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的编写应该根据幼儿的成长发展阶段和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这些幼儿园教案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可以作为教师们编写教案的参考资料。
《认识时间》教案
1.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12个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为什么只有28天(不讲闰年和闰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从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提高认识能力,并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1.自制日历一大张(要求数字尽量写大)。
2.回答问题的卡片若干张。发动全班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挂历、墙历、台历若干。
1、根据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辨认这是哪一年的日历?并向幼儿介绍每一大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并告诉幼儿一年中所有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2、幼儿看黑板上的大日历,回答问题:
a、一个大格子里(即每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让幼儿自己看格子里的数字来回答)。
师讲后小结:此日历使用至今,规定为一月大,二月平,……(老师一边说,一边指着日历中每一个月所示的天数给幼儿看)。
3、继续教幼儿看日历,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要求幼儿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先集体回答,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然后再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自己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1、给每组幼儿发一张全年日历,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再请小朋友二人一组,一人说出日期,另一人在日历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几次后二人互换。
2、提问幼儿:每周有几天要上?(5天)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3、老师讲解一年的意义,如过了一年,小朋友都长大了一岁。
师问:20xx年你们有多大了?那时你们想干什么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回答完后,再让部分幼儿上来抽老师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问题,就回答什么问题,答对的奖一朵小红花。
告诉幼儿,日历可做成各种形状,如挂在墙上的叫挂历,贴在墙上的单张日历叫墙历,放在桌上的叫台历,还有小日历卡,有的手机上也有日历。
最后让全体幼儿自由地参观各种漂亮的日历,评评哪一种最好看,设计得最美,自己最喜欢哪一种。
1、家中,让幼儿从日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自己练习每天看日历。
2、教室里挂一个日历,让幼儿每天来时,轮流撕下一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附诗歌:时间伯伯。
以上是这篇科学教案文章的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评课稿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读者能有所收获,大家的意见可以直接反应给小编,还有相关的几篇同样优秀的教案例文推荐给你,幼儿科学教案鸡蛋,幼儿科学活动设计中班,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参阅小班科学教案。
《认识时间》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81页及练习十五第1、2题。
1、使学生在已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掌握认识几时几分(整五整十分)。
3、学会节约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1、能准确数分(整五整十分)。
钟,教学用钟面模型,纸制的钟面模型(2至3个),课件,学生用钟面模型。
游戏法、操作法。
1、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2、在游戏中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3、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游戏一:报数接力。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5个5个报数到60,如5、10……60,再全班同学齐数5、10、15……60。
2、认整时:用教学用钟面模型让学生复习整时的认识。
3、引入新课:课件演示一位小学生睡眼蒙胧,因不认识钟面的几时几分继续睡导致迟到的小故事。引发讨论:他为什么会迟到?他做的对吗?教育学生要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要会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时间的认识。
1、几时多一些的认识教学。
利用课件做隐藏分针的钟面,比如3时15分,提问:“是3时整还是3时多一些,为什么?”让学生学会根据时针距离3的位置判断是3时整还是3时多一些,学生判断完后显示完整的钟面。继续练习用“几时多一些”来回答钟面上的时间。(也可以用教学用模型让学生练习认出“几时多一些”)。
用钟面模型出示“5时20分”,问“几时多一些?”“多多少?”“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数分。”引出下一步的教学。
2、“多少分”的教学。
出示没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让学生观察钟面,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有数字1至12。每两个数字间有5个小格(用课件放大一部分让学生数出)。有12大格。
教师指出,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大格是五分。接着出示教材例1第一个钟面,让学生练习数分,并完成课本钟面上的空白。
利用课件出示只有分针的钟面,进行“过了多少分”的练习。
:认识不是整时的时间时要先看时针是“几时多一些”,再数数过了多少分。
3、认一认,用课件出示9时5分、9时25分、9时40分……让学生熟练认出9时过了多少分,再变化时针的位置让学生认出几时几分。
游戏二:猜分针的位置。
利用课件出示可以隐藏分的针的钟面。如4:15,分针隐藏了,问:“4时多少分”学生根据时针距离4的位置判断是4时多一些还是多很多,继而猜出多多少分。猜完后现出正确答案,对猜对的学生给予奖励。继续猜5:40、6:20等。
出示纸做成的钟面,依次让学生认出,教师板书:10时5分、6时25分。10:05、6:25。学生动笔写一写,教师要强调第二种写法表示分的部分是两位数,所以5分时要写成“05”,另外,第二种写法中不用文字,如“10:05”不能写成“10:05分”
教师用教学模具操作出几个时间,让学生认一认并写出,如5时30分、4时35分……。
5、实践操作。
“刚才同学们认出了老师拨出的时间,现在请你们也来拨一拨?”学生拿出学具钟面模型后,教师提出要求:“拨出屏幕上的时间。”如课件依次出示“2:10、2:30、2:40、2:50”过一会儿后再显示钟面,让学生同学间互相比一比,看谁拨的对。
演示2:50后继续拨过10分问“现在是什么时间?”
