续和提升,要做好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工作重心的转变,从贫困户、贫困村转变为所有农户和所有行政村,从“两不愁三保障”转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2.政策机制过渡问题。我县当前还存在部分脱贫人口返贫风险高,依靠政策托底人口比例较高,脱贫攻坚政策是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产业等一系列特定政策的精准实施,而乡村振兴政策既要持续抓好低收入人群的致富问题,也需要注重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富裕,工作面宽量大,政策的衔接尤其重要。

3.产业发展培训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效益不佳,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链不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弱,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能力和带富能力普遍较弱,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投入不足等问题。

4.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仍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从通路通水通电通网到“建好路、用好水、用好电、网络畅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此之外,还存在乡村人才队伍储备不充分,农村空心化严重,农业从业者文化素质整体较低;生态发展理念不强,长期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导致耕地板结、土壤酸化、环境污染;乡村治理和发展体制机制不顺,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引领发展能力偏弱等系列深层次问题。

三、切实推进“十四五”战略实施,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将更加艰巨,任务更加繁重。就我县具体情况,建议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在总结借鉴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果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1.实施缓冲政策,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过渡期政策,保持脱贫政策稳定不变,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和政策,把一些扶贫政策用于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研究出一套一般农户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和产业等方面的普惠性政策,使基本性的政策覆盖到全体农民群众。围绕过渡期,要优先完善脱贫地区“三农”领域补短板政策,建立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行“一帮一”政策,做到贫困县脱贫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精准巩固、精准拓展、精准衔接。

2.实施创新驱动,以科技优化产业。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要基础。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加强现代化设施设备和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种养业发展,增强扶贫产业的可持续性。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加强对龙头企业扶持,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善于开拓市场、能带动区域群众发展的优质企业。对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分散的地区,要组织好产销对接,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切实解决扶贫农产品滞销问题,探索一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子。

3.实施生态振兴,以保护提升质量。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宣传生态宜居,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开展环境整治,推广绿色农业,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实行垃圾分类,规范垃圾处理中转站运行,建设使用好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探索“生态+产业化”发展模式,将本土生态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活富裕双赢。

4.实施文化振兴,以文化文明乡风。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树好家风、好村风、好党风,以好党风带村风促民风。扎实开展“送文化下乡、送道德讲堂到村、送文化宣传到户”等系列活动,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开展农村文化创建。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大力移风易俗,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宗族宗派观念,抵制、消除封建迷信等各种不良思想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5.实施基建振兴,以项目推进跨越。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大不放小,持续改善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切实提高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加强人居环境建设,通过生态移民、土地增减挂钩、传统村落保护、土坯房改造等住房保障政策,适度聚居,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生态宜居、公共公益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农房。持续加大对“三农”投入和支持力度,财政资金对“三农”投入应适当高于财政支出增长比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整合社会、金融等各方资源,举全党、全社会力量推进乡村振兴。

6.实施组织振兴,以党建凝心聚力。加强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继续派驻驻村工作队,落实部门帮村、干部帮户制度,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抓好党组织“头雁”工程,提升村级组织执行力。支持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农村一线工作,开展技术服务,支持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创办经济实体,发展农业产业。加强乡土人才培养,以农民夜校为抓手,大力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乡贤,遴选一批本土专业人才,培养一批乡村人才。鼓励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投身乡村振兴,大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夯实乡村振兴的内在力量,从而为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重要支撑。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

农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一个新时代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大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各位委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我们如何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下面我就围绕巩固脱贫攻坚的成绩成效,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谈几点感想,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自2013年首次提出精准脱贫,x年多来,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脱贫,全部贫困村出列,xxx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xx作为贫困县之一,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按时实现全面脱贫目标。

1.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实现。近年来,全县干部职工通过努力,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xx年底的xx%降到了零。贫困群众全部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建立健全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含中职)、大学(含高职)教育全学龄段资助体系,切实减轻了贫困家庭教育负担;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四重医疗保障体系,资助贫困人口100%参保史。

