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精选21篇)

时间:2024-05-18 18:14:05 作者:JQ文豪

范文范本是根据某一特定主题或类型的写作要求而创作的样本文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范文范本,这些范本中不仅包含了优秀的思路和观点,还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微课作为一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其在教学应用中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4、运用灵活,传统课堂是束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而微课作为一种被压缩的视频资源,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学习,如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微课在家中学习课堂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确定视频观看的时间点以及观看次数等,而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课程资源的运用效率。

1、突破学习难点,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微观世界化学知识展示的是微观世界的运动与变化,在初中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尚不健全,其对于教材中所描述的'微观世界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虽然教材中也会利用图片对化学知识进行解释,但是学生对于静态图片的理解依然有限,基于此,教师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利用更加形象、具体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化学变化过程,例如在《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微观世界,让学生在直流电中直接观察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过程,进而突破知识理解难点,提高知识学习效果。

2、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实验素材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观察化学现象,总结化学理论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有些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一些具有腐蚀性的化学材料,易燃易爆的化学气体等,为一些教师为保护学生的安全,通常会略去这些实验内容,并利用图片直接给出实验结果,这样的教学设计必然难以满足学生对实验操作的需求。在微课教学中,这种两难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教师可以将具有危险性的实验过程制作成微课,例如“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粉尘爆炸”、“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等,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实验过程。这样在新的教学素材的引导下学生就可以进入实验情境,并在理解实验原理。

3、适当弥补教学条件不足产生的教学影响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也有所差异,一些初中,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初中由于教学资金不足,其在硬件建设中有所欠缺,而难以满足学生实验操作的需求。为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学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下载相关的化学实验资源,以构建新的实验教学课堂,例如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需要三口瓶、冷凝管、万能夹、变向夹、支管、回流管、升降台、加热炉等化学器具,而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并不具备这些资源,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依次讲解不同实验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展示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以弥补教学不足。

4、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教师控制着教学过程,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被动学习,因而其自主学习的意识被抑制,自主学习的能力被低估。在微课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师生角色的翻转,让学生根据微课中的教材讲解、知识解读、题型精讲、考点练习等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完成化学知识系统的构建。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还处于探索阶段,而教师要想保证微课的应用效果,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设计教学环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微课视频的运用应该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利用微课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提高微课的运用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师生的角色地位,为学生构建一个可以自主探究,主动思考的空间,从而让初中化学教学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效。

浅析分组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疆的少数民族英语教育具有跨文化的特点,很难找到一种教学方法适应每个学生.折衷教学法融合了中外多种教学法的长处,是最佳选择.折衷教学法的'应用,从根本上可以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作者:张虎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8“”(7)分类号:h3关键词:少数民族折衷教学法英语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析分组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高校扩招后,大学英语教学班规模加大,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减少,大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难以提高,使得很多学生过早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该文通过研究分组教学的优势,总结了分组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班;语言交际能力;分组教学法;教学。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在三级目标体系中,基础目标是针对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需求确定的,提高目标是针对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好、英语需求较高的学生确定的,发展目标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特殊需要以及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多元需求确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最新版)。

1.1教学环境的驱使。

我国自19开始进行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高校扩招直接导致高校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在学生数量激增,师资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很多高校对公共课实行50人以上的大班教学,包括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增加了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教育指导的对象,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然而,大学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只有小班教学才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训练,才是大学英语教学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能主动参与之时(rogers,1969),尤其是以交际使用为目的的语言学习更是如此。

1.2教学内容的驱使。

现在很多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多为每册书十个单元,每个单元除了括prereadingactivities,texta,textb和additionaltheme-relatedactivities四个部分外,还附有大量的课后习题。每节课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得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安排在课文讲解和分析上,导致教学形式单一。教师要完成正常的教学计划,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互动。而语言教学的实质不是向学生机械地传授语言知识,而是要创造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为学生主动地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提供便利(benson,)。

1.3教学目标的驱使。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要想完成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就要加大学生课堂实践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而人数激增的大班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各自的座位上,课堂实践活动仅仅局限在少量的师生互动,教师因为时间关系,很难与每个学生进行互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生锻炼机会大大减少,最终导致语言交际能力差,难以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分组教学出现在19世纪末。由于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和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的需要,不仅要求教育培养大批人才,而且要求教育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于是出现了分组的教学形式。5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和培养尖端人才的需要,分组教学在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再次受到重视。分组教学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以实现既定的学习任务为目标,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考核标准的学习过程,被认为是现代教学中最重要、最成功的教育改革。在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性发展的今天,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richards,rodgers,1986)。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及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至于应当如何学习则应由学生自己决定(rogers,1969)。但大班授课的形式严重的束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因为班级人数过多,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仍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占用了课堂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大大减弱,主观能动的学习能力减弱,英语应用能力下降。离开教师和课本,学生便失去了方向,茫然不知所措。很多学生课后不知道学什么,怎样去学。本来是检验在校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四、六级等级考试,也成为大学生的负担。背单词,做题海,完全背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很多大学生在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后,不再主动进行英语方面的学习,语言知识的迅速退化,使得十几年学习英语的'努力付诸东流。

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学习特点具有复杂的学习心理特征,这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学习目的性强,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现实性。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使得他们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上。有些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继续报名,期待取得更好的成绩。每年,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托福、雅思、gre等语言考试,帮助自己将来毕业后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获得一席之地。语言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学生是具有独特兴趣、目的和需求的不同个体(richards,rodgers,1986)。大学生对英语教学环境要求很高,他们愿意汲取更多更广更丰富的知识,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希望在课堂教学中被教师重视,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在英语学习中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分组教学可以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得到大学生的欢迎与支持。

4.1提高出勤率和听课率。

大学的大班教学,课堂纪律松弛,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面对人数过多的大班,教师无法一一顾及,有些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做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看小说,玩手机,甚至是公然在课堂上睡觉。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也经常存在,而教师不可能每次上课都点名,检查人数。尽管有相应的考勤机制,也会有学生点过名就溜走,或点名的时候替没来的学生答到,给教学秩序带来很大的不便。分组教学,出勤已经不再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不仅受到教师的制约,也受到同组同学的监督和牵制。个人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整体成绩。分组教学,能够让出勤率一目了然。以小组为单位,发言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也会更好的避免学生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听课率。

4.2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分组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分组教学把教学对象从个体变成了小组。分组学习是一个集体性的活动,把教学任务分配给各小组,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展开充分讨论和交流的同时,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监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小组个体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组教学还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讲解为重点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互动的机会,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帮助他们形成自学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分组教学还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输入的效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比较,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有利于个体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课后进行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5结语。