同学时互相拨出某一时间给同桌认。
1、游戏三:贴分针。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没有时针和分针的纸制钟面模型,再拿出一根时针和一根分针,根椐的时间先由教师贴出时针的位置(因为学生一时还难以根据过了多少分来把握时针偏离数字的大概位置),再让学生到黑板前来贴出分针的位置。根据课堂剩余时间的多少可以多贴几个时间。其他学生则作出判断。
2、用投影仪出示课本练习十五第1题,学生填出钟面时间,结合作业讲评,再次教育学生要学会认识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生活习惯。
3、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教师利用板书结合钟面模型如下: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认识时间时先看时针是几时或几时过一些,过了多少则要数分针走了多少格,分针走完一圈是60分,这时时针走完了一大格,1时=60分。
幼儿园认识时间教案
1.在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操作中增强观察比较与合作的能力。
3.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1.大正方体一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2.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笔。
3.各种正方体玩具、积木等。
4.课件。
知道正方体的名称以及正方体有六个大小形同的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一)出示正方形的纸,复习导入。
1.小客人是谁?它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样长的四条边,一样大的'四个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四个角是一样大的?
3.幼儿操作、交流。
小结: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边和角都能重合,说明边一样长、角也是一样大的。这是一种办法,也可以用一条线来测量一下。
(二)出示正方体,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你认识它吗?它有什么特征?
2.幼儿操作探究正方体。请幼儿在正方体每个面都贴上正方形的纸并编号。
3.交流、验证“你发现了什么?你用了几张纸?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
小结:正方形的面是平面的,正方体是有棱角的,有空间的,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
(三)观察完整的“正方体展开面”,进一步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1.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呀?(六个)。
2.看一看:每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呀?(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吗?(一样大)。
4.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合起来就变成了“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四)寻找正方体。
1.在提供的材料中,寻找正方体。
2.检查验证。
3.出示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
提问:它是正方体吗?为什么?
4.找一找,图片里面有哪些东西是正方体?
5.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的?
(五)活动延伸。
拼搭正方体,在生活中正确辨别正方体盒长方体。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幼儿园教案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幼儿园认识时间教案,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时间
1、让幼儿初步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2、让幼儿初步感知昼夜更替的概念,培养幼儿初步的时间观念。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早上、白天、晚上、夜晚图片各一张。
一、迁移已有经验,引出课题。
二、结合挂图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义。
1、认识早晨。(出示早晨图)问:图上有什么?这是什么时候?(早晨)为什么?(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在洗漱)带幼儿念读词语:早晨。早晨起床后小朋友该干什么呢?教育小朋友早早起床来园参加晨间锻炼。
2、认识白天。(出示白天图)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白天)为什么?(天上挂着太阳,小朋友在做游戏。)带幼儿念读词汇:白天。现在是白天吗?(是)为什么?(不开灯,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白天,我们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
4、认识黑夜。(出示黑夜图)问: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黑夜)为什么?(有月亮和星星,电灯关了,小朋友在床上睡着了)带幼儿念词汇:黑夜。让幼儿说说黑夜里自己是不是和图片上的小朋友一样睡着了。教育幼儿早睡早起。
三、引导孩子懂得时间的昼、夜更替。
早晨我们小朋友起床后,上幼儿园。白天我们一起游戏,晚上我们回家,黑夜就睡觉休息。第二天我们又开始活动,一天又一天地过去,小朋友就慢慢地长大了。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认识时间教案
1、分辨白天,黑夜,早上,晚上的突出特征。
2、理解简单时间先后发生的时序关系。
1、出示早上和晚上的图片,请孩子观察。
2、 比较2张图片上的不同之处。
3、表述联系:
早上,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小朋友起床了!
