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长征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16篇)

时间:2023-12-01 11:43:02 作者:碧墨

教学计划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划和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的教学设计有所启发。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3、了解故事内容的神奇,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重点难点:

关键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关于神话故事。

2、“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

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二、初读感知。

1、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3、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研读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四、作业。

复习生字词。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二、指导写字。

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三、朗读回味。

1、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记忆读。看谁能记住一些优美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2、练习复述。

同座练说。

3、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四、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用自己的一切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课文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5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优美,好读易记。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比较乐于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初步掌握了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进行质疑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理解“准备”、“降落伞”、“乘着”、“铠甲”等词语的意思。读懂句子,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2至4节。

3、情感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城市的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的教具、老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再现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情景,并利用这些情景解决学生学习时候遇到的困难。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和兴趣。

教学媒体。

多媒体的组合。(电脑、投影、录像等)。

查看本课更多资料。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观察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样子。

教学时数。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拼读,会书写“创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3、感受盘古高大英勇的形象,体悟他为人类造福、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4、感受神话特有的语言特点和丰富的想象力。

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过程,感受盘古的伟大品质。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都明白哪些神话故事呀。

2、同学们真了不起,明白那么多,看来咱们都是爱看书的孩子。从古至今,神话故事因其特有的魅力而广泛流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神话故事,来感受感受它的神奇魅力吧!(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老师相信文中的这些词语你也认识了。读词。

猛劈缓缓一丈逐渐四肢肌肤辽阔祖宗。

血液下降倒下去。

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

三、把握中心,研读文本。

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交流,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板书:创造)理解创造的意思。

四、精读课文,在读中启动思维的发展。

2、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先来了解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赶快从书上找到相关的语句。

3、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到了这混沌一片的宇宙,他会想些什么呢(预设:怎样会这么黑能不能让它变得更亮……)于是,盘古开始创造宇宙了。

4、四人小组合作:快速读课文的二、三两个自然段,找找描述盘古如何创造宇宙的句子,圈出动词。

5、反馈交流。

(1)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a.理解“抡”“猛劈”(指导朗读)句子比较(课件)。

b.师:劈得够猛的`!这一劈,可不得了啊,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宇宙发生了巨变。

c、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男生读上半句,女生读下半句,看看这两句话里藏着几对近义词和反义词。

师:把天地劈开,可用成语“开天辟地”。(提示学生把成语写在第二段的旁边。)。

过度:盘古为创造宇宙还做了什么。

(2)出示: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齐,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a.结合插图,此时盘古会想些什么。

是的,一年过去了,盘古生怕天地还会合在一齐,生读: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生接)。

师: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生接)。

师:盘古的动作,用哪个成语来概括。(顶天立地)。

b.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示:天每一天升高一丈,地每一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生读)。

五、再次点明中心,书写指导。

再次出示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生读)。

六、课堂小结。

师:盘古虽然倒下了,但他的创造之路并未结束。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开天辟地。

混沌一片-创造。

顶天立地。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本课的12个认读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看懂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和向大自然学心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

二、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三、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四、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课件播放笔画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

二、诵读课文。

1、教师放视频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教师引导学生评一评视频中哪读得好。

2、教师配音乐,学生随音乐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三、合作讨论。

课件出示合作讨论的要求:

1、找一找诗歌的哪几节为我们介绍了植物妈妈的办法?

2、齐读第二节。读懂了些什么?多媒体展示画片,学生感知蒲公英的形状。

3、自由读课文第三节、第四节。读懂了些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提出来,全班交流议论。

4、课文第一节和第五节分别写的是什么?这两节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学习成果检验:

课件出示。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靠------传播种子。

苍耳妈妈准备了--------,靠-------传播种子。

豌豆妈妈准备了------,靠-------传播种子。

四、资料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五、板书设计。

蒲公英降落伞风吹。

苍耳铠甲动物皮毛带。

豌豆豆荚太阳晒。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出示植物的种子,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它是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1、师范读课文。

思考:

看一看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

3、学习第一小节。

(1)指读。

(2)“告别妈妈”是什么意思?谁能给它换种说法?

(3)“四海为家”又是什么意思呢?(1、种子到处生根发芽2、植物的种子到各个地方去生根发芽)。

(4)种子就要“四海为家”了,心情会怎样?(高兴、开心、愉快)是啊,多么高兴呀!因为它们长大了,可以到外面闯世界,到广阔的世界去安家,多自豪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再来读一读第一小节。(指名读、齐读)。

2、学习“蒲公英”

(1)谁来说说,蒲公英妈妈为她的孩子们准备了什么?那么谁能说一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它呢?(飞机出现故障或者飞机遇到危险的时候)有了降落伞,人们就可以安全着陆了。

(2)蒲公英妈妈为她的孩子们准备的是什么样的“降落伞”呢?

