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情况调查报告(优秀17篇)

时间:2024-03-15 14:58:05 作者:薇儿

情况报告要求准确、简洁、清晰地表述情况,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情况报告实例,可供参考和学习。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为全面掌握xx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切实解决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难等问题,近期,江西xx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组织开展了一次“园区企业员工调查问卷”专题调查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调研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调研情况。

本次调查调研活动,共走访园区6家企业,占投产企业的13.3%,其员工总数占园区企业职工总数54.4%.调查内容涉及员工的基本情况、工作情况、薪酬情况等六大内容,26个选题,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1份,回收率88.2%.收集有效建议53条,经过分析梳理,xx县园区企业用工有以下五个特点:

1、园区企业用工总数稳中有升,少数企业用工仍有较大缺口。近些年,xx县企业用工规模稳定在0.5万人左右,用工年增长约为8%,随着部分企业扩建、增产,预计下半年缺工约0.1万人。

2、本地员工依然占据园区职工主导地位。调查问卷统计,441份问卷中有349人属本地户籍,占问卷人数79.2%,挖掘和引导本地人力资源到园区就业仍是今后保障企业用工的主要途径。

3、薪酬待遇逐步提高。本次调查调研的6家企业,月平均工资最低是2200元,最高是3000元,与三年前相比,平均年增资达11%.

4、已婚劳动力就业观念更趋理性。已收回441份有效问卷中,有351人为已婚员工,占有效问卷数的79.6%.

5、企业之间员工流动性较大。调查调研问卷6家企业,有2家企业员工平均工资年限仅为一年,最长的工作年限也只有7年。根据“一网五点”企业用工动态检测,合力照明集团、江钨集团等5家企业员工年流失率均在2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在441份有效问卷中,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300人,占总数的68%,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79人,占总数的18%,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均在10%以下。

2、工资水平与社平工资仍有差距。填写调查问卷的6家企业,只有两家企业月平均工资略高于xx市上年度的社平工资,另外四家企业均低于xx市上年度的社平工资,企业最低平均工资为2200元。

3、企业员工日工作时间、月工作时间均偏长。问卷显示:6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员工日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最长的日工作时间达12小时。除江钨集团实行每周工作6天,休息1天的工作作息制外,其余5家企业,月工作时间均达到或超过28天,最多的满月工作。问卷显示,6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员工反映“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这一共性问题。

4、园区职工学历偏低,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少。问卷显示,在441份有效问卷中,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职工63人,占职工数的`14.3%,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276人,占职工数的62.6%,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为19人,占职工数的4.3%.

5、职工食宿保障低。问卷显示,有员工食堂,并保障员工用餐的企业有3家,占问卷数的50%,有员工宿舍,并保障员工能够居住的企业有2家,占问卷数的33.3%.

6、企业文化单一,娱乐设施、设备缺乏。在调查调研问卷6家企业中,只有江钨集团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有娱乐设施、设备,职工8小时活动较为丰富。其余5家企业均未设有娱乐设施、设备,员工几乎是每天上班下班,企业文化缺失,员工主人翁意识自然偏弱。

7、企业用工机制尚未形成。多数企业员工储备不足,企业受订单和季节性生产的影响,淡季只保留少数管理、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普通工人,而旺季订单增多时,原有员工已到其他企业或外出打工,短时间内不可能再返回。企业对每年春季招聘会填表拟聘人员也缺乏有效的跟踪,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8、园区配套设施设备不全。问卷显示:有46%的职工反映园区交通不便,读书、看病麻烦。超市、娱乐、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全。

三、原因分析。

(一)、部分企业的员工由于对社会保险政策不够了解,导致员工对于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而且部分企业主对于参加社会保险的认识不够到位,对于社会保险的理解存在偏差,所以不愿花资金用于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或者只愿花少量资金购买单一险种,导致园区企业参保率普遍不高。

(二)、受到企业经济效益和订单季节性影响,而且园区各企业的经济基础和状况不同,导致各企业工资水平存在差异。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与物价增长及企业发展相协调的工资增长机制,部分企业主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收益,而忽视对于员工工资待遇方面的提升。目前园区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高新技术企业只占少数,这也是导致职工平均工资不高的原因。

(三)、受到企业自身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影响,导致中小型企业不愿花过多资金用于娱乐设施、设备的建设,而且部分企业主只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

(四)、在园区企业上班的79.2%属于本地户籍,所以大部分职工是在自家用餐,而且大部分本地职工自己拥有住房,所以食堂和宿舍的作用不是太明显,所以企业也就忽视了食宿方面的建设。

(五)、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是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的。而且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时间来完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

(六)、由于工业园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多被沿海发达地区高新企业的丰厚待遇吸引,而留在本地就业的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导致园区企业的高职称、高学历的职工职能占到很小一部分。

(七)、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加紧赶工,加大了职工工作量,延长了上班工作时间,导致员工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大、时间长。

(八)、劳动者缺乏一定的就业技能。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自身无一技之长,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型的工作,不能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即便找到了工作,工资待遇也不高。新生代农名工成长环境较好,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且没有生活负担,在劳动条件、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等方面有更高要求,“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时有发生。

企业财务状况调查报告

董事长、总经理、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新年好!借此机会给大家拜个早年!

回顾过去的一年,财务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各部门经理的通力合作及各位同仁的全力支持下,在圆满完成财务部各项工作的同时,很好地配合了公司的中心工作,在如何做好资金调度,保证工程款的支付,及时准确无误地办理银行按揭和房款的收缴等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下面我一一向各位领导和同仁汇报:

一、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是我部的本职工作,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记帐、登帐工作越来越重要。为提高工作效率,使会计核算从原始的计算和登记工作中解脱出来。我们在年初即进行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经过一个月的数据初始化和三个月的手机结合,全体财务人员全都熟练掌握了财务软件的应用与操作,财务核算顺利过渡到用电算化处理业务。这为财务人员节约了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数据的查询功能,为财务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财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财务部一直人手较少,但在我们高效、有序的组织下,能够轻重缓急妥善处理各项工作。财务部每天都离不开资金的收付与财务报帐、记帐工作。这是财务部最平常最繁重的工作,一年来,我们及时为各项内外经济活动提供了应有的支持。基本上满足了各部门对我部的财务要求。公司资金流量一直很大,尤其是在月至月收缴销售款的期间,现金流量巨大而繁琐,财务部邹治和胡蓉两位同志本着“认真、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各项资金收付安全、准确、及时,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全年累计实现资金收付达亿万元。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最终都将以财务数据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财务核算工作中每一位财务人员尽职尽责,认真处理每一笔业务,为公司节省各项开支费用尽自己的努力。财务部全年审核原始单据张,处理会计凭证张,准确无误地出具各类会计报表无数。

制度属于企业的硬性管理,任何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的有其严格的规章制度。长天公司从无到有,从当初的三两人到今天的上百人,规范各项经济行为已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主题。在过去的一年中,财务部相继出台了关于财产管理、合同签定、费用控制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为完善公司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财务管理内外环境尽了我们应尽的职责。

财务部除要认真负责地处理公司内部财务关系外,为达成本单位的任务,还要妥善处理外部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与外部建立并保持良好的联系。本年度财务部友好妥善地处理了各单位的往来款项的收支。同时与银行建立了优良的银企关系、与税务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税企关系,全面处理了保险公司遗留资产的.往来手续,并圆满完成了对统计、工商等各部门有关资料的申报。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2008年1月1日,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两税合一”(指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开始正式实施;同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等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等新情况不断出现。为调查这些新举措(新情况)对我市企业用工的影响和作用,我们选择了部分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33家企业的调查表反馈,其中:国有企业17家,集体企业3家,私营企业8家,外资企业5家。现报告如下:

一、企业高度重视《劳动合同法》并深入贯彻。

所调查的33家企业均组织学习过新的《劳动合同法》。企业用工的管理方法正走向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合同式管理。33家企业的在岗职工为30946人,已经签订劳动合同为25767人,占的比重为83.3%;276人因职工或企业的原因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企业,占的比重为0.9%;尚有4903人在待签过程中,占的比重为15.8%。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的现象主要出现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私营企业270人,外资企业6人。

项,共计17次,占37.0%;第三为“签订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3次,占6.5%;第四为“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次,占4.3%。

三、企业遵守《劳动合同法》的意识得以强化。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我市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选项为“办理社会保险的成本增加”,共计19次,占总选择频次的41.3%;其次为“合同终止时经济补偿金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11次,占23.9%;第三为“不签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第四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前两项为守法成本增加,认同率高,说明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企业认同劳动者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后两项为违法成本增加,也有相当部分企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认同率不如前两者高,说明大多数企业基本不做违法的前提假设,故而未把违法成本增加当主要成本支出的首选项,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企业守法意识加强。

四、某些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33家企业中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8家,占24.2%,劳动力充足甚至过剩的24家,占72.7%,其他情况(经营者正办理交接,无法判断)1家。占3.1%。

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企业以私营企业较多,有4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50%;其次为国有企业,有2家,占国有企业总数的11.8%;第三为集体企业,有1家,占集体企业总数的33.3%;第四为外资企业,有1家,占外资企业总数的20.0%。

从行业发布看,劳动力短缺现象主要分布在酒店、宾馆、饭店等服务行业。

五、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两税合一等改革措施对我市企业。

影响不大。

对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63.6%企业认为“没有影响”,36.4%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两税合一”,33.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6.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节能减排”,30.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9.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六、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市企业有影响甚至有较大影响。

