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学论文参考(汇总19篇)

时间:2023-12-14 11:01:41 作者:碧墨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范文范本,相信大家一定会从中找到一些启示。

苏轼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1037年1月8日,你横空出世。也许是因为父亲苏洵爱读书,你一出生便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多数同龄人不同,你年未及冠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是一个学霸人物。然而,这无法改变你大起大落的仕途。

1061年,你参加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你以为自己能身居高职,安稳一生,可命运不会让你如此。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风雨飘零,你眼中所见,已不是你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你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三年后,你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1079年御史何正臣等人上表xxx你,诬陷你用诗词讽刺朝廷,使你被审判入狱。此为“乌台诗案”。入狱103天内,你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太祖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你才逃过一劫。出狱后,你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你并未向命运屈服,而是勇敢地与其作斗争。你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

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的xxx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你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后连连升职。但你既不能容于xxx,又不能见信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在此期间,你指挥二十万百姓修建了苏堤。如今,苏堤已经成为了你的象征。后来,你又因为政见相异,多次被贬,甚至被贬到了儋州。在当时,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1101年8月24日,你坎坷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即使命运对你不公,你也从未放弃。多年的漂泊不定,一次又一次的大起大落,没有使你的人生灰暗不见天日。相反,这些挫折让你的人生更多姿多彩。作为一个地方官员,你懂得爱护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不论你在哪里执政,你总为百姓着想,为他们修堤坝,改政策。你的想法使你的晚年生活尤其艰难。你既与xxx政见不合,又与旧党政见不合,使你无论到哪里都备受打压。你只好写诗来寄托自己的情志和政治抱负。你是一个英雄,你用一生诠释了“若命运不公,便和它斗到底”的真正内涵。

如今,人们漫步在苏堤之上,联想到一个时代英雄的五彩人生。

苏轼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响彻铜琶,千古大江东去;吹残铁笛,一生孤鹤南飞。这是一个时代,一个强悍却如此贫瘠的时代,一个可以玩弄太多文人雅士于股掌之间的时代。他却敢于以瘦瘠的身躯去撞击黑暗社会,他以他的天才、渊博、超逸、多情留下了一段段传奇佳话。

我心中的苏轼是豪放的苏轼。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他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他虽一生坎坷,历经风雨,漂泊不定,却英姿勃发,豪情满怀。即使到了暮年依然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凌云壮志。

我心中的.苏轼是多情的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然而他对自己过世十多年的妻子仍然深情无限,那小轩窗前的“相顾无语”里让世人陪他洒下千行心泪。一个懂得柔情的男人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我心中的苏轼是放达的苏轼。他因黄州诗案而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唯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和“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

我心中的苏轼是爱民的苏轼。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他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他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我心中的苏轼是千古一人,完美的苏轼。

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教学原则是进行科学的语文教学的依据,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80年代以来,我国已出版的40多本有关语文教学的专著以及许多文章,对此都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讨和阐述,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但比较、总结这些教学原则,我们发现有些表述不同,但内容实质相同,如“知识、能力、智力兼顾原则”、“语文双基并重与开发智力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相结合原则”等,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即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而这一原则又与另一教学原则“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容上是交叉关系。“语言训练”应该包含在上一原则“语文双基训练”之内,“思维训练”也应包含在上一原则“开发智力”之中,因思维是智力中主要的因素。所以这两条原则应归并为一个原则。如此内容重复交叉的原则还有许多。同时,许多教学原则不能反映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把语文教学的原则混同为一般教学原则,即也可以成为指导其他学科的教学原则。如“双基并重的原则”、“精讲多练的原则”、“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原则”等。对语文教学原则的讨论,到了90年代有人开始进行总结,将前述讨论的各种观点用语文教学原则体系的特点,即必须能揭示语文教学过程的主要的最基本的规律,能反映语文教学特殊性,有一定的概括性的要求,进行检测衡量,认为最重要的有五条,即“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的原则”、“文道统一的原则”、“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的原则”、“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语文教学课内外结合的原则”等。但对此所进行的理论探讨并没有也不可能就此结束,还在继续深入。

二、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论探讨。

这是进行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观念问题,如果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不明确,语文教学就漫无方向,左右摇摆,飘忽不定。在这方面,我们深有教训。但目前,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仍然众说纷纭。“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研究人员的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它是语文课最基本的属性,围绕这一属性和这一观点,经过多年讨论,引申出了许多其他属性和其他观点。如“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这两性之后,又有人提出“基础性”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有人又认为除此外还有“实践性”和“综合性”。一直发展到它是多重性质构成的综合体。即工具性与思想性、知识性与技能性、艺术性与科学性等等。本质属性之外,还有从属性质: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这些认识基本都是建立在教材内容和教学实践的依据上。即教材有什么内容,它就有什么性质,如文学性与知识性就是如此,教学实践强调什么就有什么性质,如思想性与技能性就是如此。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人们同样意识到以上所认为的语文学科的属性并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所独具的,其他学科同样具有,如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基础性,知识性等,不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刘国盈先生在《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语文学科特点辨析》一文中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认为“语文是一门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相结合的学科”,所谓“应用的广泛性”,就是“不管是国家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教授,还是一般的老百姓,没有不使用语文的。这是就人而言。就事而言,军事、政治、外交、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也都离不开语文”。所谓“层次、等级的模糊性”,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既可以作大学中文系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高中、初中的教材……”,语文“谁说得清楚何谓基础语文,何谓初级语文,何谓高级语文”。至于听说读写能力,也很难划清层次和等级。这种层次、等级模糊性的观点,确实新颖独特,但语文学科的性质,人们之所以对它进行讨论,而且非常重视,是因为它直接指导着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如果认为它具有工具性,那么就要侧重语言训练,如果认为它具有文学性,那么就要突出文学教育,如果认为它具有实践性,那么就要加强包括语言、写作在内的各种训练。而刘国盈先生的这一观点,特别是“层次、等级的模糊性”在指导课堂教学上又具有新的模糊性,他自己也说:“语文科的特点——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是造成语文教学的任意性、摇摆性的重要原因。如何针对这样的一个特点,提出一整套办法,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由此可见,这一特点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病灶,语文教学就是要想尽办法来医治这个病灶,解决这个问题。况且广泛的应用性,也是其他学科所具有的特性,如数学,应该说除了傻子不能用外,其余人都要用。

李维鼎在《越出雷池,轻装前进》一文中,认为语文科除了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之外,还有深刻的移情性和全面的基础性。他说这两点才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如“全面的基础性”,是说语文学科所培养的能力是规范的、基础的,“就是这种能力的规范性和基础性,使之成为自身向高层发展的基础,也成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能力,更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力。这样,中学语文科要培养的语文能力便成为个体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完全意义上的‘基础’”。对这一解释作深刻的思考就会发现它确有独到之处,即,语文科培养的能力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能力,也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力,更主要的是自身向高层次发展有了基础能力。目前语文教学提出素质教育的观点应该说是与李维鼎这个观点相吻合的。

三、课堂教学。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原则对教学结构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十几年来,形成较大影响,有代表性的教学结构模式有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结构模式,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导读法”课堂教学结构模式,黎世法副教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结构模式,魏书生老师的“课堂教学六步法”的结构模式。

对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讨论,集中在科学性与艺术性上。有人主张教学的科学性要削弱艺术性,认为“学习是科学,教学是艺术”,较多的人认为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我们认为无论是哪种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它首先要具有科学性,就是要有一定的程序或规格,要有相对稳定的形态,要有明确判断完成目标的标准。要有程序,这个程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所以从一堂课整体结构上看,层次清楚,周到严密未必是科学的,因为它的结构过程未必符合认识论。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之所以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就因为它是认识论指导下的科学程序。首先是“读”,了解教材,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议”,理解教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一步是“练”,运用知识,巩固知识,“讲”是教师的点拨和解惑。这种按照学生认知结构安排的程序,自然是科学的,合理的。钱梦龙老师根据他的语文导读的“三主”原则,设计的四种基本课型,其理论基础也是认识论。其核心是“自读”,由此分解成的四种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析能力,是阅读能力由低到高的纵向分解,是一个具有科学序列的训练过程。

