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九单元儿童乐园(汇总16篇)

时间:2023-12-03 21:33:44 作者:XY字客

编写小学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梳理教学内容和思路,提高教学质量。这里有一些小学教案的创新做法和实践经验,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四单元绿色行动一

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计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笔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目标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小括号,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进行10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结合具体实例,进行简单的估算。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单元重点难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课时分配16课时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信息窗1自主练习1―3。这是一幅小朋友赶海的情境图。借助小朋友在大海边教学目标:理解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的意义,会计算。培养学生加减法互逆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教学重、难点: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的口算和笔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准备:相应学具,计数器、电脑学生学习过程:一、复习。(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1、教师拨计数器,学生说数字:42,38,89……。让学生说说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个位上的数字又表示什么?2、计算:26+50=10+58=67-50=59-8=83-40=20+17=45+30=79-60=二、新课。1.教学信息窗1。(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喜欢到海边去玩吗?海边还有可爱的小虾和小螃蟹呢,想不想去看一看它们?(2)给小朋友取上名字,小红、小刚、小玲、小龙、丁丁……(3)看图,你能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边提问,教师边板书,将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如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一共捉了多少只虾?等等)学生先自己看题。a、出示书p45图,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虾?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虾?”这个问题吗?自己试试看。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小组交流。(自己用学具摆一摆,和同位说说计算过程。)估算:大约是40只。用计数器:先拨出26,再拨上12,观察的数的变化。可以用竖式计算,26+12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路。教师小结: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你喜欢用那种方法来计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b、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师:刚才我们解决了“一共捉了多少只虾?”的问题,那你能用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小朋友们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师:谁愿意说一说你的算法?如果用竖式来计算你会不会写呢?学生自己列式并计算,指名说出是怎样算的。(可能有各种方法,对合理的要给予鼓励。)三、自主练习。1、第1题。5132+27+40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2、第2题。65+2444+305+4237+1245+5072+6先引导学生说说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注意数位对齐)独立完成,小组内检查书写格式,集体订正得数。3、第3题:看图列式并计算。指名说说图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集体订正。4、第4题:看图填空。出示图片,然后让学生自己填空,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5、自主练习第三题。(找尾巴)(1)看图,小组讨论,指名说出题意。(2)学生独立用竖式进行计算。(3)交流计算结果。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对齐数位,并从个位算起。板书设计:26+12=38十个26+1238作业设计:练习笔算不进位加法。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48-49页,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自主练习4-8。教学目标:巩固对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意义的理解,熟练竖式计算。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培养学生灵活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培养学生灵活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相应学具、计数器、电脑学生学习过程:―、复习:1、出示:24+40,67-7。学生说结果,说过程。教师演示。2、练习:24+42=?根据这个算式,写出竖式算式。得出计算结果。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小结过渡,引入练习。二、练习。1、自主练习4出示练习题,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进行计算。你喜欢哪一种方法?指名交流。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指名交流计算结果。2、自主练习5出示图画,根据图画,编出一个数学故事。小组讨论。指名说数学故事。根据数学故事,列式并用竖式进行计算。32+24=3、自主练习6出示图画,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和同伴说一说,你想买哪些东西?需要多少元钱?列式并通过竖式进行计算。交流计算结果。4、自主练习7(1)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2)小组交流讨论。(3)根据自己的想象摆一摆。(4)指名说自己摆的结果,进行交流。5、自主练习8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根据自己的发现,填空。指名说填空的结果。进行交流。一、练习:1、口算:31+20=73-40=83+16=90-50=33+16=55+20=60+23=36+4=2、列竖式:47+22=54+35=板书设计:自主练习4-8指名学生板演算式作业设计:进行竖式练习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用数筹记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练习题。教学目标:巩固对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意义的理解,熟练竖式计算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培养学生灵活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教学重点、难点:巩固对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意义的理解,熟练竖式计算。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教学准备:电脑、学具。学生学习过程:―、复习:1、卡片,开火车。46+20=3+54=69-8=77-60=10+78=95-70=55+2=48-6=34+50=45+367-276+2030+5945-367+276-2059-3064-40=2432-20=1257+2=5988-3=8536+20=5669-50=1910+8=1818-8=1018-10=82、在圆圈里填上大于、小于、等于号。87-30○87-32+26○26+252+40○52+44+35○35-4这道题不要求学生计算,要直接填符号,做的时候提醒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订正时,说出他们之间的规律。3、用竖式进行计算。27+1256+3342+3554+4381+1816+6223+3434+12二、你知道吗?向学生讲解“用算筹记数”的知识。三、学生小结:让学生小结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竖式的计算方法。板书设计:用竖式进行计算。27+1256+3342+3554+43指名板演作业设计:自己在家中进行竖式练习课后反思10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00以内不退位减法。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100以内不退位减法,找出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计算、分析、动手和自学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使他们的学习更主动,兴趣更浓厚。教学重、难点:学会计算100以内不退位减法是重点。在实践中摸索计算的方法是难点。教学准备:电脑、学生学具。学生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32-2047-30口算32-20-147-40-5,结合计数器进行计算。二、新授。1、出示信息窗2的图画,仔细观察图画,看图编故事,了解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和问题。摆轮船用了47个贝壳。摆海鸥用了11个贝壳。摆帆船用了32个贝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2、对“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列出算式:47-32=以小组研究的方式,借助摆学具,交流各自的想法。在小组里每人演示自己的解决办法。3、集体交流。展示不同的方法。并说明想法。a、计数器来减。b、40-30=107-2=510+5=15c、用竖式计算。47-32154、小组讨论包括其他小组的各种算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教案文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上节课有的同学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是否能合乘一辆车呢?

