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发展规划工作方案(优质14篇)

时间:2023-12-10 13:24:18 作者:笔舞

工作方案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需求。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工作方案,希望大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做出更好的成绩。

蔬菜促销工作方案

全市20xx年第一、第二季度每月蔬菜种植面积及产量同比增长15%,新增蔬菜基地面积1500亩,每个县(市、区)有一个以上蔬菜基地新增面积100亩以上,全年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增长10%,力争全年平均自给率达到90%以上。在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全市蔬菜在田面积在16000亩以上,每月保障供应蔬菜8000吨以上。

1.抓好任务分解落实。全市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明确全年及各月生产任务,确保全市全年任务完成。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把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到基地,落实新增基地面积。

2.统筹资金投入,加大蔬菜生产扶持。争取市财政投入资金300万元,支持规模蔬菜基地扩大春季蔬菜生产规模、扩大蔬菜基地规模。各地也要统筹项目资金、扶贫资金,加大项目资金扶持。

3.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蔬菜基地建设,改善蔬菜基地生产条件。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地方,要覆盖到蔬菜基地。防城区要重点布局防城—那梭公路沿线蔬菜生产带。

4.加快土地流转,解决蔬菜生产用地。各地要利用耕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果,发挥好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作用,化解土地流转困难及问题,加快土地流转力度。

5.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蔬菜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农业投资融资平台资金支持,加大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加大镇村组织支持服务,合力发展蔬菜产业。

6.及时组织农资调运,保障充足的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用物资供应。掌握农资、种子经销企业经营情况和物资储存情况。

7.组织广大农业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春耕生产,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切实帮助农民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加大春季蔬菜生产力度,组织动员蔬菜种植户、蔬菜基地扩大种植面积,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等设施技术提早生产、加快生长,增加叶菜和速生蔬菜生产。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我市蔬菜生产任务完成,确保疫情期间蔬菜供应,打好蔬菜生产基础,对我市春季蔬菜生产给予重点支持。

(一)支持规模。

争取市财政“菜篮子”蔬菜生产专项资金300万元,专项扶持疫情防控期间我市蔬菜生产增产保供。

(二)支持方式。

1.支持蔬菜基地提早生产。对基地面积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在2—3月种植的蔬菜面积给予奖补,每亩100元。资金用于补贴购买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用工等项。

2.支持种植大户、蔬菜基地扩大基地面积、新建蔬菜基地。

(2)对基地面积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今年2-6月新增加蔬菜基地面积在1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1000元奖补。

以上奖补资金用于补贴地租、机耕费、大棚、灌溉设施及其他蔬菜生产农资支出。重点奖补新增或新建规模100亩以上蔬菜基地。

3.鼓励基地面积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建设蔬菜大棚。种植大户在今年2—6月建设蔬菜大棚10亩以上的,给予大棚主体建设资金投资总额50%的奖补。

(三)项目申报、审核及验收。

1.项目申报时间为20xx年2月20日—3月20日,4月20日—5月20日。

2.10亩--50亩奖补项目申报、审核及验收由县(市、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申报、验收汇总表报市农业农村局备案。

3.50亩以上奖补项目和蔬菜大棚建设项目由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申报。蔬菜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企业为申报主体。申报主体填报防城港市蔬菜生产扶持项目申报表(附表1),报县(市、区)农业农村局。蔬菜大棚建设项目需要详细列出建设内容及预算。

项目核查审核由县(市、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收到申报表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现场核查和材料审核,报市农业农村局审核。

项目验收由县(市、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核验,市级核验不少于30%项目。

4.项目验收及核验时间:2—3月种植奖补项目为20xx年2月下旬--3月下旬;新增基地面积和蔬菜大棚建设项目为20xx年2月下旬—7月上旬。

5.资金拨付。市农业农村局根据项目申报情况统筹确定补助方案,送市财政局审核拨付资金到县(市、区)财政局。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对接财政局落实奖补资金,确保及时拨付项目业主。

摸清在田蔬菜底数和生长情况,掌握蔬菜种植计划、投资计划和新建蔬菜基地情况,全面掌握蔬菜生产及供应情况。及时统计蔬菜生产基础数据,落实每周一报。加强蔬菜质量监管,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蔬菜直供工作方案

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20万亩,年产450万吨,蔬菜批发市场126家,其中年交易1000万斤以上的约50家,主要分布在向城、尚岩、兰陵、车辋、下村、磨山、庄坞、南桥、芦柞等乡镇,产品主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大中城市,形成了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但由于我县蔬菜批发市场建设起步早,建设初期缺乏相关标准约束,造成市场建设起点低、硬件设施落后,市场分散、布局不合理,冷链仓储、加工配送、信息发布等功能不完善。在销地市场入市门槛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亟需倒逼我县蔬菜批发市场改造升级、规范管理。

(一)已建市场。

1.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做到证照齐全,合法经营。

2.配备检验检测设备。配备与交易规模相适应的检测设备,对市场内蔬菜质量进行抽检。或与有资质的检验中心签订送检协议进行抽检,或将检验机构引入市场。

3.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交易厅棚、结算中心、预冷库、商品化处理间、贮藏库、行政管理区等各功能区,加强安全用电和防火管理,满足雪灾、风灾、洪灾等防御要求,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

4.配备垃圾处理设备。严格环保要求,与环卫公司签订合同,对市场内固体废弃物、有机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统一处理,尾菜还田利用,做到市散场净。

5.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应配置污水收集和过滤设施,对生产污水进行处理,宜采用暗管排入污水处理设施或市政排水管网。对市场内餐饮等服务性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产生的污水集中收集处理。

6.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信息中心,实时发布市场内各类蔬菜价格信息,实现公平交易。有条件的市场可以发布销地市场产品及价格信息,引导菜农种植中高端市场适销品种。

7.推行电商平台销售。在做好传统销售的基础上,以“苍山蔬菜”为统一价值品牌,加大在电商环节营销力度。

8.产品商品化处理。配置分级包装车间或区域,以销地市场为导向对蔬菜进行分级包装,标明产品品名、品牌、产地、生产者、采收期、保质期等,采用条形码或二维码实现可追溯,提高品牌效益。

9.符合用地要求。市场用地应为非违占用地。

(二)新建市场。

市场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约土地、节能减排的原则,避免近距离同类市场重复建设。在办理规划、土地等项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建成后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方可运营。

(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22日前)。

县政府组织召开会议,对全县蔬菜批发市场整改提升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二)调查摸底阶段(7月23日—7月25日)。

各蔬菜主产乡镇(含街道,下同)对辖区内蔬菜批发市场进行调查摸底,调查内容包括:市场业主姓名及联系方式、详细地址、占地面积、用地性质、设立时间、是否工商注册、是否配备检测设备、主营蔬菜品种、主销市场名称、整改时限等。调查摸底表经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审阅后,连同电子版报县商务局。

(三)上报整改方案阶段。(7月26日—7月28日)。

各蔬菜主产乡镇根据本实施方案要求,制定符合各自实际的整改方案,经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审阅后,连同电子版报县商务局。整改方案内容包括:符合标准条件的市场名称、拟整改保留市场名称及整改时限、拟取缔市场名称、整改措施等。具体整改标准为:

1.对于符合前述第1—9项监管标准的,经验收合格,发放《经营许可证》,准予经营。

2.对于不符合前述第1—5项监管标准的,发放《临时经营许可证》,准予临时经营,限期3个月内整改完毕;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取缔经营资格。

3.对于不符合前述第6—9项监管标准的,发放《临时经营许可证》,准予临时经营,限期半年内整改完毕;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取缔经营资格。

4.对于占道经营、露天经营的,取缔经营资格。

(四)督促指导阶段(7月29日—8月5日)。

县政府安排各职能部门赴各蔬菜主产乡镇对调查摸底情况及整改方案逐一落实,出具合格或不合格证明,对不合格的下达整改通知书,督导整改提升。建立周报告制度,各蔬菜主产乡镇在市场整改期间,于每周五下午5点前将整改推进情况通过协同办公系统报县商务局,县商务局汇总后报县政府,县政府召开职能部门会议进行研判部署。对于取缔经营资格的,县政府安排协调县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符合条件的市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为其提供经营摊位;或将其作为蔬菜批发市场在合作社、种植基地的收购点,实现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五)建立长效机制阶段(8月6日起)。

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全县蔬菜批发市场登记造册、实时监管、认真履责,对职能范围内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整改。及时总结整改经验,完善监管标准,改进监管措施,提升监管水平,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工作开展,县政府从商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兰陵县蔬菜批发市场规范化管理工作专班,研究确定市场的准予建设、准予运营以及依法取缔等事宜,重点发挥在市场规划布局、检验检测、尾菜处理、资源整合、品牌创建等方面的规范引导作用,统筹推进全县蔬菜批发市场整体改造升级。

(二)严格规划选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商务局、属地乡镇负责编制蔬菜批发市场商业网点规划并监督实施,实现市场布局、建设规模与区域内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上市时间及周围交通状况等相适应,推动市场良性竞争。对重点蔬菜产区,根据商业网点规划,保留一定数量的蔬菜批发市场。