以上我们说的是课堂教学结构的一个要求,即科学性。它还有另一个要求,即艺术性。我们说课堂教学结构要有相对稳定的动态,不稳定就不会成为一种模式,但过分稳定,又是一种刻板、僵死的模式,所以它只能相对稳定,在稳定中求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表现。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理论研究广泛探讨的课题,对它的本质认识有众多见解: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是娴熟的教学技术,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规律性与个性的统一,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首先是爱的艺术、鼓励的艺术、影响人的艺术,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等特点,有的人认为语文教学艺术的特征是“活、情、疑、趣、变”。(钱威《关于“教学艺术”的争鸣》)但无论怎样众说纷纭,课堂教学艺术归结为一点就是“乐教乐学”。所以强调课堂教学结构科学性的同时,也必须强调它的艺术性,它的艺术性就是因文、因人、因时而异,不拘一格,善于应变。

苏轼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中华历史上下5000年源远流长,诞生了众多王朝:始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于晋,雄于隋,盛于唐,富于宋,蛮于元,刚于明,奴于清。而以文人立国的宋朝莫过于是文人墨客聚集最多的王朝,而其中就有一位千古少见的全才,他的《寒食帖》是天下三大行书之一;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诗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词乃当之无愧的历史第一;此外他还是一位画家。他是谁?他就是――苏轼。

苏轼的一生大致是这样的:苏轼的父亲苏洵因为醒悟较晚,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所以苏轼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很大,小时候就被称为天才而且自己也很勤奋,二十岁当官为政,二十六岁当时人说他是百年第一奇才,还有他父亲去世就回家守孝,回京城后因为政治主张与丞相王安石不和被排挤出京城,接下来一直被贬。

在我眼中苏轼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他在中秋佳节思念自己的弟弟苏辙,写下了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在一次夜晚思念自己已亡的妻子王弗,写下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他体恤百姓,重情重义,每任一处的太守,当地的百姓都是安居乐业的。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他是一个立场坚定,有着坚贞气节的人,多次被贬,在逆境中依然不受挫。《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之笔气势如虹,指点江山风云人物;《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苏轼抗击西夏和辽的决心;《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一蓑烟雨任平生”,足以见得苏轼的豪迈。

在我眼中苏轼还是一位狂妄却又勤学的人,少年时,因为很有才华,被人们赞赏,所以写下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天下的汉字和书本那么多,根本是不可能读完的,和小小的苏轼,写出了这样的对联,足以见得他的狂妄,这时因为老者看了,看出了苏轼的傲气,便去拜访了苏轼,让苏轼出了丑。便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苏轼知道即使自己有才能也不能狂妄自大,于是他就发奋读书。

这就是苏轼――千古第一全才!

苏轼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夜已深了,天是墨蓝的,如深邃的眸子。月光银银挤进窄窄的窗缝,在我的眼前泻下,冰凉如水。我抬头望去,月平和地面对着我,似一位老友,静静候我赴约。

困意全无,我推门外出。月光为四周蒙上一层白纱,隐约看见前方一道人影。一袭素白,那……“是子瞻吗?”我走过去。“怀民,你也没睡?我正要去房中寻你,不曾想竟在这里相遇。”子瞻的微笑里有淡淡的惊喜,我亦是一笑。我俩相伴在承天寺的庭院中漫步。柔和的月光倾洒在禅房的台阶上,反射出银白的光,萦绕的光被分成鳞片状,这样动人,却只有我与子瞻欣赏。

“世事都变了,月还这么单纯地照着人间啊!”子瞻捋了捋胡须。“可惜,世人都睡去了,无人欣赏,月竟寂寞如斯。”我叹息道。子瞻笑了:“怎会无人?不是尚有你我二人嘛!”我苦笑一下:“不错,也只有你我两个天涯沦落人,才有闲工夫赏月。”

子瞻转过头,深深看了我一眼,他白色的衣袖在微风中轻轻飘荡:“怀民,即便我们是天涯沦落人,但有这轮明月不离不弃相伴,还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我又抬头望向挂在空中的圆月,皎洁的月如一只明亮的眼睛,温柔地看着我。不知怎的,我心中的抑郁淡去许多。

“可听过一首词?”子瞻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什么词?”我问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子瞻朗声吟道。这不是他的《水调歌头》嘛,我张口便接:“此事古难全。”他微笑颔首,说道:“你看,你也明白古往今来,世事难全。那这一点失意又算得了什么!就像月,哪怕被雾挡住了,也总有一日会拨开云雾重新出来。”我心中豁然开朗。

“其实,清闲也并非一无是处。”子瞻对我眨了眨眼,神色间有我熟悉的狡黠。我一笑:“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他抚掌亦笑:“然也。”我接着说:“况此良辰美景,非有闲情逸致之人,不能赏也。”子瞻重重拍了一下我的肩:“怀民,真乃吾之知己也!”我们相视而笑。

庭前月光如水,簌簌的风吹动了竹林,吹动了月光,竹柏的影子随风摇曳,如同藻荇在水中轻轻荡漾。

苏轼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有名的诗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苏轼写的,我最后读完它,就准备上床睡觉了。

我激动得跳起来,喃喃地欢呼:哇,可以见到偶像了,太棒了!

尔是何人?竟敢私闯苏府。尔可知苏府是何方圣地?一位身穿大褂的中年男子朝我走了过来。我从这位男子身上的大褂推测,他肯定是北宋时期的人,那么这里是苏轼的家也不会错了。

男子见我不说话,又推了我一把,问:尔可是求学者?

我一脸开心地以为可以进去了,便喜洋洋地对男子说:是,君是?

我是谁不重要,尔要做何等事?男子边问边拿出一把折扇扇了起来,很有学问人的派头。

我脸上出了小汗,紧张地回答:正如君所言,吾是求学者也,专程来求学问!

男子很开心,欣慰地笑了,终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他领我进入苏府,我跟在他身后,边走边乱摸,心里七上八下的:苏府真大,像迷宫似的。走着走着,他带我进了一间小屋,我见到一个身披精致大衣、手中握着一杯茶的老者。男子向我隆重介绍,他就是苏轼。

君子好!我激动地上前与苏轼握了一下手,然后偷偷地环视四周,这是一座特大的四合院,到处点满了蜡烛,有很多桌椅和客房,装饰得跟酒店一样。

尔是来求学的?苏轼问我。

我点头称是。

吾失迎,里边请。说完,他掀起一道竹帘,把我领进一间书房。进房以后,我惊叹:哇,好大好多书哦!还有文房四宝和画作!

进了苏门,便是吾徒。限尔一天之内读完此书,何如?苏轼拿起一本书放在桌上。

没问题。我仔细阅读,整整一天未出门,学到很多知识。

临近傍晚,苏轼走进书房对我说:要写好文章,除了要有满肚子的知识,还要有真情。不要局限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传授完写作技巧,他又教我作画。

我在苏府整整待了两天,琴棋书画学了个遍,苏轼把我教得样样精通。不巧的是,时光转眼变了,把我带到南宋,四处打起仗来,这可怎么办?正当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时,叮叮叮闹钟响了,我睁开眼睛原来是一场梦!

