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类的散文范文(18篇)

时间:2023-12-25 10:05:23 作者:雨中梧

写作是一种能力,是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才能够逐渐提高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作文范例,欢迎大家一起学习和欣赏。

亲情的散文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们真挚而又美好的感情,我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

在我以前,已经快接近期末考试是的那一天晚上,我突然发起高烧,妈妈没顾得上吃饭,让我穿上她那件暖咊而舒适的的大袄,免得再着凉,就带着我去打针,打完针后,又拿了一些药,医生并嘱咐了妈妈,应当每隔4小时吃一次。回家后,已经是九点钟了,我没有吃饭,吃了药后,就迷迷糊糊睡着了。“孩子,起来吃药了!”我醒来,看了看表,阿,一点多钟了,妈妈没有忘记给我吃药!我好想哭,但我控制住了,我不想让妈妈在为我难过。

我躲在被窝里,不仅陷入沉思: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不是柔软的被窝,而是母亲的怀抱,自从我们呱呱坠地以来,母亲就挑起了养育我们的担子,从不曾有半句怨言。是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长大,是妈妈用高尚的道德教我们做人,是妈妈用阳光般的爱,把温暖照进我们的心田。妈妈给我们的爱比蓝天还高,比大海还深,这比蓝天还高,比大海还深的母爱我们怎能忘记呢?有人说:“母爱是源泉,是溪流。”真是一点也不假呀!母亲给了我温暖,慢慢流进我们的心田。

亲情是永远是值得赞扬的,尤其是母爱,我要用一首赞歌赞美她:赞美她的无私,赞美她的朴实,赞美她的伟大!

亲情的散文

25岁妈妈的儿子才一岁多,52岁妈妈的儿子大学毕业已参加工作。25岁妈妈遇到52岁妈妈,愁眉苦脸,一副疲倦的样子,还没等对方开口,她就絮絮叨叨地说开了:“养孩子怎么这么辛苦啊!自从生下儿子,我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围着儿子转,他需要的一切,都尽自己最大努力。担心他没吃好,担心他生病,担心他摔跤,付出自己的所有,就希望他健康快乐。”

“每天的生活就是一个字:累!晚上他要撒三次尿,还要喝一次牛奶。我几乎天天睡眠不足。白天,他无时无刻不需要我的陪伴,需要我抱,像是强力胶粘在了我身上,不能分开半秒。他已经会走路了,出门的时候却总是点名要我抱,累得人够呛。我累了还不能在他面前表现出来,否则他会不高兴。霸道啊!更令人烦恼的是,常常花半天时间给他做的又香又营养的饭,他却吃几口了事。生孩子之前,我逛街、美容、看书、听音乐,日子过得闲云野鹤。现在呢,孩子不仅占领我的精神空间,还占领我的生活空间,变得一切都以他为中心,痛苦啊!哎,真希望孩子快快长大!”

听25岁妈妈吐完苦水,52岁妈妈沉吟半天,缓缓地说:“儿子自从考上大学离开后,回家的次数就屈指可数了,我的生活好像一下子空了很多。我眼巴巴地盼望着他的来信和电话,他却痴迷于追求独立与自我,把我丢在脑后。终于见到他的时候,我好想像小时候一样,再抱抱他,可他却不让我抱了,他说他长大了,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再也不是小孩子了。参加工作后,他更忙了,他的眼里满是世界,满是追求成功的诱惑。突然有一天,很少回家的他带回了一个陌生的女孩子。他视那个女孩如珍宝,全心全意地爱着她,失魂落魄地爱着她。后来,他结婚了,又忙着去过他火热的婚姻生活,再也不需要我了,我好像从他的生活里渐渐撤退,渐渐消失。尽管我对他的爱依旧那么深,那么浓,依旧可以不顾一切,牺牲所有。好想再回到他小时候,那是我人生里最美好的记忆,那时,他那么依恋我,需要我,崇拜我,给了我那么多幸福和快乐的时光。然而光阴易逝,过去的永远不再来。后悔那时没好好地珍惜与他共度的时光,孩子真正需要你的时间也只有那么短短的十几年,可那时你是他的天,付出后能享受如此殊荣多么值啊!”

听到这些,25岁妈妈怔住了,沉默良久后把目光投向了不远处正在玩耍的儿子,目光里满满的全是怜惜与爱。

这位25岁妈妈就是我,52岁妈妈是我的邻居。

亲情散文诗

(一)。

您花白的头发。

印证着那些用汗水和泪水交融的.年轮。

您沟壑纵深的额头。

细数着您饱经沧桑和磨难的人生历程。

亲爱的妈妈。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

而您却一天天见老。

握着您干瘦的手。

女儿心里隐隐作痛。

妈妈您老了。

为了子女您流尽了泪水耗尽了心血。

更是累弯了腰。

(二)。

由于身体不适。

身边没人好好照料。

我和大哥把您和父亲接到了漳县。

是的。

自您和父亲来漳县后。

我们的生活开始忙碌起来。

可是您知道吗。

亲爱的妈妈。

当女儿在自己的家里亲自为您和父亲做好饭菜。

看着您和父亲吃。

女儿心里塞满了幸福。

尽管女儿知道饭菜的口味也许不怎么美味。

但您和父亲却吃的很香。

是啊。

不论孩子做出什么。

在妈妈心里眼里都是最好的。

(三)。

妈妈。

您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看着子女们奔波。

您难受。

您说:最怕的就是给娃们添麻烦。

可是妈妈。

您的孩子都是您一把屎一泡尿拉扯大的啊。

如今让孩子们照顾您。

您为何充满了内疚。

在您心里只有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

却舍不得让自己的娃受一丁点苦。

亲爱的妈妈。

当孩子给您洗脚的时候。

当孩子为您洗头的时候。

当孩子为您换洗衣服的时候。

您眼里总是浸满了泪水。

您说父母老了。

给孩子们添麻烦了。

可是我的老妈妈。

您和父亲为了我们几个孩子送走了多少个春夏秋冬。

吃了多少苦。

受了多少累。

您怎么就不说说呢。

作为您最最疼爱的孩子。

我们只是希望您和父亲能够健康长寿。

看着您和父亲咧和着没了牙齿的口开心的笑。

是孩子最喜欢的风景。

(四)。

妈妈您知道吗。

下班回家。

不论什么时候跨进小区的大门。

我总会看见您在阳台上张望我回家的身影。

往往是我的脚步还没到家门口。

房门就会早早的打开。

伴着您灿烂的笑脸和老父亲“娃,来料!”的声音。

女儿的心里总是塞满了阳光。

在您和父亲的关爱呵护下。

女儿惬意的享受着那份浓浓的爱。

老父亲年轻时是食堂的炊事员。

做的一手好菜。

虽然年事已高。

但他还是会帮助我做饭。

那些天。

我再不操心买菜做饭。

还有家里的水果零食。

您和父亲总会大包小包的买好洗好。

专门等我们回家后吃。

吃着香喷喷的饭菜。

我时常劝你们别忙了。

等我回家后做。

可是父亲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做做饭会给我减轻负担。

那时,妈妈您也会插言:

