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用工情况报告(模板21篇)

时间:2023-12-03 10:33:06 作者:BW笔侠

情况报告需要准确和客观地描述特定情况,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些情况报告范文是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和总结精心撰写的,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2008年1月1日,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两税合一”(指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开始正式实施;同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等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等新情况不断出现。为调查这些新举措(新情况)对我市企业用工的影响和作用,我们选择了部分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33家企业的调查表反馈,其中:国有企业17家,集体企业3家,私营企业8家,外资企业5家。现报告如下:

一、企业高度重视《劳动合同法》并深入贯彻。

所调查的33家企业均组织学习过新的《劳动合同法》。企业用工的管理方法正走向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合同式管理。33家企业的在岗职工为30946人,已经签订劳动合同为25767人,占的比重为83.3%;276人因职工或企业的原因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企业,占的比重为0.9%;尚有4903人在待签过程中,占的比重为15.8%。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的现象主要出现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私营企业270人,外资企业6人。

项,共计17次,占37.0%;第三为“签订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3次,占6.5%;第四为“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次,占4.3%。

三、企业遵守《劳动合同法》的意识得以强化。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我市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选项为“办理社会保险的成本增加”,共计19次,占总选择频次的41.3%;其次为“合同终止时经济补偿金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11次,占23.9%;第三为“不签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第四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前两项为守法成本增加,认同率高,说明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企业认同劳动者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后两项为违法成本增加,也有相当部分企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认同率不如前两者高,说明大多数企业基本不做违法的前提假设,故而未把违法成本增加当主要成本支出的首选项,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企业守法意识加强。

四、某些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33家企业中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8家,占24.2%,劳动力充足甚至过剩的24家,占72.7%,其他情况(经营者正办理交接,无法判断)1家。占3.1%。

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企业以私营企业较多,有4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50%;其次为国有企业,有2家,占国有企业总数的11.8%;第三为集体企业,有1家,占集体企业总数的33.3%;第四为外资企业,有1家,占外资企业总数的20.0%。

从行业发布看,劳动力短缺现象主要分布在酒店、宾馆、饭店等服务行业。

五、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两税合一等改革措施对我市企业。

影响不大。

对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63.6%企业认为“没有影响”,36.4%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两税合一”,33.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6.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节能减排”,30.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9.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六、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市企业有影响甚至有较大影响。

对于“人民币持续升值”,85.0%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12.0%企业认为“没有影响”,3.0%的企业认为有较大影响。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近期针对我县企业用工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对全县54家规模企业2015年用工需求进行调查统计,根据不同行业,有代表性地深入13家企业进行调研座谈,对用工需求在40人以上的规企上门核实。并进行了浅层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祁门县现规模企业54家,主要为电子电器、绿色光源、绿色食品、林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业的不到20%。根据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企业的产业、行业分布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了黄山电器、七七七电子、新飞电子、鼎峰电子、虹川照明、华特电器、新联电器、三星电器、顺瑞线业、建兴竹木、祁门香茶业、祁红茶业和祁红发展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进行了调查,企业分布占比是电子电器:林产精深加工:茶业为7:1:2。

1、企业经营形势总体平稳发展。在全球经济尚处恢复期和国内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经济上行和下行并存,结构性影响增强,我县企业发展总体上平稳,部分企业影响较重,企业难以适应,其中以绿色光源较为突出,如虹川照明、新联电器等公司,上半年订单下滑,致使企业开工不足,职工工资下降,人员流失较大。下半年,订单徒增到次年3月,急需增员。大幅波动,让企业难以适应。

2、企业用工资源仍然富余。全县18个乡镇农村总人口14.8万人,劳动年龄内劳动力资源总数9.7万人,目前已实现转移就业5.8万人,占劳动力总数59.8%;其中跨市外出就业人数4.3万人。从事农业生产人数3.0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1.2%,富余劳动力1.03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0.3%。

3、用工需求以中小规模为主,流动性缺工比重大。据调查54家企业中有38家有用工需求,需求总人数957人,需求量在20-40人的8家,占企业家数的14.8%;用工需求在20人以下的24家,占44.4%;需工40-100人的6家,占总数11.1%(其中:虹川照明60人、新联电器52人,主要是上半年受经济影响,对流动性缺工进行增员;黄山电器因新上生产线和为企业转型升级储备需工42人;祁红发展因企业发展和季节性缺工需工40人,新飞电器、建兴竹木因开工不足分别需工50人和44人)。在用工需求中,企业用工流动性缺工占比依然很大,13家企业人力资源储备需求103人,主要用于解决职工流动所需。占总需求27.5%,占现有职工总数7.5%。

我县企业用工“短缺”问题的出现,存在企业、劳动力本身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1、从企业方面来看。一是部分企业用工过度依赖政府,自身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缺乏招工统筹安排,缺乏系统科学的薪酬设计。另外,不少企业未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激励机制,这也是致使员工流失加快的重要原因。二是部分企业用工条件过于苛刻,薪酬待遇不合理。企业普遍对劳动力有年龄、技能、工作经历、性别等方面的要求,一些园区企业用工年龄要求在40岁甚至35岁以下,导致许多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还有一些企业延长劳动时间,休息日加班未按规定增加薪酬、调整工休,存在劳动环境差、强度大、劳动超时的现象。三是权益保障不到位。园区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给员工购买社保比例不高。

2、从劳动力自身来看。一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新生代打工者,绝大部分不愿留在本地,而喜欢到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打工。这部分人普遍认为,沿海一带发展快,钱好挣,工作条件和待遇比家乡的企业好,而且更容易找对象。即使在同等薪酬下,他们也愿意外出打工。另外,还有部分年龄偏大的务工人员,文化层次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但对工作条件和待遇要求较高。二是劳动技能相对较低。我县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80%以上的务工人员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有的人记不下本人一天完成的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工种,稍微复杂的工作就无法胜任。三是自由散漫不服约束。部分本地劳动力自由散漫,动辄请假,且不服管理。

3、从政府服务来看。一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虽然近些年来,园区加强了水电路讯和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设,但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配套设施仍然匮乏,相关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导致员工工作之余,精神上感到苦闷,“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二是劳动力市场不够成熟。目前,县内劳动力市场发育较为滞后,没有较为完善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平台,没有一个大型的人才市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变化得不到及时反映,造成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不充分。

三、应对企业用工形势的几项举措面对今年企业用工形势,制定相应对预案,并将着力落实以下措施:

1、举办两场大型城区招聘会,6-8场乡镇专场招聘会,打造企业与应聘者交流平台。

2、加强企业用工信息对接和宣传。在县局网站开办“求职市场”、“招聘市场”专栏,做好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的征集、更新,逐步建立起企业用工信息“政企”对接制度,形成企业按月报送用工需求信息,网站及时发布的信息畅通渠道。把调查收集的一批用工规范、待遇好、有发展空间的用工大户推荐好。

3、多方引导,营造良好用工氛围。招开政企业对接坐谈会,对用工形势的分析判断进行交流,帮助企业掌握准确的用工形势,制定合理的薪酬待遇,做好自身配套环境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招人留人。要引导求职者理性求职,了解市场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变化,更加注重技能提升和自身的长远发展。

4、强化职能,做好公共就业服务。一是增强公共就业服务意识,要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基层工作人员对开展公共就业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深化服务意识,加强服务能力。二是用好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走访企业,收集辖县企业用工信息,有效直接的提供就业服务,通过入户走访,掌握未就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岗位需求、薪酬期望、工作环境要求等信息,作好岗位匹配;继续开展公共就业窗口服务,为有需求的企业个人提供信息咨询、招工登记与就业推荐服务;三是健全我县企业用工监测和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定期了解企业当期用工、薪酬状况等情况,研判人力资源供求结构性矛盾程度、原因和发展趋势等,为领导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参考。

人事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我市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进一步了解企业用工信息、培训需求等问题,市发改委和市人社局共同对全市7个园区的用工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区企业用工基本情况

1、企业用工基本情况。截至2012年2月底,全市七个园区共有企业46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3户、高新技术企业16户、工业企业427户,园区就业人口为4954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为16833人、女性职工17865人、农民工6834人,已签订劳动合同人数为39182人、劳动合同签订率为79.08%,缴纳社会保险人数为19477人、社会保险缴纳率为39.31%,已办理录用备案人数为8073人、办理录用备案率为16.29%,2011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83171.5万元,园区职工的平均工资为1398元。

2、企业缺工情况。园区内企业用工需求超过50人以上的共有34家,七个园区现阶段用工总缺口为4579人左右。缺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濉溪开发区为3080人,其他6个开发区缺工为1499人。缺工工种依次为裁剪缝纫工1835人,车间操作工1590人,专业技术人员759人,其他岗位约395人。缺工较明显的行业依次是制衣、针纺、加工、机电等行业,缺工最多的岗位是纺织服装和车间操作工。

二、园区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

1、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我市园区多数企业一方面需要技工多、普工少,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的年龄、学历、技能等方面存在特定要求,使劳动力供需产生了结构性矛盾。如我市企业对劳动力需求80%集中于18-30岁的年龄段,而从劳动力供给看,这一年龄段的劳动力只占总体供及劳动力的60%,年龄的要求产生了20%的结构性差异;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对于高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分别是符合条件求职者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年龄、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差异加剧了部分行业的用工短缺。另外,男女比例相差悬殊,就目前来看18-25岁之间的女性劳动者成为普通操作工和纺织缝纫工的主要需求,加之年轻女性又是商业、旅游、娱乐、餐饮等行业用工需求的主要对象。不少应聘者达不到企业规定的年龄、文化程度、技能甚至性别用工要求,需求差异引起的结构性矛盾造成了一些求职者尤其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只能"望岗兴叹"。

2、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工作时间偏长。一是工资偏低。由于用工荒导致现阶段求职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然取向必然是经济发达和工资福利待遇较高的.地区或企业。我市的劳动力资源主要向月工资一般在2500-4500元的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相比之下,我市企业除了极个别企业普工工资能达到1500元以上,大部分企业开出的工资就处于较低的水平,普通工人一般日工资为40-60元,加上加班等各种补贴,月收入在1200-1800元左右;二是缴纳社会保险率低。部分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不愿为员工参保,导致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三是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一些岗位劳动强度较大,劳动保护设施不完善,员工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多,尤其是纺织服装类企业有的日工作时间达10-12小时。因此,尽管有的企业工作环境、食宿条件也不错,但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有时还不能按时发放工资,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凝聚力,造成员工流失问题突出,招一批走一批现象普遍。

3、公共交通不便利,服务设施不完备。一是我市园区道路虽经多年建设基本满足了园区企业交通运输需要,但公共交通服务却滞后园区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企业职工上下班和临时出行的需要。在同等或相差不多的工资待遇下劳动者不会舍近求远到交通不便的园区企业工作。二是园区内的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企业职工业余时间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造成了园区企业招、用工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影响,园区内中小企业用工50%-80%都需到周边农村招用劳动力。

三、几点建议

1、抓政策落实,确保覆盖到位。加大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扩大各种优惠扶持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健全促进就业的资金保障机制,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就业援助制度,进一步拓展就业援助对象,积极促进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

2、建立和完善市场化人力资源配置机制。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开展人力资源测评、租赁、洽谈、就业指导和人事代理等多方面的人力资源需求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开发区人才中介机构。通过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特色招聘会的形式,为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建立起有效畅通的交流渠道,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3、加强职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针对我市园区企业目前人力资源紧缺、素质偏低的现状,必须加大培养和培训力度。一是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对企业的经营者和人力资源管理干部进行专业培训,帮助企业做好现有在职员工的培养、使用和储备规划。二是根据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和规划,大力开展合作培养和自主培训工作。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对接、培养机制,不断优化企业人才结构。

4、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生活便利。加大交通、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基础性建设,形成交通便利、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

5、帮助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一是通过宣传教育转变企业用工观念,倡导用工单位重视人才、关心和爱护员工,弘扬爱惜人才、尊重劳动、善待员工的和-谐风尚。二是加强对企业不规范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杜绝拖欠工资、不缴保险、随意加班等现象的发生。

6、加强企业人力资源供需情况的调查研究。要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需求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及时掌握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结构和分布现状,把握企业需求的发展趋势提供准确预测,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提出科学性指导意见。加快建立园区企业人才资源供需预测预警系统,监测开发区产业发展、就业环境变化和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及时收集、编制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建立开发区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信息交流机制和定期发布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园区人力资源需求问题。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人事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劳动用工情况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x有限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xxx有限公司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已全部按照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建设完成,现将我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进展”和“劳动用工”作如下汇报:

xxx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长治县南宋。

乡永丰村西南角,行政区划属南宋乡管辖。是一座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xx】37号文批复的整合保留煤矿,由长治县南宋乡永丰村永丰煤矿和长治县南宋乡长掌煤矿兼并重组整合而成,主体企业为山西长治羊头岭煤业有限公司,企业性质为地方国有控股企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井田面积3。4431平方公里,批准开采3#、15#煤层,现开采3#煤层。资源储量截至20xx年底3#、15#煤层共有储量3198万吨,服务年限31年。

目前我矿的从业人员准入和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已按照国家各级管理部门的规定和文件精神完成,煤矿从业人员和劳动用工管理的相关资料、证照已准备齐全。我矿在从业人员准入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各级管理部门的规定及文件精神,成立了由矿领导牵头,人事劳资科和信息科具体负责的从业人员准入和劳动用工管理机构,根据山西省矿井从业人员准入和用工管理投产验收工作流程、验收标准及相关要求,制定和完善了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等各项制度,并且有效提升了职工素质和技能。