梦虽然醒了,但我还心有余悸,学到的知识也没忘。我还想回到梦里,去苏府当徒弟,还想遇见我心目中那不同凡响的伟大偶像。

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最讲究的就是作品的整体性,传统的文学作品更加注重小说前后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段落之间的逻辑性更加明显。

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学的文学性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但是由于语文本身的特性,语文课程改革并不顺利。

尤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违背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和特性,尤其是我们现在课程中,传统文学比例持续下降。

不仅降低了我们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严重阻碍了语文这门科目的健康发展。

因此语文学习中我们要积极扩展语文课本的文学性,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学;文学性。

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所以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

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语文学习更注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单我们在人文素养、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等方面相对薄弱。

因此,需要我们在学习中要结合现在的语文教材,转变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注重人文素养、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扩展语文教材传统文学的文学性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材在语文教材中起到一个示范作用,语文教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反复考证,选择出来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所以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通过它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多,不仅有必修课文还有选修课文,对我们学生的要求非常高。

比如高中人教版语文选择了有几篇《红楼梦》的选集,即《黛玉进府》、《宝玉挨打》、《香菱学诗》、《诉衷肠》、《抄检大观园》。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

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如今,大学的语言文学系课程体系中,文学理论依然是一门核心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大学期间,学好文学史需要文学理论,写好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也需要文学理论;大学毕业,当好文学教师需要文学理论,从事学术研究更需要文学理论。对于语言文学系的学生来说,文学理论的学习还是培养理论思维、形成学术能力的基本途径。

中文系不可能取消文学理论。那么,如何应对电子传媒和电子文化对文学理论的挑战,让。

文学理论教学发挥更大的价值,依然让学生终身受益?不妨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三方面,作一些探索和尝试。

其一,在教学理念上,拓展教学思路,打通文学理论与人生理论,让学生通过文学理论的学习,获得文学、文化和人生的多重启示。文学是人学,文论即人论。文学是人学,已成师生常谈;文论即人论,尚未成学人共识。一部文学理论,其实就是一部文化理论,一部人生理论。文学理论是阐释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和艺术规律的学问;而文学是人学,是人性和人情的学问,是人生和心灵的学问。因此,如果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3];那么,文学理论,就其最本质的意义来说,是一种人生理论,是从美学的角度研究人性和人情的学问。例如,文学本质、抒情意境、叙事典型、戏剧冲突,这是文学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和核心范畴,人们也一直把这些概念视为纯粹的文学理论问题;而从“文论即人论”的观念看,它们既是文学理论的,也可以是文化理论和人生理论的。

以“抒情意境”为例。根据中国古典诗学的诠释,文学理论教材对“意境”大都作这样的描述,即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和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进而描述了意境的多样形态,所谓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优美之境和宏壮之境、写实性的写境和理想化的造境,等等。其实,无论我们对意境作怎样的理论描述,一个抒情意境实质是诗人的“瞬间情感的审美构型”,也可以是每一个人的“瞬间情感的审美构型”。因此,对抒情意境的一切理论描述,既是诗歌的,也是艺术的,更是人类心灵的;诗境、艺境、心境是相通的,是三位一体的。对诗歌意境的美学界定,也就是对人的心灵境界的美学要求;诗歌意境的多样形态,也是人的心灵境界的多样形态。在中国现代文艺美学家中,宗白华的艺术哲学和境界美学,最重视打通艺术理论和人生理论,最深刻地揭示了诗境、艺境、心境的相通和一致。宗白华所谓“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既是指鸢飞鱼跃的艺术意境,也是指自然和谐的文化境界,最终直指活泼泼的心灵境界;用宗白华的话说:就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4]。

文学是永恒的。文学理论是永恒的。然而,在新的“符号环境”和审美文化环境下,仍以封闭的思路讲授纯粹的文学理论,往往会因学生缺乏广泛而丰富的文学经验和审美经验,失去实践针对性,难以产生理论共鸣。如戏剧理论和戏剧冲突,这是西方文论史上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中西文学史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然而,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读剧本者绝无仅有,观赏戏剧更是一种奢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还是按部就班地下经典定义、举传统例子了事,就会让学生有恍若隔世之感。相反,如能与现代影视艺术相结合,与人生的戏剧性和心灵的冲突性相联系,让学生在文论中看到人论,那么传统的经典理论就会焕发现代的生命智慧。

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境界,增强哲学品格和强化思辨训练,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用哲学的眼光看问题,用理性的思辨想问题。在语言文学系的全部课程中,文学理论是最富于哲学品格的课程,也是学生训练理论思维、培养学术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提升教学的哲学境界,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

一是从哲学角度诠释文论概念,使之具有普遍的文化美学意义。在美学文艺学学科体系范围内,文学理论是历史最悠久、概念最丰富、体系最完备的理论。西方从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到黑格尔的《美学》,中国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到刘熙载的《艺概》,要么就是文学理论,要么其核心就是诗学。文学理论这种独特的历史地位,使其对其它理论分支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从文论的历史看,传统的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基本上是在诗学或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衍伸出来的;从当代文论发展看,文学理论依然是文艺美学和文化理论的主要理论资源。从文学批评到文化批评,从文学理论到文化理论,概念体系和学术思路的渊源关系清晰可见。文学理论的这种理论地位,为我们从哲学角度诠释文论概念提供了可能。所谓从哲学角度诠释文论概念,就是在基于文学又超越文学的广阔文化背景上,诠释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从而使一部文学理论和一套文学理论概念,同时具有艺术理论、文化理论、人生理论的意义。学生具备了文学理论,同时也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分析能力。当然,并非文学理论中的每一个概念都可以作哲学性诠释;但是,现代文学理论中属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系列概念范畴,是完全可以通过哲学诠释而获得普遍意义的。

二是从哲理角度强化思辨训练,提升学生有序的理论思考和逻辑思辨能力。何谓理论?理论就是普遍规律,文学理论就是关于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理论思维就是在个别中发现一般,在特殊中发现普遍,在历史中发现哲理。因此,成为思想家并不神秘:当你将自身的痛苦转化成对于人类普遍状况的思考时,你就是思想家了;当你将生命的体验升华成关于人类命运的观念体系时,你就是理论家了。所谓“上升到理论高度”,无非就是把针对具体事物的经验性描述,升化为揭示普遍规律的抽象性命题;这也是“记者”与“学者”的基本区别。所谓有序的逻辑思辨,简单地说,就是“有序提问的有序回答”:“有序的提问”形成阐释的逻辑框架,“有序的回答”构成具体充实的阐释内容。文学理论教师的讲课过程,就是对从文学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命题,进行“有序提问的有序回答”。因此,只要文学理论教师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文学理论课堂就可以不仅传授文学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有序的理论思辨能力。

其三,在教学目标上,扩大教学功能,传授文学理论以解决双重困惑,既着眼于解决文学问题的困惑,也有助于解决人生问题的困惑。其实,这也是拓展教学思路,打通文学理论与人生理论;提升教学境界,增强教学的哲学品格和强化思辨训练的必然结果。

首先,通过传授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解决文学的困惑。现代文学理论体系是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者的有机统一。作为面向文科大学生、教师和文学研究者的文学理论,其基本的功能就是为文学批评、文学教学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荷兰学者佛克马说得好:“为了阐释文学作品和把文学当作人们一种特殊的传达模式来看待,我们必须掌握文学理论;不依赖于一种特定的文学理论,要使文学研究达到科学化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5]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时代”,20世纪的文学理论主要是批评理论,各种批评流派层出不穷,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多样的阐释思路和研究方法。文学理论首先应当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文学基本理论和多样的研究方法,使学生成为有理论意识的文学教师和文学研究的行家里手。

其次,同时又可以将这套文学理论,通过合理的推衍,转化成人生和文化研究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解决人生困惑,认识文化现象。文学背后是文化,文化背后是人生;文学、文化、人生,是三位一体的。文学理想即是文化与人生的理想,以真善美为核心的文学价值论,既可以是文化价值论,也可以是人生价值论;文学风格亦是文化与人生的风度,以崇高与优美、刚健与柔婉、谨严与疏放等范畴体系构成的文学风格,既可以是文化风貌,也可以是人们崇尚的精神风貌;文学研究方法又是文化与人生的研究方法,以社会文化、个体心理、接受反应和微观文本分析构成的文学研究范式,既可以直接运用于文化研究,也可以启发学生直接运用于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考察和研究。当然,人生问题的哲学解决不等于个体解决;个体的人生困惑只能在人生磨砺中自我解决。然而,切理餍心的人生哲学的启迪,确实有助于青年学生解决人生困惑,确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而且,学生在专业理论的浸润中获得的文化启迪和人生启示,或许比裸的“人生哲学”,影响更深刻,运用更自如。

文学理论不可能取代文化理论和人生理论。但是,教师若能真正做到打通文学理论与人生理论,增强哲学品格和思辨训练,进而扩大教学功能以解决学生的多重困惑;那么,文学理论的课堂就可能成为充满智慧的精神殿堂,它是理论学习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场所,更是境界升华的场所。在这样的精神殿堂里,学生决不会感到文学理论无用,相反,他们会更自觉地坚守精英文化的立场,迎接电子传媒文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5.

[3]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2.

