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论文范文(15篇)

时间:2023-11-14 13:41:59 作者:XY字客

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要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职业教育的论文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每个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课程设置都不同,存在很大的任意性,国家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没有严格的教育评价机制,不能真正实现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2.师资力量薄弱。

中等职业院校招聘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有限,也没有丰富的应用实践经验,很难满足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另外,近年来,中等职业院校招生困难,发展缓慢,导致大部分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没有优秀的教师很难有高质量的教学,也就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3.学生的实践、实训机会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优秀的应用实践型职业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来满足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实践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忽视学生的实践机会,学校缺乏专业的实训基地,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导致学生没有专业的实践机会,缺乏职业技能培训。

4.实训效果较差。

根据我国的有关政策决定,中等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在执行这种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时,存在严重的功利性趋势,学校把学生送到一些企业去实习,一方面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和自身所学的专业不符合,另一方面,学校选择的企业不正规,送去实习的学生劳动时间过长,劳动环境恶劣,劳动条件苛刻。这些问题都使得学生的实训达不到教育要求,没有实训效果,学生的职业技能得不到提高。

1.规范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

我国的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严格考查教学课程,制定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评价和考核机制,对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定期进行评价和考核,规范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范,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提高教师的入职要求和标准,尽可能招聘一些教学水平较高、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通过岗前培训和在职教育等方式,不断激励教师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另外,相应地提高优秀教师的福利待遇,保障教师的基础生活,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保证教学质量。最后,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中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来学校做兼职教师,通过开展座谈会、开设专业培训班等方式,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3.增加学生实践、实训机会。

中等职业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并支持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加大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和设备投入,建设学校的实训基地,保障学生的实训效果。并且学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选择行业中一些正规的企业,和企业建立校企联盟,使学生可以去企业实习,通过在职实习,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4.规范实训程序。

对于在校内进行实训的同学制定严格的实训计划,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要求为目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的任务,达到实训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对于学生的应用实践职业技能进行考核,不断激励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对于校外实训,学校要首先和企业签订实习合同,规范学生的实习内容、实习岗位和实习待遇,通过正规的岗位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保障学生劳动的合法权益。

5.政府加大支持。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该加大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相应的政策扶植,投入一定的教育资金,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规范学校的教学,监督管理学校的办学质量,使中等职业教育能够真正发挥出培养应用实践型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我国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面对新的机会和挑战,应该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通过规范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实践、实训机会,规范实训程序,政府加大支持等方式,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推动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

职业教育论文

“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要想真正办好职业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在此基础上构建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截至目前为止,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很多专家、学者均不约而同参与到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当中,同时亦提出很多优化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有效措施。基于已有研究,笔者认为可采用如下措施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一、构建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体系。

“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教育目标在我国早已提出,在该教育目标的引导下,我国必须尽快完善和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体系和网络,最终形成学校职业教育、企业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学校职业教育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在未来,必须根据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学校职业教育的办学环境。现代企业教育亦非常重要。建议各企业尤其是乡镇中小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教育制度构建,加强对员工进行培训及其他教育等。社会教育的实施也至关重要,可依托社区、成人教育中心等构建起系统的社会教育体系,并积极利用远程教育等平台不断提高社会教育的成效。

二、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职业教育公益性质。

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我国在未来必须不断加强财政投入,努力确保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不变。诸如,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如校舍建设、运动场地建设及教学设施建设等。除此之外,还应通过财政收入的加大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助学贷款体系,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或成人可通过职业教育学习到更多知识,获得更多生存技能。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总体情况来看,财政支持不足是存在的典型问题。所以说,在未来我国政府必须加大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让职业教育得以更好发展。

三、扩大国际合作办学,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时间相对较晚,与德国、日本等国亦存在很大差距。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在未来还需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办学,不断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例如,我国职业学校可与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从而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的做法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在未来我国仍需在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方面多下功夫。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方面,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1)加强校本培训。各职业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本校教师进行培训,培训讲师主要由本校资深教师担任,亦可从校外聘请。(2)积极将本校教师输送至国内知名职业学校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可获得相关职业学校优秀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3)将职业教育教师输送至国外相关职业学校进行学习。五、不断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机制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更好发展,还应不断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机制。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推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2)引导社区组织关心职业教育;(3)鼓励学生家长支持职业教育。基于职业教育普遍缺乏资金支持的现实情况,可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积极为职业教育发展捐款、捐物,帮助职业教育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环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各职业院校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自力更生能力,如积极创办校办企业等,通过校办企业为职业学校创收,从而更好地将盈利所得用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六、不断优化和完善职业学校招生体制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面临招生难的困境。部分职业学校为招到更多学生,不惜花钱从学校买生源,这样的做法严重违反了招生制度,对职业教育发展非常不利。部分学生到学校之后,甚至还发现实际情况与学校宣传的情况不同,于是最终选择退学。另外,部分学校为招生还选择采用招生代理的模式,招生代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为获取招生回扣,因此往往会进行虚假宣传。这种情况,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因此,在未来我国必须不断优化和完善职业学校招生体制,让职业学校的招生体制更加健全。这其中,自然离不开政府监督的积极作用。总而言之,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我们必须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可采用的措施主要为:构建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职业教育公益性质;扩大国际合作办学,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方面多下功夫;不断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职业学校招生体制。只要可认真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未来定然可以得到更好、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奕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系统的重塑[j].职教通讯,20xx(05).。

[2]喻忠恩.政府应如何主导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xx(07).。

职业教育的论文

高职院校开设音乐课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音乐的魅力,养成形象思维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授课之时,为学生讲解乐理之时,能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因此,高职院校中实施音乐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音乐的培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得到成长。

2、有利于进行美学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学校除了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之外,美学教育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由于音乐自身就极富旋律以及内涵,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得学生能够在其中学到知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自然以及艺术美的认识,实现对心灵美的培养。

3、有利于进行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外界环境也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认识造成了较为强烈的冲击,面对这种状况,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音乐教育,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如教授学生一些民族以及爱国歌曲,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

由于受到长久以来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我国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高职院校一味的追求高升学率以及就业率,导致文化课程建设投入较少,尤其是对于音乐教师缺乏必要的重视,使得教育教学设施并不全面。[2]虽然由于国家对素质教育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广大高职院校也将音乐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但是对于音乐教学设施的投入所占比例仍旧十分稀少,现有的教学设施依旧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音乐教学需求。再加上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使得学生数量不断增多,音乐教学设施的缺乏,使得音乐教学任务无法顺利进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教材内容缺少新意。

在新时期,我国素质教育规划已经得到了落实,音乐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高职院校也给予了必要的重视,然而,教材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其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教材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更新,教材内容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新意。同时,由于教师所用教材较为陈旧,所学内容不能够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3、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音乐课程开设的定位是选修科目,而且绝大多数的是非限制性选修课,而由于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并不深刻,使得音乐课程满足不了开课人数的现象。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使得学生出现迟到,甚至是未到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并且教师也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培养缺乏科学性。

4、缺乏充足的教师资源。

在当前的部分高职院校当中,已经开设了音乐教学课程,也为其配置了相应的师资,甚至为了确保音乐教学的顺利实施,还建立了艺术教育中心等。但是仍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面临着师资短缺的现象,即使为音乐教学安排了教师资源,所需选择的教师也是一些非音乐专业的教师,由于这部分教师自身音乐素养有限,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同时,部分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年龄构成过于年轻化,缺乏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面对专业化的音乐教学中十分吃力,难以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

2、丰富教材内容。

要想提升音乐教学质量,高职院校除了需要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之外,还应当不断丰富教材的内容,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教材内容的更新,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现代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积极融入到告知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

3、规范课程设置。

规范课程设置是确保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环节,在进行音乐课程规范的过程当中,需要立足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从自身出发,与教学内容实现充足,做好科学的安排。一方面,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提高音乐课程所占比例,注重音乐实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

4、不断优化师资结构。

师资力量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想优化师资结构,就需要提高教师招聘的门槛,聘用一些实践能力以及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同时,还需要改进现有的教学评价制度,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使得教师能够积极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学动力,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对社会经济进步所起到的作用愈加的突出,在教育进行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加强对学生技能的教育之外,高职学校还需要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为素质教学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便利的条件。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大音乐教育教学设备投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教学体系,优化师资构成结构,为音乐教育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高职音乐教育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职业教育的论文