晚上,天黑了!月亮,星星出来了!小朋友睡觉了!
提示:结合一日生活的具体细节给孩子进行相应的语言输入。
1、 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把孩子和家人一天当中做的事情都记录下来(照片式的图片式的)例如:早晨---起床,洗漱,吃早餐,上幼儿园。
白天---孩子上幼儿园,爸妈上班。
晚上---回到家,吃完饭,看电视,做游戏,做家务,洗漱,准备睡觉。
黑夜---天很黑,天上有月亮,星星,大家睡觉了。
2、对话交流:
早晨起床之后要做哪些事情?
白天谁去上幼儿园?谁要上班?
晚上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天黑了,大家都睡着了,这是什么时候?
提示:可以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学习“先……然后/再……”,理解简单时间的先后顺序,比如:“早上起床,我先穿衣服,然后再洗脸刷牙。”“我先洗洗手,然后再吃东西。”
1、成人说情景,让孩子判断是什么时间。(白天,晚上,早上,黑夜)
如:天黑了,大家都睡觉了---黑夜
小朋友在幼儿园做游戏---白天
太阳出来了,小朋友坐在床上穿衣服---早上
洗澡,准备睡觉----晚上
2、成人准备不同时间的背景图,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活动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
幼儿园认识时间教案
1、巩固学过的汉字。
2、增强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汉字“司机”、“车”、“送”。
1、准备已学过的各种字卡。
2、已经学过的儿歌磁带。
3、把活动场地布置成一个“街道”,让幼儿进行游戏。
4、玩具车若干辆,玩具娃娃若干个。
1、复习已学过的各种字卡。
2、欣赏画面并提出问题。
观察问题:
(1)图中有什么?
(2)小娃娃在做什么?
(3)小娃娃扮演什么?
3、认识汉字“司机”、“车”、“送”。
4、拿出玩具车几玩具娃娃,找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司机。
5、游戏:《寻找字宝宝》。
1)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到字宝宝乐园去做游戏,看看字宝宝乐园里有什么秘密。
2)让幼儿自己游园或带领幼儿一起游园,寻找乐园中的秘密(自己认识的单字、词组、句子)对发现秘密教多的孩子及时给予奖励。
6、复习活动。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幼儿园教案呢?编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幼儿园认识时间教案,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幼儿园认识教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受生存环境的影响,各民族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情况。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文化,他们的服饰装扮、饮食、风俗习惯都极具特点。景颇族、壮族是其中两个特色鲜明的民族,而且我园有景颇族和壮族幼儿这一独特的课程资源。邀请少数民族家长走进课堂带领幼儿一起了解、发现景颇族、壮族独特的风俗习惯,让幼儿在交流、体验中感受景颇族族、壮族独特的生活习惯,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拓展幼儿对少数民族的认知。
1.了解景颇族、壮族的服饰特征和有趣的风俗习惯。
2.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景颇族、壮族的资料,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
3.在交流、体验中感受景颇族、壮族独特的生活习惯,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
物质准备:景颇族服饰、景颇族音乐、景颇文化展示课件——婚俗、节日、美食。
经验准备:幼儿收集有关景颇族、壮族的资料。
一、与景颇族一家交朋友,了解景颇族的服饰及风俗习惯。
1.请景颇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与景颇族朋友进行习俗交流、问答活动。
(1)请景颇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了解景颇族家族的'构成,学说景颇族语言“明嘎啦娃”(你好)。
(2)请幼儿分享收集的关于景颇族的资料,并邀请景颇族朋友进一步介绍、解释相关习俗。
景颇族朋友通过图片、视频现场展示服装、目瑙纵歌、景颇迎宾水酒、婚礼(新娘过草桥)、绿叶宴等民族习俗。
2.组织幼儿欣赏歌曲《甩银泡》,随音乐学跳景颇族舞蹈,感受景颇族的舞蹈特色。
请景颇族朋友讲解舞蹈类型及特色,示范欢乐性舞蹈甩手、跺脚等基本动作,带领幼儿跳“环舞”——《甩银泡》。
二、与壮族一家交朋友,了解壮族的服饰及风俗习惯。
1.请壮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与壮族朋友进行习俗交流、问答活动。
(1)请壮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了解壮族家族的构成,学说壮族语言“梦你”(你好)。
(2)请幼儿分享收集的关于壮族的资料,并邀请壮族朋友进一步介绍、解释相关习俗。
壮族朋友通过图片、视频现场展示服装、壮锦、花山崖画、尊老爱幼、山歌、绣球、三月三歌节、五色糯米饭等民族习俗。
2.学唱壮族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了解壮族山歌文化,感受壮族山歌的特点。
请壮族朋友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解说歌词内容,介绍壮族山歌文化及以歌传意的特点,并带领幼儿简单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认识时间教案
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另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1、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1)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组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童话《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师出示星期妈妈的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内容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她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在听一边故事。
