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安妮的日记读后感(模板16篇)

时间:2023-11-02 20:32:22 作者:书香墨

5.读后感是一种文学评论,可以展示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

安妮日记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令我产生了许多想法。

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我先给大家讲一讲吧!

安妮是个出生在德国的犹太人,因为希特勒上台后,十分排挤犹太人,所以他们一家搬到了荷兰。

之后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占领了荷兰,因此,他们的生活变得十分拘束,也失去了许多自由。接着安妮上了犹太人中学,她学习成绩不错,活泼开朗,善于交流,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1942年7月,德国法西斯开始屠杀并囚禁犹太人。安妮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何4个犹太人一起住进了一个“秘密小屋”。

他们过着提心吊胆、见不得人的生活。

就这样,他们在这个没有光的秘密小屋里度过了大约910个日日夜夜。

这本书也写了许多安妮对人生的感想,让我也学到了很多。

安妮日记读后感安妮日记读后感

常常有犹太人被抓,有时会看到火光,有时会听到枪声,还有时会发生袭击。

连安妮一共有8个藏匿者,是安妮、安妮的爸爸、安妮的'妈妈、范丹先生、范丹太太、玛戈特、彼得,他们在1944年8月4日上午10点至10点30分之间被捕,没过多久,库格勒和克莱曼也被捕了,只有米普和贝普没有捕到(这些是我从后记中知道的)。

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活了下来,把安妮的日记编成了《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中另我最感人的一段是:安妮生前曾经说过:“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继续活着。”她的愿望实现了。这个坚强的犹太小姑娘同她的作品一起长存不朽。

我相信,大家读完以后也会觉得安妮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

日记。

》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2―1944),战争境况对德国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同时还有父亲的朋友万达安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和他们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纳粹集中营。

我非常憎恨希特勒,因为他疯狂的杀害犹太人才会让安妮一家成为当时的情景,生活的小心翼翼不敢弄出什么动静。可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就是战争吗?因为有了战争,才有了杀害犹太人。当时的犹太人到处被追杀,也有不少犹太人逃往中国,可实际保护下来的只有5000多犹太人,现分布在上海和香港。和平是最重要的,至今为止还有国家在发生战争,看看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一个个饥肠辘辘,骨瘦如柴。每一场战争都可能伤害无数无辜的人们那都是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如果没有战争世界就会和平,如果没有战争,就不会让有家的孩子无家可归,如果没有了战争,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再也不会提心吊胆!

安妮日记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里面讲的`是一个在二战时期犹太小女孩安妮两年的密室生活。

安妮全家为了躲避战争和法斯的追杀,在安妮13岁生日后不久,全家搬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公司的后屋,因为当时是法西主义,犹太人惨遭迫害,他们把那里当成了他们的“密室”,安妮自从搬到了荷兰以后,就一直生活在阴森、寂寞和恐慌之中,但她常常抬头凝望天空,总感到事情会越来越好,残酷的战争终将结束,合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的。

但二年以后,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举报,被人投入了集中营。残酷的现实摧毁一切,最终安妮死了,死于伤寒,这一切多是讨厌的战争和种族所引起的。

安妮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活下去,所以她在日记中还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的活着。

所以我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了解历史、战争及种族迫害,更能感受到安妮身上那种勇敢、坚强、不屈服乐观向上希望活着的那种人生态度。

希望世界上永远不要有战争,永远和平。

《安妮日记》读后感

初涉《安妮日记》在上个学期,我花了很长时间在这本书上。好奇的我与一名犹太小女孩进行了一番心灵上的沟通。

为什么文明不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样,像蒙大奇一样,像乌托邦也罢,至少没有硝烟,没有战争,男女老少其乐融融,生活在一个宁静的世界里,怎们就不能呢?是的,或许我觉得可能。因此,我希望,希望时间停止战争,希望白色和平鸽在这方乐土放下橄榄枝,希望我们的人生色彩斑斓!

看看周围人,一切都是多么的祥和,盲童也不焦躁了,老人他们嘴上也洋溢着彩虹弧度的微笑。每一样事物,每一个人,甚至每个微生物都是那么自在,看起来是那么幸福。

让我们停止战争,爱护生命吧,让和平永远伴随我们左右,让世间没有那么多痛苦与不幸,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吧!