出示蒲公英种子的图片。在这里“降落伞”实际上是指蒲公英种子的哪一部分呢?(蒲公英种子上面的绒毛)为什么把它说成是“降落伞”呢?(非常像)有了降落伞,蒲公英的种子就可以安全落地了,可见蒲公英妈妈是多么爱自己的娃娃呀!

(3)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爱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的前两行。(男生读、女生读)。

(4)蒲公英的娃娃除了有降落伞,还得靠什么的帮助才能飞到很远的地方呢?(风)书中说只要有风——(轻轻吹过)轻轻吹是怎么吹?让我们试一试。很轻很轻的,所以“轻轻”这两个字要读得轻柔一些。跟老师读。(指名读、齐读)。

让我们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5)假如你们现在就是一颗颗纷纷飞出的蒲公英宝宝,你打算飞到哪里去安家呢?(森林、田野、海滩、山洼、草地——)。

(6)谁再来读一读第二小节。(指名读、齐读)。

3、学习“苍耳”

(1)老师请一位喜欢苍耳妈妈的小朋友来读一读第三小节。(指名读、齐读)。

(2)谁来说说苍耳妈妈又有什么好办法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苍耳妈妈给孩子们穿上了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了动物的皮毛,就能走到田野山洼。)。

(3)你们知道什么是铠甲吗?(出示图片)谁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衣服,它很硬,是用铁等金属做成的)。

(4)那么,苍耳妈妈给孩子们准备的带刺的铠甲是什么呢?今天,苍耳宝宝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图片出示)谁来说说它长得什么样?(身上有很多小刺、椭圆形、浅褐色、有硬壳)。

(5)谁知道这些小刺有什么用处呢?(能挂住动物的皮毛)。

(7)它可能把苍耳宝宝带到哪里?(小鹿、山羊、狐狸、小猫——)(森林、小河边、田野、菜园、山洼——)。

(8)它们走到哪里,苍耳宝宝就会在哪里安家,用书中的词就是——(四海为家)。

(9)你们觉得苍耳妈妈的办法怎么样?(有趣、有意思、神奇、奇妙——)是呀,多么巧妙的方法呀!不仅可以保护孩子,还能使孩子挂在动物的身上四处安家。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的心情再来一起读一读第三小节。

3、学习“豌豆”

(1)谁来读一读第4小节?(指名读、齐读)。

说一说豌豆妈妈是怎样来传播种子的?

(2)在太阳的帮助下,豌豆宝宝们就要去旅行了,它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高兴、开心)从书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蹦着跳着)。

说得太对了,那么谁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要读出豌豆宝宝那种欢快的心情来呢?(指名读)。

(3)老师也很喜欢豌豆妈妈,因为她让自己的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下面老师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在我读的时候,谁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小豌豆呢?(指名表演)。

(4)那么谁来夸夸植物的妈妈呢?最后以“所以,()的妈妈有办法”结尾。

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再说给大家听。(自由练习)。

2、苍耳妈妈,你给苍耳穿上了一身带刺的铠甲,能让动物带他去旅行。所以,苍耳妈妈有办法。

3、豌豆妈妈,你的办法更奇妙,经过太阳公公一晒,豌豆就可以去寻找新家了。所以豌豆妈妈有办法)。

4、学习“第5小节”

(1)读一读第五小节,看一看,你从这一小节中都知道了什么?(1、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2、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2、柳树的种子柳絮会随风飘扬。四海为家。所以柳树妈妈有办法。

3、小草的种子成熟后,在风的吹拂下,种子落在哪就在哪长出小草来。所以小草妈妈有办法。

4、野葡萄成熟后会被小鸟吃掉,野葡萄的种子就会随着小鸟的粪便排出体外,落在哪就在哪生根发芽。所以野葡萄妈妈有办法。)。

4、课件播放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播放课件)。

5、作业:仿照本篇课文,为你喜欢的植物编一首儿歌。

6、结束语:第二年春天到了,春风轻轻地吹,小雨沙沙地下,睡醒的种子发芽了。在《小雨沙沙》这首歌曲中,我们的课也要结束了。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的人,那样,你就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精选文档

2、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

3、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4、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激起导入。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

