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模板16篇)

时间:2023-12-22 07:26:02 作者:影墨

学习是人类一生的必经之路,它能够帮助我们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学习能够使我们更加自信和坚定,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勇往直前。

试论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的论文

论文摘要:化学不仅仅是高中阶段的科目之一,更应是让学生们锻炼思维能力、提升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高中生对待化学却背上了分数的包袱,不能主动、自主地学习化学。为克服这一问题,老师需要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与积极性,培养学生们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乐趣,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们有充足的动力来学习。对于高中化学来讲,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应当是我们所有化学老师的研究重点。

一、当前高中生化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提升学生们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与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许多同学上化学课能够认真听讲,化学考试也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他们依然缺乏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总结起来有以下问题:

(一)没有意识到化学科目的重要性。

在我们当前的考试制度下,学生们都能意识到分数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都会以分数为目的来学习化学,而忽视了化学这门课本身的重要性。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化学需要学生们主动地探究、深入地思考,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然而,大部分学生仅仅将化学作为一种拿分的“手段”,而没有将其作为一门可以锻炼自己、开发自己的课程。

(二)缺乏积极学习化学的动力。

被动学习,是大部分高中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许多学生并没有养成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之所以能够努力学习,很大原因是来源于家长的逼迫、老师的督促。这种态度在化学课上体现得也很明显,除了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们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兴趣外,在对待其他的课程内容如讲述课本基础知识、课后练习上都不能做到积极主动,更重要的是,很少有同学能以探索、发现的态度来对待化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同学都成为“死读书”。

(三)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弱。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记——背诵、练习——考试,学生们不论是对待什么科目都是采用这种死板、效率低下的学习方式。结果学生陷入这样的怪圈:高中毕业知识还给高中老师,大学毕业知识还给大学老师,导致毕业生能力低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究其原因,多数学生都没能在上学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习惯的要求更高,而这也是培养学生们这方面能力的最好的“战场”,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让学生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已经是现阶段教育发展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提升学生们主动、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个大而泛的口号,我们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一门科目中,对于高中化学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一)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发现化学的乐趣。

“态度决定你的高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国内的教育家们早已经肯定了心态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化学这门科目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们知道化学对于他们来讲并不只等于分数,学习化学是一项技能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拓宽思维的广度、深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容易的适应社会;第二,要让学生们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提升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化学的独特性决定了这门科目要比其他的科目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在平常的化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自我观察、师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们找寻学习化学的乐趣。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论文

摘要:文章探讨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巧妙设置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指导审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科学故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前预习,探究新知,创造性解决问题。

心理学对解决问题的解释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1]。解决问题时要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由条件到目标的推导并加以描述。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巧妙设置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

解决问题的目的之一是能在解决过程中提出更有意义、更有质量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逐层深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动机。例如,在学习细胞物质的运输时,教师可利用农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烧苗”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为什么会有‘烧苗’现象呢?这体现的生物学本质又是什么?”等问题,利用这两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一章节的知识,使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指导审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审题的方法,让其明白问题的条件和答案间有着内在联系,引导其使用科学的读题方法,在理清两者间的关系后再进行解答。在答题时,首先要让学生通读一遍题目,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其次可引导学生跳读,很多题目中都包含一些与解题无关甚至是用于干扰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跳读并用笔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如题“绿叶海蜗牛具有一种保存并不损害叶绿体的非凡才能,即通过进食绿藻就可以将植物体内的叶绿体储存在自己体内,该过程被称为盗食质体。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绿叶海蜗牛没有贝壳,看上去像片叶子,而且其与植物的相似度较高,若长时间不见光就会枯萎,由绿变棕,最终死亡。针对此类现象,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光照强度的大小对绿叶海蜗牛生长状况的影响,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这道题目中的文字很长,通过跳读得出的关键信息就是“绿叶海蜗牛可以储存食物中的叶绿体,长时间不见光会死亡,需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绿叶海蜗牛生长状况的影响”。跳读之后,让学生对找出的关键词句进行精读,边读边思考,将题目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找出解答问题的关键,这道题中自变量(光照强度)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将光照强度与绿色植物的知识点结合就很容易设计出实验并预测到结果。最后,让学生在写出答案后再将题目通读一遍,以检查自己的解题方法是否有误。

三、引入科学故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中生物教学要体现科学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科学故事,让学生通过对科学发展史、物理模型的建立等内容的学习,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思考、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从而使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例如,普利斯特利曾提出,为什么在密闭容器中的小老鼠在几天后会死?容器中原本有空气,小鼠为什么不能成活?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普利斯特利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把点燃的蜡烛放在有小鼠的密闭容器中,蜡烛很快会熄灭,小鼠也会死亡,因此他猜想蜡烛燃烧会使空气被污染,所以导致小鼠不能呼吸,蜡烛也不能继续燃烧。继而他又思考被污染的空气能否被净化,于是有了伟大的发现,推进了植物光合作用史向前发展。

四、提前预习,探究新知,创造性解决问题。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在预习中遇到问题时进行大胆猜想和假设,使学生能利用已学知识推测未学知识的概念和内容。此阶段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目,使学生能针对性地翻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关联性自学,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和知识点类比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预测学生在预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适当引导。例如,学生在预习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基本一样,但为什么在有丝分裂末期,植物细胞是从细胞中央生出细胞板,然后向两边延伸最终分成两个细胞,而动物细胞却是从细胞中间溢裂成两个细胞呢?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前先复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再根据复习内容预习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联想到是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所以才有这种差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己动脑解决困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乐于思考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要把握教材的知识脉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提高其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拓展学生学习应用的空间,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的论文

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往往从兴趣开始。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倾向。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对教师来说,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处在主导地位的教师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行,证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是合格的、值得信赖的人,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教育过程的有机互动,达成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

在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变成教学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不同的问题形成新的见解,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有效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启发式”教学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再把知识表达出来。“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当学生处在这样的学习状态时,就需要教师的启发帮助。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通过教师的引导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把知识内化并转为能力,从而实现爱学习、会学习的教学目标。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经历问题解决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3“.自主式”教学法。

“自主式”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使学生自主地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应用知识———探索求新”的学习过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启发。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始终处在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精心组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例如,听说、演讲、读写竞赛,戏剧表演等。在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展示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成果,体会成功的欢乐,产生成就感,强化其学习动机,激发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学习兴趣。