你忙着么我们做做饭也好着呢。

任何时候做爹妈的总有操不尽的心。

(五)。

闲暇之余我们会陪着您和父亲散步。

我们也会坐下来静静的听父亲讲那过去的事情。

尽管那些故事翻来覆去我们听了一遍又一遍。

但看到父亲乐呵呵的讲。

我们就会乐呵呵的听。

您那时总会阻止父亲不要再讲了。

您怕孩子们嫌麻烦。

可是妈妈。

只要您和老爹高兴。

孩儿愿意做你们永远的听众。

小时候的我喜欢躺在妈妈身边睡觉。

如今我依然喜欢赖在妈妈身旁。

听妈妈说话。

看妈妈睡觉。

父亲笑我长不大。

是的。

我愿意做妈妈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其实不论我们长多大。

在妈妈眼里。

我们始终都是她长不大的孩子。

(六)。

亲爱的妈妈。

年轻时为了让我们几个孩子吃的好一点。

穿得好一点。

您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啊。

您心里最大的痛就是没治好大姐的病。

您心里最深的伤就是没坚持劝说父亲送二姐上学堂。

提起她们您总会摇头。

虽然口里没过多的说什么。

但女儿能够读出您深深的忧伤。

妈妈。

那些苦难的岁月撕碎了您的心。

那些痛楚的回忆流尽了您的泪。

面对过去现在的我们心里同样难受。

但现实是无法改变的。

我们必须学会坚强。

学会遗忘。

如今您老了。

皱纹深深地。

皮肤皱皱的。

走路也慢慢的。

苍老的让人心痛。

(六)。

妈妈。

您给了子女们许多。

走到哪儿依然还有操不完的心。

您说二姐在乡下不知道日子过得好吗。

您说小哥在牧场不知道衣服穿暖着吗。

在武威您操心的是漳县的娃。

在漳县您放不下的又是武威的娃。

妈妈想娃的时候。

泪水常在心里洒。

无论孩子们走到哪里。

根都扎在妈脚下。

无论孩子们走到哪里。

娃都在娘心尖上挂。

妈妈的孩子。

永远是妈妈心里的宝。

(七)。

亲爱的妈妈。

您大字不识一个。

却教会了娃们勤劳和善良。

教会了娃们怎样去生活。

吃苦受累一辈子。

您该歇歇了。

不要再操心不要再牵挂。

孩子们大了。

就让他们勇敢的去走吧。

(八)。

我的老妈妈。

您和父亲就是孩子的家。

你们在,家就在。

您把我们养大。

我们愿意陪您变老。

亲情的散文

说起大学教授,这是当今社会上最受人们爱戴和尊敬的职位,说起大学女教授,更是令我刮目相看,敬仰三分的人。我的亲家母,就是一位出色的大学女教授,就职于东北大学,是学术界远近闻名的知识美女!

风韵犹存的亲家母,虽然已经年近六旬,但保养得非常好,皮肤细腻粉白,眼角稍有皱纹,头发乌黑锃亮;高高的额头下,一双美丽动人的丹凤眼,炯炯有神的镶嵌在微翘的高鼻梁和好看的瓜子脸上;一米六五的身高,体型标准,挺胸昂头,英姿飒爽;气质温文尔雅,举止端庄大方;尤其是那优美甘甜的声音,和蔼可亲,悦耳动听。

两年前,儿子结婚时,我们第一次见面,亲家母实际年龄长我三岁,看面容倒像是比我小十三岁!穿衣打扮,举手投足,行为规范,都让我真正见识到了知识女性的迷人魅力!只可惜,我们刚见一面,只是吃顿饭的功夫而已,还没有亲热够,她就匆匆忙忙地赶回单位上班去了。细细算来,我们已经有两年没有再见面了,甚是想念。

婚后的儿子,不但为我娶回了一位如花似玉,貌美如仙,不是女儿胜似女儿的好儿媳妇;还让我们结识了两位至爱亲朋好友,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的亲家公和亲家母,使得我们的生活,来了一次质的飞跃,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都大大改变。

两个姓氏,七口人家,由新的成员,组成了新的大家庭,新的大家庭里,温馨惬意,和谐美满,幸福快乐!是呀,中国十三亿人口,能成为儿女宗亲的,结为亲家的两家人,不能不说,既是缘分,又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这都是上天的旨意!

时隔两年后的今天,2011年十月二十六日,我的宝贝孙子诞生了!感谢上帝,恩赐于我一位宝贝的大孙子。小家伙的出生,让我和亲家母久别重逢,再一次相见,十分亲热,所不同的是,当年还没有离休的亲家母,至今也和我一样,都是退休离岗,自由闲散之人。

如何照顾好儿媳妇坐好月子的责任,如何照顾好宝贝大孙子满月的义务,自然而言的就落在了我们两位妈妈的身上。我们老姐俩同心协力,废寝忘食的伺候月子和看护好宝贝小孙子。虽然累得头晕脑胀,腰酸背痛,熬得两眼通红,辛辛苦苦,但是苦中有乐,心情超好,无比快乐和幸福,情感上都有了新的寄托,精神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愉悦。见到亲骨肉孙子的兴奋劲,至今仍然未过,就是高兴,就是快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我的宝贝小孙子就满月了。如何照顾好宝贝小孙子在婴幼儿期间,成长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自然而言,也得落在姥姥和奶奶的身上。可以想象,不是她来照顾,就得我来照顾,义不容辞,不能推托。请保姆来照顾宝贝小孙子,至少,在感情上,我是通不过的。

谁去谁留?这又是一个非常难做决定的大事,只能在两家人中,选择其中一家人留下,比较合情合理。要不就是亲家公和亲家母两位留下,要不就是我和老伴留下,于情于理,都没必要拆开两个独立完整的家庭,单单留下两位母亲,让两位爸爸过孤单没有女人照顾的苦日子。

实际上,儿子目前现有三室一厅、一厨、两个卫生间的住房,已经十分宽敞,条件尚好,再住下两家四口人,没有问题。但是,时间一长,老少三代人,三个完美的家庭,七口人生活在一起,就不大方便自由了。四位老人,一个宝贝小孙子,这是八零后这一代新新人类,娶妻生子后,家家目前所面临感情“危机”的大问题!姥姥和奶奶一样的都喜欢宝贝大孙子,都爱宝贝大孙子,都舍不得离开宝贝大孙子。

事实上,三个家庭,又怎么可能长时期的合在一起过日子呢?于人于己,都不方便,都不科学,避免不了有矛盾发生。到那时,困扰的不单单是感情“受到伤害”的大问题,还会直接影响新大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矛盾百出!就目前中国独生子女再生育独生子女的现状来看,这是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双方父母都在积极“抢占争抢”宝贝大孙子的情况,屡屡发生。情感纠结是两个家庭最难解决的大难题!家常里短难断,人之常情永在,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的人家,都是由姥姥和姥爷来带孩子,少数人家是由奶奶和爷爷来带孩子,还有一部分人家,雇保姆来带孩子,因人而异,各所不已。我不想谈论顾起保姆,还是顾不起保姆之事,只是想说,在呵护宝贝小孙子的问题上,我是无法抑制深爱他的情感,骨肉连心呀,亲情大于天。如果,儿子媳妇让我照顾宝贝小孙子,我会尽我的一切所能,放弃原有轻松、自在、快乐的美好的休闲生活,一心一意的,专心致志的,来精心呵护我的宝贝小孙子成长。

