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教案(模板16篇)

时间:2023-11-28 07:03:00 作者:影墨

教师可以通过参考教案模板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新闻两则语文八年级教案

一、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试分别理清这两篇新闻的六要素。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运用新闻六要素知识整体把握两则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二、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说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它的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本题传授新闻结构知识,要求运用知识,就主要的两点具体分析一则新闻。

其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分述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第二层次开头说时间,"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与第一层次开头"二十日夜起"相并列。第二层末的议论说到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说到督战原因:"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接着以嘲笑汤恩伯的口吻说:"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这一句在二、三层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三、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2、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1、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1、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2、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本题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揣摩遣词造句,三个小题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究,都作了提示。宜引导学生细心品味,以增强语感,更好地学习语言。

第一小题,第2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第二小题,第2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第三小题,第1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新闻两则教案

二、导入新课:《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一篇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的新闻,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已经掌握的新闻常识来分析此则新闻。我们要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知识,自主探究,提高阅读新闻的能力。

三、学习新课。

(一)展示预习成果。

2、背景介绍:关于解放战争的知识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队重点设防的城市。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边疆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新闻六要素: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小结:通过阅读,理清新闻六要素,可以整体感知全文,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无可挽回。

主体:

第一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军溃败的背景。

第二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三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背景: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背景内容包含在主体之中,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四)思考品味:

1.课文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一方面,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弃城南逃的原因。

2、一年多来,我军取得哪些伟大胜利?a、恢复的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b、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的武装力量;c、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3.学了这两则新闻,你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什么新的认识?可概括为三个基本认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伟大的奇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通过思考品味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情感。

(五)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新闻两则

2、不能改。因为原句中“至发电时为止”一是增加新闻的具体性和真实性,体现新闻的时效性。因为事件仍在发展变化,这样写可以避免作者发稿时和读者看到新闻时,事情发生变化而产生误解。不能。“歼灭”是消灭的意思;“击溃”是打散的意思。二者语意不同,如果颠倒位置,不符合实际情况。

3、实际情况是“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战犯的‘不料’恰恰表明我军的英勇善战,出敌不意。

4、客观原因是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主观原因是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玩弄和谈阴谋,人心向背,造成被动。

5、议论句是“此种情况------有很大关系”此句恰如其分的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文档为doc格式。

《新闻两则》教案

1、了解新闻特点。

2、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3、识记新闻结构组成,并能分析典型的新闻的结构。

4、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1、主体部分层次的划分和层意概括。

2、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第二则主体与背景的确立,以及中间部分层次的划分。

传授、点拨、讲练结合。

自主、合作。

传统、powerpoint投影。

两课时。

结合课后练习二,说说本篇新闻的结构组成。(答案详见课本。)。

补充说明:背景不是每篇新闻都有的结构。导语通常是开头几句话或者第一段。包括引题、主题和副题,字号最大的是主题,主题下面的是副题,上面的是引题。导语前面的文字叫做电头,属于结构的附加成分。

小结: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就要看。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就要看主体。

四、语言特点。

思考:结合导读和原文,具体说说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学生看书、思考、讨论,教师巡查指导。(答案详见课文。)。

课后思考:划分第二则新闻的结构。

一、整体感知默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学生读课文后,讨论,教师巡查点拨。

明确:

人物:南线人民解放军。

时间:

地点:南阳。

原因:解放全中国。

经过和结果:王凌云弃城南逃,解放军当即解放南阳。

小结: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了。

理清了六要素,我们来划分这则新闻的结构就容易多了。请大家思考、讨论。

明确:(详见课文)。

点拨:课文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划出表示时间的文字,有助于分清结构。

说明:这则新闻结构比较特殊。背景材料占了新闻的相当大的篇幅。为什么要介绍过去一年来的背景材料呢?(为了说明王凌云弃城南逃的原因。南阳解放是一个转折点,意味着蒋介石军队从此走上节节败退的道路。此时正是总结一年来所取得成绩和教训的大好时机。)。

三、课堂练习。

投影:

一、按拼音写汉字。

二、说说下列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繁叶茂了。

三、改病句。

1、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并封锁长江,控制江阴要塞。

2、在野战军和游击队的配合打击下,使困守的敌人不得不弃城逃窜。

五、分析下列这则新闻的结构。

世锦赛美国胜阿根廷摘铜。

tom体育讯北京时间9月2日,2006年世锦赛铜牌争夺战拉开战幕,对阵双方是宿敌阿根廷和美国队。在双方国际正规赛事交战史上,美国9胜4负占绝对优势,但是役之前的最近两次交手,获得胜利的却都是阿根廷。阿根廷今晚一度领先梦七9分,但是两员内线大将斯科拉和奥博托在第三节就领到4次犯规,美国队在那一节将比分拉开,并且最终以96:81击败阿根廷,夺下世锦赛铜牌,阿根廷获得第四名。

四、作业。

课后习题二;抄写生字两遍,要注音。

《新闻两则》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了解新闻体裁的特点。

2、体会文中语言的准确精练、铿锵有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积累生难字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新闻背景,掌握两则新闻的写作意义。

2、通过比较了解新闻的不同特点。

3、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价值观。

增进学生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1、了解新闻的特点。

2、抓住战争的主题。

教学难点:

品味精练准确的语言。

课前准备:布置预习,熟悉课文内容,收集有关背景资料,绘制渡江示意图。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要点: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介绍新闻背景,感知新闻内容,抓住新闻要素,理清新闻结构,分析新闻特点。

(有感情地朗诵毛泽东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宏大的战争场面,感受这场伟大的正义的战争。

1、请同学们将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渡江战役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教师补充,明确渡江战役背景。

2、字词学习。

荻港溃退歼灭锐不可当。

1、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2、在文中的示意图上画出三路大军的渡江区域,并分别标明渡江时间、人数、地点。

3、复习记叙的六要素,并指出本文中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师明确:记叙的六要素也就是新闻的六要素。)。

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经过: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渡江。

结果:百万大军胜利渡江。

1、快速默读课后练习一,回答问题:新闻的结构可以有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同座互问互答)。

2、如果说阅读新闻有三种方法:浏览、略读、精读,请完成下面连线题,并说说理由:

浏览主体。

精读标题。

略读导语。

3、快速默读课文。

(1)指出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2)说说导语部分从几个方面对新闻的内容作了概括。

(3)主体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报道三路大军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

4、教师朗读一则短小新闻,请学生指出其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了解了新闻的要素和新闻的结构,对今后学习新闻文体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1、课外阅读一则新闻,指出其六要素。

2、在报纸上找一则新闻,准备下节课在课堂内交流。

3、课外收集有关解放战争的资料。

4、完成同步作业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

要点:继续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分析新闻特点。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明确战争主题。

一、检查复习:请同学将课前准备的一则新闻在班内朗读,其他同学分别指出新闻的要素和标题、导语、主体部分。

二、默读课文,分析新闻特点。

(人数、时间准确,叙事客观真实)。

2、划出本文的电头部分及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从中可以看出的新闻的什么特点?

3、说说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为什么?除此之外,本文还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并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本文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同时也指明了渡江战役的背景。)。

4、结合本则新闻的学习,请谈谈你对新闻的特点有哪些认识。

三、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三个阶段,进行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役,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毛泽东的另一则报道解放战争的新闻《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四、学生展示资料,了解战争背景。

五、字词学习。

鄂豫阻遏绥靖阌。

六、分析讨论:

1、理清新闻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文章;找出消息结构的五部分,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归纳:

消息的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人物:中原我人民解放军。

地点:南阳。

消息的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初二的语文课新闻两则预习教案以及方法

教学内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学习第一则新闻。

(一)导入。

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二)新闻的知识。

1.什么是新闻?

