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乡的年糕(专业20篇)

时间:2023-12-12 00:03:11 作者:笔尘

优秀的作文不仅是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的体现,还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回顾和反思。在读优秀作文的过程中,可以积累一些句式和表达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家乡的年糕作文

过年期间怎么能不吃点有年味的食物呢?今天王大厨要做的美食就是春节特色食品——年糕。

别看这小小的年糕,我可是从昨天就开始准备了。因为做年糕的大米要经过至少六七个小时的浸泡,所以昨天晚上我就把大米泡在了碗里。

今天早晨跑到厨房里一看,原本硬邦邦的大米经过这一夜的浸泡变得柔软起来了,用手轻轻一碾米粒就碎了。大米外表看上去像雪花一样白,这浸泡的漂白效果恐怕连漂白剂都要自愧不如了。

我烧开一锅水,放入老冰糖。

当冰糖完全融化,糖水变得粘稠的时候,我把冰糖水倒进一个大碗里放凉。接下来,我把糖稀、大米还有两勺玉米淀粉放进料理机里开始搅拌。

不一会,大米变成了米浆,雪白的米浆看上去十分诱人,馋猫小弟弟一个劲地说这是奶油,迫不及待地想要吃上一口了。

我把米浆倒入一个大大的圆盘里,放进蒸锅里蒸了起来。

二十分钟后,白白的大米年糕就出锅了。水分被蒸发后的米浆,表面非常平整,变成了晶莹剔透的年糕,吃起来黏黏的、甜甜的、口感劲道,非常美味。

大家尝了我做的年糕后都赞不绝口。我们一家人吃着美味的年糕,沉浸在这欢聚的喜悦中。

家乡的风俗打年糕作文

说起年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快过年了,我们这里有几户人家聚集到一块,要开始打年糕啦!我和奶奶迫不及待地到邻居家看打年糕。

那儿的人可多啦,大人、孩子、老人都簇拥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聊着年糕。小朋友们蹦蹦跳跳,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充满了好奇心。

首先是搓粉。只见几位大妈把糯米粉放在扁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这放水很有讲究,放太多不行,放太少也不行。究竟放多少,全凭老师傅们的手感了。原本一粒粒的小颗粒被“凝聚”在一起,真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雪娃娃。

接下来,就要把粉倒进大木桶里蒸。一个大伯熟练地操纵着,周围的几位大叔忙上去帮忙。有几处粉可调皮了,赖在上面不肯下锅,但最后经不起地震似的摇拽,纷纷滚了下去。一位老爷爷负责把火。这时,人们纷纷转移“阵地”,跑去看老爷爷蒸粉,“年味”和粉混在一块儿,跑进木桶里啦!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粉就蒸好了。大伙儿把充满香味的粉放到一个大碗似的石臼里,准备打年糕了。

终于等到这一刻了,旁边的大人和我连忙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瞬间。

只见大伯用手拨了拨粉团,拿起一把大锤子开始打。“咚!咚!咚!咚!”每一下都那么有力,带着浓浓的年味,仿佛是礼炮敲醒了“年”,迎接新年的到来。“咚咚!咚咚!……”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这声音敲进了每个人的心房,告诉大家:新年要来了!

打年糕是个力气活,每打会儿,就换得个人继续。换人的过程中,一个大叔就马上过去把粉团翻个身,生怕粉团硬了。轮了几个人后,粉团渐渐成型了,变得越来越糯了。大家又急忙把粉团搬到木板上,两人一拉线,粉团就切成了一块一块的。年糕诞生了,香气四溢!

我们吃着又香又糯的年糕,心里开心极了!它预示着大家新的一年“步步高”!

家乡的年糕作文

老爸不在,我跟妈妈可就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星期五的晚上,老妈懒得烧饭,就说我们来吃辣年糕吧!我顿时欢呼起来,因为我最喜欢辣的味道了,要那种辣得能使舌头有麻麻的感觉,这才叫“爽”啊!

老妈先把年糕切好,把菜也切好,从冰箱里拿出满满一大瓶辣椒粉,我问妈妈:“要放多少?"“一勺半!""不,两勺!"“行,辣死不管哦!"不管就不管,反正放两勺辣椒粉!”

终于,辣年糕烧好了,一阵阵辣味跑进我的鼻孔中,我来到桌前,一看碗中什么都是红的。一问才知道里面放了三个酸酸的大番茄!

拿起筷子,夹起一块年糕放进嘴里,咬啊咬,“啊!"我突然大叫一声,“好辣,老妈,快……快给我水!"“啊,你不说不用我管我吗?怎么又要我管了?"老妈反问。我大口大口地喝着水,不一会儿,舌头有点麻麻的了,我叫到:“好爽!"“怎么又爽了?"“舌头麻了!"。

我以后还要吃辣年糕!

