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鸡长大了小班健康教案 小班科学小鸡长大了教案(汇总8篇)

时间:2023-10-15 03:39:52 作者:飞雪 2023年小鸡长大了小班健康教案 小班科学小鸡长大了教案(汇总8篇)

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范文四:《认识动物和植物》教案。本教案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动物和植物,并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能力。

小鸡长大了小班健康教案篇一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孩子们特别喜欢。而小班幼儿的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小鸡小鸡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歌词中小鸡和母鸡妈妈的对话能激起幼儿情感的共鸣,好像在和自己的妈妈对话一样。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扮演母鸡,请幼儿以小鸡的身份做游戏。幼儿在欢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1、通过对唱游戏活动,感受歌曲的对答情趣与亲情,在游戏的情景中快乐的学唱歌曲。

2、激发幼儿想象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1、歌曲录音磁带以及老狼的音乐磁带。

2、小鸡胸饰,母鸡头饰。

3、与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景“花园”

一、对唱游戏

1、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跳进活动室,花园里的花好漂亮啊请小朋友在花园的`篱笆旁坐下。

师:“今天天气真好,鸡妈妈带鸡宝宝到花园里去玩,好吗?”

2、(1)学对歌词。

师:“小鸡,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2)学唱新歌。

师:“鸡妈妈用好听的声音来问,你们会用好听的声音来回答吗?”

弹琴一起学唱。

二、游戏《小鸡与大灰狼》

1、讲故事:有一只大灰狼,躲在草丛里,每次小鸡出来玩的时候,他就来抓小鸡,小鸡可聪明了,他们变成了一朵朵小花,大灰狼就找不到了。大灰狼可真傻呀!等大灰狼走了,鸡妈妈来找她的宝宝,她轻轻地唱:“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就又回到妈妈身边唱歌了。

2、幼儿游戏,听到大灰狼音乐,马上变成“小花”不动,等到鸡妈妈来唱:“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们一起站起来回答妈妈:“叽叽叽叽,在这里。”

3、幼儿游戏2—3遍。

三、结束活动

1、师:“天黑了,小鸡要回家了。”

2、听音乐《晚安曲》回家。

在学唱歌曲前,我先用歌曲的音乐和幼儿来互相打招呼,这样就让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熟悉音乐后,我创设了几个小情境,将歌词填入歌曲中,让幼儿觉得在玩中学会了歌曲。因为一开始在打招呼时,就用了对唱的形式,所以演唱时,也就难不到大家了。在最后,我还请了个别幼儿来扮演动物妈妈问,其余幼儿回答,这样的方式幼儿很喜欢,积极性很高,大家还创编出了图片以外的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呢。

小鸡长大了小班健康教案篇二

1.学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的技能。

2.探索在快跑中不与他人碰撞的策略。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小鸡﹑鸡妈妈和老鹰头饰,音乐磁带,录音机。

一、开始部分:

1.鸡妈妈真能干,看我生下了哪个蛋宝宝!(生蛋后,幼儿蹲下)。

2.鸡妈妈:我的宝宝快出壳吧。你们长多大了?快快让妈妈看一看。

幼儿做伸头。肩。臂。腰和腿的动作。

3.听音乐做小鸡操。(放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二。基本部分:

1.鸡妈妈要带小鸡去捉虫,捉到虫子送到妈妈这儿来。

(提醒幼儿一次捉一条。)2.鸡妈妈:鸡宝宝再去捉一条虫子,送给小鸟吃。

3.鸡妈妈:我们再捉一条虫子送给小鸭吃。

4.如果遇到老鹰,赶快跑到妈妈这儿来。

(提醒幼儿快跑时前后摆臂。)5.鼓励幼儿探索在快跑中不碰撞的好办法。

6.和大家一起分享小虫子。

(鼓励幼儿将捉到的虫子送给客人吃。)三、结束部分:

放松整理。(放"大公鸡"音乐,鸡宝宝洗澡)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鸡长大了小班健康教案篇三

1.学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的技能。

2.探索在快跑中不与他人碰撞的策略。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小鸡﹑鸡妈妈和老鹰头饰,音乐磁带,录音机。

一、开始部分:

1.鸡妈妈真能干,看我生下了哪个蛋宝宝!(生蛋后,幼儿蹲下)。

2.鸡妈妈:我的宝宝快出壳吧。你们长多大了?快快让妈妈看一看。

幼儿做伸头。肩。臂。腰和腿的动作。

3.听音乐做小鸡操。(放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

二。基本部分:

1.鸡妈妈要带小鸡去捉虫,捉到虫子送到妈妈这儿来。

(提醒幼儿一次捉一条。)

2.鸡妈妈:鸡宝宝再去捉一条虫子,送给小鸟吃。

3.鸡妈妈:我们再捉一条虫子送给小鸭吃。

4.如果遇到老鹰,赶快跑到妈妈这儿来。

(提醒幼儿快跑时前后摆臂。)