(2)再次听故事边讲边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一至星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可请个别幼儿操作)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啊(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开始)3、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x的两个邻居是星期x和星期x。
4、活动评价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七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来由星期二、三……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和孩子们星期妈妈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她皱着眉头说:“我还得给他们取七个好听的名字呢!”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可爱,非常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梅花、桃花、兰花……”可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跟花儿们的名字一样了吗?”
一、紧扣幼儿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活动中的挑战性。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孩子们基本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只需帮助其提炼经验即可,如果还只是延续此类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真正的学习动力来自于活动本身,想让他们稳定地沉浸在数学探索、操作活动中,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需要通过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而这个挑战性又不能脱离生活,因此结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动,能极大的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且此类推算也能为生活服务。
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凸显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简单地认为,用教语言的方法来教数学,尽量多讲,多操
作,多练习,孩子自然就会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依靠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而这种主体的理解必须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整个活动,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妈妈和她的宝贝,小猪送蛋糕等形式,让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教与学其乐融融,相得益彰。
认识时间教案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年、月、日》教案。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助学生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ppt课件:年、月、日)你们知道儿童节是哪一天吗?植树节呢?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展示课件并配合演示。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件东西,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学生不难猜出是“日历”。随后,教师出示20xx年日历,教案《《年、月、日》教案》。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要经过多长时间?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经过了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日、月、年”字。 教师揭示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年历,你们仔细看看,一年有几个月,各是多少天? 1.认识年历 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卡片(课前准备好的),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 (1)放开让学生独自观察。 (2)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4)你能根据20xx年和20xx的年历回答问题吗?(教师从计算机中调取万年历来让学生们逐月观察,提问学生并指名回答。) 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板书: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大月(7个) 1年 12个月 30天:四、六、九、十一小月(4个) 28天 29天 二月 特殊月 2.介绍闰年的由来,播放录像:“闰年产生的原因” 强调:4年一闰,逢百年不闰,遇400倍数年要闰。 3.记忆大、小月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的二月。那么怎样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呢? (1)课本上介绍了一种好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么数呢?教师播放录像“快速记大、小月的方法”,“记闰年的口诀”。检查学生情况,全班齐数一次。 (2)游戏练习。老师任报一个月份,是大月就请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请女生起立,谁站错,站慢就算输了。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认识时间教案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知道钟面有12大格,60小格,了解时、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正确读写钟面上的任何时刻。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知道1时=60分。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
1.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屏幕,谁能说说我们班的同学在做什么呢?
生:这是早上我们在站队准备进教室。
师:对,你能说说我们在早上什么时刻到校吗?
生:早上7时30分。
师:这幅图上我们在干什么?是什么时间呢?