2、生小组自学生字,看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交流识字。

4、汇报。

5、教师用卡片检查识字效果。强调“血”“宗”的读音。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6、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能读好吗?学生自己练习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尽量把课文读流利。

三、写字教学。

1、“肢、肌、肤”:

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学会把结构相似的、想近的,结合起来学习。

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写一写。

2、“丈”:

注意与大字区分,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丿”要在田字格中间位置其余几字都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注意提醒学生组词和字音。

3、练习写字,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新课学习。

1、通过上节课的阅读,谁能大概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2、天和地倒底是怎样分开的呢?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小组读。找一找这一段里意思相反的词语。大家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3、读一读你找出来的词语。

4、天地分开了,世上的万物又是怎么来的?齐读课文3、4自然段。

5、说一说,盘古的身体是如何化作世界万物的?指名说,同桌说。

6、仔细读一读文章中写盘古变化时的句子。

7、注意多音字“倒”,自己,学一学这个多音字。

8、文章最后为什么说盘古是人类的老祖宗?

六年级学弈教学设计

1、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

2、能了解古今语言的区别,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

3、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配着优美的古筝曲,老师动情的讲述:

1、自读课文。请你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把每一句话读通顺。把不好读的字词和句子标出来,可以出声读,可以默读,边读边圈圈画画。

2、检查自读情况。

a指名读。

b第一次读文言文你有什么感受?

3、师配乐范背课文。

4、与学生交流读书感受。总结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

5、学生再自由练读,读通为止。

6、学生边读边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7、讨论交流。(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1、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把全文的意思说一说。

3、看着插图说说文章的意思。

4、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5、提示文中“之”的用法。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联系实际谈谈,目的是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书面作业)抄写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2019春季正式使用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1篇为精读课文,7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本班学生都来自与农村。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1、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学会250个左右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250个字。

2、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3、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养成预习的习惯。

4、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

5、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练习写日记写片段。

1、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如何学会读书、思考、质疑,如何查询资料、探究讨论、表达交流,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创新意识的树立。从关注过程的角度出发,就会容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会给孩子宽松和谐的足以成长进步的空间,会给孩子更多的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启发。

2、创设情境,进行口语教学,双向互动,体现交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首先,教师必须先“动情”,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以情激情。

3、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比较鉴别,学会质疑,学会带着问题阅读。

4、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按照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谨防时紧时松,出现“回潮”。

5、注重有目的、有计划的上好作文指导课,丰富学生的积累,调动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2.10-2.15。

《古诗三首》(3)《燕子》(2)。

书法展评(1)假期读书交流会(2)。

2.17—2.21。

《荷花》(2)《昆虫备忘录》(1)《口语交际》(1)。

《习作》(2)课外阅读(1)书法(1)。

2.24—2.28。

《语文园地》(2)《守株待兔》(2)。

《陶罐和铁罐》(2)课外阅读(1)书法(1)。

3.2—3.6。

《鹿角和鹿腿》(2)《池子与河流》(1)《口语交际》(1)《习作》(2)课外阅读(1)书法(1)。

3.9—3.12。

《语文园地》(2)《快乐读书吧》(1)。

《古诗三首》(2)《纸的发明》(2)书法(1)。

3.16—3.20。

《赵州桥》(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课外阅读(1)书法(1)。

3.23—3.27。

《综合性学习》(2)《语文园地》(2)《花钟》(2)课外阅读(1)书法(1)。

3.30—4.3。

《蜜蜂》(2)《小虾》(1)《习作》(2)课外阅读(1)书法(2)。

4.6—4.10。

《语文园地》(2)《小真的长头发(2)。

课外阅读(1)书法(1)。

清明节放假1天。

4.13—4.17。

《我变成了一棵树》(2)《习作例文》(1)《习作》(2)《童年的水墨画》(2)书法(1)。

十一。

4.20—4.24。

《剃头大师》(2)《肥皂泡》(2)。

课外阅读(2)书法(2)。

十二。

4.27—5.1。

《我不能失信》(1)《习作》(2)《语文园地》(2)《我们奇妙的世界》(2)课外阅读(1)。

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

十三。

5.4—5.8。

《海底世界》(2)《火烧云》(2)《口语交际》(1)《习作》(2)课外阅读(1)。

十四。

5.11—5.15。

《语文园地》(2)《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方帽子店》(1)课外阅读(1)书法(2)。