家乡的年糕

明天就到大年三十了,这大抵是中国民间最吉祥、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我知道,一家人团圆对怀有平安和福运善良愿望的百姓来讲,应该算得上欢乐美满的事情了。然明天下午我还不能回到故乡,我须得值完班,在南昌新房里过完头一个年,大年初一才能踏上回故乡的路程。我的故乡在福建莆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离南昌有六百八十多公里的路程。今年,我不想乘坐动车,我要开车回去。因为,此时在故乡的父母做了许多我爱吃的年糕,我想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用车把所有的年糕都运到南昌来。

昨天,姐姐拍了几张父母做年糕场景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我。我看了照片,心里馋得痒痒的,恨不得一下子坐火箭飞回故乡,抢灶台上第一锅蒸出来年糕吃个大饱。说起故乡的年糕,我是一辈子不会忘怀的。记得从我小时候开始,故乡每家每户都做三种年糕,洁白无瑕的圆米@、红通通的圆馅饼、黄灿灿的圆糯粑。

在我童年时代,故乡人们的生活是很贫苦的。平日里,小孩基本没有什么可以吃的,除了一日三餐的红薯稀饭加咸菜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糊口的东西。要是哪家的父母到镇上买回来馒头或者油饼之类的东西,这家小孩一定会十分得意地拿出来在院子里来回炫耀一番,然后就会有一大批小孩跟在他屁股后面采用各种把戏讨好他,以求得他能够分一块解馋的“胜利果实”。而我虽然也想吃,但我是有骨气的小孩,我才不愿意跟在他们后面像乞丐那样“奴颜媚骨”。看着他们坐在院子里的石板上吃得模样,我会坐在屋里发呆,只是偶尔会用斜眼瞄他们几下,然后把口水吞到肚子里罢了!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我一步步走过来了。孩提时的我们对春节的期盼和热望绝不是现在的小孩所能体会得到的。现在小孩所享有的物质供养真是让我艳羡,他们过春节会有数不清的压岁钱,会有挑选不完的新衣裳,会有一大堆吃都吃不完的糕点瓜果,他们甚至拥有了可以看动漫、玩“切西瓜”游戏的苹果手机、平板电脑,他们根本无需关注今年春节要吃什么,有什么东西可以吃。而二十多年前,我们要是等到了春节,闻到了自己家里飘散出来的`圆米@、圆馅饼或者圆糯粑的香味,一定会欢呼雀跃起来。我们一大早就会起床,洗完脸刷完牙就坐在灶台下面帮母亲烧柴火,其实烧柴火不是因为我们变得比平时“勤劳”了,而是我们可以在年糕出锅时能第一口吃到嘴巴里。

正是因为饥饿,我曾因为两个年糕而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记得那是我六岁的时候,院子里有一户人家生了男孩,办了满月酒。之后,便会给院子里各家各户分两个圆馅饼,以示庆贺。那时,我父母外出谋生了,只留下我和姐姐两个人在家。那天,我在村里小学上课,老师的一句话我都没有听进耳朵里。因为,我知道家里一定会有两个圆馅饼在等着我,而且一向在家里被奶奶受宠惯了的我还担心姐姐放学先跑回家里把那两个圆馅饼吃掉。于是,下午一放学,我便抓起书包像箭一般冲出教室,头也不回地往家里赶。

到了家里,我翻遍了厨房的每一个位置,竟然没有见到那两个圆馅饼的踪影,而姐姐竟然比我早一步到家里。我便推想,一定是姐姐把那我那两个梦寐以求的圆馅饼偷偷吃掉了。于是,我不依不饶,一定要姐姐把吃得那两个圆馅饼吐出来。姐姐被我气得大哭,她一脸无辜地说自己也没见过那两个圆馅饼。我哪里肯相信,便在地上哭闹翻滚起来,并威胁姐姐说,要是不还我那两个圆馅饼,我就到村里的水库边跳下去!

这时,我大伯从田里做农活回来,听见我的苦恼,便过来训斥我一顿,并对姐姐说,这个孽种,他要跳就让他跳!于是,我为了挽回脸面,就起身往水库方向跑。终究是到了水库边上,我抹着眼泪往下面十多米深处的水面一看,腿发软起来。因为,我听村里的老人讲,这水库里曾淹死过一个女人,而且三更半夜的时候人要是从水库边上经过时常会听见水库下面的丛林里有女人的哭声。而那时我知道,姐姐应该会跟在我后面的,我想躲到水库的丛林里,最好能够拿块石头扔到水库里,吓一吓她。但最后我没有这么做,我听到了姐姐在水库上面叫唤我的名字。她没有听到我的回应,便吓得大哭起来,声音是那么无助。我心软了,我慢慢从丛林里爬上来,看见姐姐正跪在路面嚎啕大哭!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天那户人家忘了给我家分两个圆馅饼。而我竟然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做了一件让自己一辈子悔恨不已的荒唐事,伤透姐姐的心。