之前,我曾为宝贝小孙子写过一篇散文《我的情感世界》,故此,就把此篇看作是《我的情感世界》的姊妹篇吧,都是说些宝贝小孙子的事。按照实际情况,流行潮流,大势所趋,大多数的年轻妈妈,是喜欢和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好相处,不隔心,出现问题,没有反正,闹过就好,母女之间,没有隔夜的仇。你无论是走在大街小巷,还是车站码头,看到推着婴儿车的老妈妈问起时,十个有七个都是姥姥。这就是真实的现代派,八零后的美好家庭的新生活。我非常理解,非常的支持,只要孩子们生活的幸福快乐,和谁在一起生活又何妨。我没有那么守旧,那么跟不上形势,谁人都有双层父母,家和万事兴。

鉴于社会和家庭的实际情况,我得高风亮节,主动让贤给亲家母来照顾宝贝小孙子。因为孙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长大成人的,很可能需要三年至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离开专人的照顾。假如,我和儿媳妇生活在一起,情况就不同了,两个人都会非常的小心谨慎行事,放不开生活习惯。天长日久,势必会造成双方情绪紧张,感情上难免有隔阂,担惊受怕的事情太多,出现问题,不好沟通就麻烦了,既伤感情又伤心。久而久之,会把两个人搞得很苦很累,难免没有烦心的事情发生,弄虚作假的说话办事,虚情假意的过日子,时间一长,还不把两个人都弄神经了!那样的境遇,可就糟糕透顶了,无法收场。

事实证明,大多数人家婆媳关系都处在紧张游离状态,不适合长期在一起过日子。有的人家,屡聚屡败,甚至结下了冤仇,无法化解。不难否定,婆媳生活在一起,的确有着太多太多的不和谐因素产生,甚至吃喝拉杂都过得非常别扭!时间久了,难免锅沿碰到马勺的事情发生。婆媳之间,不能心心相印,也不要太伤感情,分开居住,是确保家庭不闹分裂的根本保证,这已经是几代人的成熟经验,符合社会及家庭的安定团结。

我的原则是,不要求儿子、媳妇对我有多孝心,给多少钱,多感恩于我,至少我们之间不要发生伤害感情的事情,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像有的人家那样老少错位,忍气吞声的过日子,那就太伤我的心和自尊了,同时也失去了对双方的爱戴和尊敬。我一直扪心自问,如果不能和儿子媳妇相处得好的人,乃是我们做父母之人的最大失败。鉴于此,我自然是第二人选了,敬候佳音吧。

这次为了照顾好月婆,两位妈妈同时留了下来,使得我有幸和亲家母,在一起小住了一个月,她让我心情舒畅,生活愉快。亲家母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都处理的十分得体,且有涵养。尤其是对我和老伴,十分尊敬和照顾,我们四个人之间,如同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人。她从不在我们面前摆大学教授的谱!最让我敬仰的是,她不但人长得眉清目秀,性格温和可亲,干净利落,家务事做得井井有条,干在前面,吃在后面。烧得一手好菜,色泽鲜艳,荤素搭配合理,清淡而不油腻,有凉有热,香甜可口,的确有益健康。

从现实生活来看,她的饮食习惯,清淡而营养搭配合理,生活规律,早睡早起,穿衣打扮,高贵素雅。从一日三餐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到打扫房间,整理内务,都干净彻底,没有卫生死角。养花种草,改善屋内环境,注意通风换气,各种生活习惯,都更符合儿媳妇的要求、口味和想法。比起我们这些北方爱吃大鱼大肉菜的人,爱穿大红大绿衣的人来说,她是那样的与众不同,至少我赞同和追捧。

给孙子过满月那天,家人齐全,正是落实人选的最佳时刻,亲家母,一反常态的高谈阔论,震住了儿子媳妇,大家都难以接受,惊得目瞪口呆!全家人立刻进入了混乱、尴尬、窘迫的状态之中,谈话无法进行下去。我非常理解亲家母的苦衷,她和我一样,都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女儿、女婿和宝贝小外孙子,难舍血脉亲情。但是,她实在不习惯再继续做没完没了的家务事,尤其是得带婴儿,一个月内,她立减体重十五斤!身体实在是吃不消了。她已经习惯退休后清闲自在的美好生活,她离不开自己多年的老同事,她离不开自己心爱的小提琴乐队,她离不开经常外出演出的老年合唱团,她更改不了每天健身散步的固定时间,她离不开集体外出去旅游和各项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

她说:“我们这一代人能走到今天,实属不容易,我们吃了太多太多的苦,遭了太多太多的罪,人到晚年,能过上几天舒适快乐的生活,理所当然。不要再为下一代人操心费力了,那是你们这一代人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应该由你们自己去承担,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现在养育儿女,比起我们当年,条件要好上百倍,甚至千倍,没有必要再搭上父母活受罪。”

她坚决不同意留下来呵护宝贝小外孙子,也不让我留下来看护宝贝小孙子。她的决定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她不是不爱自己的亲骨肉,她不是不管自己的宝贝小外孙子,她不是不心痛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她主动每月出资三千元钱,请保姆来照顾宝贝小外孙子,来缓解亲人们的疲劳。听后,令我感动的悄然泪下,语痴难言。情况急转直下,给了我留下来照顾宝贝小孙子的大好机会,心中暗喜,使我有了爱护宝贝小孙子的天赐良机。

喜庆的酒宴,被亲家母的一番谈话,冷了场!搞得酒无兴致,饭菜无味,屋里死一般寂静。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大着胆子,换了话题,主动要求,留下来照顾宝贝小孙子,以此来活跃缓解窘迫的场面,同时爱心的等待儿子、媳妇的正式批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是,儿媳妇满心欢喜,立马表态,热烈欢迎我留下来照顾宝贝小孙子。全家人冰冷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尤其是亲家母和亲家公,万分的感谢我,客套话长篇累牍,弄的我好不自在,内心却感恩不尽。

故作镇静的说:“诶呀,亲家,说哪里的话,感谢我什么,受用不起啊,照顾宝贝小孙子,理所当然,实属应该,也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无怨无悔。再说感谢,我都不好意思了,理解万岁!要说感谢,我应该感谢你们二位,是你们教育出了一位好女儿,好媳妇,好媳妇又给我生了一个宝贝大孙子,我今生今世都感谢你们才对。

临分别那天,亲家母把小外孙子亲吻个够!还把照相、录像全部复制在她的电脑上,还和我立下君子约定,每天晚上都要和她视频,看小外孙子的录像,以此来解她的相思之苦,可怜天下父母心哦!