十五。

5.18—5.22。

《漏》(2)《枣核》(1)《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

十六。

5.25—5.29。

复习(1)。

十七。

6.1—6.5。

复习(2)。

十八。

6.8—6.12。

复习(3)。

十九。

6.15—6.19。

复习(4)。

二十。

6.22—6.26。

期末考试。

端午节放假一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学生知识的积累,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还有小部分学生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本学期要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督促他们完成作业,交给他们学习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它们学习、阅读意识。

文内的“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等五个专栏。

(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汉字250个,会写字250个。

2.让学生养成主动认识汉字,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能用钢笔正确、规范、熟练书写汉字,基本能用毛笔临摹字帖。

4.能用音序、部首查字法独立查阅字典。

5.注重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阅读。

1.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能交流阅读体会。

2.能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默读课文,能在快速默读中,略知课文大意。

4.能初步寻找到文中的关键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大意,且能借助字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5.基本能通读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能初步对不明白处提出质疑。

6.能口头简要表述文章大意,感受文中人物、事物形象。

7.能自觉背诵文中喜欢的片段,基本能仿写。

(三)习作1.能通过观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的形象通过语言来表达。

2.养成自觉写日记的习惯,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

3.学会书写简单的书信和常用的应用文。

4.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的习惯,能自觉摘抄好词好句。

5.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口语交际1.能主动向老师、他人请教不知道的内容,同学学会倾听别人提出的建议。

2.能简要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对别人说的话要学会转述。

3.能把课文里的或课外书中喜欢的故事将给同学或家长听。

(五)综合性学习1.能有目的地收集生活中的作文、说话素材。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2.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3.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一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4.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一)重点。

1.喜欢学习汉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250个常用汉字,会写250个常用汉字。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能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写清楚。

6.能用普通话交流。学会认真倾听,抓住主要信息,并就不明白的地方提问。

(二)难点1.能使用硬笔较为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端正。

2.能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初步体会句子的意思。

3.能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发表简单的看法。

4.尝试写想象的世界和故事,写得新鲜有趣。5.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1.开学初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各位家长依据学生个人情况提出不同要求,尤其是学困生和品困生。

2.给学困生制定短期学习计划(学困生辅导计划),以四人一组为单位建立学生之间“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每月向家长回报以成果。

3.加大力度,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4.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要求每位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5.要求学生书写工整,监督学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任务。

6.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7.鼓励优生大胆学习,独立思考;监督学困生的学习,不放弃,不拋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赵州桥》是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从雄伟、坚固、美观三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第一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坐落地点、设计者、建造年代。第二段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在介绍赵州桥的美观时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排比句表现了桥的美观。第四段写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オ干。

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学生有较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图片欣赏和文献资料,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赵州桥,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入民的智慧和才干,増加民族自豪感。

1、感受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2、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特性和作用。

3、学习总分的写作手法,并试着写一段话。

1、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及设计的合理性和独创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2、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总分写作手法并运用。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深入了解桥文化。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晚上李老师收到国外的朋友艾伦的一份邮件,她说啊,他最近在研究中国的古建筑,她还特别之处,对我们的赵州桥特别感兴趣,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不能简单地向她介绍一下赵州桥呢?用上老师给出的句式“赵州桥真啊!”

2、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雄伟、坚固、美观”

3、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艾伦,一起走近赵州桥,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1、浏览课文,找出那一段写了赵州桥的雄伟。

2、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具体语句突出了赵州桥的雄伟?结合图片欣赏直观感受雄伟。

3、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更直观地突出赵州桥的雄伟。

4、用洪亮的声音,把赵州桥的雄伟读给艾伦听。

(四)体会赵州桥“坚固”的设计特点。

1、“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这种设计”指什么?看图片,直观感受。

2、“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什么?找一找,读一读,体会自豪和骄傲。

3、用自豪和骄傲的感情,把赵州桥的坚固读给艾伦听。

(五)欣赏赵州桥的“美观”

1、段首“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过渡句及其作用。

2、哪些图案表现了赵州桥的美观?读一读,找一找你最喜欢的图案。

3、小组互读,用手势表演你最喜欢的图案。

4、该段前两句与后半部分的关系:总分关系。

5、因美而背诵,根据提示背给艾伦听。

6、感悟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六)小结与训练。

1、这节课我们带alen感受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也学习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叫做“先总写,后分写”,请大家根据提示,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话。

2、交流展示。

(七)作业。

用自己的话向家人介绍赵州桥。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四季之美教学设计一等奖新部编版

学习目标:

1、自主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心旷神怡”“闲逸”等词的意思。背诵课文,积累语言和表达经验。