手机的一声响动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回过神来,点开微信,是姐姐最新发来的几张故乡花草树木的照片,照片上有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溪。我知道,这是奶奶曾经背着我哼着山歌小调走过的地方,也是小时候我和姐姐一起端着木盆子去洗衣服的地方。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想起童年时代那些困顿却又难忘的日子,想起童年时代那两个让姐姐为我担心受怕而放声大哭的年糕。我看了看手机上的日历,现在已经是了,都快三十多年过去了。去年十一月初,姐姐因病被确诊为肺腺癌晚期,看着憔悴的姐姐,我内心痛如刀割,想起孩提时的往事,我总会为自己少不更事的童年而感到愧疚。然而,历经岁月风霜洗礼的我仍然保留着那种固执和倔强,而这种固执和倔强在童年的时候竟然会变得那么荒诞不稽,变得那么不可饶恕。但久而久之,这种固执和倔强渐渐增强了我面对沧桑世道的勇气和信心,点燃了我不断写作的信念和毅力。

是呀,当下的每一种幸福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回望人生历程的时候,我们总会感叹生活的不如意和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但我们何曾想过,要是没有了这一路上的风风雨雨,我们的回忆将永远失去重量,我们的怀旧必然无处安放。而我将一辈子不会忘却有关故乡年糕的尘封往事,哪天就是我老了,我还是愿意拄着拐杖,揭开蒸锅,尝一尝那种故乡年糕出锅的熟悉的味道。

家乡特色年糕心得体会

家乡的年糕是一道传统的美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在当地享有盛名。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家乡的人,我对于家乡特色年糕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于家乡特色年糕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制作工艺。

家乡的年糕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需要选用上等的糯米,经过泡水,蒸煮,再经过搅拌成糯米浆,加入适量的糖和其他配料,最后倒入模具中,焖煮而成。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却需要经验和技术才能掌握火候和材料比例。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保证糯米能够煮熟但不粘连。

第三段:口感和味道。

家乡特色年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口感和味道。年糕的口感十分滑嫩,咬上一口,仿佛融化在嘴里,令人陶醉。而糯米的香甜和配料的丰富,给年糕带来了独特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无论是原味的糖年糕,还是加入了豆沙、红枣等馅料的年糕,都是美味可口的。每当这些年糕出现在餐桌上,都能给人带来无限的食欲。

第四段:传统文化的体现。

家乡特色年糕不仅仅是一道美食,它还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丰富的年货市场中,年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年糕以示吉祥和团圆。而在年糕制作的过程中,人们也会传承一些祖辈的经验和技巧。这样的传统不仅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代表着家乡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第五段:感悟和结论。

在我多年的家乡生活中,我发现家乡特色年糕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每当我远离家乡,在异乡尝到一口家乡特色年糕时,总会让我陷入回忆和思念之中,仿佛在品尝着家乡的味道。家乡特色年糕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家乡的象征和一种心灵的纽带。

总之,家乡特色年糕是一道具有独特魅力的美食,它的制作工艺精细,口感和味道让人难以忘怀。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年糕也承载着人们对于团圆和祝福的美好期望。家乡特色年糕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让人们在品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无论身在何处,年糕的味道总能唤起人们对家乡、对亲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怀念和珍视。

家乡的年糕作文

年糕中“糕”字与“高”谐音,所以寓意着万事如意年年高。在我的家乡,年糕又叫“糍粑”,不管是刚会走路的小孩子,自己认得路的大孩子,还是唇上有几根银丝的老孩子,在春节前后,都必须吃软糯香甜的糍粑。

今年春节,妈妈说要自己在家里做糍粑,我乐呵了一早上——我最爱吃年糕了。

下午,终于把糯米蒸熟了。妈妈把糯米全倒进一个洗脸盆大小的大碗里,还拿来一根擀面杖。“妈妈,要用擀面杖干什么?要把糯米擀平吗?”我很好奇地问。只见爸爸接过擀面杖,把擀面杖竖起来,一下一下捣着糯米,糯米很快变成糊了。原来是这样弄的,真好玩!“妈妈,我也想打糍粑!”我甩着妈妈的胳膊,请求妈妈的同意。妈妈点点头,爸爸把擀面杖给了我。

“嘿——”我用尽力气向下捣,可再想拿起来时却发现怎么也拔不起来,反而把碗也连着拔起来了。好吧,看来我不适合做这个,还是让爸爸来捣吧。

把糍粑捣成糊后就该给糍粑糊塑形了。这个我肯定能搞定!我想着,带上手套,开干,这个工作果然简单多了!揪一团糍粑糊,搓圆,再捏成碗形,“啪”地一下拍在桌子上,压一压,按一按,一块糍粑就做好了!我们一家三口都撸起袖子加油干,六只手起起落落间,一大碗糯米就变成了糍粑。不过这还不是最终的步骤,要把塑好形的糍粑凉干,凉干后就能蒸着吃啦!

