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说课稿(通用20篇)

时间:2023-12-09 12:00:32 作者:ZS文王

教案模板中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达到可操作性,方便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接下来是一些常用的教案模板范例,希望对你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

1、通过听故事,使幼儿学会同情别人,学会安慰别人。

2、体验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1、手指套偶:小鸟,牵牛花,小草,凤仙花。

2、卡纸,各种废旧材料,录音机,故事磁带。

一、看看,听听,说说:知道在别人痛苦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关心。

1、观看手指套偶,听故事的.前半部分,提问:

(1)小鸟生病了,孤单单地躺在窝里,心里怎样?

(2)大树下有谁?它们有没有帮助小鸟呢?凤仙花是怎样做的?

(3)牵牛花看见了心里怎么样呢?

2、继续观看纸偶表演。

(二),听故事的后半部分,提问:

(1)是谁帮助了小鸟?

(2)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小鸟的?

(3)牵牛花看见了小鸟的病好了,它怎样了?

(4)牵牛花为什么很高兴?

二、想一想,议一议:知道别人的痛苦,学会安慰别人的一些方法。

(1)能告诉我们,你生病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感受,你又在盼望着什么?

(2)当发现有的小朋友身体不舒服时会怎样帮助和安慰他呢?

小结:哪怕是一句话,一张卡片,都是对别人最好的安慰和祝福。

三、动手做做,体验关心别人后可以给大家带来快乐。

今天×××小朋友生病了,你想用什么方法安慰他,祝他早日康复?(在不拘同一答案中进行分类,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区域活动。

一、设计:爱心卡,提供卡纸,包装纸,彩带以及废旧材料等操作材料。

二、准备录音机,磁带,帮助他们录制一句安慰的话和祝福语。

三、提供泡沫,铅丝、皱纸、彩带,制作花篮和水果篮。

四、小小慰问团,自编几个小节目。

活动延伸:让我们带着这些礼物和祝福去看望×××小朋友吧!

(本活动设计获常熟市《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二等奖)。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丝网花——百合花的制作”教学片断。下面我将紧紧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从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丝网花最初是采用弃之可惜,留之无用的废旧尼龙丝网丝袜为原材料,经过巧妙构思,化腐朽为神奇。由于丝网花色彩鲜艳,造型丰富,花型逼真,因而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丝网花制作简单,易于掌握,而且根据学生不同的感受可以任意变形,往往一种制作多种效果。通过丝网花卉制作学习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是对花艺的升华。同时又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和变废为宝的神奇智慧。

本课程是劳动技术综合实践课程,主要面向五六年级的同学而设计。本课内容是由制作--固定--整形三个步骤组合而成,教学时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高发明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宗旨。紧密联系学生的认知经验,围绕认识花、探究花、创作花这一主题,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

教学重点:劳动技术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必需通过实践创作。因此我把探索花瓣的制作和组合成花的方法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要创作出形式多样的丝网花作品,不能一样一样地教,必需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举一反三。因此我把创作出贴近于生活与自然的花卉艺术造型,表现自我个性的张扬力,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新课程要求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且使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为此,结合本课内容与学生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花卉的造型和丝网花的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情感目标:感知、体验各类花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弘扬变废为宝的优良传统。

古希腊学者普里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方法恰当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情境创设法:借助多媒体音形色动的强大优势,及事先准备好的丝网花作品,进行直观对比,创设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创作欲望。

启发引导法:引导拆分丝网花成品,了解花的形状、颜色、花瓣、叶片等,启发学生探究如何用丝网花来表现各种花型。

创作表现法:通过小组探究,自主合作创作贴近生活和自然的花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如引舟渡河,教法如舟,学如划桨,唯有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具体学法如下:

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有关图片和实物,分析了解为什么这样做,达到欲行先知的效果。

模仿法:丝网花的制作步骤用语言描述非常抽象,最直观最有效学习方法就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以达到快速正确的操作要求。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以便于学生在操作中互相检查、互相纠正、以快带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培养合作精神。

(一)、观赏花——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采用情境创设法导入,在课前等待上课的过程中播放课件——伴随幽雅的古乐,展示色彩鲜艳,造型丰富丝网花的成品,使学生一进教室就受到丝网花作品的视觉冲击,浮想联翩,蠢蠢欲动。上课时直接利用这种氛围,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真花与丝网花进行比较,强化创作欲望,引出课题(丝网花——百合花的制作)。

(二)、探究花——探究制作工具和制作步骤:

花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给予我们希望和向往,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鲜花如此美丽,可是它是有花期的,为了留住这永恒的美,我们这节课就用丝网花来创造这花的世界,请同学们拆分丝网花,探索以下几个问题:

1、做丝网花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

2、分析百合花的花瓣有多少,花瓣的大小,花的形状、颜色和花叶的形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了百合花是由六片花瓣,分两层交错固定在花梗上组合而成的教学重点,为接下来创作花奠定了基础。

3、制作丝网花的步骤:教师以百合花为例演示丝网花的制作步骤:绕圈——网丝——组装——造型,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三)、制作花——学生动手实践:

将学生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以便于学生在操作中互相检查、互相纠正、以快带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了营造出温馨的艺术创作氛围,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轻音乐,屏幕出示温馨提示:

1、规范制作,注意安全。

2、节约材料,合理裁剪。

3、大胆创作,勇于创新。

4、清理垃圾,恢复现场。

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完成百合花的创作之后,鼓励他们采用重组、迁移、创新等方法创作贴近于生活与自然的花卉艺术造型,使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拓展,层层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评价总结,作品赏析。

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时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从以下六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

主题鲜明,操作规范,独有创意,造型美观,花型逼真,富有特色。

作品赏析也是一次经验的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大家回去以后可以访问“百变丝网花”网站,学习更多的花型设计,创作出多姿多彩的丝网花来装扮自己的卧室、美化我们的教室,赠送亲友,增进友谊,机会成熟时,我们将举办一次“巧手丝网花”作品展览。

劳技课是小学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只有应用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创造为宗旨,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从视觉、听觉、感觉多方面唤起情感的共鸣,引导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感悟创作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借助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并在观赏花,探究花,创作花的递进训练中一一落实教学目标最终突破重点难点,使得丝网花在课堂,在校园,在学生心中悄然绽放。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让我们学会观察》。

进行汇报:

1.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观察的重要性,掌握特征观察法。

2.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并学会填写观察记录表。

3.引导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掌握特征观察法,知道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并学会填写观察记录表。

教师准备关于春天美景的视频及月季花实物;学生准备各种水果。

归纳。延伸”四个环节。接下来我向大家汇报每一环节的具体操作情况: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观察需要多种感官并用,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尝、用手触摸,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题目《让我们学会观察》。

2.通过实物,探究新知。

激活兴趣和动机后,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实物观察活动——观察月季花。观察之前我给学生做了适当的点拨和指导:首先要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观察月季花需要调动那些感官、抓住哪些特征进行观察,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再实施观察活动。在各小组进行汇报的时候顺势归纳出特征观察法。

3.加深体验,强化训练。

在观察月季花的基础上,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特征观察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特征观察法并运用于实践之中?接下来,我又引导同学们利用这种观察法观察了他们自己带的各种水果,指导他们填写好观察记录表。学生知道了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学会了填写观察记录表。

4.深化认识,

总结。

延伸。

我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这个问题再次巩固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使学生了解特征观察法只是诸多观察方法中的一种。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逐渐认识更多的观察方法,如顺序观察法、对比观察法等。希望同学们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做个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的预定目标,达到了。

教学设计。

的预期效果。这些都得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得益于对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得益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缺点和不足在所难免,恳请各位。