时隔三个月过去了,回过头来,在想想亲家母讲的话,不无道理:“第—,长时间带婴幼儿的老年人,太熬夜,琐事繁多,精神憔悴,大伤元气,影响身心健康;第二,我们都是年近六旬的老人,再也经不起长时期的辛苦劳累,身体会吃不消的,健康最重要;第三,从长远的利益来看,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才是你们做儿女的首要任务,我们平安无事,你们才能安心工作和生活。”

我衷心的希望八零后为人父,为人母的孩子们,都来理解你们的父母吧,深爱你们的父母吧,孝敬你们的父母吧,给你们的孩子做好榜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父母的身上,百事孝为先。

亲情的散文

岁月一去不复返,我眼中的他老了!我曾经多次拿起手中的笔,想写一些我的父亲,但终究还是放下了,手里的笔异常沉重,你的沧桑,你的辛劳,你的一切一切,岂是我这支笔所能描述的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慢慢体会到了父母那个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之心使我感动的却是十几年来他们为儿女所付出的的爱,人们都说母爱爱的真挚父爱爱的深沉果然不错!

五十多年前,你成了别人的儿子,而今天,你的儿子将用什么样的笔什么样的言语才写得好你!

似水年华眨眼间你的孩子长大成家立业了,终于懂得了岁月无情的道理!

父亲是个乐观而深沉的人他在我心中是英雄他有大丈夫的刚毅与坚韧,多年前他下岗了,为了供我读书,为了全家人,他起早贪黑,曾经的他,为了撑起这个家,整日的在外奔波,乌黑的头发变白了,脸变得苍老了,可他对于生活的热爱的那颗心依旧不变工作之余最使他欣慰的,他儿子的工作成就吧。

他使我懂得生活之艰辛人生之不易!

亲情的散文

说起小舅,家里人都说我的母亲最偏爱他了。其实每一个亲人在她心上都是一样的份量。毕竟是能力有限,只能将“重点”放在我的小舅一个人身上。小舅把我的母亲当成了多年的依靠,就像瘸子离不开拐杖一样。

我们热爱小舅并不亚于母亲爱弟弟。只是母亲很早就用了怀疑的目光。她太想让我们明白那个一九六零年,一袋面、一袋麸子是什么概念。对待小舅母亲一半是在报恩,报当年小舅不仅在精神上还有物质上给予的帮助。我想我们是懂得的,我们把最纯真最真实最大的爱给他,自己也是快乐幸福的。

时过境迁。母亲和小舅之间的通话越来越枯燥无味了,甚至让旁人觉得没有必要了。母亲将她的问题一字排开——他大舅身体怎么样,天冷让多穿些衣服;你二舅呢,还有她三姨呢……好咧,好咧他们都很好——回答者也全是不咸不淡地标准答案。我看不下去母亲的这种自我陶醉亲情的感觉。有时真想上前把电话挂了。母亲在外多年对家里的状况一无所知,就像一个盲人不知道方位。而舅舅或许是这么认为的——家里翻天覆地变化,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的清的。这好比泥土里拔树根带出好多泥,越说母亲可能越糊涂。

母亲对这个答案也没什么意见——好,你们都好,我就放心了,感谢你!母亲的本意是想感谢舅舅带来的好消息。可听起来却有些讽刺的味道。小舅语塞了,他支支吾吾起来。最后问——星月在吗。母亲长长的“哦”了声像打嗝。舅舅沉默了低低地问——那我和她说个话?母亲说——你和她说啥,你怎么样,生活能过的去吗。舅舅哼哼两句我也没听清。母亲说——那好,我明天就去邮局。

听家里人说舅舅信耶稣,有空得去教堂做祷告,也就是和‘神’说说话。我很纳闷,‘神’能帮助舅舅什么呢,是不是把心愿默念一阵,啥事就能解决?要是这样他还找母亲干嘛。我不知道也想不通,小舅在母亲这里得到他想要的,却要和‘神’说心里话。

亲情的散文

今天,当我把要离开盐都的想法告诉给父亲的时候,我看到了十年前我离开盐都到船城的时候父亲脸上同样的黯然神伤。

今天忙了一天,从早到晚。所做的就是为了那套房子。父亲也来了,就如前段时间一样忙碌。他并不多言,只是埋头做事,就如曾经对待儿时的我一般。

我并不想这么快告诉他我要离开这里的事情,只是迟早都会发生。

父亲还是如以往一样仔细地做着,把房间的每个细节,他会的、不会的都尽力去做,似乎这是我儿时的摇篮一般,充满了他的爱心。

我一直踟蹰于爱与恨、留与去之间。我原以为我会很洒脱地离开,但是当我真正要面临离开的时候,我才发现,这里承载着我太多的记忆和希冀还有父亲那永远默默无言的背影。只是有的记忆只留下了点点碎片,有的希冀已在现实的残酷中变得支离破碎,而父亲的背影却在如磨盘的岁月中研磨得消瘦憔悴。

一个朋友说,缺陷也是一种美。是的,也许人生中总会有太多的不如意,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变得酸甜苦辣咸五味齐全。

父亲的好我是记得的,只是无法表达更不能倾诉。那些在他佑护下成长的岁月,虽然平凡但让人泫然。

人生中总有无法避免的两难。选择了一个,或许就要放弃另一个。

我不再在意选择与放弃之间的痛苦,只不舍从此以后不见的别离。

时间到了,父亲不得不离开。从这个城市的一边去另一边。车开了,他走了。

不想时间过得太快,因为每过一秒便接近我要离开他,离开这座城市的日期。

亲情的散文

“鸟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这是自然界中最广为流传的感恩事例,感恩也是悠悠五千年来中华文化长河中优秀的品质。家是幸福的港湾,是我们一生的避难所,正因为有了家,有了亲情,才有了我们!

小时候,我总是傻傻地望着那浩瀚的星空,上面镶嵌着无数的星星,它们拥有着最独特而又最迷人的光彩,我始终觉得它们好像一直在诉说着一个个神秘的故事,也许只是因为我不懂它们的语言罢了!年迈而又见多识广的奶奶告诉我,那些星星是一个人最后的归宿。我不知道,也不明白。直到十岁时,奶奶的突然辞世,让我从那时起懂得了后悔,懂得了失去。不论我如何哭闹,奶奶却永不回家了,我多想再听奶奶唱一次那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秦腔,多想让奶奶用那双充满老茧的手抚摸我,但是往事已去,无论如何,也唤不回那疼我爱我的那位老人。当我再次仰望星空,我很想再问一次,奶奶,您到底是哪颗星星?我好后悔,在当初奶奶健在之时,未曾孝敬奶奶,珍惜与奶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但是往事已去,再多么后悔,也只是徒劳!

当我们呱呱落地开始,我们的人生之帆便起航远行了,途中我们经历明媚艳阳天,也经历暴风雨的打击,但无论如何变换,陪在我们身边的始终是亲情,始终如一的是父母。我们从幼儿再到成年,其间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父母操劳了一辈子,遇到知恩图报的儿女也就足够了,但是总会有一些例外,如“啃老族”“月光族”,更有甚者,与年过半百的父母对簿公堂,争夺家产、拒绝赡养老人等!随着时光的流逝,父母终归会离我们而去,所以身为子女的我们要懂得感恩亲情,拥抱亲情!

家,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俗世的灯红酒绿,留下的只是那一份份未经雕琢的爱,那一份份永不变的陪伴,那一份份沉甸甸的爱。想想父母那微驼的背,那双鬓间日益增添的白发,那岁月刻在额上的一道道皱纹。别再任性了,别再与最爱你的人吵架了。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句话:我们都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最爱我们的人!现实生活中难道不是这样吗?感恩亲情,感恩父母!

