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幼儿园教案(专业13篇)

时间:2023-12-15 07:53:21 作者:琴心月

编写教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教学更加有序和系统化。下面是一些幼儿园教案的教学分享,希望能够启发大家的教学思维。

幼儿园认识教案

1、体验1-5数序的序列感,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常识与同伴商量,体验合作的'乐趣。

1、布置货架:

“我们要开一家百货商店啦!大家来做小小送货员。”

幼儿两两结伴,把货物放入货架。

幼儿整理摆放货物。一样的点火物摆放在同一层里,每一层正确点数后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引导幼儿观察。摆放整齐的货物看上去象楼梯一样,下一层的东西要比上一层多一件。

2、编货架号码:

“百货商店的经理还要请人来送货。可是我们有那么多货架,送货员可不方便了。我们来为这些货架编号码吧!”

引导幼儿运用数序知识为货架编号,从1-2-3……。

比比谁的货架序号编得又快又好。

3、寻找货物:

“找找2号货架上有5样的是什么货物?”

“比5少1个的货物有哪些……”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认识时间教案

1.在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操作中增强观察比较与合作的能力。

3.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1.大正方体一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2.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笔。

3.各种正方体玩具、积木等。

4.课件。

知道正方体的名称以及正方体有六个大小形同的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一)出示正方形的纸,复习导入。

1.小客人是谁?它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样长的四条边,一样大的'四个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四个角是一样大的?

3.幼儿操作、交流。

小结: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边和角都能重合,说明边一样长、角也是一样大的。这是一种办法,也可以用一条线来测量一下。

(二)出示正方体,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你认识它吗?它有什么特征?

2.幼儿操作探究正方体。请幼儿在正方体每个面都贴上正方形的纸并编号。

3.交流、验证“你发现了什么?你用了几张纸?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

小结:正方形的面是平面的,正方体是有棱角的,有空间的,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

(三)观察完整的“正方体展开面”,进一步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1.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呀?(六个)。

2.看一看:每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呀?(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吗?(一样大)。

4.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合起来就变成了“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四)寻找正方体。

1.在提供的材料中,寻找正方体。

2.检查验证。

3.出示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

提问:它是正方体吗?为什么?

4.找一找,图片里面有哪些东西是正方体?

5.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的?

(五)活动延伸。

拼搭正方体,在生活中正确辨别正方体盒长方体。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幼儿园教案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幼儿园认识时间教案,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认识时间》教案

1.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12个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为什么只有28天(不讲闰年和闰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从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提高认识能力,并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1.自制日历一大张(要求数字尽量写大)。

2.回答问题的卡片若干张。发动全班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挂历、墙历、台历若干。

1、根据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辨认这是哪一年的日历?并向幼儿介绍每一大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并告诉幼儿一年中所有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2、幼儿看黑板上的大日历,回答问题:

a、一个大格子里(即每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让幼儿自己看格子里的数字来回答)。

师讲后小结:此日历使用至今,规定为一月大,二月平,……(老师一边说,一边指着日历中每一个月所示的天数给幼儿看)。

3、继续教幼儿看日历,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要求幼儿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先集体回答,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然后再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自己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1、给每组幼儿发一张全年日历,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再请小朋友二人一组,一人说出日期,另一人在日历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几次后二人互换。

2、提问幼儿:每周有几天要上?(5天)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3、老师讲解一年的意义,如过了一年,小朋友都长大了一岁。

师问:20xx年你们有多大了?那时你们想干什么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回答完后,再让部分幼儿上来抽老师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问题,就回答什么问题,答对的奖一朵小红花。

告诉幼儿,日历可做成各种形状,如挂在墙上的叫挂历,贴在墙上的单张日历叫墙历,放在桌上的叫台历,还有小日历卡,有的手机上也有日历。

最后让全体幼儿自由地参观各种漂亮的日历,评评哪一种最好看,设计得最美,自己最喜欢哪一种。

1、家中,让幼儿从日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自己练习每天看日历。

2、教室里挂一个日历,让幼儿每天来时,轮流撕下一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附诗歌:时间伯伯。