作者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经验,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验证,分组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王坦,)。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利用分组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大学英语教育的大班教学通过分组教学创造和谐、民主、愉快、互动性强的课堂气氛,真正的提高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微课,即在教学设计理念下,就某个主题、知识点或者为了把一个问题解决好,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有针对性地讲解,以视频教学形式而开展的的教学活动.由于视频能够循环播放、多为3~4分钟的时间,主题性强烈,短小精悍,深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就微课的尝试提出相关认识,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对于抽象的微观世界,微课具有更生动、直观的表现,容易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微课生动的画面,可以帮助学习者发现微观世界的奇妙性.比如,在学习水分子的变化的知识点中,引导学习者建构微粒观概念为教学难点,帮助学习者从微观对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理解,其本质为分子破裂原子再次组合.尽管教材有图片,然而,学习者不容易理解.利用微课动画进行教学,学习者可以形象地发现: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子是怎么样破裂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怎么样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又是怎么样结合成氧分子的.在微课中,极微小的原子、分子能够可视,富有生命力.在教学难点突破方面,帮助学习者建构微粒观概念上,微课能够将实验素材的显著、安全效果体现出来,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部分化学实验自身具有危险性,部分生成物、药品自身具有腐蚀性、有毒,实验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比如,“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探究中,用赤磷对空气的成分进行测定.由于赤磷燃烧产生的p2o5为酸性氧化物,强腐蚀性是其特点,不能够直接闻气味,不能够用手触摸,也不可直接闻气味.在教室里,这个演示实验不可以做,需在通风橱里做这个实验.若链接有关微课视频替代实验,那么同学们不但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而且没有危险,使污染空气也减少了.

学校经费受到限制,开展有关的实验就比较困难,然而,教学过程中又须对有关实验进行展示.运用微课视频做演示实验就可以克服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效果不错,教学目的可以达到.比如,自然界中的水蒸馏实验,冷凝管、蒸馏瓶已经不是必配仪器,怎么样获得实验用的蒸馏水是同学们很想了解的.把水的蒸馏实验视频引入课堂,让同学们看到水的蒸馏环节,了解蒸馏水是怎么样获得的.如此不但使学习者的探究欲望得以满足了,并且进一步使同学们了解蒸馏为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之一,是净化水中净化程度较好的操作方法之一.视频教学,有利于理解,使记忆更加深刻.

四、微课内容可重复播放、内容呈“点”状,可以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自主复习、学习。

在化学教学中,微课内容以“点”状呈现,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学经验技能、方法传授,考点归纳,题型精讲、教材解读方面的知识讲解、展示等.微课内容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具有精炼性,在几分钟的时间讲解比较透彻,以短小精悍的形式把技能、小知识点展现出来,主要是针对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而设计的.微课不但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相适合,而且适合同学们深度、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微课视频播放速度具有调节性,使不同程度的同学依据自身的接受程度、基础对视频播放的速度进行控制.因为视频能够反复播放,平时反应不快又羞于发问的同学可以反复观看,很好地使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得到了解决.

五、反思。

虽然,微课在化学教学中作用明显,然而依旧不能够全部替代课堂教学,其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

一是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开展的安全实验,应当尽量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才会有深刻感受.

二是化学是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学们动手实施实验探究是学习活动的重要构成环节,也是同学们需要掌握的基础科学技能之一,不能将化学学科的实验功能弱化.

三是微课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使同学们借助小型多媒体播放器,随地随时可以进行化学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学习,有些教学难点通常并非一两句话可以讲明白的,如此,就不能够离开教师的讲解,因为教师的讲解可以依据同学们的反应不断作出调整.

总之,在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怎么样较好地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功能,较好地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建构信息技术下的优质课堂,在教学实践中,仍需要每一位化学教师不断探索.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微课能节约时间,一般每个微型视频的时间在十分钟之内,用这些视频资料辅助课堂教学。

通过视频、图片的展示,将这些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直观形象的显示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融入课堂教学活动。

(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初中化学教学有些内容比较难,有些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微课,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让教学活动更好开展下去。

例如,分子、原子、电子结构学习过程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如果利用视频辅助作用,将这些结构放大,展示结构特点,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好掌握这些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整合化学课程教学资源。

微课能整合课本教学内容,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让整体教学知识结构体系变得形象化和直观化。

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氰化物、浓硫酸有毒,危险性较大,实验时如果不慎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

而微课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视频展示实验内容,形成教学资料并供学生观看和模仿,推动教学顺利进行。

虽然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任课老师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忽视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些内容融入教学当中,未能积极有效利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

为转变这种情况,今后应该采取以下改进策略,促进微课得到更好应用。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初中化学有些知识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比较困难,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而采取措施创设情境,能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让学生更好投入课堂学习当中,激发学习热情。

而微课的利用正好满足这种需要,可以让初中化学教学变得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效投入课堂学习活动当中。

同时情境创设还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和学习,开展课堂讨论,达到有效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

例如,化学元素符号、基本概念这些基础内容学习时,往往容易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激发热情,甚至存在畏难情绪。

而通过微课的应用,展示居里夫人探索化学的奥妙、展示中国四代发明、火药、炼丹等视频和图片,然后引入化学元素和概念学习,在这些情境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容易激发学习兴趣,不仅推动课堂活动顺利进行,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辅助重点难点内容。

初中化学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微课能帮助学习破解重点和难点,更为扎实、牢固的掌握所学内容,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习时,由于氧分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难以很好的理解这些内容,但平时呼吸,因而对氧气并不陌生。

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水分子,对水分子的形成往往容易感到疑惑,难以全面理解这些内容。

利用微课演示水通电分解的'过程,水分子裂变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氢分子和氧分子,通过观察这样奇妙的现象,让学生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破解学习的难点,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化学有些试验需要应用有毒有害物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微课能弥补这种不足,满足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通过微课链接微视频,安全可靠,还能取得良好效果。

例如,利用酸碱指示剂验证物质酸碱性时,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会烧伤皮肤。

而利用微课《会说话的酸碱指示剂》视频,模拟不同酸碱的声音,诙谐幽默,带给学生以乐趣,让整个教学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如果实验操作失误还可能引起比较危险的后果,如试管炸裂、强酸碱烧伤皮肤等,微课的利用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保证实验安全、有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巩固复习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复习时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形成结构体系,并给出测试题目,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可以链接专题讲解、经典题型突破、中考链接等内容,将复杂繁琐的知识转化为网络结构体系,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

三、结语。

作为任课老师,应该认识其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将微课合理应用到课程教学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作者:王文斌单位:杨子洲学校。

浅析分组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政治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紧密,这就对我国当前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英语教学的最终意义在于人际间的沟通与交流.但是,怎样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对于语言方面的教学,应当给学生创造一种语言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组织语言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因此,笔者就我国当前的情景教学法在英语中的应用问题展开论述,文章首先对情景教学方法进行了概括论述,继而分析了情景教学法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了英语情景教学的几种方法,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广大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作者:李娜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英语系刊名:商情英文刊名:shangqing年,卷(期):2009“”(32)分类号:h3关键词:情景教学法英语教学积极作用方法

浅析分组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往往更侧重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时代新要求下,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加强.分组教学是目前在高校中应用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简单阐述了分组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受到重视的一些环节,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用,使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能够不断地得到创新和完善.