生:这是我们上课的时间上午8时。
师:你能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能。
师指名板演(7时30分 7:30 8时 8:00)
师:整时和半时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大家看这幅图,你能说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10时45分,同学们正在做眼操。
师:你对有关时间的知识了解得真多,老师相信你也一定是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看来除了整时和半时,生活中还有许多时刻也需要我们来认识,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
板书:认识时间――几时几分
2.认识钟面。
师:你们想快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想。
师:好。那我们首先要了解钟面上都有什么,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然后再和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有顺序,有条理。
生:时针和分针,12个数,大格,小格)
师:每两个大格中间有多少个小格呢?
生:(5小格)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从12到1中间有5个小格,从12到2中间一共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12到3呢?12到每一个数中间各有多少个小格,你能算一算吗?把它填在书p81上。
集体订正。一共是多少个小格?板书:60个小格
师:分针每走一个小格就是1分,你们看他从12走到1,是几分?从12走到2呢?
对口令的游戏:分针指1,是( )分
分针指2,是( )分
分针指3,是( )分
分针指4,是( )分
分针指5,是( )分
分针指6,是( )分
分针指7,是( )分
分针指8,是( )分
分针指9,是( )分
分针指10,是( )分
分针指11,是( )分
分针指12,是( )分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了几个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那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就是60分。
3. 读写钟面时刻。
师:我们知道了分针指几相对应的分钟数,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xxx同学的作息时间。
黑板贴出三个钟面图:
早上出门 午休时间 下午大课间结束的时间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表示,说出自己的方法。
7时5分 11时35分 2时20分
7:05 11:35 2:20
师:注意5分不足10分时,要在5前面写0占位。
师小结:要读出一个时间,必须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大格,就是几个5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这是下午大课间结束的时间(2:55)你知道这是几时几分吗?
我们在看时间的时侯,不但要看清楚时针和分针,还要注意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联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时和分的关系。
认识时间教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六单元《认识钟表》中的《小芳的上午》一课。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提出的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2、数学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用语言准确描述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一、做法一
1、教师先出示一幅主题图(上面是小华睡觉时闹钟响了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整)
师:谁愿意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呢?
生:早上6时整小华的闹钟响了在叫她起床呢
师:说的真好,那么你是怎么认识6时整的呢?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就是6时整
2、师借机出示其他两幅图(一幅图上是小华熟睡的样子,钟表显示时间是快6时的,放在6时整的图的前面,另一幅图上是小华起床刷牙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刚过)
师:这两幅图上小华又在干什么呢?(指名回答)请你们细心观察这3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
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一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没到12;
认识时间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第81页的内容,练习十五的第1题和补充练习。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知道时、分间的进率,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认读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多种水果钟面等。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引入时间观念。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什么时间做什么吗?
2。主题图导入。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说一说钟表上表示的时间是多少?相机揭示课题。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媒体出示钟面,教师提问:钟面上有些什么?(12个数字、时针、分针、格子。)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
每一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动态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
从12到1里面有5个小格,从12到2里面有几个小格呢?你是怎么想的?12到3呢?