简单地说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情”。我们要知晓国内外的大事,一般得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但是,广播、电视、报纸都只是传播媒介,而报导这些事件的文字,才是最主要的,它们被称为“新闻”。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2.新闻的特征。

a)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b)报道迅速及时。

c)简明扼要。

3.新闻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a.标题。

包括主标题、引标题和副标题。可以三个标题齐全,也可以只有其中一部分。它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b.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c.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d.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e.结语:是消息的结尾。背景和结语有时很明显,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补充: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电头是指说明发电者、发电地点、发电时间的文字,本文开头略小的字就是电头,电头通常是必不可少的。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三)学习第一则新闻。

1.作者简介。

2.介绍时代背景。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思考: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明确:不行。因为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明确: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鼓舞人心、振奋士气。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3.整体感知。

齐读这则新闻,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了解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

明确: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四)进一步探究内容,领略人民解放军的威武。

1.速读课文,填写表格。

明确:,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

详略: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大军写得稍详,东路大军写得详。此处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敌人的抵抗较顽强。而且这一地区有包围敌军、解放南京的关键的战略重要意义。

3.哪些句子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评论?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一略一详?

两方面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叙议结合)。

明确:“一方面„„另一方面”。揭露了敌军溃败我军取胜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大长了我军士气,灭掉了敌人的威风。也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必然灭亡的民运。

(五)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1、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六)小结。

新闻两则

生:把发生的事写出来。

师:把2000年以前的事写出来是新闻吗?

生:把最近发生的事写出来。

生齐:写成新闻。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重要的新闻,板书课题。

师:这则新闻是1949年4月22日夜,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想不想“一读为快”

生齐答:想。

师:“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带着问题读会更有的放矢。

师:(播放课件3)读课文之后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这则新闻的内容表达出来。

师:大家先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消灭一切抵抗之敌,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师:谁还说?(无人举手)。

师:大家提出了三种说法。哪种说法最符合要求呢?

生: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最符合您提出的要求。他用课文的题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极为简练地用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

生:我也同意第二种说法,因为用课文的标题说出课文的内容,正好是一句话。而且这句话较另外两种说法更简练。

师:对,就是这样。既要做到是一句话,又要做到简练。这样,才能和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区别。

师:下面请大家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生小声讨论)。

生:我认为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应该是:“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

生:我认为第一种说法简明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第二种说法不对。因为这篇文章是说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而第二种说法只说了30万,还差70万呢!(众生笑)从渡江人数看概括得不全面。

生:第二种说法不仅人数概括得不全,而且渡江时间说得也不准确。渡江从20日夜开始,23日才渡完,而他只说了20日夜起24小时的渡江情况。

生:第二种说法只说了中路军的渡江情况。还有东路军、西路军没说呢?所以我认为第二种说法不对。

(生七嘴八舌地说: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生议论纷纷)。

1新闻两则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3、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2、难点: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导入新课:(另附后面)。

(二)写作背景。

(投影显示,补充;可让学生提前上网查找)。

(三)作家作品。

(四)结构内容。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新闻的导语部分。

第3段是写游人来到这里的不同目的。

第4、5段是介绍集中营的情况及其一定的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第6~16段),新闻的主体部分。

这一部分的安排,整体上按照参观的顺序去写。

第12、13段写长廊里的囚徒照片。

(五)研讨问题:

1、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3、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六)文章主旨:

(七)作业(两选一)。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教学后记」。

学生学习后,能领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打破新闻写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写法。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被共同营造的氛围深深感染。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通过比较阅读《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并深入查阅资料,又从理性上对纳粹和法西斯的罪恶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对当今时代有了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新闻两则》

本报北京电 (记者程福俊)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于太行山区被聂荣臻元帅收养的日本孤女美穗子,昨日到达北京,开始她的中国之行。美穗子女士今已69岁,这是她第六次“回家”。

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对美穗子说:“当年,聂帅领导的八路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救了你,这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

1940年8月下旬,在百团大战攻打日军占据井陉煤矿的战火中,八路军战士抢救出4岁和不满1岁的两名日本孤女;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派人将其中年仅4岁的美穗子接到自己的指挥所,亲自给她喂稀饭、削水果,悉心照料。聂帅后来回忆说:“在指挥所停留期间,她一直跟着我,常常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我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聂帅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孩子是无罪的。随后,在聂帅精心安排下,两名小姑娘被送回仍在交战中的日本兵营。