引言慕课是指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慕课作为一个外来词汇,大多数中国人可能还不是非常熟悉,但是由慕课所引发的一系列网上学习的平台的搭建已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慕课作为网上开放课程教育平台,不仅发挥了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功能,也极大地改变了我国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改善了学习效果,弥补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缺陷。但在发挥重大影响的同时,慕课在自身发展与普及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因而,我们应该全面认识慕课的优点和不足,结合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将慕课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服务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职业发展的蓬勃。

1.1慕课提供了实现职业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的重要路径。

慕课是指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作为网上教育平台,慕课致力于将世界上最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广度。而慕课在中国职业教育中的发展和普及则提供了职业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的重要路径。由于职业教育本身教学规模以及教学水平的限制,许多教学资源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职业院校的学生无法及时、全面的享受教育教学资源所带来的效益[1]。而慕课的出现则为职业教育的拓宽提供了强大的契机。在国内,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你就可以免费获得最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透明性为职业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同时,国与国之间职业教育发展的藩篱也将进一步被打破,国与国之间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加强,这将十分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而职业教育的国家化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慕课的出现为明确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向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指导和促进。

众所周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职业教育所带来的益处。随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扩大,我国职业教育资源的成本也逐渐加大,使用职业教育的代价也越来越高。因此,在目前的发展背景下,慕课的出现无疑是对我国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一大挑战,慕课提供了众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且多数教育资源是免费的、无偿的。同时,慕课的出现使得我国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了优化组合,使得我国职业教育资源流动性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加大。与传统的职业教育行政化体制相比,慕课所秉承的教育理念以及所使用的教育手段其优势十分明显,因此,传统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手段已经无法较好的适应目前学生的需求和知识经济带来的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此外,慕课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课堂大多是适应市场而生的,符合目前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要,而职业教育在此方面的进步则不如人意[2]。职业教育如何仍旧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及时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可能被淹没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之中。

1.3慕课对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范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慕课在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对于职业教育深层次理念的把握还不是十分到位,以及对教育的成本与质量控制也还停留在宏观分析的角度上,但是慕课之所以在我国获得了比较良好的发展,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慕课对职业教育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慕课所秉承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注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而非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灌输。此外,该教学模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变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为“学生主导”,实行差异化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大众化教学的弊端;并对学生及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全新的定位,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展平等交流,促进教学关系和谐,大大改善了实际教学效果。同时,慕课重点创设了激发学生主动提问兴趣的课堂结构。慕课以服务学生为根本导向,着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在职业教育的课堂上,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仅仅扮演着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其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课堂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也十分有限。因此,慕课对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范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慕课使得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带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着,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不仅仅在于学历的高低,也十分注重对人才非学历教育的考察,而树立终身学习以及个性化学习十分必要。慕课使得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慕课终身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其使得学习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使用所需要的教育资源,而慕课个性化教育则主要关注对于学生差异化教学的突破。慕课十分推崇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该理念在我国古代时期就已经出现,而在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并未较好的落实。慕课灵活开放的课堂学习为学生专业化技能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平台。由于慕课的课程内容是根据类别进行划分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需要进行课程的选择,这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十分有益。

2.1全面认识慕课的优点和不足。

慕课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是需要我们肯定的,但是不能一味夸大慕课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慕课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以此使得慕课的发展更好的适应中国教育体系的发展[3]。首先,木刻的出现不能完全取代职业教育,虽然职业教育也存在本身的缺陷,但是如果将慕课的出现视为对职业教育的取代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其次,慕课仅仅适应于理论性课堂的教学,而对于大规模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而言,慕课以目前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并不能满足。而在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需要的也是实践性的人才,对于有些专业课程,慕课无法提供适宜的教学帮助,这也是慕课的劣势所在。再次,慕课仅仅适用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对于小学教育以及中学教学,其并不能普及和发展。最后,我国职业教育中注册使用慕课的人数较高,已经达到总人数的50%左右,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其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课程通过率极低。慕课学习课程的门槛较低,而学习者的文化水平和知识能力差异性较大,这也给慕课系统测评增加了难度,容易出现测评结果与实际状况脱离的现象,影响了学习者实际的学习效果。因此,慕课应加强自身学习的平台的管理,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在网络平台管理人员不断学习的基础之上,即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更新管理理念,落实管理办法,以此满足学习者的差异化需要。

2.2职业院校学生应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个人慕课平台。

慕课自国外引入我国,但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其效果的发挥较为有限,因此,我国职业教育院校应该加强与国外慕课使用者的交流,取长补短,争取实现慕课教学的本土化,提升慕课教学的效果。我国国内众多高校已经开始多所院校共同开展慕课网上学习的联合模式,因此,职业教育应该借鉴该方式,联合其他职业院校进行慕课课程的协同建设。合作并不是慕课的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课程资料的开发和使用是慕课目前发展的重要方向。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包容开发的精神,慕课所具有的开方包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是职业教育所要学习的。职业院校学生要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个人慕课学习的平台,针对专业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个人慕课建设,促进慕课学习效果的提升和职业教育的效益。

2.3政府提供支持和规范慕课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我国职业教育采取的政府指导机制,而在国外,慕课的发展和普及主要讲大学财团或机构作为依托,慕课的发展自主性较大,受到政府的限制较小。在中国,慕课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首先,政府对慕课进行限制,由于考虑到网络信息安全,政府必须对慕课进行行政方面的管制,防止出现信息的恶性发展。其次,慕课的发展由于受到商业化体制的影响,其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政府理应提供支持和规范慕课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慕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任何阻碍因素的扩大都将会影响到慕课在本国的推广。首先,政府要制定网络信息安全发展条例,对于网络教育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的规范使用作出说明,防止重要信息的误用。其次,政府要加强对慕课发展的资金支持,不断完善慕课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慕课课堂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最后,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促进职业教育体系中慕课的使用和推广,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制度。同时,政府应规范慕课的民间投资制度,防止恶意投资。

2.4以慕课发展为契机改革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慕课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发展标志着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时代的到来,而慕课在我国教育中的实践尚处在摸索阶段,其发展还不够成熟,但是慕课的发展确实为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理念的革新创造了深远的影响。慕课致力于对传统教育管理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倡导在积极自主教学范式的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针对该情况进行特色化指导教学。慕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慕课在突破传统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对时代要求探索了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模式;另一方面,慕课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将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加长远且更具有生命力。可以说,慕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催化剂,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同时,慕课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各类教育领域进发,不仅仅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教育、中学教育等,慕课不断提高自身拓展的广度和深度,而这与职业教育的改革是密切相关的。在未来教育发展中,慕课的优越性将进一步发挥出来,为响应这一重要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必须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慕课学习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开展个性化课堂教学[5]。同时,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教育资源要事先均衡化,均匀分配各个教育部门、专业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化;其次,职业教育要改革传统教学机制,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化平台,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使得教育机制富有生命力和创新性‘再次,职业教育要发挥慕课的作用,在全面认识慕课优点与弱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慕课,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实际使用情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慕课发展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慕课提供了实现职业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的重要路径、对大学生存与发展提出极大的挑战、对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范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面对这些影响,我国教育部门以及职业院校应该从全面认识慕课的优点和不足、职业院校学生应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个人慕课平台、政府提供支持和规范慕课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以慕课发展为契机改革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等方面出发,推动慕课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应用和发展,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均衡化。

参考文献:

[3]胡新星.我国“慕课”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xx.

[4]龚跃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xx.