2.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升级。全面改造农村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建设大提升,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畅通了交通运输最后1公里。完成小水电供区全面移交,扎实推进农网改造,农村生活用电和日常生产用电得到保障。在边远山区也实现村村通光纤宽带、通移动网络,户户通广播电视,村村建起标准的文化室、卫生室等公共公益设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土地增减挂钩、危旧房改造等农民住房改造项目,建聚居点,并配套建设完善交通、饮水、供电、垃圾及污水收集处理等公共公益设施,农村居民住居环境显著改善。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广水冲式厕所,新建和改造房屋均配套卫生厕所。持续开展乡村环境整治行动,清扫室内外垃圾,治理白色污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群众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坚持扶贫先扶志(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从被动适应“扶着走”到主动发展“带头跑”。切实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做到不让1名学生因贫困辍学,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持续开展就业创业培训,通过强化道德讲堂、农民夜校等平台,提高贫困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5.党群干群关系得到重塑。2013年脱贫攻坚以来,全县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建工作专班,逐个击破推进难、整改难、落实难等坚冰难题,从县、乡(镇)、村三级层层压实责任、明确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同频共振,发扬“四拼”精神,凝聚强大脱贫攻坚合力,铆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交好一张卷,以“全部脱贫摘帽”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国家、省、市的验收。全县干部职工本着为民、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在摸着“泥沙为过河”中闯出了路径、取得了实效、形成了经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获得了群众广泛的认可和满意。

6.农村工作“生力军”得到充实。通过建立驻村工作队,开展结对帮扶等方式,大量机关干部深入农村,走近农民,了解农业,丰富农村工作经验,转变工作作风。一批年轻干部深入一线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深入“大课堂”,进入“大熔炉”,投身“大战场”,在实践中锤炼了本领、增长了才干,也增进了与群众感情,实现从大学生到机关干部再到农村工作生力军的华丽接蜕变。同时,机关干部下沉到农村一线,为村级班子注入新鲜血液,带去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带动村社干部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引领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7.特色支柱产业得到支持。脱贫离不开增收致富产业,乡村振兴更需要产业振兴。脱贫攻坚工作中,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持“一村一品”,全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进良种化、机械化、规模化和生态化,坚持集中连线成片,一批产业投产见效。贫困户规划落实“四小产业”,让群众钱袋子不断鼓起来,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虽然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效,但这只是“三农”工作的新起点,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还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1.工作重心转移问题。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延续和提升,要做好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工作重心的转变,从贫困户、贫困村转变为所有农户和所有行政村,从“两不愁三保障”转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2.政策机制过渡问题。我县当前还存在部分脱贫人口返贫风险高,依靠政策托底人口比例较高,脱贫攻坚政策是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产业等一系列特定政策的精准实施,而乡村振兴政策既要持续抓好低收入人群的致富问题,也需要注重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富裕,工作面宽量大,政策的衔接尤其重要。

3.产业发展培训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效益不佳,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链不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弱,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能力和带富能力普遍较弱,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投入不足等问题。

4.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仍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从通路通水通电通网到“建好路、用好水、用好电、网络畅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此之外,还存在乡村人才队伍储备不充分,农村空心化严重,农业从业者文化素质整体较低;生态发展理念不强,长期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导致耕地板结、土壤酸化、环境污染;乡村治理和发展体制机制不顺,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引领发展能力偏弱等系列深层次问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将更加艰巨,任务更加繁重。就我县具体情况,建议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在总结借鉴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果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1.实施缓冲政策,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过渡期政策,保持脱贫政策稳定不变,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和政策,把一些扶贫政策用于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研究出一套一般农户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和产业等方面的普惠性政策,使基本性的政策覆盖到全体农民群众。围绕过渡期,要优先完善脱贫地区“三农”领域补短板政策,建立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行“一帮一”政策,做到贫困县脱贫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精准巩固、精准拓展、精准衔接。

2.实施创新驱动,以科技优化产业。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要基础。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加强现代化设施设备和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种养业发展,增强扶贫产业的可持续性。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加强对龙头企业扶持,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善于开拓市场、能带动区域群众发展的优质企业。对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分散的地区,要组织好产销对接,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切实解决扶贫农产品滞销问题,探索一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子。

3.实施生态振兴,以保护提升质量。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宣传生态宜居,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开展环境整治,推广绿色农业,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实行垃圾分类,规范垃圾处理中转站运行,建设使用好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探索“生态+产业化”发展模式,将本土生态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活富裕双赢。

4.实施文化振兴,以文化文明乡风。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树好家风、好村风、好党风,以好党风带村风促民风。扎实开展“送文化下乡、送道德讲堂到村、送文化宣传到户”等系列活动,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开展农村文化创建。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大力移风易俗,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宗族宗派观念,抵制、消除封建迷信等各种不良思想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5.实施基建振兴,以项目推进跨越。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大不放小,持续改善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切实提高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加强人居环境建设,通过生态移民、土地增减挂钩、传统村落保护、土坯房改造等住房保障政策,适度聚居,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生态宜居、公共公益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农房。持续加大对“三农”投入和支持力度,财政资金对“三农”投入应适当高于财政支出增长比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整合社会、金融等各方资源,举全党、全社会力量推进乡村振兴。

