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中的情智教育分析论文(实用20篇)

时间:2023-12-06 13:12:02 作者:文锋

想要写好一篇作文,首先要读多读范文范本,扩大自己的写作视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好的总结。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个性教学分析论文

作为幼师要避免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技能表现,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幼儿创作作品的过程是他们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所以要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克服过分强调技能和技巧的做法。幼儿美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此外,根据幼儿个性的发展状况和需求,要对其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予以适当的指导,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过程中美感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培养首先要提升美术欣赏能力。审美与艺术是相互的`,没有审美就没有艺术,没有审美情趣和审美洞察力,就不可能创造出审美价值较高的绘画作品。美术欣赏的作用是培养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作品,尽量选择对教师教学有帮助、跟平时技能训练有关系的作品。教师通过欣赏,了解作品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技法,并从中汲取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教师通过作品欣赏,思考分析艺术作品和现实间存在的距离,并从欣赏过程中体会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理论修养。同时也可将学到的技巧用于日常教学中,如将美术理论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相结合,选择更加恰当的美术欣赏内容,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并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形式向幼儿传达美的信息。其次是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幼儿教师在美术创作时,提高造型能力,把握色彩关系和色彩变化规律,表现出来的物象会更真切。教师在训练中可大胆地采用多种美术表现技法并融入环境创设,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画面颜色要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可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更容易使幼儿产生共鸣,从而引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增强创作的想象力。幼儿教师要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自制玩教具,提供幼儿感兴趣并适合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幼儿玩教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促进智力发展。教师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也是创作美、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的过程。教师可利用感知自然美的能力,积累美、创造美,从活动中体验创作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环保意识及创新意识,强化了教师的手工能力。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一次性杯子、蛋壳、毛线等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生活,从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这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三、结语。

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通过引导幼儿认识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培养他们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美术教育中美感教育的特点,使幼儿的自主创造与美感能力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从而促进幼儿艺术综合能力的和谐发展。

化学教育中的情智教育分析论文

摘要从一次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出发,对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从选题到撰写、再到答辩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论文选题的取向、论文撰写的规范性等。

关键词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选题论文答辩。

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并于开始招生试点工作,经过5批试点,招生单位由最初的16所院校,发展到的57所学校。

化学教育硕士学位也是最早设立的学科教学专业学位之一,攻读化学教育硕士学位的学员,除了需要系统地学习化学学科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政治理论、教育技术和外语基础知识以外,2~3年的学习期间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学位论文的选题、论证、撰写、答辩。

作者作为某高校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多次参加了该校的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论证及论文答辩,每次参与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等相关活动,总有一些新的发现,并引发一些思考。

现以某高校级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及答辩情况为典型案例,发表一下作者的简单思考。

1论文选题及答辩中的问题分析。

某高校2008级化学教育硕士共有20位学员,另有上一届答辩未通过学员4位,24位学员分成a、b两组参加了论文集中答辩。

每一答辩组设答辩主席1人、答辩委员4人,答辩专家主要由全国知名化学学科教学法教授、本校教师和中学化学教学及教研一线特级教师组成。

24位学员的24篇论文涉及到中学化学教学与教研的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在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及化学教学法研究3个方面,24位学员的论文选题及答辩结果见表1。

无论是学员论文的答辩过程,还是学员的论文选题及撰写,都还是让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论文的答辩结果有直接的关联。

《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激励策略研究》是24篇学位论文中唯一的基本合格的论文,答辩主席宣布这篇论文基本合格,也就意味着这篇论文必须经过学员的补充、修改、完善,并再次通过专家答辩委员会审查,学员才能拿到学位证书。

显然,从论文的选题可以看出,这篇论文需要在充分调研和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困成因进行分析梳理,根据有关理论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困的具体办法。

然而,这篇论文却缺少大量而真实的调查,大量地引用有关理论,更多地根据想象去设计方法与策略,直接导致了论文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给人的感觉是基于想象中的学困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

《诺贝尔科学精神在高中课程标准下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多媒体化学生态课堂构建研究》、《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研究》等是被答辩专家定为不合格等次的4篇学位论文,这就意味着这4篇学位论文必须在选题、开题、撰写、送审、答辩等环节上,一切从零开始,并在下一年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上经过重新答辩获得合格以上等次,否则学员将不可能取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诺贝尔科学精神在高中课程标准下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从论题的语法结构上就存在重大缺陷,从研究内容来看,该论文是运用诺贝尔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论题的关键词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却被挂上了诺贝尔科学精神和高中新课程的名头,同时,诺贝尔科学精神是什么?诺贝尔科学精神与学生创新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

从论题的结构上来看,《多媒体化学生态课堂构建研究》显然是由多媒体的应用和化学生态课堂2个命题组合而成的,在论文的文本中,不仅可以明显地看到2个命题相互粘贴的痕迹,而且还让我们感觉到,只要把“化学”替换为其他学科,并添加一些相关的学科元素,就可以成为各个学科都普适的论文。

《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是一个十分热门的选题,很多人做过相关研究,在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中以“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95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还不包括一些学位论文,所检索到文献大部分发表在20世纪90年代。

由此可见选择这样一个论题来进行研究,没有独到的视角与研究思路,是很难写出原创性学位论文来的。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研究》选择安徽省高考的一类主观题型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论题,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高考的命题思路与特点研究,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沉重及敏感的话题,更何况把一类题型作为研究对象,不仅研究的着眼点选择不当,而且撰写出的论文一点学术价值都没有。

(3)答辩流畅,3位学员在答辩过程中表现出的流畅的语言、机智的应变能力、缜密的思维都得到了答辩专家的一致肯定。

综上可见,当前化学教育硕士在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显而已见的,如果不能有效而及时地解决相关问题,不仅可能会影响到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而且还可能会对以后的教育硕士的学风与研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关于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必须要引起学位管理部门及教育硕士培养部门及攻读教育硕士的广大学员们的高度重视。

通过仔细研究24位学员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必然会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

一是如何选题,并进行充分的论证,从最为原始的阶段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与学术价值;二是如何加强对学员撰写论文过程的监管与指导,避免步入只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导师指导模式;三是如何有准备地答辩,通过最为科学、直观的方式来呈现学员学位论文的全貌及研究成果。

2.1论文选题的取向问题。

很多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或机构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往往为普通化学硕士与化学教育硕士所提供的是同一份学位论文选题参考“菜单”,从而忽视了化学教育硕士身份特殊所决定的学位论文选题的取向性问题,也即化学教育硕士是基于学科理论、文献研究的学位论文选题,还是基于学科实践、行动研究的学位论文选题。

作为不同于一般普通化学硕士的化学教育硕士,因入学门槛相对较低、来自于教学一线、集中学习时间短、科研条件有限等特点,决定了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也应该有其特殊的一面,在选题时应尽可能取向于:(1)化学教学实践探索研究及教学改革行动研究;(2)化学教学及教育科学理论的.应用模式及创新研究;(3)化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模式及困惑、对策研究等。

作为学员的推送单位最期待的选题是基于学科问题解决模式及基于学科实践探索模式的研究,都希望学员带着平时教学实践中所遭遇的困惑和所发现的问题入学,经过2~3年的系统理论学习,并以所在学校班级或学生为教学实践的实验样本,再带着通过以学位论文形式所呈现的问题解决模式、思路和方法等回到学校。

当然,学员在选题时还要考虑到学员自身所占有的学科资源,以及所具有的环境优势、人文优势及科研条件等。

2.2论文撰写的规范问题。

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在撰写过程中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就是书写规范问题。

目前,我们在答辩过程中所发现的学位论文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1)论文格式不规范,如,有些学员不按培养单位关于论文撰写的具体要求去撰写,而是自行其事。

(2)文字表述不规范,如,论文中使用的图、表及量与单位符号不规范,英文摘要与写作不规范,存在语法错误。

当然,也存在极个别学员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标点符号错用的问题。

(3)文献采用或引用不规范。

如,引用参考文献格式不符合科技文献格式要求,根据参考文献找不到论文引用的文章,个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在章、节标题上等。

2.3论文的开题论证问题。

开题论证是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甚至比论文答辩过程还要重要。

论文开题论证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选题的科学性、学员的撰写思路及学位论文的质量。

如果忽视了开题论证这一环节,无论在论文送审时发现了问题,还是在论文答辩时发现了问题,都是难以补救的。

因此,当学员选定论题及导师以后,一定要参加有关单位组织的开题论证会议,汇报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预期的成果与突破,广泛听取导师及专家的意见与建议。

作为培养单位,这个环节绝不能省,必须做实做到位,作为学员,这一关必须认真过,早发现问题,早补救!

