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说课稿(专业15篇)

时间:2023-12-02 13:58:39 作者:ZS文王

教案模板可以灵活运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常用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通过参考这些教案模板,相信大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教学的模板,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实践中。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应用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2.正确灵活的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1.说出、、米的意义.。

2.列式计算。

20的是多少?6的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可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

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那么这一意义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出示课题:分数应用题)。

二、探索、质疑、悟理。

(一)教学例1(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自编)。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数量间的关系.。

2.分析.。

教师提问:重点分析哪句话呢?“吃了”这句话是分率句.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

3.画图.(演示课件:分数乘法应用题1)。

画图说明:a.量在下,率在上,先画单位“1”

b.十份以里分份,十份以上画示意图.。

c.画图用尺子,用铅笔.。

4.尝试解答.。

解法一:用自己学过的'整数乘法做。

(千克)。

解法二:

(二)巩固练习。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

1.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三)教学例2。

例2.小林身高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小强身高多少米?

1.演示课件:分数乘法应用题2。

2.求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实际上就是求米的是多少。

3.列式:(米)。

答:小强身高米.。

(四)变式练习。

小强身高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三、归纳、总结。

1.今天所学题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用分数乘法解答的题的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哪里入手分析?

共同点:都是已知单位“1”和分率,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从分率可入手分析。

四、训练、深化。

(一)先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一只鸭重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这只鸡重多少千克?

2.一个排球定价36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一个排球的,一个蓝球多少元?

(二)提高题。

1.一桶油400千克,用去,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一桶油400千克,用去吨,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五、课后作业。

(一)修路队计划修路4千米,已经修了。修了多少千米?

(二)一头鲸长7米,头部长占。这头鲸的头部长多少米?

(三)成昆铁路全长1100千米,桥梁和隧道约占全长的。桥梁和隧道约长多少千米?

六、板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说课稿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5页到26页的内容。

2、教材分析。

《分数除法(一)》是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就是把4/7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一系列“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5、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课前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深入。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的教学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具体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一)激趣导入——十兄弟的故事。

创设这一情境,是因为《十兄弟》这个电影,大家都看都过。富有神话色彩,学生会感兴趣。在兴趣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为了使故事和所学知识连贯起来,所以我又利用故事来引出新知。展示多媒体:几天后,神奇的事发生了,大虾妻子怀孕还生下10个孩子。十个孩子一夜长大,而且各有本领,由于家里穷没有东西吃,所以大虾的妻子就把一张饼的4/7分给大口九和飞天五,他们每人分多少呢?为了让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告诉学生把饼看作成长方形,这样就回归到我们熟悉的图形中了。

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纸,先把纸平均分成7份,再涂出其中的4份,然后再将这4份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1份涂色,最后看看涂上色的这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在汇报反馈时,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即分、涂的过程。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清晰地展示中分享他人的思维方法。通过思考操作学生达成共识:里有4个1/7,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1/7,是2/7。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4/7÷2=2/7,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同时理解了分数除法的意义。

2、比较归纳,初探算法。

我引导学生再一次进行探究。为了便于全班统一交流,我选取学生举例中的一道典型算式进一步研究,如4/7÷3,我引导学生再一次进行探究。为了便于全班统一交流,我选取学生举例中的一道典型算式进一步研究。此时,先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此时,先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学生发现把4/7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这张纸的4/21。得到的算式是4/7÷3=4/21。此时我还引导学生发现:把4/7平均分成3份,这其中的一份实际上就是4/7的1/3,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算式是4/7×1/3=4/21。比较两个算式,学生很快发现它们是相等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引导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本环节的设计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了“探索——发现——验证——修改”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自我建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分数除以整数意义的理解,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课件出示。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本节课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我先让学生通过涂一涂,进一步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初步感知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是不是除以一个整数就可以乘它的倒数呢?通过三组算式来验证提出的假设,这样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四、巩固应用。

我们知道通过形式多样、难易程度适当的习题,让学生在有层次的练习中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所以我设计了以下巩固练习:

1、算一算。

(教师出示算式,提出要求:口述计算过程)。

学生选两道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此过程我要时刻提醒学生计算的结果,能化简一定要化简。

2、填一填。

师:学会了知识就要灵活的运用,这道题你们能填上吗?