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及时反馈信息。教师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创设一系列小组学习活动,使学生互助学习,这样有利于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改进,并在前进中提高自信心保持学习的长久热情。

五、及时反馈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应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评价,充分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音乐、图画、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语言文字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感性知识,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更能把学生较快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例如讲《范进中举》一文,对于胡屠夫在范进中举前“腆着肚子”和中举后“弯腰扯衣”这两个反差极大的行为,可以让一个胖学生和一个瘦学生来表演这两个情节,学生马上兴趣大增,也对人物有了深刻理解。这样的教学,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习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语文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试论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的论文

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为学习新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书中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做上标记,然后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就会更加认真的去听课,对于自己理解的内容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和加深。所以,在孩子开始学习的阶段,老师和家长要培养孩子预习的好习惯,对孩子的预习进行督促,帮助孩子完成新课知识的预习。

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发现,尤其是年级越低年龄越小的学生,对自己的东西整理,书包课桌经常是乱糟糟的,在讲到某个需要学习工具的部分,大部分同学开始翻箱倒柜,找东西,顿时整个教室一片糟,这样既浪费别人的时间,也浪费自己的时间,还打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所以,老师和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整理东西的习惯,这样不管是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日后的独立生活都是非常好的.习惯。

课堂是学习的最好的场所,但是小学生的年龄的特点关系,很多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上课不能认真的听讲,所以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强调纪律,强调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在课堂中,首先老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沉浸在学习中,其次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高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论文

摘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课堂艺术的不断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探讨、摸索,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热烈的。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刻苦学习、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也是今后事业成功的基础条件。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说明兴趣能转变为学习主动性的作用。要想使学生在《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高职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以教材为线索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地运用比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工基磷这门课中的很多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结合实际生活,适当地运用比喻,这对于学生来讲可以使原本抽象的理论概念生活化、生动化,从而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才有可能培养起在课堂内外要去探究的主动学习习惯和能力。例如:在安全用电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不是将应该怎么做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较多的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用电事故来分析原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另外,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难以掌握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越,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电位”这节内容时,很多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电位”一直概念不清,但又是后续课程使用较多的概念。若忽视了这个概念的讲解,将影响到后续课程较长时间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使学生弄懂、记清。电位也是电压,它是电压的特例。定义“电位”是参考点确定后某点(起点)到参考点(终点)间的电压,对于一个确定的电路,某点电位值随参考点的不同而变化,而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则是不变的。这如同两座高楼:楼1是40米高,楼2是60米高。如果将地平线设为参考点,则每座楼的高度是40米,60米(即他们的电位值);若将参考点改为10米高的位置,则楼1的高度变为30米,楼2的高度变为50米(参考点改变了则电位随之改变),但它们之间的高度差永远是20米(即两点间的电压是固定不变的)。这比喻不仅较准确地描述了定义的含义,而且降低了教学难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注意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一些较抽象且很难用实验来实现的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使有关内容生动化、形象化。例如三相异步电机的旋转磁场对学生来讲是很抽象的,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有难度,我就将旋转磁场的产生原理做成幻灯片,每一张幻灯片呈现的是随绕组旋转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旋转磁场的角度。幻灯片中绕组、感应电流、旋转磁场的颜色各不相同,同时还应用了闪现、连续播放造成的特殊的视觉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给学生流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及培养目标,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创造这方面的机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实验资源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不依赖别人的帮助,不期望得出现成的答案,独立地、创造性地认识事物,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现提供电池若干,导线若干米,单联开关两个,电铃一个,要求两间房子共同使用此盏电铃。请学生画出控制电路图,并进行现场模板安装。就题而论,学生可设计出多种方案,然后动手去实现自己的方案。在成功中学生兴趣顿增,会更加积极、大胆地去参与。

通过实验教学,即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理论,体会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又训练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一些思维方法和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电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观条件。

(一)运用期望效应,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小学1——6年级随机抽取20qo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老师宣布说:“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习潜力。”预示他们可能比其他学生有更好的成绩。八个月后,老师获得如期的结果。一年后,再一次测验,这些学生的成绩仍在提高。罗森塔尔这种实验效应被称为皮马利翁效应,学术界又称为罗森塔尔实验效应或期望效应。期望是一种看不见的教育信念,对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承认每个孩子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激发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能自觉努力去实现,不断地逼近远景性期望。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类似手法对学生增强自信心会收到较好效果。

即教学中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想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教师要相信他能答对,不要急于请别的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进行解答,此时可作适当提示,让正确结论从他口中答出。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得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强,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搭建成功舞台,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盖兹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满怀希望,充满自信,以坚实的脚步走向更高层次的成功,教师需要搭建舞台,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会激起更大的动力,也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针对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可以从淡化理论、强化动手让职高生体验成功的经历。

1、淡化理论。

目前高职《电工基{i教材实际上是大学教材浓缩体,过分强调知识的推导,由于学生水平不一导致学习困难。因而授课时,可适当降低门槛,将不影响后继内容的理论可略讲或删去,避免理论枯燥,重在公式应用解题。例如在讲授“rlc串联电路”这节内容时,可删去用相量图推导数量及相位关系来历,只告诉学生公式,让他们用公式解题,从解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强化动手。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注重实践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我们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加强学生动手训练,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信心。

(1)探索实验。

《电工基础是一门与实验有密切联系的学科,传统教学要求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虽满足学生好奇心理,但由于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无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缺乏感性认识,情感体验贫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问题”的序列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探究实验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翁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探究实验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化解难点、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概念,运用规律等,享受成功的快乐。

(2)制作小产品。

让学生参与制作生活中用得上的小产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感到一种成就感,进而增强了学好知识的自信心,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气氛浓了,就比较容易掌握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例如:讲授变压器这节时,可先制作变压器。通过制作,不仅使学生对电工课产生兴趣,学习了常用元器件识别,检测等技能,而且当学生看着自己亲自做的产品,,在老师的高度赞赏下,摒弃了“我不是学习的料子”的观念,在电工学习上能够“抬起头来走路”,获得强烈的成功感,树立了自信心,体会到知识能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合理进行课程设计,创造主动学习的客观情境。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在电工教学中,更需要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更新观点,探索出适用于高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推动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要把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营造一个“让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留给学生空间,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探索、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电工教学的课程设计中运用分组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将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组员可以是学习程度、兴趣、个性、性别等的同质,也可以是异质。一般是异质,因为互补性强,更能体现的发挥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然后从每一小组中推选一名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都较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起指导、监督、联络的作用。在上课时合理地安排座位,以组长为中心,组员在四周,这样便于辅导。为互动提供条件,接着就实施互动协作学习。