1980年,在两国热心人士的积极努力下,凭着一篇《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文章及聂帅与小姑娘的照片,终于找到了当初获救的美穗子。1980年7月,已过不惑之年的美穗子应聂帅邀请,从日本来到北京,见到日思夜想的救命恩人。在聂帅人道主义情怀的感召下,美穗子一直积极从事日中友好活动,受到过日中友协的表彰。中国的江津市与日本的都城市因聂帅与美穗子结缘,成为友好城市。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及美穗子获救65周年,经井陉县与日本都城市日中友好协会筹备组织,近日,百团大战美穗子获救纪念馆在当年百团大战中聂荣臻指挥所所在地洪河漕村建立。纪念馆主体工程占地240平方米,共收集相关照片190余幅、实物40余件。分为“抗日烽火遍地燃”、“百团大战震敌寇”和“中日友好谱新篇”3部分,展示了中国军民在百团大战中的英勇事迹及美穗子获救的全过程。

本报驻京记者程福俊。

65年后,美穗子和杨仲山相聚在北京,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王文康/摄。

1980年7月14日,聂荣臻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美穗子。新华社发。

昨天晚上8时,北京国际饭店,当82岁的杨仲山向69岁的美穗子伸出双手时,美穗子激动得难以自持。65年前,来自蔚县的17岁八路军通讯员杨仲山冒着生命危险,在日军的炮火中用自己年轻的双手救出了年仅4岁的日本遗孤美穗子。65年后,当两双手再次相握时,昔日的遗孤和当年的小通讯员都已成了头发斑白的长者。

没有哭泣,也没有跪拜,美穗子以日本人特有的礼节,向自己的救命恩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她将一大束鲜花献给杨仲山时喃喃地说:“感谢您65年前把我从炮火堆里救出来,真的非常感谢!”通过翻译,杨仲山老人以中国人特有的豪迈对美穗子说:“不只是我一个人救了你,还有我们众多的八路军。65年前,在那样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本着国际主义精神从炮火中救出了你,这体现的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收下美穗子的鲜花后,杨仲山老人将自己特意从天津带来的纪念章作为礼物回赠给美穗子及随行的日本日中友协都城市支部负责人来住新平,纪念章的上方铸有中国延安的宝塔山和日本的富士山,下方铸有“中日人民友好”字样。

杨仲山老人高兴地说:“原计划美穗子到天津和我见面的,没想到北京军区正好有活动,就在北京相见了。我和美穗子的友谊既漫长又短暂,65年不曾相见,这个时间太长太长了,而7月份有了安排,8月份就在北京见面了,这个时间又太短太快了。”

相比杨仲山老人,美穗子激动的心情有过之而无不及。据随美穗子一起来华的日本记者介绍,美穗子在日本知道此次来华可以见到65年前的救命恩人时,激动得到处跟别人说,熟悉美穗子的日本人对这场跨越65年的见面充满期待并表达了最真挚的祝福。

此次虽然是美穗子第六次来华,但还是第一次与65年前的救命恩人杨仲山相见。今年适逢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日友协和河北国旅再次向美穗子发出访华邀请。此前,离休在家颐养天年的老八路军战士杨仲山给美穗子刻了一枚印章,并表达了希望自己有生之年与之相见的意愿。在中方和日本日中友协都城市支部的共同支持下很快促成了美穗子访华。

日本日中友协都城市支部负责人来住新平在接受本报驻京记者采访时说,1980年,美穗子第五次访华,之后本以为不会再有机会来中国,更没有想到能见到救命恩人。当美穗子准备第六次来华的消息在都城市宫崎县传开以后,很多热情的日本人向生活并不富裕目前*年金(退休费)生活的美穗子伸出了援助之手。

来住新平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次来中国的所有费用都是由美穗子所居住的都城市宫崎县普通老百姓捐助的。虽然日本国内的右翼极端分子不断提出反华言论,但日本国内的百姓非常希望两国世代友好。都城市宫崎县的老百姓希望美穗子带来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问候。

美穗子明天将从北京返回日本。

1940年8月,我在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三团一营四连任通讯员,加入八路军3个月,我就参加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我团主攻的目标是日军驻守的井陉煤矿。