(三)提升品牌建设。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蔬菜发展中心负责引导菜农、合作社、经销商开展分选分级、统一包装等,打造“苍山蔬菜”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县农业农村局、县蔬菜发展中心、属地乡镇负责规划布局“一村一品”,引导菜农、合作社按照市场导向调整蔬菜品类、品种,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蔬菜供应基地。县市场监管局负责对市场内交易的蔬菜进行抽检,对不合格蔬菜实施销毁,确保产品质量。

(四)强化产品销售。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负责对接江浙沪等销地市场,构建紧密型产销关系,鼓励发展品牌化、标准化、包装规范化、运输冷链化运销模式,直供超市和中高端市场,提升“苍山蔬菜”附加值和影响力。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蔬菜发展中心负责指导市场采集、分析、发布交易信息,与销地市场开展信息共享,共建蔬菜价格指数发布平台。县市场监管局负责办理市场工商注册;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实现场内公平交易;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县税务局对涉及经营的市场主体、商户按照国家现行税收政策开展相应的税费征缴工作。

(五)加强安全管理。县应急管理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蔬菜发展中心、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问题整改,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发出预警,组织应急救援。县交警大队、属地乡镇负责场外交通信号灯设置、路标设置等项工作,维护场外交通秩序。

(六)注重环境保护。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属地乡镇负责监督市场主体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对市场内固体废弃物、有机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统一处理,尾菜还田利用,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县生态环境局负责市场排污口管理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

学校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县妇联机关文化建设工作力度,切实做好机关文化监事各项工作,推进生态建设跨越式发展,特制定县妇联机关文化建设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推进机关和谐这个中心,以追求高绩效为基础,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先进文化引领机关管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各项工作,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推进和谐区创建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二、工作重点。

(一)提炼机关文化理念,加强机关精神文化建设。

机关文化理念是机关文化建设的精髓,是引领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的向导。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廉洁高效,运转协调,公正秀明,行为规范”的机关建设目标,“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服务要求,“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等,发动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征集提炼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积极向上,全体认同的学习理念,执政理念,服务理念,管理理念,廉政理念,人才理念,创新理念等机关文化理念,并对其内涵进行全面深入的诠释,使之成为干部职工认同和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二)健全完善制度,加强机关管理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工作目标责任制,财务管理,纪律考勤,后勤保障等多方面的规章制度:完善以科学高效为核心的勤政制度:建立信息反馈,跟踪督查,责任追究,清正廉洁等自律制度;建立以目标激励,待遇激励,竞争激励为主题的竞争激励制度等。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形成规范化服务制度体系,把我们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规范化,制度化并转化为机关人员的实施行为,为机关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机制。

蔬菜直供工作方案

加强全区菜市场疫情防控工作,加大产销对接,保障市场供应,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障人民大众身体健康,满足人民大众生活需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

本方案适用于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1定封闭区域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1定范围、设施并提供服务,有多个商品经营者入场设点,从事蔬菜、水果、水产品、粮油、豆制品、调味品、土特产等各类农产品和食品销售(以零售为主)的菜市场(农贸市场)。

1.区商务局:牵头全区菜市场疫情防控及保供工作,确保全区生活必须品货源充足,市场供应安稳,保障辖区内人民大众生活需要。

2.区市场监管局:保护疫情期间各超市市场稳定,依法打击菜市场假冒伪劣、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行动。

3.区卫健委:指点各超市做好疫情期间防控工作,1旦发现体温异常的顾客或超市员工,立即进行诊疗处理。

(1)疫情防控措施1、缩短营业时间,严格控制进出人流数量,不得超过1人/平米,避免人员会聚引发交叉感染。

2、菜市场管理人员、经营户和消费者必须佩戴口罩方可进入菜市场。

3、逐日不低于两次对市场进行全面消鸩杀菌,并据实登记消毒时间、消毒物品、消毒方法及消毒人员,并张贴醒目的消毒提示;对扶手、门把手、洗手间、垃圾桶等公共场所及部位要进行常常性消毒(不得少于5次),并张贴醒目的消毒提示。

4、要时刻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算垃圾,保持地面干燥、清洁,场内无异味,不得出台和占道经营。

5、要确保空气流通,加大透风换气频次。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要在入口位置设置专门的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定点搜集桶。

6、全面制止活禽市场交易,要求经营者严禁活禽交易和宰杀,严禁贩卖野生动物。

7、菜市场只设1个人员和货物出入口,并且要在入口处设置检查点,配备体温检测仪,对所有入场人员进行体温丈量、佩戴口罩检查、控制人流数量,对未佩戴口罩或体温大于等于37.3℃的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入,并及时通知相干部门。

8、对空间密闭、透风功能差、不具有消鸩杀菌条件、没有设置检查站点等不符合防疫要求的菜市场1律暂停营业。

(2)生活必须品保供措施。

1.菜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要积极拓宽进货渠道,推动线上线下融会,稳订货源,确保各类农产品不脱销、不断档,保障人民大众平常生活需求。

2.不得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若出现各类农产品供应紧张、货源不足、物流渠道不顺畅或采购价格异常波动现象,应及时上报商务部门及市场监管部门。

1、依照“属地管理+部门主管+单位协同+分级包保”的工作原则,菜市场疫情防控及保供工作由区商务局牵头,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委配合,分级包保,联防联控,共同推动。

2、区商务局制定《菜市场防控及保供工作包保联系机制》及《菜市场包保工作联系表》,对大型菜市场进行责任分工,落实到局领导、责任人员,实现“1对1”、“点对点”包保联系,随时掌握大型菜市场疫情防控动态及市场供应情况。

3、区商务局制定《菜市场督查情况表》,各督查责任人逐日对大型菜市场进行督查,填写督查情况表,报送市商务局业务科室汇总,做到逐日1检查,逐日1汇总,逐日1上报。

4、商务部门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消除,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不留隐患,梗塞风险。

5、区商务局将不定期联合区直相干部门对各菜市场疫情防控及保供工作进行督查,对违背上述规定或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菜市场,立即依法依规进行停业整理,对造成不利影响或重大损失的相干单位,移交纪检部门,追究相干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蔬菜直供工作方案

(一)发展思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把全南打造成为赣州南部重要的山地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区,全市工厂化育苗基地、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新技术培训基地和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重要蔬菜直供基地这个目标,按照种植模式多样化、销售渠道多元化、群众受益最大化的“三化”思路,发挥高标准蔬菜基地龙头带动作用,以品种引领、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为主攻方向,统筹蔬菜品种、种植区域规划布局,重点在乡(镇)建立一批生产规模适度、利益联结紧密的大棚设施蔬菜基地,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推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二)基本目标。20xx年蔬菜播面稳定在11万亩以上,总产达到20万吨。在巩固提升原有大棚蔬菜基地的基础上,新(扩)建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3000亩,其中新增钢架大棚面积20xx亩,全县钢架大棚面积在1万亩以上。蔬菜联产联销区面积稳定1万亩以上,辐射带动区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每个乡(镇)保持1个以上集中连片300亩以上的大棚蔬菜基地。江禾田园综合体全面建成,示范引领作用凸显;通过引领贫困户参与务工、土地流转,以及入股分红、返租倒包、联产联销等直接发展蔬菜产业联结方式,覆盖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一)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开展适宜蔬菜种植地块调查,规划蔬菜种植重点区域和品种布局,有序引导各类主体投资发展蔬菜产业。要科学谋划布局,大力发展钢架大棚等设施,发挥技术和市场优势,合理安排种植品种,积极抢占粤港澳市场。重点以江禾田园综合体为支点,打造成为全县蔬菜产业的种苗繁育区、采摘体验区、休闲观光区;依托金龙镇木金村、水口村、增坊村、来龙村,城厢镇小慕村、黄埠村等产业基地,打造县域蔬菜供应区。同时,要以主要交通干道为轴,打造南线、中线、北线蔬菜产业带,形成以点带面、以线扩面的良性发展格局。

(二)巩固提升规模基地建设。

1、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加强江禾田园综合体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和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提高优良种苗供应能力。全面建成南迳蔬菜冷链物流中心,加快推进北线冷链物流园建设,推动蔬菜全产业链发展。

2、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在巩固原有规模基地基础上,改善大棚蔬菜基地的水电路渠和地力条件,提升设施蔬菜基地标准化水平。同时,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土地向蔬菜规模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大户集中,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设计,原则上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段都要用于发展蔬菜产业。

(三)构建新型经营方式。一是推进联产联销,发挥江禾田园综合体龙头带动作用,推广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农资和产品回购销售,农户负责种植并按产量、品质获得收益的“五统一分”联产联销模式,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二是推进产业扶贫,落实“五个一”产业扶贫机制,推广“蔬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培育基本菜农,带动贫困户资金入股、就业务工、订单生产。通过“一对一”结对措施,把蔬菜产业打造成脱贫致富的平台。

