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除法应用一教学设计(实用16篇)

时间:2023-12-15 07:53:22 作者:雅蕊

教学计划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各种教育活动的一种规划书面材料。通过研究范文,教师可以了解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分数除法的应用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3、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难点: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复习:76是()数,它表示()。10/7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观察:5÷8=4÷9=这两道题能得到整数商吗?

3、谈话:同学们,在计算整数除法时经常会遇到除不尽或得不到整数商,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2)同桌讨论交流:根据分数的意义怎样解决“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这个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

(4)观察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2、教学例2、

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1)平均分同样可以列式为:3÷4。

(2)小组合作探究: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表示呢?

(3)通过进一步探究,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了吗?

三、拓展应用。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cm,它的边长是周长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

文档为doc格式。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掌握运用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或用圆与圆交点个数来确定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方法.

(2)了解切线、割线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探索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数量关系揭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难点:利用圆与圆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法学法。

教法的设计情境创设设疑启发引导交流探索创新。

学法的设计观察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创新。

三、教与学互动设计。

1.情境引入。

2.合作探究。

3.得出结论。

4.巩固新知。

5综合拓展。

6布置作业。

1.情境引入。

同学们会各抒己见,老师不要过早的下结论,而是让同学们在下一环节继续探究。

2.合作探究。

在这一环节我让同学们拿出事先做好的圆,让他们小组合作探究圆和圆之间到底有几种位置关系。

老师巡回指导。

3.得出结论。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在这里我又引导同学们从焦点个数对两圆位置关系进行分类。

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圆心之间的距离在五中位置关系中和两圆半径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我在这里设计了五种动画课件,教师演示让同学们进行归纳。

4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以上知识,我在这里设计了三个简单的练习题,只是简单的应用五种位置关系中圆心和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

为了提高同学的能力,只是简单应用还不够,于是我又设计了例题。因为例题有难度所以需要师生共同完成。

5综合拓展。

为了巩固以上学习的内容我在这里设计一个练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完成。

为了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环节,争当小小设计师。这一环节既能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提高同学们的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同时课堂变的丰富多彩让同学们能够学着乐乐着学。

6布置作业。

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我的说课到此就结束了。

《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浙教版第十一册第103页例1例2,练习十七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求一个数与它的几分之几的差(和)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4、渗透环保观念和终身学习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掌握解题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1、寻求所求问题对应的几分之几。2、弄清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教学关键:1、确定单位“1”。2、找出所求问题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找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1/4,还剩几分之几?

(2)实际投资是计划投资的4/5。

(3)男生25人,占全班人数的5/9。

2、口答:

(1)一堆煤,运走了3/5,还剩几分之几?

(2)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3,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占()的1/3。

(3)白兔比黑兔少1/4,白兔是黑兔的几分之几?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你们喜欢鸟吗?鸟类种数减少了,就意味着许多美丽的鸟类从此就永远消失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由于人类的这些行为,有的鸟类灭绝了,还有一些鸟类,尽管还存在,但数量已经很少了,如果再不加以保护,也将很快灭绝掉。丹顶鹤就是这样的一种鸟类。丹顶鹤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是我国特产鸟类,群居黑龙江省的扎龙,丹顶鹤生活特别有规律,它体姿优美文雅、风貌优秀、翩翩起舞可与孔雀开屏媲美,是长寿动物与龟并称,古人将它作为长寿和幸福的象征,所以特别受中国人的钟爱。

2、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条有关丹顶鹤的信息。

出示信息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约有2000只,我国占其中的1/4。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算出2001年我国约有多少只丹顶鹤吗?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2000×1/4=500(只),求2000只的1/4是多少?)。

3、如果我们把我国约有多少只?这个问题去掉,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外国约有多少只?)。

出示信息2(例4):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探讨的问题“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三、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把信息2表达的'意思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展示并口述画的线段图。

2、是把什么看着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1/4)表示谁占谁的几分之几呢?怎样解答这道题呢?请同学们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先独立解答,师巡视,再交流)。