安妮日记读后感

前些天,我在书摊上买了一本《安妮日记》,回家后就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其中,我被安妮愤怒地呐喊和痛苦的挣扎深深地震撼了。

他们不准出现在公共场合,不许使用交通工具,还必须佩带小黄星。在后屋里,安妮的日子也不好过:首先,她只能吃过期腐烂的食物。因为她在不断长大,所以衣服都逐渐小了,令她苦不堪言。更糟糕的是,长久不进行户外锻炼的她手脚开始僵硬和麻木。她曾在夜晚偷偷仰望星空,希望能早日获得自由。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可命运并没有向她伸出橄榄枝。

1944年,因有人告密安妮全家及亲友被捕,1945年3月初,安妮带着遗憾因病死在集中营。只有安妮父亲一人活了下来。他回到荷兰,找到了安妮的日记,并将它出版,从而使日记留了下来。使我们能从她的日记当中了解到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多么大的创伤。

比起安妮那是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和谐的社会,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和满足啊!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学习安妮刻苦,坚强的精神,好好学习,乐观向上,强身健体,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是一个善良的女孩,下面小编整理了《安妮。

日记。

》读后感400字,欢迎阅读!

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青少版的美绘本《安妮日记》。内容是德国人杀犹太人,一提到这里,我觉得奇怪了,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德国纳粹觉得日耳曼人是高贵的种族却没有应得的财富,犹太人的血统低劣却掌更多。

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青少版的美绘本《安妮日记》。内容是德国人杀犹太人,一提到这里,我觉得奇怪了,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德国纳粹觉得日耳曼人是高贵的种族却没有应得的财富,犹太人的血统低劣却掌握了太多的财富。我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世界应该是和平的,没有战争的,请不要伤害自己的同类。

日记中的小女孩是一个心地善良,活泼可爱,个性率直,同时又多愁善感。她有主见,爱思考,不会轻易受别人影响;她坚强,有毅力,在受到责备和委屈后,仍以微笑面对生活。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应该向她学习。

去年暑假,我读了世界名著《安妮日记》这本书,它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安妮·弗兰克曾被世界人民称作——永远的天使。她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十三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他们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个月之久。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在狭窄的空间里自己的成长。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永远的天使——安妮·弗兰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日记》这部电影,造了安妮·弗兰克的纪念馆。

安妮·弗兰克在写完《安妮日记》这本书后,留下了一句话,她说:“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到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令我一生受用不尽。

这本书令人的泪水流个不停,但却让我有了对生命的感悟。

这是一本精妙绝伦的书。由一个年轻的。勇于揭露事实的女孩子所写。是我所读过的有关战争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中最明智感人的一本书。

安妮。弗兰克介绍了纳粹期间,即荷兰被德国占领的那两年里,躲在密室中的八个人的各种变化。他们生活在恐惧,与世界隔离以及被监禁中,而这些不仅仅来自于外界可怕的战争环境,也来自于他们自身。这让我非常真切地体会到战争造成的巨大邪恶——人类的精神的坠落。

同时,安妮在日记中尖锐而清晰地写到了人类根本精神中那些高贵的闪光点。尽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恐惧与羞辱,但这些人都没有放弃。安妮自己的个性在这本书中也被生动地刻画出来了。她在两年的时间里快速的成熟起来,在人生至关重要的青春期时改变,那么迅速而艰难。凭借她自身的热情和智慧。她的聪明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很长的时间里,安妮都在思索着与青少年成长有关的敏感问题。她还写道了与父母的关系,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成长中的问题。

这些就是生活在特殊环境下的一个少女的思想与感情,她的日记更多地向我们讲述了我们自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感到我们与安妮的经历如此贴近,更不由地深深陷入到她短暂的一生以及整个世界里。

安妮日记读后感

一本好书不在于词组有多么华丽优美,而是在朴实的语言中让你看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

生命,本来就是一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我们一直在心安理得地接受着生命带来的快乐,尽情挥霍这这宝贵的分分秒秒。如果有一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珍贵,也许我们就会虔诚地、带着感恩的心来感受这个世界。