作者:廖宁芳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0刊名:技术与市场英文刊名:technologyandmarket年,卷(期):“”(9)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教学分组教学问题应用

浅谈博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博客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方式,其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中.本文通过对博客的简单介绍,分析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韩超作者单位:开封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4刊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west年,卷(期):2008“”(5)分类号:h3关键词:博客英语教学作用

浅析分组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创新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后对高中体育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分组分享教学法应运而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组分享教学的前提班级教学正常开展,也就是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以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基础,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以丰富的趣味性活动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主观能动性强。

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如果学生是被动学习,单凭教师教学就很达到学习目的。分组分享教学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进行分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更多共同的话题,总之,这种教学法既满足了学生互动教学的需求,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效果明显。

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相比,分组分享教学法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在分组分享教学过程中,小组内的同学共同学习,为解决同一个问题团结一致,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着“零”距离的状态,组员之间互帮互助,学习效果很明显就展示在大家面前。

3.学习效率高。

分组分享教学法在主动学习和相互学习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相比,学习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4.学生优势互补。

高中生体育能力差别很大,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分组分享教学法可以将学生的优势互补,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分组分享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对方身上的长处,与自身进行对比后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学生会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高中体育教学分组的方法。

1.目标分组。

教学方法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定的,教师可以以教学目标位分组的标准,将需要完成同种目标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如高中体育教学中足球教学,教师可以将训练射球的学生分为一组,将训练传球技能的学生分为一组。

2.年龄、性别分组。

高中生处于情感意识的成熟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同种运动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另外,由于高中生处于性别的敏感时期,有的运动适合男生,有的运动适合女生,更多时候为了减少男女生同组学习产生的无悔,教师在进行分组分享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及性别特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如教师在分组时应该注意同组成员之间的年龄差距不恩能够太大,男女最好分开进行分组。

分组。

abc分组一学生的成绩差异为基础,有的学生能力强,有的学生能力较弱,教师在进行分组分享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为能力较强的a组,能力中等的b组,能力较弱的c组,这种分组方式可以减少组员之间的攀比现象,有助于组员之间的沟通。

4.变动分组。

变动分组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是将已经划分的小组进行重新调整,主要针对小组中能力提升的学生。另外,为了保证各个小组之间的交流,变动分组显得尤为重要。

5.宗教信仰分组。

宗教信仰分组的针对性较强,主要以我国宗教信仰较为强烈的少数民族地区为主。如西藏地区少数民族较多,同班级内学生的信仰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信仰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从而完成教学工作。

1.创新教学目标。

为了保证分组分享教学法的课堂效益,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水平,教师首先应该创新教学目标。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教育不断革新,新课程三维目标是现代课堂发展的主要方向,高中体育教学也应该树立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第一维目标是确保学生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第二维目标是满足学生知识与能力需求的同时,还要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等;第三维目标是在前两维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满足学生情感意识的发展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2.创新分组方式和标准。

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利用分组分享教学法,还需要教师创新分组方式和标准。首先,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分组。分组分享教学法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形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同时,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益。

3.创新教学结构和环节。

与传统的分组教学相比,分组分享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总和运用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两种教学形式,使课堂效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分组轮换教学是指教师按照学生的能力以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根据学生实际的发展状况,在原有分组的基础上对各小组进行调整,如足球训练时教师将学生分为“射球组”和“传球组”,其中某一组学生技能训练达标后教师就可以将其调配到其他小组接受其他的技能训练。

4.与其他教学相结合。

伴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发展,体育教学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存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利用分组分享教学法还需要教师将体育教学其他学科相结合。教师在合理划分教学小组后,还应该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建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进行足球训练教学时,可以结合语文教学的特色,向同学们介绍刘燕敏《天才的造就》这一篇文章,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巴西足球运动员贝利的成功史,学生在了解名人练习经历后,会提高自己训练的决心,保障自身能力的提升。

5.完善评价体系。

现代课堂重视评价体系的多元化,运用分组分享教学法后,教师应该根据教学效果,完善评价体系。首先,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成绩式”的评价体系,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生理、体能以及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如体育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考勤、主动性以及小组成绩融入到期末考核中,丰富评价体系的内容,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体育课是调节学生课堂压力的重要方式。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明确认识体育教学活动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利用分组分享教学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应该在了解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优势的前提下,明确高中体育教学分组的方法,结合教学需求,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如创新教学目标、创新分组方式和标准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保障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3]徐嫩林。快乐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

[4]龙定文。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3.

合作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本文从建构主义基本观点出发,结合建构主义教学观,进一步探究了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提出合作学习、情境性教学等,对深化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马丽亚韩芳作者单位:马丽亚(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51)。

韩芳(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8“”(1)分类号:h3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观大学英语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与初中化学比较,高中化学的学科知识量更大,但总时长却基本一致,因此,单位时间内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更多,这就要求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快的速度去掌握知识,而微课恰好能够帮助教师缩短单位知识的教学时长,从而在一定教学时间内丰富了学科内容。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为例,作为选修内容,对学生的要求会比必修略低,特别是其内容与学生息息相关。

因此,从教学角度上讲,教师应当更侧重于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这些化学材料,知道化学材料对自己实际生活的影响。

因此,当教师选用合适的微课资源来开展这一章节的教学时,一方面,与单纯地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对比起来,微课会以更短更快的时间将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

另一方面,通过微课所节省下来的教学时间又给予了教师更多的空间去给学生进行学科内容的拓展,特别是像玻璃、塑料、橡胶这类学生接触频率更高的材料。

二、凝聚精神,加深记忆。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的,这就意味着微课集声音、影像为一体,这种形式与单纯的书面文字或者普通的电子文字相比,趣味性更大,而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中的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为例,这一节内容中有许多零散细小的要点需要得到总结,比如在周期表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中,同周期与同主族的元素在原子半径、电子层结构、主要化合价、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碱性)、气态氢化物(形成难易/稳定性)、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等方面都存在方向的区别,假如单纯地死记硬背,不仅无趣,而且也不利于记忆的持久性。

