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大全(18篇)

时间:2023-12-20 02:41:02 作者:文轩

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教学计划范文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抱母亲》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3、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4、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

5、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

一、导入课文。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

2、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3、板书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些什么或者你心里有些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要求:先画出生字新词,根据课文后面的生字表读几遍再读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涉机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和流利。

三、理清层次。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我”抱母亲,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写是什么的?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2、交流:课文哪些内容是写“抱母亲”?

3、分段,概括大意: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说清楚。

四、学习字词。

1、读准课文后面的生字以及词语。

2、理解:

愧疚:心里惭愧不安。

突发奇乡: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

五、完成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古诗导入。

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同学们,歌颂母亲一直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二、导入教学。

1、出示歌德的话1: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自己读,个别读。

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读书,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还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想,不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则,希望今天上课时大家能够照着这句话说的去做。

2、读课题。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注意到“赶紧”这个词语了吗?读出它的意思来。

我为什么要“赶紧”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是啊,我“赶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表达我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对母亲的体贴。和后面我抱母亲的一句话连起来,再读。

“妈”喊响一点,表达一种急切,“你别动,我来抱你。”表示动作的词语刻意注意地用声音表达它的意思一点,就可以读得更进入角色!

3、看到我这样抱母亲,护士责怪起我来了,个别读一读护士说的两句话。评一评,有没有表达责怪的意思?再读一读。

4、母亲的话应该怎么读呢?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

5、读书要思考,读书的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6、个别分角色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从“竟然”这个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意思?(出乎意料,责怪自己多母亲太不关心了,难过)。

3、你还可以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出来?

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个别读。

b、想象一下,瘦弱的母亲的肩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说一说。

c、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

e、出示: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爱与责任!

f、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

“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带着我们全家度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在许许多多的风雨之中给我们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g、同学们,这就是用另一只眼睛看到课文的背后!

h、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当我们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我相信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谊。指导读句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4、所以我愧疚啊,难过啊,再来读这两句话。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5、接读:护士动情的说:————。

母亲笑了笑说:————。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

6、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b、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c、同学们,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吗?你想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这时候,我突发奇想,想抱母亲入睡,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看,如小时候母亲抱我一般,我抱着母亲入睡。

2、看到母亲眼角流出的泪水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是幸福的?是激动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

3、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边说边板书:无数次)当我们回忆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字一起,(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对自己对母亲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5、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

6、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这是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

四、总结课文。

1、今天我们读《第一次抱母亲》一文,用一只眼睛读课文,用另一只眼睛感受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像哥德说的那样,用两只眼睛去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们的母亲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一节课,我们要继续投入我们的感情,把课文读地更好,并要写一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五、板书设计:

母亲无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3、抓住重点词语“无数次、重担、翻山越岭、泪水”,体会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难点。

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接着学习第13课,出示课题:《第一次抱母亲》,齐读课题。(速度快一点,像说话那样自然。)听配乐课文朗诵,回顾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感悟母亲的伟大。

1、师:同学们,课题是《第一次抱母亲》,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交流:换床单,“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慢一点,读出吃力的样子;“赶紧”读得快一些,表达一种急切,我要是不赶紧,母亲可能就要吃力地自己下床了。

2、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意外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指名说)。

3、母亲这么轻,作者是什么感受?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难过,愧疚。“)为什么难过?(我太粗心,不了解母亲;没有替母亲挑重担;母亲生病。)。

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引导: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

引导: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

指名汇报。

师:是呀,“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还包含养育儿女的艰辛,包含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农活和家务劳动。母亲挑起的是半边天。

5、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板书:母爱)。

交流:母爱。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胸怀,其实比天空还大的是母爱。

师:现在,当你了解了母亲肩上的重担,当你知道承受重担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来,捧起书,一起读一读2、3自然段。

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交流: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说这话时,母亲笑了笑,说明母亲把几十年的辛劳看得很平常。

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自己的母亲了吗?

交流说说自己的妈妈。

7、课文的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那么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是写我用心地抱母亲的情景?

出示:最后一段。教师深情地朗读。(板书关键词:无数次抱我)。

结合理解母亲的“泪水”:母亲的泪水是怎样的泪水?(幸福、欣慰、激动、开心、是甜的)。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最感人的一段话。

四、深化拓展。

1、“无数次”与“第一次”比较,你一定有话要对自己的妈妈说。(无论用古诗,还是成语,或者为母亲唱上一首歌。)。

2、作业。

师:母亲真好,回到家,让我们也好好地为母亲做一件自己最想做的事吧!然后写在今天的日记里。

五、歌曲欣赏。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及点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并在正确把握文章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唤起学生对母亲的崇敬与关爱。

难点:小学生的认知与文本之间存在差距,因而,努力将文章中的母亲与自己的母亲产生关联,从而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产生共鸣,唤起他们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受,触发情感。

1..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母亲,一个伟大的名字;母爱,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3课,来了解母亲。(齐读课题)。

2..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谈你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吗?

3..过渡:相信学了课文后,你的感动会感染大家,给每个人带来心灵的震撼。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循题入文,初感母子情。

1..课题是“第一次抱母亲”,文中有两处直接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他们画出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a“我左手托住的脖子……差点仰面摔倒。”b“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我将她轻轻摇动。”

2..过渡:短短几十字,字字含情,句句有爱,这其中又包含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来仔细品读。

(二)体重比较,体会“我”的难过。

2.是啊,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确实需要有人抱她下床,“我”这个做儿子的当然义不容辞了。我们来交流第二个问题。

3.“我”以为母亲有多重?可实际呢?

这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母亲连89斤也没有了。咱们同学体重超过80斤的请举手。

4.母亲的体重竟然跟十岁的小学生差不多!这使我心里很难过,“我”为什么难过?

(三)回忆生活,感受母爱无畏。

1.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我”为什么连母亲的体重也看不准呢?

2.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1)你看到山了吗,什么样的山?山路呢?你看到担子里面是什么吗?

(2)这担子有多重?母亲肩上的担子只有100多斤吗?

(3)你看到妹妹了吗?(深情描述)她哭着喊着:“妈妈,我饿!”母亲会怎么说?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呢?(母爱)。

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还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母爱)。

3.现在,当你了解了母亲肩上的重担,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来,捧起书,把这份感动读出来。

4.母亲身上的担子太重了,请问:文中那么重的担子仅仅是指母亲肩上的扁担吗?

(四)抓住问句,体悟母爱无私。

2.可母亲怎么说?母亲这话什么意思?为什么?

(五)联系生活,产生情感体验。

1.母亲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慈爱与坚强,更重要的是,她们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连提都不让提,更别说什么汇报了。这就是母爱的伟大,这就是伟大的母亲!

(六)“抱母入睡”,体验母子情。

1.仔细看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2.默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抱母亲的?

3.儿子抱母亲,这一幕多感人呀,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第五节。

5.圈画“第一次”、“无数次”比较体会;儿子第一次抱母亲就让她这么激动,欣慰,我们把这个无数次和第一次摆在一起,就会发现我们的第一次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让我们再来读读文章的最后一节,读出母亲的欣慰,读出母亲的激动。

三、真情告白,深化情感。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我也是一位母亲,“养儿才知报母恩”哪!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我要把一首诗送给她,送给全天下的母亲!(配乐朗诵《母爱》)。

2.此刻,你有哪些事要为母亲做?你有什么话要对母亲说呢?拿起笔,把它写下来,别忘了在开头深情地喊一声::“妈妈!”(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响起,学生动笔抒写心中的情怀)。

3.回家后,把你写的话读给你的妈妈听。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无数次抱我。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2、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体验、表达,体会母子间的深情。

能力目标。

学生能通过写出对母亲想说的话来歌颂母亲。

情感目标。

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字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配乐朗诵《最爱是你》。

最爱是你。

有一个人,

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

有一种爱,

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

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这个人,叫母亲;

这种爱,叫母爱。

是啊,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一次抱母亲》。

2、我”第一次抱母亲,竟然抱出了三次“没想到”。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三次每想到。

(课件一:呈现三次“没想到”的句子)。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对母亲不了解,关心不够)。

b、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难过)。

c、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愧疚)。

二、品读三个“重”字。

(课件二:课文插图)。

生: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板书:重)。

2、指名读:母亲是怎样翻山越岭的?你能想象母亲是怎样翻过重重山,越过层层岭的吗?