蒸熟后的糍粑又糯又香,又软又嫩,可炸可炒可沾糖,热乎乎的放嘴里一咬,那味儿马上就流出来了。我一块接一块地把糍粑往嘴里塞,直到嘴里实在装不下了,才肯好好嚼嚼。我们一家吃着糍粑,有说有笑地围着餐桌聊天,心里是说不出的快乐与幸福。

年糕年年高,香香糯糯的糍粑,谁不喜欢吃呢?

文档为doc格式。

家乡的年糕作文

虽然记忆渐淡,但芬香依然在。

小时候我非常挑食。

“琪琪啊——怎么能挑食呢?不好吃也要吃一点嘛。”奶奶端着饭碗,微微的皱起眉头,无可奈何地看着我。而我一脸嫌弃地望着桌上五花八门的菜肴,小手一挥:“都不好吃——”

“哎——”奶奶长叹一口气,继而又似乎想起什么,喜笑颜开地走向厨房。过了一会,一阵清香缓缓地飘来。

“啰——小祖宗快吃吧。”奶奶双手把盘子往一放,微微挑起稀疏的眉毛,苍老的脸上带有几分势在必得的神色。我把头向前一伸,目不转睛地盯着盘子。一条条雪白的年糕整整齐齐的摆在盘中,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精致而又小巧,仔细一闻,空中仿佛飘荡着淡淡的清香。

我试探着拿起一块:“哇,真好吃啊!”“哈哈,这可是我的独门秘技,奶奶小时候想都不要想的宝贝,好吃吧?”我一边拼命点头一边大口咀嚼着。奶奶在边上笑眯眯的看着我,一脸慈祥,露出陈旧的酒窝。清香在我口中蔓延,使我心旷神怡,又幸福满满。

随着我一天天长大,糯米香都渐渐飘散,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重聚。

家乡的年糕

在我的家乡――桐乡,年糕是过年时人们不可缺少的食品。过年前夕,家家户户都打好年糕,在除夕之夜边吃年糕边守岁,别提有多惬意了。年糕本来就有“年年高”的意思,有的人家还在年糕上撒点儿花生、红枣,就更有长寿、兴旺的吉祥寓意啦。去年过年时,我目睹了打年糕的热闹场面。

村里的几户人家聚在一起,打年糕这活儿分工还真细致:有烧火的、蒸粉的、打糕的、切糕的、点红的。每户人家已经磨好一袋糯米粉,白白的、细细的。打糕前半小时,在磨好的糯米粉中均匀地撒上一些水,让糯米粉吸收一些水分,听外婆说,这样打出来的年糕更糯些。接着就要蒸粉了,只见大柴灶上的大铁锅里竖着一个巨大的木桶,一位老爷爷正用双手一层一层地往大木桶里撒米粉。大柴灶里火烧得旺旺的,一缕缕热气直往上冒。过了十几分钟,大木桶里的糯米粉就蒸熟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打年糕开始了。只听见“哎哟”一声,蒸熟的一大桶粘在一起的米粉倒入了石臼中,这时,外公出场了。他手里拿着一个大木锤,在糯米粉上倒了少许水,然后,拿大木锤使劲地敲啊敲。敲了一会儿,又停下朱,用手去揉几下,就像是给年糕做桑拿。打了一会,外公还叫来一位助手,帮他为石臼中的年糕翻身。外公打一锤,助手把年糕翻个身。

这样反复几次之后,年糕的雏形就初步完工了!“好喽!”助手抱起打好的年糕团,扔在早已准备好的门板上,这时,一群妇女、小孩七手八脚地拉动着年糕团,把它拉得长长的。我这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也加入了队伍,别提多带劲了!更值得一提的是,把长长的年糕切成一片一片的小年糕的不是“刀”,而是一根细线,这样一点也不粘手。你看,朴实的农民多聪明!有几个手巧的奶奶,把年糕做成鱼形、花生形、元宝形,还在年糕上点上红色的小圆点,预示着“年年有鱼”、“年年高”。至此,打年糕工程就算全面竣工了。刚打好的年糕,用手一捏,软软的,粘粘的。咬一口,糯糯的,韧劲十足,我被粘得满嘴是年糕。刚打好的年糕可以“拿起即吃”,已经冷却的年糕可以与白米烧成“年糕粥”,用红糖拌一下,食用味道更佳。还可以用油炒着吃,撒上几粒芝麻,你准会吃得三天三夜不会忘。我和家乡的年糕之间还发生过一些小故事呢!记得有一次暑假里,我吵着要吃年糕,于是爸爸从超市里买了年糕来给我吃。

我咬了一口,滑溜滑溜的,一点也不糯,便嚷着:“这不是年糕,这不是外婆家的年糕!”后来才知道这是机器加工的年糕,自然没有家乡糯米年糕的原汁原味了!家乡的年糕,我爱你!我爱你雪白的颜色,我爱你糯糯的口感,我更爱你土制土打的感觉。