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即定目标的过程中,有全局观点,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例如,在讲授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及制动的课程时可以放在实验室进行,在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原理后,指导学生进行电动机旋转的实验,之后让学生考虑如何使电动机可以反转,怎样使电动机制动。学生在自己接线过程中会全神贯注,满怀期待,当实验成功时,他们会满心喜悦,勃发自信,进而会探索新的知识。因此,动手操作实验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课堂艺术的不断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探讨、摸索,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方明编。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

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论文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备课时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注重知识探索过程中的能力转化;注重认识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备课时,要密切将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尽量在学生的情绪体验中找到相应的支撑点,使学生的心理定向、情绪定向、思维定向,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调动其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

有鉴于此,我采用了“实践——观察——总结”的教学步骤,先由学生在教师不加指点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操作,留给学生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同时,在实践中,也必然有部分学生会碰到以些障碍,可让他们合作讨论,也可以让他们质问难。然后,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规范操作的全过程。此时此刻,学生们有的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实践操作是否正确;有的则想弄懂尚未掌握之处,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从而使教师的“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肯定自己的成功之处,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又初步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参与热情,可谓一举三得。

1、唤醒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问,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醒其参与学习的热情。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里状态,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其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然而,有的教师认为,高年级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似乎已进入“休眠”状态,“导”也无用。其实不然,试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见识愈广、思维也愈成熟,“自主”的意识也就更强,他们怎会甘心做学习的傀儡?他们有他们的.思想,他们有他们的见解,他们有交流自己想法的愿望与热情。只要教师能善加引导,相信星星之火,也可燎原。

这一点,我在平时教学中深有体会。例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我便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课堂旅游”的情境,激励学生量地图算旅程。

这时,教师尚未向学生介绍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而故意让学生自己敞开思路,寻求计算旅程的方法。过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质疑问难。此时再顺水推舟,让学生自己理一理:“要算出旅程,必须知道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有哪些能自己看书解决;还有哪些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这样,就使学生在大脑高度兴奋的状态下,既紧张又轻松地认识和掌握了比例尺以及运用比例尺计算路程的方法。

2、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终归宿,需要学生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掌握各种自主参与的方法,并在灵活运用方法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能力得以发展。所以,学会自主参与的方法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键所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是人的一种本能。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大胆猜想,能在学习方法、解题思路上“另辟蹊径”、“别出心裁”,而且往往比老师介绍的那种方法更为简捷,易于接受。这说明了学生的内心深处那种潜在的创造欲望,期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我们教师就正视学生的这种超越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如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准备题:“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学生顺利解决后,教师再出示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由于单位“1”发生了变化,使学生在理解上遇到了障碍,新旧知识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通过短时间的思考,学生心存疑虑,有了合作学习的需要。这时,教师再顺应学生的需要,安排四人一组进行操作讨论,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学习中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系列安排,既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发挥了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了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应当注意的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方法虽然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一堂课中,各种自主参与的方法又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主参与的方法体系。教师应根据知识类型与课堂教学结构的不同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和掌握各种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更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以促进使其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之中。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平台,以发展学生自主性。

总之,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真正将自主学习的观念转变为我们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平台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自主意识,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自主意识,学生的自主性向才能得以培养,其自主性才能得以弘扬。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论文

近年来,高考的改革一直备受关注。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启动了高考的改革。此外,从目前已经公布的各地高考的改革方案来看,全国大部分省份也将于2017—2019年陆续启动高考的改革,文理不分科成为改革大趋势。其中,已经明确将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有:北京、湖南、海南、江西、山东、天津。在文理不分科的趋势下,地理学科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人与地理环境联系密切,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还可以学到很多保护地理环境的方法,认识到对地理环境进行合理利用改造与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繁衍息息相关。这些知识可以说充满了趣味性。然而事实却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高中地理课枯燥乏味。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把兴趣培养作为基础手段,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还能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高中地理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1学生对地理缺乏兴趣的原因。

1.1缺乏重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般被用来形容知识渊博。从字面上理解,对天文和地理知识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该算是有学之士了。其实,抛开知识的深度、精度问题暂且不谈,仅仅从高中地理所涉及知识的广度来看,地理也可以算得上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了。然而,这样一个有深度、有精度、有内容的学科,多年来却始终处于不太被重视,甚至是被忽视的尴尬地位。对于理科生来说,在高考的压力下,几乎所有精力都被用于高考科目,学习地理只是为了应付会考,在地理课上复习高考科目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对于文科地理教学来说,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很多人认为既然是文科,记记背背就能出成绩,完全忽略了在地理学科中有很多理解性内容这一现实。在未加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死记硬背,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很难出成绩。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对地理逐渐产生了恐惧情绪,更加不用说学习的乐趣了。而且为了达到短期的应试效果,地理课堂课内“满堂灌”,课后“题海战”,极大地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失去了对地理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知性。

1.2学习困难。

目前高中使用的几个版本的地理教材都做到了图文并茂,内容编写上也比较注重趣味性,但仍然有很多学生反映“地理比较难学”。究竟难在哪里?地理学科具有时空广大性、组成复杂性、区域差异性、多要素综合性、人地相关性等特征。宏观广大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学生难以成功地感知、理解和记忆。此外,从目前应用的地理教材和教学大纲来看,高中地理普遍使用的是先自然、后人文,从宇宙、太阳系,到地球,再到人地关系的“由大到小”的框架体系。学生开始学习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宇宙和地球的部分,其中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感知能力,可以说是整个高中地理最难的部分。因为开始学习就碰到巨大的困难,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极大的打击,进而影响到今后的地理学习,从而使地理成为了一门比较难教、难学的课程。