3、而这样的拉,这样的背,这样挑着重担的翻山越岭,只是一次吗?(这样年复一年)。

创设情景读——同学们,你们看见了吗?

(课件三:四季图、我的第一句话、《我的父亲母亲》音乐)。

在漫山遍野的春光中,读:

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是啊,母亲坚实的脚步,踏得一路花香四溢。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读:

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是啊,母亲汗流浃背、挥汗如雨、无怨无悔。

在满山枫叶浸染的秋色中,读:

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是啊,母亲挑着一担丰收的果实,满脸喜悦。

寒冬腊月,雪花纷飞,呼呼的北风无情地刮着,读:

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是啊,母亲鼻尖冻得红红的,雪花落满了她的肩头。

4、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母亲的“力大无穷”?

生:(朗读)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板书:重)。

是啊,压在孩子身上,疼在母亲心里呀!

5、还有哪里感受到母亲的“力大无穷”?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母亲挑起的仅仅是100多斤重的担子吗?不!在你看来,母亲的.担子里还挑着什么呢?

师:是啊,母亲挑起的不仅仅是舍不得让我们挑的重担,她挑起的还有家庭、生活的重担,她挑起的是自己肩上的一份责任,挑起的是对我们悉心的呵护与爱啊!

6、让我们把这一镜头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脑海吧!

感情朗读“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品读“抱”字。

1、在母亲的眼里,她对这一切是怎样看的?请读课文第三、四节。

生: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的?”这里看出母亲觉得这些是她应该做的,没什么值得一提。

师:同学们透过母亲的笑,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仿佛看见昏暗的灯光下,母亲正在给我辅导功课。

仿佛看见家里,母亲正在冰凉的水中洗衣。

仿佛看见大雨中,母亲正在校门口等着我。

仿佛看见家中,母亲正忙着伺候爷爷奶奶。

是啊,这一切的一切在母亲看来呢?

生:母亲“笑了笑”看出母亲觉得这些事不足挂齿。

生:我们看出母亲做这些事情她觉得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她的责任,没什么可说的。

2、母亲淡淡的一笑、不经意的回答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我的千言万语,千愁万忧,都化作了这样一个字眼——“抱”

(感情朗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回想我们的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过我们,“我”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却流下了两行泪水,告诉老师,这是怎样的泪水?(欣慰,激动,幸福……)。我们对母亲的关心太少了!

此时此刻,我想把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以此来歌颂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母爱。以此来歌颂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亲!

(配乐讲述)。

年轻的母亲正在温馨的家里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用脚轻轻拨动着摇篮里年幼的孩子。突然间地震发生了,母子一同坠入了废墟和黑暗中。万幸的是,母子俩都没有受伤。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中,等待援救。一天过去,两天过去了……孩子吃尽母亲双乳里最后两滴奶,哭声渐渐衰弱,再不获救,孩子将被渴死,饿死,先于母亲而去。绝望中的母亲两手乱扒,企图从钢筋水泥中获取食物。她的手触到了织衣针,心中一阵狂喜:孩子有救了。一周之后,母子俩终于重见天日。孩子安然无恙,母亲却永远闭上了眼睛。人们惊奇地发现,母亲每个手指上方都扎了一个小孔孩子正是靠吸吮母亲的血存活下来的。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当年唐山大地震中。

是啊,这就是母爱,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爱,这就是母亲,她无私地付出一切,却从未想过回报。

也许,我们平时都疏忽了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现在,就请你把想说的话写在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心意卡上,孩子们,让我们永远记住母亲对我们的爱。(学生动手书写,教师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四、课外作业:

1.把心意卡轻轻放在妈妈的床头。

2.请同学们去抱一抱自己的母亲,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及点评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的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将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1、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摇动 ()地看着。

2、在这一段中将你最感动的句子用“”画出来。

3、母亲的两行泪水是为什么而流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再回答。

4、倘若你是站在边上的那个护士,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读。

1、师板书课题,生随师书空写课题。

2、教师质疑课题: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母亲有什么感受?

生: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抱母亲?

3、师表扬具有质疑精神的学生。

二、引导初读,感知课文。

5、找到答案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6、明确初读要求:我最关心的是不是生字都认识了吗?课文读得通顺了吗?

7、检查初读:

(1)生字会读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2)现在不许开口出声,一起看这个字(教师端正书写“越”),会读的举手?

指名读后,问:“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呢?(生联系课文理解后解释:走过很多的山路)。

(3)我让大家认一个课文中最难最难的字。

出示“愧疚”一词,指读后,追问:是什么意思?交流明确是“惭愧、内疚”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要求读通。

8、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再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

9、检查再读情况: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相机指导(其中一个学生读时偏快,教师马上作出反应,指导他读好句号)。

10、当学生读完第3自然段时,表扬学生读了三遍就读得通顺、正确。

四、教师范读,以情激情。

11、于老师备课时读了好多遍,但没有大家读得好,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好吗?谢谢大家坐得这么端正。

12、教师配乐范读结尾段(非常动情,非常感人,听课师生共同鼓掌)。

13、教师激励学生读:

同学们,有人把“读书”称为“煮书”,刚才大家把课文只读了两遍就读得很好,很多地方给我以启发,比如有的同学甚至读出了表情,希望我们互相学习,练习读书,把课文读好,读出作者的感情来。

第二课时。

细读课文,披文悟情。

1、明确悟读要求:听了于老师的读书,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能够读书,煮书,也就是边读边思,展开想象。

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字面的意思,另一只眼睛看纸背面的意思。

2、指名读第一段。

(1)当学生读到以下两句:

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我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师马上予以即时性表扬:“赶紧”“责备”这两个词读得好,一起写(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2)指导读好第一句话。

(3)“责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责备”?

学生联系上下文回答:因为这里不是抱怨,而是埋怨的意思。

(4)再指名读护士的这句话。

(5)学生仍旧读不好,师及时范读:要不要老师读?师范读后再让学生读。

3、读中学习第二段。

(1)当学生读到“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时,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问:会读书的同学能透过这个词读出更深层的意思吗?

(2)教师深情地用古诗文来赞颂母亲,并小结:

母亲挑的不是一付重担,而是半边天啊!现在回想起来,你怎么看待“翻山越岭”的意思?(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切谈了感受)。

(3)相信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去体会课文,会把课文读得更好。

当你们读书的时候,眼前要浮现出妈妈带着孩子翻山越岭的情景,指名读(生读得很有感情,很有感染力)。

4、读中学习第三段。

(2)生一:从母亲“笑了笑”的表情中,看到了母亲把几十年的辛劳看得很平常,很不在乎,所以母亲的胸怀很宽广。

生二:从“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句话,我看出了母亲很爱自己的子女。因为我从这句话想到了我的妈妈,她平时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吃,但遇到很累的活却不让我干,比如我的书包很重,送我上学的路上总是帮我拎着,怕累着我,所以,课文里的母亲也是和我妈妈一样,是一位关心孩子,爱孩子好母亲。

(3)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

5、激趣学习第四、五段:

(1)“就在这时,我突发奇想,……”谁来读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

(2)想一想,母亲的泪水是怎样的泪水?

