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蜜蜂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时间:2023-11-28 16:25:11 作者:薇儿

教学计划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通过学习这些范文,你可以了解到不同科目、不同年级的教学计划制定过程和要点,帮助你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同时,你也可以借鉴其中的优点和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相信这些范文能对你的教学计划制定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蜜蜂》教学设计范文

1、交流认识的生字。

2、交流积累的词语。

3、交流查找的资料。

1、你知道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什么叫“亲自”?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

3、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吗?

(1)“一边走一边看”,列宁看见了什么?他是怎样分析的?

路边的花丛;。

花丛里正在采蜜的蜜蜂;。

花丛上飞舞着的蜜蜂;。

蜜蜂飞进去的小园子;。

小园子旁边的小房子。

(2)根据课文,画一画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

1、小组交流。

2、路线图展示。

3、学生总结:列宁是凭借细心观察和科学分析,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养蜂人的。

1、出示课文插图,自愿介绍图意。

2、同桌练习人物对话。

3、对话朗读擂台赛。

推荐阅读列宁的故事。

小学课文《刮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2个。

2.学习用但是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体会小贝当渴望长大的情感。

4.学习复述短小的.笑话,做到复述完整,讲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训练学生边默读边思考,体会小贝当的情感。

2.理解但是,并学习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平时看到谁会经常刮脸?你知道他为什么要刮脸吗?

2.小结:原来刮了脸以后,会看上去更光洁,干净,比以前精神多了,可以说是容光焕发。(出示词语)。

i学习生字焕,

ii还可以怎么说?(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精神抖擞等)。

3.一般只有大人会刮脸,可有位小朋友也想去刮脸,这是怎么回事呢?示题,读题。

二.整体了解: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看清字形,想一想,你喜欢小贝当吗?为什么?

2.交流,教师评价。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把你认为写得很有意思的内容用直线划出来。小组交流。

2.交流。

小贝当大摇大摆地走进理发店。他嚷到我要剃头!

(大摇大摆做个动作理解,说明他很希望自己像个大人)。

指导朗读(嚷到,!)。

小贝当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对老板说:我是大人了,你该叫我贝当先生。

指导朗读。

小贝当才读二年级,报上许多字他还不认识,但是他读得很认真,把报纸翻得哗哗响。

自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用但是说一句句子。

小结:句子的前后意思相反,就用但是连接,表示一种转折关系。

小贝当大声喊道:理发员,你怎么还不放下报纸,让我等到什么时候才刮脸呀?

理发师说:等你长出胡子来。

(体会理发师的幽默:换了别的理发师,他或许会怎么说呢?听了这话,小贝当又会怎样想,怎么做呢?)。

3.指导朗读:读流利,有感情。

和好朋友分角色读,流利,有感情。

分角色读,流利有感情,表演自然。

四.完成练习。

剃镜()换()轮()。

递()境()焕()论()。

小学课文《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内容。

2、默读课文,说说受伤的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锲而不舍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这是什么?

2.说到蜜蜂,你想到了什么?

3.说实话,其实我不太喜欢蜜蜂,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被它蜇过一回,但是后来听老人说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就原谅它了。可是从此看到它,总觉得心里有疙瘩。直到我看到了这篇文章,(板题)才知道自己对它了解得太少。

4.相信大家在读完课文后,必定会对它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习2-5自然段。

(1)你是从哪看出作者的厌烦?

重点:理解词语锲而不舍。

指导读出我的不耐烦、厌恶之情。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作者,一只怎样的蜜蜂?

(2)小结: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我先是赶它,然后拍它,接着踏它,最后还使出全部力量碾它,恨不得置它于死地。可这只蜜蜂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和退缩,它两次从土里钻出来。

3.学习6-11自然段。

默读6-11自然段,同座合作补充板书。

指名回答。

(2)它是怎样修补自己的翅膀的?

划记修补过程中的动词,完成填一填。

(3)被修补的翅膀伤得怎样?从哪看出很严重?

(4)尽管伤得这么严重,但它仍然(引读填一填)。

(5)师引读9-11自然段。

(6)读完了蜜蜂振翅起飞的经过,你想对蜜蜂说什么?

(7)这可爱的小生灵折服了我们,同时也折服了作者,从哪可以看出?