我们长大了,有家才有我们,有爱才有家。我们长大了,看我们长大的人却老了!别为自己的一生留下遗憾,始终铭记——感恩亲情,感恩亲人!

亲情的散文

清晨,下起了小雪,站立窗前,望着飘飘洒洒的雪花,真想填一阙词:静看一场落雪。

大姨从大庆回来到表姐家了,雪刚刚停下来,我去楼下超市买回大姨最喜欢吃的水果。我围上大姨以前给我的红围巾,挽上母亲,匆匆出门去看大姨。

在车上,手里摆弄着红围巾,心里暖暖的。小时候,我家里穷,穿的衣服几乎都是大姨送的。大姨家女儿多,女儿不穿的衣服,大姨就挑好的送给我穿。当时,虽然穿的是旧衣服,但在我们村里也是时髦的流行色新装,美美的在小伙伴前显摆。

有一次,大姨刚给表姐做了一件新衣服,正巧我去大姨家玩,看见这件漂亮的花衣服,我试穿上,就不想脱了。大姨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给玲玲穿吧,表姐气得直撅嘴。

小时候,我去大姨家,常常坐在土炕上一面看着大姨给我做棉衣,一面吃着大姨炒的香甜的爆米花,听她讲狼来了的故事。一个冬天里,穿上大姨给做的暖暖的棉衣,身上暖,心里热。

大姨做针线活的手艺很棒,会裁剪,经常坐在缝纫机前做衣服。那时的街坊邻居家家的孩子多,很多母亲做衣服都做不过来,大姨常常帮她们做衣服,经常忙到过年。

沉浸在历历往事的回忆中,很快来到表姐家。走进表姐的雅室,大姨坐在床上,我激动地喊了声:“大姨”,大姨拉我坐在她身边。

母亲和大姨叙旧,表姐做菜,我煮茶。

斟茶,望着大姨,我的眼睛一阵阵湿润,大姨的脸上,岁月洗刷的皱纹悄然爬满眼角,银发斑斑散满双鬓。一抹浅笑、淳朴、和蔼、慈祥还挂在脸上。我喜欢喝茶,喜欢把每一个日子,过成一首诗,相依相亲的情意与优雅。品味茶香,畅叙亲情。把柔情与诗意,连同与大姨数十年的回忆,一针针镌刻,一线线缠糅。一笔笔留在生活里。岁月无声,老了容颜,却,让我们,更长久。

年过八旬的大姨,身体和精神状态还不错。她和母亲静静地依偎在一起,翻看着手机相册,从两张旧照片中,追忆昔日外婆的清秀与端庄,仿佛听到了渐行渐远的岁月足音。时光如水,缓缓流淌。老了容颜,不老的,唯有情长。

我也依偎在大姨老姐俩身旁,欣赏表姐的小盆栽,清新与简约。期待素心菩提,期待春暖花开。

表姐做好了一桌可口的饭菜,大家围坐圆桌旁,品尝表姐的厨艺,咀嚼过去的光阴,唠着老掉牙的嗑。

在一碗水灵灵,香喷喷的水饺里,饺子馅里融入了亲人浓浓的情怀,饺子越吃越香,四位亲人品味幸福、快乐、暖洋洋的滋味,血浓情浓爱更浓。亲情,其实,并不遥远也很简单,只要用心去体味、去珍惜,犹如岁月中你寻觅的那个温馨的风景,只需往前迈那么一小步。

家亲情散文

红梅两岁的时候,一次发高烧,昏迷不醒。父亲连夜抱着她去医院。路上,已经昏迷了一天的她,突然睁开眼睛,清楚地叫了声:“爸爸!”

父亲后来常常和她提到这件事,那些微小的细节,在父亲一次次的重复中,被雕刻成一道风景。每次父亲说完,都会感叹:“你说,你才那么小个儿,还昏迷了那么久,怎么就突然清醒了呢?”这时候,父亲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温柔和怜爱。说得次数多了,她便烦,拿话呛他,父亲毫不在意,只嘿嘿地笑,是快乐和满足。她的骄横和霸道,便在父亲的纵容中拔节生长。

父亲其实并不是个好脾气的人,暴躁易怒。常常只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会和母亲大吵一场,每一次,都吵得惊天动地。父亲嗜酒,每喝必醉,醉后必吵。从她开始记事起,家里很少有过温馨平和的时候,里里外外,总是弥漫着火药的味道。

父亲的温柔和宠爱,只给了她。父亲很少当着她的面和母亲吵架,有时碰巧让她遇到,不管吵得多凶,只要她喊一声:“别吵了!”气势汹汹的父亲便马上低了头,偃旗息鼓。后来,只要爸妈一吵架,哥哥便马上叫她,大家都知道:只有她,是制服父亲的法宝。

她对父亲的感情是复杂的,她替母亲感到悲哀,曾经在心里想:以后找男朋友,第一要求要性格温柔宽容,第二便是不嗜烟酒。她决不会找父亲这样的男人:暴躁,挑剔,小心眼儿,为一点小事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

可是,做他的女儿,她知道自己是幸福的。

她以为这样的幸福会持续一生,直到有一天,父亲突然郑重地告诉她,以后你跟爸爸一起生活。后来她知道,是母亲提出的离婚。母亲说的,这么多年争来吵去的生活,厌倦了。父亲僵持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妥协,他提出的唯一条件,是一定要带着她。

虽然是母亲提出的离婚,可她还是固执地把这笔账算到了父亲的头上。她从此变成了一个冷漠孤傲的孩子,拒绝父亲的照顾,自己搬到学校去住。父亲到学校找她,保温饭盒里装得满满的,是她爱吃的红烧排骨。她看也不看,低着头,使劲往嘴里扒米饭,一口接一口,直到憋出满眼的泪水。父亲叹息着,求她回家去,她冷着脸,沉默。父亲抬手去摸她的头,怜惜地说,看,这才几天,你就瘦成这样。她“啪”地用手中的书挡住父亲的手,歇斯底里地喊:“不要你管!”又猛地一扫,桌子上的饭盒“咣当”落地,酱红色的排骨洒了一地,浓浓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宿舍。

父亲抬起的手,尴尬地停在半空。依他的脾气,换了别人,只怕巴掌早落下来了。她看到父亲脸上的肌肉猛烈地抽搐了几下,说:“不管怎样,爸爸永远爱你!”父亲临出门的时候,回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她看着父亲走远,坚守的防线訇然倒塌,一个人在冷清的宿舍里,看着满地的`排骨,号啕大哭。

她只是个被父亲惯坏了的孩子啊。

秋风才起,下了晚自习,夜风已经有些凉意。她刚走出教室,便看见一个黑影在窗前影影绰绰,心里一紧,叫,谁啊?那人马上就应了声,红梅,别怕,是爸爸。父亲走到她面前,把一卷东西交给她,叮嘱她:“天凉了,你从小睡觉就爱蹬被子,小心别冻着。”她回宿舍,把那包东西打开,是一条新棉被。把头埋进去,深深吸了口气,满是阳光的味道,她知道,那一定是父亲晒了一天,又赶着给她送来。