生答:幸福、欣慰、激动、开心,是甜的。

(3)师小结学生的答案。

(4)教师板书第五段第一句话中的关键词:“无数次”,让学生比较:与课题中的“第一次”比较比较,你想说句什么话?(生答:母爱无私、母爱博大)。

6、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知道老师最想用你们学过的一首什么诗句来抒发此刻的情感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教师读自己的读后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要象文中的母亲一样爱我的学生……。

7、学生再分段读课文。

8、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抄写作业。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及点评

于永正老师谈《第一次抱母亲》于永正老师谈《第一次抱母亲》今天下午,在我们学校开展了“解读名师,感悟成功”的名师研修班的活动。作为主持人,我特意请于老师谈一谈在西安上的《第一次抱母亲》。一、“读书至少十来遍!”于老师没有马上解读文本,而是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遍课文,听着听着,眼泪就从我的脸颊滑落下来。就像于老师自己说的“我的普通话不好,但是大家都为我鼓掌。”的确,常常听于老师读课文,常常会感动。也许源于他对于生活独到的理解,也许是他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力吧!谈到钻研教材,于老师说他从来不先看教学参考书。而是一遍一遍地读,一直读到自己满意,读到文章就像自己写的,就像写自己的事。二、读透字面,了解内涵。1、抓住“重担”进行教学。师: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那一百多斤的东西吗?你对这个重担是怎么理解的?生:我的理解是,母亲不只是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还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师:辛辛苦苦养大,不仅是养育儿女啊,还有什么?生: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师:是啊,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要做多少事情啊!生:我们长大以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生:就是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师:(转向另一名同学)你呢?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生:母亲很关心我们,虽然我们可以干活了,但是母亲还是要自己干一些重活。师:说得多好啊!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这句话,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这个翻山越岭你现在是怎么体会的?生:可能是辛辛苦苦地养育自己的儿女。师:是啊,把可能去掉,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所走过的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我相信你们能把第二段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把书立起来,一起轻声地把第二段读一读。母亲竟然这么轻……开始。生:(小声读第二段)2、“无数次”和“第一次”的“蒙太奇”手法。师:想一想,母亲眼角上流出来的泪水,是什么样的泪水?你是怎么理解的?母亲眼角流出来的泪水是幸福的?是激动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说看。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欣慰的。师:欣慰的泪水。仅仅是欣慰吗?还有吗?生:我觉得母亲流出来的泪水是高兴的,幸福的。师:幸福的,高兴的,欣慰的。还有吗?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感动的。师:感动的。还有吗?是苦的吗?生:我觉得母亲流下来的泪水是激动的。师:激动的。于老师还有一点儿体会补充一下,(此时还有学生举手)哦,你说。生:我觉得母亲流下来的泪水是安祥的。师:换一个词儿--欣慰的。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甜的。师:是甜的。但是,我给你加一点儿我的体会,我觉得是又苦又甜的,走过的路是多么不容易呀,现在是甜的了。同意吗?(生齐答:同意。)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但是,同学们看黑板,(边说边板书:无数次)当我们回忆一下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师边讲边把黑板上的第一次和无数次圈起来并用线连起来)放在一起的时候,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可是我们小时候母亲是无数次抱我们,这两个词放在一起,难道你就不想对作者、对自己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生: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不需要什么回报。师: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不需要回报。还有什么要说的?生:作者应该多奉献少索取。师:不光是作者,我们每一个人对父母都要多奉献少索取。生:母爱是最伟大的。师:最伟大的,最无私的。还有什么要说的?请讲。生:母亲的胸怀是最宽阔的。师:最宽广的。你想知道于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游子吟》学过没有?(生齐答:学过。)你知道于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掌声。(全班同学鼓掌)是的,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话就是她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我们对父母做出的再多,也难以报达父母对我们的恩泽,记住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起读一遍。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生在书上写,师在黑板上写。写完以后,师又将末尾的句号改为叹号。)同学们坐好。此时此刻我第一句话要说的是这一句诗,我第二段话要说的,想不想知道?(师拿出一个笔记本)想不想听于老师读第二段话?(生齐答:想。)谢谢大家。(师读自己写的读后感。)《第一次抱母亲》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想,我能不能感动别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父母虽然去世了,但是别人的年迈的父母还健在,我要像爱我的父母那样去爱我周围的老人,我要像关爱我的孩子那样去关爱我的每一位学生。三、不放过文章中闪光的地方。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于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从护士的动作,从护士的话当中,她把床边的边边角角都拉平,然后告诉我,把母亲放上去,轻一点儿。从护士的动作,从护士的话语当中,你们一定也想到了自己,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于老师说:“这些闪光的地方不要放过,但是一句话就够了!”搞完活动,我细细品味于老师的话,感到受益匪浅。

《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设计

1、师:上节课我们阅读了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一起读!

师:第一次:这第一次,意义非同寻常!

母亲:听得出,你对母亲怀着深深的爱意。

抱:这一“抱”,抱起的是儿子深情的回忆,无尽的愧疚。

你们看,一个课题,只要用心体会,就能读出这么多的感觉和韵味。来,让我们带着各自的理解,齐读课题!

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一直以为母亲有――(生:100多斤)而事实上,母亲这一生最重的时候也只有――(生:89斤)。作为儿子,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却在母亲生病住院时,才突然发现生读:(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4、师:听得出,你很难过、愧疚。(板书:难过、愧疚)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让我如此难过与愧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4-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表现母亲的句子,批注你的感受。

二、感受母亲的无微不至、不求回报。

学生交流勾画批注。

句一:“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1、生交流感受,引导抓住“重、翻山越岭、年复一年”,交流一个读一个,结合金钥匙,抓住关键词语重读。

师: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母亲翻山越岭时的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在烈日炎炎、挥汗如雨的夏天,我们仿佛看到了――生读:“母亲总是??直到我们长大。”

师:在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冬天,我们又仿佛看到了――生读:“母亲总是??直到我们长大。”

接下来又有哪句话写到了母亲呢?

句二:“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让我们放下,她自己来挑。”

1、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引导抓住“重担”进行理解,再回扣“翻山越岭”

2、大屏幕出示:(从学生对“重担”的理解,丰富开去)。

b、生读“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师:为了教育子女,母亲煞费苦心;

c、生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师: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师:是啊,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所走过的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

2、师:要挑起这样的重担,需要多大的“力量”啊!

师:难怪。

生:(齐读)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师:难怪。

生:(齐读)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负荷。

3、师: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我相信你们能读得更有情。

生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句三:“母亲笑一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4、师:面对这深深的歉意与难过,母亲(生齐读)。

生:齐读句三。

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是什么句,你能改为陈述句么?生:每个母亲都是这样过来的!

师:同学们,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话语中,你想到了什么?生交流感受并个性朗读(感受不求回报)。

师:(评价语)为了子女,自己付出再多都是无所谓的。

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啊!

是的,哪个母亲都是这样做的!(反问句转陈述句)此刻,你的脑海里一定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吧。

5、师引读三遍。(深化母亲的不求回报)。

师:a、面对这样一位积劳成疾的母亲,我竟一直以为她力大无穷,我怎能不为自己的疏忽而难过、愧疚呢?(齐读――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您啊!”)。

b、面对这样一位无私付出的母亲,在儿女长大之后仍然不辞辛劳,不求回报,想到这里,我更加难过、愧疚。(齐读――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您啊!”)。

c、面对这样一位坚强如山、默默奉献的母亲,辛苦操劳数十载,儿女的疏忽大意却仍毫无怨言,听到这里,我无比难过、愧疚。(齐读――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您啊!”)。

三、抱母亲,感受母亲因为一点点回报而感动不已。

1、师:范读(10自然段一、二句)“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2、师:引读一次。

(描述:此刻,母亲那瘦小的身躯就依偎在我的怀抱里,正如儿时我千万次以为在母亲怀里一样,轻轻地、暖暖地,那久违的亲近,那儿时的味道,一点点沉浸、蔓延??)。

3、生读:10自然段一、二句。

4、师:尽管这第一次是那样的微不足道。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从母亲的眼里流出来??”

5、师:引读两次。

b、这是幸福的泪,虽然是平常普通的第一次,但对母亲来说是那样的弥足珍贵,这是她这一生最甜蜜幸福的时刻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深化拓展。

1、师:这就是母爱。

2、师:孩子们,你知道你的母亲有多重吗?(预设学生能否答出)。

3、可是,你们知道吗?你们的体重每增减一斤,你们的母亲都一清二楚,(谁的母亲告诉我,你有?斤;谁的母亲告诉我,你最近长重了?斤;??)(如果条件允许就请几位家长来听课,现场问家长您的孩子多重)。

4、师:听到这里,你想对你的母亲说些什么?