家乡特色年糕心得体会

家乡年糕,是我童年的味道,也是我成长的见证。它不仅代表了家乡的特色美食,更蕴含着我们家乡人勤劳智慧的结晶。每一口年糕都如同一个故事,让我回味无穷。在童年的记忆中,年糕是我最爱的美味。如今,离开家乡已经多年,但对家乡特色年糕的思念却始终如一。

第二段:味道的描述。

家乡特色年糕,外观纯白如玉,质地韧性十足,咀嚼起来丝丝粘牙,口感绵软甘甜。每一口年糕入口即化,让人难以忘怀。它有各种各样的变种,如蜜枣年糕、红豆年糕、芝麻年糕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蜜枣年糕。它选用新鲜的蜜枣作为馅料,与年糕外皮相得益彰,美味可口。蜜枣年糕不仅有独特的味道,更有充满浓郁家乡风味的香气。每当闻到这种香气,我不禁回想起小时候在屋外玩耍时的欢声笑语。

第三段:制作的过程。

制作家乡特色年糕并不容易,需要细心耐心。首先要将糯米浸泡,以增加黏性。然后将浸泡好的糯米用大石磨研磨成糯米浆,待其积攒到一定程度时,将其装入有刻度的盆中。接着,待水煮开后倒入糯米浆,用火慢慢熬煮,不停搅拌,直到糯米浆粘稠成熟。最后,将熟成的糯米浆倒在涂有植物油的托盘中,再加入馅料,用手将其搓成形状各异、口感多样的年糕。整个制作过程需要手艺精湛的师傅长时间的烹饪,才能制作出好吃的年糕。

第四段:年糕的寓意。

家乡特色年糕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寓意。在我家乡,吃年糕是过年的传统习俗,寓意着“年年高升”、“步步高升”。年糕的圆形象征着团圆,寓意家人团聚,共同度过新的一年。年糕的黏性则寓意人与人之间的黏合力,增进着亲情和友情。在各种庆祝活动中,年糕更是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让人们更好的欢庆团聚。

第五段:思念与寄托。

离家外出开始上学以来,我很少有机会回到家乡,享受到那熟悉的味道。每当思念家乡时,我总是会想到家乡特色的年糕。它是我对家乡的寄托和思念,是家的味道和温暖。离开家乡多年,去到各地工作生活,却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年糕。每当有机会回到家乡,我总是会第一时间去买一份年糕,尽情地享受那熟悉的味道,让我的思念和寄托得到一种释放。

家乡特色年糕,既有美味的味道,也有独特的寄托。它是家乡人勤劳智慧的结晶,更是童年的回忆和成长的见证。每一口年糕,都让我回味无穷,让我对家乡的思念更加深刻。虽然离开家乡已经多年,但家乡特色年糕的味道却始终留在我心中,成为我对家乡无尽的眷恋和思念。

家乡的年糕作文

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此起比伏,坠上了青苔的石板路上到处是红色的飞屑。又是一个元宵节到了,元宵节在我们家乡浙江镇海的舟山群岛上,那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甚至不亚于前些时日的春节,然而我们那儿过节从不吃元宵,而是吃年糕。各种各样的年糕佳肴纷纷上桌成为待客接友的上等菜。

儿时的我最喜欢看太太(是指奶奶或爷爷的妈妈)晒年糕。这个年糕是从一年元宵节开始晒,到来年元宵节时才能享用,而且这期间还需要时不时地将它拿出来晒,温度也要恒定,不能过高或过低,所以太太待(特)地留了一间屋子,专门用来晒和存放年糕。

晒完的年糕十分坚硬,你找一个壮汉,他都不一定能掰开。晒完的年糕颜色洁白中又带上了一点微黄,晒完的年糕由于一直贮存在恒温的室内,所以它还透着一丝凉意。

每当太太在来年元宵节时将它们铺在门前晒时我总爱去捣蛋,我钟情于站在年糕干上脚底传来的丝丝凉意,这时要被太太看到了,我肯定会被追着满院跑。当然,虽然太太身体健康,但也跑不过我,因为我总会东窜西窜,跑到隔壁邻居家避难,大家也都会将炒好的年糕塞给我吃。

最喜欢的就是螃蟹炒年糕了,我们老家因为在舟山群岛上,海货自然也就更丰富更新鲜,我们总爱将梭子蟹切成四块裹上面粉和年糕一起炒,说上去做法很简单,其实不然,对火侯的掌握是这道菜最重要的部分,火候过了螃蟹就烧老了,肉质就不嫩了,而火候少了,年糕又炒不熟。所以能把这道菜烧好的也只有我舅舅,舅舅在外地做生意,是个商人,虽然工作很忙,但每年他都会回老家烧这道菜,喷香的年糕味伴着浓浓的蟹香飘满了我家。这时我们总会请左邻右舍来尝尝。太太总会自豪地说:还是我孙子烧的最好。