(要知道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

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

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

(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

(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

提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

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

三、练习:

练习二第1题:

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

再列竖式计算。

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

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九单元儿童乐园

第二课时:统计(二)教学内容:课本第94页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表,学会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统计图表,并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表,学会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简单的问题。2、难点: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统计图表,并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统计学生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学生(兴致高昂,异口同声)说:喜欢!师:我这也有几部动画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哪吒传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和《西游记》。)师:你最喜欢看哪一部?生1:我最喜欢看蓝猫,因为蓝猫知道很多的知识。生2:我最喜欢看哪吒,因为哪吒的本领很高,能消灭很多的坏人。生3:我最喜欢看西游记,因为孙悟空的本领很大,打败了很多的妖怪,很好地保护了师父。……师:有什么办法知道各部动画片喜欢的人有多少?生1:可以让小朋友们分别站在喜欢的动画片的旁边。生2:老师报动画片的名字,让我们举手。生3:还可以让我们把喜欢的动画片的名称写在纸上,交给老师。……师:老师为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圆片,请你们拿起你手中的小圆片,把它贴在你最喜欢的动画片下面。(生排起队伍有顺序地把小圆片一个一个地贴在卡通人物图的上面,自然地形成了一张统计图。)师:从图中,你看懂什么?生:我知道《蓝猫淘气3000问》有21人、《哪吒传奇》15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5人和《西游记》8人。生:我知道喜欢《西游记》比喜欢《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多3人。……师:刚才我们把大家的数据收集,再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就叫做统计。(板书揭题)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还可以用曾经学过的涂格子的方法用统计图来表示。师:你觉得我校整下一年级的小朋友,会是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的人会最多?生:应该是喜欢看《蓝猫淘气3000问》的小朋友最多吧,因为我们班也是喜欢看《蓝猫淘气3000问》的小朋友最多。二、统计图书馆图书借出的次数。师:小朋友平常除了喜欢看动画片之外,还喜欢看书吗?生兴高采烈地说:喜欢。师:我发现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有几本书特别受小朋友的欢迎,在一个星期之内被小朋友借走了很多次。课件逐个出示三种书。师:图书馆的张老师每个星期都会统计每本书分别被借走了几次。所以每当小朋友借走一次,她就会在记录纸上做一个记号,你觉得她可以怎么做记号?生1:可以打勾。生2:还可以画圈。生3:打个三角形也可以吧。生4:还有写数字。……师:今天就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当一回小小的图书管理员,帮张老师来做统计。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现在就开始借书,你们来统计。师课件逐个出示三种书。生记。师:你是怎么记的?展示学生各式各样记录的方法。师:小朋友的方法都非常好,想知道张老师平常是怎么记的吗?师介绍“正字法”。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借书,你们用你现在喜欢的方法继续统计吧。师课件加快速度出示三种书。生边记边嘀咕:老师,我记不下了。生:是啊,我也记不下了,太快啦。师:那怎么办呢?生:你慢一点我们就能记下来了。师:慢一点的确是个好办法,可是有时候来借书的`小朋友特别多,他们特别想快点能借到自己喜欢的书去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记得又快又准确?生想。师提示:刚才你们记不下,是因为你们的速度太慢了,记慢了是因为麻烦在哪里?生:我们要一边抬头看,一边低头记。师:一个人同时要干两件事情,的确会慢很多。那怎么办呢?生:老师,我们能两个人合作吗?师:好办法!就让我们同桌两个人同作,一个人报一个人记,重新开始统计吧。学生重新统计。师:我们把统计的结果记录在统计表内。师生共同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师:从这张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或者想提什么问题让别的小朋友来解决?生问,生答。生:我想给张老师提个意见,她可以多买几本《童话故事》,因为根据我们的统计,这本书被借的次数最多。师:你可真是个会为别人着想的好孩子,我一定把你的建议转达给张老师。三、生活中的统计。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统计?生1:我们可以统计我们一年级一共有多少女生,多少男生。生2:学校开学了要统计每个教室要用多少的桌子和椅子。生3:酒店里可以统计客人最喜欢吃什么,就多做那些菜。……师总结:小朋友们,只要我们平常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就会发现很多的数学问题,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四、作业:选择你感兴趣的题目,小组合作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要求问问题时要有礼貌,同学之间互相合作。题目:1、最喜欢的水果2、最喜欢的交通工具3、最喜欢的颜色。第三课时:统计综合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七第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更好地掌握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获得统计结果。2、过程与方法: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难点:通过练习更好地掌握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获得统计结果。教学准备:第1、4题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两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二、讲授新课1、教学练习十七第1题。(1)播放生日音乐。问:听了这音乐,你想些什么?(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今天老师想很容易地记住同学们的生日,有办法吗?(3)按什么来分类?(4)现在老师想按月份来记住你们的生日。出示挂图,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人提问,一人记录)。是一月份生日的同学举起你的名字牌,并贴在图板上相应的表格上。依次类推。(1)现在统计图已完成,你看出什么问题?一月份有()人,二月份有()人……(6)根据这张图制一张统计表,你会填吗?(7)完成95页第4题。2、教学97页第4题。师:现在社会上交通工具越来越多,你能告诉老师都有哪些吗?(1)这么多交通工具,你喜欢什么?为什么?(2)每个人的喜欢不同,怎么办?(3)出示挂图。请三位同池上台,一人提问,一人数数,一人板演。问:喜欢自行车的人举手。数:8人。画:用彩色粉笔涂画,并填表。依次类推。(4)看着你们自己亲手制作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想提问题吗?喜欢()的人最多,喜欢()的人最少……三、全课总结。四、巩固练习教科书第96页第3题。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九单元儿童乐园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重难点、关键:1、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难点: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3、关键: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数位的名称、数位的顺序、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课时安排:6课时数数,数的组成……………………………………………………………1课时读数,写数…………………………………………………………………1课时数的顺序,比较大小………………………………………………………1课时多些,少些…………………………………………………………………1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内容:数数,数的组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数位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弄清数的组成。2、难点:理解计数单位。教学准备: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投影片回答问题:1个十和2个一组成()20是()个十组成的5个一和1个十组成()()个十和()个一组成172、投影出示第31页图。提出问题:(1)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二、新授课。1、教学例1。(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一是一百。(板书)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2、教学例2。(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教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3、教学例3。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三、巩固练习。1、做课本第33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2、(首尾呼应)再投影出示第31页图。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教案2