(四)落实新型经营主体。各乡(镇)要抓紧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投资新建规模蔬菜基地。通过土地、资金、技术、品牌等入股或采取合同制、订单制、委托制、代理制等方式,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间由带动向合作转变,让更多的收益留给蔬菜种植户。大力发展村级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巩固提升已有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做到蔬菜专业合作社覆盖80%的村。

(五)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大力推广吊蔓栽培、长茬栽培、深浅根轮作、绿色防控、土壤改良等技术,以及水肥一体、生物调节等机械化装备。加快推进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提升1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辐射带动全县的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年内形成3个以上蔬菜品种种植技术规程,引导专业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积极对接赣州“两中心一基地”科研培训平台,全力以赴打造南部山地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区种植新技术培训基地。通过课堂培训与基地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开展4期业务骨干、种菜主体集中培训,加快培养本土农民蔬菜技术员和生产一线能手,破解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同时,组织乡(镇)领导及技术人员、规模蔬菜基地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和部分蔬菜种植大户到农业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种植和经营管理经验。

(六)加强质量监管。强化投入品和生产过程的监管,开展蔬菜农残速测,建立蔬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对生产的主体、品种、数量、销售渠道等进行登记,实现生产档案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溯。强化监督检查,将百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纳入监管监测范围,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三品一标”奖补政策,引导各类蔬菜经营主体发展适销对路、绿色健康的高品质蔬菜、品牌蔬菜,开展基地认定、产品认证5个以上,打响高山蔬菜品牌。

(七)搞活市场流通。推动订单农业发展,鼓励连锁(超市、酒店、社区)配送等经营方式,减少流通环节,积极构建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型供应链。鼓励蔬菜种植大户、基地等参与超市生鲜蔬菜采买对接。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形成一个功能完善、开放有序的蔬菜销售市场。依托江禾田园、中农益康、深圳和众、广州华行、全南天成等龙头企业的渠道优势,加强与珠三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大市场的对接,大力发展蔬菜直销,实现蔬菜产品利益最大化。

(八)积极引进蔬菜加工企业。积极开展蔬菜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引进蔬菜加工企业,开展蔬菜深加工,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缓解集中上市压力,增加蔬菜附加值,解决蔬菜“销售难”问题。

(一)保持政策连续稳定。继续执行《全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南县20xx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全府办发〔20xx〕20号)文件制定的奖补政策。

1、标准大棚。对集中连片面积50亩及以上的蔬菜基地,新建集中连片钢架大棚10亩以上、跨度在6米、内空高2.6米以上,棚架间距不超过1.5米,纵向各拱架间用拉杆或斜交式拉杆连接固定形成整体的钢结构大棚,补助10000元/亩。

2、高标准大棚。对集中连片面积50亩及以上的蔬菜基地,新建集中连片连栋大棚10亩及以上,棚体高度不低于3.5米,肩高不低于2.5米,形成装配式连栋大棚,补助16000元/亩。主要材质:所有杆件和卡具采用热镀锌防锈处理,用专用卡具连接形成整体。

以上棚内面积按540平方米折算为1亩的标准进行测算,符合市级补助条件的,可同时享受市级补助。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种上菜的不予验收。

3、喷滴灌设施。露天连片50亩以上新建喷灌设施的,补助600元/亩;露天连片50亩或钢架大棚10亩以上新建滴灌设施的,补助400(原300)元/亩;钢架大棚10亩以上新建微喷雾喷设施的,补助500元/亩。滴灌、喷灌、雾喷补助政策不叠加享受。

4、预冷设施。基地新建并正常使用的冷库,累计面积在10平方米及以上的,每立方米补助200元(原2万元),并可同时享受市级补助。

5、完善基地道路。对进行人行道硬化、铺设吸水砖的,按其建成面积给予40元(原20)/平方米补助。

对已享受过蔬菜项目奖补政策的设施易地搬迁、按“一事一议”政策享受补助的招商引资项目不再享受上述补助政策。之前有关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如与本政策不符的,以本奖补政策为准。

(二)加强信贷扶持力度。全力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和“产业扶贫信贷通”政策落实,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带动社会资金,共同支持蔬菜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全县成立村级合作社,配合金融工作局做好“蔬菜贷”工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把发展蔬菜产业摆上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位置,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发展举措,细化工作方案,出台本乡(镇)的扶持政策。把蔬菜基地和大棚建设任务,尽早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地块,持续用力抓落实、促发展,要确保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抓蔬菜产业发展工作。

(二)破解发展瓶颈。创新土地流转新机制,探索推广土地托管和“政府垫付、先流转后招商”的模式,降低土地流转难度。探索蔬菜大棚等设施质权认证、抵押贷款,搞活金融资本,解决大棚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过大的问题。

(三)严格督查考核。将蔬菜产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攻坚重点考核内容之一,重点考核各乡(镇)落实蔬菜发展计划、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资金投入落实等情况。实行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约谈诫勉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约谈;年底根据考核结果,对在蔬菜产业发展中措施实、力度大、成绩突出的前三名乡(镇)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蔬菜直供工作方案

深入贯彻省、市、县疫情防控和抗旱减灾有关要求,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以“立足保供,拓展外销”为战略,紧紧围绕中心城区进行布局,按照“确保大宗菜、稳定香细菜、丰富特色菜”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500亩相对稳定的中心城区保供蔬菜基地,以确保全街道鲜食蔬菜供应安全、丰富、价稳。

街道投入资金2万元,其中种植蔬菜示范点200亩,涉及资金2万元。

抢种蔬菜。优选生长期短的蔬菜良种,通过小拱棚育苗和露地直播将结合,采用深沟栽培及合理肥水,配套应用蔬菜无公害标准化效培技术等综合增产技术,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带动种植蔬菜400亩。街道书记、主任各领办一个至少50亩以上的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全街道共建示范点200亩,每亩补助100元,共计2万元。补助范围必须是种植商品蔬菜5亩以上的大户或者专业合作社9月1日以来新建的示范基地,种植品种为大白菜、萝卜、结球甘蓝、莴苣等大宗蔬菜。

(一)明确生产主体和种植地块。各社区根据种植任务明确生产主体和种植地块,建立蔬菜保供生产主体花名册,并在基地所在社区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并组织实施。

(二)项目实施。生产主体根据种植面积、时间要求种植蔬菜,并及时申请验收。

(四)申请拨付补助资金。县级验收后,生产主体可向乡镇申请拨付资金,乡镇按程序将补助资金拨付到生产主体。

(一)压实主体责任。各社区主要负责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蔬菜保供稳价工作的重要性,把灾后恢复蔬菜生产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加强统筹调度,明确生产主体,落实生产用地、种子种苗,保障农资供应,尽快整地播种,确保任务提前落实、人员和措施提前到位.建立完善应急调运机制和保供重点生产主体名录,加强产销对接,提高保供稳价能力。

(二)强化资金保障。各社区要加快保供蔬菜基地建设进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把救灾资金用好用足,确保速生蔬菜种植任务全面落实,顺利推进冬春蔬菜保供工作。

(三)强化技术服务。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加强对“菜篮子”蔬菜保供的指导服务,要推广“菜+稻+菜”和“稻+菜”等轮作模式,选择抗旱、抗逆性强品种,推行集约化育苗,减少疫情、旱情对播期的影响,开展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帮助解决基地蔬菜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强化区域布局。各社区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分工,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生产效果。一是低海拔,交通便捷、耕地条件好的区域,建设调剂型保供基地,负责品种、数量调剂。重点抓好冬春大白菜、萝卜、结球甘蓝、莴苣等大宗保供蔬菜,芹菜、菠菜、香葱、芫荽、茴蒿、蒜苗等香细莱和区域特需蔬菜生产.完善周年轮作模式,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施、新模式集成应用,突出品种结构优化和更新,探索构建产销联合体,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二是在高海拔,抓好结球甘蓝、花菜等反季节蔬菜生产。通过合理布局、设施辅助和栽培技术集成,探索应用夏秋反季节生产模式和技术,打造夏秋冷凉蔬菜优势产业带。(五)加大督查指导。街道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及时指导和帮助社区抓好农村产业革命“夏秋决战”蔬菜产业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实行进度跟踪管理制度,抓好秋冬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督促推进各项工作,将蔬菜保供生产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强化目标管理。

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十四五”时期,是我校实现学校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紧紧围绕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制定好校团委“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全面落实“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促进学校“大德育”工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贡献的行动纲要》,依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建带团建,突出共青团改革主线,深化实施“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网络转型、组织提升”五大行动,始终把握思想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育人大局,在“大思政”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共青团。

落实共青团改革工作,强化目标导向,着力解决共青团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团员先进性不突出、团组织运行不规范、团学组织协同不够力等问题,进一步破解制约学校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和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强化思想引领,激发青年学生自我奋斗精神,遵循“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的原则,着力解决团员发展标准模糊、团员教育质量不高、团员作用发挥不充分、团教协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

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推动落实《关于学校共青团做好新形势下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意见》,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工作。持续巩固校团委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增强青年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学校共青团改革。