(8)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入原名《翅与祷》。

三、总结。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课文《刮脸》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辅以视听,创设氛围)。

(二)进行新课(网络支持,把握人物)。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同时质疑。教师巡视指导。

2、各组选派代表运用各种手段交流(语言表达、电脑展示、学生表演、图片讲解等)汇报。

教师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及广度。

汇报内容:a、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b、中哪些事例表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2)知己知彼。

(3)熟通兵法。(动画演示,突破难关)。

(4)有预见性。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找出最能表现诸葛亮因神机妙算而成竹在胸的`一段话读一读。

4、师生总结。

(三)巩固练习(图文呈现,巩固强化)。

1、电脑配图出示一个小故事《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让学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据你所知,还有哪些三国故事也体现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四)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利用互联网了解更多的《三国演义》的人物和事件,学生边浏览边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剪切编辑,溶入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一篇小文章,相互交流。

小学语文《蜜蜂》教学设计范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

3、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制作有关蜜蜂的课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写字,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感悟课文,学习2—6自然段,体会法布尔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复习检查。

1、复习生字词语。

2、检查句子,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读熟了课文,老师找出几个有困难的句子,看看你们的能不能把他们读准确。出示带多音字的三个句子,要求仔细看,用心读。(巩固多音字的识别)。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入: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法布尔想对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要做一个试验,具体的实验步骤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相应的句子。

(2)交流试验的具体步骤。

(3)试验的步骤能不能去掉一个?为什么?

(4)理解“大概”,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教师引入:试验的结果怎样?这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请同学们阅读三、四自然段。

(1)作者认为蜜蜂能回来吗?你从什么地方读出来的?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

(2)第一批回来了几只蜜蜂?这么长的路途,它们用了多少时间?

(3)此时你看到这两只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这时,小女儿看见“我”回来了,她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意外)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

(4)指名学生多人次地带着这种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心情朗读。

2、学习第五自然段:

引入: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其他蜜蜂的下落吧,请读第五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2)第二批又飞回来几只蜜蜂,你是从第几自然段读出来的?你们认为它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大概用了多少时间。

(3)换位思考:现在你就是十七只蜜蜂中的一只,在途中你有可能遇到哪些事情?(可以是困难,也可以是巧遇。)。

(5)学生再一次体会读。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非常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让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是怎么说的。

(2)学生多遍朗读第六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再用不是…而是…说话。

小学语文《蜜蜂》教学设计范文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往往能及早的发现一些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

《蜜蜂》一课,讲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可以飞回原处。法布尔决定做一个试验,来验证这种说法是否正确。通过试验,证明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在教学时,我想先用学生学过的《蜜蜂引路》来引出“蜜蜂”,然后揭示课题;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来自读、思考、讨论、交流四个问题:

1、作者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最后法布尔得出的结论和“听说”的一样吗?

4、除此以外,法布尔还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这四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可以让学生既理解课文内容,又能让学生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体会他的那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通过教学,我感受到这次我对《蜜蜂》这一课钻研的还比较透彻,把握住了课文的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比较适宜、清楚地加以了分析,课件也设计的比较适用、实在。只是我那种在课堂上对教案的实施,在时间上把握得不够好,随意性比较强,今后还有多加注意。同时,还要加强朗读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小学课文《琥珀》教学设计

1、读通、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2、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进行复述训练。

3、理解“推测”的含义,并按照课文内容尝试进行推测,进行思维训练。

2课时。

准备琥珀的样本,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查阅相关词语。

一、引入。

见过琥珀吗?谁带来了?(看一看有什么特点?)琥珀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补充化石的知识。

二、检查生字词。

课文都预习了吗?我检查一下生字都认识了没有。

晌午森林渗出松脂。

粘稠。

苍蝇沾满逼近。

前俯后仰包裹淹没剩下。

重点认识:蝇渗裹没。

仔细看看这两行词语,发现什么了没有?(提示了故事梗概)。

根据这些提示简单说说故事的内容。

三、读故事,练习复述。

1、引出复述任务。

这个故事真有意思,如果请故事大王来讲一讲一定更好玩。咱们班有故事大王么?谁想当?今天就给你机会。

2、交代复述要求。

要讲清时间、地点、环境、人物、故事过程。

仔细读书,看看哪些情节是关键的,必不可少的,勾下来,哪些是可以再想想补充的,比如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

3、读书、练习。

4、交流。

四、尝试推测。

这个故事你信么?(科学家根据发现的琥珀推测的)推测是什么意思?