对于“人民币持续升值”,85.0%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12.0%企业认为“没有影响”,3.0%的企业认为有较大影响。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解和掌握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用工的变化情况,为省委和政府准确研判就业形势,制定就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五月中下旬四川省统计局组织力量对全省除甘孜、阿坝以外的19个市州的262家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典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受去产能以及生产任务不足等因素影响,上半年企业减员多于增员,用工人数呈净减少态势,多数企业不缺工,但部份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仍然明显。现将本次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262家企业分布于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居民服务业、租赁业、其他十二个行业,截至今年5月末有从业人员98184人,单位平均用工规模为374人。按从业人员规模分,1000人以上企业25家,占9.5%、100-999人企业104家,占39.7%、100人以下企业133家,占50.8%;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企业32家,占12.2%、集体企业3家,占1.1%、股份制企业94家,占35.9%、私营企业118家,占45.1%、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6家,占2.3%、其他企业9家,占3.4%;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22家,占8.4%、采掘业20家,占7.6%、制造业40家,占15.3%、建筑业21家,占8%、批发和零售业22家,占8.4%、住宿和餐饮业21家,占8%、房地产业20家,占7.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家,占6.5%、交通运输仓储业18家,占6.9%、居民服务业26家,占9.9%、租赁业22家,占8.4%、其他行业13家,占5%。262家企业中属产能过剩的企业16家。

调查显示,上半年企业用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企业减员多于增员,员工流失情况较为突出,用工人数总体呈净减少态势。

1-5月262家企业新招员工3419人,流失员工13841人,流失员工数高出新招员工数3.1倍,员工流失率达12.7%,扣除产能过剩企业后流失员工7771人,仍比新招员工数多1.3倍,员工流失率达10.2%。截至5月末,262家企业有从业人员98184人,分别比年初和去年同期净减少10422人和11189人,降幅分别为9.6%和10.2%,扣除产能过剩企业后,分别比年初和去年同期净减少4466人和2291人,降幅分别为5.8%和3.1%,与一季度相比降幅呈小幅扩大的趋势。

从企业看,由于员工流失较为突出,从业人员减少的企业数超过增加的企业数,企业用工稳定性有所下降。与年初相比,从业人员减少的企业有93家,占比由一季度30.8%上升到35.5%,从业人员持平和增加的企业169家,比重比一季度下降4.7个百分点,其中从业人员持平的企业89家,比重下降8.7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分化较为明显,十二个行业四升八降,除农林牧渔业和租赁业有所增加,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房地产业微升外,其余八个行业均比年初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以制造业、建筑业和采掘业三个行业减员最多,分别达4954人、3813人和1251人,降幅为17.5%、22.3%和4.5%。

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减员较多的主要是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和外资企业,分别比年初减少8816人、1254人和601人,降幅分别达13.9%、6.6%和12.8%,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从业人员基本保持稳定。

从规模上看,1000人以上大企业减员最多,达8469人,占到减员总数的81.2%,100-999人企业人数小幅下降6.1%,100人以下企业人数基本持平,仅减少48人。

(二)一半的企业招录了新员工。

调查显示,今年初至5月末262家企业中有134家招录了新员工,占比为51.1%,比一季度下降1.4个百分点,共招录新员工3419人,占到招录企业从业人员的6.5%。从行业看,招录员工最多的三个行业是建筑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招录了1199人、757人和268人,共招录2224人,占到总招录数的65%。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招录员工最多的是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分别招录了1667人和1277人,共招录2944人,占到总招录数的86.1%。从招录员工的构成看,按户籍性质分,以城镇户口人员为主,占比57.5%;按文化程度分,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比45.1%;按年龄分,以25-34岁为主,占比37.1%;从岗位看,以生产岗位为主,占比49.5%。

(三)近三分之二的企业不缺工。

据调查,262家企业中,有170家企业不缺工,占比达到64.9%,比一季度上升了0.7个百分点,反映出目前企业缺工现象不突出。从缺工企业的具体情况看,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短期缺工或临时性、季节性缺工现象相对突出。在缺工的92家企业中,短期缺工企业67家,占到缺工企业总数的72.8%;二是行业间缺工差别较大。分行业看,缺工企业比重较高的三个行业是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占比分别为50%、47.1%和42.7%,房地产业缺工比重最低,为15%,缺工比重最高与最低的行业之间相差35个百分点;三是普通员工和中高级技工缺工较多。调查显示,企业缺工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普通员工、中高级技工、其他员工、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占比分别为31.5%、30.4%、19.6%、13%和5.4%,中高级技工缺工占比较一季度上升了7.8个百分点,而普通员工缺工占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四)近七成企业新招录员工月底薪与去年同期持平。调查显示,134家企业今年初至5月末招录普通员工的平均月底薪为213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月底薪持平的`企业达91家,占67.9%,占比较一季度上升1.4个百分点;月底薪上涨的有36家,占26.9%,占比与一季度持平,其中涨幅在5%以下的企业有16家,占上涨企业的44.4%,涨幅在5-10%的企业有15家,占41.7%,涨幅在10%以上的企业有5家,占13.9%。月底薪下降的有7家,只占4.8%。从行业看,月底薪上涨企业较多的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四个行业,占比分别为54.5%、45.4%、37%和30%。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月底薪上涨企业较多的主要为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占比分别为33.3%和13.2%;从规模上看,1000人以上大企业月底薪上涨企业较多,占比达32%。对于月底薪上涨,涨薪企业中有10.6%的认为对企业经营没有压力,占比较一季度上升了4.6个百分点;认为对企业经营有压力,但能消化的比重由一季度64%上升到65.2%;认为压力明显增大的由一季度30%下降到24.2%,从总体看,多数涨薪企业对新招员工月底薪上涨反应温和。

三、企业经营状况及对企业用工的影响分析。

调查显示,上半年多数企业经营处正常状态,但行业及企业间分化十分明显,从而对企业用工带来了不同的影响。262家企业中,60家采掘业、制造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5.6亿元,同比增长0.6%,202家非采掘业、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213.2元,同比增长10.7%,262家企业利润总额11.4亿元,同比增长10.1%。扣除16家产能过剩企业后,44家采掘业、制造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3.2%,246家企业利润总额10.9亿元,同比增长33%。从企业看,经营状况较好,收入和利润同比均增长10%以上的有65家企业,占24.8%,实现销售收入41.9亿元,营业收入114.2亿元,利润总额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9%、23.3%和71.5%;经营状况较差,收入和利润同比均下降的有71家企业,占27%,实现销售收入15.3亿元,营业收入2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5.3%和16.3%,利润为亏损0.46亿元,同比增亏4.6亿元。

从经营状况对企业用工的影响看,主要特点是,经营状况较差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明显大于经营状况较好对企业用工的影响,即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用工总体基本稳定,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减员较为严重。从企业看,经营状况较好的65家企业5月末有从业人员25989人,分别比年初减少了315和505人,分别下降1.3%和1.9%。经营状况较差的71家企业5月末有从业人员16722人,分别比年初和去年同期减少了4985人和3056人,降幅分别达23%和15.5%。具体看,对企业用工影响较大的主要集中在两类企业,一类是产能过剩企业,另一类是建筑企业。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钢铁、煤炭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步伐加快,对用工人数的影响开始明显加大。5月末在用工人数比年初减少最多的十个企业中,钢铁、煤炭企业占了四个,分别是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广旺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蓥山广能有限责任公司、雅安市安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大片煤矿,四家企业比年初减员5617人,占到企业减员总数的53.9%。5月末262家企业中16家产能过剩企业从业人员26340人,分别比年初和去年同期减少了5956人、8898人,降幅分别达18.4%和25.3%,分别占到企业减员总数的57.1%和79.5%。由于订单减少,生产任务不足,建筑企业减员也较为严重。5月末建筑企业有从业人员13287人,分别比年初和去年同期减少了3813人和1264人,降幅分别达22.3%和8.7%。若扣除产能过剩企业和建筑企业的减员因素,调查企业用工人数只比年初减少653人,降幅将由9.6%缩小到1.1%,呈小幅下降的态势。由此可见,去产能及建筑企业生产任务不足是导致上半年企业用工人数减少最主要的因素。

四、需要关注的问题。

1.多数企业经营扩张欲望不强,招工能力有所减弱,用工需求上升预期不高。调查显示,多数企业对扩大用工持谨慎保守的态度,262家企业中预计三季度用工与二季度持平和下降的多达221家,占84.3%,比重较一季度上升了0.5个百分点,其中预计用工持平的有196家,占74.8%,比重较一季度上升了3.3个百分点,预计用工增加的只有41家,比重由一季度16.2%下降到15.7%,反映出企业用工需求总体较为疲软。从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采掘业、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预计用工持平和下降的企业较多,所占比重均超过86%。预计用工增加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6.4%和23.5%。

2.部份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仍然明显。调查显示,尽管上半年企业用工需求不旺就业压力较大,但仍有47.3%的企业认为存在“招工难”,其中有11.5%的企业认为存在较为严重的“招工难”。在招录了新员工的134家企业中有41家企业认为今年招新员工的难度超过去年同期,占到调查企业的30.7%,占比较一季度上升了9.5个百分点,91家企业认为今年招新员工的难度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多,占比由一季度71.4%下降到67.7%,只有2家企业认为今年招新员工更容易一些。从行业看,认为新招员工难度超过去年同期的主要有采掘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占比分别为63.6%、62.5%、42.8%、38.5%和37.5%。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主要集中于股份制和私营两类企业,占比分别达到41.9%和23%。从企业规模看,从业人员在100-999人企业反映较为突出,占比达到37.3%,其次是1000人以上企业,占30.8%。调查显示,目前企业较难招的除一些脏重危岗位的普通员工和普通岗位的熟练工外,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如农业科技、汽修保养、保健养生、酒店及物业管理等。对于招工难度增大,企业认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求职者对薪酬期望过高,占47.5%;二是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减少,占31.2%;三是求职者人数减少,占14.8%;四是招聘渠道不畅,占4.9%。

五、受访企业的呼声与建议。

1.部份煤矿企业反映:煤矿员工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工资收入较低、家庭负担较重,压减煤炭产能后,裁减的员工再次就业的困难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稳定因素,企业压力大,期盼政府能尽快出台相关办法或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帮助引导企业向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能源转产,实现煤矿职工再就业。