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在工作内容上聚焦,牢牢把握共青团是政治组织的根本定位,着力做好为党争取青年人心的政治工作,避免事务化、简单化;在工作方式上聚焦,牢牢把握共青团是群团组织的定位,着力用群众工作方法来做青年工作,避免机关化、行政化;在工作注意力上聚焦,牢牢把握青年学生工作需要慢工出细活、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着力把已经部署的工作做深做实做持久,避免频繁“换频道”。系统制定改革任务分解方案,逐一对照细化落实举措,逐项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逐级压实工作任务。突出强化在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改进推进改革的方式方法,夯实基层基础,激发组织活力,抓好骨干培养。聚焦关键问题、明确改革重点项目,突出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进改革。不断增强共青团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基层落地。

(二)深化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引领。

1.深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活动。“进支部”,激活基层团支部的思想引领功能,提升活动的普遍性和覆盖面,每个基层团支部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团日活动,广泛开展五四集中主题团日活动;“进网络”,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线上宣传。“进团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校团干部的必学课和团校培训的首要内容,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支部、进团课、进网络,组织团员青年广泛参与“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探索“青年学习社”的建设,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泛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3.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活动”,开展好主题团课和主题团日活动。以学生组织、社团、团支部为抓手,通过演讲、书画、朗诵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宣传平台,抓住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节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4.选树青年学生榜样典型,开展优秀青年事迹分享活动。持续抓榜样引领,广泛选树宣传勤奋学习、爱国奉献、道德践行等各类学生典型,引导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评优评先工作,举办“我的青春故事”成长体验报告会,发挥各类青春榜样的作用,用优秀青年的故事激励教育学生,发挥朋辈引领的作用。

5.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骨干,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突出核心目标;引导培养对象在学习研究理论的同时,坚持实践导向;要从党性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工作锤炼、对外交流、朋辈教育等方面科学设计培养路径,从把好“选人关”、严格学员管理、做好跟踪培养等方面把握培养关键环节。

6.组建青年讲师团队。成立青年讲师团是深入推动“青年大学习”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共青团改革的必经之路。鼓励青年教师加入团队、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围绕党的理论、党史国史、国情省情、形势政策、成就故事等,开展面对面、互动性的宣讲交流。扎实提升青年讲师团工作实效,着力把握好导向性、针对性、艺术性、安全性、实效性,引导青年讲师团成员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员”、青年民意的“传递员”和青年成才成长的“服务员”。

7.加强节能管理,推进卫生节约型校园建设。“十四五”期间,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团员先进性,配合学校在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充分体现节能、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形成节约教育理念和良好节约型校园文化导向,提倡应用新型节能材料及新型能源。积极参加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项行动,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美丽的校园,创建全国、全省文明学校。

(三)以职业体验为依托,着力丰富劳动教育新内涵。

在现有的“食堂帮厨”、“校园巡逻”、“园艺养护”三项职业体验外,拟开发“校园快递驿站”、“实践基地教练”、“健康厨房”等职业体验项目。践行职业体验,能够有效地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引导中职生正确定位未来的职业,及早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立志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理性择业,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四)以促进青年学生成才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素质拓展。

1.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继续参与组织校园“三星杯”、“冠军杯”冬季运动会等传统活动,依托校学生处组织开展“大课间”、“每周一练”等课外文体活动;加强体育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依托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通过分层设计,形成浓厚互动氛围,帮助同学形成健康体魄、培育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2.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形象塑造,扩展内涵外延,挖掘承载意义。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深入探索校园文化和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结合空间,为校园文化活动赋能,在开展好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同时,扩展内涵外延,将项目设计运行和践行职业精神相结合,将创新活动形式和教育引导学生相结合,将丰富校园生活和学生成长服务相结合,打造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需求,受到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生态圈。结合我校办学特色,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拟开发“健康厨房”职业体验项目,小范围内为热爱健身和运动的师生提供有偿营养餐订制服务。计划牵头组织“我的青春故事”品牌演讲比赛,为青少年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激发学校文艺体育类社团活力,开展层次多样、内涵丰富、以社团为主导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各类文化产品展示平台,扩大优秀校园文化成果辐射面与影响力。

3.推动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开展。进一步落实好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对接工会,确保每一位在校师生都已完成志愿者个人的实名注册工作。加强志愿服务项目供需对接,积极开展扶贫帮困、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将志愿服务作为班级团支部基本职能。鼓励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中亮出团员身份,充分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培训、总结工作,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为即将到来的第十六届省运会做好服务准备。

(五)当好桥梁纽带,落实权益服务。

1.直接联系服务青年师生。继续实施团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制度,完善校团委书记班子与基层团组织联系制度。实施“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实行“常态化下沉基层工作模式”。建立完善学校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

2.健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化、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大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做好节假日送温暖等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团支部的作用,及时了解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积极融入社会。

3.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权益维护中心,完善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推动落实《关于学校共青团做好新形势下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意见》,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工作。以权益维护、学生申诉、互助服务和交流互动等为工作内容,以全体学生为工作对象,通过校-部-班三级体系,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聚焦学生较为关心的教学教务、后勤保卫、交通安全、住宿饮食、校园消费、奖学金等问题。做好学生申诉委员会工作,加强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合作。积极发挥学生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功能,畅通沟通交流渠道,重视学生意见建议,促进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以“团支书茶话会”、“青年面对面”为品牌,打造线下系列活动,倾听学生呼声,反映热点诉求,宣传工作成效,以创建学生成长满意度体系为目标,形成调查、评估、反馈等工作项目,解决实际困难,服务学生成长。

(六)用好网络平台,坚持推进战略转型。

1.用好用活网络平台,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推动学校团委思想引领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继续着力探索在网上开展思想引领、文化引导等工作,运用好官方微信、微博、抖音、qq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着重网络思想引领、文化产品制作和周边文化设计。加大融合力度,探索线下工作和线上新媒体宣传联动机制,发挥好团属新媒体矩阵功能。加强团属新媒体统筹管理,把好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积极参与主旋律、正能量传播。

2.着力打造“**团委”微信公众号,力争达到常规推送制度化,主题推送精品化,原创推送多元化,热门话题深度化的内容生产标准。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发生校内外重要事件时,发掘青年之思考、传递青年之声音。充分认识当代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实践调研,了解当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生产青年喜欢、青年需要、青年认同的内容。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打造“ta说”系列人物专访,挖掘校园中具有闪光点的校园明星,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

3.不断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加强青年传媒中心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积极打造政治立场坚定、关注时事热点、传递同学声音、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媒体队伍。开展学校共青团新媒体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学校团干部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大力建设一批数量充足、较具影响力的信息员、网评员队伍,培养校园网络舆论意见领袖,占领舆论阵地。聚合受到学生广泛欢迎的青年教师和校园内拥有较大影响力自媒体的学生,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股力量,带领广大师生在网络空间传播青春正能量。

(七)从严治团,加强组织建设。

1.深化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严格发展团员标准,控制发展团员数量,规范发展团员程序。通过学习培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伴分享、选树典型等方式,注重运用网络手段,丰富和完善团员经常性教育载体,提升团员经常性教育成效,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落实“三会两制一课”,规范基础团务,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工作。深化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做好不合格团员处置、完善团员激励表彰机制,健全团内关怀帮扶机制。探索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创新机制。用好全校团支部书记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实现对基层团支面对面的交流。持续推进“智慧团建”,对学校团员、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加强教工团组织建设。

2.完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加强团组织团学会的指导,全面深化团学会改革,充分发挥学生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成长服务和维护学生权益、表达学生愿望等功能,进一步精简优化学生组织机构,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常任代表、提案常态化等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学生干部的选拔、考核和培养,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参与学校民主治理。全体学生干部必须深入同学、了解同学,及时向学生处、校团委报告同学状况和重要舆情,当好桥梁和纽带。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团学会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团委的统筹和指导下,努力形成以团组织为枢纽核心,以团学会为主体组织,以学生社联、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为骨干力量的“一心双环”工作格局。加强对学生干部日常管理,学生组织换届程序规范,公平公正,主要学生干部以公开竞争方式产生。健全培训交流工作机制。

3.加快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管理。贯彻落实《**社团管理办法》,加快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推动学生社团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细化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发挥社团管理在学校意识系统工作整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思想引领,发挥社联、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氛围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学生社联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推动管理、评比工作规范化、网络化、轻纸化。设计好校级社团、星级社团、社团年检、社团立项等制度的内在逻辑关联,结合社团活动大数据,提升社团引导的科学性,社团活动的规范性和生命力。加强重点社团建设,使学生社团朝专业化、精品化、社会化发展。

1.政策保障: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共青团中央专门提交《关于将青年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提案》,这一举措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行动导向,不仅能推动促进青年发展的各项举措更好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更好的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也能让更多青年切实感受党的关怀,不断增强政策获得感。

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监控,在强化规划实施年度检查的基础上,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及时把握规划的推进和执行情况。同时,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研究,并可根据形势需要对相关内容和实施举措做出必要的调整与修订。