2.十几减几第一课时:十几减几教学内容:十几减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用不同的思路思考,得到不同的计算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2、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教学准备:照例2制作的“小猫钓鱼”动画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电脑出示口算:8+57+87+66+85+75+913-916-918-915-9(全班齐练,集体订正)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7、有导向性的小结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三、巩固计算方法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第二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一)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三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2、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准备:计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听算12-712-412-314-816-98+913-614-511-215-7(集体订正)评讲:说一说:11-215-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2、说得数,再写算式书中第16页的第3题: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得数,最后写出算式。(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二、游戏提高练习1、找座位(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2、找朋友(书中第17页的第8题)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三、全课小结:第三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二)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第13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减法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口算卡片一套电脑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听算14-812-513-613-814-912-416-914-811-815-8(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评讲:1)说一说12-4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2)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12-4=?,看看谁说的最好。2、计时计算比赛(p18:1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全班同学给予鼓励。集体订正二、变式练习1、计算(p18:9)1)指导学生看题2)全班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或者把这三题让9个同学分成三个小组以比赛的形式来进行,看哪个组的同学做的又对又快,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2、比较大小(p18:10)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填这个符号?三、解决问题出示电脑1、老鹰抓小鸡的图,让学生观察(p18:1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12只小鸡,一个鸡妈妈,一个老鹰)点击电脑出现:p18:11的画面问:你又看到了什么?通过你所看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板书:12只小鸡,已经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问:如何列式?你是怎样想的?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2、小猴图电脑出示p18:13让学生认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够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列式?还有不同的列式吗?请与你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5+8=137+6=1313-5=813-7=613-8=513-6=7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九单元儿童乐园

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各节中教学内容的编排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手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以具体事物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方法内化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no:1。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t)。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课件切换到夷陵广场或书上的主题图)。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课件里花农伯伯说:小朋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3、巩固练习,

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

师: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

1、练习十的1t。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t: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p58面的3t。

看懂图意,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no2。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练习课(p584―7t)。

教学目的:

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养学生数感,并提高学生的心酸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1。

20+6080+1020+50。

2、连加连减口算。

3+2+41+3+47+2+10。

10-5-26-2-315-5-2。

指明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

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

(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础练习。出示第四题基础练习。

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

(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

师模仿售货员一个学生上来模仿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根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

(3)口头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第7题,

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天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比一比谁是细心的孩子。

no:3。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59练习十8~11t及思考题)。

教学目的:1、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口算卡,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教案2

