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找规律教案范文(20篇)

时间:2023-11-27 12:57:57 作者:紫衣梦

通过小班教案的制定和使用,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下是小班教案的精选,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活动有所启发。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教案:按规律排序

1、通过活动,学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序,能用语言表述排序规律。

2、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能与同伴合作练习,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各种不同颜色的串珠;彩笔。

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老师戴上一串纯色的项链,让幼儿欣赏;提问:老师的这条项链漂亮吗?(漂亮)都是什么颜色的珠子串成的?(红色的)。

提问:老师的这两条项链哪一条最漂亮?(按规律排序的这条最漂亮)。

3、引导幼儿学习,探究用串珠排序的规律;(点名让幼儿反复口述珠子的排序规律……)。

4、启发幼儿思维,发展思维的多样性。

老师昨晚在打太极拳的时候,不小心把链子上的珠子丢掉了几颗,我也不知道是掉的是什么颜色的,请小朋友用你的火眼金睛的小眼睛,帮老师找回来,(让幼儿开动筋想问题)给找对珠子的幼儿发给小红花进行鼓励。

5、出示本节课活动内容,动手按不同的规律排序,拓展幼儿思维。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图形都是按规律排序的,小朋友请你留心观察,自己去发现。

2、小朋友把我们手中画好的项链,可以献给客人、献给伙伴、献给老师或我都可以,我们都会夸奖你是最棒的。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教案:按规律排序

1、乐于帮助他人,在观察、操作中体验发现的快乐。

2、感知探索按物体大小排序的规律。

3、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发现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

对《喜羊羊灰太狼》有一定的了解物质。

课件《帮助喜羊羊》、人手一份大小脚印操作卡若干。

演示ppt第3页,播放喜羊羊着急求救的课件,鼓励幼儿帮助他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播放课件二。

(1)师:到羊村要经过树林,小朋友仔细看下,这些树是怎么排的呢?

(2)幼儿观察、讨论,讲述自己的发现。

(3)师幼共同小结:树是从标记红旗下面开始,按一棵小一棵大一棵小一棵大的规律排列的。

2、播放课件三观察石头的排序,幼儿讨论、讲述石头的排序规律。

3、播放课件四。

(1)观察、讨论、讲述蘑菇的排序。

小结:树、石头、蘑菇是从标记红旗下面开始,按照一个大一个小,或者一个小一个大的规律排序的。

1、师:哎呀,不好了,美羊羊被灰太郎和红太狼抓走了,看,这是灰太狼、红太狼留下的脚印,大脚印是灰太狼的,小脚印是红太郎的,我们要救美羊羊,就要找出脚印的排列规律,才能跟着脚印走。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1、师:我们跟着脚印找到灰太狼的家了,美羊羊救出来了。

2、喜羊羊觉得这个排序的方法很好,还能运用到哪些地方呢?

小班数学教案规律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主动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美。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编织绳小鱼。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今天小猫过生日,邀请了小狗小兔和小猴来做客,它们各走一条路,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它们走了哪三条不同的`路。

1.观察三条路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形状.大小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观察每个小动物食物的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进行回答,横线上应该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三.幼儿操作。

1.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

2.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串小鱼。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鱼是排列的。

活动延伸:

在区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请幼儿有规律的进行串连。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7以内的实物数量和数字。

2、能正确目测数群,并将数字与实物匹配。

3、积极愉快地参与数物拼板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磁性图片,3-7的实物卡若干、数字卡若干。

2、学具第一、二、三组:剪下幼儿用书第21页中数物拼板卡片,放在小筐子中。第四、五、六组:

幼儿用书第26页,数字印章,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目测数群,并按数量分类。

教师出示3-7的实物卡片,引导幼儿目测实物,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们有多少个?幼儿分别说出实物相应的数量。接着,教师启发幼儿把相同数量的卡片放在一起。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其余幼儿与教师共同观察并验证其正确性。

按数匹配实物。

教师出示3-7的数卡,启发幼儿将数卡与相同数量的实物卡相匹配。幼儿观察数卡并说说:这里有什么?是什么数字?幼儿一一讲述后,教师再引导幼儿尝试把相同数量的数字和物品放在一起。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要求幼儿边操作边用语言讲述:几个××,我送数字几做你的朋友。

2、操作活动。

第一、二、三组:数物拼板游戏。

引导幼儿观察残缺的实物和数字卡,目测实物数量,说说:图上有什么?有多少?让幼儿根据实物数卡找到相应的数字,拼成完整的卡片。

第四、五、六组:

(1)引导幼儿看数字添画相应的圆点和实物。

(2)观察实物数量,引导幼儿在方框中印数字、画短线。

3、评比活动。

幼儿间相互观摩,交流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进行简单的评比,对收拾操作材料快且整齐的幼儿进行表扬。

活动建议。

将数物拼板放在数学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行操作游戏活动。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教案:按规律排序

1、能分辨物体的长和短,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两段长短不一的绳;两支长短不一的粉笔。

2、放大的幼儿操作材料图片两张。

一、比较长和短。

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根绳:这两根绳哪根长?哪根短?(语言表达:长长的绳、短短的绳。)。

2、请个别幼儿把长长的绳找出来;把短短的绳找出来。

3、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支粉笔:这两支粉笔哪根长?哪根短?(语言表达:长长的粉笔、短短的粉笔。)。

4、请个别幼儿把长长的粉笔找出来;把短短的粉笔找出来。

二、谁的鼻子长?