堰宝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学校于2008年2月制定了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并于2008年4月全面实施,至今已近一年半,为了有效完成第二轮三年发展规划目标,促进学校主动而可持续的发展,学校将于年10月--201月组织广大教职工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自评。

一、指导思想。

建立学校自我评估制度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增强学校主动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自评将以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促进学校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年度计划为内容,以总结推进学校发展,促进师生发展的经验和成绩,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重点。带领全校教师进一步学习规划,反思工作,调整策略,不断实现新的超越。

二、目的、意义。

建立学校自我评估制度是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学校发展新机制的需要,通过自评能促进广大教职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提高自我诊断的能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自评内容和指标。

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实施计划,分别在教科研工作、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自评。领导小组与专家共同讨论确定评估指标,根据第一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期自评学校做法,修改和完善学校自我评估体系,具体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四、基本程序。

1、制订自评计划,确定工作程序。

为了使自评工作有序展开,使自评成为民主管理的内容,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员工的主人翁作用,在自评前制订好自评计划。

2、组织自评培训,明确自评意义。

自评是学校主动发展规划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总结工作得失,调整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自我反思,开展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凝聚人心,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载体,为此学校将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和学生大会,进一步学习学校第二轮三年发展规划和个人三年发展计划,广泛宣传自评的目的、意义,聘请专家培训领导小组人员,介绍自评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校师生参与自评的自觉性,使学校每个成员人人参与自评,个个发挥作用。

3、部门开展自评,提供支撑材料。

学校“三处两室”根据规划中提出的分管工作,填写规划实施分块汇报表,进行自评。

4、校长和部门负责人撰写报告,进行达标自评。

对照学校第二轮三年发展规划,根据部门自评情况,校长和部门负责人分别写好相关自评报告讨论稿,总结出成绩和不足,提出整改建议。

5、通报自评报告,师生民主评议。

分别召开教师会议和学生会议,通过学校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自评报告(讨论稿),师生民主评议并反馈意见。

6、听取多方意见,检测目标达成度。

自评小组在收集多方信息,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对照学校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检测目标达成度。

7、思考调整内容,促进持续发展。

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在听取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局评估小组意见,调整第二轮三年规划中的有关内容,使之更合理、更科学。

五、保障措施。

为了使自评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学校成立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自评领导。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组成。具体如下:

组长:副组长:

组员:

在自评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小组:

第一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等,负责学校组织与管理;

第三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各教研组长,负责课程设置与教学工作;

自评工作组在校长室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自评工作有效进行。

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抓好“十四五”时期五年的工作,对加快____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十四五”时期,____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做旺集镇、做美乡村、做强产业”的目标,努力构建“开放、繁荣、和谐、秀美、幸福”新____,主动融入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以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打造卫星重镇,实现与县城的无缝对接;规范镇村建设,保障民生,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是打牢基础,进一步完善道路、桥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做强产业,打造一村一品富民产业,打响以金兰柚为龙头的特色品牌;三是做美新农村,扩大新农村点的覆盖面,打造提升乡村特色旅游;四是做旺新城镇,完善集镇功能,建设好有特色的____广场、公园、商业中心和住宅中心,全面提升集镇品位。

1、牢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桥修路。通村通组道路修建到位、大小危桥改造到位、水利设施工程改造维修到位。重点要改造枫塘桥、新屋桥,进一步拉通镇区循环路;结合“农旅融合”石溪郊野公园的打造,完善石溪进出路网;二是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东谷水河堤的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泸水河____段的“五河”治理工程,做好渠道的维护和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三是打造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打造枫塘等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四是力争全面铺开全镇范围的农村清洁工程,花大力气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五是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将空心村整治与贫困村帮扶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各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实现贫困村“摘掉贫困帽”、空心村焕发新活力。

2、强产业,打响特色品牌。一是做大做强以金兰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以基地为龙头带动千家万户,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积极引进金兰柚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品牌意识,打响____金兰柚品牌。二是培育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把开放型农业、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耕作技术及经营理念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将金兰柚、烟叶、葡萄、苗木、油菜等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我们今后几年发展的重点来抓,力争井冈蜜柚种植面积突破10000亩,烟叶面积达2000亩,苗木面积达5000亩,油菜面积达22000亩。引导成立合作社,集中规划,规模推进,加强技术指导,在产、供、销各个环节搞好综合配套服务,建好果品专业批发市场,形成江背至利田的“金花走廊”,盆形的“蜜柚产业廊”和石溪的“生态绿廊”。三是做强做大林产工业园,做好百福玛瑙玉、兴和木业等现有企业的帮扶工作,积极引进新企业入驻园区。

3、美乡村,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是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村生活的惠民工程,“十四五”期间,全镇要实现80%的新农村建设覆盖面,并力争达到100%,同时,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积极挖掘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品位。一是按照“农旅结合”思路打造好乡村旅游产业,抓住全县打造“一线一带两点”的乡村旅游发展契机(“一线”即泰山至____旅游精品线,“一带”即____生态观光带,“两点”即____石溪、泰山楼下两个4a级乡村旅游点),以规划设计为先导进行总体规划、整体开发,突出“农旅”结合,主打“绿色生态”牌,以石溪郊野公园为基点,将江背、石溪、路口、东谷等村串联开发,以香樟园、湿地公园、万亩井冈蜜柚基地、花卉苗木基地为布局,以乡村农家乐、采撷园为载体,将石溪打造成集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及生态农业为一体的郊野田园观光休闲带,力争打造“最美旅游乡村”和“最美旅游名片”。二是加强乡村旅游的策划、宣传和推广,通过“乡村旅游年”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扩大乡村旅游和金兰柚产业影响力。

4、旺集镇,促进集镇品位提升。一是拉大集镇框架,做好与县城的衔接,打造好液压元件厂、物流园等地块,做好____镇集镇规划的整体修编工作,加快推进镇村联动各项建设。二是完善集镇路网建设,重点做好学府路、锦园路等主干道规划建设。三是建设____特色餐饮一条街,做好龙翔新区建设,打造高端的住宅小区。四是完成移民新区安置房建设,提升城镇人气。五是按照“九个一”标准完成垃圾清理、娱乐、宾招、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完善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为学生营造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加快公立幼儿园建设,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学。六是完成果蔬批发一条街和农贸市场建设后续工程。七是做好森林公园、____广场、专业市场的建设工作,完善综合配套功能,增强承载力,聚集人气,提升集镇品味,以更高的标准、更完备的功能,全力将____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秀美小城镇,成为____县真正的后花园。

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把短板做长,把长板做强,为我校各领域工作谋发展、上水平提供可靠的策略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一)坚持客观分析与科学定位相配合。

客观分析我校“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和当前面临的形势,挖掘发展潜力,找准发展定位,解放思想,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以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指导,提升目标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坚持改革创新与固本强基相平衡。

既要把革新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各领域各环节,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又要聚焦我校内涵发展建设,紧盯日常管理规范,狠抓质量水平提升,以务实扎实的规划设计补短板、强弱项。

(三)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

既要全面统筹高等教育领域各方面工作,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坚。注重登高望远、问题引领、突出重点,强化理念与方法创新、内容与功能创新、体制与方式创新。

(四)坚持问题导向与专业导向相统一。

既要围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明晰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聚焦与我校工作相关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汲取兄弟院校和先进机构的经验,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参与度。

为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校事业发展规划研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和xxx组。

规划起草工作组xxx同志负责,抽调其他学院、学部、机关处室相关同志参加,负责具体起草工作。相关人员安排及分工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

其他各组分别由分管校领导负责,相关处室牵头组织人员参加,围绕各自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拟定调研选题,明确调研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编制相关子规划。

(一)前期部署与研究阶段。

1.成立机构。

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设置各工作组。(2020年3月底前完成)。

2.动员部署。

召开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底前完成)。

3.确定思路与调研内容。

在梳理我校“十三五”规划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各组研究提出子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相关调研内容,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汇总后,研究提出校“十四五”规划总体基本思路和各专题调研内容。(2020年5月底前完成)。

(二)形成纲要框架阶段。

1.进行专题调研。

各组按照确定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与发展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子规划框架。(2020年6月至8月)。

2.形成规划总框架。

以规划总体基本思路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校“十四五”规划总框架,并面向全校征求意见。(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三)规划起草与完善阶段。

1.起草规划。

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框架进行完善充实,形成校“十四五”规划草案。(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2.征求意见。

面向全校师生和相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2021年1月底前完成)。

3.形成规划。

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十四五”规划。(2021年2月底前完成)。

(四)审议发布阶段。

按程序提交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教代会进行审议,根据审议情况修改后发布。(2021年3月底前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队伍建设。

统筹指导、总体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各组要尽早组建本组的工作队伍。在全校范围,打造一支眼界宽、知识广、专业强、素质高的规划编制队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格局。

(二)提高认识站位,抓住战略重点。

各组要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创造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三)科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实施。