(一)加强相关学历准入与执(职)业资格准入管理,并制定提升计划。

1、专业学历准入和提升计划我矿现有职工480名。

a类管理人员共有11名,其中本科(包括正函授人员)学历5名,大专学历6名,计划20xx年剩余6人参加本科函授,20xx年底11名全部达到本科学历。b类管理人员有20名(包括待证6名),其中本科学历3名(包括正函授1名),大专学历8人(包括正函授2名),中专学历9人,到20xx年剩余9个中专报考大专,在20xx年全部达到大专水平。

c类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共175名,其中2名正函授大专在读,涉煤中专以上学历现有111人,20xx年组织其余人员全部完成中专班学历提升。在20xx年以前报考大专达到20人煤矿特有工种共205人。20xx年联系相关学校对特有工种人员进行培训全部达到高中以上学历。

以上各类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均符合晋煤劳发【20xx】1166号文件精神。占全矿职工的41%,其余低学历岗位人员已按我矿拟定的学历提升计划参加各类继续再教育学习。按照计划20xx年底前各类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均达到准入标准。

2、执(职)业资格及提升计划。

b类管理人员20名,现有初级工程师2名,20xx年再申报初级9名,20xx年剩余人员全部申报初级职称,部分申报高级职称,十二五末,中级以上职称人数达到10名,全部达到准入要求,完成目标任务。

c类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共有175名,现有55名达初级技能(五级),46名达到中级技能(四级);20xx年将其余55名全部申报中级技能(四级),同时申报高级技能(三级)46人,到20xx年底中级技能以上职称达到175名;20xx年底申报高级技能55人,到20xx年底,高级技能(三级)达到100名,全部达到准入要求,完成目标任务。特有工种现有205人,20xx年,申报初级技能人数205人,20xx年全部达到初级技能(五级),达到准入标准。

(二)、变招工为招生,创建和谐劳动用工关系:

“十二五”期间,我公司将依托长治县煤矿培训中心、长治市各煤炭相关学校等教育单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委托招工、订单培养我公司所需人才,逐步实现“变招工为招生”的超前战略设想,优先从各大煤炭类院校引进吸收新鲜血液;优先从业人员技能、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把好源头第一关,逐步为井下员工全部实现中专(技校)学历、提升职业技能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三)加强职工培训培训管理:为了适应全国煤炭工业信息化、机械化、现代化的需要,全面提高我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推进煤矿从业人员“人本安全、培训教育、素质提升”工程,成立了专门的职工培训科。我矿培训科积极开展全员培训工作,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进一步提高,充分利用上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安全技能培训、班前班后培训、违章后强制性培训等形式进行武装和充实职工的自保互保意识。为实现我矿从业人员知识化、技能化奠定良好基础。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提升:

1、建立素质提升激励机制,对外出培训学习的.员工,根据所取得成绩,为其(进修、函授等)报销所有学习费用及培训期间的基本工资、往返车费等,不能及时获得学历或考试不及个格的学员学费自理的考核办法,激励员工通过自学、函授等渠道参加专业知识学习,使各类培训学习及格率达到100%。

2、是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先后到周边煤矿参观,向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来强化提升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

3、是开展班组建设,制定班组建设实施方案,责成专人落实班组建设,明确考核标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岗位操作(岗位对标和手指口述,充分利用班前会每日一题及岗前安全宣誓活动,强化员工安全意识,使班组管理得到有效提升。

我矿在劳动用工管理过程中,坚决执行各级管理部门的规定及文件精神,按照煤矿用工管理规定及“五个统一”要求,对劳动用工进行管理:

(一)、建立劳动用工管理机构与规章制度:

按照“五个统一”的煤矿用工管理要求,公司兼并重组后,公司董事会、矿委会先后召开劳动用工专题会议,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由矿长亲自负责,组建劳动用工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的管理人员,完善的软硬件设施。

2、建立规章制度:

依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组织专业人员修订完善了永丰煤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在招工录用方面严格按照制度中的录用、使用程序进行。杜绝各种以包代管、劳务承包等非法、违法用工行为。

劳动用工情况报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规范我系统用工行为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根据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通知》([20xx]44号)文件精神,我局对全系统劳动用工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我局领导非常重视此次劳动用工自查活动,要求自查活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规范劳动用工、工资支付和参加社会保险等行为,建立良好的用工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减少不稳定因素。通过开展自查活动,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问题,积极完善和改进工作方法,妥善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使我系统的劳动用工行为不断走向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

为做好此次劳动用工自查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自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要求我局下发了廊坊市体育局《关于开展劳动用工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局成立了劳动用工情况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人事科。通知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严格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到人,按照规定认真开展自查工作。自查结束后,各单位将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今后完善和改进措施等情况写出书面报告。在此基础上,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直属单位劳动用工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

此次检查主要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工时休假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为重点,检查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情况。具体内容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情况;执行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情况;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遵守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情况;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情况;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情况;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遵守其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情况。

通过对下属单位用工情况的检查和机关用工情况的自查。我系统现共有临时工27名(男职工19人,女职工8人),其中:局机关5人、老体协1人、体校15人、体育馆6人。以上人员在招工过程中不存在以各种名义收取抵押金、扣押各种证件等情况,且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对司机、电工等技术工种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持证上岗规定,没有职业资格证坚决不准上岗;严格遵守工时制度和休息休假制度,不存在经常加班加点现象,偶尔加班都能够按照规定给予加班补助;严格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全系统27名临时工中没有一名未成年工和童工出现;部分岗位临时工工资发放标准虽然有些偏低,但是加上单位平时发放的各种福利补贴,达到了我市最低工资标准。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我市新的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我系统正在积极修订劳动合同,尽快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另外由于我系统各单位经费比较紧张,暂时未给临时工缴纳基本保险,此项工作正在进一步完善过程中。在这次劳动用工情况检查中,我系统突出抓好六条线:即禁止使用童工的高压线,解决及时发放工资问题的稳定线,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基础线,解决工时和休假制度落实的保障线,把好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的准入线,树立全系统按标准规定用工的服务线,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系统要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积极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优质服务。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x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x府发[20xx]23号)、《关于印发的通知》(x府发[20xx]24号)文件精神,今年我校认真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学校成立了“聘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职工聘用工作的组织、领导、实施及调解、协调、监督。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受聘人员基本条件、聘任步骤和方法、聘任方式及待遇、解聘事项,并在学年结束前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讨论和深入学习,充分领会全员聘用制的丰富内涵,为下学年顺利进行全员聘用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1、根据“依编定岗,因事设岗,公平竞争,双向选择”原则,首先,聘用教师个人写出聘用的.书面申请,填写应聘意向书,参加工作岗位的竞聘。然后,学校召开教师大会宣布各岗位竞聘人员名单,各竞聘教师进行竞聘述职。校长根据竞聘教师德、能、勤、绩的综合表现,聘用了三个年级组长。年级组长则根据实际,聘用了本年级的班主任,班主任根据实际,聘用了本班教师。

2、年级组长将本年级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聘用情况向学校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做书面汇报,并将聘用名单提交学校,经领导小组审议,确定最终聘用人员,张榜公示聘用结果。三天后无异议,将正式名单上报教育局审议。教育局审议无异议后,校长与正式聘用教师依法签定聘用合同,发给聘书,签定聘用合同,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进行教师队伍的全员聘用制,是落实用人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启动竞争激励机制,建立责、权、利统一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教职工聪明才智,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健康稳定发展。

2、人才的缺乏,教师数量的依然不足,有时给聘任制的推行只带来导向和警示意义。

3、学校间硬件条件的差距、教师待遇的差距,使聘任制的推行,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由于大量农村中学优秀教师涌入县城任教,城乡之间、公私之间,短期内,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素质差距有愈拉愈大之势,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在客观上甚至是以牺牲部分地方、部分学生的教育资源来换取其他地方、其他学生的教育发展。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为深入分析我市园区企业用工趋势,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服务,近日,市人社局组成调查小组,对全市各工业园区企业展开了用工情况调查。连日来,调查小组深入各地工业园区,通过发放填写调查表、问卷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现场调查,对企业用工数量、用工需求、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和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和劳动生活条件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较全面地掌握了园区企业用工情况。接下来,将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调研报告,针对企业用工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企业改进自身条件,增强吸引力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季度扶持就业困难对象就业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加大就业困难对象就业帮扶工作力度,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一系列就业服务专项行动,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着力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通过调查摸底,充分掌握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具体了解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帮助其就业。一季度,共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5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1.7%,其中,实现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86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2%。

市就业局以作风整肃力促经办能力提升。

广安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近日组织召开了干部作风整肃工作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广安市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继下发的《关于开展干部队伍作风整肃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对开展干部作风整肃工作作了重要部署。会议强调,2012年是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经办能力提升年,全市就业服务系统要以干部作风整肃工作为抓手,围绕“庸、懒、软、散、浮、奢、梗”七个方面的着力整治,深化延伸“创先争优”和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促进干部职工始终保持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发扬使命为责、实干为本、奉献为荣的优良作风,树立作风清新、服务优质、执法文明、廉洁高效的部门形象。

我市失业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截止4月15日,我市各区市县失业保险基金存款余额已全部上解到市级收入户,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实现真正意义的市级统筹,基金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去年以前,我市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为县级,统筹层次低、基金规模小、调剂能力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失业保险制度功能的发挥。为进一步规范失业保险工作,切实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去年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广安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办法的通知》,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提升为市级,全市统一参保范围和对象,统一缴费比例,统一缴费基数核定标准,统一确定待遇项目和标准办法。

今年初,由市审计、人社、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对全市失业保险基金帐务进行了清理。目前,各地的失业保险基金存款余额已全部上解到市级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基金收入户,全市失业保险各项工作正式进入市级统筹程序。

为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对我市就业、失业的影响,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我市将启动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对部分企业用工变化情况实施动态监测。目前,此项工作已进入准备阶段,全市45家企业用工情况将纳入首批监测范围。

为做好此项工作,我市成立了失业动态监测工作小组,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简便易行、稳步实施”的原则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措施,考虑企业规模、从业人员、行业分布等因素,将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星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岳池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四川绿好食品有限公司等45户企业纳入了监测范围,涉及10多个行业的20000余名从业人员。全市就业部门将每月收集监测企业从业人员变动情况,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减员数量多、减幅大的企业深入分析原因及影响程度,并结合同期城镇登记失业率、企业劳动用工备案等情况,形成分析报告并进行失业预警。

目前,此项工作已进入数据采集、核实和建档工作阶段,7月1日起正式开展定期监测工作。

我市再次提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为确保我市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近日,市人社局出台文件,再次提高了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

广安区城镇失业职工失保金由每月455元提高到了616元,增加了161元,农民合同制工人一次生活补助金由每月296元提高到了400.4元,增加104.4元;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城镇失业职工失保金由每月455元提高到了560元,增加了105元,农民合同制工人一次生活补助金由每月296元提高到了364元,提高了68元。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相应调整。

这一惠及民生的政策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

5880人签约园区企业就地就业新年刚过,各地按照全市开展“春风行动”的统一安排,在全市12个工业园区牵头组织举办了大型专场招聘会15场次。进场招聘企业146户,提供就业岗位8926个,求职参加应聘人员达21963人,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1314人,达成就业意愿及签订劳动合同5880人。全市共发放就业促进政策、企业用工信息、劳动权益保障等宣传资料10余万份,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政策咨询服务10万余人次。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情况工作报告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绩效考核所要追求的目标是合理的分配、有效的激励和科学的发展。考核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而绩效评价则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方法使用得当可以有效地对单位运行状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据此可以科学地制定今后的人事政策,增强活力,吸引人才,从而成为大幅度提高组织绩效的助推器。绩效衡量使用不当很可能产生打击组织士气、降低团队效率、妨碍质量改进等负面影响,成为组织变革和绩效提升的拦路虎。目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兼论解决方法)有:

一、重结果轻过程

在出成果之前,人们无视正在付出的努力;即使看见了,也不敢贸然苟同其人果真能出成绩。结果是,越是干面上工作的,干事务性工作的,越是能立竿见影,认同度高。这容易造成短视现象。所谓“大器晚成”,即目标越是长远的,越不可能短期见效。而一些多年才能见效的工作,如周期较长的科研项目、基础研究、业余进修等,尽管从事者同时期投入的时间、精力、体力、脑力与同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时甚至贴上部分财力,面对奖励、晋升也只代写论文有靠边等的份。直到硕果结成,享受成功之时,鲜花和荣誉才接踵而来。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因长期得不到单位的重视与支持,熬到成功之日,恐怕也到了离开该单位之时。第三种情况,就是奋斗多年,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传统的管理方法,“狗熊”非他莫属。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却是鼓励有价值的失败。一些著名公司规定每个员工在几年内必须有一次合理的失败,象微软公司愿意录用有失败经历的人,以此鼓励创新。事业单位也到了该改变观念的时候了。

如何缩短投入、付出与得到相应评价的滞后时间,鉴定出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确是一个难题。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的同志独具慧眼,本身具备广博的知识并深入基层了解每位员工。特别要了解和研究处在以上三种情况下的同志。可以把他们的长远目标分解成几个阶段进行考察,并给与相应的支持,改善环境,创造有利条件,促使其早日成功。必要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使其少走弯路。

二、重表面轻深层

在投票表决还是主要评价方式的现阶段,要改变“重表面、凭印象”评价人的情况难度就更大了。因为认识过程本身就由浅入深,浅层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深层的内涵挖掘起来费神、费劲。评价一个人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联想到他在单位呆的时间长不长,是否经常加班加点,找他办事的人多不多等等。

答案是肯定的话,只要没有大的失误,评价绝对差不了。当然,每个单位都不能缺少这样一部分员工,这是某些工作性质决定的。然而,其他一些成绩相当或略胜一筹的同志,恐怕就没有如此幸运了,虽然他们在家里加班加点、狠下工夫。殊不知在工作模式已向家庭化转变的今天,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已密不可分,只是办公的地点不同而已。重“表面”的另一表现为,对专的工作认同度高,对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尚未充分认识到。有的人做单纯的一项工作,有的人同时兼几项跨度较大的工作。在总工作量差不多的情况下,所需的脑力则大相径庭。面对今天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一人多岗能为单位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但目前多数人只认“专”的好处,未识“博”的益处,不考虑掌握一项技能与同时掌握数项技能之间的关系,导致评价结果有失偏颇。