8月21日凌晨4时左右,我连沿交通壕和敌人展开了争夺战,我随连长韩金铭、四班长小张和卫生员小李,冲进山下的碉堡。碉堡里冒着烟,连长韩金铭打着手电筒,我们看到几具日军的尸体横在地上,其中一具日本妇女尸体旁有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呆呆地望着我们,我们断定是这名妇女的孩子。日军还一个劲向碉堡射击,小李不幸中弹,倒在我的旁边牺牲了。连长马上命令:“杨仲山,快把这小孩护送到营部的救护所去。”我把她抱起,迅速地撤离火力交织的碉堡,沿交通壕奔向救护所。

我抱着小女孩,钻进路旁的高粱地,向青纱帐的里边转移,高粱叶上的露水打湿了我们的衣服,我怕小孩着凉,蹲在地上搂紧她,随手摘下高粱叶为她驱赶蚊子。远处枪声停了,天已拂晓,我拿出随身带的干饼给她,干饼硬邦邦的,又没有水,难以下咽,她接过去勉强吃了半块。这么小的年龄,就经历了战争的惊吓,又失去了母亲,让人心疼。

早上7点多钟,见到前边的村子有老乡来往,我拉着小女孩离开潮湿的高粱地,沿大路赶往营救护所。我向营长赖庆尧汇报了护送日本小姑娘的情况。营长当即说,好好照顾她,赶快送往后方,走不动,就用担架抬。

我8点多钟赶回连队,继续参加战斗。战友们把日本小女孩母亲的尸体和几具日军尸体在土山上掩埋了。几天后,我在《晋察冀三日刊》上看到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已派人把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驻地的消息。我的心里很温暖。非常痛心的是,1941年,连长韩金铭阵亡,姓张的四班长被叛徒打死,在碉堡中营救日本小姑娘的,唯有我是幸存者。

1978年,我从天津警备区某师副政委的位置上离休。1980年,正值百团大战40周年,5月28日我从国内多家报纸上看到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文章及聂荣臻同志手领日本小姑娘的照片,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小姑娘就是自己当年救出的小女孩。我才知道小女孩名叫美穗子。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日本《读卖新闻》社就在日本宫崎县找到了劫后余生的美穗子。

1980年7月,应中日友好协会的邀请,当年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全家来华访问。聂荣臻同志接见了他们。遗憾的是,我未能与美穗子见面。得悉美穗子的近况,我很激动,当即给她写了一封问候的信,托在日本神户市的朋友转交。神户《每日新闻》率先在1980年8月20日,以醒目的标题,详实地披露了美穗子被救的经过,还刊登了我的照片。8月22日,访华不久的美穗子,给我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

这之后,我与美穗子开始了书信往来。

(杨仲山)(据《人民日报》)。

1940年8月,聂荣臻司令员与4岁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在一起。

上面这幅照片《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是抗日战争时期一组珍贵图片中的一张,这些照片是谁拍摄的一直是个谜。今年6月出版的《沙飞摄影全集》揭开了谜底:《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组图片共有8张,拍摄者是沙飞,当时任《晋察冀日报》前身《抗敌报》的副社长。沙飞1950年殁于石家庄,时年38岁。

今年8月出版的《铁色见证———我的父亲沙飞》一书,披露了当年沙飞拍摄《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组图片幕后的故事。沙飞的学生冀连波回忆拍摄现场的情景说:“当时围观群众多,他(沙飞)叫我维持秩序,免得影响拍照。他对我说,这些照片现实可能没有什么作用,也不是完全没用,几十年后发到日本,可能会发生作用。”历史见证了沙飞的预见。1980年6月初,日本媒体记者就是拿着放大了的照片,从东京前往宫崎县都城市找到美穗子进行最后确认的。

沙飞战友石少华回忆说:“沙飞随部队参加百团大战,拍了不少照片。后来聂荣臻司令员怕他在前线出危险,去电要沙飞随司令部行动。事有凑巧,他刚刚回到司令部,就亲眼见到了聂荣臻照顾日本小姑娘,并委托当地老百姓把两个女孩送到日军驻地的情景。他很敏锐地用照相机拍摄下来。沙飞曾非常感慨地说,关于孩子,在抗日战场上有两件类似而又截然相反的事情,一件是在百团大战中,聂荣臻司令员亲自照顾并送还了被我军救出的日本女孩子;另一件就是在柏崖惨案中,日本兵把两个中国小孩扔进开水锅里煮死。这就是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鲜明对照。”