以上是这篇科学教案文章的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评课稿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读者能有所收获,大家的意见可以直接反应给小编,还有相关的几篇同样优秀的教案例文推荐给你,幼儿科学教案鸡蛋,幼儿科学活动设计中班,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参阅小班科学教案。

认识时间教案

1、分辨白天,黑夜,早上,晚上的突出特征。

2、理解简单时间先后发生的时序关系。

1、出示早上和晚上的图片,请孩子观察。

2、 比较2张图片上的不同之处。

3、表述联系:

早上,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小朋友起床了!

晚上,天黑了!月亮,星星出来了!小朋友睡觉了!

提示:结合一日生活的具体细节给孩子进行相应的语言输入。

1、 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把孩子和家人一天当中做的事情都记录下来(照片式的图片式的)例如:早晨---起床,洗漱,吃早餐,上幼儿园。

白天---孩子上幼儿园,爸妈上班。

晚上---回到家,吃完饭,看电视,做游戏,做家务,洗漱,准备睡觉。

黑夜---天很黑,天上有月亮,星星,大家睡觉了。

2、对话交流:

早晨起床之后要做哪些事情?

白天谁去上幼儿园?谁要上班?

晚上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天黑了,大家都睡着了,这是什么时候?

提示:可以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学习“先……然后/再……”,理解简单时间的先后顺序,比如:“早上起床,我先穿衣服,然后再洗脸刷牙。”“我先洗洗手,然后再吃东西。”

1、成人说情景,让孩子判断是什么时间。(白天,晚上,早上,黑夜)

如:天黑了,大家都睡觉了---黑夜

小朋友在幼儿园做游戏---白天

太阳出来了,小朋友坐在床上穿衣服---早上

洗澡,准备睡觉----晚上

2、成人准备不同时间的背景图,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活动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

认识时间教案

1、让幼儿初步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2、让幼儿初步感知昼夜更替的概念,培养幼儿初步的时间观念。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早上、白天、晚上、夜晚图片各一张。

1、认识早晨。出示早晨图:图上有什么?这是什么时候?(早晨)为什么?(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在洗漱)带幼儿念读词语:早晨。早晨起床后小朋友该干什么呢?教育小朋友早早起床来园参加晨间锻炼。

2、认识白天。出示白天图,让幼儿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白天)为什么?(天上挂着太阳,小朋友在做游戏。)带幼儿念读词汇:白天。现在是白天吗?(是)为什么?(不开灯,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白天,我们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

4、认识黑夜。出示黑夜图: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黑夜)为什么?(有月亮和星星,电灯关了,小朋友在床上睡着了)带幼儿念词汇:黑夜。让幼儿说说黑夜里自己是不是和图片上的小朋友一样睡着了。教育幼儿早睡早起。

1、早晨我们小朋友起床后,上幼儿园。白天我们一起游戏,晚上我们回家,夜里就睡觉休息。第二天我们又开始活动,一天又一天地过去,小朋友就慢慢地长大了。

《认识时间》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81页及练习十五第1、2题。

1、使学生在已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掌握认识几时几分(整五整十分)。

3、学会节约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1、能准确数分(整五整十分)。

钟,教学用钟面模型,纸制的钟面模型(2至3个),课件,学生用钟面模型。

游戏法、操作法。

1、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2、在游戏中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3、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游戏一:报数接力。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5个5个报数到60,如5、10……60,再全班同学齐数5、10、15……60。

2、认整时:用教学用钟面模型让学生复习整时的认识。

3、引入新课:课件演示一位小学生睡眼蒙胧,因不认识钟面的几时几分继续睡导致迟到的小故事。引发讨论:他为什么会迟到?他做的对吗?教育学生要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要会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时间的认识。