3、两名学生板演两种解法。

4、你怎样想的?能说出解题思路吗?(学生口述思路,教师在线段图上展示)。

方法一:把全世界的丹顶鹤的只数看着单位“1”,先求出我国的只数,再用总只数减去我国的只数,剩下的就是其他国家的只数。

5、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1〉相同点:单位“1”相同。

〈2〉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用总只数减去我国的只数算出其它国家的。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其他国家的只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用总只数乘这个几分之几,就算出其他国家有多少只。

四、再次探索。

1、教师引言:正如前面所说:丹顶鹤是“长寿和幸福”的象征,人们称它为仙鹤,因此我国在扎龙专门设立自然保护区又誉为“鹤的乐园”。在人们的得力保护下,近两年来,丹顶鹤的数量逐年增多,请看下面信息:

2、请同学们默读信息3,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理解哪一句话对解题最有帮助?怎样理解2007年我国丹鹤的只数比2001年的只数多呢?(把2001年500只丹顶鹤看作单位“1”,2007年比2001年多的只数是2001年只数的4/5)。

3、(师生齐画线段图)这道题有几个不同的数量相比,画几条线段图更好表示?(用两条线段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2001年的线段,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余到此为下部分,一人板演。(巡视)。

4、展示线段图并叙述。

指线段图引导分析:我们把什么看着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把2007年的只数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一部分与2001年同样多,另一部分比2001年多2/5。)。

5、请同学们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师巡视,指名板演两种代表性的解法)。

6、你能说出解题思路吗?

(第一种解法:先求多的只数+2001年的只数=2007的只数,第二种解法:先求出2007年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2007年是2001年的(1+4/5)倍,再求2007年的只数;也就是求500只的(1+4/5)倍是多少)。

五、回顾小结。

1、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以上问题,现在我们一起研究信息2和信息3这两问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信息2把总数2000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我国的只数,另一部分是其它国家的只数。信息3是把2007年和2001年相比,把2007年的只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2001年的只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比2001的只数多2/5。

2、相同点:

单位“1”的数量都是已知的。

3、没有直接告诉所求问题占单位“1”量的几分之几,解题时需要用单位“1”的量减去或加上它的几分之几,或者先算出要求的数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用单位“1”的量乘这个几分之几。)。

4、指导学生看书例题5,完成课本内容并质疑问难。

用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的例5、练一练、练习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地列方程解决问题。

2.重视方程后检验方法的交流。

教学重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识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数学活动不在于教师教会学生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教师需树立“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的观念,因此教学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画线段图,找数量关系,列方程等方法来解决相关的类似的题目。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激情促思。

通过之前的学习,大家已掌握了不少百分数的知识,今天给大家呈现的是一种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想不想攻克它。

要攻克它,我们首先要了解它,分析它,师出示例题。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评价总结。

2.从图上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板书有意义的信息,教师适当引导):

男生人数×80%=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6人。

引导学生将上面的关系式进行综合后老师板书:男生人数+男生人数×80%=36人。使学生用方程解答成为一种迫切的内因。

下面你会求男生人数了吗?怎样求?

3.这个方程你会解吗?女生人数怎样求?你解得对吗?

板书学生的方程,解读学生的方程。

追问:你是怎样检验的?

追问:你为什么设男生为?为什么不设女生为呢?(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设单位“1”为较为合理。

怎样确保自己的正确率?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思考:数量关系在哪句话中,是什么?应该把谁看作,另一个量怎样表示?

你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会解这个方程吗?你怎样检验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3.做练习四的第1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4.做练习四的第2、3两题。

先说一说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5.做练习四的第4题。

说说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画线段图。

学生讨论后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得到综合后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把男生人数设为列出方程。

学生解方程,并引导学生进行检验。

引导学生计算20+16是否等于36。

学生思索比较。

学生可能会说两种答案:“美术组有36人”和“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后者说的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用来解设更为方便。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列出方程。

解方程。

检验。

学生口答。

列方程并解答。

检验。

学生练习,尽量口算,集体订正。

学生说数量关系。

列方程解答。

集体检验。

学生口答。

列方程解答。

检验。

引导学生讨论得到:两个关键句中梨树都是1份数,桃树都是3份数,虽然单位“1”不同了,但倍比关系并未改变。

分数除法的应用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及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人吃1/2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

(2)把2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

(3)有2块饼,分给每人1/2块,可分给几个人?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7。

师: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7÷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7÷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师:对这种做法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儿是除法怎么变成了乘法?