《新闻两则》特色摭谈

本教学设计的意图,是着重体现新课标的精神,着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着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保持学习的高度兴趣,所以,本设计寓教于乐、寓教于戏,扩展延伸,简洁而入木,注重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并用,注重课堂实效。教师在设计中是引导者、调控者的角色,通过师生的互动,以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为标志,完成教学任务。

因为学生以前没有学过新闻这种体裁,所以本人将新闻的常识和特点、新闻的写作作为教学的目标及重难点。而本设计的教学方法是配合本设计的意图而安排的。

本设计本人以为较优胜的地方,有下面这些:

1、预习的第一个要求是本人每篇新授课的常规环节,力图使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独立解决生字词的能力和习惯;而“检查预习”的“1”环节是在游戏式的乐趣中对学生预习成果的检查和肯定。

2、导入的方式方法许多,本人通常将课前五分钟的内容融入导语中,这样既加强了课前五分钟与新授课的联系,又不失导语的本色、相对节省了时间。

3、本人按时间顺序分阶段简介写作背景,目的是让学生对我国解放战争的大略过程有明晰的认识,从而明了文章两则新闻的有关背景;但第一则新闻更典型、更具可讲性,更易让学生装较全面掌握新闻知识,所以还是安排在第一课时;而有了第一课时的基础,第二课时便可以更简洁、更放手,以便更能锻炼学生,所以第二则新闻的学习主要通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完成。

4、先让学生了解练习一、二的新闻常识,是让学生先有具体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常识补充时就更就手了,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完第一则新闻后才让学生总结新闻的特点、写法,也是这个道理。

5、本设计有两次新闻写作的布置,一课内一课外,主要是考虑到这是学生新学习的文体,力图通过它使学生有较深刻的认识,这也是讲究课堂实效的问题;“堂上问卷”也是为此。

另外,本人在课堂中允许小组合作发言,为的是加强组员间的合作与探究精神,意图久而久之,学生能真正群策群力;教学环节安排时间,是因为新课标教学有许多难以预料的因素,它是调控手段之一,而非完全的死时间安排。

《新闻两则》

1、指导学生认识本文的文体特征,通过具体的范例分析,大致了解新闻报道的几大特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体会海峡两岸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主题。

大致了解新闻报道的极大特点。

自主阅读。

一、整体感知,知道读通。

1、提出自读要求:大致读懂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

2、学生自读课文。

3、讨论学生提出的疑问。

说说本文报道了一件什么事,初步弄清课文内容。

二、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1、再读课文,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最令自己感动或体会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原文。

2、抓住以下重点语句。

(1)来了,儿子的救命“火种”送来了。

(语句短促、激烈,表现了中年夫妇看到救命“火种”到来的激动和欣喜的心情。)。

(2)24日上午8时30分,年轻人将自己“滚烫”的骨髓和满腔情感捐赠出来。

(交代具体、准确的时间,说明这一时间是多么重要,而“滚烫”一词加上引号,也含义颇深,满含着中国台湾年轻人对大陆少年炽热的爱,从这里我们看到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

三、迁移应用,知道读句。

1、简要介绍新闻报道的主要结构。

标题是“双行标题”,由引题和主标题组成的。

2.导语(1)导语是新闻报道中的精华部分。

3.主体(2——4)主题是新闻报道的主干部分。

四、迁移应用。

拿出带好的报纸,从报上找出几则新闻报道读一读,加深对新闻报道这一文体的认识。

《新闻两则》

活动目标:1、能在大家面前大胆介绍自己的“小海报”。

2、能通过“发布会”的形式获得更多的信息,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

3、在互相质疑的过程中,提升幼儿有关动物方面的经验。

活动准备:1、幼儿对动物有所了解。

2、幼儿结伴设计一张有关动物的海报。

设计思路:这是一次在主题背景下产生的活动,此活动立足于孩子的兴趣、爱好,把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动物以海报的形式展示在众人面前,使孩子们敢于在集体面前与同伴交流、分享,充分体现了成功感,从中获得更多有关动物的信息,积累一定的经验。另外,我又从“培养幼儿问题意识”这一角度出发,让孩子们在互相质疑的过程中使活动具有挑战性,在随后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及家长资源、媒体资源的支持下使孩子的疑惑得以初步的解决,进一步激发了孩子探索“动物界”欲望、信心。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二、交流、分享。