1、教师出示两只大象的图片,引导幼儿用眼睛观察“谁的鼻子长?”

2、根据幼儿所说,教师用彩笔给鼻子长的小象涂色。

3、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依次操作“谁的鼻子长”、“谁的耳朵长”“谁的尾巴长”“谁的脖子长”

三、长颈鹿找东西。

2、根据幼儿所说,教师用笔分别给他们连线。

3、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依次操作连线。

四、评价:谁的画面最整洁。

1、本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的知识。

2、师生配合较好,学生愿意参与,具有积极的表现欲。

3、再次上的话,材料选择应更丰富点。最好是现成的物品。更能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东西直接区分描述。

小百科:长短,指长度,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为点到点的距离。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教案:按规律排序

1、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巩固对黄、绿两种颜色的认识。

2、初步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点: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难点:初步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师示范材料一份,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图形宝宝的家两个。

一、引出课题。

a)今天老师带来了图形宝宝,出示三角形,这是什么图形宝宝它穿什么衣服啊?出示其他三角形,请幼儿说一说。

b)出示正方形,这是什么图形宝宝?"来;自。屈;老师;教。案;它又是穿着什么衣服啊?再出示其他图形,请幼儿们说一说。

二、教师讲解、示范。

三、幼儿操作。

图形宝宝们为了谢谢小朋友们,它们想和我们交朋友,想试试我们小朋友是不是每一个都认识它们。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而愉悦的环境,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学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进行分类,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力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快乐。

找规律小班教案

1、尝试按一定规律排序。

2、借助自身的特征来排序,进一步体验排序的规律和方法。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找规律小班教案

一、设计小熊新房子。

2、小熊要出门了,它想铺一条漂亮的小路,小朋友看看,小熊是怎么铺的?请小朋友帮助小熊把路铺完。

二、去小熊家做客。

1、小熊家这么漂亮,我们去小熊家做客,老师请小朋友排队去,老师的要求是按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的规律,请小朋友排好队。

2、小熊家真漂亮,我们在小熊家合个影,请小朋友按一定的规律摆个造型。如:一个举手,一个叉腰;一个站着,一个蹲着等。

三、幼儿操作。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兔家的院子,按规律排序》

(2)教师:小兔搬新家了,这两天正忙着装修呢!瞧,院子里的地砖才铺了几块还没铺好,我来帮帮他吧!

二、按规律铺地砖。

(2)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并尝试接下去铺地砖,分别询问幼儿是如何铺地砖的。

三、按一二规律砌围墙。

(1)师生共同观察砌墙的砖块形状(长方形、半圆形)并讨论围墙的排列形式。

(2)引导幼儿按一块半圆形两块长方形来砌围墙,请个别小朋友先试一试,引导幼儿观察并检查他所砌的围墙是否正确。

(3)师幼再次尝试按规律把小兔喜爱的围墙砌好,师幼共同检查自己所砌的围墙是否按规律排列。

四、游戏《找朋友》。

(1)教师:小兔院里的地砖和围墙都装修好了,小兔可高兴呢,它非常感谢我们,邀请我们和它一块儿跳一个找朋友的舞蹈。

(2)带领幼儿随着音乐,与同伴、教师共同玩游戏——找朋友。在活动区中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让步幼儿有规律的排序或装饰花边。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

《找规律》教案

1.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活动中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3.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有很多,体验到学习思维的乐趣。

1.重点: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排序规律,并学习排序。

课件、拼图积木若干、小篮若干。

一、与幼儿交流,让幼儿初步认识规律。

1、师幼互问好。

师:我发现咱们小朋友都是一些聪明的'孩子,并且还是一些勤快的孩子。

师:那么,你们早上几点起床的呢?(六点半,六点,七点……)师:你们这么早就起床啦,是自己醒的,还是爸爸、妈妈叫醒的?(妈妈、爸爸、自己、小闹钟)师:小朋友们想想醒来的时候,你在被窝里喜欢做什么动作?(打哈欠,伸懒腰,揉眼睛……)(幼儿边说边表演)。

师:那咱们把刚才小朋友表演的动作再来模仿一下吧!