她读大三那年,父亲又结婚了。父亲打电话给她,小心翼翼地说:“是个小学老师,退休了,心细、脾气也好……你要是没时间,就不要回来了……”她那时也谈了男朋友,明白有些事情,是要靠缘分的。她心里也知道,这些年里父亲一个人有多孤寂。她在电话这端沉默良久,才轻轻地说:“以后,别再跟人吵架了。”父亲连声地应着:“嗯,不吵了,不吵了。”

暑假里她带着男友一起回去,家里新添了家具,阳台上的花开得正艳。父亲穿着得体,神采奕奕。对着那个微胖的女人,她腼腆地叫了声:“阿姨。”阿姨便慌了手脚,欢天喜地去厨房做菜,一会儿跑出来一趟,问她喜欢吃甜的还是辣的,口味要淡些还是重些。又指挥着父亲,一会儿剥棵葱,一会儿洗青菜。她没想到,脾气暴躁的父亲,居然像个孩子一样,被她调理得服服帖帖的。她听着父亲和阿姨在厨房里小声笑着,油锅地响,油烟的味道从厨房里溢出来,她的眼睛热热的,这才是真正的家的味道啊。

那天晚上,大家都睡了后,父亲来到她的房里,认真地对她说:“红梅,这男孩子不适合你。”她的倔强劲儿又上来了:“怎么不适合?至少,他不喝酒,比你脾气要好得多,从来不跟我吵架。”父亲有些尴尬,仍劝她:“你经事太少,这种人,他不跟你吵架,可是一点一滴,他都在心里记着呢。”

她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选择,工作第二年,便结了婚。她遗传了父亲的急脾气,火气上来,吵闹也是难免。他从不跟她吵架,但是他的那种沉默和坚持不退让,更让她难以承受。冷战、分居,孩子两岁的时候,他们离了婚。

父亲在电话里说,如果过得不好,就回来吧。孩子让你阿姨带,老爸还养得起你?她沉默着,不说话,眼泪一滴滴落下,她以为父亲看不见。

隔天,父亲突然来了,不由分说就把她的东西收拾了,抱起孩子,说,跟外公回家喽。

还是她的房间,阿姨早已收拾得一尘不染。父亲喜欢做饭,一日三餐,变着花样给她做。父亲老了,很健忘,菜里经常放双份的盐。可是她小时候的事情,父亲一件件都记得清清楚楚。父亲又把她小时候发烧的事情讲给孩子听,父亲说:“就是你妈那一声‘爸爸’,把外公的心给牵住了……”她在旁边听着,突然想起那句诗:“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过年了,父亲看到她一身灰暗的衣服,执意要去给她买新衣,很牛气地打开自己的钱包给她看,里面一沓新钞,是父亲刚领的退休金。她便笑,上前挽住父亲的胳膊,调皮地说:“原来拿大款的感觉这么好!”父亲便像个绅士似的,昂首挺胸,她和阿姨忍不住都笑了。

亲情散文诗

唱起轻柔的催眠曲,

小鱼陶醉了,

吹起了一个个泡泡;

水草陶醉了,

停止水中的舞蹈;

礁石陶醉了,

失去了往日的喧闹……。

一切润物无声中表达着深深地爱意。

亲情是轰然耸立的大山,

深深地植根于大地,

每日倾听狂风的怒吼,

经历暴雨的'洗礼,

你能冷静面对;

你选择了沉默,

你坚信风雨过后是彩虹,

你选择了坚持,

你坚信胜利的背后是付出,

你别无选择,

因为你认为——。

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是你天经地义的责任。

亲情是那辽阔的大海,

你收容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孩子——江河,

从此流浪的孩子回到了宁静的家;

纵使没有光彩的花环,

纵使没有厚厚的履历,

纵使身上布满污泥浊水,

亲情的天性使你毫不眨眼。

浪子洗尽铅华、脱胎换骨,

从此拥有了相同脉搏的律动,

流淌相同的鲜血,

敞开了同样宽广的的臂膀。

温柔的的港湾,短暂的休整,

风儿招手,

太阳点头示意,

好男儿志在四方,

母亲又催促你踏上新的征程。

亲情的散文

外婆出生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那时候抗战还没有结束,外婆的父亲是一个普通农民,因为吃不饱饭,也因为那个时代的原因,外婆十几岁就嫁给了外公,也是从那时她开始辛苦操持着这个家。大概也就是一两年光景后,我的舅舅,姨娘们相继出生,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的妈妈,外婆身上的担子变得更重了,孩子们还小,不能干活挣工分,稍微大点的便会到附近的村集体锅炉旁边捡拾烧过的炭火,回来烧火做饭用。外婆白天会去生产队下地干活,晚上收工的时候急急忙忙赶回来烧火做饭,夜里还要点着油灯缝缝补补。

文革开始后,因为外公家庭成分不好,外婆家里经常会被红卫兵破门而入,一番摔摔打打后才离去,有时候也会被拉到农场接受再教育或者开会批评。外公也是在那个时候因为精神上的折磨再加上长期的酗酒,留下外婆和七个孩子,撒手人寰了。外婆最苦的日子也就是那段日子,家里的经济支柱和精神依靠突然间没了,但是当时情况容不得她难过和伤心,她还有七个儿女要抚养,还有老母亲要照顾,就这样外婆独自撑起了整个家,将儿女们抚养成人。

我的童年时光,基本上是和外婆为伴的。小时候,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没有时间照顾我,便把我送到外婆家,在这里不是只有我一个小孩,还有我的表弟表姐们。我从小便是最调皮的一个,外婆也是最疼爱我的。姨娘们孝顺给外婆的点心、罐头外婆也是先分于我们。

过了两年我们这些孩子相继开始上学了,我与外婆相伴的日子也越来越少,以至于后来在西安求学的时候,一年也只有过年的时候能见到外婆。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像往年一样去外婆家拜年,外婆看见我去也是高兴的招呼我吃水果,点心,而我也没有客气,一番吃喝过后,坐在那跟外婆看起了电视,聊着天。每当看见电视里面穿着清凉一些的女子,外婆总会唠叨“现在的年轻人太开放了,太大胆,穿这样敢出门,我们那会肯定会被当流氓的。”而我也是笑了笑,说道“外婆时代不同了,现在流行这个!”。现在想来我那时候是太过聪明了,这也许就是那个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烙印。待到下午,一家人开始准备吃团圆饭,我搀扶着她蹒跚走到餐桌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由于上了年纪,再加上年轻时候肩挑背扛落下的毛病,外婆走路时腰是弓起来的,手也不停的哆嗦。吃饭的时候,我坐在她对面,姨娘和妈妈坐在她的左右两旁尽心照顾她吃饭,外婆左手端着小碗,右手颤抖着拿着筷子,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她的身影,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擦干了泪。怕她看见,也怕别人看见。等我再抬头的时候,外婆已经放下了碗筷,望着我们这些她一手带大的孙子,孙女们,不停招呼“吃啊,多吃点,那还有饮料!”我们连连做声,“在吃着,外婆不管我们,您多吃点。”等她再次颤抖着拿起碗筷时,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子欲孝而亲不在”这个道理从小我们就明白,这样的遗憾每天都在上演,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常常把朋友情、同事情、爱情看得比较重,也常常因为这些情愫将大量的时间倾注在这个上面,我们忽略了小时候教我们咿咿学语、蹒跚学步的老人们,而现在的他们却正在蹒跚走路、形单影只,他们常常孤身一人,我们因为“忙”没有在他们的身边,山珍海味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好消化,他们需要的只是一句简单问候,一个亲切的笑脸,亲爱的朋友们,不要让自己后悔,趁他们还健在,少一点灯红酒绿,多抽空回家陪陪他们吧。