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批评不是批评的目的。

一,现代、当代文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环境。

1,1百年轮回;。

1,230年的断层;。

1,3现代文学创作的知识分子化以及潜革命化;。

1,4当代文学创作的伤痕起点、先天不足及其异化;。

2,1西方文化的鲜花在封建的牛粪上怒放;。

2,2不知不觉中的狼奶哺育出不完整的人;。

2,3愤怒是当代文学的助产士;。

2,4在栏架前因伤退却的当代文学;。

三、现代、当代文学的传承和类同。

3,1在拒绝人文精神的土地上发育不良的物种;。

3,2对强权或物质的臣服是现、当代文学的.殊途同归;。

四、百年文学的未完成越狱;。

4,1十年黄金时间对三十年的反动的反动;。

4,2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千年政治宗教造成的一种群体症候。

4,3摸着石头迷失在路上;。

五、扭曲了的当代文学之路。

5,1全民的泛物质化,告别阅读时代。

学前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提纲【3】。

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二、探究美术鉴赏的特点。

1、使鉴赏者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2、鉴赏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结合的特点。

有些美术作品中带有某些学者对其理解、认识、评价的字眼,这是对美术艺术作品价值与本质的揭示,但是只有在鉴赏者情感接受与肯定的情况下,它们才成为理性上被认可的事物,此时鉴赏者认知上的感性方式与艺术作品所传播的理性内容统一化,也是鉴赏者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整合的形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结合衍生出的意义是重大的,其促使鉴赏者认清事物的本质,端正了情感态度,走向了实践路线。

三、结束语。

总之,美术鉴赏的性质与特点是多样化的,美术鉴赏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性质特殊的审美消费行为,是生产到消费的过程;特点还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再创造、制约性与能动性、享受与判断、教育与娱乐的统一性。美术鉴赏对审美理念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辅助作用[2],因此,艺术领域提高对美术鉴赏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协助鉴赏者感受艺术特色与魅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升华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凯.浅论美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j].美术教育研究,2012.

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处于中学时代的学生,其文学的鉴赏能力是具有一定的潜力的。因为高中阶段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在教育教学中要对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行培养,然后在高中阶段进行巩固,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的鉴赏能力。事实证明,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只有将这种鉴赏能力运用到语文的教学和学习中,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进其对文学的热情。

1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其所表达的思想是较为抽象的,是作家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在其展现的过程中,融入了较多的艺术性在其中。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生活内涵,因此,加强学生们对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语文是我国的国学,其中包括诸多方面,其中有听说读写是最为基本的能力。学生们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可以对其中的人物和情节等进行分析,提高其鉴赏能力,在无形中对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另外还可以使得学生借鉴一些协作手法或者是协作能力。另外,好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称为艺术,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基础。阅读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其中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可见,对于文学的鉴赏能力和阅读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鉴赏能力提高了,相应地提高了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各种语言构造的能力、理解作品各种表达方法的能力等,从而提高了阅读能力。阅读是中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中学生终究要离开老师的庇护,如果他们掌握了鉴赏方法,具备了鉴赏能力,也就具备了相应的阅读能力。由此看来,就增强学生自身能力而言,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

2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很难说有什么捷径,它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又的确需要遵循一些规律。把对中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文学作品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教授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学生的鉴赏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文学鉴赏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内容的鉴赏、艺术技巧的鉴赏,还包括写作风格的鉴赏。高中学生一般具备了一定的识别能力,再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基本具备了思想内容的鉴别能力。

反复朗读,训练语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

一部文学作品,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印象要深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朗读要达到这样的标准:第一步,语音准确,句读清晰,不错不漏。这是正确理解作品内容的基本要求。第二步,正确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真正读懂文学作品,必须具有语言的悟性。这种悟性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学习实践中逐渐获得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正是获得这种悟性的最好方法。

引导学生深入作品,培养鉴赏作品的能力。

仔细品味文学语言,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

文学创作运用形象思维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这就形成文学语言的独特特点:形象、凝炼含蓄及新鲜多样。鉴赏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把握文学语言特点,领略作家语言的风格技巧,并通过语言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的形象和主题。设问、置疑,引导学生分析文学形象,提高艺术形象的鉴赏力文学作品以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因此培养中学生艺术形象的鉴赏力,可从作品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人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及刻画这样的形象有何意义等方面提出问题,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分析。分析过程中,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会受到强烈感染,体会到作品形式的完美,内容的深刻,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求真求实,提高鉴赏作品主题的能力。

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自从有文学创作之日起,就伴生了文学批评鉴赏活动。但研究文学批评鉴赏的理论,却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这是因为批评鉴赏理论要在大量的批评鉴赏活动的基础上予以总结归纳,要在文学观念变化的前提下才能独立门户,要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相关论述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较系统的理论。[1]因此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真正产生。先秦时期,出现了文学批评鉴赏的一些重要命题,如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但没有出现系统的理论专著。到两汉时期,刘安主编的《淮南子》和王充的《论衡》一定程度上对文学批评鉴赏理论有所涉及,但是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同时在汉代还出现了专论《诗经》的《毛诗序》以及专论《楚辞》的王逸的《楚辞章句》。这些都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形成起了先导作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先有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体论”、“文气说”,客观上为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后到齐梁时期,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的陆续出现,使文学批评鉴赏理论最终得以形成。

一、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基础――“文体论”、“文气说”

东汉末年,人物品评风气日盛,给当时的文坛造成了一些混乱。同时,因为政治吸引而形成的文学集团内部充斥着文人之间的互不相服甚至互相轻视的现象,如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2]就可以看出他对陈琳的轻视。正是有感于这种普遍存在的文人相轻现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体论”和“文气说”,希望以此来解决这种不健康的现象。其客观上也为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曹丕分析“文人相轻”的现象为“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这说明“文人相轻”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文人对自我的片面认识,对自己的长处“善于自见”,对自己的短处“暗于自见”,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因为文人不能全面把握各种文体。针对这一情况,曹丕第一次在中国文学史上明确地对文体进行了分类。曹丕将文体分为“四科八体”,即有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八科,又因为八科之间风格特点的相近,而整合为“宜雅”的奏议、“宜理”的书论、“尚实”的铭诔、“欲丽”的诗赋四科。正因为四科各有其不同风格,因此曹丕谓“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体可分为四科,且四科的特点截然不同,而文人在这四科中又各有擅长,这就和文人对于某一种或几种文体的偏爱有关,而这种偏爱就是由“气”所决定的。曹丕认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气”是指作家创作才能和个性气质方面的特点,气有清和浊的区别,这是先天造成的,不是后天努力所能做到的。“气”反映在作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就谓之“文气”。因此,“气”的不同就直接导致了文人对文体选择的不同和作品风格的不同。

总的来说,曹丕提出“文体论”和“文气说”,目的是为了说明“文人相轻”现象的不合理性,以此来重振文坛的风气。但其客观上也为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正因为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创作才能和个性气质,所以不同的人所偏好和擅长的文体不同,作品的风格也不同,因此文学批评鉴赏应该以公允为标准,在对文体和作家的创作风格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批评鉴赏,既不可轻人,也不能刻意地捧人。

二、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形成――“知音”、“滋味说”、“追溯源流”

齐梁时期,出现了鉴赏文章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鉴赏诗歌的钟嵘的《诗品》两部专著,两者以自身的实践作了文学批评鉴赏的示范,正如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的那样:“《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3]而更重要的是刘勰和钟嵘分别在《文心雕龙・知音》和《诗品序》中提出了文学批评鉴赏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从而使文学鉴赏批评理论在此时期最终得以形成。

(一)“知音”

1.知音之贵。

辛弃疾词化用苏轼的文学分析论文

苏轼与辛弃疾无疑是宋代词坛上两颗同样耀眼的明星,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同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

要论述这两位豪放词的大家,首先就要探讨一下这个不同于传统宋词词风轻柔婉媚的词派的发展演变史。豪放词派在北宋的兴起,不是偶然的,豪放词派首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宋初的范仲淹出,豪放词才真正成为文人词的一种自觉的创作倾向。北宋后期,神宗朝的改革家王安石步武范仲淹,从理论角度向“词须合乐”的世俗观念发出了挑战。他说:“古之歌者,皆先有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宋赵令田寺《侯鲭录》)这句话是“以破为立”,“豪放派”的创作纲领,已然音在弦外。他提出的理论解放了词体,打破了“诗言志”而“词言情”的题材分工,冲决“诗庄词媚”的风格划界,松开了束缚着词的音乐枷锁。王安石,以《桂枝香登临送目》、《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之类刚健亢爽的怀古咏史词显现其政治长才,豪杰英气。