师幼共同边说边做动作:揉一个眼睛,伸一个懒腰再伸一个懒腰。(重复两次)师:这下我们可是真的醒了,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呢?(穿衣服)师:先穿哪件呢?(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师:我们先穿鞋子,再穿裤子好不好?(幼儿答)师:所以我们要怎么样?(按顺序一样一样的穿。)师:那我们把小朋友穿衣服的顺序做一下吧!

师幼共同边做边说:上衣,裤子,鞋子。上衣,裤子,鞋子,(重复两次)

2、师:下面我要给大家看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依次出示娃娃、衣服、裤子、鞋子等图片)师:小朋友你们看,东东起床了!我们向他问好!(幼儿向东东问好并招手)师:现在,东东要穿衣服了,请小朋友告诉他穿衣服的顺序好吗?(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每天都是按这个顺序穿的。)(教师按顺序将上衣、裤子、鞋子贴出顺序图)师;第一先穿上衣,第二再穿裤子,第三再穿鞋子。那么你们看,这种按照一二三,一二三……的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做按规律排序。

二、引导幼儿按颜色和形状等规律排序。

1、师:昨天,小白兔送给老师一条美丽的彩带。它是用漂亮的水果装饰的!(教师用图卡摆出水果的规律)(苹果,桃子,梨)师:刚才我们知道穿衣服有规律,那么,我们看看这些水果的排列有规律吗?(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颜色和形状来找规律)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些水果的排列有两种规律,一种是按颜色,一种是按形状。我们可以给这些水果起上代号,苹果是1号,桃子是2号,梨是3号,这样又成了123,123……这样的规律了,我们把这种排序也叫做按规律排序。

2、师:(把水果拿下)我觉得,小白兔的彩带还可以更加的漂亮,不过这需要能干的小朋友用这些水果摆出不一样的规律。谁能做到呢?(示意幼儿举手回答)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摆规律,幼儿摆完后,教师带领全班幼儿进行点评,并举例告诉幼儿其他的规律。

三、请幼儿动手找规律。

师: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瓷砖呢?(图形)(教师再次出示图形卡提示幼儿)师:对了,但是小兔有个要求,必须要按规律铺瓷砖,并且用不着的瓷砖不能到处乱扔,要放到小篮子里,小朋友们能做到吗?(能)师:下面,请小朋友搬椅子坐回桌子上并且用用我们的图形宝宝来铺路吧!一定要记住按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的规律来铺,我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能铺出与众不同的规律!(教师巡回指导)四、教师小结,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规律。

师:其实除了小朋友们这节课学到的规律排序外,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东西可以把它排成顺序。(白天晚上、红绿灯)师:其实啊!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我们要按规律来做,像穿衣服就不能先穿鞋子再穿裤子,否则会带来麻烦,红绿灯就要求我们要遵守它的规律,否则就会发生危险。

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灵活,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现,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老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针对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创造简单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就可以在运用规律来进行花边装饰,还在整理班级用品时也可以运用规律性地来排列,在排列队伍中也同样可以运用规律进行,使得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找规律》教案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学生交流得出:一只手上有5根手指,有4个空档,手指数比空档数多1,空档数比手指数少1。

指出:其实像这样的有规律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首先我们一起到小白兔家去看看吧!(板书:找规律)

生1:夹子和手帕。

生2:兔子和蘑菇。

生3:木桩和篱笆。

(板书:夹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

2、观察“夹子和手帕”(出示部分手帕图)

师:夹子和手帕是怎样排列的?

生:一个一个排列的。

生:不是。是按照一个夹子、一个手帕……这样排列的。

师:对,它是按照夹子、手帕、夹子、手帕……顺序排列的。(板书:夹子、手帕、夹子、手帕……)

师:第一个是什么?最后一个是什么?

生:夹子。

师: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是夹子。还可以说成两端都是夹子。

师把板书补充完整。(夹子、手帕、夹子、手帕……夹子)。

3、小结:像以上这样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间隔的排列,叫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

师:看一看,图上一共晒了多少块手帕?用了多少个夹子?想一想,你发现夹子的个数与手帕的块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夹子数比手帕数多1,手帕数比夹子数少1。)

4、观察“蘑菇和兔子”(出示部分兔子图)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谁来说一说。(小兔和蘑菇间隔排列,两端都是小兔,小兔数比蘑菇数多1,蘑菇数比小兔数少1。)

5、观察“篱笆和木桩”(出示部分木桩图)

师:再来看木桩和篱笆,你找到其中的规律了吗?

说一说:你找到的规律是怎样的?

6、归纳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一起发现了图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一般来说,像夹子、小兔、木桩这样,是处于两端的物体(板书:两端);像手帕、蘑菇、篱笆这样,是处于中间的物体(板书:中间)。

现在,谁来说一说,两端的物体与中间的物体间存在什么规律?