6.实施组织振兴,以党建凝心聚力。加强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继续派驻驻村工作队,落实部门帮村、干部帮户制度,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抓好党组织“头雁”工程,提升村级组织执行力。支持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农村一线工作,开展技术服务,支持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创办经济实体,发展农业产业。加强乡土人才培养,以农民夜校为抓手,大力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乡贤,遴选一批本土专业人才,培养一批乡村人才。鼓励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投身乡村振兴,大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夯实乡村振兴的内在力量,从而为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既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脱贫事”,还要着眼长远谋好未来“振兴路”。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鉴脱贫攻坚经验,构建一整套支持脱贫摘帽地区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从全面脱贫走向全面振兴、共同致富。

当前,我国正处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实施的政策叠加期、历史交汇期。要聚焦打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实施路径上的衔接渠道,实现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一是要进一步夯实脱贫地区的发展基础。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欠账仍然较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必须着力夯实发展基础,促进脱贫摘帽地区加快发展、农民群众稳定致富。强化脱贫摘帽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撑。要增强造血功能。将脱贫攻坚中探索积累的有效经验,创新转化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继续深化扶贫扶志扶智行动,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培训学习。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消费等市场化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聚焦产业衔接。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产业是基础。要把重点放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上,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既考虑产业扶贫的短期经济效益,又兼顾产业振兴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要以现代化绿色农业为导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促进“农业+”多业态发展,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做强现代种养业,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真正实现农村业态类型丰富,保障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聚焦人才衔接。抓实两大战略,人才是保障。进一步拓宽本土人才回引、院校定向培养、县乡统筹招聘等渠道。储备村级后备干部,同时加大配备专职人员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大力培育致富带头人,使其成为发展本土产业的中坚力量、引领群众在乡村参与生产和创业的领头雁。支持鼓励和引导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培养造就一支新型“三农”队伍。

四是聚焦文化衔接。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文化兴,乡村兴。要着力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挖掘和盘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要着力提高农民主体意识,推广文明生活方式,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设文明乡村和文明家庭等形式,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朴素民风。

五是聚焦生态衔接。乡村生态振兴是长远的民生福祉,也是农村发展的深刻革命。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推动贫困综合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走绿色减贫和绿色振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就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了一些粗浅思考。

一、要在顶层设计上有效衔接,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规划互补融合。“十三五”期间,国家、省、市州、县区均出台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目前正在收官阶段。当前,各级部门正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的已经出台实施。要进一步修改完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之与脱贫攻坚规划进行有效衔接、无缝对接。要结合乡村振兴的长期性、差异性和渐进性,推动脱贫攻坚规划在村级层面与乡村振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要把推进乡村振兴与解决乡村相对贫困问题作为重点,将帮扶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避免“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形成乡村振兴整体合力。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健全解决乡村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推进减贫战略与乡村振兴工作平稳对接。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脱贫地区,特别是针对乡村之间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自然条件、人口素质等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的乡村振兴措施,不搞“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作业,不简单照搬照抄脱贫攻坚模式,科学把握乡村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真正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规划的互补融合,既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又推动乡村振兴向前推进。

二、要在扶持政策上有效衔接,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延续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省、市州、县区分别出台了包括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生态扶贫、扶贫小额信贷、残疾人扶贫等一系列扶贫优惠政策,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为下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乡村振兴支持政策时,要认真研究继续支持脱贫攻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的政策措施,不要因为脱贫攻坚结束了,就把扶贫的支持力度减小了,必须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进行有效衔接,做到延续、深化、提升。比如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要建立一个在政策上有机衔接的机制,挖掘政策的含金量,扩大政策的覆盖面,提高政策的操作性,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功能、叠加效应和杠杆作用。特别是在产业扶贫方面,当前许多地方的扶贫产业还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产业体系还不健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还不高,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运输等设施还比较滞后,对这方面的支持政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否则,不仅难以实现乡村振兴,而且还有可能造成“返贫”现象发生。

三、要在方法措施上有效衔接,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举措接续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重要论述,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应该接续推行这些方法举措。一是把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有机衔接起来。继续抓实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当家产业”“支柱产业”,把产业做大做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与兴旺。二是把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宜居有机衔接起来。继续推进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广大农村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乡村。三是把教育扶贫、扶志扶智与乡风文明有机衔接起来。继续加强农村教育,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培育一大批亲农爱农兴农的管理者、职业农民和技术人员;同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遏制不良陋习,加快文化建设,引导农村形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的“乡风文明”。四是把落实领导责任、加强基层组织与治理有效有机衔接起来。继续推行脱贫攻坚“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成功经验推广运用到乡村振兴中,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提升乡村振兴的领导力、凝聚力、推动力和治理能力。五是把“六个精准”与生活富裕有机衔接起来。继续抓好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六个精准工作,确保乡村振兴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带动有生产生活能力的群众富起来、无生产生活能力的人得到兜底保障。