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又响了起来,交织着家家户户团聚时的欢声笑语和浓浓的年糕味,回荡在整座岛上。

家乡的年糕

过年蒸年糕在我的家乡已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了。民间把蒸年糕称为蒸饽饽,在家乡不论贫穷富裕,人们都会根据家中的的人口制作一定数量的年糕。

蒸年糕用的蒸笼罩是用稻草做的,但也有用大毛竹劈佑薄片编制的,有两格蒸笼和多格蒸笼,蒸笼不是一般人都能做的,须是有经验的长者做出来的蒸笼才能确保高温不变形,不走气,蒸出来的年糕才够火候。

家乡的年糕作文

前几天,外婆说要回家做年糕去。年糕是怎样做成的呢?平时我只见过市场上摆的,餐桌上吃的,我很想去看一看。

星期六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一块儿去了外婆家。

那天,外婆家与其他人家一样都集中在村里的祠堂里做年糕,我们一下车就直奔那里。一到那儿,发现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人群和箩盛着的水淋淋的大米。场地当中还放着一些不知名的小机器,整个祠堂到处都是白腾腾的热气、人声、机器声,杂在一起,好不热闹。

年糕是怎样做成的呢?我仔仔细细地观察起来,发现做年糕的基本工序是:先把洗干净的大米碾成粉,接着把粉筛一筛,撒上些盐,搅匀了后,用蒸气把粉蒸熟,然后将蒸熟的粉倒入一台小机器里搅拌,通过这台机器的口子,长长的年糕条子就接连不断的“吐”出来了,坐在一旁的师傅把它们一一切断、凉干,便成了年糕。

这时,外婆家的年糕也做好了,我和爸爸妈妈争着上去帮忙,把年糕码成堆,最后高高兴兴地搬回家。

现在我终于弄清楚这美味的年糕是怎样做成的了。

家乡的风俗打年糕作文

今天去外婆家,我特别高兴,因为外婆告诉我,可以带我去看他们打年糕。

外婆带我到了稻田中搭的一座小房子里。这座房子是临时搭起来的,房子里有不少人了,一些人背着一袋袋米,在门外边排队,他们都是来请工人们打年糕的。有的工人正在用一个个大竹筐子淘米,这些筐子可真大,每个都足够装下我这样一个人了。还有的工人在把淘好的米放进一个大锅子里去烧。很奇怪,他们是把整个竹筐子放进锅里去烧的,筐子就这么大了,锅子就更大得不得了。锅子搭在一个大灶上,灶里烧着旺旺的火,锅子里飘出一团团热汽,整个房子里真暖和呀。

外婆告诉我,打年糕用的米最好是糯米,把糯米烧得出现香味了,就说明糯米熟了,可以打年糕了。

房子里还有一台机器,机器的上面是一个“漏斗”,一个叔叔把烧好的糯米饭从漏斗里倒进去,机器轰隆隆地转起来了。过了一小会儿,外婆让我看机器的另一头。我看见那里有个小小的“嘴巴”,从那里,出来了一长条白白的东西。那就是年糕呀?怎么和我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呢?我正在纳闷,突然发现“嘴巴”的前方坐着一个大伯伯,他手里拿着一把刀,正在把那一长条白白的东西切成一段一段的,这样,看上去就像我平时见到的年糕了。

工人们把切好的年糕放在一个个竹筐子里,每5条叠在一起。我用手摸了一下,刚出来的年糕软软的,很像橡皮泥。

这时,阿龙爷爷走进来,原来这里打得年糕是他的,他拿了一条年糕让我吃,我咬了一口,软软的,粘粘的,暖暖的,带着一点点糯米的香味和一丝甜味。阿龙爷爷问我好不好吃,我说很好吃。

在外婆家吃完晚饭,我们准备回家了。这时,阿龙爷爷进来了,手里还拎着一袋年糕,原来是送给我的,他还告诉我,要把年糕浸在水里,这样,年糕可以保存很久。

家乡的年糕作文

年糕中“糕”字与“高”谐音,所以寓意着万事如意年年高。在我的家乡,年糕又叫“糍粑”,不管是刚会走路的小孩子,自己认得路的大孩子,还是唇上有几根银丝的老孩子,在春节前后,都必须吃软糯香甜的糍粑。

今年春节,妈妈说要自己在家里做糍粑,我乐呵了一早上——我最爱吃年糕了。

下午,终于把糯米蒸熟了。妈妈把糯米全倒进一个洗脸盆大小的大碗里,还拿来一根擀面杖。“妈妈,要用擀面杖干什么?要把糯米擀平吗?”我很好奇地问。只见爸爸接过擀面杖,把擀面杖竖起来,一下一下捣着糯米,糯米很快变成糊了。原来是这样弄的,真好玩!“妈妈,我也想打糍粑!”我甩着妈妈的胳膊,请求妈妈的同意。妈妈点点头,爸爸把擀面杖给了我。

“嘿——”我用尽力气向下捣,可再想拿起来时却发现怎么也拔不起来,反而把碗也连着拔起来了。好吧,看来我不适合做这个,还是让爸爸来捣吧。

把糍粑捣成糊后就该给糍粑糊塑形了。这个我肯定能搞定!我想着,带上手套,开干,这个工作果然简单多了!揪一团糍粑糊,搓圆,再捏成碗形,“啪”地一下拍在桌子上,压一压,按一按,一块糍粑就做好了!我们一家三口都撸起袖子加油干,六只手起起落落间,一大碗糯米就变成了糍粑。不过这还不是最终的步骤,要把塑好形的糍粑凉干,凉干后就能蒸着吃啦!