亲情的散文

在我的面前,坐着一位清泉般令人舒适和悦目的女孩,她叫星兰。我微笑着,充满期待的看着她,正在听她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这还是第一次把自己的情感问题搬出来跟您这个陌生人讨论,说来话长了。

我的初恋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呵呵,不知道那算不算是早恋,当然那时候都是瞒着家长的了。他是我的同班同学,本来我们都不怎么熟,座位隔的比较远,说话的机会也不是很多。

一天放学下楼的时候,我不小心把脚扭了,疼得我坐在台阶上一步也挪不动,是他骑着自行车把我送回了家,自从那件事以后,我一直对他心存感激。

我的脚伤比较严重,到医院打了石膏,接下来的一个月,每天都拄着双拐上学,行动不是很方便。那段时间,他对我一点一滴的关心,我都记在心里,开始对他有了好感。后来慢慢的,我们关系走的比较近了。

除了他,还有其他几个关系比较要好的男女同学,我们经常在一起玩。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友谊真的是很纯真,让我非常留恋。

就这样,虽然没有挑明,我和他之间的微妙关系不仅仅是自己能感觉得到,周围几个比较要好的同学也都这么认为了,大家都心照不宣。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重点高中,他则去了外地的一所警校。其他几个要好的同学也都去了不同的学校。一开始我们都保持书信来往,但我与他的书信来往最为频繁,内容大多都是谈自己在新环境里的所见所闻,互相鼓励,偶尔也会流露出一些情感上的东西,但也都比较含蓄。

大约一年之后,有一次,我给他连续写了两封信,但始终没有盼到他的来信。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为此很失落,可是那时候我的学习越来越紧张,紧张的学习气氛也不允许我再多想这些事情,渐渐的就淡忘了。

后来我也一直再没有他的消息,但我一点都没有为此而在心里埋怨他,只是一直都很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高中毕业,我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学。大三的时候,我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我们的感情一直很好,毕业后签到了同一家公司,这是让很多同学都很羡慕的事情,我们彼此也都很知足。

工作一年后,也就是两个月之前,我越来越觉得那份工作已经不太适合我。正赶上家里人帮我在家乡本地介绍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我也一直有回家乡发展的打算。

男朋友很理解我,也很支持我,他说有好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等将来他有好的机会也会过来找我的。就这样,我们在不依不舍中暂时分开了。

这段时间我们联系很密切,我和男朋友天天都要通电话,感情也一直保持得不错。

说来真巧,一个多月前,我在路上碰到“他”了——就是那个在警校读书的男生。他跟另外一位男生一起,那个男生也是我们初中时要好的朋友。

虽然好几年没见了,但我们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他已经是我们当地的一名警察了,为此,我很高兴,我们彼此都留了联系方式。但那天我没有多想别的,只是为了在这个城市又多了两个老朋友而感到兴奋,兴奋得差点儿没睡着觉。

后来我们三个老同学还在一起聚了两次,了解彼此的境况,感觉这份友谊还是那么的纯真,不像工作之后在社会上交的朋友,难免会夹杂着不纯正的目的。

我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我开始有点胡思乱想了。无聊的时候,我会给他打打电话、聊聊天,不知道是因为男朋友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还是因为我割舍不下五年前的那段初恋。

想着想着,我又会产生一种罪恶感,因为我现在有男朋友,而且我们的关系也一直不错,我知道我不可以同时喜欢两个人,所以我在尽量压制我的这种思想倾向。

听了星兰的故事,我想对星兰说:

你不会嫁给这位“警察同学”的,但他会成为你生命中最牵挂、最亲切、最重要的人之一,彷佛一种血缘亲情,永远割舍不断,也无需割舍,就像手足与兄弟。

年少时曾经朦胧纯真的情感,是你此生珍贵无比的回忆。典藏美好的回忆,珍惜手足之情,善待你的兄弟。

以后,他会有女朋友,会结婚生子,会幸福的生活,但他依然会像兄长一样的关心、爱护、帮助你。在今后的岁月里,你们是彼此的亲人。

就是这样,有一种感情叫亲情。

亲情的散文

栀子最早来我家是在她14岁的时候。她长得很好看,身材很高,也有些早熟。我们都把她当成了一个大姑娘。母亲希望她能留下来,这样我有个伴,同时也想为外甥女栀子找条出路。可我横鼻子竖眼在母亲面前没少告她的状。

妹妹年龄小,好玩。她一出门就被我盯梢了,她穿着绿色花格裤子闪进了邮局。我像一只猎狗兴奋地爬在邮局窗户里看个究竟。妹妹先是发了一封信又接着给什么人打了个电话,那电话绝不是给家里人打得,因为她的神情很娇羞的样子。于是我飞快地把这个发现添油加醋的告诉了母亲。母亲是个急性子,她没等栀子回到家就给我姨夫打电话说——女孩大了我们不好管理,你还是来领走吧!

就这样栀子妹妹怎么来的就怎么走了,我没有多想什么。

数年后,栀子给我们打来电话。她嫁了个好人家,并不曾忘记我们。她的声音没了以前的细声细气,相反成了泼辣的大嗓门。有一晚我们短信聊了好久,她一点也没有记恨我的样子,亲热劲让我感到了一种羞愧和自责。她对我的母亲和父亲关心的就像对待自己的爹娘。三天一个电话两天一个问候。不久又给我们寄来了家乡的特产。以前都是我们往老家里寄东西,没想到这次我们也有机会尝尝家乡的味道了。而带给我们浓浓家乡情味的却是曾被我们忽视了的妹妹—栀子。

时间验证一切真伪。栀子妹妹让我们感到了亲人的那份真诚和朴实。她又像一面镜子照到了我狭义丑陋的一面。她不但是我的好妹妹也是让我学习的好榜样。

亲情的散文

有血缘不一定就有亲情,而有亲情也并非就一定要有血缘。

血缘,只是血管里流着相同的血液,而亲情却是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

我之所以如此感悟血缘与亲情,是因为,在我生活中,在我成长史里,血缘与亲情无时无刻不在陪伴着我。

我和范家就有相同的血缘,而且,还有共同的姓氏,可我跟范家却毫无亲情可言,范家对我更是如此。

而他们看到我却冷如冰霜,没有丝毫感情色彩。

然而,我和与我没丝毫血缘关系的外公却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爱他,他也爱我,我关心他,他也关心我。

外婆常笑着说我是“白眼狼”,她天天带我,我却最喜欢“我的爷”,从来没叫过她“我的婆”,总是“婆婆婆婆”的。

外婆去世后,妈妈把外公视作亲生父亲,甚至胜过亲生父亲,她从来没给外婆洗过一件衣服,烧过一顿饭菜,她现在却天天给外公洗衣烧饭。

所以我说,血缘与亲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系。

亲情的散文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珍贵的点点滴滴,但随着季节的更递、光阴的流逝,即使就是多么刻骨铭心的回忆,在时光的侵蚀下,终究如黄鹤一去不复返,渐渐地褪去颜色。因此人们用相机拍下了那一张张扣人心弦的回忆、那一张张?x那的永恒。