相反,微课会以动态变化的演变形式去更好地呈现两者的区别,借助声音影像,本来枯燥无味的元素仿佛都“灵动”起来,以更好的方式进入到学生的记忆之中。

此外,由于微课视频一般的时长介于三至八分钟之间,从记忆学的角度上看,短时间更容易抓住观看者的注意力,无形中促进观看者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观看。

由此可见,微课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减时增效的目的。

三、知识点拨,强化要点。

教学资源库中,有不少微课的内容都是专门讲解一个知识板块的,其特点是重点突出,内容放大,这样类型的微课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点拨,强化要点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抓取到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与方向性,这同样也是减时增效的一个方面。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例,这一节的内容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就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等。

对学生来讲,是否能够牢固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将直接决定是否能够正确理解这种反应,特别是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时,唯有基本概念明晰无误,才能够判断无误。

在微课视频中,知识要点会以横向与纵向的形式呈现。

纵向上,每一个概念都会通过特征说明、电子转移实质、具体实例来讲解;横向上,这些概念在微课讲解的最后会以列表的形式来给学生梳理,通过很好的直观性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一旦学生能够自己参透并领悟了知识要点,就可以更好更快地理解教师的讲解,这对教师来讲无疑是节省了许多反复解释的时间。

四、填补空白,避免缺失。

化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实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化学反应本身会涉及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而且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配置了绝对充足的资源给教师与学生进行亲自实验,这就意味着有些实验学生只能“看”,不能“做”,但假如单纯地从文字上看,或者单纯地听教师讲,则不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实验,这时,微课就能非常好地填补教学空白,避免要点缺失。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为例,在这一节中有涉及到氯气的实验,但氯气本身是有毒气体,从安全性的角度上看,并不适合在人群密集,场地空间狭小的教室或者实验室里操作实验。

对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演示实验的微课,这实际上与学生观看教师操作并无太大区别,所不同的是微课视频可以反复播放,教师也可以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进行讲解,这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有益的。

同样,对教师来讲,既减少了实验时间,规避了实验风险,又得以“边实验边讲解”,是一举两得的减时增效措施。

从教学资源的角度上看,微课具有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种类丰富、传播快速、形式多样、反馈及时、趣味度浓等特点,它对于减时增效具有很好的实际作用。

因此,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微课的教学价值,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去利用这种教学资源,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瞿正东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

交际法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所需信息,准确、流利、得体地进行交际的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交际法传入我国以来就受到了广大外语教师的欢迎,因为交际法运用于英语教学一直是以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这符合英语教学的目标和社会的需求。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大力提倡。本文介绍分析了交际法的内容,讨论了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交际法。

交际法(thecommunicativeapproach)又称功能法(thefunctionalapproach)或功能-意念法(thefunctionalcnotionalapproach),产生于70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国家。

1.交际法的理论基础。

交际法的基础是有关交际能力的理论。交际能力概念最初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提出来的。海姆斯认为,具有交际能力意味着人们不但获得语言规则的知识,而且还懂得语言在社交中使用的规则。主要包括4个方面:(1)语法性,即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在形式上是可能的。(2)可接受性,即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能被接受。(3)得体性,即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得体。(4)实际操作性,即某种说法可能合乎语法性,可接受性和得体性,但实际上本族语使用者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这样说,以及这样使用会引起什么样的结果。换句话说,海姆斯理解的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包括语法(合法性),心理(可行),社会文化(得体)和概率(实际出现)等方面的判断能力。

2.交际法的原则。

交际法是一个多元理论的联合体。实践方面,学习者总是千差万别,各地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然而,在使用交际法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围绕以下四项主要原则来进行:(1)把言语交际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依归;(2)力求使教学过程交际化;(3)以学生而不是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4)把听、说、读、写视为综合的语言活动技能,把口语和书面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3.交际法的特点。

第一,交际法的大纲不以语法项目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而是以功能项目和意念为基础。第二,强调教学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而不是为体现某种语法现象而特意凑合语言。第三,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角。第四,认为语言运用中的错误不可避免。学生的语言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学生应在犯错误的过程中逐步纠正。

把交际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breen和candlin认为,教师在交际法中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协调和加强所有学生之间以及这些学生和各种活动之间的交际过程;二是在教和学的小组活动中充当独立的参与者。教师还充当组织者、向导、顾问和管理者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应用交际法有效地进行大学英语教学非常重要。

1.意识到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激发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动机。在课堂上,交际活动的场景越真实越好;在课后,鼓励学生寻找使用英语的机会,例如参加一些英语活动以及商品交易会等。并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尽量创造条件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要说的情形,让学生懂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候,对不同的人应该说什么话,怎样进行交际。

3.组织交际性的语言活动。

交际性的语言活动有多种形式,如角色扮演(role-play),语言游戏communicationgames),解决问题活动(problem-solving),模拟表演(simulation),辩论(debate)等。其中角色扮演是常用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不同形式的交际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演练的机会,达到熟练运用英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语言活动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教学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

4.坚持实践性的原则。

学习英语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因为在英语的实践中能学会使用英语。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坚持实践性原则就是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练习活动。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体现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输入和输出都很重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听,读练习是学生接受语言输入的活动,让学生进行口语及写作练习是产生语言输出的活动。听、说、读、写平衡发展,相辅相成。教师一定要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对学生加强练习。

5.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

学生在交际活动中会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时不时会犯一些错误。特别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紧张,焦虑,不自信怕犯错误等,有些学生害怕开口说英语。实际上在应用交际法教学中,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时犯错误是正常的,学生会从多犯错误到少犯错误,练习多了,学生会不断完善自己。因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用英语交际,即使在交际过程中,学生犯某种错误,只要不影响交际,教师也不应该打断学生的思路去纠正学生的错误。

6.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者策略是可以加以训练的。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交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一是“鱼”,二是“渔”,外语教学过程中,“渔”就是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策略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原有和现有的知识获取新知识,巩固现有知识。对学生学习策略因势利导,利用学习策略能提高语言学习能力。

四、结语。

语言是社会交际需要和实践的产物。只有交际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交际法引入我国已有几十年,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所接受,尤其是在大学的教学中。交际法是一种可取和可选的教学法,它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当然交际法不排斥其他教学手段的使用。高校教师要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利用交际法教学的优势,把交际法的教学理念和知识应用于教学,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littlewood,icativelanguage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7.