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课件出示题目)

请同学们拿出身边的小棒和小圆片,摆一摆,使得你摆出的图形也符合这种规律,看谁摆得又快又正确。(学生动手操作)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呢?谁上来摆一摆,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让摆得较快的学生上前,在投影上演示自己摆的情况)

师:如果将最后一个小棒拿掉,结果会怎么样呢?

问:为什么同样是间隔排列,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呢?(小棒和小圆片个数相等)

它们是怎么摆放的?(也是间隔排列,但两端的物体不相同)

小结: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不同,那么排在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个数同样多。

1、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也有这样的规律。你能说一说吗?((生举例说明)

*如:树和树之间的空档间隔排列,两端都是树,空档比树少1。

*又如:有的人穿的衣服一条蓝的一条黄的排列着。

*再如:每天学校做操时,操场上排列的队伍、广场的栅栏、……

2、师:老师这儿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大家请看屏幕。(课件出示题目)

(1)、“电线杆和广告牌”

(有24块。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块广告牌,广告牌的块数比电线杆的根数少1)

追问:如果有25个广告牌,那又会有多少根电线杆呢?为什么?

(2)、“锯木头”

师:图中这人在干什么?

锯木头中是不是也有这种规律呢?

a、把这根木料锯一次,能锯成多少段?锯2次呢?(课件出示)

b、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课件出示)

问:同学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谁来说一说?(锯的段数总是比次数多1,锯的次数总是比段数少1。)

用这个规律快速抢答:锯7次能锯成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反过来,如果要锯成8段,需要锯多少次?9段呢?24段呢?

3、小结: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规律,思考的速度就快了。

1、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河堤上种的树。(课件出示)

师:有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要种一棵桃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桃树?

(口答)你是怎么想的?

2、请同学们再看这一题和上面一题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上一题是在河堤的一边栽树,这一题是在圆形池塘的一周栽树)那答案一样吗?(同桌交流)

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两种答案(75,74)哪一种是正确的呢?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一条很有用的规律,还运用这条规律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样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老师也找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

找规律教案

1、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第一个到达终点。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1、看谁写得多。

()x()=400()x()=1200。

()x()=400()x()=1200。

()x()=400()x()=1200。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算法。

第1小题中强调“各”字,就是“分别”的意思。

南瓜:22x10=220(元)萝卜:18x20=360(元)。

第2小题解法多样化,让学生尝试列四则混合运算,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2x10+18x20=580(元))。

3、根据下面的价格来计算。

品名单价。

篮球60元足球35元。

排球40元羽毛球拍18元。

书包30元。

1)买20个足球,要付多少钱?

2)王老师要买35个书包,带上1000元够吗?

3)黎明带上200元,可以买哪些东西?

4、王师傅一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能加共26个零件。

工作5天能加工多少各零件?(26x8x5)。

《找规律》教案

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1、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买衣服与如何搭配裤或鞋……现在请同学生看书上第50页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小明要买一个木偶娃娃,并给所买的木偶娃娃配上一顶帽子,要从3个木偶娃娃和2顶帽子中选择……)。

2、提示课题:小明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樱唇帽子,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呢?这其中存在什么规律呢?(板书:找规律)。

1、自主活动。

谈话:你有办法知道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想办法试一试。可以用自己小组准备的木偶娃娃和帽子动手配一配;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注意了解学生所采用的方法。

交流:你是怎样选配的?你认为一共有几咱不同的选配方法?

:小明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可以先选木偶娃娃,国为每个木偶娃娃可以配两种不同的帽子,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也可以先选帽子,因为每顶帽子都可以配3个木偶娃娃,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帽子,因为每顶帽子都可以配3个木偶娃娃,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

2、有序探究。

谈话:如果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梯形表示木偶娃娃,你能用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到答案吗?

学生动手操作,并组织交流。

提问:你认为用画图的方法找答案有什么好处?(便于操作;便于有条理地思考;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选配方法)。

(1)提出问题:如果有2个木偶娃娃和3顶帽子,你能用画图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吗动物操作,并交流过程和结果。

(3)。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依次说出每条不同的路线;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明确有序思考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一共的路线条数与每段路线条数的关系。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要求观察插图,启发思考:这里有一些衬衣、裤子和裙子,你认为可以怎样搭配?