2、在了解作者通过四季哪些不同事物来表现美的基础上,发现四段话中用词的共同特点;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动态描写中表现出的从容恬静,体会作者笔下四季闲逸而生动的韵味,感受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3、学习课文精选事物、准确用词的写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景致,把这个景致独特的(如热烈、恬静、丰富、简洁等)美表现出来。

学习流程:

板块一词说四季,激发品读兴趣。

一、聊聊对四季的印象。

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你会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春夏秋冬呢?交流自己想到的词语。

2、我们读过很多古诗词,诗人笔下的四季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出示描写四季不同的诗句,读一读,感受诗人笔下四季不同的特点。

春天: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生动)。

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热烈)。

秋天: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萧瑟)。

冬天: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凛冽)。

二、教师谈话激趣:今天我们要一起品读的《四季之美》,是日本古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一篇作品(简介清少纳言)。文章很短,她这篇文章中的四季,是不是也有着各自截然不同的特点呢?自己一段段读一读,注意课文中描写具体景致的`词语,用心感受,尝试做出自己的判断吧。

三、学生自读,关注具体词语,做出初步判断(圈画批注)。

板块二词品四季,感受恬静韵味。

一、交流分享:每个季节分别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是从哪些词语上感受到的?

二、品读发现,感受恬静韵味。

1、读一读教师出示的词语,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一点儿一点儿泛着微微的飘着。

翩翩飞舞蒙蒙细雨一只两只闪着朦胧的微光。

点点归鸦比翼而飞心旷神怡。

捧着暖和的火盆闲逸的心情和谐。

2、发现交流的基础上,关注动态描写,体会动中之静。

3、反复朗读,想象画面,感受字里行间恬静的韵味,争取做到熟读成诵。

三、再读思考,交流讨论:为什么清少纳言心目中的四季都有恬静而生动的韵味?可以从文本信息中找原因,也可以做出自己的推测。(从文本信息看,作者有意选择了不同季节中一天内不同时段的精致来描写;从作者特别注意到四季中这些景致表现出的相同韵味,可以推想她是一个从容恬静、热爱生活的人。)。

板块三词句对比,丰富语言经验。

一、挑战发现:细心地读一读每一自然段,看看有没有词语与从容恬静的韵味不和谐。如果有,这些词语怎样更换才与从容恬静的韵味一致。

二、对比阅读周作人的译文,然后简单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三、倾听教师朗读林文月的译文,对比课文和周作人先生译文,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春曙为最。

[日]清少纳言林文月译。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微露光明,泛紫的微云轻飘其上。

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无月的暗夜,也有群萤交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那就更有情味了。

秋则黄昏。夕阳斜照,近映山际,乌鸦反巢,三只、四只、两只地飞过,平添感动。又有时见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而况,日入之后,尚有风声虫鸣。

冬则晨朝。降雪时不消说,有时霜色皑皑,即使无雪也无霜,寒气凛冽,连忙生一盆火,搬运炭火穿过走廊,也挺合时宜。只可惜晌午时分,火盆里头炭火渐蒙白灰,便无甚可赏了。

板块四词斟句酌,描写心中景致。

一、积极运用联结策略,说说阅读课文时,联想到了哪处自己印象深刻的景致,这处景致具有怎样的韵味(美)。

二、仿照课文,注意准确用词,用简洁的几句话描写这处景致。

三、交流分享,相互评价。

四、齐读结课:想一齐读一读谁的译文?根据学生的选择齐读。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四季之美教学设计一等奖新部编版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晕”和“着”。

2、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4、背诵课文。摘抄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教学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2、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课件、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师:屏幕出示四组描写四季的四字词语,问同学们“同学们请观察这些四字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万物复苏。

绿树成荫挥汗如雨骄阳似火。

秋高气爽秋雨绵绵稻谷飘香。

冰天雪地冬日暖阳鹅毛大雪。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都跟季节有关,第一组是描写春天的词语、第二组是描写夏天的词语、第三组是描写秋天的词语、第四组是描写冬天的词语。

师:你们可真棒!那你能用上你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那个美丽季节吗?

师:春天给人以生机,夏天给人以热情,秋天给人以丰盈,冬天给人以沉静。作家们以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色彩缤纷的四季。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徜徉在四季的美景中,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四季之美)生: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

清少纳言,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公元10前后,日本平安时代杰出的女文学家。她生于社会低微的贵族家庭,父亲清原辅是著名歌人。公元991年前后,她入宫做了皇后定子的女官,数年后,定子卒,她结束了宫中生活。

清少纳言聪颖而富有才智,精通和汉文学,有散文随笔集《枕草子》和《清少纳言集》传世,《枕草子》是日本最早的散文随笔集,共三卷约三百段,在这部书中,作者运用细腻的文笔,描绘了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宫中的礼尚往来,人世的悲喜交加;不愧为日本平安文学中一枝永放异彩的奇葩。清少纳言的散文诗作文字简洁精当、诗意醇厚,感情真挚,娴静委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文章的那一部分?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四季的美?