《安妮日记》是二战期间一位受纳粹迫害的犹太少女的战争生活记录。在两年多的密室生活中,安妮记录了对家庭成员的感受、与密室伙伴的相处、对爱情与战争的看法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一个成长期少女求知的过程与自我意识的觉醒让这本战时日记闪耀着熠熠光辉,一个早已历经世事的成年人都要为之感动。

安妮日记记录了许许多多琐碎的事情,但是从她的日记中我可以感受到她的成长,她的感悟,她的反思。从她的眼中看到了世界的样子,看到了法西斯的压迫,看到了热心帮助他们的荷兰人,也看到了即使生活在在危险之中也仍然乐观向上的家庭。磕磕绊绊,争争吵吵,他们仍然快乐地生活着。

密室中除安妮一家外,还有其友人凡·丹一家以及后来同住的牙医迪塞尔先生。安妮在密室里最小,难免要跟这些大人发生矛盾,安妮在日记中记录了两个家庭之间因为食物、生活习惯的争吵,大人之间谈论政治与生活的言论,在这些平常的相处中安妮只有在日记里才能谈论对他们的看法,这个小大人对大人的态度可真有自己的意见。对于威胁他们生命的战争,每次密室险些被陌生人发现,每次外面枪林弹雨的声音持续不断,安妮与其他密室成员都陷入了惊恐,而安妮也深刻地体会了死亡的威胁。当安妮看到窗外的犹太小孩,心中愧疚难当,这种“发现”仿佛是一种“举报”。在恐惧之外,安妮也在认真思考战争问题。

也许这就是生活最纯粹的意义,抛开一切地物质,名誉,权利,最后只剩自己内心的初衷。

《安妮日记》读后感

这星期,我阅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安妮日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名叫安妮•;弗兰克的女孩,她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安妮和她的家人朋友们躲进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间密室里。他们在密室里生活了整整二十五个月,期间安妮把她在密室中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在了她的日记本上。通过她的日记,我看到了一位纯洁、乐观、坚强、富有理想的少女形象,她对战争、宗教、生活的种种思考,无不令我为之佩服。

安妮在日记中无数次提问:“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为了什么?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能结束?”从她的言语中,我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够活着是多么的不容易。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绝望,她不断地鼓励自己要坚持,要坚强。

我最喜欢安妮说的:“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虽然密室的生活令人时刻提心吊胆,虽然安妮和她的家人时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是安妮从不放弃希望。她温暖而乐观,坚持自己的爱好,她渴望能接触外面的世界,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记者或作家,她不断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着,与命运和困境作不懈的斗争。

相比安妮,我们现在小朋友的生活真是命运多了。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时代,可以尝试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在阳光下自由地呼吸。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有的和平岁月,好好学习,积极向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

《安妮日记》读后感

读了《安妮日记》让我深有感触。安妮身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她原本可以过着安宁的生活,可是在那个年代里就因为她是犹太人,所以她和她的家人不得不到处躲避纳粹党的杀害,由此开始了一直隐居在公司大楼后面的一些隐蔽的房屋里面。

在安妮生活的时代里,她每天白天都要提心吊胆的过着,而我们却不用,我们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管不顾,只需要舒舒服服没心没肺的生活着。不论做什么安妮永远都是轻手轻脚,更别谈大声喧哗了,这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想想我们,与她比我们过的是多么的令人羡慕,自由,安逸我们都拥有。

从安妮的日记中,我看出了她的害怕,她将居住的房屋称作“密室”,就这个词我们就马上会联想到的就是黑暗,“密室”是四处都不透风没有一点阳光的,住在这种地方她该有多么难过。和我们差不多的年纪,我们经历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她的那种害怕我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是什么样的感觉。她天天必须闷在家里不可以出门,随着夜晚的降临,偷偷瞄一眼月光也是胆战心惊的事,可我们做事完全随心所欲,出家门是最基本的,我们还有散步逛街等等活动,相比较我们便会对自己的生活感觉很满足了。

安妮不敢的我们统统都敢,她要是活在我们这个时候,她该会多么开心,我想她肯定会好好珍惜所有的一切,她会做很多很多自己感觉想做又有意义的事情,绝不会糟蹋这些时光——不过这些想象仅仅只是我们强加给她的,她不可能会享有这些假如,她永远都只是生活在战争时代的女孩。她不能拥有这些假如,可是我们却可以,也许是我们的生活太过安逸,我们身边有那么多虚度光阴的人。