(2)出示前面两问题,提问:你能解决这里的两个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可以怎样选配,再把思考的过程、结果与小组的同学交流。

《找规律》教案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探索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生每人一张填有1一10这10个数的单行数表,一张填有1一15这15个数的单行数表;每人4个用硬纸做的长方形框,分别可以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

一、初步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知规律。

1、出示10个数:

谈话:这里有1-10共10个数,1和2是两个相邻的数,你还能找出像这样相邻的两个数吗?(指名回答)

2、如果把相邻的两个数加起来,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出示)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

3、指名汇报。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列表排一排1+2=3,2+3=59+10=19,一共可以得到9个不同的和。

这是什么方法?(一一列举)

相机引导:一一列举的方法要注意什么?(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2)用方框框9次,得到9个不同的和。

引导: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

说明:第一次只是框,并没有平移,这样才算平移的第一次。(演示)

4、平移的方法掌握了吗?自己再试试看。

(第一种要算出每个具体的和,第2种方法只要考虑把长方形平移多少次就行了。)

二、再次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规律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比较找出了比较简便的方法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每次框出三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你能用平移的的方法很快找到答案吗?试试看。

学生操作后,指名演示。

组织交流:你们是怎样框的?(强调按顺序平移)一共平移了几次?(7次)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8个)

提问:如果每次框出4个数、5个数呢?再试着框一框,看看分别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你能联系每次平移的过程和得到的结果,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总个数

每次框几个数

平移的次数

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引导:观察表格,自己想一想,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几个数有什么关系?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与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把你发现的规律在小组里交流。

小结。

三、尝试用规律解决问题,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1.教学试一试。

每次框出3个数或4个数呢?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部分学生感到有困难,也可以让他们边操作边思考)

2.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交流。

交流。问:你能根据上面的答案很快推算出来吗?

鼓励学生简捷地推算出答案。

四、课堂小结,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做练习十的第1题。(口答)

2.做练习十第2题。

你知道为什么要让小芳坐在小英的右边吗?

3.小结:同学们,生活处处皆有规律,大科学家开普勒曾说过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规律。愿我们每位同学都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去探索大千世界中无穷的数学奥秘。

《找规律》教案

(1)、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2)、会对图片进行简单排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摆、涂等活动,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2)、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充分体验、感知规律就在自己身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找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2)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认识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并按一定的要求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有规律的图案。

1、课件

2、各种平面图形,白纸、彩色笔等

1、今天,光明小学的小朋友想邀请我们到他们的班里去参加联欢会,可是去之前,我们必须要做小朋友们给我们出了几道题,答对了,才能去。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到底给我们出了什么样的题目。

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

(1)出示一组笑脸,笑脸的颜色无规律。

学生猜出来的答案各种各样。

(2)出示一组按照颜色规律重复出现的笑脸,请学生猜一猜。

为什么刚才你们会猜出这么多答案,而现在却马上就猜到了呢?

这串笑脸是按一红一绿的顺序重复出现,我们就说这串表情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跟老师读一下:规律。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去找规律。(补充板书:找)

1、创设情境:

恭喜同学们,都答对了刚才的题目,现在我们进到了光明小学的教室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观察提问:

(播放动画)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啊,原来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唱歌、跳舞呢!

(播放音乐,学生跟随着音乐一起唱《幸福拍手歌》)

3、发现规律: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按一定的顺序一直排下去,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排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面,看看哪些事物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重复)的?说给你同桌小伙伴听一听。教师指名学生起来说,说到哪种事物幻灯片就相应的出现。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先来看看彩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学生边汇报,教师边运用课件,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它们是哪几个在重复出现?)

再来看看彩旗和灯笼又是怎样排列的呢?生汇报。

彩旗、花、灯笼都是按颜色有规律排列的(板书:颜色)小朋友们在唱歌跳舞,他们的排列是怎样的?生:一男一女排列的。

他们是按性别排列的(板书:性别)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了彩旗、灯笼、小花和小朋友队伍都是有规律排列的。

1、帮老师摆一摆:

例3: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请看,老师这有两组图形,可是没摆完,你们愿意帮帮它吗?

小组讨论:每组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再想一想空白处该什摆什么图形?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帮小兔涂一涂(例2):

(电脑出示例2)

汇报:每组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再说一说空白图形该涂什么颜色

小结:看来,我们只要掌握了排列的规律,很快就会涂好的。

3、考眼力

4、创造规律

师:同学们可真能干,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你们。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利用学具有规律地摆一摆或画一画创造出一个规律吗?(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先示范一个)

(1)请小组长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放在桌面上。

小结:大家很善于研究,小组合作的非常好!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我们来表扬下自己。(学生齐拍手,打出有规律的节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拍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是按照“慢慢快快快”的节奏打的。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真棒。你们瞧,连声音都可以有规律呢。那你们能根据老师给出的节奏拍出有规律的掌声吗?我们来试一试。(xxxxx)(xxxxx)(xxxx)

生自由发挥举例说明。

师:这节课给你们感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找规律

按()为一组的顺序重复出现

一红一黄

一红一绿颜色

一红一紫

一男一女性别

一女一男

正方体、圆柱形状

声音

动作

《找规律》教案

教科书第88~92页。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

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4课时

教科书88~89页。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课件,主题图,学具。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出示: (出现短时间后消失)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后,演示验证)

(接着出示两面白色的小旗)你知道这两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吗?为什么?