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小学数学中关于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元,使在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单元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在简单的购物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单元重点、难点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课时分配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合理使用零花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教学重、难点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电脑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今天是王丽小朋友的生日,她要用存了一年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一件礼物。你知道她为什么要给妈妈买礼物吗?(学生交流想法)那么她到底存了多少钱呢?(教师倒出存钱罐中的钱让同学看)二、新授课1、你们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板书人民币)我们今天就一起认识人民币。关于人民币,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时表扬鼓励。)2、分类整理(1)你怎么能知道王丽存了多少钱?(数一数。先整理整理。)那我们就帮她整理整理吧。(给学生充分时间整理)谁能说一说?说的能说清楚,听的同学能倾听其他组的想法。(2)刚才我们已经将王丽存的钱分好了类,你能拿出一种你最熟悉的人民币给大家介绍介绍吗?(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完整地介绍人民币,如颜色、面值、正面、反面的图案等,介绍一种就在黑板上贴出一种。同学们介绍得真不错,大家都认识人民币了吗?我能考考大家吗?(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认,并说出是怎么辨别的。)3、不同的人民币就象一家人,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教师出示一张1元的人民币)你能拿出与我拿的一样多的人民币吗?(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形式)(肯定各种换法,板书1元=10角。)4、一张1角的人民币能换几张1分的?板书1角=10分5、一张5元能换几张1元?学生用人民币学具进行兑换。如果你有20元钱,你想怎么换?50元钱呢?(学生回答,说明换法和理由。)数出存钱罐中的钱。(小组合作数一数,进行汇报。)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人民币的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作业设计回家与父母一起认识人民币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38页自主练习教学目标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能进行简单的交换。养成爱护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能进行简单的交换。养成爱护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教学准备人民币教具电脑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朋友,大家还认识他们吗?(投影出示人民币教具),谁能说出他们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二、新授1、自主练习1,认一认,填一填。(1)你能说出他们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吗?(小组讨论后回答)他们分别是1分、2分、5分、5角、1角、1元、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50元、100元、100元。(2)准备人民币学具,做换钱游戏。一张1元可以换张5角。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一张50元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2、自主练习2,认一认,读一读,填一填。(1)丁丁到商店买了一个玩具小熊,你知道是多少钱吗?学生看图填空。讨论后全班交流。(2)冬冬也到商店买东西,她买的是什么?(飞机)你知道她花了多少钱吗?学生看图读题填空,全班交流。3、自主练习37元=()角50角=()元2元8角=()角16角=()元()角30角=()元3元5角=()角(1)学生读题,说明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填空。全班交流。4、自主练习4你知道这些信的邮资吗?(1)你知道信封上的邮资在哪里吗?(在右上角)(2)看邮资填空。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5、自主练习5购物(1)学生准备好人民币学具。(2)模拟购物。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上面都有价钱,你想买哪一件东西,先准备好人民币来购买,要正好的钱。(玩具羊10元3角计算器18元滑冰鞋元6角……)(3)同位做购物游戏。6、自主练习6哪两种物品的价钱相同?(1)出示各种物品及其价钱。(2)你能说出哪两种物品的价钱相同吗?(小组讨论回答)强调4元5角与4.5元相同,等。7、扩展练习连线3元8角7元6角23元6元9角7.60元23.00元6.90元3.80元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各种人民币7元=()角50角=()元2元8角=()角16角=()元()角30角=()元3元5角=()角作业设计做人民币的练习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40页信息窗2购买文体用品教学目标学习对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在简单的购物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在简单的购物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教学准备各种实物及其价钱实物投影仪人民币学具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到商店里买过东西吗?(买过)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扮演商店里的售货员,你们来扮演顾客,大家准备好人民币,我们开始吧。二、新授课(一)解决买两样东西应付多少钱1、台上有各式各样的物品,每样物品都有价钱,请一位同学来买东西。注意引导学生买东西时的话语。阿姨,我想买一只拍子和一个乒乓球。2、同学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小红买一只拍子和一个乒乓球要花多少钱?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小红买一只拍子和一个乒乓球要花多少钱呢?生讨论回答:要把它们的价钱加起来。师:对,我们要先找到一只拍子多少钱,一个乒乓球多少钱,谁找到了?学生回答。3、学生列算式7元6角+8角=4、讨论算法,小组交流。5、全班交流算法。(二)解决买一样东西应找多少钱1、再请同学来买一样东西,小明要买橡皮,他带了5元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售货员要找他多少钱?列算式5元-7角=3、小组讨论算法4、全班交流(三)再请同学来买东西,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人民币及其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在学生买东西的过程中适当进行勤俭节约教育。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板书设计7元6角+8角=(8)元(4)角5元-7角=(4)元(3)角作业设计回家和爸爸妈妈做买东西的游戏。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42页自主练习教学目标继续巩固购物中对人民币的计算。继续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继续巩固购物中对人民币的计算。教学准备人民币学具电脑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丁丁真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自从学了人民币以后,他就自己的东西自己买了,并且算的非常好,大家去看看他买的东西吧。二、练习1、自主练习1(1)丁丁都买了三次东西,谁来说说?(第一次买了一枝铅笔,第二次买了一个地球仪,第三次买了一个魔方)(2)丁丁每次买东西带的钱同学们自己看,现在丁丁请大家帮一个忙,那就是帮他算一算售货员应该找给他多少钱?(3)学生独立完成并填空。(4)全班交流。2、自主练习3(1)冬冬也来请大家帮忙了,你能看明白冬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吗?(2)拿2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小组讨论回答。(3)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3、自主练习4(1)同学们,老师问大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是属什么的?你的爸爸是属什么的?你妈妈属什么的?学生回答(2)现在商店里有了12生肖,小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并想买,我们去看看,她想买什么?(鼠和龙)(3)拿10元钱买一个老鼠和一个龙的生肖够不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4)全班交流你想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学生的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4、自主练习2说一说第27届奥运会圣火传递的过程。(1)扩充知识奥运会圣火(2)看时间,说说圣火传递的过程。(3)全班讨论。&nbs。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四单元绿色行动一