职业教育的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生源和就业源日益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谁掌握了生源和就业源,谁就掌握了高职院校发展的命脉。本文拟从产学研一体化的视角,探索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当前,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就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把学生就业问题当作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唯有如此,高职教育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特别是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紧缺人才。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也是我国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的部分。因此,劳动力市场出现“高薪难聘高素质技术工人”的现象,出现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这就为我国大力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并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大好的机遇,同时也向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挑战。

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应以就业为导向。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到考核方式,均应按照市场需求作相应的调整。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根据实践抓教学,根据需求育人才。高职教育应重点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线岗位工作人员。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建立教学、实习、就业一条龙的运行机制,教学贴近市场。

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新的机制和办学模式,按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来设计课程,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扩大相关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设置新专业和调整教学内容,并建立不断修订教学计划的机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具有地方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特色,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等。"。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的用人订单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可以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这种订单式培养的关键是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导向,快速培养一大批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实施订单式培养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一方面,学校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与改革,并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即“双赢”。

同时,要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增强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素质。“双证书”指的是学生的学历证书和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包括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职业资格证书,也包括人事部门专业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包括其他行业部委及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应坚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强化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让高职生都能获得“双证书”,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与此相适应,高职院校还应努力改善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对专业教师定期轮训,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鼓励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管理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充实和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的科学发展观,在此指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更快更好地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大问题,进一步增强高职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并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把我国高职教育真正办成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能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产学研一体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区域经济优势,与512家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创建校企结合优势办学模式;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行业企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之路等,虽方式有别,但本质相同,那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

产学研一体化之所以成为高级职业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就在于它既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的本质规律,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熟完备的高级发展形式”。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习工厂教学、真实企业生产环境与真实生产平台教学有机结合,学校专职教师教育与企业“师傅型”教师教育智能技能互补等方式,来培养和造就高技术和新技术应用型人才。产学研一体化之所以被称为高等职业教育“成熟完备的高级发展形式”,一是唯有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才能整合和搭建现代化高技术技能教育的平台,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源源不断地造就和输出高质量的“银领”或“技术蓝领”;而是唯有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才能将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落在实处,才能真正做到内涵式发展,办出一流的、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等职业教育。

当然,高职教育的产学研一体化之路,对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特别是那些由成人高等学校转制而来的院校来说并不平坦。一是认识上还不能到位,仅把产学研结合作为一种“提法”,没有建立起从培养模式到教学模式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整体性、系统性机制;二是受历史形成的非技能性专业、非就业导向(注:成人高教过去一直以学历为导向)及教学资源缺乏等影响,很难全方位做到高效、持续、稳定的校企合作。因此,走好产学研一体化之路,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理念、运行机制及办学实力都有待提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的进程中,在实训基地、教学工厂及设备投资上累计达十多个亿,所建造的实训培训中心就有8.2万平方米之多,从而造就了学院独有的全面实施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战略的资源优势。

职业教育的论文

网络化、信息化与技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而网络化信息化不仅是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新课题,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新方向。当前时期,许多学校都就如何有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进行了研究讨论,而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与契机。本文从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入手,谈谈如何实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以供参考。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当代的主题,不仅在商业领域大显身手,更是成为教育界热议的主题。多媒体技术虽然能够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利器,但如何应用,如何实现其价值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多年来一直处于教育界中的尴尬地位,虽然市场对于技术型人才需求在增多,但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仍然对中等职业教育评价不高,甚至我们自己的老师也并不重视维护自身的教师形象,而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话题被热议的现在,虽然对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与实力是一个严峻考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首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老师把课堂内容进行充分延展,而不用受限于三尺讲台与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能够利用网络收集拓展性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接触到更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教学活动,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从更多层面上体验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及内容,例如,学习电路知识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来模拟各种类型的线路,并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实现通路、短路等情况,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能够很直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便于老师有方向和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与纠正。

再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找感兴趣的问题,同时通过自己的分析寻找答案,而不是一味的依赖老师给出解答,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教师负担,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培养出独立思考、主动探寻的积极学习态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并不是新鲜事,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院校也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但是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仍然不能够令人满意,其存在的应用问题主要包含了几个方面。

首先,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并未有效实现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丰富化与常态化。在许多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虽然也开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但很多时候,计算机这个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却仍然属于“普通教具”的一种,充其量是将书本内容转移到计算机上,而学生所看到的所接触到的,仍然局限于教材,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未能有效发挥自身作用,也未能带给学生处课本知识以外的其他体验,而更高层次的实践操作就更不可能实现了。

其次,当前教师队伍素质无法达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基本要求。要能够充分实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首先,作为教师本人就应该能够熟练掌握并且多如何实现多媒体教学心中有数。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中职院校教师在自身的设备操作、软件应用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问题,老师如何不会操作,自然就不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诸多功能就无法有效实现,学生自然也就难以从中获得收益。

再次,学校方面支持力度不足。多媒体技术,有赖于性能优良的多媒体设备以及其他辅助性设备,而中职院校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也远远不够。许多学校虽然有自己的电脑室,一些教室里也有自己的多媒体设备,但设备型号陈旧、操作技能过时,而且缺乏许多应有的程序软件的问题相当普遍,这种情况下,即便教师有心教学,没有可用的工具,也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从根本上来说存在一些历史遗漏问题,从而让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教育教学资源都和普通高中甚至高校存在着一定差距。如果想要切实加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几个关键点必须切实把握。

首先,要真正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摆在教学研究的重要位置,不能只把它当做可有可无的补充教具。其次,要从学校领导层内部将这项工作重视起来,要全面支持与配合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的相关工作,只有把硬件软件配置都搞上去,教学工作才能够显出成效。再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自身的素质必须进一步加强,有句老话说得好,要给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仅仅配置了高端设备却没能提升自己的素质,教学工作仍然无法顺利开展。最后,前文已经提过计算机国媒体技术不单单是一项教学辅助工作,多媒体的应用应该对整个教育教学模式支出新的发展方向,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及互动形式都要随之改变。

前文我们就当前中职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加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学校教育工作中应用所需要的必要条件进行了归纳。笔者认为,想要实现有效教学而不让多媒体技术沦为摆设,应该重视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树立科学教学意识。

教学工作想要切实推行,树立科学的教学意识是基本前提。那我们该如何看待多媒体技术这一新的教学工具的?首先,它不是简单的上课教具,想要发挥其教学作用,就应该围绕其特点进行教学思路的重新整理,例如如何让多媒体技术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辅助优势,如何让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技术应用环境下实现学习的积极主动,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达成教学内容的有效扩展,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习到更多东西,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落实在教学模式及方法的设计上面的。作为学校领导,更需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配合,要从自身做起,学习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本理论、成功案例,并积极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充分利用领导组织便利,大力贯彻多媒体教学这一新模式。

2、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学生的学习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具体素质,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时候,教师们更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何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式下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呢?首先,学校必须严格把关教师的基本从业资格,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允许担任教学职务。其次,要针对多媒体技术应用及设备方面进行教师集中培训,帮助教师尽快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常用操作软件,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多媒体技术展现于教学活动中。再次,教师自己应该根据所属学科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软件及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扩充自身知识,自如应对教学内容的同时,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软件操作,让学生能够从中学到扎实的实践知识。

3、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开展多元化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与普通中学最大的区别就是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让学生不仅能够构建理论知识框架,也能够在在校期间就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恰恰是对当前学校教学中实践操作不足的有力补充。而有了多媒体技术这一利器,如何将其融入到具体教学中,就是我们需要仔细思考的重要问题。

3.1及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同时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体会,让学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所得。我们应该把实践课程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之便,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展实践操作,例如电机专业,能够让学生马上运用所学知识在电脑上模拟相关操作,电脑模拟操作环境既节省了实物成本,也更加灵活便捷,老师可以随时指导和纠正,让学生在下课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而不必等到实践课的时候再来慢慢回想。

3.2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规划中。

多媒体设备不是简单的将学生的纸质书本无纸化,而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更多操作与探索。在多媒体时代,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在下课之后、回到家中也能够进行学习,这就是多媒体网络的根本优势。老师可以通过网络互联,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及具体内容,甚至还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进行具有不同侧重点的教学内容编写,让教学更有效率,学生也能够在此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参与到教学内容制定的工作中来,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重要概念。

3.3过滤次要信息,实现精确教学。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提升效率,都会过滤掉一些学生们都已经掌握了的知识,但是过滤次要信息这一过程却显得比较繁琐,一般来说需要通过几次作业批改或者课堂教学才能掌握大致方向,而每次进入新的教学阶段时,这一工作又将再一次重复。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与教学中之后,老师能够通过软件设置,直接过滤掉正确答案,留下学生的错误答案,甚至还能通过分类,将不同的错误答案进行分类,找到每种错误答案的所属类别,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节约了人工筛选的时间,也提高了正确率,让老师能够利用更多时间进行有价值的备课工作。

3.4多媒体技术可实现全方位学习体验。

每个人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各有不同,有视觉型(文字图片),有听觉型(声音)等,如果这些人只能通过书本进行学习,那么必然会有一些不善于从文字符号中获取知识的同学无法实现有效学习。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甚至嗅觉等多方面展示教学内容,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在进行学习素材的寻找过程中又能锻炼自己的操作技能、搜索技能及知识整合技能,可谓一举多得。

职业教育论文

摘要:学徒作为最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之一,其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英国现代学徒制度是对其古代学徒制度的批判继承和创新,为英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各种人才资源。为改革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英国;职业教育;启示。

一、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一)雇主的主导地位。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由雇主、学徒、企业协会共同参与。学徒必须到相应的继续教育执行机构学习相关的课程,在学习内容、方法和成绩评估方面,企业雇主占据主导地位。职业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学徒在职业院校接受学习培训的内容。工会通过与雇主协商来监督和影响学徒的学习内容和培训计划。在学徒的培训内容、方法和考核等方面,用人单位仍然占有主体地位。学徒取得学历认证后在工作能力方面更符合企业的要求。