2.4论文的送审答辩问题。

我们知道,学位论文的答辩必然涉及到2个环节,一是论文送审环节,二是现场答辩环节。

学位论文在正式答辩之前,往往都要经过答辩专家的盲审,给出初步评审结果,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教育硕士论文的答辩往往都采取会议集中答辩的形式,如何在10分钟内把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的学位论文概貌直观、生动地呈现给答辩专家,还要能够接受答辩专家的质询,是每一位学员都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我们在答辩过程中遗憾地看到,一些学员可能因为工作太忙,也可能是因为态度马虎,不仅不能流畅地介绍论文内容,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论文答辩的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学员必须认真汲取盲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认真写好论文答辩报告,还要对专家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出预期,并精心地加以准备。

3结束语。

由于教育硕士特殊的培养模式,必然带来一系列难以解决又必须积极探索的问题。

高中化学教育思维创新分析论文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绝非“解题”如此简单,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小学数学老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传道,应作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引导者和监督者促进小学生身心能力的全面发展。换言之,小学数学老师所教授学生的不是简单的“解题”工具,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积极服务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老师首先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教学理念,明确自身的角色与任务,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改革。

一、创新数学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老师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自己所面对的是一群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受众,因而必须采取这个特殊群体所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此才能有效的完成自己的教育教育任务。换言之,小学数学老师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与学生的感情互动,才能有效达成教育目的,亦所谓“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老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图形或物象相结合,以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来阐述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降低小学生在认识上的困难,如此既能有效的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拓展其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建立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如前文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加强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引导,不能一味的“填鸭式”灌输“知识点”,而应努力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课堂教学要密切重视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路和思考机会,真正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还应指出,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过程中,教师的榜样作用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这一部分年幼的受众来讲,模仿能力远远大于其创新能力。因此,小学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从细微处着手、从点滴积累开始,养成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的良好学习习惯,科学合理渗透启发式、诱导式拓展教育。

三、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改革成绩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中,小学老师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辩论,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的方法与思路,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此外,不得不指出传统小学数学教育在对学生成绩量化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知识掌握水平简单的被“分数”代表,却不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全面评价。因此,教学实践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学生参与教学等综合情况的全面评价,改革传统成绩评价机制,实现对学生评价的多元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自身潜力,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高中化学教育思维创新分析论文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活跃学生的化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然而在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影响着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一、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陈旧新课改指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他们更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方法,将所要讲述的知识点一股脑的传输到学生的脑海之中,然后让学生将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化学思维的提升,对他们今后的化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强烈化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较为复杂、抽象,其中有许多的定义需要学生去分析理解,这就困扰了大多数的高中生。此外,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忽视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低迷。

二、开展创新教育的主要策略。

针对当前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低迷,就需要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要运用创新教育去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下文主要围绕创新教育的开展策略进行探析。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高中生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到化学学习之中,才会开动自己的思维去探析化学问题,这样对于他们的发散性思维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化学这门学科,与社会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试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魔棒点火或者变色瓶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或者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对实验器材进行整理时,某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瓶无色溶液,该溶液的标签纸已经有一半被腐蚀掉,另一半残存的标签纸上写着na,那么你能够帮助他重新贴好标签纸吗?这个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的确存在,所以能够加强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该题目中留下的唯一线索便是含有na的无色溶液。所以在解题时,需要学生去猜想或者假设这个溶液是什么,然后再设计相应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比如,可以猜测其为碳酸钠溶液。接下来就取少许该溶液,将其放入试管之中,然后滴入一定的氢氧化钙溶液,如果产生了白色沉淀,如果这个白色沉淀能够溶于盐酸,并且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其为碳酸钠溶液。当然,如果有其他猜测,并且可以设计相对合理的实验也行。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到了激发,在这个题目中,答案并不是固定的,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通过实验教学来开展创新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实验教学能够将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到学生的眼前,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此外,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之中,能够提升他们的创造力,还能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需要教师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开展。

例如,在对“氯气与水的反应”的知识点进行讲述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如,让学生对氯水进行研究,研究其是否具有漂白的作用。教师先出示一瓶黄绿色的氯水,然后将红色皱纹纸放入其中,让学生去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然后让学生由实验现象进行思考。最后,有的学生会说,氯气具有漂白作用,而也有一些学生认为,是氯水具有漂白作用。然后教师再顺势引入接下来的教学之中。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被这个实验所吸引,进而纷纷投入到该实验的探究之中,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化学思维。

3、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各行各业之中,现代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者微课,对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来进行讲述。众所周知,多媒体以及微课集文字、图片、视频等于一体,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视频或者动画等能够将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生活中的现象,然后让学生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他们的创造力。此外,教师可以将困扰学生的重点以及难点,制作成微课视频,然后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来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综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开展创新教育,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来开展创新教育,通过让学生去观察实验现象去思考问题,或者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操作之中。如此,就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个性教学分析论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美术学科成为了小学教育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美术教学成为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和创新潜能的必备学科之一。通过个性化教学使学生全面化发展,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某位学者曾说过“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人才”。因此教师通过特色教学,扩展知识的广度、深度,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促使学生全能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1.1固定思维模式。

起初学习美术,学生的美术天赋各有不同,几乎所有同学对美术概念的认知度和思想范围都不在一个方向上,而教师的审美观基本接近(教学标准)。按照固定的一个标准来评判学生的作业,从而抹杀了有些学生开启新思想的信心,以此扩大了学生“思维局限性”的范围。例如,教师给一个半成品圆,让学生自己组合完成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完成了作业,但是分数却出乎意料,有现实规模的,得到表扬,而一些学生通过科幻想象等完成的作业,有教师的不认可、有学生的嘲笑各方面的因素,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这些学生创新思想没有得到施展,在以后的学习规模中形成了固定思维模式。从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1.2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塑造美术框架、构思模块、如何绘画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都很欠缺,因此他们没有对美术的学习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都喜欢美的事物,然而学生却没有发现美术真正的“美”,从而没有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来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发挥空间。

1.3师生缺乏交流。

美术教学模式的单一,比如,没有组织学生户外写真,只是在课堂上根据一个标本自由发挥,学生不能衍生物品特征(实物接触),不能更好的发挥想象力。最重要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更多的交流互动,教师没有从思想、心理各方面去重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因此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喜好特点,无法引导学生的发挥能力。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学生无法提高事物的审美观,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2.1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人,只要是感兴趣的事物,都会对它产生好奇,对它进行研究、分析。对于学科也一样,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每个美术教师都希望学生在学习期间全身心投入到课程中,由于有些同学没有美术天赋,从而放弃美术的学习,不能说美术与以后生涯毫无关系,但它现在至少可以减轻学习压力,让小学生有一个梦幻完整的童年。从而加强了学生的认知度,对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用美的眼光来欣赏美术课程,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生的眼里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的思想单纯,而在此时就是大胆引导他们学习美术知识、大胆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对美术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从另外角度去发现美术的有趣。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2建立个性化施展舞台。

在美术教育的最前端,开设一个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施展个性,给学生一个艺术舞台,来施展他们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拿起手中的画笔,给他们一个自由空间尽情发挥,中途学生有不足的或者无法继续完成的,老师给予耐心的教导,与学生多多交流与沟通,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不论学生作业完成的好与不好,老师应对学生给予奖励和鼓励,让每个学生对作业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学生对绘画信心十足,来培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3组织室外活动。

一般的教学活动都在教室,但对于美术课而言,它内容的延伸性与扩展度较广,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外景配合,才能体现美术的生动与活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动就是他们的一大特点,或许加入一些户外活动,可能会让学生全神贯注投入到学习中。教师通过组织室外活动(尤其是夏天),不仅使学生对审美有了定位,而且使学生的视野范围更加开阔,对美的认知度有了提升。才能让学生的想象力超常发挥,有些画面还能让学生的灵感突现,激发美术的创新潜能,完成与众不同的美术作业,对美术课程有新的认识,能从全方位描述事物特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结语。

在小学教育中,美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要让学生全力投入学习,应从学生的思想抓起,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来体现美术的真正意义。利用一些个性化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提升一个层次。让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发现和探索美术的奥秘。

高中化学教育思维创新分析论文

[摘要]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强调要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成为了高中化学教研的重点,也成为了化学教学目标中的一大难点。那么,在应试教育依旧成为主流的大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有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化学核心素养呢?我结合我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从宏微辨识、平衡思想及科学精神三个方面,简要阐述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化学这一学科更是如此,单纯地掌握化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化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事半功倍、举一反三,并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有效地知识迁移、灵活应用。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宏微辨识、平衡思想、模型推理意识、实验探究能力及科学精神五个维度的素养,本文选取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策略探究,具体如下。

一、促进知识迁移,启发宏微辨识。

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看似零散琐碎,但用一定的逻辑思维结合巧妙识记,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类表征、信息整合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整理、对比分析、分类表征,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培养学生通过物质的组成、结构、形态、变化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微观结构决定宏观形态、微观变化决定宏观现象的宏微结合的意识;使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视角,懂得从原子结构层面分析物质形态及宏观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宏微辨识的化学核心素养。例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这一课时,学生应学习c60、石墨、金刚石三种不同类型的碳单质。我先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其微观结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并能准确辨识两种晶体;然后多媒体播放金刚石与石墨的物质形态、硬度、熔沸点等物理性质对比,加深学生对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性质的理解与印象;通过原子键与分子键的概念再次引入石墨与金刚石的性质对比分析,使学生形成宏微结合意识;最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回忆我们学过的晶体,进行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分类,整合知识与自主巩固。如此一来,通过促进学生化学知识迁移,启发学生进行宏微辨识。

二、渗透变化观念,深化平衡思想。

我们常说,化学就是一门研究变化的学科。通过化学反应的学习,渗透变化观念,深化平衡思想,正确认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有助于学生形成一般性及概括性的知识,促进高中化学知识正向迁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变化中的对立统一,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形成的动态平衡;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新物质的生成原理,正确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启发学生自主归纳化学反应,理解化学反应类型与反应条件,认识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与内在逻辑;通过反应条件、能量转化、实验操作、动态平衡、实际应用等方面学习化学反应,促进学生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的观念与思想。例如教学《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这一课时,首先通过“水是否导电?”这一问题进行新课导入,然后演示实验证明“纯水不导电”,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再分别加入hcl、naoh、co2、nh4cl等物质,通过小灯泡及电流表的变化,判断水溶液的导电性,并结合已经学过的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引导学生归纳“促进水的电离平衡的方法”及“抑制水的电离平衡的方法”,最后通过水的离子积的概念渗透动态平衡思想,促进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充分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动态平衡的本质。

三、引入实验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化学特质,它强调通过问题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解释结论、交流评价、质疑创新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并通过自主实践探究,掌握化学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化学探究能力。学生在探究化学世界的过程中,运用已经学到的化学原理及化学知识,设计科学的探究方案,规范实验操作,从“做”中“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验操作技能。比如在讲授《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时,在导入环节,我提出问题“课本中提到湿润的氯气可以漂白有色布条,那么干燥的氯气可以漂白物质吗?”导入氯气的漂白性;然后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并就这个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由教师引导进行结果讨论,分析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的原理。这样一来,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实验探究能力。综上所述,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需贯彻真正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通过信息整合、分类表征、促进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宏微辨识的化学思想并提高其学习能力;通过渗透化学变化观念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变化本质,归纳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从而深化学生的化学平衡思想,提高化学学习效率;通过引入探究实验的方法,提高学生实验观察、问题分析、现象描述、数据处理等化学探究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化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化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建强.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17(5).