各组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立足本职工作、我省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把握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科学设定规划目标,突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以及相关规划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坚持规划编制与实施并重,更加注重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加强政策配套,完善落实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规划落实。

(四)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组要始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把规划研究编制作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协同步调的过程,加强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成果共享,形成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合力规划的互动机制,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各领域的发展。

(五)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

为保障规划编制的质量,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总体规划、子规划编制和相关课题调研等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各处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力量上着重加强,在工作上切实抓紧,在实施上精心组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好我校事业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建设。

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方案范文

该方案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方案”,也就是说,案例之前获得的方法和案例之前呈现的方法是“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和国家、省“十四五”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谋划好建设全国一流专科院校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好破解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3.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发展优势、凸显本学校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发展现状。

文科类专业10个,占52.6%。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实训(实验)实17个;。

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构建了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4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8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6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14年共培养了近9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

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少数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响应迟缓,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过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十四五”时期,是我校实现学校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紧紧围绕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制定好校团委“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全面落实“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促进学校“大德育”工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贡献的行动纲要》,依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建带团建,突出共青团改革主线,深化实施“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网络转型、组织提升”五大行动,始终把握思想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育人大局,在“大思政”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共青团。

落实共青团改革工作,强化目标导向,着力解决共青团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团员先进性不突出、团组织运行不规范、团学组织协同不够力等问题,进一步破解制约学校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和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强化思想引领,激发青年学生自我奋斗精神,遵循“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的原则,着力解决团员发展标准模糊、团员教育质量不高、团员作用发挥不充分、团教协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

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推动落实《关于学校共青团做好新形势下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意见》,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工作。持续巩固校团委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增强青年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学校共青团改革。

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在工作内容上聚焦,牢牢把握共青团是政治组织的根本定位,着力做好为党争取青年人心的政治工作,避免事务化、简单化;在工作方式上聚焦,牢牢把握共青团是群团组织的定位,着力用群众工作方法来做青年工作,避免机关化、行政化;在工作注意力上聚焦,牢牢把握青年学生工作需要慢工出细活、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着力把已经部署的工作做深做实做持久,避免频繁“换频道”。系统制定改革任务分解方案,逐一对照细化落实举措,逐项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逐级压实工作任务。突出强化在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改进推进改革的方式方法,夯实基层基础,激发组织活力,抓好骨干培养。聚焦关键问题、明确改革重点项目,突出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进改革。不断增强共青团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基层落地。

(二)深化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引领。

1.深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活动。“进支部”,激活基层团支部的思想引领功能,提升活动的普遍性和覆盖面,每个基层团支部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团日活动,广泛开展五四集中主题团日活动;“进网络”,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线上宣传。“进团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校团干部的必学课和团校培训的首要内容,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支部、进团课、进网络,组织团员青年广泛参与“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探索“青年学习社”的建设,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泛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3.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活动”,开展好主题团课和主题团日活动。以学生组织、社团、团支部为抓手,通过演讲、书画、朗诵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宣传平台,抓住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节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4.选树青年学生榜样典型,开展优秀青年事迹分享活动。持续抓榜样引领,广泛选树宣传勤奋学习、爱国奉献、道德践行等各类学生典型,引导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评优评先工作,举办“我的青春故事”成长体验报告会,发挥各类青春榜样的作用,用优秀青年的故事激励教育学生,发挥朋辈引领的作用。

5.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骨干,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突出核心目标;引导培养对象在学习研究理论的同时,坚持实践导向;要从党性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工作锤炼、对外交流、朋辈教育等方面科学设计培养路径,从把好“选人关”、严格学员管理、做好跟踪培养等方面把握培养关键环节。

6.组建青年讲师团队。成立青年讲师团是深入推动“青年大学习”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共青团改革的必经之路。鼓励青年教师加入团队、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围绕党的理论、党史国史、国情省情、形势政策、成就故事等,开展面对面、互动性的宣讲交流。扎实提升青年讲师团工作实效,着力把握好导向性、针对性、艺术性、安全性、实效性,引导青年讲师团成员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员”、青年民意的“传递员”和青年成才成长的“服务员”。

7.加强节能管理,推进卫生节约型校园建设。“十四五”期间,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团员先进性,配合学校在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充分体现节能、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形成节约教育理念和良好节约型校园文化导向,提倡应用新型节能材料及新型能源。积极参加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项行动,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美丽的校园,创建全国、全省文明学校。

(三)以职业体验为依托,着力丰富劳动教育新内涵。

在现有的“食堂帮厨”、“校园巡逻”、“园艺养护”三项职业体验外,拟开发“校园快递驿站”、“实践基地教练”、“健康厨房”等职业体验项目。践行职业体验,能够有效地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引导中职生正确定位未来的职业,及早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立志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理性择业,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四)以促进青年学生成才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素质拓展。

1.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继续参与组织校园“三星杯”、“冠军杯”冬季运动会等传统活动,依托校学生处组织开展“大课间”、“每周一练”等课外文体活动;加强体育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依托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通过分层设计,形成浓厚互动氛围,帮助同学形成健康体魄、培育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2.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形象塑造,扩展内涵外延,挖掘承载意义。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深入探索校园文化和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结合空间,为校园文化活动赋能,在开展好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同时,扩展内涵外延,将项目设计运行和践行职业精神相结合,将创新活动形式和教育引导学生相结合,将丰富校园生活和学生成长服务相结合,打造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需求,受到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生态圈。结合我校办学特色,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拟开发“健康厨房”职业体验项目,小范围内为热爱健身和运动的师生提供有偿营养餐订制服务。计划牵头组织“我的青春故事”品牌演讲比赛,为青少年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激发学校文艺体育类社团活力,开展层次多样、内涵丰富、以社团为主导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各类文化产品展示平台,扩大优秀校园文化成果辐射面与影响力。

3.推动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开展。进一步落实好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对接工会,确保每一位在校师生都已完成志愿者个人的实名注册工作。加强志愿服务项目供需对接,积极开展扶贫帮困、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将志愿服务作为班级团支部基本职能。鼓励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中亮出团员身份,充分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培训、总结工作,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为即将到来的第十六届省运会做好服务准备。

(五)当好桥梁纽带,落实权益服务。

1.直接联系服务青年师生。继续实施团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制度,完善校团委书记班子与基层团组织联系制度。实施“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实行“常态化下沉基层工作模式”。建立完善学校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

2.健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化、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大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做好节假日送温暖等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团支部的作用,及时了解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积极融入社会。

3.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权益维护中心,完善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推动落实《关于学校共青团做好新形势下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意见》,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工作。以权益维护、学生申诉、互助服务和交流互动等为工作内容,以全体学生为工作对象,通过校-部-班三级体系,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聚焦学生较为关心的教学教务、后勤保卫、交通安全、住宿饮食、校园消费、奖学金等问题。做好学生申诉委员会工作,加强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合作。积极发挥学生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功能,畅通沟通交流渠道,重视学生意见建议,促进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以“团支书茶话会”、“青年面对面”为品牌,打造线下系列活动,倾听学生呼声,反映热点诉求,宣传工作成效,以创建学生成长满意度体系为目标,形成调查、评估、反馈等工作项目,解决实际困难,服务学生成长。

(六)用好网络平台,坚持推进战略转型。

1.用好用活网络平台,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推动学校团委思想引领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继续着力探索在网上开展思想引领、文化引导等工作,运用好官方微信、微博、抖音、qq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着重网络思想引领、文化产品制作和周边文化设计。加大融合力度,探索线下工作和线上新媒体宣传联动机制,发挥好团属新媒体矩阵功能。加强团属新媒体统筹管理,把好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积极参与主旋律、正能量传播。

2.着力打造“**团委”微信公众号,力争达到常规推送制度化,主题推送精品化,原创推送多元化,热门话题深度化的内容生产标准。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发生校内外重要事件时,发掘青年之思考、传递青年之声音。充分认识当代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实践调研,了解当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生产青年喜欢、青年需要、青年认同的内容。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打造“ta说”系列人物专访,挖掘校园中具有闪光点的校园明星,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

3.不断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加强青年传媒中心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积极打造政治立场坚定、关注时事热点、传递同学声音、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媒体队伍。开展学校共青团新媒体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学校团干部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大力建设一批数量充足、较具影响力的信息员、网评员队伍,培养校园网络舆论意见领袖,占领舆论阵地。聚合受到学生广泛欢迎的青年教师和校园内拥有较大影响力自媒体的学生,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股力量,带领广大师生在网络空间传播青春正能量。

(七)从严治团,加强组织建设。

1.深化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严格发展团员标准,控制发展团员数量,规范发展团员程序。通过学习培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伴分享、选树典型等方式,注重运用网络手段,丰富和完善团员经常性教育载体,提升团员经常性教育成效,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落实“三会两制一课”,规范基础团务,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工作。深化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做好不合格团员处置、完善团员激励表彰机制,健全团内关怀帮扶机制。探索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创新机制。用好全校团支部书记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实现对基层团支面对面的交流。持续推进“智慧团建”,对学校团员、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加强教工团组织建设。