(二)学徒制的等级制度。

(三)培训与考核的能力和标准。

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培训目标已经从简单的技术工人的培养发展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型劳动者的培养,因而,培养出的学徒学成之后可以适应更广泛领域的工作内容。学习期限并不严格固定,通常为三到四年。考核指标重点关注对职业技能和学徒成效的考评。对于学徒过程中的教学方式、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考核并无严格要求,重点对培养结果进行监控。学徒制中的认证证书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体现和证明,学徒制教育体系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来鉴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教学的评估形式并不单单是传统的书面考核形式,而是更注重工作场合的实践考核,来评估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这种基于能力的评估方式能更有效地确定学徒是否掌握了相应的专业能力。

(四)从学校到企业的有效过渡。

二、英国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加强校企合作,发展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推动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也为企业转变经营模式提供了新的路径。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参与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这不仅鼓励学校获得企业的财务支持,还帮助高职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同时,学校还能了解公司的用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开展适应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英国的现代学徒制为我们提供了培养中等技能工人的模式。

(二)提高企业的参与度,使其占主导地位。

我国建立现代学徒制体系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缺乏企业的参与。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参与缺乏兴趣,并没有在现代学徒制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经常是职业院校和政府在主导现代学徒制。我国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人才供需错位:一方面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适合企业内部需求的人才。在现代学徒制体系中,企业的参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要着力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让企业通过现代学徒制体系获益并吸收合适的人才。因此,只有提高企业的积极性,现代学徒制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1.设计培训框架。

从英国学徒制的框架可以看出,英国政府在学徒制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赋予了行业协会或企业更大的权利。行业协会或企业有权根据行业内部需求和企业实际岗位需要来制定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方案,评估和考核标准更符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2.建立培训样本。

行业协会或企业可以针对自己的公司实际需求设计培训框架,建立相关的学徒制培训样本,公司可以根据行业或自身组织的需求进行变更,这样节约了资源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3.加强公司自身能力建设。

在进行学徒制框架设计时,企业或行业协会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包括实践技能、专业技能和提高知识。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深入企业的一线去了解徒弟和各行各业对培训结果的满意程度,并将调查报告反馈给相关部门。现代学徒制的目的是为企业增加合适的技术和人才,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转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在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培训十分灵活,无论是在培训方式、地点、时间方面,还是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都有很大的弹性。而且,对于学徒的年龄没有具体的限制。学徒在每一层次完成学徒训练,通过培训考核,即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中国,一些职业学校仍然使用过时的培训方法,学徒的参与度不高,培训质量通常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目标。

1.改变教学方法。

尽管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倡导教学和教育体制改革,但大多数院校在改变现有教育模式方面依然十分缓慢。应该积极鼓励职业院校教师逐步转变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操作教学的内容。现代学徒制辅导体系是一种双重辅导体系,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的技术讲师相互配合进行学徒培训。灵活的培训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徒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徒弟学习的质量。

2.提高培训质量。

首先,改善学徒培训的机构应该为学徒提供更专业的工作技能和可转移的技能培训渠道。其次,注意学徒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明确学徒和导师的地位、角色和任务,并将学徒置于项目的核心。最后,除了发展学徒制外,还需要注意培养学徒综合能力。

3.建立第三方培训机构。

除了商业机构和职业机构,还应该建立第三方培训机构。企业主导的学徒培训可能偏重于公司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学徒自身的发展;学校主导的学徒培训容易过于侧重理论,忽视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徒实践技能的培养。第三方培训机构以市场为导向,与政府和行业共同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规划地使用时间框架,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更新实施方案。

(四)改革课程评估模式。

评估具有诊断、指导、激励、认证和指导的功能。在现代学徒制发展过程中,普通的评估和考核方式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度采用了自我评估和各种行业的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估课程的实施情况。英国的现代学徒制考核强调对技能的评估,有利于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方式。与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的评价方式相比,我国对学徒的评价标准相对滞后,评估过程中存在重理论和轻实践的现象。因此,相关部门应制定权威并且具有实践导向的评价标准,为学徒提供努力的目标,也为企业提供人才选拔的标准。

(五)建立法律制度,完善政策推广。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之所以被企业高度认可,政府提供的强大法律保障十分必要。在中国,相关现代学徒制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全地建立健全,上个世纪末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新的条款补充,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亟待通过完善立法来保障现在学徒制改革中的各方利益。

1.建立法律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为现代学徒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政策,包括现代学徒制的法律地位、教育指标、资本投资、教师培训和管理模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政策文件可以作为现代学徒制的规范基础,然而,政策并不能代替法律,没有足够的强制性,因此,有必要尽快完善法律制度,明确具体规定。应运用法律条文列举具体的规章制度,加强规章的严格约束力,并对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如职业教育的地位、资助制度、组织管理等方面提供详细而全面的规定。

2.更新法律框架。

利用西方国家有关学徒制度的法律和政策制定法律框架,以便对学徒制的所有方面提供详细的条例,并及时加以修订,以确保该法律及时有效。任何法律法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时代和国情的不断变化及时加以修改和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经济,有必要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框架来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综上所述,现阶段包括现代学徒制在内的法律法规相对稀缺,依赖零散的政府政策文件,不属于“现代学徒制”的法律法规。

(六)摆脱传统观念。

中国教育体制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观念致使很多人对职业资格教育存在着很大的误解,根深蒂固的认为从事一线技术岗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低;固化的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不如高等院校学术型人才:这些传统思维严重影响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树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提倡工匠精神,鼓励学徒以技能大师为榜样,追求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宣传工作,着手建立权威的宣传机构,搭建企业与学徒之间的沟通平台。总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普通教育的衔接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障碍,注重理论知识学习而轻视实践教学是其中重大障碍之一。一方面,这种教育现状致使很多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证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也很难在人才市场上找到技能型人才和合适的员工。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我国需要完善政策支持并提供资金支持,充分考虑企业需求,搭建服务平台来确保学徒素质。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和相应的法律来保障现代学徒制的蓬勃发展。我国现代学徒制要解决两方面问题:第一,现代学徒制要充分考虑现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未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趋势,提高高技能学徒工的比例并制定相应的更高的人才培养标准。在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要以企业为主导,学校、社会和政府积极参与来确定人才培养的模式。第二,真正构建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观念上、制度上对终身学习加以引导和支持,使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深入人心。第三,要加快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之间的衔接,着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的论文

摘要:从我国教育改革开始,素质教育就成为了发展的主旋律。同时,职业技术教育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开展以来,发展迅速。在我国为更好地培养人才,发展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真正内涵,如何做到将两者更好的结合起来实现双赢,素质教育对职业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些便是本文的主要讨论焦点。

关键词:素质教育职业教育重要意义。

教育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人才强国需要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为了更好地深入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的水平和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党和国家从实际出发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贯穿与一个人学习的始终,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人才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市场需求相结合,提高学习者的基本素质,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习者的健全个性,这种健全的人格培养方式不仅仅注重学习者的理论和身体发展,更注重学习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内在和外在素质的结合,让一个人形成自己特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了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国家建立了相应的教育激励机制,这个引导的机制主要包括导向环节、评价环节、分配环节和反馈环节这四项,具有全员参与、基础培养、关乎未来发展的全面性特点,素质教育立足于基础教育,同时并不与应试教育相违背,将基础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统一起来,融合进一个人学习的始终,相互配合发展,对于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社会来说举足轻重。当学习者的素质教育培养到一定的时间段时,职业教育将会站上历史舞台,培养一个劳动者的职业素质。

职业教育也被称为职业技术教育,他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让参与者获得参与职业或者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相关知识、技能和技能到的培养,最常见的就是劳动者入职前的职业培训,这已经成为了每一个劳动者踏入职场必须要走的道路。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产物,它注重培养劳动者或者学习者的实践参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立足于现实提高劳动者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教育。与素质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培训所需要的时间短,现如今的市场体系下每个企业都已经有了自身比较成熟的培训体系,而且职业教育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投资高,短期见效,具有适应性、中介行、个体性、历史性、实用性等特点,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迅速,在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xx年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20xx年及20xx年,尽管国际金融风暴使许多人就业困难,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仍没有回落,分别高达95.77%和95.9%,我们的身边职业学校大量出现,学校和企业相结合,实习和工作相结合,实用性强等都是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素质教育除了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一脉相承外,更是于时代、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提高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将会是学习者提高技能,掌握综合技术,获得知识的同时与社会相结合,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贯穿于一个人生活的始终,职业教育需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在职业教育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切实落实素质教育,这对于解决许多职业学校学生身上素质不健全,职业道德不够全面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将两者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添加新的活力和生机。

3.1学校与企业改进职业者的培养模式。

目前的职业学校大多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专业的人才,在职业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就要对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改进。学校和企业可以深入的做调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学生的日常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将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尤其是可以请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将两者教育的结合实现培养出爱岗敬业、高素质和高级能的人才。例如,假设一家化工厂和化学类职业学校结合,对于企业来说,想要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的不仅仅是会劳动的职工,他们还需要未来的职工认可它企业的文化,对他们的技能有着很强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可能给未来企业的发展带来科技创新的人才,为了这个目标,企业应该与学校通力合作,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组织相关的实践工作和激励机制等,培养未来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素质教育作为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改革传统职业教育的方式,让参加者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也让他们正确的理解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从而更好的走向自己的职场,做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综上,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非同一般,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为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应加强两者之间的融合,更好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南海.对职业教育价值研究意义的思考[j].职教论坛,20xx,(1):4-6.