根据幼儿研究情况以合作组形式交流。

第一组:介绍动物的种类。

第二组:动物发明。

第三组:动物好朋友。

第四组:动物之最。

第五组:动物的自卫绝招。

过渡句:听了这么多的介绍,你们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快,来问问这些小朋友。

三、提出质疑。

四、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形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挖掘有生物特长的家长资源和媒体等形式。

五、总结,激发在探究的兴趣。

1新闻两则

1、了解申奥成功的重要意义。

2、了解近两年中国发生的大事。

[教学重点难点]。

文中的一些欢腾场面,理解人们的感情。

[主要板书安排]。

标题:首都各界欢庆申奥成功。

主体:世纪坛狂欢。

结尾:中国民族史册上光辉的一页。

[作业 设计、安排]。

收集了解近两年中国发生的大事。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读题导入  。

1.新闻报道就是对国内外社会中最近发生的具有一定意义的事实的报道。它要求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真实准确。

二、自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书,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2、自由读课文,读懂什么说什么?

自由汇报。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人们的兴奋、激动找出来读一读。

师:什么意义,你说说看?

师:请大家齐读这篇报道,感受一下当时的气氛,注意请把我们大家的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也融合进去)。

3、指导朗读全文。

三、再读全文,了解新闻报道稿的结构。

1.师在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

2.生根据师的归纳再读课文,再次了解新闻报道。

四、总结。

五、作业 。

希望经常读报,向小星宇电视台投稿。

教后感:

本课的重点在感悟,感受亿万中国人民无比喜悦,无比自豪的心情,从心底里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但在学生交流时,还体会的少够,交流面窄了些,我想如果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再回忆一下、了解一下那段难忘的经历,会说的更好。

《新闻两则》特色摭谈

《新闻两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为著名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战所写的两篇新闻。两则报道目光如炬、高屋建瓴,乃新闻作品之瑰宝,消息写作之明鉴。今天读来,那场惊心动魄、气吞山河的战争犹历历在目,令人荡气回肠。两则新闻各具特色,其感情色彩的鲜明,语言的精当,叙述详略的得体,见解评论的深刻,前瞻意识的正确,新闻要素交代的清楚明白自不待说。下面,我们着重谈两篇新闻在背景交代方面的特色。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精彩的议论巧妙交代新闻背景,主旨鲜明。

新闻的特点是“让事实说话”,新闻中能否发表议论,历来众说纷纭,毛泽东独具慧眼,在详细报道了我西路军渡江情况后,巧妙地插入了一段精彩精当的议论。既深刻地分析了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摧枯拉朽,“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巧妙地交代了新闻的背景。不但十分得体,而且画龙点晴,指出了整个国民党反动必然失败的背景,揭示了其必然覆灭的可悲下场。这样的议论,使报道主旨鲜明,深刻感人。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详写背景,淡化主体,独具魅力。

从1945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至11月初,半年多来,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全国各个战场节节胜利。11月5日,辽沈战役和南阳战役频传捷报。11月6日,我人民解放军又发动了著名的淮海战役。南阳解放战,可以说是淮海战役的前奏。

自古以来,南阳人杰地灵,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我军解放南阳,不但在军事上意义重大,而且标志着国民党军队已走上了节节败退的穷途末路,我军走上了节节胜利的光辉之旅。因此,毛泽东同志在撰写解放南阳这一重大喜讯时,独辟蹊径,淡化主体,不去详细展示整个战争的全过程,而是详写战争的背景,向人们深刻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战略意义。