第九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教学目标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以及不怕困难的精神。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准备电脑学具盒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口算练习:13-8=56-30=24-4=15-7=18-9=二、新授1、教学例题(出示投影)(1)谈话:今天小朋友们要把收集到的回收物品送走了,我们看他们各收集了多少?你能提出一些可以列加法算式的问题吗?一班和二班一共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列算式计算。21+9=30一班和二班一共收集了多少节电池?24+8=32……(2)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三班收的电池比一班收的多多少节?一班收的易拉罐比二班收的多多少个?二班收的易拉罐比一班收的少多少个?二班收的电池比一班收的多多少节?……(教师选择问题板书)2、解决三班收的电池比一班收的多多少节的问题。(1)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找到什么条件?(三班收了30个,一班收了8个。)(2)列算式计算。30-8=(3)用小棒摆一摆,看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它的得数?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选几个学生到黑板上一边演示一边说自己计算的方法。3、解决一班收的易拉罐比二班多多少个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找到什么条件?(一班收了21个,二班收了9个。)一班比二班多多少个?列算式计算。21-9=4、用小棒摆一摆,看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它的得数?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选几个学生到黑板上一边演示一边说自己计算的方法。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三、巩固练习:1、第1题27-5=27-9=用喜欢的方法计算,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2、第2题30-9=50-7=20-9=60-6=3、第3题31-9=74-9=86-9=83-9=72-9=55-9=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30-8=2221-9=12作业设计:练习退位减法课后反思第十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熟练的进行口算。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继续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初步估算能力。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学生学习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解决了三班收的电池比一班收的多多少节和一班收的易拉罐比二班收的多多少个的问题,今天我们再来解决剩下的问题。二、新授课1、解决二班收的电池比一班收的多多少节的问题。2、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知道什么条件?二班和一班分别收了多少节电池。二班收了24节电池,一班收了8节电池。3、读问题,二班收的电池比一班收的多多少节?谁能来列个算式?(落后生)24-8=4、用小棒摆一摆,看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它的得数?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选几个学生到黑板上一边演示一边说自己计算的方法。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计算。5、将24分成10和14,用14减掉8再加上10。24先减掉10再加上2。将24分成14和10,用10减掉8再加上14。三、同学们,我们也有一个班的同学去清理废弃物,他们找到了7节电池,你能算出他们比二班少了多少节吗?1、分析条件,二班24节,他们7节。2、列算式计算。(后进生)24-7=3、看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它的得数?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选几个学生到黑板上一边演示一边说自己计算的方法。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四、解决二班收的易拉罐比三班少多少个。1、找出条件,二班收了9个,三班收了23个。2、列算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23-9=3、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五、巩固练习23-7=54-8=37-8=92-7=53-7=41-7=93-8=54-8=96-8=14-7=36-7=82-8=六、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板书设计24-8=24-7=23-9=作业设计:与父母练习减法题课后反思第十一课时教学内容30页自主练习教学目标使学生练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熟悉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每分钟算5道题。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每分钟算5道题。教学准备电脑学生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45-3=36-4=27-5=58-6=45-7=36-8=27-9=58-9=1、学生计算,独立完成。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用一样的数减,上面是不退位,下面是退位减法。)3、集体订正。二、练习1、自主练习2大减价。理解题意,用红线划掉的数是原来的价钱,下面的数是现在的价钱,请问减掉了多少元?思考怎样求减掉了多少钱,以毛衣为例,列算式计算。20-9=11减掉了11元。2、完成其他,填空。集体订正。3、自主练习3踩气球(1)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踩气球)(2)再仔细看看,你还知道了什么?他们的名字叫小明、小林和小田。原来每人有22个气球。(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林被踩掉了多少个气球?小明被踩掉了多少个气球?小田被踩掉了多少个气球?(4)要想知道小林被踩掉了多少个气球,就要知道有什么条件,你现在知道了什么条件?(原来有22个气球,还剩2个。)列算式计算。22-2=20解决其他问题。全班交流。4、自主练习4看图编一个数学故事。给学生时间看图思考,然后编故事。请同学讲故事,故事中要有一个数学问题。解决问题。5、自主练习5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他们在掂球,妈妈掂了42个,小朋友掂了9个,爸爸掂的不知道。)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妈妈和小朋友一共掂了多少个?妈妈比小朋友多掂了多少个?学生列算式解决问题。全班交流。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板书设计45-3=36-4=27-5=58-6=45-7=36-8=27-9=58-9=作业设计:加减法的练习课后反思第十二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练习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使学生尝试探索,尝试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尝试探索,尝试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电脑学生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74-8=24-6=36-7=52-9=60-4=64-7=53-8=71-6=84-9=50-3=二、老虎钻圈6745772127-6=82-5=73-6=54-9=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连线)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全班交流。三、比一比98-9907083-562-4587766-9四、接力赛71-9-6-30-865-20-8-7-6五、跳绳比赛小狗:我跳了35下。小猫:我跳了20下。小鸭:我跳了9下。(1)小狗比小鸭多跳了多少下?(2)小鸭比小猫少跳多少下?(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4)学生独立读题,理解题意。(5)列算式计算,独立完成。(6)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六、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板书设计98-9907083-562-4587766-9作业设计:加减法的练习课后反思第十三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练习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读题审题能力,能够独立读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用其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读题审题能力,能够独立读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用其解决问题。教学准备电脑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春天到了,你们想干点什么呢?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身体。到外面走一走,去春游。……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小朋友们来到了郊外,呼吸着新鲜空气,还看到了很多有趣的动物呢。二、看图大家仔细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白鹅乌龟蚂蚁小朋友小鸟小朋友大树……)2、再认真看一看,你能从图上知道什么?(屋里有26只小鸟河理有32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九单元9加几教案

96-98页 (9 加几)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题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每人准备小棒18根。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第99面的第1、2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成数》教案设计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出示第15页的挂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2、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1、自学第15页的说一说。

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三、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1、画一画:

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

2、练一练:

第1题:数线段时,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即按一定的顺序数;同时,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如线段ad、线段dc等。

第2、3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射线:线段:

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

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平移。

平移铅笔:让学生动手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的前后铅笔的位置关系。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

二、平行。

1、移一移:

第1题:这幅图中有许多组平行线,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先让学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后说一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第2题:本题平移后线段之间的平行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寻找一些斜线之间的平行关系学生可能更困难一些。可先安排一些简单图形如:菱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在平移前后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活动中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3、说一说。

在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根据书中给出的图片,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平行线,与同学交流。

一、画平行线。

教学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四、实践活动。

从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找平行线。

[板书设计]。

平移与平行。

平移平行。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量一量。

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

二、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可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说一说。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

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画一画。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

六、小试验。

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相交垂直。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准备]每人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角、周角。

1、动手操作活动角。

四人小组活动:(1)固定其中一根硬纸条,旋转另一根硬纸条。

(2)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与同学交流。

2、汇报总结。

展示学生经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二、说说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1、试一试:第1题学生在说平角和周角时,要引导学生说明平角和周角是如何构成的,如人竖直倒立后身体与单杠形成了平角。