2.部份保安服务公司反映,作为非一般纳税人受“营改增”政策影响较大,主要是营改增后,最大的成本人工工资等暂不能纳入抵扣税项,却要按增值税税率交纳税金;其次,开具的发票不是增值税发票,客户方不能抵扣税金,影响业务的开展。期待国家针对行业的特殊性,给予税收方面的合理政策,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3.部份市政公用企业反映:政府补贴偏低,经营压力较大。如遂宁市公交公司呼吁:提高政府政策性补贴;适当调增运营票价;适当增加公交驾驶员的薪酬待遇。如攀枝花市水务公司呼吁相关部门针对工商用水实行同价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

4.部份企业的建议:

一是强化技术人才培养激励措施。注重对引进技术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激励,制订相关政策措施,对技术人才可以推荐申报享受市、区政府特殊津贴等政策,同时出台相关人才住房保障体系,通过解决技术人才的工作、住房等措施,实现技术人才的落地。

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增加人力资源招聘会的次数和力度,尤其是多开展特定行业的招聘会,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供需平台,引导企业和求职者实现人岗有效对接。

三是就业服务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大力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定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缓解求职者求职无技术、企业想招人但无合适人员的两难问题。

四是切实落实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各项举措,对于困难企业给予部分社保费用免缴、缓缴或降低费率。同时建议对企业用工出台奖励政策,以调动企业用工积极性。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近期针对我县企业用工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对全县54家规模企业2015年用工需求进行调查统计,根据不同行业,有代表性地深入13家企业进行调研座谈,对用工需求在40人以上的规企上门核实。并进行了浅层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祁门县现规模企业54家,主要为电子电器、绿色光源、绿色食品、林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业的不到20%。根据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企业的产业、行业分布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了黄山电器、七七七电子、新飞电子、鼎峰电子、虹川照明、华特电器、新联电器、三星电器、顺瑞线业、建兴竹木、祁门香茶业、祁红茶业和祁红发展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进行了调查,企业分布占比是电子电器:林产精深加工:茶业为7:1:2。

1、企业经营形势总体平稳发展。在全球经济尚处恢复期和国内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经济上行和下行并存,结构性影响增强,我县企业发展总体上平稳,部分企业影响较重,企业难以适应,其中以绿色光源较为突出,如虹川照明、新联电器等公司,上半年订单下滑,致使企业开工不足,职工工资下降,人员流失较大。下半年,订单徒增到次年3月,急需增员。大幅波动,让企业难以适应。

2、企业用工资源仍然富余。全县18个乡镇农村总人口14.8万人,劳动年龄内劳动力资源总数9.7万人,目前已实现转移就业5.8万人,占劳动力总数59.8%;其中跨市外出就业人数4.3万人。从事农业生产人数3.0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1.2%,富余劳动力1.03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0.3%。

3、用工需求以中小规模为主,流动性缺工比重大。据调查54家企业中有38家有用工需求,需求总人数957人,需求量在20-40人的8家,占企业家数的14.8%;用工需求在20人以下的24家,占44.4%;需工40-100人的6家,占总数11.1%(其中:虹川照明60人、新联电器52人,主要是上半年受经济影响,对流动性缺工进行增员;黄山电器因新上生产线和为企业转型升级储备需工42人;祁红发展因企业发展和季节性缺工需工40人,新飞电器、建兴竹木因开工不足分别需工50人和44人)。在用工需求中,企业用工流动性缺工占比依然很大,13家企业人力资源储备需求103人,主要用于解决职工流动所需。占总需求27.5%,占现有职工总数7.5%。

我县企业用工“短缺”问题的出现,存在企业、劳动力本身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1、从企业方面来看。一是部分企业用工过度依赖政府,自身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缺乏招工统筹安排,缺乏系统科学的薪酬设计。另外,不少企业未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激励机制,这也是致使员工流失加快的重要原因。二是部分企业用工条件过于苛刻,薪酬待遇不合理。企业普遍对劳动力有年龄、技能、工作经历、性别等方面的要求,一些园区企业用工年龄要求在40岁甚至35岁以下,导致许多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还有一些企业延长劳动时间,休息日加班未按规定增加薪酬、调整工休,存在劳动环境差、强度大、劳动超时的现象。三是权益保障不到位。园区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给员工购买社保比例不高。

2、从劳动力自身来看。一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新生代打工者,绝大部分不愿留在本地,而喜欢到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打工。这部分人普遍认为,沿海一带发展快,钱好挣,工作条件和待遇比家乡的企业好,而且更容易找对象。即使在同等薪酬下,他们也愿意外出打工。另外,还有部分年龄偏大的务工人员,文化层次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但对工作条件和待遇要求较高。二是劳动技能相对较低。我县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80%以上的务工人员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有的人记不下本人一天完成的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工种,稍微复杂的工作就无法胜任。三是自由散漫不服约束。部分本地劳动力自由散漫,动辄请假,且不服管理。

3、从政府服务来看。一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虽然近些年来,园区加强了水电路讯和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设,但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配套设施仍然匮乏,相关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导致员工工作之余,精神上感到苦闷,“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二是劳动力市场不够成熟。目前,县内劳动力市场发育较为滞后,没有较为完善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平台,没有一个大型的人才市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变化得不到及时反映,造成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不充分。

三、应对企业用工形势的几项举措面对今年企业用工形势,制定相应对预案,并将着力落实以下措施:

1、举办两场大型城区招聘会,6-8场乡镇专场招聘会,打造企业与应聘者交流平台。

2、加强企业用工信息对接和宣传。在县局网站开办“求职市场”、“招聘市场”专栏,做好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的征集、更新,逐步建立起企业用工信息“政企”对接制度,形成企业按月报送用工需求信息,网站及时发布的信息畅通渠道。把调查收集的一批用工规范、待遇好、有发展空间的用工大户推荐好。

3、多方引导,营造良好用工氛围。招开政企业对接坐谈会,对用工形势的分析判断进行交流,帮助企业掌握准确的用工形势,制定合理的薪酬待遇,做好自身配套环境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招人留人。要引导求职者理性求职,了解市场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变化,更加注重技能提升和自身的长远发展。

4、强化职能,做好公共就业服务。一是增强公共就业服务意识,要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基层工作人员对开展公共就业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深化服务意识,加强服务能力。二是用好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走访企业,收集辖县企业用工信息,有效直接的提供就业服务,通过入户走访,掌握未就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岗位需求、薪酬期望、工作环境要求等信息,作好岗位匹配;继续开展公共就业窗口服务,为有需求的企业个人提供信息咨询、招工登记与就业推荐服务;三是健全我县企业用工监测和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定期了解企业当期用工、薪酬状况等情况,研判人力资源供求结构性矛盾程度、原因和发展趋势等,为领导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参考。

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当前,我国市场体制日趋完善,国内企业经营模式也随之发生着巨变。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表明:谁拥有核心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市场的主导权。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招聘提供了大量有益思考,但现实的经济生活又是如何运行的?企业的招聘职能发展究竟如何?企业是否有自己的招聘计划和有良好的招聘渠道?这些招聘渠道各自的优劣势和成本如何?如何提高招聘的信度和效度?这些都已经成为企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我们以我国中部最大最具代表意义的城市——武汉为例,通过对其各类企业人员招聘渠道与方法的深入调查,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及内在原因,以此为依据建立一系列与企业相匹配的“低成本、高信度、高效度”的人员招聘方案,并有待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使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1.2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对武汉市的22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研所抽取的样本,从企业的规模来看,大型企业一共7家(其中包括4家外资企业),中型企业5家,小型企业10家。

从行业类别方面来看,包括企业、住宿和餐饮业、业、培训、商贸企业、零售业以及等其他一些服务业。涉及的范围较广,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武汉市企业的行业类别特征。

2.1招聘渠道方面。

在招聘渠道方面,使用较多的渠道有互联网、熟人介绍、校园招聘、报纸广告、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

互联网招聘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而兴起的一种相对较新的招聘方式。网络招聘有许多其他招聘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其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成本较低,可以节省费用。此外,网络招聘还具备网络测试的功能,这是其他选拔方法所无法相比的。但网络招聘也有一些不足,主要是可能会收到较多不合格申请者的申请,许多需要检阅,邮件需要处理,会加大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校园招聘适合招聘专业的人才,但校园招聘的缺点是应聘者一般不具备工作经验。

人才市场一般用于招聘素质较高的人才,但往往成本较高。

劳动力市场上一般是一线的员工,例如招聘保安、保洁员等一般是在劳动力市场进行。

除了较常规的一些渠道之外,在调研中还有两家企业提到了一种新颖的渠道——拈内。拈内是指公司高层(如总经理)在其他公司发现优秀的人才后引进企业的方式。

采用猎头这一方法的是一家大型外资企业。使用猎头的成本较高,并非每个企业都适用。

企业财务调查报告

“xx公司”于11月成立,从事摩、汽配生产,现有注册资本118万元。至20xx年10月止该公司累计亏损440万元,潜亏60万元,实际亏损500万元。经营期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44万元,销售成本786万元,管理费用239.9万元,财务费用223.7万元,销售费用1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2万元,盈余公积虚挂23万元。20xx年10月末资产总额1437万元,负债1819万元,所有者权益-382万元,资产负债率126%,目前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

由于xx公司领导层对财务管理意识不强,从企业建立之初就没有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财务运作机制,以至于在以后的发展和扩张中,使财务管理不可控制,几年来企业连年亏损,步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与其说是经营上的失败,不如说是财务上的失败。