专家。

不吝赐教,我愿倾听大家的金玉良言。谢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大家好!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包饺子》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说明: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诞生的全新的课程形态,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三条线索,把握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设计了这堂充分体现劳动技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综合实践课的真实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融入整堂课的设计中,抓住机会,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

本节课我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准备阶段,第二课时是动手包饺子、品尝饺子,主要活动是通过小组合作擀皮、包饺子,创作饺子作品,分享劳动成果并谈感受。

1、通过包饺子,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利用饺子的不同形状进行综合构思、合理拼配、组成创意饺子作品。

3、通过活动加深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4、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应用和想象力的发挥完成饺子作品,体会学会包饺子的乐趣。

5、通过小组分享劳动成果、畅谈感受体会劳动的不易和喜悦。

6、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包饺子的方法与技能。

教学难点:掌握擀饺子皮和包饺子的技巧。

2、教师带领学生去菜市场买菜和肉,并指导学生拣菜、洗菜、切菜。

3、教师辅导学生和面、拌馅。

4、学生向父母学习包饺子。

我通过启发引导、操作演示、分解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时间,大胆放手,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

根据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步。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喜洋洋》乐曲,并出示一幅饺子图,借机道出:除夕之夜,爆竹声声,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象征团员的饺子,真是温馨、幸福。今天,大家想不想学学包饺子?接着,我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谈谈包饺子的工序,随即板书四大步骤:和面、拌馅、擀皮、包饺子。

(设计意图:伴随着快乐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话语,一下字就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包饺子的工作室,使每一位同学都成了小小饺子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畅谈的方法不但使学生明白了包饺子的工序,更为包饺子打好了基础。)。

(二)掌握方法提升创新。

由于课前和面、拌馅的工作已经就绪,所以我将擀皮、包饺子的方法作为重点讲授:

1、学会擀皮掌握包法。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分别出示了擀皮和包饺子的步骤图片,让学生看图并联系生活分别说说擀皮和包饺子的步骤,即把和好的面揉成一个个小面团,再用力搓成直径约3—4厘米的长条,再切成一个个小圆柱体,撒上面粉、压平,用擀面杖擀成圆而薄的饼。这样,一个饺皮就擀成了。包时,将饺皮放在手心,在饺皮中间放上饺馅,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将饺皮对折后捏合。

(设计理念:实践是理论的指导,为了更好的掌握包饺子的方法,我用比较直观、形象的图片,代替了枯燥、生硬的说教。)。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劳动号子》。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欣赏《劳动号子》是根据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纳入国民体系实验用书——《幼儿园教学活动指导用书》大班艺术领域欣赏劳动号子一课内容来设计的。“铁人”王进喜是个秦腔迷,他对音乐的喜爱体现了劳动者的乐观精神,同时“铁人”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也感染了工友们。在“人拉肩扛”的劳动过程中王进喜就用劳动号子指挥和鼓舞大家完成超乎想象的重体力劳动。体现了石油工人钢铁般的毅力和乐观团结的创业精神。本次活动就是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号子带来的感染力和促进团结协作的力量。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具体如下:

1、了解什么是劳动号子,以及劳动号子的作用和特点。

2、学习用“一领众和”的方式喊号子,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劳动号子节奏和韵律。

3、了解老一代石油工人在艰苦条件下乐观的态度、团结的精神。

重点:感受号子一领众和的特点,学习用“一领众和”的方式喊号子。用即兴表演、肢体语言等亲身体验的形式来突破重点。

难点:感受老一代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过程和乐观团结的精神。在游戏中感知团结一致的作用和乐趣,来突破难点。

5—6岁幼儿脑结构较成熟,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较准确的感知节奏和韵律,他们的大肌肉的迅速发展使幼儿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节奏有力、动作整齐的表演。

通过观看丰富的视频资料、师幼之间的讨论总结、幼儿亲身搬运和喊号子。

的体验中,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实践体验法,帮助幼儿了解老一辈石油。

工人艰苦创业的历史。

1、活动前幼儿初步了解“人拉肩扛”的历史。

2、视频资料。

3、小红旗一面。

活动一历史再现。

1、《人拉肩扛》的故事导入。

设计意图:老师讲《人拉肩扛》的故事,再现石油大会战时期人拉肩扛的历史事件,加深幼儿对铁人王进喜和老一辈石油工人乐观、团结精神的了解。

2、发现人拉肩扛中的号子。

欣赏“人拉肩扛”的视频。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总结,然后将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答案告诉老师。我会针对孩子的“我听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引出“劳动号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提问、交流引导幼儿发现铁人王进喜爷爷用号子指挥石油工人团结一致的拉动了重达几十吨的钻机,初步了解“号子”在劳动中的作用。

活动二艺术欣赏。

1、感受号子的形式。

带领幼儿再次欣赏“人拉肩扛”的视频,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去感受“劳动号子”的魅力,(工人干劲大啊!嘿嘿。困难咱不怕啊!嘿嘿。咱们一声吼啊!嘿嘿。地球也发抖啊!嘿嘿。)亲自感受之后老师抛出,“在劳动中为什么要喊号子”呢?引导孩子进行思考。根据孩子的不同回答和疑问,师幼共同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用抛砖引玉的方法,通过模仿、体验、提出问题并回答,引导幼儿加深了解“劳动号子”在劳动中所起到的作用。

2、游戏深化,艺术表现。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设计一个“快乐运输队”的游戏。我会准备一些较重的袋子请幼儿分成若干组进行两次搬运,第一次搬运只给出目的地。第二次配以号子指挥“预备,走。一二、一二”。让孩子们对比两次搬运哪一次更顺利、更开心。

设计意图: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在游戏中,体会劳动号子在劳动中的作用。“劳动号子”能够鼓足干劲,高涨情绪,指挥大家步调一致,这样劳动会更顺利更轻松,同时还能感到身心愉快。

3、艺术拓展。

让孩子们欣赏几种劳动号子,引导幼儿体会出劳动号子的特点。

设计意图:在孩子们参与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出劳动号子的特点:运用到多种劳动场面、一领众和、有一定节奏、一定规律、一定起伏等。

各位评委,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本次活动的过程设计我是利用“初步感受”“加深了解”“实践获得真知”的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以上各环节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将带领幼儿激情的表演来结束这次活动。

活动三情景再现,激发情感。

特点。

设计意图:为幼儿创设情境。进行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

1、教材分析:

本课是校本开发自编教材内容。劳动技术课要求,在教学中通过某一项具体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技术学习的态度与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母亲节即将到来的时效特点,结合学校教育的要求,自编了《插花艺术》,在本课中,学生既可以通过插花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又通过学习培养了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今天所说的内容是:《插花艺术》中花材的实际插作。

2、教学目标的制定:

依据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本节课的特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用鲜花插作一个优美造型。

(2)能力目标:通过插花的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德育目标:插花以植物为素材,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与大自然同在,感受到生命的韵律美,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通过教师作品的展示,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对父母满怀深深的感激之情。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为母亲献上子女亲手制作的插花作品。

3、重点、难点及关键:

(1)重点:花材插作。

(2)难点:插花的优美造型创作,要求作品有寓意,有美感。

(3)关键:创造性思维训练。

4、劳动材料。

花材:康乃馨、百合花、玫瑰花、满天星、薰衣草等鲜花等。

插花辅材:各种花瓶、花泥、包花专用纸等。

5、劳动工具:剪刀。

教学方法确立的理论支撑:

以加涅的“联结——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为本节劳动课教学模式确定的理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是劳动课教学模式的哲学理论”为教法确立理论指导;以“劳动技术课教学模式的主结构应以劳动实践为主轴,包含设计、实践、评价、拓展四个基本环节”为本节课教学的基本方法。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把花插到容器里,这种劳作活动和表现形式并不是无目的、无要求和随心所欲的,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意图和情趣进行插作,组合成一个优美的造型,并借此表达一种主题思想,传递出一种精神和情感。

学生只有十岁左右,可能一时想象力没有那么丰富,因此我选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借助电教媒体,运用直观法情境教学,创设情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劳动、创新意识。

基本学习方法:观察—模仿—认识—实践。

观察: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在头脑中建立操作的视觉表象,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

模仿:学生依照示范做出类似动作,它是学习操作技能的一个传统方法,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避免学习过程出现弯路。

认识:教师根据收集信息的反馈,通过辅导,让学生及时矫正不规范的操作,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技术操作认识。

实践:通过练习实践,让学生操作技能达到连贯、协调和熟练,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素养。

1、复习插花必备知识。

2、导入新课:

引言:插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意图和情趣进行插作,组合成一个优美的造型,并借此表达一种主题思想,传递出一种精神和情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花材的插作。

3、学习新课:

首先我准备了一系列插花图片,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出来。

通过欣赏展示作品,可以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产生对美的追求的心理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劳动技术的意愿。

作品欣赏:

(1)加了酸浆果的冰激凌。

利用圆锥形的玻璃杯,上置两个半球形的花体,并用气泡草作垂挂修饰。作品采用了拟物的表现手法,形式如同题名《加了酸浆果的冰激凌》所说的那样,让人看了十分亲切,生活味很浓。

(2)心中的花园。

(3)秋尽江南草未凋。

有花、盘、几座,三者合而为一,民俗气息甚浓。特别是两根竹子,一高一低,有着“只须三两竿,清风自然足”的诗情画意。两峰山石和篱墙等构筑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田园风光。作品小中见大,趣味盎然。

(4)风叶青葱亦日香。

竹朴实自然,没有一丝奢华,更没有矫揉造作。花分上下两层彼此呼应,如飞天舞袖,游龙戏凤,婀娜多姿。花材只用了桂枝、黄菊、麦冬三种,却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所用色彩简约清新,三支菊花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真可谓“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5)清风明月聊婆娑。

夏日的夜晚,临窗观月,看着云月相戏、花影浮动,听着鸣虫争语、风过叶扰,会有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作品清淡而又高雅,散发出淑女的气息,非常适合夏季室内装饰。

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插花的积极性,有强烈的欲望想要学会插花,于是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自己创作的一件作品展示给学生,名为“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后利用音乐和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产生情境感,使学生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乐在其中,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学生就象一朵朵绽放的百合,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父母育儿,虽苦犹甜。

作品欣赏结束,我接着将插作要领向学生讲解并示范——先里后外、先主后次。

放映教师讲解示范插花技术要领视频。

放映作品设计学生讨论过程视频。

放映学生插花技术操作实践视频。

视屏图片展示学生创作插花作品。

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

2、了解各种粮食的用途及营养价值。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口语表达、动手操作及交流能力。

4、通过活动,学生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认识各种粮食并了解它们的用途及价值。

认识各种粮食并了解它们的用途及价值。

教师: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各种粮食,做手工粘贴画,上网查资料。

课时分配:

1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检查调查活动情况。

1、指名说出当地所产粮食的名称。

2、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各种粮食,加强认识。

3、个人展示搜集到的粮食,并说出它们的用途及营养价值。

4、媒体欣赏各种粮食及其用途和营养价值。

三、展示手工作品。

1、小组内展示,选出一张最佳作品,全班交流。

2、被选中的作品的作者向全班同学介绍所用到的粮食以及设计想法。

四、媒体欣赏古诗《悯农》。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课,大家认识了当地所产的粮食,了解到了粮食的用途及营养价值。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应该爱惜粮食。

六、课外拓展。

把这节课的收获、感受写篇小短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内容之一,学习本课时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会收集处理信息,还要学会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问题,体会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综合实践价值,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本课时是安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了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第1-3页内容。本课时是作为一个拓展性的知识点出现的。教材先从学生熟悉的情景“找一找身边的白色污染”和“调查自己家里一天大约用几个塑料袋?”引入,“全校学生家庭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用掉多少个塑料袋?”继而导出“白色污染”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整理等方式获得有关“白色污染”资料信息,再经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的危害,形成环保意识。

本课时的重点: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信息。

本课时的难点: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发现“白色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体会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本课时关键:通过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1、经历对“白色污染”有关资料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

2、通过对“白色污染”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发现“白色污染”对人类及自然社会的危害,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身边生活的“白色污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4、组织开展以“白色污染”为题的课外活动,引导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培养积极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课时教材内容安排特点,本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要运用谈话法和讨论交流法,兼并信息收集,观察思考等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收集到的资料信息,通过分析、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自主参与,积极探索,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1、信息收集法:通过询问,查找,查阅书刊等方式获得有关“白色污染”资料信息。

2、谈话法:教师以交谈的方式参与课堂中,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的危害,建立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情景。

(一)课前准备。教师:“白色污染”图片和所收集的资料。学生:分成5个小组,调查计算“平均每一个家庭一天用几个塑料袋?”查找“什么是白色污染?”,并收集相关资料。

(二)教学流程。

1、展示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一组“白色污染”图片。(路边树上挂满各种塑料袋,河水被塑料袋垃圾污染,田地里随处乱扔的塑料制品等。

(2)问:“观察这组图片,你们发现什么?”(指名小组回答,引出“白色污染”一词)。

2、汇报成果,展示能力。

(1)反馈:“什么是‘白色污染’”?(指名小组回答)。

(2)反馈: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白色污染”的知识?(各小组反馈所收集到“白色污染”资料信息)。

(3)教师反馈所收集到有关“白色污染”事例。

3、合作探讨,深刻体验。

(1)思考交流。

a、观察思考: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白色污染”?

b、交流:(各小组反馈思考结果)(主要有家庭使用塑料袋,学生在校的零食塑料袋,田地里的农用废弃塑料制品等)。

(2)小组合作计算:

a、平均每个家庭一天用掉几个塑料袋?

b、全校学生家庭每天共用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个月呢?一年呢?

(3)分析交流a、思考讨论:根据以上数据和我们所收集到的资料,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发现“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的危害)b、交流:(各小组反馈讨论结果)。

(4)师生小结“白色污染”给自然及人类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一、视觉污染二、潜在危害)。

4、深刻认识,激发行动。

(1)讨论交流。

a、讨论:我们已认识到“白色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b、交流反馈:(各小组反馈讨论结果)。

(2)你将怎么做呢?(指名学生回答)。

5、课外作业请把你的决心写出来,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可怕的“白色污染”

1、什么是“白色污染:?

2、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白色污染”?

3、据以上数据和收集资料,你发现了什么?

4、我们应该怎么做?