职业教育的论文

就如何结合互联网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中国一流的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的衔接平台展开研究,以期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学生毕业即就业,为广大用人企业量身培养各类熟练的技术工人为目标,从而解决我国结构性失业难题,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助力经济转型腾飞,努力让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职业教育;互联网+;校企合作;就业。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连续多年作为中央文件主要内容,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制定和颁布,明确了我国今后十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通过对这四项任务的明确,直接为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从“纲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生源保障还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国家对职业教育可谓倾力支持。而如何有效实现生源、学校、企业三者的有效交流与无缝衔接,是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依托社会现有培训机构和企业,在已有培训经验和人力资源构建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这一有效媒介,下游通过吸收广大职业院校确定性生源客户群,建立包括其健康状况、兴趣爱好、求职取向、理论技术水平以及实行情况的数据库;上游通过行业趋势分析以及企业选人用人需求建立企业客户数据库。以有效沟通和满意服务为内容,构建并做大做强校企合作这一大型平台,促进我国职业发展并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总之,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公民自立于社会,实现体面的劳动、有尊严的生活提供了可能。随着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发酵和深化,世界已然进入了大调整、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同时,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到深水区即全面攻坚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已成为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当前转型时期,职业教育所承担的责任,远远不止于塑造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更重要的是它还承担了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直接关乎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基于此,以互联网+思维为重要催化因子,尽快开辟并逐步完善富有中国特色校企合作模式,实现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涌现,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并通过有效沟通和衔接,最终建成实现求学求职生源、职业院校、用人企业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综合平台,助力经济腾飞不仅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当前时代和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职业教育的论文

近几年来,慕课的发展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慕课而引发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对职业教育传统课堂教学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如此迅猛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理应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探索一套特色化发展道路,并吸收借鉴慕课的先进理念和手段。本文从慕课发展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影响出发,探讨了一系列面对慕课对我国职业教育影响的应对举措,希望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慕课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引言慕课是指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慕课作为一个外来词汇,大多数中国人可能还不是非常熟悉,但是由慕课所引发的一系列网上学习平台的搭建已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慕课作为网上开放课程教育平台,不仅发挥了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功能,也极大地改变了我国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改善了学习效果,弥补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缺陷。但在发挥重大影响的同时,慕课在自身发展与普及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因而,我们应该全面认识慕课的优点和不足,结合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将慕课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服务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职业发展的蓬勃。

慕课是指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作为网上教育平台,慕课致力于将世界上最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广度。而慕课在中国职业教育中的发展和普及则提供了职业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的重要路径。由于职业教育本身教学规模以及教学水平的限制,许多教学资源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职业院校的学生无法及时、全面的享受教育教学资源所带来的效益[1]。而慕课的出现则为职业教育的拓宽提供了强大的契机。在国内,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你就可以免费获得最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透明性为职业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同时,国与国之间职业教育发展的藩篱也将进一步被打破,国与国之间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加强,这将十分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而职业教育的国家化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慕课的出现为明确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向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指导和促进。

众所周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职业教育所带来的益处。随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扩大,我国职业教育资源的成本也逐渐加大,使用职业教育的代价也越来越高。因此,在目前的发展背景下,慕课的出现无疑是对我国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一大挑战,慕课提供了众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且多数教育资源是免费的、无偿的。同时,慕课的出现使得我国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了优化组合,使得我国职业教育资源流动性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加大。与传统的职业教育行政化体制相比,慕课所秉承的教育理念以及所使用的教育手段其优势十分明显,因此,传统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手段已经无法较好的适应目前学生的需求和知识经济带来的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此外,慕课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课堂大多是适应市场而生的,符合目前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要,而职业教育在此方面的进步则不如人意[2]。职业教育如何仍旧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及时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可能被淹没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之中。

慕课在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对于职业教育深层次理念的把握还不是十分到位,以及对教育的成本与质量控制也还停留在宏观分析的角度上,但是慕课之所以在我国获得了比较良好的发展,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慕课对职业教育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慕课所秉承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注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而非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灌输。此外,该教学模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变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为“学生主导”,实行差异化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大众化教学的弊端;并对学生及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全新的定位,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展平等交流,促进教学关系和谐,大大改善了实际教学效果。同时,慕课重点创设了激发学生主动提问兴趣的课堂结构。慕课以服务学生为根本导向,着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在职业教育的课堂上,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仅仅扮演着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其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课堂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也十分有限。因此,慕课对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范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带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着,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不仅仅在于学历的高低,也十分注重对人才非学历教育的考察,而树立终身学习以及个性化学习十分必要。慕课使得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慕课终身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其使得学习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使用所需要的教育资源,而慕课个性化教育则主要关注对于学生差异化教学的突破。慕课十分推崇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该理念在我国古代时期就已经出现,而在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并未较好的落实。慕课灵活开放的课堂学习为学生专业化技能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平台。由于慕课的课程内容是根据类别进行划分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需要进行课程的选择,这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十分有益。

慕课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是需要我们肯定的,但是不能一味夸大慕课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慕课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以此使得慕课的发展更好的适应中国教育体系的发展[3]。首先,木刻的出现不能完全取代职业教育,虽然职业教育也存在本身的缺陷,但是如果将慕课的出现视为对职业教育的取代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其次,慕课仅仅适应于理论性课堂的教学,而对于大规模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而言,慕课以目前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并不能满足。而在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需要的也是实践性的人才,对于有些专业课程,慕课无法提供适宜的教学帮助,这也是慕课的劣势所在。再次,慕课仅仅适用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对于小学教育以及中学教学,其并不能普及和发展。最后,我国职业教育中注册使用慕课的人数较高,已经达到总人数的50%左右,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其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课程通过率极低。慕课学习课程的门槛较低,而学习者的文化水平和知识能力差异性较大,这也给慕课系统测评增加了难度,容易出现测评结果与实际状况脱离的现象,影响了学习者实际的学习效果。因此,慕课应加强自身学习平台的管理,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在网络平台管理人员不断学习的基础之上,即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更新管理理念,落实管理办法,以此满足学习者的差异化需要。

2.2职业院校学生应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个人慕课平台。

慕课自国外引入我国,但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其效果的发挥较为有限,因此,我国职业教育院校应该加强与国外慕课使用者的交流,取长补短,争取实现慕课教学的本土化,提升慕课教学的效果。我国国内众多高校已经开始多所院校共同开展慕课网上学习的联合模式,因此,职业教育应该借鉴该方式,联合其他职业院校进行慕课课程的协同建设。合作并不是慕课的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课程资料的开发和使用是慕课目前发展的重要方向。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包容开发的精神,慕课所具有的开方包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是职业教育所要学习的。职业院校学生要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个人慕课学习平台,针对专业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个人慕课建设,促进慕课学习效果的提升和职业教育的效益。

我国职业教育采取的政府指导机制,而在国外,慕课的发展和普及主要讲大学财团或机构作为依托,慕课的发展自主性较大,受到政府的限制较小。在中国,慕课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首先,政府对慕课进行限制,由于考虑到网络信息安全,政府必须对慕课进行行政方面的管制,防止出现信息的恶性发展。其次,慕课的发展由于受到商业化体制的影响,其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政府理应提供支持和规范慕课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慕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任何阻碍因素的扩大都将会影响到慕课在本国的推广。首先,政府要制定网络信息安全发展条例,对于网络教育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的规范使用作出说明,防止重要信息的误用。其次,政府要加强对慕课发展的资金支持,不断完善慕课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慕课课堂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最后,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促进职业教育体系中慕课的使用和推广,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制度。同时,政府应规范慕课的民间投资制度,防止恶意投资。