师:老师也有这个疑问,你能讲讲吗?

师:谁能结合图来讲一讲呢?

师:很好!把除法转化成乘法,问题迎刃而解,你真棒!……。

(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

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7÷3=4/7×1/3=4/21。

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

师:“4/7÷3”表示把4/7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7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

展示学生的分法。

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7的多少?

通过直观图理解4/7的1/3是4/21。

(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那像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一般可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小组活动,说算法。

师:通过研讨我们知道了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子除以整数,但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商,所以通常转化为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来计算。

出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有,除数不能为0。

师:谁能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完善算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那象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约分!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总结)。

除法简单应用题二

一、教学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自选重点段,分析理解美猴王是怎么出世、如何称王的,它的生活美在什么地方?

3、体会美猴王敢作敢为的特点,提高对古代名著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美猴王。

美猴王--孙大圣--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本身有个发展过程。他是神、猴、人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最初是石猴,由于本来高强,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便成了猴王,而且前面加了重要的字:美。那么美猴王究竟“美”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文。

二、检查学生课前了解有关作者吴承恩以及神话小说《西游记》的简介。

三、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1、课文虽是节选,但情节清晰,内容完整。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这是情节的开端,写石猴的出世。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这是情节的发展,写石猴的山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石猴的山间生活。

第二层:(第3自然段),写众猴玩耍,以及发现了瀑布。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迸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好猴”到“省得受老天之气”),写石猴发现水帘洞。

第二层(从“众猴听得”到完),写石猴带领众猴迸洞居住,被拥戴为王。

四、围绕课文,展开讨论。

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美”在哪里?

2、他有哪些性格特点?

3、这个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的特点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体,怎样理解?

参与讨论,由学生回答得出以下的答案。

1、引导学生从石猴的身世、行为、语言等几个方面探讨,得出美猴王的“美”表现在:身世美、行为美和言语美这三个方面(利用多媒体投放出对此的概括)作者通过这三方面生动的描写,主要通过石猴发现水帘洞和带领群猴迸住这两件事的描述,刻画了美猴王这个令人喜爱的形象。

2、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这是个聪明荧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字众望的猴王。

3、美猴王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现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现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了他的传奇性。

五、课堂小结|。

美猴王的性格特征: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探字众望,他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现他的生物性;人,表现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他的传奇性。

六、布置作业:1、选自己喜欢的部分美读。

2、了解其他古代名著。

板书设计:

石猴出世。

美猴王。

石猴称王。

人教版分数除法应用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以及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名数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名数之间的互化的实质理解.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课件1]。

5÷614÷2512÷1218÷35。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课件2]。

12÷35=()/()()÷()=4/7。

()÷()=a/b8÷()=()/9。

()÷17=7/()1÷()=()/d。

3,把5个饼分给9孩子吃,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课件3]。

4,小新家养鸡30只,养鸭10只.养的鸡是鸭的几倍。

5,填空.[课件4]。

30分米=()米180分=()小时。

二,变式类推,深化理解。

1,教学p91.例4:(1)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2)17分是几分之几时。

思考:a,这两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同。

b,第(1)题要把分米数改写成米数应该怎么办怎样计算。

板书:3÷10=3/10(米)。

c,第(2)小题是要将什么改写成什么怎样求得。

板书:17÷60=17/60(时)。

※p91.做一做。

2,教学p92.例5: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的鹅是鸭的几分之几。

(1)提问:a,用谁作标准该怎样计算。

b,与复习题对比,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

(2)归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用除法计算,除数都作标准数,得到的商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写单位名称.

※p92.做一做。

习前提问:说说用什么作标准数。

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1,p93.4。

§要求说说题目的思路和单位之间的进率.

2,p93.6。

提问:这两个问题中的标准量相同吗请说说标准量分别是什么。

3,p93.7。

四,全课小结,抽象概括。

1,本节课所学的两个内容分别是什么。

2,你还有问题要问吗。

五,家作.

p93.5,8。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师板演:422 522)

2、师:422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3、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1、教学例1 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学生讨论后得出。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6)指导看书质疑

1、完成p20 做一做 1。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p20 做一做 2。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竖式除法教学设计

1.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除法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与众不同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题目,明确题意。

教师(出示题目):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么样?