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

以上就是宋词豪放词派的发展特点,下面就对苏轼和辛弃疾这两位豪放词家风格的异同做一个整体的对比。

一、苏词与辛词的相近之处。

苏轼和辛弃疾是两宋词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有着良好的操行和创作声望,其词对同期乃至后世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更是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在两人的词中,都可以看出浓烈的奔放的豪情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

二、苏词与辛词的差异。

苏轼(1037-l101)生活在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外患频仍的时期。当时在我国北部地区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和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建立的夏政权日益强大,不断派兵到宋朝边境地区进行掠夺和骚扰。软弱无能的宋王朝步步退让,先后同他们订立屈辱和约。苏轼一贯主张加强边防抗击侵略者,他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出发,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在《阳关曲》词中,就有“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之句,而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也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之句,这些语词句都表达了作者要战胜敌人,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辛弃疾(1140-1207)生活在宋金对峙时期。当时民族矛盾尖锐,祖国分裂,而南宋统治者却歌舞升平、不思进取,这是一个十分需要英雄,却又无法给英雄提供舞台的时代。辛弃疾和苏轼不同,他并非通过科举考试致仕,而是早年参加了抗金斗争,有着“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战斗经历。辛弃疾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政治抱负和偷安江南的南宋小朝廷不相容,使他政治上屡遭打击,报国无望,只能把一腔热血化作篇篇诗作。

1、创作思想不同。

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苏轼的思想同时受儒道佛三家的共同影响。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与苏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辛弃疾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英雄侠气。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苏、辛二人并称,但苏、辛二人有着明显不同的精神气质和创作思想,而这两点自然又离不开二人不同的艺术手法作为载体。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一,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苏轼的词一向是以豪放著称,而文坛又习惯把他和李白相联系起来,不仅是因为他和李白一样的旷达乐观,也因为他们的诗词中随处可见的丰富神奇的想象和神奇的夸张。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苏轼的词作更显达观和超脱。

第三,苏轼词中虽然也有用典的例子,但词到了辛弃疾,才开始运用大量的典故,以托古喻今。用典虽有”掉书袋“之嫌,却增强了词的表现力。有一种历史的厚度。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六处用典:第一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第二是”人道寄奴曾住“;第三是”元嘉草草“:第四是”封狼居胥“;第五是”佛狸祠下“;第六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典故以古论今,蕴含丰富,贴切巧妙,没有一点儿斧凿的痕迹,而且将词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反复渲染,反复咏叹,余味悠长,令人动容,感人弥深。

综上所述,苏轼、辛弃疾虽同属豪放派词人,但苏轼以诗为词,词中多体现出一种壮志难酬之后的开阔胸襟,在豪放中蕴有清旷之意,较偏于洒脱疏朗,旷达雄放;而辛弃疾以文为词,词中多是抒发词人无从报国的不已壮志,则在豪情之外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形成了繁盛和辉煌的豪放词派。这两种豪放词风的不同体现正是词人不同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的写照。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苏轼着一身白衣,举一杯清酒,酣畅狂饮;而辛弃疾则身着战袍,手执铜板琵琶,悲歌嗟叹。

3、艺术风格不同。

在风格上,苏轼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就词作而言,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而后期的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而这一部分占了苏轼全词的十之八九左右,其间大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之味。至此,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

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从开头起,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白发无情,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惊栗震动。

所以,同属于豪放雄阔的风格,苏轼词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词则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三、形成苏词与辛词不同的原因分析。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二人风格相异的深层原因:

1、文学艺术的不断新变和发展。

词从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婉约词到豪放词再到英雄词的大致发展历程。词是随着燕乐的传入由诗体嬗变演化而来,产生于隋唐之际,在晚唐五代迅速发展成熟,并开始形成浓艳柔媚的传统。

北宋初期的词,仍受唐五代词影响,上承南唐遗绪,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南唐冯延巳词作为”娱宾遣兴“之用,词风典雅雍容,这非常适合北宋官僚士大夫的口味。以晏殊、欧阳修为首的宋初文人词多是一些宴饮歌乐之余”聊陈薄技,用佐清欢“(欧阳修《采桑子》题序)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习惯于选择近乎诗体的词调来填词,多写即景抒情的短调小令。

真正突破”词为艳科“、”诗庄词媚“的藩篱的是苏轼。南宋胡寅《酒边词序》说:”及眉山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开了一代豪放词风。

词到南宋,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苏轼的革新精神,坚决的抗战决心、强烈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以及豪迈的英雄气概,确立了辛词的基调,恢宏的气势以及议论风生的散文化笔法使辛词在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把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推倒一个新高峰。以辛弃疾为首的豪放词派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汇成了南宋词坛一支振奋人心的主流,一直贯穿整个南宋。

辛弃疾词化用苏轼的文学分析论文

苏轼、辛弃疾一向是词史上并称的两位大家,他们的豪放词都具有豪迈大气、感伤现实的特点,为宋词境界的扩大和词体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苏轼、辛弃疾同为宋代豪放词家的杰出代表,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苏轼首先奠定了豪放词派的始基,辛弃疾继而将豪放词的发展推向了高峰,确立了“豪放一派”。他们在词作的风格、境界的开拓、心灵世界的表现等方面,自然有着共同性和连续性,但是,由于二人所处时代、际遇、立场、个性的不同,他们的豪放词作又各自形成了独立的特点。

一、苏、辛的豪放词的相似之处。

正如胡寅先生所言,苏轼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这说明他以豪放的感情,坦荡的胸怀,拓展了词的内容及表现手法,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缠绵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而辛弃疾“大声镗鞑,小声铿,横绝六合,拍空万古。”也突破了以纤艳柔脆的传统词调,继承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之风。因此,他们的词作有着相似性和继承性。

1.苏、辛词中都有着豪迈旷达的艺术风格。

东坡词和稼轩词中,都饱含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自我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正是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二人独特的创作个性和不同于前的创作风格。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词人借那奇伟壮丽的风景、杰出人物的英雄气概和丰功伟绩,来表达不畏政治困厄、道路险阻的人生态度,表现出了词人开阔爽朗的性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同样,辛弃疾在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词人也借滚滚不尽的长江水,追缅往事,遥想将来。赞扬了杰出的英雄人物,表现了决不投降、坚决抗金的强烈信念。豪情壮志,表露无遗。这正是苏、辛词共有的豪情激越的艺术风格。

2.苏、辛词中都浸染着感伤之情。

所处的时代以及个人际遇的原因,都使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中浸染着一种感伤之情。即使他们的心态可以超脱、可以飘逸,但家国之觞始终是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苏轼生活在内外交困、对外求和苟安的北宋,诗人仕途不顺,“乌台诗案”中险遭杀身之祸。国难未解,壮志未酬,这使苏轼心中难免有着感伤情怀。但这并不与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相违背,是人生遭遇苦难后必然会产生的情感。即使豪爽如苏轼,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样是由于政治影响,南宋政局更加混乱,一身才能的辛弃疾未能被任用还屡遭诬陷,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只能悲歌慷慨,将壮志难酬之气寄托于词作之中,例如在《锦帐春・席上和杜叔高》中诗人感慨到:“春色难留,酒杯常浅。把旧恨、新愁相间。”

3.苏、辛词都对词体做了创造性的发展,丰富了词的内容。

苏轼的词,在继承唐五代婉约缠绵风格的同时,“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既向内心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苏轼用词写报国、写仕途、写失意,还用词写了悼亡、伤春、感逝,打破了依声填词的限制,词在他的手中,变成了可以表达丰富生活内容的文学体裁。

同样,辛弃疾不但扩充了词的表现内容,还把词的内容和形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他一生的情感体验都用词表现了出来。开心时,他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伤感时,则说“层楼望,春山叠。恨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奋发时,他写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苏、辛词都伟大地打破了“词为艳科”的限制,使词由闲情向性情、爱国之情转变,向广阔的生活扩大,表达了对祖国的感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自己的希望。