主要有:成本管理失控,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是企业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xx公司从建立之初,没有建立一整套的成本控制制度,没有目标成本预测,也没有成本目标考核制度,造成经营当中成本管理失控,其一、原材料摊消不合理,主要原材料未用完不办理退库手续,使其材料在车间积压或混用,使成本不符。其二、自制模具所产生的材料消耗,费用,在各车间或工序领用时,不填用途或领用部门造成财务估计摊派,使其单位成本不实。其三、有的低值易耗品,辅助材料等未按财务制度建立有关明细帐或备查辅助帐,在计算时,一次性进入制造费用中,例:20xx年1月份低值易耗品,2月份54号凭证中的电焊机,2月份58号凭证中电线等,未按逐月摊消,使当期成本过高。其四、财务人员更换频繁,在核算过程中不按连续性造成成本脱勾。其五、外协加工费用摊派不合理,某产品需镀铬和烤漆后销售,单位价格8元,不需加工单位价格3元,直接进入产成品分配,造成部分产品成本加大,单位价格不实,给销售部门带来误导。其六、成品库设置车间内不符合管理制度,易造成混乱,材料库由库管员自填领料单,上报资料是自编表而不是原始单据,从而出现了成品库帐,材料库帐与财务科帐不相符。由于这各方面原因使产品各品种的实际生产成本不准确,无法对生产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事实上,“xx公司”经营期间累计销售成本786万元,加上潜亏的60万元,就已超过累计的销售收入844万元,不计算期间费用就已出现亏损,可见成本之高。这样的结果,在销售价格不能提高或者经营规模不能成倍增长或者产品结构不调整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生产销售得越多亏得越多。事实也是如此:00、01、02、的销售收入分别是:11万元、71.5万元、323.7万元、438万元,亏损分别是:15.6万元、104.4万元、155.2万元、141.5万元,累计销售收入844万元。累计亏损440万元(不含潜亏数,含盈余公积-23万元)。

“xx公司”从1911月成立,至20xx年10月止,经营期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44万元,销售成本786万元,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93%。累计发展管理费用239.9万元,财务费用223.7万元,合计464万元,占累计亏损500万元的95%,亏损500万元,挤占流动资金周转,费用的节约是效益增加的直接途径。预付帐款250万元长期不收回参与流动,又未见资金占用费收入,必须变相增加财务费用。固定资产净值698万元,占资产1457万元的49%,流动资金沉淀比重偏重。负债总额1819万元中,借款1532万元占84.22%,其中部分资金成本高达24%。

举债(借款)经营本是企业发展和扩张的一条捷径,但企业采取举债经营形式的前提是资金周转速度较好,利润率较高,这样才能为还债奠定基础。“xx公司”的实际情况是,20xx年10月末的负债总额为1819万元,其中:农行借款就占1532万元,是负债总额的84.22%,而在资金运用上,固定资产净值698万元,亏损500万元,两项计1198万元,这部分退出流动的资金占负债总额的65.86%,资金周转缓慢势成必然。不到35%的资金流动难于承担84%的资金成本,高比例的举债失去了相应的利润率作保证,那么这个高举债很快就成为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1、凭证附件不齐、原始单据不规范、报审制度不严格,例:a、所付款项,无任何支、收单位或个人签字凭据。20xx年1月17号凭、退股金110,000,00元,20xx年2月42号、46号凭、付运费29,288,85元,付代收款30,000,00元,20xx年3月17号凭、付材料款50,000,00元,基建款50,000,00元。b、有此物资采购只有经办人20xx年3月7号凭购杂货一批,无物资回厂入库单或物资验收人签字,这是企业管理漏洞。20xx年元月1号凭、购重庆yy摩托车配件制造公司90型汽缸头1526个,实际入库500个,还差526个未办入库,但91,560,00元货款已全付,财务帐上未挂任何往来。c、20xx年3月16号凭,直接预付缸头款20,000,00元,无任何签字和收款单位凭据。20xx年3月20号、40号凭、无任何领导签字和收款人凭据,直接在凭证上支付现金10,000,00元、20,000,00元。

2、不严格按现行权责发生制核算,说明财会基础工作有待加强,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应收款421万元,其中:预付帐收304万元,内有250万资金划出长达19个月,又无利息收入反帐。

4、银行存款帐户未按开户行、帐号分明细,未定期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存在管理漏洞。

5、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每个产品品种没有实行目标成本制度,成本责任制。没有建立成本考核奖惩制度成品库帐,原材料库帐与财务科帐不一致,成本计算缺乏准确性。成本计算单元主要材料耗用量,无法对成本升降原因进行定量分析。例:20xx年10月末,生产成本出现负成本125,576.89元,已完工未结转的模具修理成本35,851.69元未转入产品成本。反映出成本结转不规范。

6、虚做销售20万元(假发出商品),利息支出20万元,不及时记入财务费用而挂往来帐,汽车销售20万元,得而复失。合计60万元,实际是经营期间的潜亏。预付帐款(加工费)逐月支付,现累计13,500,00元,财务无任何加工费协议或合同书,长期挂帐,这样继续下去,给企业带来的也是一个潜亏危险信号。

7、20xx年4月11日凭证,汇票汇出存款250万元,付给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公司,无请款单、无经办人、无领导签字,记“预付帐款”帐,时间长达19个月,至今未收回,也未见利息收入。发出商品,20xx年12月25号、76号、89号凭中发内蒙摩托车237辆,成本价格为792,870,78元,20xx年10月底结存594,267,67元/173辆,已冲销售198,603,11元,资金调计严重不合规。

8、20xx年5月68号凭证,产品销售收入11万元。

9、借款利息未预提分摊,影响当期成本费用均衡计算。

10、材料领料单填制不规范,有的无申领人、无用途。甚至出现库管员代填发料单。

11、记帐凭证的原始单据不正规,有的收入用缴款单或其他单据为据。

12、未建立半成品加工核算帐务。

13、借款单、收据、报销单的报批制度未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传阅,保管不健全。

重庆的摩托车和汽车生产是本市的支柱产业,对xx公司这样的摩、汽配生产企业,是一个机遇。xx公司经过加强财务管理、降低制造成本、降低资金成本,企业走出困境是有希望的。现针对“xx公司”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附后。

1、盘活存量:及时清理收回应收款项;清理固定资产,对不用的固定资产变现。

2、加强银行存款管理;按要求分设明细帐;按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由会计勾兑,出纳清理未达帐。

3、编制资金计划(季或年)表,便于灵活掌握和调度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4、调整借款结构,降低筹资成本。

5、建立“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即:以市场为导向,成本为基础,盈利为目的。

6、测算每个产品的目标成本,对每个品种的制造成本准确计算,对亏损严重的品种暂停生产。

7、在掌握每个产品的制造成本上,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对适销对路,盈利较好的品种要注意扩大生产。

8、建立建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从材料购、消、存,到产成品入库、销售等整个生产销售环节制订相应的控制,稽核制度,严格执行。

9、建立成本目标考核制度。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部门、个人后,要及时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并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人人参与成本管理。

10、以财务科为主,不定期对成本核算过程进行核对,分析差异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11、建立“一枝笔”审批制度,严把开支关。

12、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收支有合理依据,帐帐相符、帐证相符、帐实相符。

13、严格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核算要连续、系统、真实。

14、设立总会计师,加强对财务的稽核,及时堵漏洞。总领财务管理工作,做到职权结合,加强和提高管理水平。

15、聘请常年企业顾问,不定期对财务核算管理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签,提高报表使用的可信度。

企业用工需求情况调查报告

企业用工需求情况调查报告?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和基础。为准确掌握我区当前用工状况及培训需求,分析判断当前就业形势,切实解决单位用人需求问题,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芙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年3月在全区重点企业开展了一次用工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区企业用工总体环境?较好,从业人员流动率较低,用工需求总量较大,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企业用工难问题日益突显,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复杂,存在招工、求职“两头难”现象。

一、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重点调查方法,重点调查单位为全区境内第二、第三产业的工商企业(不含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产业活动单位和规模个体户(年营业收入在200万以上的个体户)。共抽取重点调查单位7873家,进行入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7870份。

被调查的**户企业,企业法人单位**家,占总数的78%;产业活动单位—企业法人单位分支机构1245家,占总数的16%;规模个体户**家,占总数的6%。

企业类别比例所涉及的行业有1、工业;2、建筑业;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批发和零售业;5、住宿和餐饮业;6、房地产业;7、金融保险证券业;8、现代服务业。其中工业有441家,占总数的6%;建筑业220家,占总数的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50家,占总数的4%;批发和零售业有**家,占总数的15%;住宿和餐饮业有393家,占总数的5%;房地产业有302家,占总数的4%;金融保险证券业有270家,占总数的3%;现代服务业有**家,占总数的60%。

行业比例图被调查的**户企业,从业人员共**万人,规模最小的2人,最大的5500,上年度离职人数万人,从业人员流动率%。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为**人,占总人数的12%;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员为**人,占总数的%。

被调查企业预计**年用工需求4万人,其中现代服务业占67%;批发和零售业占10%。

万人,用工需求率为12%。从**年需招用人员职业(工种)要求来看,用工需求人数集中在一些重点职业(工种),主要为第二产业中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企业,其中现代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需求尤为凸显,分别为23730人和2541人,占全区企业需求的77%。

(一)岗位薪酬在不断提高?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拟定**年新招用员工平均月薪为2758元,其中在3000元以上的占到%,2500-3000元占**%,2019-2500元占%,1500-2019元占%,1500元以下占%。**年较**年月薪有所提升,且出现了很多高薪职位,有%企业在2500元以下,有**%企业在2500元以上。可见,**年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提高薪酬,招揽各地英才。

(二)企业普遍出现“招工难”?目前急需招聘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的工种主要集中在销售、服务、业务、技术型、普工等相对灵活型就业人员,尤其是技能人才缺口较大,而高级技工更是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馍馍。而像管理人员、行政人员、项目经理、文员、it人员、司机、医护人员等需求量相对较小,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