慕课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发展标志着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时代的到来,而慕课在我国教育中的实践尚处在摸索阶段,其发展还不够成熟,但是慕课的发展确实为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理念的革新创造了深远的影响。慕课致力于对传统教育管理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倡导在积极自主教学范式的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针对该情况进行特色化指导教学。慕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慕课在突破传统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对时代要求探索了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模式;另一方面,慕课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将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加长远且更具有生命力。可以说,慕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催化剂,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同时,慕课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各类教育领域进发,不仅仅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教育、中学教育等,慕课不断提高自身拓展的广度和深度,而这与职业教育的改革是密切相关的。在未来教育发展中,慕课的优越性将进一步发挥出来,为响应这一重要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必须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慕课学习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开展个性化课堂教学[5]。同时,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教育资源要事先均衡化,均匀分配各个教育部门、专业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化;其次,职业教育要改革传统教学机制,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化平台,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使得教育机制富有生命力和创新性‘再次,职业教育要发挥慕课的作用,在全面认识慕课优点与弱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慕课,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实际使用情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慕课发展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慕课提供了实现职业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的重要路径、对大学生存与发展提出极大的挑战、对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范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面对这些影响,我国教育部门以及职业院校应该从全面认识慕课的优点和不足、职业院校学生应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个人慕课平台、政府提供支持和规范慕课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以慕课发展为契机改革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等方面出发,推动慕课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应用和发展,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均衡化。

[3]胡新星.我国“慕课”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xx.

[4]龚跃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xx.

职业教育的论文

职业英语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但是实际上却存在着诸多偏差与问题。本文针对我国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如今国际交流越发频繁,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既有专业技能,又熟悉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需要阅读英文技术资料、读懂进口设备的英文说明、与国外技术人员交流意见等。英语作为通用的国际交流语言,已经成为一项必备技能。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以来,教育部先后颁发了两项教学指导性文件,确立了英语课程“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方针。虽然英语课程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在教材、教学手段与模式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现在职业教育英语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英语基础都较差。这些学生大多没有把握好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对英语不感兴趣。这种多层次、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后,很多对老师的讲解听不懂,课后又没有学习热情。有些学生甚至英语还没有入门,想要提问但无从入手,最后不得不放弃。

首先,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主要的职业技能就可以,英语学习可有可无,对今后工作生活影响不大。其次,老师对于英语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认为这些学生本身的基础就差,纵使努力教学也不会有多大提高。最后,学校将英语课设置为考察课,也给学生传递了英语课不重要的思想,并且有时学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意降低英语教学考察标准。

目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合职业学院学生水平的英语教材。现在使用的教材过于强调系统性、逻辑性,教材讲得头头是道,但教学内容偏深。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实践,过于理论化的教材与实际脱轨。

教材不适合,教学方法和模式同样不合时宜。在教育改革推行和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手段如此丰富的今天,大部分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得不令人们震惊与思考。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目标应以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主,教学内容体系的开发和构建应以职业需求为中心。但现在职业英语的内容设置没有与产业和学生未来职业需求对接,也还未做到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与英语交际技能的有效结合。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多数的学生基础差,如何能够整体提高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教学上的一个难题。这里的学生大多对听课没有兴趣,老师要将课堂设计得生动有趣,才能防止学生产生厌学、畏难情绪。

由于职业学校生源特点,新入学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很难把控。学校应该对新生的水平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可统计新生在初高中阶段的英语考试成绩;在新生入学后可举行一次摸底考试,检查学生英语基础水平。最后,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出几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英语教学。

英语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企业迫切需求既精通专业、又能熟练掌握专业英语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是培养现代化职业技术人员的先决条件。首先,学校要立足实际,从长远目标出发,把职业英语教育放在教学中心地位,从将英语设置为考试课开始,提高英语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

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关键。教师应该结合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比如,很多企业使用购自国外的机器,而作为直接操作这些机器的技术人员就必须能看懂说明书、操作界面和操作规范等。还要结合企业招聘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是工作上一个很好的筹码,使他们知道专业英语是必须掌握的课程。

职业英语教学的目标应当明确,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以应用为目标,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材应该突出其岗位特点,所选用的教材应该是应用型而非学科型的。在此基础上,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教材,通过指定阅读相关资料、网站的内容,并多使用一些相关的影音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把一些企业实际使用的英文资料、设备操作规范等作为教学内容,可加强学生的代入感,提高学生的兴趣。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给教育工作者们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学校和教师对于这种情况要积极应对,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着眼于现实和未来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的论文

药学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药学知识和技术的实用型人才。在药学职业教育中,模拟药房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药学职业教育中应用模拟药房,能够有效提升实训教学效果,有利于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和转变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提升职业素养,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职业院校在建设模拟药房过程中,应将满足公众安全合理用药需求作为前提和基础,将与实践岗位接轨作为目标,包括医药商品选购、销售、储存与养护、药学服务等。在建设模拟药房时,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为学生建立仿真零售药店,设置区域包括药品仓库和营业场所。

对药品仓库实施模拟色标管理,针对药品大包装盒进行分区,并且将药品分开存放。在药品仓库中,学生可以实施药品出库管理、入库管理、贮存养护、模拟验收等实践操作。模拟药房中的营业场所包括中药调配区域、非处方药区域、处方药区域、药师咨询区域以及收银区域,并且对以上区域进行标示。中药调配区域设置陈列柜以及药斗,陈列柜用于展示配方操作和常用饮片,依据“斗谱”将不同饮片有序、合理放置在药斗内。学生在此区域模拟中西药处方的调配和销售活动,实施问病荐药以及用药指导等技能训练。非处方药运用货架进行陈列,处方药运用柜台进行陈列,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按照药物用途、药物剂型、药物规格、药物品种等对药物进行分类摆放。收银区域配备收银机和计算机,在计算机中安装药品经营系统的软件,软件要具备gsp管理功能,通过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学生能够模拟建立药品购进记录、价格管理记录以及品种审核记录等。

在营业场所悬挂仿真的执业人员执业证明、营业执照以及经营许可证,在非处方药区与处方药区张贴忠告语和警告语,将监督电话公布于众,将服务公约张贴在墙上。学生通过在模拟药房开展实训,明确药房的服务流程,感受真实的氛围,消除毕业后对工作岗位的陌生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我国职业院校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在当前形势下,各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以及制药企业十分需要应用型药学人才。应用型药学人才必须具备销售、质控、服务、制剂生产、调配处方等能力。此外,各用人单位均希望毕业生能尽快熟悉工作岗位。但相关研究表明,药学专业毕业生所具有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药品使用、药品经营和药品生产要求。为了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使毕业生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岗位,药学职业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将提升学生职业岗位技能作为根本。在药学职业教育中应用模拟药房,能满足这一需求。模拟药房作为实践训练基地,可对学生进行岗位实训;模拟药房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场所,为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有效渠道。

3.1在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药学职业教育中,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药理学是沟通药学和医学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涉及范围广,药名繁多,学习过程乏味枯燥。特别是一些药品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以及适应证十分相似,学生学习和记忆非常困难。再加上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觉得没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无法通过实践来验证知识。此时,急需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模拟药房,通过模拟药房来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对学生个性发展进行肯定和鼓励,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增强药理学教学的多样性、民主性以及科学性。教师组织学生到模拟药房,通过模拟临床用药来验证所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完心血管系统相关药物后,学生需要对此类药品进行识别。如利血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复方卡托普利片、厄贝沙坦片、非洛地平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甲磺酸氨氯地平片、马来酸氨氯地平片以及硝酸甘油片等,要求学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范围以及药理作用进行明确和区别。教师可以结合临床医师的处方组织学生模拟发药。案例:患者孙某,女,80岁,因高血压住院治疗。住院当日,该患者的用药处方为:长期医嘱服用尼群地平,临时医嘱服用克咳胶囊,坚持两者联合用药。此时教师要求一名学生扮演药师,模拟药师发药,使学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回答该处方的药物搭配有无不妥之处,并且说出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等。同时,教师还嘱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一些处方,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分析处方的不合理之处。通过这种形式促使学生探索和寻求新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3.2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药事管理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应用模拟药房时,教师应首先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条款和管理规范,而后全面了解药品分类摆放的规则。如在第一层摆放速效救心丸、头孢拉定霉素、阿莫西林胶囊、维a酸乳膏等处方药;在第二层摆放伤湿止痛膏、新康泰克、皮炎平、芬必得等运动慎用药物;在第三层摆放otc的普通药物,如风油精、复方甘草合剂、西洋参含片、百为坦等。最后要求学生明确仓库药物的分类摆放规则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哪些药品需要密封保存(如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a、苯酚、肾上腺素等),避免药物氧化变质,明确哪些药品需要避光保存。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药物的属性和保存方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经验。