[2]徐海燕.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17(11).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个性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增多,美术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术课中,色彩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色彩认知,有效地将现实与美术教学相联系起来,为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提供了便利。本文将对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作进一步探究,希望为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美术色彩艺术修养色彩教学。

1引言。

小学时代是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校肩负着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的小学生还处于对世界的认知朦胧的状态,但其对色彩有着浓重的好奇心,这就使得小学生对美术课,对色彩方面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同美术课色彩方面的教学有利的推进了孩子审美观,促进在智力、感知等方面的全面的发展。

美术其艺术表现形式主要经过色彩、点、线条等综合的加工而成,如果在美术作品中仅仅存在着线条等缺少色彩,就会使得美术作品失去灵魂,由此可见色彩在美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往往是通过富有变化的色彩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促进学生在审美上提高,进而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起到积极的影响。通过美术课中色彩的学习,有利于向学生传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的促进孩子的成长。在美术课色彩方面的教学中,能够促进小学生对一些物理知识的学习,例如,通过邻近的色彩一定比例的调配,不同的色彩的搭配,调配出各式各样的色彩,进一步的推动了小学生对色彩、物理特性的兴趣,增强其求知欲[1]。

3.1视觉与色彩。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在获取世界多彩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所获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周围也充满各式色彩,每一个颜色都有着其不同的意义。在世界上每个国家纵然在语言上、信仰上各不相同,但人们对于色彩的感知都有着相同的认知,如红色,在我国的五星红旗上是主色调,象征着革命,代表热情奔放,能够激发人们的进取心,激励人积极向上。如黄色,是暖色调,有着高贵气息,在古代中广泛的应用在皇室中,其本身较为明朗而吸引人的眼球。如绿色,绿色象征着生命,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中最为常见的颜色,通过研究表明绿色对人的眼睛较为有益,绿色在当前时代中也是环保的象征。如蓝色,蓝色是永恒的象征,蓝色非常纯净,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蓝色还表示秀丽清新、宁静、忧郁、豁达、沉稳、清冷。

3.2色彩与知觉。

我们能看到物体是我们的眼睛通过光的作用感知物体的`存在,色觉笼统的讲就是我们对色彩的感知。我们的眼睛通常借助于光,让我们的眼睛感觉到物体的轮廓和色彩,在通过神经传导,将这一物体反映到大脑中进行对比,同时大脑也感知到物体的色彩并将色彩进行相应的存储。这样大脑就能完成对色彩的存储,例如当我们看到绿色,第一时间的就会想到大自然,这就是大自然留给我们印象,想到蓝色,我们想到辽阔,这是蓝天留给们印象[2]。

4提高学生的色彩教学质量的具体途径。

4.1掌握色彩的观察方法。

所谓观察有许多种类,而对于色彩的观看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以红色为例,不管红色的物体受到什么环境色的影响,起了什么样的变化,只是孤立、抽象的去观察物体的固有色,这种观察色彩的方法在装饰色彩绘画中较为常用。但面对不同物体、不同角度则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同一物体,由于观看角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出不同的理解。例如,正方形的物体由于作画者角度的不同,可以看成是梯形的透视形,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看成是近于平行四边形或者菱形的透视形。那么观察色彩也是如此,必须将对象、光源以及环境这三者联系在一起来进行观察与比较,通过对色彩诸要素的对比联系中让学生学会色彩变化的把握。这种观察方法是造型艺术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包含了审美基础,这是由于色彩美是色彩的整体效果,其体现在色彩的关系之中[3]。

4.2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也离不开生活,当然美术也不应远离生活。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多种细节元素来进行美术教育的学习,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美术构图中的关键元素,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把握生活中的事物色彩。任何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美术学习也不例外,它也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量的积累是为后面的质的转变做准备。因此,当前美术的学习是为了日后的美术发展做准备,美术也终将归于生活。在小学美术的学习阶段,广大的美术教师应当学会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美术,在观察过程中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事物能够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概念。

4.3结合实践,联系生活。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美术课上,老师都安排对一些较为有名的作品进行赏析,通过对这些名人作品的鉴赏,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对美术理解,观察名人作品有利于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愫,掌握这些美术作品作者想表达的思想。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在对色彩的理解上上一个台阶[4]。

5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美丽的认识日益加深,这就使得人们对美的研究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基础教育中对美、对色彩的认知尤为重要,对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各方面的学习提高小学生的对色彩的感知就很有必要了。

参考文献:

[1]谢永前.简述小学美术课的色彩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2(5).

[2]成文光.形与色的重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在职培训色彩教学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3,21(1).

[3]李杏萍.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j].考试周刊,2013(2).

[4]张蓉蓉.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学园,2014,19(5).

高中化学教育思维创新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从教育创新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智能教育、终身教育、通才教育、管理教育和创业教育,指出了教育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一种重要的手段,对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教育创新经济发展。

一切创新的目标或目的,都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本文拟从经济学视角对教育创新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教育创新带来一些有益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

“教育创新”,涉及到“教育”与“创新”这两个基本术语,可以说是一种复合概念。教育主要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人的自身发展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而创新主要指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者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使其技术体系发生变革以获得企业家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显然,这里的“创新”是一种经济学概念,具有特定的经济学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活动的本质是教育家审时度势地对教育结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按照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重新设计教育生产函数的创造性经济活动。而教育创新的外部取向为实现教育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其内部取向为获取相对的人才培养优势[1],其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生产力,同样蕴含经济学的意义。

1、智能教育。当今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而创新者的培养通常是通过教育来完成。通过智能教育,使竞争者最初的投资能有效吸收技术扩散的成果,沿着技术的进步曲线进一步将自己的生产、学习活动推向更高水平。对高校而言,通过各种形式的产学研使教育形式的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活动。对企业而言,具有较大优势的高新技术、高质量服务回报也需要通过智能教育,催生大批高新技术和优秀人才才能实现。

2、终身教育。终身教育认为教育应当贯穿每个人一生的全过程,前阶段用于受教育,后阶段用于工作。[2]新科技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新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引致价格下降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谁能最先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就会在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正是由于社会上迅速膨胀的对知识的需求,使得终身教育成为社会生活的基础,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劳动者对教育的需求不再是某一年龄段而成为生存的第一需要。

3、通才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科技进步的需要。高等教育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有较强实用性的通才上来,以适应经济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融人文思考于专业课教育之中,以专业课程为主导,兼顾专业和人文社会科学[3],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培养学生宏大的视野、开阔的胸怀、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让学生在拥有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面的同时,追求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提高。

4、管理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由分化走向综合,强调团队精神,联合攻关、联营协作就成为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管理教育是为了帮助管理者提高分析、判断能力,运用管理学知识在生产经营中进行理性的优化和决策,在先进技术的市场上建立最初的领先和主导的地位,牢牢控制随后而来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流,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中渗入管理科学的教育,使技术教育与管理教育互为补充,使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技术知识,而且兼备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计划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及经济核算能力。5、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发展。通过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上的新商品并给企业带来利润,创新过程中的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应用、新市场开拓和新管理模式的推行,都基于创新,着眼创业。在实施过程中,创新和创业都是在教育基础上进行的,通常都是采取渗透和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教育创新与经济发展。

教育创新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工程研究与基础科学,实现三者的协同,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1]。

1、教育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在教育创新的过程中,随着创新环境变化,基础研究领域愈来愈离不开政府的投资。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不仅可以产生新的科技知识,提高了在不同科学和技术领域解决复杂问题的意会能力,而且开启了企业和大学合作的网络之门[4]。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的公共支持体系已经促进了对新知识的研究,同时也提供了一批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人力资源。战后美国创新系统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大学在r&d计划中扮演了一个研究中心的角色。在研究经费的预算上,高校依赖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在整个美国r&d费用中,大学所占的份额从1960的7、4%增加到了1995年的将近16%,而且在1970—1995年间美国进行的将近60%的基础研究在大学[5]。虽然对这些基础研究领域投资的预期利益回报水平要低于开展应用研究活动的预期利益回报水平,然而一旦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将极大地增强本国的核心竞争力。日本80年代末的泡沫经济就缘于自身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没有取得突破,当美国在一些核心领域没有对日本继续开放之后,危机就接踵而来。由此,政府应加大对创新的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在推动创新中的互补作用,完善市场机制的建设。通过教育创新,加快学术科学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2、教育创新为经济发展培养新的增长点。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准是该国经济发展状况最明显的指示器,生产力的增长,失业率水平是最能直接影响大多数人生活水准的三个变量。生产力的增长是国家长期持续发达的关键,其增长在于更高层次的投资和调节不同类型的投资二者的结合上面。传统理论认为,投资主要包括资本投资和人才资源投资等。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和资本一样,是一个生产要素,它是“内生”于经济活动中的,起源于企业为获得最大利润所做的投资决策努力,强调经济增长的速率是由人力资源的储备总量来决定和驱动的。因此,如果向教育和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投入过少,那么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比它应该达到的水平低。这种速度的降低通过积累,意味着增长方面细缩的差别就有可能导致未来经济产出上的极大差距[7]。二战以来,不同类型发展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实施的不同发展战略产生的较大差异表明: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长率快于重视物质资本投入的国家,且差距越来越大。可见,熟练的、技术上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是争取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增长状况的关键构成之一。

参考文献:

1、廖湘阳、教育创新的多元价值期待[j]、教育评论,1999,(6)、

2、周洪宇、终身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j]、新华文摘,2003(7)。

3、李开玲,郭桂英、面向终身教育的高等工程教育:矛盾与协调高等[j]、工程教育研究、2006(3)。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个性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对美术教育功能的肯定与选择。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价值取向经历了历史的演变,当前呈现出“各取所需,多元并存”的新格局。通过对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追溯,审视我国现今的小学美术教育,可得出:“多元并存”是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策略研究。

凡事物存在都有其原因,美术教育也不例外。追溯到美术教育价值的起源,我们不得不谈谈美术的起源。目前对于美术教育的起源众说纷纭,比如劳动说、模仿说、游戏说等等,笔者倾向于多元论的起源说。美术最初起源无论是什么原因、什么时间,它必须要建立在工具和技艺的基础之上。随着美术的发展,为了传承的需要,美术教育应运而生。

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变迁与演进。它的存在受到历史的制约,在当时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对于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价值取向:

1.美术技法论。美术教育的起源决定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美术技艺催生了美术教育。所以,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最初应该归于美术这门技艺的继承,过多于强调美术的技法,而忽视了教育的功能。但是今天的美术技艺,已经不能单单地理解为是美术技艺法、美术技巧或者说是美术技术,它所指代的范围远比这丰富。

2.社会本位论。在班级授课制产生以后,美术教学得以在学校开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美术教育的社会性目的。美术教育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相联系。这无疑是美术教育发展的进步,但是这一时期过分强调了美术教育的社会目标,而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忽视了个体发展的需要。

3.工具论。20世纪,工具论广为流传。美术教育被当作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工具和手段。这实际上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在当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价值取向是对社会本位论的反驳,强调个体的发展。这一时期,是以里德、罗恩菲尔德为代表的。

在小学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部分和途径,也是素质教育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在现当代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在美术教育中感受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审美价值取向。世间万物存在都有其特定的价值,生活中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发现美非常重要。小草经过冬日的严寒,冲破土壤,冒出新芽的时候,这呈现给我们的是生命的.力量,是一种美。当我们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作品来呈现出这种美,是一种创造之美,是一种艺术之美。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对于自然中的事物、社会上的人以及美术作品呈现出来的万物的美的发现,是提高个人审美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可以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小学生提高审美水平,以及对于美的发现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求美与乐趣。

2.教育价值取向。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课程,是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途径。美术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部分,其教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美术教育,实际上是通过美术技艺之一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追求,从而实现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取向,主要是体现为美术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来实现教育目的。

3.创新价值取向。创新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还是对于个人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美术本身是一种发现新异性和创造新异性的事物。艺术是人们感觉和经验的呈现,源于现实生活,但又高于现实。小学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世界,逐渐建立对于事物的新经验,将模糊性的概念逐渐清晰和明确。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每个人创造出来的美都是不一样的。因此,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应该培养学生发现新的美、创造新的美的能力。

通过对小学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探讨,希望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从美术教育的起源探讨,从美术与教育的结合探讨。上述三种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并不是孤立的,三者之间有着扯不断的联系,不能单纯地区分,追求单一的某一种价值取向;“多元并存”是现今小学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3]邓德祥.我国美术教育“西方中心主义”价值取向的得与失[j].美术观察,,(11),116.

[4]孙晓林.课改十年,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0),173.

[5]刘伟.试析人文教育在当前美术教育中的困境[j].艺术教育,2011,(8),114.

高中化学教育思维创新分析论文

有些教学内容不容易用实验来演示,如炼铁的高炉、冶炼铝的电解槽、工业制硝酸、硫酸的过程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工厂参观实物。但多数学校没有这个条件,这时一般使用示意图流程图等教具,这些虽然同实物有一定差距,但同样能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且这些图形是经过人为简化的,可以排除一些与所学知识无关的情节,突出所要认识的部分。因此,对教学有独特的作用。在绘制和使用这些图像时,除注意图形的比例、整体效果外,还要用颜色等设法突出反映部位、物质流向等重要情节,使学生一目了然。化学教学所涉及的物质及其变化,是从宏观深入到微观领域的,对于微观粒子的形象、结构及内部运动状况,我们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如原子、电子,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甚至用高倍显微镜也看不到。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常常使用示意图、模型等这些相对直观的教具。虽然这些示意图、模型的真实性较差,但它通过人为的方法放大、着色等,给这些微观粒子赋予宏观的逼真的`形象,这是微观粒子结构及其运动方面的教学不可缺少的直观材料。如讲甲烷的分子结构时,只讲它是正四面体结构,告诉键角,画出平面结构,学生是很难理解其空间结构的。而做出甲烷的球棍模型,并用不同的颜色做出碳原子和氢原子,那么学生通过观察模型,甲烷的分子结构很容易就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明晰的形象,它的空间构型就很直观的表现出来。

2、充分运用幻灯、影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强直观教学幻灯、影视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给化学教学,特别是在直观教学方面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如它们可以显示一些不易观察到的实物、设施;还能够对化学实验进行规范化的演示,还能够对受现实条件限制不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进行演示;而对于物质的结构、微观粒子的运动等能变静为动,比模型能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示或模拟出来。因而教师应注重开发和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例如还可以将有机反应机理制作成三维动画,能比较真实的体现出新键形成,将“电子云”、“晶体结构”制作成cai课件,将化学世界变静为动,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直观,变看不见的微观为看得见的宏观,“鼠标一点,万语千言”。

3、促进联想和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要不断引导、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想象的素材。例如,“原子核沉浸在电子的海洋中”,氧化还原反应想象为各种价态的原子互相之间“争夺电子的斗争”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贴切的比喻等都是引发学生想象的催化剂和载体,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和把握化学现象和本质,大胆、自由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运用比喻、类比、联想等方法技巧对化学现象和本质进行想象、加工和创新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实验、模型以及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是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想提升化学教学的效率,形象思维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探求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相关的策略方法,对于高中化学现实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分析论文

很多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只能对教师讲过的问题进行简单模仿,稍加变式或改变情境,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应对;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似乎只能短暂地停留,考试过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以上问题的缘由是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只是机械地按照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做,并没有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这样的学习,习得的知识很容易忘记或在其他信息的影响下被改变成错误的形式;即使学生记住了这些知识,充其量也只是一些零散的事实和孤立的知识点,并不能成为解决新问题的有力武器,其后果是学生抱怨在学校期间学习了大量无用的知识,社会抱怨学生高分低能。因此,必须改变课堂教学过于关注事实的记忆与程序和技巧训练的现状,把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即核心概念)的理解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1核心概念的特性。

核心概念(bigidea)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这里的概念(idea)是表示对观察到的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它和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概念含义是不同的。日常概念可以是不需要基于实证的某种想法[1]。对于学科教学而言,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2];是一种教师希望学生理解并能在忘记其非本质信息或周边信息之后,仍然能应用的概念性知识[3]。核心概念具有以下特性。

1.1核心概念具有广泛解释空间由于核心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性与关系,它能对很多事物和现象作出解释。如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一核心概念,既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闻到花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金属可以拉成丝,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核心概念不仅能对很多所观察到的现象提供解释,而且能对原来没有观察到的现象作出预测,如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一核心概念认识,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mann)和茨威格()预测了夸克的存在。再如,依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核心概念,当我们观察到某植物茎叶表层有一层保护蜡膜,叶为刺状,会推测它是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植物,而且还可以预测它的根系会很发达。

1.2核心概念蕴含思想方法具有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是核心概念,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核心概念,如“科学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1]。而有的关键性概念本身就蕴含思想方法,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学生学习所有化学物质的思想方法。1.3核心概念具有统摄性由于核心概念是能够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事物与现象的大概念,它必然可以统摄其他的下位概念及相关事实,使它们成为有结构的整体。例如,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一核心概念,可以统摄分子、原子、离子、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等有关物质组成与结构的概念,也与物质的特性、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概念形成联结。

2核心概念的教育价值。

2.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重要的不是知道了多少事实和规则,而是能够把所学迁移到真实情境中,面对问题能够作出有依据的判断和决策,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由于核心概念具有广泛的解释空间,所以它是可迁移知识。运用核心概念可以解释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更为重要的是能对新情境、新问题作出预测,因此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核心概念蕴含思想方法,它们可能成为学生以后工作中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如要获取性能更佳的材料,其分析思路是改变现有材料的结构以获得所需要的性质,仿生合成新药等亦是运用以上的思想方法。从认知发展角度,如果学习重心是“事实”或“现象”的了解与记忆,那么这种认知是低水平的;相反,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则是要使学生通过对特定现象的认识与理解,发现一般性的理论,并用这些理论理解、解释其他现象。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能够认识“为什么―――原因、条件、目的、理由”、及“会怎么样―――结果、影响、作用、意义”,还能够知道“如何做”,从而将学习引人深层思考和赋予意义与价值的方向。

2.2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把握学科的结构就是指对本学科实现了理解,也就是说,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相关的事物有意义地联系起来[4]。由于核心概念是某学科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它们构成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关注核心概念理解的教学就是关注学科本质与学科结构的教学,将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2.3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业负担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生不能承担之重,其原因一方面来自升学压力,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要覆盖课程与教材中的所有知识内容,让学生记忆尽可能多的.事实。为了面面俱到,教师不得不采用讲授式为主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在不理解的状态下机械地练题,不会就模仿,忘记了再训练,反反复复,曾经有一位老师把一张中考试卷让学生练了4遍,这样机械地训练,学生的课业负担可想而知!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知,核心概念可以统摄事实与概念,使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被组织成块的信息更容易记忆,因此通过核心概念组织起来的知识,学生是容易记忆的,而且这些知识因核心概念而凸显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那么这些知识更加不容易忘记。又因核心概念是可以迁移的,教师只要选取可以支持概念理解的典型事实,把师生的主要精力用在这些关键内容的理解上,就可以达到“少即是多”的教学境界。