1、几时多一些的认识教学。

利用课件做隐藏分针的钟面,比如3时15分,提问:“是3时整还是3时多一些,为什么?”让学生学会根据时针距离3的位置判断是3时整还是3时多一些,学生判断完后显示完整的钟面。继续练习用“几时多一些”来回答钟面上的时间。(也可以用教学用模型让学生练习认出“几时多一些”)。

用钟面模型出示“5时20分”,问“几时多一些?”“多多少?”“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数分。”引出下一步的教学。

2、“多少分”的教学。

出示没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让学生观察钟面,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有数字1至12。每两个数字间有5个小格(用课件放大一部分让学生数出)。有12大格。

教师指出,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大格是五分。接着出示教材例1第一个钟面,让学生练习数分,并完成课本钟面上的空白。

利用课件出示只有分针的钟面,进行“过了多少分”的练习。

:认识不是整时的时间时要先看时针是“几时多一些”,再数数过了多少分。

3、认一认,用课件出示9时5分、9时25分、9时40分……让学生熟练认出9时过了多少分,再变化时针的位置让学生认出几时几分。

游戏二:猜分针的位置。

利用课件出示可以隐藏分的针的钟面。如4:15,分针隐藏了,问:“4时多少分”学生根据时针距离4的位置判断是4时多一些还是多很多,继而猜出多多少分。猜完后现出正确答案,对猜对的学生给予奖励。继续猜5:40、6:20等。

出示纸做成的钟面,依次让学生认出,教师板书:10时5分、6时25分。10:05、6:25。学生动笔写一写,教师要强调第二种写法表示分的部分是两位数,所以5分时要写成“05”,另外,第二种写法中不用文字,如“10:05”不能写成“10:05分”

教师用教学模具操作出几个时间,让学生认一认并写出,如5时30分、4时35分……。

5、实践操作。

“刚才同学们认出了老师拨出的时间,现在请你们也来拨一拨?”学生拿出学具钟面模型后,教师提出要求:“拨出屏幕上的时间。”如课件依次出示“2:10、2:30、2:40、2:50”过一会儿后再显示钟面,让学生同学间互相比一比,看谁拨的对。

演示2:50后继续拨过10分问“现在是什么时间?”

同学时互相拨出某一时间给同桌认。

1、游戏三:贴分针。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没有时针和分针的纸制钟面模型,再拿出一根时针和一根分针,根椐的时间先由教师贴出时针的位置(因为学生一时还难以根据过了多少分来把握时针偏离数字的大概位置),再让学生到黑板前来贴出分针的位置。根据课堂剩余时间的多少可以多贴几个时间。其他学生则作出判断。

2、用投影仪出示课本练习十五第1题,学生填出钟面时间,结合作业讲评,再次教育学生要学会认识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生活习惯。

3、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教师利用板书结合钟面模型如下: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认识时间时先看时针是几时或几时过一些,过了多少则要数分针走了多少格,分针走完一圈是60分,这时时针走完了一大格,1时=60分。

认识时间教案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1、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

(1)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组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进行。(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童话《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故事里讲到谁?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她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请幼儿在听一边故事。

(2)再次听故事:边讲边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一至星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星期圆盘游戏:找邻居(老师操作,然后可请个别幼儿回答操作结果)

规则: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7——8次。

(4)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啊?(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六是最后一天,过完星期六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又开始)

3、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日至星期六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七个娃娃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快快乐乐做游戏。念完儿歌当老师报到星期二时,那么星期二的邻居就站立高举小手,其余幼儿蹲下,游戏继续进行。

认识时间教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读写几时几分(整5分)及半时,知道1时=60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游戏等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半时,知道1时=60分。

正确读写几时几分、会读接近整时的时间。

钟表模型 学生自备小闹钟或钟面学具

一、创设情境、生活导入

师:小朋友,这是朱老师早上起床的时间,你知道我是几时起床的吗?(出示7时的钟面)

生:7点钟

师:7点钟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用语,在数学王国里,它读作7时。跟老师一起读一遍

生:7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是7时呢?