3.3在药剂学教学中的运用。

药剂学主要通过不同制剂和剂型来实现不同治疗效果,或者通过研发新制剂,提升治疗质量和速度。在药剂学教学中运用模拟药房,促使学生对药物剂型特征进行观察和明确。比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成分释放和ph没有关系,释放时间为十余小时,只需要一次用药,食物对于该药物没有影响,与普通片相比较,该药物的作用期延长。此外,缓释片具有很多优点,可以提高患者顺应性,减少给药次数,提升药物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液浓度波动。告知学生分开摆放不同的剂型,防止混淆。通过在模拟药房中实际操作和讨论、观察,学生对理论知识再一次进行巩固。

总之,在职业院校应用模拟药房,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模拟药房促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将枯燥的教学活动转变为有趣、生动的操作技能,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强化训练过程中应用模拟药房,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丰富了教学方式,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业教育的论文

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更好地实现校园到社会的过渡,应该加强职业教育理念的深化,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广告学专业本身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如何实现现有教育的转型,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从职业教育理念出发,进行广告学专业目标的定位思考、职业教育平台的搭建以及职业教学体系构造的设想,并对课程实践进行新形式地融入,探讨广告学专业的职业教育之路。

面对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有着很大的压力,在思考、在分析、在探讨,究竟什么是职业教育,大学的职业教育之路与专科的职业教育区别在哪,应该如何更好地结合技术技能的培养,才能在国家发展政策中立足。带着这些基本的认识来反思我院广告学专业的职业教育的转型之路,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在考虑职业教育专业目标定位的时候,不应该盲目地去学习其他广告学专业的定位策略,面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应该立足教育产业、结合自身专业所处的环境,来分析专业的位置和职业教育的可能性。

1.专业目标的定位,要考虑一下本科教育广告学专业的学科归属。把广告学专业归类为新闻传播学,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认为广告学是信息传播,在这里似乎忽略了广告营销的本质,广告其实是在运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的营销活动。因此,由于广告学的边缘学科特性,放在某一个学科领域当中,都不能够完全诠释广告的特质,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性的学科,具有传播性,又有着经济性和文艺性的属性,纵观广告的发展史,我们看到的是它与经济的相辅相成,可以称之为“广告是经济的晴雨表”,所以,广告专业定位在经济类才是科学的。我院的财经特色正好给广告学专业提供了成长的沃土,应该更加看到广告在经济中晴雨表的作用,带动经济的发展。

2.专业目标的定位,要考虑大学本身的内部因素。广告学专业的发展必须要迎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所处大学的改革路向。现在所处环境是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和我院对于财经依托的职业教育,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明确指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技能型,我院的职业教育政策是在国家的职业教育指导下,做好财经特色的职业教育。因此,突出财经特色的职业教育转型,加强技术技能的培养是广告学专业面临的首要任务。

3.专业目标的定位,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外部因素。也就是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笔者更习惯从广告活动的角度,去描述学生,学生就像是我们的产品,产品的出路何在,应该是我们目标定位中的重点考虑问题,因此应该把握学生就业领域的发展状况和相关行业的大体趋势,也更符合国家所提出的技术技能型职业教育理念,就是想让学生毕业之后,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通过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广告行业急需五类人才,分别是为了解国际市场、熟知国际广告运作经验和较强的沟通能力的人才;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高层管理人才;具有整合营销、传播、策划的复合型人才;能够自己创作、设计的人才;高层次的各类广告制作,特别是擅长影视广告策划、设计和制作的专门人才。结合我院学生生源和自身特点,就业方向更加适合于第三类整合营销、传播、策划的复合型人才和影视广告制作人才。

结合学科的经济类归属、专业的内外因素几点来看,应该加强技术技能在广告学专业的理解,才能确定出财经院校广告学专业的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技术技能型的含义是对某项活动,尤其是对涉及方法、流程、程序或者技巧的特定活动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它涉及的是专业知识和专门领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工具熟练应用。在广告学中也就体现出要熟知广告的活动流程;掌握每个环节的基本技巧,能够熟练应用;具备专业的广告知识和广告专业的分析能力,并且对相应的工具能够熟练应用。面对活动的流程和广告知识和专业的分析能力,是在广告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积累中能够培养的,在以往的广告教育中,也都做到了这点。而基本技巧和工具的熟练应用则是我们定位的主题。因此将我院广告学专业目标定位的理念是夯基础、弱理论、强技能,使我们的学生头脑充实、脚步扎实、手法灵活。基本技巧更多是夯实基础知识和每个环节的理论知识进行传递;弱理论是指要注重学生的创意思维的培养,灵活应用技巧;强技能则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谓的头脑充实是学生对于广告活动流程的掌握和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脚步扎实,就是一条腿强文案能力,即广告文案、商务文案和新媒体环境下的文案,另一条腿强策划能力,即广告策划、营销策划、活动策划和公关策划;手法灵活就是强调动手能力即平面设计能力、影视广告制作能力和社会化媒体广告的制作人。结合这些理念和就业需求我们确定了“精文案策划多技能,更加侧重强影视后期制作的人才培养”的专业目标定位。

为了更好实现我们的专业目标,应该加大平台建构的力度,从教师的组建到各种平台的搭建,从以下几点思考平台建构的设想。

1.加强师资队伍平台。只有将教师置于教学、科研、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专业目标。首先,加强教师的培养,积极参加广告业界的各种经验交流会,了解行业动态,与时俱进,将新思想和新发展运用于教学和科研中,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其次,加大师资的培训力度,积极参与到各种相关知识的培训课堂和进行硕士、博士的深造。最后,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到企业的实践中去,利用假期时间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对广告活动中具体问题的解决,更好地给学生以理论融会实践的示范。

2.完善资料获取平台。广告是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广告人对于资料的更新极其重要,因此就需要为学生完善资料获取的平台,更好把握行业的发展,也就是学生阅读平台的搭建,学院应及时购置广告学期刊和更新书目,丰富学生的视野,院系的图书馆都应为学生开放,更大范围提供学科资料。

3.搭建技术技能平台。职业教育注重基本技巧和相应工具的熟练应用,为了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专业,应从这两方面出发,加大技术技能平台的搭建力度,从多种渠道搭建广告校内校外的技术技能培养平台。在校内应加大投入建立广告学实验室,比如,影视制作广告实验室、广告摄影实验室、平面广告实验室和提案室。购置相应的实验器材,如单反照相机、摄像机等。在校外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教师和毕业生的努力共同建立稳固的训练基地,有选择地参加广告行业内的各项活动,专业成熟之后也可打造广告工作室或者广告公司,为师生提供对外联系和宣传的平台,通过各种途径与广告公司媒体传播部门确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稳固有效的实习基地。

结合专业目标和教学平台的建构,要搭造一个系统的、层次性的和可执行性的专业课程体系。

1.知识结构的合理。我们以国家教育部过规定的广告学本科教学的专业课程为核心,按照学科性质组成经济、艺术和文化课程群。在课程设置上包含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几类。在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之后,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各个知识面的经典元素运用到广告创意策划中。并且开设一些前卫的,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课程,比如新媒体广告研究,来了解当代经济环境中的最新动态,在行动上保持与广告学专业发展的一致性。

2.理论与实践的并举。结合我们的专业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把课程从专业知识技巧的模仿转变为对专业创意作规律的感性与理性的体验与认识,然后变为学生潜能的发现与发掘。我们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课堂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参加广告的实践活动。真正地转化为学生实践创作潜能的挖掘。

(1)在每一门课程,都应该有实践学时的体现,并认真执行,在讲中练,在做中学,将理论和实践穿插在一起,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并举。

(2)体现全程制教学,在基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的同时,每一学期都有相应的实训课程进行深化。

(3)学校统一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这里主要包括统一安排学生到广告活动的现场,观察活动流程,使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广告事业有一个大体的感知。以及聘请业界人士进行专家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业界的广告人带来的实战案例分析,感受广告作品背后的策略。