读完安妮的故事我开始反省,我们不该这样的,我们应该好好的把握现在自己所享有的一切,多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不该为了一点点的小事就和同学朋友发生矛盾,做事也不该永远拖拖拉拉的浪费时间。《安妮日记》,这本书真的让我收获了很多,珍惜现在的一切,享受所有的美好时光,带着快乐感恩的心学习成长。

《安妮日记》读后感

我很少读书,好书更是少之又少,但我却坚信着《安妮日记》是一本好书。或许作者不是著名的作家,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感人肺腑的友情,但是我依然这样相信。

作者安妮弗兰克是一名犹太人,她不幸地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的时期——二战时期。那一段岁月令所有人难忘,更何况是一名犹太人。安妮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姐姐,名叫玛戈,故事就从玛戈被传讯开始,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让人感觉充满了活力,没有人感觉到将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就在这个日子中,玛戈接到了传讯通知,弗兰克一家立即决定逃走,找一个地方隐藏起来,于是便有了被安妮称之“密室”的地方。那时的安妮才13岁,和我一样大,但她的经历是我无法想象的。

她才13岁,对于一名向往自由的女孩子来说,密室生活是很残酷的。每天都得提心吊胆,每天得得保持绝对安静,每天都必须吃难吃的食物,这些,安妮都曾一次又一次在她的日记中提起,其中的艰苦我无法用苍白无力的文字形容,但有句话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灾难、抑郁,什么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第二天你是否还活着。”连天的炮声,满街的哭声,任何一样都足以使安妮崩溃,但她都忍受住了,只为了一个“活下去”的信念。

简评:读后感需要的是读后敢想,富有真情实感,本文小作者对所读内容的描述简练,感想叙写具体,有自己的理解。

《安妮日记》读后感

在生活中,大家每天都写日记吗?前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叫《安妮日记》,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以犹太小女孩安妮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它主要讲的是:安妮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他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在漫长的25个月内,她用她的笔记录了她在密室里的每一天的成长经历,并对战争、反犹太人主义、与父母的关系、自然、宗教等问题进行了反思。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8月4日这天,纳粹警察冲进密室,逮捕了安妮他们,把他们投入了集中营。在战争结束的前夕、在黑暗即将过去的时候,安妮和她的妈妈、姐姐都惨死在集中营里,彼得一家和杜瑟尔医生也惨遭不幸,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生还。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安妮在与世隔绝的密室里度过了花季少年最重要的两年时间,没有享受到花季的幸福、快乐和友情,只有日记本陪伴着她。她向它诉说心中的苦闷,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描写各种感受和情感。他以少女特有的清纯的语言,记录了成长中的困惑与好奇以及青春的萌动与期待。同时,她以勇敢的笔墨,控诉了法西斯邪恶的战争,谴责了毫无人性的种族歧视,描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从中,我也感悟到了安妮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阅读和学习的人生态度,永远满怀着理想,身处逆境不气馁、不屈服。我们还要学习她善于思考、敢于深刻剖析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

《安妮日记》这本书不仅让我读到了历史、战争、种族迫害,还读到了期盼、成长与困惑。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安妮日记》读后感

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安妮,呈现一场最残酷的战争。

所有认为人类在无数次大灾难与迷失中会有尊严地挨下去的人,皆可以以安妮日记作为最有力的证明。

这本书以一个犹太小女孩的角度,为我们解析二战,不,为我们感受自己,感谢家人,充满信心,拥抱明天!就在这次大战中,安妮一家为了躲避战火,全家一齐逃到了一个密室中去,躲了起来,在这里,安妮兴奋过,伤心过,生气过,开心过,羞涩过,她为妈妈的偏心伤心过,为自己与皮特的聊天兴奋过,为凡。丹太太的愚蠢生气过,为大家对自己的态度无奈过,可是,她仍然是那个安妮,她也希望在听过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后改变自己,她努力了,但最后她发现,无论自己怎么改变,她始终无法满足所有人,她愿意做那个真实的安妮,那个周围全是批评的声音,惊愕的表情,嘲讽的面孔,不喜欢她的人!她自己也知道,这全是因为她不听好的一面的忠告,她也希望自己变得更完美,但是大家却都不相信她,以为她在变什么戏法,哦!真是太好笑了!