[2]richards,jackc.&theodores.rodgers.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

[3]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1.

[4]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6.

慕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启发式”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这种教学模式在诸多学科教学中已普遍被教师接受并运用,但是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但大多数的体育教师认为它与“精讲多练”的教学要求相互矛盾,因而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因此“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可不可行成了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中重大攻关课题。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体育健康终身体育。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学校体育教学要从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教学;以体育教学在生理、卫生、心理、社会、教育、教学方法等多重原理为基础,注重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以及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握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个体差异性、潜在性、民主性、群体性原则。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是体育教师作好组织、启发、引导,让学生真正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教学尝试及实际运用“启发式”教学,使我认识到了“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优越性,就此教学模式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启发”性教法。

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者和学者的两个积极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突出,那么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求越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因为教学的一切活动主要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并执行的。如果教师的教法单一或运用不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会削弱,“启发式”模式的性质则会改变,成了“放羊式”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在按照设计程序进行“启发式”模式教学时一定要掌握多种“启发”性教学法,并学会合理运用。就实际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和运用时机的体会。

1.1直观启发。

从学生感性认识出发,运用熟悉的知识和具体的动作给学生以演示和示范,引起联想,加深思考,促使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利用挂图、运动图片、完整与分解示范、幻灯片,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化静为动,做到图文并茂、形声结合。利用flash的动感画面启发学生动脑想象,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学习。例如:跳远教学中的落地缓冲,就可以用车轮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把车轮想象为无数个点组成,那么车轮着地的顺序为点1,点2,点3…….,因此,在跳远的落地时,脚的着地顺序是关键。

1.2提出问题启发。

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原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例(1):前滚翻教学,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想想,方砖和足球在力的作用下,哪个容易滚动?”,学生马上会回答足球容易滚动,此时,老师可因势利导地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时要把自己的身体团成圆的。”,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问题的及时提出则可以一步步启发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利用具体的实物来形容事理,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目标。

1.3运用形象的比喻启发。

根据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掌握技能,它能借助联想这一思维形式去理解新知识和新的技术原理。一个恰当妥切的比喻就能沟通各个孤立的表象,使之建立联系。如用“鞭打”来比喻投掷标枪的出手动作;用“弯弓搭箭”,“离弦之箭”来比喻短跑的起跑教学过程等。可以用实物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如用“皮筋”、“弹弓”、“竹竿”等来比喻投掷项目中的“背弓”。

1.4参照对比启发。

用互相联系的知识或技能,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发,通过同中求异和。

异中求同的深入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体育教学中常用概念对比,观察对比,

视觉与动觉对比,以及对象与背景对比等方法来加强教学效果。学生注意观察那些动作技术好的同伴所做的动作,并观察他们的动作与自己动作的区别,分析同伴完成动作的正确原因,通过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

1.5练习启发。

练习富于启发性,就可以避免盲目地尝试练习,提高练习效果。练习方式多样化,本身就是一种启发,练习新异刺激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练习中根据教学任务、目的、要求,辅以辅助练习、诱导练习、组织竞赛等都是练习启发的有效形式。游戏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主要内容,合理的选择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一些技术动作的启示。如选择配合基本教材为辅助练习的游戏(例:迎面接力跑,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和途中跑的动作)。

二、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较的优越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竞技性,而“启发式”教学不仅着眼学生的现实健康,而且放眼于学生的体育运动潜力的发展。它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方式、方法影响学生的体育认识、态度和行为,为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意识和能力上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依据“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在设计教学程序上,首先要体现主体性教学的思想,即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突出了学生自主学练过程,为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了学练的空间和时间;其次,必须符合认知、技能和情感的发展规律,使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并针对学生自主学练能力,匹配相应的启发性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练过程中起主导、辅助引导作用,不能忽视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激励作用。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相比较。通过在教学实验的尝试,试验结果证明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程序所设计的是科学合理的,它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三、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2)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恰当的运用不但使学生学习动作技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更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既掌握了动作技术要领,学会了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又发展了智力和创造力,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3)“启发式”教学要求体育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不断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目标。要积极广泛探索现代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设计出更多,更科学合理的模式程序,以推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4)“启发式”教学必须要遵循科学合理原则,教学模式程序的设计必须合理科学,组织、教法灵活把握,符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慕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多媒体技术已经在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大量教学实践的应用和分析总结中,体现出了其在促进高校整体教学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根据作者的教学经验,分析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并指出多媒体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针时如何改进多媒体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大学应用。

进人21世纪,面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改革路程,许多教学工作者根据专业的特殊性在教学方法领域作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应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讨论等形式,由单一的课堂讲授转变为多样化的互动交流,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教学是高等教育重要的一环,在其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论》这门课程是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和必修课。这门课程主要是了解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业发展概况和趋势以及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的基本国情、人文习俗、旅游业状况等,以便能够基本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为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旅游客源国概论》这门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势在必行。

一、多媒体教学综述。

多媒体教学又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即cai),是指在客源国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多种媒体信息,如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预先制作出多媒体教学软件和课件,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的一种形式。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在高校教学课堂中得到广泛实施和应用,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多媒体教学对《中国旅游客源国概论》的课堂教学有其明显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工作中的体会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形象直观具体化。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教案是课件,是由老师在课下利用powerpoint软件完成备课,上课时借助投影仪和计算机进行演示,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教学知识形象化地显示出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调、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陌生、生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和具体化。《中国旅游客源国概论》这门课要用到的图片很多,比如各个客源国的国花、国旗、国徽、民族服装、饮食、住宅及一些主要旅游资源景点等等,这些图片的展示在传统教学中的讲授法是很难实现的,只有通过多媒体教学才能清晰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另外,这门课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播放部分国家风情和旅游景点的相关视频片段,使学生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去感受所学知识。这些图片的展示和视频的播放,可使学生在教室里也能看到异国风情和风光,让他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增加课本内外知识的具体认识和判断,加深学生对不同客源国风土人情差别的印象,以扩大当代大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由于多媒体教学可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因而更易于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易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教学的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便于重点和难点的讲解。《中国旅游客源国概论》这门课的重点部分包括各国民俗和旅游资源,其中相关内容和图片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和演示,能使学生加深印象,易于解决重点问题。另外,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空的限制,丰富感知材料,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能够较彻底地分解知识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抽象一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目的,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中国旅游客源国概论》的教学难点是世界六大旅游区旅游业发展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及各个主要旅游客源国的来华旅游市场的概况,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一些相关的数据制成图表在屏幕上显示,进行对比说明,可以很容易把难点突破。