5、生:写并交流(如果能邀请到家长到场,就请孩子过去读给家长听)。

6、师:评价。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题中“第一次”和“抱”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几次抱母亲及作者对应的感情;

2、理解课题中“第一次”和“抱”的含义。

方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准备:ppt、预习单。

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共鸣。

1、播放母亲节沙画视频(暖场视频ppt1,约3分钟)。

2、师(出示ppt2):看完这个小视频,老师想到了冰心写的一首小诗:“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进你的怀里。”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张炜月和其母亲的故事中。

二、理清思路,品读课文。

师(出示ppt3):你来读一下课题。

师:我听出你把“抱”字读得特别深情。(板书着重号标注“抱”字)。

师:文中的我抱了几次母亲?

生:两次。

师:抱了哪两次?你能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吗?

生: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出示ppt4)。

师:作者在抱母亲做什么?

生:换床单。(出示ppt4:抱母亲换床单;板书:换床单)。

师:还有一次呢?找出相关语句。

生: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出示ppt4)。

师:这一次作者抱母亲做什么了?

生:入睡。(出示ppt4:抱母亲入睡;板书:入睡)。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抱母亲换床单(出示ppt5)你来读。

生: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师:作者抱母亲换床单是怎么换的?(出示ppt6)。

生:托抱。

师:抓得很准!(板书:拖抱)。

师:此时作者拖抱的是怎样的母亲?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生: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母亲病的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哦,原来作者拖抱的是一个生病的母亲。(出示ppt7;板书:病人)。

师:抱着生病的母亲,此时此刻作者心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快速浏览第2、3节。

生:难过、愧疚。

师:作者难过的是?(板书:难过)。

生: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出示ppt8)。

师:好,读得再轻些。

生: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师:来,读出自己的意想不到。

生: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师:母亲竟然这么轻,可母亲总是——(出示ppt9,师引读)。

生: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

师:母亲竟然这么轻,可母亲总是——(出示ppt9)。

生: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师:(范读)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再读。

生: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师:母亲竟然这么轻,可母亲总是——(出示ppt9)。

生: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师:是啊,母亲这么轻,而我却一直以为母亲——。

生:力大无穷。(ppt出示:力大无穷)。

师:我好愧疚啊!(板书:愧疚)。

师:孩子,你来读出作者的愧疚之情。(出示ppt10)。

生: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

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师:哎呀,有点小愧疚了。你来。

生: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

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师:哎呀,真愧疚啊!你来。

生: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

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师:哎呀,真是太愧疚了。

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我听出了你们的难过和愧疚。

(二)抱母亲入睡。

师:所以此时作者突发奇想,要抱母亲——。

生:入睡。

师:(出示ppt11)你来读。

生: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师:读得声情并茂。

师: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出示ppt12)开始讨论。

事件。

“我”如何抱。

“我”把母亲当作。

“我”的感受。

抱母亲。

换床单。

托抱。

病人。

难过、愧疚。

抱母亲。

________抱。

师: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这一次“我”抱母亲是怎么抱的?

生:摇抱、搂抱、怀抱……。

师:你们说的都对,这些都是拥抱啊!(板书:拥抱)。

师:此时此刻,母亲在作者眼里是什么?

生:孩子。

师:概括的很准确!了不起!(板书:孩子)。

师:拥抱着母亲的作者,此时此刻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生:对母亲的感恩、幸福、愧疚之情……。

师:这就是对母亲的疼爱啊!(板书:疼爱)。

师:除了疼爱,我抱母亲入睡时还享受其中。(板书:享受)。

师:(出示ppt13)谁愿意读读这段文字?

生:我坐在床沿上。

把母亲抱在怀里。

就像小时候。

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

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

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师:我听出了爱的味道。

师:你来。

生:我坐在床沿上。

把母亲抱在怀里。

就像小时候。

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

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

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师:我听出了你的享受。

师:我们带上动作一起来。

生齐读。

师:母亲在你们的怀抱里一定很幸福。

三、强化思考,加深理解。

师:把题目再读一遍。

师:这一次我听出了你把第一次重读了。

师:作者明明抱了两次母亲(手指板书示意),这里的第一次到底指的是哪一次?

生:第一次指抱母亲入睡。因为这次作者是好好抱母亲的,是把母亲当作孩子一样用心抱的。

师:是啊,作者抱母亲换床单时,把母亲当作病人,并不是发自内心地主动去抱母亲。而这里的抱母亲入睡才是作者发自内心地把母亲当作孩子来抱,充满了疼爱和呵护之情。抱母亲入睡不但教育了儿子,而且感动了母亲。

四、拓展延伸,练习写话。

师:想一想,“我”把母亲抱在怀里时会想些什么?母亲躺在‘“我”怀里时会想些什么?(出示ppt14)。

师:要求:1、4组写“我”的心里话;2、3组写母亲的心里话。

师:(ppt音乐)儿子,你抱着母亲,读读你的心里话。

生:妈,这么多年让您辛苦了,我真是太对不起您了。

师:好愧疚的儿子。

师:母亲,你躺在儿子怀里,读读你的心里话。

生:儿子终于长大了、懂事了,真好!

师:好欣慰的母亲。

师:孩子,你抱着母亲,读读你的心里话。

生:妈,这么多年您一个人扛起了生活的重担,现在儿子长大了,您肩上重担也该卸下来由我们扛了!

师:好感人的儿子。

师:母亲,你躺在儿子的怀里,你想说?

生:这么多年的苦没白费,有这么孝顺的儿子陪伴我左右,我应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妈妈了。

师:好幸福的母亲。

师:儿子,你想说?

生:妈妈,您歇一歇吧,这么多年的付出真得辛苦您了。现在,您就好好享受我们兄弟姐妹对您的爱吧。

师:好孝顺的儿子。

师:母亲,你想说?

生:儿子啊,母亲你点也不辛苦啊!能把你们拉扯大,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母亲心里只期盼你们能过上好日子啊!

师:好惹人疼爱的母亲啊!

生:我可以为母亲洗脚。

师:我想母亲一定很幸福。

生:我可以为母亲捶背。

师: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儿子。

生:我可以为母亲做饭,因为她下班很晚。

师:我想这个母子情深的场面一定很温馨。

五、课后作业,巩固提升。

师:(出示ppt15)课后作业:以“第一次xxx”为题,把你第一次为母亲做什么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

第一次抱母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句子,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感受母慈子敬,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重难点:能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感受母子情深,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课前预习:查字典理解词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唤醒生活感受,导入新课,读题生疑。

1、导入。同学们,你还记得母亲抱着你的情形吗?什么时候,什么感觉?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不是妈妈抱孩子,而是一个成年人抱妈妈。

3、围绕“抱”这个字,头脑里出现了哪些问题?

(谁抱母亲?怎样抱母亲的?为什么抱母亲?我抱母亲是怎样的感受?母亲又是怎样的感受?)(板书:谁?怎样?为什么?感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理解部分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读课文,了解朗读情况。正音,正确断句子。

3、读了课文,第一个问题已经能解决了。谁抱母亲?

4、我是怎样抱母亲的?读课文,找找有关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指读两处句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知道课文大意。

1、轻声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怎么分段,试着用概括一下每段的意思。

2、交流。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3、出示词语。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说清楚。

四、理解词语。会写字词,

1、读。会正确书写生字。

2、理解词语。

愧疚:惭愧不安。疚:对于自己的错误感到痛苦。

突发奇想: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

翻山越岭。

五、完成作业。

1、习字册。

2、朗读课文。

3、思考余下的两个问题。

第二课时。

1、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第一次抱母亲》。生字词语谁来读?

2、出示词语。

轮流  脖子  仰面摔倒。

瘦小  重担  翻山越岭。

难过  愧疚  突发奇想。

谁来读一读?

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两个学生。

打开书。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课文,找出“我”的感受。

浏览课文,把直接写“我”感受的句子用线画出来。

2、谁先读?

3、出示句子。

4、谁来读好这句话?

从“竟然”这个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意思? 个别读。(两个。

5、“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是为什么呢?

三、读课文1-3自然段,体会“我”的难过和愧疚。

1、提示方法:要想理解这句话,有个好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去思考。

2、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好这段。

我多粗心呀,不知道“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4、联系下文再想想这句话。自己读一读第二段,

5、交流。“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为什么?