四、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抄写你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有积累过哪些描写四季的诗歌?谁能背上一两句?那么今天咱们就来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去欣赏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

二、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用过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2、哪位同学能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谁能说一说,春天最美是什么?

(生:春天最美是黎明。)。

4、师范读,学生跟读这一自然段。

过渡:师:是啊,夏天确实美,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第二自然段夏天的美!

6、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夏天最美是什么?

(夏天最美是夜晚)。

7、课件出示萤火虫动态图,是啊,看,夏天的夜晚确实很美!翩翩飞舞的萤火虫给给夏夜增添了无限的乐趣!那谁能用欢快的语气再来读一读!

过渡:(课件出示树叶飘落的动态图)看,树叶开始飘零,我似乎感觉到了一丝丝寒意,此时,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季节?(手指着秋天卡片)。

8、接下来,老师带着你们一起进入秋天的黄昏!哪位同学愿意跟你的好朋友一起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找出这段中的四字词语。

(点点归鸦、急急匆匆、成群结队、比翼而飞、夕阳西沉、夜幕降临、心旷神怡)。

8、是啊,秋天那么美,叫人感到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让我们再回到秋天最美的黄昏,全班齐读。

过渡:多么美丽的画面,真的叫人心旷神怡,这么美的秋天,哪怕秋雨绵绵,也叫人觉得温暖了。秋去冬来,我们就可以穿上厚厚的雪地靴去滑雪了,多么有趣!让我们一起进入冬的世界!(课件出示冬天图片)。

9、冬天哪一个时刻最美呢?哪个组的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冬天最美是早晨。)。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多么美四季呀!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四季之美吧!(播放录音)。

师:老师是伴着音乐读的,你们也想这样读吗?(播放音乐)。

生:伴着音乐读课文。(美美的读)。

师:你们读的太美了,让我仿佛置身其中,谢谢你们。

(若时间允许,试着背诵)。

四、小练笔。

师:播放一首跟四季有关的歌曲。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四人小组写一写!

五、小结:

今天咱们学习了“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对于四季景物的观察,体会到四季景物的变化,四季里景物的不同的美,表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善于体验生活的高雅情致,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阅读其它关于四季的文章。

《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1.认识12个生字,积累3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学习准备。

在读书中使自己收获的经历。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回顾导入。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板书:长生果,知道长生果吗?(指指营养极其丰富的果子),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把它加上了双引号(补写课题)。

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赶快打开书,带着问题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框出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利用词语手册理解意思,并交流。(出示)流光溢彩、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等。

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旁边做批注/article/。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班级交流:

(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去小镇的文化站读文艺书;读学校图书馆中大部头的小说。

每一部分从哪些句子词语可以看出他很爱看书?

仔细回顾一下作者读书的经历,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内容与方法上有什么变化。

重点抓住第六小节中: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以及第十二小节中: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得出了一些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你认为作者这两次写作成功的`奥秘在哪里?联系课文(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读句: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再读:“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引读:书籍是你我的—-长生果!

五、品读语言,学习积累。

1、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生动的比喻。找出比喻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重点品悟第2自然段(出示句子: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师:将这句话与第2自然段比较着读一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的意思还是一样的,只是把四个比喻句删掉了。)。

师:你真善于发现!多读几遍第2自然段,一定还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读书)。

(生发现这四个比喻句前两个是一组,后两个是一组。)。

师:你怎么发现它们能分组的?