(三,知识易获取。

多媒体教学整合了图形和影像等多媒体元素,能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某些元素还会留给学生更为深刻的印象。比如日本的茶道和花道,可以用一些音像进行展现讲授,使学生易于接受并理解它们的精神所在;否则学生只能在抽象的空间概念里去理解,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第一章内容,当讲到世界和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一些相关数据在幻灯片里制作成柱状图或扇形图,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这些数据图的分析,不仅易于学生理解,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发现其他的新问题或现象,扩大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理解。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该课程教学过程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加深印象。

(四)增大教学容量。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论》这门课程重在于理论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最为让老师头疼的莫过于需要书写大量文字。现在有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本该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图表,直接快速生动地显示在屏幕上,比如世界六大旅游区旅游业发展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些相关数据表和无法表示的图片,从而节约出时间用于讲解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并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机会,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此外,教师一次制作多媒体课件后可重复使用,并且可以反复修改,不断更新内容。比如世界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各旅游区的旅游业发展及各个客源国来华旅游概况的发展变化等内容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备课时间,又提高了备课质量。

三、多媒体教学的负面影响。

多媒体能完成传统教学不能完成的任务,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其弊端也很明显。

(一)教师的主导淡化。

为了让学生能看清投影屏幕上的教学内容,往往要关上部分灯光和门窗,结果使教室呈现阴暗,易使学生产生发闷、发困及乏味等感觉,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干扰师生的教学情绪,从而使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被淡化,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另外,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堂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也会淡化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

(二)知识的“消化不良”

大多数学生在肯定多媒体教学直观、素材丰富的时候,对知识吸收的效果还是流露了一些担心。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变化快,可以加快课程的进度,但如果讲授速度太快、内容过多,教师依据课件不停地讲解,有时学生很难跟上课件的速度,想在课堂上吸收和掌握知识有一定困难,不好把握重点。有时学生在听讲的同时根本顾不上记笔记,一旦记笔记,后面的内容就顾不上听,更谈不上思考了,这样就影响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如果长期这样下去,疑难问题越积越多,导致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放弃学习,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很不利于对客源国理论知识的吸收。

(三)备课的质量不高。

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不利作用是课后占用了教师较多时间和精力,影响备课质量。客源国这门课要用的图片和视频比较多,为制作出精美高质量的课件,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找选择下载比较清晰有代表性的图片和视频并进行版面的精心设计等,结果花在钻研教材教改教法上所用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就大为减少,影响了备课授课质量。

多媒体教学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怎么整合各种媒介,能否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自身优势。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体会到以下几点经验和教训: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但它不能代替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不要把一些很容易讲清楚的内容也做成复杂的课件,这样不仅教师费时费神,学生也会抓不住重点,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当课堂教学引人cai后,学生的主体性变得更为突出,师生关系更趋于同位,但并不可由此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根据当代大学生和教材的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结构,确定发展目标,还要设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因而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时还是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寻求师生关系新的同位点,使师生关系处于动态的平衡中。

(二)教学内容适量。

运用多媒体教学容易造成信息量大,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如果学生在这种快速的教学中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或信息呈现的速度无法让同学们完整地做笔记,则会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如果传输知识的时间短于学生对其感知的时间,即节奏过快会造成学生感知的不充分,理解就不深刻、不透彻,从而对教材内容产生的疑问不断增加,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另外,多媒体教学减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因此在快节奏下其呈现的知识容量很大。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内容不是越多越好,否则教师为了完成备课内容只好“满堂灌”,使得多媒体成了代替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机器,把学生当作接受信息的容器,不仅没有学生思考的时间,也没有师生交流的时间,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做到内容适量,不要每张幻灯片的信息量都是满满的或把要讲的所有内容都列人幻灯片,而应该简明扼要,关键要使学生有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余地;比如各个客源国民俗风情,在播放理论知识幻灯片的停留时间尽量能够让学生做好笔记;各个客源国的特色旅游景点或独特风格的建筑、服装等图片幻灯片的播放速度可以稍快些,需要讲解时可稍作停留;教师讲课的语速也要稍慢些,老师传输知识的时间最好等同于或稍长于学生对其感知的时间;不要盲目利用多媒体追求课堂容量。

(三)熟悉使用多媒体设备,提高制作课件水平。

课件的好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全部。同样的课件,不同的教师授课的效果可能大不相同,除了知识底蕴不同外,教师的教姿、教态、魅力等方面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很重要的因素。《中国旅游客源国概论》教材没有附带课件,在常见的制作课件素材的基本工具使用、音频视频的剪辑技术的前提下,授课教师更应该自己制作课件。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合理地对授课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依据自己授课的风格进行课件制作。如遇到疑难问题,可以请教同事或专业人员。这样才能做出高质量的课件,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到美的享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充分掌握《中国旅游客源国概论》这门课程的关键知识,而且能激发其对多媒体设计的兴趣,还展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

(四)重视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互补性。

多媒体技术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任何教学媒体都有长短,不能因为过分地夸大多媒体的功能和重要性而舍弃传统教学方法,舍弃自己对教学基本功能的训练和追求。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技术,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把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其长,避其短。多媒体教室中都有黑板,教师可以根据内容需要很自由地在两种教学方法中间转换。对于一些背景性的知识、抽象的概念和无法看到各个客源国的旅游景点等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声音、动画产生较强的效应,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于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可以在黑板上书写要点进行解释。完整的板书将零散的、不完整的、不系统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若把这个整体完整地展现在黑板上,可以加深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那种把所有内容都展现在课件上,教师轻轻一点鼠标轻松教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总之,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多媒体是一种形象生动的现代教学手段,不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发展,它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的宗旨是不变的,它的使用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中国旅游客源国概论》这门课要充分发挥现有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根据大学生和教材特点“适时、适度、适当”地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词汇软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我结合师范生物学科的教学实践,开展了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的探索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计算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如讲“dna结构和复制”一节,我采取声像点睛的方式,首先让同学们看一段课外阅读,思考什么是遗传物质,dna为什么能控制性状的遗传,引导学生去探索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然后打开显示器,就可出现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及代表各种化学分子的图形……在复制过程中,首先出现一个旋转的dna空间结构,有一个动态的自动解旋、碱基的配对和形成两条dna分子的过程,这是在其他教学手段中所不能比拟的。在演示dna分子复制的同时,还可进行强化训练,也可自学练习。如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如碱基配对不符,会发出“嘟嘟”的响声。(我用它的谐音“不不”)这就对学生出现了声刺激,如果对了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音乐声。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记忆深刻,课后练习时正确率达到90%。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极大的兴趣。