四、要在考核机制上有效衔接,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考核同向激励。近年来,国家、省、市州、县区均建立健全了比较系统的考核机制,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导向、激励、监督和推动作用。要复制和借鉴这套考核模式,形成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激励机制。一要细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研究细化乡村振兴考核指标体系,将此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目标绩效考核范围,对涉及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实行全方位考核。二要规范考核程序,加强跟踪督查。建立以平常督查为主、年终考核为辅的方式,由省、市州、县区党委政府督查室、组织部、农业农村、扶贫、住建等部门联合开展督查、调度,并明确牵头部门,建立管理台账,实时跟踪记录各部门、单位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三要强化惩戒约束,改进工作作风。在乡村广泛开展群众评议活动,结合考核情况,对群众评议不好、反映差、成效不好的,直接取消帮扶单位和村级组织的评优资格,被评价为“较差”的个人,扣减年度目标绩效管理奖。通过惩戒约束手段,为乡村振兴工作戴上“紧箍咒”,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让工作落实落地。四要强化结果应用,确保取得实效。强化对乡村振兴考核结果的应用,对工作推进较好的单位和个人,在项目和资金支持、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形成“你追我赶、创优争先”的局面。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作文

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获得感,激励其自力更生,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实施更广泛的社会动员:提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凝聚扶贫攻坚强大合力。加强扶贫机构队伍能力建设,提高干部攻坚克难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宣传: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凝心聚力;宣传扶贫成就,坚定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坚定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决心;宣传社会各界对贫困人口的关心,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优良传统;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促进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作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为社会、为家庭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当他们垂垂老矣之时能安享晚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自治区把农村幸福大院建设作为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农村有生活照料需求的困难老年人吃穿住用问题,不使一人老无所依,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根据自治区前期的规划,新疆207个农村幸福大院将于6月30日前建成,此次全覆盖培训又为幸福大院奠定了人才基础。放眼当前的广袤乡村,从幼儿园到幸福大院,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呱呱坠地到耄耋老年,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路上一环都不能缺,“两不愁三保障”的实现已经细化到每个人、人生的每个阶段,越是到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越要下绣花功夫,夯实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每一步。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作文

懂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现在有一种打法叫“拧拉”,“拧拉”既体现选手打球的本领和技巧,也使得比赛更加精彩。“拧拉”关乎输赢,人生贵在“拧拉”。如果把决战脱贫攻坚比喻成一场球赛的话,高低好坏甚至成败输赢便在“拧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对于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年轻干部来说,唯有铆足一股“拧拉”劲,用过硬的本领“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才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贡献青春的蓬勃力量。

从“会拧拉”的劲中锤炼脱贫攻坚的硬本领。拧拉不是人人都会的一门技术,必须得下笨功夫苦功夫。对年轻干部来说,要想提升过硬本领,唯有到脱贫攻坚的“火线”上勤学苦练,栉风沐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明知自身缺乏脱贫攻坚的本领,非但不接受脱贫攻坚的锤炼,反而挖空心思搞“纸上扶贫”“形式脱贫”;还有些干部喜欢只动手不动脑,企图通过简单的送钱、送物、送“富”方式让贫困群众脱贫等等。脱贫攻坚是锤炼干部本领的“练兵场”、密切干群关系的“大熔炉”。年轻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新鲜血液,应当自觉投身其中,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经受考验、接受锻炼,砥砺品质、增长才干、锤炼作风,不断提升自己。唯有如此,才能练就担当大任的“铁肩膀”“硬脊梁”,才能不负韶华,有所作为。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作文

要拿出狠招实招硬招,坚决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攻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闻令即动、尽锐出战、战越勇,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越抓越紧。特别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脱贫工作不能松懈,必须战越勇。现在,剩下的脱贫攻坚任务,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而且还有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诸多挑战,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仍然面临巨大压力。要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卯足劲、绷紧弦、拉满弓,咬定目标、全力出击,坚决打赢高质量脱贫的总攻战、歼灭战、决胜战。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全面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扎实推进,各方联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赢得了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进展已经充分证明,中共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部署是完备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是清晰的,保障措施是充足的。只要层层落实好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扎扎实实推进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一定能够夺取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为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我镇通过“强组织、强动力、强产业”三大举措,有效促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平稳、有机、高效衔接。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三年来累计走访26万余人次,帮助谋思路出点子86876条,解决困难问题35687个。

坝区”蔬菜种植等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切实增强农户发展产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全镇产业已促进3721户脱贫户实现持续增收。

转身,通过土地流转收益、基地务工薪资、合作社分红,带动周边村寨7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