2、说说生活中你还看到了哪些平角与周角。

三、围绕哪一点旋转。

试一试:第2题说说所给图形是围绕哪一点转动的。

四、作业:练一练1、2。

[板书设计]。

旋转与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1、动手操作活动。

四人小组活动:(1)用1测量a和b的大小。

(2)都是3倍多一点,讨论怎么办:用更小的角去测。

(3)对折1得到2,用1测量a和b的大小。

2、讨论、总结。

讨论:要测量一个角有多大,可以用规定的角去测,为了统一测量单位便于交流,规定了1度角,并使用量角器来量角。

二、认识量角器。

自己读书26页中的认一认,思考下面问题,再小组交流。

1、测量角所用的单位。

2、量角器的特点。

三、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1、先自己试一试:怎样用量角器测a和b的大小。

2、与同学交流测量的方法。

3、总结测量方法: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四、作业:练一练2、3。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测量角的单位:测量角的方法:

第课时:

[教学内容]画角(第28页)。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教学重、难点]。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用画指定度数的角。

1、动手尝试画指定度数的角。

让学生画一个60度的角:你能用几种方法画?

2、交流、总结。

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画法。

用量角器怎样画?要注意些什么?(注意内外圈的数,画完后可估一估)。

用三角板怎样画?要注意些什么?(用三角板只能画出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3、画一个150度的角。

你能用几种方法?

二、试一试。

1、试一试:第1题学生先用量角器量出红领巾一个角的度数再画出来。

2、思考、讨论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哪些度数的角。

三、作业:练一练2、3。

[板书设计]。

画角。

用量角器画角用三角板画特殊度数的角。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有关知识。

2、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三角板、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和运用平行和垂直的知识。

1、练习二第1题:

说说给定图形中马路之间的相互平行与相互垂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说明如何确定两条马路之间的平行或垂直关系,有些可直观发现,有些需要用直角去验证。

2、练习二第2题:

结合自己的居住环境,说说各马路之间的平行或垂直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说之前可让学生先画草图,再说关系。

二、复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练习二第3、4题:先让学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在用量角器测。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二第5题:

这是一道操作题,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这道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讨论、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1、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观察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钝角,然后与同学交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九单元统计教案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

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93~94页。

1、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

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

:统计图、统计表、作业纸。

1、小朋友们,你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全班每个人都喜欢什么动物呢?今天就请你做个小调查。

2、出示动物,学生进行收集数据的过程。

绿孔雀非洲象大熊猫

袋鼠梅花鹿河马

3、提出明确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要让每个人看清楚喜欢这些动物的各有多少人。

4、学生活动。

1、展示学生刚才初步统计的结果。

(1)用数字表示的。

(2)用学生的名字表示的。

(3)用圆圈表示的。

(4)用画对号的方式表示的。

(5)用写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2、揭题:小朋友们,知道吗?刚才你们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统计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3、发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你刚才收集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实践活动

(调查全班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物)

统计表:(学具卡片)

绿孔雀非洲象大熊猫袋鼠梅花鹿河马

统计图:(学具卡片)

绿孔雀非洲象大熊猫袋鼠梅花鹿河马

4、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

(1)通过小朋友们的统计,你能发现什么?

(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1、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统计解决,你能说一说吗?

2、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利用课间调查一下班里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完成95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板书设计:统计

统计表:

绿孔雀非洲象大熊猫袋鼠梅花鹿河马

统计图:

绿孔雀非洲象大熊猫袋鼠梅花鹿河马

完成练习十七的24题。

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1、小组互相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

2、展示几份。

1、第2题。

(1)看图,明确题意。

(2)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

(3)完成统计表及问题。

(4)集体订正。

2、第3题: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集体订正答案。

3、第4题:调查本班每一位同学最喜欢什么交通工具。

4、思考题:用、、三张卡片,可以摆出6种排法,

例如: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文案

3、数的计算:

(1)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加减法计算练习。

(2)仔细观察这两组数,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计算时不需要进位与退位,第二组计算时需要进位与退位。

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不仅让学生发现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进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的作用为“当计算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竖式来帮助解决问题”。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表述。知识——学会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从以“自主探究”为基础的合作、交流、对比、观察、反思“做数学”的角度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认读钟表时间的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2、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在探究时刻之间变化的。

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认读时间的表象,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

空间两个领域的互相融合。

3、经历认读钟表时刻探究问题的过程,体会时刻(时间)与人。

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玩具钟表(或模型),教师准备演示用钟表。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

(1)玩电瓶车的同学是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

(2)坐飞天轮的同学是4时开始的,结束时是。

(3)坐龙船的同学是开始的,结束时是。

(4)跳蹦蹦床的同学是3时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

(5)买票的小朋友4时进“儿童乐园”,离开“儿童乐园”。

(6)“儿童乐园”每天下午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为2时——6时。

二、自主探究:

1、以6个问题为框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以问题(1)为例:

(1)能不能把小朋友开始玩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

(2)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进行操作。

(3)指名几名同学演示。

(4)教师引领探究——利用教具(钟表),师生共同完成从到一直到的拨针操作活动。

2、画出整时:

a:能不能把问题中的4时、3时、2时、6时画出来?请同学们利用钟面图,画上表针。(每个同学发一张钟面图)。

b:能不能把你是怎么画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几位同学上台展示。

c:让画错的同学进行改正。

三、梳理概括:

1、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发现什么?