师:是啊,不但工整,写得也很美。再读一读。

(学生发现作者先把感受比喻成自然风光,我仿佛看见了蝴蝶飞过花丛,听见了泉水流过山谷的丁冬声。多美呀!)。

(学生发现第一组和第二组暗暗照应,蝴蝶在花丛飞过,正是一个美丽的画面;泉水流过山谷,不也是一首欢快的乐曲吗?)。

师:你们不但善于发现,还有自己的独特分配体验。正是这四个比喻,把那种少年读书时的愉悦感受,变得生动形象,让我们心里似乎也出现了这种美妙的感觉。

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段,你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

六、课外作业。

红灯组:摘抄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精彩的段落。

黄灯组:选用本课的四字词语写一段话。

绿灯组:围绕文中讲到的读书与作文的事以及悟出的道理联系自己写体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

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

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

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

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

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

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

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

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

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

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

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本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

“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

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

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

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

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

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

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

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

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

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

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

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

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

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

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

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

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

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时间。

2.9-.--2.14。

2.17—3.21。

2.24—2.29。

3.3—3.7。

教学内容。

1.《古诗三首》。2。燕子。

3.荷花。4.昆虫备忘录。口语交际。习作一。

5.守株待兔。6.陶罐和铁罐。

7.鹿角和鹿腿。8.池子与河流。口语交际,

习作二。

3.10—3.14快乐读书吧。9古诗三首10.纸的发明。

备注。

3.17---3.2111.赵州桥。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

学习。

3.24—3.28。

3.31—4.4。

4.7—--4.11。

4.14—4.18。

4.21—4.25。

4.26—4.30。

5.3—5.7。

5.10—5.14。

5.17—5.21。

5.24—5.28。

5.31—6.4。

6.7—6.20。

6.23--。

习作三。13.花钟。14.蜜蜂。

15.小虾。习作四,语文园地四。

16.小真的长头发。17.我变成了一棵树。

习作例文。习作五。

18.童年的水墨画。19.剃头大师。

20.肥皂泡。21.我不能失信。习作六。

22.我们奇妙的世界。23.海底世界。

24.火烧云。口语交际。习作七。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方帽子店。

27.漏。28.枣核。口语交际。习作八。

整理复习。

整理复习。

复习考试.总结。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3、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

教学重难点。

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了解课文大意。

1、解释题目。

2、对照课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四、感受画面。

祖国古诗历来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刚才的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分析课文,丰富认识。

2、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3、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

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

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

河边孤单的枫树。

渔船上的点点灯火。

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

总之,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的浓浓的愁的色彩。看到了吧,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像画面。

4、你愁过吗?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东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诗人写得多真实呀!带着诗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过的愁,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六、情境创设,加深理解。

诗人经历过了无数个夜晚,但是这个夜晚却与众不同,在诗人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七、自由背诵本诗。

延伸阅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不在了,太阳就要升起,极目天际,一片霜白。

这一句写的是诗人睡醒后看到的晨境。所谓境随心生,昨晚的“愁”已随着那钟声逝去。

吟诵这一句,展现在眼前的好似一张可尽情书画的素纸白笺,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奋发向上的冲动。

(乌,神话中一种拉太阳车的神鸟。如误作乌鸦解,岂不大煞风景,诗人则死不瞑目。)。

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昨夜愁绪难眠,不知江上闪烁的渔火和岸上隐约的枫树是如何送我入眠。

此句可谓是写“愁”的千古佳句。诗人在愁什么呢?诗人是位抱负远大的才子,其时已得进士功名,也许是忧国忧民?也许是怀才不遇?也许是仕途艰难?我们不得而知。夜幕中,诗人充满愁绪,看到的是更加搅人心绪的境色:“江枫”和“渔火”。此句中的“枫”和“火”与上句中的“霜”在色彩上形成强烈的对比,艺术地表现了诗人的两种心境。

吟诵这一句,如歌如泣,酣畅淋漓……。

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苏州城外的寒山寺。

为了说明钟声的来源,短短的四句诗诗人用了一整句,可见“钟声”在诗人心中的份量。

诗人由于“愁”而久久难眠,在真正入眠时时间概念已经模糊,使得诗人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把寒山寺的“晨钟”误为夜半钟声。因为有违“晨钟暮鼓”之理,诗人或许也感奇异,故特地写了下来。正因为有了这个美丽的错误,才有了这句“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佳句。诗人用浓墨来表现“钟声”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悠扬清灵的钟声帮诗人从“愁”绪中解脱出来,更是那钟声唤起了诗人的诗意。

吟诵这一句,自己的心灵仿佛也受到了那来自于远古的禅院钟声的一次洗涤。

(禅院钟声本有使人怡神净心、空灵致远的效果,之所以晨时鸣钟,为的是帮出家人创造一个好的心境,开始一天的修行。而禅院鼓声节奏上接近人的心跳频率,音色浑厚,有悸人心魄的力量,所以暮时擂鼓,为的是让出家人叩心自问一天的言行举止是否犯戒。)。