5、请把你的决心写出来,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数学实践活动课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

一、课前分析。

1、教材分析。

《节约用水》一课是结合前面学过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设计的。旨在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能够了解水的用途,在他的生活经验中对水资源的缺乏与保护也有简单的了解。但从孟州的环境来讲,学生没有看到缺水的地方,因而对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每天需要多少水,目前水的匮乏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并没有比较系统地了解和理性的认识,因而在本节课中,关键要引起学生对缺水问题的关注,让学生通过学习,自觉树立节水意识,倡导节约用水,感染身边人节约用水。

二、我的思考。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大致确定为:

1、以小见大,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折射出浪费的大问题,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联系孟州水资源现状将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孟州水资源现状的研究,并在交流对话中增强孩子们的节水意识。

3、借助多媒体将孟州的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用水情况整合进课堂与孟州淡水资源进行对比,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水资源的匮乏,从而让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

1、说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思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反映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我将用数据反映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数据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调查周围浪费水的情况,收集节水措施教师准备:课件、自制水龙头和量杯(每组一个)、水3、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将以活动为中心,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采取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课堂展练等形式,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教法与学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三、落实思考:

(一)图片欣赏,引发感受。

1、在此环节中我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让学生领略水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由此告诉学生水是生命之源,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1、水资源如此珍贵,我们的周围有浪费水的情况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谈现象,谈感受,在生生交流中,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

2、做漏水试验,记录1分钟滴水量是多少毫升,填写实验表。

水龙头1分钟滴水量。

组别滴水量(ml)。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平均滴水量3。

通过实验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并引发思考“每个水龙头漏水的速度不同,用什么数来代表这些水龙头漏水的平均水平呢?”这一问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统计知识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进行统计。

3、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

(1)计算1小时,1天,1年的漏水量。

时间滴水量1分1小时1天1年漏水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多。这样的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节约用水必要性的认识。

(2)根据分析的数据,继续利用平均数进行推断:我们学校有几个水龙头漏水?根据这个比例计算全国大约30万学校使用自来水,全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1立方米约重1吨)按照孟州水价2.5元/吨,一共多付多少水费?如果每人每年用30吨水,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一年?全孟州约37万人,这些水可供全孟州人用多长时间?通过联系孟州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数据分析: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孟州水资源总量约为1.90亿m3(1m3的水约重1t),孟州市约有37万居民,如果按每人每年用水30吨计算,这些水大约可供人们用多少年?(孟州水资源污染网络报道链接和缺水图片介绍,如果不能做到环保、节约孟州也会出现这种状况)通过分析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震撼人心的图片叩击着孩子们的心灵,再次体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三)结合现状,反省整改。

1、数据带给我们的震撼尚在眼前,节约用水势在必行。结合周围的浪费现象进行讨论,探讨有效的节水措施。让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

2、介绍节水措施(四)拓展延伸,总结建议。

1、国家对水资源的重视。

(1)介绍世界水日:。

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xx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2)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2、课已终意未尽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增强孩子们的节水意识。

四、说板书。

节约用水。

我的板书简单明了,以小见大,用数据折射浪费的大问题。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不容小视。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让节水成为一种习惯。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缝沙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缝沙包”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习,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科。在制作沙包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基本的针法,并能够运用学到的技法和教师的要求相结合,设计并缝制形状各异的沙包。

《缝沙包》——这一内容虽安排在高年级,但对于部分学生只会穿针、引线、打结,如果缝制一个完整的沙包,让学生自己进行缝制时可能还会遇到许多实际的困难。

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沙包的基本针法。

2、能力目标:培养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不同的沙包。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缝沙包,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

并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沙包的缝制过程及让学生从自己眼、手、脑协作劳动中体会手缝的乐趣。

难点:设计不同形状的沙包以及缝制的方法。

劳动与技术项目的有效实施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1)、实物投影仪;

(2)、方块布、棉线、缝衣针、剪刀、米;

(4)、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沙包);学生准备:方块布、棉线、缝衣针、剪刀、米。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示范,了解缝制过程——突破难点,学生制作——总结评价——开展游戏,课后延伸的思路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本节课通过沙包创设情境导入,激情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沙包吗?我又提出你们平时玩的沙包是从哪得到的?从而引出我的沙包是我亲手缝制的。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缝沙包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环节安排时间大约为1分多钟。

(二)、了解缝制过程。

缝制沙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先教学生三种缝法,让学生基本掌握,在把缝沙包的过程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一一讲解,从穿针引线、将布块正面朝里,把正面完全充分的翻过来,在把怎么装沙包内部材料,给学生一一讲清楚,以免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弄的地面桌面都是米粒,最后封口让学生注意要把毛边缝合,这样会使沙包更加美观。了解缝制过程后,要和学生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沙包是方形的,播放一些课件,让学生了解好多样式的沙包。并且让学生树立自信,问学生你们有没有信心比这些沙包做的更好,激发起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就让同学们交流讨论后,在强调缝前的安全注意事项,此环节安排时间大约为10分钟。

(三)突破难点,学生制作。

由于学生初次缝制沙包,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规范操作的全部技能,有效的途径是教师进行指导操作。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此环节20分钟。

(四)、展示作品、评价总结。

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制作告一段落后,请部分同学说说在制作沙包时的经验或想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体味学习的真谛、成功的喜悦。本节课中在内容上既注重学生的操作结果的评价,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验的获得、良好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和创造性思维的显现。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此环节安排时间大约为8分钟。

(五)、开展游戏,课后延伸。

为了让学生享受到自己劳动成果带来的欢乐,我安排同组学生利用亲手缝制的沙包在一起玩换沙包游戏。在完成以上任务后,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能够利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多加练习,回家后缝出漂亮的沙包,用自己缝的沙包去调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玩沙包的。为下节课我们继续上玩沙包有学问起到了铺垫,此环节安排时间大约为1分钟。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些浅见,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综合实践活动《我的爸爸妈妈》说课稿

我的家乡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天蓝、地绿、山青、水秀。这里居住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等五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如同一个天然的文化大观园。每每谈到自己的家乡,孩子们的话匣子便关不住,俨然一个个小导游,骄傲之情溢于言表。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知家乡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建家乡的理想。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多媒体显示文本)。

1、认知目标。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风俗、物产、社会生活等知识。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归纳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2)让学生走向社会,亲近自然,去寻找美、发现美,捕捉美。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风光美、人文美和时代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为振兴家乡而勤奋学习的远大目标。

二、教学重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学生要勇于探究,有创造愿望和乐趣,关注家乡的建设,愿为家乡出谋献策。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这一特点,结合我州目前开展的桥头堡事业的良好契机,联系我校学生的年龄、心理和情感特点,我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风光美、人文美和时代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为振兴家乡而勤奋学习的远大目标。

三、教学难点。

综合实践活动,顾名思义,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是“知与行”、“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与统一。真正具有“育人”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应当让学生在活动结束时“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五年级的学生虽说具备了一定的查阅资料、归纳整理的能力,但是现在的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他们的一些实践能力还亟待加强。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将本次活动的教学难点设定为: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归纳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该阶段以欣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音乐视频开幕,教师结合视频内容与学生互动聊天促成活动主题的产生,依照孩子们谈到的话题分组讨论提炼出感兴趣的子课题。

学生自由编组,老师根据学生特长适当调整,通过小组讨论的办法确定自己喜欢的组名,并推荐出组长、记录员、摄影摄像师等。全班共有56人,分为:自然风光写真组﹑历史古迹探寻组﹑物产风情收集组、发展变化调查组四个小组。

分好组后,各组根据实际情况,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学生的认知、生活经验及对问题的处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常出现不能紧扣主题的情况,意见不统一,因此这一环节我及时给予适当点拨和指导,旨在使学生的思维紧跟主题,层层深入,兴趣不减,为以后的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走进家乡、开展活动。

方案确定后,我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走进家乡去实践,通过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对农村物产风情﹑发展变化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

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在活动的第二阶段我认清了自己的身份,一个很好的促进者、一个友善的帮助者,也使学生认识了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欣赏,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争先创优,这无论对我还是学生来说都是最好的收获。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形成成果。