调查结果显示,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传统服务业企业所需的服务员、普工、技术人员、高级技工、业务员、销售员等行业,求职人员越来越少,招聘的难度越来越大,有的企业甚至一年四季都在招聘服务员、普工、技工等。

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求职者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这主要出于物价上涨速度过快,增加了求职者在城镇的生活支出。与农村相比,城市的生活成本更高,且城市薪酬待遇不占优势,大量求职人员选择在家就业。

(二)新成长劳动者要求在提高。新求职人群70%以上都是“80后”、“90后”的农村新青年,他们逐渐成为企业用工的主体。相比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学历和技能上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与父辈相比,他们大多有着中专或高中文化,他们普遍对普工和动手类的岗位不感兴趣,求职方向多集中在管理类、文员等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工作环境相对较好的岗位,除工资薪酬外,他们更加注重对职业前景的选择,想谋求一份体面、稳定有保障、能长期规划的职业,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更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更高。

动力择业观念存在“三高一低”的现象,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大部分毕业生一般不愿从事艰苦行业和车间一线技能工作,也是造成一线技工、熟练技工的大量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关于充分开发我区人力资源的几点建议?随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经逐步显现。能否为企业提供需要的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不断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为我区产业高端化发展夯实基础,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断提高的过程。芙蓉区作为“湖湘之心、中部标杆、全国一流”的省会中心城区,要充分发挥经济在全省率先发展的领头羊优势,进一步培育产业集群,突出发展二、三产业,做大支柱产业,创造更多的、更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打造三湘第一就业热土,形成人才积聚效应。

二是落实就业优惠政策,促进就业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对象范围上,把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纳入区就业工作总体规划,只要到区内就业,实行与本辖区户籍劳动者同等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要结合芙蓉区区情,在全面落实国家六补一贷(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社保补贴、见习补贴、岗位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的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要打破“城镇劳动者”、“农村劳动力”身份界限,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失业统计及失业监测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就业。

用人单位在公共就业服务的任一窗口都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对接服务。要建立全区人力资源和就业、失业情况数据库,及时准确反映城乡人力资源状况、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为政府准确判断就业形势、制定和调整工作对策服务。要建立就业服务项目负责人制度,开展从用工需求调查、分析、培训、人力资源招聘、上岗状况追踪的一条龙、一站式服务。要按照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建立职责明确、上下畅通、动作协调的就业工作体系,要不断完善就业管理服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为就业工作开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四是开展就业专项活动,提供人本服务。要谋突破、思创新、重策划,按照“天天有岗位、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市场”的要求,开展系列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一月为就业援助月,利用两节期间,慰问困难对象;二月到四月为春风送温暖月,为农村劳动者提供维权、政策咨询、培训、就业服务等;四月到五月为就业岗位直通车月,在各街乡举办大型招聘会,将岗位送到最基层;六月到八月为培训月,利用暑假的空档期,为高校学生提供各类培训;九月为高校毕业生服务月,为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对登记失业、家庭或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10月到11月为人力资源月,举办秋季大型招聘会,为企业用工牵线搭桥,帮助各类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12月为调研分析月,对企业、市场、用工单位进行随机走访,为全年用工状况进行。

总结。

分析,为来年企业用工提前做好资源储备。

五是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升技能水平。要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定单式、对接式、储备式”培训,着力培养实用人才,最大限度地满足用工需求。重点加强初高中毕业生中未能继续升学的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村进城劳动者和在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紧贴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规模,根据市场培训盲点,创新思维,拓宽培训工种;切实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和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组织开展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培训和创业意识培训。不仅局限在现有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还要推及跟随务工人员而来的家庭成员培训,如面对男性务工人员密集的地方,推出家庭服务员、月嫂等有针对性的女性家属培训班等。积极引导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入街道、社区,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培训平台,并对接省、市培训机构,形成完整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导企业加大培训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充培训能力,做大做强培训市场。

开展推进集体合同的“彩虹计划”,大力宣传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定期组织人力资源市场薪筹调查,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提供有效指导。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建立直通企业的协调维权网络,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劳动纠纷信访联动机制,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劳动用工领域犯罪行为,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争议调解仲裁效能,限时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督促用人单位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劳动者体面就业,快乐就业。

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打造芙蓉就业热土,形成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的良性互动,显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工作到位,必须要有以下“保障”:

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就业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各联席单位要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建立以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组织保障体系,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投入保障。要加大各级财政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加大对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等工作的投入,形成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在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方面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产业发展建设资金中,建立就业发展专项资金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协调使用机制,在国家就业资金有效使用的基础上,应结合区情,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弥补国家就业促进资金在使用项目、使用金额上的不足。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为例,国家就业资金培训补贴的最高标准为1000元,而要真正实现技能与岗位对接,1000元培训补贴还有待提高,在国家政策未能突破之前,需要地方解放思想,增加投入。

乡劳动者更新就业观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如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产业工人和服务业工种在公众中的社会地位;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劳动者树立适应市场需要的择业观念,积极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要进一步强化宣传职能,加大宣传投入,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有利于促进就业市场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四是建设保障。要不遗余力地推动就业服务硬件和软件建设,推进就业服务和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建力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有形体系和网上无形体系。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以街道公共就业服务站为主体,以社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为基础,打造全区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把有形的公共就业服务整合成为无逢对接的效率整体。进一步理顺业务流程,促进工作业务下移,在基层就业服务窗口开展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功能齐全的就业服务,重点加强基层服务大厅的功能区建设和提升基层平台的信息系统建设,及时换代更新基层电子信息设备,提高街道社区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对全区就业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信息的实名制管理,依托网上就业信息平台实现全区供需信息共享。

企业财务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民营企业像雨后春笋般蓬勃成长,并逐步趋于成熟。它是解决社会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发展高科技、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等众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环亮点。但是民营企业毕竟存在着许多先天的不足和缺陷,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选取民营企业作为考察点,对****有限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公司岗位设置、账册设置基本齐全,记载及时,基本上做到了帐帐、帐实相符、帐实相符。账务做到了日清月结。财务人员都能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发现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做了假账、隐匿或者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发生。而且公司财务制度完善。健全,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但同时我还发现公司有几点不好的地方:

1、管理者素质低下,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思想重视不够,财务管理重于形式。财务管理只是个形式,对其认识不够,致使许多制度过于简单,趋于形式,摆摆样子。甚至部分内容不愿建账,也有怕多缴税,不感建账的想法,还有部分内容因为缺乏财务会计知识,不会建账。公司内部财权集中地关键人手中,过于注意控制,而疏于管理。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停滞于过去简单的收付记账法,会计基础十分薄弱,通晓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的人很少,不能够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进行财务管理。

2、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管理专业知识。

会计专员聘请专职三人,非专职两人,个别人员缺乏会计专业知识,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例如,刘某10年前十港下镇乡镇基层的一名村会计,没有取得过会计从业资格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就联系上退闲在家的刘某到公司从事会计工作,刘某凭借几十年前积累下来的经验处理日常会计业务。有的虽然参加短期培训取得会计证,但对会计金融知识了解甚少,基本不懂成本核算,更谈不上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

3、资金管理不善,使用资金不够合理。

有些公司为逃避银行的监督,多开户头。许多业务不通过银行来结算,超限额、超范围地支取现金,且数额巨大。而却还不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对现金进行管理,经常坐支现金,在发现现金短暂时盘查不过彻底;除此在货款坏账的管理、存货资金成本管理、固定资产更新或改造中存在问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据记载为了节约支出,部分时段还会计、出纳一人兼。只记银行帐、现金账根据需要任意调整。

4、成本核算混乱,账目设置不够规范。

企业没有严格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应计入成本支出和不应计入成本支出的界限、本期费用和以后各期费用的界限、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界限,成本核算不准,库存不实。该企业的存货发出不是按照国家或行业的规定来计算,而是采用目测或估推,任意扩大或缩小范围,从而失去了存货发出成本和期末存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预算编制缺乏,资本结构不够优化。

预算经过规划、分析,并加以数量化系统的编制,可使企业的目标及策划具体的显现。例如:企业目标是追求利润极大化?降低成本?或是提高成本?全能生产?目标一旦拟定,就可以制定策略及政策,并定期检讨执行成果。****有限公司经过17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所在行业的发展以超常规的速度不断膨胀,近年来公司成功地实施了外部扩张型战略,成为资产总额超过千万元的公司。公司现有的发展规模迫切需要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行业的激烈竞争与有限的利润空间给公司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会与压力,规范经营管理、合理控制成本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预算管理理论,建立符合公司特点生物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更好地规划经营活动、控制公司生物成本,让公司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持续的高速发展,是摆在公司负责人面前的首要课题。

6、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不足,使用缺乏科学性,财务管理成断源之湖。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初步建立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问题是:第一,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民营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第二,大多数民营企业是非大型企业,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其贷款不够热心。第三,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

分析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业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部够。我国金融系统从设置到服务项目,大都是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往往被忽略,由于贷款难,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不足,极大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的民营企业,虽存在暂时困难,但银行一旦支持就能起死回生;而是民营企业的日子渠道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有的民营企业,在既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又不具有自我融资或向社会公开融资能力,无形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财务管理也就成了断源之湖!