依稀记得还小时,妈妈出差好几个月;少了一个平时会对我嘘寒问暖的亲人,那种空虚、寂寞感真就是一言难尽。就在那时,我发现了一张几年前的旧照片,凑近一看,回忆便如漫天巨浪一哄而下,将我卷入了时光的漩涡。那就是一张我和爸妈的合照,照片中的我们紧紧地依偎在一齐,此时脸上堆满了笑容。由于那时我们在一个很冷的地方玩,因此浑身上下都裹得密不通风。还记得我们在一齐坐雪橇、溜冰梯,好不快乐。顿时、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开心的,就是那一幕幕萦绕心头的完美时光;悲伤的,就是不知何时才能再度共享天伦之乐!眼看妈妈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我的内心更添一笔淡淡的忧伤。于就是,我将它放在书桌上,每当我想念妈妈时,我就会看看那张照片,重新记起她那和蔼的慈颜。

那段时光,我靠着那张照片,回忆起与妈妈共度的完美时光,不论时光如何消逝,往事仍历历在目,勾起那封尘已久的回忆。

一张旧照片,记录了我的感动,它带给人们的,或许就是过往的欢乐、难忘的伤感、莫名的感动。透过照片、往事历久弥新、使人们重温沉淀的回忆。

亲情的散文

在我十岁那年,父母的婚姻发生了变故。母亲远走他乡,几年后,继母来到了我们家。

很长时间,我不能原谅我的生母,不管怎么说,她抛弃了年幼的我和妹妹们;而在感情上,我也无法接纳继母,我甚至天真地认为,如果没有她,也许总有一天,我的父母还会走到一起。

突然有了两位母亲,我自己却感觉再也没有了母爱。读初中时,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母亲》。我交了白卷。当老师问我为什么时,我委屈而愤怒地吼道:“我没有母亲!”

我一直羞于承认,我有两位母亲。这是一个男孩子内心深处一道难以愈合的疤痕。直到和妻子恋爱时,我才惴惴不安地告诉她我的家庭状况,这是我第一次向别人吐露这个家庭“机密”。我很害怕她会因此离我而去。意外地,她不但坦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还劝我原谅并接纳她们。我和她紧紧拥抱。这个女孩子,我从她身上,嗅到了久违的母性的芬芳。那一刻,我决定一定娶她为妻,并从感情上,接纳我的两位母亲。

我接纳了她们,而她们自己,却互相并不能接受。无论是我的生母,还是继母,她们从不在我的面前提到对方,那是一个敏感的禁区。在仍然以养儿防老为主导思想的农村老家,作为家中惟一的男孩子,我成了生母和继母的惟一希望和寄托,我从内心深处开始接纳她们,她们也很快感受到了这一点,于是,一场拉锯战开始了。

结婚时,婚礼的安排成了一道难题。生母和继母,都坚决不肯同桌而席,甚至不肯同时参加我的婚礼。为了照顾她们的情绪,也担心我的婚礼成为战场,我和妻子只好分别办了两场酒席,一场在农村老家,继母唱主角;一场在城里,请生母参加。

儿子出生后,我和妻子手忙脚乱。这个时候,我们多需要父母的帮助啊。而生母和继母的“战斗”却似乎越演越烈。继母对我父亲说,她是亲奶奶,就应该她去照顾。生母对我妹妹说,她不是一直说多爱你哥吗,这时候怎么不表现啊。她们互相用“她”指代对方,从不说出对方的名字。她们娘家的村庄其实相距不远,小时候就互相认识。身为儿子,我为此愤懑,又哭笑不得。虽然舌战不已,但生母和继母,都为她们的孙子准备了很多尿布和小衣服。在妻子出院回家后,她们又分别来到我的小家,帮助我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她们都把感情,全部投入到了第三代身上。令人奇怪的是,她们从没有同时出现在我的小家,就像达成了某种默契似的。

矛盾在孩子抓周那天,集中爆发了。那天,我请了一些亲朋来祝贺,当然也包括我的生母和继母。这是一个新生命的喜宴,我不想分开来办,而且,也想借这个机会,化解她们的矛盾,毕竟都升级为奶奶了。没想到,当她们在我的小家碰面的时候,竟然同时扭头就要走。我的怒火也第一次火山一样爆发了出来,愤怒地吼道:“今天你们谁走了,就再也不要来了!”听到我的吼声,我的生母和继母,都突然定住了脚步。妻子哽咽着说:“妈,你们就不要再让我们为难了,好吗?”

我的生母,和我的继母,第一次与我们一家,坐在了一张桌上。这也是惟一的一次。

每次给她们买礼物,我的生母,常常自豪地对别人说:“这是我儿子买给我的。”我的继母,总是自豪地对别人说:“这是我儿媳妇送给我的。”她们不知道,每一件东西,我们买的都是双份。随着我自己的年龄渐长,我发现,都已经六十出头的我的生母和继母,越来越像孩子了。

直到今天,她们俩人也不愿意同时出现在我的小家。她们本无矛盾,因为先后嫁给了我的父亲,成为我们家庭的一员,而一夜之间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2005年,我的父亲仙逝。继母哭得死去活来,在她看来,父亲是维系这个家庭的重要纽带。我流着眼泪告诉她,我是你的儿子,你怕什么啊。我同样将这句话告诉我的生母,这个家还有我。我是她们的儿子,我是她们的依靠,我也是她们的纽带。

我的生母和我的继母,她们都不识字,我知道她们谁也不会看到这篇文字。我写下这些琐事,是想告诉人到中年的自己:我有两位母亲,这是一个儿子的骄傲。

亲情的散文

路灯把人影拉得很长。我很疲惫地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的前面,是一对年纪50多岁的夫妇。不知道他们是从超市购物回来,还是从亲友处回来,每一个人手中都提着一个很大的方便袋,一看,男的那只很沉,女的手中那只较轻。他们一个左手拿东西,一个右手拿东西,中间手却相互挽着,一路浅浅的说笑。我与他们始终保持一段距离,我不知道他们说笑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们说的,肯定是一个很甜蜜的话题。

走着,走着,他们停了下来,放下手中的东西,轻轻地,对擂着对方肩胛,相视莞尔一笑。灯影夸大了他们的笑。我远远地在看,不想超越他们。那笑,在灯影里如同一出很乡土的皮影戏,让我看到了纯正和朴实。

他们换了一边,拿着方便袋,手又在中间挽起来,接着又走。笑在他们中继续。

我不想从他们身边走过去。他们走走停停,我也走走停停。他们停了时间久了,我只好佯装打手机。无意之中,我拨通了远在成都儿子的电话。“老爸,老爸!您近来好吗?”手机中传来儿子的声音,亲切且有磁性。“还好!还好!”我连说几个还好字。儿子又问我现在干什么?我说,下班回家的路上。儿子说,成都今晚的月亮很大、很圆,他也正从教室往寝室走。

月亮走。儿子走。我也走。他们也在走。

与儿子?与月亮?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