三、重老员工轻新员工

一个新员工,除了作为引进的人才外,即使他是单位里最努力、也最具能力的,一二年内很难得到大家的公认,获得应有的评价。因为结论的得出、信息的传播,都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特别是多数投身事业的员工,往往缺少与人“沟通”的时间;对与自己无直接关系的信息也很少去主动获取。这就导致了“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

如何为年轻人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成长的步伐,是人力资源工作者面对的课题。可采用的方法有:对三年内的新员工定量(票数)方面的考评结果进行加权,如第一年的加100%,第二年加70%,第三年加40%,具体可视各单位的情况而定;也可直接设“新员工奖”,近三年的至少每年有一个。随着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考核、激励也应多样化,对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标准,并严格实施。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人,否则会磨损特色,千人一面。

四、重个人轻团队

现在各单位、媒体比较侧重宣传个人,把奖金与个人的业绩挂钩。付出劳动得到相应的回报,本来无可厚非。但有些成员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封锁重要信息,给同事设置某些障碍,部门领导没对本部门成员进行及时培训,如只需一年就可掌握的工作要领,三年、五年还未能进入状态,实行的是一种信息不对等的恶性竞争。久而久之,团队战斗力必然尽失,即便某个人本身较优秀,整个部门的工作也难以做好。

解决办法:

第一,任用魅力型领导。这些领导在判断力和能力上有绝对的优势,善于创建组织的未来远景,能清楚地向下属阐明目标与要求,鼓励下属为达到目标而努力;中层管理人员也由原来考评、监督者的角色转变为智能型教练,并能为所领导的部门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建议、协助、鼓舞和激励。

第二,强调团队内部协作。部门是一个以完成特定任务为目的的团队,合作是每个成员的共同义务,因而要形成目标一致的团队。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优化组合等手段,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既分工又合作,并在实施中通过随时协调、沟通,以求达到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的一致。消除冲突,达到融合,是利益共生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成员必须通过充分的沟通与尊重,消除习惯性的防卫,建立起信任关系,促进团队内部的协作。

第三,设奖时应重团体,轻个人。优秀团队是部门领导被评为优秀个人的.条件之一,个人利益要通过集体利益得到体现。另外,在工作中确有突出成绩的,如在省级以上获奖的可评为优秀个人,其他的应从严掌握,宁缺毋滥。

五、重物质轻精神

我国这些年的企事业管理改革中,偏重于在分配上做文章,有的干脆把激励机制等同于分配机制。

这固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过多的利用物质刺激至少会带来两方面的负效应:一是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质利益上,必然弱化精神追求;二是人们过分追逐物质利益会变得目光短浅,缺乏大局意识。在利己主义的环境下,分配很难“摆平”各方面的关系。

分配摆不平,物质的激励作用就会弱化或丧失,甚至有些人会相互攀比,产生不满情绪。

在一个对人才创造性、个人素质和工作积极性要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高的时代,具有献身精神的人才已经成为企事业最好的竞争资源。我们不能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提高薪金和物质待遇,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以这种观念来进行人才管理,仍然是把人才看作使用的工具,而不是有思想、有理想、有感情的人。只靠金钱来调动人才积极性的人事管理工作是极其有害的。

培养人才的献身精神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要的课题。首先,要确立“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把员工看作最重要的资产,他们值得信赖,应当受到尊重,能够参与决策,能够挖掘自己最大的潜力。要满足员工的安全定制论文感、平等感、方向感、信任感,在此基础上要使员工有成就感、荣誉感,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自我实现的机会,成为他们所梦想成为的那种人。其次,要试行各种有效的用人制度、精神奖励制度等等,使员工在工作时不是因为不得不做才去做,而是愿意去做。

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

所谓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国有事业单位是指国家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所有或直接控制的经济实体,是一种全民所有制的组织形式。国有事业单位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工作效率一直为众人所诟病,而解决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就是加强绩效考核工作。

一、国有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现状

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盛行铁饭碗、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用工形式和分配体制,缺乏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无考核,无激励,干多干少一个样,员工的积极性挫伤,生产力也不可能得到最佳的释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科学的生产管理靠拢。但是因为国有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以及特有的所有制体制,仍然存在着无考核无激励或者考核不充分激励不明确的问题。比如,笔者所在的单位,是航天某研究所,依然实行的是档案工资,员工的工资薪酬主要取决于职称、工龄、学历等一些死板的条件,而与员工的工作岗位、工作成绩、工作质量等没有关系,这就造成了员工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纯粹的混日子、熬年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单位虽然也有考核制度,但是更是流于形式,填一张表格,写一个工作总结,领导写一段评语,交到人力资源部门,应付了事,完全没有起到绩效考核工作所应起的作用,反而从另一方面造成了一种资源的浪费,不仅使单位的工作效率低下,更是严重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经笔者了解,此种现象不只存在于一个单位,在相当多的国有事业单位中都存在。

二、国有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问题的原因

国有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领导不重视。由于历史的影响形成的传统,部分主管甚至高层领导在主观意识方面并不重视绩效考核,不把绩效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完成,只是简单应付了事。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考核的重要作用,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简单的工作评价,不会为单位带来效益和利润,而且又浪费时间。一部分领导为了稳定上下级关系,照顾私人感情,或者出于其他的原因,不愿意执行绩效考核政策。第二,对绩效考核的作用理解不深。相当部分的单位将绩效考核工作定位在调整待遇以及决定奖金发放等事务性工作上,而不是着眼于未来,使单位通过绩效考核,全面地提高员工素质,使企业生生不息。第三,现行的考核方法不科学。如采用主观裁决法,考核者的个人偏见严重影响考核结果。同时由于被考核者之间的个人差异(比如年龄、性别等个人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到考核者对他们的评价,甚至导致他们得到的评价大大偏离实际的工作绩效,缺乏客观、公正。第四,考核过程缺乏公开。国有事业单位由于受长期的封闭式的管理制度的影响,缺少与一般员工面对面地就绩效考核过程与结果进行客观的探讨,因而员工根本不知道考核过程及主管对他的考核评语是什么,更不晓得如何改进工作。第五,考核指标设计不够科学。绩效指标与组织战略、业务流程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低。国有事业单位的尴尬不仅在于组织和岗位问题,而且战略、流程等问题都没有理清,绩效考核的管理观念仍然停留在对个人绩效奖优罚劣的层面上。第六,考核结果难以有效地与薪酬挂钩。薪酬不是考核的最终目的,但也应有一定的联系,目前不少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基本上是一种无序的薪酬定位和平均主义的薪酬支付政策。

三、解决问题的有关方法

如何在国有事业单位中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使绩效考核真正有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树立科学绩效观。摈弃旧的传统思想,把国有事业单位当做企业来经营,运用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来管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作为提高企业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绩效考核是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通过定期考核,也可以使员工自己了解在哪些方面已有提高,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绩效考核为组织的各类人员提供一个畅所欲言机会,有机会揭露工作中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强化正确行为,绩效考核还是奖励的合理依据。当前,事业单位一些旧的观念和传统做法还在继续,一些不符合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还在使用,要想建立一种新的制度尤其不易,在这样的人力资源环境中,除非企业的领导层能坚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否则无论出台哪种方案,最终都会无法有效运作。

2、建立科学考核制度。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首先,需要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应切实科学合理地根据单位的发展规划、组织结构,对各岗位职责、重要程度、任职资格等进行客观分析,编制详细的岗位说明书,确定薪资结构等,对员工的岗位进行有效的分析,这是有效考核的前提。其次,确立单位及部门的工作目标,将员工的目标与单位的目标统一起来,任何一个职位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管理者,所确定的工作必须对单位的目标、策略、发展有所贡献,将“员工个人绩效提升与激励”和“组织绩效提升”有机联系起来。第三,借鉴新的科学考核方法,如平衡计分卡bsc、作业成本法abc、整合绩效管理ipm等方法的借鉴。第四,考核周期系统化,平常考核与月度、季度、年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加强平时考核,不能忽视平时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评价的作用。为了切实发挥目标管理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的效果,年度总评除了给予员工合理的绩效评价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员工的工作成果与工作能力,建议其应接受的训练及发展目标,以有效地提高其工作能力与发展潜能。

3、提高员工对绩效考核支持度。绩效考核不同于我国企业界传统意义上的人事考核,它的精神实质在于其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任何制度都代表一种文化、要求或规则,而接受一种新的文化比接受一种新的商品要困难得多。因此,国有事业单位应该设法利用各种不同的渠道、机会,持续地宣传这项制度,通过不停地宣传提高员工认同度。

4、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绩效考核制度虽然只是一套书面制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各级主管人员具备绩效考核的各项技能,如确定工作目标的技能、面谈的技能、修正目标的技能、评价的技能等,这些都需要培训。因此,必须切实抓好这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人本管理成为大家的共识,从而想方设法地发掘国企中蕴含的丰富的人力资源,达到考核的预期目的。

5、及时反馈提高员工绩效。单位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手段,考核目的不应终止于考核结果,它是新的绩效管理的开始。绩效管理的四个环节:确定绩效计划(衡量标准)、执行、考核与反馈。其中,绩效反馈所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在分析考核结果基础上。通过绩效考核结果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价值的综合性绩效改进意见。有效的绩效考核反馈,应该包括观察与讨论两个步骤。观察可以通过亲自观察或报告、会议等来进行;讨论则需通过实际的交谈与沟通。有效的反馈不仅能使主管人员切实掌握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更能通过交谈与沟通,探讨考核中的绩效问题原因所在,从而帮助员工从客观、有针对性角度制定绩效改进计划,达到改进员工绩效,共同确定下一绩效管理周期绩效目标。同时,肯定员工成绩、提高员工满足感,能使员工更努力地工作。

6、绩效考核与薪酬有效联系机制。领导者应当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自身的优势,通过考核、反馈、职位说明书等相关方式,在短时间内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在事业单位中的“你有、我有、大家有”、“平均主义”等思想,通过考核使国有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更加清楚了解员工的知识、技能及不足,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晋升、调动等职业发展规划,以绩效薪酬(浮动薪酬、奖金和年薪)作为浮动薪酬,力求“业绩定岗、岗薪相配、弹性工资、按劳取酬”的绩效挂钩薪酬的制度。

总之,国有事业单位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时,出现不同问题在所难免,只有清楚地分析问题的根源,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准确地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把绩效考核做实做好,从而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促进国有事业单位不断发展。

事业单位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前三季度,各种积极因素共同发力,确保广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更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广西建筑业生产运行实现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也不断提升。但一些不利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应引起重视和努力消除。

一、多因素支撑广西建筑业保持良好运行态势。

(一)建筑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

前三季度,广西1381家建筑业企业(资质以上总专包,下同)完成总产值3002.2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8.3%,比上半年提高5.7个百分点,排全国第1位。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85.35亿元,现价增加值同比增长11.6%,不变价增加值同比增长5.2%,分别比上半年提高1个、1.2个百分点,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1.从完成产值结构看,建筑工程产值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广西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工程产值2609.08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占总产值比重为86.9%,占比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主导地位稳固。安装工程产值243.42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了1.9个百分点,在建筑业总产值的占比为8.1%,比上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其他工程产值149.78亿元,同比增长3.8%,占总产值比重为5.0%。

2.从企业类型看,房屋类生产仍占主体地位、领先发展。

受广西房地产开发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前三季度,广西房屋类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2344.75亿元,增长19.2%,高于建筑业企业产值增速0.9个百分点,占建筑业总产值的78.1%,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对建筑业增长贡献率为78.1%,在广西建筑行业中继续保持主体地位。土木工程类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572.36亿元,增长17.7%。建筑安装类建筑业完成产值59.13亿元,回落1.2%。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26.04亿元,增长4.0%。

3.从全区14个市看,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均实现正增长,但区域发展速度差异较大。从建筑业总产值增速看,最高为河池市69.9%,最低为防城港市9.4%,两者存在60.5个百分点的巨大差异。

(二)支撑广西建筑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1.战略性发展的政策因素。

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广西在多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首先,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其次,广西也是精准扶贫决胜小康重要战场。随着20xx年接近,广西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广西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我区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实施意见》、《广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等政策和措施,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在各项促进建筑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有效推动下,广西建筑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2.十三五时期的阶段性发展因素。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对“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进行了全面部署,在10个方面明确提出了重点任务及重大工程,其中有多项内容涉及广西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航运、港口、新兴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建设。当前阶段内,由于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加快推进精准脱贫、实施新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南向通道等阶段性投资建设任务的集中实施,给广西建筑业企业带来工作量快速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的更多重要发展机遇。

3.新旧动力转换的'创新发展因素。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广西建筑业企业积极开展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显著成效。通过管理提升、技术提升、效益提升和资质提升,确保企业的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内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也持续提升,推动广西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

二、广西建筑业发展质量提升。

(一)市场占有率提高。前三季度国家反馈广西建筑业总产出为3980.11亿元,广西省内完成总产值为2484.18亿元,占总产出的62.4%,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二)高资质企业数量增加,生产能力加强,主导作用明显。截止20xx年前3季度,广西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9家比去年同期多了3家;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128家,比去年同期增加7家。前3季度广西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中,资质等级为特级、一级的高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09.29亿元,同比增长21.3%,高于总产值增速3个百分点,占全部总产值的比重为70.3%,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94.77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全部总产值的比重为16.5%,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三级及以下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1.46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部总产值的比重为13.0%,比上年同期降低0.9个百分点。大型高资质龙头企业对广西建筑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有所加强。