3如何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化学教学。

3.1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教学的首要工作是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在不同阶段,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概念不同、理解层次也不同。各学科应该联动以从整体角度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与结构,因为某些核心概念是跨学科的,如“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化,但是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个核心概念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学习中都会涉及。温?哈伦提出了核心概念应该具有的标准是[1]:(1)能够用于解释众多的物体、事件和现象,而它们是学生在他们学校学习和毕业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的;(2)提供一个基础以帮助理解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决策,而这些决策将会关系到学生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与幸福,以及环境和能源的使用;(3)当人们提出有关自身和自然环境的问题时,他们为能够回答或能够寻求到答案而感到愉快和满意;(4)具有文化上的意义,例如对人类自身有关的观点―――反映科学史上的成就,来自研究自然的灵感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温?哈伦据此标准提出了科学教育上的14个核心概念,但并没有提出在不同阶段,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概念层次与内涵。对于化学学科而言,构建出学科核心概念发展体系是摆在课程专家与一线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3.2以核心概念为统领组织教学单元以核心概念为统领组织教学单元有2种方式,一种是先选定核心概念,然后依据核心概念选取教学素材以组成教学单元;另一种是分析教材内容,区别事实与概念,再把这些事实和概念与某个核心概念联系起来。下面举例谈后一种。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有以下内容:课题1介绍了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课题2介绍金属与氧气反应以及金属与稀酸的反应,给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课题3介绍常见金属矿物、铁的冶炼、铁的腐蚀和金属资源的保护。通过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图1所示的关系图,即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合金的成分、性质等是事实性知识,其上位的是金属和合金这2个概念,这些事实与概念可以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个核心概念相联系。当确定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个核心概念后,我们会发现学生先前所学习的有关物质构成的相关知识也纳入本单元的知识体系中,这些知识自然地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3.3通过问题与活动的设计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事实、概念和核心概念间的联系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是贴标签、喊口号式的,要把核心概念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可以通过基本理解来表述,通过问题来激发,通过活动来认识与理解。仍以“金属与金属材料”单元为例,表1给出该单元部分内容的问题与活动设计:挖掘化学史的创新教育功能,应用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积极追求真理的创新意识。如在空气一课题教学中,通过拉瓦锡研究空气实验及对稀有气体性质的认识为重点,介绍空气的探索史,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空气的认识不断深入,对空气的认识不断丰富。对空气的认识过程,其实就是我们认识发展的缩影,每一次认识的突破都是以创新为基础,这些背后蕴藏的认识发展规律都能给学生较多的启发。

4.2发挥实验改进的创新教育功能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化学实验有许多开展创新教育的素材,其中以实验改进对开展创新教育尤为突出。新课程提倡化学实验的人性化。教学中可以从绿色化、探究化、趣味化、简约化和生活化对实验进行反思,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入进行创新实践。在本课题的教学中,应用课本的装置对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进行测定的实验中,存在燃烧产物污染空气、操作要求高及容易产生误差等等问题。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中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实验等等。这些不仅让学生能更理解本实验的原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他们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创新教育是当代的主旋律。其关键在于教师具有创新的理念,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化学史、化学实验等教学内容的创新教育的功能,努力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让学生能以创新的视角认识学习内容,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学生认识水平跨跃式发展。总之,不同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促进学生认识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但是以上4种视角应该成为教学中最基本的认识角度。教学中,可以从sts视角切入,从探究的视角深入,从理性视角提升,最后以创新视角达到认识的升华,高效地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提高中学化学的教学水平。

化学实验中的绿色化学教育论文

绿色化学是近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原子经济学等。

绿色化学的目的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最终实现零排放和零污染。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用化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去消除对人体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它更加关注人类的生存质量,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绿色化学的研究。

开放教育个性化学习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目前,远程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已成为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采用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但同传统的院校教育中成熟的教学体系相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领域还有很多值得人们探索和深思的问题。课题组在进行《证据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实践中,遵循“自主、灵活、便捷、个性”原则,积极探索《证据学》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目前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状况以及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并以《证据学》课程为例提出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开展实时和非实时的交互式教学。让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有效地信息媒介手段进行个别化自主性学习的全新教学模式。从传统校园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面授为中心、以书本媒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教师指导性教学,学生自主性学习,多种教学形式和多种教学媒体并存与交互使用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指导性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核心。随着远程开放教育工作的开展和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学资源成为远程开放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持条件,教学资源建设已成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体现,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建设是体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水平的体现,它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资源建设已成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一、目前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状况。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教学资源有了较为丰厚的储备,已建设了一批较为优秀的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这是我国广播电视大学与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多年来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一笔宝贵财富。但是,随着远程开放教育的飞速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一成不变。有些教学资源,特别是网络教学资源亟待更新。教学资源必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改进。

课题组在研究中,首先对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了摸底了解,其中主要的媒体资源是文字性资源。例如文字教材、文本作业及作业评讲。现有的许多文字教材内容多而杂,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自学。我认为,作为远程教育使用的教材,应当以学生自学为主,要区别于普通高校学生使用的教材,要弱化教材的学术性,强化知识的实用性,体现教材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性,即讲授理论知识少一点,结合生活、工作实际多一点。除了教材之外,在平时作业中,我们习惯性的以理论知识的考察为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较多,忽略了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这样,使得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原文照搬教材,甚至就直接抄袭同学的作业。

其次,课题组依据课题组设计的调查问卷,从“学生基本情况”、“学习环境、条件”、“学习风格”、“学习情况”、“网上资源及其应用”等方向进行数据收集研究。认识到目前的教育教学资源体现出得单一、死板等现状亟待改进。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全新教学模式。课题组成员在多年的远程教育工作中,切实了解到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是指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在当前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工作中,使用的教学媒体资源大体分为印刷媒体、音像媒体、网络课程和动态信息资源(例如教学辅导、答疑等)。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课程学习资源除了传统教育使用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以外,还有ip课件、cai课件等新型教学资源,它们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利用网络点击直播课堂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下载教学资料进行自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重复听课和重复学习。除了必要的面授辅导以外,学生可以依靠网络媒体进行自学,因而,教学资源较传统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3、学生基础知识的差异性。

三、《证据学》课程的远程教学立体化资源教学模式设计。

(一)证据学课程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证据是诉讼的核心,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证据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它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诉讼证据和有关法律规范的学科。具体包括诉讼中运用证据的经验,证据制度的沿革,证据制度和证据规则等。

2、实践性很强。证据学的内容与诉讼实践密不可分,证据的制度和规则只有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才能得以体现其丰富的内涵。

3、与三大诉讼法学息息相关。证据学是以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为基础建立的一门独立学科,它是进行“三大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证据学的学习,必须同上述三门课程紧密结合,必须让教学对象即学生明确只有学好证据学才能保证“三大诉讼”的顺利进行。

(二)学生特点。

从目前的招生情况看,绝大多数学员是高中、中专、技校的毕业生,应该说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尽管这些学生在其高中、中专和技校学过一些基本法律常识,也在我国开展的普法活动中受过一些训练,但只是对法律的基本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没有系统的法律概念和知识。

在职成人参加学习,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较为突出,学习方式呈现出了多样化、个别化的趋势。

(三)教学设计。

远程教育依托于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却难以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单纯的远程教育方式已经落伍,在市场经济洪流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课题组成员认识到,《证据学》课程的教学设计,要达到针对远程教育学生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实现教学效果,必须在进行设计时和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和学习需求。

学生是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的,教学设计的效果也体现在学生学习效果上。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和他们的学习需求。了解的内容包括:

(1)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点等;

(3)学生的学习需求:包括对课程的了解程度、希望的学习方法、希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哪些问题。通过了解,掌握学生学习基础,观察学生的基本状况。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学习形式。

2、制定具体的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是一个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总体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应当考虑到各基层教学单位的具体教学条件和教学状况,根据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而设计。教学方案应根据课程设计提供的各种的教学要素,把具体的每一项教学任务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和落实。

3、构建网络学习环境。

(1)教师充分运用教学平台、合理建设和整合教学资源。

电大远程教育有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和分校电大三级教学平台,在教学设计中,为了充分发挥各级教学平台功能,建设和整合教学资源,开展实时和非实时的教学活动,应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整合。

首先,省级电大教师根据《证据学》课程的特点和远程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从宏观的角度制定针对课程学习过程的资源,包括有:课程教学实施细则、教学大纲、重难点分析、作业评讲、典型考点解析、动态自检自测、综合练习和期末复习指导。除了这些日常性的网络文本性资源以外,还可以制定一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和拓展型资源,例如:相关法律法规的整理、模拟法庭中对证据的分析及应用、各种经典案例的解析、课程问题解答等等。通过文本的理论性指导、考察和动态的实践、综合能力的检验,使学生可以在较于传统教育的死板教学模式的多项化、灵活的新型远程教育模式中快乐、自主、有效地进行学习。其次,分校电大教师可以在省级电大教师建好的现有资源的情况下,从微观的角度,针对本地区的学生特殊情况和当地的实际情况补充一些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教学资源。例如:本地实际案例分析、本地区法律工作者(律师、法官、检察官)谈谈工作中证据的运用等等。分校电大教师补充的这些具有地方性色彩的教学资源,体现出当地的教学特色,更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2)建立网上课堂,开展教学活动。

远程开放教育作为一种区别于常规化的面授教学模式,要使其实现与面授教学相当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真正发挥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必须在实践中找到一条综合应用多种媒体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

教师是远程学习的导学者和助学者,针对课程的非实时教学主要在市校在线学习的平台及各分校的课程学习讨论区中进行。网上实时教学中,分校教师可以根据分校和学生的选择安排在省校教学答疑室和分校课程教学讨论区中进行。网上实时教学可以由省校教师和分校教师同时参加,共同进行,教学内容可以是专题讨论、问题解答、作业评讲和复习指导等。非实时教学主要由分校教师完成。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上网参与教学活动,可以到不同的个性化栏目中(例如:课程介绍、课程大纲、常见考点分析等等)方便地获取自身有用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到课程讨论区发布各种与课程有关的基础理论、案例分析等信息。