2突出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并且能使微观世界宏观化。

直观性原则是教学中一个重要原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如讲葫芦藓的生殖特点。葫芦藓个体小,生殖过程必须借助于水的条件才能完成。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示器上首先出现葫芦藓的完整植株,再把各个部分用分解的形式描述:其蒴帽和蒴盖脱落后,由孢蒴中放散出大量的孢子,孢子萌发形成原丝体、长出假根和芽体,由芽发育成葫芦藓植株(配子体)。配子体中的.精子器和颈卵器放大,精子器中产生精子,借助水游到颈卵器中与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在颈卵器中进一步发育成胚,长出长柄……。整个的显示过程形象逼真,给同学以直观的感受,使不易理解的教学难点轻松自如地解决。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显示,90%的同学都能自己概括出葫芦藓的生殖过程。

3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1][2]。

信息技术在大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地区间物品的往来流通也日益频繁。现代企业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重视对长期效益的挖掘和对物流成本的控制,进一步提高物流系统的速度和安全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成为物流企业发展和努力的方向。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物流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不仅是限于物品的储存和运输,而且将整个物流系统资源进行拓展整合、优化升级,促进了物流行业的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信息电子化以及管理智能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节省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服务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今后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

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的有机结合,使物流行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信息化。随着市场经济和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物流服务也不断细致化,物流信息化成为适应市场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的主要表现是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信息表达的代码化、信息传递的实时化、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以及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因此,信息化也是现代物流的基础,是实现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应用的关键。

2.自动化。自动化是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由途径。自动化是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物流各环节操作的无人化,减少了物流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从而保证了物流服务的质量。物流中常用的自动化系统包括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语音自动识别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等。

3.网络化。物流网络化也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物流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系统通信的网络化和物流组织的网络化。通信网络化是现代物流信息交流的基本形式,它主要用于物流各环节中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信息交换,使企业和上下游客户都能随时了解货物情况,方便了物流管理和与客户间的沟通。组织网络化是通过企业内网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便于企业日常管理,确保内部运转流畅、工作高效。

4.智能化。物流信息化、自动化发展的更高层次是物流的智能化。它是通过对物流数据信息的收集,采用智能化系统取代人工对信息进行处理,来实现对作业过程科学合理的运筹和决策,如对运输路径的选择、自动分拣系统的运行等等。专家系统、库存水平系统、物流预测系统等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成为实现物流智能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物流发展的一大方向。

5.柔性化。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柔性化理念,因此柔性化物流模式也是现代物流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柔性化物流要求物流配送中心在以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基础和依托下,应用配套的柔性化物流系统和技术理念,如弹性制造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根据客户不同需求,采取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多批次的物流组织和作业方式,适应市场形式,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综合应用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技术、智能物流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

2.促进了物流贸易方式和经营体制的变革。物流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对于提高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以及促进其他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基础。

3.智能物流的应用。智能物流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等,使物流系统能够自动判断和处理物流仓储、配送、装卸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其在物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获取、管理升级、资源优化整合等方面。智能化信息获取使物流信息的获取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智能化系统对物流信息进行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获取,并按需要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提高了信息获取的高效性、准确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并为物流系统智能化管理打下基础。智能物流实现了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并且满足了物流企业内部决策需要,使企业管理更加条理化,促进了物流企业管理的优化升级,提高了企业服务水平。智能物流促进了物流信息化的多系统融合、多网融合以及多应用融合,实现了信息管理的统一化和标准化,促进了企业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4.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的重要方面,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对货物运输、配送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调度调配能力。在物流运输中采用gps技术,通过对运输车辆的定位,管理者就可以从人、货、车三个方面实时掌握物流运输状态,并对货物运输配送过程进行合理调配,确保货物能够准时、安全到达。即使途中出现意外造成延迟,也能够对客户进行有效的解释和沟通,争取客户谅解,减少纠纷,并使客户及时了解到货时间,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5.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信息安全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物流管理中主要涉及物流信息数据的安全。要确保物流信息数据安全,首先应加强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如加密技术、入检技术、安全审核、ca认证、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等等,这些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限制用户权限,阻挡外来入侵,确保物流信息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内部的培训和管理,使员工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安全技术的应用,加强对员工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规范化操作。

三、结语。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变革,实现了物流行业的创新升级。为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的现代化水平,物流企业要继续深化物流信息理念,推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使客户享受到更周到、更便捷的物流服务。

词汇软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我结合师范生物学科的教学实践,开展了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的探索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计算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如讲“dna结构和复制”一节,我采取声像点睛的方式,首先让同学们看一段课外阅读,思考什么是遗传物质,dna为什么能控制性状的遗传,引导学生去探索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然后打开显示器,就可出现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及代表各种化学分子的图形……在复制过程中,首先出现一个旋转的dna空间结构,有一个动态的自动解旋、碱基的配对和形成两条dna分子的过程,这是在其他教学手段中所不能比拟的。在演示dna分子复制的同时,还可进行强化训练,也可自学练习。如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如碱基配对不符,会发出“嘟嘟”的响声。(我用它的谐音“不不”)这就对学生出现了声刺激,如果对了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音乐声。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记忆深刻,课后练习时正确率达到90%。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极大的兴趣。

2突出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并且能使微观世界宏观化。

直观性原则是教学中一个重要原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如讲葫芦藓的生殖特点。葫芦藓个体小,生殖过程必须借助于水的条件才能完成。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示器上首先出现葫芦藓的完整植株,再把各个部分用分解的形式描述:其蒴帽和蒴盖脱落后,由孢蒴中放散出大量的孢子,孢子萌发形成原丝体、长出假根和芽体,由芽发育成葫芦藓植株(配子体)。配子体中的精子器和颈卵器放大,精子器中产生精子,借助水游到颈卵器中与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在颈卵器中进一步发育成胚,长出长柄……。整个的显示过程形象逼真,给同学以直观的感受,使不易理解的教学难点轻松自如地解决。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显示,90%的同学都能自己概括出葫芦藓的生殖过程。