(三)企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一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前三季度,广西建筑业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大力提高施工机械设备装备科技含量,有力地推动了建筑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型,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按总产值平均的劳动生产率为26.89万元/人,与上年相比,人均创造建筑业总产值高出3.99万元,增长17.4%,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8.6个、13.9个百分点。按营业收入平均的劳动生产率也保持较快提高。前三季度,广西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3.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人均营业收入21.96万元/人,同比增加4.0万元/人,增长22.7%,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9.2个、25.6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经营效益提高。前三季度,广西建筑业企业营业利润为49.62亿元,同比上年提高19.8%。按企业平均实现利润382.01万元,同比增长9.6%,比去年同期提高20.8个百分点。

实现应交增值税53.68亿元,比上年增长38.5%。按企业平均纳税413.2万元,同比增长26.7%。

三、广西建筑业发展中需关注的问题。

(一)建筑业总量规模仍然偏小。

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建筑业发展总量规模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前三季度,广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建筑业总产值3002.28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位列第18位,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0%,总量规模仍然偏小。

(二)大部分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偏低。

从结构上看,前三季度全区1381家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中,资质等级三级的建筑业企业共有793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57.4%;资质等级二级的建筑业企业共有370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26.8%;资质等级特、一级的龙头建筑业企业共有137家,仅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以上数据表明,目前广西建筑企业仍以资质等级较低的中小企业为主,在日益激烈的建筑业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劣势。

(三)本年新签合同额大幅减少。

前三季度,广西建筑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3293.88亿元,同比回落18.3%。本年新签合同额的减少,将对下一阶段建筑业市场生产规模扩大和保持较快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四)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效益空间严重挤压。

由于人力与建材价格不断攀升,广西建安价格指数持续保持高位增长。20xx年1到4季度广西建安价格指数分别达到104.85、104.79、105.21、106.20,20xx年1到3季度建安价格指数分别为107.28、106.33和106.14。

建安价格指数过高对全区建筑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提高了在建项目的经营风险,造成在建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可能超过投标时的预算成本,导致企业毛利率下降,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从而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不利于建筑业市场健康发展。

四、几点措施建议。

(一)强化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在确保政府“放管服”措施到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基础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引导,推动广西建筑企业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施工领域,进一步加强建筑业施工领域的结构调整,改进经营方式、提升技术能力,通过不断优化升级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

(二)合理调控建筑材料市场价格。

从建筑材料所占的比重来看,价格是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因素。建筑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项目工程造价的过半甚至更高。相关职能部门要从宏观上调控好建筑材料市场价格,降低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建造成本。

(三)抓住机遇,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20xx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广西要抓住这一政策机遇,一是积极探索本地企业优先承接区内工程项目,特别是二、三产建设项目,鼓励引导企业通过ppp模式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切实提高建筑市场本地企业占有率。二是协调金融机构,积极为区内建筑业发展提供宽松的资金环境,不断努力寻求银企合作的办法,对参与本地建设的区内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担保等方面的金融政策支持,为企业参与本地工程建设解除后顾之忧。三是建立全区优质建筑企业名录库,把资质高、实力强、专业优的大中型建筑企业纳入名录,在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建设中优先选用名录中的企业。

(四)利用大数据,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

积极推动建筑业与信息化融合,切实抓好建筑信息管理模型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应用,努力构建设计数字化、管理网络化、运营智能化、服务定制化的智慧管理体系。运用大数据,构建商业平台生态系统,形成以建筑产业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集群。推进建筑产业前延后伸,构建完整创新链,提高产值利润率,从面有效地提高广西建筑业企业发展质量。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情况报告

根据事业单位考核中心及***的安排和要求,我处于2017年1月20日全体职工进行了2017年年度考核,具体情况如下:

参加人员:分管领导***、局人事科长***和单位全体职工。应到*人,实到*人。

考核内容:单位领导就本年所做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汇报,并对2017年做出具体规划和安排。其他职工也分别对自己在本年的工作做了汇报和总结,对2017年做出相应的计划。

考核结果:在局领导的指导下,经过全体职工民主测评,测评结果为*人优秀,*人合格。无在编不在岗人员。

**********************

二〇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一、主体业务开展情况

学校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及常规管理,严格执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落实国家课程标准,遵守作息时间,坚持教育公平,无违规办学行为。严格执行招生工作和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无违规招生行为,学籍管理规范有序,无群体上访事件发生。

重视德育管理,健全德育工作网络。制定了明确具体的德育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了以“诚信守法”教育为主线,具有递进层次的德育体系。以主题班会、手抄报、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制与纪律教育,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德育教育。

建立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素质评价档案,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开齐开全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自主开发了包括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等十几门校本课程。本年度我校学生共有51人次在上级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高天宇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山东省第一名,国家一等奖;他还在“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展示活动山东总决赛与其他4名同学一起荣获了特金奖;彭一珂同学在第十二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我校中学生田径队,参加了东营市阳光体育健康越野长跑赛,荣获二等奖。

2011年11月,学校被评为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山东省金牌学校。

二、经济社会效益完成情况

2011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我校161名学生参加考试,报考高中136人,其中:一中上线18人,占13.2%;重高上线68人,占50%;普高上线95人,占69.9%。报考中专25人。一年级对辖区内适龄儿童招生率100%。

三、管理运行状况

学校领导班子都具有校长资格培训证书,并积极参加各类校长提高性培训学习,有较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领导班子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抓大事、议大事。进一步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的身份,积极带头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等活动。班子勤奋工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正确对待和处理矛盾和问题,形成团结、统一、坚强的领导班子集体,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

工的监督,保证了学校校规校纪、重大决策以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因此,教职工满意度很高。

教师职业道德高尚,为人师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教师工作积极性高,学习氛围浓厚,形成钻研业务、努力进取的良好风尚。新课程改革成效显著。遵纪守法、依法执教。平等对待、关心爱护学生。校本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全体教师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

对学校年度预算的编制质量、执行和完成情况符合规定要求。常规管理要求每项业务都认真、仔细、准确、及时地完成。校产管理规范,固定资产帐实相符、帐帐相符、帐卡相符。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严格执行政府收费政策,按照政府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各项收费收入如数上缴财政。大额资金运作实行集体决策,较大项目建设或大宗物资采购实行招投标制度。

东营市胜利第十五中学

2012.01.05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改情况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县人大常委会:

2019年11月29日,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我们高度重视,及时研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整改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方面。一是梳理***、省市有关法律法规,重点为县级层面印发的《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县县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县县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明确从资产管理“入口”到“出口”各环节单位及监管部门职能职责和问责情形,逐步提升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二是强化国资监管部门职责。进一步明确县级国资监管机构职责,全面授权委托县财政局代县人民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监督管理职责,机构改革后,强化了国资监管职责,下一步,将比照省市做法,积极协调机构编制等部门,将国资监管机构从县财政局独立出来,调整充实力量,专职负责国资(国企)监督管理,不断提升监管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三是强业培训指导。前期受疫情影响,第二季度将开始,加强对各单位领导及其财务人员的培训,从预算管理、帐务处理、资产管理、财务决算、问责追责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升各部门(单位)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

二、关于“强化资产管理基础性工作、切实摸清家底”。一是组建《县盘活国有资产工作专班》,加快完善国有资产手续,盘活并利用好国有资产,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全面清理资产情况,分类协调解决国有资产手续等问题,并提出处置建议。目前共清理排查国有资产895处(个),落实产权298处(个),估值25亿元,(其中乡镇清理资产311处,估值5亿元)。后期将协调有关部门逐步落实解决产权,分批分期提出处置方案。二是组织填报2019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通过比对全国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部门年度决算系统、帐务处理系统,全面清查盘点资产帐面数据,目前受疫情影响该项工作正在进行,3月底将完成上报。三是建立常态化清产核资机制。对全县各级各部门债权债务、长期挂帐、资产处置、资产损失、工程项目竣工入帐等工作实行一年一核查,对核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加以协调解决。

三、关于“切实加强监管,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方。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面。一是推动县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有公司管理的通知》,从国有公司机构人员、资本运营、项目建设、融资行为、规范财务、绩效目标、债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明淅,做到依法依规管理企业国有资产;二是根据《关于印发贵州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及主要职责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机构改革情况,目前由县盘活国有资产工作专班统一进行清理,对清理出的经营性资产正在按程序公开处置,县级集中进入处置程序资产6处,价值亿元,涉及原安监局房产、马场镇异地扶贫搬迁铺面、小青山农贸市场铺面以及各房开企业配套建设的安置房;乡(镇、街道)清理闲置房产34万平米,宅基地28个,将安属地原则由乡镇集中负责提出处置计划。三是出台《国有企业资产赁操作细则》,进一步规范企业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行为。

四、关于“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一是严肃“入口”配置管理,严格执行《普定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单位新增固定资产一律履行事前审批手续。二是加化监督检查,实行资产清查常态化检查机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每年定期抽查3-5家单位,遇特殊情况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强化检查结果运用。三是督促部门(单位)健全资产管理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申通监督举报电话,强化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四是建立资源(资产)清理发现机制,清理盘活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闲置、低效资源资产,按规定交由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包装盘活经营。

特此报告。

县人民政府。

2020年3月18日。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为及时掌握澄城县限上商业企业用工变化状况,澄城县统计局对全县15户限上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企业缺工状况。在调查的15家商业企业中,用工缺口112人,用工基本满足企业5家,均为经营已稳定的企业; 缺工10人以下的企业6家,缺工10-20人的企业3家;缺工20人以上的企业1家;与去年同期相比,缺工企业户数和人数都明显降低,缺工现象已趋于缓和。其中:普工仍是需求量大的工种,本次调查中普工缺口为86人,占缺工总人数的77%。相对其它行业,商业企业对招用人员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2、企业员工工资情况。与xx 年相比,xx 年前半年普工及专业技术人员月平均工资稍有所上涨,行政管理岗位平均工资基本持平。调查数据显示,行政管理岗位平均工资为1300元/月左右,普工平均工资为1500元/月左右,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为2500元/月左右。

xx年前半年全县部分大中型餐饮行业经营处于低迷状态,主要原因是中央八项规定有关要求出台后,以公务性为主的餐饮业营业额下降,加之自身经营管理不规范,导致这类商业企业生意不景气。而以火锅类为主的中小型商业企业,竞争却异常激烈,今年就新增10多家,这样刺激了餐饮行业,因此本行业缺工现象程度不等。而批零贸易和住宿业等企业同样存在缺工现象,其主要原因为:一是企业文化意识淡薄,员工流动性大;二是失业人员就业期望高,苦脏累工种招工难;三是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求职人员素质较低;四是企业环境差,员工待遇不公,难留住人。

1、改善用工环境,制定合理用工合同。企业在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建立、健全合理的工作制度,给员工缴纳各类保险,解决员工后顾之忧,用待遇留人;要切实改善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培植企业文化,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用情留人;企业还应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干的平台,扩大和稳定员工队伍,用事业留人。

2、夯实劳务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的基本素养。政府要选择性地招商引资,注重引进高科技企业,减少用工压力,以提升我县商业企业现代化水平。劳务部门必须下大力度加强培训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能了解劳务培训相关内容,从而吸纳择业者就业前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整体推动全县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用工单位和受聘人员双向满意。

3、充分发挥劳务中介的积极作用,鼓励以工招工。用工需求较大的企业,鼓励企业通过支付交通费、职介费等形式自主招工,也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派出有一定能力的务工人员,让他们协助招工,县政府可制定一些奖励优惠政策,对招引员工达到一定数量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要大力支持并鼓励劳务中介机构稳步发展,拓宽用工供求空间,逐步建立企业用工市场化运作机制。

4、长效招工,建立多渠道开发劳动力资源的机制 。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人力资源战略。一方面实施“走出去”战略机制,即:前往省、市级城市招聘高技术人才,同时将本县劳动力送往外地优秀培训学校、企业进行高级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实施“引进来”战略机制,即:前往劳务输出大县,在对方建立劳务输入基地,到劳动力富裕邻县招聘所需工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研究,中文单词,发音为diagrave哦,可爱n、是调查研究的简称,是指通过各种调查方法,系统、客观地收集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以预测各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投资或发展方向的决策做准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近期,按照xx县委组织部有关要求,县xx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安排相关人员采取组织座谈、问卷调查、调研分析等形式,对xx局干部队伍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进行调研分析。通过调研,对当前xx县xx局干部队伍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对下一步如何加强xx干部队伍建设有了一个初步的建议与对策。

(一)基层组织基本情况。xx局包括局机关、普查办、地方社会经济调查队。从单位性质和建制看:局机关2017年9月25日被省公务员局批准为参公事业单位(xxx公局发[2017]x号文件),正科建制。普查办为事业单位(xx编办发[1996]x号文件),副科建制。地方社会经济调查队为事业单位(xx办发[2013]x号文件),股级建制。从编制看:局机关事业参公编制10个,实有14人。其中参公人员12人、工勤人员2人。普查办事业编制5个,实有7人。地方社会经济调查队事业编制10个,实有9人。合计编制25个,实有30人。

(二)领导班子基本情况。xx局领导班子由五人组成,从职务及年龄看:局长(42岁)、支部书记(46岁)、副局长(48岁)、纪检组长(43岁)、普查办主任1人(42岁),平均年龄为44岁。从性别看:男性3人,女性2人。从学历看:研究生1人,本科4人。

(三)干部队伍整体基本情况。xx局现有干部职工30人。从政治面貌看:在岗党员10人,非党20人。从学历看:研究生3人,本科15人,大专11人,中专1人。从年龄段看:30岁以下2人,30至40岁2人,40-50岁20人,50岁以上6人。平均年龄45岁。从专业技术职称看:高级xx师2人,中级xx师10人。

(四)近三年干部选拔任用情况。2016年8月份以来,局党组先后通过竞争上岗、鼓励激励等方式提拔工业股干部、农业股干部、投资股干部分别为办公室主任、农业股股长,提拔办公室干部为xxx驻村第一书记,综合股股长被组织部门提拔为xx局副局长。