2、在认读钟表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把认读钟表要注意的事项说出来:辩认时针与分针,看清时针与分针的位置……。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单元的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6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简洁地表达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6的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总结出6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要到儿童乐园里去玩一玩。(课件呈现儿童乐园的场景并定格在木马转盘上)。

2.提出问题。

(1)木马转盘一次可以坐几个人?

(2)哪6位同学愿意在一起骑木马?让学生自由结合,组建6人小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几个6人,共是多少人?让2个小组的学生走到教室前面来,大家看一看。

二、经历过程,自主探索。

1.自己尝试。

2.出示表格: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面提出的问题,自己尝试计算、填表。

3.交流探讨。

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班内汇报:各组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结合学生的汇报,组织探讨:

(1)表格中填出的.数各表示什么意思?(板书:1个6相加、2个6相加6个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积是多少?怎样知道的?让每个学生都写出6个乘法算式,写好后相互检查。

4.编口诀。

(1)你能编出6的乘法口诀吗?

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

(2)整理口诀。

这些口诀,你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写出来吗?写好后小组内相互检查。

(3)记口诀。

把口诀读一读。说说哪几句容易记住,哪几句难记?相互介绍自己记口诀的方法。

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记口诀。

师生对口令记口诀。

5.用口诀。

口算:62656361。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学生各自做题,把得数填在书上,共同较对。

2、做想想做做第二题。

3、做想想做做第四题。

a6个2相加是多少?

b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多少?

4、做想想做做第5、6题,让学生去观察图再进行讨论并集体讨论。

5、课堂作业,做想一想第三题。

四、总结评价。

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作业设计:

1、62=36=64=65=。

46=66=56=63=。

2、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成数》教案设计

一、填空:(20分)。

1、5.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5立方米=()升;。

24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10.01升=()毫升。

2、圆柱的上、下两面都是()形,而且大小();圆柱的高有()条,圆锥的高有()条。

3、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高12分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4、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2分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5、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6.28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如果圆柱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如果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如果它们的体积相差18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7、圆柱的高是8厘米,半径是2厘米,沿着底面直径把它劈成两半,劈开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把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9、在一个高24厘米的圆锥形量杯里装满了水,如果将这些水倒入与它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形量杯中,水面高()厘米。

10、一根长4米,横截面半径为2分米的圆柱形木料截成同样长的5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平方分米。

二、判断:(12分)。

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2、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圆柱与圆锥一定等底等高。()。

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用底面积×高来表示。()。

4、一个圆锥与一个长方体等底等高,那么圆锥的体积等于长方体体积的。()。

5、长方形绕着一条边转动所产生的图形是圆柱。()。

6、圆锥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就是它的高。()。

三、选择题:(12分)。

1、右图中的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圆柱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小一些。

b、圆锥的体积是正方体的。

c、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相等。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15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45b、15c、5。

3、求圆柱形木桶内盛多少升水,就是求水桶的()。

a、侧面积b、表面积c、体积d、容积。

4、用一根小棒粘住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这个三角形转动后产生的图形是()。

a、三角形b、圆形c、圆锥d、圆柱。

5、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的倍数是:()。

a、3b、6c、9d、27。

6、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然后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表面积和体积都没变b、表面积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