5.鼓励幼儿探索在快跑中不碰撞的好办法。

6.和大家一起分享小虫子。

(鼓励幼儿将捉到的虫子送给客人吃。)

三、结束部分:

放松整理。(放"大公鸡"音乐,鸡宝宝洗澡)

小鸡长大了小班健康教案篇四

1、锻炼幼儿对身体各部分的控制能力,以及幼儿的反应能力。

3、丰富对小鸡的知识,增强爱护小鸡的情感。

1、小鸡、老鹰头饰和音乐。

2、沙包(当做粮食)、小虫(用卡纸剪成)等。

1、鸡妈妈(老师)带领小鸡(小朋友)们来到草地上,说:“鸡宝宝们,今天鸡妈妈带你们做游戏好不好?”“请你跟我这样做”……教师带幼儿做歪头、平伸双臂、上举双臂、弯腰、高抬腿、转脚踝、踮脚尖等动作,还有向前走、后退走、横着走等。

2、谈话。教师可以问:“鸡宝宝是怎么出生的呢?”幼儿回答“是从鸡蛋里出来的”。“对”,教师继续引导:鸡妈妈把鸡蛋生在鸡窝里,然后就开始孵小鸡了,用自己的身体和翅膀盖住鸡蛋,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鸡蛋,小鸡宝宝就长啊长,长出脑袋和嘴巴,翅膀出来了,爪子会动了,要用21天呢,然后就用嘴巴啄开蛋壳出来了,就会跑来跑去了。我们一起来玩孵小鸡的游戏吧!

3、教小朋友玩游戏两遍,充分做动作,还要提示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4、谈话。教师可以问:孩子们玩得高兴吗?我们可不能总是玩,还要工作呢,我们要到草地上找吃的,小鸡喜欢吃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虫子、粮食等。进行安全教育,小鸡不光要工作,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冬天来了,老鹰没处找吃的,它要来吃小鸡了,它会从空中转来转去,发现小鸡马上冲下来,叼起就走,很快的',所以,如果老鹰来了怎么办呢?要快跑,赶紧找地方藏起来。

5、找藏身的地方,并先藏一藏试试,指导幼儿用各种动作方式藏,能挡住自己为准。进一步锻炼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6、到草地上找东西吃,看到粮食(沙包),想一想怎样运回家(放入大篮子里)?指导幼儿把沙包放在后背上弯腰背回家。

7、老师惊呼:“老鹰来了”,同时用音乐渲染,老鹰出场,并招呼小鸡们藏到自己选好的地方,鸡妈妈赶走老鹰。

8、老鹰跑了,招呼小朋友们继续找好吃的,引导小朋友找到小虫子,并用“爪子”(把虫子放在脚背上)运回家。

9、老鹰又来抓小鸡了,小鸡们赶紧藏好,等老鹰飞走,鸡妈妈清点小鸡数,并表扬大家能干、勇敢,挨个抱抱小鸡作为奖励,然后带着粮食回家。

小鸡长大了小班健康教案篇五

科学领域主题活动《认识小鸡的一家》选自《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小班下册主题“可爱的小动物”中第一个主题内容。我班幼儿很喜欢小动物,我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利用幼儿的好奇心,精心设计了本次主题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可自由探索的空间。从本次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认识鸡的一家,知道鸡蛋从哪来的,而且从中还会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1、通过主题活动,使幼儿萌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愿意亲近小动物,初步感受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2、通过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认真倾听和观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3、运用各种感官,认识小鸡一家的名称、主要特征及生活习性,并学习涂色和点数。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要把握好知识点,注重各领域教育内容的整合,活动内容要贴近生活,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难点:让幼儿学会分辨公鸡和母鸡。

1、在幼儿园的饲养角饲养小鸡,每天定时带领幼儿给小鸡喂食,启发幼儿观察小鸡的变化,通过多天的观察经验,请幼儿自由讨论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秘密。

2、收集关于小鸡的资料,供老师与幼儿研究。

3、画有椭圆形的画纸和油画棒,供幼儿添画小鸡使用。

一、开始环节:

播放《小鸡圆舞曲》,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小鸡随音乐来到活动室,音乐停止后,请幼儿随意坐在垫子上。

二、基本环节:

1、教师请幼儿观看录像,仔细观察公鸡、母鸡、小鸡的外部特征,它们是怎么走路怎么叫的,再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模仿,培养幼儿的观察模仿能力。

2、音乐游戏“老鹰抓小鸡”。教师扮演老鹰,幼儿扮小鸡,播放区别表示老鹰和小鸡的音乐,并根据音乐变化改变动作,以此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训练幼儿的反应力。

3、分辨公鸡和母鸡。通过已有经验,请幼儿对公鸡和母鸡进行分辨,说说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点,它们都喜欢吃什么,以此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想像力与创造力。

三、结束环节:

幼儿作品展评。

四、延伸环节:

角色游戏,老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鸡妈妈带小鸡去草地做游戏,模仿小鸡吃米、捉虫的不同姿态,在愉快的气氛中活动自然结束。

我班幼儿很喜欢小动物,我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利用幼儿的好奇心,精心设计了本次主题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可自由探索的空间。从本次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认识鸡的一家,知道鸡蛋从哪来的,而且从中还会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小鸡长大了小班健康教案篇六

1、观察、感知不同材质的纸毛毛虫在水中“长大”,并尝试记录观察结果。

2、在探索过程中,体验观察实验的乐趣。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1、铅画纸、手工纸、报纸制成的毛毛虫若干份;三种纸的纸片若干份。

2、记录用具若干份;教学ppt。

一、活动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个好朋友,它们是三条毛毛虫。

二、认识、感知。

1、毛毛虫自我介绍。

关键提问:它们都用什么纸做的'?