2、出示: (出现短时间后消失)

你记住图上有什么了吗?(生答后,演示验证)

如果要接着往下摆,该摆什么了?你怎么知道的?

3、出示: (出现短时间后消失)

这次你记住了吗?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后,演示验证)

接着往下摆,你会吗?

4、同时出示三组图: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师演示:

1、把彩旗有规律地排列起来,可以布置教室,小朋友们还用小花和灯笼来布置教室呢!(出示88页主题图)

(1)仔细看图,你发现有规律地排列了吗?小组间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2)独立完成书上例题1的练习。

投影演示订正,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选?

同学们发现了校园里这么多有规律的排列,这些有规律地排列把我们的校园装扮得多么漂亮!同学们,当我们在欣赏美景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保护它,不随意踩踏小草、不随手扔纸片和垃圾、看到垃圾主动把它捡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天天欣赏到学校的美景了!

看看小精灵对我们说了什么?(出示小精灵的话:小朋友,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列。想一想:在你的身边有哪些有规律的排列?)指名读一读。

1、我发现今天同学们坐得就很有规律。你发现了吗?可以站起来看一看。

谁发现了?

2、你观察得真仔细!大家一起表扬他!

我从同学们表扬的掌声中出听出规律来了,你听出来了吗?

你还会有规律地拍手吗?

3、想一想:你的身边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有选择地让学生说一说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小精灵悄悄地对我说:同学们的表现太出色了!只要大家能通过“智力闯关”,就能得到数学王国的通行证了。这个关我们闯不闯?(出示题目)

1、小龟上山

看一看小龟走的路线,猜一猜小龟要到哪个山头上?你是怎么想的?

2、花束

看一看每一束花的排列,想一想:下一束花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3、穿珠

想一想:下面该穿几个珠子了?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闯关成功!看一看小精灵给同学们拿来了什么?(出示通行证,每个学习小组发一张“数学王国通行证”。)

数学王国的数学博士看到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他也出了一道题来考大家。

出示:

小组合作,用学具有规律地摆一摆。演示并说一说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作业布置:

找规律(图形)

排列

课后小记:

教科书90页。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

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小棒、正方形卡片、灰兔、白兔。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自学例6,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图形的规律、数字的规律)

(1)学生小组活动。

(2)汇报交流。

2、动手创造:

(1)利用你自己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摆出有规律的图形,注意图形和数字的规律。

(2)学生活动。

(3)小组交流。

(4)选派小组全班汇报交流。

完成做一做。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找规律(数字)

课后小记:

教科书91页。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

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不仅探索了有关图形的规律,而且还探索了有关数字的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1、学习例7。

(1)小组合作学习例7,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

(2)学生小组活动。

(3)汇报交流:第1组都是加1,第2组都是加2,第三组也是加2。

2、学习例8。

(1)小组合作学习例7,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

(2)学生小组活动。

(3)汇报交流:第1组都是加5,第2组都是加3。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找规律(数字)

课后小记:

92页练习十六

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1、第1题:圈出合适的图形。

(1)学生明确题意。

(2)根据规律圈出相应的图形。

(3)汇报交流。

2、第2题:涂色。

(1)先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再根据规律涂色。

(2)学生活动。

(3)汇报交流。

3、第3题:摆出下一组图形。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4、第4题:找规律填数。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第1组都是加2,第2组都是减2,第3祖是加2。

5、思考题:摆一摆,算一算。

(1)学生根据要求摆圆片,然后填数。

(2)汇报交流,发现规律。

1 3 6 10 (15)

2 3 4 5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

找规律

1 3 6 10 (15)

2 3 4 5

找规律教案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直到独立解决问题为止,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思考,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乘数是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前置性作业。

5×13×212×4。

5×103×2012×40。

5×1003×20012×400。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前3分钟内容:开火车——口算比赛。

对数游戏:教师说出一个数,学生说出的数是教师的10倍的数。

1.黑板上出示“5×1=、5×10=、50×10=”

(1)让学生观察三道题目,然后独立解决。

(2)指名说结果,并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2.继续出示“3×2=、3×20=、30×20=”

(1)还是让学生独立解决,和同桌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2)让学生观察,找一找规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难度更大的题目:“12×4=、12×40=、120×40=”

(1)找一找每道题中的两个乘数有什么变化,积又有什么变化?

(2)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结果。

4.探索与发现。

(1)请大家观察每组算式是怎么变化的,有什么规律?