此外,苏、辛词在词的结构上也有相似点,他们词作多为地点加怀古,主旨上多为托古喻今,借古人心中块垒,表达自我情愫。例如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这一点上就有很突出的表现。

二、苏、辛的豪放词作的不同特征。

虽然东坡词和稼轩词都以豪迈旷达、感伤现实、境界扩大著称,但是两位词人一位是北宋士大夫,一位是南宋爱国将领,时代、经历和性格不同必然会使他们的词作有着鲜明的差异。

1.苏、辛的词观有着不同的特征。

苏轼认为词为余,“以文章余事做事,溢而作词曲”,所以苏轼的词并不能表现他一生的情感体验,因为他借助散文和诗歌也表达了很多情感。

而辛弃疾则不同,他全力作词,一生为词六百余首,是唐宋词人中词作最多的一个,词作基本包括了他一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他个人情怀的'同时,又客观的反映了历史。

2.苏、辛词对词境的开拓程度不同。

词是在苏轼之时才打破了“艳科”的藩篱,他的词作内容很广,不仅写爱情、离别,也用词写政治理想、贬居生涯、兄弟朋友之情、节令风光、生活细端等等,正可谓“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大大开拓了词境。

稼轩词也反映了非常广阔的社会内容,与苏轼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例如苏词在揭露封建苛政时写到“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鱼蛮子》)同样的,辛弃疾在《玉楼春》中也写到“人间踏地出租钱,借使移得无著处。”但辛弃疾并没有止步于此,他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辛弃疾集中突出描写了抗金斗争,把当时社会的时代课题纳入词中。苏轼虽然开创性地写了有关边防和爱国的名篇,但由于时代的因素,他没有像辛弃疾一样,集中地描写刻画了这一类的诗歌,体现出时代的脉搏。

3.苏、辛词在语言运用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苏轼“以诗为词”,在写词语言上做了很大的革新,一改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词风,在词作中,多吸取了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的诗句,把诗的内容、题材、表现技巧、语言风格引入词中,解放了词体。语言清新不修饰,给人淡泊质朴的感觉。并且,苏轼的词作中多用典故,例如《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增张幄全》一词,就用了宋玉《风赋》等作品中的典故。这与他封建士大夫的身份非常符合。

辛弃疾比之苏轼,不仅用了古近体诗的句法,还“以文为词”,大量吸收了散文、骈文以及民间口语用词,无论是经、史、子、集、楚辞还是李杜诗、韩柳文,他都信手拈来揉入词中,还把赋、比、兴的手法综合运用起来。例如,《贺新郎》的开端,就将《论语》中的感叹句“甚矣吾衰矣”直接移用。这样的语言运用方法,使稼轩词读来更加新鲜、活泼。

4.苏、辛词对内心世界的拓展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和超越的人生观来体验人生,表现出了哲理式的感悟,追求从痛苦中求超脱,在现实的黑暗中去寻找理想的光明。他的词中,虽然也有对生命的激情、对人生的不平,但这激情和不平往往被词人用自己冷静和理智的乐观精神所压制,表现出来的往往是超脱和宁静。

从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可以看出,虽然词人也有着“亲射虎,看孙郎”“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但那也是在“酒酣胸胆尚开张”的时候抒发的一时豪情,过后留下的仍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淡淡忧伤。这是一个仕途坎坷,却还努力让自己乐观、积极的封建士大夫的内心表达。

辛弃疾的词却常常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意识,抒发着个体人生的苦闷,表现出了悲愤的呼喊以及火一般的热情。相对于苏轼而言,更多的体现出的是英雄的豪情和壮士的悲愤。因此,稼轩词的主观情感浓烈、理念执着,表现出了对社会现实和个体人生难解的忧虑。

稼轩有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的豪情壮志,但“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贺新郎《)这样深刻内心描绘,表现出他对现实的悲怨心声,震撼了读者的心。

同样是面对赤壁,苏轼大声唱到“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他的超越与旷达,正体现了对于生存的一种乐观态度,洒脱从容。辛弃疾却写到“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霜天晓角・赤壁》)正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深深忧虑和悲愤,他那沉重的使命感和无法释怀的郁闷心情使他的作品更显沉郁苍凉。

所以,苏轼对生活的乐观,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使他的词动荡跳跃、慷慨激昂、铿锵作响。而辛弃疾对于国仇家恨的深深思量使他的词忧思悲壮、沉郁苍凉,表现出了现实和人生的强烈冲突。“苏其殆仙”,“辛犹人境”正说出了他们对于内心世界拓展的差别。

三、结语。

苏轼、辛弃疾同为中国文学史上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都为宋词走向高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人并称为“苏辛”。他们的词作都以豪迈慷慨的意境表达了自我,对宋词的发展和后人的创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二者虽然都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但在词观、词作、词意上都有着一定得区别,这也体现了不同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下文人创作的差异和两位词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个性,“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便是对二者词作的准确形容。

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摘要:《傅雷家书》是一部关于父亲写给子女书信的集子。

它非一般书信,而是涉设到做人、文艺和追逐梦想,实现理想之精诚态度,书信充实的真挚情感、丰富学识、深刻哲理、流畅文笔,使得傅雷家书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大放异彩,具备了甚高的鉴赏价值。

家书蕴韵着诸多的人生哲理和人文感悟,给人以刻骨的启迪和无限的反思,从而给力地体现了傅雷先生的思想、精神与其独具魅力的人生观、艺术观。

换言之,傅雷家书是傅雷人格魅力最集中的体现。

笔者将借助傅雷家书所折射出的独具魅力的人生观、艺术观两个方面试析傅雷精神。

关键词:傅雷家书;傅雷精神;人生观;艺术观。

一、引言。

《傅雷家书》当仁不让。

楼适夷谈及《傅雷家书》时如是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杨剑龙论及《傅雷家书》中这样写“在傅聪1953年出国到1966年傅雷夫妇自尽的间,傅雷以一颗慈爱之心不断地给儿子写信,谈生活,谈艺术,说做人,说从艺,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善解人意、体察入微,将满腔热忱流泻于笔端,把一怀舐犊深情寄寓于信笺。

”著名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在《傅雷与傅聪》一书中写道,“他的翻译作品中所透露的是外国作家的思想,而非他自己的思想。

惟有《傅雷家书》,他生前也没有想到过将来他的这些信会编成一本《傅雷家书》,会有一百多万册的印制量,会受到那么多读者的喜爱。

”傅雷家书,在艺术之林中以其独特的处事为人、真切的情感投入和深刻的音乐探讨,从而使得这部家书熠熠生辉,夺目放彩。

此前,哪一位父亲用如此细微的笔触寄予子女这般无限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教育?傅先生的真情,学识真真切切拨动着人们渐渐冷漠的心弦,让人感悟,让人反省,让人向往,其所折射的傅雷精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启迪着一代又一代寻觅通往幸福之路的青年人。

许钧先生在《傅雷翻译研究》一书中将傅雷精神归纳为“热情、认真、执著、理想”,这或许是傅雷翻译工作之工作态度,而笔者借用家书,透过文字背后暗藏的本质,对傅雷精神的解读即是――慈爱、真诚、乐观、坚强、人本。

此种强大的精神刻骨铭心地鼓舞笔者,激励着笔者的深刻反省、无限深思。

二、傅雷家书:傅雷人生观的反思。

如何做人是傅雷教育儿女的重中之重,他将为人视为从艺的基础。

家书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傅雷的谆谆教导:“人人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的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human(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家××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家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最讨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理解自己。

”傅雷反对不懂装懂的自欺心理,崇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虚心求学态度。

有一次谈及傅聪与杰老师时,他给儿子写道,“你能继续跟杰老师上课,我很赞成,千万不要驼子摔交,两头不着。

有个博学的老师指点,总比自己摸索好,尽管他有些见解与你不同。

但你还年轻,musicalliterature的接触真是太有限了,乐理与曲体的知识又几乎等于零,更需要虚心一些,多听听年长的,尤其是一个scholarship很高的人的意见。

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还是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在谈及失败与错误时,他说:“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与低潮之间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反窥现实,我们不禁感叹,傅雷精神影响深远,倘若现今的我们,尤其是年轻一代能真真领悟傅雷精神,更上一层楼的和谐就指日可待了!