除此之外在资金投放或活动中,企业有盲目跟风的思想,想一蹦而就,一口吃成大胖子,没有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及对未来风险的预算及防范。在资金的运用上,企业在盈利时,不注意资金的节约,过多将资金投入企业非生产性支出。一旦市场变化,生产资金紧缺时,资金却无处可筹。

1、提高民营企业主、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及综合素质。

提高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民营企业主的管理素质。民营企业主要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考察或参加专项研讨会,利用业余时间系统自学,边工作边函授,听讲座,参加短期培训,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等渠道来提升自己财务管理水平。

民营企业应当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一方面可高薪聘请资新的财会人员补充到企业中来,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企业现有财会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企业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改变过去重视技术轻视财务的陈旧管理方式。

2、重视货币时间价值,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施结果,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新的决策。当然,企业的投资决策不能只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还有项目自身的一些因素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这些都要有相应地考虑。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和合理性。

(1)要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2)要加强货款坏账的管理;(3)要加强存货资金成本管理。(4)要加强固定资本更新或改造。

4、建立科学、严谨、实用的成本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财务部门要利用自身拥有大量有关成本核算信息的有利条件,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测定企业最佳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量,进一步确定销售价格,确定存货最佳存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同时,寻找适合企业产品特别的既能提高产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径。在产品核算当面要遵守重要性原则,对严重影响企业效益的产品要做横向对比,把成本浪费消灭在产品生产采购的源头,实现财务部门抓成本核算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

拓展成本核算考核范围,建立以成本、费用、利润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将能量化的指标尽尽量量化,通过考核绩效促进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财务部门不能局限于目前成本核算内容,不仅要考核产品制造成本核算,而且要考核产品的质量成本。责任成本。把成本管理的重心从侧重于简化成本核算转移到侧重于成本控制。

5.优化资本结构,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区域。

实践告诉我们把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设定在一个点是不尽合理,并且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应该在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区域,只要企业经营方向,销售策略等决定企业方向因素不变,企业资本结构只要在最有区域内都是可以接受的,企业也必要经常调整。

6、实施预算管理体系,保证生产经营有序进行。

1.健全预算管理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2.调整并优化预算编制、汇总、审批、分析等流程;3.改进编制方法使预算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现实情况;4.增强信息收集分析能力;5.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经过这次的调查,我体会到面对现今激烈竞争的市场,在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当中,面对新环境的变化,企业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特别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应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应该不断强化自身各项管理措施,及时进行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才能逐步解决其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推动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财务会计工作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3、正确使用和保管发票,及时确认销售收入;。

4、负责公司费用、销售成本及利润的核算;。

5、负责集团公司合并报表的编制,以及各项关联交易的统计核算工作;。

6、保管好公司各项财务会计资料,遵守职业道德,保守公司机密;。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文档为doc格式。

规模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近日,由新乡市人力资源协会独家撰写的企业用工蓝皮书——《2015年度新乡市企业用工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调查的企业涉及化工、机械、医药、农业、食品、房地产、生物技术等行业。报告认为,影响我市企业用工的因素越来越多样化,但薪酬待遇偏低及择业观念变化是主要因素,导致专业技术人才与操作工供给明显不足。

专业技术人才与操作工供给不足。

从我市企业连续三年的用工情况调查发现,企业招聘的难点集中在专业技术人员上,用工需求均超过四成。大部分公司招聘需求在100人以内,量不大但缺口和难度都非常突出,说明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不足。调查显示,近年来操作工的招聘难度不断增加,2015年操作工的需求逼近总需求的三成,从趋势看,未来招聘销售人员会比操作工更容易一些。

影响用工的因素越来越多样化。

大部分企业越来越感受到年轻人择业观念变化对用工带来的影响。

招聘渠道变化不大,纸媒招聘大幅下降。

企业用工招聘渠道两年来没有发生大的变动,主要渠道仍然是网络招聘、亲朋好友介绍、校园招聘、现场招聘和工作实习,但传统报纸媒体招聘大幅下降。

调查显示,企业最为看重用工人员的素质是品德,其次是经验,再次是技能,最后才是学历。企业招聘时最为关注学生的社会实习、就业前准备及学校实践活动,另外形象气质、专业证书、学校知名度也能在面试过程中加分。

企业用工在薪酬待遇上不具竞争力。

新乡市2014年人均工资为2786元,在全省18个地市排名14位,处于中下水平。

从我市企业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薪酬待遇看,转正后技校生和大专生一样,均在2000元至2500元。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我市企业给出的薪酬待遇技校生和大专生有一定的竞争力,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薪酬竞争力明显不足。我市38%的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免费食宿,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薪酬竞争力的不足。

企业员工思想情况调查报告

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员工与企业的共同理想、作风、价值观念、工作习惯等经过不断的凝结与发展,进而形成了企业的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财富,是企业保证自身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统一企业员工,将企业与员工进行紧密连接的纽带。

2、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与企业人力资源密切相关的,企业的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也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更是企业文化最直接的体现者。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应该紧密的围绕企业员工进行开展,并且真正的将员工的主体地位进行重视。

企业的管理工作需要员工进行积极的参与,并且以高水平的积极性,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当中,进而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员工进行凝聚与感召。

企业文化推动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并且保证员工工作的规范性,让员工以自身为企业的代表,注重保护企业的形象与利益。

企业文化与员工自身是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

首先,企业员工在接受思想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自身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位置。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员工思想管理工作认识不正确,仅仅将员工思想管理工作作为简单的员工教育工作,将员工视为被改造的对象。

传统的管理思想,对于员工是思想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企业的员工管理工作进展必定是举步维艰。

其次,在企业员工思想管理工作上,难以保证管理工作的个性化,对于员工不同的价值理念认识不足。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们观念与想法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多元化是现代员工自身思想与理念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企业在进行员工思想管理工作中,大多数管理者不能重视员工思想的多元化,将统一的标准作为员工思想管理工作的指标。

在开展员工管理工作中,如果不能认识到员工个体的差异,就会导致员工思想管理工作的效果不够理想,难以保证员工对于思想管理工作的认同。

最后,员工思想管理工作手段较为简单,难以保证管理工作的人性化。

现阶段,企业员工思想管理工作缺乏一个明确的执行制度,并且不能像企业其他管理工作一样严格按照相关制度与几率进行执行,大多数依赖于管理者自身的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将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管理理念。

管理者要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自身工作人性化的特点,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

4、如何将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思想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的融合。

4.1提高对员工思想管理工作的重视。

在企业管理者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提高对员工思想管理工作的重视,并且真正的将员工思想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的成败进行联系。

员工思想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就难以实现企业对员工的凝聚,不利于员工自身价值的发挥。

企业员工如果不具有足够的凝聚力,并且自身价值观与企业不符合,就难以保证企业文化的顺利建设,而打造长期发展的企业以及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只有提高对员工思想管理工作的重视,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保证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4.2将以人为本作为员工思想管理工作的原则。

在开展员工思想管理工作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思想管理工作的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需求,也是提高员工与企业契合度的有效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将人员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重视员工的主体管理地位。

在企业管理中,要充分的对于员工进行重视,将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体,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来看待。

企业管理者要真正的认识到,企业的价值来源于员工的创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与付出。

管理者要在日常思想管理工作,认真的对员工的处境进行分析,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让员工更好的投入到企业日常工作当中,更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价值。

4.3将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保证。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让员工更加自觉的遵守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且更好的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当中。

有效的自我激励机制,可以让员工形成自觉的工作意识。

优秀的企业,需要具有完善的员工激励制度,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应该与员工激励制度相结合,通过执行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鼓励员工自主的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当中。

员工通过自觉的自我制约,逐渐的形成了企业的文化风气,并且主动的执行企业的发展策略,进而在企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达到人人乐于参与、重视协作、乐于奉献的良好精神面貌。

另外,有效的激励制度可以规范员工的自身行为,让员工对于自身不良行为进行抑制,帮助员工转变不佳的工作习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企业当中良好的工作氛围,要在有效的管理机制基础上,进行人为的意识上的引导,以便更好的完成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4.4对于员工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开展员工思想管理工作时,要重视员工的不同需求,并且尊重员工的不同个性,对于不同的价值观进行肯定,并且在肯定的基础上进行正当的引导,保证员工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员工自身的成长环境以及收入水平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员工的思想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

对于一些收入较高,并且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员工,其自身工作过程中较为注重实现自我,并且对于工作中成就感以及满足感较为重视。

对于一些收入较低,加强经济状况不佳的员工,其工作时更多的关注自身的收入水平,对工作上要求较多,存在一些斤斤计较的现象。

员工的思想管理工作需要对于员工的不同需求进行区别的分析与对待,重视管理者的自身需求,并且对员工进行精神与物质上双重的奖励,进而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

这种激励方式,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激励策略,从而让这些具有不同需求层次水平的员工团结在统一的企业文化的氛围当中,为企业文化建设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5、结束语。

现代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要想真正的保证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大力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已经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思想管理工作进行了高度的重视。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发展资源,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另一方面来说,也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保障。

员工思想管理工作对于员工的工作态度、职业素质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直接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成败。

员工思想管理工作开展中,管理者要对于员工进行积极的引导,并且消除以往不良的管理方式。

在新的企业发展形势下,要充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保证思想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3]薛智慧.论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推动企业管理的推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1):4-4.