(4)学生的自主实践实习,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学生一边实习、一边工作并且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像真正的广告人一样,一方面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前完成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与飞跃。

(6)案例资料库的完善。

为了突出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我们在课程实践中提出了案例资料整理的构想,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面我们进行了调整,精文案策划是我院广告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将专业核心课程广告策划和广告文案写作的课时进行提升,以来加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在广告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最为常用和经典的教学方法,在广告行业中,任何一个成型的企业都有自己专门的案例资料库,而文案和策划能力的培养,是文字内容较多的东西,不是在课堂案例中,就能够熟记和掌握的,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去记忆整篇的文案和策划的内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本专业的案例库,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分门别类,比如,地产、服装、服务、食品、家电等详细的分类搜集文案和策划的内容。老师进行整理和挑选,将经典的案例进行汇编,共享给每位同学,要求记忆并进行考查。笔者相信这样毕业的学生,就业时面对20分钟写出30条广告语、当场创作广告、策划构想的时候会执笔成文,更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

职业教育的论文

职业教育是传递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劳动力的教育。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人们习惯于用功利主义价值观来理解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对职业教育地位的认识更多地局限于满足企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上,而没有把职业教育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置于应有的地位。在满足职业教育需求主体时,更多地考虑企业甚至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忽视了教育服务的消费者、选择者——学生的需求是什么。而职业教育要真正体现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满足经济需求和个人需求,就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

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周济部长在最近的讲话中多次提到要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教育部制定的(20xx--20xx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提出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将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和人一生的就业能力,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使职业教育在满足经济需求时更具有入文性。就业导向的实质是不仅使受教育者获得完成某种职业所需的娴熟技能,以便走出校门就有岗位,保证学生今天的就业。而且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职业综合能力和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就业。

因此,职业教育以就为为导向,不仅是一个口号的提出,更是一个观念的更新,制度的创新,必将使职业教育改革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1.就业导向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推动力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好劳动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十五”期间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新一届政府也把就业问题作为本届政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否在走出校门之后,面对企业转岗、下岗及分流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的多重夹击。及时谋得就业岗位。并能在岗位变换时顺利适应新的岗位或职业.就成为衡量职业学校质量的关键,成为促进或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在职业教育发展的低潮期,仍然有一些改革力度大、观念更新快、市场意识强、就业有保障的职业学校飞速发展。这些职业学校以就业导向指导办学,贴近市场需求,关注学生发展,与时俱进地进行专业改造和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高质量的适应市场需求又有发展潜力的毕业生,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较高的就业率;良好的就业前景又吸引了大批的初中毕业生报考。充足的生源为学校集中精力抓质量、创品牌提供了条件,从而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实践证明,只有适合经济发展、就业率高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才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和旺盛的生命力。

2.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经济社会。满足社会需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四个服务,反映了现实的要求也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通过培养劳动力和吸收劳动力而发生的。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直接服务是有限的,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而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个人服务也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就成为了四个服务的核心,成为其他三个服务的前提条件,就业也就成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职业学校必须抓住这个结合点,找准经济的增长点,尤其是地方经济增长点,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扩大服务面向,积极发展面向地方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服务“三农”的专业与培训项目。

3.就业导向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们生活的时代已进入信息化社会,社会发展模式已发生革命性变化,职业世界的变化加剧,职业结构的稳定性打破,新的行业不断兴起,旧的行业不断衰退并退出竞争领域。因而.现代社会中劳动者不可能选择一次职业并做到从一而终,劳动者不断转换或改变职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关注是学生一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而不仅是学生走出校门的一个就业岗位。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满足个人需求的表现,是职业教育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注点回归到人的发展这一价值目标上的表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指出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职业教育不再是授人以一技之长,谋得一个职业功利性教育,而是受教育者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效途径,即成为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教育体系的一员。"。

职业教育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企业需求导向转向个人就业需求导向,必然引起职业教育的深刻变革,推进职业学校的管理创新,集中反映在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办学理念、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就业指导、办学质量评价等诸多方面。

1.在教育目标上就业导向赋予职业教育的内涵,把单纯技术目的的职业教育转变为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教育,增加人文目标的要求,既体现生存、实用、职业的特性,又不忽视教育的生活、发展的方向。这样,职业教育才能“使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生产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

2.在办学理念上就业导向强化服务意识。教育服务在世界服务贸易12大类别中居第5类。职业学校的产品是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其客户主要是学生和企业。把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就要努力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愿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把企业作为服务对象,就要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上适应经济社会的要求,为企业提供相关、优质、高效的服务。

3.在专业设置上就业导向要更加关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号,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过去一些职业学校是资源导向型,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有什么样的条件,就办什么样的专业,导致一些职校的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就业市场,出现就业的结构性困难。近几年的实践也证明,每个发展迅速、深受欢迎的职校必定有满足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

4.在课程内容上局限在某一狭隘的岗位技能范围内的课程,构建不了学生持续发展的通道。就业导向强调给予学生宽泛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一般性认知技能.使学生有更大的柔性去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和变化,并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同时,扩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满足学生未来从事多个相关职业领域的需求。

5.在教学方法上就业导向要求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如行为导向教学法。即要求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做中学,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行动者,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6.在就业指导上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需要加强职业咨询。由于中专毕业生年龄尚小,对自己、对职业、对社会都不甚了解,使学生最初的职业选择未必是与学生个性最适合的职业或最愿从事的职业。这就需要学校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强化职业咨询功能,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使学生能按自身特点和社会提供的可能性进行合理选择,最大限度的达到个人愿望和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

7.在办学质量评价上坚持就业导向就要坚持以“就业率”为职业学校办学评估的重要指标。这种评价不仅仅要看毕业生的就业率,还要看毕业生就业后岗位适应情况,看学生总体的工作业绩,看所有接受过本校毕业生的企业评价及与其他学校毕业生的比较评价。还应包括学生再就业的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必将推动职业教育的深层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的论文

摘要: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领域内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职业教育过程中,为能够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必须要对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应用,而分层教学法就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分层教育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较好应用分层教学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分层教育学;重要性。

职业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属于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可使教学效果提升,对学生进行更好培养,体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分层教学法,并且要认识到其重要性,从而可为更好应用分层教学法奠定较好基础。下面主要就分层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1.1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使学生能力提升。

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而言,其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其能力及水平也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区别对待。在传统职业教学中,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选择在课堂上进行统一教学,学生统一进行学习,对于这种教学模式而言,虽然能够将全部知识较好传授给学生,然而未能够对学生个体差异性重视,其结果就是有些基础知识能力及水平比较差的学生,可能在课堂学生中无法跟上教师思路,最终影响其教学效果。而通过对分层教学法进行合理应用,其要求教师应当对学生个体差异加强重视,要求教师要在全面深入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教学,需要针对学生选择不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从而可对不同能力及不同水平学生均进行较好教学,从而可使所有学生能力得以较好提升。

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属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其与基础教育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目标方面均有所不同。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其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职业人才。因此,若选择基础教育中的统一教学模式,很难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最终所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比较差,在进入社会之后很难适应实际工作需求。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分层教学法进行应用,可针对不同学生情况设置不同教学目标,这依据其实际情况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可使所有学生职业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最终可使职业教育目标得以较好实现,这对职业教育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3应用分层教学法可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效果。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上虽然得到较好发展,然而其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比较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未能够积极参与,而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就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合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未能够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也就无法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度比较低,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使教师对每个学生均加强重视,可依据不同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均能够保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另外,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可使每个学生个性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及充分发挥,可保证每个学生均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参与兴趣,使其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得以发挥,最终可保证职业教育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1-2]。

首先,应用分层教学法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在职业教育中为能够较好运用分层教学法,首先应当注意的一项内容就是合理对学生进行分层,这也是分层教学法能够得以实现的最基本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及分析,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层,才能够保证分层更加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其次,应用分层教学法应注意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基础上,便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在分层教学法应用中属于主要内容。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从而选择不同层次学生比较适合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为提升教学效果奠定较好基础。此外,应用分层教学法应注意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对于教学目标分层而言,其所指的就是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教学目标,对于这一方面应当注意的就是所设置教学目标能够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要确保学生通过积极努力学习能够达到这一目标,从而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其更加主动参与教学中[2-3]。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分层教学法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职业教学教师,必须要对分层教学中加强进一步了解,充分认识该方法在实际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对相关注意内容加强了解,以便能够对分层教学法进行更好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荣贤,白国军.浅谈分层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20xx(27).

[2]赵成荣,曾峥.分层教学法在职业院校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xx(36).

[3]李霞.分层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xx(7).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