科学家们到底是根据什么来推测的呢?要是把那些科学家请来多好,(请不到)那就请我们自己吧!我们这里有几十个小科学家呢!

1、读课文的13——16自然段,看看这块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引导归纳要点:

地点:海边。

琥珀里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

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已知:琥珀是由松脂球变成的。

3、答记者问。

预设问题:

1、为什么是夏天的晌午?

2、为什么在松树上?

3、为什么太阳是火辣辣的?

4、为什么“正好”不说正好行么?

5、为什么说前俯后仰地挣扎?

6、为什么是几千年?

7、为什么推测陆地沉下去?

在交流中重点品读:

“正好”“对蜘蛛动作的描写”体会其描写的合理性,准确性。

五、补充阅读。

黄河象。

六、结课。

板书:

琥珀。

发现。

故事。

海滩。

推测夏天晌午阳光火辣辣。

两只小虫。

森林松脂。

黑色圆环。

苍蝇蜘蛛。

已知:琥珀——松脂球化石。

淹没几千年又是几千年。

小学语文《蜜蜂》教学设计范文

1、学唱歌曲《小蜜蜂》,并启发学生带着愉悦的的心情有感情的歌唱。

2、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3、学会用打击乐器碰钟、响板、给歌曲伴奏。

歌曲第二乐句连续出现的八分音符节奏。

钢琴录音机磁带头饰打击乐等。

教学过程:

(放课件中的音乐,学生聆听音乐并用动作表示答案)。

师:从同学们的动作中,老师看出来了是会飞的小精灵,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生:蜜蜂。

师:你是怎样听出来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我听到音乐的速度很快,是用小提琴演奏的。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这的确是一段用小提琴来模仿小蜜蜂飞舞形象的音乐,是由德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弗朗索瓦·舒伯特所做。

师:歌曲表现的正是一群小蜜蜂,在空中盘旋起伏,漫天飞舞的小蜜蜂。

师:让我们再仔细的聆听一遍乐曲,看看作者是怎样表现小蜜蜂在漫天飞舞的情景,同学们还可以跟着音乐做做小蜜蜂飞舞的动作。

师:小蜜蜂是一种非常勤劳的小动物,从早忙到晚。下面,我们就学着小蜜蜂去采蜜吧!

1、导入:

师:小蜜蜂啊是益虫,它可勤劳了,它采的蜜蜂又香又甜,是人类的好朋友。那对于小蜜蜂你有了解些什么哪?谁你看一看,说一说?(播放图片)。

2、学唱歌曲: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小蜜蜂》。

师:让我们完整聆听,听完音乐告诉老师歌曲唱了些什么。

生:小蜜蜂非常勤劳他们在采花蜜。

师:小蜜蜂整天在花丛中忙碌地飞舞着,来回采花蜜,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他们美妙的舞姿吧!

师:分组拍一拍。

师:加上音乐拍一拍。

师:加上打击乐器拍一拍。

师:下面让我们跟着唱一唱吧!

师:活泼欢快的。

生:小蜜蜂非常勤劳他们在采花蜜。

师:让我们再来唱一唱吧!

师:接唱。

师:完整演唱。

师:单独唱一唱。

师:打击乐器伴奏唱。

师:小蜜蜂多可爱呀,正如大家说的,它勤劳、善良、美丽是我们的好朋友。像小蜜蜂这样的益虫还有哪些?让我们来听一听,唱一唱吧!

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让我们做一个勤劳的小蜜蜂,好好读书,多做贡献吧!