2.完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加强团组织团学会的指导,全面深化团学会改革,充分发挥学生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成长服务和维护学生权益、表达学生愿望等功能,进一步精简优化学生组织机构,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常任代表、提案常态化等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学生干部的选拔、考核和培养,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参与学校民主治理。全体学生干部必须深入同学、了解同学,及时向学生处、校团委报告同学状况和重要舆情,当好桥梁和纽带。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团学会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团委的统筹和指导下,努力形成以团组织为枢纽核心,以团学会为主体组织,以学生社联、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为骨干力量的“一心双环”工作格局。加强对学生干部日常管理,学生组织换届程序规范,公平公正,主要学生干部以公开竞争方式产生。健全培训交流工作机制。

3.加快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管理。贯彻落实《**社团管理办法》,加快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推动学生社团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细化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发挥社团管理在学校意识系统工作整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思想引领,发挥社联、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氛围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学生社联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推动管理、评比工作规范化、网络化、轻纸化。设计好校级社团、星级社团、社团年检、社团立项等制度的内在逻辑关联,结合社团活动大数据,提升社团引导的科学性,社团活动的规范性和生命力。加强重点社团建设,使学生社团朝专业化、精品化、社会化发展。

1.政策保障: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共青团中央专门提交《关于将青年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提案》,这一举措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行动导向,不仅能推动促进青年发展的各项举措更好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更好的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也能让更多青年切实感受党的关怀,不断增强政策获得感。

2.学校保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和全校师生。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做好在大学生和青年教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坚持从严治党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统战工作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明校园。大力培育体育精神,倡导崇尚探究的科学文化、和谐进取的人文文化、科学民主的管理文化。实施德育领先、读训并重、体教结合、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践行文明精神、强健体魄、团结奋斗、争创一流的校训。

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监控,在强化规划实施年度检查的基础上,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及时把握规划的推进和执行情况。同时,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研究,并可根据形势需要对相关内容和实施举措做出必要的调整与修订。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把短板做长,把长板做强,为我校各领域工作谋发展、上水平提供可靠的策略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一)坚持客观分析与科学定位相配合。

客观分析我校“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和当前面临的形势,挖掘发展潜力,找准发展定位,解放思想,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以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指导,提升目标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坚持改革创新与固本强基相平衡。

既要把革新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各领域各环节,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又要聚焦我校内涵发展建设,紧盯日常管理规范,狠抓质量水平提升,以务实扎实的规划设计补短板、强弱项。

(三)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

既要全面统筹高等教育领域各方面工作,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坚。注重登高望远、问题引领、突出重点,强化理念与方法创新、内容与功能创新、体制与方式创新。

(四)坚持问题导向与专业导向相统一。

既要围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明晰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聚焦与我校工作相关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汲取兄弟院校和先进机构的经验,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参与度。

为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校事业发展规划研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和xxx组。

规划起草工作组xxx同志负责,抽调其他学院、学部、机关处室相关同志参加,负责具体起草工作。相关人员安排及分工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

其他各组分别由分管校领导负责,相关处室牵头组织人员参加,围绕各自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拟定调研选题,明确调研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编制相关子规划。

(一)前期部署与研究阶段。

1.成立机构。

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设置各工作组。(2020年3月底前完成)。

2.动员部署。

召开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底前完成)。

3.确定思路与调研内容。

在梳理我校“十三五”规划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各组研究提出子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相关调研内容,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汇总后,研究提出校“十四五”规划总体基本思路和各专题调研内容。(2020年5月底前完成)。

(二)形成纲要框架阶段。

1.进行专题调研。

各组按照确定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与发展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子规划框架。(2020年6月至8月)。

2.形成规划总框架。

以规划总体基本思路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校“十四五”规划总框架,并面向全校征求意见。(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三)规划起草与完善阶段。

1.起草规划。

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框架进行完善充实,形成校“十四五”规划草案。(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2.征求意见。

面向全校师生和相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2021年1月底前完成)。

3.形成规划。

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十四五”规划。(2021年2月底前完成)。

(四)审议发布阶段。

按程序提交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教代会进行审议,根据审议情况修改后发布。(2021年3月底前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队伍建设。

统筹指导、总体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各组要尽早组建本组的工作队伍。在全校范围,打造一支眼界宽、知识广、专业强、素质高的规划编制队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格局。

(二)提高认识站位,抓住战略重点。

各组要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创造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三)科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实施。

各组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立足本职工作、我省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把握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科学设定规划目标,突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以及相关规划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坚持规划编制与实施并重,更加注重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加强政策配套,完善落实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规划落实。

(四)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组要始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把规划研究编制作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协同步调的过程,加强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成果共享,形成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合力规划的互动机制,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各领域的发展。

(五)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

为保障规划编制的质量,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总体规划、子规划编制和相关课题调研等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各处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力量上着重加强,在工作上切实抓紧,在实施上精心组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好我校事业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建设。

全面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绩与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研究制约学校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结合建设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中心任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远景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结合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统筹考虑“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与落实,认真做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一)学校总体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2025年发展规划》。

(二)学校专项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科建设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才培养(含专业建设)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才队伍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含社会服务)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信息化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文化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建设规划。

(三)各院系发展规划:各院系根据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思路编制院系发展规划。

成立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相应组织机构,包括“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小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机构具体设置详见附件)。

各院系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由院长(主任)牵头组织完成院系“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工作。

学校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密切配合并积极参与相关规划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一)学习调研阶段(2020年3月至4月)。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综合考虑规模、结构、质量的关系,从体制机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完善、管理措施等学校发展重大问题方面开展学习调研工作。

(二)宣传动员阶段(2020年5月至6月)。学校成立“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组织机构,确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上报校长办公会、党委会审定通过。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印发“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三)起草论证阶段(2020年7月至9月)。在学习调研、听取建议、参考借鉴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根据任务、按照分工开始起草工作。

(四)汇总整理阶段(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学校总体规划编制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完成规划初稿,由发展规划处负责组织学校总体规划的集中修改和统稿;各专项规划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修改和统稿。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一轮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修改意见稿。

(五)修改完善阶段(2021年3月至6月)。各项规划牵头单位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修改学校各项规划。

(六)征求意见阶段(2021年7月至12月)。各项规划牵头单位分别召开座谈会,向校内专家、教职工代表、民主党派、学生代表、校外专家、校友代表、部门领导、校领导等开展第二轮广泛征求意见。在听取和采纳多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各项规划牵头部门完善学校各项规划形成规划草案。

(七)审定发布阶段(2022年1月至3月)。将学校总体规划草案分别上报校长办公会、党委会讨论审定。审定后,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并发布实施。其他各类规划经一定程序后相继发布实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学校第二届党代会2019年度会议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学校办学实际和发展阶段特征,瞄准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彰显办学特色,不断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建设高水平水利特色大学目标。

系统总结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的成绩、经验及问题,深入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确定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编制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对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1、坚持科学定位与明确目标相结合。在充分总结“十三五”规划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梳理近几年我校的发展思路,总结办学主要经验与教训,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认真分析国家、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我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科学论证“十四五”期间我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制定出有效的战略举措,使规划做到既立足实际又富有远见,既有科学性、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实现办学质量、水平与效益三统一。

2、坚持深化改革与创新思路相结合。根据学校发展定位,找准制约学校未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抓住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出新的改革创新方案和措施,消除办学短板,形成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突出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重大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奖突破、办学层次提升等重点工作,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分阶段建设,整体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坚持加强调研与注重衔接相结合。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和吸纳全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真实情况,抓住关键问题,认真研究规划内容,注重与江西省“十四五”规划相衔接,与学校自身条件和特色相结合,把规划目标、任务、改革措施做细做实。规划牵头单位要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学院之间的协调,注重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与学院规划之间的衔接。

学校“十四五”规划体系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

1总体规划。由高等教育发展中心负责牵头编制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专项规划。由相关单位负责牵头编制相应的专项规划。

3、学院规划。由各学院负责制定学院发展规划。

(一)前期研究阶段(2020年4月-2020年6月)1、召开部署会议。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安排部署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底完成)2、开展建言献策。在学校网站设立“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言专栏,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等方式开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建言献策活动。(2020年4月开始,持续开展)3、开展广泛调研。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热点、难点、堵点等问题开展调研,为科学研判形势、制定政策提供支持。(2020年4月启动,持续开展)4、起草规划思路。结合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研判“十四五”期间我校面临的形势,提出“十四五”期间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形成规划的基本框架。(2020年6月底前)(二)起草完善阶段(2020年7月-2020年11月)1、召开暑期研讨会。专题研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问题、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内容。(2020年7月底前)2、开展专家咨询。召开专家咨询会议,听取专家对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20年8月中旬前)3、起草规划初稿。由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牵头协调,各工作组按责任分工,开展规划初稿起草工作。(2020年9月底前)4、征求意见完善。规划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广泛征求学校各单位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规划初稿,并提交校长办公会审核。(2020年11月底前)(三)论证审议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4月)1、专家认证。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对“十四五”发展规划草案进行评估论证,根据专家评估意见进行修改。(2020年12月上旬前)2、召开党委会。提交校党委会审定。(2020年12月底前)3、教代会讨论。提交教代会讨论,并根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2021年3月底前)4、发布实施。汇编规划文本,规划发布与宣传。(2021年4月底前)。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x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心,负责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2、组建工作机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从学校相关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起草工作小组,集中办公,具体承担规划编制工作。