4、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

《证据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强调专业知识的储备,注重与案例的密切结合,强调实战练习和运用,单靠网上教学和面授教学传授知识难免有些纸上谈兵的味道,学生缺乏实际的感受,所以,必须辅以实践教学。

本课程专项实践通过对相关司法机关和单位(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进行实地考察,聘请相关的工作人员(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警察)进行现场讲解或者进行专题讲座,这样既可以巩固平时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可以对《证据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各分校可以通过自身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参观考察的单位和方式。

课程专项实践通过旁听法庭审理和模拟法庭进行。因为庭审涉及各种证据,是学生集中实践的好形式。旁听庭审可以由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集中进行。便于学习资源的准备和小组讨论的展开。模拟法庭可以由学习小组为单位在不同地点进行。同学们通过参与法庭审理角色分配,参与法庭审理,在实践学习中,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得到能力和素质的综合锻炼。

5、面授教学的作用。

《证据学》课程的面授教学可以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开课之初的《证据学》课程的理论性、原理性、方法性内容的学习;网上教学安排和引导;必要网上学习技能的培训等。

6、三种学习形式的有机结合。

《证据学》课程教学设计必须探索三种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应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网上资源。

面授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准备阶段,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进行任务分配,运用网络资源展开知识预习和讨论,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可以通过教学活动汇报、小组发言记录和总结等形式体现在网上,形成三种学习形式优势互补,学习成果在网上体现的结果。

四、研究实践初步效果。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区别于常规的面授教学的教育方式,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应用,符合世界科技教育发展的潮流。课题组成员为检验此次研究实践成果,课题组设计向实践分校征求了意见,分校表示此次《证据学》教学改革在教师、学生的得到的广大好评,认为体现了法学专业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实施,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较少了学习负担,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活动。这将为法学专业的其他课程教学带来启发性影响,更好的掌握学习者对法学专业课程的切实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2]黄荣怀、周跃良,关于远程学习的特征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第3、4期.

[4]马国刚.现代远程教育多元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的构建[j].石油教育双月刊2010(1).

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分析论文

绿色化学教育虽然说在当前我国的化学教育中已经被提出了有好几年的时间,但是具体到落实状况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着绿色化学教育的实施效果,这些问题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当然也存在一些教学模式的问题。

因为绿色化学教育这一概念所提出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观念的重视程度就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到化学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就表现在不论是化学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充分意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绿色化学的观念极为淡薄。导致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1.3最后,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比较倾向于接受新事物,因此,按理说应该能够接受绿色化学的概念,但是实际状况却并非如此,由于当前并不存在较为完善的绿色化学教育体系,化学教师也不会重点去突出绿色化学的观念,所以很多学生无法真正意识到绿色化学的魅力,甚至还有的学生认为绿色化学教育过于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这种偏见的存在也是比较普遍的。

当前我国绿色化学教育因为经验的不足等问题,其整体的体系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绿色化学教育的发展,具体来说:

1.2.3最后,对于绿色化学教育过程来说,如果进行充分的实践教学,就必须依靠大量的物质条件支持,而这在很多地方都无法得到实现,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是制约绿色化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2.1革新化学教育传统观念。

针对当前中学化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观念意识不强等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革新当前的传统化学教育观念,尤其是要重点针对化学教师进行思想观念的革新,具体来说,首先在本学校内部加强化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共同研讨绿色化学教育的要点和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对于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主要化学教师走出去,尤其是可以去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中学习相应的绿色化学教育模式,改变自身的传统化学教育理念,逐步的融入绿色化学教育概念;最后,学校还可以组织专业的研究人员来针对化学教师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提高化学教师对于绿色化学教育的认识程度。

2.2加强实践教育。

针对当前存在的较为落后的化学教学模式,化学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谋求一些新的变化,改革现有的“教和学”模式,积极引入实践教学模式,充分的利用化学实验和实践来提高中学生对于绿色化学教育的兴趣,并且使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绿色化学教育的真正内涵,加强学习的效果,比如,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要求中学生来发现对于环境存在危害的一些气体,进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且课后要求中学生展开实践调查,了解这些气体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这才是真正的绿色化学教育模式。

2.3适当革新化学教材。

当前的中学化学教材中存在很多不适合于绿色化学教育的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革新化学教材内容,邀请专门的专家针对现有的化学教材进行绿色化学的植入和渗透,从教材中体现出绿色化学理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的化学教育过程中,渗透绿色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具体的执行效果却并不是十分理想,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着绿色化学的教育发展,基于此,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作为化学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绿色化学教学知识,充分的调动学生绿色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采取多样的绿色化学实践手段,加强绿色化学教育的实效性,最终加强学生们绿色环保的重视程度,达到最终的目的。

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分析论文

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对农村初中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学设施落后、生源压力以及教育质量滑坡等问题,这些不容忽视的教育短板,为农村初中教育管理提出了新挑战。而应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思维,建章立制,构建起农村新型初中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在农村初中教育管理实施工作中,要正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不忽视、不逃避,积极分析并研究对策,这样才能使农村初中教育管理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农村初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师资力不足。

教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但是在农村初中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教师流失现象。教师的定向流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同时也影响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在教师队伍的补充扩展中,新力量出现断层现象。对于农村支教教师而言,又存在着专业素质欠缺、专业不配套情况。不但人员数量难以保证,而且教学专业性也难以保证。

2.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

在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激励政策不能全面实施,很多学校在奖励机制的制定上,往往侧重于精神鼓励,难以与绩效工资相挂钩。缺乏实质性的激励制度,造成了教师在工作中的消极倦怠情绪。而由于教育经费问题,也使不少具有激励制度的农村初中学校在执行中有所折扣。从现实情况来看,激励制度的不到位,已经造成了农村初中教育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3.缺乏制度管理的完善性。

不少农村初中在教育管理中,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在约束性与激励性之间难以达成平衡,尤其是在教师素质的考核中,一般对绩效考核较为重视,但是对于过程考核却有所忽视,二者难以做到有机结合。在教师晋级制度中,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和参照基础,在成绩考评中难以实施民主评议。在制度实施中,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难以从教师切身角度出发,维护其群体利益。在管理中,重行动而轻理念,上述问题的`根源,均源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二、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对策。

1.强化教育师资建设。

强化师资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优化教师的队伍结构。首先,应该对人事制度进行深化改革,同时也在行政管理方面加强力度。农村教师一部分来源于支教配给,在人才的短期交流利用上,要进一步凸显人才效应,使教师队伍的血液更为鲜活。其次,在教育管理中,还要强化领导层建设,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以真正提升,并体现管理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要不定期开展,调整教师的专业教学结构,不但在教学效率上做出要求,并且要积极构建学习型教职团队。在教学质量上要进行有序监督,并进行规范化的教学成果验收。同时,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式发展,以适应不同的教学人才需求。对于人才编制要做到科学、平衡定编,使教师资源得以优化,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工作环境,使教师能够安于本职工作,敬业乐业。

在农村初中教学管理中,要对管理过程提起重视,不能一味地强调管理结果。在管理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拖延或者转嫁责任,以此来提升整体管理的实际效率。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健全相配套的教学体系,并对其进行有效监控,遇到问题要拿出书面方案,并对监督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教师与学校之间要建立垂直绩效管理体系,以此保障师资力量的不断强化和优化。

2.建立有效激励制度。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但与自身职业操守有关,而且与学校相关的激励制度也有密切关系。教学质量的高低,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机制为前提,完善的激励制度应当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工资福利、职称评定以及先进等级相挂钩,这些都是激励制度的组成部分。在同类班级成绩平衡的前提下,对于分班、学生流转等环节进行公平配置,然后开展同类学科和同类班级的横向评价,利用竞赛、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能力进行测验,同时这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测试。此外,班级管理是学校整理管理的基础,所以抓好班级管理对综合系统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强调纪律性管理的同时,还要将初中德育教育列为重点,在安全、卫生、纪律的评价机制上,同时对教学中的综合能力进行考评,并以此作为制定激励政策的基础。教育内涵的丰富,能够与学校的激励制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共生资源,有利于农村初中教育管理的进一步实施。

在采用激励制度的同时,不但要重视精神激励,同时也要重视其物质激励。虽然不少农村初中面临经费紧张的困难,但是,通过学校优化管理步骤的实施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才能得到数额更多的教育经费,这样的良性循环,可以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学校的凝聚力也将大幅度提升。激励政策的实施,能够使“教、学一体化”管理顺利实施。

3.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教师的教学计划、业绩考评、教案评价、教研细则、素质教育整体评价等,这些都应当建立相配套的监督评价机构。首先,作为农村初中学校的管理者,要以当地的教学实际为基础,掌握教学细节的关联性,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方案以及评价指标,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分析,找出其问题关键及解决策略,以利于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在重视教学管理的同时,也应将终端管理纳入重点范围,不能对终端环节有所忽视,因为学校的终端管理是对全程管理的总结和提炼。其次,还要加强对教师整体队伍的完善和管理,注重教师年龄结构差异,不但在教学中力行“因材施教”,还应当在用人环节掌握“因人而异”。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要搭配利用,使人才的互补性得以充分体现。

在农村初中的教育管理中,要协调好教学、管理、学生三方之间关系。要制定出明确的管理目标,并对各级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归纳、整理,使之成为更具参考价值的流动信息。管理目标的确立,要始终以教学管理为核心,并对执行成果进行分类、考评,并对整体管理系统起到优化作用。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初中的教学水平,使教学体系更为科学规范,同时,也能够形成有机教育管理体系,使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之间构成开放性的良性循环模式。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在实施农村初中教育管理中,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这也是教育管理中具有开拓意义的研究主题。在不断接受崭教育新管理理念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有当地特色的管理模式,从而构建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空间,教育管理的实施,能够为农村人才培养提供积极助力,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及社会意义。