2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

2.1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也可以称为引言,一般被用作一节课的导语。虽然课堂导入的内容不是课的正文,但其对提高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宜的课堂导入内容和导入形式不仅可以先声夺人,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引导,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1.1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课堂导入最常用的方法。也就是由复习旧课逐渐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方法对知识间的衔接非常有利。例如,在学习“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授课开始之前先针对此前刚刚学过的“海水运动”的内容进行提问: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会影响气温和降水吗?这样在旧知识到新内容的过渡显得十分自然。

2.1.2设问导入法。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并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设问,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例如,在学习“天气系统”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用首先由当地天气入手,通过简单的提问,比如:已经连续下了一周的雨了,同学们感觉如何?这样的天气对你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以此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到关注天气上来。

2.1.3预习导入法。

在每节课结束之前,教师可针对下节课将要涉及的内容,设计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下节课上课时,首先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下节课所学内容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接受起来容易一些,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1.4时事导入法。

近期发生在身边的事或者国内外的新闻事件也可以作为课堂导入话题。例如,某一年在学习“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时,我国青藏铁路正式全线贯通,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由此话题导入,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更加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2.1.5背景知识导入法。

在正式开始讲课之前,先利用图片和资料很多,直观、生动地将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水循环”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各种水体的图片:有世界著名的大江大河,也有身边的涓涓溪流。由视觉刺激引出授课内容,学生兴趣会更强。

2.2课堂活动。

高中地理知识量比较庞大,且涉及到的内容比较繁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为了透彻地讲解某些规律、现象,就会无意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就是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教师指导学生去背、去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可以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课堂新鲜有趣,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合适的课堂活动就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在学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可以尝试由学生来当一次老师。具体操作方法为:课前1周,教师设计6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将全班学生分为6组,各组通过抽签选择一个问题。要求在这一周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资料,认真准备,最后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讲解该环境问题的来龙去脉。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收集资料和讲课准备的过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合作、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课堂活动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灵活掌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活动方式,切记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将无法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2.3现代教学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逐渐走入更多的课堂。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可以同时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教学工具,交互便利、直观形象、音乐优美、动感丰富、感染力强等是其显著优点。对于地理教学,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更加显而易见。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优化教学效果,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地球的运动”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中学地理一个最大的难点。在对这一单元进行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工具,把地球的公转、自转、黄赤交角、晨昏线等内容用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因此,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课堂上,授课时间有限,教师通常很难快速、准确地将复杂多样的板图、板画充分地展示出来。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以“地球的运动”为例,因为这一节课程的内容非常抽象,如果单从文字上看,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动画演示等,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看到地球运动的变化过程,从而对比较抽象的知识有更具体化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其中含义。

2.4思维方式的转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再详细的讲解也不如教会学生自己思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引导学生建立地理思维。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地理学习来说,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对学生的想象力加以培养,鼓励学生对课本上描述的画面展开想象。

(2)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鼓励学生根据先前学到的有限的地理知识,调动出以往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对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做出判断。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直觉能力的培养,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有助于启发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对于一些要求学生必须牢牢记住的知识点,如地球公转的问题、黄赤交角的问题以及时差问题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后往前推导,这样就很容易茅塞顿开,对复杂繁琐问题能够彻底搞懂。

3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考压力大、课业负担重的情况下,地理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把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做,并贯穿始终。通过适宜的课堂导入和课堂活动,配合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2]张立祖.现代教学媒体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3]范敦泉.浅谈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成功:教育,2008(5):82.

[4]曹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与评价,2012(8):29,31.

[5]邓长珍.浅谈高中地理兴趣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7).

浅析高职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教育论文

摘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课堂艺术的不断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探讨、摸索,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工基础激发兴趣;学习主动性;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热烈的。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刻苦学习、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也是今后事业成功的基础条件。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说明兴趣能转变为学习主动性的作用。要想使学生在《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高职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以教材为线索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地运用比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工基磷这门课中的很多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结合实际生活,适当地运用比喻,这对于学生来讲可以使原本抽象的理论概念生活化、生动化,从而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才有可能培养起在课堂内外要去探究的主动学习习惯和能力。例如:在安全用电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不是将应该怎么做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较多的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用电事故来分析原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另外,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难以掌握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越,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电位”这节内容时,很多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电位”一直概念不清,但又是后续课程使用较多的概念。若忽视了这个概念的讲解,将影响到后续课程较长时间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使学生弄懂、记清。电位也是电压,它是电压的特例。定义“电位”是参考点确定后某点(起点)到参考点(终点)间的电压,对于一个确定的电路,某点电位值随参考点的不同而变化,而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则是不变的。这如同两座高楼:楼1是40米高,楼2是60米高。如果将地平线设为参考点,则每座楼的高度是40米,60米(即他们的电位值);若将参考点改为10米高的位置,则楼1的高度变为30米,楼2的高度变为50米(参考点改变了则电位随之改变),但它们之间的高度差永远是20米(即两点间的电压是固定不变的)。这比喻不仅较准确地描述了定义的含义,而且降低了教学难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注意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一些较抽象且很难用实验来实现的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使有关内容生动化、形象化。例如三相异步电机的旋转磁场对学生来讲是很抽象的,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有难度,我就将旋转磁场的产生原理做成幻灯片,每一张幻灯片呈现的是随绕组旋转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旋转磁场的角度。幻灯片中绕组、感应电流、旋转磁场的颜色各不相同,同时还应用了闪现、连续播放造成的特殊的视觉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给学生流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及培养目标,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创造这方面的机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实验资源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不依赖别人的帮助,不期望得出现成的答案,独立地、创造性地认识事物,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现提供电池若干,导线若干米,单联开关两个,电铃一个,要求两间房子共同使用此盏电铃。请学生画出控制电路图,并进行现场模板安装。就题而论,学生可设计出多种方案,然后动手去实现自己的方案。在成功中学生兴趣顿增,会更加积极、大胆地去参与。

通过实验教学,即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理论,体会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又训练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一些思维方法和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电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观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小学1——6年级随机抽取20qo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老师宣布说:“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习潜力。”预示他们可能比其他学生有更好的成绩。八个月后,老师获得如期的结果。一年后,再一次测验,这些学生的成绩仍在提高。罗森塔尔这种实验效应被称为皮马利翁效应,学术界又称为罗森塔尔实验效应或期望效应。期望是一种看不见的教育信念,对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承认每个孩子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激发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能自觉努力去实现,不断地逼近远景性期望。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类似手法对学生增强自信心会收到较好效果。