傅雷家书中,人本观念熠熠生辉。

除了教导儿子将为人为人生的重中之重,还时常关心儿子的身心健康,这在家书里比比皆是,譬如,傅聪即将出国留学时傅先生写道,“可是关于感情问题,我还是要郑重告诫: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

在外好好利用时间,不但要利用时间来工作,还要利用时间来休息,写信。

”傅聪多次比赛前,傅雷都会耐心教导儿子,“比赛以前的几个月,一定要把身心的健康保护得非常好,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出场竞赛。

俗语说‘养兵千日’,‘养’这个字极有道理。

”在谈及傅聪练琴时,傅雷嘱咐儿子:“不过身体还得保重,别为了多争半小时一小时,而弄得筋疲力尽。

从现在起,你尤其要保养得好,不能太累,休息要充分,常常保持fresh的精神。

好比参加世运的选手,离上场的日期愈近,身心愈要调养得健康,精神饱满比什么都重要。

”相形见绌,今昔的人父人母,尤其是都市里的爹妈,有几人能像傅雷这般照顾子女的精神成长?有几人能牺牲一丁点时间去关照子女的情感问题?有几人能奉行“人本主义”呵护子女的身心健康?错综复杂的社会体制又容许我们的人父人母能做到几分“人本”呢?这是体制问题?或者是人文问题?我们更明白的是这些问题一时间难以明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人生观的深刻反省。

三、傅雷家书:傅雷艺术观的反省。

傅雷家书不仅仅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为人处事,身心健康诸多方面的关爱,同时还流露出其对音乐、绘画等颇有见地的才识和睿智。

在谈及艺术境界时,他跟儿子分享道:“音乐主要是用你脑子,把你蒙蒙胧胧的感情(对每一个乐曲,每一章,每一段的感情)分辨清楚,弄明白你的感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等到你弄明白了,你的境界十分明确了,然后你的technic自会跟踪而来的。

”在谈到音乐与技巧时,他也曾告诫儿子:“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

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笔者以为,这两点同样适用于翻译领域,如若译者能对原文的意思(每一个词,每一个句,每一个篇章的意思)分辨清楚,那么翻译的境界也就高超了,翻译技巧也会随之炉火纯青。

反之,译者如若整天只顾研究翻译技巧,终若有所成,顶多是翻译匠而非翻译家。

只注重翻译手段而不讲究翻译境界的人,必然会偏离亦或遗忘翻译目的的。

辛弃疾词化用苏轼的文学分析论文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长娟。

两个汉子,两种人生,两种胸襟,两种性格,两种境界。上阕是辛弃疾的《摸鱼儿》,下阕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这是辛苏人生的真实写照。

虽同为宋词豪放派的实力代表,但他们的人生境界却是迥异。辛弃疾豪放悲郁,苏轼豪放旷达。

苏轼和辛弃疾的仕途经历很相近,都是抑郁不得志,空有一身抱负,却怀才不遇。人生仕途的不得志,使他们“有所郁结”,所以他们转向文学,以抒发郁闷之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苏轼于元丰五年十二月在黄州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在政治上失意,孤独寂寞的悲伤心情。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这是稼轩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遭权臣弹劾,被罢职,长期居于信州。此词是作于此时。

词的上阕渲染环境,结语表现对国事梦寐不忘。抒发自己英雄失意的无限感慨,情调凄凉。

他们的很多作品都是表达自己政治失意的悲凉情怀。于此,二者的词都表现了凄凉悲壮的风格。这是共同之处,也是由他们相似经历所决定的。

但是,他们奔放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虽然他们抒情写抑郁不得志、悲愤,都带豪放的`情感。但是,结果却不一样。东坡在抒发沉郁的情怀之后,往往能跳出悲伤心情,而转向轻松美好的情怀,走向旷达之境。而“稼轩郁勃,故情深”,可是他始终走不出悲伤压抑的情境,而是继续沉溺于悲伤之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当时已是不惑之年,并且身在远离京城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始终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的下阕,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思念之情,惆怅不能见面,但是他最后转念一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正常之事,只要能可以“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满足了。

作者虽不如愿,但是并没有陷于忧郁之中,而是善于自我安慰,这充分表达苏轼超脱旷远的胸襟情怀。正是这种“入而能出,寓意于物而不留滞于物”的庄子思想影响苏轼的词境。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淳熙六年,辛弃疾南渡之后的第十七年,他由湖北转运副使改调湖南转运副使。他的同事王正之在小山亭为他设宴饯行,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阕稼轩接伤春惜春来感叹国势微弱,感情很悲凉。下阕借用汉武帝与陈皇后的夫妻故事,来比喻自己与宋孝宗的君臣关系,说皇帝开始很信任自己,但后来却远离他,很伤心,感到很失望。虽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说赵飞燕和杨玉环,那么受君王的宠幸,最终还是归于黄土,过眼烟云。似乎作者也有所安慰自己,走出悲伤压抑的心境。但是又接着说“闲愁最苦”,还是不能消解沉郁深怨之情。作者始终都没有跳出悲郁的伤情之境。最后还是怀着“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悲情看未来。稼轩的这种“坚凝执着,往而不返”的情怀深受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情境影响。

所以,陈廷焯认为苏轼词“极超旷”,稼轩词“极悲郁”,这是很符合二者词的感情。

苏轼的这种,多情而不溺于情,寓物而不滞于物的旷达的胸襟,我很欣赏。同时稼轩的坚凝精神也值得我学习。他们二者相得益彰,为宋词豪放风格的创立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辛弃疾词化用苏轼的文学分析论文

辛弃疾与苏轼是中国词史上屹立的两座高峰,两人并称为豪放派的代表,虽然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在文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辛弃疾自幼饱读诗书,兼取众家之长,可以说,他是宋代词人中最善于熔铸百家语言为己所用之人,正如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评价的:“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而在辛弃疾学习借鉴的众多人当中,苏轼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位。

翻开辛词,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词句都是化用自苏轼。据粗略统计,在辛弃疾词作中直接或间接化用苏轼诗词中语言的有96首之多,占辛弃疾全部词作的近六分之一,足可见他对苏轼的推崇。笔者通过对辛弃疾词作的研读,按图索骥,探究辛弃疾对苏轼作品的借鉴,以期进一步理解辛弃疾对苏轼的继承与发展。以下就从三个方面来简要地分析一下辛词对苏轼的化用:

一、直接截取苏轼的成句。

这类借鉴是指在辛弃疾的词作中,有些语句完全借用苏轼诗词中的语句,文字没有丝毫改变,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没有变化。例如辛弃疾《水调歌头》(千古老蟾口)中“爱酒陶元亮,无酒正徘徊”一句,显系袭用苏轼《乘舟过贾收》中的“爱酒陶元亮,能诗张志和”;又如辛弃疾《满江红》:“一舸归来轻似叶,两翁相对清如鹄。”苏轼《题别子由诗后》:“想见茅檐照水间,两翁相对清如鹄。”

二、字词稍改而意境不变。

辛弃疾词作中,借鉴他人语句最为普遍的情况是在他人语句的基础上,对之有所删减或者增补,但所要表达的意境没有改变。如稼轩《满江红》(快上西楼)之“但愿长圆如此夜”,即化用自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两句重复的字虽然不多,但是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希望“月长圆”之意。又如《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用韵》中“功名破甑,交友抟沙。”借鉴苏轼诗歌《游径山》中“功名一破甑,弃置何用顾”和《再答乔太博段屯田》中“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辛弃疾将苏轼两首诗歌第一中的语言浓缩为八个字,但仍表达的是对功名的否定,对世情淡薄的感慨。这类借鉴还有很多,如“楼观才成人已去”(《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借用苏轼《送郑户曹》中:“楼成君已去”;“人间踏地出租钱,走遍溪头无觅处”(《玉楼春·用韵答傅严叟、叶仲洽》)借用苏轼《鱼蛮子》中“人间行路难,踏地出租钱”;“对玉塔、微澜深夜”(《贺新郎》),化用苏轼《江月五首》中“玉塔卧微澜”;“明月别枝惊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化用苏轼《杭州牡丹》中“天静伤鸿犹戟翼,月明惊鹊未安枝”,等等。