生: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12,所以是7时。

师:其他小朋友同意吗?(同意)

师:这是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学过的整时,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刻度

出示课本81页主题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这个钟面和我们一年级学过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小组内交流)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

师:说得真好!小朋友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还有12个大格,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边说边课件动态演示)

学生完成81页例1第1个钟面的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师:现在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2、认识分和时

师:你知道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几分吗?

师:为什么分针指向3的时候是15分呢?(小组讨论)

生:分针从12到3走了15个小格,也就是15分。

师:那分针走1小格就是(生:1分)

师:(分针指向1)那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样想的?

生:从12到1有5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5小格就是5分。

师:分针从12起走到2是几分?你是怎么想的呢?分针从12走到其它数字各是多少分?

师: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师:(课件动态演示,闪动时针)时针是用来记“时”的,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时针走过了数字几就是几时多。

课件出示几个“几时多”让学生判断

3、教学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出示81页中间的两个钟面)

师:现在你会认这个时刻吗?是几时几分呢?

生:9时5分(老师板书)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时针刚走过9,就是9时多,再看分针,分针指向1,是5分,所以是9时5分。

师:(课件出示)时针过了9,就是9时多;分针指向1,就是5分;合起来就是9时5分。(全班齐读一次)

师:9时5分还可以怎么样表示?

生:电子表示法

师:时间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中文表示方法:是几时几分,就写几时几分;另一种是象电子表这样表示(课件出事电子表图片),用两个小圆点把时和分隔开,圆点左边写时,圆点的右边写分。写的时候,是几时就写几,再写两个小圆点,最后写分。小朋友们,现在电子表开始走起来了,请注意圆点右边的数字。(电子表从01到59)

师:(电子表回到01),圆点右边表示分的数字要占两个位置,像这样不满10分的,圆点后面要先写0,用0来占位。

师:9时5分的另一种写法你会写了吗?好,举起右手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一个9,再写2个点,接着写0和5。

出示另外两个钟面(6:25和8:30),先让学生读出上面的'时刻,再写出两种表示方法。

师:8时30分,我们还可以说是8时半,知道为什么吗?(课件动态演示分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小朋友们看仔细了,当分针从12走到6时,分针走了钟面的半圈,所以说是8时半。

4、认识时、分关系,知道1时=60分

师:好啦,现在告诉我,从7时到8时,时针走了几格,分针又是怎么走的?

男生:走了1大格

女生:走了一圈

师:现在把任务换一换,女生负责看时针,男生负责看分针,开始

师:这次女生先说,时针是怎么走的,走了多少

女生:走了1大格

师:那分针呢,男生们

男生:走了一圈

师:分针走一圈是几分?

生:60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时=60分

师:分针走了1圈是60分,时针正好走了1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

师:请同学们把你们的发现大声的读出来

生:1时=60分

三、巩固提升

1、动手操作

师:学习了这么久,现在放松放松,我们来玩个游戏,我来拨钟,你们来说时间,(5分5分的拨)

生:8时15分

生:6时25分

生:4时30分

生:7时55分

师:9:05 6:25 7:55 5:30

2、练习写钟面上的时间

(1)课本83页连线

(2)课本82页做一做(选4个钟面来写,其中有一个是半时)

(3)课本83页第一题,小芳的一天

四、课堂总结,思想教育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抽班上好、中、差的部分学生说一说)

五、课外作业

师:回家后教自己的爸爸、妈妈认识时间,看哪位小朋友教的好

认识时间教案

(1)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组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童话《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师出示星期妈妈的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内容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她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在听一边故事。

(2)再次听故事

边讲边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一至星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可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啊(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开始)

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另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认识时间教案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知道钟面有12大格,60小格,了解时、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正确读写钟面上的任何时刻。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知道1时=60分。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

1.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屏幕,谁能说说我们班的同学在做什么呢?