即教学中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想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教师要相信他能答对,不要急于请别的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进行解答,此时可作适当提示,让正确结论从他口中答出。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得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强,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盖兹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满怀希望,充满自信,以坚实的脚步走向更高层次的成功,教师需要搭建舞台,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会激起更大的动力,也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针对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可以从淡化理论、强化动手让职高生体验成功的经历。

1、淡化理论。

目前高职《电工基{i教材实际上是大学教材浓缩体,过分强调知识的推导,由于学生水平不一导致学习困难。因而授课时,可适当降低门槛,将不影响后继内容的理论可略讲或删去,避免理论枯燥,重在公式应用解题。例如在讲授“rlc串联电路”这节内容时,可删去用相量图推导数量及相位关系来历,只告诉学生公式,让他们用公式解题,从解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强化动手。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注重实践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我们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加强学生动手训练,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信心。

(1)探索实验。

《电工基础是一门与实验有密切联系的学科,传统教学要求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虽满足学生好奇心理,但由于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无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缺乏感性认识,情感体验贫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问题”的序列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探究实验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翁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探究实验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化解难点、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概念,运用规律等,享受成功的快乐。

(2)制作小产品。

让学生参与制作生活中用得上的小产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感到一种成就感,进而增强了学好知识的自信心,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气氛浓了,就比较容易掌握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例如:讲授变压器这节时,可先制作变压器。通过制作,不仅使学生对电工课产生兴趣,学习了常用元器件识别,检测等技能,而且当学生看着自己亲自做的产品,,在老师的高度赞赏下,摒弃了“我不是学习的料子”的观念,在电工学习上能够“抬起头来走路”,获得强烈的成功感,树立了自信心,体会到知识能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合理进行课程设计,创造主动学习的客观情境。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在电工教学中,更需要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更新观点,探索出适用于高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推动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要把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营造一个“让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留给学生空间,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探索、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电工教学的课程设计中运用分组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将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组员可以是学习程度、兴趣、个性、性别等的同质,也可以是异质。一般是异质,因为互补性强,更能体现的发挥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然后从每一小组中推选一名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都较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起指导、监督、联络的作用。在上课时合理地安排座位,以组长为中心,组员在四周,这样便于辅导。为互动提供条件,接着就实施互动协作学习。

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即定目标的过程中,有全局观点,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例如,在讲授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及制动的课程时可以放在实验室进行,在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原理后,指导学生进行电动机旋转的实验,之后让学生考虑如何使电动机可以反转,怎样使电动机制动。学生在自己接线过程中会全神贯注,满怀期待,当实验成功时,他们会满心喜悦,勃发自信,进而会探索新的知识。因此,动手操作实验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课堂艺术的不断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探讨、摸索,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方明编。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试论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的论文

论文摘要:化学不仅仅是高中阶段的科目之一,更应是让学生们锻炼思维能力、提升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高中生对待化学却背上了分数的包袱,不能主动、自主地学习化学。为克服这一问题,老师需要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与积极性,培养学生们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乐趣,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们有充足的动力来学习。对于高中化学来讲,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应当是我们所有化学老师的研究重点。

一、当前高中生化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提升学生们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与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许多同学上化学课能够认真听讲,化学考试也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他们依然缺乏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总结起来有以下问题:

(一)没有意识到化学科目的重要性。

在我们当前的考试制度下,学生们都能意识到分数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都会以分数为目的来学习化学,而忽视了化学这门课本身的重要性。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化学需要学生们主动地探究、深入地思考,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然而,大部分学生仅仅将化学作为一种拿分的“手段”,而没有将其作为一门可以锻炼自己、开发自己的课程。

(二)缺乏积极学习化学的动力。

被动学习,是大部分高中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许多学生并没有养成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之所以能够努力学习,很大原因是来源于家长的逼迫、老师的督促。这种态度在化学课上体现得也很明显,除了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们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兴趣外,在对待其他的课程内容如讲述课本基础知识、课后练习上都不能做到积极主动,更重要的是,很少有同学能以探索、发现的态度来对待化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同学都成为“死读书”。

(三)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弱。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记——背诵、练习——考试,学生们不论是对待什么科目都是采用这种死板、效率低下的学习方式。结果学生陷入这样的怪圈:高中毕业知识还给高中老师,大学毕业知识还给大学老师,导致毕业生能力低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究其原因,多数学生都没能在上学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习惯的要求更高,而这也是培养学生们这方面能力的最好的“战场”,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让学生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已经是现阶段教育发展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提升学生们主动、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个大而泛的口号,我们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一门科目中,对于高中化学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一)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发现化学的乐趣。

“态度决定你的高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国内的教育家们早已经肯定了心态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化学这门科目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们知道化学对于他们来讲并不只等于分数,学习化学是一项技能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拓宽思维的广度、深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容易的适应社会;第二,要让学生们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提升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化学的独特性决定了这门科目要比其他的科目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在平常的化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自我观察、师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们找寻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随着教学理念的进步,教学的主要任务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成为当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知识讲授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体制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在教学中提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可以促进让学生们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精英人才。高中化学课是提升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后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当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中以引导为主,让学生们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化学学习习惯,通过日常学习来提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有意识、有能力主动去进行化学课程的学习。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有着很大影响,这要求老师不能采取过于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当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接轨,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小组教学的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们学习的注意力。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要让他们从简单的知识学起,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总之,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化学不仅影响着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更是可以作为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要注重学生们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塑造能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更要革新教育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高中化学中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叶兆平.浅谈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j].保山师专学报,(2).

[2]窦福林.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8).

[3]唐晓菲.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现代阅读,(9).