2、小结:它们是用铅画纸、手工纸、报纸三种不一样的纸做的。

3、尝试、探索,观察、记录。

(1)猜测。

关键提问:猜猜它们三兄弟在水中谁会长得最快、最大?

(2)操作记录。

关键提问:我们将三条毛毛虫一起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谁长得最快、最大。

幼儿操作并在题板上做好记录。

幼儿介绍,教师将结果放大展示。

小结:报纸毛毛虫长得最快,手工纸毛毛虫第二个快,铅画纸毛毛虫长得最慢。

四、推理思考。

关键提问:很奇怪为什么这些纸毛毛虫在水里就长得不一样呢?

小结:纸可以吸水,纸张的性质不一样,吸水的快慢也就不一样,因此不同纸做得毛毛虫在水中就长得不一样。

师:把毛毛虫的纸朋友请到我们的区角里,等区角游戏的时候就去给它们做裁判好吗?

在区角活动中增加除报纸、手工纸、铅画纸之外的其他纸,用“毛毛虫在长大”的实验方式,观察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的吸水性。

在科学领域揭示出了毛毛虫变蝴蝶的神奇过程;在健康领域向小朋友提出了不能暴饮暴食;在数学领域包含着1—5数量的点数以及一星期的概念;在语言领域故事内容夸张幽默,在艺术领域绘本的绘画方式别具一格,值得欣赏。

小鸡长大了小班健康教案篇七

1、想象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鸡的情景。

2、能在缴窄的小路上行走。

1、等同幼儿人数的呼啦圈。

2、在场地上事先画好宽25厘米的小路。

3、在日常活动中用报纸撕成小虫当虫子。

一、小鸡想出来。

1、蛋壳是谁的家?还没有出生的小鸡在蛋壳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2、蛋壳中的.小鸡长大了,蛋壳里住不下了,怎么办?它是怎么出来的?

二、小鸡出生。

1、请幼儿扮演在蛋壳(呼啦圈)里尚未孵出来的小鸡。

2、教师边描述情景,边带领幼儿表演小鸡出壳时候的情形。

3、你们看清楚小鸡是怎样出生了吗?我们一起来表演。

三、小鸡吃虫。

1、有这么多的小鸡宝宝出生了,妈妈真高兴。妈妈带你们去草地上捉虫去啦!

2、“小鸡”一个一个跟着“妈妈”,走过场地上画好的小路,来到一片草地上,将食指并拢做嘴巴,啄起小虫,然后跟着妈妈沿着小路回家。

3、游戏结束,幼儿和教师共同收拾场地。

这节课孩子们积极投入、兴趣高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表现出自主探索、乐意合作和挑战自我的精神。创设了一种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氛围,使幼儿精神愉快,提高了幼儿对本次体育活动的兴趣。

小鸡长大了小班健康教案篇八

1.学习歌曲,初步尝试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2.尝试替换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并想象自己是不同动物形象时的动作,并模仿动物的叫声。

3.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动物图片若干。

尝试替换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一、打招呼

用《小幼儿鸡小鸡在哪里》的音乐和幼儿互相问好。

二、学唱歌曲

2.幼儿模仿母鸡边喊边找。师出示小鸡:叽叽叽叽在这里。小鸡找到了。

3.幼儿扮小鸡,老师扮母鸡,一起说歌词。

4.交换角色。

5.在琴声伴奏下,教师演唱歌曲,幼儿跟唱。

6.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起演唱。

7.尝试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师先扮演母鸡,幼儿扮演小鸡,边唱边模仿小鸡的动作。(注意前后衔接)

8.交换角色。

9.用不同的方式练习对唱。分小组、男女组对唱。

三、创编歌词。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启发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填入歌曲中,唱出来。

2.创编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边做边唱。

3.请一幼儿看图片来问,其余幼儿回答。用对唱的`方式演唱。

在学唱歌曲前,我先用歌曲的音乐和幼儿来互相打招呼,这样就让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熟悉音乐后,我创设了几个小情境,将歌词填入歌曲中,让幼儿觉得在玩中学会了歌曲。因为一开始在打招呼时,就用了对唱的形式,所以演唱时,也就难不到大家了。在最后,我还请了个别幼儿来扮演动物妈妈问,其余幼儿回答,这样的方式幼儿很喜欢,积极性很高,大家还创编出了图片以外的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