学生独立在书上试一试。

集体订正。

从简单的问题要逐渐加深,从填一填的题中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充分。

3、拓展练习。

拓展练习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带分数怎么办?有的学生会想到化假分数,这样即复习了旧知识又巩固了新知识。

4、解决问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指生汇报完成情况。

运用分数除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呢?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说一说生活中的问题,让大家解决。

五、课堂总结。

一个新的计算结论必须反复验证。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算再次验证一个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与验证中,也深刻理解了分数除法的计算算理。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补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对计算进行探究式教学,也是新理念的挑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操作、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情感,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机的.整合。

六、作业。

作业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再巩固,同时还要联系实际,制定作业是:

运用分数除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呢?回家编几道生活中的问题,明天我们再一起解决。

七、说教学预测。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们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体会分数除法转化的方法,并会利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教研组相信学生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而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

建立错题库。生活中的有心人都可以发现我们往往会犯同样的错误,小孩子就更加了。很多孩子会在某一道或某一类题上屡次出错。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掌握相关知识点,当然有些题本身就容易迷惑孩子,可作业或考试中却常常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就是准备错题本,把出过错的题摘抄下来,并写上错因分析,并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库。

多问。学习中最怕的就是不懂装懂。要提高数学成绩,必须把不懂的问题解决好,所以在数学学习中遇有不懂的问题,经过思考后仍然不懂就要问老师或同学了。多交流。提高数学成绩,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要注意多与同学交流。交流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同学之间出题互考。这样也可以提高数学习的兴趣。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

公式求解法:许多应用题可以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总结、归纳、推导出解答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式(或公式),如: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式等。这些应用题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数量关系式(公式),并正确灵活运用于应用题的解答。

转化求解法:转化求解策略是数学解题的一个重要技巧,它把生疏的题目转化成熟悉的题目;把繁难的题目转化成简单的题目;把抽象的题目转化为具体的题目,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转化技巧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假设求解法:假设求解就是根据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先做一个假设,然后根据题意和假设之间的矛盾进行分析、调整,寻求解题途径。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

图形运动型试题:初中数学的图形运动有平移、翻折和旋转。图形变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以变化的、运动的观点来处理孤立的、离散的问题的思想,很好地领会这种解题的思想实质,并能准确合理地使用,在解题中会收到奇效,也将有效地提高思维品质。在解题中我们要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想象的方法掌握运动的本质,在图形的运动中找到不变量,然后解决问题。

阅读理解型试题:这是检验学生是否“会学”数学的一类试题,通过让学生阅读一段新的数学知识,然后来解答有关习题。实验操作型试题:观察、试验、猜想、探索是新课标的基本概念,这类题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文字量较大,考查学生良好的基本功底和快速的理解能力,数形结合的思路在题中充分体现。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说课稿

有些分数应用题数量变化多,分析难度大,不易列式计算。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变来变去,总有一个量是不变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变量。

对于这类分数应用题,家长辅导孩子解答时,要专注“不变量”,以静制动,使问题迎刃而解。比如:

分析:两桶水的总重量总是不变的,但又未知,我们把它看作单位“1”的量。则“取前”第一桶占两桶水总重量的1/1+6=1/7,“取后”第一桶占两桶水总重量的1/1+4=1/5。

第一桶取前取后差12千克占两桶总重量的1/5-1/7=2/35,故两桶水总重量为12÷2/35=210(千克),由此可求出原来第一桶水的重量为:210÷1/7=30(千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说课稿

分数应用题很多时候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家长要特别提醒孩子在审题时抓住关键句,找准比较的对象。

分数应用题中都有说明两个量之间关系的句子,这些句子是应用题的题眼、解题的突破点。比如:

分析:设定原来的速度为100%,提高20%后为120%,当再次降低时,是在120%的基础上降低,此时的20%是120%×0.2=24%。所以降低后是120%-24%=96%。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