3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生理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如人体的细胞、血液的流动和尿的生成等。这些均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但又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讲血液循环时,过去我用“讲述+版画”的形式讲授,以语言讲述为主,板画为辅,虽然也能强调重点,但缺点是既不真实,也缺乏动感。如果应用计算机软件来显示这一生理过程,既能真实、艺术地再现心脏的结构和血液流动的动态过程,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在显示之前可设思考题,让同学带着问题去看。如心室收缩时,心房处于什么状态?血液为什么没有流回心房?心房收缩时心室处于什么状态?另外,教师可先出示模型,使同学对心脏的形态、大小,各部分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打开显示器,首先出现的是心脏剖面图。用光点把4个腔进行强化,接着就是瓣膜的强化。血管与4个腔相连,分别用红光和蓝光强化,然后就是心脏搏动和血流方向,说明心脏是动力器官,使同学进一步懂得心脏的重要性,为下节讲体育锻练对心脏的影响奠定基础。另外在显示过程中,可以根据时间放慢速度,边讲边显示。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识过程中,又得到教师适时、适度的强化,使这一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以后测验这一内容时,85%的同学都能用绘图的方式画出血流的方向,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掌握这部分内容。

4能提高一节课的知识含量。

计算机软件运用了视、听并用的记忆效果,在帮助学生认识与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葫芦藓的生殖和蕨类植物的生殖”这一节,过去用一节课时间特别紧张甚至还需延长时间,现在通过运用软件教学,大大缩短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学习理解过程,仅用半节课就完成了。目前计算机主要通过屏幕显示提供视觉刺激,通过声音提供听觉刺激,所显示的图象是平面的。将来立体电视技术的应用将可使学生见到立体图象;香味电视技术则可以使学生嗅到不同的气味。生物教学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使我们的生物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将为培养我们的生物科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慕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有其鲜明的独特性。如果把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只看作是单纯的认知过程,那么学生的学习显然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性亦受到制约。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情感与认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只注重认知目标的达成,即把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看作是教学的惟一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常以掌握“双基”的程度予以评价。这种严重忽视情感目标的教学形式,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体育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以致出现当前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局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倾向,它是和人的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因此,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是使学生重新热情投身体育课堂的关键。近年来,受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入到关注学生的情感上,并进行了大量诸如“愉快体育”、“成功体育”、“快乐体育”的教学实验。然而,由于布鲁姆教学目标理论的局限性,以及广大一线教师对“情感”在体育教学中地位上的误解,使得教学中出现了“情”与“知”一一对应的僵硬程式,或是以“情”为主以“知”为辅的怪圈。事实上,教学中情与知的关系,就是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关系。“知”对教学起直接作用,是教学过程中的执行操作系统;“情”对教学起间接作用,是教学过程中的动力节系统[2]。因而,只有在教学中做到以情促知、以知促情、情知互动,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情知教学最早是由冷冉教授所提出,他认为从学生心理过程来分析,学习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即认知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即情绪、性格的过程[3]。这两个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是统一的。简言之,情知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效获得知识,同时又陶冶情操、培养情感的过程。

1.激发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积极投身于体育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外在条件的激发,更重要学生内在心理因素的转化。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才能促成高质量的学习。因此,情知教学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本身具有的活动性、趣味性、竞争性等特点,通过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达成体育教学活动的预期目的。

2.充分展现自我。

体育教学的特点是,肢体动作多于语言说教,形象思维胜过抽象思维,感性体验高于理性思辩,但教师不能因此把学生视为只会模仿的人。如果教学中只是教师,或少数几个学生在“表演”,那么那些少有参与的学生,长久以往就会越来越缺乏学习体育的热情,学习效率也随之会越来越低。因而,情知教学要设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以满足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具体而言,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尽可能地丰富成功的经验;创设良性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体验成功[4]。

3.适时予以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体育教学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将技能的优劣视为惟一标准。情知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对学生的情感评价。即使是学生小小的成功,教师也要及时予以积极评价,这不仅可以强化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也可激发其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5]。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体育学习质量,从中找寻自身的不足,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终身体育意识。

综上,体育教学中应用情知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效果,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需指出的是,实施情知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在体育教学中无故找寻情感因素,而是要以情促知,以知促情,力求形成情知互动的教学格局,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有机统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词汇软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1995年12月荣获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小学英语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在近几年的英语词汇教学中笔者引入了语法代码教学法。语法代码教学法不但注重语义、而且注重语用,是语义、语用并重的教学法;它在注重语用方面,不单侧重于具体词语的用法,更侧重于同类词汇用法的概括。因此,这是解决目前大多数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背单词短语而到头来不会用的问题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下面从语法代码教学法的科学性、优越性、具体应用和应用效果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语法代码教学法的科学性。

《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集当代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之大成,在词汇释义方面,提供了大量语法知识,阐明了词的句法特征,概括了英语的语用实际,以指导词汇的应用。这不仅是史无前例的创举,而且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英语学习者的好评。语法代码教学法也正是采用了ldce的部分语法代码,并对之进行了简化、归纳和总结,使之更适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适于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语法代码教学法是依托ldce这样一部权威性的辞书而确立的教学方法,因而具有坚实的科学性基础。

二、语法代码教学法的优越性。

语法代码教学法不但具有坚实的科学性,而且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首先,语法代码教学法能更好地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优化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去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当堂的教学内容,学会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以pretend(l7,sb1)一词的教学为例,我是这样处理的。先板书写出:

pretend[。

[1][2][3][4][5][6]。

文体学在大学公共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在《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教学中,其功效表现尤为明显,对学生掌握、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从二维空间过渡到三维空间有很大帮助。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去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表面积、体积概念的教学,都可以采用多媒体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再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利用动画效果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自主有效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突出重点,理解计算方法。

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将平面上能画的立体图形真正立起来,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的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如《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教学,在体积计算方法的教学中,利用实物演示比较麻烦,且效果不好,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具,对长方体进行一排,再一层的分割再聚合,将清楚的演示出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掌握公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生动的动态一画面联系起来,不用教师多讲,也就能准确、快速地理解掌握。

三、突破难点,结合实际。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教学中,渗透侧面积的教学,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对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理解有一定困难,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先出示长方体的底面,把它的侧面展示,这时形成一条线段,清楚地演示出底面周长,再慢慢地立起来,这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侧面积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长是底面周长,宽是高,这样就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表面积的应用时,求六个面不完全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

四、扩大知识,发展能力。

《整理复习》中的第11题:“一个正方体容器棱长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5升水,再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这时量水深15厘米,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如果利用多媒体演示:倒入5升水后,再在水平面用红线标记,石头放入后,水平面上升超过红线,不用教师多言,学生能很快理解,上面升上来的水的体积即石头的体积,为学生求不规则物体的体侧和以后学习基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多媒体教学不能只为顺应潮流,一哄而上,要用在实处,用好,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文体学在大学公共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句型转换练习是外语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基于文体学的理论,结合例句,从语言运用的`“正确性”及“适合性”的角度阐述文体学应用于句型转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作者:高雪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外语系,广西,南宁,530003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41)分类号:h3关键词:文体句型转换正确适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