“我总是家里的小丑和淘气包,做错事总是要受到双倍的惩罚;不仅要受到父母的责骂,还要受到感情上的伤害。”我很能理解安妮,的确,世上怎么可能有令孩子百分百开心的父母呢?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我都是大家眼中的小丑,无论干什么,都不会有人相信我,他们就是这么偏心!

安妮是个好女孩,她敢做敢当,有勇气,有个性,有主见,她渴望的当父母的爱,不是因为她是他们的孩子,而是因为,她是安妮,她希望变得更优秀,她会更反省自己。她紧握理想,不让它失去,因为她坚信,终有一天,她的理想就会实现!

她就是她,一个真实的,有无数缺点但是很快乐的安妮!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是一个犹太女孩,为了躲避德国人的抓捕,她们一家人只能藏在密室里,暗无天日的生活了很多年。

反观安妮,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岁月里,和我们差不多的年龄,依然没有放弃学习,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又是多么令人敬佩,多么令人羞惭啊!最初安妮也不会写日记,父母送给她一本日记本,她就克服困难,由不会到会,一直坚持写了下去,并给日记本取了一个名字:《吉蒂》。

安妮的日记里记录着一些平凡小事,然而这些平凡小事也足以令我们深刻反思。当我们在挑三拣四,浪费着食物的时候,她们每天却只能吃烂豆子。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也充满着人性的光辉,饱尝战争之苦的人们抱成一团,互相帮助,共同度过了难关。

《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内心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所以这本书很值得我们一看。

《安妮日记》读后感

“只要我还活着,能从满布灰尘的旧窗帘布缝里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这样乐观、坚强而又令人辛酸的话语出自安妮弗兰克的笔。《安妮日记》它不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它是一个女孩最真实的手笔写下的一部日记,一部感动世界的日记。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萌生了一种从前阅读时从未有过的感受,这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写的一本日记,一本普通的日记,是有怎样的力量,感动了世界呢?我带着好奇与期盼进入了这个故事。

安妮弗兰克是一个犹太少女,她在13岁生日时,得到了一份别致的礼物:一个花格布料封面的日记本。她称她为“吉蒂”,与吉蒂分享心事,当做自己最知心的密友。为了躲过纳粹的破害,一家人躲进了一间“密室”,密室里还有同样患难的其他4个人。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对安妮这样一个好动多话的13岁女孩。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担惊受怕。这一切差一点把安妮逼疯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写道:“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带着心中不可泯灭的希望。

安妮几十万字的日记,就是在这间荷兰阿姆斯特丹263号的密室中写成的,对吉蒂这个密友,她毫无隐瞒的坦露,对饥饿的嘲弄,恐惧的倾诉,对于自己的乐观与一闪而过的悲伤和失望,对爱的渴望,对青春期母女的冲突……对,《安妮日记》最感人的地方,就是以一个少女的眼光,观察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尤其是青少年带来的创伤。

最终,安妮在密室里的八个人,全部因人告密而被关进集中营,安妮和姐姐玛戈因传染上斑疹伤寒而悲惨的死去,她没能看到期待的一刻。

安妮虽然长久的闭上了双眼,而我们也再也看不到下一篇安妮日记了,但她的乐观、勇气、感恩于爱,长活在亿万世人的心中!

《安妮日记》,它寄托了一个少女的美好愿望,记录她对自己的思考,感动和启迪着我和更多人。愿安妮能将这温暖永远留在人世。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令我敬佩,她坚强乐观,她热爱生活,她在逆境中还充满着对生活,对生命的期望······,这一切,令我深深地震撼!

她,是一个犹太少女,她,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女孩。但是,她写的日记,却风靡全球!她,就是德国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

安妮是一个热爱生命的孩子,她在密室中一直满怀着希望,相信自己一定会躲过这一次劫难!这不是所谓的贪生怕死,而是热爱生命。爸爸妈妈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我们就应该懂得好好珍惜,遇到困难不能自暴自弃!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坚强乐观地去面对困难,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让我们像安妮学习,学会知足常乐,一起珍惜眼前的幸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