高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论文

关键字:

摘要: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成为其终身奋斗和发展的前提基础。但是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中,高职学生往往出现学习的被动性、积极性的普遍下降、主动学习的能力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高职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从分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含义基础上,研究当前我国高职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现状,从而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来加强我国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高职教育体系也得到了较为稳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高职教育教学为当今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职业型应用人才。[1]目前由于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扩招,使得学生来源复杂化和混乱化,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对学习的主动性也明显降低,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我国高职院校要正确的运用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结合高职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以培养大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做到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这对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培养高职人才都起到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21世纪这个伟大的信息化大变革时代下,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素质教育上的关键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所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身的心理能动状态,主要包括自觉的行为投入、认知上的活跃、坚强的意志力和责任感等。它是建立在当今科学基础上的一种对于学习的全新理念,是一种致力于对学生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涵养的培养和优化,从而为其稳定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以迎接我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成为一种推动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改变途径。

在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冲击下,人们为了可以长久的立足与社会经济大背景下,不但需要对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进行有效地积累和运用,还要着力培养其创新素质和强大的自学能力,也就是说,努力培养出可以独立于学校和教育之外的主动学习的能力。但是在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主导下,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交流和有效管理,使得高职学生不能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亦不能充分满足我国高职教学的整体方向,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压制。[2]因此,当前我国高职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便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各种变化的社会背景下紧紧跟随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还应在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关系链,从而不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成为最大潜力的社会之才。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同时,对于身处高职院校的很多大学生来说,与高职教育良好的发展势头相比却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影响。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对高职院校的今后发展起到了压制作用。

(一)目前我国很多高职大学生对于学习目标和方向上尚不够明确,并且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这是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的内在因素。因为高等职业学校不同于一般的我国高校,正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高职学生在中学时期的学习和能力上问题较为严重,比如对社会产生怀疑态度、实践能力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等,再加上很多高职学生是由于家庭或者其他原因选择高职院校就读的心理,因此对自身的专业并不注重和满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高职院校主要是在职业的专业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整体能力,而面对不断变化的专业领域和学生的不重视,使得教学中难免出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不高的问题。

(二)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度和管理上存在一些缺陷,在教学改革和创新上以及对学生的监督能力上还有待提升。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管理制度上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这种管理方式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懒惰和侥幸心理,在加上教学模式和内容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守旧、考核固定、缺乏创新意识等,使得高职学生的个体优势不能得到发挥,需要亦不能得到满足,从而产生对学习态度的不积极。[3]另一方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高职院校对于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已有一些进步,但是对于高职学生的监管力度却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方式,特别是对于个别的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缺乏必要的激励和奖励政策,更加深刻影响到其学习的停滞心理,如果不能很好的对教育体制和监管力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则会严重导致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降低的现象发生。

(三)除此之外,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中教师队伍的水平还不够完善,个人素质和涵养还不够完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当着十分关键的地位,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修养会使他本身在整个专业的范围内迅速扩大,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内会逐渐被教师所感染和影响,因此教师的个人特点成为高职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成功前提。反之,如果高职教师的整体思维陈旧、教学模式缺乏新意,则会严重制约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从而影响到整个高职教学质量的进步。同时,高职院校中很多新学生受到之前毕业生的影响,认为高职院校出来的学生不受重视、专业知识不能和普通高校学习相比等思想,这些由前人总结出的错误经验会导致新学生的消极态度,以及对学习的懒惰和漠不关心,甚至出现厌学的不正常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降低了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树立其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俗话说,习惯决定成败,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发挥自身主动性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要让其自己学会设定近期的、实际的学习挑战性的目标,以定向的思维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觉性。可以针对不同学习程度和状态的学习分别进行心理辅导和沟通,可以帮助其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定位,使其克服对学习的恐惧心理,教师要在教学中耐心仔细,对学生有深厚信心。同时,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使其发挥特长以提高对学习的自主性,可以使学生有选择的对待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重视学习态度并有所创新意识,坚持以正确学习态度为中心的价值观,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课堂上创造性的进行引导和构建,以使高职学生得到精神的满足,从而以愉快的心情加入到学习中去,大大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高职教学中必须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础,承认其独立的人格特征,给予学生强烈的成功感,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价值认同感。成功是使个体突破自我、改变自我的价值取向,要使高职学生消除自身的忧虑,使其在教学中能够获得成功感成为培养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设立一些环节使学生加入进来,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给学生提供相互展示的机会,并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奖励,逐渐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功感。对此,学校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速度有所调整,控制教学难度和梯度,在课外作业方面适当的对数量和难度有所协调,并对疑难题目给予必要的解释和提醒,以提高学生的积极面对困难的信心。此外,教师应了解和掌握当今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特点,引导学生主体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针对不同的学社进行不同的疏导方式,已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提高整体学生的价值认同感,减少不利的学习心理因素的影响,增加其正确的学习理念和认知,最终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自主能力。

再次,加大对学习环境的开发力度,创设出适合高校自身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和氛围,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以更好地使其服务于高职学生。一般来说,高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创新思维比较缺乏,这就要求高职有关教师对于课堂上的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意识,课程的开发要遵循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主线,确保各个教学环节和模块与之相随。比如可以强化动态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与之同步跟进,可以进行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活动,甚至可以进行早期的就业指导教育,让高职学生体验到就业的严峻性和压力,使学习环境动态化和扩大化,呈现出灵活性特点,并做到与社会接轨,从而与时俱进。同时,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时代的不断前进,高技术人才的培养还需要高技能的教师队伍的参与,教师应善于把自身的知识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总结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并将各种模式资源合理的进行有效配置,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专业,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从而很好的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加快和改革,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为时代的需要,也成为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水平的保障。但是面对目前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要想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不仅需要学生的正确心态和配合理解,还需要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率先垂范的影响,从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两个方面来改革课程模式,改善课外实践活动并努力给高职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才能培养出新一代的社会栋梁。

参考文献:

[1]李新娥.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6(14).

[2]王欣.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36).

[3]朱红英.高职学生“多元化”英语自主学习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02).