不管是简单分数应用题还是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题中都有关键句,关键句中都有单位“1”的量,准确找出单位“1”的量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条件。

一般来讲,单位“1”的确定有以下两点方法和规律:

1、关键句中分数前面有个“的”,“的”字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的量。

如“甲的2/3是乙”,那么单位“1”的量就是2/3前面的“甲”;“乙是甲的4/7”,那么单位“1”的量就是“甲”;“乙的7/8相当于甲”,那么单位“1”的量就是“乙”。

2、关键句中“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

如“篮球比足球多1/3”,那么单位“1”的量就是比字后面的量足球;“足球比篮球少1/4”,那么单位“1”的量是篮球。

有些分数应用题,如果按照从始至终的先后顺序去分析,很难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甚至陷入绝境。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不妨“反过来想一想”进行逆推,便容易打开思路,顺利解题。比如:

分析:从最后条件出发思考:95+5=100(千克),即为现存油的5/6,故现在桶里有油100除以5/6=120(千克)。

综合算式:

﹝(95+5)÷(1-1/6)-20﹞÷(1-1/3)=150(千克)。

有些分数应用题,如果按题中所给条件直接去思考,就难以找到解题方法,如果在解题时先假设一个主观上所需要的条件,然后按照题目里数量关系推算,所得的结果发生与题目条件不同的矛盾,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即可找到正确的答案。如:

分析:假设第一周修的恰好是全长的2/5,这样第一、二周修后剩下的282米中就要增加10米。

假设第二周修的恰好是全长的1/4,这样第一、二周修后剩下的282米中就要减少5米,于是条件变为“”第一周修了全长的2/5,第二周修了全长的1/4,还剩(282+10-5)米没有修。

把这条路全长看作单位“1”,那么(282+10-5)的对应分率就是(1-2/5-1/4)。

于是列式为:(282+10-5)÷(1-2/5-1/4)=8201(米)。

有些分数应用题,可以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将题中某些已知数量转换成与之有关联的另一个量,使其成为一个较为熟悉的简单的问题,从而找到解题的方法。如:

分析:这道题可以转化为熟悉的“归一”问题。题中的5/7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把这时第一个钱罐里的钱平均分成7份,这时第二个钱罐里的钱占其中的5份,这5份共35+15=50(元),则每份是50÷5=10(元)。

因此,这时第一个钱罐有钱10×7=70(元),那么第一个钱罐里原有钱70+15=85(元)。综合算式:(35+15)÷5/7+15=85(元)。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教案

使学生认识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理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解答基本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内容

一、 复习引新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先说出单位1,再说出数量关系式

(见课件)

2、做43页复习题

问:这道题怎样想?

3、引入新课

解答分数应用题,要先确定单位1,再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式,然后列式。这节课就继续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学习分数应用题。

(1)出示例1,学生读题,说明条件和问题。

问:关键句是哪一句?谁占果树总棵数的2/5?

单位1是谁?

(2)让学生画出线段图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4)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单?

指出:求单位1的应用题一般来说用方程解。

请同学们比较例1和复习题。

问:在条件、问题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答分数应用题,要先确定单位1,再找出题目的数量关系再解答。

1、做练一练

让学生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

2、做练习十第4题

问:要怎样想?根据什么来列方程?

今天学了什么?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怎样思考、分析?

练习十第2、3题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画线段图,让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这对学习较复杂应用题有一定的帮助!

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学好分数应用题,将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既能熟悉和掌握各种类型分数应用题的内容、特点、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也能提高解答各类复杂分数应用题的应变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觉得要学会分数应用题必须扎实地打好两个基础。

传统的分数应用题的教法,在找标准量时,让学生死记是、占、比、相当于后的量来找单位1。题目若求比较量(即所谓知一求几),就用乘法来计算;题目若求标准量(即所谓知几求一),就用除法来解答。这种机械模仿的呆板教法,不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算理,会严重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克服这种弊端,就要加强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

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时,要注意沟通与整数乘法意义的'联系。现行教材1003就是求100的3倍, 1001.5就是求100的1.5倍,引出100 个数的几倍,实质是一样的。这样使学生感到新知不新,增强学习的兴趣。

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分数除法应用题是由分数乘法应用题演变而来的,两者紧密联系易于混淆。因此,在教学时要加强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求新、求异、求同、求实;要灵活多变,使学生在多变中思辨、纠错、探讨、沟通,以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如教学例题小营村有棉田64.8公顷,占全村耕 学生用以下方法加以对比。

(1)直观线段图对比。

(2)已知数量的内在联系与解法对比。

全村耕地面积有多少公顷?