蒸熟后的糍粑又糯又香,又软又嫩,可炸可炒可沾糖,热乎乎的放嘴里一咬,那味儿马上就流出来了。我一块接一块地把糍粑往嘴里塞,直到嘴里实在装不下了,才肯好好嚼嚼。我们一家吃着糍粑,有说有笑地围着餐桌聊天,心里是说不出的快乐与幸福。

年糕年年高,香香糯糯的糍粑,谁不喜欢吃呢?

家乡的风俗打年糕作文

“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每到腊月廿十七、八,村里就会组织大家打年糕,作为年末最后一次集体活动,无论大人小孩都是非常期盼,踊跃参与。

今年打年糕的场地设在了我们村靠河边的一个杂货铺前面的场地上。石臼、木锤、蒸箱等装备就绪。首先上场的是几位人高马大、身材魁梧的老汉。只见其中一位老汉搓了搓手,拿起了那个有我身高那么长的大木锤,上下锤了几下,试了试手,2接着点了点头对前面的黑脸老汉说“好了,开始吧!”

只见黑脸老汉用手沾了沾身后那盆热水,起身走过去把锅里热腾腾的面团搬了出来,放进那个粗超又老旧的石臼里。

我好奇地向蒸笼那边望去,蒸笼里热气腾腾,什么都看不清。后来问了几位爷爷,才知道面团是由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磨成面粉,然后加入合适的水进行调和,盖上纱布,最后放进蒸笼蒸,无论是水的多少和蒸的时间都是极其讲究的,没有多年打年糕经验是做不了这个工作的。

我回过头,只见刚刚的老汉一边喊着“嘿咻、嘿咻”,一边有节奏地抡着木锤打年糕,对面的黑脸老汉此时配合木锤的节奏快速翻动着年糕。

经过几轮的锤打,中间还换了一对年轻小伙上阵,这锅年糕终于打好了。那一团一团的年糕被均匀地搓成一个长方形,接着我的爷爷拿出了一根棉线,用线将年糕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我目测,差不多每块都是20厘米长度,10厘米宽度,高3厘米。最后爷爷还用年糕2头不规则的边角料做了一对“元宝”形状的年糕,这也是爷爷的拿手绝活。到最后几乎每家都会让爷爷帮忙做一对“元宝”,在大年三十祭祀祖先时用,意寓新的一年财源广进。

我在旁边看着也跃跃欲试,最终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爷爷终于答应在打我家那份年糕的时候把“印花”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拿了一个印花章,沾了沾杯子里红色的水,轻轻地摁在年糕的中间,那一朵朵小花给乳白色的年糕增添了几分靓丽的色彩。

家乡的年糕作文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小区里一些大伯叔叔组织起来做年糕,我也跟着爸爸去看做年糕。

一到小区的亭子里,就看见一张长长的桌子上摆着一些已经做好的年糕:有的像金元宝,有的像小鱼,有的像小狗......旁边的叔叔和大伯不停地用双手搅拌像雪一样白的米粉。

没过几分钟,米粉已经搅拌得很均匀了,一位大伯把它放进炉里蒸。不一会儿米粉也蒸熟了,热气腾腾的米粉变成了糕花,白白的浓雾在空中飘着,还散发出一阵阵糕香。那糕香扑鼻而来,我赞叹道:“啊!真香啊!”

叔叔把木桶里的糕花倒在了石碗里,就开始捣年糕了。一位叔叔拿着一个沉甸甸的锤子用力地咂向糕花,另一位叔叔用盐泡过的水揉向糕花,以免粘在碗上。两位叔叔齐心协力,就这样,锤一下,揉一下,锤一下,揉一下......很快,糕花就变成了糕团。

大伯们把揉好的糕团揉成条,眨眼间,年糕就做好了,看得我直流口水,我吃了一口,可真是回味无穷啊!