同时出示“我”的话。

哪些词语牵动了你的心?

还有哪些句子?

年复一年,就是——。

“我们长大以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这句话该怎么读??

6、分男女生读“我”的话。女:在我的记忆中……我们长大。

男:我们长大后……让她来挑。

一起读:我一直……那么重的担子。

7、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是这个儿子,你心里怎么想呢?

8、现在母亲累得病倒了,还病得不轻。我心里很难过,更有一份“愧疚”啊。

9、而母亲是怎样看待她所做的一切的呢?谁来第三自然段。你们读懂了什么?

交流。从哪里读出来的?

母亲笑了笑说:“提……?”从这句你读懂了什么?(母亲无怨无悔付出,不求回报。

四、读课文4-5自然段,体会感恩与亲情。

1、引读:我突发奇想地说——。

2、我是怎样报母亲能入睡的呢?指读最后一段。谁来读读我抱母亲的句子。点评。再读。

哪些词语打动了你的心?谁能读好这句话?

3、引读:护士不忍离去,……流下来……。

4、同学们,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这是什么样的泪水呀?

出示: 两行(      )的泪水。

5、读书还要会读标点,课文最后用了省略号,说明母亲的心里很不平静,母亲想些什么呢?用一两句话写下来。交流。

6、同学们,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呢?打算怎么做?

7、同学们,唐代诗人孟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用心去爱妈妈!用行动回报妈妈、爸爸以及关心爱护自己的人。

8、第一次抱母亲,母爱子,子敬母,多么真挚的感情呀!请让我为你们读读最后一段,再次感受母子深情。

9、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朗最后一段,把这个温馨的画面留在我们的脑海里。生齐读。

五、课外拓展阅读《妈妈的账单》。

1、读准字音,画出喜欢的词语。

2、这个孩子的“突发奇想”,与本文儿子的“突发奇想”一样吗?

3、你认为这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写一段不少于50字话发表你的看法。

板书:

难过          。

愧疚          。

报答。

教后修改:

对前两次教学不满意,于是三易教案,简化问题,整个教学就扣住这以下问题讨论交流:“我”是怎样抱母亲的?“我”为什么会这样抱母亲呢?这样抱母亲,结果怎样?这样,教路、学路一下子清晰起来了。

第三次教学过程回忆如下:

(一)读懂“怎样抱”,体会“抱”的变化。

教师:“我”是怎样抱母亲的?谁能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学生:找出了两处描写“我”抱母亲的句子。

1、出示第一处的句子:“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教师:谁愿意读读这一句话?

学生:朗读。

教师:出示填空。

我                      抱母亲。

结果                   。

学生:思考、交流。

2、出示第二处的句子:“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教师:自己轻声地读读这两句话,想想怎样才能读好?

学生:边轻声读边琢磨。

教师:谁来读这一句话?

学生:感情朗读。

师生评议。

教师:出示填空。

我                       抱母亲。

学生:思考、交流。

(二)读懂“为什么会这样抱”,体会母亲对子女的“疼”和“我”对母亲的爱。

教师:先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我”为什么会这样抱母亲的?

学生:根据本段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教师:能读好这一段吗?

学生:感情朗读这一段。

教师:默读第2、3、4自然段,想想“我”为什么又会这样抱母亲的呢?

学生:根据段落中的相关句子,回答问题。

教师:在学生说到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时,从“小时候”和“我们长大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那么重的担子”,体会母亲的辛劳和对子女的疼爱。

教师:能读好这一段回忆吗?

学生:感情朗读。

学生继续交流。

(三)读写结合,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第二处抱母亲的句子。

学生:找出最后一段中的句子:“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教师:这是怎样的泪水呀?

出示: 两行(      )的泪水……。

学生:理解、交流。

教师:读书还要会读标点,课文最后用了省略号,说明母亲的心里很不平静,母亲在想些什么呢?作为儿子的“我”,看见母亲流泪了,又会想些什么呢?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体会一下,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出示:

学生:选择角色,写体会。交流。

第一次抱母亲

设计思路:《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引导感悟母爱、学会孝敬的好文章,对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的教学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情,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探究中激发情感的升华,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片断,以此来赞颂母亲。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朗读的基础上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难点:1、通过自主阅读探究课文大意。2、通过小练笔歌颂母亲。

教学准备:1、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赞颂母亲的歌、文章。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歌德的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指名学生读)。

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读书,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还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想,不仅是思考,还包括想象。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求,希望今天上课时大家能够照着这句话说的去做。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母亲生病住院了,在“我”守护母亲的时候,护士来换床单,母亲病得很重,转身下床都很吃力,于是便有了“我”的第一次抱母亲。抱母亲,多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我”的心情很不平静。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地品味一下作者的第一次抱母亲。

二、自读感悟。

1、《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吸引人的不是其故事情节的复杂,而是文中一个个细节,要求同学们在阅读时能关注这些细节,哪怕是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伟大的母爱或者儿子对母亲的拳拳孝心;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深厚的母子亲情。读书时要读出声,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2、(教师巡视,提醒在书上做上记号,写出感悟。学生读书时间要充足。)。

三、讨论交流。

1、先把自己划出来的读给大家听,从哪些细节,那些语段中你有所感悟。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谁愿意第一个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

2、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随机引导。

3、对几处重点细节讨论的预设:

(1)第1自然段:注意“赶紧”这个词语,我为什么要“赶紧”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我“赶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表达我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对母亲的体贴。)理解后,和后面我抱母亲的一句话连起来,再读。(“妈”要喊响一点,表达一种急切,“你别动,我来抱你。”表示动作的词语读稍重一点,就可以读得更进入角色。)。

看到我这样抱母亲,护士责怪起我来了。“责怪”是什么意思?读一读护士说的两句话。评一评,有没有表达责怪的意思?再读一读。

母亲的话应该怎么读呢?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

(2)第2自然段: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母亲这么瘦弱,为什么做孩子的却没有发现,是因为他们不关心自己的母亲吗?那究竟是为什么呢?投影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个别读。

b“重担”指什么?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重担子,你觉得还有别的担子吗?(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

d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啊!

e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还指什么?(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全家度过了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

f同学们,这就是用另一只眼睛看到课文的背后!

g母亲为了子女付出了多少啊!谁能把这段话读好?指导感情朗读。

(3)第三自然段:投影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b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是啊,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b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觉得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蜜。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一定也很不平静,现在你们最想对谁说些什么呢?(可以对文中的母亲或作者说,也可以对自己或自己的母亲说)。

d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

e这是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让我们再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读了《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我们像哥德说的那样,用两只眼睛去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用一只眼睛读课文,用另一只眼睛感受到了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的母亲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课后延伸。

课堂上如有时间可交流部分感言。

板书设计。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学反思:《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由且充分地阅读,积极主动地感知文本,交流感受,把握情感基调。

阅读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产生优化的效果。接下来,我通过抓重点语段,反复品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如抓住母亲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这段描写,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之中,在此基础上多次朗读,揭开文本深藏的内涵。

课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制作一张心意卡,写上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话语,送给妈妈,或写一篇文章:妈妈,我想对你说。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也百感交集,许多感人的话语也跃然于纸上了!

第一次抱母亲

1.有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你,这个人就是你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细读探究。

1、通过上午的学习,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什么?

(1)学生快速浏览回顾文章。

(2)学生说:我是突发奇想地抱母亲。(这是你的感受,还有其他的吗?)。

学生说:那天母亲生病了,我抱了自己的母亲。

学生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这是你的记忆中的,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说: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电脑出示:这句话,指名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我们没有想到这么轻,我对母亲的关爱不够,母亲对我却很好。

学生说:我以为母亲很重。

2.还有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我以为母亲很重?

(1)学生说:左手……差点仰面摔倒。

学生说:母亲天天都要挑这样的担子。

学生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

学生说;没有想到她能挑一百八十多斤的担子。

3.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自己的母亲很重吗?

(1)学生说;手里拉着我,还要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

(2)通过这句话,你们能看出什么?