你知道每个数字对应的小格数吗?同座位的同学先讨论讨论,再打开课本第81页在括号里填出相应的数。
填好后,多媒体核对答案。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60个。)
2.认识时。
媒体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3。认识分。
媒体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起走动1小格。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
媒体演示分针从12走到1的过程,提问: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样想的?(12到1有5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走5小格的时间就是5分。)
小结: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走几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
4。感受一分钟。
电脑计时,学生分组活动。第一组:读课文;第二组:写字;第三组:口算;第四组:数数。
每组推荐二人汇报。
5。读写时间。
媒体出示钟面,有时时针不是正好指着几时。比如,现在时针不是正好指着9,而是过了一些,所表示的时间就是9时多。那么,到底多多少呢?这就要看分针了:现在分针从12走到了1,分针走过了多少分呢?(5分。)
因此,现在的时间就是9时5分。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中文表示方法,是几时几分,就写几时几分;第二种象电子表那样,就两个小圆点把左边的时和右边的分隔开。有几时就写几再打两个小圆点写右边的分。所要注意的是表示分的数字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比如,9时5分,不满10分,我们就先写0再写5。(板书。)
出示第二个钟面,你能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吗?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四人一小组互相讨论。
讨论好后,学生汇报。
师生共同总结读时间的方法: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6。时分关系。
媒体出示钟面,现在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是几时?(分针和时针重合,都指向12,是12时。)
再仔细观察(媒体演示),分针和时针是怎样走动的?同桌讨论。(分针和时间是同时、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时针从12转到了12和1的正中间,时针转过了半大格。同时分针从12 转到了6,也就是分针转过的是整个钟面的一半。)
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几时?(12时半,12时30分。)媒体再演示,时针和分针现在又怎样走动了?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时针走到了数字1,分针走到了数字12,时针一共走了一大格,分针刚好走了一圈。)
这说明什么?(1时=60分。)
7。总结。
小朋友,请记住:钟面数字十二个,两字之间有五格,一圈共有六十格。时针走1字是1时,分针走一格是1分。1小时=60分,60分就是一小时。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五的第一题。
你们会用今天学的方法看钟吗,这儿有个小朋友的时间安排,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你们知道现在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7时5分。)
画外音:早饭吃完了,我要去上学,爸爸妈妈再见,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上午的第二节课是数学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上数学课的时间吗?(9时30分。)
大家看,你们的好朋友小芳上课多认真,希望你们也能象她那样。
画外音:吃完晚饭,我要轻松一下,看看动画片。(音乐声)你们知道我什么时候看动画片吗?(6时40分。)
小芳看完了动画片,我们看看她又再做什么?
画外音:不早了,我要去睡觉了,如果睡不好,就不会有精神上课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芳睡觉的时间吗?(8时35分。)
看来大家都会读时间,你们会写时间吗?请把小芳一天的作息时间用两种方法写下来。
写好后,集体订正。
这是小芳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2。给小动物找座位。
大家今天表现都不错。老师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森林乐园里要开联欢会了,可是小动物还没找到自己的位置,请同学们帮助找一找,要求小动物身上的时间与座位上的时间一样。
媒体出示:小动物身上的时间和椅子上的时间,请同学们给小动物对号入座。如,4:25=4时25分。小松鼠怎么还没有坐下呀?给它一把椅子,请一个同学写出它的时间。
3。“吃水果",认时间。
小松鼠非常得开心,是我们的小朋友们帮助了它。小松鼠为了感谢大家,带来了一些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西瓜、草莓。。。。。。它们好吃极了,忍不住让人直流口水,但是它只想把水果送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如果你能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就把它送给你。
投影展示各种水果钟面,请同学们认时间。
四、配乐朗诵
在优美抒情的音乐声中,朗诵声起。
媒体出示一分钟价值图片,"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寸光阴。"你们看一分钟能创造多少财富,做多少事情,时间的价值是多么的大呀!小朋友们,对你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时间是人类所拥有的全部财富。希望你们珍惜每一分钟,读好今日书,成为明日才!
评析:这节课,首先教师能抓住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组织教材、制定目标。教学目标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新课由猜谜导入,既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创设学生喜爱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时间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教学方法的采用,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同时注意德育渗透。主要体现在:第一,多媒体的使用,使原来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第二,教师注意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探索知识的动机,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体验了用数学的乐趣。如,练习十五的第1题,通过配乐、画外音等,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第三,能注重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里,教师多次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多次给他们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最后由配乐朗诵结束全课,巧妙地进行了德育渗透。
认识时间教案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1、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
(1)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组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进行。(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童话《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故事里讲到谁?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她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请幼儿在听一边故事。
(2)再次听故事:边讲边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一至星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星期圆盘游戏:找邻居(老师操作,然后可请个别幼儿回答操作结果)
规则: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7——8次。
(4)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啊?(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六是最后一天,过完星期六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又开始)
3、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日至星期六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七个娃娃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快快乐乐做游戏。念完儿歌当老师报到星期二时,那么星期二的邻居就站立高举小手,其余幼儿蹲下,游戏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