通过这次观察,我体会到了虽然年糕吃起来很甜,但是做起来很复杂。

家乡的年糕作文

今天上午,我早早地起床,和爸爸妈妈兴致勃勃地一起去宋城游玩。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目的地。这里真是热闹非凡,到处挂着大红灯笼,一片新春的景象。

我们来到了一条古街上,我听到不远处传来“一打步步糕,二打财富糕,三打学习糕……七打吉祥糕,八打年年糕。”我好奇地走上前去,想看看年糕究竟是怎么打出来的。年,是一种兽,糕,是一种食物,年糕就是为了赶走年兽的一块糕。在打年糕的场地旁边,还挂着一串串的腊肉和鱼干。我看着这些带有年味的美食,真是让人馋涎欲滴。

打年糕开始了,只见店家先把磨好的米倒进了木桶里,接着把它放入了大灶里蒸,过了一会儿,蒸好便成了糕粉。

他们开始打年糕了。“哎呦,哎呦”打年糕的两个人一个拿起重重的锤子打了起来,一个不停地揉着。随着他们的一捶一揉,年糕就打好了。打好的糕团再揉成一块块的长方形后切下来。就这样,软糯的手工年糕就做好了。

妈妈买了一碗油炸年糕,放上我爱吃的调料酱。我端着这碗新鲜出炉的年糕,吃得津津有味!原来打年糕是这么有趣,吃了年糕,希望年年高!

家乡的年糕作文

说起美食,我可以滔滔不绝地想你们说出许许多多的美食,因为在家里我可以称得上是个“小厨师”、“小小美食家”!我做过很多佳肴和甜点:有香芋糕啦,扬州炒饭啦,麻辣豆腐串啦,手撕鸡啦,蒜香虾等等。其中,我对红糖年糕却是情有独钟!

第一次吃到红糖年糕,它就给我留下难忘的味道。它看起来晶莹剔透,红得像一块方形的红宝石。一口咬下去,放在嘴里,它就像一颗东跳西跳的乒乓球一样,非常有弹性。在口中咀嚼,满嘴甜得比花蜜还甜,这种甜,甜得不是很甜,甜得不是很淡,味道到刚刚好。

尝过它后,我赶紧找菜谱学做这道甜点。如今,我想“传授”给你们!

只要的材料有:面粉十千克(其中包括七千克糯米粉和三千克的大米粉),红糖两千克,水三千克。

开始动手做了:

步骤一:先把红糖与水煮溶,把它倒入面粉中里,均匀地搅拌十五分钟。

步骤二:把面糊倒入扫好油的方盆里,或者倒入自己喜欢的模型里,蒸煮大约一小时,出炉后把它放在另一处,让它慢慢变凉。做好后,你还可以把它煎、炒、炸都行哦!这样会更好吃哦!

怎么样?是不是非常简单呢?你也来做做吧!

家乡的年糕作文

又到了梭子蟹盛产的季节,今天我也来学做一道关于螃蟹的美食。

妈妈早早的从菜市场买来了活蹦乱跳的梭子蟹,梭子蟹又称白蟹,白蟹炒年糕,是我们宁海人们爱吃的一道主食,当季正是螃蟹蟹肥肉美的旺季,此时的螃蟹最为鲜美。

开始制作了,年糕和青菜洗净,等待备用;看着这些张牙舞爪的螃蟹,它们个个都像拿着兵器的“武士”。我不知该如何下手,我灵机一动,拿来剪刀把它们的“兵器”大钳子一个个剪掉,这下危险不到我了吧!我掀开蟹壳,螃蟹就像一位多动症患者,不停的垂死挣扎,去掉腮等多余的东西清除干净,把螃蟹对半切,再用剪刀均匀剪成六份。

准备就绪,就开始制作吧!热锅烧油,开大火,油热后,放入葱、姜、蒜爆香,我急急忙忙的把螃蟹倒进锅里,锅里油花四溅,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和我“嗷嗷”的叫声,合在一起,这可真是一曲好听的交响乐。

炒至螃蟹壳变红,加上料酒,盖上锅盖焖一会儿。翻炒一下,放入青菜,继续翻炒。最后放入年糕,把大火调成中火,快速翻炒,放上各种酱料调味,年糕也变得鲜美可口——出锅前撒上葱花。

新鲜美味的白蟹炒年糕就出炉了!吃着自己亲手做的年糕,觉得特别的香。

家乡的年糕作文

今年,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回姥姥家看大人们蒸年糕了。

临近年尾,各家各户就忙着准备蒸年糕:蒸年糕用的糯米是早就精选好了的,蒸年糕的前几天大人们开始淘洗糯米。要等淘净的糯米晒干后磨成粉,蒸年糕的准备工作才告一段落。

到了蒸年糕的那一天,大人们都起个大早,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白糖、红枣、赤豆、莲子、百合、红丝、绿丝……一股脑往笼里倒。此时最焦急的要数我们这些孩子们,紧盯着那诱人的年糕。

“出笼啦——”大人们故意拉长了声调,嗓音特别悦耳动听。于是,大人们把年糕放到盘子里,拿到餐桌上了。顿时,浓郁的香味布满了整间屋子。

诱人的年糕,令人回味无穷的年糕,曾对你“一见钟情”的我,而今感情真挚如初。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