教师:请你们读一读,并在小组内说说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独立审读题目后交流审题结果。

教师: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教师:结果会怎么样呢?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1:列式计算。

13÷4=3(组)……1(根)。

教师:

13、4、3、1分别表示什么?13÷4=3……1表示什么?

预设2:摆(圈)小棒。

教师:仔细观察,这位同学先做了什么?(先拿出13根小棒。)。

教师:接下来他又做了什么?(有4根就圈一个圈,有4根就圈一个圈。)。

教师:圈了多少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圈了3个圈,一共圈了12根小棒,还剩1根小棒。)。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同学分小棒的过程?

让学生体会: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3组,还剩1根。

教师:摆(圈)的过程和算式的书写过程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它们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沟通符号表征、图形表征、语言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表征形式,但含义是相同的。)。

二、根据平均分的操作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明确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1.整体感知写法。

教师:刚才有的同学用摆或者画的方式,有的同学列出了除法算式,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平均分13根小棒。这个除法算式,我们叫它横式。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的形式。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3叫商,4叫除数,13叫被除数,1叫余数”。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提问,理解12是4和3的乘积,即除数和商的积。

2.沟通平均分操作与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1)建立联系。

教师:知道了每个数的名称,那你们明白竖式中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教师:看来这对大家有些难度。下面我们就对照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一边分小棒,一边写一写除法竖式。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边分、边写、边说。

(2)沟通关系。

教师(板书):表示。

什么意思?

教师(边写边说):再写被除数13(要分的13根小棒)和除数4(每4根一组),表示什么意思?(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

教师:请你按要求把13根小棒,按照每4根分一组,再重新分一分。

教师:结果是可以分成3组,这个“3"写在哪里?

教师: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板书:)。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13根小棒,每4根一组,可以分3组。)。

教师:谁能边分边说说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师:要分13根小棒,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你从哪里知道已经分掉了12根?

使学生体会: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组有4根,有这样的3组,3个4是12根小棒。从算式中我们可以用商乘除数,3×4的积是12。

教师:这个“12”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板书:12。)。

教师:我们画一条横线表示按要求分了一次。(板书:。)。

教师:这条横线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要分13根小棒,已经分掉了1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你是怎样知道的?

使学生体会: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还剩1根小棒。从算式中我们可以用要分的13根减去已经分掉的12根,还剩1根。

教师:这个“1”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它是怎样算出来的?(补充板书:1)。

3.回顾对比,理清写法。

教师:我们一边分小棒一边写出了这个除法竖式。请同学们认真地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分小棒的?又是怎样写竖式的?竖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想完后和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分小棒的过程与写除法竖式的过程之间的联系。通过边分小棒边写竖式这种对应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为其今后进一步自主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奠定基础。在回顾对比的过程中,对横式写法和竖式写法进行比较,加深对有余数的除法的不同表征形式的理解。)。

4.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教师(出示第62页“做一做”第1题):请你边分边写除法竖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典型案例并组织交流汇报。

5.通过迁移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教师:如果我们有6根小棒,每4根一组,结果会怎么样呢?请你自己分一分,写一写。

学生活动,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这个除法竖式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2)竖式中两个16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3)你发现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时候,我们怎样表示?

6.巩固表内除法竖式。

教师(出示第63页“做一做”第2题):请同学们先自己读题,然后圈一圈,写一写。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选取典型案例并组织交流。

教师:这个竖式表示什么意思?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三、对比反思,总结全课,积累经验。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除法教学设计

1、使学生在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些灵活试商的方法,对除数接近15、25的除法题,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自主探索灵活试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除数是接近15、25的除法题的灵活试商方法。

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知道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老师来我们班听课吗?因为老师们听说我们四(3)班的同学数学学的特别好,但是要眼见为实呀,你们能让老师们失望吗?(不能)那就好好表现,有没有信心?(有)。

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1.直接说得数。

25×2=25×4=15×2=6×15=。

45×2=26×3=40×5=12×8=。

口算速度真快!如果举行比赛的话让你选一组,你会选哪一组呀?为什么呀?