(五)近三年干部队伍流动情况。从科级领导看:2017年8月份xx局主要领导调整,2019年1月,局副局长调整,纪检组长调整。从一般干部看:2017年11月招聘研究生2人,2018年10月份从外单位调入2人。2018年8月从xx局调出1人。

(六)近三年xx队伍突出特点和建设总体成效。一是整体素质日趋提高,特别是在政治思想建设、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培训方面成效明显。二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能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xx服务职能,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干部作风总体向好。能够求真务实,勤政廉政,没有出现重大违纪、违规和违法行为的发生。

(一)xx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至3月底,xx局30名职工中,40岁以下的4人,占13.3%;40-50岁20人,占66.7%;50岁以上6人,占20%,平均年龄为45周岁。xx工作的专业性和繁琐性,要求xx干部队伍年轻化。由于前些年xx队伍多年没有招进年轻干部,近两年,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调入等方式招入3名比较年轻的人员,但是相对xx业务不够熟悉,暂时成不了xx工作中的业务骨干力量,至目前已出现年龄老化现象、青黄不接的问题已日趋严重。

(二)xx干部流动性差。干部交流是干部成长的重要途径,可是从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xx局的工作并且xx工龄在15年以上人员多达18人。占到60%。从2012年至今,仅有1人名调出交流,1人内部提拔副科领导干部。一方面,由于xx是弱势部门,很难将优秀人才推出去。另一方面,xx局内部也没建立健全干部交流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激情和热情。

(三)xx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升。xx事业发展到今天,对xx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xx干部不仅要具备xx专业的工作能力,还要具有财务、经济以及与本专业关联的工业、农业、商贸、能源等行业方面的知识、较准的判断力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至目前,作为xx局系统的中坚力量,能够在工作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仅占全体职工的三分之一。全体职工中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0%,xx专业技术职称上中级及以上职称占40%,而且两名高级xx师一人因病离岗、一人已到退休年龄,这与我们要建设一支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xx队伍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如何真正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全县大局,发挥xx服务职能的综合素质需要更进一步提升。

(一)受传统思想对xx工作认知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认为xx部门是清水衙门,无钱无权无位。总认为xx工作就是成天与数字打交道,枯燥乏味,工作没有其他单位优越。外边想干事的人不愿进来,认为干xx工作晋升有限前途不大。再加上行政人员编制超编,地方经济调查队虽有编制,但镇办xx干部担心调入后失去公务员身份而不愿调入,造成xx局人员流入特少。xx系统内部人员流动不畅,干部工作进取心不强。

(二)受当前xx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的影响。随着近年xx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xx工作任务日益繁重,除了完成国省市xx工作涉及到xx经济分析、xx信息调查、xx社会项目调查、各种xx普查任务,还有各项考核考评工作任务。特别是当前xx调查对象的配合度不尽人意,使xx干部感觉工作责任和压力过大,前所未有,身心疲惫,部分人员产生想调离xx部门的想法。

(三)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当今,新的xx任务不断增加,xx方法制度不断改革,xx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是对xx干部队伍的培训仍然跟不上时代步伐节奏。培训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无法满足xx人员要求培训的强烈需求,xx人员的业务水平也难以得到全面提高。

(一)用好用活“三项机制”,不断激发xx人员工作激情。进一步修订完善局机关学习制度、工作制度、月评季考等考核考评制度,重点突出工作业绩、xx分析报告成果、xx信息宣传等,对xx业绩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政治上、精神上、物质上适当的鼓励奖励,激发全体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对那些xx工作能力强、xx工作业绩突出、xx综合素质高的同志,积极向组织、人事部门推荐,使其优秀的xx人才提拔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工作中去。

(二)建立人员合理流动机制,不断理顺xx人员流动渠道。一是统筹xx局内部人员的流动,特别是与下属单位人员之间的统筹使用,加速系统内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顺畅。二是合理安排内部xx专业轮岗制度,加速现代xx人员的复合型xx人才的培养。三是积极争取组织人事部门支持,每年把毕业大学生中学xxx专业或外部单位中热爱xx工作,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调入xx部门,为xx部门注入新的活力。

(三)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不断提升xx人员综合素质。一是鼓励和支持xx人员积极参加xx学历教育和xx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断提高xx局工作文化层次和xx业务能力。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在今后的干部学习教育中,将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使干部的学习融入社会、走进生活。三是注重培训内容多样化。要重点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改革前沿xx信息观察、哲学思想和科学世界观、xx专业技能、计算机xx应用、素质教育等方面,增强履行基层xx工作的xx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的能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xx文化建设,不断增强xx部门凝聚力。开展丰富多彩的xx文化活动,用xx文化来凝聚人心,鼓励xx人员追求“自我实现”的机会,注重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使xx人员工作心情舒畅,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积极向上工作心态,增加xx部门的凝聚力、归属感和向心力,使得xx部门留得住人,吸引得来人,能提供展现个人能力的平台。

根据《xx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转发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我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管理情况调研提纲的通知》,xxxx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对事业单位人员队伍管理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归纳如下:

xxxx于2007年7月成立,共配备全额事业编制5人,实有工作人员15人,其中管理岗位5人,人员控制数4人。

近几年来,xxxx在xxxx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工作目标,规范管理,努力创收;工作人员严守职责,积极服务,为党政群会务工作做好前瞻基础。

(一)配套政策接续不上,管理体制欠完善。事业单位的发展不仅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还涉及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养老、医疗、生育、工伤保险、人员分流安置等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得不到社会保障,必然会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思想状况。2011年,国家提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国务院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这将给事业单位带来新气象,但也埋伏着隐患。据了解,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我国将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清理规范,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一把双刃剑,事业单位的职工难免在思想上有所担忧,对机构改革抱有看法,是一支不稳定的队伍。

(三)工资制度的激励作用得不到发挥。事业单位的总体工资水平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工资总量与工作质量不相符合,缺乏激励机制,难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一)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加大监督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职责、人员、工作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定的编制、经费等渐渐不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建议加大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力度,依据业务工作量的增减对事业单位编制实行动态调整。

(二)加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大队伍的职业道德体系建设。职业道德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大力弘扬先进人物、先进模范事迹。通过奖优罚劣、惩恶扬善、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努力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定期学习培训,对那些自律意识不强、违反职业道德准则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完善监督机制。

(三)全面完善事业单位人员制度。首先要完善内部人事分配制度。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事业单位员工的内在潜能,全面推进竞争上岗;其次是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服务质量和工作实绩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同时建立优胜劣汰、末尾待岗淘汰制。

(四)实行职工薪酬与服务绩效全面挂钩的绩效工资制。事业单位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借鉴企业的做法,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本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且在建立职工薪酬制度的同时要与当今经济发展相接轨,适度合理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从而有助于扩大内需。

辅警是指经政府同意,由公安机关同人社部门按规定程序招聘,有财政保障的警务辅助力量。是人民警察的助手,并非正式的人民警察,也不是一般的志愿者;是一种职业,与公安机关的法律关系为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合同关系;是社会治安辅助力量,而不是一个新警种。公安辅警队伍的建立弥补了警力不足,在辖区社会治安、综合防范等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公安队伍不可或缺的“绿叶”。辅警的出现可以说是时代性的必然产物,他们大大缓解了警力严重不足的缺陷,在巡逻、维稳和安保等各项警务活动中承担了大量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他们的作用日显重要。由于辅警队伍成立不久,在制度上和日常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盲区,出现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因此,如何对辅警队伍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最大效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辅警队伍管理,建立健全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打造一支管理规范、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辅警队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2016年以来,南华县公安局聘用辅警200余人,在县局党委的协调努力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财政的支持,努力改善辅警薪酬待遇,2016年州级保障下拨交通协管员经费:65600.00,县级财政预算经费:3120000.00,县级财政预算特警人员经费:1446000.00,县级财政预算交通协管员、接警员经费:477568.00,县人社局拨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保险费补贴:237457.54,合计拨款:5346625.54;2016年支付辅警工资、五大保险费、管理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服装费、装备费、被装费:5476957.19,超支10万余元从我局办公经费中开支。

目前,我局实有辅警197人,其中公益性岗位辅警12人,派出所辅警84人、交警队辅警42人、其他辅警59人。已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险,未购买住房公积金,随着保险基数的提高,五大保险费也不断增加,2016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约为7万余元,当地最低月工资水平月工资为1180元,辅警月工资1273.44元,月缴纳五险1126.56元,我局每月为每名辅警发工资及买保险支付2400.00元,201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约为8万余元,当地最低月工资水平月工资为1180元,辅警月工资1400元,月缴纳五险1326.87元,我局每月为每名辅警发工资及买保险支付2626.87.00元,2018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约为8.7万余元,当地最低月工资水平月工资为1350元,辅警月工资1500元,月缴纳五险1580.22元,我局每月为每名辅警发工资及买保险支付3080.22元,辅警工资虽然超过当地最低月工资水平,但仍然赶不上当地经济消费水平,大多数辅警觉得工资较低,工作与收入相差太大,辅警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大,不利于开展工作。

我局在关爱优待辅警方面,政府文件未对辅警薪酬标准作明确规定,但不能低于当地最低月工资水平月工资1350元,目前我局辅警月工资1500.00元(不包含五类保险费),我局制定了《南华县公安局辅警管理规定》,从2016年5月起为辅警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女辅警的生育产假与女民警一致,凡在辅警岗位工作满一年的发绩效奖1200.00元,指挥中心的接警员工作满一年的发绩效奖3600.00,目前我局辅警工资构成由州级、县财政、县人社局拨款,不足部分从我局办公经费中开支。我局为每位辅警购买了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险,未购买住房公积金,从2016年5月起为辅警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积极为辅警争取更多待遇,但由于经费有限,未能给予辅警更好关爱优待,特别是工资待遇方面,从而未能发挥辅警的更大作用。

(一)辅警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一是招聘的对象主要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无业人员,这些人员自身素质比较低。二是岗前培训时间短,后续培训教育跟不上。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员分散在各基层所队,难以再集中进行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培训不到位,没有形成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方案,队伍中仍有部分人员业务不熟,作风不过硬,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达不到要求,辅警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个别辅警在工作和生活上不注重自身言行,出现违法乱纪现象,不但损害公安机关执法形象,也容易造成社会群体对辅警队伍的不满。

(二)队伍稳定性不够。一方面,有些辅警缺乏对职业的热爱,工作没有热情,仅仅将辅警工作作为“跳板”,一些素质较好、业务精通、工作认真的辅警,都通过各种渠道,另谋出路,这使得辅警频繁进出,人员不断流失,队伍不稳定。另一方面,辅警待遇偏低是流失率增大的主要原因。

(三)职业认同感差。辅警不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但他们面临的职业风险、精神压力、工作强度等同,甚至高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然而辅警没有实际执法权力,在一些执法执勤工作中身份尴尬,他们的工作性质和辛勤付出往往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社会的认可,使得“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心理在部分辅警中慢慢滋生,工作效率低下。

(四)辅警招入把关不严。由于辅警的地位和待遇低,不可能吸引高学历、素质好的人员加入。之前尚未建立严格的辅警人员人事管理制度,招聘、使用存在临时性,去留随便,致使辅警人员思想不安心,临时观念重。

(五)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辅警管理上,缺少激励机制,不能有效激发辅警队伍的活力,导致辅警积极性不高,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辅警队伍虽然不是在编民警,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一样不容忽视,而如何在辅警队伍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是基层用人单位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存在只重使用,而不重视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的现象。

(一)加强学习教育是抓好辅警队伍管理和建设的前提。抓队伍管理和建设,首先要抓好对个人的思想学习和教育,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坚持落实辅警队伍日常学习教育训练制度,保证辅警每周不少于2个小时的学习教育训练时间,组织队员学习政治、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组织辅警开展队列、擒敌拳、警棍术、盾牌术等体技能训练。通过学习,使辅警时时了解政治,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了解公安中心工作,懂得辅警工作的性质是什么,做好辅警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辅警的思想认识,增强辅警做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在坚持日常学习教育训练的同时,还要密切掌握辅警的思想动态,随时针对队伍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认真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在学习的基础上,组织辅警认真的讨论和查找工作学习、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从而增强辅警的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增强辅警的奉献意识和奉献精神,稳定队伍。

(二)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是抓好辅警队伍管理和建设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就是队伍建设的规矩,也是抓好队伍管理和建设的保证。在抓好辅警队伍的管理和建设上,我们严格按照辅警招聘的条件,规范辅警的工作和行为,使辅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做到积极工作不越权,认真工作不违法。在具体工作中,一是严把辅警的进入关。对新招聘的辅警进行严格的政审,保证新招聘的辅警不带“病”进入辅警队伍;二是严格辅警的管理,对工作中不遵守制度和纪律,工作消极疲沓,甚至违反制度和规定的辅警,坚决及时的予以辞退,防止传染他人,出现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现象;三是按照制度和规定规范辅警队伍的管理。目前,辅警队伍管理的制度办法正在酝酿之中,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按照市局制定的管理规定建设队伍;二是加强对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行检查督促,对没有按照队伍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的,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及时认真的加以整改,保证辅警队伍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三是在具体管理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首先,每月评选巡防之星、服务之星等先进典型,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带动和引导其他辅警,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其次,对绝大多数辅警在管理上采取教育引导为主,对出现的小毛病小问题,以批评教育促其改正为主;三是对极个别素质较差,经多次批评帮助仍然我行我素的辅警,及时给予辞退,不能让其形成气候。

(三)是强化用工责任意识,进一步落实警辅管理责任追究。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丰富“一岗双责”内涵,严把入口关,畅通出口关,实行警辅管理连带责任制,确保每名警辅都有责任民警,也有相应的责任部门和领导予以管理监督。同时,健全日常督察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警辅用工单位及管理人员进行督察,严格落实责任追究。