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中的重要方面,它具有四种属性:协同性、差异性、整体性和共益性。教学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确保教师责任的履行,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保证教学和谐以及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学生合理的发展。教学公平的主要实施策略有:教师交往要公平,教师评价要公平,教学资源分配和利用要公平,学生参与机会要公平。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学公平;教学过程。

培养具有公平意识与精神的人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育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无歧视原则”就认为所有儿童都应当受到平等对待,不应受到任何歧视或忽视。教育公平应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这里教育过程中的公平主要就是教学公平问题。现在我国教育起点公平问题正在越来越好地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公平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从教学公平的内涵与属性、意义和实施策略三部分对教学公平进行阐释。

一、教学公平的内涵与属性。

教学公平是指教学主体在教学态度、教学参与机会、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方法选用、教学评价等方面所采取的比较合理性行为。教学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要求与体现,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客观要求。它具有以下四种属性。

(一)协同性。

协同性是营造教学公平氛围的前提,也是教学公平显示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教学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这些关系直接影响教学公平。

第一,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教师主体性太弱,就会在教学中缺乏热情、缺乏创造,影响教学有效性。若教师主体性发挥过当,学生就可能失去思考以及自主探索的机会,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有失公平。同理,如果学生主体性发挥过当,就有可能出现过分自由,影响教师指导。因此,教学公平应该表现在师生主体性协同发挥上。第二,生生主体性发挥的协同问题。课堂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学生失当的主体性都会影响其他学生,进而影响教学有效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既需要同振,也需要倚让。第三,师生主体性发挥与教学其他因素的协同关系。师生主体性的发挥要与社会大环境和课堂教学环境协同,采用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师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手段也应与师生的主体性相匹配。

(二)差异性。

真正的教学公平必须是基于差异发展的公平。尤其在我们重视教学有效性的今天,差异发展更应得到重视。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我们所处的世界和生活充满差异,学生的心理特点存在差异,教师的教学也有差异。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个体在已有发展水平、发展的潜能、发展的优势领域、追求的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差异会形成教学动力以及较为活跃的教学局面。只有正视并尊重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促进学生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受教育公平。

(三)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历时性过程的连续状态与共时性参与主体发展的全面状态。只有历时性过程的连续状态才能保证共时性参与主体发展的全面状态,也才能保证教学的公平。历时性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公平都会影响整体教学有效性。目前在教学起点、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三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公平。起点不公平,即按照分数作为分班的依据。过程不公平,即分在重点班的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与分在普通班的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公平,教学过程不公平会导致“好生越来越好,差生越来越差”等教学结果的不公平。为了实现整体优化,教学中应保证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上的公平性。此外,教师在全面发展思想指导下,采取了目的不同的教学活动,如果这些活动是连续的,则有利于实现学生最终的全面发展;如果随意放弃一些活动,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能使他们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四)共益性。

共益性既是达到教学公平的努力标准,也是教学达到公平状态的重要属性。这里强调全体学生参与,全体学生受益,既突出了全体性与共时性,又突出了效益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力;赋予每个学生发展权利;关注每个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教学中实现差异发展。教师还应该从效率、效果、效益三个维度考虑教学有效性,如果只是某一个方面,例如只考虑其效果而不考虑效率、效益,则对学生而言也会是不公平的,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

二、教学公平的意义。

(一)教学公平确保教师责任的履行。

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国家责任、社会责任与岗位责任。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其行为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家长、学校以及学生对教师都有很高期待,教师的志向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志向。因此教师不但应该有追求公平的志向,还应坚持公平信念,在教学中践行公平原则,促使学生逐渐掌握公平的要义。这是教学教育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学效益的体现。如果教师无法承担教学公平的重担,教学公平就永远不可能变成现实。

(二)教学公平保证教学和谐。

首先,教学公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教学和谐。教学公平使教师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之间友好相处,减少教学中的冲突与不和谐因素,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其次,教学公平有利于活跃教学氛围,有利于教学和谐发展:第一,教学公平使更多学生获得自主和自由,教师的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以及丰富的活动形式增强了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第二,教学公平有利于教学主体间的互相理解和谅解,提高彼此的包容度;第三,教学公平能保障教学资源分配和使用的公平以及教师对学生态度的公平。所有这些都促成良好教学氛围的产生,为有效教学提供环境保障。

(三)教学公平保证教学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教学资源公平利用是教学公平的重要内容。首先,教学资源公平利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对维持学生的积极性起正向作用,对其不公平利用会使学生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形成与教师的对立冲突,严重影响教学有效性。其次,有利于教学资源利用的广泛性与充分性。广泛性是教学资源利用的共时性特点,它是对全体学生利用教学资源的状态描述。充分性是教学资源利用的历时性特点,是每个学生利用教学资源的度。这两方面都决定着教学资源利用的有效性程度,学生的积极参与决定教学资源使用的充分性,而公平则解决教学资源使用的广泛性。只有充分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确保教学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四)教学公平有利于实现学生合理的发展。

教学公平关注学生合理的发展。第一,合理的发展是关注学生需要的发展,教学公平能满足学生不同需要。教学公平营造了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给予学生及时鼓励,每个学生都获得自主参与及表现的机会,满足了自身各层次需要,实现了发展。第二,合理的发展是一种个性发展,教学公平能确保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教学公平的基本要求。差异教学就是为了体现教学公平,保护与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第三,合理的发展必然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发展,公平能促使学生自主发展。教学公平重视学生参与,给予学生充分自主,保障他们个性化和自主学习,这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

基于教学公平的重要意义,我们提出以下策略,以保障教学公平的顺利实施。

(一)教师与学生交往要公平。

交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其能力、提高其智力、使其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交往的范围应该是全覆盖的,他们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虽然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在某一时间片段上具有选择性,但这是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的保证,在一个总的时间阶段。他们与学生的交往应该是非选择性的全体交往。在教师与学生公平交往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公平的认识,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公平公正,为今后自身践行公平以及公正对待他人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教师评价要公平。

为保证教师评价的公平与公正,教师的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坚持正向评价原则,以鼓励引导为主。教师应多鼓励表扬学生,少采用负向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第二,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实际进行评价。教师应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及个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合理公正的评价。第三,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及时了解学生最新变化,给予适切性评价。第四,评价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评价应当使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感受到上进的动力。第五,应当把自评与他评结合起来。教师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但能自我评价,还能客观评价他人。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教学有效性,也有利于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品质的塑造。

(三)教学资源分配和利用要公平。

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对教学资源分配和利用不公平的现象,要消除这类现象,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诸如,教室后排同学看不清黑板,教师可以适时让学生变换座位,简明扼要书写板书或边写边读进行说明使情况得以改善。实验教学中的不公平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教师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提倡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第二,实验室全面向学生开放,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和学生实验能力;第三,学生在实验时的角色分工不断变化,使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第四,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和实验课程比例,增加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

课堂教学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有研究者从人化和个性化时间概念出发,对时间进行了具有某种逻辑先在性的性质划分,大致有三种情况:“正时间”“零时间”“负时间”。相对应,教学中的时间也分为三种:“零时间”,即学生处于一种游离状态,教学活动对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没有任何意义;“负时间”,对学生发展不但无益,反而损害其积极性或自尊心的时间;“正时间”,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时间。为保证教学有效性,教学中应尽可能减少零时间和负时间,增加正时间,使课堂时间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加强教学设计。在内容设计方面,突出问题性,强调情境性和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在教学过程设计时,注意学生参与的全体性、全面性。第二,要始终处于对学生活动的关注状态。教师的关注是教师的一种主体参与形态,也是一种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教师,课堂就会是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教学时间就会是一种零时间或负时间。

(四)学生参与机会要公平。

学生参与机会公平有助于更多学生获得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机会,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小班化教学是实现学生参与机会公平的主要策略。

首先,小班教学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教师有机会倾听更多学生的见解,并据此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这就使教学不再是预成的而是生成的,是师生和谐共创的结果。教学中充满了变化,充满了强烈的人文关怀。这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更为活跃,积极参与,并以较高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其次,小班化教学还带来了课堂组织结构和学生座位等变化,这些灵活多样的变化有助于更多学生获得参与机会及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机会。

最后,小班化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美国学者史密斯(smithmaryl.)和格拉斯(classgeev.)等人先后两次出版了两份对班级规模与成绩关系的实验研究的元分析。他们发现在所有年级中人数较少的班级都与较高成绩相关,尤其当学生在小班学习的时间超过100个小时并且学生的任务受到细心的管理时,成绩更好。他们发现,当班级规模缩小到20人以下时,这些主要的好处都发生了。他们的第二份研究结论更清晰地表明,小班在学生反应、教师士气和教学环境质量方面具有优势。由此可见,较小的班级规模使教师能给予学生更多关注,促进了师生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论文

在化学教学中所倡导的绿色化学,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对环境无害或友好的物质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内涵就是研究和寻找并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在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是从源头阻止污染或预防污染的化学,其过程为零排放和零污染。简要概括,绿色化学的基本内涵体现在“5r”原则上。

(1)减量,即节省资源,减少“三废”的排放,避免实验过程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2)重复使用,既是降低成本的需要,又是减废的需要,如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载体等,从一开始就应考虑有重复使用的设计。

(3)回收,可以有效实现“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要求,如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助溶剂、催化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4)再生,即变废为宝,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如离子交换树脂、磺化煤等。

(5)拒用,指对一些无法代替,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有毒副作用、污染作用的原料,拒绝在化学过程中使用。如全国查禁毒鼠强,停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1.绿色化学思想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绿色化学思想是一种战略、方针、指导思想、研究策略。不久的将来,重大的绿色化学研究成果将会走进我们的生活。而且它所倡导的预防化学污染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正日益被人们认识、接受和重视。