偶尔得闲赏诗,记下以上几笔。文中多处有异于教科书,也有异于《不朽的失眠》,更有异于《枫桥夜泊》新解和《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你若是学生,考试时请按标准答案作答,以免扣分,切切。你若是闲人,不妨也作翻赏析,自得其乐。

《枫桥夜泊》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作品,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古诗教学往往是比较枯燥乏味,老师也往往会上成“逐字逐句讲析”的理解课,学生显得比较被动。曹老师选择上古诗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今天,曹老师打破传统故事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一、教路清晰、重感悟。

整堂课教学环节清晰而又流畅自然。从“谈话导入——了解作者——初读古诗——读懂诗句——体会感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逐步深入,渐渐进入诗中,再现了当时的情境,使学生能像诗人一样去“看”、去“听”、去“体会”。在课外延伸时,曹老师在学生入情入境中把学生从“愁”境中引出来,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把所悟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情境创设、合情合理。

曹老师在导入时以自己的照片及亲身经历使学生产生共鸣,说自己考试不如意时内心的感受,为后面做好铺垫,同时也拉进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有,曹老师在解读古诗时,教师的范读,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让学生的想象更充分、更深刻地体会诗境。

三、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曹老师不是把学生拘泥于自己的标准答案之中,而是允许学生不同的看法,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然后通过引导使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比如:作者张继为什么愁时?学生有各种的想法,曹老师牢牢抓住“愁”字,在学生的读中说话中领悟,解开张继心中的愁。

四、恰当使用多媒体。

在曹老师的这堂课中,合理恰当地使用了多媒体,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师范读时的配乐,感悟“愁”时出示的画面,课外延伸时歌曲《壮志雄心》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巧设背景介绍。

“诗人为什么而愁”呢,曹老师用课件巧妙地加以设计,再加上老师深情的叙述,使学生仿佛亲眼目睹张继一路赶考的艰辛,也就更能感受诗人归途中面对江枫渔火难以入睡的心情。

六、文道结合,愁出自强不息。

语文教学文道结合,我们现代文教学中,做得比较好,但是古诗教学中,我们平常的教学总留在诗意与诗境中。而曹老师充分利用一个“愁”字,“愁”出了自强不息的品格,可见他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的充分钻研和琢磨,并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教学构思。

两点建议:

教师的言语还可以再简练些,熟练些。

诗意诗境的理解和感受还可设计更具有层次性。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学生知识的积累,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经过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班上的学习风气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学生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并初步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少部分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有个别不做作业现象;还有小部分学生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本学期要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督促他们完成作业,交给他们学习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它们学习、阅读意识。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选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文本中的“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综合性学习”“学生习作”等均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文内的“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等五个专栏。

(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汉字250个,会写字250个。

2.让学生养成主动认识汉字,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能用钢笔正确、规范、熟练书写汉字,基本能用毛笔临摹字帖。

4.能用音序、部首查字法独立查阅字典。

5.注重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阅读1.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能交流阅读体会。

2.能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默读课文,能在快速默读中,略知课文大意。

4.能初步寻找到文中的关键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大意,且能借助字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5.基本能通读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能初步对不明白处提出质疑。

6.能口头简要表述文章大意,感受文中人物、事物形象。

7.能自觉背诵文中喜欢的片段,基本能仿写。

(三)习作1.能通过观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的形象通过语言来表达。

2.养成自觉写日记的习惯,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

3.学会书写简单的书信和常用的应用文。

4.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的习惯,能自觉摘抄好词好句。

5.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口语交际1.能主动向老师、他人请教不知道的内容,同学学会倾听别人提出的建议。

2.能简要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对别人说的话要学会转述。

3.能把课文里的或课外书中喜欢的故事将给同学或家长听。

(五)综合性学习1.能有目的地收集生活中的作文、说话素材。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2.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3.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一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4.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一)重点。

1.喜欢学习汉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250个常用汉字,会写250个常用汉字。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能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写清楚。

6.能用普通话交流。学会认真倾听,抓住主要信息,并就不明白的地方提问。

(二)难点。

1.能使用硬笔较为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端正。

2.能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初步体会句子的意思。

3.能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发表简单的看法。

4.尝试写想象的世界和故事,写得新鲜有趣。5.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1.开学初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各位家长依据学生个人情况提出不同要求,尤其是学困生和品困生。

2.给学困生制定短期学习计划(学困生辅导计划),以四人一组为单位建立学生之间“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每月向家长回报以成果。

3.加大力度,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4.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要求每位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5.要求学生书写工整,监督学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任务。

6.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7.鼓励优生大胆学习,独立思考;监督学困生的学习,不放弃,不拋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