2.笔算。

1分钟内能不能完成呢?186÷22272÷38。

这两题的除数都接近整十数,所以我们估成整十来试商比较方便。

通过做题老师发现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同学们学的还真是不错。不过老师今天准备了几道比较难的计算题,敢挑战吗?先来看第一题。

(3)学生板书并讲解你是怎么想出商的?(做的快的同学帮助验算一下)。

(26最接近25,那还接近27呢?为什么不用27试商呀?25好算好想,为什么好想呀?)。

(4)学生进行试做,体会25试商的方法。(没学会的可以打开课本再看一看)。

看来把26估成最接近的25,这种方法减少了试商的次数,更接近准确结果了,这种方法好不好?想不想用这种方法来试一试!

出示162÷2496÷16。

(1)独立完成。

(2)学生板书并讲解你是怎样很快想出商的?(做的快的同学帮助验算一下)。

1、1分钟抢答游戏。

(1)一道一道的出示,然后抢答!

(2)分别汇报商是几。你是怎样快速想出商的。

(3)原来试商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呀!其实数学就是这样奇妙,可能啊!还有很多方法在等着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去发现它,你们愿不愿意做这个有心人呀?那成功一定属于你!

(4)师小结:虽然我们的试商方法很多,但是每个人因为计算能力的不同还是要灵活选择合适自己的来使你的计算又对又快。

2、接下来老师准备了三道题,我们来举行一个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的又对又快,成为前10名的小状元,起立站好。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和答案。

89÷14196÷38150÷25。

通过做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方法了吗?

300元最多可以买几套衣服?

31元36元39元24元。

1、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思路与方法。

3、谁获得了老师送给你的10分呀?

除数不接近整十的除法。

140÷26=。

除法教学设计

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一)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计算25/36÷30。

3.用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鸡的只数是鸭的3/4。

女生是男生的一半。

梨重量的3/5相当于苹果的重量。

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

(二)学一学。

出示学习提示:

1.找出例1的条件和问题。

(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小明体内有28千克水分,小明的体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思考。

问题:题中有几个等量关系?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所求问题在哪个或哪几个等量关系中?

哪个等量关系中只有所求问题是未知的?

找出这个关系式后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数量关系。

小明体重×4/5=小明体内的水分质量×4/5=28。

(三)做一做。

如果用方程解这道题,你会吗?试一试。

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四)议一议。

爸爸的体重在哪一个关系式里?写出这个关系式。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如果用方程解答这道题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结束后独立完成后,让组长检查后汇报)。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并填充教材。

(五)练一练。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9页---9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的方法;

2、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3、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上网查资料吗?(喜欢)老师也喜欢,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两幅从网上查到的图片,请大家一起看一下。(课件出示图片)好,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不能乱扔垃圾,都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师:我们都不希望我们生活的环境这样脏乱,但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共同维护,所以,我们学校决定成立一个环保小组,这个小组共有576名学生,如果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请同学来提个问题(电脑出示主题图,补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商是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师:怎样来列算式呢?(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应该怎样去除?先用18除什么数呢?商的最高位怎样写?你们能解释清楚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想法交流一下,好吗?(讨论、交流)。

师:计算576,先用18除什么数?商的最高位怎样写?为什么?

生:先用18除576的前两位数,把576看作570,也就是用57个十除以18,除的商是3个十,所以3应该写在十位上。

师:说得真好,那么除完后余数是几?

生:余数是3。

师;要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接下来怎样计算呢?

生:应把个位上的6落下来,再用18除36。

师:你们能用竖式计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下面请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把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想想你是怎样进行笔算的?(指名说一说,先让板演的同学说)。

生:前面我们学的是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课学习的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讨论:这节课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师:为了更好的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我们学校把10月定为学校环保月,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环保小组在这个月取得的成绩(电脑出示主题图),请同学读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列出算式:

师:现在请同学们试着用我们学的知识自己算一算商是几(一名同学板演)。

师:同学们,遇到困难了吗?谁能起来说一说你都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生:我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余下的数是0,怎么办?个位是0,应该怎么写?