整理资料,形成成果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学生遇到了难题,“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组”在讨论如何汇报成果时争论不休,他们想以大量的图片来展示家乡的变化,但却找不到比较点。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得出了以“昨天、今天、未来”三个版块作为成果展示方案。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了学生一块垫脚石,学生站在上面还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第四阶段:展示成果、交流收获。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介绍对家乡的认识,介绍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号召人们关注家乡。在展示阶段里,学生为了更好地汇报本组收获,小组成员团结协作,运用了多门学科的知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特长,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合作性。

每个小组都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了展示汇报。

“家乡的自然风光写真组”:以图片和绘画的形式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

“家乡的历史古迹探寻组”:以影集的形式展示家乡的历史古迹,同学还为此设计了“欢迎您到我的家乡来”的导游词。

“家乡的物产﹑风情收集组”:以图片和手抄报的方式展示了家乡的物产﹑风情。

第五阶段: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各组展示成果后,以民主评议的方式评出了最佳摄影师、最佳小记者、最佳小编辑、最佳小导游。为了把活动推向新的高潮,全班举行了一次“我爱我的家乡”主题队会活动,号召大家从小树立建设美好家园的理想。

五、活动效果。

学生走进家乡,感受到了家乡的风光美、人文美和时代美,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培养了孩子们爱护家园、合作互助、自强自律、勤奋努力等品质。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受益匪浅,我自己也从孩子们认真的态度上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对我们师生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任何一门教学活动都是遗憾的艺术,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也存在不太完美的地方。比如:教学展示过程缺乏一定的深度,对家乡的人文资源的.探索略显单薄,成果展示缺乏一定的深度和说服力。

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

活动目标:

1、通过听故事,使幼儿学会同情别人,学会安慰别人。

2、体验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手指套偶:小鸟,牵牛花,小草,凤仙花。

2、卡纸,各种废旧材料,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看看,听听,说说:知道在别人痛苦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关心。

1、观看手指套偶(-),听故事的前半部分,提问:

(1)小鸟生病了,孤单单地躺在窝里,心里怎样?

(2)大树下有谁?它们有没有帮助小鸟呢?凤仙花是怎样做的?

(3)牵牛花看见了心里怎么样呢?

2、继续观看纸偶表演(二),听故事的后半部分,提问:

(1)是谁帮助了小鸟?

(2)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小鸟的?

(3)牵牛花看见了小鸟的病好了,它怎样了?

(4)牵牛花为什么很高兴?

二、想一想,议一议:知道别人的痛苦,学会安慰别人的一些方法。

(1)能告诉我们,你生病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感受,你又在盼望着什么?

(2)当发现有的小朋友身体不舒服时会怎样帮助和安慰他呢?

小结:哪怕是一句话,一张卡片,都是对别人最好的安慰和祝福。

三、动手做做,体验关心别人后可以给大家带来快乐。

今天×××小朋友生病了,你想用什么方法安慰他,祝他早日康复?(在不拘同一答案中进行分类,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区域活动。

一、设计:爱心卡,提供卡纸,包装纸,彩带以及废旧材料等操作材料。

二、准备录音机,磁带,帮助他们录制一句安慰的话和祝福语。

三、提供泡沫,铅丝、皱纸、彩带,制作花篮和水果篮。

四、小小慰问团,自编几个小节目。

活动延伸:让我们带着这些礼物和祝福去看望×××小朋友吧!

(本活动设计获常熟市《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二等奖)。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老师:

大家好!

1.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见,综合实践活动十分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此理念的主导下,我设计了《小小超市》这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这部分内容只有一个知识点:就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材借助“小小超市”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采用现场模拟的方式,展现了一个超市的真实情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扮演售货员与顾客,用对话形式提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几个单元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2.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在活动中懂得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付款方式的多样性。”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我以尝试教学理论"为指导。

思想。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和品德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

教师:课件,售货员帽,经理牌,钱盒,文明顾客星,会员卡。布置3个柜台,设置“玩具区”、“食品区”、“学习用品区”。

学生:每人准备2-3件商品,了解物品价格,制作价格牌。准备若干模拟人民币,自带一个钱包。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按照“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创办超市招聘员工模拟购物经历实践发表感想。

总结。

延伸”的程序组织教学,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四大环节:激趣引入、创办超市、模拟购物、交流。

评价。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生活,学会把知识综合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下面我就以教学程序为框架,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具体说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约5分钟)。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课一开始,我先给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情境:出示学生喜欢的虹元超市的图片,一下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们喜欢逛超市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时出示课题。我这样设计,借助“小小超市”这一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把学生带入到快乐的学习情境之中,使课堂一开始就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2、创办超市,招聘员工。(约15分钟)。

通过抢答考题,确定3名学生为售货员3名学生为部门经理,其余的学生扮演顾客。老师扮演超市总经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模拟表演推销商品。

我这样设计,除了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也反映了在日常生活中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时经常出现的几种情形。例如,计算买两种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卖东西时怎样找零,买东西时钱不够怎么办,怎样比较两种商品的价格,等等。这些情形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或将来会遇到的,通过这种现实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充分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模拟购物,经历实践(约12分钟)。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培养实践能力”。鉴于此,我设计了此环节。具体的我是这样设计的: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卡片购买商品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充分让学生展示选购货物的自主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体验自主的快乐,通过活动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发表感想,

总结。

延伸。(约8分钟)。

1)交流在活动中各自购买了哪些物品,自己是怎样付钱的。

2)分享买东西的感受。

3)工作人员谈一谈自己的经验。

4)表扬获得文明顾客星和会员卡的孩子。

5)给小小超市提建议。

品德教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到此,整个教学过程全部结束。

1.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我想,孩子们的快乐可能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成人世界的向往,教学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我则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着,看着他们在“小小超市”里游刃有余的“经营”,争先恐后,不甘示弱。直到把“超市”的商品买完。我被他们的执着感动了。听着他们率真的回答,我被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征服了。我发现在这节课中,数学已成为他们接触生活,了解生活,融入生活的得力助手。

2.由于孩子第一次上这样的活动课,他们的目光被外界的变化所吸引,好多孩子课堂纪律不好,只是跟着别人玩,跟着别人快乐着,没有进行自己的数学思考。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4.上完这节课后,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班容量小点,学生的自控能力好点,课堂效果是不是要比这节课好。于是我在一二班做了试验。把学生分成了两个小班,分别安排了同样的活动内容。虽然平时一二班的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及一一班,但当时课堂上孩子畅所欲言的场景真的感动了我。

实践活动说课稿

提起纸,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全面地了解它.因为纸蕴含着丰富的知识隐藏着无穷的奥秘,所以,我和我班的同学们共同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就是:走进纸的王国。

一、研究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纸的知识,对纸的发明、制造、包含的科学道理、与生活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懂得充分地、合理地、环保地利用纸。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

2、在实践的访谈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3、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敢于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研究,在学会共同分担学习任务,共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对纸的研究活动,获得对自然、对社会的自我体验与感悟。

由于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很多,我采用了主题分解的方式,即将一个大课题分解成六个子课题:分组进行探究。

由于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很多,我采用了主题分解的方式,即将一个大的课题,分解成六个子课题,进行分组探究。

二、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共分确定课题,准备方案,实践体验,成果展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决定课题(一课时)。

首先,创设情境,同学们,请打开你们的书包,你发现书包里什么最多?(书、作业本)。

对,书和作业本都是用什么制成的?(纸)说明我们每天学习离不开纸。

纸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谈谈你对纸了解多少?