三、字词稍改而意境不同。

辛弃疾在借鉴苏轼诗词语言时,并不完全为了借鉴而借鉴,而是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所借鉴的`语言做一番改变,有时甚至会出现语句借鉴无多大改变,但表达的意思却截然相反的情况。如稼轩《念奴娇》(野棠花落)之“垂杨系马”一句,截取自东坡《定**》(莫怪鸳鸯绣带长)之“垂杨系马恣清狂”,虽然此句之意是“把马系在垂杨树下”,但是运用在两阕词的意思却不同,稼轩是怀念故人,整句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说的是当时系马饯别友人的场景历历在目,因此这里是过去感伤的回忆。而东坡词则是写闺怨,整句是“薄幸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清狂”,意为女子感叹男子薄情,把马一系,就放纵自己轻狂本性,因此这里是负面的意义,情境大不同。又如苏轼贬官黄州时,在《初秋寄子由》中又写到“: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从此以后“夜雨对床”便成了指代兄弟间约定的成语。辛弃疾却反其意而用之,在《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中,辛弃疾写到:“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此词中虽然化用了苏轼“夜雨对床”的典故,但表达的却是勉励茂嘉弟积极从政,不要顾忌兄弟之间的约定,传达出对仕途的积极追求心态。

究其二人异代却生共鸣的缘由,可以从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看。辛弃疾和苏轼都经历过两次较为长时间的退居生活,但是仕途的坎坷和挫折却给他们带来创作上的丰收,辛弃疾词共六百多首,带湖、瓢泉期间共约四百五十首;苏轼的两千七百多收诗当中,贬居期达六百多首,二百四十多首编年词中,贬居期间达七十多首。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之下,苏轼与辛弃疾的作品主要是抒发不如意时期之心声,就如东坡自己所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东坡自己的成就,大都在贬谪时期所产生;稼轩亦是如此,因为时势造英雄,既然不能在政治上一展伸手,那就用“江山笔”写下自己满腔的热血。

但又因两人之人生思想和文化性格类型皆不同,因此表现在作品中的人生哲学也不同。东坡在儒释道三方面都有深刻体悟,因而形成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尤其在面对挫折时,东坡可以超然且积极的面对,并且超越自我,令人敬佩。稼轩虽也饱览群书,但真正影响他的是儒家和兵家,使他成为文武双全的人,而儒家给他的观念是对社会负责以及自我实现的坚持,因此在这样的观念之下,稼轩无法像东坡一样超然洒脱。辛弃疾虽在词的题材、风格方面继承苏轼,甚至有意识地化用或借鉴苏轼诗词中的优秀词汇或形式技巧为己所用,但是这种借鉴不是亦步亦趋式的单纯的文字的模拟,而是辛弃疾倾注了感情,并且根据创作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借鉴,达到了为己所用,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词作,也正因此才形成了稼轩作品中独特的精神,创造了词坛上无可替代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吴相洲,王志远.历代词人品鉴辞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

[3]詹安泰.宋词散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

[4]袁行霈、莫砺锋、黄天骥.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刘后村.辛稼轩词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辛弃疾.辛弃疾词鉴赏[m].济南:齐鲁书社,1986.

辛弃疾词化用苏轼的文学分析论文

1.注重世俗的情趣。上述苏轼词中对白居易诗的化用,主要集中在冶游赏景、宴饮赏歌等世俗生活的场景之中,多以记游、赠行、酬答等形式呈现,围绕歌妓歌舞的世俗生活情趣展开。与此相联系,苏轼词篇中还有许多对歌妓外在情态的描写:“灯前潋滟横波溢,皓齿发清歌,春愁入翠娥”(《菩萨蛮•歌妓》);“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诉衷情•琵琶女》);“十指露,春笋纤长”(《满庭芳•佳人》);上引《减字木兰花•琴》中,也把崔闲洁白的手指描写成“玉指”。另外《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中以“细轻拢”写歌妓弹奏琵琶的动作,《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中以“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展示琴声之妙……这种情景,在苏轼的其他词篇中我们也频频见到。

可以说,歌女、歌舞是苏轼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使苏轼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自五代以来借歌妓之口,流传于饮宴游冶之所的词体特征。

与此相联系苏轼在词中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肯定。苏轼熙宁四年(1071)通判杭州,与太守陈襄相处融洽,相得甚欢,公务之余常常诗酒酬答,苏轼词中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作品。《菩萨蛮•娟娟缺月西南落》说陈襄豪爽好客:“醉客各东西,因思陈孟公”,《诉衷情•钱塘风景古来奇》说陈襄善于写诗:“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不在一起便遥想“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卜算子•蜀客到江南》),听到旧曲就萌生“故人不见,旧曲重闻”(《行香子•携手江村》)的思旧之情。熙宁七年(1074)陈襄离开杭州赴南都,苏轼在孤山竹阁设宴送别,“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其中有“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化用了白居易诗“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对酒五首》之四),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表现出了他对这段生活的珍惜和留恋。

苏轼词中大量的“酒”字,及与此相关的“醉”字“尊”字等也常常与这种享受时下生活的情怀相联系。回忆分别:“美酒清歌,流连不住,月随人千里”(《永遇乐•寄孙巨源》);聚散易别:“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醉落魄•分携如昨》);别时宴饮:“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唯酒可忘忧”(《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杯行到手休辞却”(《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佳节赏景:“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霜降水痕收》),“酩酊但酬佳节了”(《少年游•银塘朱槛》),“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甚至表示“唯酒可忘忧”(《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乞浆得酒更何求”(《浣溪沙•倾盖相看》)、“诗酒趁年华”(《望江南•春未老》)。

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要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课堂开始之前,语文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以便于能够有一个好的课堂开头,在课堂的伊始阶段就牢牢地把控住学生的学习情绪,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语文课堂开始导入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巧妙地进行对导入方法的设计,寻找出贴切的方式,以便于能够迅速吸引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注意力,让学生充满兴趣的进行课堂听讲。本校语文教师集思广益,创造出了多种课文导入方法:有通过介绍典故来导入课文,有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导入课文,有通过在课前播放相关视频来导入课文,有通过介绍背景故事来导入课文,有通过创造学习情境来导入课文,还有通过设置悬念来导入课文等。无论是哪种导入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教师都应当根据课文的教学需要、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课堂上的教学情境,合理地选择课文导入方式。例如,某教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六册《花瓣飘香》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开头。首先,实物导入,激发兴趣。出示月季花,先让学生闻一闻,说说味道怎样;再让学生摸一摸,说说感觉如何。教师:就是这娇艳、清香的月季花,引出了一段动人的故事。然后,媒体渲染,营造氛围,听课文配乐朗读,看多媒体演示月季花、小女孩摘花瓣的图片。教师:请同学们思考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一上课,教师手持娇艳欲滴、芳香醉人的月季花走进教室,让孩子们闻一闻、摸一摸、说一说,此情此景,既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又牵动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自然引发了学生由实物月季花对课文内容的关注。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了今天的语文学习。而优美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娓娓的范读,使学生全方位地直接接触学习材料,营造了课文所描述的氛围,为本堂课学生自主地朗读、感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诵读课文,提升情趣。

(三)把握主旨,掌握情趣。

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善于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从而激发思想共鸣,是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阶段。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介绍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拨动学生的思想,触动学生的情怀,勾起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四)剖析文章,激趣。

教师要擅长利用对教学内容的剖析来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意境美。具体来说,当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要再进一步挖掘蕴含在语言背后的情感,深入分析文章深藏的意境,让语文的意境美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再现,让学生在体会语文意境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感。

(五)分析特点,培养情趣。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就需要教师还要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充分考察学生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开展教育教学。小学生是具备着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生群体(小学生经过小学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尺度,许多的名人作品小学生已经开始涉猎,其也正在逐步形成自身的思维意识和价值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小学生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故意留下一些知识不进行讲解,那些好奇心强的学生就会在课下主动去查询这些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结论。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