2.把绿色化学思想贯穿在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该加强绿色化学思想的宣传,使学生清除从社会上带来的对化学的种种误解和偏见,尤其要突出环保意识。

3.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应用绿色化学的理念进行化学教学设计,并且还要着重介绍绿色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温室效应,保护臭氧层,保护土壤、水质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贡献,介绍化学产品对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明确化学学习的目的。

化学新课程教材中融入了绿色化学内容,举例如下:(1)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中,多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了尾气对环境污染。

(2)在镁的提取及应用中,强调氯气循环利用生产盐酸,节约资源,并减少污染。

(3)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中,介绍了硫酸型酸雨的危害。在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多余的so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了尾气对环境污染。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绿色化学知识的内容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和利用,挖掘教材中的隐含因素,在教学中不断地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理念。

1.在教学设计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有效情境,渗透绿色化学思想。例如,在学习氮氧化物时,我们先讲no、no2的毒性、性质、致毒原理、形成的危害:no直接结合血红蛋白引起中毒,no2则刺激呼吸道引起中毒,no、no2相互作用并形成光化学烟雾等。再根据no、no2的性质,让学生思考如何除去实验室产生的no、no2尾气。接着讲述大气中no、no2的主要来源,如汽车尾气。然后介绍汽车尾气中的no、no2的除去方法。通过在化学课堂上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又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在实验教学中要尽量体现绿色化学实验的新要求:省资源、无污染、无废物、多循环、多利用。

(1)实验操作规范化,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教师在演示实验时,通过言传身教,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教育学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废液、废渣,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减少环境污染。

(2)剂量最小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即改进实验装置,将常规实验改成微型实验。这样既能降低实验费用;又能降低排废量,减少污染;更能缩短实验时间且安全可靠。

(3)改进化学实验,减少环境污染。即将有毒实验改成封闭实验。如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实验。

3.在习题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习题教学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使学生在习题中了解科技动态,学以致用,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绿色化学理念和环保意识,使他们成为自觉的“绿色化学家”,为绿色化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分析论文

二、立足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绿色”习惯。

1.利用废弃物进行化学实验。

2.在实验中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3.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让其更加环保。

三、化学联系生活,提升学生的“绿色”素养。

1.组织环保讲座。

2.开展家庭小实验,减少实验污染。

四、总结。

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分析论文

化学物质里的有毒成分以及其他成分很复杂,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有害物质对环境和水质的破坏,并且还要让学生明白化学物质的有毒性是可以进行控制的。不但要让学生弄懂复杂的化学成分,还要让学生在实验中明确这些有毒分子处于环境中发生的变化,这一个比较难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虽然中学生绿色化学传授的知识是有关于环保的,但是这些知识仅仅只是停留在原理和理论上,如何将绿色化学的教学延伸到现实的环保措施当中,这将是一个难题,也是个很大的挑战。比如,对助剂或者溶剂的毒性进行测试,并且开发出无毒原料来代替助剂,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个挑战。

2.3教师的能力和技能。

绿色化学除了要求教师要有基本的化学知识以外,还要求教师要对环保知识及其他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也对教师的能力和技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绿色化学教学还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教会学生如何分解材料、如何用环保化学成分来代替有毒材料,等等。如果学校不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的知识结构就会无法满足知识的需要,因此,教师的能力和技能对于绿色化学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2.4教学方法的挑战性。

绿色化学的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并且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粗放型”教学方法,从而转变为“集约型”教学方法,同时,这也是绿色化学对教学的一个要求。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还要使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整个化学课程中,要将环保无污染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化学领域,又要把绿色化学的内容和知识融入到化学教学当中去,从原理到实验过程,各个环节都要采取环保的标准。

3.1改进不环保的实验方法。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应该尽量采用环保的实验方法,并且选用一些无毒无危害的材料。比如绿色自燃实验,在之前的课堂上,教师都采用的是白磷来给大家做实验,但是白磷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物质,而且白磷在燃烧的过程中发挥的有毒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因此,可以用其他一些无毒的物质或者材料来代替白磷,比如碳粉等。

3.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可以鼓励学生对“减量、减废”进行实验或者改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除此之外,也要给学生灌输节省资源的观念,带领或者指导学生对化学教材中的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或者重新设计一条生产工艺流程,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来进行辅助设计,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造性。

3.3更新教学手段。

原来的化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再适应绿色化学的要求了,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手段。通过有效的教学工具、教学材料以及训练手段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让他们形成绿色化学的意识和环保意识。新的教学手段有多媒体(投影、录像、光盘等)以及计算机技术,便于学生和教师获取知识和技术,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思考问题。

4总结与体会。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化工污染的程度也在随之而加深,树立环保的理念要从教育开始,因此,必须要推行绿色化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树立环保和节约资源的理念,从而实现生态环保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高中化学教育思维创新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从教育创新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智能教育、终身教育、通才教育、管理教育和创业教育,指出了教育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一种重要的手段,对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教育创新经济发展。

一切创新的目标或目的,都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本文拟从经济学视角对教育创新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教育创新带来一些有益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

“教育创新”,涉及到“教育”与“创新”这两个基本术语,可以说是一种复合概念。教育主要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人的自身发展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而创新主要指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者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使其技术体系发生变革以获得企业家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显然,这里的“创新”是一种经济学概念,具有特定的经济学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活动的本质是教育家审时度势地对教育结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按照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重新设计教育生产函数的创造性经济活动。而教育创新的外部取向为实现教育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其内部取向为获取相对的人才培养优势[1],其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生产力,同样蕴含经济学的意义。

1、智能教育。当今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而创新者的培养通常是通过教育来完成。通过智能教育,使竞争者最初的投资能有效吸收技术扩散的成果,沿着技术的进步曲线进一步将自己的生产、学习活动推向更高水平。对高校而言,通过各种形式的产学研使教育形式的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活动。对企业而言,具有较大优势的高新技术、高质量服务回报也需要通过智能教育,催生大批高新技术和优秀人才才能实现。

2、终身教育。终身教育认为教育应当贯穿每个人一生的全过程,前阶段用于受教育,后阶段用于工作。[2]新科技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新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引致价格下降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谁能最先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就会在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正是由于社会上迅速膨胀的对知识的需求,使得终身教育成为社会生活的基础,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劳动者对教育的需求不再是某一年龄段而成为生存的第一需要。

3、通才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科技进步的需要。高等教育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有较强实用性的通才上来,以适应经济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融人文思考于专业课教育之中,以专业课程为主导,兼顾专业和人文社会科学[3],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培养学生宏大的视野、开阔的胸怀、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让学生在拥有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面的同时,追求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提高。

4、管理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由分化走向综合,强调团队精神,联合攻关、联营协作就成为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管理教育是为了帮助管理者提高分析、判断能力,运用管理学知识在生产经营中进行理性的优化和决策,在先进技术的市场上建立最初的领先和主导的地位,牢牢控制随后而来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流,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中渗入管理科学的教育,使技术教育与管理教育互为补充,使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技术知识,而且兼备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计划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及经济核算能力。5、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发展。通过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上的新商品并给企业带来利润,创新过程中的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应用、新市场开拓和新管理模式的推行,都基于创新,着眼创业。在实施过程中,创新和创业都是在教育基础上进行的,通常都是采取渗透和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教育创新与经济发展。

教育创新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工程研究与基础科学,实现三者的协同,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1]。

1、教育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在教育创新的过程中,随着创新环境变化,基础研究领域愈来愈离不开政府的投资。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不仅可以产生新的科技知识,提高了在不同科学和技术领域解决复杂问题的意会能力,而且开启了企业和大学合作的网络之门[4]。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的公共支持体系已经促进了对新知识的研究,同时也提供了一批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人力资源。战后美国创新系统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大学在r&d计划中扮演了一个研究中心的角色。在研究经费的预算上,高校依赖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在整个美国r&d费用中,大学所占的份额从1960的7、4%增加到了1995年的将近16%,而且在1970—1995年间美国进行的将近60%的基础研究在大学[5]。虽然对这些基础研究领域投资的预期利益回报水平要低于开展应用研究活动的预期利益回报水平,然而一旦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将极大地增强本国的核心竞争力。日本80年代末的泡沫经济就缘于自身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没有取得突破,当美国在一些核心领域没有对日本继续开放之后,危机就接踵而来。由此,政府应加大对创新的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在推动创新中的互补作用,完善市场机制的建设。通过教育创新,加快学术科学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2、教育创新为经济发展培养新的增长点。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准是该国经济发展状况最明显的指示器,生产力的增长,失业率水平是最能直接影响大多数人生活水准的三个变量。生产力的增长是国家长期持续发达的关键,其增长在于更高层次的投资和调节不同类型的投资二者的结合上面。传统理论认为,投资主要包括资本投资和人才资源投资等。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和资本一样,是一个生产要素,它是“内生”于经济活动中的,起源于企业为获得最大利润所做的投资决策努力,强调经济增长的速率是由人力资源的储备总量来决定和驱动的。因此,如果向教育和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投入过少,那么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比它应该达到的水平低。这种速度的降低通过积累,意味着增长方面细缩的差别就有可能导致未来经济产出上的极大差距[7]。二战以来,不同类型发展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实施的不同发展战略产生的较大差异表明: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长率快于重视物质资本投入的国家,且差距越来越大。可见,熟练的、技术上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是争取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增长状况的关键构成之一。

参考文献:

1、廖湘阳、教育创新的多元价值期待[j]、教育评论,1999,(6)、

2、周洪宇、终身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j]、新华文摘,2003(7)。

3、李开玲,郭桂英、面向终身教育的高等工程教育:矛盾与协调高等[j]、工程教育研究、2006(3)。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