(学生充分的说)。

有的答纸的种类名称、用途,有的答纸艺作品,也有的说知道四大发明、纸的发明史.。

教师借势引导,纸的身上有这么多的学问,那我们本次活动的主题----走进纸的王国。

接着提出问题请大家讨论:你还想了解有关纸的什么知识?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我将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根据问题确定了六个研究小组,分别是历史组,制造组,调查组,环保组,科技组,和手工组。

二准备方案阶段。(一课时)。

各个小组共同商讨,确定本组的研究范围,和探究方法。(如图所示)。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

三、实践体验阶段(十课时)。

这一阶段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的阶段。应把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按自己组确定的探究方法进行自主实践活动。教师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否则教学过程就会流于表面,没法深入的开展下去。首先,我来介绍“历史组”的活动情况。

(一)历史小组,一开始,历史小组的同学仅仅把关注点,放在了搜集有关“纸的发明与应用”这方面的知识上了。我建议学生要拓宽思路,从包含“纸”字的成语入手,去深入挖掘“纸”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后来学生共搜集到含有纸字的成语32个,在这一过程中,历史小组的同学对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建议他们可以将这个成语故事改编成剧本演一演。

(二)制造小组:

制造小组的任务之一,就是到造纸厂去参观,可是,学生几乎跑遍了大半个沧州市区,却没有找到一家造纸厂,就在学生们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建议:“为什么不上网试试看呢?”这一试,学生们搜到一条宝贵的信息:在市郊白官屯有一家生产再生纸的造纸厂,叫做明珠造纸厂这就是学生到造纸厂参观带回来的录像,(课件)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不仅如此他们还亲自动手当了一回现代版的“小蔡伦”亲自动手制造再生纸。请看视频。

(三)调查小组的工作起来也不容易,同学们为了调查使用纸张的情况,不但在学校内调查了学生用纸的情况,在家庭中调查了家庭使用卫生纸的情况,还分别去了商场,采访商场收银员,调查打印用纸的情况;去了花店,采访花店老板调查包装花束的用纸情况;还在家庭就家庭使用卫生纸的情况展开了调查。

在面向社会进行采访之前,我交待了注意事项,告诉他们向别人询问要有礼貌,并且要事先想好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顺利获得有价值的采访结果。由于准备充分,学生收获还真不小,同时,他们也学会与人交往的一些基本常识,锻炼了社交能力。学生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完成调查报告并用幻灯片展示出来(展示学生用纸的调查报告)。通过孩子们的自主实践,他们深深地意识到纸张的节约刻不容缓,于是他们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如作业本双面用,尽量使用再生纸,多用手帕,少用纸巾等。更为可贵的是:为了让全校的同学们都了解,目前纸张浪费的现状,他们写了一份倡议书。由我联系广播站的老师,让他们在校园广播电台进行广播。

(四)环保小组他们在网上搜集了一组图片题目是《癌症村的悲哀》,内容是滑县一些造纸厂随意排放污水,造成生态灾难。通过这组图片他们能深刻地意识到,造纸所带来的环保问题,以及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环保组的杨雨萱同学有“小诗人”的美誉,我建议她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于是,她做了一首诗《纸的心声》。由他们组的“朗读明星”王楠同学来朗读。

我又指导他们为这首诗配上了合适的音乐,在成果展示时,伴随着这首时而低沉时而轻快的乐曲,王楠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震撼了每一位同学的心灵。

(五)科技小组的同学也不简单,科技小组的同学在搜集了大量纸的分类用途性能方面的知识之后,我又向他们推荐了几种新型的纸张,如,发声纸,除臭纸,等。他们将这些知识巧妙的融合,完成了一个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童话剧《纸张争功》。

(六)最后我给大家介绍的是手工小组,手工小组的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我就建议他们向美术老师请教,在美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孩子们完成了自己的手工艺品。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阶段(一课时)。

1、各小组成果展示,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评价。

2、反思自己的收获。

社会学家小组的王博同学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交流;

科研专家小组的张宇西同学说:自己思考问题更全面、更深入;

历史小组的孙博宁同学说:学会了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而制造专家小组和手工制作小组的同学都表示体验到了动手的乐趣。

3、畅想未来的纸。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创设了一个召开新型纸张发布会的情境,让学生设计更加环保,更有特点的新型纸张,学生的思绪飞扬:设计出了“草生纸”“带路纸”“放电纸”等。学生的表现可以用“创意无限,精彩连连”八个字来概括。

4、拓展延伸。

学生调查研究结果是丰富多彩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探究,让学生认识了世界,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纸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我引导学生继续关注有关纸的问题,在生活中做到合理使用纸张。

在这一阶段中我认为值得大家关注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并将这些收获带到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去。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更好的开展。

最后我想说,“教育是门遗憾的艺术”在本次活动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水平能力的限制,对“纸中的科学”挖掘不够,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践活动说课稿

大家好!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包饺子》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说明:

一、设计理念。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诞生的全新的课程形态,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三条线索,把握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设计了这堂充分体现劳动技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综合实践课的真实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融入整堂课的设计中,抓住机会,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

二、活动方案。

本节课我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准备阶段,第二课时是动手包饺子、品尝饺子,主要活动是通过小组合作擀皮、包饺子,创作饺子作品,分享劳动成果并谈感受。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包饺子,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利用饺子的不同形状进行综合构思、合理拼配、组成创意饺子作品。

3、通过活动加深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4、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应用和想象力的发挥完成饺子作品,体会学会包饺子的乐趣。

5、通过小组分享劳动成果、畅谈感受体会劳动的不易和喜悦。

6、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包饺子的方法与技能。

教学难点:掌握擀饺子皮和包饺子的技巧。

五、活动准备:

2、教师带领学生去菜市场买菜和肉,并指导学生拣菜、洗菜、切菜。

3、教师辅导学生和面、拌馅。

4、学生向父母学习包饺子。

六、教法、学法。

我通过启发引导、操作演示、分解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时间,大胆放手,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

七、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步。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喜洋洋》乐曲,并出示一幅饺子图,借机道出:除夕之夜,爆竹声声,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象征团员的饺子,真是温馨、幸福。今天,大家想不想学学包饺子?接着,我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谈谈包饺子的工序,随即板书四大步骤:和面、拌馅、擀皮、包饺子。

(设计意图:伴随着快乐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话语,一下字就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包饺子的工作室,使每一位同学都成了小小饺子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畅谈的方法不但使学生明白了包饺子的工序,更为包饺子打好了基础。)。

(二)掌握方法提升创新。

由于课前和面、拌馅的工作已经就绪,所以我将擀皮、包饺子的方法作为重点讲授:

1、学会擀皮掌握包法。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分别出示了擀皮和包饺子的步骤图片,让学生看图并联系生活分别说说擀皮和包饺子的步骤,即把和好的面揉成一个个小面团,再用力搓成直径约3—4厘米的长条,再切成一个个小圆柱体,撒上面粉、压平,用擀面杖擀成圆而薄的饼。这样,一个饺皮就擀成了。包时,将饺皮放在手心,在饺皮中间放上饺馅,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将饺皮对折后捏合。

(设计理念:实践是理论的指导,为了更好的掌握包饺子的方法,我用比较直观、形象的图片,代替了枯燥、生硬的说教。)。

实践活动

在11月5日到6日,我们去参加了宜兴,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好玩。

我们首先参观了著名景区善卷洞,这个洞分为四个部分:上洞,中洞,下洞和水洞。在水洞,我们还乘了船,游览了水洞的美景。

接着,我们就来到了宿舍,放好东西后,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我们首先去了人民安全体验馆,了解了心肺复苏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呼吸,一种是心肺按压。在就认识,我们应该做5组搭配,比例为2:30。人工呼吸没量秒一次,胸部按压不得低于五厘米,并且还要做到100次每分钟。接着,我们又了解到地震时应该躲在高大的建筑物旁,双手抱紧头。当火灾时,我们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然后,我们还做了陶艺,老师先交给了我们几个步骤:1、把一团你用工具桥大道扁平。2、到正好大小时,将泥放入模具里,用力按压。3、用竹刀划去多余部分。4、用泥将外形拿出。5、割去多余的部分。最后,我做了一个兔子,一个猴子,还有一条蛇。

第二天,我们还参加了高难度的低空拓展,特别的风筝制作和有趣的多米诺竞赛。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得离开了宜兴。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老师:

大家好!