小学语文《蜜蜂》教学设计范文

《蜜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布尔。他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实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蜜蜂窝内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了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边,“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理解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掌握“扔、劣、免、弃、闷、证、阻、环、拥、沿、括”11个生字。

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

3、在读课文的同时,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热爱。

1、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从而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所以我将采用以下三种教法:

(1)谈话激趣法。

在学生交流所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我适时谈话激趣拨动学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会利用精炼的语言,或指导,或点拨,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2)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课文,体验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3)读书指导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通过“初读、精读、赏读、活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上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2、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3、复习旧知:我们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蜜蜂引路》,通过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师小结: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的能力,法国科学家法布尔还做了一项有趣的试验来证实蜜蜂的这种能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通过开火车的方法,让学生读准生字并组词(多人朗读)。提醒难读的字把它读准,并可读一读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2)含有多音字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的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3、指名读课文,评议。

4、默读课文,思考: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试验?生交流。

(默读是本学段第一次出现的朗读要求,师需指名默读的要求是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必要时可动笔画重点词句)。

5、提问:哪些自段段写了法布尔做的这项试验?哪些自然段写他得出的结论?

6、生交流回答。(2—5自然段为试验过程,6自然段为得出的结论)。

(三)写字指导:

1、提示容易写错的字,如“论”的右边不要写成“仓”,“试”“袋”的右边没有一撇,“减”的右边有一撇,左边是两点水。

2、师范写难写的字,如“概”等。

3、生抄写生字、新词,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生字朋友,也知道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实验。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做试验的,试验的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课后收集有关蜜蜂的更多的资料。

原因(1)。

试验(2—5)。

结论(6)。

小学课文《琥珀》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1.想一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课文按先后顺序都写了哪些内容?

2.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3.默读第四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写它价值的句子。

4.老师分别指名读描写琥珀样子及价值的句子。

5.老师随后出示这个琥珀的幻灯片,提问:看了图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被包在里面?它们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进行思考。

1.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

2.默读第二段,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

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追问:

(1)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苍蝇,什么样的蜘蛛?

(2)为什么科学家推测苍蝇快乐,蜘蛛小心翼翼呢?这和后面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呢?

3、它们是怎样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

(1)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读读第7自然段。

(2)然后让学生一只手当苍蝇,一只手当蜘蛛,另一个同学双手在上当松脂,表演体会那一瞬间的情景。

(3)随后老师出示幻灯片,边讲解边演示松脂包住这两个小虫的活动片。

(4)后来的情形又怎样呢?

4.默读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这个奇特的松脂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5.组织讨论。

6.讨论小结。

7.指导朗读第二段。

(1)明确要求:第一要处理好重音;第二要用平和、轻松、有趣的声调,给人以有趣的感觉,不能使人有紧张的恐怖的感觉。

(2)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老师点评。

2.默读第三段,思考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在学生默读思考后,老师指导他们讨论,然后再指名说说。老师随机板书松脂球变为化石的必备条件:

地壳变动埋在海底时间漫长。

3.学生自由有感情地读这部分内容。

2.出示思考、练习第2题,按照这题下面的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3.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4.老师小结。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松脂球。

形成。

化石。

琥珀。

发现。

样子、价值。

小学课文《火烧云》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2、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课件、词语卡片。

情景教学法。

一、揭题谈话。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读后反馈:

a、指名分节朗读。

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

c、出示图片(投影)并作归纳,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归纳: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1、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2、晶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个“了”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4、5、6三个自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

3、通读全文,要求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4、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

四、讨论和练习。

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说“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颜色多得无法形容)。

小学课文画教学设计

《苏珊的画》是冀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它讲述的并不是苏珊的画怎样好,而是苏珊通过画画这件事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在让孩子正确认读课文中的15个生字的基础上,让孩子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小学课文《看雪》教学设计

《看雪》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段,讲在冬天,我国台湾省很难看到雪,北京却能看到雪,通过看雪表现了宝岛台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教学本课,教师应培养学生理解字词句的能力,体会句子的意思,弄清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出示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转入课题:台湾四季常青,很少见雪,只有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才能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美丽的雪景。

2、运用课件展示北方雪景图,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下雪的景致,及孩子们在雪地里嬉闹的情境。

二、初步感知,情感体验。

1、教师配音范读课文,学生闭目想像课文再现的画面。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借助拼音,熟读课文。

3、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帮助对方纠正误读的地方。

4、圈出生字,同桌交流记住字音和字形。

5、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同学们听,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三、融入情感,愉快教学。

1、自学课文,与自己的学习伙伴交谈一下自己明白了什么。

2、结合课文提出问题,同学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如何解决难点。

5、请同学们看课件雪景图,然后闭上眼睛想像雪景,听教师描述第9自然段,让学生进入情境。(看到雪花纷纷扬扬,看到大地铺上了厚厚的白雪,看到孩子们在堆雪人、打雪仗的开心世界。)。