师:同学们,提得很好,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觉得十位上余数是0,可以不写,直接把个位上的0落下来就可以了。

师:那么十位余数是0,个位也是0,商的个位应该怎么办呢?(在个位上写0)。

现在我们一起把计算的过程写下来。

3、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

师:下面请同学各写一道除数是一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请同桌做一做。

师生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拓展应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笔算除法你会了吗?好,下面就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1、师:环保小组的同学除了收集费电池以外,还收集了许多的矿泉水瓶,老师把它们统计了一下,请看(电脑出示)请大家帮老师算一算,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集体订正,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回答)。

2、师: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动物,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白鹤和白天鹅,(电脑出示),请同学读题,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3、师:同学们,星期天的时候,王平要到她的外婆家,已经知道王平家距离外婆家有252千米,请你帮王平算一下,怎样去才能最节省时间?(电脑出示)。

5、师:刚才老师出了这几个题都没有难倒大家,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比比看谁不用竖式,很快说出商是几位数。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九义教材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这块内容的安排是在第六册,其中口算除法包括三部分内容:一位数除两位数(42÷3)、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420÷3)、用整十数除(60÷10、150÷50)。与九义教材相比,课标教材把这内容编排在四上,比九义教材晚了一个学期,内容编排上,删除了一位数除两位数(42÷3)、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420÷3)的口算,因为整体计算要求降低,对于后续学习的作用不太大。保留了用整十数除(80÷20、120÷30)的内容,并把估算内容与口算内容结合起来一并教学,这样,既减少了课时量,又加强了口算、估算之间的联系。口算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更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把它安排在笔算之前。

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中的起始课,内容主要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一个练习,把用整十数除与估算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旨在用口算来解决估算,重点还是对口算算理的理解与口算方法的掌握。对于新知教学则通过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寓算理于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在口算之后,还安排了相应的除法估算,为给试商做准备。

教材安排的一个例题有两个小情境:

(1)是分气球(整十数除整十数)。

(2)是分红旗(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之后都安排相应的估算和做一做,教学的结构和方法基本一致。而两小题学生思维水平基本处在同一层面上,分开教学意义不大,因而我重组教材,把两部分内容置于同一情境中进行教学,集中突破80÷20的算理和算法,多给学生“说”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源于生活的体验,教师就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这节课。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提供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小朋友们分气球,让学生从这一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置计算于现实的情境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口算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二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解决整十数除两位数、整十数除三位数这两个式子,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为学生与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再问学生“你喜欢哪种方法”使算法得到优化。在学生基本掌握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再通过情境信息的变换,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明白为什么要估算。对于估算方法的处理上,则重在转化,把估算方法转化到口算方法上来。让学生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数学思维品质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得到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3、巩固算法,拓展应用。

在学生上一阶段学习成功的基础上,再通过一定量、趣味性的练习,加强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这是一个进一步巩固知识和熟练掌握技能的过程。算法形成后,让学生用240元钱到体育用品超市购物,设计购物方案,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又为学习计算找到落脚点,算用结合。

4、全课总结,知识升华。

通过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梳理,使所学知识在总结中进一步提升。同时培养了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力图体现以学生为本,变教师的“讲”为“引”,变学生被动听为主动探索,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商是一位数);并学会相应的除法估算的方法。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理解并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估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校买了气球来布置环境。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2、认真思考,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谁能够把这些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4、怎样解决“可以分给几个班?”这个问题?

5、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1、探讨80÷20的算理。

(1)如何计算80÷20呢?

把你的计算方法跟你的同桌同学交流交流。

(2)反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学交流交流。(反馈算理,要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让算式回到图,使数与形结合起来,支撑学生算理的理解。)。

2、那如果是6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120个、100个,那分别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请你在数学本上试试。

(1)学生小试练习。同桌互说口算方法。

(2)反馈时重点讨论:120÷20、100÷20是如何计算的?

(3)小结揭示课题:通过分气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这些算式时,我们把它转换成表内除法或想乘做除的方法,然后用口诀进行计算。

83÷20≈80÷19≈。

4、总结。

三、巩固算法,拓展应用。

1、小试身手。

20×3=60×4=80×5=。

60÷20=240÷60=400÷80=。

62÷20≈240÷61≈。

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组三题有什么联系,思考“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方框中可能藏着哪些算式?