c、表面积变了,体积没变d、表面积没变,体积变了。

相关信息: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四单元绿色行动一

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加减法,解决比多比少问题单元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并能解决有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单元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课时分配1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渗透“绿色环保,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准备计数器实物投影仪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号是什么节日吗?(学生如果答不出来教师就可答出。)3月12号是植树节,在那一天要植好多好多的树,来保护我们的家园,看第二小学的同学们也来植树了,我们去看看。(投影出示情景图)二、新授课观察画面,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植树)对,具体在干什么呢?给小树挂牌,牌子上写着“小草在睡觉,行人莫打扰”,还给小树浇水。你们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一共有多少棵花?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好,我们先来解决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的问题吧。我们不能一下就回答,看看你能在图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吗?已经挂了3个牌子,还有26个牌子没有挂。对,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牌子问题的很有用的信息,也知道了两个数字,该怎样列算式呢?(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26+3=因为挂在树上的有3个牌子,没有挂的牌子有26个,要求一共的牌子就要把挂在树上和还没挂在树上的牌子都加起来。你们小队真是太了不起了,分析的非常有道理。(有不同意见也要共同讨论,一起研究有道理的列算式方法。)算式已经列出来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大家怎么来计算,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小组讨论算出得数,还要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给学生充分时间说说为什么)我列的竖式算的,个位的6加个位的3等于个位的9,十位还是2,所以是29。我用计数器拨出来的。(学生上台用计数器演示)我在心里算出来的。(学生回答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我们现在来解决一共有多少棵花的问题,小组同学合作在图中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信息。已经浇了23棵,还有20棵没浇。真棒,既然找到了信息,大家就根据信息来列个算式吧。23+20=大家同意这个小组列的算式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不管同意还是不同意,都要说出理由。教师引导全体同学进行辩论,最后找到正确的算式)23+20应该怎么计算呢?你自己先来算一算,然后小组同学一起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三、巩固练习同学们,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自己找信息,自己列算式解决。(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解决问题并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重点在加法意义的和计算方法的讨论上。)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板书设计26+3=23+20=作业设计拨珠算数42+5=20+30=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教学目标从实际情景中引发学生计算的欲望。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难点从实际情景中引发学生计算的欲望。教学准备:电脑、卡片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丁丁班同学今天就要去要春游了,我们来看看吧,他们班找来了一辆大汽车,谁能把你理解的题目说一说?(一共有45个座位,已经坐了30个,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二、新授课1、先来说说怎么列算式?(学生比较容易列算式)45-30=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相互交流)算式列出来了,就要大家来计算了,小组讨论,你们组怎么来计算这道算式?(小组讨论)提示用小棒摆一摆、用算珠拨一拨。3、(集体交流)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计算的?(提倡算法多样化)(一个一个地数;用小棒摆一摆;用算珠拨一拨;把45分成40和5来计算。)(上车数空位子;因为30+15=45,所以45-30+15。)4、肯定学生的各种算法。重点讲解用算珠和拆分法。用算珠,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减。把45拆分成40和5,从40当中减去30,然后再加上5。三、巩固练习1、用算珠拨一拨再说结果54-20=86-50=2、篮球有24个,我们要借走10个,请问还剩多少个?24-10=3、丁丁对大家上节课对他们上车空位的计算非常满意,又给大家送来了问题,大家有信心解决吗?这个问题就是问你丁丁他们的车有45个空位,他们上车后还有3个位子空着,请问他们有多少人?1)列式。45-3=(列算式比较容易)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相互交流)算式列出来了,就要大家来计算了,小组讨论,你们组怎么来计算这道算式?(小组讨论)提示用小棒摆一摆、用算珠拨一拨。3)(集体交流)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计算的?(提倡算法多样化)(一个一个地数;用小棒摆一摆;用算珠拨一拨;把45分成40和5来计算。)4)肯定学生的各种算法。重点讲解用算珠和拆分法。用算珠,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减。把45拆分成40和5,从40中减去3,相加然后再加上5。4、比较45-30和45-3两个算式。相加的部分不同,个位和个位数相减,十位和十位数相减。四、巩固练习1、用算珠拨一拨再说结果54-2=86-5=2、“想想做做”第2、4题。从上到下做。做完后上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你能都看准算对吗?3、第3题,填空。(1)复习减数、被减数、差的含义。(2)填空计算。(3)订正。4、第5题,比比谁跑得快。(1)分析左右两个算式的不同,左面减数是2,右面减数是30。(2)学生自己计算,并小组交流。(3)集体纠正。5、第6题,填大于、小于、等于号。(1)先不计算,出示算式58-4○58-40,观察算式,估计两个式子的大小,小组合作,想想你们用什么方法来估计?(2)说说你们是怎么估计的?(3)看其他算式,不计算,估计后填空。(4)订正。四、教师进行课堂小结。作业设计预习自主练习,会做的自己先做一做。板书设计两位数减整十数45-30=罗列学生各种算法一个一个数用小棒摆一摆用算珠拨一拨拆分法上车数数空位子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比多比少教学目标在游戏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列式计算谁比谁多多少,少多少。用比多比少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学会列式计算谁比谁多多少,少多少。教学难点在游戏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用比多比少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学准备:电脑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同位说一说,比一比,你们俩谁大?大多少?今天小明和小红同位两人也在进行比一比,他们比的是什么呢?我们去看看吧,哦,原来他们在抓花片呢,我们呀来玩这个游戏。二、新授课:教学例一:请学生们同位之间合作,把红色和蓝色的花片学具摆在桌子上,一名同学抓一把红色的,一名同学抓一把蓝色的,数数有几个。你们抓了几个花片?1、请一组同位来说他们抓的,用磁板出示。2、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哪一种花片抓的多?多多少?指名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大胆发言。鼓励他们想出更多的方法。小结:我们比较抓的多少,有两种方法,一种我们可以把两种花片排一排,就知道了。另一种方法可以用学过的减法来计算。3、再抓几次比比看,谁抓的多,多多少个?教师巡视。活动完后提问两组:你们抓了几个花片?那一种花片抓的多?多多少?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三、教学例二:1、投影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男生有多少个,女生有多少个?那你知道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吗?该怎样列算式?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呢?应怎样列式?这个算式和上面是一样的。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四、想想做做:1、看图讲故事:星期天天气非常好,小猴子和小熊一起去摘玉米,好了,你能看图接着往下说么?(小猴子非常能干,他摘了53个玉米,小熊也摘了30个玉米。)很好,那你想问什么问题呢?(猴子比小熊多摘多少个?)(小熊比猴子少摘多少个?)好,谁能算出来?(列算式并计算)你是怎么想的?2、请同学看图,说明图意。(图书馆里有《数学故事》30本,《童话世界》42本。)(《数学故事》比《童话世界》少多少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成数》教案设计

一、填空。(28分)(1—8小题每空1分,9、10小题每空3分)。

(1)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0摄氏度记作()0c,零上90c记作()0c,零下30c记作()0c。

(3)如果体重减少2千克记作-2千克,那么2千克表示(。

)2千克。

(4)在-、-3、1.5、-1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5)小华从0点向东行5m,记作+5m,那么从0点向西行3m,应该记作()m。

(6)()叫做圆柱的高。圆柱有()条高。

(7)()叫做圆锥的高。圆锥有()高。

(8)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展开会得到一个(),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它的宽等于圆柱的()。

(9)有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10)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5立方米,与它等底等到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二、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如果规定从原点出发,向南走为正,那么-100m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走100m。b、向西走100m。c、向北走100m。

(2)做一个圆柱形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的面积是求圆柱()。

a、侧面积b、侧面积+一个底面面积c、表面积。

(3)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8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

a、113.04b、226.08c、75.36。

(4)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围成一个圆柱形(接口处忽略不算),这个圆柱的()相等。

a、底面直径和高b、底面周长和高c、底面积和侧面积。

(5)把一根长1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2段后,表面积增加了6.28平方分米,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立方米.

a、31.4b、3.14c、6.28。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