请大家伴着《童年》这欢快的乐曲一同与我走近传统文化,走近十二生肖。

大家对十二生肖并不陌生,甚至会倒背如流。(教师展示十二生肖图)“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我国民间世代相传。生肖文化丰富而深厚,生肖动物形象影响也极其广泛。十二生肖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对动物的崇拜,体现了人类与动物的亲善关系,这种天人合一、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自然观,对于现在保护自然、保护动物仍有积极意义。

传统文化的浸染,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年级的学生对生肖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可能并不全面,我在上这节课时,通过一系列问题来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研究活动。

所以鉴于以上原因又根据我市教科所下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本教材,确定了《走近十二生肖》这个课题。

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它具有强烈的综合性。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活动的总目标。

(出示知识目标幻灯片)。

1、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调查,了解十二生肖的起源,认识十二生肖的作用。学会根据出生年月对照生肖年表推算属相,解释十二生肖如此排列的原因,考查外国是否有“生肖”,破除迷信,正确认识十二生肖的积极意义。

信息的方法,能把把丰富的活动体验写下来。

(出示技能目标幻灯片)。

2、技能目标:

和实践操作能力。

(出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幻灯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情和勇于探究的。

精神。

培养学生与他人学习交际时彬彬有礼、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和协作意识体验研究的乐趣丰富视觉和触觉的审美经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生活的情感。

1、教学重点:认识十二生肖的作用,学会根据出生年月对照生肖年表推算属相,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理解并能解释十二生肖如此排列的原因;收集、制作十二生肖艺术作品。

2、教学难点:破除迷信,通过具体事例正确认识十二生肖的积极意义。

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取引导法,着重指导学生的。

方案。

设计及小组的合作行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在材料收集时,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提高活动的效果。

(出示整体思路幻灯片)。

本主题活动的整体思路是:

1、了解十二生肖的起源。

2、认识十二生肖的作用。

3、学会根据出生年月对照生肖年表推算属相。

4、能解释十二生肖如此排列的原因。

5、考查外国是否有“生肖”。

6、收集、制作十二生肖艺术作品。

7、破除迷信,正确认识十二生肖的积极意义。

8、展示活动成果,把丰富的活动体验写下来。

这次活动预计一个月完成,分为确定子课题制定活动。

方案。

修改并确定并实施活动。

方案。

研究成果汇报。

总结。

拓展活动四个阶段,共计四课时。

(出示活动四个阶段幻灯片)。

第二阶段,在上一阶段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对各组初定的活动实施。

方案。

进行了讨论、

评价。

在讨论过程中,对于学生自己能发现。

方案。

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的修改意见的,我会给及积极的鼓励性。

评价。

;对于。

方案。

中学生无法找出的问题,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发现并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同时给予鼓励。在修改。

方案。

后,我通过实物投影将修改过的。

方案。

展示出来,通过讨论并确定活动的。

方案。

;同时,我会提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如果发现。

方案。

与实际活动之间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及时进行调整、修改。

在活动。

方案。

确定并实行后,活动进入了第三阶段,即成果汇报。

总结。

阶段。首先,各小组将调查研究所得到的成果以各种方式一一展示出来。在展示过程中,我会适时安排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同时我会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性。

评价。

当所有小组的展示都结束后,我先给学生安排了几分钟的自我反思时间,然后组织学生针对自己或小组的其他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谈谈感受、收获,并鼓励他们写下来最后,我对学生们的活动表现进行。

评价。

后,安排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活动资料的收集。

在拓展活动阶段,我先请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以讲故事、小品表演等形式,展示出来;然后组织学生针对“属相与成功的关系”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一个人成功与否,与属相不存在联系。从而达到是学生破除迷信,正确认识十二生肖的积极意义的教学目的。

(教师出示谜语、生肖图、博士帽、百宝箱)。

在情境设置上,我把握学生荣誉感、探索欲强的特点,在学生猜出谜底后,让学生知道只有找到百宝箱中问题的答案才能赢得博士帽,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我看火口已到,就说“同学们,你们愿意走近十二生肖,帮助生肖们找出问题的答案吗?”这样就和孩子们一起确定了《走近十二生肖》这一活动主题。

下面我主要说的是活动的第一阶段——确定子课题制定活动。

方案。

我设计本课时教学过程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组织教学,导入活动主题:

(出示谜语幻灯片)。

(出示十二生肖图、博士帽和百宝箱)。

当学生猜出谜底后我会依次出示十二生肖图、博士帽和百宝箱。并且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只有找到百宝箱中问题的答案才能赢得博士帽。同学们,你们愿意走近十二生肖,帮助生肖们找出问题的答案吗?”

这样设计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出来。在激起学生兴趣的同时确定了《走近十二生肖》这个活动主题。

二、游戏热身,提炼子课题:

(出示成语接龙幻灯片)。

接下来,我通过一个成语接龙的游戏,让学生从百宝箱中获得问题,每个小组获得两个问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出来。

当六个小组都得到问题后,我会给学生几分钟的讨论时间,让各小组成员从他们获得的两个问题中选择感兴趣的一个作为小组研究的子课题并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形象的名字,然后将所选问题贴和小组名字一起贴到黑板上。

(出示问题和组名纸条)。

到此就确定了本主题活动的六个子课题。

三、小组合作,设计活动。

方案。

在子课题确定后,我会出示一张《小组活动实施。

方案。

》的表格,先请一名同学谈谈他想怎样填写这张表格。

(出示《小组活动实施。

方案。

》表格幻灯片)。

这样可以给其他同学一些启示,便于各小组制定各自的活动。

方案。

接下来六个小组分别讨论填写各自的《小组活动实施。

方案。

》表。在这一过程中,我到各个小组中去,观察他们的完成情况,并给与适当指导。

四、集思广益,讨论活动。

方案。

(出示第四环节幻灯片)。

当观察到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小组基本完成自己的实施。

方案。

后,我请学生暂时停止活动,然后从已完成的几份实施。

方案。

中选取了两份以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出来,并组织学生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和学生一起。

总结。

我在引导学生对所展示的实施。

方案。

进行讨论、分析、提出修改建议的同时,适时对学生给予积极鼓励,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更加强烈的求知欲,为下一阶段的。

方案。

修改和确定埋下伏笔。

五、

小结。

本课,引起学生期待:

引起学生对下节课的期待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出示幻灯片)。

这节课充分利用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挖掘、去体会,并以鼓励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充满信心与自信,更有兴趣地去完成自己的研究。

(出示结尾幻灯片)。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是教育亘古不变的真理,它诠释了新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正内涵:打通书本小世界与天地大世界的通道,让学生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求知,在探索中成长。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实践活动

十月十四日是我们三年级社会的日子,今年的活动是采摘苹果和参观科技馆。

早上,没等妈妈叫我起床,我一睁开眼就“噌”地一声从床上跳了起来。飞快地洗漱、吃饭后,我迈着轻盈的步伐,跟着爸爸出门了。

我和同学们坐上了车。大概一个多小时后,车子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停了下来。我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排好了队,兴奋地跟老师进了采摘基地。

进去一看,苹果可真不少!有熟透了的红苹果,也有黄苹果和青苹果。圆圆的苹果挂在树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漂亮、诱人。老师说每人可以摘十个苹果,我在心里盘算着:我要摘四个红苹果、三个黄苹果和三个青苹果。

到了我们班的采摘区,随着老师的一声:“解散!”同学们犹如箭一般地窜了出去。我先摘了低处的红苹果。一会儿,我发现眼前只剩下了一个青苹果,红苹果和黄苹果也都被别的同学摘走了。于是,我就用我的“爬树技术”把高处的苹果摘了下来。

苹果一直是我和妈妈最喜欢的水果。我要让妈妈尝尝我亲手采摘的苹果,想着妈妈的笑容,想着苹果那脆甜的滋味……啊!这大概就是丰收的喜悦吧!