课件出示:在我的记忆中……。

(3)师生交流。

(5)师生交流。还能体会到什么?(她有坚强的意志、十分关爱我们。)。

4.我们长大以后呢?

(1)指名读:课件出示: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2)大家读读这句话,你们体会到什么?

学生说:母亲非常爱我们,心疼我们。

学生继续说。

同学们在这句话中,有两个担子,这两个担子的意思一样吗?

(第一个担子就是指挑的担子,第二个担子指的是养育我们的担子,保护我们,天天烧饭、洗碗……)。

同学们这些都是母亲的担子,母亲的担子多重啊!

5.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游子……”出示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教师讲解,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母亲的时候,这样感受母亲的时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自己先读一读。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再这名读。

(3)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要这样难过呢?

(4)学生说;因为从小到大,都没有关心过母亲。学生说理由。

(5)母亲用80多斤的身子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一直在我们操劳。

(6)母亲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却没有为母亲做些什么?

6所以作者很愧疚,而母亲是怎样看待她所做的一切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不是这样过来的?

(2)课件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同学们看看这位母亲的语言和表情,她是个什么样的母亲?

(3)大家看看这个词语“哪个”?想想你们的母亲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行为呢?

(4)师生交流(随机出示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田世国的颁奖辞,教师配乐朗诵)。

7.同学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多少个清晨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母亲已经开始忙碌了,多少个中午我们的母亲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接我们,多少个傍晚,妈妈工作了一天,她还要赶到菜场去为我们的食物忙碌着,多少个夜晚,妈妈劳累了一天,为我们检查作业,甚至晚上盖被子。

同学们这就是爱啊,这就是母爱啊!此时的作者也想到了这样一幕,让我们一起去抱母亲吧:

(1)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2)母亲的泪水是怎样的泪水?

(3)教师板书:无数次抱我。

(4)小时母亲无数次地抱我,而我抱了一次母亲,她就如此感动。现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听着音乐,把你此时的感受写下来。

(5)有感情地把自己的感受读给大家听:母亲为我付出的很多,我为母亲做得很少。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长大报答母亲,我们不应该无理取闹了。

(6)我想说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拓展训练。

1.老师此时还想说这样一段话:电脑出示。

最爱是你(献给我的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医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2.同学们,你们此时愿意拿出笔来写上一句你们对妈妈感恩的话语吗?请动笔写写吧。(《烛光里的妈妈》)。

3.学生练笔。

学生说:亲爱的妈妈,我一定会在长大的时候好好报答你。

学生说:妈妈对我的爱就像“万丈深渊”……(这是多么“恰当”的一个说法啊?)。

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3、联系生活,组织学生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4、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激发情感,训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投影片,带花边的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一、导入。

1、同学们,听着熟悉的歌曲,我们的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每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自己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我们以前就学过有关歌颂母亲的课文,还记的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思路:通过歌曲激情,通过谈话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为进入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母亲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可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差点摔倒。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二、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一)体悟难过。

1、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找画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2、学生交流。师投影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师板书“难过”)。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再次进入课文,深入了解母亲的形象)。

4、学生交流。体会儿子的难过与母爱的伟大。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住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岭等词体会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指名学生朗读欣赏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5、师。

总结。

指导说话:读到这里,我们已经被母亲的坚强而感动了,现在了解了儿子为什么会感到难受了吗?生自由交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思路:通过对学生的追问,感悟,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文字,揣摩人物的言行,正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感恩母亲。

1、激疑:母亲虽然瘦弱,但却表现的如此坚强,不能不让人感叹母爱的力量。这力量实在是太伟大了,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就不用说那亲生体验的儿子了。

(2)齐读第二处抱母亲的句子。体会儿子难过、愧疚的心情。

(3)激疑: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它不仅感动了作者,也让护士感动了,引读:护士。

也动情地说:————。但是,母亲呢?

(4)投影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生自由交谈。

2、激情:母亲是坚强的,母亲又是伟大的,她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们苦着。

累着。而我却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承受着那。

“愧疚))。

师:望着母亲瘦小的脸,让我们深情地对母亲说一声……。

(指名说两次)。

(1)师投影出示最后一段的内容:

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

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

流下来。(教师配乐深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2)母亲的泪水是母亲因为病痛而流下的吗?这是怎样的泪水?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入情如境,发表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感情积淀,让学生从各自的理解所进行的角度进行论说,在分享中丰富自己的想法)。

(3)师:小时候,母亲从无数次的抱过我,而这仅仅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给了母亲无比的激动和幸福,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让我们再读一读,让我们这个画面留住,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生齐读。

3、自由表达,加深体验。

(设计思路: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对于子女伟大而无私的爱心,感受儿子动人的孝顺之情,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

(2)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本段。

三、联系生活,表达情感、总结课文。

1、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无私博大的母爱。此时此刻,你们一定也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朝夕相处之中,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呀!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现在请同学们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或一句话写在卡片上,送给妈妈。(板书无私博大)。

2、生练写展示结果。

3、请大家把这份心意卡,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她一定会非常感动的。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设计思路:发挥语文学习的情感功能,让学生懂的孝顺的美德,学会做人)。

四、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贤士都用优美朴实的语言歌颂母爱,赞美母亲,课后大家可以找几篇相关的文章来读一读。

2、小练笔: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有关和母亲相处的文章。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1、母亲,一个伟大的名字;母爱,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3课,来了解母亲。(生齐读课题)。

强调抱:这个姿势很特别,小孩子才会用这个词语。

强调母亲:抱得不是别人,而是母亲,一个生我养我的人。)。

根据你的理解,我们再次读一读课题。

生回答。(母亲了不起,感动……)。

师:相信学了课文后,每个人不仅仅是感动,而是对母亲的由衷地敬意。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1.循题入文,探寻爱的足迹。

师:课题是《第一次抱母亲》,文中有两处直接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他们画出来,读一读。(生边读课文边找句子)。

师:大屏幕出示句子:

(1)“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差点仰面摔到。”

(2)“我坐在床沿上……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指名读这两处。短短几十字,字字含情,句句有爱,这两次抱母亲有何区别呢?(第一次重,第二次轻)为何有这样大的区别呢?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来仔细品读。

2.“轻重”对比,体会“我”的难过。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

第1。

自然段,思考两个问题:

(1)一开始“我”在什么情况下要抱母亲?

(2)划出“我”抱母亲的动作,你能看出“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一开始抱母亲是因为母亲病了。

生:母亲不仅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护士来换床单,母亲连起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是啊,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确实需要有人抱她下床,“我”这个做儿子的当然义不容辞了。我们来交流第二个问题:

(动作词:左手托住,右手托住,使劲一抱)。

你能模仿这个动作做一做吗?

生:从“使劲”“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可以看出,“我”当时以为:母亲一定很重。

师:(追问)“我”以为有多重?

生:100多斤重。

师:可实际呢?

生:只有89斤重。

师:是吗?

生:(略一沉思)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重。

师:是啊,这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母亲可能连89斤重也没有。

咱们同学体重超过80斤重的请举手!

(有六、七位学生举手)。

师:天啊,母亲的体重竟然跟十岁的小学生差不多!

课文中用一个词语表达了我知道这个真相的感情!(难过)。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师:竟然”是什么意思?(居然、出乎意料,没想到)“我”为什么难过?

生:“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一直以为母亲有100多斤,竟然不知道她这么轻,“我”太不关心母亲了,所以难过。

“我”还难过些什么呢?

3.透过“回忆”,感悟母亲的无畏慈爱。

师: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我”为什么连母亲的体重也看不准呢?

生:(读句子)“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屏幕出示)。

(大屏幕出示:连绵起伏的大山,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一位母亲肩挑重担,带着两个孩子在艰难地走?着……?)。

师:(深情地)你看到山了吗?什么样的山?

生:连绵起伏的大山。

生:又高又陡的山。

师:山路呢?

生:山路崎岖不平,到处都是石头。

生:山路很远,一直看不到边。

师:你看到担子了吗?里面是什么?

生:里面可能是玉米、小麦等粮食。

生:还可能是喂牲口的草。

生:是石头。(余生笑)。

师:母亲挑石头干什么呢?

生:挑回家盖房子、垒院墙。(余生点点头)。

师:这担子有多重?