生:这是早上我们在站队准备进教室。

师:对,你能说说我们在早上什么时刻到校吗?

生:早上7时30分。

师:这幅图上我们在干什么?是什么时间呢?

生:这是我们上课的时间上午8时。

师:你能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能。

师指名板演(7时30分 7:30 8时 8:00)

师:整时和半时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大家看这幅图,你能说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10时45分,同学们正在做眼操。

师:你对有关时间的知识了解得真多,老师相信你也一定是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看来除了整时和半时,生活中还有许多时刻也需要我们来认识,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

板书:认识时间――几时几分

2.认识钟面。

师:你们想快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想。

师:好。那我们首先要了解钟面上都有什么,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然后再和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有顺序,有条理。

生:时针和分针,12个数,大格,小格)

师:每两个大格中间有多少个小格呢?

生:(5小格)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从12到1中间有5个小格,从12到2中间一共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12到3呢?12到每一个数中间各有多少个小格,你能算一算吗?把它填在书p81上。

集体订正。一共是多少个小格?板书:60个小格

师:分针每走一个小格就是1分,你们看他从12走到1,是几分?从12走到2呢?

对口令的游戏:分针指1,是( )分

分针指2,是( )分

分针指3,是( )分

分针指4,是( )分

分针指5,是( )分

分针指6,是( )分

分针指7,是( )分

分针指8,是( )分

分针指9,是( )分

分针指10,是( )分

分针指11,是( )分

分针指12,是( )分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了几个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那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就是60分。

3. 读写钟面时刻。

师:我们知道了分针指几相对应的分钟数,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xxx同学的作息时间。

黑板贴出三个钟面图:

早上出门 午休时间 下午大课间结束的时间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表示,说出自己的方法。

7时5分 11时35分 2时20分

7:05 11:35 2:20

师:注意5分不足10分时,要在5前面写0占位。

师小结:要读出一个时间,必须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大格,就是几个5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这是下午大课间结束的时间(2:55)你知道这是几时几分吗?

我们在看时间的时侯,不但要看清楚时针和分针,还要注意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联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时和分的关系。

认识时间教案

活动目标:

2.通过辨一辨、读一读,让幼儿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通过游戏体验、拓展延伸,初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活动准备: 准备大时钟一只(可拨动操作)、挂钟一只、挂图一张;幼儿人手一套可操作的钟面学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谜语引出课题:兄弟俩个好朋友,围着柱子转呀转,弟弟要比哥哥长,哥哥倒比弟弟短,如果不去珍惜它,就会悄悄地溜走。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2.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请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时钟(幼儿找时钟)。

3.教师提问:我们平时用什么来看时间?

二、活动组织

(一)认识时钟

1.师:启发幼儿自己说说对时钟的认识。

2.师:出示可拨动操作的大教具钟面。请小朋友观察钟面,说说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说说它们的名称。

3.幼儿:进行观察;尝试描述钟面上的部件与名称;说说数字。

4.师:指导幼儿分组操作大的教具钟面,熟悉钟面上各部分的名称。

幼儿:小组人员分别指时针、分针等。

(二)认识整点1.幼儿:4人小组讨论时针和分针指的地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第一、二组看图画指针;第三、四组看图拨针;第五、六组做“钟面”等游戏活动,学习看时钟。

2.请幼儿仔细观察钟面,尝试着读钟面上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时间的好方法。(幼儿思考后举手回答)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某整点)。

4.游戏游戏一:抢答。教师拨教具钟指向某整点,幼儿抢答说出几时?