全村有耕地64.8公顷。

如教完分数应用题后,可以组织学生作这样的练习:甲仓库存粮120吨_________。乙仓库存粮多少吨?要求学生分别根据以下各条件列式解答。

数乘法应用题融于一题多变之中。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上述方法教学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概念分析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教案

1.使学生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以及成数和折扣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解答有关成数和折扣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理解成数和折扣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1.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2.李庄去年种小麦50公顷,今年种小麦60公顷。今年比去年多种小麦百分之几?

师述:农业收成,有时用成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成数和折扣的应用题。

板书:分数应用题

1.成数的含义。

师述:什么是成数呢?“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也就是10%。

(1)填空:

“三成”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三成五”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把下面的“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七成 二成五 五成 九成九

十成 二成八 七成四 八成二

2.出示例1。

(1)学生默读。

(2)这道题和复习中的第三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3)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述: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板书:

=416×(1+25%)

=52(吨)

答:今年收白菜52吨。

3.练习。

4.折扣的含义。

师述:工厂和商店为了推销商品,有时将商品减价百分之几销售,这就是平常说的打“折扣”销售。

某种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也就是减价20%。打五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 )%出售,也就是减价( )%。

5.出示例2。

例2 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原价33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1)学生读题。

(2)问:打九折出售是什么意思?

(3)求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你想怎样解答?

(4)指名说解题思路。

板书:方法(一) 330-330×90%

=330-297

=33(元)

方法(二) 330×(1-90%)

=330×10%

=33(元)

答:比原价便宜了33元。

6.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成数”和“折扣”的知识,知道了“成数”和“折扣”的含义,以及“成数”和“折扣”与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学习了有关“成数”和“折扣”的一些实际的、简单的应用题。

1.填空:

(1)某县今年棉花产量比去年增产三成。这句话的意思是( )是( )的30%。

(2)一块麦地,改用新品种后,产量增加了四成五。这句话的意思是改用新品种后产量是( )的( )%。

(3)一种皮茄克打九折出售。这句话的意思是( )是( )的90%。

(4)一批旧书打五五折出售。这句话的意思是现价比( )便宜了( )%。

2.把下面的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

七折 九折 六五折 八五折 六八折

3.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成数”。

75% 60% 42% 100% 95%

本节课从概念入手,并和原来学习的百分数应用题进行比较,学生易于找到突破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和百分数应用题的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另外,课本上出现了大量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身边,学好百分数应用题,能解决大量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百分数应用题的兴趣。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整数》说课稿

《分数乘整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它是在分数加减法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本节课的学习将为本单元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混合运算作好铺垫。

依据新课程“三维一体”的。

教学。

目标要求,本节课我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2、通过知识的迁移,经历观察、讨论、交流、推理、验证等教学活动,主动建构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与推理能力,并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

3、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教学难点: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推导。

因为分数乘整数将为本单元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混合运算作好铺垫,所以设为重点;而且学生只学过整数的乘法和分数加减法,并未接触分数的乘法,所以本节课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一个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节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同桌间通过独立思考,信息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实现学习者的自觉、积极、主动的构建新知,老师只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求让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学得积极,学得主动。

基于上述设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设疑激趣,引出新知。

由于学生已学过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整数乘法,具有一定的知识准备,以此作为新知的“生长点”。让学生复习整数乘法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灵活设计,把例1转成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帮小新解决这个问题。这富有挑战性的有趣味性问题,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此时学生处于“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末达”的状态,为学习新课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二、自主探究,积极构建,解决问题。