生:(齐回答)100多斤。

师:(追问)母亲肩上的担子只有100多斤吗?

生:后背还背着妹妹呢!

师:你看到妹妹了吗?(深情描述)她哭着喊着:“妈妈,我饿!”母亲会怎么说?

生:她会说:“别哭,回到家我给你做好吃的!”

师:此时,母亲多想“飞”回家为女儿做顿虽不丰盛,却可口的饭菜呀!可是,“我”拉着妈妈的手,使劲往后拖,边哭边说:“妈,我累了,走不动了!”

生:母亲说:“孩子,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生:“年复一年”说明母亲一直这样劳累,几十年如一日。

秋天来了,丰收在望,可是要下雨了,为了抢收粮食,母亲赶紧怎样?

好不容易等到我们长大后能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叫我们放下,由她来挑,在她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永远需要她的关爱。

生: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吃了很多很多的苦。

生:母亲太无私了,重活都留给自己干。

师:你能把这份感动读出来吗?(指名有感情朗读)。

读到这里,你觉得“我”除了感动,还会有什么样的感情?(难过)。

为什么难过?(联系上下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3、联系生活,组织学生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4、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激发情感,训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投影片,带花边的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一、导入。

1、同学们,听着熟悉的歌曲,我们的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每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自己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我们以前就学过有关歌颂母亲的课文,还记的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思路:通过歌曲激情,通过谈话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为进入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母亲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可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差点摔倒。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二、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一)体悟难过。

1、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找画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2、学生交流。师投影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师板书“难过”)。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再次进入课文,深入了解母亲的形象)。

4、学生交流。体会儿子的难过与母爱的伟大。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住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岭等词体会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指名学生朗读欣赏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5、师总结指导说话:读到这里,我们已经被母亲的坚强而感动了,现在了解了儿子为什么会感到难受了吗?生自由交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思路:通过对学生的追问,感悟,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文字,揣摩人物的言行,正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感恩母亲。

1、激疑:母亲虽然瘦弱,但却表现的如此坚强,不能不让人感叹母爱的力量。这力量实在是太伟大了,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就不用说那亲生体验的儿子了。

(2)齐读第二处抱母亲的句子。体会儿子难过、愧疚的心情。

(3)激疑: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它不仅感动了作者,也让护士感动了,引读:护士。

也动情地说:————。但是,母亲呢?

(4)投影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生自由交谈。

2、激情:母亲是坚强的,母亲又是伟大的,她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们苦着。

累着。而我却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承受着那。

么重的担子。如今,母亲病了,病得不轻,连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对此,我的。

心中充满了深深地内疚。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想对她说——(师板书。

“愧疚))。

师:望着母亲瘦小的脸,让我们深情地对母亲说一声……。

(指名说两次)。

(1)师投影出示最后一段的内容:

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

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

流下来。(教师配乐深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2)母亲的泪水是母亲因为病痛而流下的吗?这是怎样的泪水?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入情如境,发表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感情积淀,让学生从各自的理解所进行的角度进行论说,在分享中丰富自己的想法)。

(3)师:小时候,母亲从无数次的抱过我,而这仅仅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给了母亲无比的激动和幸福,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让我们再读一读,让我们这个画面留住,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生齐读。

3、自由表达,加深体验。

(设计思路: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对于子女伟大而无私的爱心,感受儿子动人的孝顺之情,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

(2)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本段。

三、联系生活,表达情感、总结课文。

1、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无私博大的母爱。此时此刻,你们一定也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朝夕相处之中,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呀!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现在请同学们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或一句话写在卡片上,送给妈妈。(板书无私博大)。

2、生练写展示结果。

3、请大家把这份心意卡,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她一定会非常感动的。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设计思路:发挥语文学习的情感功能,让学生懂的孝顺的美德,学会做人)。

四、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贤士都用优美朴实的语言歌颂母爱,赞美母亲,课后大家可以找几篇相关的文章来读一读。

2、小练笔: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有关和母亲相处的文章。

板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语言洗练质朴,母子情感暗流涌动的亲情佳作。课文主要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文章大意及重点词句的意思,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

能力目标:以读为主线,以情为基点,以悟为强音,让学生融入课文,与文本交流、对话、感悟。

情感目标: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教学难点】。

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设计理念】。

以情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

【教学过程】。

课间活动:聆听歌曲《母亲》。

一、引——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唱的是谁?(母亲)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和母亲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读——疏通词句,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明确要求。

整个故事其实就源于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抱”(板书:抱)请同学们拿起文章,自由读课文,有两个要求:(课件出示:阅读小提示)一是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是找出直接描写作者抱母亲的动作和心情的句子。

2、检查生字。

课件出示:仰面翻山越岭背上背着担子重担愧疚。

(重点讲解“担”字的读音和“愧疚”的意思理解上。)。

3.整体感知情感差异。

a、“抱”的动作。

(1)谁找到了直接描写作者抱母亲的动作的句子、请你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着。

(3)指名说。第一处是怎么样的抱?第二处呢?(板书:使劲、轻轻)。

b.“抱”的感受。

(1)同样是抱着母亲,由最初的“使劲”一抱到后来发自内心的“轻轻”地抱。这个过程中作者的内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作者的心情怎样呢?(课件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理解:“竟然”。

细细读这个句子,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你看,抓住重点词语好好品味,我们就能感受到作者此时出乎意料、难过后悔的心情,请大家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三、品——咬文嚼字,体会母爱、1、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我为什么还看不准母亲的体重呢?为什么还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2、我为什么会一直认为母亲“力大无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用上(课件出示)“如果母亲不是力大无穷,怎么能……”的句式来说说理由。

3、汇报。

预设一:如果母亲不是力大无穷,怎么能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1)从哪些词让你感受到她力大无穷?

(3)“总是”“年复一年”——这样的拉,这样的背,这样的翻山越岭,仅仅是一次吗?哪些词告诉了我们。(年复一年、总是)。

(4)指导朗读:是啊,无论是细雨绵绵的春天,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她总是---无论是枫叶浸染的秋天,还是白雪皑皑的冬天,她总是---如果不是力大无穷,怎么能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呢!

预设二:如果母亲不是力大无穷,怎么能在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1)从哪个词感受到母亲力大无穷?

(2)“总是”——不管我们二十岁,还是三十岁,但逢有重担(引读)——。

(3)“重担”——什么是“重担”?同学们,想象一下,生活在山区农村的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母亲会说:儿呀,快放下,让我来!(课件出示句式:在儿子的时候,母亲会说:“儿呀,快放下,让我来!”)。

同学们想得真好,就像你们所说的那样,这位深爱自己孩子的母亲,无论是轻松的家务,还是繁重的农活,她都不会让孩子们干,她都是这样说了一句“儿呀,快放下,让我来!”就把活接了过去!孩子当然就以为自己的母亲是——力大无穷!

(4)刚才同学们想到的这些都是生活中看得见的重担,但是,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还有很多看不见的重担,比如繁琐的杂事,甚至是困难和磨难。面对这些,你想母亲会怎么说?(课件出示:面对生活的繁琐杂事、困难和磨难,母亲会说:“”)。

坚强的母亲把战胜困难的信心传递给她的孩子。年复一年,母亲就这样默默承受这些重担过了几十年!

4、母亲真的是力大无穷的吗?是什么让母亲这弱小的身体支撑起了这么沉重的担子?(板书:爱)。

(1)(出示两幅插图,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同学们,你们看,承受了这么多苦和累的母亲,有哪些变化?(出示句式:昔日的母亲,如今的母亲。)。

(2)看到母亲这样的变化,你的心情怎样,想说什么?这种难过,后悔,内疚的心情,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表达出来!(板书:愧疚)。

(3)带着这份难过,带着这份愧疚,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5、面对母亲的付出,我很难过,更是愧疚。就连边一旁的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可是母亲却只是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2)同学们,这就是母亲!大妈说: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的确,作者的母亲、我的母亲、我们的母亲都和大妈一样了不起!她们深爱自己的孩子,心甘情愿为儿女付出,毫无怨言,她们坚强、无所不能、她们伟大!