[4]韩秀革.浅议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09):4-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由【2】。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雇员行为、态度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管理实践以及制度。

由于历史的理由,我国企业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约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本文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前状况出发,考查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理由,分析了这些理由形成的理由,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策略及倡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策略。

当今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组织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

在一个企业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但是,中国现代作用上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真正发展还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最多不过只有20多年的光景。

很多企业的老板和员工不是从国有企业脱身而来就是直接从个体经济起家的。

因此,尽管他们希望凭着多年积累下来的“实战”经验,借助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治理自己的企业,扩展自己的事业,但却一直苦于对西方发展多年的管理思想知之甚少,或者全然不知。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

戴尔·卡耐基就曾说“假如我的企业被烧掉了,但把人留住,我后还是钢铁大王。”这就必定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

2、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前状况。

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传统人事管理转化来的,但二者差别很大,人力资源管理是将员工作为一种主动的资源进行管理,是具有战略与决策作用的管理活动。

它把开发人的潜能与实现组织目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正是传统的人事管理中所没有的。

2.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需求不强。

当前许多企业把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其实这并不是理由的要害,重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导入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才是根本,启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系统工程从工作分析开始,工作分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设施和平台。

沿用传统管理模式(行政管理)的国有企业,追求收入的最大化,加之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委托和代理关系不清楚,激励者和被激励者角色无法界定,形成了畸形的没有老板的体制。

由于产权关系的制约,企业无法真正导入人力开发和管理的制度,没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需求。

2.2、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策略落后,学习和引进的广度和深度不足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手段与运作模式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国内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视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简单地停留在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上是不够的,要懂得如何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是所有管理者的共同职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成功首先决定于直线经理的参与。

然而,目前国内企业直线管理者的认识误区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是人事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3、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理由。

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力资源是组织运转的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也越来越迫切地成为众多企业共同关注的课题。

但在实践中,不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理由,必须引起重视。

3.1、只注重引进人才,忽视对现有人才的开发和使用。

有些企业在人才的使用上,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对自身人才的开发却不重视,他们没有相应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也没有激励职工自学成才的措施。

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划算的,它不仅需要企业花费巨额的引进人才费用,而且打击了企业原有人才的积极性,也阻碍了企业内部人才的发展。

3.2、对学历要求越高越好,忽视组织内部人才的整体层次结构。

在我国,目前许多企业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简单地把员工学历层次和数量与组织形象联系在一起。

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是“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不要不要,有些企业招聘服务员也规定必须大专以上学历。

这种人才使用上的“高消费”和“超前消费”是不正常的,必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甚至是人力资源冲突,结果是“三个和尚反而没水吃”。

3.3、资历学历文凭至上,不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

一些企业在人才招聘和使用上“唯学历、唯文凭”,不看能力看学历,不看业绩看资历,让许多眼高手低的“人才”钻了空子,而另外一些有真才识学的人却得不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3.4、只看重高精尖人才,不善用中等人才。

在许多企业里,“顶尖”人才往往被视为企业之宝,待遇等各方面都高于“中等人”,中等人才得不到发展的空间,不能很好地施展才华,这是非常可惜的。

而著名的松下公司成功秘诀有一条就是善用“中等人”。

松下认为,“顶尖”人才,有些人自负感较强,他们容易抱怨职务、待遇与自己的才能不相称。

3.5、对跳槽离职者抱有成见,忽视跳槽人员的管理。

许多用人单位对跳槽而去的员工都带有成见,冷眼相待或避之而不及。

对重新回来的员工也不能正确、公平对待,认为“好马不应该再吃回头草”。

其实,在人本管理为重的今天,人才的跳槽和走失,势必意味着有一定量的无形资产流失掉,企业一方面要及时吸取人才走失的教训,建立必要的制度,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另一方面要理解人才的跳槽行为,尊重员工离开公司的选择,因为人才跳槽后的一段经历对跳槽的人才而言是一份财富,其个人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潜力也会进一步扩大,这样的人才对公司而言更值得珍惜拥有,更需要吸引回头。

参考文献:

[1]赵曙明,吴慈生.中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目前状况调查.[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7期.

[2]肖翔等.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10期.

[3]冯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4月.

[4]苏文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十大挑战.[j].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20第10期.

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3月1日―4月8日。

调查对象:部分企业职工。

调查地点:清涧东乔实验有限责任公司。

调查方法:个人走访座谈以及到相关部门收集资料相结合。

日程安排:

3月1日―3月8日:走访、交流,并作相关的记录。

8月9日―3月21日: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3月22日―4月8日:综合整理所有资料,调查内容逐渐成稿。

企业要利益,首要的事离不开所有员工的支持,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计划;一个企业要经营、要营利,必然少不了一群优秀的职工,职工是一个企业最普通、最基础、也最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如何让职工更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呢?这就需要企业为职工做出一定的安排学习、了解。为了充分了解企业职工思想现状,了解企业对职工培训要求和规划。本人于20xx年3月在在榆林清涧东乔实验有限责任公司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1、对员工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质培训和技术培训不能及时进行,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2、培训没有跟随企业的实际情况。

企业的培训工作依然停留在原始的基础上,没有就是的跟进;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培训,培训效果级差,没有一个完整合理的规划布局,同时对企业培训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3、参与性、积极性不高。

对于员工的培训都是一些被动式的参与,根据企业当前的需求而作出的培训,实用性不强,没有引起员工的积极性,有时对培训的目的也不是很强;在根本上没有解决员工的需求和个人的发展。

4、培训的方式不够健全。

企业培训的方式,比较落后,没有就是的跟进现代的发展需求。

5、培训人员的专业性不强。

6、培训交流方式不够灵活。

很少领导与员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根据问卷调查,多数职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管理人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职工激励、成就动机。而据中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职工激励、成就动机。

一是在团队精神状况的调查中,有四十三人参与调查,其中有11人认为整个团队的精神状况为强,23人回答了中等,整个站的比例最大;一般只占9人,差的没有;从而跟好的了解企业的团队精神状况。

二是团队的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总体提升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65%职工认为企业团队的素质与优秀企业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0%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

对于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让企业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树立员工的积极性。

2、培训的方式要健全。

企业培训的方式一定要跟随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进行,多渠道的培训。

3、培训人员的专业性强。

在企业又跳进的情况喜爱,企业一定要聘请有专业性强的专家和教授对企业的培训,进行整体的规划;是员工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也有一个更好的规划,企业才能更好的留住人才。

4、培训交流方式不够灵活。

企业的培训方式多渠道,丰富培训内容,是培训员工更容易的接受;企业的领导要多到员工中间去,与员工近距离的接触。

总之,员工培训是是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企业真正重视员工培训,对企业、对员工将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一个完整、科学的培训过程可以将培训的效果最大化。

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报告

对于这次的活动,我首先利用一天的时间把公司质检科各种工作流程以及分配情况了解清楚,然后开始对照着工作流程来具体地展开自己的调查计划。因为他们的培训是间断性的的,前段时间刚好全都培训完毕,这对我来说倒是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我先将我需要了解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有针对性的去询问他们。之后有一天是有人专门带我去参观了他们的培训场所并且还为我以一一讲解,甚至我还亲自体验了一把。这种亲身体验让我对这次的调查更加的记忆深刻了。了解完毕后,我便跟着他们一起,学习如何对产品进行质检,在此过程中受益匪浅。

但我心里并没有任何的失落感,相反的,我还很为自己高兴!一个公司都能够把旗下的员工培养的如此优秀,我想这是需要有一个多么明智的领导者才能够考虑如此周全,而对于寻常的我们来说,我们自己也是要具备各种知识和技能,将来在职场中才能够脱颖而出,开出一条光明大道来!当今社会市场的竟争压力如此之大,一个公司不再仅仅是老板与老板之间的较量了,我相信以后的趋势应该是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较量才对。毕竟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技力量最为强大,也最能看出个人实力悬殊情况。知识是不断汲取的,技能是不断造就的,人只有在不断地自我完善中才能体现出个人价值来。就像这家公司,虽然它并不是一家大型企业,但是他却在抓公司效益的同时还不忘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好在今后巩固他们在公司的地位。两个礼拜的社会实践调查让我看到了一个企业要想逐步壮大,中间投入的力量精力是如此之多啊!就算是最基层的员工,公司对他们的要求也是相当之高的。所以,对于新时期的我们来说,我们的任务将会更加艰巨,前方的道路也会变得坎坷起来!

提升的培训计划。相信在以后,这会是尤为重要的一项技能!

企业员工思想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高素质的企业队伍成为企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这就使得培训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而教育培训则是提升员工能力,获取高素质人力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的有效手段。同时教育培训又是一种投资、一种联系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的纽带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培训作为促使人力资本增值的有力手段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企业要想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只有通过培训员工不断增加员工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员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二、调查对象、目的以及调查方法。

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是显而益见的,然而企业的员工培训状况有着它的特殊性。为了深入了解企业的员工培训情况,以及对企业的培训方式做出进一步的思考,我于是通过走访、亲身参与内训工作、座谈等方式开展了对我所在企业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三、调查基本情况。

我所在企业是一家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其特点在企业人才素质偏低,存在严重的家族式经营,而且很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模糊,没有明确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等问题。

虽然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人才的重要并由此认识到企业内部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在如何进行内部培训,怎么样才能使培训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时效性,这是目前仍难以解决的难题。其难题表现如下:

(一)培训投入不够。

民营企业决策者,其实性质就是资本家,除了最大化的榨取剩余价值,要让他拿出他们的资金来投入给员工进行成长培训,显然他们是不太理解和愿意的。因此,企业的真正培训一直难于执行。在调查中,90%的员工觉得公司根本没什么培训,100%的员工不知道有培训制度。

(二)培训体系不健全,模式单调僵硬。

由于决策者的不重视,自然会导致培训体系的不完善。同时,在极不情愿下的培训投入,也使得企业培训变得极度“应付式”。培训模式不外乎经常给员工上些大课讲座或开大会、或外派活动一天一周等等,而其内容不外乎“感恩”、“回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等等之流,想尽办法对员工进行奴役教育,这种培训方式不但单调僵硬,更显得呆板刻薄。至于对培训需求的分析、培训方式的探讨、培训制度的建立等,调查中发现,完全不做。

(三)培训实践效果差。

培训实践的效果分指两方面,其一为失败的培训,即企业所实施的培训对于原状并无直接或间接影响,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毫无促进效果而言。其二为训而无用的培训。“用”是指培训后,可以将所学用于现实实践中。既然有了一种能力,就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不是培训后,原来该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仿佛培训的那段日子只是企业好心施舍的一个特殊“福利”。通过调查显示,培训后的成果转化方面,仅产生10%-20%的转化率,即80%-90%的培训资源被浪费了;在培训评估方面,据说从来不做,也就是说,企业决策管理层连自身都不清楚培训到底“发生了什么”。