知识不能靠传递,而要靠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建构。根据学生的猜测,动手计算,就会出现两种算法,一种是加法,一种是乘法,引导比较两个算式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关系?力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通过ppt的展示,生动地把加法和乘法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质疑等数学活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我适时鼓励学生尝试解答分数乘整数,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反思,学会表达。汇报自己的想法和算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去计算。并讨论是怎样算的,无形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渗透不完全归纳法,培养学生合情的推理能力。

三、

边学边练,注重应用,巩固掌握。

本课教学针对重点、难点,完成相应的练习,边学边练,及时巩固强化认识,注重落实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同时练习注意层次的安排,最后我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1)巩固意义,看图列式,多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多练习计算强化对法则的应用和理解。

(3)对比练习。兼顾到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设计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

作业布置:练习一:第3、4、5、题。

《分数应用题》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三15—17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点,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认识分数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分数应用题。

2、使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初步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直尺、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 每句话里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其中分数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1) 一块布料,用去3/5。

(2) 一块地3/7种西红柿。

2、 做15页复习题。

问:为什么要用乘法算?这里的一个数和分数相乘表示的是什么意义?

3、 引入新课。

根据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需要用乘法计算。这节课就根据这样的道理,学习分数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请大家找一找,这道题的条件有哪些,求什么问题?

(2)教学解法一。

问:从图上看用4/5,是用去谁的?就是把20米平均分成几份,用去其中的几份?

(3)教学解法二。

请同学们看线段图,讨论可以怎样解答,把它试做一下。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解法和思路。

师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解法比较。

这两种解法实际都是表示把20米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的4份是多少。

2、练一练”第1题。

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并强调为什么把全班学生人数看做单位“1”。

3、教学例2。

(1)出示例2。学生读题。

问:有哪几个条件,求什么问题?

指名说一说分析过程,

4、教学“想一想”。

(1)让学生找一找,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问: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意思,要先画哪个数量的线段?为什么?

(2)大家讨论,哪个数量是单位“1”?怎样列式解答?

(3)3/2是什么分数?

条件里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假分数。

(1)做“练一练”第2题。

(2)小结。

师总结。

巩固练习

(3)说一说下面各题里的单位“1”的量。

看了一本书页数5/6。

杨树的棵数是杉数的3/8。

(4)做练习三第1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

(5) 练习三第5题。

问: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都用小乘法算?

三、全课总结。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的1、2、3、4。

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

先确定单位“1”,接着再想要求的数量是单位“1”这

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根据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表示求一个

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

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对应的量

教学后记:

分数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六年级数学教案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教学新课

二、 巩固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1、解答应用题。

学校舞蹈队有32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合唱队有多少人?

一人板演。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2、引入新课

1、教学例3

(1)读题,说明条件和问题。

问:题里哪个月份的产量与呢个月份的比?要先画哪个月份产量的线段?(画线段图)表示五月份产量的线段要怎样画?(画线段图)增加的台数是哪个数量的1/5?要求什么问题?指的线段上那一部分?(在线段上表示)

(1)讨论:这道题例哪个数量是单位1?为什么?哪个台数是四月份台数的1/5?

要求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多少台可以怎样想?

(学生看着线段图,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指名学生口述。

(2)按照这样想的过程,列式计算。

(3)小结。

2、教学试一试

解答这道题可以怎样想?

学生练习。

问:数量关系式什么?为什么用原价乘就是降低的价钱?

从上面解题的过程可以看出,解题学习的应用题也和前一节课一样,关键式先确定单位1的数量,接着要弄清与题里几分之几对应的式什么数量。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就等于与它对应的数量。

1、练一练1

2、练习三7说出单位1的量

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3、练一练2

口述思考过程。提问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练习三10

口答算式和结果。

为什么用求枣子比栗子多的吨数?

5、练习三12

练习三8、9、10

板书: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对应数量

充分借助线段图使学生理解此类应用题也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个别同学要加小灶.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应用题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

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1)。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反思: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