(四)实行人性化管理是抓好辅警队伍管理和建设的重要环节。俗话讲,人心都是肉长的。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美德,也教育人们养成了知恩图报的思想。尤其是党中央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把这些思想融入到队伍管理和建设中,对队伍的管理和建设确实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我们在按照辅警队伍的制度和规定对队伍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对辅警队伍的人性化管理。在安排要求辅警认真做好巡逻防范等各项工作的同时,也要关心关爱辅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辅警能够感受到公安机关的温暖,能够在温馨、舒心的环境下愉快地工作。可以在工作之余,结合辅警实际,经常性的组织辅警开展一些篮球、乒乓球等一系列有益身心健康的比赛活动,让大家互相之间有一个交流的平台,拉近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距离,寓教于乐。通过这些关心关爱辅警的具体举措,一是增加了感情,拉近了与辅警的距离,进行和谐管理、愉快管理;二是使辅警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心情上自觉遵守制度和纪律,主动做好各项工作;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辅警之间交流,增进团结,工作上互相支持,相互帮助,促进辅警队伍管理和各项工作开展。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古协办发〔20xx〕10号关于对全区“企业劳动用工执法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精神要求,我局组织了一次企业用工执法情况的调研,现将这次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我区乡镇企业,截止2xx年底,企业已达9889个,企业劳动用工人数达22788人。按照现行的统计范围,个体企业作为乡镇企业统计,个体企业约占乡镇企业的95%,达9395个,个体企业平均每个企业只有1个劳动用工(不含企业主)。私营企业约占乡镇企业的5%,达494个。私营企业平均每个企业劳动用工约27人。我区作为乡镇企业的私营企业主要有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砖瓦业等,这些企业劳动用工分为三种,一是长期用工,二是短期用工,三是临时用工。长期用工和短期用工都在统计数内,临时用工一般不在统计数内。长期用工一般是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短期用工一般是季节工。长期用工都能签定劳动用工合同。短期用工部分有劳动合同,另一部分没有劳动合同,只有口头答应劳动工价。

(一)政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观情况的变化,一些新的用工主体,用工形式不断出现,要求劳动合同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乡镇企业用工制度的不断改变,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加强。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二)乡镇企业员工素质有待加强

我们应该重视乡镇企业员工培训,由于员工自身素质较低,缺乏系统的培训教育,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自身素质不过硬,实际能力不适应,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工作或短期劳动,从而为签订劳动合同带来一定的难度。

(一)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调动老板与员工的积极性而确立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从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劳动合同在保护劳动者各项劳动保障权益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劳动合同一方面可以从形式上确立劳动关系,从而为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各项法定权益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从内容上具体约定了劳动者的工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权益,从而为劳动者实现和保障自身的权益提供了依据。另外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决定了《劳动合同法》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制定《劳动合同法》,不仅可以直接维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权益,而且还可以起到间接维护劳动者的其他各项劳动保障权益的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现行劳动合同尽管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滥用试用期和劳务派遣、限制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等。目前,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定义务,不愿与劳动者签订长期合同。大部分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内,劳动合同短期化倾向明显,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这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就业稳定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影响了其为企业长期服务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规划,对企业的长期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三)进一步加强对乡镇企业员工的法律培训力度。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也就是遵循合法原则;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关系的建立在劳动法律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其决定着劳动者是否能够享受劳动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作为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重要举措。《劳动合同法》通过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终止等作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国国情的规定,在尊重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基础上,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规范用人单位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行为、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从而在劳动者十分关心的这些问题上,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劳动合同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有不同的利益需求。

《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从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劳动合同在保护劳动者各项劳动保障权益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决定了《劳动合同法》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制定《劳动合同法》,不仅可以直接维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权益,而且还可以起到间接维护劳动者的其他各项劳动保障权益的作用。

企业用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及时掌握企业用工变化情况,准确研判就业形势,从2016年起,省统计局每季度对全省325家企业用工情况开展跟踪调查。2018年上半年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用工形势总体平稳,从业人数微增,用工成本持续增长,企业用工预期基本平稳。

调查显示,上半年企业用工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一)企业用工总体平稳,不同行业人员流动性差异大。

上半年,调查的325家企业共有从业人员104719人,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3016人,增长3.0%。上半年新招录员工9530人,与去年末相比持平,流失员工10327人,流失率9.9%,比去年末减少了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从业人数增加最多,与去年末相比分别增加了1709人、1297人和1093人,住宿餐饮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数与去年末基本持平,居民服务业从业人数减少最多,与去年末相比减少了918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租赁业流失率最低,三个行业流失率分别为1.8%、2.7%和3.1%,10个行业中7个行业与去年末相比流失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只有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流失率与去年末相比有所升高。

(二)缺工企业略有增多,最缺普通员工。

在缺工方面,调查的325家企业中,存在缺工的有253家,占比77.8%,比去年末增加了1.2个百分点。缺工种类中,选择普通员工(如普通员工,销售人员,普通服务人员等)占比最高,为40.9%,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8.6个百分点。其次是经营管理人员,占比32.6%,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0.3个百分点,再次是高级技工,占比29.8%,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1.2个百分点,其余选项与去年末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减少。

从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反映缺工的企业较多,占比分别为93.8%、82.2%和80.6%。租赁业、居民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反映缺工的企业相对较少。

(三)反映“招工难”企业小幅增加,行业间差异较大。

调查显示,在325家企业中有177家企业认为目前存在“招工难”问题,占比达54.5%,与去年末相比上升1.0个百分点,其中认为目前存在“招工难”问题但不太严重的有138家,占42.5%,认为比较严重的有31家,占9.5%,非常严重的有8家,占2.5%。

从行业看,反映“招工难”问题的企业一半以上集中在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在行业内占比分别为69.7%、62.5%和62.4%。三个行业反映“招工难”的企业达96家,占到反映“招工难”企业总数的54.2%。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反映存在“招工难”企业主要集中于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占比分别达到71.4%和62.4%。

从招工难的原因看,企业认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求职者对薪酬、就业环境期望过高,占80.8%,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7.2个百分点。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居民服务业表现较为突出,占行业内反映“招工难”企业比重分别达100%、90.9%和87.5%。企业与求职者的薪酬矛盾是“招工难”的主要原因,选择此项的企业持续呈现上升趋势。二是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减少,占60.5%。在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表现较为突出,行业内占比分别达90.9%、62.5%和61.5%。

(四)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平均月薪涨幅在10%以上企业增长明显。

调查显示,上半年有282家企业新招录了普通员工,新招录普通员工的平均月底薪中位值为2500元,与去年末及一季度的平均月底薪中位值2000元、2200元相比,用工成本持续上升。最近招录普通员工月底薪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的有124家,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7家,占38.1%,月薪不变的企业有191家,与去年末相比减少了8家,占58.8%,月薪下降的有10家,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1家,占3.1%。在涨薪企业中,涨薪幅度在5%以下的有65家,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2家,占52.4%,涨幅在5—10%的`企业有31家,与去年末相比减少了12家,占25.0%,涨幅在10%—20%的企业有18家,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9家,占14.5%,涨幅在20%以上的企业有10家,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8家,占8.1%。同比来看,上半年所招普通员工平均月薪涨薪幅度在10%以上增长最为明显,在涨薪企业中的占比上升了13.2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月底薪上涨的企业以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三个行业居多,占比分别为50.5%、45.5%和45.0%。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月底薪上涨企业占比最高的是外资及港澳台企业,有71.4%。对于月底薪上涨,涨薪企业中有21.0%的认为对企业经营压力较小或没有压力,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6.5个百分点。有63.7%的认为对企业经营有一定压力,但能消化,与去年末相比减少了8.1个百分点。15.3%的认为压力明显增大,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1.6个百分点。由此反映出涨薪企业进一步增多,涨薪幅度进一步增大。

(一)季节性用工是促使企业用工增加的首要因素。在用工增加的企业中,第一位原因选择季节性用工的占29.1%,居增员因素的首位;其次是生产任务或订单增加,占25.5%;因经济效益向好而增加用工的,占21.8%。

(二)员工因个人原因辞职是企业减员的首要因素,占比远超其他选项。员工因个人原因辞职是企业减员的首要因素,占53.5%;员工达到退休年龄自然减员为次要因素,占15.8%;生产任务不足是第三位因素,占14.1%。

调查显示,下一季度企业用工预期基本平稳,用工预期变化幅度小。325家企业预计下一季度用工持平的有231家,占71.1%,预计用工将增加的有58家,占17.8%,两项合计占88.9%,显示下一季度企业用工预期基本平稳。与去年末相比,预计用工持平的企业增加了14家,占比提高了4.3个百分点;预计用工将增加的企业减少了12家,占比降低了3.7个百分点;预计用工将减少的企业减少了2家,占比降低了0.6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预计用工增加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制造业,行业内占比分别为28.1%、27.3%和22.8%。批发和零售业、租赁业和居民服务业预计用工持平的企业较多,占比分别为86.1%、81.8%和80.0%。预计用工减少的企业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多,占比为18.8%。

据调查,上半年企业反映较多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搭建平台便于企业招人引才。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人才流动平台建设,紧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加强人才引进,通过开展社区求职活动、专场招聘会等多种方式方便企业招聘人员,化解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难题。

(二)进一步减费降税降低企业成本。积极实施减费降税优惠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通过多种方式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发展,增强企业招工能力。

工地劳动用工情况书面报告

常青花园供水转压站营业综合用房工程,于2009年10月8日正式破土动工,在各参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七个月多时间的艰苦奋战,最终于20xx年5月18日完成了工程建设的各项目标。

在施工监理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监理工作程序,努力控制好工程的质、进度和投资,及时组织协调施工中方方面面关系,督促施工单位搞好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投资目标的实现。

1、严把材料质量关。

对于进场的材料,要求材质证明齐全,并经监理人员见证取样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如:结构施工前,我们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将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送检,将钢筋焊接接头送检,并强调焊接等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对于施工单位未经监理见证取样的材料检验结果,我们宣布无效,要求重新取样送检。

2、自始至终强度质量意识,从严要求,不行的坚决整改。在主体工程开工后的一个月里,我们对施工单位进行了多次整顿。要求施工单位在浇捣砼前,拿出砼浇捣方案、组织措施、人员安排、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并作好技术交底,保证一次浇捣砼材料到位80%。以免在浇捣过程中因发生材料无法及时供应而导致不能连续浇捣的现象。什么时候整改到位,什么时候方可浇捣第二次砼。施工单位经历了近一个星期的整顿,分别开了多次管理人员会和班组会,并加强了现场砼的搅拌强度。从而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在粉刷装修安装工程中,我们同样严格要求,各工序均以优良为标准来进行检查控制。不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我们以监理通知和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等书面形式坚决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了处理或返工,同时我们也及时鼓励与支持他们。随后,在与监理配合方面,施工单位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在质量方面,也主动自我从严要求。

3、强调自检,同时坚持跟踪检查和抽检工作。

每道工序我们均要求施工单位先做好“三自检”工作,然后报验,上道工序未经检验通过,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工程开工的初期,尽管施工单位照样报验,但问题成堆,甚至包括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有时,工序工作未完成就请监理验收,这显然表现他们省去了自检这一环节。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拒绝验收。

当然,我们等待报验也不忘跟踪检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为其指出,可以避免施工单位出现大面积的返工,加快工程进程。例如,在绑扎底板钢筋时,我们发现其撑铁太矮,有的甚至低5cm—6cm,为此,我们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更换,并请他们尽快通知其加工厂,避免延续错误。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又经常发现施工单位将池壁转角加强筋遗漏,柱子加密箍筋范围扎错,都及时进行了纠正。

抽检工作是我们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说是抽检,其实,更多的分项工程或工序我们进行的是全面检查。关键点,我们更是进行了数次复核。例如,在砼浇捣时,我们随时抽查砂、石筛洗情况,砼的坍落度及配合比,以确保砼的质量。对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分项工程,我们一般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梁柱拆模后,我们进行了再次复检,以防意外因素造成偏差,并发现一根柱子垂直度偏差3.5cm,及时作出了返工处理,避免了上部结构完工后造成的`被动局面。

通过跟踪检查和抽检工作,我们及时发现了施工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并及时为施工单位出主意,想办法解决问题,以此还树立起了我们监理人员的威性,让施工单位感觉到我们不仅是在监督他们,更是在帮助他们。

4、加强预控。

加强预控,不仅可以减少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而且可以加快工程的进度。

我们作为曾经搞过很多水厂设计的监理人员,对类似建筑物、构筑物结构比较熟悉,因此,更容易做好房屋建筑监理的预控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各分部分项工程开始前,再次进一步吃透图纸,发现出图纸会审时未发现的问题,避免施工中再发现而造成返工的现象;二是各工序、各分项工程开始前,提醒施工单位应注意的问题,应控制的关键是维点,以及容易出现的`通病;三是要求施工单位各分项工程开始前,作好技术交底和工序交底。例如,结构施工阶段,做好施工缝的处理及施工缝留设的部位。对于跨度较大梁的施工,提醒施工单位注意起拱,并加强振捣和养护工作,要求该梁不得留施工缝。

进度和工期也是我们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施工单位拿出总体进度计划后,我们要求施工要配有总体网络图,并按时拿出月计划、周计划。周计划在每周的例会上检查落实,月计划在审核施工单位每月进度款时落实。周计划、月计划未如期完成时,请施工单位先分析原因,然后拿出赶上滞后进度的措施。工程进行到一定的阶段时,要求施工单位清理工作量,倒排计划。监理人员也经常与施工单位负责人沟通,了解进度完成存在困难的原因,及时为施工单位出主意,想办法。如结构施工阶段,因钢管、模板用量较大,周转存在困难,我们及时施工单位领导反映,请他们给予支持,以确保工程的进度。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监理部严格审查各承包单位报送的月进度款,严格按计量、按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支付。对于各方提出的设计变更,慎重对待,认真把关,有效地控制投资的增加。在工程决算的过程中,积极响应招标书,逐项审查,对承包单位决算中工程量的准确度和定额的套取及取费标准均进行了严格的把关。