2、争做计算小能手。

3、应用生活。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竖式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计算、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除法横式和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明白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之后进行教学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横式进行对比,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知道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重点:

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

对照操作过程,使学生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余数的除法)。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内容。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明白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之后进行教学的。这里的复习,既是为了对旧知的巩固,也是为了学生能够衔接前后知识,为新知铺垫。)。

活动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例3: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教师:请同学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学生读题,说说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

学生畅谈想法。(画一画,摆一摆等)。

2、教师:现在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方法,看看结果都一样吗,其他同学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

预设1:采用画一画的方法。

教师:请用画一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同学上来展示你的结果。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是如何操作的,结果是怎样的。

将小棒4个一组画在一起,一共画了3组,还剩1根。

预设2:采用摆一摆的方法。

教师:请用摆一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同学上来展示你的摆法。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是如何操作的,结果是怎样的。

先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就摆一组,一共摆了3组,还剩1根。

预设3:采用列式计算的方法。

教师:老师巡视的时候看到有同学用列式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用列式计算方法的同学上来展示你的算式。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算式。

13÷4=3(组)&&1(根)。

13、4、3、1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4:其他方法。

教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指名学生展示,只要合理即可。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不同的表征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三:教学除法竖式写法和各部分含义。

1、教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同样的结果,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成3组,还剩1根。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用算式如何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用竖式该如何表示。

板书:除法竖式。

2、教师黑板演示竖式计算过程。

先用直尺画,在这个符号里写被除数13,表示要分的13根小棒;外面左侧写除数4,表示每4根一组。

教师:刚才同学们把小棒分成了3组,这个3写在哪里?

请同学们猜一猜,教师引导纠正,说一说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分成3组)。

教师:13根小棒,分成3组,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12根)。

让学生体会,从竖式中我们可以用商乘除数,也就是3×4表示12。

教师:这个12写在哪里?(写在要分的13的下面,要求相同数位对齐。)。

教师:从活动中我们知道,还剩1根小棒,想一想在竖式中如何表示。

3、回顾梳理。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如何写竖式的?对比除法算式13÷4=3(组)&&1(根)看看竖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小组里说一说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结合分小棒的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除法横式与竖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

4、巩固练习一。

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

活动四:迁移对比。

1、教师:如果我们有16根小棒,每4根一组,结果会怎么样?竖式怎么写?请同学们先动手分一分,然后写出横式和竖式。

小组里交流比较,再请学生上台展示,说一说是如何想的,为什么这么写?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书写方法。

2、教师: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巩固练习二。

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

活动五:小结归纳。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和式商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和书写格式,特别要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一、复习导入。

先来看几道题,看你们表现怎么样。

1.口算下面各题。

90÷30=180÷90=300÷50=。

83÷40≈123÷60≈720÷81≈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

2.笔算下面各题。

47÷4132÷6(指名生板演,其他在下面写)。

(指名说算理)。

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我们是从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除到那一位就把商商到那一位,余数小于除数。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新授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阅读日”马上就要到了,学校要为各个班级购买一批图书,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学生:阿姨,这里有什么书?

图书员: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老师: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140本故事书,还是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边说边出示字幕)谁来说一说,刚才你都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生1:我知道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屏幕出示两个问题。学生读题:

(1)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这两个问题你会求吗?谁能把算式列出来?(指名说)。

1指名说后师小结: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就是看总数里(指着92和140)有几个30,那就可以分给几个班,所以用除法计算。

教学例1。

1、下面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指名说)。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估算)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学生估算。

我们用估算求出了可以分给3个班,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呢?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笔算)。

师:对,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2、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竖式的书写问:商写在什么位置呢?

(a)生1:写在十位。生2:写在个位。

(b)生一致认为写在个位。

(a)到底写在哪一位上?