6、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境,想像台湾孩子们的心情会怎样?(羡慕,想到北京去看雪。)。

7、老师是怎么说的呢?盼着是什么意思?(北京的小朋友也盼望台湾的小朋友能到北京来。)。

9、分组讨论:你希望台湾的小朋友到北京来吗?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充分发表学生自己的意见。)。

10、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1自然段中学生的四问和老师的三答。

四、加深理解,情感升华。

教师小结:是啊,台湾省是祖国的宝岛,它在大陆的东南端,台湾小朋友永远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不久的将来,海峡两岸的小朋友一定会相聚在北京。

五、拓展训练,表达心声。

小朋友们,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你们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让学生大胆地发挥创造性想像,把各自的心里话说出来。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更是神奇的,教学《看雪》这篇课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更好地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小学课文《穷人》教学设计

2.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穷人(物质上的贫穷)。

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______;吃的是___________,菜___________鱼。

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__________!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__________垂下来。

母亲的临死的时候,拿__________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__________包住他们的小脚。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四、抄写生字词。

小学课文蜜蜂心得体会

小学课文《蜜蜂》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篇重要课文,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和工作方式。阅读并学习这篇课文后,我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反思。接下来,我将从学习方法、社会意义、劳动精神和团队合作这四个方面来展开谈论。

第二段:学习方法。

通过学习《蜜蜂》,我了解到学习要像蜜蜂一样勤奋努力。蜜蜂为了采集花蜜,需要长时间地在花丛里忙碌工作,它们学会了高效的采蜜技巧,带着勤奋和毅力工作,最后得到丰富的回报。我认为我们学习也要像蜜蜂一样,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

第三段:社会意义。

蜜蜂不仅仅是一种昆虫,它们还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采集的花蜜不仅供养了自己,也为人类提供了珍贵的食物——蜂蜜。蜂蜜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品,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美容等领域。蜜蜂的工作方式和社会行为,给我们传递了奉献与合作的精神,鼓励着我们为社会做出贡献。我认为我们要学习并践行蜜蜂的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段:劳动精神。

蜜蜂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和不懈努力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每天辛勤工作,从不懈怠。蜜蜂对于生活充满了激情和热爱,它们不仅工作认真,也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我认为劳动是快乐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努力去追求,每一份劳动都能让我们收获到成就的喜悦。

第五段:团队合作。

蜜蜂是一种十分团结的昆虫,它们在采蜜的过程中需要互相配合和协作。每个蜜蜂都有自己的分工和责任,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完成采蜜的任务。团队合作是蜜蜂成功的秘诀,也是我们学习《蜜蜂》这篇课文的重要启示。在学习中,我们也要学会和同学们合作,积极沟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结尾段:总结。

通过学习《蜜蜂》这篇课文,我认识到学习要像蜜蜂一样勤奋,劳动要像蜜蜂一样积极快乐,团队合作要像蜜蜂一样协同合作。蜜蜂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充满了诸多的智慧和精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因此,我们要向蜜蜂学习,运用这些智慧和精神,取得更大的进步,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课文《春风》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课文《春风》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借助拼音认识10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6个字;认识偏旁“几”(几字头儿)、折文儿;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背诵课文。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春天景象的图片或动画情景。

学生:搜集春天的图片或照片。

1、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现在看到和感受到的是哪个季节,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

2、 板书课题,读课题。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1、 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提醒要读准的字音。

2、 全班交流,提醒同学难读的字音。教师相机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导认读。

3、 开火车读生字词语,巩固对生字字音的掌握。

1、 抽学生朗读儿歌,说说儿歌讲了什么。

2、 把你喜欢的诗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要读好儿歌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和表示春天特征的词语。

采取教师引读,学生自读、互读的形式练习背诵。

1、 结合课后第二题,说说校园里的.春天。

2、 交流搜集的春景图片资料,说说春天还有什么特点。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展示作品。组内同学合作,可以采取作诗、绘画、朗诵等形式完成。

1、 抽读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

2、 自主择字组词语。

3、 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字形。

4、 书写要求会写的字。提醒学生书写这些应注意写好的笔画。

教师可重点指导书写:朵、条、给。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