我们主要的协调工作在工程内部,主要是工程内部相关单位之间的协调。在工程的前期,主要是土建工作。后期,安装工作全面展开,施工队伍很多,相互间的协调工作也多了起来。一方面,我们强调各施工单位间要相互配合,互相沟通;另一方面,我们及时掌握各单位的进度安排,总体考虑,统筹调整。

自始至终我们均强调安全文明施工。诸如现场挂安全标识牌、标语;安全用电;进入现场要求戴安全帽,设置安全通道;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并严守操作规程;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切实搞好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年度事业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思想,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已任,认真排处隐患,落实相关安全工作措施,严查重处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兢兢业业做工作、全力以赴保平安。目前,我局安全生产工作思路清晰、工作开展有序。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下面将我局安全工作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涉及我局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主要为森林防火工作,据统计我市20xx年1月至8月共发生森林火情7起,其中一般火灾7起,过火面积22.37公顷,受害林地面积1.2公顷,无人员伤亡,受害率控制在0.1‰以下,远远低于省定1‰的目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领导重视,认真部署。年初在省森林防火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立即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王哲副市长结合我市实际就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我局在春节前后,相继召开两次会议进行全面部署森林防火工作。市防火办在“春节”、“清明”、“五一节”、“夏收期间”等重点时段下发文件、召开会议,班子成员到分包县(市)区进行督查,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意见,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深化宣传,注重实效。一是各县(市)、区重点林区制作永久性宣传标牌,设立永久性防火标志,使森林防火宣传进山入林,入村进户宣传到人,使人们能够自觉遵守防火规定,减少火灾的发生。二是加强了重点火险区、风景旅游区等地段的森林防火宣传,在醒目位臵悬挂宣传标志,门票上印制森林防火宣传事项,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和游人的森林防火意识。三是利用电台、电视台做好森林防火的宣传工作,各县(市)、区加大了电台、电视、广播等公众媒体的宣传频率,在林区居民点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森林防火公告”,宣传车巡回宣传等,营造森林防火的浓厚氛围,使群众真正知法、懂法、守法,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3、严管火源,消除隐患。针对当时的形势,强化了野外用火管理。一是严格实行野外生产用火审批制度。二是严禁野外用火。火灾高发期,防火检查站坚持做到凭证入山,严禁火种入林,杜绝一切野外用火。对寺庙、坟地等关键部位集中力量,重点布防。重点林区、风景名胜区等处加强巡逻,严把入口关,安排专人排查,专人宣传,严防漏洞死角。三是加大防火巡查、督察的力度,保证了路口、山头、坟头等重点部位都有人把守。要求各经营商户、寺院严格遵守安全用火制度。在农事活动频繁的地段,派人专门看守,防止出现烧田埂、烧地边、上坟烧纸引发森林火灾,做到防患于未然。四是加强对痴、呆、傻、儿童等重点人员的监管,落实责任,对玩火造成森林火灾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监管人法律或刑事责任。

4、加强督查,抓好落实。防火办多次组织防火督查组,分赴各县(市)、区督促检查防火工作。深入到景区、自然保护区、重点林区,对设施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应急预案等项内容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限期改正,督查组长和被督查单位负责人签字,确保各项责任制度落到实处。根据掌握的督查情况来看,各县(市)、区都能够迅速作出反应,紧急动员起来,全面投入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扑火各项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

5、加强值班,全力备战。我市从上至下,切实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的防火值班制度。防火期间对值班工作进行抽查,确保人员到位。根据抽查情况看,各单位领导带班的,24小时防火值班制度执行得较好,保证了各级防火部门节假日不离人,确保信息的畅通。对省防火办卫星监测发现的森林火情热点,市、县两级防火办都能够认真负责地进行核查并及时反馈,严格执行森林火灾报告制度。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去冬今春,我市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新郑、新密市投资近百万元采用工程措施修建防火道路,开辟防火通道,目前已在禹州、新郑、新密市交界山顶修建近30多公里的防火公路。彻底阻断了邻县火情的侵扰,消除了火灾隐患,给防火工作带来了便利。

7、进一步加强各类扑火队伍建设,去冬今春各县(市)、区建立队伍、补充人员、补充装备,组建完善了群防和森林消防队伍。目前我市有专业森林消防队13支,353人;以乡干部组成的森林消防突击队8支,160人;义务森林消防队207支,9347人;这都为今后的森林防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领导对森林防火工作非常重视,投入逐年加大,我市在抵御森林火灾的能力方面也明显增强,但仍然无法遏制森林火灾高发的势头:

(一)灾害性恶劣天气和人为生产经营、旅游等活动频繁导致森林火灾仍处于高发势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我市林地面积迅速扩大,有效的改善了我市的生态环境。但近年来干旱性灾害恶劣天气频发,加之人为民事活动用火非常频繁,林木的抗火耐火性能不强,使林区在干旱季节很容易发生火灾,导致森林火灾的高发势头。

(二)经费投入还未真正纳入财政预算,是靠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一点给一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已欠下了飞速发展的生态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帐,该建的没建,该修的没修,该买的没买。

(三)消防队伍建设问题。根据以往工作和先进地区的经验,各县(市)、区必须要建立和本区域林地面积相适应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至少(1.5人/万亩山区)、各类游览区、重点林区要有一支20—30人的队伍,做到冬季防火、夏季护林,巩固我们已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及树木的安全。但现实是我市专业消防队伍,力量比较薄弱,消防设施相对落后,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态安全必要的需求。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护林防火意识。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工序来抓,提高全民防范森林火灾的意识。

(二)加强森林防火救援队伍建设,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各负其责,加强消防队伍建设,组织应急消防演练,进一步提高消防队伍指挥、作战、应急、协调能力。

(三)围绕防火期工作,认真做好准备。组织力量对防火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备齐备足防火器材;安排防火队伍进行演练,落实值班巡逻制度,确保安全度夏。

工地劳动用工情况书面报告

梅花楼社区城中村改造a、b区块由杭州萧山梅花楼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建设单位为杭州萧山梅花楼置业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杭州天工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由杭州天元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勘察单位为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拟建工程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萧绍路以北,萧山区中医院以东,育才中学以西,育才路以南。本工程统设二层地下室。整个地下室分为a、b两区独立地下室,中部有河道改造分隔两区。上部结构为15幢高层或小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1幢会所(框架结构)和沿街商铺。本工程是杭州市萧山区“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是一项“民心工程”。

本工程目前正处于基础施工阶段,为遵循公司管理措施,让社会满意,质量让用户放心的管理目标。项目部组织全体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公司管理体系与程序文件统一思想,把做好工地环境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程,为此项目部结合工地实际,对施工现场作了环境识别及影响因素的评估,确立了环境管理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尽再大努力控制施工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影响因素,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清净”工程,创建“绿色工地”。

1、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来凤法为组长,项目副经理陈宏福、谭飞龙、钟飞及安全员张洪贤为副组长的“绿色工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10人,负责现场环境保护各项工种的日常管理和各项环保管理措施的实施各尽其职。

2、项目部在制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同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分别制订了《项目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创建“绿色工地”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不扰民措施》等相关专项规章制度,使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趋向制度化,也使“绿色工地”创建工作制度上提供保障。

3、项目部根据现实情况,设立了以领导小组成员为主体的,环保监督员和管理员,明确各自职责,上墙公布,便于执行及接受群众监督,把“绿色工地”创建工种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个人上,做到具体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为各项措施的落实创造条件。

4、每月召开一次文明施工工作专项会议,对前阶段工作做一总结,取长补短,找出差距,对下一阶段工作做出合理布置,使各项环保管理工作更现实,从而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项目环保管理工作,为提高专项会议的严肃性,到会人员采取签到制专人进行记录、整理。

5、建立工作台帐,将项目“绿色工地”创建计划的各项工作趋向逐步规范有序,台帐将领导小组成员职责管理方案,创建计划等文字资料、照片以集归档。

1、项目部为了提高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了解熟悉国家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规定。

2、项目部结合工程实际,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内,并张贴发放有关环境保护宣传资料,并利用黑板报、宣传窗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及意义,以增强广大员工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施工现场场容场貌是城市市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企业展示其形象的窗口,也是创建“绿色工地”的基础,项目将抓好此工作作为创建工作的起点,进场后对周边砌筑围墙高度控制在2.5m,并刷白书写环保,宣传标语,为工地外围添上一道光彩。

2、水污染控制,项目部按要求申报领取《杭州市污染物排放临时许可证》和《临时排水许可证》生活污水,食堂污水,严格按要求控制,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对施工阶段运输车辆进出所造成的轮胎带泥出工地情况,项目部设立了专用的冲洗区,配备了冲洗设备,并专人进行冲洗。

3、噪声污染在凿桩、凿支撑梁、挖土期间基本上控制在白天作业,项目部用外用木夹板进行封闭,尽量将噪声控制在最低限度。

4、结构施工阶段,主要是混凝土泵车及混凝土振捣机产生的噪声污染,因此在浇混凝土过程中尽量将泵车停放在远离居民区,并要求浇捣时尽量避免接触钢筋,减少噪音。

5、扬尘污染控制,在施工现场道路上由专人不定时进行洒水作业,始终将道路潮湿,无扬尘出现,为减少散装水泥进料时所产生的水泥扬尘,工地用夹板对水泥桶进行全封闭,外面用油漆封面书写标语,把储罐上的出气孔直接接入大型水桶中,使打水泥时空气排出,扬尘被皂泡控制沉入水底,支撑梁碎块在清扫前进行洒水处理,减少扬尘。

6、生活垃圾处理项目部购买多只大型垃圾桶及小型垃圾桶(分布在各层宿舍)由卫生责任人每日进行清扫,每天早上由环卫人员,统一外运处理。

7、项目部在落实对施工中各种环境的控制措施后,加强日常管理,在每周一次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中,环保内容也列入检查内容,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主动征求甲方及监理方对工地环保工作意见和建议。

8、工地由于施工场地较小,绿化场地有限,项目部见缝插针,利用食堂边、大门口周边种植花草苗木,美化工地。

9、在施工现场为做好一线工人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设立多个茶水点。为确保员工身体健康,项目部配备各种防暑药品及医药箱。员工宿舍内每间安装好空调,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工程从开工至今,项目部在创建“绿色工地”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日常工作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情况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按照省人社厅和滁州市人社局关于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统一部署要求(以下简称专项检查),我局于7月5日起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辖区内专项检查,现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这次专项检查期间,我市参加执法检查的人员共有9人,分两个专项检查组,共检查用人单位67家,其中企业57家,劳务派遣单位1家,个体工商户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家,共涉及劳动者0.62万人。共查出违法案件46件,其中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12件,未依法支付工资1件,未依法参加社会保险16件,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17件。针对查出的违法案件,责令予以改正12件,督促16户用人单位进行了社会保险登记,督促17户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137.91万元,责令支付工资80万元,涉及劳动者71人。同时,还积极引导用人单位依法为313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并向各类用人单位劳动者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

从检查总体情况来看,受检的大部分用人单位能够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能够依法执行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相关规定,并依法参保,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全市职工队伍基本稳定,劳动关系基本和谐。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了使专项检查取得实效,有序开展,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的`专项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同时调动各乡镇监察中队参与此项工作,在全市展开层级式检查,市区内由大队长亲自挂帅,乡镇由各监察中队长带队深入各用人单位有针对性地展开检查。

(二)营造氛围,宣传有力。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用人单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我们利用此次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专项检查工作的契机,加强了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为使这些法律条款能够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一看就明白,又能深入人心,结合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最关心的有关问题,我们分别从以上劳动保障法律条款中节选部分条款,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针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印制单位用工指南、农民工维权指南、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维权知识问答、高温防护安全措施等宣传资料3000份分发给了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效地宣传了劳动保障相关政策,增加了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的管理知识,增强了劳动者的维权意识。通过广泛宣传,专项检查工作已深入人心,尤其是在社会保险方面,有些用人单位主动到社保经办部门咨询参保政策,缴纳拖欠的社保费用。通过媒体宣传,让职工知道了参保的好处,许多不愿意参保的农民工也放下了疑虑,一些年轻人打消了抵触情绪,积极主动参保。

(三)突出重点,确保实效。根据市局专项检查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方案,明确此次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对象是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企业。检查内容有9个方面:1.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遵守按月支付工资规定情况;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执行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工时、休息、休假规定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高温津贴规定情况;5.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情况;6.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7.劳务派遣单位及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规定情况;8.涉嫌违法犯罪活动,包括拐骗农民工和智障人员、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故意伤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9.用人单位遵守其他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情况。其中,1-5项为重点检查内容。

专项检查期间,专项执法检查组联合我市社会保险稽核小组深入用人单位,采取查阅用工资料、现场询问职工、与主要负责人座谈等形式,掌握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讲解,督促用人单位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进行参保登记,及时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监察执法工作人员在专项检查过程中,深入生产一线,与职工面对面交流,了解职工心声,引导和鼓励广大职工积极检举用人单位侵害职工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扎实开展并有成效。

(四)依法依规,严格执法。自专项检查开展以来,我们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将集体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源头治理与案件查处相结合、刚性执法与主动服务相结合,对在检查中发现用工单位存在违法行为以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明确指出;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当场提出意见和建议或口头警告,并监督整改;对在检查中发现的未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未依法办理社会保险、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用人单位,我们及时下达了限期整改指令书。同时,以专项执法检查工作为契机,通过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对所检查用人单位做到十个有数,进一步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即对用人单位的性质、劳动职工人数、劳动合同签订履行情况、劳动用工备案落实情况、最低工资标准落实情况、工资集体协商开展情况、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情况、劳动者工资支付保障情况、禁止使用童工和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落实情况、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缴费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在此次专项检查中未发现招用童工、违反劳务派遣规定、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等严重违法违规现象,但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劳动监察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主要有:

(一)绝大部分建筑、餐饮等流动性大的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部分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更是没有意识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给员工参加社会保险。

(二)部分农民工因就近就业,受农闲时节外出务工,农忙时回家务农的短期打工观念和习惯影响,还有部分年轻的就业人员存在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不愿意扣除工资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希望企业以直接发放现金的形式进行补偿,用人单位为节省成本,对此更是何乐而不为。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解和掌握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用工的变化情况,为省委和政府准确研判就业形势,制定就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五月中下旬四川省统计局组织力量对全省除甘孜、阿坝以外的19个市州的262家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典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受去产能以及生产任务不足等因素影响,上半年企业减员多于增员,用工人数呈净减少态势,多数企业不缺工,但部份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仍然明显。现将本次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262家企业分布于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居民服务业、租赁业、其他十二个行业,截至今年5月末有从业人员98184人,单位平均用工规模为374人。按从业人员规模分,1000人以上企业25家,占9.5%、100-999人企业104家,占39.7%、100人以下企业133家,占50.8%;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企业32家,占12.2%、集体企业3家,占1.1%、股份制企业94家,占35.9%、私营企业118家,占45.1%、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6家,占2.3%、其他企业9家,占3.4%;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22家,占8.4%、采掘业20家,占7.6%、制造业40家,占15.3%、建筑业21家,占8%、批发和零售业22家,占8.4%、住宿和餐饮业21家,占8%、房地产业20家,占7.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家,占6.5%、交通运输仓储业18家,占6.9%、居民服务业26家,占9.9%、租赁业22家,占8.4%、其他行业13家,占5%。262家企业中属产能过剩的企业16家。

调查显示,上半年企业用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企业减员多于增员,员工流失情况较为突出,用工人数总体呈净减少态势。

1-5月262家企业新招员工3419人,流失员工13841人,流失员工数高出新招员工数3.1倍,员工流失率达12.7%,扣除产能过剩企业后流失员工7771人,仍比新招员工数多1.3倍,员工流失率达10.2%。截至5月末,262家企业有从业人员98184人,分别比年初和去年同期净减少10422人和11189人,降幅分别为9.6%和10.2%,扣除产能过剩企业后,分别比年初和去年同期净减少4466人和2291人,降幅分别为5.8%和3.1%,与一季度相比降幅呈小幅扩大的趋势。

从企业看,由于员工流失较为突出,从业人员减少的企业数超过增加的企业数,企业用工稳定性有所下降。与年初相比,从业人员减少的企业有93家,占比由一季度30.8%上升到35.5%,从业人员持平和增加的企业169家,比重比一季度下降4.7个百分点,其中从业人员持平的企业89家,比重下降8.7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分化较为明显,十二个行业四升八降,除农林牧渔业和租赁业有所增加,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房地产业微升外,其余八个行业均比年初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以制造业、建筑业和采掘业三个行业减员最多,分别达4954人、3813人和1251人,降幅为17.5%、22.3%和4.5%。

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减员较多的主要是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和外资企业,分别比年初减少8816人、1254人和601人,降幅分别达13.9%、6.6%和12.8%,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从业人员基本保持稳定。

从规模上看,1000人以上大企业减员最多,达8469人,占到减员总数的81.2%,100-999人企业人数小幅下降6.1%,100人以下企业人数基本持平,仅减少48人。

(二)一半的企业招录了新员工。

调查显示,今年初至5月末262家企业中有134家招录了新员工,占比为51.1%,比一季度下降1.4个百分点,共招录新员工3419人,占到招录企业从业人员的6.5%。从行业看,招录员工最多的三个行业是建筑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招录了1199人、757人和268人,共招录2224人,占到总招录数的65%。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招录员工最多的是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分别招录了1667人和1277人,共招录2944人,占到总招录数的86.1%。从招录员工的构成看,按户籍性质分,以城镇户口人员为主,占比57.5%;按文化程度分,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比45.1%;按年龄分,以25-34岁为主,占比37.1%;从岗位看,以生产岗位为主,占比49.5%。

(三)近三分之二的企业不缺工。

据调查,262家企业中,有170家企业不缺工,占比达到64.9%,比一季度上升了0.7个百分点,反映出目前企业缺工现象不突出。从缺工企业的具体情况看,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短期缺工或临时性、季节性缺工现象相对突出。在缺工的92家企业中,短期缺工企业67家,占到缺工企业总数的72.8%;二是行业间缺工差别较大。分行业看,缺工企业比重较高的三个行业是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占比分别为50%、47.1%和42.7%,房地产业缺工比重最低,为15%,缺工比重最高与最低的行业之间相差35个百分点;三是普通员工和中高级技工缺工较多。调查显示,企业缺工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普通员工、中高级技工、其他员工、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占比分别为31.5%、30.4%、19.6%、13%和5.4%,中高级技工缺工占比较一季度上升了7.8个百分点,而普通员工缺工占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四)近七成企业新招录员工月底薪与去年同期持平。调查显示,134家企业今年初至5月末招录普通员工的平均月底薪为213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月底薪持平的`企业达91家,占67.9%,占比较一季度上升1.4个百分点;月底薪上涨的有36家,占26.9%,占比与一季度持平,其中涨幅在5%以下的企业有16家,占上涨企业的44.4%,涨幅在5-10%的企业有15家,占41.7%,涨幅在10%以上的企业有5家,占13.9%。月底薪下降的有7家,只占4.8%。从行业看,月底薪上涨企业较多的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四个行业,占比分别为54.5%、45.4%、37%和30%。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月底薪上涨企业较多的主要为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占比分别为33.3%和13.2%;从规模上看,1000人以上大企业月底薪上涨企业较多,占比达32%。对于月底薪上涨,涨薪企业中有10.6%的认为对企业经营没有压力,占比较一季度上升了4.6个百分点;认为对企业经营有压力,但能消化的比重由一季度64%上升到65.2%;认为压力明显增大的由一季度30%下降到24.2%,从总体看,多数涨薪企业对新招员工月底薪上涨反应温和。

三、企业经营状况及对企业用工的影响分析。

调查显示,上半年多数企业经营处正常状态,但行业及企业间分化十分明显,从而对企业用工带来了不同的影响。262家企业中,60家采掘业、制造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5.6亿元,同比增长0.6%,202家非采掘业、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213.2元,同比增长10.7%,262家企业利润总额11.4亿元,同比增长10.1%。扣除16家产能过剩企业后,44家采掘业、制造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3.2%,246家企业利润总额10.9亿元,同比增长33%。从企业看,经营状况较好,收入和利润同比均增长10%以上的有65家企业,占24.8%,实现销售收入41.9亿元,营业收入114.2亿元,利润总额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9%、23.3%和71.5%;经营状况较差,收入和利润同比均下降的有71家企业,占27%,实现销售收入15.3亿元,营业收入2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5.3%和16.3%,利润为亏损0.46亿元,同比增亏4.6亿元。

从经营状况对企业用工的影响看,主要特点是,经营状况较差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明显大于经营状况较好对企业用工的影响,即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用工总体基本稳定,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减员较为严重。从企业看,经营状况较好的65家企业5月末有从业人员25989人,分别比年初减少了315和505人,分别下降1.3%和1.9%。经营状况较差的71家企业5月末有从业人员16722人,分别比年初和去年同期减少了4985人和3056人,降幅分别达23%和15.5%。具体看,对企业用工影响较大的主要集中在两类企业,一类是产能过剩企业,另一类是建筑企业。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钢铁、煤炭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步伐加快,对用工人数的影响开始明显加大。5月末在用工人数比年初减少最多的十个企业中,钢铁、煤炭企业占了四个,分别是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广旺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蓥山广能有限责任公司、雅安市安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大片煤矿,四家企业比年初减员5617人,占到企业减员总数的53.9%。5月末262家企业中16家产能过剩企业从业人员26340人,分别比年初和去年同期减少了5956人、8898人,降幅分别达18.4%和25.3%,分别占到企业减员总数的57.1%和79.5%。由于订单减少,生产任务不足,建筑企业减员也较为严重。5月末建筑企业有从业人员13287人,分别比年初和去年同期减少了3813人和1264人,降幅分别达22.3%和8.7%。若扣除产能过剩企业和建筑企业的减员因素,调查企业用工人数只比年初减少653人,降幅将由9.6%缩小到1.1%,呈小幅下降的态势。由此可见,去产能及建筑企业生产任务不足是导致上半年企业用工人数减少最主要的因素。

四、需要关注的问题。

1.多数企业经营扩张欲望不强,招工能力有所减弱,用工需求上升预期不高。调查显示,多数企业对扩大用工持谨慎保守的态度,262家企业中预计三季度用工与二季度持平和下降的多达221家,占84.3%,比重较一季度上升了0.5个百分点,其中预计用工持平的有196家,占74.8%,比重较一季度上升了3.3个百分点,预计用工增加的只有41家,比重由一季度16.2%下降到15.7%,反映出企业用工需求总体较为疲软。从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采掘业、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预计用工持平和下降的企业较多,所占比重均超过86%。预计用工增加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6.4%和23.5%。

2.部份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仍然明显。调查显示,尽管上半年企业用工需求不旺就业压力较大,但仍有47.3%的企业认为存在“招工难”,其中有11.5%的企业认为存在较为严重的“招工难”。在招录了新员工的134家企业中有41家企业认为今年招新员工的难度超过去年同期,占到调查企业的30.7%,占比较一季度上升了9.5个百分点,91家企业认为今年招新员工的难度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多,占比由一季度71.4%下降到67.7%,只有2家企业认为今年招新员工更容易一些。从行业看,认为新招员工难度超过去年同期的主要有采掘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占比分别为63.6%、62.5%、42.8%、38.5%和37.5%。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主要集中于股份制和私营两类企业,占比分别达到41.9%和23%。从企业规模看,从业人员在100-999人企业反映较为突出,占比达到37.3%,其次是1000人以上企业,占30.8%。调查显示,目前企业较难招的除一些脏重危岗位的普通员工和普通岗位的熟练工外,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如农业科技、汽修保养、保健养生、酒店及物业管理等。对于招工难度增大,企业认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求职者对薪酬期望过高,占47.5%;二是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减少,占31.2%;三是求职者人数减少,占14.8%;四是招聘渠道不畅,占4.9%。

五、受访企业的呼声与建议。

1.部份煤矿企业反映:煤矿员工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工资收入较低、家庭负担较重,压减煤炭产能后,裁减的员工再次就业的困难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稳定因素,企业压力大,期盼政府能尽快出台相关办法或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帮助引导企业向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能源转产,实现煤矿职工再就业。

2.部份保安服务公司反映,作为非一般纳税人受“营改增”政策影响较大,主要是营改增后,最大的成本人工工资等暂不能纳入抵扣税项,却要按增值税税率交纳税金;其次,开具的发票不是增值税发票,客户方不能抵扣税金,影响业务的开展。期待国家针对行业的特殊性,给予税收方面的合理政策,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3.部份市政公用企业反映:政府补贴偏低,经营压力较大。如遂宁市公交公司呼吁:提高政府政策性补贴;适当调增运营票价;适当增加公交驾驶员的薪酬待遇。如攀枝花市水务公司呼吁相关部门针对工商用水实行同价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

4.部份企业的建议:

一是强化技术人才培养激励措施。注重对引进技术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激励,制订相关政策措施,对技术人才可以推荐申报享受市、区政府特殊津贴等政策,同时出台相关人才住房保障体系,通过解决技术人才的工作、住房等措施,实现技术人才的落地。

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增加人力资源招聘会的次数和力度,尤其是多开展特定行业的招聘会,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供需平台,引导企业和求职者实现人岗有效对接。

三是就业服务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大力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定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缓解求职者求职无技术、企业想招人但无合适人员的两难问题。

四是切实落实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各项举措,对于困难企业给予部分社保费用免缴、缓缴或降低费率。同时建议对企业用工出台奖励政策,以调动企业用工积极性。

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情况报告

20xx年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在街道、村(社区)干部的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下,街道的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现总结如下:

20xx年初以来,街道实行劳动用工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网格管理要求,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劳动用工领导小组,与各办公室、管理处、社管办、签订劳动用工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定关于劳动用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实施意见,对网格管理员劳动合同签订、年底工资清欠和劳动用工日常管理等内容进行考核,并与年底经济考核相挂钩。管理网络从原来的单一机关干部联系企业责任制,延伸到社区、村,并分别建立劳动关系协调小组。

签好劳动合同是劳动用工管理的基础,今年我们街道办事处充分发挥社区干部、村一级干部作用,做好调查摸底工作,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和意义,以各管理处为单位开好动员大会,对规模较大的企业上门对企业职工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做到不留死角。签订劳动合同18560份,企业405家,合同签订率和签订面基本完成上级要求,合同签订率达100%,并全部输入电脑,实行微机化管理。

街道设立劳动管理站以来,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劳动管理人员进行了专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依法行政。劳管站人员做到底子明,情况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今年来共解决劳资纠纷案子365只,其中10人以上案子26次,为企业职工追讨工资142万元。没有发生由于处理不当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9月底,对城区所有企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非法使用童工专项整治清查,共查处童工嫌疑人和无合法证人27人次。

利用报纸、电视、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劳资双方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针对20xx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组织500万元以上企业参加了市组织的培训,街道针对自身实际,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增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的了解,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同时做好做好企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宣传,鼓励企业积极参保,20xx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都比上年有所增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比上年末增加5800人。

20xx年,共为下岗失业申报社会保险补助12450份,失业优惠证办理11380份。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虽然街道在劳动用工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成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在20xx年度,将进一步加强劳动管理站的人员配备,完善软硬件设置,使街道劳动用工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更深层次的提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