高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论文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历史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必然有某种联系。学生在平时学习时的独立思考就是指对历史知识的延伸联想,要求学生养成对历史知识纵横联系的习惯,在学会“是什么”的基础上弄清楚“为什么”与“还有什么”。

二、要培养学生总结与归纳的习惯。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要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只有不断总结。为此教师要要求学生一课一小结、一章一总结。经常归纳整理,有利于学生从琐碎的历史知识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不满足于只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要能说出正确的结论,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合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在教学中,应着重教会学生掌握以下方法。

一是常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明确老师上课的结构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小结—布置作业,而学生接受一节新课的过程应是自读预习—课堂理解—作业运用—复习归纳—自测考试。上课时再让学生明确课文的重难点,拟出提纲,再带着学生分析,久而久之,学生逐渐能独立对一篇课文进行分析,具备了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然后介绍具体的学习方法,如记忆的谐音法、观察分析的“立体几何法”(看问题多方面多层次)、解题的“因式分解法”与“合成法”、比较分析的“交集法”(即用数学集合中的子集、交集、并集)等,经上课的多次示范,以及平时的严格要求,使学生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归纳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历史学科的特性之一,就是历史知识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如果只是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也适应不了高考的要求。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归纳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要求学生能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新修订的考试说明把历史学科的能力归纳为九项四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类对社会历史进行理性的思考,即历史思维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所在。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备较好的方法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种:

一是把握整体的思维,构筑历史知识框架,即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中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构筑知识框架。

二是启发善于联想的思维,理清历史发展的纵横关系,与前文所述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求一样,进行纵横联系。如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内容应进一步联想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及对亚非拉的影响;学习三次科技革命同时联系对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等。学历史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素质。

浅谈数学课堂自主学习培养策略论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只有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教学。

教师要放松课堂,大胆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允许学生充分讨论,提出不同的见解、意见;特别对一些独特的看法、思维方式、解题方法,要不惜牺牲上课时间去给予鼓励、表扬、发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个别学生的不“正规性”问题,要善意指导,不呵斥,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对话;课堂的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有探讨性和解决的可能性;不过分拔高课标的要求,这是学生思维能得到展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的检测题目难易要适当,针对本班学生命题,不照抄照搬资料,尽可能让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格,让大部分的同学能感受到学习是成功的,从而具有积极性,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

二、重视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果让学生带着预习中的疑问进入课堂,结合教师的讲解,对照学习,就会使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接受知识。由于学生的本身素质和能力有所差异,所以预习应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为益。教师可以将学生几人为一组,每一个小组中好、中、差学生结合,选一个较好的学生为组长,专门分配预习任务,制定预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完成较好的要帮助较差的学生,达到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经过预习一环节,学生对要学的知识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再学习新课就如鱼得水,非常轻松了,有疑问学习内容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提出得到解决。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数学兴趣的培养是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其渠道是多方面的。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素材能运用,但还需要我们从生活中去提炼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素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化”。在每堂课的情境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引入问题与所涉及知识的相关性、类比性。上课的语言要精炼,有幽默感,富有激情,有抑有扬;知识的展现方式要多样化,能让学生动手的一定要让学生实践。对于一些趣题、思维题、规律题,可尽量地分化到各知识点上,不定时地出给学生激发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思维美、内在美,感受数学的魅力,陶冶情操,让其对数学有一种渴求。

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学氛围:第一步,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作业中不会做的、书中看不懂的内容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求问;第二步,要求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提问方法,每节课提一、二个问题;第三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反对人云亦云,要敢于向课本、权威质疑,要会提出不同见解。(本站)平时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采取积极、热情、严谨的态度,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当学生的提问过于简单可笑时,可给以引导说明而不嘲笑讽刺;当学生的提问教师一时回答不了时,要能灵活应变而不敷衍塞责;当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兴趣。这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提出的问题也更有份量了。

复习就是重复学习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并把所学过的知识进一步保持在头脑中,复习除了能加强记忆外,还有进一步理解消化的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时,一是要让学生有自己的复习思路、方法、过程的思考,二是对学生的复习要注意有侧重点、有学生自已的复习问题解决的进度,三是复习的语言表现可以比照思辨,把数学概念和演算技能中的相似问题、模糊问题组成题组,在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中通过比照思辨,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演算技能理解的层次。

六、指导学生有创新个性的学习。

创新来源于自主学习和思维有个性的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通常由兴趣信念以及追求进步等个性品质才能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主学习就是有创新意识的表现,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可激发其追求成功的健康心理,并理智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要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对问题探究与合作的学习过程,要从培养学生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上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深层次的指导。

七、帮助学生确立争先意识。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总有自己的特长,自主学习的本质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争先意识、成功的欲望,就会陷入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惰性之中。学习目标与争先意识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目标本身就是争先意识的体现,争先意识必定要外化为一定的目标。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心理。竞争是一种比较,与自己比是不断超越自我,与他人比就是不断超越他人,竞争推动学习目标的不断提高,它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异。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围绕自己喜欢的现代技术、生产、生活等某一领域的某一前沿课题进行探究,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视野,初步形成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较强的选择能力,初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初中数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成功,使学生“还想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让学生获取主动的发展。

试析高中学生的道德培养和策略论文

为尽快部署新一年小学阶段教学教研工作,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着力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促进育人模式的转变,提高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潮州市小学阶段质量检测结果应用专题研讨会暨新一年教学教研工作部署于3月5日在饶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召开。

会议回顾整理了一年来小学各科教学教研所开展的大量的教学研究工作。充分肯定了疫情期间我市部分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资源微视频的创作、合理选用网络资源进行线上教学,中心组成员及时进行网络教研和复学后的教学指导;同时也充分肯定了老师们课题研究的'力度和校本研究的成果、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小学各科在师资培训上的创新和成效。会议要求各科要明晰今年的教研任务和方向,部署好教研工作。一是要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提升义务教育各学段教学质量,市教师发展中心将根据“质量监测结果”,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在各县区开展专项调研;二是着力推进校本教研基地和学科教研基地的建设;三是以赛促研,多渠道促进教师的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提高。

根据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来自饶平师范附属小学的四位老师展示了四节四年级的研讨课,分别是语文科林树娜老师的《口语交际:转述》,数学科郑洁扬老师的《租船问题》,英语科张静娜老师的《unit2whattimeisit?partaletsspell》,道德与法治学科江静君老师的《说话要算数》。

下午,市各学科中心组成员就新学期教学教研工作分组开展研讨交流,就如何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市、县(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及各学科中心组成员参加了研讨会。

有效学习方式的培养策略论文

智能机器人具有革新的技术,高水平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其在学习中可同时具备益智学习工具、情境建设者、学习伙伴三个不同角色。智能机器人作为益智学习工具逐渐成为“做中学”学习模式的主题和项目。

点评:

圝圝教育部从起把中小学机器人比赛纳入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众多有条件的中小学逐步将智能机器人引入校园,这一举措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城市都进行了实施。然而,将机器人作为学习伙伴,也只是有了这方面的若干想法和简单的探索,国际上的这类研究和应用对中国将有重要的启发。

2、3d打印:颠覆学生实践范式。

3d打印机可以将抽象的空间构思转变为真实的、立体的彩色模型,某些难以理解的空间概念和构造因被引入到“现实”世界中而变得更加具体、直观。同时,通过亲身体验、亲自参与,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全面协调的发展和提高。

点评:

圝圝3d打印技术为学习者开辟了崭新的学习空间,学习者通过设计、制作、展示等多种角色进入到该学习空间中,亲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中国,3d打印产业也逐步成型,各类学校应用3d打印机的案例也越来越多,相信3d打印教育应用必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创客运动:技术课程“做中学”

开源硬件降低了高级硬件产品开发成本和复杂程度,使没有或极少技术背景的普通师生也能轻松从事作品原型创作或产品开发,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各种水平创新活动。以arduino为代表的开源硬件已在学校的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树莓派是继arduino后在教育领域获得成功的另一种开源硬件,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其用于教学。

点评:

圝圝创客运动的兴起以及各类机构推动的开源硬件技术的发展,给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已经引起了国内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形式多样的探索活动也正在逐步增多,发展速度很快,相信会有很好的前景。

4、体感技术:“数字土著”新体验。

体感技术与自然语言交互是继键盘+鼠标、多点触控之后获得广泛应用的第三大类操作方式,体感技术使人们无须借助复杂的控制设备,直接使用肢体动作与数字设备和环境进行互动,并根据人的动作来完成各种指令,就像为计算机配备了一双精准有效的“眼睛”。

点评:

圝圝体感技术不但是一种创新的操控方式,还拥有强大的数据监测和数据分析功能。未来将体现为可穿戴设备的形式,成为“数字土著”一代身上的必备学习品,带来更刺激、更具现场感的学习体验。随着体感技术产品在中国的逐步推广,中国教育领域也将会出现越来越多应用。

5、学习分析技术:规模化教学形式变革。

learningcatalytic是由两位哈佛教授和一位博士后在开发的一种基于云技术的学习分析评估系统,现正逐步推广至美国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该系统能够对课堂上采集到的学生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学习报告曲线,教师通过查看学生学习曲线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给予学生进一步的反馈,在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为实时学生评价提供途径。

点评:

圝圝学习分析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可以对大规模学生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考试结果、在线互动情况、师生互动情况等等,从而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及能力水平,以利于提供个性化支持。对于中国来说,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解决“重评价、轻分析”问题。

高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论文

在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学习态度和最终成效成正相关的关系,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那么学习兴趣、主动性、求知欲都会很强。对于舞蹈教学中学生有着较好的学习态度适应性,只是在主动性上表现一般,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会主动练习。在学习方式方面,好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学生在舞蹈教学中对学习方式的适应性表现一般,有着较好的表现在合作学习及教师指导方面,而在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方面适应性状况较一般,很多学生都是老师讲到哪学到哪,很少自己思考,学过舞蹈后没能及时复习。在学习环境方面,学生有着较好的舞蹈教学的学习环境适应水平,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同学关系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在身心健康方面,学生的适应性程度表现一般,只有在毅力上表现较好,而在独立性和心理健康方面表现一般,在心里健康上表现最差。不同性别学生在舞蹈教学中的适应性上没有表现出较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舞蹈教学中的适应性表现为,一年级的舞蹈教学适应性在总体上要好于二年级,在学习的态度、方式、环境和身心健康方面都好过二年级。在舞蹈教学中,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表现为,父母学历为本科的学生,在学习的态度、方式、环境方面的适应性水平最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适应性最差;父母学历为研究生水平的学生,在身心健康上的适应水平最低。总体而言,父母文化为本科的学生适应性最好。同样在同学关系上父母学历为本科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最好,与父母学历成反比关系的是在学校环境上面。对于舞蹈教学学习适应性城乡学生的差异不显著,在是否独生子女学生方面,非独生子女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要好于独生子女学生。

一是舞蹈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复习,同伴互助,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是,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不足,只是跟随老师的节奏去学习,没有自觉主动去接收先进的舞蹈教学材料;探究学习不足,没有进行改编和自编舞蹈的能力和意识。二是身心健康适应性不佳。独立性不足,缺乏必要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承担能力,发现和别人学的不一致的地方选择接受别人意见;心理脆弱,学习毅力不足。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的毅力。三是高年级学生适应性较差。随着学习难度和强度的变化,高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倦怠,主动性和求知欲下降,学习的独立性和毅力降低。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一是家庭背景的影响,在进行舞蹈学习的时候,父母文化水平较高的学生具备一定优势,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学生有较早接触舞蹈,相对而言他们可以很好的接受系统训练。二是教师的影响,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可以给学生积极的引导,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运用多元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三是学校提供保证,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舞蹈展示平台,可以使他们对学习舞蹈更有激情。四是自身因素,有较高的个人舞蹈素养能使学习事半功倍,提高自信心,较快较好的`完成学习。个人心理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对压力的承受能力,面对困难迎头而上,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学到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东西。

1、加强老师队伍的建设。

老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了解不同学生在舞蹈方面的能力、基础等特点后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对其进行分层教学。同时,老师也要对评价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有关部门要重视舞蹈老师的在职培训工作,要定期组织在职舞蹈老师进行培训,提升老师的舞蹈教学能力和舞蹈专业技术水平,以提高教学效果。舞蹈教室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舞蹈的学习能力和技术水平,学校要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地和配套的硬件设施。

2、学生要认清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学生要能够正视自己与其他同学间的差异性,要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合适的舞蹈发展方向,同时要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注重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形成互教、互学、彼此促进的和谐的学习氛围。由此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要不断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技术水平,建立合理的考试机制,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拥有健康的学习心理。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灵活地运用教材做到因材施教。相关部门还需要在舞蹈教学环境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和人力支持,以促进舞蹈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有效学习方式的培养策略论文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强大动力,是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源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2.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建构问题情景。

(2)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嗣。

3.磨练坚强意志,巩固自主学习的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