(2)学生同桌之间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

(3)师生小结: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5.交流乘数是整十数的算法。

(1)谁来说说在刚才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计算如20×30的题目。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的答案肯定很多,但按照自己的教学来讲,学生大部分肯定是用省略0的方法来计算。

(3)师生小结:先计算2×3=6,再添上原来乘数中被省略的两个0,所以得600。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如发现学生有错误,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如果错误的情况比较类似而且人比较多的话,将错误的情况写在黑板上,供全班学生订正。

1.第1小题。要求学生直接口算填表。

2.第2小题:开放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而且是逆向思维的题目。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解答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才能感受它的挑战性和答案的多样性。

3.第3小题。要求学生独立审题、列式、口算、作答。完成后集体进行交流。

4.运动服问题。

在解题前,要让学生理解“各付”和“一共”的意思,第2题可以让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学得怎样?

板书设计找规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50×10=50×2×5=100×5=500。

50×10=5×(10×10)=5×100=500。

5×1之后末尾添写被省略的0。

教后随记。

《找规律》教案

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1、猜迷游戏导入。

2、揭示课题。生活中许多物体的排列都很有规律的,里面含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1、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

2、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物体的摆放有什么规律?

3、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说,然后概括)盆花:每2盆为一组,每组依次是兰花、红花。彩灯:每2盏彩灯为一组,每组依次是红、紫、绿。彩旗:每4面彩旗为一组,每组依次是红、红、黄、黄。

1、解决盆花问题。谈话: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

(1)学生小组讨论,跟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调整。

(2)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3)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盆花问题。

(2)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3)交流解题策略。引导学生思考:每几个彩灯一组?余数说明了什么?

(4)优化解题策略。了解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3、解决彩旗问题。第21面、23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理解: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呢?

总结:刚才在解决盆花、彩灯、彩旗问题时,我们都是先找出它们的排列规律,找出每组有几个,在求第几个时,用除法计算,余数是几就是跟每组的第几个相同,当没有余数时就跟每组的最后一个相同。

1、练一练。学生找出棋子的排列规律,猜一猜21颗是什么颜色?再说说自己想法。

2、比智慧。说出每题第32个是什么。

3、比反应。观察面谱的排列规律,按要求说出第几个是什么颜色。

4、小小设计师。学生设计花边,再提出一个问题,互相解决。

3、欣赏大自然的规律。

《找规律》教案

1、能利用图形重复排列的变化规律,首尾兼顾地观察思考找出围成一圈的图形中缺少的图形。

2、能掌握收集信息和问题、思考解答方法和检验解答结果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找一找、圈一圈、画一画的活动中,初步发展观察、表达、逻辑思考等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一、欣赏漂亮手链

小朋友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找规律,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漂亮的图片(各种各样的手链)

出示几个有规律的手链,让孩子找规律。

(2),导入:小朋友们,其实根据我们平常的这些规律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当中的很多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就利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主动探索,掌握方法

1、呈现例题,解读题意

(1)创设情境:明明过生日,小红用珠子穿好了手链,打算当生日礼物送给她,但是不小心手链…掉了2颗珠子,到底掉的是哪两颗呢?(先出示断了的手链,再出示题目)

断了的手链图

(2)学生读题,说说从题中知道了什么?

2、自主探索,互动交流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练习纸上圈一圈、画一画,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又简单地表示出来。(放手让学生探究,有意识巡视找出不同方法,个别给予指导)

(2)择取展示,交流方法

选取学生不同想法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说思考过程。

分别按顺序展示三种想法

3、观察比较,发现方法

(1)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讨论:三种不同想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引导,引出:找起点、圈一组)

4、回顾反思,自主检查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解题的过程:读……解……查

(2)指名学生说检查方法:再做一次;将手链连成一圈检查(课件展示)

小红的问题解决了,小英也碰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她解决吗?

5、尝试运用,巩固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书p88做一做

(2)反馈、

三、组织练习,发展能力

用规律还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1、我会圈:

(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p91 t13

(2)交流方法

(3)追问:第15面是什么颜色的旗子?第20面呢?第100?

(4):

四 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数学。请欣赏(珠帘,地毯、、、、、、)

1

《找规律》教案

指导学生用画图连线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要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想到可以列乘法算式求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一、归纳规律

1、搭配型规律:两种事物的个数相乘。(如帽子和衣服的搭配)

2、排列:(1)爸爸、妈妈、我排列照相,有几种排法:2×3。

二、练一练

2、学校四年级五个班举行足球比赛,每两个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赛多少场?

4、妈妈买来了三种花和三个空花盆,每一个花盆里栽一种花,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栽法?

7、小芳与小军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一共有多少种出的可能?

8、小芳、小冬、小丽和小强四个同学排成一排合唱。

(1)如果小芳领唱,始终排在左边第一个,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如果不安排领唱,他们4个人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10、用8、5、2、0这四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四位数?