四.悟——以情促读,感悟母子情深。

1、此时此刻作者最想表达自已爱的方式是什么?——抱母亲。请同学们想象着画面,深情地读读这轻轻地抱。

3、指导朗读:这轻轻的一抱,是孩子对母亲爱的回应,是孩子对母亲无限的眷恋和热爱!让我们再次回味这动人的时刻!

五、说——真情表达,述说感恩。

六.拓——课外延伸,表达感恩。

(mtv《母亲》)一篇文章永远不是一节课品得完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身份读这篇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在歌声中重温母爱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在歌声中延续孝子那深深的感动,也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这节课,下课!

第一次抱母亲

【教材分析】《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语言洗练质朴,母子情感暗流涌动的亲情佳作。课文主要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文章大意及重点词句的意思,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

能力目标:以读为主线,以情为基点,以悟为强音,让学生融入课文,与文本交流、对话、感悟。

情感目标: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教学难点】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设计理念】以情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

【教学过程】。

课间活动:聆听歌曲《母亲》。

一、引——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唱的是谁?(母亲)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和母亲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读——疏通词句,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明确要求。

整个故事其实就源于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抱”(板书:抱)请同学们拿起文章,自由读课文,有两个要求:(课件出示:阅读小提示)一是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是找出直接描写作者抱母亲的动作和心情的句子。

2.检查生字。

(重点讲解“担”字的读音和“愧疚”的意思理解上。)。

3.整体感知情感差异。

a.“抱”的动作。

(1)谁找到了直接描写作者抱母亲的动作的句子.请你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着。

(3)指名说。第一处是怎么样的抱?第二处呢?(板书:使劲、轻轻)。

b.“抱”的感受。

(1)同样是抱着母亲,由最初的“使劲”一抱到后来发自内心的“轻轻”地抱。这个过程中作者的内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作者的心情怎样呢?(课件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理解:“竟然”。

细细读这个句子,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你看,抓住重点词语好好品味,我们就能感受到作者此时出乎意料、难过后悔的心情,请大家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三、品——咬文嚼字,体会母爱.

1.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我为什么还看不准母亲的体重呢?为什么还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2.我为什么会一直认为母亲“力大无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用上(课件出示)“如果母亲不是力大无穷,怎么能……”的句式来说说理由。

3.汇报。

预设一:如果母亲不是力大无穷,怎么能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1)从哪些词让你感受到她力大无穷?

(3)“总是”“年复一年”——这样的拉,这样的背,这样的翻山越岭,仅仅是一次吗?哪些词告诉了我们。(年复一年、总是)。

(4)指导朗读:是啊,无论是细雨绵绵的春天,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她总是---无论是枫叶浸染的秋天,还是白雪皑皑的冬天,她总是---如果不是力大无穷,怎么能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呢!

预设二:如果母亲不是力大无穷,怎么能在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1)从哪个词感受到母亲力大无穷?

(2)“总是”——不管我们二十岁,还是三十岁,但逢有重担(引读)——。

(3)“重担”——什么是“重担”?同学们,想象一下,生活在山区农村的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母亲会说:儿呀,快放下,让我来!(课件出示句式:在儿子    的时候,母亲会说:“儿呀,快放下,让我来!”)。

同学们想得真好,就像你们所说的那样,这位深爱自己孩子的母亲,无论是轻松的家务,还是繁重的农活,她都不会让孩子们干,她都是这样说了一句“儿呀,快放下,让我来!”就把活接了过去!孩子当然就以为自己的母亲是——力大无穷!

(4)刚才同学们想到的这些都是生活中看得见的重担,但是,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还有很多看不见的重担,比如繁琐的杂事,甚至是困难和磨难。面对这些,你想母亲会怎么说?(课件出示:面对生活的繁琐杂事、困难和磨难,母亲会说:“               ”)。

坚强的母亲把战胜困难的信心传递给她的孩子。年复一年,母亲就这样默默承受这些重担过了几十年!

4.母亲真的是力大无穷的吗?是什么让母亲这弱小的身体支撑起了这么沉重的担子?(板书:爱)。

(1)(出示两幅插图,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同学们,你们看,承受了这么多苦和累的母亲,有哪些变化?(出示句式:昔日的母亲        ,如今的母亲         。)。

(2)看到母亲这样的变化,你的心情怎样,想说什么?这种难过,后悔,内疚的心情,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表达出来!(板书:愧疚)。

(3)带着这份难过,带着这份愧疚,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5.面对母亲的付出,我很难过,更是愧疚。就连边一旁的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可是母亲却只是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2)同学们,这就是母亲!大妈说: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的确,作者的母亲、我的母亲、我们的母亲都和大妈一样了不起!她们深爱自己的孩子,心甘情愿为儿女付出,毫无怨言,她们坚强、无所不能、她们伟大!

四.悟——以情促读,感悟母子情深。

1.此时此刻作者最想表达自已爱的方式是什么?——抱母亲。请同学们想象着画面,深情地读读这轻轻地抱。

3.指导朗读:这轻轻的一抱,是孩子对母亲爱的回应,是孩子对母亲无限的眷恋和热爱!让我们再次回味这动人的时刻!

五、说——真情表达,述说感恩。

六.拓——课外延伸,表达感恩。

(mtv《母亲》)一篇文章永远不是一节课品得完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身份读这篇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在歌声中重温母爱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在歌声中延续孝子那深深的感动,也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这节课,下课!

板书:                           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愧疚。

使劲               轻轻   。

第一次抱母亲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3、联系生活,组织学生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4、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激发情感,训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投影片,带花边的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一、导入。

1、同学们,听着熟悉的歌曲,我们的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每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自己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我们以前就学过有关歌颂母亲的课文,还记的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思路:通过歌曲激qing,通过谈话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为进入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母亲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可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差点摔倒。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二、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一)体悟难过。

1、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找画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2、学生交流。师投影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师板书“难过”)。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再次进入课文,深入了解母亲的形象)。

4、学生交流。体会儿子的难过与母爱的伟大。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住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岭等词体会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指名学生朗读欣赏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5、师总结指导说话:读到这里,我们已经被母亲的坚强而感动了,现在了解了儿子为什么会感到难受了吗?生自由交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思路:通过对学生的追问,感悟,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文字,揣摩人物的言行,正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1、激疑:母亲虽然瘦弱,但却表现的如此坚强,不能不让人感叹母爱的力量。这力量实在是太伟大了,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就不用说那亲生体验的儿子了。

(2)齐读第二处抱母亲的句子。体会儿子难过、愧疚的心情。

(3)激疑: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它不仅感动了作者,也让护士感动了,引读:护士。

也动情地说:————。但是,母亲呢?

(4)投影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生自由交谈。

2、激qing:母亲是坚强的,母亲又是伟大的,她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们苦着。

“愧疚))。

师:望着母亲瘦小的脸,让我们深情地对母亲说一声……(指名说两次)。

(1)师投影出示最后一段的内容:

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

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教师配乐深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2)母亲的泪水是母亲因为病痛而流下的吗?这是怎样的泪水?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入情如境,发表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感情积淀,让学生从各自的理解所进行的角度进行论说,在分享中丰富自己的想法)。

(3)师:小时候,母亲从无数次的抱过我,而这仅仅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给了母亲无比的激动和幸福,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让我们再读一读,让我们这个画面留住,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生齐读。

3、自由表达,加深体验。

(设计思路: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对于子女伟大而无私的爱心,感受儿子动人的孝顺之情,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

(2)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本段。

三、联系生活,表达情感、总结课文。

1、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无私博大的母爱。此时此刻,你们一定也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朝夕相处之中,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呀!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现在请同学们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或一句话写在卡片上,送给妈妈。(板书无私博大)。

2、生练写展示结果。

3、请大家把这份心意卡,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她一定会非常感动的。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设计思路:发挥语文学习的情感功能,让学生懂的孝顺的美德,学会做人)。

四、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贤士都用优美朴实的语言歌颂母爱,赞美母亲,课后大家可以找几篇相关的文章来读一读。

2、小练笔: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有关和母亲相处的文章。

{难过。

愧疚。

爱{。

{无私。

博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