离开采摘基地,我们又乘车去了科技馆。我们参观了从一层到四层的所有展馆,这里既有趣,有刺激!我们进了一个黑漆漆的洞,里面有恐龙标本,还不时地传来恐龙的叫声!我们还体验了模拟开车、走镜子迷宫和神秘变色屋等。

这次的社会,我们玩得非常开心,也获得了许多不可多得的特别体验。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活动了。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教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晒晒我的零花钱》。

我主要说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视为掌上明珠,存在着溺爱的现象,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手中的零用钱的数额也有所增加。孩子闹着要什么就给什么,再加上孩子天性就好吃、好玩,以致使用零用钱大手大脚,不求意义地盲目乱花。针对这一状况,我校四(6)班提出了“我的零花钱”这一课题。

为了让学生懂得合理地有计划地使用零用钱,并知道这些钱的来之不易,都是父母花血汗挣来的,要重视父母的劳动成果,并在活动中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因此,本学期我校四年级开展了以《我的零花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参与年级:四年级。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实践与研究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2、学会合理设计、运用调查表格,发现同学们的零花钱使用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问、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等活动增强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节约用钱、合理花费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1、问卷调查。

2、观察、访问。

3、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形成研究主题,并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实际研究阶段——根据各自的`研究主题确定研究途径,例如通过调查、观察、查找资料等方式获得所需信息,帮助完成研究。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通过活动计划表、访谈表、调查问卷、调查统计表、图片、倡议书、畅谈感想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总结参与本次活动的所得所想。

三周。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定。

活动计划(一周)。

一、活动课题的生成。

1、师:周一上午,几个同学告诉我,他们最近发现一种现象:每当上学、放学的这段时间,学校门口的商店里总是挤满了学生,争着购买各种各样的零食。解老师建议他们联系微机老师把这情景拍下来,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播放实录:在校园门口,一些学生围着小吃摊拿出一元、两元钱买烤的“串”吃,围在小商店门口,拿着玩具玩。

3、谈感受,确定研究主题。

师:你们看了这段视频有什么想法?请自由说说。

(学生可能从来源、用途、数目、家庭情况、身体健康、吃零食的危害、行为等方面做出反映)。

3、小组讨论,归纳研究内容,生成次主题。(1)调查零花钱的来源和数目。

(2)调查零花钱的用途(3)调查家长的收入情况(4)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

二、组织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1、分组分工:1组(阳光组)主要负责对零花钱来源及数目的调查分析;2组(侦探组)主要对学生零花钱用途的调查分析;3组(收入组)主要对家长收入情况调查研究;4组(精灵组)主要对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进行调查研究。

全班同学可自由组合,自由选择调查研究方法,全面收信其它组信息,对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倡议。

2、各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填写活动计划表:(略)。

(在学生开展活动前,教师指导学生做好活动前的计划,活动中的记录,活动后的反思,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在第一阶段里,我的指导由扶到放,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活动的主题和计划由学生自己把握,他们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时间、空间上掌握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权。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第二阶段: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一周)。

根据调查内容讨论交流,一起制定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附1:“我的零花钱”学生调查问卷(略)附2:“我的零花钱”家长调查问卷(略)。

敬爱的家长,您好!本次调查是我校实践活动之一,调查结果仅作为一种了解,您。

教师指导各组制定采访记录表、调查统计表。

根据各组预定时间到相应地点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完成问卷。

各小组在调查、收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从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在整个实施阶段里,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每个小组根据各自的计划展开了调查。调查本班同学零花钱使用情况时,鼓励学生说真话,并依据学生回答做好记录,为下一步统计活动做好铺垫。现场统计结果活动,是希望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调查问卷的使用方法。因此在这时,教师要充分的给予学生自主权,和同学们一起共同商量,制定简单的调查表。在统计结果时,教师也放手让学生进行,教师只做相应的指导。教师要力求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此时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倾诉,并从中发现问题。教师做出相应的小结,让学生更加明晰此项活动的目的。)第三阶段:你言我语,晒成果(一课时)。

(这一阶段教师指导重点可放在指导学生将活动后的成果用何种方式进行展示上。有时候学生的想法是非常独特的,有创意的,教师应鼓励学生用最能表现活动效果的方式进行展示。)。

实践活动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包饺子》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说明:

一、设计理念。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诞生的全新的课程形态,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三条线索,把握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设计了这堂充分体现劳动技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综合实践课的真实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融入整堂课的设计中,抓住机会,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

二、活动方案。

本节课我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准备阶段,第二课时是动手包饺子、品尝饺子,主要活动是通过小组合作擀皮、包饺子,创作饺子作品,分享劳动成果并谈感受。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包饺子,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利用饺子的不同形状进行综合构思、合理拼配、组成创意饺子作品。

3、通过活动加深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4、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应用和想象力的发挥完成饺子作品,体会学会包饺子的乐趣。

5、通过小组分享劳动成果、畅谈感受体会劳动的不易和喜悦。

6、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掌握包饺子的方法与技能。

教学难点:掌握擀饺子皮和包饺子的技巧。

五、活动准备:

2、教师带领学生去菜市场买菜和肉,并指导学生拣菜、洗菜、切菜。

3、教师辅导学生和面、拌馅。

4、学生向父母学习包饺子。

六、教法、学法。

我通过启发引导、操作演示、分解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时间,大胆放手,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

七、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步。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喜洋洋》乐曲,并出示一幅饺子图,借机道出:除夕之夜,爆竹声声,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象征团员的饺子,真是温馨、幸福。今天,大家想不想学学包饺子?接着,我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谈谈包饺子的工序,随即板书四大步骤:和面、拌馅、擀皮、包饺子。

(设计意图:伴随着快乐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话语,一下字就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包饺子的工作室,使每一位同学都成了小小饺子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畅谈的方法不但使学生明白了包饺子的工序,更为包饺子打好了基础。)。

(二)掌握方法提升创新。

由于课前和面、拌馅的工作已经就绪,所以我将擀皮、包饺子的方法作为重点讲授:

1、学会擀皮掌握包法。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分别出示了擀皮和包饺子的步骤图片,让学生看图并联系生活分别说说擀皮和包饺子的步骤,即把和好的面揉成一个个小面团,再用力搓成直径约3—4厘米的长条,再切成一个个小圆柱体,撒上面粉、压平,用擀面杖擀成圆而薄的饼。这样,一个饺皮就擀成了。包时,将饺皮放在手心,在饺皮中间放上饺馅,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将饺皮对折后捏合。

(设计理念:实践是理论的指导,为了更好的掌握包饺子的方法,我用比较直观、形象的图片,代替了枯燥、生硬的说教。)。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