《找规律》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个游戏。(学生游戏:请小朋友们伸出自己的一只小手。)。

2、如果用两个手指夹一根小棒,那么一只手能夹几根小棒?

(学生用一只手夹住了4根小棒。)。

3、像这样,类似一只手的5个手指可以夹4根小棒的例子,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现在,我请第一小组的男生排成一队。如果每两个男生中间只站一个女生,那么能站多少个女生?(可预先设计一个小组的人全部为男生。)。

照这样排,10个男生中可以站几个女生?20个、50个、100个男生呢?

4、同学们答得可真快啊,是不是这里面有一定的规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发现规律:

(多媒体出示例题中的图)。

1、师: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这幅画,然后小组讨论:

图中画了哪些事物?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讨论)。

2、交流:

a你在图中发现了哪些事物?

b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就像刚才游戏中手指和小棒一样。

生1:夹子和手帕。

生2:兔子和蘑菇。

生3:木桩和篱笆。

……(相机板书:夹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

2、观察“夹子和手帕”

(出示部分手帕图)。

师:看一看,图上一块手帕用了几个夹子?两块手帕呢?(多媒体逐步演示证实)。

猜一猜,照这样推算,3块手帕用多少个夹子呢?4块、5块……9块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想一想,你发现夹子的个数与手帕的块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讨论一下。

3、观察“蘑菇和兔子”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蘑菇和小兔子吧,他们又是怎么排列的呢?

(每两只小兔子中间有一个小蘑菇)。

那么小兔子的只数与蘑菇的个数之间有没有规律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试着说一说。

想象一下(填空出示):9只小兔子,中间有个蘑菇。

10只小兔子,中间有个蘑菇。

……。

4、观察“篱笆和木桩”

师:再来看木桩和篱笆,你找到其中的规律了吗?

说一说:你找到的规律是怎样的?

5、归纳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一起发现了图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一般来说,像夹子、小兔、木桩这样,是处于两端的事物(板书:两端);像手帕、蘑菇、篱笆这样,是处于中间的事物(板书:中间)。

现在,谁来说一说,两端的事物与中间的事物间存在什么规律?

三、动手操作:

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课件出示题目)。

请同学们拿出身边的小棒和小圆片,摆一摆,使得你摆出的图形也符合这种规律,看谁摆得又快又正确。(学生动手操作)。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呢?谁上来摆一摆,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让摆得较快的学生上前,在投影上演示自己摆的情况)。

……。

三、巩固、应用:

1、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生举例说明)。

*如:我家门口有好几棵树,树和树之间的空格比树少1。

(师:你的世界很大!不但能走出教室,而且能用空格代替物体,真了不起。)。

*又如:街上有的人穿的衣服一条蓝的一条黄的排列着。(最好现场有人穿着这种样式的服装,便于举例教学。)。

*再如:放学的队伍、广场的栅栏、学校里栽的树……。

2、师:老师这儿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大家请看屏幕。(课件出示题目)。

(1)、“电线杆和广告牌”

(有24块。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块广告牌,广告牌的块数比电线杆的根数少1)。

(2)、“锯木头”

师:图中这人在干什么?

锯木头中是不是也有这种规律呢?

a、把这根木料锯一次,能锯成多少段?锯2次呢?

b、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c、快速抢答:锯7次能锯成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反过来,如果要锯成8段,需要锯多少次?9段呢?24段呢?

师:你们回答得这么快,用的是什么规律啊?

(锯的段数总是比次数多1,锯的次数总是比段数少1。)。

3、小结: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规律,思考的速度就快了。

1、游戏: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再来完一下夹小棒的游戏。

用2个手指只夹一根小棒,我们刚才用一只手夹了几根小棒?(4根)。

照这样,用2只手能夹几根小棒呢?(8根)。

只能8根吗?请你动手试一试、想一想。

(9根,把大拇指并在一起或把小拇指并在一起。)。

那是不是只能夹住9根小棒了呢?

(10根,可以把两只手围起来。)。

师小结:当我们把手指和小棒围成一个圈的时候,结果就有所不同了,小棒和手指的数目相等了。这种想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2、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河堤上种的树。(课件出示)。

师:有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要种一棵桃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桃树?

(先口答)你是怎么想的?

但是,如果要种75棵桃树,行吗?

在怎样的堤岸上才可以种75棵桃树呢?(池塘)。

3、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下一题。(课件出示)。

师:为什么可以种75棵呢?

4、看书上第48页到第49页的内容。

五、练习: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一条很有用的规律,还运用这条规律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样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

课后你可以找一找,看谁找得多!

板书:

找规律。

夹子和手帕。

白兔和蘑菇。

木桩和篱笆。

(两端)(中间)。

要多1要少1。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