(b)是不是在个位上?我们来看小棒图,请看大屏幕。这里有92根小棒代表92本书,每30本分一个班,那么我们分一分!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再看还剩几本?(2本),还能再分一个班吗?(不能)。为什么?(不够30本。)。

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我们也知道可以分给3个班,你们说一说那3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个位)写在十位上表示多少?(3个十)。

问:这里能分给30个班吗?连10个班也不够,十位上不够商1,也就是我们说的不够除,所以商3只能写在------个位上。

好现在请你把竖式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指一名学生板书,完成横式后的答案)做完后师指着竖式问:你们是这样做的吗?学生都认可,点课件演示完整竖式。

师小结:通过计算,知道了92本连环画可以分给3个班,还剩2本。(边说边补充横式,粘贴口答)。

那,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教学例2。

1、我们来看----边说边板书竖式,请同学们想一想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

2、指名说一说。生1:十位生2:个位。

商到底应该写在哪一位上?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作业,切换到展台上。

5、(请学生说结果)你是怎么分的?(学生介绍)通过分知道可以分给4个班,还剩20本。

这还没分完呢?能分给5个班吗?(不能)指名说。

指名说试商的过程板书:30×4=120﹤14030×5=150﹥140追问:咱们知道了商是4,请你告诉大家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个位)。

2刚才有同学说写在十位上,如果写在十位上表示什么?(40)可以分给40个班吗?(不能)。

完成板书:商4写在个位上,4×30等于120,140-120余20,(文字叙述:4×30等于120,我们分掉了120本书,还剩20本)补充横式答案。

140本故事书可以分给4个班,还剩20本。(粘贴口答)。

刚才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你们会做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

三、巩固练习。

小精灵:这几道题,请你试一试吧!

(一)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黑板纸演板)。

2、订正结果。

(二)判断改错。

1、在我们班上我收集了这样一份作业,看一看,他做对了吗?课件出示作业,停顿,请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小声交流一下。

2、谁先来说第一题?学生说,教师注意纠正。后两题方法同上。

3、第1题小结:我们今后注意做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

2、3题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

4、议一议:你认为在做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小结:

一、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贴法则)。

3、小精灵:同学们今后可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啊!

四、解决问题。

下面,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吧!出示课本练习十四第4题。

1、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展台上讲评。

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指名说)竖式计算的对不对?

3、集体订正。

五、布置作业。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希望同学们课下完成以下练习,巩固今天的知识。

出示课件:作业。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训练学生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准确判断单位1,正确地解答分数应用题.。

(二)判断单位1.。

1.鹅的只数是鸭的.。

2.甲的是乙.。

3.乙是甲的.。

4.男生人数的相当于女生.。

5.小齿轮的齿数占大齿轮的.。

(三)列式计算.。

1.4是12的几分之几?

2.12的是多少?

3.一个数的是4,求这个数.。

(一)教学例3第(1)题。

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1.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提问:应把谁看作单位1?是根据题中哪句话判断的?

3.画图.。

4.列式解答。

答:鹅的只数是鸭的.。

(二)教学例3第(2)、(3)题.。

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鹅?

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鸭?

1.画图理解题意。

2.列式解答。

3.集体订正。

(三)小结。

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题关键是什么?

1.结构上。

相同点:都有3个数量,即鸭的只数,鹅的只数,鹅是鸭的几分之几;

不同点:已知和未知不一样.。

2.解题思路上。

相同点:都要首先弄清谁作标准,把谁看作单位1;

不同点: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不同的解答方法.。

解题关键是: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确谁作单位1.。

教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结构、解题思路及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在解。

(一)商店运来红毛衣25包,蓝毛衣15包,蓝毛衣的包数是红毛衣的几分之几?

(二)商店运来红毛衣25包,运来蓝毛衣的包数是红毛衣的.商店运来蓝毛衣多少包?

(三)商店运来蓝毛衣15包,正好是运来红毛衣包数的.商店运来红毛衣多少包?

(一)校园里栽了杨树144棵,栽的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校园里栽了松树多少棵?

(二)学校买了蓝墨水30瓶,红墨水24瓶.蓝墨水是红墨水的几倍?

(三)农场有小牛40头,是大牛头数的.农场有大牛多少头?

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412=。

答:鹅的只数是鸭的.。

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鹅?

12=4(只)。

答:池塘里有4只鹅.。

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鸭?

4=12(只)。

答:池塘里有12只鸭.。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