3、组建专家队伍。组建专家组,为规划编制提供咨询、论证等智力支持。

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规划是导向,是龙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机关部门、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仔细研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切实做好本部门负责或参与的规划编制工作。“十四五”时期(2021-20**年)是我校切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内涵,建成全国一流专科大学的重要历史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及xx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以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做好“十四五”时期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大力提升服务国家发展能力,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和国家、省“十四五”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谋划好建设全国一流专科院校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好破解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3.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发展优势、凸显本学校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发展现状。

文科类专业10个,占52.6%。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实训(实验)实17个;。

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4.教学管理严格规范。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严谨、健全。“十三五”期间,学校进一步理顺了校、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职责,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学校第二届党代会2019年度会议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学校办学实际和发展阶段特征,瞄准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理清发展思路,**发展难题,彰显办学特色,不断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建设高水平水利特色大学目标。

系统总结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的成绩、经验及问题,深入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确定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编制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对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1、坚持科学定位与明确目标相结合。在充分总结“十三五”规划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梳理近几年我校的发展思路,总结办学主要经验与教训,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认真分析国家、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我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科学论证“十四五”期间我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制定出有效的战略举措,使规划做到既立足实际又富有远见,既有科学性、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实现办学质量、水平与效益三统一。

2、坚持深化改革与创新思路相结合。根据学校发展定位,找准制约学校未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抓住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出新的改革创新方案和措施,消除办学短板,形成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突出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重大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奖突破、办学层次提升等重点工作,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分阶段建设,整体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坚持加强调研与注重衔接相结合。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和吸纳全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真实情况,抓住关键问题,认真研究规划内容,注重与江西省“十四五”规划相衔接,与学校自身条件和特色相结合,把规划目标、任务、改革措施做细做实。规划牵头单位要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学院之间的协调,注重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与学院规划之间的衔接。

1总体规划。由高等教育发展中心负责牵头编制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专项规划。由相关单位负责牵头编制相应的专项规划。

3、学院规划。由各学院负责制定学院发展规划。

(一)前期研究阶段(2020年4月-2020年6月)1、召开部署会议。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安排部署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底完成)2、开展建言献策。在学校网站设立“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言专栏,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等方式开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建言献策活动。(2020年4月开始,持续开展)3、开展广泛调研。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热点、难点、堵点等问题开展调研,为科学研判形势、制定政策提供支持。(2020年4月启动,持续开展)4、起草规划思路。结合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研判“十四五”期间我校面临的形势,提出“十四五”期间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形成规划的基本框架。(2020年6月底前)(二)起草完善阶段(2020年7月-2020年11月)1、召开暑期研讨会。专题研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问题、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内容。(2020年7月底前)2、开展专家咨询。召开专家咨询会议,听取专家对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20年8月中旬前)3、起草规划初稿。由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牵头协调,各工作组按责任分工,开展规划初稿起草工作。(2020年9月底前)4、征求意见完善。规划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广泛征求学校各单位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规划初稿,并提交校长办公会审核。(2020年11月底前)(三)论证审议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4月)1、专家认证。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对“十四五”发展规划草案进行评估论证,根据专家评估意见进行修改。(2020年12月上旬前)2、召开党委会。提交校党委会审定。(2020年12月底前)3、教代会讨论。提交教代会讨论,并根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2021年3月底前)4、发布实施。汇编规划文本,规划发布与宣传。(2021年4月底前)。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心,负责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2、组建工作机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从学校相关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起草工作小组,集中办公,具体承担规划编制工作。

3、组建专家队伍。组建专家组,为规划编制提供咨询、论证等智力支持。

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方案,汉语词语,一般是指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方案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把短板做长,把长板做强,为我校各领域工作谋发展、上水平提供可靠的策略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一)坚持客观分析与科学定位相配合。

客观分析我校“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和当前面临的形势,挖掘发展潜力,找准发展定位,解放思想,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以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指导,提升目标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坚持改革创新与固本强基相平衡。

既要把革新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各领域各环节,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又要聚焦我校内涵发展建设,紧盯日常管理规范,狠抓质量水平提升,以务实扎实的规划设计补短板、强弱项。

(三)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

既要全面统筹高等教育领域各方面工作,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坚。注重登高望远、问题引领、突出重点,强化理念与方法创新、内容与功能创新、体制与方式创新。

(四)坚持问题导向与专业导向相统一。

既要围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明晰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聚焦与我校工作相关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汲取兄弟院校和先进机构的经验,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参与度。

为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校事业发展规划研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和xxx组。

规划起草工作组xxx同志负责,抽调其他学院、学部、机关处室相关同志参加,负责具体起草工作。相关人员安排及分工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

其他各组分别由分管校领导负责,相关处室牵头组织人员参加,围绕各自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拟定调研选题,明确调研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编制相关子规划。

(一)前期部署与研究阶段。

1.成立机构。

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设置各工作组。(2020年3月底前完成)。

2.动员部署。

召开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底前完成)。

3.确定思路与调研内容。

在梳理我校“十三五”规划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各组研究提出子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相关调研内容,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汇总后,研究提出校“十四五”规划总体基本思路和各专题调研内容。(2020年5月底前完成)。

(二)形成纲要框架阶段。

1.进行专题调研。

各组按照确定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与发展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子规划框架。(2020年6月至8月)。

2.形成规划总框架。

以规划总体基本思路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校“十四五”规划总框架,并面向全校征求意见。(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三)规划起草与完善阶段。

1.起草规划。

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框架进行完善充实,形成校“十四五”规划草案。(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2.征求意见。

面向全校师生和相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2021年1月底前完成)。

3.形成规划。

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十四五”规划。(2021年2月底前完成)。

(四)审议发布阶段。

按程序提交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教代会进行审议,根据审议情况修改后发布。(2021年3月底前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队伍建设。

统筹指导、总体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各组要尽早组建本组的工作队伍。在全校范围,打造一支眼界宽、知识广、专业强、素质高的规划编制队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格局。

(二)提高认识站位,抓住战略重点。

各组要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创造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三)科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实施。

各组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立足本职工作、我省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把握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科学设定规划目标,突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以及相关规划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坚持规划编制与实施并重,更加注重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加强政策配套,完善落实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规划落实。

(四)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组要始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把规划研究编制作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协同步调的过程,加强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成果共享,形成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合力规划的互动机制,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各领域的发展。

(五)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

为保障规划编制的质量,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总体规划、子规划编制和相关课题调研等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各处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力量上着重加强,在工作上切实抓紧,在实施上精心组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好我校事业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建设。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和国家、省“十四五”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谋划好建设全国一流专科院校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好破解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3.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发展优势、凸显本学校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发展现状。

文科类专业10个,占52.6%。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实训(实验)实17个;。

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构建了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4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8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6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14年共培养了近9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

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少数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响应迟缓,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过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全面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绩与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研究制约学校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结合建设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中心任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远景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结合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统筹考虑“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与落实,认真做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一)学校总体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2025年发展规划》。

(二)学校专项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科建设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才培养(含专业建设)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才队伍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含社会服务)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信息化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文化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建设规划。

(三)各院系发展规划:各院系根据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思路编制院系发展规划。

成立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相应组织机构,包括“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小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机构具体设置详见附件)。

各院系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由院长(主任)牵头组织完成院系“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工作。

学校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密切配合并积极参与相关规划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一)学习调研阶段(2020年3月至4月)。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综合考虑规模、结构、质量的关系,从体制机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完善、管理措施等学校发展重大问题方面开展学习调研工作。

(二)宣传动员阶段(2020年5月至6月)。学校成立“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组织机构,确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上报校长办公会、党委会审定通过。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印发“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三)起草论证阶段(2020年7月至9月)。在学习调研、听取建议、参考借鉴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根据任务、按照分工开始起草工作。

(四)汇总整理阶段(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学校总体规划编制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完成规划初稿,由发展规划处负责组织学校总体规划的集中修改和统稿;各专项规划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修改和统稿。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一轮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修改意见稿。

(五)修改完善阶段(2021年3月至6月)。各项规划牵头单位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修改学校各项规划。

(六)征求意见阶段(2021年7月至12月)。各项规划牵头单位分别召开座谈会,向校内专家、教职工代表、民主党派、学生代表、校外专家、校友代表、部门领导、校领导等开展第二轮广泛征求意见。在听取和采纳多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各项规划牵头部门完善学校各项规划形成规划草案。

(七)审定发布阶段(2022年1月至3月)。将学校总体规划草案分别上报校长办公会、党委会讨论审定。审定后,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并发布实施。其他各类规划经一定程序后相继发布实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