全文共五层意思,作者就用了三层意思从历史到现实,从敌军到我军,全方位的,多侧面地详细报道了这场战争的背景。第一层,导语 ,仅一句话,言简意丰,概述我中原解放军解放南阳,交代国民党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点明了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战略意义,其欣喜之情跃然纸上,笼罩全文,极大地感染着读者,鼓励着人民。第二层更妙,作者运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乃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既是整篇报道的背景材料,又向读者透露了我军解放南阳,人民解放战争已成必胜之势,国民党的败局已不可逆转的强烈信息。不仅如此,作者还用第三层意思进一步回顾过去一年来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不得不放弃南阳的事实,指出国党全面崩溃的大背景,深刻地揭示了其必然失败的下场。这样和第四层对河南全省基本被解放的事实的报道,对一年多来我南线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以及结尾对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的预言珠连璧合,相得益彰。作者独具匠心地运用大量笔墨报道南阳在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背景,我军一年多来所取得的胜利以及襄阳敌军已成瓮中之鳖,难逃覆灭的下场的局面,比去正面详细报道我军解放南阳的过程,更能激发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更能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我军必然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美好前景。

《新闻两则》特色摭谈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

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认识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珍惜革命成果,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

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导入  新课:

整体感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读课文,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我这则新闻分别讲了什么事?(借机引导学生什么叫导语 及其作用)。

2.再读,找出记叙这件事的六要素。(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3.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精读讲析:

1.教师导学。

2.思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 是什么?从几个方面总领全文?

它的主体部分分几层,是怎样衔接的?

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1.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3.默读第二则新闻,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品味赏析:

新闻的语言要求准确精炼,且这两则新闻记叙了我军排山倒海的。

是语言铿锵有力品味这两则新闻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并谈谈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

布置作业     。

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

课后记:

新闻两则教学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对于现在的高一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了,所以达到这一要求还是比较容易的。我考虑的是,作为一节新课改研讨课,如何在我的这节课上体现出一些新课改的理念,以供同行们研讨,哪怕是失败了,也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当然,由旧有的观念向新的理念转变这一过程还是非常艰难的。(尽管我的教龄尚短,但作为旧有教学观念下的学生的时间可谓长矣,所以旧观念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所以原先的教学设计依然没有多少突破,还是过分注重理性的分析,而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合作,轻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区教研室组织的集体备课会上,许多老师给与了真诚的批评与指点,我校语文组的老师们也为我出谋划策,就在正式讲课前两天试讲时,教研室两位张老师还给我进行深入点拨,回想起准备这次课的过程,我深深体会到了“新课程促进教师成长”这句话的含义。应该说在大家帮助下,这堂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还是体现了新课改若干理念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之所以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社会意义,二战已经结束十几年了,过去的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却“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也许“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人们应该永远牢记那段悲惨的历史,不要使悲剧重演,这正是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如何让学生深深体会这一点呢?于是我让他们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以自己的体验感染自己,然后我课上借用多媒体手段,精心节选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两个片段,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去打动学生,我觉得以这种方式来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比空洞的说教省时、有力的多,当然前期的选择过程时一定要做细的。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有时可能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我反对把课堂沦为学生对“标准达案”的记忆,所以体现在课堂时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必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就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正如本班学生在评课时说:“这堂课上,老师不像过去的老师那样满堂灌了,而是让我们学生自己查资料、展示成果、自己读课文、自己提问、互相解答,老师只在关键时候引导点评,我们整堂课既紧张又充实,我喜欢这样的课。”我想对学生讲,我也喜欢这样的课,这也是老师所追求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最先提出了转变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作为新课改研讨课,我必须要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课前学生去搜集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资料,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学生搜集的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搜集整理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同学小组内交流材料,并选代表课上展示最让本组同学震撼的一张图片,体现了合作交流;课上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问题,生生互动,互相启发;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方式,本课中我也给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教师在这堂课上起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的作用。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也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括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更新,就本课而言,暴露出了我在诸多方面的不足。由于自己对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所以课上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就显得比较浅,诚如有些老师所言,人文性体现得较突出,工具性就显得有些薄弱;由于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和学识的浅薄,对于学生的评价还缺少精当的点评;作为一堂课,如何把用多媒体调动起来的学生的情感转移到文本本身来等问题解决得并不够理想,这些“缺憾”同“亮点”一样,也是我作这堂课的收获,更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其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赶上新课改的大潮是我的荣幸。感谢新课改敦促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