(四)培训员工是福利。

“培训是福利”今天仍然被一些企业广为传颂,而我所在的公司,从上到下,几乎人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我认为:这句话是一种误导,它的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影响。其原因在于既然是福利,员工就可要可不要;既然是福利,员工就可凭自己的喜好来对待与处理。如果以福利为出发点来给培训定调的话,培训后出现效果不理想等等问题就一点也不足为怪了。

四、解决企业员工培训中出现的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认识和企业发展观,从而加大企业培训的投入。只有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人才才是企业最大最根本的财富,企业管理者才能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才会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因此才会加大对内部培训投入。

(二)完善健全企业培训体系,开发丰富多样的企业培训项目。

1、制订并完善培训管理制度。

根据培训调查结果和执行反馈的情况调整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人力资源部培训机构、职能系统部门联系人、培训负责人的职责分工;明确培训管理体系的基础架构;建立企业基础培训管理平台;规范培训工作的管理;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

2、建设培训管理团队。

成立培训管理小组,开展对各管理团队培训负责人的相关培训,加强培训管理经验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团队的培训管理意识和水平。通过建立团队间的管理机制,培养一支企业的专业培训管理团队。

3、组建内部培训师团队。

制订《内部讲师团队管理办法》选拔具有培训授课能力的优秀管理人员组成内部讲师团队。包括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公共课程培训师和产品专业培训师;保证企业的每个部门有一名岗位技能培训师;确定各部门新员工带领人,并明确带领人职能和奖惩措施。

4、完善培训课程体系。

重点开发一线员工的业务技能与服务意识培训课程和中层以上员工职业素质培训课程。内容主要是各专业职能部门制订的标准化操作手册、职位说明书、工作流程等专业或系统公共课教材。

5、做好培训项目的策划和宣传工作。

任何一个培训项目的开展,将通过精心的培训项目策划和宣传工。

作,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不同的培训课程采取最适合的方式方法,如角色扮演、案例讨论与互动、课堂讲授、标杆人员或企业事迹介绍、拓展训练等,精心策划培训的时间、地点和培训过程的安排以及培训后的考核评估和改进工作,同时最大限度的赢取公司高层的支持和参与,以提升培训效果。

6、做好培训效果评估改进工作。

为保证培训工作的效果,将通过满意度、知识层、行为层、业绩层等四个层次的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及时改进教材内容,讲师与授课方式,培训组织、培训跟进等方面的工作,以改善培训效果;从而使培训体系更符合公司业务发展以及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如何确保培训效果。

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非常多,但主要体现在认识和操作两方面,上面已提出要把培训当作投资行为,同时将培训同员工的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员工愿意学,想学是培训效果满意的重要前提。在做足这两方面功夫后,做培训规划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需求调查。培训前需求调查是培训操作中一个关键环节,通过需求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员工到底想参加什么样的培训,然后做计划,定方案。这样就可以解决诸如培训内容和实际工作不符,培训走过场等等问题。做好这一步骤,培训效果就有一个基本保证。

2、掌握成人学习特点。参加工作一段时间或较长时间的成人学习,与学生参加学习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企业员工思想情况调查报告

大家对公司的认同度、忠诚度都比较高,也都比较骄傲自己是全球500强企业的人。也都骄傲自己投在电力企业的门下。变电检修工区是整个供电公司技术含量最高的部门,大家在此工作即意味着比别人多一份光荣,也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

对安全生产的想法。

对安全生产,大家都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对公司工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都严格执行。大家也都知道在安全方面多管一点也是对自己好。毕竟没有谁会拿电网安全、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开玩笑。

关于工作:

继保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一心一意勤勤恳恳的,继保班的工作无外乎保护校验和变电所的改造工程,每一项工作只要分配到工作负责人手里,不管是谁,哪怕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我们的工作负责人也要保证工作的进度和安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新提上来的工作负责人由于业务上的确存在差距,下班后还留在班上研究图纸,生怕工作上面出什么纰漏。继保人员对工作的细致认真是一脉相承了下来,这也是工作性质决定了的。继保人员对工作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工作带来了自身进步、带来了成就感,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压力。每一个继保人员都是厌恶风险的,但风险又时刻围绕在我们周边,这是继保人最大的苦恼。继保人对工作最切实的想法就是有没有一种办法、一种制度可以来帮助我们摆脱这种困境。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工作负责人在一个纷繁复杂又充满危险的工程面前是不是太渺小了点。工作现场绷紧神经八个小时,是不是会有一分钟的思想松懈,而带来灾难。制度不允许有思想松懈,但是作为一个由骨肉制造而非集成电路制造的人,他是不是可以做到?因此,工作负责人普遍都有一种想法,希望可以分散自身的压力,由工作班成员也多担当一点。而这个本身也是有条件的,现在继保班只有极少数新来的大学生不是工作负责人,大多数的人都有独挡一面的能力。在一个大型的改造工程前面,站立的应该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仅仅一个工作负责人。所以在这个方面,是不是可以有一些更好的办法,来调动工作班成员的能力。比如说可以给工作负责人一个权力,将一个工程或者保护校验工作分割、细化到每个工作班成员等等。

关于班组人才队伍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持续性的可循环的发展。继电保护事业也是如此,特别是人才队伍的建立,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继保班现在是老中青三代人,老而弥坚的老一辈、中流砥柱的中生代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新生代。老一辈的人知识、经验的积累已到巅峰,任何日常工作都是信手拈来,但学习动力可能日渐缺乏。中生代的人年富力强,对于新知识也有很高的接受度,正在成为继保班的栋梁。新生代充满学习动力,正在茁壮成长,但工作能力仍显不足。要想提高整个继保队伍的素质,新生代能否顺利成长事关重大。福利待遇向一线倾斜的政策很好,我们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公司上下的尊重。新生代也在这个政策里面读到了自己想要的发展机会。据了解,大多数的新生代比较关注个人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的问题。也都明白继保岗位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平台,他们的大多数都怀有一颗扎根基层,努力奋发的心。无论是从工区人才队伍的建立角度还是继保班员工个人发展的角度,培训成为一个普遍的需求。继保这东西比较难,而且日新月异。要做好不简单,技术在进步,我们就要学的更多。所以,必须要加强培训,无论是苏州的学习,还是在生产实践中体会,还是大家互相的交流都是好的方法。希望工区可以将培训工作长期持续下去,绝不能放弃培训。

关于生活上的。

现在改成早上8点半上班,大家都很满足,解决了大批人的小孩接送问题。

企业员工思想情况调查报告

在当代,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自身的硬实力和软文化之外,人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现在,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这里,我们通过一份企业员工流失调查报告看看人才流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并如何解决当前的困境。

一、调查过程。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1.调查目的。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x有限公司的人员流失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急需要找出公司人员流失的根本原因,故此要对x有限公司进行一次调查。

2.调查意义。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企业人员不正常流失都已司空见惯了,正是这各类企业还是众多消费者以及人员自身都熟视无睹的盲区就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公司必须要调查出人员流失的原因并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正所谓“人才难得又难知,要爱惜人才”,要留着他们,就要找出减少人员离开的相对政策,从而为企业提供一条可资借鉴之路。

(二)调查对象概况。

1.调查对象全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

2.调查对象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调查证明人。

姓名: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

与调查主题关系:xx。

(三)调查时间:04月11日—月19日。

(四)调查方式:访谈(包括电话访谈)。

访谈对象:销售业务员:xx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x。

客服: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x。

访谈对象的选择原则:选择不同岗位的人员,主要是想通过员工在不同职位对于公司现状的看法以及对于公司不同问题的指出。

搜集资料概况:(1)资料名称:《行政管理实践环节一体化》,资料来源:光盘。

(2)资料名称:《员工培训制度》,资料来源:公司内部资料;。

二、调查对象现状。

(一)公司介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人才流失现状。

在现代社会发展在进步和完善的同时,各类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有更大的自由选择,同时,个人在选择职位是是也有了双向性的选择。所以留住人才的问题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人才流失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很棘手的一个问题。近两年来,人们选择职业和流动方向的主要标准是薪酬收入问题,企业在(如销售人员)流失最为严重,因收入成为选择职业的第一考虑因素,潜意识受到了功利价值观的影响。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对企业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公司的效益于之前几年的相差较大,最后落到职工身上的福利也就越来越少,薪酬增涨幅度也越来越小,使部分人才对单位丧失信心,再加上培训,晋级,提拔,考核等方面不足,使员工认为在这种环境下很难有什么发展前景,因而纷纷离职,导致人才流失。公司对员工无任何人文关怀,工作单调,使人产生枯燥感,个人感到岗位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一个有上进心的员工,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常常会审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发展前景,如果企业不能够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工就会考虑作出新的选择。很多企业创业之初,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都比不上对手企业,但他能够吸引和留住一批忠实员工,靠的就是掌门人给广大员工勾画出来企业培训是提高企业战斗力的又一把利刃。现在商业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优秀人才的竞争,一个关键人才的得失可能直接导致企业的兴衰。

三、调查结论。

(一)企业人才流失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主要问题表现在:绩效评价中目的不清、原则不明、方法不当,考核和评估标准较单一。这种考核制度严重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员工的需求开始从低层次的物质需求转化为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作为人才一般物质待遇都会不错,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他们早已超越了生理、安全的需要,而对于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比普通员工更为强烈,他们更看重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关注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机会和前途。

(二)人才流失对公司的影响及此问题的改善方案当各个企业的关键人才(如销售人员等)离开企业时,他们很可能会带走企业的人脉和生意,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受到巨大影响,并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使得关键工作无法正常运行。企业应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特别要注重对年轻员工的培养。培训是企业给予人才的一种福利,一个不能提高人才的技能和观念,没有人才发展机会的企业是很难留住人才的。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它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补偿和发展。只要他们在企业工作的时间愈长,企业得到的回报就愈大。因此,对于员工的技能培训企业要做到定期开展。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