游戏二:拨一拨。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拨学具钟(小组同伴间可轻轻地讨论)。

游戏三:画一画。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在纸质钟面上画出来。

(三)学习认识半点

1.师:出示大教具钟,指导幼儿学习认识半点,初步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

2.引出认识半点的方法

(1)师问:当时针在2个数字中间时,分针指在哪个数字上?时间该称哪个半点?(幼儿思考、回答)

(2)幼儿:观察学具;4人小组讨论;讲出半点的特点。

3.练一练幼儿:拨钟、辨认半点练习游戏。

三、巩固新知1.游戏一:“争分夺秒”——看谁认得快。

师:宣布游戏规则,全班幼儿参赛,辨认时针、分针;整点、半点。

2.游戏二:“小小修表匠”——教师报出某一整点、半点,但出示有残缺的钟面,让幼儿观察、辨认后,在自己的学具钟上进行“修理”(添画出正确的时间)。

四、延伸活动

1.小结。

2.拓展

(2)猜一猜:古人在没有发明钟表前是怎样看时间的?

(3)介绍古老的钟:观察挂图上古老的各种不同的钟

(4)引导幼儿收集一些有关时间的资料,渗透守时、惜时教育。

认识时间教案

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另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1、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1)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组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童话《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师出示星期妈妈的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内容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她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在听一边故事。

(2)再次听故事边讲边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一至星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可请个别幼儿操作)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啊(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开始)3、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x的两个邻居是星期x和星期x。

4、活动评价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七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来由星期二、三……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和孩子们星期妈妈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她皱着眉头说:“我还得给他们取七个好听的名字呢!”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可爱,非常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梅花、桃花、兰花……”可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跟花儿们的名字一样了吗?”

一、紧扣幼儿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活动中的挑战性。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孩子们基本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只需帮助其提炼经验即可,如果还只是延续此类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真正的学习动力来自于活动本身,想让他们稳定地沉浸在数学探索、操作活动中,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需要通过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而这个挑战性又不能脱离生活,因此结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动,能极大的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且此类推算也能为生活服务。

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凸显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简单地认为,用教语言的方法来教数学,尽量多讲,多操

作,多练习,孩子自然就会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依靠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而这种主体的理解必须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整个活动,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妈妈和她的宝贝,小猪送蛋糕等形式,让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教与学其乐融融,相得益彰。

认识时间教案

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另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1、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

(1)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组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童话《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师出示星期妈妈的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内容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她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在听一边故事。

(2)再次听故事

边讲边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一至星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可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啊(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开始)

3、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x的两个邻居是星期x和星期x。

4、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来由星期二、三……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星期妈妈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她皱着眉头说:“我还得给他们取七个好听的名字呢!”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可爱,非常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梅花、桃花、兰花……”可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跟花儿们的名字一样了吗?”

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聪明,非常伶俐,于是他又快乐地喊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宝宝、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又停住了,“哎呀,不行、不行,这不是和小朋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有想呀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的地说:“啊哈!有了、有了,我的孩子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来取名吧!”“、星期六、星期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名字很别扭,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了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地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总算取好了。”

过了一会儿,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这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衣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白白胖胖,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五件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里衬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受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在备课过程中注意了幼儿的发展水平,本节课即有教师的讲解也的操作。更注重了幼儿的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动手探究的欲望,也让他们从中获得了知识。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兴志很高,给了他们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允许他们出错,并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本节课基本上做到了幼儿为主导,教师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获得了成功感。在教学过程师幼儿的互动做得很好,幼儿的参与感获得了满足。

由于本节课属于幼儿自己的时间较多,幼儿的自律性不是很高,有的孩子活泼得有点过头了,导致整堂课看起来纪律不是很好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做得更好。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想需要的是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找幼儿的兴奋点,提起他们的注意。

利用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喜欢表扬,在课堂上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小的粘贴或小红旗。分组比赛,在黑板上画一个台子,那个小组得到表扬就前进一格,看谁先到达顶点,这样即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又达到的教师的教学目的。

在课堂上多准备一些时间模型,让每个幼儿人手一个(利用幼儿美术用书上的《制作时钟》在课前让幼儿自己动手做一个时钟)这样就让他们更多的参与进这课节。让每一个幼儿有事可做,那么这节课的课堂组织纪律将不用教师操心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